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中考必考的21个知识点
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大全
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大全1.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包括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3.百分数的计算: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包括百分数的转化和百分数之间的比较。
4.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掌握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包括小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5.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包括整式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6.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问题的应用。
7.二次根式:掌握二次根式的定义和性质,包括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运算。
8.平方根与立方根:掌握平方根和立方根的计算方法和性质,包括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开放计算和化简。
9.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掌握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包括矩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等。
10.空间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掌握各种空间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包括长方体、正方体、三棱锥、四棱锥、棱柱、棱台、球等。
11.初等概率与统计:掌握初等概率和统计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包括样本空间、事件、概率、频率、直方图等。
12.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掌握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定义和性质,包括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13.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应用: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定理,包括勾股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
14.平行线与相交线:掌握平行线和相交线的基本性质和判定方法,包括平行线的性质、相交线的性质和相交线的角度关系。
15.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掌握二次函数和二次方程的定义和性质,包括二次函数的图像、二次方程的解法和二次函数和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中考生必看初中数学必考的21个知识点
中考生必看初中数学必考的21个知识点1. 整数加减法:了解正数、负数和零的概念,掌握整数的加减法规则,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计算。
2. 分数与小数的互换:掌握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转换方法,能够在分数和小数之间灵活运用。
3. 数的倍数与约数:了解倍数和约数的概念,能够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另一个数的倍数或约数。
4. 分数的加减法: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能够应用于实际情景的计算。
5. 分数的乘除法:理解分数的乘法与除法的概念,能够进行分数的乘除运算。
6. 百分数与比例:了解百分数和比例的概念,能够将实际情况转化为百分数或比例,并对其进行计算。
7. 平方与平方根:掌握平方数和平方根的概念,能够计算给定数的平方或平方根。
8. 一元一次方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能够解决包含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问题。
9. 几何图形的认识:熟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名称、性质及特点,能够辨认和绘制各种几何图形。
10. 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掌握计算各种几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方法,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11. 相似三角形: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与判定条件,能够计算相似三角形的边长比例和面积比例。
12. 平行线与角:认识平行线与角的关系,能够判断两条线段是否平行,以及计算角的度数。
13.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了解数据的收集方法和整理方式,能够制作各种统计图表并进行数据分析。
14. 运算集合与逻辑推理:理解集合的交、并、差运算,以及逻辑推理的基本原则。
15. 坐标系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了解坐标系的概念与构建方法,能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进行点的定位与运算。
16. 折线图与曲线图: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绘制折线图或曲线图,并进行数据分析与比较。
17. 统计与概率:了解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统计和概率计算。
18. 三角函数: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与性质,能够计算常见角的三角函数值。
19. 角的平分线与垂直平分线:掌握角的平分线和垂直平分线的构建方法,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初中数学知识点中考必背公式
