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临床病理穿刺及活检组织研究新进展

合集下载

2023关注基于临床需求的肺癌病理诊断进展(全文)

2023关注基于临床需求的肺癌病理诊断进展(全文)

2023关注基于临床需求的肺癌病理诊断避展(金支)摘要为满足肿瘤精准治疗时代的临床需求,肺癌的病理诊断也在不断重新和发展,主要体现在肺癌组织学分类的不断重新、用于指导靶向药物治疗的分子检测、免疫治疗相关标志韧的检测及新辅助治疗后病理评估方面的进展。

新时代肺癌病理诊断体现了临床-影像-病理等多学科诊断模式,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精准化,以期更好地为临床提供治疗及预后指导。

正文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肺癌仍是我国总体发病率和癌症相关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目前,肿瘤治疗己迈入个体化治疗的时代,新时代的病理诊断模式也体现了形态与分子相结合的特点。

肺癌的病理诊断在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前提下也在不断更新和进展,主要体现在肺癌组织学分类的不断重新、用于指导靶向药物治疗的分子检测、免疫治疗相关标志物的检测及新辅助治疗后病理评估方面的进展。

一、肺肿瘤分类的重新对临床和病理诊断产生的影响1肺腺癌分类的更新为术中冷冻切片诊断带来的挑战:自2015年第4版WHO肺肿瘤分类(简称第4版分类)出版,肺腺癌分类发生了重大变化。

随着低剂量螺旋CT在肺部疾病筛查的应用,以磨玻璃结节为主的肿瘤性肺小结节检出率逐渐升高,第4版分类中组织学主要表现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立腺癌、微浸润性腺癌及附壁型为主的浸润性腺癌。

肺腺癌分类的调整已被证实能够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预后依据,研究显示原{立腺癌和微浸润性腺癌5年生存率接近100%。

||备床也逐步在探索对于原位腺癌或微浸润性腺癌等阜期病变采取亚肺叶切除的可行性。

虽然尚未纳入各种标准指南,多项研究己显示亚肺叶切除的优势。

因此,临床医师对肺腺癌术中冷}芽、切片病理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要求区分微浸润性腺癌与浸润性腺癌。

因两者术式不同,前者可采用亚肺叶切除,而后者即使较小的浸润性腺癌优先采用肺叶切除。

微浸润性腺癌与浸润性腺癌鉴别诊断主要涉及浸润范围和浸润成分的判断。

由于冷}芽、切片取材高限,容易造成浸润范围判断不准确,这使得术中冷冻切片诊断微浸润性腺癌更为困难。

肺癌治疗领域的新进展

肺癌治疗领域的新进展

肺癌治疗领域的新进展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虽然治疗手段与技术不断进步,但肺癌仍是全球致死率最高的癌症。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在肺癌治疗领域发生了诸多新的进展。

1. 全面基因组测序技术全面基因组测序技术已逐渐成为精准医学的主要手段,尤其在个体化化肺癌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对个体肺癌患者的遗传变异进行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一些关键基因,如EGFR、ALK、ROS-1等,这些基因的变异是导致一部分肺腺癌患者发病的原因。

此外,在肺癌治疗中,全面基因组测序技术也可以帮助医生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案。

各制药公司已经推出了一些具有特异性的靶向药物,这些药物能够直接靶向肺癌的特定基因变异,提高治疗效果。

2.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的癌症治疗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激活T细胞等免疫细胞抗击癌细胞。

相比传统治疗手段,免疫治疗的优势在于其能够大大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同时也能够帮助患者增强免疫力,提高治疗成功率。

在肺癌治疗中,免疫治疗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D-1/PD-L1抑制剂是免疫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它能够阻止肿瘤细胞释放PD-L1,增加肿瘤细胞被T细胞攻击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3. 微创手术微创手术是一种使用镜子和显微镜的技术,能够在不侵入人体的情况下进行手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微创手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肺癌手术治疗中。

相比传统的手术方法,微创手术不但能够减少对患者身体的伤害,而且创口更小,更容易恢复。

同时,微创手术也可以帮助医生更精准地切除患者的恶性肿瘤预防肺癌复发。

4. 合理用药随着药物研发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药物被用于治疗肺癌。

然而,药物的治疗效果与药物的合理使用直接相关。

对于不同类型的肺癌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药物是非常重要的。

在肺癌治疗中,合理用药也包括药物的剂量、时长等。

这些医学指导方案有助于提高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肺癌治疗领域已经发生了诸多新的进展。

肺癌的确诊方法及治疗进展

肺癌的确诊方法及治疗进展

肺癌的确诊方法及治疗进展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肺癌的确诊方法也在逐步完善,并且治疗进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介绍肺癌的常用确诊方法以及最新的治疗进展。

一、肺癌的确诊方法1. 临床表现肺癌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随着肿瘤生长和转移,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血、胸闷等呼吸道相关症状,以及体重下降、乏力等全身性表现。

这些临床表现需要引起医生和患者的警惕。

2. 影像学检查(1)X线胸片:传统的肺癌筛查手段之一,可以初步发现肺部异常阴影,但对于早期小型非结节肿块检出率较低。

(2)CT扫描:目前应用最广泛且敏感性较高的检查手段,在评估是否存在肿瘤、确定位置和大小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3)PET-CT:通过注射少量放射性标记剂,可以诊断肺部结节是否恶性以及有无远处转移,对于早期分期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3. 细胞学检查(1)支气管镜检查:可以通过对支气管黏膜进行刷片或活检来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级。

