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标准)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调查时间:二0一四年三月十日目录一、矿井概况 (1)二、成立矿井隐蔽致灾普查领导小组 (1)三、采空区普查情况 (2)四、废弃老窑(井筒)和封闭不良钻孔普查情况 (5)五、断层、裂隙和褶曲普查情况 (8)六、陷落柱普查情况 (18)七、瓦斯富集区普查情况 (18)八、导水裂缝带普查情况 (20)九、地下含水体普查情况 (21)十、井下火区普查情况 (26)十一、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不良地质体普查情况 (26)十二、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总结 (26)****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3〕99号文件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4〕4号)的文件要求,为从源头遏制事故,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我公司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以总工程师、生产经理、安监处长为副组长,以地质、测量、通防等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矿井隐蔽致灾普查领导小组,于2014年3月6日,在公司井田范围内及周边区域开展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
现将普查情况总结如下:第一章、矿井概况**井田位于新汶煤田的中部。
生产矿井在***境内,井田地面范围分别属****、*****、****所管辖。
地理座标为东经至,北纬至。
井田走向长约 km,倾斜宽km,面积 km2,由个拐点坐标圈闭而成,开采深度 m~m。
设计生产能力万吨/年,2009年核定生产能力万吨。
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多水平阶段石门分组联合开拓,遵循由近及远,先浅后深逐步向井田边界和深部扩展的原则。
主要井筒数目*个,分别是*********。
第二章、成立矿井隐蔽致灾普查领导小组1、小组组成组长:董事长副组长:总工程师生产经理安监处长各专业副总工程师成员:地质测量部负责人、通风防尘部负责人2、职责组长:全面负责组织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开展,保证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需资金、设备、仪器仪表落实到位。
隐蔽致灾报告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第一节目的、任务、要求及编写依据一、目的全面普查煤矿存在的隐蔽致灾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措施,做的隐蔽致灾因素清晰明确,防范措施全面有效,从根本上遏制事故的发生。
二、任务查明影响煤矿生产的各种隐蔽致灾因素,为制定防止措施和做好相应的预测预报工作提供依据。
三、要求重点查明本矿的“采空区、废弃老窑(井筒)、封闭不良钻孔,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瓦斯富集区,导水裂缝带,地下含水体,井下火区,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不良地质体”等隐蔽致灾因素。
四、编写依据(1)《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2)《煤矿地质工作规定》(2014)(3)《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MT/T97-2000(4)《煤、泥炭地质勘探规范》DZ/T0215-2002(5)《煤炭电法勘探规范》MT/T898-2000(6)《地面瞬变电磁法勘探规范》DZ/T0187-1997(7)《煤矿水害防治规定》(8)雄山常蒋煤业有限公司相关资料。
第二节矿井概况一、矿井基本情况1、位置与交通山西长治县雄山常蒋煤业有限公司位于长治市长治县城南的常蒋村东,行政区划隶属八义镇管辖。
其地理坐标:东经113°02′29″~113°03′30″,北纬35°57′59″~35°59′33″。
井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井田西距长(治)至晋(城)二级公路约3km。
村与村之间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较为便利。
交通位置详见图。
2、地形地貌井田位于太行山脉中段西侧、长治盆地东南部边缘。
井田中部及南部有基岩出露,松散层分布也较为广泛,受剥蚀后形成众多黄土陡坎及沟壑。
地貌类型划分为低山丘陵地带。
井田内沟谷纵横,山梁绵延,沟深坡陡,地形较复杂。
总的地势为中东部高,南、北、西三面低;地形最高点位于井田中南部的山梁,海拨高程1178.7m,地形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北沟谷,海拔高程约983.0m,最大相对高差195.7m。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完成稿)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山东新能泰山西周矿业有限公司二Ο一四年三月山东新能泰山西周矿业有限公司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精神要求,我公司由总经理牵头,组织了总工程师、各专业副总工程师、地测、通防、安全、技术等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要求对全矿井进行了隐蔽致灾地质因素自查,并将自查情况编制成《山东新能泰山西周矿业有限公司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报告内容如下:一、开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目的矿井自投入生产以来,公司领导对公司生产尤为重视,加大了矿井安全管理力度、安全资金投入,使公司安全形势持续健康发展。
但地面、井下依然存在隐蔽致灾的因素,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隐蔽致灾因素的存在,导致防范措施针对性不强,不能从根本上遏制事故的发生。
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做到致灾因素清晰明确,事故防范措施全面有效,从根本上遏制事故的发生,根据《煤矿地质工作规定》要求,特开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工作。
二、矿井基本情况西周煤矿位于新汶煤田羊村翟镇勘探区的深部。
井田地理极值坐标为东经极值地理坐标为东经117°41′54″~117°43′11″、北纬35°55′21″~35°56′16″。
井田面积1.6804km2,共有6个拐点坐标圈定,开采上限标高-450m,下限标高-1000m。
矿井煤层为缓倾斜煤层,可采煤层五层(2、4、11、13、15),截止2013年12月31日,采矿证范围内保有资源储量879万吨(气煤455.2万吨、气肥煤423.8万吨),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028.4万吨(气煤604.6万吨、气肥煤423.8万吨)。
设计生产能力为21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30万吨/年,矿井四证一照齐全有效。
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回采工作面为高档普采工艺,掘进工作面为炮掘、综掘。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井下两个采煤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地面、井下各系统运行正常。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白山坪矿业公司龙塘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编制单位:龙塘煤矿生技部编制时间:二O一七年三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 号内容中提到;关于开展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要求,为从源头遏制事故,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我矿由矿长牵头,组织了矿总工程师、矿副总工程师、采矿、地质、通风、机电、测量等专业技术人员,对全矿井进行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现将有关普查情况汇报如下:矿长:何满付职责:全面负责隐蔽性调查工作的指挥及安排、监督。
