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原理案例分析题最全的(花了我很多时间)汇编
教育案例分析示范题答案(3篇)
第1篇案例背景:小明,男,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
小明成绩优异,性格开朗,但近一年来,他在课堂上的表现逐渐变得沉默寡言,与同学交流也变得较少。
家长和老师发现,小明在家庭作业和考试中的成绩也有所下降。
经过深入了解,发现小明近期与父母的关系紧张,父母经常因为学习成绩问题而批评小明,导致小明产生了厌学情绪。
案例分析:一、问题分析1. 小明学习动力不足:小明近期的成绩下降,与父母的关系紧张,导致他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缺乏学习动力。
2.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父母过于关注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导致小明对家庭产生排斥心理。
3. 课堂氛围不佳:小明在课堂上沉默寡言,可能与教师的教学方式、课堂氛围等因素有关。
4. 同学关系紧张:小明与同学交流较少,可能是因为他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同学关系紧张。
二、解决策略1. 家庭教育改进(1)与父母沟通:向父母介绍小明的心理状况,建议他们改变教育方式,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给予适当的关爱和支持。
(2)开展家庭教育讲座:邀请专家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 学校教育改进(1)调整教学方式: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应注重课堂管理,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心理素质。
3. 小明个人调整(1)树立信心:鼓励小明相信自己,勇敢面对困难,克服厌学情绪。
(2)调整心态:引导小明正确对待学习成绩,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3)改善人际关系:鼓励小明主动与同学交流,参加课外活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实施过程1. 家庭教育方面(1)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家庭教育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2)邀请家长参加家庭教育讲座,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
2. 学校教育方面(1)教师根据小明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式,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提现教育学原理的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在教育领域,教育学原理是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理论。
其中,“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儿童的兴趣、需求和发展。
以下是一个基于这一教育原理的案例,通过分析案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实践。
二、案例描述案例背景:某幼儿园大班,共有30名幼儿,年龄在5-6岁之间。
该班教师张老师是一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她深知“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重要性。
三、案例实施1. 了解儿童,尊重个体差异张老师首先通过观察、谈话、家访等方式,了解每位幼儿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以及家庭背景,尊重每位幼儿的个体差异。
在教学中,她注重发现每个孩子的特长,如有的孩子擅长绘画,有的孩子喜欢舞蹈,有的孩子善于语言表达。
2. 创设环境,激发学习兴趣张老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创设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教室里摆放着各种玩具、图书、绘画材料等,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她还定期组织户外活动,如种植、观察动植物等,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
3. 尊重幼儿意见,培养自主性在教学中,张老师充分尊重幼儿的意见,鼓励他们参与讨论和决策。
例如,在组织一次户外活动时,她先让孩子们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根据他们的意见制定活动方案。
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 关注个体发展,实施差异化教学针对幼儿个体差异,张老师实施了差异化教学。
对于学习进度较慢的孩子,她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对于学习进度较快的孩子,她则提供更具挑战性的任务。
这样,每个孩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发展。
5. 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张老师重视家园共育,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共同探讨教育方法。
她还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如亲子阅读、亲子游戏等,让孩子们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建立良好的联系。
四、案例效果通过实施“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该班幼儿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 学习兴趣提高: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中央电大本科《现代教育原理》历年期末考试实例分析题题库
中央电大本科《现代教育原理》历年期末考试实例分析题题库说明:试卷号:1158课程代码:01611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小学教育;本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纸考、比例50%)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五、实例分析(字数不得少于300字)12.过去人们一向认为儿童的智商是遗传因素造成的,后天因素是无法改变的。
法国心理学家和遗传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他们首先选择了65名4-6岁有代表性的领养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孩子的共同特点是均出生在虐待孩子或对孩子漠不关心的家庭,在被领养之前,他们的智商全部在80分以下。
通过对这些儿童近10年的跟踪观察,科学家们发现,这些孩子的智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他们的时空概念比领养前有了明显进步,其中被社会经济条件好的家庭领养的孩子的智商平均提高了19分,其他孩子的智商平均提高了8分。
研究人员同时证实,领养家庭对孩子感情投入的多少和其智商提高成正比。
分析:请从上面的案例,谈谈遗传、环境与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参考答案要点:(1)遗传、环境和教育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们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前提。
