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参赛说课稿:高中政治必修三《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说课稿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说课稿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说课稿1一、说教材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教版必修教材《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一课的第一个框题。
多样性是当代世界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前提。
因此,本框知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本单元中,它是一个引子,开启了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之门。
2、说教学的重、难点根据课程标准以及高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特点,我确定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确定重点的依据:丰富的世界文化表现在文字、建筑、服饰、饮食、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众多方面。
世界有许多辉煌的文化成就和著称于世的文化遗产。
可以说,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在教材内容中有许多关于文化的论述和概念。
其中“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难点:尊重文化多样性必然性。
确定难点的依据:对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和重要性,高二学生已经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有些学生甚至可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上进行分析,但是要把这种认识内化为一种情感认同,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因此。
如何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就成为本课要突破的难点所在了。
3、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框知识结构和教材内容分析,结合高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拟订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能力: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资多彩的魅力。
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多样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二、说教法和学法1、学情分析当代高中学生普遍具有视野开阔,思维敏锐,接受性强的特点。
一方面,他们对外来的文化特别敏感,也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等抽象思维能力。
但是,这些认识都还停留在浅层次,必须引导他们全面的系统的了解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另一个方面,当代学生对我们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却相当陌生,只有一些零碎的片面的甚至不正确的认识。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精品教案情景导入材料一: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于2013年10月在山东举办,是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盛会。
“十艺节”的标志、节歌征集活动将以社会公开征集和单位邀请投稿两种方式同步进行,统一评选。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标志、节歌应征作品要体现“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宗旨,体现文化创新,融时代特征、山东特色、艺术特点于一体,构思新颖、创意鲜活,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冲击力。
材料二:歌剧《赵氏孤儿》是山东省直艺术院团为迎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而打造并第一个公演的剧目。
8月21日至24日,由山东歌舞剧院历时半年排演的原创歌剧《赵氏孤儿》在山东剧院首演,获得巨大成功。
恢弘的场面、磅礴的气势、动人的情感和精彩的演唱震撼了现场观众,再次展现了这部经典题材的艺术感染力。
歌剧《赵氏孤儿》采取了西洋歌剧的基本样式,同时融入了民族音乐元素和戏曲的表现手法,以纯粹歌剧的结构形式进行艺术的表达与呈现。
同时运用了表现主义艺术手法,全剧贯穿着屈死冤魂的反复吟唱以及大量意识流的闪回,现实时空与非现实时空交替出现、此起彼伏,以此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复杂的心理挣扎。
演出还采用了史诗性的表达方式,充分利用音乐、场面、舞美、合唱队、人物表演等综合手段对剧中重要的戏剧情境进行艺术性的渲染。
自学导思(1)两则材料分别是怎样体现文化多样性的?(2)举办中国艺术节将对山东省的文化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知识梳理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2)文化遗产: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1)文化多样性的界定2.透视文化的多样性(2)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1)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理解其他民族文化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2)在国际文化事务中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1、民族节日:__________的长期积淀。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示范说课稿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的构思。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一课的第一个框题,本框题包括了“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2、透视文化的多样化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三个小标题内容。
多样性是当代世界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前提。
因此,本框知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本单元中,它是一个引子,开启了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之门。
(二)教学目标本课教学我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先导,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为出发点,以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落脚点,在大胆整合的基础上,我确立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2、能力目标:(1)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2)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课程标准以及高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特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确定重点的依据:丰富的世界文化表现在文字、建筑、服饰、饮食、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众多方面,不同民族的文化各具特点。
只有让学生在这些方面有所感受,才能真正理解文化的多样性。
2. 难点:学会用正确对待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
确定难点的依据:由于学生生活的环境以学校家庭为主,接触的文化事物不多,对不同文化虽有所接触,但认识不深。
二.说学情当代高中学生普遍具有视野开阔,思维敏锐,接受性强的特点。
一方面,他们对外来的文化特别敏感,也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等抽象思维能力。
但是,这些认识都还停留在浅层次,必须引导他们全面的系统的了解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高中思想政治《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学 生 总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4、视频的最后用多种文字展示相约北京,体现了我们对待文化多样性是怎样的态度和原则?