负责整改所需资金的落实。
副组长:王德华(矿总工程师)职责:协助组长工作,重点负责隐蔽性调查工作的跟踪、督促检查,同时负责督促落实整改方案及措施,保证整改质量达到规定要求,保证整改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消除一切安全隐患。
四、调查时间: 2017 年4月1 日~4月6 日参加调查人员:黄顺才、龚金灿、李顺情、曾钢、赵君辉、廖建军、张伟、彭勍波、胡建红、曹智辉、黄征斌、唐建国、曾剑、廖宁宁、彭华山、郑甫云、郑春雷。
调查路线: 1、地面调查路线:工业广场→沿煤层露头→各老窑→增禾冲煤矿风井→增禾冲煤矿老井(主井→付井)→本矿风井→回到本矿井下勘查路线:一组:主井→井底车场→水仓→配电房→水泵房→-100m北大巷→206采区→246回风巷→126回风巷→付井→地面。
二组:主井→井底车场→-300m南大巷→376采区→南翼总回风巷→地面。
调查方式:对老窑的封闭情况,井口位置、方向、深度及井下巷道和方向等进行询问、调查,走访了解记录;并对各老窑空区(老巷道)相对应地面进行踏查测量;对本矿井下涌水及泉眼情况进行现场观测;地面查阅收集老窑及采空区相关资料。
五、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主要包括:采空区、废弃老窑(井筒)、封闭不良钻孔,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瓦斯富集区,导水裂缝带,地下含水体,井下火区,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不良地质体。
1、采空区、废弃老窑(井筒):龙塘矿井为开采方法为:走向长壁式,炮采后退式采煤,工作面绝大部分处于干燥状态,仅有局部地段出现顶板裂隙水,为滴水状态;相邻老窑情况:区内煤矿开采历史悠久,老窑分布较多,为附近居民私挖乱采,大多是沿煤层的露头斜井开拓;开采5、6、7煤层,从八十年开始,小窑逐渐增多。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报告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报告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报告1. 引言本报告针对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进行了全面调研和分析。
隐蔽致灾因素是指那些不容易被察觉但可能引发重大灾害的因素。
该报告旨在探讨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
2. 隐蔽致灾因素的定义和分类隐蔽致灾因素是指是不容易察觉但在灾害发生时具有重大威胁的因素。
根据其性质和影响范围,我们将其分为以下几类:•自然因素–地质因素–气象因素–水文因素•人为因素–设计施工因素–建筑物老化因素–管理疏漏因素3.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的重要性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对于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的重要性所在:•预防未然:通过普查发现和治理隐蔽致灾因素,可以预防灾害的发生,最大程度上减少损失。
•提高安全性:普查治理可提高建筑物、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的安全性,确保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不受干扰。
•明确责任:通过普查治理,可以找出导致隐蔽致灾因素存在的责任方,促使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公众利益。
•加强管理:普查治理可以促使相关机构加强对隐蔽致灾因素的管理和防控,提升应对灾害的能力和效率。
4.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的方法和步骤为了实施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以下是一般的方法和步骤:1.制定普查计划:制定明确的普查计划,包括调查范围、时间安排和调查人员等。
2.数据收集:收集与隐蔽致灾因素相关的数据,包括建筑物设计图纸、历史记录、装修维护记录等。
3.检查验证:对潜在的隐蔽致灾因素进行检查和验证,包括实地勘察和相关数据分析。
4.制定治理措施:根据检查验证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明确责任和实施方案。
5.治理实施:实施隐蔽致灾因素治理措施,并进行追踪监测,确保效果。
6.评估反馈: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收集反馈意见并进行总结,以优化治理策略。
5.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的挑战和对策在进行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时,可能会面临以下挑战:•数据不完备:缺乏完整的建筑、设备和基础设施数据,增加了治理工作的难度。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修改)
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海力财富集团有限公司石桥煤矿二0一六年十月石桥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编审意见及编审人员编审意见:1、按时巡查发现隐患按照普查报告及时采取措施;2、根据现场变化及时补充报告内容。
技术科:年月日安全科:年月日地测防治水副总:年月日通防副总:年月日总工程师:年月日矿长:年月日目录一、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目的 (1)二、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主要内容 (1)1、采空区积水 (1)2、废弃老窑(井筒)、封闭不良钻孔的情况 (2)3、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地下含水体、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情况 (3)4、其他水源分析 (4)5、气象 (8)6、地震 (8)7、地温 (8)8、地压 (9)9、探放水情况 (9)10、瓦斯灾害情况 (9)11、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自查 (9)12、顶板管理自查 (10)三、防范和治理措施 (10)(一)地质构造方面 (10)(二)水害防治 (11)1、顶板水防治 (11)2、老空水防治 (12)3、断层水防治 (13)4、地表水防治措施 (13)5、对3401采空区突水积水采取的预防措施 (14)四、煤层自燃灾害防治及措施: (15)五、瓦斯灾害的防治及措施: (16)六、顶板灾害的防治及措施: (16)七、其他方面 (16)石桥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的要求,我矿由矿长牵头组织了总工程师、地测等技术人员,按照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内容及要求,结合矿井近几年开采实际揭露,对全矿井进行了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
一、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目的为加强和规范煤矿地质工作,查明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及时处理煤矿地质灾害,有效预防煤矿事故。