该方法具有微创、直观等优点,但不适用于较小的周围型肿瘤。

(2)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可通过透过纤维支气管镜从呼吸道直接穿刺进行取材,并进一步明确诊断。

(3)经皮穿刺肺活检:如果病灶位于较深部位或手术风险较高,可以采用经皮穿刺技术进行取材,一般情况下无需开胸。

4. 分子生物学检测(1)基因突变检测:肺癌患者常伴有多种基因突变,在治疗选择上具有重要价值。

EGFR、ALK、ROS1等突变常被应用于靶向治疗的筛查。

(2)液体活检:通过检测血液和其他体液中循环肿瘤DNA,可以辅助判断肿瘤的存在与否、复发风险以及治疗效果。

二、肺癌的治疗进展1. 外科手术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肺部手术已经变得更加安全和精确,术后恢复时间也大大缩短。

此外,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联合使用也可以提高手术的效果。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广泛应用于既往无法接受手术切除或转移性肺癌患者。

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新进展

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新进展

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新进展肺癌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癌症类型,它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在不断的增加。

目前,肺癌依旧是全球范围内癌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尽管肺癌发生的原因十分复杂,但随着生物技术、分子利用以及疾病管理的不断进步,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也出现了很多新的进展和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最新的技术和治疗方法,为肺癌患者提供参考。

肺癌的新型诊断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是目前肺癌的主流检测方法之一。

患者的肺组织和肺部血液样本可以用来检测肿瘤基因的表达,其特异性和灵敏度都非常高。

这个方法还可以对肺癌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以确定每个患者的独特的肿瘤类型。

这使得患者可以得到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且可以有效地避免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还有像血浆肿瘤DNA检测和呼吸道微生物学检测等测试,也可以用于肺癌的诊断与筛查。

血浆肿瘤DNA检测是利用肿瘤细胞在分裂时释放的DNA作为检测物,通过PCR扩增和测序技术来检测极微量的癌细胞DNA。

这个方法减少了肺癌测试的侵入性,提供了一种无创的检测技术,但还需要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来验证其安全性。

呼吸道微生物学检测可以帮助防止肺癌的误诊,因为在许多情况下一些肺癌患者在中低期时可能被误诊为结核病或肺炎。

肺癌的新型治疗方法靶向治疗是一种选择性地杀死癌细胞,不伤害正常细胞的治疗方法。

以 EGFR 靶向治疗为例,它是一种专门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即 EGFR 激酶刺激增殖的治疗。

这个治疗方法是因为在很多肺癌患者的细胞表面富含 EGFR,所以可以直接靶向这个受体来杀死癌细胞。

近年来,许多新型 EGFR 抑制剂(Dacomitinib、Gefitinib等)也正在研制并已获得临床试验认证。

免疫疗法是另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它与靶向治疗不同,这种方法并不直接针对肺癌细胞,而是增强人体免疫机制,让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能够发现和杀死肺癌细胞。

免疫疗法主要可以分为癌症疫苗和抗 PD-1/L1 抗体疗法两种。

病理实验报告

病理实验报告

病理实验报告
病理实验报告
标题:肺癌病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病理学手段研究了解肺癌的病理特征和发展过程。

二、实验步骤:
1. 标本获取:收集肺癌患者的手术标本或穿刺活检标本。

2. 标本处理:将标本固定于10%的缓冲福尔马林溶液中,并进行5-7天的固定。

3. 组织切片:根据固定后的标本,使用组织切片机将标本切成薄片。

4. 组织染色:将切片进行常用染色方法(如血液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

5. 组织检查:使用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组织切片,对组织的形态、细胞结构和病变进行分析。

三、实验结果:
1. 组织形态:肺癌组织呈现不规则、增生及浸润性生长,有时可见明显的肉眼可见的肿瘤结节。

2. 细胞结构:肿瘤细胞形态多样,可见不同大小和形状的肿瘤细胞和核分裂像。

3. 病变特征:根据染色结果和组织形态,鉴定出肿瘤的类型、分级和分期。

四、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具有不规则、增生及浸润性生长的特征。

肺癌细胞形态多样,形状和大小不一,核分裂像也存在。

根据病理鉴定,可以确定肺癌的类型、分级和分期,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肺癌病理实验,我们对肺癌的病理特征和发展过程有了更深的了解。

病理学作为研究疾病的重要手段,可以为临床提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

病理实验的结果还需要结合临床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对肺癌的认识和治疗效果。

肺癌分子病理的诊断现状与进展

肺癌分子病理的诊断现状与进展

肺癌分子病理的诊断现状与进展摘要】医学技术的发展深化了人们对于疾病的认知,人们对于临床疾病的诊疗关注更高、期望更高。

肺癌是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一类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能见到数量较多的病人,从病例层面将肺癌分为鳞癌、腺癌以及小细胞肺癌等,明确肺癌分类,在此基础上再选择诊疗方案,有利于尽快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

目前为止,肺癌病理诊断可以达到分子病理层面,充分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准确判断细胞组织分子的变异情况,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方案。

本文就肺癌分子病理的诊断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根据发展现状展望其未来发展。

【关键词】肺癌;分子病理;诊断;发展现状1分子病理现状及问题20世纪80年代,在分子病理层面首先出现的是DNA原位杂交技术。

之后,伴随更多的肿瘤基因问世,检测技术也更加成熟。

在21世纪初期,对于肿瘤的精准治疗方案以及靶向治疗措施也引起了更多关注,这也预示着分子病理诊断技术正逐渐成熟,举个例子来讲,利用FISH技术能够准确地检测出乳腺癌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帮助医生深入了解病情,尽快做出诊疗方案。

