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阅读课中精读课文自能阅读教学模式
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教学计划表
中篇阅读:篇幅适中,适合提 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长篇阅读:篇幅较长,适合培 养耐心和深入理解文章的能力
短篇阅读:篇幅短小,适合初 步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 力
经典诵读:选择经典文学作品, 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阅读教学安排
阅读教学的课时安排
第一周:精读 课文,注重阅 读技巧和方法
的训练
第二周:略读 课文,注重整 体感知和信息
筛选
第三周:阅读 拓总结,回顾阅 读方法和技巧, 进行自我评价
阅读教学的进度安排
第一周:学习 阅读方法与技 巧,掌握文章
结构
第二周:阅读 理解练习,提 高阅读速度和
准确度
第三周:阅读 经典文学作品, 培养文学鉴赏
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鼓励学生提问和质 疑
引导学生多角度思 考问题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 思维技巧
结合阅读材料进行 批判性思维训练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XXX
小组合作阅读:组织学生进行小组 合作,共同阅读、讨论、分享,培 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的评估方式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表现,评估其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活跃度。 作业完成:检查学生的阅读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其对阅读内容的掌握程度。 测试与考试:通过单元测试、期中和期末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水平。 自我评价与反思: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评估其阅读学习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阅读材料的难度
简单易懂:适合基 础较差的学生,培 养阅读兴趣和能力
中等难度:适合中 等水平的学生,提 高阅读理解和分析 能力
难度较大:适合高 水平的学生,培养 批判性思维和创造 性阅读能力
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教案
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教案教案名称: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活动促进交流和合作。
教学内容:本节课以一篇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的短文为教材,通过提问、讨论和小组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并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习惯。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篇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的短文,并制作相关的教学素材。
2. 打印或复制相关的练习题,以便学生课后巩固。
教学过程:一、导入(约5分钟)1. 老师引入课题,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你们平时喜欢阅读吗?你们喜欢读哪些书?”2. 学生回答问题,并讨论阅读的好处和重要性。
二、阅读与理解(约15分钟)1. 教师发放教材,要求学生先静读短文。
2. 学生阅读完毕后,教师提问激发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如“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些什么?”、“文章中有哪些关键词语帮助你理解文章?”等。
3. 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讨论,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解释。
三、阅读技巧小组活动(约2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2. 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一张练习纸,上面有几道与短文相关的问题。
3.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并回答问题,提醒他们注意彼此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4. 教师巡视并辅导学生,确保每个小组都能有有效的讨论和答案。
四、小组展示与总结(约15分钟)1. 学生小组内轮流派代表,将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和答案向全班展示。
2. 全班学生讨论并比较不同小组的解答,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3.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技巧和方法。
五、课后作业(约5分钟)1. 教师通过发放练习题的方式布置课后作业。
2. 学生回答问题并将作业本上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结合阅读素材和小组活动的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技巧。
浅谈小学语文的嵌入式阅读教学方式
浅谈小学语文的嵌入式阅读教学方式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个人素养、实现不断进步的一个主要方法。
一、激发阅读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兴趣就是最出色的老师。
俗话说,亲其师就可以信其道。
教学中为了唤起学生的自学兴趣,我们可以用有意思的谜语、生动的故事、炮拳的问题、创设情境积极开展竞赛、电教手段等引入,迎合学生的注意力,并使学生疑惑、激动、兴奋,带着浓郁的兴趣步入写作情境中。
例如:《桂林山水》一文我采用了电教手段——用课件展示出桂林山水的美景,以实物直接感知观察的基础,以课件情景为补充将孩子们喜爱的情感,为后面进一步体会感情打下基础。
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辩。
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学生也正是在互相提问、互相探讨、互相促进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沦为无声的自学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特别注意聆听同学们的看法,并使小学生在课堂上敢说快乐说道,甚至明确提出相同见解。
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就可以积极参与。
还记得我在讲完《麻雀》一课后进行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那种伟大的母爱。
”话刚落,一位男同学立刻举起手,大声而认真地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还是母的!”我听后马上笑着说:“你读的很认真,想得也好。
老师的归纳,认为不精确,那么怎么说才清楚呢?”课堂又一次活跃了。
最后,同学们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
