2014基本法的概念
第03讲_法的概念与特征、法律渊源
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本章考情分析2019A2019B20182017单项选择题2211多项选择题0011案例分析题0000考核分值 2.0 2.0 2.5 2.52020年本章新增、修订情况1.新增部门规章的举例(非实质性修订)第一节法律基本原理一、法的概念与特征(一)法的概念法是反映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得到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赋予社会关系参加者权利与义务的社会规范的总称。
(二)法的特征1.法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提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同时,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受到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提示】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了法的国家意志性。
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提示】国家强制力由军队、警察、监狱等国家机构作为支持。
法具有国家强制力并不意味着法律规范的实施都是依靠国家强制力而实现,也不等于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
法律的实施主要依赖于社会主体的自觉遵守和执行。
4.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提示】5.法是确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6.法律虽是调整人类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规范,但并不是唯一的社会规范。
道德、宗教规范及风俗习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法律道德归属范畴社会制度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内容权利与义务对他人、对社会集体履行义务、承担责任实施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依靠社会舆论、人的内心信念以及宣传教育等手段来实现【例题·2018年多选题】下列关于法的规范属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法是社会规范B.法是技术规范C.法是行为规范D.法是道德规范【答案】AC【解析】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C选项正确;行为规范分为社会规范和技术规范,技术规范一般不属于法的范畴,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
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不同,但又紧密联系。
回顾与总结二、法律渊源法律渊源是指法律存在和表现的形式。
法的概念、本质和基本特征
第六部分法律——第二十六章法的一般原理第六部分法律第二十六章法的一般原理本章知识点【知识点一】法的概念、本质和基本特征【知识点二】法律规则的逻辑构成和分类【知识点三】法的制定和法律解释【知识点四】法的功能和效力【知识点一】法的概念、本质和基本特征建议关注法的类型、本质、基本特征。
(一)法的概念1.法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维护、巩固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具有普遍效力的行为规范体系。
2.法的类型(二)法的本质1.法的阶级性:法反映的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和共同意志。
2.法的国家意志性:只有通过合法的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统治阶级意志才能成为法。
3.法的物质制约性:法最终决定于构成物质关系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三)法的基本特征1.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特殊强制性。
2.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3.法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4.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标志。
5.法在国家权利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具有普遍性。
6.法是具有严格程序规定的规范。
【经典例题】【例题·单选题】(2016年)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法的本质可以概括为阶级性、国家意志性和物质制约性等多个方面,但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法最终决定于()。
A.社会物质生活条件B.统治阶层的意志C.国家的意志D.多数公民的意志『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法的本质。
法最终决定于构成物质关系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知识点二】法律规则的逻辑构成和分类建议关注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区别、法律规则的分类。
(一)法律规则的逻辑构成【例如】酒类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并应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违反规定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两千元以下罚款。
2.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区别(1)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
基本法演讲稿
基本法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我们国家的基本法。
基本法是一个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规定了国家的政治体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基本法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国家的基本法是在广泛民主参与和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制定的,它体现了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基本法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平等权利、财产权利等,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等,保障了人民的社会权利,包括教育权、医疗权、社会保障权等。
基本法还规定了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保障了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
我们国家的基本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全体公民的共同约束和保障。
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尊重和遵守基本法,维护基本法的权
威和尊严。
我们每个公民都有权利和义务去参与基本法的制定和实施,保障基本法的实施和完善。
在新时代,我们要更加深入地学习和理解基本法,增强基本法
意识,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律意识,维护基本法的权威和尊严。
我们要更加积极地参与基本法的实施和完善,促进国家的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
让我们共同努力,维护基本法,建设美好的国家和社会!
