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广州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分析

合集下载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优化促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优化促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优化促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胡琼琼 张 谦◆摘要:受到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粤港澳大湾区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面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产业结构的变迁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本文从掌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背景出发,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现状,最后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的特点制定经济高质量发展策略,使粤港澳大湾区能够利用产业结构升级契机来优化产业结构,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优化; 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前言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个珠三角城市组成。

珠三角地区得益于先进的技术、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轻工业基地、外贸出口基地。

2019年,广东实现GDP10.77万亿,规模首次突破10万亿大关,排名全国第1,连续25年占全国GDP比重超1/10。

从9个城市GDP来看,近五年来,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9个城市整体经济实力不断提升,2019年实现GDP总额8.69万亿,占广东省GDP比重80.71%,占粤港澳大湾区11城GDP比重74.62%,分别提高了1.55和0.75个百分点。

粤港澳大湾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不但突出了制造业的调整,使制造业从传统的中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变,在粤港澳大湾区中,除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外,广州、深圳作为大湾区的两个核心城市,从经济规模看,广深两地相当,但在具体产业结构分布上差异明显,存在很大产业结构转型空间和优化可行性。

以2019年为例,据广东统计年鉴(2019)分析得出:地区年末常住人口(万)年末就业人员(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万元)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万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万元)广州1530.591125.89156427.41251.376454.0016923.22深圳1343.881283.37203489.0225.19510495.8416406.06差距(约)187157470622264042517两地人力资源均未开发充分,深圳在人均产值上稍高于广州。

广州市产业能效分析及研究

广州市产业能效分析及研究

广州市产业能效分析及研究摘要:结合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相关研究结论,利用统计数据分析广州市产业能效水平,与典型城市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在碳达峰碳中和新要求下的节能工作方向建议。

关键词:统计数据,能源消费,能源效率,产业能效1前言近年来,广州市不断优化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做优做强现代服务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稳步增长。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保障和物质支持,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密不可分。

能否有效利用能源资源,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效, 对经济高质量至关重要。

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能源消费依存度的关系, 彭志龙等[1]认为经济快速增长必然增加能源消费, 能源消费慢于经济增长、但其仍然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推动力。

崔莎莎[2]研究结果表明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趋势大致相同,三产业有不同的能源消费倾向。

刘宇等[3]利用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信息,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通过计算得出能源消费能力最大的是第二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小为第一产业。

沈谦[4]认为技术进步是能耗强度下降的首要因素。

安静[5]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效应,能源消耗对经济增长起负向效应;从短期看,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效应,能源消耗对经济增长的冲击表现为先正向后负向,产业结构合理化对能源消耗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

郭承龙[6]认为重型化经济也可实现能源消费的脱钩,做到降低能耗、发展低碳经济。

本文结合相关研究结论,利用统计数据分析广州市产业能效水平,与典型城市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在碳达峰碳中和新要求下的广州节能工作的方向建议。

2广州市能源消费状况能源效率,主要指能源的“投入产出效率”,即能源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生产、获得产出的效率,其经济含义是单位能源的使用对某地区带来的经济效益,表示某地区经济依赖能源的程度。

广州市产业转移趋势

广州市产业转移趋势

广州市产业转移趋势广州市产业转移趋势一、引言产业转移是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从一个地区或行业转移到另一个地区或行业的过程。

在中国,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之一。

广州作为中国南方最具活力的经济中心之一,产业转移对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产业转移的背景、趋势、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深入了解广州市的产业转移趋势。

二、背景广州是中国南方地区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拥有发达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广州的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之间出现了不匹配的情况。

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广州存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资源紧缺、环境压力等问题,需要通过产业转移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趋势1. 产业向内陆转移随着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广州的经济发展空间有限。

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开始将生产基地转移到珠三角的内陆地区,如广东省其他城市和江西、湖南等省份。

这种产业转移的趋势符合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也有利于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2. 产业向高附加值领域转移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广州的制造业正面临着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失去竞争力的压力。

为加快转型升级,广州市政府积极鼓励企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发展,如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

这种产业转移的趋势有助于提升广州的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3. 产业向服务业转移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服务业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也要求服务业不断提供创新的产品和服务。

广州市作为一个现代服务业发达的城市,正大力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如金融、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等领域。

这种产业转移的趋势有助于提升广州的综合竞争力和城市形象。

四、影响因素1. 政府政策导向政府在促进广州市产业转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制定各类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引导企业向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领域转移,如设立产业基金、提供税收优惠、简化审批手续等。

广州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作用的产业发展对策

广州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作用的产业发展对策

一、广州产业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优势和基础(一)产业综合实力稳居粤港澳大湾区前列,具有较强的国际经济影响力。

2018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2859.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约占大湾区经济总量的21.03%。

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1.03:27.95:71.02调整为0.98:27.27:71.75,第三产业比重同比提高0.73个百分点。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为66.5%,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互联网+”相关服务迅猛发展,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增长58.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5.9%。

工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59.7%和13.4%,同比分别提高1.6个和0.7个百分点。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活力增强,增加值同比增长10.2%。

