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战争纪念馆案例分1

合集下载

文明的悲叹 13处被战争摧毁的历史文化遗址

文明的悲叹  13处被战争摧毁的历史文化遗址

文明的悲叹13处被战争摧毁的历史文化遗址编者按战争从本质来说是一种破坏力。

而古代建筑的华丽往往是历经数个世纪历史打造出来,却只需按下按钮或触动扳机间便灰飞烟灭。

本文列出13处毁于战争的重要历史和文化建筑,在深重惋惜不胜嗟叹之余,惟愿和平长存。

13. 弗哈特帕夏清真寺波斯尼亚在90年代波斯尼亚战争中,波斯尼亚第二大城市卢克成为重要战场。

该市最有纪念意义的建筑之一福利特帕夏清真寺是16世纪伊斯兰和奥斯曼建筑的优秀范例。

1993年5月7日清晨,塞尔维亚军队控制的清真寺,并在周围布置了大量炸药。

清真寺被夷为平地,残骸被运走掩埋。

战后,前塞尔维亚领导人Brdjanin因破坏该建筑及其他更严重的战争罪行受到审判,被判处32年有期徒刑。

近年来,在遗址上开展了大量重建工作。

清真寺及其独立的光塔目前正处在恢复重建阶段。

12. 格瑞夫莱斯天主教堂英格兰为了取代1666年被大火烧毁的中世纪教堂,wren爵士在伦敦主持修建了格瑞弗莱斯教堂。

他的设计很简单。

教堂外墙由经典的新古典主义山墙构成,内部铺设大理石地砖。

完美装饰的柯林斯式立柱将正厅与廊道分开。

拱形窗装着明净的玻璃显得教堂宽敞明亮,令室内暖意洋洋。

二战中,伦敦成为德国轰炸的主要目标。

轰炸机摧毁了城内的大部分地区,无差别轰炸自然会破坏很多不具战略价值的目标,其中包括格瑞弗莱斯教堂。

1940年12月29日,一枚炸弹击中了教堂顶部,穿过屋顶引燃了内部装饰。

灾难性后果导致教堂拱顶坍塌,摧毁了整座建筑及其内部设施。

唯一幸存的是一个雕刻精美的木质洗礼池盖。

现在该文物仍保存在附近的圣舍帕克罗教堂的前厅里。

11. 阿帕美古城叙利亚阿帕美古城,古代'珍宝之城',坐落在叙利亚奥龙特斯河岸边。

它曾经是塞琉古帝国皇帝居住的地方,后来被罗马人占领,发展成有五十万人的城市。

一千多年后,阿帕美城再度兴起,现有古城遗迹为十字军东征时期留下的。

古城宏伟齐整的街道,漂亮的镶嵌画和雕刻精美的白色圆柱令人赏心悦目。

德国历史博物馆案例分析

德国历史博物馆案例分析

背景1970年代,美国首府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落成;1980年代,法国首府巴黎卢浮宫完成扩建修缮;本世纪伊始2003年,德国首府柏林国家历史博物馆新馆面向公众开放;这3座居于三国首府且不同年代的重要建筑均出自建筑师贝聿铭之手;自现代建筑产生以来,不同风格流派此消彼长;而此3座建筑尽管位于不同时空,却延续了贝氏的一贯作风,以一种贵族式的优雅始终居于现代建筑的时尚之列;从罗西到贝聿铭由于历史原因,柏林在短短几十年内经历合而分之、分而合之的复杂历程;政治因素对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产生莫大影响,例如柏林墙两侧百米范围之内若干年来都是不毛之地;1987年10月东西柏林共同筹建新历史博物馆,选址位于Spree河畔,当时的建设部长奥斯卡·施奈德OscarSchneider指出此项计划是“本世纪内所能举办的最重要、最具吸引力的建设任务之一”;1988年6月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AldoRossi以其浓缩欧洲古典精髓的建筑空间组合,诸如柱廊、圆厅、钟塔、巴西利卡长厅等,赢得竞赛首奖;然而次年11月柏林墙轰然倒塌,原基地成为新总理府所在;建于18世纪的原军械库改作历史博物馆,与之相邻的仓库和工作室则作为新馆基地;新馆异地而处,罗西的设计被搁置;统一后的柏林当局极为欣赏贝聿铭先前所做的诸多博物馆建筑,但是众所周知贝氏早已不再参与任何竞标,仅接受委托选择设计部分项目;柏林文化局决定突破凡是公共建筑的设计委托必需通过竞标选择建筑师的规定,直接委托贝聿铭设计;1995年9月贝聿铭与当时的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HelmutKohl会晤,双方就统一后的柏林作为国家新首都所面临的问题交换了意见,但是贝聿铭并未当即接受委托;按照惯例,贝聿铭在接受每项委托之前必需先对项目本身及所处环境进行多次调查,往往决定之时,德国国家历史博物馆新馆NEWEXHITITIONHALLOFTHEGERMANHISTORICALMUSEUM已经对设计有了一定想法;此次亦不例外,在经过对林的数次明查暗访之后,贝聿铭最终接下委托;19971月他首次将设计介绍给公众,得到了专家、媒体、大的广泛支持;2003年5月,新馆落成,获得PeiBau氏建筑之称;从军械库到新馆新址位于柏林市中心UnterdenLinden大街,博物馆岛相对;军械库提供7500m2永久展场,其他厅则安置于4700m2的新馆内,两馆之间仅有一巷之隔军械库是普鲁士王朝时期的巴洛克式建筑,周围俱是典建筑,如新警士厅、老博物馆等;新馆处于历史建包围之中,缺少造型及立面的表现空间;地段的限制、周边历史建筑的联系,以及文物保护的要求,增加了计的难度;新馆必需将一块小且难用的基地变成一个人入胜的场所,同时需要建立历史与现代的联系;在占地不足2000m2的不规则基地上,贝聿铭采三角形作为建筑主体的基本形,利用单纯的色调及材质使造型厚重凝练又富于光影变化,极具雕塑感;三角的北边与基地北部的斜街平行,保持街景的延续性;层切出相似三角形平台;三角形的另一边朝向西南,过等高的弧形石墙弱化几何棱角;东边L形体量的附属房通过廊桥与主体联系;贝聿铭认为新馆与老馆是共生关系,为其空间及能上的联系创造更多机会;弧形玻璃大厅作为与军械相邻的界面,起到景框作用,同时造成透视上的水平展,与军械库北立面的古典秩序形成对比;末端的玻螺旋楼梯成为附近诸多历史建筑街区中的标志;主入位于螺旋楼梯旁,同时也可通过地下一层从军械库进入参观者通过主入口旋转门进入接待厅;地下一层几乎部用来作为一个开放式展厅,地上3层则提供不同大和层高的展厅,展示面积2600m2,另外有一个57座的小视听室、图书礼品店、小工作室,地下二层则提机房和临时库房;建筑造型三角形是贝聿铭惯用的造型;一个等腰三角形和角三角形构成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标志着贝聿对三角形的运用已臻成熟;卢浮宫前的金字塔更是三形建筑的代表作;三角形构图的平面提供了空间的3灭点,较之矩形空间的两个灭点,打破空间的单调感,富于空间的变幻,改变了通常的建筑外观和内部空间觉;柏林的新馆采用三角形作为主体平面,三角形题在建筑中不断得到加强;出于博物馆建筑的安全需展厅主要位于几乎不开窗的三角形建筑实体中;然而聿铭坚持在3层北侧切掉三棱柱体量形成屋顶平台,留出三角形凸窗,成为北部街道连续立面的活跃因子时参观者亦可从中眺望街景;建筑3层东北的螺旋楼厅顶部开三角天窗;各展厅顶棚按三角形网格设置灯轨道,布置可动光源;3层展厅更采用三棱锥状顶棚;使是电梯厅的地板和天花亦采用三角形装饰;卢浮宫的自动扶梯大厅内采用的巨大圆形窗洞柏林新馆亦得到运用;两层高的圆洞面向中庭,隔而断,参观者可以凭眺大厅,同时也是大厅中的重要构因素;厚重的几何体量、巨大的圆洞,可见路易·康影响;错落的平台和廊桥增加了空间的趣味;贝氏建筑去除了几何特性不是非常肯定的部分型单纯鲜明,充满几何意味;纯粹的几何空间显示了筑师驾驭空间组合的能力与技巧;中庭贝聿铭擅长通过中庭联系内部展厅和室外环境说这种大厅从功能上说似乎有些浪费;但在贝聿铭看来随着生活型态的改变,公众对博物馆的兴趣与日俱增,物馆的内容及地点早就转变为极为活泼的角色,不仅传统意义上的艺术贮藏室或是纪念馆,而且成为公众集的场所,与朋友聊天、见面、家庭聚会、学校教学至购物、喝咖啡等,“如果想吸引人群停留,必需提供着丰富活动的场所”;因此贝聿铭对中庭往往投入更大关注,创造不同寻常的公众体验;新馆从地下一层开始4层高的中庭为全玻璃幕墙构,从每一层都能看到对面的军械库;围绕中庭布置展厅使参观者在步出展厅的同时能及时由艺术鉴赏转为对建筑空间的欣赏;三角形透视使每个点所看到的不同,单纯的建筑造型凸现了光影的变化,公众在自扶梯、楼梯、平台、廊桥上会对空间和体量产生不同受;阳光通过玻璃顶棚投射到大厅,公众的好奇被吸到玻璃构造及投落在石墙上的影子,在观赏展品之前在建筑中漫步;空间不仅是背景,更应成为戏剧和活动的本身;贝聿铭将自己的设计称为“都市剧场”,玻璃幕墙向外界展示了人在室内的活动,同时室内的人也可以看到对面军械库的立面,达到“看与被看”的效果;建筑材料及工艺贝氏建筑独有的典雅风范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其对材料及施工工艺的把握;建筑室内外实墙均选取精心打磨的米色石灰岩作贴面,采用对砖线封平接缝的工艺,构筑实墙面;这种做法早在卢浮宫中已得到应用;石灰岩的天然色差和纹理