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材料

合集下载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排查报告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排查报告

山东XXXXXX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报告二О一四年十二月山东XXXXXX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报告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3‟99号文件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鲁政办法[2014]4号)文件精神和要求,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调[2013]135号),矿井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由矿长组织了生产技术、“一通三防”、机电提运、安全管理等专业技术人员,对全矿井进行了隐蔽致灾因素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问题按照“六落实”的原则及时整改。

一、成立隐蔽致灾排查领导小组为切实做好矿井蔽致灾因素排查,特成立了排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职责组长:全面负责隐蔽致灾因素排查工作的指挥及安排、监督,负责整改所需资金的落实。

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负责组织制定整改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等措施,重点负责隐蔽致灾排查工作的跟踪、督促检查。

消除一切安全隐患。

成员:根据分工进行检查,同时负责督促落实整改方案及措施,确保整改质量达到规定要求。

二、矿井概况山东XXXXXX煤矿位于陶枣煤田,枣庄市薛城区邹坞镇境内,属陶枣煤田黄贝勘探区,是原甘霖井田黄贝煤矿的一部分。

2007年10月份开始技改,2010年年底通过省煤炭工业局竣工验收,2011年正式投入生产。

矿井采用立井开拓,单水平上下山开采,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副井进风,主井回风,矿井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

批准可采煤层为:柴煤、6层、9层、12层、14层、16层、17层、18层煤。

井田面积8.8308km2,开采深度由100米至-1000米标高。

矿井现开采14、16煤层,开采标高为: -590m~-710m。

其中14煤层倾角平均为160,平均厚度为1.1m,直接顶为泥质页岩,厚度为0.8~2.2m,平均厚度为1.4m,老顶为八层灰岩,平均厚度为2.8m,直接底为砂泥岩,平均厚度为17.5m。

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治理报告

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治理报告

周边区域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治理报告煤矿2022年9月28日煤矿及周边区域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治理报告严格落实2021年9月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下发的《关于全面开展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的通知》(矿安〔2021〕121号)及《吉林省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深化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认真组织部署道清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

通矿公司对道清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

一、工作开展情况(一)积极推进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

道清煤矿把煤矿隐蔽致灾因素作为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及百日攻坚行动的集中攻坚工作任务,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以及专项检查等为手段,推动道清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二)高效完成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

道清煤矿高度重视,对照《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细则》《煤矿地质工作规定》《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煤矿防灭火细则》等规定要求,根据本矿的实际情况,与河北工程大学合作,2022 年1月完成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并形成了报告,形成报告后我矿继续开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并对报告进行补充完善,于2022年6月形成报告。

2022年9月按照《吉林省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深化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查清了道清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并提出相适应的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治理措施,为预防和消除煤矿事故提供可靠地质保障。

二、工作成效(一)水文地质致灾因素普查1、采空区致灾因素普查(1)采空区致灾因素普查成果2021年11月,为进一步查清道清煤矿采空区积水情况,本次采空区普查中对道清煤矿做了大地电磁物探,共布置了24条勘探线,共1325个物理点位,测深300-1200m,线距40m、100m,点距10m~50m,勘探区面积共1815168.9m2,本次物探的勘探区中,II、III勘探区富水性较差,未发现富水异常情况。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贵州天健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金沙县XXX乡XX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编制单位:XX煤矿地测科调查时间:二0一七年六月二十二日目录一、开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的目的 (1)二、成立矿井隐蔽致灾普查领导小组 (1)三、矿井基本情况 (2)1、区域地质构造 (3)2、地层产状 (3)3、XX煤矿地层综合柱状图 (7)4、煤层赋存条件 (8)四、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 (9)1、民采小窑普查 (9)2、采空区普查 (9)3、周边煤矿普查 (10)4、塌陷区、断层地质因素普查 (10)5、主要含(隔)水层普查 (10)6、水文情况普查 (11)7、瓦斯情况普查 (12)8、煤与瓦斯自然倾向性与煤尘爆炸性报告 (16)五、主要存在的灾害 (18)六、解决灾害方案 (18)七、采取的防范和治理措施 (19)八、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总结 (19)九、附表:1、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情况统计表 (21)2、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情况普查表 (22)XX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根据贵州省安全生产委员会“黔安办【2013】37号”《关于开展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的通知》、毕安办【2013】22号、金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金府办发电【2017】10号)的文件要求,为从源头遏制事故,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我矿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为副组长,生产矿长、机电矿长以及地质、测量、通风等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矿井隐蔽致灾普查领导小组,于2017年6月26日,在我矿井田范围内及周边区域开展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

现将普查情况汇报如下:一、开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目的我矿自2017年年初生产以来,矿领导对安全生产尤为重视,加大了矿井安全管理力度、安全资金投入,使我矿安全形势持续健康发展。

但地面、井下依然存在隐蔽致灾的因素,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隐蔽致灾因素的存在,导致防范措施针对性不强,不能从根本上遏制事故的发生。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报告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报告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报告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报告1. 引言本报告针对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进行了全面调研和分析。

隐蔽致灾因素是指那些不容易被察觉但可能引发重大灾害的因素。

该报告旨在探讨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

2. 隐蔽致灾因素的定义和分类隐蔽致灾因素是指是不容易察觉但在灾害发生时具有重大威胁的因素。

根据其性质和影响范围,我们将其分为以下几类:•自然因素–地质因素–气象因素–水文因素•人为因素–设计施工因素–建筑物老化因素–管理疏漏因素3.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的重要性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对于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的重要性所在:•预防未然:通过普查发现和治理隐蔽致灾因素,可以预防灾害的发生,最大程度上减少损失。

•提高安全性:普查治理可提高建筑物、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的安全性,确保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不受干扰。

•明确责任:通过普查治理,可以找出导致隐蔽致灾因素存在的责任方,促使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公众利益。