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8.0%,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

广州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作用的产业发展对策杨 娟 陈小红摘 要: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是大湾区建设的主阵地,在大湾区中具备良好的产业发展优势和基础。

未来广州要在大湾区中充分发挥核心引擎作用,就要按照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的引领作用,对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重点在大湾区区域产业共建、新兴产业培育、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强化高端要素支撑等方面采取对策,与深港澳等城市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共同构建大湾区产业发展和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 广州产业(杨娟,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陈小红,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数据来源:广东统计信息网相关数据。

(二)特色产业加速发展,在大湾区乃至全国处于领跑地位。

汽车。

广州被列为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

广州城市的发展趋势

广州城市的发展趋势

广州城市的发展趋势
广州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城市之一,其发展趋势如下:
1. 经济发展趋势:广州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持续吸引着大量国内外企业来投资和发展。

未来,广州的经济将继续向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

2. 城市规模扩大趋势:广州市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未来,广州将建设更多的基础设施,如地铁、高速公路和机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和经济发展需要。

3. 城市绿化与绿色发展趋势:广州着力推动城市绿化和绿色发展,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未来,广州将继续加大生态环保力度,建设更多的公园和绿地,推动可持续发展。

4. 城市现代化趋势:广州将进一步推动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数字化城市和智能交通等先进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和宜居性。

5.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广州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艺术氛围,未来将进一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打造更具特色和创意的城市形象。

6. 教育、科技和创新力发展趋势:广州是中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未来
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提升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广州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广州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06
结论
主要发现
广州市经济持续稳定发 展
近年来,广州市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GDP总量逐年增加,且失业率也得到了有 效控制。
广州市产业转型升级
广州市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 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 和质量提升。
广州市创新能力不断提 升
广州市财政收支平衡
广州市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大力 推进创新创业和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了城市 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广州市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支出结构合理, 财政收支基本保持平衡。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方法较为单一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官方公开数据和已 有的文献资料,未能深入实际进行实 地调研和访谈,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 准确性和可信度。
指标分析不够全面
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研究时间等限 制,本次研究未能对所有相关指标进 行深入分析,可能影响结论的全面性 和准确性。
经济发展优势
地理位置优势
广州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 广东省的省会城市,也是华南地 区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具有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政策优势
广州市政府积极推进改革开放政 策,大力支持新兴产业和现代服 务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 有力的政策支持。
人才优势
广州市拥有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 ,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和科技 创新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人 才保障。
经济发展劣势
人口老龄化问题
广州市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对劳动力市场和消费市 场带来了一定影响,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污染问题
广州市的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存在,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程 度的制约。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也越来越高,对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花都区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花都区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花都区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花都区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一、引言花都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北部,是广州市下辖的一个区县级行政单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花都区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花都区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并探讨其中的原因与影响。

二、宏观视角下的花都区产业结构变化趋势1.初期工业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花都区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如纺织、冶金、化工等行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

这些传统制造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花都区的经济增长,但也存在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

2.产业结构升级阶段:2000年代初到2010年代初,花都区开始转型升级产业结构,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

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行业,现代服务业包括物流、金融、旅游等行业。

3.多元化发展阶段:2010年代至今,花都区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着力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产业。

花都区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资源为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广州市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

三、微观视角下的花都区产业结构变化趋势1.制造业:花都区的传统制造业逐渐减少,一些低附加值、高污染的行业转移到了周边地区或外地。

与此同时,花都区的高新技术制造业逐渐崭露头角,如电子电器、汽车零部件等行业。

这些产业以其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特点,为花都区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

2.服务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都区的服务业也迅速崛起。

特别是金融、物流、旅游等领域,不仅提供了更加便捷、多样化的服务,也促进了花都区经济的发展。

例如,花都区现有多家银行和保险公司,为居民和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3.创意产业:花都区近年来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涉及艺术设计、影视制作、新媒体等领域。

通过搭建创意园区和举办艺术展览,吸引了大量的文化创意人才和企业落户花都区。

这些创意产业不仅为花都区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提升了花都区的文化品位。

从广东实践看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

从广东实践看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

型、 升级 提供 了一些重要 的启示 。结合广东产业发展 的实践 , 将有 助于我们 更好地 思考 和把握 我 国产业 转型 、 升
级的思路 和具体路径选择 。


