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十四位上将的最终结局

合集下载

抗日战争中牺牲殉职位国民党将领上将人中将人,少将 精选人

抗日战争中牺牲殉职位国民党将领上将人中将人,少将 精选人

抗日战争中牺牲殉职的271位国民党将领(上将19人,中将81人,少将171人)中国抗日战争,是20世纪中期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全面战争。

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拉开了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

战争初期,中国投入大量军队以遏制日军的进攻;随后交战双方即转入相持阶段。

1941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中国正式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之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战争过程中民众的国家观念得到了增强,战争的胜利极大的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附:抗战中牺牲殉职的国民党将领名单,共271人国军上将(19人)=========1、佟麟阁上将,1937年7月于北平南苑阵亡2、赵登禹上将,1937年7月于北平南苑阵亡3、郝梦龄上将,1937年10月于忻口会战中阵亡4、饶国华上将,1937年11月于安徽广德自戕殉国5、刘湘上将,1938年1月于湖北汉口因病殉职6、王铭章上将,1938年3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7、蒋方震上将,1938年11月于广西宜山因病殉职8、张谞行上将,1939年3月于陕西西安遇敌机轰炸殉职9、陈安宝上将,1939年5月于南昌会战中阵亡10、廖磊上将,1939年10月于安徽因病殉职11、宋哲元上将,1940年4月于四川绵阳因病殉职12、张自忠上将,1940年5月于枣宜会战中阵亡13、唐淮源上将,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中自戕殉国14、周复上将,1943年2月于山东城顶山阵亡15、李家钰上将,1944年5月于豫湘桂会战中阵亡16、陈训泳上将,1944年因病殉职17、邹洪上将,1945年4月因伤殉国18、方振武上将,1941年遭暗杀殉职(另一说法:1945年因病殉职)19、陈季良上将,1945年于重庆因伤病殉职国军中将(81人)==========1、王凤阁中将,1937年4月于吉林通化被俘殉国2、黄梅兴中将,1937年8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3、蔡炳炎中将,1937年8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4、姜玉贞中将,1937年10月于山西崞县阵亡5、刘家麒中将,1937年10月于忻口会战中阵亡6、郑廷珍中将,1937年10月于忻口会战中阵亡7、庞汉桢中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8、秦霖中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9、朱耀华中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自戕殉国10、吴克仁中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11、吴继光中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12、夏国璋中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13、吴国璋中将,1937年11月26日于浙江湖州阵亡14、萧山令中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15、高致嵩中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16、司徒非中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17、赵锡章中将,1938年2月于山西阵亡18、张培梅中将,1938年2月于山西大宁自戕殉国19、刘震东中将,1938年2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20、谢升标中将,1938年3月于安徽广德阵亡21、陈钟书中将,1938年4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22、方叔洪中将,1938年4月于徐州会战中自戕殉国23、周元中将,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24、李必蕃中将,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25、黄启东中将,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26、陈德馨中将,1938年9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27、税梯青中将,1938年9月于四川成都因病殉职28、范荩中将,1938年9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29、陈芝馨中将,1938年10月于广州马口河船沉殉职30、江煌中将,1938年10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31、朱炎晖中将,1938年11月于湖北金牛地区阵亡32、冯安邦中将,1938年11月于湖北襄阳阵亡33、郁仁治中将,1938年11月于山东肥城阵亡34、李国良中将,1939年3月于陕西西安遇敌机轰炸殉职35、王禹九中将,1939年3月于南昌会战中阵亡36、柳漱风中将,1939年3月于湖南桃源因车祸殉职37、唐聚五中将,1939年5月于河北迁安阵亡38、赵侗中将,1939年于河北阵亡39、马玉仁中将,1940年1月于江苏阵亡40、郑作民中将,1940年3月于桂南会战中阵亡41、罗启疆中将,1940年4月于长沙会战中因病殉职42、钟毅中将,1940年5月于枣宜会战中自戕殉国43、戴民权中将,1940年5月于河南遂平阵亡44、陈烈中将,1940年10月于广西靖西因病殉职45、俞星槎中将,1940年阵亡46、丁炳权中将,1940年于江西武宁因病殉职47、朱鸿勋中将,1941年初于湖北阵亡48、陈师洛中将,1941年2月于江苏淮阴阵亡49、蒋志英中将,1941年4月于浙江海门阵亡50、邢清忠中将,1941年春于中条山会战中因病殉职51、王竣中将,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中阵亡52、寸性奇中将,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自戕殉国53、陈中柱中将,1941年7月于江苏泰县阵亡54、金崇印中将,被俘后1941年7月于山西绛县殉国55、刘克信中将,1941年7月于中条山会战中阵亡56、章亮基中将,1941年8月于江西宜春遇敌机轰炸殉职57、武士敏中将,1941年9月于山西沁水阵亡58、李翰卿中将,1941年9月于第2次长沙会战中阵亡59、赖传湘中将,1941年9月于第2次长沙会战中阵亡60、石作衡中将,1941年9月于山西绛县阵亡61、朱世勤中将,1942年5月于山东单县阵亡62、戴安澜中将,1942年5月于滇缅会战中阵亡63、王凤山中将,1942年6月于山西临汾阵亡64、常恩多中将,1942年8月因病殉职65、王赓中将,1942年于埃及开罗因病殉职66、王立业中将,1943年2月于山西稷山阵亡67、黄维纲中将,1943年3月于湖北南漳因病殉职68、吕继周中将,1943年10月于甘肃临洮因病殉职69、彭士量中将,1943年11月于常德会战中阵亡70、许国璋中将,1943年11月于常德会战中自戕殉国71、孙明瑾中将,1943年12月于常德会战中阵亡72、柴意新中将,1943年12月于常德会战中阵亡73、韩文英中将,1944年4月于福建光泽因伤病殉职74、吕公良中将,1944 年5月于豫湘桂会战中阵亡75、王甲本中将,1944年9月于豫桂湘会战中阵亡76、陈济桓中将,1944年11月于豫湘桂会战中自戕殉国77、阚维雍中将,1944年11月于豫湘桂会战中自戕殉国78、李忍涛中将,1944年因飞机失事殉职79、洪行中将,1944年于滇西反攻中因车祸殉职80、高双成中将,1945年1月因伤病殉职81、齐学启中将,被俘后1945年于缅甸殉国国军少将(171人)==========1、杨特少将,1925年5月于山东济南阵亡2、滕久寿少将,1932年2月于淞沪抗战中阵亡3、韩家麟少将,1932年7月于黑龙江海伦阵亡4、王润波少将,1933年3月于长城抗战中阵亡5、曾邦宪少将,1937年7月于河北宛平阵亡6、眭宗熙少将,1937年8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7、张树桢少将,1937年8月于河北怀来阵亡8、张本禹少将,1937年8月于北京南口阵亡9、路景荣少将,1937年9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10、李友梅少将,1937年9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11、尉迟凤岗少将,1937年9月于河北涿州阵亡12、梁鉴堂少将,1937年9月于忻口会战中阵亡13、杨杰少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14、庞泰峰少将,1937年10月于河北宁晋自戕殉国15、秦庆武少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16、刘眉生少将,1937年10月于山西洪山阵亡17、宫惠民少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18、丘之纪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19、吴桐岗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20、邓玉琢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21、朱之荣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22、刘启文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23、唐惠洽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24、高志航空军少将,1937年11月于河南周家口机场殉职25、李伯蛟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26、曾庆敏少将,1937年于淞沪会战中阵亡27、万全策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28、蓝运东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29、朱赤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30、易安华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31、姚中英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32、李兰池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33、李绍嘉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34、罗策群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35、黄纪福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36、韩宪元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37、华品章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38、陈节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39、刘国用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40、雷震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41、谢承瑞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42、蔡如柏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43、赵渭滨少将,1938年3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44、邹绍孟少将,1938年3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45、范廷兰少将,1938年3月于河南修武阵亡46、陈纯一少将,1938年3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47、杨怀少将,1938年4月于江苏溧阳阵亡48、罗芳珪少将,1938年4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49、江帷仁少将,1938年4月于安徽蒙城阵亡50、吕晓韬少将,1938年4月于山西安泽阵亡51、刘桂五少将,1938年4月于绥远黄油干子阵亡52、严家训少将,1938年4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53、李友于少将,1938年4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54、扈先梅少将1938年4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55、朱家麒少将,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56、马骥德少将,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57、彭璋少将,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58、马威龙少将,1938年5月于河南兰考阵亡59、邓佐虞少将,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60、陈蕴瑜少将,1938年5月于河南兰考阵亡61、毛麟义少将,1938年5月于河南开封阵亡62、傅忠贵少将,1938年9月于山东惠民阵亡63、梅一平海军少将,1938年9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64、杨家骝少将,1938年9月于江西麒麟峰阵亡65、李秉君少将,1938年9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66、毛岱钧少将,1938年9月于江西庐山阵亡67、雷忠少将,1938年10月于安徽霍邱阵亡68、钟芳峻少将,1938年10月于广东福田自戕殉国69、王锡山少将,1938年10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70、李大中少将,1938年10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71、王桢祥少将,1938年于武汉会战中阵亡72、蔡劭少将,1938年于武汉会战中阵亡73、田耘少将,1938年于武汉会战中阵亡74、邵令江少将,1938年11月于广州三水船沉殉职75、范筑先少将,1938年11月于山东聊城自戕殉国76、张镜远少将,1938年11月于湖南城陵矶自戕殉国77、徐积璋少将,1938年12月于山西闻喜阵亡78、周卓然少将,1938年于山西风陵渡阵亡79、李少初少将,1938年阵亡80、张廷玉少将,1938年于山西沁源遇敌机轰炸殉职81、胡文臣少将,1938年于江苏宿迁阵亡82、林英灿少将,1939年1月于广东清远阵亡83、卢尚秀少将,1939年1月于河北阵亡84、李树棠少将,1939年2月于山西太原自戕殉国85、王自衡少将,1939年3月于山东阵亡86、朱毅先少将,1939年3月于河南新乡阵亡87、龚选登少将,1939年3月于南昌会战中阵亡88、陈世藩少将,1939年8月于江西景德镇遇敌轰炸殉职89、武汉卿少将,1939年8月于河北安次阵亡90、马秉忠少将,1939年9月于河南淮阳阵亡91、邵一之少将,1939年11月于广西昆仑关阵亡92、韩炳宸少将,1939年11月于山东莱阳阵亡93、潘滨少将,1939年于江西广丰阵亡94、韦灿少将,1940年2月于桂南会战中阵亡95、吴赓恕少将,被俘后1940年3月于上海殉国96、袁聘之少将,1940年3月于河南宁陵阵亡97、张敬少将,1940年5月于枣宜会战中阵亡98、蓝挺少将,1940年6月于枣宜会战中阵亡99、田温其少将,1940年于枣宜会战中因伤病殉职100、夏杨寿先少将,1940年于河南安阳阵亡101、燕鼎九少将,1941年1月于河南汝南被俘殉国102、张雅韵少将,1941年3月于上高会战中阵亡103、艾亚春少将,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中阵亡104、梁希贤少将,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中自戕殉国105、陈文杞少将,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中阵亡106、李石安少将,1941年于中条山会战中被俘殉国107、杨生少将,1941年7月于江西南昌阵亡108、梅明章少将,1941年8月于安徽阵亡109、朱实夫少将,1941年9月于甘肃因伤病殉职110、刘世焱少将,1941年9月于第二次长沙会战中阵亡111、王儒钦少将,1941年9月于山西阵亡112、黄红少将,1941年9月于第二次长沙会战中阵亡113、程啸平少将,1941年于浙江绍兴阵亡114、李挺少将,1942年4月于浙江桐乡阵亡115、谢晋元少将,1942年4月于上海“孤军营”内殉国116、刘星南少将,1942年5月于山东单县阵亡117、郭子斌少将,1942年5月于山东潘庄阵亡118、胡义宾少将,1942年5月于滇缅会战中阵亡119、凌则民少将,1942年5月于滇缅会战中阵亡120、柳树人少将,1942年5月于滇缅会战中阵亡121、岑家焯少将,被俘后1942年6月于新加坡殉国122、袁福崇少将,1942年6月于浙赣会战中阵亡123、窦来庚少将,1942年8月于山东莒县自戕殉国124、张庆澍少将,1942年8月于山东莒县阵亡125、薛如兰少将,1942年10月于陕西阵亡126、黄光炎少将,1942年12月于广东乳源因车祸殉职127、闵季连少将,1942年于云南保山阵亡128、周致中少将,1943年2月于山东恩县阵亡129、张少舫少将,1943年2月于山东城顶山阵亡130、杨世立少将,1943年4月于山西垣曲阵亡131、陈涉藩少将,1943年5月于鄂西会战中阵亡132、高道先少将,1943年5月于山东被俘殉国133、江春炎少将,1943年7月于山东邹县阵亡134、李竹林少将,1943年夏于缅北滇西反攻中阵亡135、陈飞龙少将,1943年10月于安徽凤台阵亡136、黄德兴少将,1943年10月阵亡137、陶绍唐少将,1943年10月于湖南桃源阵亡138、张惠民少将,1943年12月于常德会战中阵亡139、董瀚少将,1943年因飞机失事于云南芒市阵亡140、陈范少将,1944年1月于缅北滇西反攻中阵亡141、张剑虹少将,1944年1月阵亡142、丁立群少将,1944年1月于江苏阵亡143、王成桂少将,1944年2月于重庆遇敌机空袭殉职144、曾万里海军少将,1944年4月于印度孟买殉职145、肖孝泽少将,1944年4月于豫中会战中阵亡146、黄永淮少将,1944年4月于豫中会战中被俘后自戕殉国147、杨尚武少将,1944年5月于豫中会战中阵亡148、李培芹少将,1944年5月于豫中会战中阵亡149、卢广伟少将,1944年5月于安徽颍上阵亡150、覃子斌少将,1944年5月于缅北滇西反攻中阵亡151、陈绍堂少将,1944年5月于豫中会战中阵亡152、周鼎铭少将,1944年5月于豫中会战中阵亡153、王家让少将,1944年5月于豫中会战中阵亡154、徐亚杰少将,1944年5月于湖南雪峰山阵亡155、张景南少将,1944年5月于山东邹平阵亡156、林谋盛少将,1944年6月于新加坡被俘殉国157、王剑岳少将,1944年6月于豫中会战中阵亡158、余子武少将,1944年8月于长衡会战中阵亡159、王寿廷海军少将,1944年9月于上海因伤病殉职160、易凤翔少将,1944年9月于桂柳会战中阵亡161、史蔚馥少将,1944年11月于桂柳会战中被俘殉国162、胡厚基少将,1944年11月于桂柳会战中阵亡163、吕旃蒙少将,1944年11月于桂柳会战中阵亡164、吴展少将,1944年11月于桂柳会战中阵亡165、李颐少将,1944年于缅北滇西反攻中阵亡166、王魁一少将,1945年2月于山东阵亡167、萧健九少将,1945年3月于山东临清阵亡168、王宇震少将,1945年5月于豫西鄂北会战中阵亡169、胡旭旰少将,1945年6月于浙江孝丰阵亡170、曹向经少将,1945年于湖南被俘殉国171、张治平少将,1945年于湖北阵亡。