•加强管理:普查治理可以促使相关机构加强对隐蔽致灾因素的管理和防控,提升应对灾害的能力和效率。

4.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的方法和步骤为了实施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以下是一般的方法和步骤:1.制定普查计划:制定明确的普查计划,包括调查范围、时间安排和调查人员等。

2.数据收集:收集与隐蔽致灾因素相关的数据,包括建筑物设计图纸、历史记录、装修维护记录等。

3.检查验证:对潜在的隐蔽致灾因素进行检查和验证,包括实地勘察和相关数据分析。

4.制定治理措施:根据检查验证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明确责任和实施方案。

5.治理实施:实施隐蔽致灾因素治理措施,并进行追踪监测,确保效果。

6.评估反馈: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收集反馈意见并进行总结,以优化治理策略。

5.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的挑战和对策在进行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时,可能会面临以下挑战:•数据不完备:缺乏完整的建筑、设备和基础设施数据,增加了治理工作的难度。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材料(实用的标准)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材料(实用的标准)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调查时间:二0一四年三月十日目录一、矿井概况 (1)二、成立矿井隐蔽致灾普查领导小组 (1)三、采空区普查情况 (2)四、废弃老窑(井筒)和封闭不良钻孔普查情况 (5)五、断层、裂隙和褶曲普查情况 (9)六、陷落柱普查情况 (20)七、瓦斯富集区普查情况 (20)八、导水裂缝带普查情况 (22)九、地下含水体普查情况 (23)十、井下火区普查情况 (28)十一、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不良地质体普查情况 (28)十二、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总结 (29)****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3〕99号文件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4〕4号)的文件要求,为从源头遏制事故,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我公司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以总工程师、生产经理、安监处长为副组长,以地质、测量、通防等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矿井隐蔽致灾普查领导小组,于2014年3月6日,在公司井田范围内及周边区域开展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

现将普查情况总结如下:第一章、矿井概况**井田位于新汶煤田的中部。

生产矿井在***境内,井田地面范围分别属****、*****、****所管辖。

地理座标为东经至,北纬至。

井田走向长约km,倾斜宽km,面积km2,由个拐点坐标圈闭而成,开采深度m~m。

设计生产能力万吨/年,2009年核定生产能力万吨。

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多水平阶段石门分组联合开拓,遵循由近及远,先浅后深逐步向井田边界和深部扩展的原则。

主要井筒数目*个,分别是*********。

第二章、成立矿井隐蔽致灾普查领导小组1、小组组成组长:董事长副组长:总工程师生产经理安监处长各专业副总工程师成员:地质测量部负责人、通风防尘部负责人2、职责组长:全面负责组织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开展,保证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需资金、设备、仪器仪表落实到位。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修改)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修改)

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海力财富集团有限公司石桥煤矿二0一六年十月石桥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编审意见及编审人员编审意见:1、按时巡查发现隐患按照普查报告及时采取措施;2、根据现场变化及时补充报告内容。

技术科:年月日安全科:年月日地测防治水副总:年月日通防副总:年月日总工程师:年月日矿长:年月日目录一、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目的 (1)二、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主要内容 (1)1、采空区积水 (1)2、废弃老窑(井筒)、封闭不良钻孔的情况 (2)3、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地下含水体、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情况 (3)4、其他水源分析 (4)5、气象 (8)6、地震 (8)7、地温 (8)8、地压 (9)9、探放水情况 (9)10、瓦斯灾害情况 (9)11、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自查 (9)12、顶板管理自查 (10)三、防范和治理措施 (10)(一)地质构造方面 (10)(二)水害防治 (11)1、顶板水防治 (11)2、老空水防治 (12)3、断层水防治 (13)4、地表水防治措施 (13)5、对3401采空区突水积水采取的预防措施 (14)四、煤层自燃灾害防治及措施: (15)五、瓦斯灾害的防治及措施: (16)六、顶板灾害的防治及措施: (16)七、其他方面 (16)石桥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的要求,我矿由矿长牵头组织了总工程师、地测等技术人员,按照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内容及要求,结合矿井近几年开采实际揭露,对全矿井进行了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

一、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目的为加强和规范煤矿地质工作,查明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及时处理煤矿地质灾害,有效预防煤矿事故。

二、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主要内容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主要包括:采空区、废弃老窑(井筒)、封闭不良钻孔,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导水裂隙带,地下含水体,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不良地质体。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延安市禾草沟煤业有限公司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编制:部门经理: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编制日期:2017年12月延安市禾草沟煤业有限公司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一、普查目的及内容(一)普查目的通过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查明隐伏在煤层及其围岩内、在开采过程中可能诱发灾害的地质构造和不良地质体及其在采动应力耦合作用下形成的灾变地质体,并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消除隐蔽致灾因素,从根本上遏制事故的发生。

(二)普查内容1.对相邻井田采空区进行普查;2.自然灾害普查;3.地表、地下含水体等水文地质情况普查;4.断层、裂隙、褶曲、冲刷带等地质构造普查;5.封闭不良钻孔普查;6.油气井及输油管路普查;7.瓦斯富集区普查;8.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普查;9.煤尘爆炸倾向性普查;10.地热灾害普查。

二、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领导小组(一)领导小组组长:陈义东副组长:王金国张明亮刘文辉纪章周润辉陈度军成员:安增勇张东贵王小泽李向伟芮阿智郭庆赵子葵屈海军夏书贵蒲元宏办公室设在地测部。

(二)领导小组职责1.组长职责全面负责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安排,组织制定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方案,监督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进展情况。

2.副组长职责协助组长抓好分管范围的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具体工作,参加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对隐蔽致灾因素组织研究分析,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