利用ARMS法、高通量检测技术(NGS)能够发现肺癌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

通过调查统计发现,我国存在一半以上的NSCLC患者出现了基因突变,主要是EGFR基因突变,然后,针对这一基因突变展开的治疗也显示出了明显效果。

这一治疗手段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比放化疗有着更多的优势。

目前为止,更多的医疗机构开始尝试使用分子病理诊断技术,这一技术在肿瘤领域应用最为广泛。

我国的分子病理诊断技术虽然有了飞快的进展,但是和国外分子病理诊断技术相比,在规范性、认知程度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2肺癌EGFR突变基因的检测现如今,用于临床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更具高效性和多样性,主要有利用特定靶点或者特定筛查目的的检测技术。

这些检测技术满足了在选择标本时,除了可以选择组织学标本例如肺穿刺活检组织等等,也能够以细胞学标本例如心包积液脱落细胞等为检查对象,除此之外,液态活检标本例如蛋白质、DNA以及RNA等也是检测对象,检测物的多样性使检测技术也具有多样性,以下是各项检测技术的具体介绍。

肺癌诊治的新进展与挑战

肺癌诊治的新进展与挑战

肺癌诊治的新进展与挑战肺癌是全球范围内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除了传统的化疗、放疗和手术治疗,近年来肺癌诊治方面也有了一系列新的进展。

本文将从肺癌的诊断、治疗和转化医学三个方面深入探讨肺癌诊治的新进展与挑战。

一、诊断(1)早期发现:肺癌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各种组织生物标志物、DNA甲基化标志物、肿瘤细胞自由DNA等检测技术的出现,使得早期发现肺癌的可能性更高。

(2)影像学检测:胸部CT成像技术的普及使得早期肺癌的发现和诊断更为方便和准确。

而最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深度学习算法已经应用到了肺部影像学检测中,进一步提高了肺癌诊断的准确性。

(3)生物检测技术:目前,肿瘤细胞自由DNA、微小RNA等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已经逐渐成为肺癌的诊断方法之一,其可以通过从血液中收集肺癌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进行肿瘤的分子诊断。

二、治疗(1)免疫治疗:免疫治疗已经成为癌症治疗的新一代,尤其在肺癌治疗中,免疫治疗已成为最为重要的手段。

PD-1/PD-L1抑制剂、CAR-T细胞治疗等免疫治疗手段,改变了传统肺癌治疗的方式。

(2)分子靶向治疗: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是根据肿瘤细胞分子学特征选择相应的靶点,以达到抑制癌cell增殖和转移的治疗目的。

该方法主要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口服药物、注射剂,或是通过基因靶向抑制肿瘤。

(3)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指通过介入替代手术治疗,传统的介入治疗技术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但这些技术的安全性和效果并不如传统手术治疗显著,最近,氦氖激光是一种新兴的手段,可以取代以上技术进行更加准确的治疗。

三、转化医学转化医学是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肿瘤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一个新兴领域。

在肺癌领域,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的蓬勃发展,癌细胞开关检测、肿瘤细胞内部信号分子的研究等新技术逐渐出现,为肺癌的诊断、治疗、甚至防范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基础。

当然,肺癌的研究与治疗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肺癌的分子病理诊断现状及研究进展

肺癌的分子病理诊断现状及研究进展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2438投稿邮箱:zuixinyixue@·综述·肺癌的分子病理诊断现状及研究进展黄忠向(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病理科,广西 南宁 530031)1 分子病理现状及问题20世纪80年,最早的分子病理诊断技术是DNA 原位杂交技术。

随后,越来越多的肿瘤基因被发现,且越来越多的检测技术被推出。

至21世纪初期,随着肿瘤精准治疗及靶向治疗药物问世,分子病理诊断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例如利用FISH 技术检测乳腺癌患者是否存在HER2基因突变,ARMS 法及高通量检测技术(NGS )检测肺癌患者是否存在EGFR 基因突变及其他基因位点的突变。

研究[1-3]数据显示我国超过一半以上NSCLC 患者存在EGFR 基因突变,针对于EGFR 基因突变的治疗(EGFR-TKIs),已经成为重要的一种治疗手段[4],且在肿瘤缓解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都优于放化疗[5]。

目前,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都开始慢慢应用了分子病理诊断,尤其是在肿瘤领域。

而我国分子病理诊断技术与国外处于同步状态,但在规范程度、认知程度、普及程度、仍与国外存在差距。

2 肺癌EGFR 突变基因的检测目前,在临床上应用于检测EGFR 基因突变的技术有多种,包括以特定靶点为目的的检测技术、以筛查为目的的检测技术、其他种类等。

这些检测技术在的标本类型不局限于组织学标本(肺穿刺活检组织、支气管镜下活检组织、手术切除组织等),还可以利用细胞学标本(心包积液脱落细胞、胸腔积液脱落细胞等),液态活检标本(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 、游离的循环肿瘤DNActDNA 、外泌体、蛋白质、RNA 等)进行检测。

同时各项技术的检测优势均有不同,下面详细介绍这几种方法。

2.1 以特定靶点为目的的检测技术。

以特定靶点为目的的检测技术包括楔形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sARMS ),数字PCR 流式技术、ddPCR 等。