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了,同时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二、念与练习同行,推动言语抒发。
练的形式可以多样,比如《九色鹿》一课,我就设计了这样的读写点,让学生帮国王写一份告示,召告天下百姓永远不许伤害九色鹿,这正好与开头的皇榜形成了鲜明对比。
同时也希望通过想通过让孩子站在国王的角度写这个皇榜,让自己的情感价值观得到提升。
《语文四年级下册阅读教案》
一、阅读教学的意义与方法语文教育中阅读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和思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阅读教学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阅读速度练习、朗读练习、默读练习、阅读交流练习等等。
但不管是哪种方法,都要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出发点,尽量多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模式有两种,一种是“自主阅读”,即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另一种是“指导阅读”,教师在阅读前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解释,引导学生理解文本。
通过指导阅读,教师可以在阅读中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而自主阅读则更加注重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培养。
二、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教材分析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教材,包括优秀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生态文化三部分。
教材内容涉及了中国传统节日、地方风俗、历史名人、植物动物、自然风光等多个方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趣味性。
其中,《我们的历史教师——孔子》是一篇优秀的历史人物小传,通过故事化叙述,向学生传递了孔子的思想精髓和道德准则。
《神奇桥梁》则是一则趣味性较强的科普读物,通过对桥梁的介绍,揭示了人类智慧和科技的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材料激发学生对历史和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教学策略1. 针对性强、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思考题提供给学生,引导他们思考、分析文章。
这些问题可以扩大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刺激他们的思考和想象,并培养他们的自信。
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问:“孔子为什么要离开鲁国?”,“孔子在哪里教书?”,“桥梁为什么能承受重负?”等等。
2. 关注阅读习惯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阅读习惯。
通过对学生阅读习惯的了解,教师可以推荐更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并在阅读中帮助学生培养好的阅读习惯。
四年级语文阅读教案
可能的,下面是一篇关于四年级语文阅读教案的文章。
四年级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时期,阅读是语文课程的核心之一。
对于四年级语文教师来说,设计合适的语文阅读教案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份四年级语文阅读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教案的主要内容是《森林里的小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增加对大自然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本篇课文的阅读技巧。
2. 学习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3. 提高学生的细节理解能力,能够画出故事情节中的图片。
4. 理解本文中难懂的单词,增加词汇量。
三、教学过程1. 预习内容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本篇课文进行预习。
学生可以先阅读文章的标题,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看一下每段话的开头和结尾,确定每一段的大意,可以浏览一遍全文。
在预习之后,学生应该对本篇课文的情节有了初步的了解。
2. 教师讲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本篇课文的重点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让学生理解单词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并且在讲解过程中多与学生互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3. 练习题在讲解过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选择题和填空题,通过这些题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一些难点。
4. 提高阅读能力在讲解和练习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特别关注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进步。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该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背诵部分文章内容,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让学生进行阅读练习,例如,让学生去图书馆读一些简单的英文故事书或是阅读一些带有形象化插图的童话故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和理解能力。
一个好的四年级语文阅读教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大自然。
教师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场合和学生需求,合理、精确地制定教案,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阅读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阅读篇语文教育是每个小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需要老师们认真设计教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针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本文将针对阅读教案设计进行详细探讨,帮助老师们制定出更加优秀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阅读能力是小学四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在教案设计中制定出较为明确的教学目标,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下是一些小学四年级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1.提高学生的基本阅读技能包括准确、流畅、有节奏感的读音、遵循标点符号的读停顿,以及能够抓住文章中的重点内容等。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教授各种阅读策略和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意思,并提高阅读的思维层次。