形成了建筑内外表皮的独特肌理;来自法国东部城市第戎的石材增强了建筑的雕塑感,同时维持了色调、材质与周围历史建筑的统一;承重柱和楼板采用“建筑混凝土”做法,利用细长条状俄勒冈松木板作为模板浇注添加了色彩的特殊混凝土,拆模后便形成独特的条状木质纹理,色彩与石灰岩相仿;与柯布式混凝土的粗犷野性相比,贝氏工艺则反映了工业化产品的精美;公共空间采用双层地板,上表面铺设方形具有米色和粉色斑点的北美花岗岩,下表面和断面则仍选用“建筑混凝土”;结构、通风和电器设备均设在双层地板之间的槽中,保持了室内空间的纯净;整座建筑统一于米色基调中,庄重而不失雅致;近几十年来,博物馆成为建筑师最感兴趣的项目之一,涌现出很多杰作;比较一些博物馆奇特的造型,贝氏建筑则并非单纯的创造惊奇;贝聿铭对拙朴的建筑体量的钟爱正好符合博物馆作为文化收藏中心的要求,建筑赋予空间的立体感和雕塑感;单纯的几何平面与体量、大面积实墙、光影变化以及精致的细部构造创造了贝氏建筑贵族式的优雅;正如法兰克福日报所说,“被誉为空间魔术大师的贝聿铭在柏林成功地将新老建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并将一个偏僻、不起眼的地方变成了吸引人们前往的高贵之处;场地的限定对场地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并从中梳理出事物发展的脉络和规律是传统街区改造设计的必要过程;设计建筑的同时,要十分重视文化之根;当代建筑设计应该是历史的一种延续,对于一个建筑师来说,最重要的是场地,它是地理环境的一种记号,它有自己的观点和方向;建筑师应该了解这个场地,了解它的历史、它的根,而这种根是很难挖掘的,但是一名建筑师如果想要有所创造,就必须对此有所发现;所有的基地都有其难题,德国历史博物馆新馆的场地虽小,却位于柏林的文化中心,而且在通往着名的博物馆岛的通道上,那儿离佩加蒙Pergamon博物馆只有五分钟的步行距离;新馆周围重要建筑物密布,有安德列阿斯·施吕特尔AndreasSchlueter,1660-1714设计的历史博物馆的前身军械库,以及19世纪新古典主义派的代表人物,德国建筑师卡尔·弗里德利希·辛克尔KarlFriedrichSchinkel,1781-1841设计的着名的老博物馆建筑和新卫兵室;当年为了保证新卫兵室在受军械库很大影响的环境中同样具有空间作用,辛克尔在其周围按比例布置了一片七叶树林;这片树林起到了使新卫兵室同巴洛克建筑军械库之间保持间距和联系的作用,但也使从菩提树下大街投向新馆基地的目光多了一层限制;人们只能透过“缝隙”看到新馆;要为扩建大楼寻找一种形式,绝非易事;首先,基地周围的古迹都是列入文物保护范围的,拆迁完全不可能,因此就剩下处于军械库阴影之下的一小块市中心死角,这就是建筑师施展其才能的全部空间;其次,巴洛克风格的军械库仅能满足7500平方的展览场地,这对于它的新角色来说相去甚远,所以必须在极有限的基地中规划出许多使用面积来;这就要求新馆建筑不仅要同整个城市的风格相协调,同军械库本身的巴洛克风格相协调,更要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常规的街区改造往往采用“修旧如旧”或“仿古如古”等相对保守的设计手法,而德国历史博物新馆恰恰采用了全新的植入方式,新材料、新技术的介入使传统街区焕发出新的活力;宜人的尺度、大面积空灵的玻璃幕墙使建筑与街区之间互为空间、相辅相容;经典的比例、精美的工艺无不体现出贝氏固有的建筑风貌;旧建筑与新建筑历史博物馆的前身军械库,建造时间自1695-1706年,平面源自巴黎建筑学院院长布隆代尔NicolasFrancoisBlondel的设计,后由18世纪德国雕塑家及建筑师安德列阿斯·施吕特尔AndreasSchlueter,1660-1714设计完成;几百年以来这里曾是军火库、英雄纪念馆、纳粹宣传论坛;这座巴洛克建筑物最重要的特点是立面上大型的人像雕塑,建筑为两层,平面接近正方形90×90m2,内有露天中庭也被称为施吕特尔大院,因为他雕刻了墙上的22张死亡战士面具,以示战争的残酷,因建筑本身是作为收藏军械的仓库,所以刚开始并没有设计楼梯,1730年博特JeandeBodt在中庭两转角增建两座四分之一圆弧形的楼梯间;1877年,建筑用途曾变更为武器博物馆;1952至1990年间,它曾一度被民主德国作为德国历史博物馆使用;针对这样一座建筑史与艺术史兼具的古迹建筑,贝聿铭使出与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以及巴黎卢浮宫扩建修缮工程相类似的建筑手法,将新旧建筑之间以地下通道方式连接,让新与旧毗邻而立却互不干扰;对军械库基本不做改动,只是在它的露天中庭搭建了一个玻璃与钢结构的顶棚,使之成为室内可用场地;在此,传统风格和现代因素结合得恰到好处,阳光透过玻璃顶棚射进宽敞的大厅,观望者抬起头就能看到天空行走的云彩,虽身处室内,却与外界息息相连;武器库的威严沉闷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透明空间里恒久散发的优雅;新馆建筑采用简单的形体,由外观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石材覆盖的封闭建筑体与透明的玻璃中庭;贝聿铭以一个略带弧形,几乎与主体建筑等高的玻璃中庭妥善地解决了同巴洛克建筑军械库之间距离上的冲突;这个玻璃中庭使人们可以仰望天空,玻璃幕墙的使用从视觉上拓展了狭小场地的范围,既分隔开两幢建筑物,又使其相互关联,而且更使内部参观者的流动就像透过玻璃橱窗那样被追踪着,同时军械库的北立面透过大厅玻璃又如同镶嵌在一个画框中展现给博物馆的参观者,参观者在巴洛克建筑富丽堂皇的背景下移动脚步的同时,古老的建筑也随之在“运动”;因为地块较小,在剩下的建筑用地上贝聿铭设计了一个天然石材覆盖的封闭的三角形几何体;石材的使用是为了配合周围的历史建筑,里面的空间则是包括地下一层在内的四层展览空间,层与层之间的连接各不相同,天桥、廊台、梁板、楼梯在不同的高度交叉着,将游客吸引到展厅的每一层;三角形几何体既严格又能打破单调,通过他们的加减组合化解那些难以处理的不规则空间;在他着名的建筑中都曾运用到: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是两个相互构成个梯形的三角形;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是由一组排列和旋转的三角体构成;巴黎卢浮宫金字塔是由四个三角形在一个正方形上筑成的空间;德国历史博物馆新馆的三角形体也是整个建筑的支撑结构,它不仅适应了基地锥形的布局,确立北面的建筑基线,同时也使建筑空间的开放处面朝西南方向,即对着通向菩提树下大街的豁口,新馆西南侧面的一块略带弧形的墙面使得三角几何体原本生硬的棱角同中庭和螺旋楼梯塔的动感谐调起来;新馆的地下一层总共4700平方使用面积,充分利用了建筑用地,主要的展厅也设在这里;储藏库和机房占居整个地下二层;地上的三层分设了其他几个不同大小和高度的展厅,总面积为2600平方,可同时举办四个不同题材的展览;各展厅设在一个以天然石料装饰墙面,绝大部分为封闭的建筑体中;出于文物保护方面的原因,这些展厅都不开设窗户,但各处都保持了同基本几何体——三角体的关联;在新馆东端的管理楼平面呈L型,里面设置了报告厅和艺术品修复工场;新建筑耸立而封闭的形态,一实一虚之间,可看出贝聿铭以玻璃体将这座暗藏深巷的重要建筑彰显于外,人们在菩提树下大街上就能感受到它的魅力;现代性的透明开放博物馆的入口充分利用玻璃透明与亮丽的特性来吸引行人的眼光;为了提高历史博物馆后街的空间品质,贝聿铭在新馆的入口处对着巴洛克建筑的转角设置了一个巨型透明螺旋缓坡道,这也是新馆最引人注目之处;这个入口设计,虽位于历史博物馆旧建筑体军械库的后面,但因附近的建筑大多拥有古典造型与土黄色的砂岩石材,所以在这个没有回旋余地处耸立这个“捕捉眼”可谓极具匠心;正像贝聿铭说的:“我没有与我的建筑一起大喊,但我能让它说些什么;我想在这座博物馆建成后,人们可能会说:‘是啊,我好像在那儿看到了什么,我们不妨去瞧瞧那儿到底有什么;’如果有这么成功的话,我就很满意了;”事实再次证明了贝聿铭才能出众;他的设计总能够在不同的地方找到与之相符的“建筑语言”,而不是简单地落下“带有特征的手笔”;人们通过螺旋玻璃塔入口,可以360度逐层感受周围浓厚的历史氛围,而有着三层楼高的巨大中庭,让人可以充分领略到具有扩张性的室内空间;光、影和运动是建筑的生命;在新馆,自然光线穿过透明的玻璃倾泄到室内,给室内带来温暖和灵动之感,起支撑作用的网状钢材投洒到地面的影子随着阳光而变幻,室内走动的人群本身就是建筑物流动的风景,这一切的动感和因为透明而产生的室内外的联系让建筑本身在历史街区焕发出活力;现代性的透明开放在几条古老的街道和古典建筑中显得特别奇异,它像一个发光体依附在历史的身躯上;夜晚更像一个灯塔,它是军械库巨大建筑体后面唯一的将人们的目光从菩提树下大街吸引过来的亮点;。