初中数学知识点中考必背公式一、代数部分:1.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其中a≠0,Δ=b^2-4ac≥0,则求根公式为:x1=[-b+√(b^2-4ac)]/2ax2=[-b-√(b^2-4ac)]/2a2.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a≠0),其顶点坐标为:横坐标x=-b/2a,纵坐标y=-Δ/4a3.因式分解公式:(a+b)^2=a^2+2ab+b^2(a-b)^2=a^2-2ab+b^2(a+b)(a-b)=a^2-b^24.平方差公式:a^2-b^2=(a+b)(a-b)5.和差化积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6.一些特殊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sin30°=1/2,cos30°=√3/2,tan30°=1/√3 sin45°=cos45°=1/√2,tan45°=1sin60°=√3/2,cos60°=1/2,tan60°=√37.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Sn=n(a1+an)/28.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n=a1+(n-1)d9.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Sn=a1(1-q^n)/(1-q)10.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n=a1*q^(n-1)11.绝对值的性质:-a,=,aab,=,a,*,ba/b,=,a,/,b二、几何部分:1.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a^2+b^2=c^22.等边三角形的边长关系: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两腰相等4.两条平行线与两条截线的关系:两条平行线与另外两条非平行线(截线)形成的内角、外角相等5.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sinA=对边/斜边cosA=邻边/斜边tanA=对边/邻边6.三角形内角和公式: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即A+B+C=180°7.角平分线定理:角平分线将一个角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角8.两角的和差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9.三角形面积公式:对于任意三角形ABC,其面积S可以由三边长度a、b、c计算:S=√[s(s-a)(s-b)(s-c)]其中,s=(a+b+c)/2为半周长10.弦切弧定理:圆内一弦的两个弦心角相等,一弦上的切线与此弦所对的弧上任一弦心角相等11.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对于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其面积S=(√3*a^2)/4三、概率统计部分:1.事件的概率公式:对于随机试验的事件A,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A)=事件A发生的次数/试验次数2.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对于互斥事件A和B,两事件发生的概率之和为P(A∪B)=P(A)+P(B)3.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对于相互独立事件A和B,两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为P(A∩B)=P(A)*P(B)4.条件概率公式:对于事件A和事件B,已知事件B发生的情况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A,B)=P(A∩B)/P(B)这里列举的只是初中数学常见到的一部分公式,而实际中考中会用到的公式还有很多,建议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广泛积累、熟练掌握各类公式,提高解题能力。
数学九年级必背知识点
数学九年级必背知识点一、代数与函数1. 一次函数- 定义:形如y = kx + b的函数,其中k和b为常数,且k不为0。
- 性质:图像为一条直线,斜率为k。
- 常用公式:斜率公式:k = (y₂ - y₁) / (x₂ - x₁)。
2. 二次函数- 定义:形如y = ax²+ bx + c的函数,其中a、b和c为常数,且a不为0。
- 性质:图像为抛物线,开口方向由a的正负决定。
- 常用公式:顶点坐标公式:(h, k),其中h = -b / (2a),k = f(h) = -Δ / (4a),其中Δ表示判别式。
3. 平方根- 定义:对于非负实数x,其平方根是一个非负实数y,记作y = √x。
- 性质:平方根的平方是原来的数,即(√x)² = x,x ≥ 0。
4. 等比数列- 定义:数列中任意两个相邻项的比值相等的数列。
- 性质:公比q ≠ 0时,首项a₁与公比q确定一个等比数列。
- 常用公式:通项公式:aₙ = a₁ * q^(n-1)。
二、几何1. 平面几何基础知识- 垂直:两条线段、直线或线段与直线的夹角为90度。
- 平行:两条线段、直线或线段与直线的夹角为0度。
-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的和为180度。
- 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
2. 三角形- 三条边的关系:-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 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 三角形分类:-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
- 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
- 直角三角形:存在一个角为直角(90度)。
3. 圆- 圆周率π:定义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约等于3.14。
- 弧长与扇形面积:- 弧长:圆周上的一段弧的长度。
- 扇形面积:以弧为弧边、半径为半径的部分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
- 圆柱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体积:V = πr²h,其中r为底面半径,h为高度。
- 表面积:S = 2πr² + 2πrh,其中r为底面半径,h为高度。
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一、代数1. 一次函数及其应用一次函数的一般式表示为y = kx + b,其中k为斜率,b为常量。
一次函数的图像为直线,斜率k决定了直线的斜率和方向,常量b决定了直线的截距。
在实际问题中,一次函数可以用来描述一些简单的变化规律,如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成本与产量的关系等。
2. 二次函数及其应用二次函数的一般式表示为y = ax^2 + bx + c,其中a≠0。
二次函数的图像为抛物线,开口方向由系数a的正负确定。
二次函数在几何上可以描述抛物线的形状,同时在物理学和经济学中也有一些重要的应用,如自由落体运动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二次函数模型在市场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等。
3. 不等式及其应用不等式是数学中的一种比较关系,常见的形式包括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等。
解不等式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一些限制条件下的最优解或者满足某种条件的解集。
在现实生活中,不等式经常出现在各种优化问题中,如生产成本与产量的关系、利润与销售量的关系等。
4. 平方根和实数平方根是指对一个数进行开平方运算得到的结果,平方根的定义域是非负实数。
在解一些方程和不等式的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平方根的运算。
实数是指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在内的全体数的集合,实数的性质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幂运算等,是代数中的基本概念。
5. 整式的加减和乘除整式是由常数项和字母项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的代数式,整式的加减和乘除是代数中最基本的运算,对整式的加减和乘除运算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对代数的整体掌握程度。
在实际问题中,整式的加减和乘除也经常会涉及到一些复杂的计算问题,例如多项式的计算、代数式的化简等。
6. 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不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们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找到某个未知数的具体值或满足某种条件的范围。