202X年肺癌患者围术期处理新进展讲诉

202X年肺癌患者围术期处理新进展讲诉

纵隔 镜 (zònggé)
• 传统的经颈部纵隔镜可以(kěyǐ)
对1、2L、2R、3、4L、4R及
隆突前淋巴结进行活检; Ginsberg首创的扩大经颈部纵 隔镜可以取代前纵隔切开术对
第5、6组淋巴结进行活检。
第十页,共六十七页。
纵隔 镜 (zònggé)
• 近年视频辅助纵隔镜技术的应用(yìngyòng)扩大了传统纵隔镜的探 查范围,现在已能完成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除。
• 肺癌的微创外科治疗自2006年已写入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 NCCN的非小细胞(xìbāo)肺癌临床实践指南。
第三十八页,共六十七页。
肺癌(fèi ái)微创手术方式
• 但无论如何,目前的肺癌微创手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肺癌总体 预后较差的现状,其“微创”仍主要仅仅( jǐnjǐn)是手术入路的差 别。选择胸腔镜抑或小切口不是绝对或互相排斥的,要以各单位 自身条件和患者利益为前提。
• 对于大部分胸外科医师而言,在追求微创的同时,更应强调的是 在手术中遵循肿瘤外科原则,手术的安全和根治是首要考量,实 施微创治疗绝不能以降低手术质量为代价。
第三十九页,共六十七页。
肺组织切除(qiēchú)范围
• 局部(júbù)切除 vs 肺叶切除 • 肺叶切除 vs 全肺切除
第四十页,共六十七页。
延迟显像仍有较多示踪剂滞留者应考虑为恶性病变。
第八页,共六十七页。
纵隔 镜 (zònggé)
• 纵隔镜需全麻进行,损伤较小,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 (fēnbié)为2%和0.08%。
• 纵隔镜淋巴结活检的敏感性和假阴性率分别为80%和10%。一 半左右的假阴性原因是纵隔镜不能达到该淋巴结。
第九页,共六十七页。
• 目前,纵隔镜仍是肺癌纵隔淋巴结N分期的金标准,但已受到 EBUS-TBNA等技术的重大挑战。

临床检验科研项目进展汇报

临床检验科研项目进展汇报

临床检验科研项目进展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们临床检验科研项目的最新进展情况。

首先,让我简要介绍一下这个项目的背景和目标。

我们的临床检验科研项目旨在探索更高效、更准确的检验方法,以提升临床诊断的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项目启动以来,我们团队一直致力于解决当前临床检验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如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检验流程的优化以及新的检验指标的发现等。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在实验研究方面,我们针对特定疾病的标志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以癌症为例,我们通过大规模的样本筛选和先进的检测技术,发现了一种新型的肿瘤标志物。

这种标志物在早期癌症患者的血液中呈现出明显的特征性变化,有望为癌症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同时,我们还对其在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在方法学的创新上,我们成功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辅助的图像分析系统,用于细胞形态学的检验。

传统的细胞形态学检验依赖检验人员的经验和主观判断,容易出现误差。

而我们的新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和分析细胞的形态特征,大大提高了检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经过多次验证和优化,该系统在准确性方面已经超过了人工检验,并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在技术优化方面,我们对现有的检验流程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改进。

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减少了人为操作的环节,降低了误差的发生率。

同时,优化后的流程显著缩短了检验报告的出具时间,提高了临床工作的效率。

此外,我们还积极开展了多中心的合作研究。

与多家医院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收集和分析了大量的临床数据。

通过数据共享和联合研究,我们不仅扩大了研究样本的规模,还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研究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当然,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技术难题。

在新的检验方法研发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技术瓶颈,如某些标志物的检测灵敏度不够高,需要进一步优化检测试剂和方法。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与病理学常规活检术对肺癌诊断的效果比较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与病理学常规活检术对肺癌诊断的效果比较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与病理学常规活检术对肺癌诊断的效果比较摘要:目的:比较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与病理学常规活检术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本次采取回顾性研究,选取研究对象183例,均为术后病理确诊为肺癌的患者,需在我院行肺癌手术治疗,同时在术前均对其进行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检查。

比较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与病理学对肺癌的诊断结果。

结果:在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诊断下检出阳性151例,检出率82.51%;经术后病理学检验后确认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与病理检查结果共有147例符合,最终对肺癌的准确检出率80.32%。

结论:将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用于肺癌诊断中可达到比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肺癌;病理学;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诊断价值肺癌是目前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疾病,对患者肺组织的损伤比较严重,一般包括腺癌、小细胞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会长期处于发展状态,在早期并无典型症状,容易被忽视或误诊为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发展,对于肺癌可采用支气管镜活检,但是据实际情况看支气管活检下无法明确探查肺内病变、肿瘤侵犯的占位性病变、淋巴结肿大等情况,因此有很大的局限性[1]。

不过在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的应用下弥补了支气管镜活检的不足,能够实现更大范围的探查,而且可以对肺内病变、占位性病变、淋巴结肿大进行准确检验。

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便探析了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研究对象183例,时间为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所选研究对象包括101例男性和82例女性,年龄46~72岁,平均(61.42±5.04)岁。

纳入条件:①术后病理诊断确诊为肺癌;②TNM分期为I~III期。

排除条件:①非原发性肺癌;②存在其他系统性疾病;③对支气管镜检查无法耐受者。

1.2 方法对183例患者均行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

术前全面了解患者情况,询问其病史,并收集胸部影像学、心电图结果等资料;建立静脉通道,实施静脉全身麻醉;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认肿瘤部位,穿刺肿大淋巴或纵膈肿物,在插入22G针芯后通过负压注射器提取样本;对样本采用冻存管放置,并在液氮中保存,同时尽快进行检验。