谢谢大家!。
法的基本概念
1、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法的特征:1、法具有规范性。
2、法具有国家意志性。
3、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4、法具有普遍性。
5、法具有程序性。
6、法具有可诉性。
2、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我国法律的主要形式有:1、宪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我国最主要的法律渊源。
2、法律:按照法律制定的机关及调整的对象和范围不同,法律可分为基本法律和一般法律。
基本法津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的、规定和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带有基本性和全面性的社会关系的法律,如《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等。
一般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或修改的,规定和调整除由基本法律调整以外的,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某一方面的关系的法律,如《商标法》、《产品质量法》、《国家赔偿法》等。
法律是依据宪法的原则和规定制定的,其地位低于宪法,但高于其他的法律渊源。
3、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其地位和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
4、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其法定权限内制定的法律规范性文件。
地方性法规具有地方性,只在本辖区内有效,其地位和效力低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
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大会依照法定的自治权,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带有民族区域自治特点的法律规范性文件。
6、行政规章:行政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为了管理国家行政事务所制定的法律规范性文件。
法的概念
(二)现实生活中“法”的使用
1、法国议会下院国民大会表决通过了有关在公共场合禁 止戴面纱的法律草案。草案规定,违反规定者将被处150 欧元的罚款或进行公民培训;而强迫人大三次会议14日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 法》。这部法律明确规定,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 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 完整,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3、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人
(3)法所体现的只是人民最根本、最重要的意志
2、法的物质制约性(法的内容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 件决定的) 3、其它社会因素对法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法的特征
1、国家创制性 国家创制法的方式:制定、认可 制定是通过立法活动产生法律规范。 认可则是国家对既有社会规则予以承认并赋予其法 律效力。
2、特殊规范性
第二讲、法的概念
一、法的定义
(一)法的词源考略
1、中国“法”词源释义
公平
—灋—神判
不合乃去
灋,刑也,刑者,罚罪也。引申为“模范”之称。 法之正人,如廌之去恶也。
律:均布也,象征着统一性和服从性。
2、西方“法”词源释义
(1)拉丁文:Jus和lex (2)法文:droit和loi (3)德文:Recht和Gesetz
8、所有权人有权在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上设立用益物 权和担保物权。用益物权人、担保物权人行使权利,不得 损害所有权人的权益。 —《物权法》第40条
9、香港原有法律,即普通法、衡平法、条例、附属立法
和习惯法,除同本法相抵触或经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 关作出修改者外,予以保留。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0、在古巴杀一头牛就构成了非同小可的“谋杀罪”,这
(三)关于法的其它定义(略)
【推荐】化工企业法律法规培训教材201
二、HSE基本术语
1、三不违
不违章作业、不违章指挥、不违反劳 动纪律。
2、三不伤害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 伤害。
3、三不用火
无合格的用火票不用火、安全措施不 落实不用火、监火人不在场不用火。
4、三级安全教育
厂(公司)级安全教育、基层队 级安全教育、班组(站)级安全教育。
5、四不放过
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 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 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广义上讲,就是指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 或者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 和。 狭义上讲,就是指具体的法律规范,包括宪法、法令、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判例、习惯 法等各种成文法和非成文法。
【推荐】化工企业法律法规培训教材2 01
【推荐】化工企业法律法规培训教材2 01
【推荐】化工企业法律法规培训教材2 01
【推荐】化工企业法律法规培训教材2 01
三、HSE法律法规
HSE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的关系
1、宪法 ——根本法;
2、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
委员会,如:《安全生产法》 ; 3、行政法规
——国务院,如:《石油天然 气管道保护条例》;
【推荐】化工企业法律法规培训教材2 01
【推荐】化工企业法律法规培训教材2 01
4、地方性法规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代表大会机器常务委员会,如:《内 蒙古自治区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 罚规定》; 5、行政规章
——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总局17号令《生产安全 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推荐】化工企业法律法规培训教材2 01
【推荐】化工企业法律法规培训教材2 01
基本法 制定过程 框架
基本法制定过程框架
基本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法,它是在1990年4月5日由全
国人大通过并公布实施的。
基本法的制定过程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初,当时中国政府和英国政府就香港前途问题展开谈判。
经过多年
的磋商,双方于1984年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宣布英国将于1997
年7月1日把香港交还给中国,并同意在交接前制定香港的基本法。
基本法制定的框架主要包括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位、制度、
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规定。
基本法总共有九章,包括了总则、基本
权利与义务、选举、政府、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区域
组织和附则等内容。
基本法的框架确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基本制
度和运作方式,保障了香港的高度自治和一国两制的实践。
在基本法的制定过程中,中国政府和香港社会各界进行了广泛
的磋商和协商,充分吸收了香港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了基本法
的制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民意基础。
基本法的制定过程严格遵循
了中英联合声明的规定,体现了中国政府对香港前途的郑重承诺,
也为香港回归后的稳定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总的来说,基本法的制定过程经历了长期的谈判和磋商,充分