(2)遗传因素是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和基础,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肯可能性。
(3)不可否认环境对人的发展也有着相应的影响,环境包含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影响较大。
尤其是家庭,邻里、同学等这种微观社会环境直接影响着人的身心发展。
(5分)(4)联系实际。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五、实例分析(字数不得少于300字)12.“给我一打健康而又没有缺陷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所设计的特殊环境里培养,我可以担保,我能够把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甚至是乞丐或窃贼,而无论他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或他祖先的职业和种族是什么。
”问题:请运用所学原理分析上述材料所揭示的观点,并结合实际加以论述。
答题要点:(1)这种观点反映了环境决定论。
最新十次电大本科《现代教育原理》期末考试实例分析题题库
最新十次电大本科《现代教育原理》期末考试实例分析题题库(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试题)说明:试卷号:1158课程代码:01611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小学教育;本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纸考、比例50%)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五、实例分析(字数不得少于300字)12.老师被起绰号“茶煲”扇全班学生耳光日前,某城市太平中学初中一年级某班的同学,因有人将班主任老师花名为“茶煲”写进周记,而让班主任知晓自己“花名”被学生叫了个遍,班主任一怒之下先让40余名学生自掌嘴巴,其后这些学生又被该老师几乎逐个扇了耳光。
问题:从依法施教的理念以及师德两个角度分析该教师的行为。
参考答案要点:提示:(1)依法施教的理念: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其精神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我国相关法律也规定了青少年儿童的如下权利:生存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安全权。
(2)师德:良好的师德首先表现在对学生的热爱上,然后有“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
孩子还处于一切尚未定型的成长期,所以才需要教育。
他们难免会犯错误,而犯错也应该成为对他们进行教育的契机。
(3)结合实际部分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五、实例分析(字数不得少于300字)12.某校三年级有位叫王峰的学生,经常迟到、旷课、上游戏厅,甚至打架、欺负同学,学习成绩就更不说了,门门功课挂红灯,尽管老师多次教育,仍不见好转,还是经常旷课、打游戏,向同学借钱,同学不借就打同学,以至班里同学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
虽然偶尔也有进步,但没过两天又恢复原样,以至老师对他失去了信心。
不过,这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百米赛跑速度超人,在校运会上,他连续两年获得百米赛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
除此以外,他还特别喜爱画画,象棋也走得非常棒。
问题:请运用所学教育原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并结合实际谈谈应该如何对待上面这样的学生。
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精华版
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精华版几个学生正在树下观察,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学生随口而答:“听蚂蚁唱歌呢。
”只有一个学生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该案例涉及到的现代教育理论包括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1.教育观: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
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研究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2.学生观: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
学生是研究的主体,在一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
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
师生要平等相待,要坚持教学民主,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该案例的问题是“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
”围绕该教师的行为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1.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教师要尊重并保护孩子的兴趣与想象。
2.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教师要善于保护,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而该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教师不能以权威压制学生,师生要平等相待。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而非严厉斥责学生。
教师缺乏民主意识,需要实行等距离教学,例如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走下高高的讲坛。
这样可以更好地与学生沟通交流。
在答题中,不仅要给出正确的答案,还要解释“为什么”。
因此,回答问题时要先讲结论,然后联系具体案例,最后写出理论依据。
掌握答题技巧的关键是要全面。
XXX老师40年来不断塑造自我,尤其注重心灵的塑造。
他热爱学生,与学生和青年教师在一起的生活让他感到充满生机。
他不断努力,寻找孩子观察的野花,练“范读课文”,深入教材所描绘的境界,与学生一起打雪仗。
现代教育原理案例分析题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案例分析题答案(一)1、小李失学谁之罪小李,男,12岁,小学五年级学生,曾留级,原在城北小学读书。
暑假,小李家因城市规划拆迁至实验小学附近,全家户口随即由公安局统一迁到实验小学学区范围内。
放假时,城北小学教导处将转学证开给小李。
开学时,小李在父母陪同下满心欢喜来到实验小学教导处办理插班手续。
实验小学在县城内声誉极高,学额爆满,教导主任以无法接纳为由将小李拒之门外。
小李回到城北小学,城北也不予以接收,理由是户口不在城北小学学区,转学证已开出,学籍已不在保留。
开学已三天,两所学校推来推去。
小李父母到当地教育局反映,教育局找实验小学领导,该校领导两手一摊说,上级规定每班不得超过45人,先已经60人,再收无法安排课桌,也不符合教学卫生要求。
教育局找城北小学,城北小学振振有词:《义务教育法》规定“就近入学”,实验小学没理由不收。