肺癌诊治的新进展

肺癌诊治的新进展

肺癌诊治的新进展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最致命的一种恶性肿瘤。

近年来,肺癌的诊治水平有了很大的进展,新的技术和药物的出现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早期诊断技术进展肺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生存率至关重要。

早期肺癌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晚期患者。

因此,早期诊断对于肺癌的治疗非常重要。

近年来,医学界针对肺癌的早期诊断,研究出了一系列新的技术和方法。

其中,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一种早期诊断肺癌的有效技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可以利用 X 射线将肺部图像转化为数字图像,从而精确识别肺癌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等信息。

这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并获得了显著的诊断效果。

此外,螺旋CT扫描技术也是一种可靠的肺癌筛查方法。

相比于传统的X射线检查,螺旋CT扫描更加准确和敏感,能够发现更小的肿瘤。

这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高风险人群的肺癌筛查。

二、新型药物治疗传统的肺癌治疗通常采用化疗、放疗或手术切除等方法。

然而,这些方法对于晚期肺癌的治疗效果有限。

近年来,新型靶向药物的出现,为肺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目前,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 ALK(无小细胞肺癌融合基因)等靶向药物已经被应用于 2 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中。

这些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肺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的作用。

此外,免疫疗法也是一种新型的肺癌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从而抑制肺癌的生长和扩散。

PD-1/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等免疫治疗药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肺癌的治疗中,并获得了显著的疗效。

三、精准医疗应用精准医疗是一种基于个体化基因检测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医疗模式。

通过分析患者的自身特征和治疗反应,精准医疗可以为肺癌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治疗方案。

例如,ALK融合基因检测可以有效指导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

在检测到 ALK 融合基因阳性的患者中,靶向药物的应用明显优于化疗。

这种精准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疗效,并减少对患者身体的损害。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于肺癌的诊断价值的开题报告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于肺癌的诊断价值的开题报告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于肺癌的诊断价值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目的随着肺癌的高发,其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传统肺癌诊断方法包括胸部X线、CT、支气管镜、胸腔镜等,但对于一些较小或深在的肿瘤、难以达到的部位、病情评估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大局限性。

因此,发展一种新的肺癌诊断方法具有重要意义,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作为一种新型检查方式逐渐被引入。

本研究旨在探究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于肺癌的诊断价值,为其在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1. 对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技术原理、应用范围、优势与不足进行综述分析。

2. 总结分析近年来相关文献,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探究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和局限性,分析其了解肺癌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种类、组织学特征等方面的能力。

3. 基于对数据的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应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诊断肺癌的最佳方法,并对该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4. 通过对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诊断肺癌的应用价值的研究,分析其适用性、优劣势,为医生提供参考和指导,进而促进临床实践的推广和应用。

三、研究方法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然后收集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实际应用数据。

在统计、分析和挖掘数据的过程中,通过使用统计学方法和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接着,对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并对研究结论进行讨论和分析。

四、研究预期成果通过对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和实证研究,本研究将得出以下成果:1. 对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技术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

2. 对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和局限性进行实证研究,探究其在诊断肺癌中的应用价值。

3. 提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诊断肺癌的最佳方法,并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新进展

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新进展

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新进展肺部疾病是世界范围内造成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这些问题包括呼吸道感染、肺癌、肺结核、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它们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然而,近年来对于肺部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有了新进展,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些疾病。

一、肺部疾病治疗中的新技术介入性治疗介入性治疗在呼吸道狭窄和肺实质结构破坏方面具有相对较高的效果。

在介入性治疗中,医生会使用支气管镜将治疗器具送到肺部的不同部位,然后在使用技术、工具来进行治疗。

如现代的肺癌治疗中,射频消融已经成为许多医生所选择的治疗方法。

通过支气管镜引导射频电极可以精确地破坏肺癌病灶,且对周围正常组织的影响非常低。

同时,还可以使用介入性支气管肺泡镜,通过支气管穿刺术治疗肺病灶,取材肺活检、肺穿刺;另外一种治疗办法是使用超声波治疗器去除支气管内肿瘤和结石。

维生素D的应用因为维生素D参与呼吸道疾病的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构想在尝试使用维生素D治疗呼吸道慢性疾病。

维生素D2或D3被建议用于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等。

有关维生素D 缺乏与肺疾病的关联的研究,还对中药中出现的维生素D缺乏有关的确切解释。

这个过程中,维生素D与肺部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生率及预后密切相关,但对于哪些患者和维生素D的量和使用时间等问题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二、肺部疾病诊断的新技术支气管镜技术支气管镜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起来,在肺部疾病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支气管镜技术包括一系列技术,通过插入支气管镜头来进行诊断;包括可见光(视频)支气管镜、荧光支气管镜、红外支气管镜、sniff诱发支气管镜、拉锯法支气管镜及形态学分析等。

通过支气管镜技术,医生可以直观的观察和诊断。

同时,这种技术还可以使肺部病变的取材进行生物组织学检测和微生物学检测,并对肺部介入治疗中使用的一些器具进行观察和操作。

高分辨率CT(HRCT)技术高分辨率CT技术可用于测量肺弥散功能和肺的体积,以评估肺气肿的严重程度。

穿刺活检在肺癌中的应用及其前沿发展为主题撰写一篇综述

穿刺活检在肺癌中的应用及其前沿发展为主题撰写一篇综述

穿刺活检在肺癌中的应用及其前沿发展的一篇综述一、引言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早期诊断和准确分期是提高肺癌治愈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穿刺活检作为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在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综述穿刺活检在肺癌中的应用及其前沿发展。