(二)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1、态度:
2、原则:
两道题
结合同学们现实生活中的经验, 想一想哪些东西还可以申报
小 组 讨论
回答
小 组 合作
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与意义, 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树立各民族文
化一律平等的态度。
教学重点
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
教学难点
世界文化多样性。
教法学法
1.自主学习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3、合作探究学习
教具
多媒体、教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知识结构
学生活
动
导入
展示课件过渡
展示图片
展示
欣赏一曲《梅花三弄》,大家猜猜所使用的是什么乐器?
文化是民族的(体现文化的个性),原因是什么
2、中国向现文化的共性),原因是什么
三)文化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3、短短几分钟的视频,出现那么多的中国印记,这些印记对中华民族和世界来说有什么意义?
三、尊重文化多样性
(一)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镜头一:猜猜民族服饰? 镜头二:猜猜国家建筑?
大家很快能够从图片中判断出哪个国家, 说明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第三课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民族节日知多少?
1、民族节日
(1)含义
2018年法定假日的安排表
古琴
自 由 回答
学 生 自由
高中政治必修三《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说课稿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说课稿高二政治设计理念与整体思路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根据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要求,结合本课的特点,我对本课设计如下:1、课前准备:学生分三组分别针对民族节日、文化遗产和其他方面文化差异搜集资料;2、课堂以学生展示为主线,结合学生展示的材料深入思考、归纳;3、对重难点问题结合生活实例深入合作探究;4、小结,实现知识的体系建构。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选自“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框,即第二单元第一框;第二单元既是第一单元文化现象的进一步探究和延伸,又是理解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的基础,即深化文化竞争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其围绕四个问题,世界文化多样性、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文化创新,讲文化为何发展,如何发展。
世界文化多样性承担文化为什么发展这一使命。
因此,本框知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本单元中,它是一个引子,开启了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之门。
作用:学习本框知识,有助于确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进而指导实践,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课程标准】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根据课程标准和参照考纲考点,确定以下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生搜集、展示活动,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和差异,阐述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再通过辨析理解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关系,进而分析文化多样性的价值,理解在国际事物中,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和原则。
2、能力目标通过介绍民族节日、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在引导评析“抵制洋节”、“美军亵渎古兰经”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伴随感受世界文化精粹、体会其价值过程,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增强做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中政治必修三教案:第三课 第一框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前言:
转变观念,端正态度,思想是行动的指针,态度的端正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
由于学校、考试等因素的差异,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初中,政治学科是不被重视的,有些地方在中考中政治学科还实行开卷考试,于是在很多同学的眼中,政治是一门副科,可学可不学。
3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政治成了一门必修课,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相应内容,否则势必影响毕业和升学,因此,进入高中以后,同学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对政治学科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因为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学习态度端正了,才有学好政治的可能,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制定计划,明确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学好思想政治的基本保证。
5如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什么时间看政治、看几遍、要掌握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书,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尤其是要转变那种认为“政治学科只要考试之前突击看一看背一背就行了”的错误观念。
6养成习惯,掌握方法“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让人终身受益,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学习更是如此。
7定期总结,查漏补缺,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
”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而且有很多内容会容易产生混淆。
这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查漏补缺就显得非常必要。
因此作者整理了政治学习的课件提供大家使用学习。
高一年级政治学科
集体备课教案。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3.1【教学设计】《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必修教材《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三课的第一个框题。
包括了“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2.透视文化的多样性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三个小标题教材内容。
其中“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是导引内容,主要是启发学生感受和理解丰富的文化的多样性,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世界文化产生兴趣。
“2.透视文化的多样性”重点是提高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论分析和认识。
帮助学生认识文化是民族的,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主要引导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树立不同民族相互尊重,发展本民族文化同时,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通过本框内容的学习促使学生在面对不同的文化时,能够正确对待文化差异,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才能让文化百花齐放。