体现了中国政府尊重香港居民意见、遵循一国两制原则的决心和诚意。
基本法的框架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保障了香港的稳定和繁荣。
法的概念、本质、基本特征、作用
法的概念广义的法律与狭义的法律前者指法律的整体。
后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主观法与客观发“法律是客观的权利,权利是主观的法律”客观法之抽象的、不依个人的主观意志和行为而客观存在的法律规范;主观法指属于主体的并需要通过主体的活动而实现的合法权利。
自然法(理想法、正义法、应然法)与实在法(现实法、国家法、实然法)法的本质在法的意志性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制约性的关系上,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统治阶级的意志归根结底又是由其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对法律而言,统治阶级的意志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不同层次的本质,根据列宁关于本质问题的观点,统治阶级的意志是法的“初级本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法的更深层次的本质。
资产阶级法学家关于法的本质的论述意志说、命令说、规则说、判决说、行为说、社会控制说、事业说。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法的本质的论述法的本质与法的现象它们分别从法的内部依据和法的外部显现两个方面把握法律现象。
法的现象是法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质,是外露的、多变的,通过经验的、感性的认识就能了解到。
法的本质则深藏于法的现象背后,是法存在的基础和变化的决定性力量,是深刻的、稳定的,不可能通过感官直接把握,需要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揭示了法与统治阶级的内在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揭示了法与国家的必然联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揭示了法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因果联系。
法的阶级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是“意志”的体现法是人们意识活动的产物。
意志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和过程、一种精神力量,本身并不是法,只有表现为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才是法。
法是意志的反映、意志的结果、意志的产物。
法属于社会结构中的上层建筑。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表现或反映,是被奉为法律的阶级意志。
虽然统治阶级意志是由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所决定的,但其形成和调节也必然受到被统治阶级的制约。
与基本法对应的概念
与基本法对应的概念
与基本法对应的概念有以下几个:
1. 宪法法律地位:基本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根本法律。
2. "一国两制":基本法确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继续保持原有的
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宽松法治和高度自治的制度安排。
3.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组织和职权:基本法规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组织结构和职权,明确了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机关的职责和权力范围。
4. 公民权利和自由:基本法保障了香港居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包括言论、新闻、出版、结社、示威等自由,以及选举权和权利等。
5. 香港特别行政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基本法规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包括特别行政区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机制,以及中央政府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保障和支持。
以上是一些与基本法对应的概念,它们体现了基本法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制度安排和权力分配的规定,并保障了香港居民的基本权益。
法律第一章法律的基本概念
法律第一章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顾名思义,是指法律规范的整体,是社会公认并由国家制定的规则和准则。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旨在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秩序。
它不仅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而且对每个人都有约束力。
本章将详细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特点以及法律的分类。
一、法律的基本概念1.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一种由国家制定和实施的规则和准则,其目的是保护个人权利、维护社会秩序,并规范公民的行为。
2. 法律的特点(1)强制性:法律对每个人都有约束力,无论是否知晓规定,个人都需遵守。
(2)平等性:法律面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特殊待遇或歧视。
(3)权威性:法律由国家制定和实施,享有国家的权威和力量。
(4)稳定性:法律是相对固定和稳定的,不会随意变动。
(5)可追溯性:法律的依据和来源可以被追溯到一定的历史和根源。
二、法律的分类法律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和内容进行分类。
以下是常见的法律分类:1.宪法法律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国家的组织和权力运行机制,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刑法刑法是国家规定的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的法律。
其目的是惩罚犯罪分子、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3.民法民法是调整个人和私人关系的法律。
它规定了财产权利和义务、民事责任、家庭、婚姻和继承等方面的法律规则。
4.劳动法劳动法是为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维护劳动关系稳定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
5.商法和经济法商法和经济法主要规范市场经济中的商业交易和经济活动。
其主要包括公司法、合同法和商标法等。
6.行政法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机关行为和保护个人权利的法律。
它规定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行政程序以及行政行为等。
7.国际法国际法是调整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
它规定了国家主权、国际合作、国际争端解决等方面的法律规则。
8.判例法判例法是以法院判决为依据的法律体系。
在判例法中,判决案例对类似案件的判决具有指导性作用。
总结:法律作为社会管理和规范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遵守法律,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公正。
法的基本概念
广义的法――是指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者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狭义的法――是指具体的法律规范,包括宪法、法令、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判例、习惯法等各种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法的分类(按照法的创立和表现形式划分)成文法――是指有权制定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如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不成文法――是指未经国家制定、但经国家认可的和赋予法律效力的行为规则,如习惯法、判例法、法理等。