二、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主要内容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主要包括:采空区、废弃老窑(井筒)、封闭不良钻孔,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导水裂隙带,地下含水体,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不良地质体。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
鄂尔多斯市恒泰煤炭碾盘梁一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汇报编制:总工程师:碾盘梁一井生产技术科2021年5月目录一、绪论 (3)〔一〕汇报编制依据和目的 (3)〔二〕煤矿概况 (3)二、矿井地质概况 (4)〔一〕矿井勘察工作 (4)〔二〕地层 (5)〔三〕地质构造 (6)三、矿井水文地质 (6)〔一〕矿井主要含水层〔组〕 (6)〔二〕矿井充水因素 (8)〔三〕矿井涌水量估计 (9)〔五〕采空区 (9)〔六〕封闭不良钻孔 (10)〔八〕煤层系砂岩裂隙水 (10)四、矿井瓦斯地质 (11)〔一〕矿井瓦斯情况 (11)〔二〕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情况 (11)〔三〕瓦斯富集区的瓦斯防治措施 (12)五、煤层自燃倾向性及爆炸性 (12)工作面防灭火措施 (12)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4)一、绪论〔一〕汇报编制依据和目的根据《煤矿地质工作规定》〔2021年国家平安生产监督治理总局、国家煤矿平安监察局颁发〕,必须对煤矿隐蔽致灾因素进行普查。
编制本汇报的主要依据,国家的规程和局部规定如下:1.《煤矿地质工作规定》〔2021年颁发〕2.《煤矿防治水规定》〔2021年颁发〕3.《煤矿平安规程》〔2021年颁发〕编制本汇报的依据是:1、1989年12月,由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勘察公司117地质队提交《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东胜煤田东胜市碾盘梁井田勘察〔精查〕地质汇报》;2、2004年1月,内蒙古煤田地质局117勘察队提交的《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铜匠川矿区碾盘梁煤矿一井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汇报》;3、2021年以来提交的各类科研成果汇报、补充勘察汇报、地面物探资料、矿井采掘工程揭露的地质及瓦斯资料;4、矿井生产期间揭露的各种地质、瓦斯资料等。
编制本矿井地质汇报的目的是:通过对碾盘梁一井的采空区、封闭不良钻孔、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瓦斯富集区、井下火区、导水裂缝带、地下含水体等隐蔽致灾地质因素进行普查,为碾盘梁一井地质灾害处理,及编制相关措施从而为预防煤矿事故提供可靠的资料。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延安市禾草沟煤业有限公司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编制:部门经理: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编制日期:2017年12月延安市禾草沟煤业有限公司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一、普查目的及内容(一)普查目的通过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查明隐伏在煤层及其围岩内、在开采过程中可能诱发灾害的地质构造和不良地质体及其在采动应力耦合作用下形成的灾变地质体,并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消除隐蔽致灾因素,从根本上遏制事故的发生。
(二)普查内容1.对相邻井田采空区进行普查;2.自然灾害普查;3.地表、地下含水体等水文地质情况普查;4.断层、裂隙、褶曲、冲刷带等地质构造普查;5.封闭不良钻孔普查;6.油气井及输油管路普查;7.瓦斯富集区普查;8.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普查;9.煤尘爆炸倾向性普查;10.地热灾害普查。
二、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领导小组(一)领导小组组长:陈义东副组长:王金国张明亮刘文辉纪章周润辉陈度军成员:安增勇张东贵王小泽李向伟芮阿智郭庆赵子葵屈海军夏书贵蒲元宏办公室设在地测部。
(二)领导小组职责1.组长职责全面负责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安排,组织制定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方案,监督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进展情况。
2.副组长职责协助组长抓好分管范围的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具体工作,参加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对隐蔽致灾因素组织研究分析,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
3.地测部职责(1)具体落实各项工作,负责对资料的收集、调查,全面查找井上下存在的隐蔽致灾因素;(2)负责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跟踪及监督;(3)研究制定针对性有效防范措施;(4)主持普查报告的编制。
4.安健环质部职责(1)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过程中,做好安全监督工作;(2)协助生产技术部完成各项普查工作。
5.机电管理部职责做好机电系统普查工作,并参与报告的编制。
6.调度指挥中心职责做好运输系统普查工作,并参与报告的编制。
7.生产部职责做好采掘工作的普查工作,并参与报告的编制。
8.财务部职责做好资金的保障工作。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延吉三道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五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编制单位:延吉三道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五井编制:苏玉民编写时间:2014年9月8日目录一、煤矿隐蔽致灾因素 (3)(一)地质构造普查 (4)(二)瓦斯普查 (5)(三)含(导)水体、采空区、老窑(空)普查 (6)(四)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普查 (4)二、各隐蔽地质灾害采取的防范措施.................14. (一)、瓦斯防范及措施.. (14)(二)、水灾害防范及措施 (19)(三)、煤层自燃的防范及措施 (22)三、存在主要问题 (25)延吉三道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五井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报告根据国家地质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以安监总煤调【2013】135号印发的《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14】18号文及州、市安监部门的相关要求,延吉市鑫泉煤业有限公司延吉三道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五井由矿长牵头,组织了总工程师、地测、通风等专业技术人员,根据矿区实际,对全矿井进行了隐蔽致灾因素自检自查工作,现将有关自查情况汇报如下:成立煤矿隐蔽致灾因素领导小组组长:李忠华副组长:苏玉民成员:王金龙卢光军祝继宏张福基职责:组长:全面负责煤矿隐蔽致灾因素的调查工作指挥、安排和监督,负责整改和资金落实。
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负责组织整改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应急救援预案等措施,重点负责矿井隐蔽致性调查工作跟踪,督促检查。