3.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乐趣,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产生更好的阅读体验和效果。
二、教学内容设计1.阅读材料的选择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阅读材料应该以简单、易懂的文章为主,同时这些文章的主题和内容也应该与学生的兴趣相符。
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还可以结合教学任务和教学策略进行有目的地引导。
2.阅读策略的教授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给出不同的阅读策略教学,如预测,揣测,推理等,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目的地提升自己的阅读技能和思维能力。
此外,对于一些较难的词汇,可以结合单词的拼读方法进行教学。
3.阅读技巧的培养除了教授阅读策略,教师还需要教授一些实用的阅读技巧,如找关键字、排除干扰项、找段落主题等,让学生能够更加顺利自如地进行阅读理解,同时对于增加阅读效果也有积极作用。
三、教学方法探讨1.合作学习法通过合作学习,可以鼓励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互相交流讨论,从而提升阅读效果。
在阅读过程中,老师可以分配小组任务,让学生一起思考,互相辅助,共同完成阅读任务,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
2.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如直接教学法、问题导学法、讨论交流法、解释剖析法等,优秀教学方法的使用,既培养了学生个体思维,同时也提高了整体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课该怎样上
小学语文阅读课该怎样上?“小学语文”是学习语文的起步阶段 , 是学好语文的基础,是基础的基础,也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
无论知识、能力,还是方法、习惯,都要从头抓起。
基础扎实,才会有持续发展的后劲。
小学老师应做好打基础的工作。
语文是基础工具学科。
掌握语文这一交际的工具、表情达意的工具,靠运用。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 。
我们要回到语文课程的原点,要在老师的指导下,靠学生自己的实践学习语言,要“把语文的根留住”,要“坚守语文本真,追求教学质效”。
语文教学出现上述问题,思想层面的原因是,在思想方法上产生片面性。
阅读教学是披文得意的过程,也是缘意学文的过程。
阅读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继承、发展、创新。
阅读教学改革的不懈追求是:求真、求实、求活。
叶圣陶先生认为:“讲读负担三重任务。
讲读一方面训练了解的能力,一方面传播固有的和现代的文化,另一方面提供写作的范本。
”简言之,学习阅读,学习作文,受到文化熏陶。
叶老早就主张要把阅读过程处理成“学生独立阅读”和“师生集体阅读”相互结合的过程。
他认为精读一篇课文,可以分为“预习”“报告与讨论”“练习”三个阶段,并提出预习是“训练阅读最重要的阶段”。
1“预习”,就是讲读之前学生直接和文本对话。
让学生自己运用心力认真读书,进而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读书习惯。
这一环节只要指导得法,做到切实有效,阅读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
2“上课做什么呢?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起一个点播和引领的作用,不再是一味讲解。
” “报告和讨论”,要在提问、点拨、小结上下功夫。
3提问。
所提问题应是学生感兴趣的,体现课文特点和语文训练重点的,有思考价值的。
教师要把问题进行整合,要少而精。
4点拨。
学生错误的,纠正;缺漏的,补充;没注意的,提出;理解不到位的,往深处引导。
教师要抓住文本语言,指导学生理解、品味和运用。
如何上好阅读课
如何上好小学语文阅读课如何上好小学语文阅读课“读”对于语文教学是非常的重要。
读书不仅要注重读的数量,还要重视读书的形式和质量。
读书在形式上有教师的领读、范读,学生的默读、朗读、诵读、自由读、分组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
上好小学语文阅读课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那么,怎样上好阅读课呢?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
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
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
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
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
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
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的词语、句式变换说法。
二、让学生读,让学生说,让学生写1.要让学生多读。
我每篇课文都先叫学生回家预习,让学生能大体知道课文讲了什么。
教学第一课时时,我先让学生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把不太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每篇课文都会有生字,三年级的学生有自学生字的能力,待学生学习后,同桌互相纠正。
自从我用了这个方法后,我发现学生读书水平提高了,连一些平时不会读的同学也基本上能读好。
2.要让学生多说。
精读课文则是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课文的了解。
尽量多让学生说,这样老师就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理解文本的程度,从而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
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又是一项创造性的艰苦劳动。
尤其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上好小学语文阅读课,就必须设计好课堂教学。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感悟。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是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前提,是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
学生需充分的独立自主的、个性化的阅读。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首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1)读正确。
即字字读准,包括生字、轻声、变调、儿化等,还要重视纠正地方音;要做到不重字,不添字,不颠倒、重复字句;(2)读通顺,读出长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停顿、句子之间的停顿和段落之间的停顿。
同时要求学生用笔勾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3)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不懂的地方打上“?”号,这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然后检查初读的效果。