一个星期过去了,小李还没有学上,这是谁的过错?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类问题?采取什么措施?答题思路: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多年后出现这种情况实在是一种令人遗憾的事情。
2.按照“义务教育法”中关于“就近入学”的规定,实验小学应接受小李入学,该校以名额爆满为由拒绝接收是不对的,既然每班已超过60人,已经不符合教学卫生要求,难道多收一个孩子就达到极限了?因为孩子是差生就将其拒之门外,合情但悖理。
3.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是教育局、学校和学生家长坐下来,冷静商量解决的对策。
作为学校领导和教育工作者应该知晓,孩子的可塑性是极大的,孩子成绩不好,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家庭、教育方法等多方面的原因,但不能因此将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拒之门外。
二是如果商谈解决不了问题,可用义务教育的强制性,自上而下地予以解决。
当然这不是一个好办法。
有好好学,如果领导、校长追究你的话,你就把这封信给他们看。
你如何看待这一事件?从素质教育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答题思路:1)这种悲剧对应试教育无奈、无助的消极的反抗,着实令人扼腕、痛心。
现代教育理论分析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强调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本文将以某中学开展翻转课堂的实践案例,分析现代教育理论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探讨其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
二、案例背景某中学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完全中学。
近年来,学校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众多教学模式中,翻转课堂因其独特的优势被学校选中作为试点。
三、案例实施1. 教学内容的选择在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首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讲解“能量守恒定律”这一物理概念时,教师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能量守恒的原理。
2. 翻转课堂的设计(1)课前准备: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如慕课、微课等,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资源。
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
(2)课堂活动:课堂上,教师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形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能量守恒定律”的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能量转化实验,验证能量守恒定律。
(3)课后拓展: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讨论,拓展知识面。
3. 教学评价教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同时,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四、现代教育理论分析1. 学生中心理论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前,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基本知识;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知识建构理论翻转课堂强调知识建构,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探究。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教育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3篇)
第1篇一、案例分析试题【案例背景】小明,男,12岁,小学五年级学生。
他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学习成绩一般。
在课堂上,他很少主动发言,常常低头做自己的事情。
小明在家里也很少与父母沟通,总是默默地完成作业。
最近,小明的成绩有所下滑,老师发现他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错误率较高。
【案例分析】1. 请分析小明学习成绩下滑的原因。
2. 作为班主任,如何帮助小明提高学习成绩?3. 请结合案例,谈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答案1. 小明学习成绩下滑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导致他在课堂上缺乏自信,不敢主动发言,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
(2)缺乏家庭关爱,与父母沟通较少,导致他在心理上感到孤独,影响了学习积极性。
(3)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4)学习方法不当,对知识掌握不牢固。
2. 作为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小明提高学习成绩:(1)关心小明的生活,了解他的心理需求,给予关爱和鼓励,增强他的自信心。
(2)开展班级活动,鼓励小明积极参与,提高他的社交能力,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3)针对小明的学习问题,制定个性化辅导计划,帮助他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4)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小明的学习情况,形成教育合力。
3. 结合案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如下:(1)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尊重学生的人格,给予关爱和支持。
(2)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心理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3)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增强抗压能力。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总之,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第2篇题目: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案例背景:小明,男,15岁,初中二年级学生。
现代教育原理案例分析题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案例分析题答案1、小李失学谁之罪小李,男,12岁,小学五年级学生,曾留级,原在城北小学读书。
暑假,小李家因城市规划拆迁至实验小学附近,全家户口随即由公安局统一迁到实验小学学区范围内。
放假时,城北小学教导处将转学证开给小李。
开学时,小李在父母陪同下满心欢喜来到实验小学教导处办理插班手续。
实验小学在县城内声誉极高,学额爆满,教导主任以无法接纳为由将小李拒之门外。
小李回到城北小学,城北也不予以接收,理由是户口不在城北小学学区,转学证已开出,学籍已不在保留。