本框知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本单元中,它是一个引子,开启了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之门。
1、通过了解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等世界文化的表现形式,使学生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认识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进而能够阐明文化多样性的含义、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掌握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2、通过列举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等世界文化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观察和理解文化现象的能力;通过理解文化遗产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培养综合归纳观点的能力;通过探讨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师通过启发、设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实时加以引导,关注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和思想观念的形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的了解,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多元文化存在的意义,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文化的观念,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原因【教学难点】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1) 对照导学案自学课本知识。
(2) 收集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运动项目、建筑艺术、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民族节日,文化遗产等相关资料,体悟它们各自的特点。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说课稿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说课稿第一篇: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我对本节内容将进行分析一,说教材地位和作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教版高中教材《文化生活》中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一框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什么是文化,文化对人的影响,掌握了文化的概念后再来学习文化的多样性就没有那么困难了,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接下来学习文化传播,文化继承,文化创新等都与文化的多样性有着密切关系,所以这节课在本单元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学好这一课,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文化传播,文化继承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了解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等世界文化的表现形式,使学生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认识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 2,能力目标通过介绍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分析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内容,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多元文化存在的意义教学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最终学生要能够解释“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深刻含义。
四,说教法既然要使学生理解文化的多样性,那就必须向学生展示足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提供大量的资料,才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从而认同多元的文化,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而且高二的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对外来文化比较敏感,对一些事物也会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所以我上课过程中也会让学生自己探究,搜寻多样的文化。
最终讨论得出结论:世界文化异彩纷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高中政治必修3《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一】

高中政治必修3《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民族节日、文化遗产的认识,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二)能力目标;(1)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2)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的多样。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教学重难点重点:文化多样性难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过程(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课堂探究: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建筑艺术、语言文字,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请举一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探究提示:(1)正式列入奥运会的体育运动项目有20多种,而没列入奥运会的就更多了,如中国的武术、日本的相扑等;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杰作遍布世界各地,展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特色;世界各地的人们使用不同文字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它们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2)就建筑艺术方面举例加以证明。
北京故宫是明清24代帝王的宫殿,已有近700年的历史,宫城内的主要建筑是外朝的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位于故宫中央,在汉白玉台基的衬托下,红墙黄瓦、飞檐翘首的三大殿犹如天宫仙阁,是故宫中最雄伟庄严的部分,充分体现了帝王的尊严感和君临天下的气势。
印度的建筑艺术光彩夺目,其基本特点是与宗教密切相关。
而佛教的佛塔、佛寺、石柱、石窟、古代印度建筑艺术的精华所在。
早期的基督教堂是具有隐蔽性的“宅第教堂一o地下墓穴”,4世纪时出现了正式的教堂建筑。
9~12世纪末主要是罗马式建筑,1 5世纪哥特式取代了罗马式建筑的地位。
建筑艺术是封建主艺术观的体现,罗马戈让人望而生畏,哥特式则有飞腾升华,超脱尘世的效果。
近现代的教堂建筑超出了教堂建筑的风格和套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生活在世界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创造出了形形色色,具有鲜明标识的民族文化,构成了多样性的世界文明与文化。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说课稿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 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第一框内容。
本框题主要讲述了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以及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和态度等知识。