“北洋三杰龙虎狗”分别是哪三位?他们结局如何

“北洋三杰龙虎狗”分别是哪三位?他们结局如何

[键入文字]“北洋三杰龙虎狗”分别是哪三位?他们结局如何一、北洋之龙:王士珍,凭借过人才智,得到袁世凯青睐,先后担任军政要职,直至北洋政府国务总理。

1917 年9 月1 日,孙中山出兵北伐,护法战争开始,王士珍赞成冯国璋的“和平统一”政策,时任大总统的段祺瑞被排斥,于11 月15 日辞职。

后王士珍被冯国璋任命为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

1930 年7 月1 日,王士珍因患肠癌,病逝于北平,终年70 岁。

二、北洋之虎:段祺瑞,20 岁考入北洋武备学堂,深受袁世凯倚重。

其人性格坚定,蛮横粗暴,令人生畏,在“府院之争”之时。

他表面拥护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实际”挟北洋以令总统”,是名副其实的“北洋虎”。

段祺瑞在历史上有“三造共和”之美誉,即致电逼迫清帝退位、讨伐张勋复辟、抵制袁世凯称帝。

段祺瑞曾多次组阁,是北洋军阀中少有的铁腕人物。

段祺瑞一生甘于清贫,在其任政府总理时,“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人称“六不总理”。

三一八惨案后,段祺瑞被冯玉祥赶下台。

三、北洋之狗:冯国璋,是袁世凯倚重的两员大将之一,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总统,国会选冯国璋为副总统,冯国璋不愿失去地盘,故在江苏就职,仍兼江苏督军。

1917 年7 月,张勋复辟,黎元洪进入外国使馆,冯国璋以副总统代理大总统,通电讨伐张勋。

冯国璋在与皖系政客交锋失利后,于1918 年8 月13 日,通电辞职。

于1919 年返回河间故里。

1939 年10 月,冯国璋抵北京,12 月28 日病逝,终年60 岁。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1。

北洋军阀二十四位上将的最终结局

北洋军阀二十四位上将的最终结局

北洋軍閥二十四位上將的最終結局建威上將軍段祺瑞,字芝泉,安徽合肥人。

祖父佩公少年時曾與劉銘傳販私鹽、因之結識,官至淮軍統領。

愛其孫,隨營伴讀。

稍長,迭遭變故,祖,父,母皆喪,生計窘迫,絕意科舉,投武幕,入北洋武備學堂炮兵科,以最優畢業,保送德國習軍事,返,任威海隨營教官,曆日清甲午之役。

小站練兵,得蔭昌保薦,出要職,軍中譽為“北洋之虎”。

辛亥,率師南討,暗有反正意,曾饋南帥黎氏以密函,中有:“杯酒話前塵,萬馬濤聲天際湧。

登臨懷故國,八公山色望中收”之句。

不數日,果有逼宮之齊電出,共和遂成。

民元後,曆陸軍部長多要職。

袁公去,攝大政,出國務總理。

及至丁巳復辟,討平之。

謂之再造共和。

此後謀南北統一,文倚安福國會,武編參邊二軍,聲勢日隆。

不意,曹,吳反,以清君側,誅小徐為號,發兵來攻,一戰而敗。

隱。

其後雖曾東山再起,出執政一職,又為馬二,俄狄所煽之暴民,匪黨所誣,迫去職,明心跡。

抗戰中,全大節,為國府迎於滬上,上親執以弟子禮。

以病薨,年七十有一。

宿敵吳氏挽之曰:“天下無公,正未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奠國著奇功,大好河山歸再造。

時局至此,皆在今日不和,明日不戰,憂時成痼疾,中流砥柱失元勳”!鎮安上將軍張錫鑾,字金波,浙江錢塘人。

父為四川駐防軍官。

幼即在軍中,習兵事,通戰陣。

稍長,又取監生。

軍中皆稱其智謀膽略,學識兼備。

綽號“快馬張”,任通化知縣、錦州鳳凰廳候補道。

曾曆日清甲午之役,後以東督錫鑾以事去職。

複任東邊道。

兼安東開埠局總辦。

任滿,升署度支司。

辛亥,授命西征,定三晉。

民元後,因懼東督趙氏仍戀故朝,兼之張,馮二將與張有早年招撫之誼,故調趙入京出清史館館閒職,而授張以鎮安上將軍,節制東三省軍務。

徐放湖北將軍。

洪憲改元,封一等伯,列名將軍府,兼參政院參政。

越年,主崩臣退,賦閑津門。

築網師園,以風月自娛。

民十年,病卒。

定武上將軍張勳,字少軒,江西奉新人。

少孤貧。

投效廣西軍,累保至參將。

日韓釁啟,隨毅軍防守奉天。

北洋军阀吴佩孚死亡真相,李敖:别再骂他们了!

北洋军阀吴佩孚死亡真相,李敖:别再骂他们了!

记得李敖大师在北大演讲时,曾说过一句话:“你们不要再骂北洋军阀了,为什么呢?你们想想,他们能让追求进步、反对独裁的北大,一直存在于他们的心脏地区,这是需要很大的度量的!”仔细想一想,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里,那些军阀之中也不乏忧国忧民的铁汉子。

比如段祺瑞,一生清廉不收礼,当过四任总理,还当过国家元首,晚年生活窘迫,要靠救济生活,依旧严词拒绝日本人的威胁,拒不出任伪政府要职。

徐世昌宁愿病死,也不去日本人的医院看病,张作霖不与日本人合作惨遭炸死。

本文要说的是另一位,他就是吴佩孚。

吴佩孚在北洋军阀中算是一个晚辈,却是上世纪20年代中国举足轻重的人物。

作为一个军阀,董必武对他的评价是:“以关、岳为标榜,失败时既不出国,也不进租界,失势时还能自践前言,品格令人称道;为官数十年,拥兵数十万,统辖数省,却无私蓄、无田产,清廉难能可贵!”除了重情重义,廉洁自守之外,吴佩孚的爱国情怀也值得我们敬佩。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人四处拉拢汉奸为其服务,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之一的吴佩孚,自然也成为拉拢对象。

此时的吴佩孚已经被迫下野,而且也有东山再起之意。

日本人得知后,愿意给他提供10万支步枪,2千挺机枪,500门大炮,还有钱财百万,可吴佩孚压根就不理。

1938年12月,汪精卫公开投靠了日本人,成了一个大汉奸。

为了壮大声势,汪精卫想把吴佩孚也拉下水,甚至放出风来,只要吴佩孚肯合作,汪精卫愿意以在野党的身份,支持吴佩孚重新出山。

当汪精卫的说客陈中学找到吴佩孚时,吴佩孚拍着桌子大骂:“谁跟汪精卫合作,这个人一定是下贱!”在多次拒绝汪精卫和日本人荒木、土肥原、川本等人后,日本人意识到他跟张作霖一样,也是一块绊脚石,于是想方设法的要除掉他。

1939年11月24日,吃饺子的吴佩孚,被肉馅中的一个骨头渣刺破了牙龈,卡进了牙齿中,疼痛异常。

吴佩孚原本没当回事,可是几天之后竟然越来越严重,无奈之下只好去了一家日本医院治疗。

没想到仅仅数天后,吴佩孚就不治身亡。

历史趣谈揭秘大军阀孙传芳死亡之谜 自杀还是死于非命?