美国大屠杀纪念博物馆

美国大屠杀纪念博物馆

为了铭记

北侧塔桥内两层楼高的斜墙壁上陈列着 一个犹太人村居民的1000余幅照片。这 个村庄位于现在的立陶宛。照片上的大 多数人们死于同一天,成为纳粹的牺牲 品。
为了铭记

从后侧俯瞰纪念馆,铭 记大厅位于红砖主体建 筑的后面。建筑右面的 塔型结构令人想起集中 营的瞭望塔。
为了铭记
• 从封闭的玻璃天桥上可以看到见证大厅上方 的景致,远处是华盛顿纪念碑。玻璃天桥上 蚀刻着5000多个被纳粹毁灭了的犹太人社区 的名字
为了铭记

三层楼高的见证大厅是纪念馆的主 要入口和通道。扭曲的天窗扑落在 砖墙顶部,轮廓清晰的阴影、粗重 的金属结构、未加修饰的砖墙,这 一切都令人极度不安。集中营就是 用砖、金属架构建造的
为了铭记
• 能容纳400人的梅尔霍夫剧场位于中央大厅所在厅, 在铭记大厅下面

铭记大厅为六角形的大 理石结构,面积540㎡, 气氛肃穆庄严,参观者 可以在这里点燃蜡烛缅 怀死者。三角造型的重 复运用让人联想起大卫 之星和纳粹强迫犹太人 佩戴的黄色三角标志
• 这座博物馆内气氛明显令人紧张不安,几乎令人无法忍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师的成功造就了这种紧张感,弗 里德建造了一座阴森而美丽的建筑,让人们记住历史上的 这段罪恶。
为了铭记

弧形的花岗石外观显得有些笨重,然而这个新古典风格的结构却使纪念馆同 华盛顿特区的很多纪念性建筑相协调。弧形屏饰向街道一侧突出,超出了他 的邻居们,但它却只有一个屏饰,将里面发生的一切遮住。
美国大屠杀纪念博物馆哥来自比亚特区,华盛顿 佩·考伯·弗里德事务所
思考与反思 • 建造满足人们审美情趣的建筑来教育人们不忘大屠杀的史 实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建筑应当是循着哪条道路去探寻 史实? • 弗里德设计与华盛顿大街相邻的美国大屠杀纪念馆的时候, 回答了这个问题。通过对波兰,奥地利和德国的集中营的 参观,表现在他的设计中,是集中营令人恐怖的高效和易 于操作性。集中营的监舍,毒气室和焚尸炉技术先进,上 面都非常自豪的刻印着生产者的名字,是现代工业建筑的 典范:产生这些技术的理性的文明社会在道德上堕落了。

国外历史建筑保护 案例

国外历史建筑保护 案例

国外历史建筑保护案例国外历史建筑保护案例:1. 罗马斗兽场(意大利罗马):罗马斗兽场,也被称为科洛塞翁体育场,是古罗马时期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为了保护这一历史遗迹,意大利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工作,包括清理和修复石块、修复地基和拱门等。

2. 埃菲尔铁塔(法国巴黎):作为法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埃菲尔铁塔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为了保护这座历史建筑,法国政府进行了定期的维护和修复工作,包括涂漆、防锈处理和加固结构等。

3. 大本钟(英国伦敦):大本钟,也被称为伦敦钟楼,是英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为了保护这座历史建筑,英国政府进行了全面的修复工作,包括修复钟表机械、清洁钟面和修复钟楼结构等。

4. 埃及金字塔(埃及吉萨):埃及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杰作,为了保护这些历史遗迹,埃及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修复石块、加固结构和限制游客进入等。

5. 布兰登堡门(德国柏林):布兰登堡门是柏林的地标性建筑之一,为了保护这座历史建筑,德国政府进行了修复和保养工作,包括修复雕塑、清洁立面和加固基础等。

6. 大教堂(意大利佛罗伦萨):佛罗伦萨大教堂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杰作,为了保护这座历史建筑,意大利政府进行了维护和修复工作,包括修复壁画、清洁立面和修复拱顶等。

7. 埃尔米塔日宫(俄罗斯圣彼得堡):埃尔米塔日宫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为了保护这座历史建筑,俄罗斯政府进行了修复和保养工作,包括修复壁画、修复木制结构和加固地基等。

8. 斯图加特宫殿广场(德国斯图加特):斯图加特宫殿广场是德国斯图加特的重要景点,为了保护这一历史遗迹,德国政府进行了修复和保养工作,包括修复雕塑、修复立面和加固结构等。