广产业 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伴随着总量 的高速增长 , 广东产业 的发展与现状 , 主要有 以下 特点 : ( ) 二、 一 一、 三产 业比重趋于合理 , 但缺乏现代意义上的服务业 目前 , 广东二 、 三产业在 G P中所 占比例不断扩 大 , D 广东 的产 业结构调整 已取 得重大成效 , 、 二 三产业并驾 齐 驱 的格局逐渐 形成 , 产业 结构趋 于合 理 。按照钱纳 里 的划分 标准 ,0 7年广东人 均 G P已经超 过 40 20 D 0 0美 元 , 处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广州 市 ,12 5 507 ;
田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 专业硕 士研究 生; 中山大 学管理 学院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
吴斯 丹
维普资讯
产业经济
结构 比重仍是 “ 二三一” 处于工业化 阶段 的中期 , , 两者不相适应 。同时 , 照发达 国家经济结构变动 的一般 规律 , 依 已进入工 业化 中后期 的地区 , 第三产业 的发展 主要靠金融保 险业 、 动产和商务服务 、 会服务来 拉动 , 不 社 而广东第 三产业却是 以传 统的商贸流通 、 交通运输服务业 为主 , 服务业 中的金 融 、 通信和信息产 业还相 当薄弱 , 现代 化水平 不高, 缺乏现代 意义上 的服务业 。
( ) 工业化 和信 息产 业化倾 向明显 , 二 重 产业 结构 进一步优化
广东缺乏能源 和矿产资 源 , 原有工业基础薄弱 , 在其发展历史上 , 轻工 业曾一度 占据主要地位 。2 纪 9 0世 0年 代, 广东 的工业化进程进入第二 个阶段 , 即逐 步转 向重工 业化发 展 的新 阶段 , 且信 息产业 化倾 向 日益 明显。 19 90 年 以来轻工业 比例逐渐下 降 , 但仍保 持在 5 % 以上 。“ 0 十五” 间 , 期 广东工 业政策适 度 向重 化工业倾斜 , 加大 了对 重化工业 的投资力度 , 资本要 素和劳动力要素流 向重化工 业 , 重化工 业发展 取得 较好 的成绩 , 占份额 逐步增 使 所 大 。根据《 广东 统计年鉴 2 0 ) 2 0 07 ,0 6年产值 比重最 高 的三个行 业是 : ) 通信 设备 、 计算 机及 其他 电子设 备 制造业 (6 6 ) 电气机械及器 材制 造业 (0 8 ) 化 学原 料及化 学制 品制 造业 ( . %) 2 .% , 1.% , 4 5 。从 这 三个部 门 的分 布来看 , 不难发现 , 东既有石油化学等 重工业 , 广 又有 新兴 的信 息 产业 , 业 的产业 结构 进一 步优 化 , 劳动 密集 型 向资 工 从 本、 技术密集 型产业转变 。

广州服装产业变化趋势

广州服装产业变化趋势

广州服装产业变化趋势广州作为中国南方最大的城市之一,一直以来都是服装产业的重要中心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广州的服装产业也在不断变化和演变。

本文将分析广州服装产业的变化趋势,并对其未来发展做出预测。

首先,广州服装产业的变化趋势之一是产业升级。

过去几十年里,广州是中国的制衣工厂集中地之一,大量的中小企业在这里生产廉价的服装产品,大多是为国内市场或者外贸出口而生产。

然而,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州的制衣工厂面临着困境。

许多企业不得不选择迁移到成本更低的地区,或者转型升级,从低端走向中高端市场。

这种升级的趋势使得广州的服装产业在技术研发、设计创新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得到了提升。

其次,广州服装产业的变化趋势之二是智能化生产。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手工制衣方式正在被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生产方式所取代。

广州的一些大型服装企业已经开始引入智能生产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同时,互联网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服装产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和社交媒体的传播,企业可以更直接地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实现精准营销和定制化生产。

第三,广州服装产业的变化趋势之三是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全球产业的重要议题。

广州的服装企业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开始采取一系列的环保措施。

例如,一些企业开始使用环保材料和绿色生产工艺,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还有一些企业推行回收再利用和循环经济的理念,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

这种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不仅符合全球环保的潮流,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最后,对于广州服装产业的未来发展,可以预见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

首先,随着广州市场的饱和,企业将更多地寻求跨境合作和拓展海外市场。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为广州的服装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可以借助海外市场的需求来实现更大的发展。

其次,随着年轻消费者的崛起,广州的服装企业将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时尚设计。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牢固老城区高质量发展的例子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牢固老城区高质量发展的例子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中国广州市的"花城汇"项目。

该项目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老城区,面积约60亩,是一个集商业、文化、旅游和创意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发展项目。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广州的老城区面临着许多传统产业衰退、城市功能单一以及城市形象老化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广州市政府启动了老城区的转型升级计划,并通过"花城汇"项目进行了实施。

"花城汇"项目将原先老旧的工业厂房、砖石建筑等进行改造和更新,打造了一个集购物中心、办公楼、文创产业园、艺术馆等多元化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体。

通过引入国内外知名品牌、设计机构和创意企业,打造了一个时尚、创意、高端的商业文化空间。

除了商业功能,"花城汇"项目还注重提升老城区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品质。

项目在保留老城区历史风貌的同时,进行了公共空间的改造和景观设计,增加了绿化和休闲设施,提供了更好的城市体验和社区服务。

通过"花城汇"项目的成功实施,广州老城区焕发了新的活力。

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消费者,还带动了周边商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了老城区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同时,这个项目也为广州老城区的其他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参考。

"花城汇"项目的成功示范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可行性,并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它证明通过注重功能多样化、文化创意的引入以及改善环境质量,可以实现老城区的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形象的更新。

广州 产业 分析报告

广州 产业 分析报告

广州产业分析报告1. 引言广州是中国南方的一座重要城市,也是广东省的省会。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南方经济中心城市,广州的产业结构一直备受关注。