历史趣谈揭秘大军阀孙传芳死亡之谜 自杀还是死于非命?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揭秘大军阀孙传芳死亡之谜自杀还是死于非命?
导语:在我们印象中,北洋将军都是些嗜血成性的草莽,皆为乱世匪徒,没啥文化,特别是袁世凯死后,他们相互之间杀来杀去,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

在我们印象中,北洋将军都是些嗜血成性的草莽,皆为乱世匪徒,没啥文化,特别是袁世凯死后,他们相互之间杀来杀去,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

不过,令人费解的是,虎威上将曹锟和孚威上将吴佩孚联手,打败了建威上将段祺瑞,却没把失败者怎么样。

盛武上将张作霖和扬武上将冯玉祥里应外合,击溃曹锟和吴佩孚,把段祺瑞请回中央,也未见剩勇追穷寇。

后来,张作霖、同武上将阎锡山、义威上将张宗昌搞统战大联合,打败冯玉祥,赶走段祺瑞,但败者各有其终,并非死于战后惩罚。

最后,南方革命军北伐胜利,蒋介石击溃所有北洋老将,也一样没斩草除根,只是让他们退居人间,颐养天年。

这是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这些老式将军,究竟是一帮不讲规矩的乌龟王八蛋,还是一群交战不忘礼教约束的儒将雅士。

事实上,段祺瑞打不过曹锟和吴佩孚,便宣布全线停战,向徐世昌总统辞职,然后离京移津。

天津是什么地方呢?是曹锟老家!是曹锟誓师伐段的城市!是讨逆军大本营!但段祺瑞恰恰选择在那里定居,而且一住下来便与张作霖和孙文联络,反对曹吴政治。

这不光是段祺瑞不怕死,更重要的是,曹吴没想让他死。

古今中外,败将如果不是像吕布和郭松龄那样倒戈哗变,如果不是像戈林和东条英机那样恶贯满盈,一般仍受尊敬,不受追剿,只是这需要胜利者的气量。

生活常识分享。

民国十大军阀(段祺瑞、吴佩孚、张作霖、张勋、张宗昌、韩复榘、孙殿英DM

民国十大军阀(段祺瑞、吴佩孚、张作霖、张勋、张宗昌、韩复榘、孙殿英DM

民国十大军阀(段祺瑞、吴佩孚、张作霖、张勋、张宗昌、韩复榘、孙殿英DM民国十大军阀(段祺瑞、吴佩孚、张作霖、张勋、张宗昌、韩复榘、孙殿英、陈调元、范绍增、孙传芳)段祺瑞(1865-1936),安徽合肥人。

袁世凯死后,其以国务总理掌北洋政府实权,依附日本。

1920年被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打败下台。

1924年又被奉系及冯玉祥推为北京临时政府执政。

1926年被逐下台。

吴佩孚(1871-1939),北洋军阀直系首领。

山东蓬莱人,22岁考上秀才,次年到北京靠占卦算命糊口,1898年在天津投军。

1926年北伐战争中连遭惨败。

从此一蹶不振。

1932年回到北平曾通电声讨溥仪充当伪满傀儡,拒绝日伪拉他下水。

张作霖(1875-1928),奉天海城人。

早年是土匪。

1902年被收编。

袁世凯掌权后被任命为第二十七师师长。

1916年任奉天督军兼省长。

1918年任东三省巡阅使,为奉系军阀首领。

孙传芳。

字馨远。

山东历城人。

1908年毕业于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

其间加入同盟会。

1909年回国。

长期驻防湖北。

1923年率部入闽,任福建军务督理。

1924年9月江浙战争爆发,奉曹锟之命出兵援助齐燮元,夹击皖系卢永祥,占据浙江,任闽浙巡阅使兼浙江军督理,并乘机扩军。

1925年10月起兵驱逐苏皖等地奉系势力,11月在南京宣布成立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自联军总司令兼江苏总司令,聘日本军官冈村宁次为高等军事顾问,开办联军军官学校,自兼校长,成为直系后期最有实力的军阀。

1926年9月北伐军进入江西,亲赴九江战,阻挡北伐军东进,主力被歼后潜赴天津向张作霖求救,被任为安国军副司令,兼五省联军总司令。

1927年2月继续组织兵力阻止北伐,并镇压上海工人第二次武装起义。

8月率残部渡江反扑,与蒋、桂军在南京龙潭一带激战五天后失败。

辫子大帅——张勋张勋(1854~1923年)字少轩,号松寿。

江西奉新县赤田镇赤田村人。

出生农家,8岁丧母,12岁丧父。

15岁入富家做牧童,后转书僮。

北洋军阀十四位上将的最终结局

北洋军阀十四位上将的最终结局

北洋军阀十四位上将的最终结局建威上将军段祺瑞,字芝泉,安徽合肥人。

祖父佩公少年时曾与刘铭传贩私盐、因之结识,官至淮军统领。

爱其孙,随营伴读。

稍长,迭遭变故,祖,父,母皆丧,生计窘迫,绝意科举,投武幕,入北洋武备学堂炮兵科,以最优毕业,保送德国习军事,返,任威海随营教官,历日清甲午之役。

小站练兵,得荫昌保荐,出要职,军中誉为“北洋之虎”。

辛亥,率师南讨,暗有反正意,曾馈南帅黎氏以密函,中有:“杯酒话前尘,万马涛声天际涌。

登临怀故国,八公山色望中收”之句。

不数日,果有逼宫之齐电出,共和遂成。

民元后,历陆军部长多要职。

袁公去,摄大政,出国务总理。

及至丁巳复辟,讨平之。

谓之再造共和。

此后谋南北统一,文倚安福国会,武编参边二军,声势日隆。

不意,曹,吴反,以清君侧,诛小徐为号,发兵来攻,一战而败。

隐。

其后虽曾东山再起,出执政一职,又为马二,俄狄所煽之暴民,匪党所诬,迫去职,明心迹。

抗战中,全大节,为国府迎于沪上,上亲执以弟子礼。

以病薨,年七十有一。

宿敌吴氏挽之曰:“天下无公,正未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奠国著奇功,大好河山归再造。