抽学生个别读生字词、读课文,切记不要齐读,以便学生对读的效果进行评价,以便教师或学生对容易读错的字、词给予指导。
对于写了一件什么事,教师以最简单的句式引导学生概括: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了?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的认识,初步的感知。
二、细读课文,质疑问难目前,中年级的阅读教学有一种倾向,那就是重感悟,轻质疑。
中国传统的阅读教学经验是熟读精思。
朱熹认为:读书要“有疑”,从疑而悟。
在这一环节中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因为默读有利于思考。
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默读时,学生做到不指读,不出声,不动唇。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将不懂的词语、句子或其它的问题提出来。
教师将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有的可直接板书在黑板上,以便有针对性地教学。
三、精读课文,释疑解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对话,就提出的问题,要善于疏导,进行归纳,明确哪些问题学生之间能够自己解决,哪些问题需要师生共同解决。
突出重点、难点问题,“顺学而导”、“以学定教”。
字词方面的问题,有的教师稍作提示,学生思考解决;有的联系上下文;有的查阅工具书或资料;有的出示图片让学生理解;有的让学生在游戏,表演中感悟、理解;还有的可让学生讨论、动手实验,调查了解等方式解决。
四年级语文教案:阅读理解
四年级语文教案:阅读理解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阅读理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阅读理解,孩子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还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锻炼呈现和表达的能力,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四年级的语文教案中,阅读理解要做好。
一、重点讲解1、阅读技巧的讲解:四年级的孩子阅读能力还不是很强,在讲解阅读理解时需要注重讲解阅读技巧。
要教会孩子们如何快速地找到关键词,如何使用上下文推断生词的意思,如何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等。
2、题目的注重:在做阅读理解题目的时候,需要注重题目的种类和难度,根据孩子们的能力和阅读水平来设计题目。
要让难度逐渐加大,让孩子们慢慢地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而不是从一开始就强求孩子们掌握所有的阅读技巧和知识点。
3、创新教学:阅读理解作为一种阅读能力的锻炼,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新和多样性。
可以通过讲故事、传统文化的教育等方式来引导孩子们发现故事中的亮点、主题和深层次的意义,提高孩子们的思辨能力。
二、教学过程1、理论讲授在讲解阅读理解之前,先要教会孩子们如何快速地扫文,找到关键词和信息点,才能更好地进行阅读理解的讲解。
这个部分的教学需要注重让孩子们深刻理解并掌握相关技巧。
2、范文展示在讲解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可以选取相关练习题和范文进行展示,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阅读理解的技巧和要点。
同时也可以通过分组讲解等方式来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小组讨论阅读理解还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交流。
在小组讨论中可以给予孩子们充分的发言权,并通过适度引导的方式来开展讨论,让孩子们自己去思考答案,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文化教育阅读理解还可以通过文化教育进行讲解,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文章中深层次的意义,提高阅读理解的水平。
通过引导孩子们讲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故事和寓言等,让孩子们更好地融于文化之中,接受熏陶。
三、总结阅读理解是小学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培养孩子们阅读能力、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材分析新部编本四年级下册教材是从2020年春正式试行,本册教材分组编排。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依次是:乡村生活、科技成就、轻叩诗歌的大门、作家笔下的动物、走遍千山万水、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伟大的人物品格、奇妙的童话,共八个单元。
全册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20篇,略读课文7篇。
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五大部分。
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识字加油站、快乐读书吧等)。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语文园地的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
本册课例由2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口略读课文1~2篇。
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
语文园地由3~5个栏目组成。
其中3个是固定栏目:“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另有“快乐读书吧”在第二单元安排了1次,本册教材向学生推荐的书是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也推荐了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等优秀的科普作品。
“书写提示”在第四和第八单元各一次,“识字加油站”分别在第二、三、四、七单元各安排了一次,全册共安排了4次。
二、教学目标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嘉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1.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识字250个。
能辨别常见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
学会用数笔画的方法查难检字,学会独立识字。
2.会读写250个左右的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初步学会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自配插图
研究报告
课本剧编写
我的设想与做法
保持热情
成立小作家笔会
坚持作文发布会
建立文集
推荐展示
多元评价
略读课文
认真按照阅读提示,自主阅读,适当组织 交流,粗知大意,交流感受即可。
整册教材教学的思路: 整体梳理——集中识字——自主选择—— 单元教学——综合活动 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处理: 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处理: 参考做法: 1、精讲一篇——自主学习一篇——带讲 两篇 2、精讲两篇——自主学习两篇 3、精讲两篇——扶助一篇——自主一篇
