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编写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编写提纲(参考)

1.绪论

1.1目的和任务

简述本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目的和任务及本次普查所完成的主要工作。

1.2矿井概况

矿井开拓方式、巷道布置、采煤方法和生产能力等。

2.矿井地质条件及评价

2.1矿井地质

2.1地层

自老而新简述井田地层层序、时代、厚度、岩性及古生物组合特征。

简述矿井内含煤地层的划分。

简述含煤地层各段的厚度、岩性、古生物、沉积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2.2矿井地质构造

详细叙述井田的基本构造形态、地层产状及其变化。叙述矿井各种构造发育规律及构造复杂程度。

叙述矿井主要的褶曲、断层(包括井田边界断层)和陷落柱的基本特征、延展情况、控制程度和查明程度。评价对未开采地区生产建设和安全生产的影响。

2.3岩浆岩

叙述井田岩浆岩侵入的时代、岩性、产状、分布规律。评价岩浆岩对煤层、煤质及顶板和底板管理的影响。

3、矿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

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主要包括:采空区、废弃老窑(井筒)、封闭不良钻孔,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瓦斯赋存情况,导水裂缝带,地下含水体,井下火区等。

3.1采空区普查

采用调查访问、物探、化探和钻探等方法进行,查明采空区分布、形成时间、范围、积水状况、自然发火情况和有害气体等。应将采空区相关信息标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和矿井充水性图上,建立煤矿和周边采空区相关资料台帐。

3.2废弃老窑(井筒)和封闭不良钻孔普查

收集废弃老窑(井筒)闭坑时间、开采煤层、范围,是否开采煤柱和充填情况等资料。井田内及周边施工的所有钻孔都要标注在图上,分析每个钻孔封孔的质量。建立井田内废弃老窑(井筒)、封闭不良钻孔台帐。

3.3 断层、裂隙和褶曲普查

查明矿井边界断层和井田内落差大于5米的断层,查明矿井内主要褶曲形态,收集矿井裂隙发育资料、总结规律;其中,断层普查主要包括断层性质、走向、倾角、断距,断层带宽度及岩性,断层两盘伴生裂隙发育程度,断层富水性等。

3.4 瓦斯普查

矿井瓦斯参数测定情况,近两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资料,矿井瓦斯等级。

3.5导水裂缝带普查

采用物探、钻探实测和理论计算等方法确定矿井导水裂缝带高度,合理留设防隔水煤(岩)柱。

3.6地下含水体普查

查明影响矿井安全开采的水文地质条件,各种含水体的水源、水量、水位、水质和导水通道等,预测煤矿正常和最大涌水量,提出防排水建议。

3.7井下火区普查

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鉴定资料,查明火区范围、密闭、气体成分等情况,提出防灭火措施建议。

4.矿井防治水工作

简述矿井现有防排水设备设施、防治水工程,水文物探报告、矿井水患技术论证报告、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等资料,制定的防治水工作采取的综合安全技术措施

5.结论

叙述本矿经普查确定的隐蔽致灾因素及相应的治理工作计划和应采取的综合安全技术措施。

2013年,国办发〔2013〕99号明确将“全面普查煤矿隐蔽致灾因素”作为煤矿安全攻坚克难“七项举措”之一。为此,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从煤矿的现实需求出发,组织全国有关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和治理的科技力量,在厘清煤矿隐蔽致灾因素的定义和内涵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煤矿隐蔽致灾因素类型及其致灾特点,详细总结了水害、瓦斯灾害、火灾、顶板灾害、冲击地压灾害及采空区致灾因素的探查方法、技术和配套仪器设备,编写了《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技术指南》。

全书分为四篇、两个附件。第一篇对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定义、特点等进行了解释,并对水害、瓦斯灾害等煤矿主要灾害的隐蔽致灾因素做了深入的分析;第二篇对当前我国煤矿应用成熟的物探、化探、钻探等方法及其装备的应用条件、技术指标等进行了系统的介绍;第三篇介绍了水害、瓦斯灾害、火灾、顶板灾害、冲击地压灾害、采空区灾害等六种煤矿主要灾害普查技术及特定致灾因素的探查技术路线;第四篇例举了我国煤矿区主要灾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的典型案例。附件部分摘录了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有关法规标准。

本书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组织业内多位知名专家审定、编写,内容实用、全面,是指导煤矿企业、煤炭科研院校从事地质、地测工作的技术人员、研发人员的参考书,是指导煤矿企业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的重要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