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属于成文法范畴。
按照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层级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法的本质――法的最本质的属性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不是任何个人的意志,更不是超阶级的共同意志。
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于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这种物质生活条件构成法的基础。
法作为统治阶级的意志可以体现在3个方面。
1、意志内容的一般性:法所反映的意志内容不是统治阶级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总和,而是统治阶级根本利益和共同利益的表现。
法是统治阶级成员个别利益的一种抽象,具有一般性的品格。
因此,法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被统治阶级及其成员都要遵守法律规定,这是统治阶级整体利益的要求。
2、意志内容的客观性:法所反映的意志内容不是抽象的人类“理性”决定的,归根结底是统治阶级物质生活条件的客观要求决定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法的内容。
如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法,必然要反映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的阶级本质,满足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3、意志内容的统一性:法所反映的意志内容往往不仅是统治阶级的特定利益,还包括关系整个社会共同生存的必要条件,甚至包括被统治阶级的某些要求(以不危及统治阶级的统治为限)。
因为统治阶级不能脱离被统治阶级而孤立存在,所以法的意志内容也要考虑其它社会集团的利益。
但法不是各阶级意志的混合物,而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它是一种国家意志。
法律基础知识讲义
法律基础知识讲义1. 引言法律是指国家或社会公认的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制度。
它是保障社会秩序、维护公正和平等的重要手段。
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本讲义将介绍一些基本的法律基础知识,包括法律的概念、法律的来源与层级、法律的实施和适用等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法律有更清晰的认识。
2. 法律的概念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公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行为的准则。
它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工具,通过法律人员的努力,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权益。
在法律中,行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行为是指个人或团体在特定情境下的行动或不行动。
根据行为的性质和影响,法律对行为进行分类,并赋予不同的法律后果。
3. 法律的来源与层级法律的来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司法实践等。
宪法是最高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其他法律以宪法为基本依据,从而形成了法律的层级关系。
法律的层级关系表现为上位法与下位法之间的关系。
上位法包括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下位法包括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
上位法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下位法应当依据上位法而制定。
4. 法律的实施与适用法律的实施和适用是指将法律规定的内容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在社会中得以执行的过程。
法律的实施主要包括法律的颁布、修改和废止等过程。
法律的适用是指根据具体情况,判断适用哪一条法律以及如何操作的过程。
在法律的实施与适用中,常常需要借助法律机构的力量。
法律机构包括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负责审理和解决各类案件,行政机关负责行政管理和执法工作。
5. 个人的法律责任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指个人因违反法律规定而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根据法律规定,个人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等。
刑事责任是最严重的法律责任,包括犯罪行为的责任。
民事责任是指个人在民事关系中违反法律规定而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行政责任是指违反行政法规而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两个基本”原则误用下的刑事错案——以呼格吉勒图案为例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Langfang Teachers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要: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规定主要集中在刑事诉讼法上,在历次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均被表述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这表明我国的刑事证明标准在立法层面并未发生变化。
出自“严打”时期的“两个基本”原则即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与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具有实质上的一致性,但是由于个别案件中司法人员对这项原则的误读和错用,产生了诸如呼格吉勒图案等刑事错案。
因此,以“两个基本”的内涵为基础,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中这项原则的误用,重述其真正内涵,正确认识“两个基本”对我国法定的刑事证明标准产生的影响,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研究。
关键词:刑事诉讼;证明标准;严打;刑事错案;呼格吉勒图;法治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210(2015)06-0093-04第31卷第6期Vo l.31No .62015年12月Dec .2015收稿日期:2015-10-15作者简介:田雨(1991—),男,山东泰安人,山东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刑事诉讼法、刑法。
2014年12月,发生在内蒙古青年呼格吉勒图身上的刑事错案被再审。
自1996年至2014年,时隔18年,已被执行死刑的呼格吉勒图终被宣告无罪。
案件发生时,正值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严打”,在从严从快方针的指导下,呼格吉勒图从案发到被执行仅仅61天。
这场刑事错案终被纠正,然而一起刑事错案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却难以很快消解。
我们在纠正刑事错案的同时,更应当把目光投向这起错案的背后,探究其产生的原因,为有效地防范刑事错案提供理论支持。
人们在反思这场刑事错案成因的时候不应忽略案件发生的特殊历史背景及其对案件处理的影响。
时值“严打”,全社会对刑事案件实行高压政策,案件证据和事实的认定受到“两个基本”原则的指导,这项原则也是我国多年刑事案件司法实践中的重要准则。
法律法规基本概念法的形式和效力层级
法律法规基本概念法的形式和效力层级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法规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