四、教学建议: 写字教学: 教学建议: 1、在课内安排比较从容的写字时间。 2、对不容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 作具体指导,使学生的书写端正、美观。 3 3、对于精读课文中由已经会写的字构成的新词, 可让学生找一找,抄一抄,丰富词语积累。 4、采用听写词语等方式,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 况。 5、加强对学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指导。
我的设想与做法 ★动笔阅读,品悟积累 指导学生养成一边读一边圈点勾画的习惯、一边 读一边查阅工具书的习惯。
★变换形式,交流表达 (1)用略读课文巧训说话
童话故事中的补白、人物心里活动的描述(第23课)
(2)用复述形式内化语言
复述童话故事、编演课本剧
(3)开展形式多样的说话训练
讲 课前五分钟、节假日见闻谈、讲故事比赛、辩论、演
第一单元主题: 第一单元主题:自然奇观 第二单元主题: 第二单元主题:观察与发现
第三单元主题:中外童话 第三单元主题:
第四单元主题:作家笔下的动物 第四单元主题:
第五单元主题:我国的“世界遗产” 第五单元主题:我国的“世界遗产”
第六单元主题: 第六单元主题:人间真情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1、激发学生语文阅读、写作兴趣小学生十分的活泼好动,爱玩是他们的天性,同时孩子的探索欲望也非常的强烈,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写作的兴趣,最大限度的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对语文写作有新的认识,积极主动的探索和研究。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必对学生有过多的限制,尽量的使学生可以最大的限度的自我发挥,对身边的所见所闻不拘于形式的描写,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时,可以适当的在作文中配上插画和插图,展现出不同的作文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积极。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而少使用打击性的语言来批评学生,哪怕是学生的一件小事也要给予肯定,使学生对学习有自信心。
通过教师鼓励式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学生受到了鼓舞,自身的写作兴趣也更积极,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写作信心。
对于班级中阅读和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帮助,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展示出色作文,或开家长会时给家长展示,通过这样的方式鼓励学生,同时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学生的自豪感由心而生,因此对语文写作和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学生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引导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如果缺少丰富的词语积累,其在写作时就很难写出有内容、有文采的文章,所以,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积累丰富的词语尤为重要,只有灵活、丰富的语言才能写出有感情的文章。
学生在阅读中,将精美的语句和段落进行摘抄,这样在写作时才能更好的运用,写作也更加的流畅,写作出生动的文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为了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词汇,教师应多为学生们介绍一些对学生阅读有所帮助的书籍和文章,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的课前,使学生进行阅读交流、阅读演讲、阅读赏析等,通过慢慢的引导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的阅读,积累更多的生活素材,并运用到以后的写作中。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2篇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教学计划2篇⼀、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教材于2020年春期正式使⽤。
全册教材共有课⽂27篇,其中精读课⽂20篇,略读课⽂7篇。
共设计为⼋个专题,依次为:童年回忆,科学技术,现代诗歌,动物乐园,⾃然景观,成长故事,名⼈故事,奇妙的童话。
这些课⽂从精读到略读,按两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本册要求认识250个字,会写25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和略读课⽂中,在课后⽣字条⾥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后,以⽅格的形式排列。
为了便于复习检测,词语表统⼀安排在全册书的末尾,以每课⼀组的形式呈现。
⽣字表1是要求认识的字,250个;⽣字表2是要求会写的字,250个,以供复习、检测之⽤。
⼆、教材的主要特点本册是在之前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定的继承性,体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有发展变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1.专题组元的⾓度更加灵活多样。
2.加强整合的编写⽬的更加明确。
3.课⽂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
4.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思考。
5.增加了古诗⽂和传统⽂化相应的⽂章选录,也增加了语⽂要素培养的⽂章选录,加强对学⽣学习和传承传统⽂化的教育。
6.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学习的联系。
四、教学⽬标:1.巩固汉语拼⾳,借助拼⾳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识字250个,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字,能辨别形近字,会写250个⽣字,⼀部分会运⽤。
2.继续学写钢笔字,要求正确、端正、整洁。
⽑笔字临帖,要求坐的姿势、握笔姿势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的习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会背诵指定的课⽂。
能领会句⼦中含着的意思。
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课⽂作者安排材料的⽅法。
能⽤归并段落⼤意和回答⼏个问题再连起来的⽅法归纳课⽂的主要内容。
能按要求预习课⽂,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4.能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初步养成认真细致观察的习惯。
论小学语文“泛读———精读”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
208 重视“鱼”的味道,重视读物的趣味,异质、多元、足量保证了阅读品味的满足,充满挑战的“结构不良”的群文,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给人以鱼———给人以渔———以人以鱼塘。
我经常收集学生对什么感兴趣,我就选什么文章来进行群文阅读。