这一框题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它是对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中关于文化的含义、特点和作用等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另一方面,又为下一框题“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文化自信。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学生,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学习,对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深入的思考。
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心理特点方面,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参与课堂活动,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包括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2)理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3)明确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和态度。
2、能力目标(1)通过对文化多样性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意识,树立平等、开放、包容的文化观。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2、教学难点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高中政治第三课《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精选5篇)

高中政治第三课《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精选5篇)高中政治第三课《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篇1【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异彩纷呈,交相辉映”、“透视文化的多样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三个小标题。
其中“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是导引内容,主要是启发学生感受和理解文化的多样性,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世界文化产生兴趣。
“透视文化的多样性”重点是提高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论分析和认识。
帮助学生认识文化是民族的,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主要引导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树立不同民族相互尊重,发展本民族文化同时,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明确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知道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明确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2、能力目标: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的多样。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和意义,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教学难点尊重文化多样性必要性。
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需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需要”是本课时教学内容中的难点。
【学生分析】高中学生有一定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能自主搜集材料、加工,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非常有趣,使他们有浓厚的学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景教学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过程】导入:20xx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已经有2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定参加,到时世博会将会成为一场世界文化的盛宴,充分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
这节课学习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探究:看课本28—29页三个镜头。
三个镜头共同说明了什么?提示:同样是体育运动项目,欧美国家流行击剑,韩国盛行跆拳道,中国人爱好武术,说明了什么?提示:同样是建筑,中国的故宫、印度的泰姬陵、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建筑风格各不相同,各有特点,说明了什么?学生:不同国家的文化是不一样的,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新课推进】(一)世界文化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板书)首先,我们来欣赏PPT内容,包括各地节日,文化遗产等等,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独特的文化,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1.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板书)(1)(什么叫)民族节日,(即)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而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下面我们来看PPT内容:①春节前夕,农民工从各地返乡、春节时,贴春联,放烟花等。
②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等。
然后向学生说明: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庆祝活动丰富多彩,通过扫尘、守岁、挂年灯、贴春联、放鞭炮、拜年、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赏花灯等习俗活动,祝福新的一年团圆发财、万事如意,整个节日期问充满着喜庆的气氛。
稍加详细介绍一下端午节。
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探讨:我国或国外还有哪些比较著名的民族节日,他们表现出了哪些民族文化或民族情感。
2.文化遗产: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板书)──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提问学生:你去过哪些文化遗产,能举例分析一下它们的历史成就和文化特色吗?可以举例:地震出的丽江古城,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展现了悠久、淳朴的纳西族文化。
《世界文化多样性》示范说课稿!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的构思。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一课的第一个框题,本框题包括了“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2、透视文化的多样化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三个小标题内容。
多样性是当代世界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前提。
因此,本框知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本单元中,它是一个引子,开启了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之门。
(二)教学目标本课教学我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先导,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为出发点,以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落脚点,在大胆整合的基础上,我确立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2、能力目标:(1)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2)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课程标准以及高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特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确定重点的依据:丰富的世界文化表现在文字、建筑、服饰、饮食、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众多方面,不同民族的文化各具特点。