9. 布拉格城堡(捷克布拉格):布拉格城堡是欧洲最大的古堡之一,为了保护这座历史建筑,捷克政府进行了修复和保养工作,包括修复壁画、修复石块和加固城墙等。

10. 雅典卫城(希腊雅典):雅典卫城是古希腊的象征之一,为了保护这座历史建筑,希腊政府进行了修复和保养工作,包括修复柱子、清洁雕塑和加固结构等。

越战纪念碑剖析

越战纪念碑剖析

区域中心——华盛顿纪念碑

华盛顿纪念碑是为纪念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而 建造的,它位于华盛顿市中心,在国会大厦、林肯纪 念堂的轴线上,是一座大理石方尖碑,呈正方形、底 部宽22.4米、高169米,纪念碑内有50层铁梯,也有 70秒到顶端的高速电梯,游人登顶后通过小窗可以眺 望华盛顿全城、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和波托马克河。 纪念碑内墙镶嵌着188块由私人、团体及全球各地捐 赠的纪念石,其中一块刻有中文的纪念石是清政府赠 送的。纪念碑的四周是碧草如茵的大草坪,这里经常 会举行集会和游行。

1981年5月1日,在1421件应征作品中,林璎的被 登记为1026号的设计成为首选,其设计如同大地 开裂接纳死者,具有强烈的震撼力。虽然她的设 计方案没有立即引起普遍认同,最后大多数对此 方案持否定态度的人最后终于被说服,按照她自 己的话说,“活人和死人将在阳光普照的世界和 黑暗寂静的世界之间再次会面。”
纪念碑的逻辑(及年代)起点不是人们进入这个空间 的两端,而是两面墙的交汇处。因此当任何一个人从 纪念碑的一端开始,他实际上都是从名单的一半看起。 名单自两面墙的交汇处开始,从右面墙的顶端残忍的 一个接一个连续下去,一块接一块,直到这面墙东边 指向华盛顿纪念碑的那个顶点。名字的序列在指向林 肯纪念堂的西顶点继续开始,并在左面墙的底部终止。 因此,纪念碑的中心既是名单的起点也是名单的终点。
尺度

纪念碑总体成V字形,从纪念碑的结构上看, 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简单而简洁的造型,整 个V字形墙体由黑色花岗岩砌成,长约152 米,中轴深约3米。两面抛光的黑色花岗岩 墙在交汇处成一个125度12分的角,左右墙 体向两端逐渐缩小,最后消失于地面,纪 念碑呈现出完全对称的V字形。
越战纪念碑上亡者姓名的排列

胜利大营救纪念碑的历史故事

胜利大营救纪念碑的历史故事

胜利大营救纪念碑的历史故事胜利大营救纪念碑,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国家广场,是为了纪念二战期间的胜利大营救行动而建立的。

这座纪念碑不仅见证了那段历史,也承载着人们对和平、自由和勇气的追求。

背景故事发生在1940年夏天,当时纳粹德国已经占领了大部分欧洲,法国沦陷,英国和其他盟国的士兵被围困在敌军包围圈内。

这些被困士兵被纳粹当作战俘,被关押在不同的集中营中。

大营救行动的筹备1940年,英国首相邱吉尔下令成立了特别行动执行部队(Special Operations Executive,简称SOE),他们的任务是策划并执行各种特别行动,包括营救困在敌占区的士兵。

胜利大营救行动的计划于1942年开始制定。

这项行动的目标是从法国的凡尔登敌占区解救出数百名英国、美国和其他盟国的士兵,并将他们安全送回英国。

行动执行行动执行的关键是筹集情报和组织地下抵抗力量。

SOE派遣了一批训练有素的特工人员,与法国地下抵抗组织合作,潜入凡尔登地区,在敌人的监视下秘密行动。

他们利用各种手段,包括伪装成法国人、使用假身份等,混入集中营,与被困士兵接触,并制定具体的营救计划。

这些特工人员冒着被发现的危险,在集中营中收集情报,了解敌人的布防情况和日常作息。

行动的成功1942年秋季,胜利大营救行动正式开始。

特工人员和地下抵抗力量精心策划,采取了多种方式解救被困的士兵。

其中一项行动是运用假身份证,将士兵伪装成法国工人,通过集中营的检查,在夜晚成功越过敌人的防线。

另一项行动是发动地下抵抗力量的袭击,制造混乱,为士兵脱身创造机会。

在行动的过程中,特工们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他们经历了激烈的战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以保护被困士兵的安全。

胜利的喜讯经过艰苦的努力,胜利大营救行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数百名士兵被成功解救出来,并安全返回英国。

这一壮举给了人们希望和勇气,向世界展示了人类的无畏和团结。

纪念碑的建立为了纪念这次重要的历史事件,胜利大营救纪念碑于1945年开始兴建。

美国国家二战纪念园景观设计

美国国家二战纪念园景观设计
4 评价与启示
4.1 主要特点 如果说华盛顿纪念碑采用的是古埃及的
构筑物风格, 林肯纪念堂、 杰弗逊纪念堂
图 2 国家二战纪念园平面示意图 图 3 设计透视图
图 4 “太平洋拱门” 与柱列 图 5 镶嵌满金星的自由墙
95 2006 年第 04 期 第 22 卷
图 6 第十七大街入口处的浮雕墙
情,设计者应当考虑人们的观赏情绪, 让设 计的一切景观都能 引起观赏者的共鸣,从而 引发他们对历史的审视与思考。 随着时代的 变迁,我们的城市中心也在逐渐成为纪念馆, 也将成为纪念性的场所, 我们所设计的纪念 性景观作品也就成了过去的过去。 然而,纪 念性景观是我们自己的城市必不可少的镜像, 使我们有机会在自己的城市里冥思过去、 现 在和未来, 这对于我们的城市、 我们的建筑 和我们自身, 都是大有裨益的。
念园的主入口位于东面的第十七大街。 在纪 念园南北两端各矗立着一个拱门, 分别代表 太平洋战场和大西洋战场, 从中延伸出环形 的坡道通向广场地面。 将这两座拱门连接起 来的是 56 根花岗岩柱。 纪念园内西侧还建 有一面弧形的自由墙 (Freedom Wall),上 面镶嵌着 4 000 颗金星。
域外规划
[文章编号]1006-0022(2006)04-0094-03 [中图分类号 ]TU986.5 + 3 [文献标识码 ]B
美国国家二战纪念园景观设计
□ 李珊珊
[ 摘 要] 纪念性景观是一种特殊而重要的城市 景观。 美国国家二战纪念园是重要的纪念性场 所,其景观设计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形式, 利用基址原有构筑物, 考虑与周边纪念物的融 合,营造了一片独立而和谐的纪念性空间。 [ 关键词] 美国;国家二战纪念园 ;新古典主义 ; 纪念性景观设计
1 项目背景

美国越战纪念碑解析

美国越战纪念碑解析

如何理解“名字”这个设计要素的
越战纪念碑按年表排列人名,纪念碑向地下延伸, 黑大理石碑刻上阵亡人员名字。设计如同大地开裂接纳 死者,具有强烈的震撼力;黑色磨光花岗岩饰面光洁如 镜,明可鉴人,上面刻着58132名自1959至1975年间在越 南战争中失踪的或死去的美军士兵的名字,每个字母高 1.34cm,深0.09cm,碑体上的名字没有按惯例以字母排 列为序,而是采取士兵死亡的年代顺序,隐喻那场以生 命为代价的战争进程,而v型造型,则是象征那场没有胜 利者的战争。平滑如镜,闪烁生辉的巨型墙面和陷进墙 面里密密麻麻的名字,在视觉效果上也给人以无可抗拒 的感染力,促使每个参观者的心底不由自主地产生某种 奇异的心理体验。
为什么把越战纪念碑看作典型的
公共艺术设计作品
越战纪念碑表达了设计者对于人性的关注。这 个纪念碑把人们的关注点从歌颂战争上转移到了战 士的生命上。整个纪念碑完全没有提及到越南战争, 而是让人们通过纪念碑来怀念在战争中死去的人, 体现出对于生命的惋惜。按照她自己的话说, “(活人和死人)将在阳光普照的世界和黑暗寂静 的世界之间(再次会面)。” 林璎说:“这项设计的主体肯定是‘人’而不 是政治。只有当你接受了这种痛苦,接受了这种死 亡的现实之后,才能走出它们的阴影,从而超越它 们。我的确希望人们为之哭泣,并从此主宰着自己 回归光明。”
华盛顿广场周边主要的构筑物及其它们 的构成关系
White House United States Capitol Lincoln Memorial Jefferson Memorial
华盛顿广场周边主要的构筑物及其它 们的构成关系
城市轴线 华盛顿的轴线由较长的东西向轴线 和较短的南北向轴线组成,是典型的“拉丁十字” 结构。华盛顿中心区由一条约3.5km长的东西轴线 和较短的南北轴线及其周边街区所构成,朗方将 三权分立中最重要的立法机构所在——国会大厦 放在一处高于波托马克河约30m的高地上(即今天 所谓的国会山);作为城市的核心焦点,国会大 厦恰巧布置在中心区东西轴线的东端,西端则以 林肯纪念堂作为对景。