开学已三天,两所学校推来推去。
小李父母到当地教育局反映,教育局找实验小学领导,该校领导两手一摊说,上级规定每班不得超过45人,先已经60人,再收无法安排课桌,也不符合教学卫生要求。
教育局找城北小学,城北小学振振有词:《义务教育法》规定“就近入学”,实验小学没理由不收。
一个星期过去了,小李还没有学上,这是谁的过错?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类问题?采取什么措施?答题思路: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多年后出现这种情况实在是一种令人遗憾的事情。
2.按照“义务教育法”中关于“就近入学”的规定,实验小学应接受小李入学,该校以名额爆满为由拒绝接收是不对的,既然每班已超过60人,已经不符合教学卫生要求,难道多收一个孩子就达到极限了?因为孩子是差生就将其拒之门外,合情但悖理。
3.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是教育局、学校和学生家长坐下来,冷静商量解决的对策。
作为学校领导和教育工作者应该知晓,孩子的可塑性是极大的,孩子成绩不好,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家庭、教育方法等多方面的原因,但不能因此将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拒之门外。
二是如果商谈解决不了问题,可用义务教育的强制性,自上而下地予以解决。
当然这不是一个好办法。
2、某地四名初三女学生,相约服鼠药自杀,其中两名因抢救无效死亡,一名重度昏迷成植物人,另一名经抢救脱险后休学在家。
学生为什么想自杀?原来是在初三期中考试后,学校进行全年级大排队,张榜公布成绩,并又重新调整座位。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现代教育思想》案例分析题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现代教育思想》案例分析题题库及答案案例分析题1.试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的观点,谈一谈你对下述案例材料的看法。
[案例材料] 早期教育如此“因材施教”据2月12日《XX早报》报道,某镇中心小学幼儿园按交钱的多少,将入学的娃娃分成了“AB”两个不同的班级,分别在有无空调、有无钢琴的教室进行教学。
据报道,该幼儿园A 班的学费、生活费、糖果费一共181元/月,B班则不到160元/月。
园方称,这种分法,主要是考虑到一些幼儿家长经济条件不太好。
“经济条件不太好”就让同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在不同“档次”的班级里接受教育。
该幼儿园园长承认,A班教室有空调,还有钢琴,而B班则没有。
除了这些,AB两班的老师、伙食都是一样的,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健康。
答:素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些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大多具有了这样的教育观念。
但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落实好素质教育思想的要求,这方面的问题还真有不少。
本案例材料中反映的情况,绝不是个别的奇怪的现象,它带有相当普遍的意义,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和反思。
在教育条件还不是十分充分的现实情况下,适当地将教育资源在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和配置,这应当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做好的事情。
一定程度的教育条件的差异,可以尽可能地限制在人们可以普遍认可的公平的范围之内,这一点,应该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社会意识前提。
但是就一个具体的教育工作部门或单位而言,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思想的要求,就必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并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
如果按学生家长的经济条件来区分教育对象,必然影响到面向学生全体的教育价值诉求,人为地限制学生的发展。
在这个案例中,虽然暴露出来总体教育经费不足给教育机构带来的无奈,但将按不同收费标准的差异粗暴地等同于学生天资的差异,并且由此来决定学生从小接受教育的好与坏,这不仅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会大大影响到人文教育的效果,妨碍到正确的教育思想的落实。
如果不纠正这种“因钱施教”的倾向,我们也不可能真正落实“因材施教”这一传统教育思想。
教育学原理课后案例分析(2篇)
第1篇一、案例分析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在教育实践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我国教育学者纷纷致力于教育学原理的研究。
本文以某中学为例,对教育学原理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二、案例分析1. 教育目的的案例分析某中学在制定教育目的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该校的教育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人。
(2)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其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该校教师注重将教育目的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
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通过阅读、写作、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在数学课上,教师通过实际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2. 教学内容的案例分析该校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社会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基础知识教学,为学生提供扎实的学科基础。
(2)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物理课上,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物理现象,从而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在历史课上,教师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增强对历史的认识。
3. 教学方法的案例分析该校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具体包括:(1)讲授法:教师通过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
(2)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4)合作学习法: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最新教育教学案例分析经典试题100例(附答案)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经典试题100例(附答案)2015-01-23 博书润雅皇甫学校编辑:李敬之{注}案例分析题(答题要求:对题目中所给的一些富有成效的教育现象的案例进行回答时,只需说明其中所蕴涵的道理,对题目中所给出的具体事例的案例解答时,考生需要应用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新课程知识给予正确评价,并且指出本事例中当事人的正确行为应该是什么?并说明理由)浅谈教育教学案例分析一、什么是教育教学案例分析教育教学案例分析是指围绕一定的教育目的,把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可供学习者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往往是一个故事、一个事例或一个事件),通过学习者独立分析或相互讨论,来提高学习者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