中考数学必背知识点(精简必背)
中考数学必背知识点(精简必背)中考数学必背知识点一、不为零的量1.分式 $\frac{A}{B}$,分母 $B\neq 0$;2.二次方程 $ax^2+bx+c=0$($a\neq 0$);3.一次函数 $y=kx+b$($k\neq 0$);4.反比例函数 $y=\frac{k}{x}$($k\neq 0$);5.二次函数 $y=ax^2+bx+c=0$($a\neq 0$)。
二、非负数1.$|a|\geq 0$;2.$a\geq 0$($a\geq 0$);3.$a^{2n}\geq 0$($n$ 为自然数)。
三、绝对值:$|a|=\begin{cases}a。
& a\geq 0\\-a。
& a<0\end{cases}$四、重要概念1.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如果 $x^2=a$($a\geq 0$),则称 $x$ 为 $a$ 的平方根,记作:$x=\pm\sqrt{a}$,其中$x=\sqrt{a}$ 称为 $x$ 的算术平方根;2.负指数:$a^{-p}=\frac{1}{a^p}$;3.零指数:$a=1$($a\neq 0$);4.科学计数法:$a\times 10^n$($n$ 为整数,$1\leqa<10$)。
五、重要公式一)幂的运算性质1.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a^m\timesa^n=a^{m+n}$($a\neq 0$,$m$,$n$ 都是正数);2.幂的乘方法则:$(a^m)^n=a^{mn}$($m$,$n$ 都是正数);3.积的乘方法则:$(ab)^n=a^n\times b^n$($n$ 为正整数);4.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frac{a^m}{a^n}=a^{m-n}$($a\neq 0$,$m$,$n$ 都是正数,且 $m>n$)。
二)整式的运算1.平方差公式:$(a+b)(a-b)=a^2-b^2$;2.完全平方公式:$(a\pm b)^2=a^2\pm 2ab+b^2$。
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_学习数学需要注意什么
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_学习数学需要注意什么数学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而产生。
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录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1.一元二次方程3x2+5x-2=0的常数项是-2.2.一元二次方程3x2+4x-2=0的一次项系数为4,常数项是-2.3.一元二次方程3x2-5x-7=0的二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是-7.4.把方程3x(x-1)-2=-4x化为一般式为3x2-x-2=0.知识点2: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1.直角坐标系中,点A(3,0)在y轴上。
2.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任意点的横坐标为0.3.直角坐标系中,点A(1,1)在第一象限。
4.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在第四象限。
5.直角坐标系中,点A(-2,1)在第二象限。
知识点3: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1.当x=2时,函数y=的值为1.2.当x=3时,函数y=的值为1.3.当x=-1时,函数y=的值为1.知识点4:基本函数的概念及性质1.函数y=-8x是一次函数。
2.函数y=4x+1是正比例函数。
3.函数是反比例函数。
4.抛物线y=-3(x-2)2-5的开口向下。
5.抛物线y=4(x-3)2-10的对称轴是x=3.6.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1,2)。
7.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知识点5: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1.数据13,10,12,8,7的平均数是10.2.数据3,4,2,4,4的众数是4.3.数据1,2,3,4,5的中位数是3.知识点6:特殊三角函数值1.cos30°=根号3/2 。
2.sin260°+ cos260°= 1.3.2sin30°+ tan45°= 2.4.tan45°= 1.5.cos60°+ sin30°= 1.知识点7:圆的基本性质1.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
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一、数与代数。
1. 有理数。
- 有理数的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一一对应。
- 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a + b=0。
- 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即| a|=a(a≥0) -a(a<0)。
- 有理数的运算:- 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 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 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 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a^n 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2. 实数。
-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如√(2)、π等。
- 实数的概念: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 实数的运算:实数的运算顺序为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3. 代数式。
- 代数式的概念: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 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单项式是数与字母的乘积,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多项式是几个单项式的和。
- 整式的加减:实质是合并同类项,同类项是指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
初中数学中考最全知识点
初中数学中考最全知识点1.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的概念;(2)数的比较、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性质;(3)绝对值的概念和性质;(4)分数、小数的概念和性质;(5)比例、百分数的概念和性质。
2.代数表达式及其运算:(1)代数式、代数式的值、项、系数、次数的概念;(2)代数式的加减、乘法运算;(3)分配律、合并同类项、提公因式的运算。
3.方程与不等式:(1)方程的概念;(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及解的判定;(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4)简单的分式方程的解;(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及解的判定。
4.正数、负数、零的乘法和除法:(1)正数、负数、零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的规则;(2)结合律、交换律、分配律的运用。
5.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1)平面图形的分类及其性质;(2)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等计算方法;(3)空间图形的分类及其性质;(4)空间图形的表面积、体积等计算方法。