只有让学生在这些方面有所感受,才能真正理解文化的多样性。
2. 难点:学会用正确对待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
确定难点的依据:由于学生生活的环境以学校家庭为主,接触的文化事物不多,对不同文化虽有所接触,但认识不深。
二.说学情当代高中学生普遍具有视野开阔,思维敏锐,接受性强的特点。
一方面,他们对外来的文化特别敏感,也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等抽象思维能力。
但是,这些认识都还停留在浅层次,必须引导他们全面的系统的了解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高中政治必修3《世界文化多样性》教案2篇

高中政治必修3《世界文化多样性》教案2篇Lesson plan of world cultural diversity for senior high school p olitics compulsory course 3高中政治必修3《世界文化多样性》教案2篇前言:政治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
其性质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受教育方针、目的制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方向性。
本教案根据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高中政治必修3《世界文化多样性》教案2、篇章2:高中政治必修3《世界文化多样性》教案篇章1:高中政治必修3《世界文化多样性》教案教学准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民族节日、文化遗产的认识,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二)能力目标;(1)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2)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的多样。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教学重难点重点:文化多样性难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过程(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课堂探究: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建筑艺术、语言文字,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请举一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探究提示:(1)正式列入奥运会的体育运动项目有20多种,而没列入奥运会的就更多了,如中国的武术、日本的相扑等;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杰作遍布世界各地,展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特色;世界各地的人们使用不同文字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它们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高中政治必修3《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3《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高中政治必修3《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民族节日、文化遗产的认识,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二)能力目标;(1)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2)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的多样。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教学重难点重点:文化多样性难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过程(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课堂探究: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建筑艺术、语言文字,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请举一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探究提示:(1)正式列入奥运会的体育运动项目有20多种,而没列入奥运会的就更多了,如中国的武术、日本的相扑等;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杰作遍布世界各地,展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特色;世界各地的人们使用不同文字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它们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2)就建筑艺术方面举例加以证明。
北京故宫是明清24代帝王的宫殿,已有近700年的历史,宫城内的主要建筑是外朝的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位于故宫中央,在汉白玉台基的衬托下,红墙黄瓦、飞檐翘首的三大殿犹如天宫仙阁,是故宫中最雄伟庄严的部分,充分体现了帝王的尊严感和君临天下的气势。
印度的建筑艺术光彩夺目,其基本特点是与宗教密切相关。
而佛教的佛塔、佛寺、石柱、石窟、古代印度建筑艺术的精华所在。
早期的基督教堂是具有隐蔽性的“宅第教堂一o地下墓穴”,4世纪时出现了正式的教堂建筑。
9~12世纪末主要是罗马式建筑,1 5世纪哥特式取代了罗马式建筑的地位。
建筑艺术是封建主艺术观的体现,罗马戈让人望而生畏,哥特式则有飞腾升华,超脱尘世的效果。
近现代的教堂建筑超出了教堂建筑的风格和套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生活在世界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创造出了形形色色,具有鲜明标识的民族文化,构成了多样性的世界文明与文化。
高中思想政治说课模板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尊敬的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是号选手,我今天要讲的课题是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它是选自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框的内容。
好,首先进行我的说课环节,先来看一下我对整节课的设计思路,总体上呢,以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基于高二学生的实际和与文化的多样性相关的教学任务注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挖掘和合作特别是教学活动中的合作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啊不仅仅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及技能,更强调文化赏析的教育与熏陶,领悟文化的精神品质,尽可能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那从教材方面来看呢,我将本节课的内容知识呢分为三个知识层框,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2.透视文化的多样性;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那本节课呢在整个章节当中,起着关键而重要的作用,它为接下来进一步学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等方面的知识呢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和结构基础。
在透过教材的基础上呢,我们不难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而本节课的难点则应该是学会用正确地方法对待不同的文化差异。