上海市一位青年教师曾写过一篇《走近语文教学的艺术殿堂》,其中写到在一次作文讲评课上,让一个男生上讲台朗读,结果这位略有口吃的同学遭到了哄笑。
台下的同学们紧紧注视着他,课堂里死寂一片。
沉默中,我突然从后悔自责中省悟:初为人师的我不是也有过临场时的恐惧和冷场时手足无措的尴尬吗?然而是自信战胜了这一切。
有时候,一次小小的成功能够激活一个人在的巨大的自信,可一次难忘的失败也往往可以摧毁一个人仅有的一点自信。
眼前的这一个男孩难道会陷入后一种情形吗?不,绝不能。
我终于微笑着开口了:“既然他不太习惯在众目睽睽之下说话,那索性我们大家都趴在桌上,不看,只用耳朵听吧!”我带头走到教室后,背对讲台站定,同学们也纷纷趴下头来。
终于,我的背后传来了轻巧的羞怯的声音。
那的确是篇好作文,写的是他和父亲间的故事。
因为动情的缘故,我听到他的声音渐渐响了起来,停顿也不多了,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声情并茂了,我知道他已渐渐进入了状态,涌上心头的阵阵窃喜使我禁不住悄悄回头看看他。
我竟然发现台下早已经有不少同学抬起头,默默地赞许地注视着他。
朗读结束后,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我知道这掌声不仅仅是给予这篇作文的。
现代生活教育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我国政府提出了“绿色出行”的理念,倡导居民采用自行车、步行、公共交通等低碳出行方式。
在此背景下,某城市教育部门开展了一项以“绿色出行”为主题的现代生活教育活动。
二、案例描述1. 活动目的本次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绿色出行习惯,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力量。
2. 活动内容(1)开展绿色出行主题班会。
各班级围绕“绿色出行”主题,组织学生开展班会活动,通过观看环保宣传片、分享绿色出行经验、制定绿色出行计划等方式,提高学生对绿色出行的认识。
(2)开展绿色出行实践活动。
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绿色出行日”活动,鼓励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选择自行车、步行或公共交通等低碳出行方式。
同时,学校还开展“绿色出行小卫士”评选活动,表彰在绿色出行中表现突出的学生。
(3)开展绿色出行宣传周活动。
学校邀请环保专家来校开展讲座,向学生普及环保知识。
此外,学校还组织学生走上街头,开展绿色出行宣传活动,向市民发放绿色出行宣传手册,倡导绿色出行理念。
3. 活动效果(1)学生环保意识明显提高。
通过开展绿色出行教育活动,学生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践行绿色出行。
(2)绿色出行习惯逐渐养成。
在“绿色出行日”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绿色出行率明显提高。
许多学生表示,绿色出行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3)家校合作共促绿色出行。
学校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学生的绿色出行情况。
许多家长表示,他们也会积极参与绿色出行,为孩子们树立榜样。
三、案例分析1. 案例优点(1)活动主题鲜明。
本次教育活动紧扣“绿色出行”这一主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活动内容丰富。
活动形式多样,既有班会、讲座,又有实践活动,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家校合作紧密。
学校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绿色出行情况,形成了良好的教育合力。
现代教育思想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发生了深刻变革。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我国教育界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其中“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以某中学的“翻转课堂”实践为例,分析其具体实施过程和效果,探讨现代教育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案例描述某中学在2018年开始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下是该中学“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案例:1. 教学准备阶段(1)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视频,将知识点、教学案例、习题等融入其中,确保视频内容丰富、易懂。
(2)教师将视频上传至网络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
(3)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情况,设计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2. 课堂实施阶段(1)学生观看视频,自主学习相关知识。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堂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3. 课后评价阶段(1)教师通过课堂活动、作业、考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三、案例分析1. 翻转课堂的优势(1)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翻转课堂将学习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节奏进行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翻转课堂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调整学习进度和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2. 翻转课堂的挑战(1)对教师能力要求较高:翻转课堂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视频制作、课程设计、课堂管理能力。
(2)学生学习习惯有待培养:翻转课堂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而部分学生可能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现代生活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
这导致了大量农村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农村,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
这些留守儿童在心理、行为和学习等方面都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案例以某城市周边农村的一所小学为例,分析城市留守儿童的心理关怀问题。