6.函数与图像:(1)函数的概念;(2)函数的自变量、因变量、定义域、值域、对称性等性质;(3)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4)辨别函数图象的类型。
7.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1)调查数据的整理、归纳、分析与运用;(2)频数、频率、平均数等统计概念;(3)直方图、折线图、饼状图等形式的展示。
8.统计与概率:(1)比对数据的概率大小;(2)事件的概念与意义;(3)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4)样本空间的概念与计算。
9.平方根与勾股定理:(1)平方根的概念与性质;(2)平方根的计算;(3)勾股定理的概念与应用。
10.比例与相似:(1)比例的概念及其性质;(2)比例与比例例子之间的关系;(3)相似的概念和性质;(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其应用。
11.变量与关系:(1)变量的概念与意义;(2)变量的变化规律与表达方式;(3)变量关系的表示方法。
12.应用题:(1)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2)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不等式、比例或者函数等。
初中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
初中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
一、整数与有理数
1. 整数的概念及性质
2. 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3. 整数的混合运算
4. 有理数的概念及性质
5.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6. 有理数的比较大小
7.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二、代数与方程
1. 代数式的概念及运算法则
2.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
3. 一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及解法
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及解法
5. 带有绝对值符号的方程及不等式
三、几何与图形
1. 角的概念及种类
2. 一次构图问题
3. 二次构图问题
4. 三角形的性质及分类
5. 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
6. 平面镶嵌问题
四、数据与统计
1.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折线图的绘制与解读
3. 条形统计图、饼图和表格的制作与分析
五、函数与图像
1.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性质
3. 函数图象的绘制及分析
六、概率与统计
1. 概率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抽样调查与统计的基本方法
3. 事件的概念及概率的运算规则
七、空间与变换
1. 空间图形的展开与剖视图的绘制
2. 刚体变换的概念及性质
以上是初中中考数学中的必考知识点,掌握了这些知识,就能对数学考试有一个较为全面的准备。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这些知识,并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中数学中考重要知识点
初中数学中考重要知识点
初中数学中考涉及的重要知识点如下:
1. 整数与有理数:包括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整数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等。
2. 分数与小数:涉及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与整数的混合运算,分数转换为小数等。
3. 代数式与方程:包括代数式的化简与展开,简单的一元一次
方程的解法,以及简单的代数方程的解法。
4. 几何图形:主要包括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的辨认,面积和体
积计算,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性质等。
5. 函数与图像:涉及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函数图像的绘制与分析,函数关系的表示与解读等。
6. 数据与统计: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示,数据的分析与解读,图表的读取与作图等。
7. 概率与统计:涉及概率的计算与判断,统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以及概率和统计的应用等。
初中数学中考的重要知识点相对来说比较基础,掌握了这些知识点,能够基本应对中考数学题目的要求。
在学习过程中,建议多做相关的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数学中考的成绩。
初三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
初三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初三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是帮助学生系统复习和掌握数学基础概念、公式和解题技巧的重要工具。
以下是对初三中考数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数与代数1. 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实数的性质和运算。
2. 代数式:包括代数表达式的简化、合并同类项、因式分解等。
3. 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法。
4. 函数:包括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5. 指数与对数:指数运算法则,对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二、几何1. 平面图形:包括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
2. 相似与全等:相似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3. 圆的性质:圆周角、切线、弧长、扇形面积等。
4. 立体几何:包括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三、统计与概率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数据的收集方法,数据的整理和描述。
2. 统计图表: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的绘制和解读。
3. 概率: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概率的计算方法。
四、解题技巧1. 审题: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2. 列式:根据题意列出相应的数学表达式或方程。
3. 计算:准确进行数学运算,注意运算顺序。
4. 检查:解题后要进行结果的检验和验证。
结束语通过以上对初三中考数学知识点的归纳,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准备中考。
数学学习需要不断的练习和思考,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记住,数学不仅仅是记忆公式和定理,更重要的是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原理。
祝你们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初中数学必考知识点102个