本报告旨在对广州的产业进行分析,以了解其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2. 经济概况广州市GDP总量连续多年位居中国内地城市前列,经济总量稳步增长。

根据最新数据,2019年广州市GDP超过1.6万亿元,增速达到6.2%。

广州市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其多元化的产业结构。

3. 主要产业广州市的主要产业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和建筑业。

以下是对各个产业的详细分析:3.1 制造业广州市的制造业一直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制造和纺织服装制造是广州市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领域。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广州市制造业在不断转型升级,注重技术创新和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

3.2 服务业广州市的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金融业、物流业和旅游业是广州市服务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广州作为中国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的设立。

同时,广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物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旅游业方面,广州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美食享誉海内外,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3.3 建筑业广州市的建筑业也是一个重要的产业,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建筑业在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广州作为一座现代化城市,大量的商业综合体、住宅小区和公共设施的建设为建筑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4. 产业发展趋势根据对广州产业的观察和分析,可以预见以下产业发展趋势:4.1 制造业升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广州市的制造业将继续追求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广州市将加大力度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4.2 服务业增值广州市的服务业将继续朝着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金融业将进一步深化金融创新,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物流业将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

广州市经济分析报告

广州市经济分析报告

广州市经济分析报告1. 引言广州市是中国南方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广州市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本报告旨在对广州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全面分析,以了解其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 经济概况2.1 地理位置和面积广州市位于广东省中部沿海地区,东临深圳市,南接珠海市,西靠佛山市,北临韶关市,总面积约为7434.4平方公里。

2.2 人口和人口结构截至2020年底,广州市的常住人口为1512.9万人。

广州市的人口结构主要由中青年劳动力和老年人构成,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3 经济产业结构广州市的经济产业结构多元化,主要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和房地产业。

制造业在广州市的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制造和纺织业。

服务业以金融、物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为主要支柱。

房地产业是广州市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

3. 经济发展分析3.1 GDP增长2019年,广州市的GDP总量达到了21306亿元,同比增长6.2%。

尽管全球经济形势不稳定,但广州市的GDP增长仍表现出较强的韧性。

这主要得益于制造业的强劲增长和服务业的不断壮大。

3.2 外贸进出口广州市是中国重要的外贸城市之一,外贸进出口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广州市的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0457亿美元,同比增长3.9%。

其中,出口总额为5957亿美元,同比增长4.3%;进口总额为4499亿美元,同比增长3.4%。

这一数据显示出广州市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较高。

3.3 投资环境广州市一直致力于改善营商环境,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吸引国内外投资。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广州市实际利用外资达到了107亿美元,同比增长7.8%。

同时,广州市也大力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科研发展,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3.4 城市建设广州市一直以来注重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广州产业分析报告

广州产业分析报告

广州产业分析报告摘要本报告对广州市的产业结构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

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我们对广州市的主要产业进行了分类和评估,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在制造业、服务业和创新科技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和潜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风险。

我们提出了一些政策和措施,以促进广州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引言广州市位于中国广东省南部,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之一。

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广州市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本报告旨在系统分析广州市的产业现状,揭示其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2. 广州市产业概况广州市的主要产业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和创新科技业。

制造业是广州市经济的支柱产业,占据了重要地位。

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制造和纺织业是广州市制造业的主要领域。

服务业发展迅速,旅游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零售业是服务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创新科技业则致力于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广州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创新孵化中心吸引了大量创新型企业。

3. 广州市产业发展趋势3.1 制造业趋势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变革,传统制造业正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广州市的制造业在降低成本、提高技术含量和品牌影响力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仍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未来,广州市制造业将朝着高端智能制造和绿色环保制造的方向发展。

3.2 服务业趋势随着消费升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州市的服务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旅游业将继续是重要的增长点,需要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和品牌建设。

金融业将承担更多的职能,要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

房地产业需要合理调控,促进市场稳定和居民购房需求。

3.3 创新科技业趋势创新科技业是广州市未来发展的重点和引擎。

广州市已经建立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创新孵化中心,吸引了大量创新型企业和优秀人才。

未来,广州市将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业态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新动力