时局至此,皆在今日不和,明日不战,忧时成痼疾,中流砥柱失元勋”!镇安上将军张锡銮,字金波,浙江钱塘人。

父为四川驻防军官。

幼即在军中,习兵事,通战阵。

稍长,又取监生。

军中皆称其智谋胆略,学识兼备。

绰号“快马张”,任通化知县、锦州凤凰厅候补道。

曾历日清甲午之役,后以东督锡銮以事去职。

复任东边道。

兼安东开埠局总办。

任满,升署度支司。

辛亥,授命西征,定三晋。

民元后,因惧东督赵氏仍恋故朝,兼之张,冯二将与张有早年招抚之谊,故调赵入京出清史馆馆闲职,而授张以镇安上将军,节制东三省军务。

徐放湖北将军。

洪宪改元,封一等伯,列名将军府,兼参政院参政。

越年,主崩臣退,赋闲津门。

筑网师园,以风月自娱。

民十年,病卒。

定武上将军张勋,字少轩,江西奉新人。

少孤贫。

投效广西军,累保至参将。

日韩衅启,随毅军防守奉天。

北洋政府授衔将军

北洋政府授衔将军

北洋政府授衔将军北洋政府时期,袁世凯为有效解决全国军事将领的外放内调,专设了将军府。

将军府将军为特设的荣誉称号,由大总统在陆海军将领中特任。

按规制,最初分上将军、将军(冠字)两等,1919年底起又增设无冠字将军。

1914年至1928年间被授予将军称号的共500余人(其中1925年至1926年6月间停授)。

通过冠字办法,赋予将军以名号。

可分为两种类型:拥有兵权者冠以“武”字,冠以“武”字的上将军6人,一般派往各省督理军务的将军称“某武将军”。

对无兵权和地盘者,则冠以“威”字,将军府内的将军称“某威将军”。

东北地区的将军冠以“镇安”两字。

不一而足。

下文为当时授予将军的人员名单,可供大家对照查阅,遗漏和不确之处,请谅。

1914年段琪瑞:1914.6.30建威上将军兼管理将军府事务(陆军总长)张勋:1914.6.30定武上将军(长江巡阅使);1916.4.10定安上将军(同上)张锡銮:1914.6.30镇安上将军(督理奉天军务);1915.8.22彰武上将军(督理湖北军务);1915.12.22振威上将军(参政院参政)冯国璋:1914.6.30宣武上将军(督理江苏军务)段芝贵:1914.6.30彰武上将军(督理湖北军务);1915.8.22镇安上将军(督理奉天军务);1917.8.11辅威上将军龙济光:1914.6.30振武上将军(督理广东军务)姜桂题:1914.6.30昭武上将军(督理热河军务);1922昭武上将军兼管将军府事务,(陆军检阅使)孟恩远:1914.6.30镇安左将军(督理吉林军务);1917.10.8诚威将军(卸任吉林督军);1919.7.6惠威将军(卸任吉林督军)朱庆澜:1914.6.30镇安右将军(督理黑龙江军务);1916.6.22卓威将军(卸任督理黑龙江军务)靳云鹏:1914.6.30泰武将军(督理山东军务);1916.6.22果威将军(卸任督理山东军务)阎锡山:1914.6.30同武将军(督理山西军务);1923.11.14同武上将军(山西督军)朱瑞:1914.6.30兴武将军(督理浙江军务)李纯:1914.6.30昌武将军(督理江西军务);1920.10.10英威上将军(督理江苏军务)倪嗣冲:1914.6.30安武将军(督理安徽军务)汤芗铭:1914.6.30靖武将军(督理湖南军务);1917.1.19信威将军陆建章:1914.6.30威武将军(督理陕西军务);1917.8.11炳威将军(总统府高等顾问)胡景伊:1914.6.30成武将军(督理四川军务);1915.8.23毅威将军(卸任督理四川军务)陆荣廷:1914.6.30宁武将军(督理广西军务);1915.3.23耀武上将军(同上);1917.11.8宁威将军(卸任两广巡阅使)唐继尧:1914.6.30开武将军(督理云南军务)蔡锷:1914.6.30昭威将军(经界局督办);1916.6.24益武将军(督理四川军务)蒋尊簋:1914.6.30宣威将军(参政院参政)张凤翽:1914.6.30扬威将军(前陕西都督)朱家宝:1914.6.30加将军衔(直隶巡按使兼督理军务)田文烈:1914.6.30加将军衔(河南巡按使兼督理军务)张广建:1914.6.30加将军衔(甘肃巡按使兼督理军务);1920.12.31焕威将军(卸任甘肃督军)杨增新:1914.6.30加将军衔(新疆巡按使兼督理军务);1923.11.14阗武将军(新疆督军)丁槐:1914.7.4奋威将军(卸任荆州镇守使)赵倜:1914.8.29宏威将军;1914.9.20德武将军(河南督军)那彦图:1914.9.9绥威将军(参政院参政)蒋雁行:1914.9.10靖威将军(卸任江北护军使)孙武:1914.10.20义威将军(前湖北军政府军务部长)1915年陈宧:1915.6.23毅威将军(兼行督理四川军务);1915.8.25成武将军(督理四川军务);1917.1.19毅威将军(卸任湖南督军)郑汝成:1915.10.3彰威将军(上海镇守使)杨善德:1915.10.3克威将军(松江镇守使兼陆军第4师师长)王占元:1915.10.3壮威将军(陆军第2师师长);1916.1.8襄武上将军(督理湖北军务)曹锟:1915.10.3虎威将军(陆军第3师师长,长江上游总司令)雷震春:1915.10.4镇威将军(北京军政执法处处长)张子贞:1915.12.29加将军衔(暂代督理云南军务)1916年龙觐光:1916.2.8临武将军(督理云南军务)李厚基:1916.3.21建武将军(督理福建军务);1923.11.24全威将军张作霖:1916.4.17盛武将军(署,4.22任,督理奉天军务);1920.10.10镇威上将军(东三省巡阅使)蓝天蔚:1916.5.4达威将军(前关东都督)蒋作宾:1916.5.4翊威将军(卸任陆军部次长)周骏:1916.5.24崇武将军(督理四川军务);1917.1.19翔威将军张怀芝:1916.5.30济武将军(督理山东军务);1923.10.15丰威上将军(参谋总长陈树藩:1916.6.10汉武将军(督理陕西军务);1921.5.25祥威将军(卸任陕西督军)毕桂芳:1916.5.3镇安右将军(署,6.23任,督理黑龙江军务)1917年李烈钧:1917.1.19桓威将军(前江西督都)胡汉民:1917.1.19智威将军(前广东都督)柏文蔚:1917.1.19烈威将军(前安徽都督)李鼎新:1917.1.19曜威将军(前海军总司令);1926.6.22曜威上将军(前海军总长)吕公望:1917.1.19怀威将军(卸任浙江督军)陈炯明:1917.1.19定威将军(粤军总司令)帕勒塔:1917.3.12襄威将军(前阿尔泰办事长官)罗佩金:1917.4.20超威将军(卸任四川督军)刘存厚:1917.4.25崇威将军(四川第2师师长)张绍曾:1917.8.9树威将军(陆军训练总监);1924.1.12树威上将军(卸任陆军总长)江朝宗:1917.8.11迪威将军(卸任步军统领)周道刚:1917.12.18保威将军(卸任四川督军)1918年何宗莲:1918.2.2弼威将军(前察哈尔都统)屈映光:1918.10.9赞威将军(前浙江巡按使兼署督理军务)曲同丰:1917.10.22将军府将军(前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徐占凤:1918.5.1加将军衔;1919.11.23将军(卸任第8混成旅旅长)吴佩孚:1918孚威将军(陆军第3师师长);1923.1.6孚威上将军(两湖巡阅使)王怀庆:1918.9.23庆威将军(冀南镇守使);1923.11.14靖武上将军(热察绥巡阅使兼热河都统)王廷桢:1918.10.16桢威将军(长江巡阅副使兼陆军第16师师长)1919年张士钰:1919.1.11博威将军(卸任陆军部次长)陆锦:1919.1.11加将军衔(参谋部次长);1920敏威将军(陆军总长兼署陆军第9师师长)苏珠克图巴图尔:1919遐威将军载涛:1919.8.11巩威将军李长泰:1919.5.21泰威将军(卸任步军统领)傅良佐:1919.8.10冠威将军(边防督办公署参谋长)殷鸿寿:1919.10.10广威将军(京师警察总监)李鸿祥:1919.10.10懋威将军潘矩楹:1919.11.18将军(川粤湘赣四省经略使署参谋长);1922.10.19矩威将军(航空署署长)陈毅:1919.12.1豫威将军(库乌科唐镇抚使)黄培松:1919.12.11将军;1922.9.4培威将军张树元:1919.12.25谦威将军(卸任山东督军)1920年钟体道:1920.1.18将军(卸任陆军第22师师长)裴其勋:1920.1.18将军(卸任吉长镇守使兼)师景云:1920.2.17将军(前宣武将军署参谋长);1922.7.22章威将军朱泮藻:1920.5.15将军(卸任烟台镇守使);1922.10.21抚威将军> 陈复初:1920.6.5将军(前陆军第17师师长)徐树铮:1920.7.4远威将军(卸任西北筹边使)唐在礼:1920.8.15裕威将军(卸任参谋次长)商德全:1920.9.4将军(卸任直隶第5混成旅旅长)李进才:1920.9.18将军(卸任陆军第13师师长)袁乃宽:1920.10.10秉威将军罗开榜:1920.11.12慎威将军(卸任陆军部次长)李书城:1920.12.8将军(总统府顾问)1921年马龙标:1921.6.1恒威将军鲍贵卿:1921.3.20霆威将军(卸任吉林督军)李馨:1921.6.26将军蓝建枢:1921.7.22澄威将军(卸任海军总司令)丹巴达尔齐:1921.8.7拱威将军黄恩锡:1920.12.8将军李廷玉:1921.1.4将军成慎:1921.1.14将军(卸任河南暂1师师长)王金镜:1921.1.22将军(前陆军第2师师长)龙裕光:1921.2.2将军(琼崖镇守使)陆裕光:1921.2.3将军(前广西第1师师长)刘之洁:1921.2.15将军(前江北护军使);1924.4.23鼎威将军刘志陆:1921.3.18将军(前潮梅镇守使);1927.10.6远威将军王懋赏:1921.4.28将军(卸任陆军第18师师长)达赉:1921.4.28将军王汝勤:1921.11.7勤威将军(中央陆军第八师师长)赵玉琦:1921.11.7贞威将军(直鲁豫巡阅使公署参谋长)王承斌:1921.11.7彦威将军(中央陆军第二十三师师长);1923.11.14匡武上将军(直鲁豫巡阅副使兼直隶督军)张宗昌:1921.11.7将军府将军(前暂编陆军第一师师长);1926.8.19义威上将军(直鲁联军总司令、山东督办)张永成:1921.11.12将军1924.3.22绩威将军(前陆军第11师师长)蔡成勋:1921.12.28济威将军(江西督理兼陆军第1师师长)李廷玉:1921将军(江西督军署总参议)欧阳武:1921将军(总统府顾问);1923.1.20笃威将军1922年塔旺布里甲拉:1922.1.16翼威将军(参政院参政,旋为蒙藏院总裁)何恩溥:1922.1.16将军王士珍:1922.1.20德威上将军(管理将军府事务)林绍斐:1922.1.30将军1924.7.11文威将军莫荣新:1922.2.25胜威将军(前广东督军)贡桑诺尔布:1922.4.5畅威将军(卸任蒙藏院总裁,正白旗满洲都统)范国璋:1922.4.13将军(前陆军第20师师长)李玉麟:1922.4.13将军(安徽督军公署参谋长);1923.7.12戢威将军(安徽军务帮办)殷恭先:1922.4.19峻威将军(皖北镇守使)祺诚武:1922.4.25将军1924.2.9亨威将军萨镇冰:1922.5.25肃威将军(会办福建军务,前海军总长)胡龙骧:1922.5.29将军张景惠:1922.5.29安威将军(卸任察哈尔都统兼奉天暂1师师长)蒋拯:1922.6.15咸威将军(卸任海军总司令)杜锡珪:1922.6.24治威将军(海军总司令);1923.10.9瀛威将军(同前)达寿:1922.6.24将军(卸任蒙藏副总裁)孙道仁:1922.7.1永威将军(总统府顾问,前福建都督)萧耀南:1922.7.4炳武将军(湖北督军兼陆军25师师长);1923.11.14炳武上将军(两湖巡阅使兼湖北督军)齐燮元:1922.7.4宁武将军(江苏督军兼陆军第6师师长);1923.11.14宁武上将军(苏皖赣巡阅使兼江苏督军)冯玉祥:1922.7.4扬武将军(河南督军);1923.11.14扬武上将军(陆军检阅使)熊炳琦:1922.7.4昌威将军哈汉章:1922.7.4廉威将军(前总统府侍卫武官长)李济臣:1922.7.6和威将军(直鲁豫巡阅使署参谋长)刘梦庚:1922.7.13辑威将军刘镇华:1922.7.19阜威将军(陕西督军)孙传芳:1922.7.19恪威将军(长江上游总司令兼陆军第2师师长);1926.10.9恪威上将军(五省联军总司令、江苏督办)吴金彪:1922.7.19度威将军(赣北镇守使)张福来:1922.7.19景威将军(陆军第24师师长)李钟岳:1922.7.20将军罗虔:1922.7.22将军李嘉品:1922.7.26将军陆洪涛:1922.7.29肃武将军(甘肃督军)马福祥:1922.7.29祥武将军(绥远都统)林葆怿:1922.7.29葆威将军(前广东军政府海军部长、海军司令)崔承炽:1922.8.27将军吴新田:1922.8.28藩威将军(陆军第7师师长)万德尊:1922.8.29将军谭浩明:1922.8.30浩威将军(前广西督军)沈鸿英:1922.8.30协威将军(桂军总司令)黄郛:1922.8.30著威将军(前华盛顿会议中国代表团顾问)曹瑛:1922.9.4平威将军(陆军第26师师长)张锡元:1922.9.4锡威将军(察哈尔都统)彭寿莘:1922.9.4幹威将军(陆军第15师师长)张联棻:1922.9.4策威将军(前总统府军事处副处长)殷贵:1922.9.4承威将军(朝阳镇守使)米振标:1922.9.4骏威将军(热河军务帮办兼毅军总司令)谭庆林:1922.9.6迈威将军(口北镇守使)张殿如:1922.9.6保威将军(赤林镇守使)何锡蕃:1922.9.12将军张佐民:1922.9.12将军1924.9.10展威将军马毓宝:1922.9.14宝威将军张文生:1922.10.7定威将军(卸任安徽督军)聂宪藩:1922.10.11宪威将军(步军统领)李准:1922.10.11直威将军金永炎:1922.10.11炎威将军崔振魁:1922.10.11将军1924.9.2越威将军唐仲寅:1922.10.11将军褚恩荣:1922.10.12将军(前第2混成旅旅长);1923.11.27荣威将军范书田:1922.10.12将军聂汝康:1922.10.12将军乔建才:1922.10.12将军(察西镇守使)马廉溥:1922.10.12将军于右任:1922.10.14任威将军(前陕西督军)李根源:1922.10.19云威将军(航空督办)李际春:1922.10.25际威将军三多:1922.10.26将军1924.2.9循威将军袁家骥:1922.10.30将军陈遐龄:1922.11.2康威将军金绍曾:1922.11.9绍威将军林俊廷:1922.11.9俊威将军(广西自治军总司令)田友望:1922.11.14将军(前察哈尔暂1混成旅长)1924.2.29将军1924.3.28渊威将军张联陞:1922.12.27将军(襄郧镇守使兼第17混成旅旅长);1923.12.15荩威将军(同前)蒋方震:1922.12.27将军陈德修:1922.12.30将军(新安武军统领)林虎:1922将军(粤军总指挥);1924.9.21寰威将军(广东督办)马济:1922将军(前广西第1军总司令);1924.10.1拯威将军(两湖警备总司令部参谋长)1924年张允明:1924.1.10瑞威将军(湖北第5混成旅长)李炳荣:1924.1.10将军李传业:1924.1.10将军(安徽第2混成旅长兼皖北镇守使)王普:1924.1.10将军(安徽第3混成旅长兼皖南镇守使);1924.9.26通威将军(同前)史俊玉:1924.1.10将军(安徽第5混成旅长)田锦章:1924.1.12成威将军(安徽补充旅旅长)张德恂:1924.1.12将军陈宝龙:1924.1.12将军1927.2.1宝威将军吴桐仁:1924.1.19质威将军彭汉章:1924.1.21志威将军(贵州第2师师长)王天培:1924.1.21朗威将军(贵州第1师师长)王为蔚:1924.1.23将军(第24师47旅旅长);1926.8.21蔚威将军(第24师师长)马志敏:1924.1.23将军(南阳镇守使)丁香玲:1924.1.23将军(豫西镇守使)张席珍:1924.1.23将军(陆军第3师6旅旅长)黄振魁:1924.1.27将军(江苏第2混成旅长)李殿臣:1924.1.23将军(江苏第3混成旅长)吴恒瓒:1924.1.27将军(江苏第4混成旅长)王桂林:1924.1.23将军(宁台镇守使)赵会鹏:1924.1.23将军(前清张勋江防军统领)卢凤书:1924.1.27将军唐式遵:1924.1.28重威将军(陆军第32师师长)耿锡龄:1924.1.31将军张钫:1924.2.8略威将军(前陕西第2师长、陕南镇守使)马福兴:1924.2.9舒威将军(喀什噶尔提督)崇文:1924.2.9将军李竟容:1924.2.11允威将军陈兆锵:1924.2.13将军石绍明:1924.2.14显威将军杨春芳:1924.2.14启威将军(四川第4师师长)潘文华:1924.2.14植威将军(陆军第33师师长)孙积孚:1924.2.14将军(陆军第20师40旅旅长)郭汝栋:1924.2.14将军(四川第1混成旅旅长)李树勋:1924.2.14将军(四川第2师师长);1924.5.1锦威将军(同前)白驹:1924.2.14将军(四川第3混成旅长)何金鳌:1924.2.14将军(四川第2混成旅长)王都庆:1924.2.14将军(第21混成旅长);1924.8.25亮威将军(同前)陈德麟:1924.2.14将军1924.9.10敬威将军寇英杰:1924.2.14将军(湖北第2混成旅长);1924.7.15涵威将军(同前)陈嘉谟:1924.2.16将军(第25师50旅旅长);1924.6.7仪威将军(第25师师长)宋大霈:1924.2.16将军(湖北第3混成旅长);1924.6.23佑威将军(同前)孙宝琦:1924.2.16将军刘宗仪:1924.2.16将军曹士奎:1924.2.16将军邓本殷:1924.2.16将军(琼崖镇守使);1924.8.8节威将军(琼崖护军使)黄志恒:1924.2.29将军刘朝臣:1924.2.29将军宋振纲:1924.2.29将军张纪:1924.2.29将军赵继贤:1924.3.6开威将军蒋廷梓:1924.3.7将军迟云鹏:1924.3.7将军1927.1.12鹏威将军常德盛:1924.3.10典威将军(河南第1师师长)孔繁锦:1924.3.15铭威将军(陇南镇守使)申振林:1924.3.18将军袁得亮:1924.3.18将军刘春藩:1924.3.20将军张国溶:1924.3.20猷威将军(前第26师代师长)王坦:1924.3.20祺威将军陈鼎勋:1924.3.20将军(四川第3师师长)李家钰:1924.3.20将军(四川第1师师长)黄隐:1924.3.20将军(前四川第3师参谋长)罗廼琼:1924.3.20将军(陆军第21师42旅旅长)段荣琮:1924.3.20将军(陆军第31师61旅旅长)彭光烈:1924.3.20将军(前四川昭广镇守使)朱宗悫:1924.3.20将军(陆军第31师62旅旅长)张邦本:1924.3.20将军(前四川第1师1旅旅长)孙震:1924.3.20将军(第27混成旅长)魏楷:1924.3.20将军王鸿恩:1924.3.20将军(第22混成旅长);1924.8.9秩威将军(同前)张兆钾:1924.3.20厚威将军(陇东镇守使)张耀福:1924.3.20将军杜持:1924.3.20将军1924将军(前陆军第14师师长)温树德:1924.3.29将军(渤海舰队司令)李景曦:1924.3.29厚威将军张金标:1924.4.9将军刘麒:1924.4.12将军穆文善:1924.4.12翰威将军憨玉琨:1924.4.12肇威将军(陆军第35师师长)李雨山:1924.4.17霈威将军孙文治:1924.4.17将军刘景元:1924.4.17将军李允昌:1924.4.17将军李和:1924.4.17将军刘启垣:1924.4.17将军李士锐:1924.4.17将军钱秉鉴:1924.4.17将军姚鸿法:1924.4.17将军(前清山西督练公所总参议)姚宝来:1924.4.17将军(前清禁卫军第2协统领)牛向辰:1924.4.17将军吴春康:1924.4.17将军杨绍宾:1924.4.17将军叶长盛:1924.4.17将军(前登州镇总兵)张青林:1924.4.17将军舒和钧:1924.4.25将军顾琢塘:1924.5.1将军(陆军第7师13旅旅长)刘承恩:1924.5.13承威将军王秉钧:1924.5.13将军张建功:1924.5.23固威将军(山东第4混成旅长)王陵基:1924.5.31尚威将军(陆军第28旅旅长)胡念先:1924.6.7将军(卸任?第2混成旅长)李生春:1924.6.10纯威将军(第12师23旅长兼福宁镇守使)卢香亭:1924.6.10斌威将军(陆军第2师3旅旅长)葛祖伦:1924.6.16将军于学忠:1924.6.23将军(第18混成旅长);1927.12.17捷威将军张治公:1924.7.8介威将军(陕西第2师师长)吴永熙:1924.7.8将军尹昌衡:1924.7.11盛威将军(前川边经略使)陈光远:1924.7.11鉴威将军(前江西督军)裴建准:1924.7.11将军(河州镇守使);1924.10.7揄威将军(同前)沈广聚:1924.7.21广威将军高世读:1924.7.25将军(安徽第4混成旅长)杨绍寅:1924.7.31光威将军刘眷藩:1924.8.9寅威将军(四川第10师师长)陈洪范:1924.8.9谅威将军(四川第8师师长兼嘉叙镇守使)刘文辉:1924.8.9洁威将军(四川第9师师长)刘弼良:1924.8.9将军陈能芳:1924.8.9将军(四川夔开镇守使)杨文恺:1924.9.2将军赖心辉:1924.9.10正威将军(四川第1师师长)胡忠亮:1924.9.10蔚威将军钱秉钧:1924.9.10同威将军赵月修:1924.9.10朴威将军孙建业:1924.9.11将军(湖北第1混成旅长)田维勤:1924.9.11将军(第26混成旅长);1926.8.21勤威将军(讨贼联军师长)杜节义:1924.9.11将军李治云:1924.9.11将军宋仲良:1924.9.11将军林起鹏:1924.9.11将军张之杰:1924.9.11将军(前赣东镇守使)马汝淞:1924.9.11将军李成林:1924.9.11将军宋芝田:1924.9.11将军葛豪:1924.9.11将军钱秉钰:1924.9.11将军娄云鹏:1924.9.11将军绍礼盛:1924.9.11将军孙宗尧:1924.9.22哲威将军岳维峻:1924.9.27将军(陕西暂1师第1旅旅长)田玉洁:1924.9.27将军(陕西暂1师第2旅旅长)王缵绪:1924.9.29徽威将军(陆军第16师32旅旅长)王正钧:1924.9.29彻威将军刘建章:1924.10.1申威将军(陆军第8师15旅旅长)应振复:1924.10.1湛威将军(陆军第8师16旅旅长)范士鸿:1924.10.1将军王启贵:1924.10.1将军谭道南:1924.10.7将军张连同:1924.10.22将军(开绥镇守使)丁长发:1924.10.22将军(前察东镇守使)赵玉珊:1924将军王维城:1924将军(14省讨贼联军师长)孙清山:1924将军李彦青:1924将军周梦贤:1924将军1925年1.7明令废止再授将军衔,以往任命者仍有效。