了解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的形式和效力层级对于每个公民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法的体系中的形式和效力层级。
**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法律法规是国家机关为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它们是一国法律体系的基础,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等。
在这些法规中,宪法是最高法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其他法规则要与宪法保持一致。
**法律法规的形式**法律法规的形式多种多样,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主要形式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国际法等。
这些形式在法的层级中有着明确的顺序,反映了其在法体系中的地位。
1. **宪法**:宪法是一国法律体系的根本法规,是国家的基本法。
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权利和义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通常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和程序。
2. **法律**:法律是由国家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的一般性规范。
法律是宪法之下的法规,但仍然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
法律的制定涉及到国家的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
3. **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等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它具有相对较低的法律效力,但在具体行政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行政法规通常是对法律的具体细化和执行的补充。
4. **地方法规**:地方法规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通过的法规。
它们在地方范围内具有法律效力,但不能与国家法律和法规相抵触。
5. **国际法**:国际法是国家之间和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相互遵守的法规。
国际法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各国的行为,但其执行通常依赖于国际社会的协商和合作。
**法律法规的效力层级**法律法规在法的体系中有着不同的效力层级,这决定了它们在具体法律事务中的权威和适用范围。
1. **宪法的最高效力**: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其他法律法规必须与宪法保持一致。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摘要:一、环境保护基本法的概念与意义二、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法的制定与修订三、环境保护基本法的主要内容四、环境保护基本法的实施与监管五、存在的问题与展望正文:一、环境保护基本法的概念与意义环境保护基本法是我国环保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其概念主要涉及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综合性、长期性和基本性的特点。
环境保护基本法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提高环境保护法治化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二、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法的制定与修订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完善的发展过程。
1979 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试行)》,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初步建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法也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
2014 年,最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更为全面和有力的法律支持。
三、环境保护基本法的主要内容环境保护基本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环境保护基本原则: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损害担责等原则。
2.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明确国家、地方和部门之间的环境保护职责和分工。
3.环境污染防治:对大气、水、土壤、噪声、电磁辐射等污染进行防治。
4.生态保护与修复: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修复,防止生态破坏。
5.环境监测与信息公开:加强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保障环境信息公众知情权。
6.环境经济政策:通过经济手段促进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环境保护基本法的实施与监管环境保护基本法的实施和监管涉及多个部门和层面,包括环保部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众等。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大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加强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法治观念。
企事业单位要承担起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加强自律,合规经营。
法律法律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法律的基本概念一、法律的基本概念(一)法或法律的定义:法的定义: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总和。
“法律”,通常那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以上使用。
广义的“法律”通“法”同义。
狭义的法律,是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在我国,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法律。
(二)法的特征法的特征:指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所持有的属性。
特征: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制定或认可是国家创造法的两种形式。
2、法是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
3、法是制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4、法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三)法的本质法的本质:指法的质的规定性,是法的内在、基本的物质精神因素的总和,是法存在的基础和发展变化的决定力量。
要点: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的内容是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经济基础对法具有决定作用。
二、法律价值和法律理念(一)法律的价值首先:法具有服务性价值,它确认和保护、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它确立规则,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
其次:法本身还具有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价值、相对稳定相的价值、是国家权力运用公开化的价值等。