3.地测部职责(1)具体落实各项工作,负责对资料的收集、调查,全面查找井上下存在的隐蔽致灾因素;(2)负责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跟踪及监督;(3)研究制定针对性有效防范措施;(4)主持普查报告的编制。

4.安健环质部职责(1)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过程中,做好安全监督工作;(2)协助生产技术部完成各项普查工作。

5.机电管理部职责做好机电系统普查工作,并参与报告的编制。

6.调度指挥中心职责做好运输系统普查工作,并参与报告的编制。

7.生产部职责做好采掘工作的普查工作,并参与报告的编制。

8.财务部职责做好资金的保障工作。

双山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双山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2017年)阜新市双山煤矿2017年1月目录1 绪论............................................. - 1 -1.1目的与任务 ------------------------------------- -1- 1.2报告编写依据 ----------------------------------- -2- 1.2.1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 -2 - 1.2.2技术资料 ------------------------------------- -3 - 1.3矿井概况 --------------------------------------- -3- 1.3.1交通位置与自然地理---------------------------- - 3 - 1.3.2煤矿开采简况及四邻关系------------------------ - 3 - 1.3.3煤矿主要生产系统------------------------------ - 5 - 1.4 主要灾害情况---------------------------------- -5 -1.5本次工作概况 ----------------------------------- - 7 -2 煤矿地质概况 ...................................... - 9 -2.1 地质勘探工程------------------------------------ - 9 - 2.2地层 ------------------------------------------------ 8 2.3地质构造 --------------------------------------- - 10 - 2.4煤层与煤质 ------------------------------------- - 11 - 2.5水文地质特征 ----------------------------------- - 11 - 2.5.1自然地理 ------------------------------------- - 12 - 2.5.2含水层 --------------------------------------- - 12 - 2.5.3隔水层 --------------------------------------- - 13 -2.5.4断层导水性 ----------------------------------- - 13 - 2.5.5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 13 -2.5.6矿井涌水量 ----------------------------------- - 14 -3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 (13)3.1煤矿及周边采空区普查----------------------------- - 14 - 3.1.1本矿采空区情况--------------------------------- - 14 - 3.1.2周边矿井采空区情况----------------------------- - 14 - 3.1.3煤矿及周边采空区普查结论----------------------- - 14 - 3.2.废弃老窑和不良钻孔普查 ------------------------- -15- 3.2.1废弃老窑情况 ---------------------------------- - 15 - 3.2.2井田钻孔情况 ---------------------------------- - 15 - 3.2.3废弃老窑和不良钻孔普查小结--------------------- - 15 - 3.3断层、裂隙和褶曲普查----------------------------- -15- 3.3.1.断层、裂隙情况-------------------------------- - 15 - 3.3.2.褶曲情况-------------------------------------- - 16 - 3.3.3断层、裂隙和褶曲普查小结----------------------- - 16 - 3.4煤矿含水体普查 ---------------------------------- -16- 3.4.1 主要含水层情况调查---------------------------- - 16 - 3.4.2其他含水体情况调查----------------------------- - 16 - 3.4.3煤矿含水体普查小结----------------------------- - 17 - 3.5导水裂缝带普查 ---------------------------------- -18- 3.5.1导水裂缝带高度计算----------------------------- - 18 -3.5.2导水裂缝带对开采影响--------------------------- - 20 - 3.6瓦斯富集区普查 ---------------------------------- -20- 3.6.1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情况--------------------------- - 20 - 3.6.2矿井瓦斯赋存规律------------------------------- - 20 - 3.6.3瓦斯富集区普查小结----------------------------- - 21 - 3.7井下火区普查 ------------------------------------ -21- 3.7.1煤矿煤层自燃倾向性----------------------------- - 21 - 3.7.2井下火区情况 ---------------------------------- - 22 - 3.7.3井下火区普查小结------------------------------- - 22 - 3.8不良地质体普查 ---------------------------------- -23- 3.8.1陷落柱、古河床冲刷带、古隆起、天窗等不良地质体普查- 23 -3.8.2岩浆岩侵入体情况------------------------------- - 23 -3.8.3 不良地质体普查小结---------------------------- - 23 -4 煤矿主要生产系统隐蔽致灾因素普查................. - 23 -4.1煤矿开采系统隐蔽致灾因素普查--------------------- -23- 4.1.1矿井开采系统简况------------------------------- - 23 - 4.1.2安全出口情况 ---------------------------------- - 24 - 4.1.3围岩情况 -------------------------------------- - 24 - 4.1.4开采系统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小结------------------- - 25 - 4.2煤矿通风系统隐蔽致灾因素普查--------------------- -25- 4.2.1矿井通风系统简况------------------------------- - 25 -4.2.2主要通风机情况--------------------------------- - 25 - 4.2.3其他通风构筑物和通风设施情况------------------- - 26 - 4.2.4矿井通风稳定性情况----------------------------- - 26 - 4.2.5矿井通风系统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小结--------------- - 26 - 4.3煤矿提升运输系统隐蔽致灾因素普查----------------- - 27 - 4.3.1矿井提升运输系统简况--------------------------- - 27 - 4.3.2提升绞车情况 ---------------------------------- - 27 - 4.3.3斜井人车(架空乘人装置)情况------------------- - 27 - 4.3.4防跑车装置情况--------------------------------- - 28 - 4.3.5矿井平巷运输情况------------------------------- - 28 - 4.3.6矿井提升运输系统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小结----------- - 28 - 4.4煤矿供电系统隐蔽致灾因素普查--------------------- - 28 - 4.4.1矿井供电系统简况------------------------------- - 28 - 4.4.2矿井供电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word完整版)xx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