初中数学的必考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整数的加减乘除2. 分数的加减乘除3. 小数的加减乘除4.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5.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6. 平方根、立方根7. 整式的加减乘除8. 一元一次方程9. 一元一次不等式10. 一元一次方程组1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2. 二次根式13. 二次方程14. 一元二次不等式15. 一元二次方程组16. 一元二次不等式组17. 平面直角坐标系18. 直线方程19. 几何图形的性质20. 三角形的性质21. 三角形的面积22. 四边形的性质23. 圆的性质24. 圆的面积25. 圆的周长26.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27. 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28. 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29. 三角形的正弦定理30. 三角形的余弦定理31.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32. 三角形的高线定理33. 三角形的中线定理34.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定理35. 三角形的垂直平分线定理36. 三角形的中线定理37. 三角形的高线定理38.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定理39. 三角形的垂直平分线定理40. 三角形的中线定理41. 三角形的高线定理42.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定理43. 三角形的垂直平分线定理44. 三角形的中线定理45. 三角形的高线定理46.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定理47. 三角形的垂直平分线定理48. 三角形的中线定理49. 三角形的高线定理50.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定理51.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52. 一元二次不等式53. 一元二次方程组54. 一元二次不等式组55. 二次根式56. 二次方程57. 一元二次不等式58. 一元二次方程组59. 一元二次不等式组60.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61. 二次函数的性质6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6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64.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组65.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组66. 二次函数与二元二次方程67. 二次函数与二元二次不等式68. 二次函数与二元二次方程组69. 二次函数与二元二次不等式组70. 二次函数与二元二次方程71. 二次函数与二元二次不等式72. 二次函数与二元二次方程组73. 二次函数与二元二次不等式组74. 二次函数与二元二次方程75. 二次函数与二元二次不等式76. 二次函数与二元二次方程组77. 二次函数与二元二次不等式组78. 二次函数与二元二次方程79. 二次函数与二元二次不等式80. 二次函数与二元二次方程组81. 概率的基本概念82. 事件的概率83. 概率的加法法则84. 概率的乘法法则85. 排列组合86. 统计调查87. 统计图表的绘制与分析88.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89. 均值、中位数、众数的计算90. 简单的统计推断91. 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92. 一元二次函数的性质93. 一元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94. 一元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95. 一元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组96. 一元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组97. 一元二次函数与二元二次方程98. 一元二次函数与二元二次不等式99. 一元二次函数与二元二次方程组100. 一元二次函数与二元二次不等式组101. 一元二次函数与二元二次方程102. 一元二次函数与二元二次不等式。
初三数学必考知识点汇总
初三数学必考知识点汇总一、一元二次方程。
1. 定义。
-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般形式为ax^2+bx + c=0(a≠0),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2. 解法。
- 直接开平方法:对于方程x^2=k(k≥0),解得x=±√(k)。
例如方程(x - 3)^2=4,则x - 3=±2,解得x = 1或x = 5。
- 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通过配方转化为(x + m)^2=n(n≥0)的形式再求解。
例如对于方程x^2+6x - 1 = 0,配方得(x + 3)^2=10,解得x=-3±√(10)。
- 公式法: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 + c = 0(a≠0),其求根公式为x=frac{-b±√(b^2)-4ac}{2a}。
例如方程2x^2-3x - 1 = 0,其中a = 2,b=-3,c=-1,代入公式可得x=(3±√(9 + 8))/(4)=(3±√(17))/(4)。
- 因式分解法:将方程化为两个一次因式乘积等于0的形式,即(mx +n)(px+q)=0,则mx + n = 0或px + q = 0。
例如方程x^2-3x + 2 = 0,因式分解为(x - 1)(x - 2)=0,解得x = 1或x = 2。
3. 根的判别式。
-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 + c = 0(a≠0),其判别式Δ=b^2-4ac。
- 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Δ =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例如方程x^2-2x + 1 = 0,Δ=(-2)^2-4×1×1 = 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 = 1。
4. 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 + c = 0(a≠0),设其两根为x_1,x_2,则x_1+x_2=-(b)/(a),x_1x_2=(c)/(a)。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中考重点
中考数学重难点知识点归纳1、知识网络结构2、知识要点(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相交和平行,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如果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邻补角的性质:邻补角互补。
如图1所示,与互为邻补角,与互为邻补角。
+=180°;+=180°;+=180°;+=180°。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如图1所示,与互为对顶角。
=; =。
4、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中,如果有一个是直角或90°时,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如图2所示,当=90°时,⊥。