消除一切安全隐患。
成员:主要根据整改工作的分工,进行检查,同时负责督促落实整改方案及措施,保证整改质量达到规定要求,保证整改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一、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矿井田范围内及矿井周边区域客观存在的不能直接辨识的能给采掘活动造成影响的地质构造、瓦斯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含(导)水体、采空区以及煤层自燃倾向等可能造成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灾害统称。
(一)地质构造普查龙井市文正煤业有限公司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Ⅰ)、吉黑褶皱系(亚Ⅰ)、延边优地槽褶皱带(Ⅱ)、延边复向斜(Ⅲ)、珲春断凹(Ⅳ)、燕山构造旋回上叠之延吉盆地的西北缘。
企业隐蔽致灾普查报告
企业隐蔽致灾普查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企业隐蔽致灾是指在日常经营中因为各种原因而潜在地积聚了一定的危险因素或隐患,一旦触发就会导致灾害事故的发生。
这些隐蔽的危险往往不容易被发现和识别,但却可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员工的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这篇报告将对企业隐蔽致灾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影响和预防措施,为企业和相关部门提供重要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这篇报告将分为三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企业隐蔽致灾的定义和影响,并说明撰写这篇报告的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讨论企业隐蔽致灾的定义、影响以及预防措施。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报告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关于企业隐蔽致灾的研究方向,并提出一些建议。
通过这种结构,我们希望能够全面、系统地展现企业隐蔽致灾的现状和解决方法,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帮助。
文章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在于对企业隐蔽致灾进行普查,并分析其定义、影响及预防措施,以便全面了解隐蔽致灾在企业中的存在和影响,为相关企业和管理者提供参考。
通过本报告的撰写,我们希望能够提高人们对隐蔽致灾的认识,促进企业内部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减少隐蔽致灾对企业的损失和影响。
同时,也期望通过本报告的展望和建议,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安全生产。
2.正文2.1 企业隐蔽致灾的定义企业隐蔽致灾是指那些在平时看似无害或者被忽视的隐蔽风险,在特定条件下会引发灾害或事故的情况。
这些隐蔽致灾可能存在于企业生产过程、设备设施、人员行为等方面。
这些风险可能不易察觉,但却可能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员工及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
企业隐蔽致灾的特点包括难以发现、隐藏性强、容易被忽视、潜在危害大等。
比如,生产场所的火灾隐患、设备设施的隐蔽缺陷、人员行为的安全隐患等都属于企业隐蔽致灾的范畴。
对于企业而言,识别和管理这些隐蔽致灾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深入挖掘隐藏的风险,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才能有效避免因隐蔽致灾而导致的事故和灾害发生。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报告(一)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报告(一)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报告1. 介绍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将重点关注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和治理工作。
隐蔽致灾因素是指潜藏在我们周围,可能引发灾害的潜在风险因素。
有效地进行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和治理,将帮助我们识别并减少潜在的灾害风险。
2.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目的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的目的是收集和分析潜在的灾害风险因素,以便针对性地制定治理措施,并提高社区和个人的灾害防范意识。
进行方式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制定普查计划:确定普查的范围、目标和时间表。
•地勘和调查:对目标区域进行实地勘察,收集相关的地质、气象、环境和人口数据。
•数据分析: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识别出潜在的隐蔽致灾因素。
•编制报告:将分析结果编制成报告,提供给相关部门和社区。
数据关联与管理•数据关联:整合不同来源的数据,并进行关联分析,以揭示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潜在的灾害风险。
•数据管理:建立可靠的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以便进行日后的分析和追踪。
3. 隐蔽致灾因素治理基础设施改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应地质、气候和环境变化带来的灾害风险增加。
•修复和加固现有基础设施,以提高其抗灾能力。
预警系统建设•建立有效的预警系统,包括灾害预警、气象预警等,及时向社区和个人发布信息,提高应对灾害的准备和应急能力。
风险意识与教育•提高社区和个人对隐蔽致灾因素的认识和了解,增强防灾意识。
•加强公众教育,提供正确的灾害防范知识和技能培训。
4. 结论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是保障社区和个人安全的重要工作。
通过进行全面的普查和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我们可以减少潜在的灾害风险,并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随着科技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发展,我们相信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治理工作将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5. 建议和推荐措施为了更好地进行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推荐措施:•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相关部门应建立密切合作的机制,共享数据和资源,以更有效地开展普查和治理工作。