业态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新动力
链 之 间 的互 动 关 系 , 不 断 地 分 化 、融
的效 率水 平 ,提 升 了其 在产 业链 中 的地
位 和 附加值 ,同时 也导 致 了产业 链两 端 生产 服务 环节和 加 工制 造环 节的 分离 ,
合 、跨界 、变 异 以及 与信 息技 术嫁 接 ,
产生 出 了一系 列新 模式 和新 业态 。 作 者 系管 理科 学 与 工 程 博 士 。教
1 、信息技术革命
工 业 化 和 现 代 化 发 展 历 史 上 . 信 息 技 术 革 命 对产 业 发 展 产 生 广 泛 深 入
影 响 近 代 社 会 最 深 刻 的 当 属 互 联
网。 自 1 9 9 9 年 以来 ,互 联 网在 中国经 历 了三个 发展 阶 段 :
中 外 玩 具 制 造 纛 杂 志 社 合 … 办
业 的 融合互 动 ,强化 了 产业链 不 同环 节 之 间 以及不 同产 业链 之 间的互 动 关系 . 企 业之 间的 关系 网络 也在 互联 网技 术支
合 、企业 内 部价值 链 和外 部产 业链 环节
的分 化 、融合 、行 业跨 界整 合 以及嫁 接 信 息 及互 联网 技术 所形 成 的新 型企业 、 商业 乃至 产业 的组 织形 态。 而 新的商 业 模式 ,是 指支 撑新 业态 的 的运 营,从 而
都催生 出 了大 量的新 业态 。
要 ,每次 产业 革 命都 会催 生 一批新 商业
模 式和新 业态 。 当前 已经 初现 端倪 的新
二是信 息技 术 和第 一 、二产 业 以及
其他 服务 的融合 催 生 了许多 新业 态。 特 别是在 制造 业方 面 ,信 息技 术和 制造 业 中研 发设 计 与营销 服务 等生 产 生 服务 环 节的 融合 发展 ,极 大地提 高 了这 些环 节

广州产业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广州产业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广州产业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一个城市的经济怎么样,取决于它的产业怎么样,产业发展得怎么样;在整个经济工作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选择发展哪些产业。

广州市当前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虽然在过去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很多挑战。

如何在“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抓住机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是当前广州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今天我们将通过介绍广州产业发展背景、产业发展历程、“9+6”战略性主导产业选择、产业布局、产业发展思路等几个方面,使大家能够对广州产业发展的过去、现状和未来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

一、广州市重点产业发展历程建国以来,广州产业结构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1949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7.4%、33.0%、39.6%,基本上是“三分天下”,以传统商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略为占先。

之后,在当时“重生产轻流通”,把广州建设成为“工业生产城市”的方针指引下,广州逐渐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工业生产体系。

到1978年,广州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变为11.7%、58.6%、29.7%。

改革开放以后,广州产业结构调整基本上是按照“稳定提高第一产业,调整优化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路来进行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到“九五”期末的2000年,三次产业的比例调整为3.97: 43.44: 52.59,第三产业占了半壁江山。

到2011年三次产业的比例调整为1.7:36.8:61.5,经济结构实现了由轻纺工业主导到重化工业主导再到服务业主导的历史性跃迁。

(一)80年代:轻纺工业巨大成功推动广州重新跻身国家主要中心城市行列上世纪80年代,广州大力引进和发展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轻工业在“六五”和“七五”期间迅速增长,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3.1%和14.5%,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到65.3%和64.2%,到1988年达到65.96%,在全国十大城市居第一位,电气机械、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家用电器等产业成为广州工业的支柱产业。

从供需角度看广东经济增长与转型

从供需角度看广东经济增长与转型

工业化 、城 市化进入 新阶段 ,为服务业 发展提供
了广 阔空间 。广东 人均生产 总值已接近7 0 美元 ,进 是典型 的出 口导 向型 经济 ,世 界经济 复苏缓慢 曲折对 00 入 产业快 速升级 、服 务业加快 发展的关键 时期 。随着 广东影 响尤 为深远 ;而广东近十多年 来本土经济 的产 传统制造 业的改造提 升 、先进 制造业和战 略性新兴产 品结构 、产业 结构调整又 跟不上进入 工业化 、城 市化 业的发展 ,以及现 代农业发展 的加速 ,生 产性服务业 新阶段我 国需求结构 的变化 ,产 品内销的比重远 低长 发展 面 临新 机 遇 。广 大 人 民群 众收 入 水 平 的提 高和 三 角 、环渤海 等地区 。因此 ,一方面 ,通过深入收 入
主 要动力 ,形成以国 内市 场为支撑的我 国参 与国际经
土地资 源 日益紧张 ,能源等矿产资 源价格 持续上 济合作 与竞争的新优势 ,是我 国适应世界经济 结构调 升 。我 国本来就是 人多地少 的国 家 ,广东更是如此 。 整 的长期战略方针 。消费 升级既培育高端服 务消费市
按广东 目前建设 用地 产出率的变化态 势 ,估计到2 2 场 ,促进 以旅游休 闲、健康养 生为标志 的高端服务业 00 年建 设用地 累计 缺 口仍达2 万公 顷左右 ,约 占建设 用 发展 ,也培育高端 消费 品市场 ,这将促进 汽车 、电器 0 地 规划的 1 %。我 国 已成 为世 界上煤 炭 、钢铁 、铁矿 等 高端消费品制造业 的进 一步发展 。广东 也是 我国的 0 石 、氧 化铝 、铜 、水泥消耗最大 的国家 ,是世 界上能 装备工业大省 ,近年来在 大型装备制造 的发展上也取
发展起 了重 要的带动作 用 ;2 世纪 以来 ,汽 车工业的 增长弹性变 大。新 兴市场的兴起 ,为我国包括广 东国 1

广州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案例研究

广州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案例研究

广州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案例研究一广州专业市场发展基本概况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拥有悠久的商贸流通发展历史和基础,被赋予“千年商都”的美誉。