垂线的性质: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性质3:如图2所示,当a⊥b时,====90°。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5、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基本特征: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同一方,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一侧,这样的两个角叫同位角。
图3中,共有对同位角:与是同位角;与是同位角;与是同位角;与是同位角。
在两条直线(被截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侧,这样的两个角叫内错角。
图3中,共有对内错角:与是内错角;与是内错角。
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之间,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一旁,这样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
图3中,共有对同旁内角:与是同旁内角;与是同旁内角。
中考数学知识整理及总结1、实数的分类(1)按定义分类:(2)按性质符号分类:注: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实数的相关概念(1)相反数①代数意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②几何意义:在数轴上原点的两侧,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表示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或数轴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③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等于0.a、b互为相反数a+b=0.(2)绝对值|a|≥0.(3)倒数(1)0没有倒数(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a、b互为倒数.(4)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a(a≥0)的平方根记作.②一个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a≥0)的算术平方根记作.(5)立方根如果x3=a,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3、实数与数轴数轴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4、实数大小的比较(1)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靠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较大.(2)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两个正数,绝对值较大的那个正数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3)无理数的比较大小:初中数学知识点口诀1、初中数学知识点口诀人说几何很困难,难点就在辅助线。
初三数学常考知识点
初三数学常考知识点一、实数与代数1.有理数:整数、分数、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乘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等。
2.实数:实数的定义、实数的分类、实数的性质、实数的运算等。
3.代数式:代数式的定义、代数式的分类、代数式的运算等。
4.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等。
5.不等式:不等式的定义、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应用等。
6.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等。
7.点、线、面:点的定义、线的定义、面的定义、点、线、面的关系等。
8.平面几何基本概念:邻补角、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平行线、相交线、垂直、平行的性质等。
9.三角形: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的计算等。
10.四边形:四边形的定义、四边形的分类、四边形的性质、四边形的判定、四边形的计算等。
11.圆:圆的定义、圆的性质、圆的方程、圆的计算、扇形、弧、弦等。
12.空间几何:长方体、正方体、球、棱柱、棱锥等空间几何图形的性质、计算和应用。
13.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的图像、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应用等。
14.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定义、二次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应用等。
15.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等。
16.函数图像:函数图像的性质、函数图像的变换、函数图像的分析等。
四、统计与概率1.统计:统计的基本概念、统计的运算、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图表的制作等。
2.概率: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的计算、概率的应用等。
五、解决问题的方法1.方程思想:列方程、求解方程、检验解等。
2.函数思想:建立函数关系、求解函数问题等。
3.几何思想:利用几何性质、定理解决问题等。
4.数形结合思想: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等。
以上是初三数学常考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考数学必背知识点(完整版)
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代数部分第一章:实数基础知识点:一、实数的,分类:⎪⎪⎪⎪⎪⎩⎪⎪⎪⎪⎪⎨⎧⎭⎬⎫⎩⎨⎧⎪⎪⎪⎭⎪⎪⎪⎬⎫⎪⎪⎪⎩⎪⎪⎪⎨⎧⎩⎨⎧⎪⎩⎪⎨⎧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1、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总可以写成q p 的,形式,其中p 、q 是互质的,整数,这是有理数的,重要特征。
2、无理数:初中遇到的,无理数有三种:开不尽的,方根,如2、34;特定结构的,不限环无限小数,如1.101001000100001……;特定意义的,数,如π、45sin °等。
3、判断一个实数的,数性不能仅凭表面上的,感觉,往往要经过整理化简后才下结论。
二、实数中的,几个概念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1)实数a 的,相反数是 -a ; (2)a 和b 互为相反数⇔a+b=02、倒数:(1)实数a (a ≠0)的,倒数是a1;(2)a 和b 互为倒数⇔1=ab ;(3)注意0没有倒数 3、绝对值:(1)一个数a 的,绝对值有以下三种情况:⎪⎩⎪⎨⎧-==0,0,00, a a a a a a(2)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从数轴上看,一个实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3)去掉绝对值符号(化简)必须要对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实数进行数性(正、负)确认,再去掉绝对值符号。
4、n 次方根(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设a ≥0,称a ±叫a 的,平方根,a 叫a 的,算术平方根。
(2)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3)立方根:3a 叫实数a 的,立方根。