二、案例描述小明的父母在10年前就外出打工,他一直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
小明所在的小学位于城市周边,父母偶尔会回家探望,但大部分时间小明都生活在农村。
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小明在学校表现出了以下问题:1. 学习成绩下降:小明在学习上缺乏动力,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中下游。
他经常上课走神,做小动作,对学习提不起兴趣。
2. 人际交往困难:小明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沟通,与同学的关系紧张。
他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
3. 心理问题:小明经常感到孤独、无助,甚至产生自卑心理。
他常常独自一个人坐在角落里,不愿与人交流。
三、案例分析1. 家庭教育缺失:小明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无法给予他足够的关爱和教育。
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缺乏家庭教育的留守儿童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2. 学校教育不足:学校在关注留守儿童学习的同时,对他们的心理关怀却相对较少。
学校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心理健康。
3. 社会关爱缺失: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不够,缺乏针对性的关爱措施。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往往得不到及时解决,导致问题日益严重。
四、教育对策1.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发放家庭教育手册等方式,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
同时,鼓励家长利用节假日回家陪伴孩子,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2. 完善学校教育体系: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怀,设立心理辅导室,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 加强社会关爱:社会各界应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通过志愿服务、爱心捐赠等方式,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支持。
现代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
本文以某中学为例,分析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实践案例,探讨其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案例背景某中学是一所地处城市郊区的完全中学,学生总数约为1500人。
学校设施较为完善,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决定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融合,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案例实施过程1. 制定信息化教学计划学校成立信息化教学领导小组,制定《某中学信息化教学实施方案》,明确信息化教学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
计划内容包括:(1)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2)完善学校信息化设施,为课堂教学提供技术支持;(3)鼓励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模式;(4)开展信息化教学评价,对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教学成果进行考核。
2.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学校邀请专家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内容包括:(1)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培训,如计算机操作、网络使用等;(2)信息化教学工具使用培训,如多媒体课件制作、在线教学平台操作等;(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策略培训,如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
3. 完善信息化设施学校加大投入,购置了一批计算机、投影仪、交互式电子白板等信息化设备,为课堂教学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学校还建立了校园网络,确保网络覆盖全校各个教室。
4. 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模式教师们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模式。
以下是一些典型案例:(1)翻转课堂:教师将课堂教学内容制作成视频,让学生课前观看,课堂上进行讨论、答疑和实践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教育原理案例分析题最全的(花了我很多时间)
案例分析(或辨析题)题案例一、再也不“减负”了在上学期期末考试后的家长会上,武汉市某小学三年级(2)班的班主任哭着向家长们鞠躬道歉,表示今后将“痛改前非”,再也不“减负”了。
这位老师之所以道歉,是因为她所带的班在期末统考中,班级综合成绩下降到年级组倒数第二。
而这一切都是“减负”惹的祸。
这位30多岁的女老师过去带的班,学生各科成绩都排在年级前列。
从上学期开始,她按照上级规定的“减负”要求,减少了学生的课外作业。
可“减负”之后班级成绩下滑。
分析:从该案例中,你看到了什么问题?你认为怎样“减负”才不违背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要求?答:这几年,真正“减负”的学校和老师,最后没有一个不是灰溜溜的。
一些地方的教育局下发了减轻学生负担、禁止补课的通知后,一些学校取消了高一、高二学生的晚自习和周末补课。
可是这一举动首先遭到了大部分家长的抵制,他们纷纷到学校要求恢复学生的晚自习和周末补课,甚至到上级有关部门告状。
在巨大的压力下,“减负”只能流产。
“减负”喊了好几年了,可是雷声大雨点小,减来减去,山还是那座山。
其实,不解决根本问题,“减负”就只能是隔靴搔痒。
如果高考的指挥棒没变,如果对学校、老师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标准没变,如果社会对人才的认知标准没变,率先“减负”的学校和率先“减负”的老师必然会受到伤害,必然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我们认为:(1)“减负”的关键,核心问题应该是: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命体验的过程、愉悦的过程;让学生有自主支配的时间。
(2)减负的根本是改变课程教学,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中体验愉悦的感觉。
作为学校和老师应该真正发挥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用,做学习的主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创新。
为此,需要学校校长和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3)减负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家长,因为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素质教育没全面了解,以为时间花多了,就有价值。