国外著名军事主题公园

国外著名军事主题公园
美国•华盛顿 俄罗斯•库宾卡 美国•密西西比州
葛底斯堡战役国家军事公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0$(180元)
——战争的追忆
军事迪士尼乐园
2500卢布(260元) ——军事博览会场馆
维克斯堡美国国家军事公园
25$(150元) ——美国的直布罗陀
白俄罗斯•明斯克 俄罗斯•莫斯科 美国•哈德逊河畔
白俄罗斯明斯克战争主题公园
使命召唤军事主题公园
17500韩元(96元)
——韩国版真人CS
曼哈顿计划国家历史公园 弹
30$(180元)
——三处首枚原子
美国
德国科布伦茨军事技术博物馆
30€(216.9元)
——历史的遗迹
德国
1500卢布(156元) ——和平的渴望
俄罗斯国际航天航空主题公园
2000卢布(208元) ——国际航天航空
无畏号海空暨太空博物馆
30$(180元)
——航母的经典
美国•圣地亚哥 美国•得克萨斯州
韩国•完州郡
中途岛号博物馆
30$(180元)
——真实再现历史
列克星敦号航母博物馆 斗
25$(150元) ——美国独立战争的首场战

731遗址博物馆作文

731遗址博物馆作文

731遗址博物馆作文英文回答:The 731 Museum is a museum located in Harbin, China. It is a memorial to the victims of Unit 731, a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warfar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unit of the Imperial Japanese Army during World War II. The museum exhibits the atrocities committed by Unit 731, including vivisection, human experimentation, and forced labor.The museum was founded in 1997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t is one of the few museums in the world that documents the history of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warfare. The museum has been praised by many for its educational value, but it has also been criticized for being too graphic and for promoting anti-Japanese sentiment.The 731 Museum is a reminder of the horrors of war and the importance of peace. It is a place where people can learn about the past and be inspired to work towards abetter future.中文回答:731遗址博物馆是中国哈尔滨的一座博物馆。

案例赏析:美国911国家纪念广场设计

案例赏析:美国911国家纪念广场设计

案例赏析:美国911国家纪念广场设计+++++++该项目位于911事件世贸中心“双子大厦”遗址,是由曼哈顿下城开发公司全权负责的重建与恢复工程。

后经多方讨论,决定在此处建立一座纪念广场。

2004年1月,以色列建筑设计师迈克·阿拉德以作品“倒影缺失”从63个国家的5000多份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之后,他邀请了著名的景观设计大师彼得·沃克合作这个项目。

“倒影缺失”的概念,让人强烈地感受到“失去”的感觉。

两个下沉式空间,象征了两座大楼留下的倒影,也可以理解为两座大楼曾经存在过的印记。

概念模型在旁边竖立的是新的自由塔。

可以看到整个景观的鸟瞰效果这是两个跌水池之一,位于广场的南部。

下沉式的跌水池,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两座大楼消失后遗留下的痕迹,这正是这设计被采纳的原因。

巨大的高差,让大瀑布格外壮观。

水流的不断漫下,让人能感觉到时间的流逝不再复返,也以此缅怀曾经的“双子大厦”与遇难者,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

该方案占地32368 平方米,将双子塔留下的大坑建成6 米深、各占地4000 平方米的方形水池,其四周的人工瀑布最终汇入池中央的深渊。

用四起的水声遮蔽闹市区的喧嚣,而瀑布则能过滤外部强烈的光线。

美国911国家纪念广场剖面图1树阵广场与生态草坪。

南跌水池的大瀑布景观纽约地铁已有144年的历史,是全球历史最悠久的公共地下铁路系统之一。

911事件之前,这叫帕斯车站,后为纪念表达911事件的遇难者,改名为世贸中心站。

大瀑布的照明效果,黄色调的灯光,似乎点燃了瀑布,让整个北跌水池燃烧起来。

这容易让人回想起悼念911事件的熊熊大火。

远处的两束高能量的镭射激光,射向深邃的夜空,宛如双塔重生,并慰籍着遇难者的在天之灵。

纪念馆建筑外立面玻璃幕墙跌水池中央,有一个“黑洞”,它实际上的作用是汇集水体以供不断循环流动,但却似无底的深渊,仿佛能听到过去的声音,而这却让人们的心情更加沉重。

纪念馆建筑二层平面图跌水池的护栏上,使用了金属板饰面,并镂空刻上了超过3000名遇难者的名字。

战争遗产一战中的文化遗址

战争遗产一战中的文化遗址

战争遗产一战中的文化遗址一战(World War I)是20世纪初爆发的一场全球性战争,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战争不仅带来了巨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还留下了许多文化遗址,它们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与人类的智慧。

本文将介绍一战中的一些重要文化遗址,展示这些战争遗产对于当代人们认识历史、反思战争的重要意义。

一、弗朗士长城(Verdun Citadel)弗朗士长城位于法国东北部的凡尔登(Verdun)地区,是一战期间德国和法国士兵之间的战略要塞。

在战争期间,长城经历了长达10个月的鏖战,成为了血腥的战场。

如今,弗朗士长城是一处纪念碑性建筑,作为一战的文化遗址,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二、索姆河上的战争遗迹(War Remnants on the Somme)索姆河(Somme)上的战争遗迹是一战中最具代表性的地方之一。

数十万士兵在索姆河的战斗中丧生,这里保留了众多战争塹壕、战壕遗址以及士兵们的墓地。

这些战争遗迹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也是对那些为国家流血牺牲的士兵们的纪念和致敬。

三、费尔班克斯坦克博物馆(Flesquières Tank Museum)费尔班克斯坦克博物馆位于法国北部的费尔班克(Flesquières),是一座专门展示一战坦克的博物馆。

一战中,坦克的出现改变了战争的格局,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

费尔班克斯坦克博物馆收藏了多种型号的一战坦克,并通过展览和解说,向游客展示了当时坦克的生产、使用和影响。

四、杜阿楚尔堡(Douaumont Ossuary)杜阿楚尔堡位于法国东北部的杜阿楚尔(Douaumont),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战纪念碑之一。

在一战的激烈战斗中,杜阿楚尔堡被德军占领并成为战略要塞。

如今,堡垒内收藏了数万名阵亡士兵的遗骨,成为了这场战争的永久见证。

五、帕索伊尔(Passchendaele)帕索伊尔位于比利时弗拉芒地区,是一战中重要的战斗地点。

在帕索伊尔战役中,士兵们经历了激烈的战斗和极端的环境,成为了一战最具象征性的战斗。

残酷卫国战争:白俄罗斯人口不足千万牺牲235万

残酷卫国战争:白俄罗斯人口不足千万牺牲235万

不忘历史珍惜和平——白俄罗斯卫国战争历史博物馆巡礼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市内斯维斯洛奇河畔,一座宏伟建筑分外吸引人们的目光。