(4)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三、实数与数轴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称为数轴。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
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
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1.只有一条直线通过同一平面上的两点。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4.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垂直线段最短。
5、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6.如果两条直线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7、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8、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9、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0、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
中考重点知识点11、边角边定理(SAS):有两边和他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12、角边角定理(ASA):有两角和他们的夹边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13、(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14、边边边定理(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的。
15.一个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和这个角的两边之间的距离相等。
16、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17、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角平分线平分且垂直底线。
18、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底边上的中线与高相同。
19.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0、有一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初中数学重点考点21、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角是30°,那他所对应的边是斜边的一半。
22.线段中垂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23、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和。
2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与对角相同。
2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6.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7、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28.正方形的四个角是直角,四条边相等。
29.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同。
30.在同一个底边上有两个等角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以上就是初三网小编为大家总结的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中考必考的21个知识点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中考必考的21个知识点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初中,数学,中考,必考,21个,知识点,,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中考初中中查看更多范文。
初中数学中考必考的21个知识点
一、数轴
1.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2.数轴上的点: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
(一般取右方向为正方向,数轴上的点对应任意实数,包括无理数)
3.用数轴比较大小:一般来说,当数轴方向朝右时,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二、相反数
1.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2.相反数的意义:掌握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存在,从数轴上看,除0外,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它们分别在原点两旁且到原点距离相等。
3.多重符号的化简:与“+”个数无关,有奇数个“﹣”号结果为负,有偶数个“﹣”号,结果为正。
4.规律方法总结: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就是在这个
-1-
数的前边添加“﹣”,如a的相反数是﹣a,m+n的相反数是﹣(m+n),这时m+n是一个整体,在整体前面添负号时,要用小括号。
三、绝对值
1.概念:数轴上某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
②绝对值等于一个正数的数有两个,绝对值等于0的数有一个,没有绝对值等于负数的数。
③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
2.如果用字母a表示有理数,则数a绝对值要由字母a本身的取值来确定:
①当a是正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本身a;②当a是负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a;③当a是零时,a的绝对值是零。
即|a|={a(a>0)0(a=0)﹣a(a<0)四、有理数大小比较 1.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可以利用数轴,他们从左到有的顺序,即从大到小的顺序(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有理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也可以利用数的性质比较异号两数及0的大小,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2-
2.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①正数都大于0;②负数都小于0;
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
有理数大小比较的三种方法:
1.法则比较: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2.数轴比较: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大于左边的点表示的数。
3.作差比较:
若a﹣b>0,则a>b;若a﹣b<0,则a<b;若a﹣b=0,则a=b。
五、有理数的减法
1.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即:a﹣b=a+(-b)
2.方法指引:
①在进行减法运算时,首先弄清减数的符号;②将有理数转化为加法时,要同时改变两个符号:一是运算符号(减号变加号);二是减数的性质符号(减数变相反数)
-3-