所以目前,“减负”不仅仅是教育系统问题,应该是系统工程,应该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家长的支持配合,作为家长也应承担本应该承担的事情。
现代教育管理专题课程案例分析(四)(合集5篇)
现代教育管理专题课程案例分析(四)(合集5篇)第一篇:现代教育管理专题课程案例分析(四)现代教育管理专题课程案例分析(四)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日前公布的《200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2003年我国政府教育投入总量比上年增长13.29%。
但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均比上年有所下降,分别减少了0.08个和0.04个百分点,其中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没有达到《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投入增长要求。
请你依据以上统计数字,分析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1)说明所依据的理论;(2)要有自己的评论,字数在400字以上。
相关知识点:虽然多渠道筹措体制强调的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既要强调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应占全部教育经费投入的主要份额,而且政府教育经费投入要确保“三个增长”,但在现实中,一些政府部门过于依赖辅助性教育经费投入渠道,使得政府在教育经费筹措重的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出来,主渠道反而成了辅助渠道。
政府的主渠道责任一方面转嫁到社会上去,以捐助集资的形式广纳财源,另一方面将责任转嫁到学生及学生家长身上,向学生收取各种费用,结果家庭和社会成了教育经费来源的主要承担者。
自我认识从略。
第二篇:案例分析(四)合同管理建设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案例分析(四)[案例1]A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开发了一项商品房工程。
由B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负责施工,由C建材公司供应D水泥厂生产的水泥。
2013年9月15日,建材公司提供20吨水泥进入工地,B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送检测试,结论为合格水泥。
之后,C建材公司陆续组织水泥进场,共计680吨。
同年10月11日,应总监理工程师要求,B公司从C公司供应的水泥中再次抽样送检,经检验确认为废品水泥。
此时水泥己用去613吨,分别浇筑在该工程的12层至15层。
经有关部门检测,第12层至15层的混凝土强度不合设计要求,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决定对第12层至15层推倒重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或辨析题)题案例一、再也不“减负”了在上学期期末考试后的家长会上,武汉市某小学三年级(2)班的班主任哭着向家长们鞠躬道歉,表示今后将“痛改前非”,再也不“减负”了。
这位老师之所以道歉,是因为她所带的班在期末统考中,班级综合成绩下降到年级组倒数第二。
而这一切都是“减负”惹的祸。
这位30多岁的女老师过去带的班,学生各科成绩都排在年级前列。
从上学期开始,她按照上级规定的“减负”要求,减少了学生的课外作业。
可“减负”之后班级成绩下滑。
分析:从该案例中,你看到了什么问题?你认为怎样“减负”才不违背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要求?答:这几年,真正“减负”的学校和老师,最后没有一个不是灰溜溜的。
一些地方的教育局下发了减轻学生负担、禁止补课的通知后,一些学校取消了高一、高二学生的晚自习和周末补课。
可是这一举动首先遭到了大部分家长的抵制,他们纷纷到学校要求恢复学生的晚自习和周末补课,甚至到上级有关部门告状。
在巨大的压力下,“减负”只能流产。
“减负”喊了好几年了,可是雷声大雨点小,减来减去,山还是那座山。
其实,不解决根本问题,“减负”就只能是隔靴搔痒。
如果高考的指挥棒没变,如果对学校、老师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标准没变,如果社会对人才的认知标准没变,率先“减负”的学校和率先“减负”的老师必然会受到伤害,必然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我们认为:(1)“减负”的关键,核心问题应该是: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命体验的过程、愉悦的过程;让学生有自主支配的时间。
(2)减负的根本是改变课程教学,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中体验愉悦的感觉。
作为学校和老师应该真正发挥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用,做学习的主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创新。
为此,需要学校校长和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3)减负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家长,因为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素质教育没全面了解,以为时间花多了,就有价值。
所以目前,“减负”不仅仅是教育系统问题,应该是系统工程,应该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家长的支持配合,作为家长也应承担本应该承担的事情。
案例二过去人们一向认为智商是遗传因素过去人们一向认为智商是遗传因素造成的,后天因素是无法改变的。
法国心理学家和遗传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首先选择了65名4-6岁有代表性的领养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这些孩子的共同特点是均出生在虐待孩子或对孩子漠不关心的家庭,在被领养之前,智商全部在80分以下。
通过对这些儿童5-10年的跟踪观察,科学家们发现,他们的智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时空概念比领养前有了明显进步,其中被社会经济条件好的家庭领养的孩子智商平均提高了19分,其他孩子平均提高了8分。
研究人员同时证实,领养家庭对孩子感情投入的多少和其智商提高正成比。
分析:请从上面的案例,谈谈你认为遗传、环境与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参考答案:遗传、环境和教育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们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前提。
良好的遗传因素和生理发育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条件认知将失去发展的自然前提。
但无论多么优良的遗传因素都只提供了认知发展的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才能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
许多事实和研究表明,没有正常的生活环境和教育,人的遗传特质便不会得到正常的发展。
对人的发展影响较大的不是物质环境而是社会环境,尤其是有意识的教育活动。
案例三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被认为是教育经济学的创始人。
他说:“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源泉,其作用是远远超过被看作实际价值的建筑物、设施、库存物资等物力资本的。