14.3万件藏品,记录着70年前那场腥风血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

时间和空间在这里凝固,警醒着前来参观的人们:不忘历史,珍惜和平!这里就是白俄罗斯卫国战争历史博物馆。

博物馆在苏联卫国战争没有结束前就根据苏共中央的命令开始筹建,并于1944年11月7日正式对外开放。

2014年7月2日,在白俄罗斯庆祝从法西斯占领下解放70周年的前一天,博物馆迁入新址。

博物馆在外观上同其对面的“明斯克-英雄城”大型纪念碑形成呼应。

圆周排列的飞翼,表现的是“绽放的胜利礼花”,一片片的飞翼上是白俄罗斯军民英勇抗击法西斯的系列浮雕群。

博物馆总占地面积达1.5万平方米,展出总面积3600平方米。

它在建筑结构上分为四部分,寓意卫国战争持续4年。

四部分通过《战争之路》画廊相互连通,画廊中展示的油画作品反映具体战斗场面以及纳粹集中营残酷场景等内容。

展览共划分为10个主题展厅和1个拥有玻璃穹顶的“胜利”厅,14.3万件藏品集中展示卫国战争的各个事件,内容翔实而具体,细节之处让人唏嘘不已:一件嵌入烈士遗骨的被炸变形的军用水壶,赫然展示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一辆集中营运送骨灰的推车,车斗里的灰烬代表了被涂炭的生灵;一门用马车轮子、坦克炮管等零件组装的大炮,诉说着游击队员们的智慧和力量……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军队对白俄罗斯布列斯特要塞发动进攻,苏联卫国战争爆发。

由于苏军西线集团军高层的指挥失误,50万西路军被纳粹分割包围,30万人被俘,其余一部分就地转入游击战,一部分向东突围,包括明斯克在内的白俄罗斯全境被纳粹侵略军占领。

在历时4年的卫国战争中,面积只有20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千万的白俄罗斯一共牺牲了235万多军民,占全苏联死亡人数约十分之一。

“付出这么大牺牲换来的和平,真是来之不易。

白俄罗斯从政府最高层到民间都十分重视卫国战争这段历史,十分珍惜目前的和平生活。

纪念馆设计案例 快题

纪念馆设计案例 快题

纪念馆设计案例快题
以下是一些纪念馆设计案例:
1. 纳粹大屠杀纪念馆(犹太人博物馆):位于以色列的耶路撒冷,展示了犹太民族在二战期间受到的迫害和大屠杀的历史。

2. 乔治·华盛顿总统纪念馆: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亚历山德里亚,展示了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生平及其对美国的贡献。

3. 布达拉宫纪念馆: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拉萨市,展示了西藏历史文化、佛教和藏传佛教领袖的生平事迹等内容。

4. 纽约911纪念馆: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下城,展示了911恐怖袭击事件中遇难者的名字、遗物和相关历史资料。

5. 韩国五·十·六民主运动纪念馆:位于韩国首都首尔,展示了1980年发生的五·十·六民主运动中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一战的战争博物馆

一战的战争博物馆

一战的战争博物馆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现象之一,而一战则是20世纪初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深远的一场战争。

为了铭记那段历史,让后人深刻领悟和珍惜和平,许多国家建立了以一战为主题的战争博物馆。

在这些博物馆里,我们可以近距离了解战争的残酷、战士的英勇和战争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战的战争博物馆通常以收藏品、展览、多媒体展示和教育项目为主要形式,通过不同的方式向观众传达关于一战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背景。

这些博物馆往往处于历史上战争相关事件的发生地,例如法国巴黎的战争博物馆、英国伦敦的帝国战争博物馆、德国慕尼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纪念碑博物馆等。

进入一战的战争博物馆,首先会被迎接的是丰富多样的收藏品。

这些收藏品是珍贵的历史遗迹,象征着一战中各个国家的参与和牺牲。

我们可以看到一战时期的军事装备、武器、弹药、以及与战争相关的物品,例如士兵的服装、壕沟里的日用品等。

通过这些收藏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一战时期的战争环境、技术水平和士兵的生活状况。

除了收藏品,一战的战争博物馆还通过展览和多媒体展示的方式向观众展现一战的历史。

展览一般会分为不同的主题区域,按照时间线或特定的战役进行展示,以便观众更好地理解战争的发生和进程。

展览板上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图片、地图和实物模型,通过多种视觉和听觉手段,帮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战争中的重大事件和人物。

同时,一战的战争博物馆还通过多媒体展示手段使得观众能够体验战争的惨烈和震撼。

一些博物馆采用了虚拟现实技术,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一战的战场。

通过VR眼镜,观众可以仿佛亲眼见证战争中的火力和破坏力,了解战争对士兵和平民的影响。

这种沉浸式的体验大大增强了观众对一战的认知和感受,使他们对和平的追求更加坚定。

除了展览和多媒体展示,一战的战争博物馆还开设了教育项目,旨在向观众、特别是学生群体传递和平教育理念。

这些教育项目通常包括讲座、学术研究、教育活动等。

通过专业的讲解员或者学者,观众可以更系统地了解一战的历史和影响,学习到战争对人类社会的警示和启迪。

大屠纪念日的相关博物馆与纪念场所介绍

大屠纪念日的相关博物馆与纪念场所介绍

大屠纪念日的相关博物馆与纪念场所介绍纪念大屠杀的博物馆与纪念场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陈列展览、教育项目和纪念活动,向世人传达着重要的历史教训和和平的重要性。

在世界各地,许多博物馆和纪念场所都致力于揭示大屠杀的真相、追思受害者,并倡导人们共同努力构建一个没有仇恨和暴力的未来。

本文将介绍几个国际知名的大屠纪念日的相关博物馆与纪念场所。

1. 犹太人博物馆(华盛顿特区,美国)犹太人博物馆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是讲述犹太人历史、文化及其在大屠杀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场所。

博物馆的永久展览通过陈列物品、照片和文字,展示了犹太人在二战期间遭受的迫害和大屠杀的残酷。

此外,博物馆还定期举办各种教育活动,如研讨会、讲座和学术会议,以唤起公众对大屠杀的关注并倡导和平与尊重。

2. 奥斯威辛集中营纪念馆(奥斯威辛,波兰)奥斯威辛集中营纪念馆位于波兰奥斯威辛,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屠纪念场所之一。

这个纪念馆建在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在奥斯威辛建立的死亡集中营遗址上,通过展览馆、纪念碑和废墟等方式,向游客展示了二战期间犹太人和其他受害者在集中营中遭受的种种苦难。

参观者可以了解到集中营的建设和运作方式,以及集中营中遇难者的生活条件。

纪念馆还定期举办各种教育项目,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大屠杀的重要性。

3. 胡洛茨卡集中营纪念馆(胡洛茨卡,克罗地亚)胡洛茨卡集中营纪念馆位于克罗地亚的胡洛茨卡市,是克罗地亚最重要的大屠纪念场所之一。

这个纪念馆建立在胡洛茨卡集中营的遗址上,用以纪念在克罗地亚法西斯政权下遇害的犹太人、塞尔维亚人和各个民族的反法西斯斗士。

纪念馆通过展览、纪念碑和纪念活动,向世人揭示了这一暗黑历史的残酷和悲惨。

4. 国际大屠杀纪念馆(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国际大屠杀纪念馆位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是拉丁美洲最重要的大屠纪念场所之一。

这个纪念馆致力于向人们传递和平的信息和纪念大屠杀的历史。

馆内陈列大屠杀的真实照片、文件和个人回忆录,通过这些展品,参观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二战期间发生的种族灭绝罪行。

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

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

澳⼤利亚战争纪念馆纪念碑是在与艺术家顾问Janet Laurence合作的卓越设计招标中胜出的,它是⼀个红⾊砂岩的"地貌",形成了⼀个标志性的、适当的记忆和反思的地⽅,体现了澳洲的特⾊,并回应了该地的城市和⽂化历史。

The proposed Memorial, won in a Design Excellence tender in conjunction with artist adviser, Janet Laurence, is a 'landform’ of red sandstone, forming an iconic and appropriate place of memory and reflection, embodying the Australian character and responding to the urban and heritage qualities of the site.纪念碑由15根柱⼦组成,每根6⽶⾼,在红⾊砂岩和深灰⾊⽞武岩表⾯排列成⼀个开放阵列。

圆柱构成了仪式⼴场的开放背景,⼴场正对着新西兰国家战争纪念馆(New Zealand National War Memorial),⼴场上有公民台阶、⾼耸的坟墓和⾼⼤的Carillon。