历史中的十大军阀人物

历史中的十大军阀人物

历史中的十大军阀人物军阀是指在正常的国家体系内,由自成派系的军人组成军事集团,对国家地域划分势力范围,使用军事手段割据一方,并控制其割据地的行政,司法,教育,税务等政府机构和所属官员的任命。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十大军阀人物。

十大军阀人物名单1.袁世凯袁世凯(1859年—1916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

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退位,推翻满清,统一国家,并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当选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

又于1916年洪宪称帝,自立为皇帝,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但终归失败。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2.北洋之虎段祺瑞段祺瑞(1865年3月6日—1936年11月2日),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号称“北洋之虎”,皖系军阀首领,孙中山“护法运动”的主要讨伐对象。

1916年至1920年为北洋政府的实际掌权者。

1924年至1926年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

1926年3月18日发生了段祺瑞政府镇压北京学生运动的三·一八惨案。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曾胁迫段祺瑞去东北组织傀儡政府,段严词拒绝。

3.贿选总统曹锟曹锟(1862年12月12日—1938年5月17日),第五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华民国初年直系军阀的首领。

驻军保定,被称为“保定王”。

曹锟作为直系重要头目之一,在直、奉、皖三大派系中左右逢源,先是图谋副总统不成,后又拉拢奉系,打败皖系,最终谋取了直系军阀独掌北京政权。

4.胡帅张作霖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他喜欢别人叫他“张大帅”。

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杜立三等土匪势力,后又消除蒙患,维护国家统一,逐步提升,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

成立东三省陆军整理处。

5.秀才军阀吴佩孚吴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民国时期直系军阀首领、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官至直鲁豫两湖巡阅使、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

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的五虎将

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的五虎将

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的五虎将
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曹锟、张勋
曹锟(1862年12月12日出生于河北大沽口,1938年5月17日逝世于天津),字仲珊。

幼年家贫,稍长贩布为业,1885年进入天津武备学堂投兵,参加过甲午战争,战后参加袁世凯在小站训练的新军,任帮带,次年升官带。

中华民国第六任大总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皖系首领、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以参战为名,向日本大量借款,同英、美支持的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及奉系军阀张作霖发生冲突。

1920年7月14日,直奉两系联合对皖系发动战争。

战事在北京周围的涿县、高碑店、琉璃河、杨村一带进行。

至18日,皖军战败,段棋瑞通电辞职,直奉军阀控制了北京中央政权。

曹锟(1862一1938),天津人,字仲珊。

1923年当选为大总统。

北京政变时被囚禁。

后被获释。

病死天津。

天津曹锟旧居
品名:直隶督军曹锟纪念章(4.5厘米) 编号:DP00000312 规格:民国初期属性:军队勋章--其他-民国--北京-中型(5-10厘米)-葵花形-独立章--- 简介:历史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物证:曹锟为袁世凯的北洋五虎将之一(王士珍,冯国章,段其瑞,张勋)在当时是个保守
派的代表人物,详见图片介绍.徽章保持原状无损,1966年在京抄家时收缴,当时现场红卫兵将吊襻剪毁,章扔掉。

弃暗投明:十位国民党起义将领的最后归宿

弃暗投明:十位国民党起义将领的最后归宿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弃暗投明:十位国民党起义将领的最后归宿一、高树勋:字建侯,河北省盐山县人,原系西北军冯玉祥的部下。