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矿井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报告根据安监总煤调(2015)64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矿由矿长牵头,组织了总工程师、地测、防治水、一通三防、安全、技术等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文件要求对全矿进行了隐蔽致灾因素自检自查,并将普查情况编制成《山西黄土坡鑫运煤业有限公司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现将有关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目的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地面、井下依然存在隐蔽致灾的因素,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隐蔽致灾因素的存在,在井田范围及矿井周边区域内客观存在,但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不能直接辨识,导致防范措施针对性不强,不能从根本上遏制事故的发生,给采掘活动带来安全隐患的地质构造、瓦斯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含(导)水体、采空区以及煤层自燃倾向等地质因素,有可能造成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灾害,因此必须对煤矿隐蔽致灾因素进行调查,对不能确定的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物探、钻探等安全措施进行探查,确保安全生产。
为了加强我矿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做到隐蔽致灾因素清晰明确,事故防范措施全面有效,特开展此次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
二、成立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领导小组组长:郭建军副组长:刘永明成员:席建峰段建国武志伟张勇雷建锋史守义史山正张晓阳杜鹏程组长全面负责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指挥及安排,负责整改所需资金的落实。
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协调指挥各部室普查工作,负责组织制定整改方案、安全技术措施,重点负责隐蔽致灾因素调查工作的跟踪及监督。
成员主要根据各专业结合矿井实际,切实认真的进行本专业的隐蔽致灾因素调查,收集现场资料并分析可能存在的隐患,真正做到消除隐患,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三、矿井基本情况山西黄土坡鑫运煤业有限公司由山西中远设计工程有限公司2010年8月完成矿井设计,于2010年12月18日开工建设,2014年12月底矿井建设全部完工,2015年3月1日开始进入联合试运转,2015年8月联合试运转结束。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1绪论1.1 目的和任务全面普查煤矿存在的隐蔽致灾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措施,做到隐蔽致灾因素清晰明确,防范措施全面有效,从根本上遏制事故的发生。
查明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各种隐蔽致灾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和做好相应的预测预报工作提供依据。
1.2 报告编写依据1.2.1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1)《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号)(2)《煤矿地质工作规定》2013(3)《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4)《煤矿水害防治规定》(5)大山煤矿相关资料1.2.2 技术资料1.3 煤矿概括1.3.1交通位置与自然地理大排联办矿位于永定县培丰镇境内,由大排村管辖,属培丰井田范围南部。
本矿位于永定县城区45°方向,直距约30公里,至永定县运距约46公里。
区内有一条简易公路可至培丰镇,然后与福三线相接,距龙梅铁路坎市火车站7公里,交通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
本区属侵蚀型低山地形,山岭、沟谷纵横交错,地形复杂,主体山脉呈南北走向。
本区属低山~丘陵区,主要山脉南北走向,本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热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常青。
1.3.2开采简矿及四邻关系本煤矿于1995年开始基建,于1997年开始投产。
开采煤层主要为童子岩组第一段下亚段的39、41煤层,和第三段的28、29煤层,投产之初产量较低,年交通位置图图:1-1产量1万吨,2002年经过技改,产量有所提高,2003~2004年底产量可达年产量2万吨左右,两年共采出原煤约4万吨,损失量1.8万吨。
自八十年代初以来,培丰煤矿和地方小煤窑对培丰中井田、培丰井田内储量进行了开采,近地表或浅部的煤炭资源现均已被采空。
2002年培丰煤矿就将150米水平开采完毕,培丰煤矿现在已开采至±0水平。
本矿区内F2断层上下盘和F3断层下盘之间的39、41煤层原《福建省龙永煤田培丰井田普查最终地质报告》中+250米以上水平储量已被培丰煤矿采空。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董)
陕西省府谷县中汇富能矿业有限公司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2019年3月20日《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会审表目录前言 (5)1 绪论 (6)1.1目的任务 (6)1.1.1目的任务 (6)1.1.2 报告编制的依据 (7)1.2煤矿位置 (8)1.3四邻关系 (8)1.4相邻矿井建设、生产情况 (8)1.5以往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 (9)1.6矿井煤层 (13)1.6.1 含煤性 (13)1.6.2 可采煤层 (13)1.6.3 开采煤层及开拓布置 (16)1.6.4 资源储量 (16)1.7煤矿主要隐蔽致灾因素评估 (19)1.7.1 地质类型划分、构造探采比 (19)1.7.2 水文地质 (19)1.7.3 采空区 (30)1.7.4 周边矿井老空积水区分布情况 (31)1.7.5 废弃老窑(井筒) (31)1.7.6 封闭不良钻孔 (31)1.7.7 断层 (32)1.7.8 裂隙 (32)1.7.9 褶曲 (32)1.7.10 陷落柱 (32)1.7.11 导水裂缝带 (32)1.7.12 地下含水体 (33)1.7.13 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不良地质体 (33)1.7.13 瓦斯富集区 (33)1.7.14 火区 (35)1.7.15 其它隐蔽致灾通防因素 (36)2 地质特征概况与地球物理特征 (37)2.1矿区构造 (37)2.2区域矿产 (37)2.3煤层 (37)2.3.1 延安组含煤性 (37)2.3.2 煤层对比 (38)2.4构造 (40)2.4.1 断层、褶皱 (40)2.4.2 节理及裂隙 (40)2.4.3 主采煤层底板起伏形态特征 (40)2.5其他地质异常体 (40)2.5.1 陷落柱、岩浆岩 (40)2.5.2 火烧区分布 (40)2.5.3 采空区分布 (40)2.6地球物理特征 (41)2.6.1 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2y)物理特征介绍 (41)2.6.2 可采煤层 (43)2.6.3 煤层对比的可靠性 (44)2.6.4 煤层的自燃及烧变特征 (44)2.6.5 煤层特征综述 (44)3. 普查方法 (45)3.1方法选择 (45)3.2试验工作 (45)3.3施工设计 (46)3.4工作量与质量 (46)3.5测量工作 (47)4. 资料处理与解释 (47)4.1参数测试 (47)4.2处理流程 (48)4.3解释方法 (48)4.4处理原则 (49)5. 普查成果描述 (49)5.1构造 (49)5.2采空区 (49)5.3其它地质构造 (50)5.4通防因素 (50)5.5废弃老窑(井筒) (50)5.6封闭不良钻孔 (51)5.7陷落柱 (51)5.8瓦斯富集区 (51)5.9导水裂隙带 (51)5.10地下含水体 (52)5.11井下火区 (52)5.12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不良地质体 (52)5.13煤尘 (52)5.14岩爆(冲击地压)普查 (53)6 结论与建议 (53)6.1主要成果及评价 (53)6.2存在问题与建议 (54)前言按照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的要求,矿井成立了以煤矿总经理、矿长为组长、总工程师、通防、地测、采掘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隐蔽致灾地质、通防因素普查工作组。