每⼀根柱⼦在形式上都与Carillon相关联,以较⼩的规模重复其体量,创造了的⼀系列的空间秩序。

阵列的形状和纪念公园的景观定义了新的仪式⼴场,并延续了公园规划的纪念露台。

The Memorial comprises 15 columns, each 6m tall and arranged in an open array on a surface of red sandstone and dark grey basalt. The columns form an open backdrop to the ceremonial plaza facing the New Zealand National War Memorial, with its civic steps, raised Tomb and tall Carillon. Each of the columns relates in form to the Carillon, repeating its volume at a smaller scale, creating strong connections without mimicry. The shaping of the array and the landscape of the Memorial Park defines the new Ceremonial Plaza and continues the sweep of the park’s planned Memorial Terraces.这些柱⼦由崎岖的红砂岩构成,是澳⼤利亚的标志性建筑。

滑铁卢战役纪念馆

滑铁卢战役纪念馆

滑铁卢战役中的指挥官和战士
2013年11月
滑铁卢战役油画
滑铁卢战役油画
滑铁卢战役油画
滑铁卢战役油画
滑铁卢战役博物馆
滑铁卢战役博物馆
滑铁卢战役博物馆
滑铁卢战役博物馆
滑铁卢战役博物馆
滑铁卢战役的指挥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滑铁卢战役的指挥官
滑铁卢战役的指挥官
滑铁卢战役的指挥官
滑铁卢战役的指挥官
滑铁卢战役的指挥官
滑铁卢战役中的战士
滑铁卢战役中的指挥官和战士
滑铁卢的狮子山
滑铁卢的狮子山
滑铁卢的狮子山
滑铁卢的狮子山
滑铁卢的狮子山
狮子山上的铁狮子
狮子山上的铁狮子
狮子山上的铁狮子
狮子山上的铁狮子
登上226级台阶可见狮子山上的铁狮子
狮子山上的铁狮子和右侧的纪念馆
滑铁卢战役纪念馆
滑铁卢战役纪念馆
滑铁卢战役纪念馆
滑铁卢战役纪念馆
滑铁卢战役纪念馆
滑铁卢是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南郊18公里处的一个小镇。 1815年6月18日,举世闻名的滑铁卢战役在小镇南面5公里外的 田野上展开,战场的中心是一座 45 米高的土山,上面有一 只铁狮子,面朝法国方向,表示“威震”拿破仑。铁狮子是 用遗留在战场上的废铁铸造成的,这座土山也因而得名狮子 山。狮子山下的滑铁卢纪念馆是一座白色圆形建筑,里面环 形墙壁上饰有一幅环形油画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当年鏖战的壮 烈场面。滑铁卢战役在历史上传为笑柄,而滑铁卢一词从此 也成了失败的同义词。

战争摧毁文化遗产的案例

战争摧毁文化遗产的案例

战争摧毁文化遗产的案例
1.2001年,塔利班统治阿富汗期间,他们摧毁了位于巴米扬的巴
米扬佛像,这些佛像是公元6世纪至7世纪间由佛教徒雕刻而成的。

2.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期间,伊拉克国家博物馆遭到洗劫,
数千件珍贵的艺术品和文物被盗或毁坏。

3.2012年,马里的伊斯兰武装组织阿尔-卡伊达在提姆布图的图
瓦雷格文化遗址中摧毁了古代文物和图书馆。

4.2014年,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控制地区摧毁了许多古
代遗址和博物馆,包括巴尔米拉的巴尔米拉古城和摩苏尔博物馆。

5.2015年,也门内战期间,也门的古代文化遗产遭到了广泛的破
坏和掠夺,包括萨那古城和玛尔巴特古城。

6.2015年,乌克兰东部战争期间,乌克兰的许多教堂和修道院遭
到摧毁,包括顿涅茨克的圣尼古拉教堂和卢甘斯克的圣乔治修道院。

7.2016年,利比亚冲突期间,利比亚的古代遗址遭到了广泛的破
坏,包括巴尔卡古城和帕尔米拉。

8.2017年,菲律宾马拉维市的冲突导致该市的许多历史建筑和文
化遗产遭到破坏,包括马拉维市大清真寺。

9.2019年,苏丹的冲突导致苏丹的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包括苏丹
的古代皇宫和神庙。

10.2020年,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冲突导致亚美尼亚的许多教堂
和修道院遭到破坏,包括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的众多文化遗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战争纪念馆案例分析•阅读消耗积分:0•浏览数:2848•评论数:0撰稿:WebMaster发表于:2006-03-19 00:00国外战争纪念馆案例分析长沙抗日纪念馆应属于战争、历史主题的博物馆和纪念馆,此类场馆在国内外较多,通过案例研究,可以得到很多经验借鉴和教训。

国外部分一、法国诺曼底的卡昂和平纪念馆法国诺曼底的卡昂和平纪念馆位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地区的卡昂和平纪念馆,是欧洲最著名的二战博物馆。

自1988年6月6日开馆以来,参观人数已累计达650万,去年时逢诺曼底登陆60周年,旅游者破纪录达到了56万人次。

展馆为白色的主体建筑,现占地1.7万平方米,其中常年展部分为5800平方米,主要由二战厅、冷战厅与和平厅组成。

此外还有一处景色宜人的欧洲解放公园。

1、开发指导原则全面再现历史;强化纪念意义;注重发挥教育功能2、开发手段及方式阐述现代化的多样展示手段法国诺曼底的卡昂和平纪念馆展览的内容充实,手段多样化且具有吸引力。

展厅内陈列着大量的实物和图片。

此外还包括一个多媒体图书馆和两个档案馆,藏有两万多册历史资料、1200多份视听文件、100多部电影、4.2万帧照片和3000多张招贴画,以及1万多件二战用品。

除了实物,每一位参观者还可看到三场从不同角度反映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资料电影。

利用多媒体检索设备,参观者还可了解战役的每一个细节,包括战争背景、双方指挥部、兵力编成和武器装备等。

突出战争与和平的主题与多数战争纪念馆相同,都是以战争来反映祈望和平的主题,通过讲述20世纪的战争历史,让年轻人更清醒地认识和平的意义。

卡昂纪念馆的展览分为战争与和平两个部分。

战争部分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战争毁灭的城市和生命、“冷战”时期的关键人物和军备竞赛,以丰富的资料和逼真的历史场景再现战争的残酷性。

和平部分则包括诺贝尔和平奖、不同文明与传统对和平的理解、需要团结与合作的集体游戏场地等,发挥教育功能。

具有震撼力的建筑和景观设计卡昂纪念馆的正门墙上刻着出自当地一位普通市民之手的诗句,“痛苦令我心碎,友情让我振奋,从我的伤口中,一条自由的河流喷涌而出。

”纪念馆外一侧是各国国旗,另一侧是一堵玻璃墙,里面存放着来自挪威、捷克、荷兰、德国、加拿大、美国、法国、英国、波兰、比利时、卢森堡和希腊等二战参展国赠送的石刻。

内容经过精心设计,既能体现历史纪念和教育意义,又具有趣味性。

如,挪威“儿子,保卫好你父亲赢来的自由。

”美国的是艾森豪威尔1944年6月4日出征令的片断:“全世界的眼睛都在看着你们,爱好自由者的希望与祈祷与你们共同前进。

”等。

纪念馆的建筑和景观注重细节设计和人文精神,从对战争的人的思考角度出发,能够引起游客的共鸣,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多样化的教育手段法国诺曼底的卡昂和平纪念馆注重主动地发挥教育功能。

专门招聘了7名教师和大量青少年辅导员。

同文化部、卡昂市乃至全国和当地的大学与科研机构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根据学校的历史教材和纪念馆展出的内容,精心编写出了多套二战史教育手册,定期修订,并自己动手制作部分道具。

此外,纪念馆还经常举办教师培训班,一年里至少有1000多名历史教师来此学习。

纪念馆的图书出版业比较发达。

在纪念品部数十米长的书架上,琳琅满目地陈列着5000多种关于二战的各类书籍。

纪念馆年年都策划新专题,推出各种书籍读物。

各种类型的活动围绕战争与和平两大主题,纪念馆每年都要举办上百场活动。

在特殊的纪念日,政府将组织高规格的大型庆典活动。

日常则有供当地居民和游客参加的个性活动。

仅依照不同年龄特点为青少年设计的就有几十个,诸如研讨会、知识竞答、演讲、绘画赛、手工操作、游戏抽奖、与二战老兵专题座谈、同历史学家对话、诺曼底二战景点一日游等。

既有助于扩大影响,也发挥了积极的教育功能。

整体开发,形成区域性的纪念地群卡昂纪念馆并不是本地区单一的纪念地,诺曼底地区还拥有40多处二战博物馆和战事遗迹,如各种纪念馆、士兵墓地、工事遗迹等,形成了由博物馆、遗址、纪念碑、墓地等构成的全面反映诺曼底战役的纪念地体系,共同组成法国6大旅游景区之一。