二、穿刺活检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穿刺活检是通过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如CT、MRI或超声等引导下,使用细针刺入病变部位,获取病变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的一种方法。

在肺癌诊断中,穿刺活检主要用于疑似肺癌患者的确诊,以及无法进行手术的肺癌患者的病理学诊断。

根据一项研究显示,通过穿刺活检诊断的肺癌准确率高达95%以上,并且其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性和耐受性好的优点,使得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这种诊断方法。

此外,穿刺活检还可以用于肺癌病理类型的诊断,如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为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三、穿刺活检在肺癌分期中的应用除了用于肺癌的诊断,穿刺活检还可以用于肺癌的分期。

通过穿刺活检获取的肿瘤组织样本,可以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免疫组化分析等,以确定肿瘤的恶性程度、生长速度以及可能存在的耐药性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判断肺癌的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四、穿刺活检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穿刺活检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通过穿刺活检获取的肿瘤组织样本,可以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免疫组化分析等,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存在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可以给予针对性的靶向药物治疗;对于存在PD-L1表达阳性的患者,可以给予免疫治疗等。

这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

五、穿刺活检在肺癌研究中的价值除了在诊断、分期和治疗中的应用,穿刺活检还为肺癌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通过对穿刺活检获得的肿瘤组织样本进行全面的基因突变检测、免疫组化分析、细胞功能研究等,可以深入探讨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耐药机制等科学问题,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肺癌临床病理穿刺及活检组织研究新进展

肺癌临床病理穿刺及活检组织研究新进展

浸润 浸润
浸润 浸润
(五)、弥漫性特发性肺神经内分泌细 胞增生(DIPNECH)
• 进展过程: • DIPNECH 微瘤型类癌 类癌 • 影像学特点:花斑样改变,双肺野可看到
数毫米小结节;多数病例见于尸检或者是 支扩、哮喘等肺部疾病者。
弥漫性特发性肺神 经内分泌细胞增生
弥漫性特发性肺神 经内分泌细胞增生
一、肺癌的临床病理概述
• 肺癌研究进展:组织分类、临床病理联系、影像技术、 分子病理、治疗手段、分子靶向及多模态诊疗技术等 日新月异。
• 以Travis为首的肺癌研究者,于2011年组织了外科、 内科、肿瘤科、放疗科、病理科等多学科参与对肺癌 进行了2004年以来的又一次重新分类,本次分类是历 年来分类变化最大的一次,主要变化集中在肺癌前期 病理分类。
请关注肺癌早期病变
AAH N
AAH
(三)原位腺癌(AIS)
• 定义:肿瘤细胞以钉突样生长方式沿肺泡间隔生长, 取代了原有的肺泡上皮,没有间质、胸膜及淋巴管浸 润的BAC定义为原位腺癌。分为非粘液型及粘液型。
• 大体:多位周围型,几个毫米到2cm不等,大于2cm 很少有无浸润的。偶可多发,较软,与周围肺组织区 别不大,胸膜下可引起胸膜皱褶。
• 特点:1.细胞核沉底,无腺泡结构。2.肺泡隔稍增宽 ,无纤维反应。3.肺泡细胞排列紧密、无间隔、拥挤 重叠。4.核染色质粗,核仁明显。5.细胞可以分层。 6.细胞变长,超过衬覆于周围细支气管的正常上皮细 胞的高度。7.可呈栅栏状细胞生长模式。
AIS N
AIS
AIS N
AIS
N AIS
非粘液型 AIS
• 治疗主要取决于病理类型和肿瘤的分期。 • 早期NSCLC 手术治疗 • 多数SCLC在发现时就是晚期 化疗、放疗。

非小细胞肺癌活检标本的细胞组织学亚型分类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活检标本的细胞组织学亚型分类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活检标本的细胞组织学亚型分类进展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肺癌类型,它的组织学亚型多种多样。

随着近年来医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NSCLC 的组织学亚型分类标准也随之不断升级,提高了临床治疗的精准度和疗效。

截至目前,NSCLC 最常用的组织学亚型分类系统是根据其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特征划分为以下几个亚型:1. 腺癌:占 NSCLC 的40% ~ 50%。

腺癌细胞形态多样,常呈小管状、实变状、乳头状和粘液腺型等多种形态,也有混合型。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CK7、TTF-1 阳性。

2. 鳞癌:占 NSCLC 的25% ~ 30%。

鳞状上皮细胞形态呈鳞状或立方形,亦有多形性。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p40、p63、CK5/6 阳性。

3. 大细胞癌:占 NSCLC 的10% ~ 15%。

细胞形态多变、异型,缺乏特异性。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TTF-1 阴性,CK7 及 CK20 不完全阳性。

4. 慢性支气管炎型肺癌 (CCLC):占 NSCLC 的5%。

病理组织学表现具有慢性支气管炎的特征,伴有纤维化和肺泡萎缩。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CK7、TTF-1 阴性,CK5/6、p63、p40 阳性。

5. 神经内分泌肺癌 (LCNEC):占 NSCLC 的2% ~ 3%。

细胞形态呈中小细胞,胞浆鲜红色、丰富多角质,并且有核异形现象。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TTF-1、CD56、chromogranin A、synaptophysin 及 NCAM 均阳性。

6. 滤泡型腺癌 (LPA):占 NSCLC 的1% ~ 3%。

微小腺泡状成分较多,瘤细胞直径均小于或等于30μm。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CK7、TTF-1、Napsin A 均阳性。