抗战胜利后,高树勋任国民党军新八军军长。

1945年10月,孙连仲率高树勋、马法五、鲁崇志等三个军沿平汉路北上。

大军走到邯郸、磁县一带,被我军围阻,我军发起了平汉战役。

我军区参谋长李达冒险穿过火线亲自到高树勋军营面谈,这使高树勋很感动,终于下定了决心起义。

高树勋率新八军及河北民军万余人,在马头镇正式宣布火线起义,声明脱离国民党阵营。

高树勋部撤出战场后,战役态势立即发生了转变,另外两个军,军心动摇,斗志涣散,迫使他们由就地防御改为向南退逃,我军由阻击改为追击。

最终,我军全歼敌军近4万人,生擒第十一战区副司令兼40军军长马法五、副军长刘世荣等高级将领,并缴获了大量的军用物资和武器弹药。

1945年11月1日,高树勋、乔明礼等率领新八军、河北民军1万多人撤离战场后,到武安县伯延镇一带休整。

在毛主席的提议下,高部改称为民主建国军。

1945年11月10日,民主建国军成立大会在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

日本
奉系军阀 晋系军阀
张作霖、张学良 阎锡山,傅作义
日本 日本
LOGO
形成原因
北洋军阀是中国近代一支特殊的军事政治力量,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是由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从国内看 (1)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建设一支新式军队提供了 必要的物质基础。
(2)清廷在连年“内忧外患”的交迫下,把“筹饷练兵”作为救命符, 袁世凯及时抓住晚清政府编练新军的时机,发展了北洋军阀的势力。
• (四)栽卖鸦片:强迫种烟征税,是军阀普遍采 用的阴险毒辣手段。尤为恶毒的是,他们还动用 武装,贩运鸦片,不仅牟取暴利,还将流毒运往 各地,残害生命。 • 其他如田赋预征,兵差折价,临时征发,岁时犒 劳等等,无不出自民脂民膏。深深地加重了人民 的负担。 • 从上述几点看,北洋军阀集团无疑义是一个反动 的政治军事集团。它在辛亥革命前后各16年的历 史进程中主要是扮演了历史舞台上为人唾骂的丑 角;但是,在这32年中,它曾起过的某些客观作 用仍有必要作出应有的估计。
张作霖
• 正面评价 • 1.评价张作霖应丛他的死亡入手,据说 张作霖因未答应《日张密约》而被日本 人为炸死。 • 2.并且在世期间注重教育1922年筹建东 北大学。这所大学在当时师资水平极高。 • 负面评价 • 1.穷兵黩武:张作霖参与两次直奉大战、 直皖战争、江浙战争,作为军阀,张一 再发动战争,不惜向日本等国借款而且 截留盐税等国税收入用于战争,导致东 北地区经济萧条,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 2.镇压民主:张曾经数次反对民主,屠 戮革命党人。镇压游行的学生的领导者, 逮捕并杀害了李大钊等共产党人。
总体介绍
袁世凯(大帅哥啊~)
Page 3
LOGO
北洋军阀势力简介

北洋政府最高领导层更迭概况

北洋政府最高领导层更迭概况

北洋政府最高领导层更迭概况北洋政府最高领导层更迭概况<上>(我可是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整理出来的。

可能存在疏忽,见谅)1912年3月13日唐绍仪受命组阁阁员如下:外交总长:陆征祥(胡惟德暂署)内务总长:赵秉钧陆军总长:段祺瑞海军总长:刘冠雄财政总长;熊希龄司法总长:王宠惠教育总长:蔡元培农林总长:宋教仁工商总长:陈其美(王正廷暂署)交通总长:唐绍仪兼署后有施肇基代理6月27日唐去职1912年6月27日袁世凯提名陆征祥组阁即“超然内阁”7月29日阁员敲定如下:内务总长:赵秉钧陆军总长:段祺瑞海军总长:刘冠雄财政总长;周学熙司法总长:许世英教育总长:范源濂农林总长:陈振先工商总长:刘揆一交通总长:朱启钤9月22日陆辞职1912年8月20日赵秉钧代理总理1913年4月30日因“宋案”袁世凯给赵“15日假”段祺瑞代理总理,即“战时内阁”1913年8月熊希龄受命组阁,即“第一流人才内阁”9月11日袁世凯提交内阁名单如下:内务总长:朱启钤陆军总长:段祺瑞海军总长:刘冠雄财政总长;熊希龄兼署司法总长:梁启超教育总长:汪大燮农林总长:陈振先工商总长:张謇交通总长:周自齐外交总长:孙宝琦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就任民国第一任大总统1914年2月熊希龄内阁解散1914年北洋政府废止国务院,设政事堂于总统府,徐世昌任国务卿,成员如下:内务:朱启钤陆军:段祺瑞(1915年5月改8改王士珍)海军:刘冠雄财政:周自齐(1915年4月改周学熙)司法:章宗祥教育:汤化龙(1915年改张一麟)`农商:张謇(1915年改周自齐)交通:梁敦彦外交:孙宝琦(1915年1月,改陆征祥)1915年12月13日袁世凯正式登上中华帝国皇帝的宝座,于民国五年即1916年1月1日起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年号1916年3月22日政事堂宣布恢复中华民国1916年4月21日袁世凯恢复内阁制1916年6月6日内阁宣告“黎元洪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职”1916年6月29日黎元洪特任段祺瑞为内阁总理6月30日段祺瑞正式出面组阁,阁员如下:内务总长:许世英陆军总长:段祺瑞兼署海军总长:程壁光财政总长;陈锦涛司法总长:张耀曾教育总长:孙洪伊农商总长:张国淦工商总长:张謇交通总长:汪大燮外交总长:唐绍仪1916年10月31日国会正式选举冯国璋为副大总统1917年3月4日段祺瑞辞职出走3月6日段祺瑞复出1917年5月23日总统府免除段祺瑞职务5月25日黎元洪任伍廷芳代理国务总理,后遭免除,黎元洪又将国务总理一职交于前清遗臣李经羲1917年6月3日张勋入京6月24日李经羲正式组阁,阁员如下:内务总长:许世英陆军总长:王士珍海军总长:萨镇冰财政总长;李经羲兼署司法总长:任江庸教育总长:孙洪伊农商总长:李盛铎工商总长:张謇交通总长:龙建章1917年7月1日清室复辟,国号中华帝国,是年为宣统九年,特设内阁议政大臣,具体人员如下:阁丞:万绳拭胡嗣瑗内阁议政大臣:张勋王士珍张镇芳陈宝琛梁敦彦刘廷琛袁大化张镇芳外务部尚书:梁敦彦度支部尚书:张镇芳参谋部尚书:王士珍陆军部尚书:雷震春民政部尚书:朱家宝弼德院正副院长:徐世昌康有为1917年7月12日复辟拉下帷幕1917年7月3日北洋政府准予李经羲辞职,特任段祺瑞为国务总理,一周后冯国璋发布了代理大总统的就职通电7月17日段祺瑞公布内阁人员,阁员如下:内务总长:汤化龙陆军总长:段祺瑞兼署海军总长:刘冠雄财政总长;梁启超(兼盐务署督办)司法总长:林长民教育总长:范源濂农商总长:张国淦(兼全国水利总裁)交通总长:曹汝霖外交总长:汪大燮8月6日冯国璋通电就任代理大总统1917年8月31日中华民国军政府在广州成立成员如下:海陆军大元帅:孙中山元帅:陆荣廷和唐继尧外交:伍廷芳财政:唐绍仪陆军:张开儒海军:程璧光内政:孙洪伊交通:胡汉民军政府参谋总长:李烈钧大元帅府秘书长:章太炎1917年11月19日冯国璋准予段祺瑞辞职,同时下令以汪大燮暂时代理国务总理,10天后汪大燮辞职,冯国璋改任王士珍署理国务总理,同时任命新内阁成员,阁员如下:内务总长:财政总长陆军总长:王士珍海军总长:刘冠雄财政总长;王克敏司法总长:江庸教育总长:孙洪伊农商总长:田文烈交通总长:曹汝霖参谋总长:荫昌1918年2月20日王士珍称病请假,冯国璋以钱能训代理国务总理,3月9日王士珍化装出逃,至此王士珍内阁解散1918年3月23日北洋政府下令段祺瑞为内阁总理,阁员如下:内务总长:钱能训陆军总长:段芝贵海军总长:刘冠雄财政总长;曹汝霖(兼署交通总长)司法总长:朱深教育总长:傅增湘农商总长:田文烈外交总长:陆征祥1918年9月4日新国会选举徐世昌为中华民国第二届正式大总统,即“文治总统”10月10日徐世昌就职,并准予段祺瑞辞职,特任钱能训暂行代理国务总理12月14日18日新国会以优势通过了“钱能训就任北洋政府内阁总理”一案。

十大国民党起义将领最后归宿

十大国民党起义将领最后归宿



十大国民党起义将领
取/ / 最后归宿 J f 口 百
高树勋 字 建侯 ,河北 省盐 山县 人 ,原 系西北军 冯 玉祥 的部 下 。 抗 战 胜 利


校 毕 业 。 抗 战 胜 利 后 ,潘 朔 任 职 。 抗
端 调任 6 军 1 4 师长 ,从 0 8师 越南 海 防海运八 昼夜 到辽 宁 葫 芦 岛登陆 ,驻 防海 城 、鞍 山、营口等铁路沿线。14 年 96 月 7 后 ,高 树 5 2 日 ,民主 联 军 逼 近海 城 勋任 国 民 线 ,潘朔 端抓住 机会 ,在 海 城 宣布 起 义 。随 后 ,14 8 师 党 军 新 八 军军 长 。 改编 为 “ 国民主 同盟 军第 中
身份 ,率部 参加 了 台儿 庄会 1 ” ,潘任军长。同年 l月 军 0 战 、武汉会 战和 赣北 对 日作 98 他加 入 了中 国共 产党 。后调 战等。后驻守长春 。14 年辽 任嫩 江军 区副 司令员 、四野 沈 战役 中 ,人 民解放 军 围困 十二 兵 团副参谋 长 、昆 明市 长春 ,曾泽生于1月1 日 O 7 宣布 市长 。 起 义 ,长 春 在 兵 不 血 刃 下 宣 9 9 月2 “ 革 ” 中 ,潘 朔端 受 告 解放 。14 年 1 日,中共 文 中央军委授予原国民党第6 军 0 这支起 义部 队 以中 国人 民解 放军第5 军的番号 ,并任命 曾 0 泽生 为军长 ,徐 文烈任 政治 委员 。全军共23 _万人 ,归第 四野 战军 建制 。 新 中国成 立后 ,曾泽 生 历 任 中南 军政委 员会 委员 、 中南 行政 委员会 委员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国防委员会 委 员 等 职 ,是第 一 、第二 、第 三 届 全 国人大代 表 ,第 一届 人 民 政 治 协 商 会 议 代 表 ,第

北洋军阀二十四位上将

北洋军阀二十四位上将

北洋军阀二十四位上将北洋上将乱拆乱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共正式授予上将65名。

现将这65名上将胡乱作一解析,看能否从中发现点什么。

若以军种计,则陆军60人,海军5人。

若以出身渊源计,海军上将5人,并不存在更多更复杂的派系,全属北洋海军。

划分陆军上将60人中,则分出多种情况。

其中的龙济光、陆荣廷、刘存厚、袁祖铭、刘湘等5人,属西南军阀,只是为一时投机而依附北洋军阀者。

另有黄兴、那彦图2人,则既不属于西南军阀,也从未受制于北京政权,黄兴本系革命党,是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参谋总长兼陆军总长,授衔时早已脱离军界,与北京和西南两方面都毫不相干,黄得授上将,大概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

那彦图是蒙古王公,他之能够得授上将,纯粹就是一种外交上的礼遇而已。

余下的53人,即一般被称作北洋军阀者。

但实际上这53人又可分出四种情况。

这其中的12人,即黎元洪、张作霖、阎锡山、赵倜、刘镇华、聂宪藩、杨增新、张宗昌、吴俊升、张作相、陆洪涛、张其锽等,原非北洋出身,但后来却始终依附或寄生于北洋军阀集团,如果称其为北洋军阀,顶多算是旁系。

另有8人,即荫昌、张锡銮、倪嗣冲、马联甲、张勋、姜桂题、江朝宗、张广建等,是早在武卫右军甚至淮军时期即与袁有着依附或较密切的同僚关系的,他们的资历有些并不低于袁世凯,他们的高官显禄也并不全靠袁氏得来,但由于他们多数曾襄助袁的小站练兵,与袁的关系比较亲密,故而在北洋军阀登上政权宝座后,他们也往往以北洋元老自居,袁亦对之倍显尊重,使其尽享荣华富贵,所以有说法是将其看作北洋正统,也不无道理。