(word完整版)xx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

荥经县xx煤业有限公司荥经县凰仪乡xx煤厂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xx煤厂地测科二〇一七年五月荥经县xx煤业有限公司荥经县凰仪乡xx煤厂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编制:审核:总工程师:矿长:编写报告单位: xx煤厂地测科编写报告日期:2017年3月河坪煤厂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人员签字表1.绪论 (4)1.1目的、任务 (4)1.2报告编写依据 (5)1.3矿井概况 (5)1。

4以往地质工作 (15)2。

矿井地质 (17)2.1井田地质 (17)2.2煤层 (27)2。

3煤质 (29)3。

矿井水文地质 (29)3.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29)3。

2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30)3。

3充水条件及充水因素 (31)4。

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 (34)4.1采空区普查 (34)4。

2废弃老窑(井筒)和封闭不良钻孔的普查 (35)4。

3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普查 (36)4。

4瓦斯富集区普查 (37)4.5导水裂缝带普查 (38)4。

6地下含水体普查 (39)4。

7井下火区普查 (41)5。

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防治措施 (41)5.1瓦斯防治方案及措施 (41)5。

1。

1矿井生产现状 (41)5.1。

2、瓦斯治理方案和措施 (44)5.2水灾防范方案及措施 (45)5.3煤层自燃的防范及安全措施 (49)6。

结论 (50)6.1主要结论 (50)6.2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50)附表: (51)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1.绪论1。

1目的、任务矿井自投入生产以来,公司领导对公司安全生产尤为重视,加大了矿井安全管理力度和安全资金投入,使公司安全形势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但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地面、井下依然存在隐蔽致灾的因素.隐蔽致灾因素的存在,导致防范措施针对性不强,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

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为进一步加强我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排查治理做到致灾因素清晰明确,深入排查我矿深层次的潜在隐患和问题,切实做到煤矿灾害综合治理超前预防,事故防范措施全面有效,切实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遏制事故的发生,特开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排查工作。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

鄂尔多斯市恒泰煤炭有限公司碾盘梁一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编制:总工程师:碾盘梁一井生产技术科2017年5月目录一、绪论 (3)(一)报告编制依据和目的 (3)(二)煤矿概况 (3)二、矿井地质概况 (4)(一)矿井勘探工作 (4)(二)地层 (5)(三)地质构造 (7)三、矿井水文地质 (7)(一)矿井主要含水层(组) (7)(二)矿井充水因素 (9)(三)矿井涌水量预计 (9)(五)采空区 (10)(六)封闭不良钻孔 (11)(八)煤层系砂岩裂隙水 (11)四、矿井瓦斯地质 (12)(一)矿井瓦斯情况 (12)(二)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情况 (12)(三)瓦斯富集区的瓦斯防治措施 (13)五、煤层自燃倾向性及爆炸性 (13)工作面防灭火措施 (13)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5)一、绪论(一)报告编制依据和目的根据《煤矿地质工作规定》(2013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发),必须对煤矿隐蔽致灾因素进行普查。

编制本报告的主要依据,国家的规程和部分规定如下:1.《煤矿地质工作规定》(2013年颁发)2.《煤矿防治水规定》(2009年颁发)3.《煤矿安全规程》(2016年颁发)编制本报告的依据是:1、1989年12月,由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勘探公司117地质队提交《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东胜煤田东胜市碾盘梁井田勘探(精查)地质报告》;2、2004年1月,内蒙古煤田地质局117勘探队提交的《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铜匠川矿区碾盘梁煤矿一井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3、2016年以来提交的各类科研成果报告、补充勘探报告、地面物探资料、矿井采掘工程揭露的地质及瓦斯资料;4、矿井生产期间揭露的各种地质、瓦斯资料等。

编制本矿井地质报告的目的是:通过对碾盘梁一井的采空区、封闭不良钻孔、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瓦斯富集区、井下火区、导水裂缝带、地下含水体等隐蔽致灾地质因素进行普查,为碾盘梁一井地质灾害处理,及编制相关措施从而为预防煤矿事故提供可靠的资料。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报告(一)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报告(一)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报告(一)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报告1. 介绍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将重点关注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和治理工作。

隐蔽致灾因素是指潜藏在我们周围,可能引发灾害的潜在风险因素。

有效地进行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和治理,将帮助我们识别并减少潜在的灾害风险。

2.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目的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的目的是收集和分析潜在的灾害风险因素,以便针对性地制定治理措施,并提高社区和个人的灾害防范意识。

进行方式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制定普查计划:确定普查的范围、目标和时间表。

•地勘和调查:对目标区域进行实地勘察,收集相关的地质、气象、环境和人口数据。

•数据分析: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识别出潜在的隐蔽致灾因素。

•编制报告:将分析结果编制成报告,提供给相关部门和社区。

数据关联与管理•数据关联:整合不同来源的数据,并进行关联分析,以揭示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潜在的灾害风险。

•数据管理:建立可靠的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以便进行日后的分析和追踪。

3. 隐蔽致灾因素治理基础设施改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应地质、气候和环境变化带来的灾害风险增加。

•修复和加固现有基础设施,以提高其抗灾能力。

预警系统建设•建立有效的预警系统,包括灾害预警、气象预警等,及时向社区和个人发布信息,提高应对灾害的准备和应急能力。

风险意识与教育•提高社区和个人对隐蔽致灾因素的认识和了解,增强防灾意识。

•加强公众教育,提供正确的灾害防范知识和技能培训。

4. 结论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是保障社区和个人安全的重要工作。

通过进行全面的普查和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我们可以减少潜在的灾害风险,并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随着科技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发展,我们相信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治理工作将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5. 建议和推荐措施为了更好地进行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推荐措施:•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相关部门应建立密切合作的机制,共享数据和资源,以更有效地开展普查和治理工作。

企业隐蔽致灾普查报告

企业隐蔽致灾普查报告

企业隐蔽致灾普查报告1.引言企业隐蔽致灾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隐藏的可能导致事故或灾难发生的潜在风险或隐患。