作为商贸流通业的重要载体,广州专业市场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绝大多数专业市场顺应市场需求自发形成。

在广州“南大门”优越的地理条件、良好的经济基础上,专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创造出极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广州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据统计,截至2017年,广州全市共有单体专业市场713个,其中越秀区、荔湾区、白云区、海珠区、天河区五个中心城区共有单体专业市场657个,约占全市92%。

图1 广州市各区专业市场分布数量在商品类别上,广州专业市场主要分为日用工业品、生产资料、农副产品三大类别,涵盖了纺织、服装、布匹、鞋业、皮革、皮具、花卉、茶叶、五金、汽配、酒店用品、海味干果、水产等多个商品种类,规模在全国同类市场中名列前茅。

而基于各区产业基础的不同,在商品种类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如5个中心城区中,越秀区的日用工业品占比达75%,主要商品种类为服装、钟表、汽配等;海珠区则以围绕中大布匹商圈一带的布匹、纺织品、布料为主;荔湾区以农副产品为主的单体专业市场数量多达44家,其中聚集的市场多为茶叶、花卉、水产等;白云区有位于三元里、梓元岗等逾40家专业市场,形成了以皮具、皮革为主的商品批发集聚地;天河区则以沙河的服装批发、岗顶的数码产品等为主。

综观各区的专业市场,其商品品类都具有极强的区域代表性,并在全球范围闻名遐迩。

图2 广州市三大商品类别专业市场比例情况在从专业市场发展历史看,全市713家单体市场,2000年后兴建的有584家,占比82%,在2010年后兴建的有219家,占比为30.7%。

越秀区、荔湾区、白云区、海珠区、天河区五个专业市场主要集聚区域中,越秀区2000年后新建专业市场数量为157家,占比为80.5%,2010年后新建专业市场数量为46家,占比为23.5%;荔湾区2000年后新建专业市场数量为121家,占比为75.1%,2010年后新建专业市场数量为42家,占比为26%;白云区2000年后新建专业市场数量为106家,占比为84.8%,2010年后新建专业市场数量为40家,占比为32%;海珠区2000年后新建专业市场数量为86家,占比为81.1%,2010年后新建专业市场数量为41家,占比为38.68%;天河区2000年后新建专业市场数量为63家,占比为90%,2010年后新建专业市场数量为25家,占比为35.7%。

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广东、香港、澳门、福建、江西等省市,是中国的经济发展重心之一。

在全球化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良机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与问题,并探讨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和路径。

一、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现状1.主要产业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其次是服务业和农业。

其中,广东省的制造业规模最大,占据全省GDP的三分之二以上;香港经济以金融业和服务业为主,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澳门的旅游业和娱乐业占据主导地位,福建省和江西省则以农业和资源开发为主。

2. 产业发展水平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化工、纺织服装等为代表的一批产业集群。

其中,深圳市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最大,在全球电子制造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珠海市以机械制造为代表,在全球机械制造业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广州市以化工为代表,是中国化工行业的重要基地之一;东莞市以纺织服装为代表,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核心之一。

此外,香港和澳门的金融业、旅游业和娱乐业也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地位。

3. 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虽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已经初步形成,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结构单一:该地区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依赖单一的制造业会存在一定的风险;(2)产业布局不合理:虽然已经形成了一些产业集群,但仍然存在一些地方产业发展滞后,比如福建和江西的产业规模相对较小;(3)创新能力不足:虽然珠江三角洲地区有一批优秀的制造企业,但缺乏核心技术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发力量,整个地区的创新水平有待提高;(4)环保压力大:在制造业和化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环保问题也显得愈加严重,需要加强环保治理。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广州目前的的产业趋势

广州目前的的产业趋势

广州目前的的产业趋势广州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近年来其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

下面是一篇介绍广州目前产业趋势的文章,字数超过6000字。

目录一、引言二、第一产业:农业1.1 粮食生产1.2 果蔬养殖1.3 特色农产品三、第二产业:工业3.1 传统工业3.2 制造业3.3 高新技术产业四、第三产业:服务业4.1 商贸流通业4.2 旅游业4.3 金融业4.4 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五、结论一、引言广州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城市和经济中心之一,也是广东省的首府。

近年来,广州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本文将就广州目前的产业趋势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二、第一产业:农业农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广州作为一个重要的城市,也有着自己的农业部门。

广州的农业主要集中在郊区和周边地区,主要包括粮食生产、果蔬养殖和特色农产品。

1.1 粮食生产广州的粮食生产以稻谷为主,每年都有大量的稻谷产量供应广州及周边地区的居民。

广州稻谷产业链比较完善,从种植、加工到销售都有着较为规范的流程和标准。

不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广州的耕地逐渐减少,对于稻谷生产会有一定的影响。

1.2 果蔬养殖广州的果蔬养殖业也比较发达,主要以蔬菜种植和水果种植为主。

广州的气候条件适宜,土壤质量也较好,使得广州的果蔬品种繁多,并且质量上乘。

近年来,农民通过科技手段提高了果蔬的产量和品质,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1.3 特色农产品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农田资源,这为特色农产品的种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广州的特色农产品有龙眼、柚子、莲藕、鸡蛋等。