而实际上,他们尊也尊矣,贵也贵矣,但却始终未能进入北洋军的核心,其所带部队,要么是未经现代化改造的旧式军队,要么是地方军,均属北洋的外围武装,北洋正规军的基本武力,从没有一兵一卒是交由这些人掌握的。

再余下的33人,便是真正的北洋核心骨干了。

这又可分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即其中的17人,是直接受知于袁世凯,是在小站时期或稍后由袁直接吸呐并一手栽培的,他们的成长全靠袁世凯,为感恩图报,也就全都成为袁的心腹干将,成为日后北洋军阀集团的上层骨干。

军阀

军阀

皖系
首脑段祺瑞
段祺瑞段祺瑞,原名启瑞,字芝泉,晚号正道老人,安徽合肥人,于同治四年(1865年3月6日)出生于六 安,数年后迁至合肥。其祖父段佩祖籍江西波阳,早年曾与刘铭传贩过私盐、办过团练,官至淮军统领。段祺瑞 1872年7岁,随其祖父在江苏宿迁兵营里读私塾。1879年14岁时因其祖父去世,家道中落,1881年16岁的段祺瑞 怀揣仅有的1块银元从合肥出发,徒步数10天2000余里,来到山东威海投奔任军中管带的族叔段从德,被收留在 军营中作司书。1882年17岁,父亲段从文在看望他的归途上,被同行的两人害死,段祺瑞请假奔丧未获批准。次 年时隔8月,1883年5月10日母亲因悲伤过度不幸去世,抛下大妹启英12岁,二弟启辅10岁,小弟启勋9岁,一连 串的打击与养家的重担,使他变得冷峻和坚毅。1885年段祺瑞20岁,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北洋)武备学堂炮兵 科。两年后,以“最优等”的成绩毕业,被派往旅顺督建炮台。1888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被获准与其他四位同学 到德国柏林学习一年半年军事,后独自留在埃森克虏伯兵工厂实习半年。回国后到威海任随营教官5年。
从“都督”到“军阀”的演变具有一定的过程。古代早已出现过的“军阀”一词,在近代重新被拾起并赋予 新的含义、加以新的运用,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果。
历史沿革

北洋政府时期 国民政府时期
主要战争 蒋系崛起
北洋政府时期
1、北洋军阀——袁世凯。北洋军阀的创始人是清末权臣李鸿章,袁世凯于1895年受命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 并成为清廷的精锐武装力量。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担任大总统,民国实现第一次形式上的统一。袁世凯死后,旗下 的北洋军阀分裂,但北洋军阀派系仍控制着中央政府直到1927年。
近代的含义
近代意义上的“军阀”一词,是由梁启超从日本翻译而来的。据康有为的学生任启圣记载:“某年徐(徐 勤——引者按)在沪请天游同学三数人晚餐,余亦在座。余偶提军阀二字,徐高声说:‘军阀’二字,由梁任公 翻译而来。日本军人可称阀,概皆幕府子弟。若中国军人都是穷光蛋,何阀之有?只可称军人,不能称军阀也。”

北洋时期地方军事长官全名录

北洋时期地方军事长官全名录
直鲁豫巡阅副使:
吴佩孚(1920.9.2以第3师师长兼副使-1921.8.9改两湖巡阅使)
王承斌(1923.11.11以直督兼副使-1924.11.11辞免)
7、苏皖赣巡阅使:1920.10.2以长江巡阅使改置,1924.12.11裁
李纯(1920.10.2以长江巡阅使改任-10.12死)
王士珍(1920.12.3任-1921.1.7裁)
赵尔巽(1912.3.15由东三省总督改-1912.7.17改奉天都督)
2)奉天都督: 1912.7.17-1914.6.30
赵尔巽(1912.7.17改任-1912.11.3辞免)
张锡銮(1912.11.3署-1912.11.16任-1914.6.30改镇安上将军)
4)督理、督办:1922年以后,各省先后由督军改称督办(称“督办某省军务善后”);或由督军改称督理(称“督理某省军务善后”),再改称督办。
5)其他:如南方各省,有时用某省总司令名义,或用清乡督办、善后督办等名义,有时以省长兼管军民两政,不同时间表现不同,且不一定由北京政府任命。
另外,象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特别区设都统,还有一些边疆地区设置有特设官职。
王怀庆(1920.7.24兼署-1922.5.28任-1924.9.22差-)
聂宪藩(1924.9.22代-)11.3撤销
5)京畿警卫总司令:
鹿钟麟(1924.11.5任,一说1925.6.24任-1926.3.9差-1926.4.17免)
李鸣钟(1926.3.9代-)
王怀庆(1926.4.17吴佩孚任-1926.9.22)
张勋(1913.12.16苏督改任-1914.6.30以定武上将军兼任-1917.7.8革职)
倪嗣冲(1917.9.8由副使升巡阅使-1920.9.16免)

30位国民党起义将领的结局

30位国民党起义将领的结局

30位国民党起义将领的结局吴化文:全国解放后,吴化文因病提出申请,要求从部队转业。

中共中央批准了他的申请。

吴化文从部队下来后.被任命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委员、浙江省政府交通厅厅长,后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

他所在的三十五军被改编成浙江省军区部队,一0三师兼街州军分区,一o四师兼绍兴军分区,一O五师兼杭州警备区。

1962年4月,吴化文因病逝世,终年58岁。

周恩来总理、陈毅元帅及解放军八个大军区都送了花圈,终年58岁。

曾泽生:曾泽生先后担任过中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并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他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会代表,第三、四届政协常委。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1970年,戎马一生的曾泽生脱下军装,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军军长的位置上退下来。

1973年2月2 2日,病逝于北京,享年71岁。

张克侠:建国后历任华东林业部部长、共和国林业部副部长兼林业科学院院长。

文革中受到迫害,1970年被下放到广西农村劳动。

第二年,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回到北京治病。

1984年7月7日病逝,享年84岁。

傅作义:建国后任水利部部长,为新中国水利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1974年4月19日逝世。

享年79岁。

邓宝珊:建国后任甘肃省政府主席,后改称省长。

文革中受到冲击,1968年11月27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4岁。

董其武:解放后,绥远起义部队改编为解放军第23兵团,入朝担负修建空军基地和防空任务。

回国后,部队改编为69军,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68年离休,78年任政协副主席。

1982年12月23日,83岁高龄的董其武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9年3月3日逝世,享年90岁。

邓兆祥:建国后被任命为新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安东海军学校校长,随后,又担任了大连海军学校的副校长。

1955年,邓兆祥被授予少将军衔。

后从海军学校调到了青岛的海军某基地工作,先后担任副参谋长、副司令员、北海舰队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等职。

历史趣谈:国民党军四名一级上将在台湾的最后结局!

历史趣谈:国民党军四名一级上将在台湾的最后结局!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国民党军四名一级上将在台湾的最后结局!导语:陈诚:最忙碌的“副总统” 陈诚,字辞修,浙江青田人,1947年2月晋升陆军一级上将。

抗战胜利后,陈诚从1947年8月起兼任东北行辕主任。

1948陈诚:最忙碌的“副总统”陈诚,字辞修,浙江青田人,1947年2月晋升陆军一级上将。

抗战胜利后,陈诚从1947年8月起兼任东北行辕主任。

1948年5月被免去东北行辕主任,10月就被派到台湾。

在蒋介石心目中,他是民国第一能臣。

1949年1月,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的败局已定,蒋介石在宣布自己下野前,任命早已到台的陈诚为台湾省政府主席兼台湾警备总司令,取代已经得罪了台湾。

民众的陈仪,为国民党溃退到台湾做好了准备。

陈诚一边镇压“反宪法、反政府、反美国”的学运,一边以40万两黄金作为储备,进行台湾的“币制改革”。

与此同时,他还得收拾残局,安顿败兵。

无论在基隆港,还是高雄港,港口布满荷枪实弹的宪兵,从大陆退到台湾的老兵必须先缴械,他们心里很不舒服,可也奈何不得。

陈诚对这些老兵实行集中管训,一共撤销了十几个兵团司令部,三十余个军部,并裁了七个军事单位。

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国民党200余万军政溃败人员退到台湾可能引起的社会动荡。

从1949年4月起,陈诚就开始在台湾实行一系列土改实验,但“三七减租”、“耕者有其田”的和平土改政策,直到1953年才大规模贯彻。

1954年,陈诚被蒋介石提名“副总统”后,春风得意,满面笑容。

在记者会上,他在自己的桌前放了一张白纸,上面写道:“追随总统,善尽职守”,算是他的“竞选口号”,以此回报蒋的恩宠,因为蒋介石曾经说过“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

生活常识分享。

北伐战争推翻的北洋军阀有哪些

北伐战争推翻的北洋军阀有哪些

北伐战争推翻的北洋军阀有哪些首先北伐战争推翻的北洋军阀有吴佩孚,南方一带的老对手,也是政治场和军事场的硬骨头。

虽然在北京立不下什么本事了,可是回到自己的地盘上面,照样还是当自己的土皇帝。

这是块硬骨头,手上有枪,手里有钱。

这个时候,有人支持的好处就出来了。

再加上一群小兵们不怕死,敢拼杀的那股劲,这个硬骨头真的就这么被北伐军给啃下来了。

其次北伐战争推翻的北洋军阀有孙传芳。

虽然他没有吴佩孚那么的张扬,可是手里的人马也是不少。

庆幸的是,硬骨头被啃下来了,有些软骨头就投降了。

这样一来,倒是省下了北伐军们的不少力气。

而且孙的势力到底也没有吴的大,因此吴都拿下了,孙也就简单了。

就在这个时候,快要胜利了,但军队里面不太和谐了。

蒋介石的四一二也好,后来的七一九也好,就这么分道扬镳了。

可是这个时候,本来要打击的第三号人物张作霖,被日本人在背后捅了一刀。

新登位的少帅不想打仗,就同意了形式上的统一全国。

就这样,北伐结束了。

综上所述,北伐战争推翻的北洋军阀有孙传芳,吴佩孚和张作霖。

第二次北伐战争是怎么回事第二次北伐战争还要从1928年开始说起,当时蒋介石再次担任总司令的职位,在河南地区被攻克之后,很快开始准备继续进行战争。

在这一年的四月份蒋介石带领军队开始进行全线的攻击,第31、37等军队也开始攻打临沂等地区,很快将济宁地区占领,张宗昌和孙传芳等人的部队最终宣布了投降。

当军队进军到山东地区的时候,日本曾经派出军队暗中帮助张宗昌等人,导致国民军队遇到了一些困难,蒋介石等领导人物进行讨论之后不再攻打济南地区,从另外的方向继续进行北伐,同时也开始和日军进行抗击,要求他们必须从济南撤退。

第二次北伐战争进行到这一年的六月份的时候,张作霖从山海关撤退,他所乘坐的列车却在皇姑屯附近发生了爆炸,导致张作霖最后重伤身亡,而这些炸弹正是日本进行的埋伏,而国民军队则趁着这个机会进入了北京地区。