这些风险或隐患常常不容易被察觉,但一旦触发就可能对企业的生产和员工的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将对企业隐蔽致灾进行普查和分析,以期找出潜在的风险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确保企业生产和员工的安全。

章1.1 概述部分的内容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企业隐蔽致灾的定义和背景,以便读者对此有一个基本认识。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隐蔽致灾的常见形式和原因,以及企业隐蔽致灾的危害与影响。

最后,我们将总结回顾本文的要点,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展望未来在预防和应对企业隐蔽致灾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企业隐蔽致灾问题的重视,并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启发。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企业隐蔽致灾现象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定义、背景、常见形式和原因,并深入探讨其对企业及社会的危害与影响。

通过对企业隐蔽致灾问题的深入研究,希望能够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为企业和社会管理者提供参考,以减少隐蔽致灾事件的发生,保障企业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最终目的是为了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和社会环境。

2.正文2.1 企业隐蔽致灾的定义和背景企业隐蔽致灾是指在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或风险,这些隐患或风险可能因为不易察觉或被忽视而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从而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导致灾害事件的发生或加剧。

隐蔽致灾背景是指在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可能会忽视一些潜在的生产安全问题,或因为技术、管理、人为因素等造成的隐患。

隐蔽致灾的存在可能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职工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潜在威胁,严重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因此,对企业隐蔽致灾进行普查和管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2.2 隐蔽致灾的常见形式和原因隐蔽致灾是指在日常生产经营中由于工艺、设备、材料、环境等诸多因素导致的潜在致灾隐患,这些隐患可能会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爆发,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

非煤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非煤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非煤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非煤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一、前言非煤矿山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非煤矿山的开采条件和生产环境与煤矿有很大不同,使得非煤矿山存在着更多的隐蔽致灾因素。

为了加强对非煤矿山隐蔽致灾因素的认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我们对某非金属矿山进行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

二、普查目的1.掌握该非金属矿山存在的隐蔽致灾因素情况;2.分析该非金属矿山存在隐蔽致灾因素的原因;3.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该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三、普查范围我们选择了某非金属矿山作为本次普查对象,包括该非金属矿山内部道路、井下工作面、采空区等。

四、普查方法本次普查采用现场实地勘察和访谈的方法,对矿山内部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同时与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

五、隐蔽致灾因素分析1.煤尘爆炸危险:由于非煤矿山中存在着可燃气体和粉尘等物质,因此存在着煤尘爆炸的危险。

2.火灾危险:非金属矿物中含有大量易燃物质,如氢气、硫化氢等,这些物质一旦遇到明火或高温就会引发火灾。

3.坍塌事故:非金属矿山中岩体稳定性较差,易发生坍塌事故。

4.突水事故:非金属矿山中地下水较多,一旦发生突水事故将会给井下作业带来极大的威胁。

5.爆炸事故:非金属矿山中常用的爆破作业也存在着爆炸事故的风险。

六、原因分析1.管理不到位:该非金属矿山管理不规范,存在着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处理的问题。

2.技术水平低:该非金属矿山的技术水平较低,很多作业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设备老化:该非金属矿山的部分设备已经使用多年,存在着故障率高、安全性差等问题。

4.自然环境因素:该非金属矿山所处地区气候条件较差,如雨水较多、温度较低等,这些自然环境因素也会对矿山安全生产造成影响。

七、防治措施1.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2.提升技术水平: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所有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治理报告

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治理报告

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治理报告目录一、总则 (3)1.1 编制目的与依据 (4)1.2 适用范围 (4)1.3 主要术语和定义 (5)二、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概述 (6)2.1 地质背景 (8)2.2 主要隐蔽致灾地质因素 (9)三、普查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 (10)3.1 普查方法选择 (12)3.2 普查技术要求 (13)3.3 普查质量控制与管理 (14)四、普查结果 (16)4.1 普查区域与范围 (16)4.2 普查样品类型与数量 (17)4.3 普查技术路线与方案 (18)4.4 普查数据分析与综合评价 (19)五、矿井地质条件分析 (21)5.1 矿田地质条件 (22)5.2 矿井地质结构 (22)5.3 主要地质灾害预测 (24)5.4 地质灾害影响因素 (25)六、治理方案 (26)6.1 灾害防治原则 (27)6.2 灾害预控措施 (28)6.3 综合治理措施 (29)6.4 灾害预警与应急救援 (30)七、治理效果评价 (32)7.1 治理效果监测 (33)7.2 对比分析 (34)7.3 治理方案调整与优化 (35)八、总结与建议 (36)8.1 普查治理工作总结 (37)8.2 存在问题与不足 (39)8.3 改进建议 (40)九、附件 (41)9.1 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 (42)9.2 技术标准与规程 (43)9.3 普查数据与图表 (43)一、总则本报告旨在详细阐述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的普查治理工作,以全面识别和评估煤矿地质隐患,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通过对煤矿区域地质环境、隐蔽地质构造、地下水状况等关键因素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为煤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本报告遵循科学、全面、系统的原则,旨在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

煤矿作为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其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煤矿开采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地质隐患,其中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是最具挑战的一类。

非煤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非煤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非煤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1. 引言在非煤矿山开采过程中,隐蔽致灾因素是造成事故和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非煤矿山的隐蔽致灾因素情况,本次进行了普查工作。

本报告将对非煤矿山的隐蔽致灾因素进行全面、详细、完整的探讨,以期提供有效的措施和建议,确保非煤矿山安全生产。

2. 背景非煤矿山是指除了煤矿以外的各类矿石和矿物开采厂矿,如金属矿、非金属矿、化工矿等。

与煤矿相比,非煤矿山存在更多的隐蔽致灾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地质构造、采空区、爆破、尘肺病等。