比如这段时间超级英雄的电影比较多,大家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我们可以做一组关于英雄的群文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终身阅读打基础。
阅读策略是知道在什么时候运用什么阅读方法或手段,更具有规律性、普适性。
多文本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从多篇文章阅读中获取丰富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快速阅读、整合信息、质疑讨论等多文本阅读的策略。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多文本阅读教学,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一片新天地,多文本阅读能够培养学生全方位的、多角度的观察思维,尤其是不同文学文本的阅读,有利于想象力的培养。
打破思维定式,提高思维品质。
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多文本阅读这种教学方式,交给学生一把打开阅读之门的金钥匙,让学生真正喜欢上优秀的文学作品,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享受,一种境界。
参考文献[1]王亚,骆文燕.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世界,2012,(01).[2]范娜.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上的群文阅读教学[A].百川利康(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2016:1.[3]蒋军晶.群文阅读:阅读教学的跨越式变革[J].中学语文教学,2014,(10):78.[4]王林,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多文本阅读多视界融合———群文阅读教学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3,(6).[5]李清.连续文本阅读与中学语文教学[J].中学语文,2012,(1).本文系2018年度周口市专项课题研究《“一读二引三评”多文本阅读课堂教学实际操作的研究》(zkzx1802004)研究成果。
论小学语文“泛读———精读”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谭 莉 (四川省成都市马家河小学 610000)【摘 要】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可谓是形式多样,虽然都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是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没有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阅读能力的提高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阅读能力的提高一、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文本进行分析和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小学四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同时,提升学生的身体感知、情感交流和语言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理解和阅读能力;2、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3、充分发挥学生的语言、身体、情感交流能力,增强综合素质水平。
三、教学难点1、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2、如何利用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A、通过图片和卡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突破语言的障碍,以图示音的方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B、播放动画片,通过动画片展示的情境场景,让学生了解文本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2、阅读理解环节A、老师在黑板上呈现一篇文章,利用阅读规则、划分段落以及其他辅助手段,让学生通过理解文本来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水平。
B、采用对话模式,让学生通过互相提问和思考的方式,反复阅读文章,从而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教育环节A、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在组内进行真实的语言交流和身体感知训练,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背后的人文内涵,让学生感受到文学和情感之间的联系,同时提高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
B、采用游戏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思考和团队协作的综合素质能力。
五、教学后记通过本教学实验,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真实、有针对性、有趣味性的教学环节,通过对阅读、文学、情感交流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让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学习更加智慧、丰富、充实。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小木船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小木船教案教学内容《小木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一个孩子因为不小心摔坏了陈明的小木船,而与陈明产生了矛盾,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向陈明道歉,两人和好的故事。
本课旨在通过故事,让学生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珍惜友谊,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3)能够复述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信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用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3)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理解和宽容,珍惜友谊。
(2)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2. 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歌曲等方式,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内容,交流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4. 课堂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 课堂练习:让学生用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人物,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理解和宽容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关于友谊的作文。