隐蔽致灾因素报告
“一通三防”、“地测防治水”隐蔽致灾因素自查报告****煤业有限公司隐蔽致灾因素自查报告根据集团公司和进出口公司《关于全面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矿成立了检查组,对我矿的一通三防、防治水隐蔽致灾因素进行了全面普查。
自查情况如下:一、“一通三防”方面(一)、通风系统普查**煤矿采用独立通风系统,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有三个井筒,主井、付井、有元河回风井,主副斜井进风、有元河风井回风,2台主扇型号为FBCDZ-8-№26、2×250kw,为抽出式通风。
矿井总进风量为5064 m3/min,矿井总回风量为5197m3/min;井下所有采区均采用分区通风,采掘工作面风量满足要求,不存在循环风、无风、微风作业,没有串联通风现象,所有局部通风地点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及“三专两闭锁”。
井下主要进回风间风门均采用阻燃风门或自动风门,矿区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二)、瓦斯灾害普查2013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瓦斯绝对涌出量为2.33m³/min,相对涌出量为1.10m³/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2.57m³/min,相对涌出量为1.21 m³/t,为瓦斯矿井,但我矿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按高瓦斯矿井进行管理。
2015年我矿回风巷最高瓦斯浓度为0.06%,4003工作面最高瓦斯浓度为0.14%,掘进工作面最高瓦斯浓度为0.08%。
(三)、煤尘自燃发火倾向性普查2013年由煤矿设备安全技术检测中心对我矿9#煤层的煤自燃倾向性进行鉴定,依据GB/T20104-2006《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鉴定法》,判定该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级,自燃发火期为4-6个月,类别为自燃煤层。
矿井有完善的防灭火系统,有元河风井地面建有注浆站1座,井下注浆主干管路总长度:3628米。
注浆主管路为4吋,并铺设到工作面采空区和密闭墙,注浆材料为黄泥及三相泡沫;井下设置注氮机2台,注氮管路全部铺设到工作面采空区和密闭墙;有元河风井地面建有束管监控系统,型号JSG-8,每天对井下工作面、采空区等地点进行预测预报。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材料
适用标准隐蔽致灾要素普查报告山西平定古州冠裕煤业有限企业检查时间:二 0 一七年三月十天目录一、矿井大要 (1)二、成立矿井隐蔽致灾普查领导小组 (4)三、 2017 年生产连接状况 (5)四、荒弃老窑(井筒)和封闭不良钻孔普查状况 (6)五、断层、褶曲和露头普查状况 (8)六、塌陷柱普查状况 (9)七、瓦斯富集区普查状况 (11)八、导水裂痕带普查状况 (11)九、地下含水体普查状况 (12)十、井下火区普查状况 (18)十一、防治举措 (18)隐蔽致灾地质要素普查报告煤矿隐蔽致灾要素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地面、井下依旧存在隐蔽致灾的要素,安全生产局势仍旧严重,隐蔽致灾要素的存在,在井田范围及矿井周边地区内客观存在,可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不可以直接辨别,致使防备举措针对性不强,不可以从根本上截止事故的发生,给采掘活动带来安全隐患的地质结构、瓦斯及其余有毒有害气体、含(导)水体、采空区以及煤层自燃偏向等地质要素,有可能造成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灾祸,所以我狂组织有关人员对煤矿隐蔽致灾要素进行了检查,对不可以确立的在生产过程中要增强物探、钻探等安全举措进行探查,保证安全生产。
为了增强我矿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做到隐蔽致灾要素清楚明确,事故防备举措全面有效,特展开此次隐蔽致灾要素普查工作,现将普查状况总结以下:第一章、矿井大要山西平定古州冠裕煤业有限企业依照晋煤重组办发(2009 )72号文件,由山西冠裕煤业有限企业、山西平定德安煤业有限企业、山西平定兴达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而成。
采矿证号为,吞并重组后井田面积 4.2781km2 ;赞同开采 6# 、15# 煤层;吞并重组后矿井生产能力为60 万 t/a 。
该矿采纳斜井开辟,主井担负进风、提高等任务,兼安全出口;副井担负进风、行人、下料等任务,兼安全出口;回风斜井担负矿井通风,兼安全出口。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
采煤方法采纳倾斜长壁综采低位放顶煤所有垮落法管理顶板。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山西平定古州冠裕煤业有限公司调查时间:二0 一七年三月十日目录一、矿井概况 (1)二、成立矿井隐蔽致灾普查领导小组 (4)三、2017年生产衔接情况 (5)四、废弃老窑(井筒)和封闭不良钻孔普查情况 (6)五、断层、褶曲和露头普查情况 (8)六、陷落柱普查情况 (9)七、瓦斯富集区普查情况 (11)八、导水裂缝带普查情况 (11)九、地下含水体普查情况 (12)十、井下火区普查情况 (18)十一、防治措施 (18)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地面、井下依然存在隐蔽致灾的因素,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隐蔽致灾因素的存在,在井田范围及矿井周边区域内客观存在,但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不能直接辨识,导致防范措施针对性不强,不能从根本上遏制事故的发生,给采掘活动带来安全隐患的地质构造、瓦斯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含(导)水体、采空区以及煤层自燃倾向等地质因素,有可能造成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灾害,因此我狂组织相关人员对煤矿隐蔽致灾因素进行了调查,对不能确定的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物探、钻探等安全措施进行探查,确保安全生产。
为了加强我矿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做到隐蔽致灾因素清晰明确,事故防范措施全面有效,特开展此次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现将普查情况总结如下:第一章、矿井概况山西平定古州冠裕煤业有限公司按照晋煤重组办发(2009)72号文件,由山西冠裕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平定德安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平定兴达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而成。
采矿证号为C1400002009111220044037,兼并重组后井田面积 4.2781km2;批准开采6#、15#煤层;兼并重组后矿井生产能力为60万t/a。
该矿采用斜井开拓,主井担负进风、提升等任务,兼安全出口;副井担负进风、行人、下料等任务,兼安全出口;回风斜井担负矿井通风,兼安全出口。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