2.1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非煤矿山开采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地质构造条件下,矿山开采的难度和风险也不同。

地质构造中可能存在的隐蔽致灾因素包括岩层断裂、地质应力、地下水压力等。

2.2 采空区采空区是矿山开采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地质空间。

在非煤矿山中,采空区的存在可能导致地面塌陷、沉降等灾害。

采空区的稳定性与地质条件、采矿方式、采矿深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2.3 爆破非煤矿山中常常需要进行爆破作业,以破坏或分离矿石。

爆破作业若不规范进行,则可能导致爆炸事故、飞石伤人等隐蔽风险。

因此,爆破作业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要。

2.4 尘肺病尘肺病是非煤矿山工人常见的职业病之一,特别是在破碎、磨矿等作业环节中,颗粒物悬浮浓度较高。

非煤矿山需要重视尘肺病的防治工作,包括粉尘控制、个体防护等措施。

3. 主要问题与分析针对非煤矿山的隐蔽致灾因素,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发现了以下主要问题:3.1 地质构造问题在非煤矿山中,地质构造问题往往是致灾因素的重要来源。

我们发现,部分矿山存在地质断层较多、地应力较大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岩体不稳定,增加了矿山事故风险。

3.2 采空区问题部分矿山在采空区的管理上存在不足,采空区稳定性较差。

一些地区出现了地面塌陷、沉降等问题,给矿山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了威胁。

3.3 爆破作业问题在爆破作业管理上存在明显的不规范现象。

一些矿山在爆破作业过程中忽视了安全防范措施,存在爆炸事故、飞石伤人等风险。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材料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材料

适用标准隐蔽致灾要素普查报告山西平定古州冠裕煤业有限企业检查时间:二 0 一七年三月十天目录一、矿井大要 (1)二、成立矿井隐蔽致灾普查领导小组 (4)三、 2017 年生产连接状况 (5)四、荒弃老窑(井筒)和封闭不良钻孔普查状况 (6)五、断层、褶曲和露头普查状况 (8)六、塌陷柱普查状况 (9)七、瓦斯富集区普查状况 (11)八、导水裂痕带普查状况 (11)九、地下含水体普查状况 (12)十、井下火区普查状况 (18)十一、防治举措 (18)隐蔽致灾地质要素普查报告煤矿隐蔽致灾要素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地面、井下依旧存在隐蔽致灾的要素,安全生产局势仍旧严重,隐蔽致灾要素的存在,在井田范围及矿井周边地区内客观存在,可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不可以直接辨别,致使防备举措针对性不强,不可以从根本上截止事故的发生,给采掘活动带来安全隐患的地质结构、瓦斯及其余有毒有害气体、含(导)水体、采空区以及煤层自燃偏向等地质要素,有可能造成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灾祸,所以我狂组织有关人员对煤矿隐蔽致灾要素进行了检查,对不可以确立的在生产过程中要增强物探、钻探等安全举措进行探查,保证安全生产。

为了增强我矿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做到隐蔽致灾要素清楚明确,事故防备举措全面有效,特展开此次隐蔽致灾要素普查工作,现将普查状况总结以下:第一章、矿井大要山西平定古州冠裕煤业有限企业依照晋煤重组办发(2009 )72号文件,由山西冠裕煤业有限企业、山西平定德安煤业有限企业、山西平定兴达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而成。

采矿证号为,吞并重组后井田面积 4.2781km2 ;赞同开采 6# 、15# 煤层;吞并重组后矿井生产能力为60 万 t/a 。

该矿采纳斜井开辟,主井担负进风、提高等任务,兼安全出口;副井担负进风、行人、下料等任务,兼安全出口;回风斜井担负矿井通风,兼安全出口。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

采煤方法采纳倾斜长壁综采低位放顶煤所有垮落法管理顶板。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山西平定古州冠裕煤业有限公司调查时间:二0 一七年三月十日目录一、矿井概况 (1)二、成立矿井隐蔽致灾普查领导小组 (4)三、2017年生产衔接情况 (5)四、废弃老窑(井筒)和封闭不良钻孔普查情况 (6)五、断层、褶曲和露头普查情况 (8)六、陷落柱普查情况 (9)七、瓦斯富集区普查情况 (11)八、导水裂缝带普查情况 (11)九、地下含水体普查情况 (12)十、井下火区普查情况 (18)十一、防治措施 (18)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地面、井下依然存在隐蔽致灾的因素,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隐蔽致灾因素的存在,在井田范围及矿井周边区域内客观存在,但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不能直接辨识,导致防范措施针对性不强,不能从根本上遏制事故的发生,给采掘活动带来安全隐患的地质构造、瓦斯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含(导)水体、采空区以及煤层自燃倾向等地质因素,有可能造成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灾害,因此我狂组织相关人员对煤矿隐蔽致灾因素进行了调查,对不能确定的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物探、钻探等安全措施进行探查,确保安全生产。

为了加强我矿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做到隐蔽致灾因素清晰明确,事故防范措施全面有效,特开展此次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现将普查情况总结如下:第一章、矿井概况山西平定古州冠裕煤业有限公司按照晋煤重组办发(2009)72号文件,由山西冠裕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平定德安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平定兴达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而成。

采矿证号为C1400002009111220044037,兼并重组后井田面积 4.2781km2;批准开采6#、15#煤层;兼并重组后矿井生产能力为60万t/a。

该矿采用斜井开拓,主井担负进风、提升等任务,兼安全出口;副井担负进风、行人、下料等任务,兼安全出口;回风斜井担负矿井通风,兼安全出口。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