此外,还有一些较罕见的NSCLC 组织学亚型,如光滑肌肉瘤、纤维肉瘤、淋巴瘤样癌及甲状腺癌样癌等,这些病理类型对临床治疗与预后影响较大,需要针对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NSCLC 组织学亚型分类的发展和进展提高了临床治疗的精准度和疗效,对于患者的预后也产生了显著影响。

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探究

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探究

2021年4月第7期中外女性健康研究临床研究文章编号.WHR2020124060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探究四川省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达州635000【摘要】目的:探讨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共收治的167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纤支镜活检及CT指导下进行肺穿刺,穿刺活检后HE染色,然后运用显微镜进行判断,观察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结果:167例肺腺癌患者中常见的临床症状为阵发性咳嗽与胸痛胸闷,还有37.72%(63例)的患者无明显症状,而患者的:分期表示,1期的患者最多,其次为II期,最少的为DI期;176例肺腺癌患者中,肿瘤部位最多的患者为左上肺(46例)和右上肺(47例),分别占比27.54%和28.14%,有30.54%(51例)的患者出现淋巴结节转移,有3.59%(6例)的患者累积脉管,出现侵犯胸膜的患奢为25.75%(43例),肿瘤大小最多的患者(127例)为〉1cm且V3cm,占比76.05%。

结论:应用有效方法诊断与识别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能够为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B据相关专家统计,到2030年我国每年肺癌的发病人数将达到100万人,患者5年之内的生存率只有10%左右叭肺癌的发病率居全球恶性肿瘤首位,也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第1位的恶性肿瘤,其中包含腺鳞癌、大细胞癌、腺癌和鳞癌四种。

相关研究显示,通过临床检查,能够分析不同肺癌的临床特征与病理特征炉勺。

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共收治的167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对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共收治的167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肺腺癌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96例,女性71例;年龄最小的54岁,年龄最大的70岁,平均年龄(64.32士&92)岁;病程1〜3年,平均(1.74+0.04)年。

肺癌 病理技术

肺癌 病理技术

肺癌病理技术引言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病理学是肺癌诊断和治疗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可以确定肿瘤类型、分级和分期,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肺癌病理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病理学检查组织取材病理学检查的第一步是获取肿瘤组织样本。

对于肺癌的病理学检查,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组织取材:1.支气管镜检查:通过插入支气管镜,可以直接观察和采集肺部组织样本。

2.经皮穿刺活检:通过皮肤穿刺,引导针头到达肺部肿瘤区域,采集组织样本。

3.手术切除标本: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切除肿瘤组织,并送往病理科进行进一步分析。

组织处理获取组织样本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组织处理步骤,以便进行病理学分析。

主要的组织处理步骤包括:1.固定:将组织样本放入适当的固定液中,如福尔马林,以固定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

2.包埋:将固定后的组织样本进行脱水、透明化处理,然后嵌入石蜡中,以便进行切片。

3.切片:使用组织切片机将石蜡包埋的组织样本切成薄片,通常为4-6微米厚。

4.染色:将切片进行染色,以突出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的特征。

病理学分析经过组织处理后,病理学家可以对肺癌组织样本进行详细的分析。

主要的病理学分析内容包括:1.组织学类型:通过观察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的特征,确定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如腺癌、鳞癌、小细胞肺癌等。

2.分级:根据肿瘤细胞的异型性程度和组织的侵袭性程度,将肺癌分为不同的分级,如分为I、II、III期等。

3.分期: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远处转移情况,将肺癌分为不同的分期,如根据TNM分期系统进行分期。

4.免疫组化染色:通过使用特定的抗体染色,可以检测肺癌组织中的特定蛋白质表达情况,如肿瘤标志物的表达。

病理学报告病理学分析完成后,病理学家会撰写一份详细的病理学报告,向临床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建议。

病理学报告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标本来源和取材方式:说明组织样本的来源和取材方式,如手术标本、活检标本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粘液型
粘液型
AIS(粘液型)
(四)微浸润性腺癌 (MIA)
• 定义:主要以钉突状生长为主的原位腺癌,浸润灶< 5mm。 • 大体:浸润灶为实性占位密度高,原位腺癌部分为磨玻 璃影,密度低。浸润灶可能会出现牵拉胸膜的特征。 • 特点:1.多位非粘液性,2.浸润灶可为其他亚型腺癌( 腺泡、乳头、微乳头及实性)3.如果为多灶性,则主要 看最大的直径是否超过5mm。
三、肺癌的组织亚型分类和诊断治疗的关系 • 治疗主要取决于病理类型和肿瘤的分期。 • 早期NSCLC 手术治疗 • 多数SCLC在发现时就是晚期 化疗、放疗。
• 减少“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 因为治疗用药 选择很关键,例如:晚期的腺癌对培美曲赛疗 效较好,而鳞癌会导致大出血。再有:粘液腺 癌K-ras突变率高,非粘液腺癌EGFR突变率高。
微瘤型类癌
微瘤型类癌
弥漫性特发性肺神 经内分泌细胞增生
八、肺癌的分型及特点
• 分类:
• 1.鳞癌 • 2.腺癌:乳头、微乳头、实体、腺泡、粘液腺癌。 • 3.神经内分泌癌:类癌、不典型类癌、大细胞神经内泌癌、小 细胞癌。 • 4.特殊类型癌:腺鳞癌、肉瘤样癌、巨细胞癌、多形性癌、涎 腺来源的癌。
肺癌临床病理研究新进展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李晟磊
关于病理亚专科
• 1.国内亚专科领先的病理科(呼吸纵膈、乳腺 、神经病理、女性生殖、淋巴瘤、软组织、口 腔、皮肤)。 • 2.我院病理科亚专科发展状况。
20年来肺癌的变迁
• 1.发病率:NO.2 NO.1;
• 2.组织学类型:鳞癌 • 3.形态学相对简单