这些纪念地群共同构成了一座全面研究20世纪史、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历史宝库,也成为一块不可多得的文化教育园地。

3、经验与启示主动型的教育手段,突破单一纪念馆经营模式卡昂和平纪念馆并不是仅仅发挥纪念馆的作用,而是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了主动型的教育手段,与政府、社区、学校、出版界密切配合,将纪念馆变成了一座大课堂。

在展品的陈列上,用先进的解说技术将丰富的知识介绍给游客,组织各种类型的活动,并出版了多种图书,举办培训班,使游客和当地青少年能够了解到历史知识并从中认识到和平的宝贵,将教育功能加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又丰富了纪念馆的旅游内容,增加了收入来源。

整体开发,景点联动诺曼底地区的经验在于将本地区有关的战争纪念地加以整体开发,突出纪念的主题。

采用博物馆展示与实地对应,遗迹解说与场景再现相结合,历史纪念与和平教育组合的方式,从各个角度将一场战争全面真实而又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的展现给游客。

这种整体性的开发方式避免了单一观光或博物馆参观的枯燥乏味,强化了尊重历史的文化精神,避免了旅游开发的过度商业化倾向。

二、美国的华盛顿国家广场的战争纪念碑美国通过一系列的纪念性建筑物对重大的战事进行记录,围绕华盛顿国家广场,主要包括林肯纪念堂、越南战争纪念碑、朝鲜战争纪念碑和华盛顿纪念碑等,构筑了一个国家历史纪念群。

其中涉及战争纪念的越南战争纪念碑、朝鲜战争纪念碑和新建的二战纪念园等。

1、开发指导原则以实体景观来记录国家发展的重大事件主题化的设计手法注重反映人们的心理,以景观强化纪念意义2、开发手段及方式阐述以实体景观来记录国家发展历史很多国家的首都,都拥有大型的国家纪念物群,美国的华盛顿国家广场,就是以一系列纪念场馆和景观来记录国家发展的历史的典型代表,这些场馆都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点。

主题化的设计手法美国的战争纪念物特别注重主题性,其主题不一定是胜利和战果,而是根据大多数人对这场战争普遍认识,在某一主题加以强化,有助于引起游客的共鸣,而有关的知识介绍则出于次要的地位。

朝鲜战争纪念碑位于广场左侧,其主题强调的是“代价”,是战争对于生命的摧残,而这一主题则主要通过纪念碑的刻文和雕刻来突出。

越南战争纪念碑作为一场失败战争的纪念物,主题强调的是怀念和痛苦,反映了战争的失败记录和代价。

“二战纪念园” 在景观设计上强化的则是胜利和团结主题,表达了国家的精神同时也突出了对牺牲者的纪念。

以景观强化纪念意义,迎合人们的心理朝鲜战争纪念碑朝鲜战争纪念碑整个设计基调是低沉的,通过一系列的细节反映了美国人对这场战争的认识,强化了纪念意义。

纪念碑的雕塑非常耐人寻味,19位栩栩如生的士兵塑像散布在草地上,与环境互动,本身就构成了一幅再现的战争场景,同时通过士兵的表情和行动暗含了战争的艰苦和无望的结局,极具震撼力。

朝鲜战争纪念碑黑色墙壁两侧刻着两干余名阵亡将士照片,时隐时现。

基座上的雕塑刻有美国拼凑起来的所谓联合国军15个国名和三组阵亡、伤残、战俘数字,均精确到个位。

园区内的碑文有:“我们的国家以它的儿女为荣,他们响应召唤,去保卫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国家,去保卫他们素不相识的人民”;“自由不是无代价的”;墙壁另一面是介绍纪念碑建造过程的碑文。

越南战争纪念碑越南战争纪念碑整体的景观设计都是围绕着惨痛的战争来展开,符合美国人对战争的认识,易于使游客产生共鸣。

主题雕塑是面朝西方,面带疲惫,表情悲哀的三位士兵在林中小憩,象征着越战的残酷和毫无意义。

总长151米的黑色大理石墙上刻满了越战阵亡的58156 名将士名字,墙下有许多人们敬献的花束,不时见到亡者的亲属们来此拓贴亲人的名字。

场馆布局的寓意非常深刻,从入口开始,有下坡的通道,游客在黑色大理石墙上死亡者名单的引导下,一步步下坡,寓意走向更深的深渊。

碑的前端在三面玻璃台内置有阵亡将士名册,厚厚的名册供人们查询,而且是常换常新。

二战纪念园二战纪念园其中心为下陷的凹型,看上去与古代露天圆形剧场颇为相似。

在纪念园南北两端各建有一个拱形塔楼,塔楼里面各有3只巨大的铜质雄鹰举起了象征胜利的花冠。

将这两座塔楼连接起来的是56根花岗岩柱子,每一根代表着在二战期间美国的一个州或者一个海外领土。

柱子上还都雕有铜质花环,它们之间又用一根铜质绳索连接起来,象征着美国人民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反抗暴君统治的精神。

纪念园内还建有一座弯曲的“自由墙”,上面刻着4000颗金星,每一颗星代表着在二战中牺牲的100位美国人。

3、经验与启示主题化的设计手法作为有关战争纪念的场馆开发,应重视其主题性的发挥。

从游客和后人的角度对战争进行再认识,一般应体现战争的残酷和对牺牲者的纪念,而不应仅仅突出其辉煌胜利的一面。

注重细节景观,发挥历史本身的强大震撼力作为战争纪念物,更应突出景观设计的艺术性,既应有壮观的体量,也应重视细节,以发挥历史的震撼力为核心。

从经历战争的人的角度出发,可以通过布局、建筑造型、碑文、鲜花等景观,结合历史知识介绍营造一种怀旧纪念的历史感,引导游客参与和思考。

三、珍珠港事件纪念馆珍珠港事件纪念馆是纪念在珍珠港事件中殉难的美国官兵的“亚利桑那纪念堂”,就在珍珠港司令部对面当年事件原发地的海面上。

珍珠港事件纪念馆纪念堂是一座两头高耸、中间凹进的建筑,通体白色,形状修长,正中插着一面星条旗,就建在沉没的“亚利桑那号”之上。

以珍珠港事件中死难士兵人数最多的战舰“亚利桑那号”命名,分为三段:入口和集合处;供了望及典礼用的中央礼堂;此外设有一座祠堂。

离亚利桑那纪念堂不远的海面上还停泊着1945年日本签署投降书的“密苏里号”战舰。

1、开发指导原则在事件的原发地纪念;以展现惨痛的代价引发游客的纪念和思考2、开发手段及方式阐述原址恢复的建设理念纪念堂选址采用了大胆创新的建设理念,建在沉没的“亚利桑那号”之上,本身就强化了纪念意义,同时对舰体不做改造,人们可以亲眼看到沉没在水下的舰体能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历史感。

同时在陆地上又建设了相应的博物馆和电影院,通过展品和每天重复放映的一部日军偷袭珍珠港的记录片。

并且日本签署了投降书的密苏里号战舰也被陈列在附近,几处纪念物共同形成对历史事件的整体纪念,强化了最终胜利的主题。

引导游客发挥想象力,强化纪念意义无论是在选址上,还是建筑外观、景观设计、展览物布局、雕刻等方面,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使无声的纪念馆本身就能够引发游客对历史的理解和想象,从而产生对受害者深刻的同情怀念和对侵略者的强烈谴责。

在建筑的设计上,纪念馆采用白色建筑与水底下战舰相连,外形如同十字架,在迎风招展的星条旗和湛蓝的海水的映衬之下,显得非常壮观。

至今仍然不时有沉船的油污从沉船里漂上来, 美国人把这些历史性的油污叫作黑色的眼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