只有当法律符合或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时,法律才有价值可言。
(二)法律的理念法律的理念是对法律的本质、精神、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的理性认识和价值取向上的意识形态,它基于某种基本的法律制度而产生。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公正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三、法律的形式和体系(一)法律的形式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是法律的主要形式。
规范性文件:国家机关在其权限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含有一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的文件。
形式:1、宪法。
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2、法律。
包括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其他法律。
法律 法律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法律的基本概念一、法律的基本概念(一)法或法律的定义:法的定义: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总和。
“法律”,通常那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以上使用。
广义的“法律”通“法”同义。
狭义的法律,是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在我国,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法律。
(二)法的特征法的特征:指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所持有的属性。
特征: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制定或认可是国家创造法的两种形式。
2、法是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
3、法是制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4、法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三)法的本质法的本质:指法的质的规定性,是法的内在、基本的物质精神因素的总和,是法存在的基础和发展变化的决定力量。
要点: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的内容是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经济基础对法具有决定作用。
二、法律价值和法律理念(一)法律的价值首先:法具有服务性价值,它确认和保护、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它确立规则,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
其次:法本身还具有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价值、相对稳定相的价值、是国家权力运用公开化的价值等。
只有当法律符合或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时,法律才有价值可言。
(二)法律的理念法律的理念是对法律的本质、精神、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的理性认识和价值取向上的意识形态,它基于某种基本的法律制度而产生。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公正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三、法律的形式和体系(一)法律的形式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是法律的主要形式。
规范性文件:国家机关在其权限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含有一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的文件。
形式:1、宪法。
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2、法律。
包括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其他法律。
银保续期2014版基本法
第三条 银保客户属于公司重要的客户资源,银保客户的后续服务和业务 拓展应遵循严格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标准。未经公司批准,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 任何形式违规进行保单或客户资料的分配,且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客户资料信息泄 漏给他人,或用于公司授权范围以外的任何目的,否则公司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0.2
300%-500%
0.25
500%以上
0.3
新契约任务达成率=月度 FYC 实际达成总额/月度 FYC 任务额×100%,以上指标 区间含下限,不含上限。
3、 当月保费达成系数=当月二次保费达成系数×0.5+当月三次保费达 成系数×0.3+当月四次保费达成系数×0.2
当月二次保 费达成
系数
当月三次保费达 成
见习服务专员
400
900
服务专员一级
500
1000
服务专员二级
600
1100
2、级别津贴发放条件
宽末各次保费综合达成率在 85%以上的,全额发放级别津贴;低于 85%的, 按级别津贴的 80%发放。
宽末各次保费综合达成率=宽末二次保费达成率×0.5+宽末三次保费达成率 ×0.3+宽末四次保费达成率×0.2
第四条 本办法涉及到的名词和概念释义:
1、 续期服务:是指向公司银保客户提供续期收费、保单服务、客户管 理等相关内容的服务。
2、 银保客户:包括银保期缴客户、趸缴客户、满期客户及其他通过银 保渠道销售的客户,以及通过上述客户转介绍的客户,统称为银保客户。
法学的基本概念
法学的基本概念
法学是研究法律的学科,涉及了法律的理论、体系、实践和影响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法学的基本概念:
1.法律(Law):法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法律是由国家或社会制定、公布并强制执行的规则和准则的总和。
它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权利、调解纠纷,并确保公正。
2.法学(Jurisprudence):法学是研究法律的学科,包括对法律的理论、原则、制度和实践的深入分析。
法学分为不同的分支,如公法、私法、刑法、国际法等。
3.法律体系(Legal System):指的是一个国家或社会中的法律规则和制度的总体框架。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法律体系,例如,一些国家采用民法体系,而另一些采用普通法体系。
4.法规(Regulation):是由政府或其他权威机构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则。
法规通常是为了具体执行法律、管理公共事务或确保社会利益而制定的。
5.司法(Judiciary):法学中的一个分支,主要关注司法制度和法院的功能。
司法包括审判程序、法官的职责以及判决的执行。
6.法治(Rule of Law):法治是一种政治理念,强调在社会中法律是最高权威,所有人都受到法律的制约,包括政府官员。
法治是现代社会中建立公正和稳定秩序的基础。
明大经济基本法
明大经济基本法摘要:一、引言二、明大经济基本法的概念与背景三、明大经济基本法的主要内容1.经济自由化2.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3.国有企业改革4.金融体制改革5.社会保障制度四、明大经济基本法的实施与影响1.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推动2.社会公平与稳定的维护3.国际地位的提升五、明大经济基本法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1.市场化和法治化建设的不足2.改革面临的挑战与困境3.未来改革的方向与策略正文:明大经济基本法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领域的一部重要法律,它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大经济基本法是在深刻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经验,以及充分借鉴国际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制定的。