血管生成性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微乳头 状瘤病)。
血管生成性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
• • 关于乳头状鳞状细胞癌。 • 定义:大体—呈平坦乳头状突起。 • 镜下: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微 浸润。
(二)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
本质:腺癌的前期病变(不典型肺泡柱状上皮增生、 细支气管肺泡腺瘤)。 1.通常都是体检时薄层CT扫描发现,影像学呈磨玻璃 影。 2.大体:很难辨别,颜色质地略有差别,呈灰色、黄 色或灰褐色,质地略硬。无特异性,需靠丰富的临 床及病理经验辨别。 3.组织学:肺泡壁衬覆间间断的单层扁平、立方或者 低柱状上皮,圆形或卵圆形呈钉突状,凸向肺泡腔 ,常可见有核内包涵体,通常无炎细胞浸润。


七、肺癌的浸润前病变
• • • • 鳞状上皮 浸润前 病变 腺上皮 神经内分泌
(一)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
• 1.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SD)及原位癌(CIS)。 • 吸烟者常见,男性较多,肉眼不明确,粘 膜失去光泽,稍粗糙,原位癌大小2—17mm ,平均8—9mm。SD多位1.5—5mm。 • 分级:轻(Ⅰ)、中(Ⅱ)、重(Ⅲ)、原位癌。
腺癌 ; 异质化明显;

• 4.女性肺癌患者发病率
关于活检
• 1.请病理科医生不要太相信自己的眼睛。 • 2.请临床医生不要太相信活检病例的分化程度。
• 3.鼓励穿刺活检,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N次。
• 4.大力发展细胞学检查,重视细胞学结果。 • 5.活检病理报癌的病理大多足以EGFR检测。
• 6.请临床医生谅解病理活检报告的局限性而带来的不足。
请关注肺癌早期病变
AAH
N
AAH
(三)原位腺癌(AIS)
• 定义:肿瘤细胞以钉突样生长方式沿肺泡间隔生长, 取代了原有的肺泡上皮,没有间质、胸膜及淋巴管浸 润的BAC定义为原位腺癌。分为非粘液型及粘液型。
• 大体:多位周围型,几个毫米到2cm不等,大于2cm 很少有无浸润的。偶可多发,较软,与周围肺组织区 别不大,胸膜下可引起胸膜皱褶。
四、肺癌的筛查
• 胸部X线、痰液细胞学、胸水等检查并不能 有效降低肺癌的发病率。
• 高分辨率薄层CT扫描是早期肺癌诊断的有 效手段。 • 关于2012年上海市胸科医院院内体检。
五、2011多学科新分类与治疗的关系
六、 肺癌影像学表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影像技术在肺癌的诊断上与病理具有非常高的一致性, 但仍需病理学的确诊。 长期以来的认识认为CT和PET可以成功的用于肺癌 的诊断和分期,在传统影像学漏诊的患者中,大约有 20%可以通过PET/CT确诊。然而近年来的大量研究显 示,PET-CT可提高分期的敏感性但其特异性较差,假 阳性率偏高! 肺原位腺癌和浸润性腺癌影像学特点:单纯AIS在 CT上是“膜玻璃影结节”即“GGO”,这与组织学呈 钉突样生长有关。实性区域提示有浸润,伴有实性区域 的局限性磨玻璃样结节可能同时含有AIS和浸润成分。
二、肺癌新分型
• 1.目前最新使用分型方法于2011年多学科 基于2004WHO分类进行修改。 • 2.WHO最新版官方分类方法于2014年底出 炉,目前正在讨论中。
7% 34%
实性结节(SN)
18%
结节
磨玻璃影结节(GGO)
纯磨玻璃影结节 (PGGN)
63%
实性磨玻璃影结 节(PSGGN)
• 特点:1.细胞核沉底,无腺泡结构。2.肺泡隔稍增宽 ,无纤维反应。3.肺泡细胞排列紧密、无间隔、拥挤 重叠。4.核染色质粗,核仁明显。5.细胞可以分层。 6.细胞变长,超过衬覆于周围细支气管的正常上皮细 胞的高度。7.可呈栅栏状细胞生长模式。
AIS N
AIS
AIS
N
AIS
N
AIS
非粘液型 AIS
浸润
浸润
浸润
浸润
(五)、弥漫性特发性肺神经内分泌细 胞增生(DIPNECH)
• 进展过程: • DIPNECH 微瘤型类癌 类癌 • 影像学特点:花斑样改变,双肺野可看到 数毫米小结节;多数病例见于尸检或者是 支扩、哮喘等肺部疾病者。
弥漫性特发性肺神 经内分泌细胞增生
弥漫性特发性肺神 经内分泌细胞增生
一、肺癌的临床病理概述
• 肺癌研究进展:组织分类、临床病理联系、影像技术、 分子病理、治疗手段、分子靶向及多模态诊疗技术等 日新月异。 • 以Travis为首的肺癌研究者,于2011年组织了外科、 内科、肿瘤科、放疗科、病理科等多学科参与对肺癌 进行了2004年以来的又一次重新分类,本次分类是历 年来分类变化最大的一次,主要变化集中在肺癌前期 病理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