采煤方法采用倾斜长壁综采低位放顶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重庆市永兴煤业有限公司联鑫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调查时间:二0一四年八月六日联鑫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人员签字联鑫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根据重庆市永川区煤炭工业管理局.永煤管【2014】38号文件《关于开展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的通知》的文件要求,为从源头遏制事故,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我矿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以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为副组长,以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以及地质、测量、通风等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矿井隐蔽致灾普查领导小组,于2014年8月6日,在我矿井田范围内及周边区域开展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
现将普查情况汇报如下:一、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矿井田范围内及矿井周边区域客观存在的不能直接辨识的能给采掘活动造成影响的地质构造、瓦斯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含(导)水体、采空区以及煤层自然倾向等可能造成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灾害统称。
二、矿井概况联鑫煤矿位于永川区永荣镇镜内,距区城约35km,证照齐全有效的幺镇矿井,井田面积2.076平方公里,由21个拐点坐标圈闭而成,开采深度+650m~+300m。
设计生产能力6万吨/年。
矿井开拓方式为平硐加暗斜井,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回采工作面为截煤后炮采工艺,掘进工作面为炮掘,矿井通风方式中央并列式通风。
三、成立矿井隐蔽致灾普查领导小组1、小组组成组长:谢帮富副组长:袁心灿邓远洲黎方彬黄小林成员:谭弟才李军黄明江莫兵邓贻元邓贻桃赵开升2、职责组长:全面负责组织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开展,保证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需资金、设备、仪器仪表落实到位。
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负责组织制定整改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应急救援预案等措施,重点负责隐蔽性调查工作的跟踪、督促检查。
消除一切安全隐患。
成员:主要根据整改工作的分工,进行检查,同时负责督促落实整改方案及措施,保证整改质量达到规定要求,保证整改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三、地质构造普查1、联鑫煤矿矿区构造属于新华夏系四川沉降带川东褶皱带。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报告梅河煤矿一井辽源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梅河煤矿一井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报告梅河煤矿一井辽源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梅河煤矿一井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报告编制单位:梅河煤矿一井工程师:编制人:编制日期:2014年2月20日目录1、矿井概况 (1)1.1、位置与交通 (1)1.2、地形地貌及水系 (2)1.3、气象及地震 (2)1.4、井田境界 (3)1.5、现采区状况 (4)2、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 (4)2.1、采空区普查 (4)2.1.1、12层旧采区 (5)2.1.2、13层旧采区 (7)2.1.3、12层小槽旧采区 (8)2.2、废弃老窑(井筒)和封闭不良钻孔普查 (9)2.2.1、废弃老窑(井筒)普查 (9)2.2.2、地质水文钻孔普查 (9)2.3、断层、裂隙和褶曲普查 (10)2.4、陷落柱普查 (12)2.5、瓦斯富集区普查 (12)2.6、导水裂隙带普查 (12)2.7、地下含(导)水体普查 (13)2.8、井下火区普查 (13)2.9、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不良地质体普查 (14)3、普查结果 (14)4、防范事故措施 (15)4.1、地表防范措施 (15)4.2、采掘工作面防范措施 (15)辽源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梅河煤矿一井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报告根据《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第三十条至第三十八条的内容要求,我井由井主任工程师牵头,组织地质、水文、通风等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梅河煤矿一井实际,对全井进行了隐蔽致灾因素自检自查工作,现将有关自查情况汇报如下:1、矿井概况1.1、位置与交通梅河煤矿一井位于吉林省梅河口市红梅镇境内,距梅河口市约18km,梅河煤矿本部设在梅河口市红梅镇。
隶属辽源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梅河煤矿一井,为国有控股企业。
梅河矿一井矿井地理坐标为:东经125°36′,北纬42°25′。
梅河煤矿一井距矿本部0.5km。
有矿区铁路专用线与沈吉线黑山头车站相连,距梅河口车站15km,距辽源车站80km。
XXXX煤矿隐蔽致灾普查报告
XXXX煤矿隐蔽致灾普查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煤矿事故频发,给劳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作为风险较高的行业,煤矿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矿区中存在一些隐蔽的致灾因素,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引发更多的事故。
为了深入了解煤矿隐蔽致灾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预防,本次进行了煤矿隐蔽致灾普查。
二、普查内容本次普查主要针对矿井的地质构造、煤与瓦斯等气体的分布及流动情况、矿井支护的完善程度、矿井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1.地质构造调查煤矿地质构造是煤矿安全的基础,通过对矿井地质构造的调查,可以了解煤层的倾角、厚度等情况,预测地表下煤层的空间分布和变形情况,为安全地开展矿井生产提供依据。
2.煤与瓦斯分布及流动调查煤与瓦斯是煤矿事故的主要危险因素,通过对矿井中瓦斯含量和流动情况的调查,可以及时掌握瓦斯的积聚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预防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3.矿井支护调查矿井支护是保证矿井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矿井支护的调查,可以了解支护设施的完善程度,包括支架的数量、规格、安装情况等,确保支护设施能够牢固地支撑住煤层和岩层的压力,防止地面塌陷和顶板事故的发生。
4.矿井通风系统调查矿井通风是煤矿安全的重要保障,通过对矿井通风系统的调查,可以了解矿井通风的质量和效果,比如风速、风量、风向等参数的监测情况,确保矿井中有充足的氧气供应,有效地排除瓦斯等有害气体,保持矿井内空气清新。
三、普查结果分析通过对煤矿地质构造、煤与瓦斯分布及流动、矿井支护和矿井通风系统等多个方面的调查,得出了以下普查结果:1.地质构造方面根据普查结果显示,煤矿地质构造总体稳定,不存在明显的断层、倾斜等地质缺陷。
但是仍有少数矿井存在地表下煤层变形的情况,需要加强监测和加固措施,减少地面塌陷的风险。
2.煤与瓦斯分布及流动方面通过普查发现,矿井中瓦斯含量普遍较高,特别是部分工作面和回采巷道附近。