这些特色农产品不仅在广州市场畅销,也远销国内外市场。

三、第二产业:工业工业是广州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广州有着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链,其中传统工业、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是广州工业的三大支柱。

3.1 传统工业广州传统工业主要包括纺织、轻工业、化工等行业。

这些行业是广州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对于增加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广州产业转型实现的背景、运行、成就、启示与建议

广州产业转型实现的背景、运行、成就、启示与建议

产业转型在广州实现的背景、运行、成就、启示与建议一. 产业转型背景一场大雨就淹了一座城,过一个中秋节就堵了一座城,越来越高的城市生活成本,越来越大的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突出的城乡差异……曾一度吸引全国人才聚集的南方城市也开始让人有了逃离之念,在正经历着转型升级阵痛的广州,城市发展空间对产业升级的掣肘也凸显出来。

有专家指出,这些问题本质上都是快速城市化的“副产品”或忽略解决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正日益成为制约“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短板。

为何如今却面临着“逃离”的窘境?曾给改革开放初期曾引爆“孔雀东南飞”盛况的广东,广东工业化带来源源活力的大量专业镇为何又遭遇了发展空间的瓶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以东莞为例再度强调转型的紧迫性,“厂房空置率提高,用工开始减少……靠借债分红,不愿意忍受转型的阵痛,不下决心转型,再这样发展下去,有些村可”。

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的双重压力下,率先根治“城市病”提高城市能会变成东莞的‘希腊’化水平,不仅关系到广东能否再次赢得先机,更重要的是,在未来国际、国内的竞争中,城市不仅是竞争的平台和载体,城市的发展转型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动力所在。

在城市人口密度急剧膨胀的过程中,拥堵、污染、脏乱……大城市“摊饼”,小城镇“无序”种种公共资源与环境压力下的“副产品”开始被人们诟病。

有调查显示,近六成的一线城市,作为世界第三大都市圈的大珠三角城白领有逃离的想法。

从“孔雀东南飞”到“逃离北上广”市群正面临规模扩张之后的城市质量提升的发展困惑。

,即在2009 年~2010 年间,广州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实现了“两个重要跨越”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08 年的59%上升至2010 年的61%; 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由2008 年的48.6%上升至2010年的50.3%,标志着广州已经进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新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30年的超高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它以占广东全省30%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占全省82.5%的GDP,以0.5%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占全国10%的GDP.珠江三角洲的许多制造业产品世界市场上“一股独大”但也往往会最先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广州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分析
摘要:广州正处于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但是并不是说广州已经是合格、名副其实的国家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是要建的。

目前广州正处于发展模式转型的“坎”上,转的好,广州的下一步发展就有希望;转得不好,可能中心城市的地位就不保了。

关键词:广州市产业转型措施
前言:目前,广州市正处于产业转型的重要阶段,在亚运等各种大型项目活动的刺激下,广州的产业转型升级正在积极的向前推进。

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作为沿海地区经济技术发展的领头羊,经济水平逐年稳步上升,而广州作为广东省首府,更是在各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近年来,广州市更是加大投资,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入,扩大内需,使广州市保持住仅次于北京、上海的“第三城”的优势地位。

什么是产业转型?
要对广州市产业转型的分析,首先要理解什么是产业转型。

对于产业转型,目前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较宏观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根据国际和国内经济、科技等发展现状和趋势,通过特定的产业、财政金融等政策措施,对其现存产业结构的各个方面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调整。

也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主要构成中,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产业组织、产业技术装备等发生显著变动的状态或过程。

从这一角度说,产业转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包括了产业在结构、组织和技术等多方面的转型。

另一种解释是指一个行业内,资源存量在产业间的再配置,也就是将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衰退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的过程。

广州市产业转型现状
在经济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下,广州市近年来遇到了很多大的挑战,但是却始终没有在经济危机中倒下,而是沉着应对,保持经济稳步增长。

总体上来看,2009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000亿元大关,达到9112.76亿元,同比增长11.5%,增幅比一季度、上半年和1—3季度累计分别提高3.5个、3.0个和1.0个百分点。

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172.55亿元、3394.65亿元和5545.56亿元,分别增长3.9%、8.8%和13.6%。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其中,在三产业都有所提高的情况下,第三产业的发展尤为显著。

这充分说明,之前政府提出的“三促进一保持”的产业结构政策起到了相当大的进展,经济的增长方式发生了改变。

2009年,广州市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2.04:38.94:59.02变为1.89:37.25:60.86,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84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0.1%,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

房地产业逆势而上,2009年,全市商品房屋销售面积和销售合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34.2%和37.5%。

金融业受益于国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运行较为活跃。

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长23.7%和25.9%。

而2010年以来,全市经贸系统加快推进经济方式转变,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努力提升现代商贸业发展水平,保障煤电油及生活必需品
等要素供应稳定有序,工商业经济在质量、效益、结构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