板书设计1. 《小木船》2. 课文主要内容:孩子与陈明的矛盾、孩子向陈明道歉、两人和好。
3. 课文重点:理解和宽容、珍惜友谊。
4. 课文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5. 课堂练习:用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人物。
作业设计1. 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关于友谊的作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朗读教学教案
本文针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程中的课文朗读环节,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份针对性的教学教案,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案分为三个部分,包括课前准备、教学过程和课后延伸。
一、课前准备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领会意境,朗读流畅。
(2)掌握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3)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 教材准备(1)教师备课笔记。
(2)学生课本、朗读稿、字卡、词语卡片等。
3. 教学过程1. 预习导入教师可以在课前放一段音乐,或者用一幅美丽的画作,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为学习本节课文做好心理准备。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一些启示性的问题,如“你们听了这段音乐之后,都想到了什么?”“你们看了这幅画作,心里最深的感受是什么?”2. 课文朗读(1)学生模仿教师。
教师先朗读一段课文,让学生模仿自己的语音语调,适当调整自己的速度与语音语调。
(2)学生自读。
教师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感受朗读,把握好节奏和语调,并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发音的不足之处。
(3)点读:针对生词和语法困难的句子,教师以点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这些单词和句子。
(4)整段朗读: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朗读,让每组朗读出自己感觉舒适的音调,达到效果。
3. 评析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评析交流,让好的学生分享他们优秀的朗读经验和体会,让其他同学学习、模仿或者借鉴。
二、教学过程1. 集中课堂活动让学生听取篇章,引导学生完成课前阅读任务并分享感受,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2. 三人分组——情境表演学生按三人一组,针对课文中所学的一个小故事进行情境表演,其中一个人担任“讲述者”,两个学生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互动的方式来表现所学的故事。
每个学生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思考自己所演的角色,感受情境,总结经验。
三、课后延伸1. 词语操练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讲解生词、短语等,并发放到具体内容的练习。
精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实践新课程NEW CURRICULUM语文教学本身对教师能力有着较高要求,既要保证课堂氛围的生机勃勃,又要保证教学效率的事半功倍,这无疑是对教师的巨大考验。
而阅读教学本身的单调乏味对教师要求更加严格,照本宣科、千篇一律俨然不能满足阅读教学需求,此时精读阅读方式应运而生。
当然,它不是传统的以本为纲,依靠教学参考资料,不加拓展,而是基于学生立场,授之以渔,教会学生课本阅读知识的同时,积累学生文化底蕴,使学生对词组的驾驭游刃有余,实现写作和沟通的字斟句酌,为培育良好的文学素养夯实基础。
一、“设情布景”,精读教学氛围贴近生活化对于小学生而言,心智的不成熟加上本身的好动性,使得语文阅读课堂变得较难控制。
生硬的字词讲解和循环往复的朗读、背诵很难使阅读教学凸显实效,因而需要吸引学生注意力,用切合实际的情景化方式实现精读阅读的教学。
如,对低年级学生上《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一节课时,要想实现精读的较好效果,可以先播放视频影音资料,同课文一致的歌曲,能使学生边学边记。
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一次划船活动,也可以在课堂模拟划船景象,让学生边读课文,边体会船儿推开波浪,倒映白塔红墙等概念,使得生涩的词语变得生动富有生命力。
再如,对《爱什么颜色》进行授课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PPT 课件,禾苗、小草、朝阳、枫叶等会使学生眼前一亮,强烈的视觉色彩冲击,使小学生的记忆得以深化,使得课文精读效果能更明显,可以在精读课文时,想象画面的颜色,从而对碧绿、火红、蔚蓝等词语记忆深刻。
二、“因材施教”,精读阅读教学方式个性化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要求知识的整齐划一,只要做到知识的全面覆盖。
精读教学无章可循,需要教师的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内在个性。
如,在教学《荷塘旧事》时,找个阅读能力稍微偏低的学生提问,要求其概括文章段落大意和对全文进行总结,可能学生只能概括出荷塘很美、狗刨比赛、溺水被救等故事大概,显然效果不甚理想。
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学生具备的能力,有些精读能力稍强的学生可以对其做进一步提升,提问时可挑选稍有难度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阅读课中精读课文自能阅读教学模式上一学年,为了进一步深化我校关于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弘扬学生主体精神实验研究活动,我校语文科组积极地进行构建自能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活动。
经过积极的实验,我校最终摸索出较成熟的激发自能调动自能成就自能的自读课文自能阅读教学模式。
在这基础上,我校从上学期开始,又不断扩展和深化实验研究活动:根据精读课文以读为主,充分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特点,在已有的自能阅读教学模式上延伸和发展,不断实践与探究,不断总结与改进,在精读课文的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新的自能阅读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现代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这一理论强调了,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我们认识到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是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因素,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意识及主体能力,就是说,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人作为在对象性活动中的主体的本质属性,它是主体意识与主体参与的稳固的行为方式的统一体。
要想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在教学过程