采煤方法采用倾斜长壁综采低位放顶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五号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五号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温宿县破城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五号井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温宿县破城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五号井煤矿二0一五年元月为了进一步加强破城子煤业五号井隐蔽致灾因素排查治理工作,提高隐蔽致灾因素探测技术与装备水平和安全生产地质保障能力,深入排查深层次的分析潜在隐患和问题,切实做到煤矿灾害综合治理超前预防,实现源头治理。

特制订温宿县破城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五号井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如下:第一章矿井隐蔽致灾因素分析一、交通位置新疆温宿县破城子煤矿五号井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的博孜墩柯尔克孜民族乡破城子山口附近。

该矿距314国道50km,距库拜公路42km,有柏油路和简易公路与上述两条国道相通,交通较为便利(见交通位置图)。

二、地形地貌矿区位于南天山南麓中段、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中低山区,总体地形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海拔高程在+1875—+2326m之间,相对高差约441m,区内“V”字型沟谷纵横,陡崖发育,地形较复杂。

三、气象与地震本区属干旱的内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年降雨量为400mm,年蒸发量为2400mm。

年平均气温为0℃,每年10月至翌年3月为寒冬,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3—4月为冰雪消融期,5—6月平均气温为15℃,7—9月为雨季,多雨和冰雹,易形成洪水,常伴有大风,最大风力可达8级以上。

降雪主要集中在3月,历史记载最大积雪厚度达1.6m。

本区属地震多发带。

据新疆地震局资料本区地震裂度属7度区。

四、矿区地层与构造(一)矿区地层井田及附近出露与分布的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三叠系小泉沟群,侏罗系克拉苏群和第四系地层。

各套地层分述如下:1、三叠系(1)三叠系上统小泉沟群:出露于井田北部地区,为河流三角洲相与河流相形成的巨厚层状的深灰色粉砂质页岩,夹有灰白色粗砂岩,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地层厚度大于500m。

2、侏罗系(1)侏罗系下统塔里其克组:为河流相及泥炭沼泽相形成的含煤地层,岩性为深灰色砂砾岩、煤层、粗砂岩、粉砂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山西平定古州冠裕煤业有限公司调查时间:二0 一七年三月十日目录一、矿井概况 (1)二、成立矿井隐蔽致灾普查领导小组 (4)三、2017年生产衔接情况 (5)四、废弃老窑(井筒)和封闭不良钻孔普查情况 (6)五、断层、褶曲和露头普查情况 (8)六、陷落柱普查情况 (9)七、瓦斯富集区普查情况...............................................................................11八、导水裂缝带普查情况...............................................................................11九、地下含水体普查情况...............................................................................12十、井下火区普查情况...................................................................................18十一、防治措施 ...............................................................................................18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地面、井下依然存在隐蔽致灾的因素,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隐蔽致灾因素的存在,在井田范围及矿井周边区域内客观存在,但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不能直接辨识,导致防范措施针对性不强,不能从根本上遏制事故的发生,给采掘活动带来安全隐患的地质构造、瓦斯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含(导)水体、采空区以及煤层自燃倾向等地质因素,有可能造成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灾害,因此我狂组织相关人员对煤矿隐蔽致灾因素进行了调查,对不能确定的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物探、钻探等安全措施进行探查,确保安全生产。

为了加强我矿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做到隐蔽致灾因素清晰明确,事故防范措施全面有效,特开展此次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现将普查情况总结如下:第一章、矿井概况山西平定古州冠裕煤业有限公司按照晋煤重组办发(2009)72号文件,由山西冠裕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平定德安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平定兴达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而成。

采矿证号为C1400002009111220044037,兼并重组后井田面积4.2781km2;批准开采6#、15#煤层;兼并重组后矿井生产能力为60万t/a。

该矿采用斜井开拓,主井担负进风、提升等任务,兼安全出口;副井担负进风、行人、下料等任务,兼安全出口;回风斜井担负矿井通风,兼安全出口。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

采煤方法采用倾斜长壁综采低位放顶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地面、井下依然存在隐蔽致灾的因素,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隐蔽致灾因素的存在,在井田范围及矿井周边区域内客观存在,但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不能直接辨识,导致防范措施针对性不强,不能从根本上遏制事故的发生,给采掘活动带来安全隐患的地质构造、瓦斯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含(导)水体、采空区以及煤层自燃倾向等地质因素,有可能造成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灾害,因此我狂组织相关人员对煤矿隐蔽致灾因素进行了调查,对不能确定的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物探、钻探等安全措施进行探查,确保安全生产。

为了加强我矿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做到隐蔽致灾因素清晰明确,事故防范措施全面有效,特开展此次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现将普查情况总结如下:第一章、矿井概况山西平定古州冠裕煤业有限公司按照晋煤重组办发(2009)72号文件,由山西冠裕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平定德安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平定兴达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而成。

采矿证号为C1400002009111220044037,兼并重组后井田面积4.2781km2;批准开采6#、15#煤层;兼并重组后矿井生产能力为60万t/a。

该矿采用斜井开拓,主井担负进风、提升等任务,兼安全出口;副井担负进风、行人、下料等任务,兼安全出口;回风斜井担负矿井通风,兼安全出口。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

采煤方法采用倾斜长壁综采低位放顶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一、位置与范围山西平定古州冠裕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平定县西南,宋家庄村东南,行政区划属平定县冠山镇管辖。

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7°45′14″~37°46′20″,东经113°34′43″~113°37′00″。

井田范围由以下19个坐标拐点连线圈定。

井田为不规则多边形,南北长1950m,东西宽二、交通该井田位于平定县城西南4.0km处,太旧高速公路在井田北部的南川河床上架设砼桥通过,距太旧高速公路平定入口处4km,距白羊墅货站10km,乱流货站20km,阳煤集团贵石沟矿铁路专用线在矿井北部2km处通过,距该铁路专用线贵石沟装车站仅2km,距东关装车站5km,东北距307国道3.3km。