那再来看一下本节课的学情,那此次授课的对象呢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处于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啊,身心迅速发展,自我意识和独立性日渐增强,开始理性的思考社会和人生的重大问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引导他们赏识不同的民族文化精华,学会珍惜中华文化的价值,弘扬民族精神,尊重世界文化的差异,“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对于丰富其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综合以上对教材和学情以及教法学法的分析呢,我们不难看出啊,再结合与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要求呢,我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出发,确定了如下具体的三维目标,第一,能够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理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第二,能够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做到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支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原则,采用 如下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根据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课前给学生布置任 务、课中以学生任务展示位主线,让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收获知识,锻炼能 力; 2、“引探教学法” 即“引导——探究教学法”。对于重难点问题,结合实例引 导学生自主探究; 3、辨析法:对于易混易错知识点,以辨析的方式加以区分,引起注意。 (三)学习方法 1、自主探索学习法。即根据课前任务要求,自主搜集资料、筛选整理。
根据课程标准和参照考纲考点,确定以下三维目标:
1、课前准备:学生分三组分别针对民族节日、文化遗产和其他方面文化差异 1、知识目标
搜集资料;
通过学生搜集、展示活动,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和差异,阐述文化多样性
2、课堂以学生展示为主线,结合学生展示的材料深入思考、归纳;
的含义及表现;
3、对重难点问题结合生活实例深入合作探究;
2、能力目标 通过介绍民族节日、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能
力; 在引导评析“抵制洋节”、“美军亵渎古兰经”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合
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伴随感受世界文化精粹、体会其价值过程,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增 强做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
确立依据:考纲要求基本知识点,学习以后知识的基础。 2、教学难点
难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观念 确立依据: 由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和本框承担的任务决定。一方面,理解世界文化 的多样性的价值,首先要理解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关系,这是比较抽象的;另一 方面,本框讲为何发展文化,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但是文化多样性的价值需 要认同,需要学生亲身去感知、体会,进而产生共鸣,才能发自内心的去尊重不同 民族文化,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于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将在教学过程中呈现。
因此,本框知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本单元中,它是一个引子,开启了本 单元知识的学习之门。
作用:学习本框知识,有助于确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理解尊重文化多样 性的原因,进而指导实践,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确立依据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世界文化多样性(表现、含义、特征);
尊重文化多样性(态度、原则)
再通过辨析理解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关系,进而分析文化多样性的价值,理
4、小结,实现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体系建构。
解在国际事物中,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和原则。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选自“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框,即第二单元第一框; 第二单元既是第一单元文化现象的进一步探究和延伸,又是理解第三单元和第 四单元的基础,即深化文化竞争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 其围绕四个问题,世界文化多样性、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文化创新,讲文化为何发展,如何发展。世界文化多样性承担文化为什么发展这一 使命。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说课稿 高二政治
设计理念与整体思路
(二)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 【课程标准】
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根据新课程“以学生为 值,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主体”的理念要求,结合本课的特点,我对本课设计如下:
结合本课内容评析“美军亵渎古兰经事件”及“抵制洋节说”。
(四) 小结(2 分钟) 结合板书设计,进行知识建构,回答导入新课时的问题,如何认识文化多
样性,怎样对待文化多样性。强调每一个人都要身体力行,相信在大家的努力 下,民族文化、世界文化会更加繁荣。
二、 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
1、学生特点 ① 视野开阔、思维敏锐,对外来文化敏感、对传统文化认识还比较片面; ② 有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和初步价值判断,但还停留在浅层次上。
2、对应对策 ①创造机会,充分调动积极性; 任务驱动,促进其全面了解。 ②及时引导,培养理性思维;亲身体会,引起情感共鸣。
三、 教法和学法
2、小组合作法。即根据探究问题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 理性分析及探究合作等能力。
3、实习作业法。即为申报东北亚文化之都而献策,运用所学切实去发现文化 价值,增强做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分三组分别针对民族节日、文化遗产及其他文化差异搜集资料并筛选; 老师制作课件并随时指导。 (二) 情境导入(5 分钟) “上海世博会闭幕报道”一段视频。 世博会这场文化盛宴充分展示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那么如何理解世界文化的 多样性,又怎么对待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呢?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大家的脚步共同来体 会。 设计意图:直击核心
中流传,表达她们喜怒哀乐的文字。随着最后一位自然传人的去世,女书面临 失传的危险。
你还知道哪些濒临消失的文化遗产,谈谈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展示三:世界文化其他方面的差异
思考:为什么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自己的民族节日? 展示二:文化遗产
小科普: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PPT 展示例子区别)
2
(三) 课堂展示与探究(33 分钟) 综合课前的准备情况,分组进行展示,并结合教材内容深入思考、探究,以学 生为主体,教师针对学生的探究情况加以引导,主要集中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深入 挖掘问题、及时调整探究方向、引导总结归纳等几个方面,具体展开设计如下: 展示一:民族节日
探究一 女书是湖南江永等地流传的一种古老的女性文字,两千多年来,只在女性
思考: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含义、特征。
辨析: “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思考: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关系、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探究二: 1、据悉因美军狱方亵渎古兰经,关塔那摩监狱 130 名囚犯已经进行了约 40 天 的绝食抗议活动。
3
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在中国越来越流行,使 得“年轻一代过圣诞已成习惯,几乎和春节平起平坐。”对此,有人提出要“抵制 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