它以经济自由化、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济法律体系。
在经济自由化方面,明大经济基本法明确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保障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自由权利。
同时,强调政府在市场失灵时的干预作用,以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共利益。
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明大经济基本法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要求国有企业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使之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此外,还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以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活力。
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明大经济基本法确立了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要求金融机构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同时,还要求金融监管机构建立健全金融监管体系,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明大经济基本法明确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要求建立健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保险制度,以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求。
明大经济基本法的实施,为我国经济增长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促进了社会公平与稳定,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
然而,这一法律体系在市场化和法治化建设方面仍有不足,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困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基本概念本套试卷满分为:56您的得分是:01、2008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消防法》进行了修订,2009年4月,某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对实施《消防法》作出了具体规定。
关于该办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办法属于对《消防法》的立法解释B.该办法属于《消防法》的下位法,按照法律高于法规的原则其效力较低C.该办法属于对《消防法》的变通或补充规定D.该办法对《消防法》进行了体系解释【正确答案:】B【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2、马克思曾说:“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的幻想。
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
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
”根据这段话所表达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调法律以社会为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其他派别法学的根本区别B.法律在本质上是社会共同体意志的体现C.在任何社会,利益需要实际上都是法律内容的决定性因素D.特定时空下的特定国家的法律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正确答案:】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3、剥夺公民政治权利只能由()规定。
A.地方性法规B.法律C.行政法规D.部门规章【正确答案:】B【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4、下列有关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法律制裁和法律条文等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任何法律责任的设定都必定是正义的实现B.法律后果不一定是法律制裁C.承担法律责任即意味着接受法律制裁D.不是每个法律条文都有法律责任的规定【正确答案:】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5、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律责任的归结讲求责任法定原则、公正原则、效益原则B.法律责任的免除即无责任C.法律责任体现了国家的强制力D.法律责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违法与违约【正确答案:】B【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6、把法律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的主要依据是()。
A.适用范围不同B.制定和表达的方式不同C.制定和实施的主体不同D.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正确答案:】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7、下列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的法律冲突是()。
A.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B.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的C.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D.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的【正确答案:】B【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8、我国《立法法》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
A.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B.全国人大和国务院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其各部委【正确答案:】C【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9、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正确答案:】B【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10、下列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不得制定规章,只能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B.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收取费用由规章规定C.行政法规应由国务院起草、讨论和通过,国务院部门不能成为行政法规的起草单位D.有规章制定权的地方政府可以直接依据法律制定规章【正确答案:】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11、从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看,判断某一行为是否违法的关键因素是()。
A.该行为在法律上被确认为违法B.该行为有故意或者过失的过错C.该行为由具有责任能力的主体作出D.该行为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正确答案:】A【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12、下列关于法的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正确答案:】A【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13、关于宪法在立法中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宪法确立了法律体系的基本目标B.宪法确立了立法的统一基础C.宪法规定了完善的立法体制与具体规划D.宪法规定了解决法律体系内部冲突的基本机制【正确答案:】C【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14、法律规范属于()。