以公路交通为主,交通条件极为便利。

三、自然地理1、地形、地貌本井田位于太行山脉北段西侧,山西黄土高原东部,属低山丘陵区。

井田内地形地势起伏不大,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之势,井田内最高点位于井田南部边界处,标高为893.00m,最低点位于井田东北部边界冠庄村,标高为710.00m,最大相对高差183.00m。

2、河流水系本区属海河流域滹沱河水系,井田西北及北部有南川河自西向东流过。

该河流属桃河水系支流、发源于井田西部的潘家峪、下南茹、下冶头一带。

上游由三条支流在聂家庄、宋家庄、贵石沟村一带汇集成南川河,全长约40km,该河为季节性河流,由于上游建有原坪和尚怡两座水库,平时无水,仅雨季有水流过,大暴雨时有洪流通过。

该河流从本井田西北边界处流过。

井田内地表一般多为山间冲沟,有一条较大的南沟河从井田西部由南往北于宋家庄北汇入南川河,南沟河一般无水,只有雨天有洪水流过。

四、气象本井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无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度适中。

年平均气温10.6℃,最高气温在七月份,平均温度22.5℃,最低气温在一月份,平均温度-6℃;极端日最低气温-17.6℃;极端日最高气温39.1℃,年最高最低温差可达50℃以上。

年平均降水量为498.4mm,历年最大降水量为866.4mm,日最大为173.6mm,多集中于七、八、九三个月内。

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5倍。

无霜期约169天,全年冻结期为当年10月中旬至次年3月底,最大冻土深度0.60m,全年春、夏两季多为东南风,秋、冬两季多为西北风,年平均风速2.10m/s。

最大月平均风速为2.80m/s。

最小月平均风速为1.80m/s。

五、周边矿井及小窑山西平定古州冠裕煤业有限公司南邻兴裕煤矿、同意煤矿,东邻冠庄垴煤矿(关闭),西部为阳煤集团五矿,北部、东北部无煤矿。

据调查冠庄垴煤矿有越界进入本井田开采情况。

兴裕煤矿、同意煤矿、冠庄垴煤矿均位于本矿井的上山位置,据调查除阳煤集团五矿外,兴裕煤矿、同意煤矿、冠庄垴煤矿采、古空区积水,对本矿生产有一定的影响。

为此,今后本矿在邻近兴裕煤矿、同意煤矿、冠庄垴煤矿附近开采时,应加强进行钻探工作,防止与本矿巷道贯通引发各类事故。

第二章、成立矿井隐蔽致灾普查领导小组1、领导小组组长:董事长副组长:总工程师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机电副矿长矿长助理成员:各专业副总工程师及各部门负责人2、职责组长:全面负责组织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开展,保证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需资金、设备、仪器仪表落实到位。

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负责组织制定整改方案、安全技术措施,重点负责隐蔽性调查工作的跟踪、督促检查。

消除一切安全隐患。

成员:主要根据整改工作的分工,进行检查,同时负责督促落实整改方案及措施,保证整改质量达到规定要求,保证整改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第三章、2017年生产衔接计划一、采掘情况现矿井分两个采区进行开采布置,6#煤层为局部开采煤层,暂不开采;现开采15#煤层。

一采区15103回采工作面还剩44米,现处于停工状态,等待二采区15202工作面快形成时,再进行回采工作。

二采区三条开拓大巷均已施工位,计划布置二采区轨道、胶带、回风三条准备巷道和15202回采工作面。

全矿计划产量21.4万吨,计划掘进进尺4110m,掘进产量4.31万吨,回采产量15.74万吨,动用储量25.18万吨,计划回采率85%。

年初“四量”二、掘进队组衔接1.掘进一队计划掘进总进尺为1404m,一段胶带巷30m, 二段胶带巷东152m,15202运输顺槽580m,15202顺槽联络巷70m,二段轨道巷172m,二段胶带巷185m,15204顺槽联络巷70m,15204回风顺槽145m。

月平均进尺117m。

2.掘进二队计划掘进总进尺为1124m,二段轨道巷185m,二采区中部水仓114m,二采区配电室108m,二段胶带巷130m,总回风联络巷43m,二段回风巷344m.轨胶联络巷2#30m,轨胶联络巷3#30m,胶回联络巷30m,二采区下部水仓92m,三采区运输巷18m,月平均进尺93.6m。

3.掘进三队计划掘进总进尺为1582m,其中轨道二段探巷198m,临时避难硐室68m,15202回风顺槽614m,15202切眼120m,胶带二段探巷156m,4.轨道探巷与胶带探巷联络巷30m,回风二段探巷184m, 胶带探巷与回风探巷联络巷30m,二段回风巷134m.15204运输顺槽48m。

月平均进尺131.8m。

每个掘进头配备7人作业,单进最大米数为7.2米。

三、采煤队组衔接综采队计划回采产量15.74万吨,其中15103工作面回采产量3.14万吨,月计划产量1.81万吨。

15202工作面回采产量12.6万吨,月计划产量4.33万吨。

四、抽放队组抽放钻孔进尺15202工作面在回风顺槽计划布置瓦斯抽放钻场4个,每个钻场布置瓦斯抽放钻孔4个,每个钻孔深度100m,共计1600m。

五、到年末四量情况;开拓煤量:343.28万吨,准备煤量:190.45万吨,回采煤量:58.16万吨。

第四章、废弃老窑(井筒)和封闭不良钻孔普查情况1、井田及周边小煤窑调查情况本井田及其周边煤层埋藏较浅,小窑开采历史悠久。

根据历次勘查工作中的调查访问,15号煤层存在一定范围的古空区,主要分布在井田东部煤层埋藏较浅地段。

其井田的东、南部已局部采空,由于以往技术人员缺乏,使得资料缺少,采空积水情况均无法准确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