注意:在有理数减法运算时,被减数与减数的位置不能随意交换;因为减法没有交换律。
减法法则不能与加法法则类比,0加任何数都不变,0减任何数应依法则进行计算。
六、有理数的乘法
1.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0。
3.多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①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②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4.方法指引:
①运用乘法法则,先确定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
②多个因数相乘,看0因数和积的符号当先,这样做使运算既准确又简单。
七、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
2.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注意各个运算律的运用,使运算过程得到简化。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四种运算技巧:
-4-
1.转化法:一是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二是将乘方转化为乘法,三是在乘除混合运算中,通常将小数转化为分数进行约分计算。
2.凑整法:在加减混合运算中,通常将和为零的两个数,分母相同的两个数,和为整数的两个数,乘积为整数的两个数分别结合为一组求解。
3.分拆法:先将带分数分拆成一个整数与一个真分数的和的形式,然后进行计算。
4.巧用运算律:在计算中巧妙运用加法运算律或乘法运算律往往使计算更简便。
八、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1.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科学记数法形式:a×10n,其中1≤a<10,n为正整数。
2.规律方法总结:
①科学记数法中a的要求和10的指数n的表示规律为关键,由于10的指数比原来的整数位数少1;按此规律,先数一下原数的整数位数,即可求出10的指数n。
②记数法要求是大于10的数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实质上绝对值大于10的负数同样可用此法表示,只是前面多一个负号。
九、代数式求值
1.代数式的: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计算后所得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2.代数式的求值:求代数式的值可以直接代入、计算.如果给出的代数式可以化简,要先化简再求值。
题型简单总结以下三种:
①已知条件不化简,所给代数式化简;②已知条件化简,所给代数式不化简;③已知条件和所给代数式都要化简。
十、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
图形的变化类的规律题:首先应找出图形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找到各部分的变化规律后直接利用规律求解。
探寻规律要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善用联想来解决这类问题。
十一、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性质:
性质1:等式两边加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得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结果仍得等式。
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利用等式的性质对方程进行变形,使方程的形式向x=a的形式转化。
应用时要注意把握两关:①怎样变形;
②依据哪一条,变形时只有做到步步有据,才能保证是正确的。
十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定义:使一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等式左右两边相等。
十三、解一元一次方程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这仅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针对方程的特点,灵活应用,各种步骤都是为使方程逐渐向x=a形式转化。
2.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先观察方程的形式和特点,若有分母一般先去分母;若既有分母又有括号,且括号外的项在乘括号内各项后能消去分母,就先去括号.
3.在解类似于“ax+bx=c”的方程时,将方程左边,按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并为一项即(a+b)x=c.使方程逐渐转化为ax=b的最简形式体现化归思想.将ax=b系数化为1时,要准确计算,一弄清求x时,方程两边除以的是a还是b,尤其a为分数时;二要准确判断符号,a、b同号x为正,a、b异号x为负。
-7-
十四、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类型有:
(1)探索规律型问题;(2)数字问题;
(3)销售问题(利润=售价﹣进价,利润率=利润进价×100%);
(4)工程问题(①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②如果一件工作分几个阶段完成,那么各阶段的工作量的和=工作总量);
(5)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6)等值变换问题;(7)和,差,倍,分问题;(8)分配问题;(9)比赛积分问题;
(10)水流航行问题(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2.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如下:首先审题找出题中的未知量和所有的已知量,直接设要求的未知量或间接设一关键的未知量为x,然后用含x的式子表示相关的量,找出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作答,即设、列、解、答。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五个步骤:
-8-
1.审:仔细审题,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
2.设:设未知数(x),根据实际情况,可设直接未知数(问什么设什么),也可设间接未知数.
3.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解:解方程,求得未知数的值.
5.答:检验未知数的值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题意,完整地写出答句.
十五、专题: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
1.对于此类问题一般方法是用纸按图的样子折叠后可以解决,或是在对展开图理解的基础上直接想象。
2.从实物出发,结合具体的问题,辨析几何体的展开图,通过结合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化,建立空间观念,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3.正方体的展开图有11种情况,分析平面展开图的各种情况后再认真确定哪两个面的对面。
十六、直线、射线、线段1.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①直线: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或用两个大写字母(直线上的)表示,如直线Ab。
②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射线l;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端点在前,如:射线oA.注
-9-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
谢谢支
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