到了十二月份的时候张学良也决定向南京政府靠拢,于是第二次北伐战争也就到此结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虎威上将军
曹锟,字仲珊,河北天津人。早年以贩布为生,后入天津武备学堂。随军入朝鲜,历甲午役,战后投袁世凯,升嫡系第三镇统制。辛亥,军移驻京郊南苑,为袁禁卫。民元后,任长江上游警备总司令。上书请求改变国体,授虎威上将军,洪宪初,再封一等伯。护国讨袁军兴,率军入川弹压,与护国军战于叙泸间,屡有斩获。及上崩,始退,调直隶督军。丁巳复辟,任西路讨逆军总司令,破之。段继位,互不容,时方南下汉口,率部入岳州、占长沙、取衡阳。遂与南军通,主七省同盟,讨段,讨奉,皆胜,控北京政府。以贿选手段为总统。二次直奉战起,马二倒戈,被软禁。后获释,于洛阳与吴会,相顾涕泠。晚年寓居天津,日军入,许伪职,不受。年七十六,卒。国府追赠为陆军一级上将。
北洋军阀十四位上将的最终结局
建威上将军
段祺瑞,字芝泉,安徽合肥人。祖父佩公少年时曾与刘铭传贩私盐、因之结识,官至淮军统领。爱其孙,随营伴读。稍长,迭遭变故,祖,父,母皆丧,生计窘迫,绝意科举,投武幕,入北洋武备学堂炮兵科,以最优毕业,保送德国习军事,返,任威海随营教官,历日清甲午之役。小站练兵,得荫昌保荐,出要职,军中誉为“北洋之虎”。辛亥,率师南讨,暗有反正意,曾馈南帅黎氏以密函,中有:“杯酒话前尘,万马涛声天际涌。登临怀故国,八公山色望中收”之句。不数日,果有逼宫之齐电出,共和遂成。民元后,历陆军部长多要职。袁公去,摄大政,出国务总理。及至丁巳复辟,讨平之。谓之再造共和。此后谋南北统一,文倚安福国会,武编参边二军,声势日隆。不意,曹,吴反,以清君侧,诛小徐为号,发兵来攻,一战而败。隐。其后虽曾东山再起,出执政一职,又为马二,俄狄所煽之暴民,匪党所诬,迫去职,明心迹。抗战中,全大节,为国府迎于沪上,上亲执以弟子礼。以病薨,年七十有一。宿敌吴氏挽之曰:“天下无公,正未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奠国著奇功,大好河山归再造。时局至此,皆在今日不和,明日不战,忧时成痼疾,中流砥柱失元勋”!
孚威上将军
吴佩孚,字子玉,山东蓬莱人。传其母有娠时,其父梦前明戚继光,故以佩玉名之。六岁丧父,失教诲,少无赖,染烟瘾,兼以揽讼词,O卦词为生。后因事亡走他乡。投武卫军,为戈什哈。庚子军溃,,复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习测绘科。业成,入北洋第三镇。辛部驻岳州互为犄角。汤慕其才,延揽之,为曹所觉,与人云:“与若为他人用,不若吾自用之”。遂连拔数级,出第六旅旅长。至是,赞襄军务,无役不予,战必胜,攻必克。及至,连败皖,奉二师,天下震怖。时方寿于洛阳,有联谓之:“ 牧野鹰扬,百岁勋业才半纪;洛阳虎视,八方风雨会中州”。眼见江山唾手,不意冯二阵前倒戈,功亏一篑。其后游历川,辽以诗酒自娱。晚来,居北平,东师入,拟请出山,辞不受。旋暴卒。事闻,上亲临致祭,联曰:“三呼渡河,宗泽壮心原未已。一歌见志,文山正气自常存”。
昭武上将军
姜桂题,字翰卿,安徽毫州人。少投行伍,僧格林沁卫队官出身。后随左宗棠剿回民,以功加提督衔,隶毅军,授云南临元镇总兵。甲午役,溃走金州,革职留营,观后效。后应袁招入新建陆军,统左翼。历屯泰安,青州、潍县。以功加太子少保衔,赏穿黄马褂,加尚书衔,调直隶提督兼统武卫左军。辛亥,奉袁命,以毅军换防京师,热河,山海关等各处旗兵,助袁登位。民元后,授热河都统,陆军上将、昭武上将军。其后久掌毅军,洪宪,丁巳皆参与其事,调和于各派之间,然事皆不顺。暮年,出陆军检阅使闲职,年七十九,卒于京。为人极护桑梓,凡亳州商贾无论良莠,即运烟土,但经热河亦庇护之。
壮威,襄武上将军
王占元字子春,山东馆陶人。初读私塾,稍长投身卒伍,选送北洋武备学堂第一期毕业。历任淮军哨官,新建陆军工程营队官,第七营管带,累升至新军第三协协统。辛亥,任北洋第二镇统制。民元后,继任第二师长。率部调湖北,晋壮威上将军,授襄武上将军,督理湖北军务。袁崩,任湖北督军,兼省长,两湖巡阅使。因湖北境内多兵变,加之湘鄂战起,鄂军败北,为吴子玉联合湘军驱逐。匿居天津。办实业,置房产,兴教育。年六十九,病卒,归葬馆陶。
定武上将军
张勋,字少轩,江西奉新人。少孤贫。投效广西军,累保至参将。日韩衅启,随毅军防守奉天。袁公练兵小站,充管带。庚子,防剿拳乱,叙功擢副将,赏壮勇巴图鲁。两宫回銮,随扈至京,谕留宿卫,日俄战后,调奉天,节制三省防军,赏黄马褂。旋命总统江防各军,驻浦口,调江南提督。武昌变起,与总督张人骏、将军铁良等筹战守,江浙军合攻江宁,粮援胥绝,乃退屯徐州。人骏、铁良走上海。命勋为摄两江总督,赏轻车都尉。逊位诏下,并请优待皇室,保卫宫廷。民元后,倡丁巳复辟,事败,避入荷兰使馆。旋赴津居,卒,年七十,谥忠武。老友绍英挽曰:“宿望重兼圻,峻节不随风会转;孤忠依故国,大星竟陨海天寒!”
德威上将军
王士珍,字聘卿,直隶正定人。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随袁创北洋军,任新军督操营务处帮办兼讲武堂总教习、工兵营统带。与冯,段并称三杰。其人不好张扬,人谓之神龙见首不见尾,故称之“北洋之龙”。历任练兵处军学司止使,又兼第六镇统制、署理陆军部侍郎。辛亥,袁氏起,充陆军大臣。民元后,隐居,受袁邀复出,获陆军上将衔 ,任陆军总长。袁崩,出段内阁参谋总长,代理国务总理,兼任陆军总长。其后以北洋元老的身分,多次居间调停直、皖、奉各系间的矛盾。年六十九,卒。一说其为暴卒,乃其女孙为张宗昌辱所致。
镇安上将军
张锡銮,字金波,浙江钱塘人。父为四川驻防军官。幼即在军中,习兵事,通战阵。稍长,又取监生。军中皆称其智谋胆略,学识兼备。绰号“快马张”,任通化知县、锦州凤凰厅候补道。曾历日清甲午之役,后以东督锡銮以事去职。复任东边道。兼安东开埠局总办。任满,升署度支司。辛亥,授命西征,定三晋。民元后,因惧东督赵氏仍恋故朝,兼之张,冯二将与张有早年招抚之谊,故调赵入京出清史馆馆闲职,而授张以镇安上将军,节制东三省军务。徐放湖北将军。洪宪改元,封一等伯,列名将军府,兼参政院参政。越年,主崩臣退,赋闲津门。筑网师园,以风月自娱。民十年,病卒。
彰武,镇武上将军
段芝贵,字香岩,安徽合肥人,北洋武备学堂出身,后留学日 本。返,任北洋新建陆军讲武堂教官。善逢迎,由道员累迁至黑龙江署理巡抚。后以袁故去职。辛亥,随袁复起,民元后,出武卫军总司令,第一军军长,授彰武上将军,署理湖北军务。继与张锡銮对调。授镇武上将军,节制奉天、吉林、黑龙江军务,兼奉天巡按使,上表劝进,洪宪成,封一等公。其后与族弟结皖系,任段政府京畿警备总司令、陆军总长,皖人呼之小段。直皖战起,临阵失机,大败。去公职,隐。年五十六,卒。
宣武上将军
冯国璋,字华甫。直隶河间人。武备学堂毕业,留堂任教习,后投淮军聂士成幕 府。曾历甲午之役。小站练兵,因此为人好滔滔不绝,群僚笑其为北洋之狗。辛亥,率师南犯,挥北军猛攻武汉,火烧汉口,既下汉阳,封男爵。欲攻武昌,因袁欲反正,于三小时内连发七通电报召回。改任清廷禁卫军统领,察哈尔都统,反对南北议和。时宗社党拟遣其回前敌,接段军,提控湖广。事不济。民元后,出掌两江,失忠义,暗阻洪宪事。段势起,明授总统职,暗施调虎离山计,失兵柄,徐去职,卒于北平,年六十。其人言大号空,子孙亦有染,孙巩,出入于倡优之间,俨然伶人矣。
英威上将军
李纯,字秀山。直隶天津人。天津武备学堂毕业。历任北洋军政司,督练公所教练处提调,陆军第一镇骑兵营管带、标统,第六镇第十一协统领等职。辛亥,所部改编为混成协,随冯国璋南下同革命军作战,旋任第六镇统制。民元后,随冯南下,任江西都督。及冯为段所挟,邀往京师,特调其为江苏督军,驻节金陵。时与湖北督军王占元、江西督军陈光远并称为直系之“长江三督***。任上治工商主实业,恤民生。然突以四十六岁壮年,暴卒而亡。官档谓其:因忧国忧民而自戕。巷议其妾与马弁私通,被李发现后,马弁将李纯击毙,莫衷一是。
耀威上将军
陆荣廷,原名陆阿宋,广西武鸣人。家境赤贫,两2岁丧父,五岁丧母,流落街头,以割马草为生。后入三点会,纵横清越边界,专与法人为敌。受招安,以功进广西边防督办,保送日 本士官学校深造。赐号“提勇巴图鲁”。亡父母亦皆封为“建威将军”,“一品夫人”,然不思报效,却与革党相通,辛亥,反于西南。继沈秉坤为广西都督,民元后,依违与孙袁之间,坐大于边陲,及至国民政府削藩,方失势,隐居沪上,年七十而卒。
本文由派派txt小说论坛提供下载,更多好书请访问/
益威上将军
田中玉,字蕴山,直隶抚宁人。北洋武备学堂出身。曾任北洋第一镇炮队第一标统带、兖州镇总兵等职。光绪三十四年,出东三省督练分所总参议。民元后,历任代理山东民政长、曹州镇总兵、兖州镇守使、陆军第五师师长多职。调京任陆军部次长,转年任察哈尔都统。袁崩,归鲁,任山东督军,兼省省长。后去职,于天津寓居。置房产,办恒源祥纱厂。年七十三,卒。
振武,隆武上将军
龙济光,云南蒙自人,滇南世袭土司,与陆荣廷有姻亲之谊。投广西藩司张鸣岐麾下,张升两广总督,时广东水师提督李淮跋扈,不受张命,因之,龙得援引,官至广东提督,提三千济军入粤,以监水师。辛亥,粤变,李降,张走,时局混沌,龙按兵百粤,初则静观其变,继则遥受北命,期年间,竟出广东巡按使,凛然封疆。然党人多不忿,欲屠龙,奋战经年,龙终去职,年五十八,卒。
熙威上将军
刘冠雄,字子英,又字资颖,福州人,父为箍桶匠,家贫如洗,投马尾船政学堂,习水师。绩优,官送英国留学,习炮术。返,供职海军,历甲午之役,战后任“海天”舰管带。 平步青云之际,却因舰只触礁获罪,幸袁援手,方得免,遂入袁幕。民元后,出海军总长。洪宪时,封二等公。其后历多届内阁,曾为福建镇抚使,闽粤海疆防御使。晚来隐居津门,年六十七,病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