A.技术规范B.社会规范C.道德规范D.自然法则【正确答案:】B【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15、下列有关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个体户暴力抗拒工商局执法人员检查,并将一执法人员打成轻伤,则其除承担行政责任外,还将承担刑事责任B.甲、乙双方签订一份买卖合同,按照合同规定,甲应在合同签订后3日内向乙交付面粉10吨,在履行期内,乙享有民事权利而甲承担民事义务C.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其他基本法律都据此制定;所以,触犯了刑法中强制性规定的行为都是违宪行为,要承担违宪责任D.民事责任属于法定责任,因此不允许当事人协商免除【正确答案:】A【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16、遵守下列()属于遵守我国法律的行为或事项。
A.某市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B.某县公安局的治安处罚决定C.习惯法D.《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正确答案:】AB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17、下列关于法的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B.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C.法是由原始社会的习惯演变而来的,具有历史性D.法是经严格的程序制定的,具有程序性【正确答案:】AB【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18、下列关于“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代中国正式的法律包括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B.当代中国正式的法律包括地方各级政府颁布的规范性文件C.是否具有国家强制性,是衡量一项规则是不是法的决定性标准D.某些犯罪的成立,需以具有特定目的为必要条件,这表明法律不仅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也规范和约束人的思想【正确答案:】AC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19、下列有关法的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A.历史上一切法的规定都是明确、肯定的B.法是司法机关办案的主要依据C.法律以外的其他社会规范,也可作为司法机关定罪的根据D.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的形式出现的【正确答案:】B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20、下列关于法的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A.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法具有规范性,这种规范是一种技术规范和自然法则B.法是由公共权力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具有特定形式的社会规范,形成机关的不同是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的主要区别C.法律规范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法律程序来实现,这是法律的强制性D.法以设定义务内容的形式来指引人们的行为【正确答案:】A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21、根据《立法法》的规定,以下不是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是()。
A.本行政区内市、县、乡政府的产生、组织和职权的规定B.本行政区内经济、文化及公共事业建设C.对传染病人的强制隔离措施D.国有工业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制度【正确答案:】AC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22、下列直接体现法的普遍性特征的法律条文是()。
A.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B.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D.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刑法》【正确答案:】ABC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23、关于立法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应当坚持宪法基本原则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D.坚持改革开放【正确答案:】ABC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24、某省人民代表大会所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与某部委规章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由国务院决定在该地方适用部门规章B.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或部门规章C.由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加以规定D.由国务院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或者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在该地方适用部门规章【正确答案:】ABC【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25、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是()。
A.劳动争议仲裁制度B.教育制度C.对私有企业的财产征收制度D.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制度【正确答案:】AC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26、下列行为会导致法律责任的是()。
A.小区保安员曲某对文某处20元罚款B.姜某向报社写信揭露某纪录片造假C.冯某经公共汽车售票员提醒后仍不给抱小孩的乘客让座,小孩被挤伤D.塑胶五金厂要求工人一天至少工作15小时,加班费为每小时1.5元【正确答案:】A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27、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可以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的是()。
A.家住偏僻山区的蒋某把入室抢劫的康某捆绑起来,押送到40里外的乡派出所B.蔡某偷了一辆价值150元的自行车,10年后被人查出C.医生李某征得患者王某的同意,锯掉其长有恶性肿瘤的小腿D.高某在与3个青年打架时,拔出刀子将对方一人刺成重伤【正确答案:】ABC【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承担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是法律B.在权利受到妨碍以及违反法定义务时,法律责任是救济权利C.法律责任通过设定否定的法律后果成为对权利义务得以实现的保证D.法律责任是行为人应承受的某种不利法律后果【正确答案:】ABC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主要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B.法律的制定主体是确定的,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C.法律根据其制定的机关可以分为两种,即基本法律和其他法律。
基本法律由全国人大制定,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
其他法律的效力等级是不同的D.行政法规只能由国务院及地方政府制定【正确答案:】AB【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30、下列有关法的渊源与分类的表述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