”在谈到人力资源时说:“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
”舒尔茨根据其人力资本学说,对美国历年高等教育费的收益率进行了计算。
结果是,美国1929年到1957年教育投资在增加国民收入中作出贡献的比率是33%。
由此出发,请谈谈你对教育所担负的经济功能的看法。
要点:(1)从辩证唯物主义者的立场以及辩证法的观点看,人在生产过程中是到关重要的,因此对人的教育投入就是对将来经济增长的最好投入。
(2)有人说:“教育是生产力”,这一点都过分,因为决定生产力高低的人的素质,即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高低。
(3)教育投入与成效的周期是漫长的持续的。
(4)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水平的高低,即人力资源水平的高低,完全控制着经济水平的高低。
案例四一位父亲在屋后开辟了一位父亲在屋后开辟了一小块草坪作为休闲之地。
他每日精心修剪、灌溉,草地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父亲甚是喜爱。
可年幼的儿子总是在草坪最美时在院子里踢球,和伙计们捉迷藏。
父亲常常抱怨,母亲每次总是说:“草还会长出来的。
”12岁那年,儿子带来几位小伙伴,在草坪上打桩子、竖帐篷,搞起了野炊晚会。
眼看着草皮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体无完肤,父亲痛心地摇头叹息:“这下全完了……”母亲却微笑地劝慰道:“草枯了,明年还会再绿的,孩子的童年失去了就不会再来了!”案例2:开学第一天,一场江南罕见的大雪一夜间之间悄悄地给校园内外铺上了一条白毯子。
面对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的礼物,孩子们兴奋得想立刻融入雪地,变成一个雪孩子。
可就在他们准备去堆雪人、打雪仗时,广播里传来郑重而严厉的通知:“为了保护校园景观,任何人不得在草坪、假山周围玩雪,一经发现,点名批评!”语音未落,孩子们灵动的眼神一下子黯淡下来。
分析:对比两个案例,请分析两种做法背后的不同教育理念。
参考答案:两个如此相似的场景,却耐人寻味地有着不同的结局。
“孩子”与“草坪”,父母选择前者,于是他们暂时地舍弃风景,却保卫了孩子幸福的童年;而有些人的教育选择了后者,在留住绚丽美景的同时,无情地剥夺了大自然赐予孩子的生命激情。
我慨叹这对父母无私、博大、宽容、明智的爱,也不禁为这些人教育的举动而羞愧。
为了自己的利,我们就有权去动孩子的“奶酪”吗?不要以为笔者是在小题大做,像这样的日常细节在我们的教育中还少吗?课堂上,要求整齐划一的标准答案,硬把一个个充满想象、活泼好问、灵气十足的孩子变成了毫无见地的知识的奴隶;课间休息,得有老师轮流值班,限制学生的活动场所和游戏方式,在老师尖锐的目光下哪还有创造性的游戏和无忧无虑的放松;放学了,一个个夜晚,一次次休息日,不是被千篇一律的作业束缚,就是奔波于各类“兴趣小组”之间。
教育呀,你是否想过,在这种选择下,孩子们失去的是任何人都无法弥补的童年。
在这样的挑战面前,多么希望我们的教育群体能改善几点:首先不要忘了教育的出发点,“一切为了孩子”,“还给孩子一个纯洁的教育空间”。
其次,多研究儿童心理学、生理学,达到知其性,顺其意。
在关注教学技能提高的同时不要忽视了最基本的情感态度的研究。
站在孩子的角度了解他们的需求,教育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再有,抛开成人世界的功利主义,把教育还给孩子。
多创造些适合孩子发展的环境氛围,让本该属于他们的灵性尽情舒展。
国外的孩子们不是快乐地将蚯蚓带进教室,还获得了宝贵的研究成果吗?我们为什么要禁锢孩子的选择呢?希望更多密切关注孩子成长的人们都能看到这两则故事,多一点思考,得一些启示。
特别记住这位母亲的话:“草坪会长出来,孩子的童年不会再来!”教育,在选择时也请慎重些。
案例五优点单年轻的初中女教师海伦发现自己所教的班里有不少学生学习很吃力,有一些人因此而有些灰心。
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增强信心,她想了一条“妙计”:让每个学生用纸写下其它同学的优点,然后海伦分别抄下大家些给每个人的优点,再把这份“优点单”发给学生自己。
同学们看到“优点单”上写得优点,一个个惊喜万分,那些信心不足的同学很快恢复了信心,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若干年后,海伦与这个班的学生一起参加本班一个在战争中死去的学生马克的葬礼,死者的父亲从其一位遗物中拿出一张曾经打开、折合过许多次的两张笔记本纸,海伦一眼认出了这是马克的“优点单”!这时,其它同学也都从自己的贴身口袋中拿出了自己的“优点单”。
大家说:我们都保留着这份“优点单”,随时随地带着它。
它在我们遇到困难时可以让我们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增强自信心。
阅读了上述案例,谈谈你的体会,请着重于心理指导方面。
答题思路:1)海伦是一位聪明、智慧而又有爱心的老师,用这种方法鼓励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就是教育的独创。
2)海伦老师的方法符合心理指导的原则。
是以全体学生(包括部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为对象,关注他们的现在与未来发展,若干年后的事实说明海伦的教育达到目的。
3)海伦老师是从人格发展方面对学生进行认知启发和调控的,让学生们通过“优点单”,重新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悦纳自己,从而形成了健康的心理品质,改变了他们的人生,提高了学习与生活的质量。
案例六旷课去网吧,9天不回家王小奇是重庆渝北区某中学初一学生,上小学五年级时就迷上了网络游戏。
今年五月2日,王小奇第五次离家出走,父母亲朋四处寻找,直到5月10日,才在一家网吧里找到已经神经恍惚的他。
5月19日,王小奇再次离家出走,3天后还是在另一家网吧找到他。
从此以后,王小奇被无奈的父母关在了家里,其父母也在家里陪他自学。
王小奇告诉记者,他现在最喜欢玩一种名叫“传奇”网络武侠游戏。
他不无得意地说“我已经打到20多段,算高手了”。
他每次离家不归,都是因为在网吧着了迷,没日没夜地玩游戏,父母、学校都忘到九霄云外。
在网吧,他每天只吃一顿饭,肚子太饿,就喝水充饥,困了,就睡在椅子上,没钱了。
看别人打游戏也是整天整夜。
据王小奇的班主任陈老师介绍,王小奇以前成绩还不错,但由于沉溺于游戏,成绩很快直线下降。
陈老师说,她平常苦口婆心给学生讲很多道理和案例,但班上旷课到网吧去玩的学生还是很多,离家出走的夜不止王小奇一个。
“我们在学校能管住学生,但管不住网吧。
“陈老师夜显得很激愤。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一项统计表明,18岁以下的网民占我国上网人数的15.1%。
从职业结构来看,学生占23%,是所有职业中比例最高的群体。
去年12月27日晚,广西河池市十多位人大代表对全市61家网吧暗访后统计,进入网吧的未成年人占网吧总人数的57.3%。
阅读上述案例,请从社会、家庭和学校三种教育力量如何整合,谈谈你的认识。
(1)本案例反映的情况是一个值得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现象和问题,从大的方面看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从小的方面看,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个体的发展。
学校应无条件让该学生复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教育教育学生,使之有所长进。
(2)本案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三种力量结合的重要性。
(3)从社会教育的角度,作为政府应采取强硬的措施,以减少上述现象,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
作为经营者,应自觉按照国家的政策和法律,合法经营,关注自己的良知,关注未成年人的活动范围,尽量不与之相悖。
社会应开展多种有益的教育活动方式,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吸引学生参加,为其成长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