中,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乐学、好学,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探索,做个学习的主人。
二、模式的目标
精读课文教学的目的及任务是进行以读为主的语文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及习惯,最终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应用及创新的语文能力。
根据精读课文的课型特点,我校精读课文教学模式的目标表述为以下几点:
1、树立学生主体观,设立主体性目标。
新模式以建构主义等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构建主体性教学目标为根本,以读为本,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作用,坚决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自觉地学习,切实提高个人的语文能力。
2、诱发学生的学习心向,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习心向是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兴趣、态度、求知欲及世界观、人生观等在学习问题上反映的综合;其核心是学习动机。
诱发学生的学习心向,就是要使学生产生长远的学习需要,持久的学习动力,强烈的学习欲望等。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措施,创造吸引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及氛围,让学生愿学、想学,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3、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自能学习。
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社会化的过程,更是学生个性发展,提高能力的过程。
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通过诱导、启发、辅导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有效地利用学习的媒质主动、自能地获取知识,内化为个人的能力。
4、以读导学,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精读课文的教学活动以读为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始终贯穿读:以读导学,并在读中渗透学法,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通过读,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认知,培养能力。
模式目标可用图表示为:
(总目标)
(一级目标)
(二级目标)
三、新模式的实验条件
1、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相信学生具备自主创造的意识和能力。
2、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朗读技能。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4、教师应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师要非常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
四、模式操作策略
1、坚持以人为本的策略。
语文素养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教学要充分体现人文学科的特点,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应以人为本,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学生实际出发,课前认真做好备学生;教学活动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以促进学生整体全面发展为根本的目的及任务。
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以及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现代语文能力(如电脑作文,利用网络阅读、交流等)。
2、落实以读为本的策略。
精读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读书活动,要以读为本,即要以学生自己读书、独立思考为本。
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机会,让他们认真读书,边读书边思考,学习理解地读;要创设情境,运用各种方式让学生充分读书,进行思考,展开讨论;让学生以读促学,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学习。
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语感,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要让
学生在阅读中动脑、动口、动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3、加强合作学习的策略。
在精读课文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除了学生的自学外,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应占重要地位。
教师应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帮助学生采取多种形式(如同位合作、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等),借助各种学习媒质主动去学习。
让学生在愉快的合作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并能及时反馈改正,最终享受成功的喜悦。
五、新模式的结构框架
(启发指导教会学)
(掌握方法学会学)
六、模式的操作程序
1、巧创情境引疑渗法
这是教师激发自能(激发学生自能学习兴趣)的两个教学环节。
巧创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初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识规律及根据课文的特点,从直观、形象入手,为学生创设出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能探究课文的知识。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有在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的情况下,对课文才会产生想了解、想去读、想学习的念头。
因此,教师在此环节应以情激趣,通过设计一些形式新颖、吸引力强、方法多样、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在执教《林海》《草原》《如诗如梦草原行》等课文时,我校教师或投影相关的图片或播放相关的录像及歌曲等方法创设学习情境,及时把学生引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自能探究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及学生学习的需要引疑(引导学生质疑)。
我校教师非常重视在课堂上鼓励和支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质疑,让学生体会质疑的乐趣,体验积极思考的感受,从而内化为自能探究的动力。
渗法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十分重视学法的渗透。
教是为了以后的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