1~9月累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分别完成增加值和总产值2621亿元和10729亿元,同比增长19.8%和21.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商品销售总额3182亿元和14390亿元,同比增长21.3%和36.0%。

这些数据也在实际上显示出了广州市产业转型的进展情况。

广州市产业转型措施
通过对广州市产业转型现状的分析发现,广州市的产业转型在取得了一定进展的同时也存在真些许的不足。

一是对外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目前全球的经济尚未真正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世界经济尚未真正复苏,导致广州市的外部需求仍然不足。

进出口在2009年仍有13.0%的降幅,虽然2010年回升了不少,但是总体上还是显示出外部需求的不足。

另外,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有待加强,在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广州市之所以保持着较好的回升速度,主要是政府力量的拉动,但是由于广州市的民营投资增长乏力、市场价格同比持续走低和广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所以仍然表现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有待加强的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广州市政府采取了各种对策:一是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稳步推进“退二进三”、“腾笼换鸟”和双转移工作,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坚决淘汰能耗高、污染重、占地多、效益低的落后产能;二是促进消费需求,通过不断增加居民收入、完善各类保障制度、关注消费的生命周期和降低消费成本、改善消费环境等措施来增强紧急增长内生动力扩大消费需求。

汽车消费、耐用品消费、时尚消费、网络消费和服务性消费等是成长型和潜力型消费,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重点;三是鼓励民间投资,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民间投资进入石油、电力、水利、新能源、金融保险等领域;加快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扩大特许经营范围,支持民营资本进入供水、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领域。

着力解决民间资本融资难问题,扩大信贷融资规模,提高商业银行服务民间投资主体的能力。

稳步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在数量上、规模上、质量上取得突破。

支持担保机构做大做强,提高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四是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在中国政府将节能减排提高到重要议程上来时,发展低碳经济为特征的新兴产业将成为必然选择,广州市应大力扶持生物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产业的发展,及时制定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新兴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制,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五是开拓外需市场,稳定外贸经济发展。

广州市要积极开拓新兴出口市场,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努力优化投资环境,提高竞争力。

加大吸引外资力度,重点引进辐射面广、产业关联度大、能耗低的大型工业项目和现代服务项目。

2010年12月18日,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到刚刚开业的白云万达广场检查建设及运营情况时又提出了要坚持以城市战略规划主导城市总体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引领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策略。

按照城市规划和产业业态要求建设,不仅对企业自身有好处,同时带动了城市的建设发展,为广州打造国际商贸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奠定了基础,同时又加快促进了广州城市产业转型升级,这种以城市规划引领产业发展的“双赢”路子要坚持走下去。

促进广州市产业转型的项目——以亚运为例
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使广州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同时也为广州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较大的助力。

从新兴的LED产业、新型能源汽车产业,到以服务业为主的全新产业结构,可以说广州亚运会的全过程始终贯穿并体现着广州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效果。

LED绿色照明正是广东借亚运之机着力打造的新兴产业之一。

据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叶景图介绍,为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对亚运会成功举办的支撑保障作用,广东省科技厅与广州市政府共同实施“科技亚运”重大专项,安排专项经费2400万元支持19个项目,内容涵盖数字技术、绿色建筑科技、智能交通管理、环保与绿色城市技术应用、新能源技术、安全科技等诸多领域。

行驶在亚运村里的新能源汽车、亚运场馆使用的节能技术、亚运期间的智能交通系统和AVS3D转播技术等,都是“科技亚运”的骄人成果。

这些新技术不仅保证了亚运赛事平稳有序进行,还为广东培育出绿色照明、新能源汽车、新型材料等一批新兴产业。

以LED产业为例,自2007年起,广东省就联合有关部门和亚运举办城市广州、佛山、东莞等,组织实施“千里十万”大功率LED路灯产业化示范推广工程,取得显著成效。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广东全省LED产业总产值近350亿元,同比增长80%以上,全年预计总产值可达800亿元,市场前景相当广阔。

其他新技术也多已实现产业化,据广东省经信委通报,目前该省以高端新型电子信息、LED、新能源为主的9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增速比全省平均增速高0.5个百分点。

另外,广州亚运会还极大地改善了旅游基础设施,促进广州及广东的旅游业进一步成熟与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当地旅游品牌的影响力。

数据显示,亚运会期间15万人次海外游客和观众,为广州带来8000万美元左右的旅游收入,50万人次的国内游客和观众,为广州带来10亿元左右的旅游收入。

使广州市的服务业受到了不小的益处。

以功能论输赢促产业转型
广州正处于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但是并不是说广州已经是合格、名副其实的国家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是要建的。

目前广州正处于发展模式转型的“坎”上,转的好,广州的下一步发展就有希望;转得不好,可能中心城市的地位就不保了。

广州现在所要做的一是提升高端要素集聚功能;二是提升科技创新功能;三是提升文化引领功能;四是提升综合服务功能。

而发展模式转型是提升实力的根本途径,所以,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广州要时刻都有危机感,根据“三促进一保持”等政策逐步稳定转型。

参考资料:《广州日报》——《国家中心城市以功能论输赢促产业转型升级》;
《广州经贸信息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