瓦斯流动情况较为复杂,存在积聚的风险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嫩江县宏云煤矿
矿井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报告
嫩江县宏云煤矿
二〇一六年三月一日
矿井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报告
根据国办发(2013)99号文件要求,我矿由矿长牵头,组织了总工程师、地测、通防、安全、技术等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文件要求对全矿进行了隐蔽致灾因素自检自查,并将自查情况编制成《嫩江县宏云煤矿隐蔽致灾因素自查报告》,现将有关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目的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地面、井下依然存在隐蔽致灾的因素,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隐蔽致灾因素的存在,在井田范围及矿井周边区域内客观存在,但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不能直接辨识,导致防范措施针对性不强,不能从根本上遏制事故的发生,给采掘活动带来安全隐患的地质构造、瓦斯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含(导)水体、采空区以及煤层自燃倾向等地质因素,有可能造成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灾害,因此必须对煤矿隐蔽致灾因素进行调查,对不能确定的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物探、钻探等安全措施进行探查,确保安全生产。
为了加强我矿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做到隐蔽致灾因素清晰明确,事故防范措施全面有效,特开展此次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
于2016年2月,对矿井各种隐蔽致灾因素进行了普查,并于同年3月份提交《黑河市嫩江县宏云煤矿矿井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报告》。
二、成立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领导小组
组长:董维刚
副组长:唐志辉
成员:张传信孙钳于德宏李成雷
组长全面负责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指挥及安排,负责整改所需资金的落实。
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协调指挥各部室普查工作,负责组织制定整改方案、安全技术措施,重点负责隐蔽致灾因素调查工作的跟踪及监督。
成员主要根据各专业结合矿井实际,切实认真的进行本专业的隐蔽致灾因素调查,收集现场资料并分析可能存在的隐患,真正做到消除隐患,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三、矿井基本情况
嫩江县宏云煤矿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多宝山镇境内,井田东西长约1km,南北宽约0.6km,面积1.1118km2,共有14个拐点坐标圈定,采矿标高:350~180。
矿井煤层为缓倾斜,批准可采煤层二号层。
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回采工作面设计为综采工艺,掘进工作面为炮掘。
矿井通风方式中央并列式通风,通风方法为抽出式机械通风,回采工作面全风压通风方式,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接风筒压入式通风。
嫩江县宏云煤矿五职矿长齐全,生产、安全、技术、通防、财务、劳资等相关职能部室及专业人员配备完整,井下有两个掘进工作面,一个采煤工作面,地面井下各系统齐全。
四、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内容
1、采空区普查
矿井所采为Ⅱ号煤层,浅部煤层仅局部发育,不可采。
西为嫩江县宏云原
采区(已关闭),东为黑河市永发煤矿,两矿之有断层阻隔。
北部无矿井无采区。
南部也无矿井及采区。
原采空区有积水,但位置已掌握,并上图,对矿井无危害。
2、废弃老窑(井筒)
经普查我矿已将之前小井坑进行了回填治理,但需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发现有异常及时回填处理。
3、断层、裂隙、褶曲的普查
根据齐哈尔地质勘查院对煤矿井田地质普查报告结合矿井实际,我矿出露的地层为九峰山组,岩性为灰色、灰白色泥岩、粉砂岩、细、中粗粒砂岩,夹有砂砾岩和煤泥岩、煤层。
地层倾向南东,倾角平均为18°,在矿井生产中遇见五处正断层,断层走向近于南北,依次平行分布,断层落差10~120 m,倾角10~45度。
以上五条断层已处于采空区内,对现在及今后开采影响不大。
4、陷落柱普查
经查我矿区没有陷落柱
6、瓦斯灾害普查
根据黑河市煤生产安全管理局文件:黑市煤办字【2015】32号《关于下发2014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核准结果的通知》,宏云煤矿瓦斯和二氧化碳等级均为低,属低瓦斯和二氧化碳矿井,无瓦斯突出。
依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我矿监控监测系统为KJ95N型,KJ19N-F监控分站7台,甲烷传感器14台,一氧化碳传感器6台,风速传感器8个,负压传感器1台,烟雾传感器1台,风机开停传感器5台、温度传感器5台、风
门开关语音传感器5台等,全部按要求配置齐全。
设专职瓦斯检查员12人,三班循环实施监测各主要用风地点瓦斯浓度。
7、含(导)水体、地下含水体的普查矿区水文地质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矿区含水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大部分大气降水,通过地表溪流排泄,而一部分大气降水渗入岩石裂隙和气孔。
隙裂隙水为矿井充水的主要来源。
经测量矿井正常涌水量为30m3/h,最大涌水量为60m3/h。
本井田内无大型河流,井田西侧、北侧有季节性防洪沟,只有大气降雨时,有水流过,其他时间基本干涸。
矿区内没有地下含水体。
8、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普查
根据东北煤田地质局沈阳测试研究中心《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结论,该矿井2号煤层自燃倾向为易自燃。
9、煤尘爆炸倾向性普查
根据东北煤田地质局沈阳测试研究中心《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结论,该矿井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量70%,煤尘有爆炸性。
10、井下火区的普查
井下没有火区,对今后的生产没有影响。
11、地温特征
通过多年生产实际,井下温度为13—17℃,根据黑河地区地温梯度3℃/10Om,未超过允许范围26℃,不影响人身健康和生产效率。
五、主要存在的灾害
(一)地质灾害
由于煤矿采煤活动影响,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二)井下各类灾害
1、矿井被鉴定为瓦斯矿井,因此矿井存在瓦斯灾害。
2、煤层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3、水灾:矿井水害主要表现在岩石裂隙水直接补给孔隙裂隙水,为矿井充水的主要来源。
六、解决灾害方案
1、加强瓦斯管理,加强矿井防治工作,坚持安全生产预防为主,制定矿井瓦斯管理措施。
配齐瓦斯检查员,监控设备有效,各种传感器设置和悬挂位置符合要求。
2、选择合理的开拓方式和采煤方法,通风防火措施,制定煤尘防范和治理措施。
3、重视抓好探放水工作,严格执行“逢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原则,认真做好防治水综合治理,落实探放水措施。
加强矿井涌水量观测,制定防治水措施。
七、采取的防范和治理措施
根据本矿实际情况,针对存在的隐蔽致灾因素,在日常生产管理工作中,制定针对性的防范和治理措施,对采空区及时封闭,采取通风除尘,洒水降尘等措施,并认真落实到位,严格执行。
嫩江县宏云煤矿
二〇一六年三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