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病例汇报
医学-脑卒中溶栓患者的病例讨论
![医学-脑卒中溶栓患者的病例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183dee58650e52ea551898c6.png)
7-31 12:30 BNP4325.1ng/L,请内科会诊后诊断: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
房颤、心功能Ⅲ级,休克
7-31 22:38 22:38 出现发热38 ℃,伴大汗、憋喘 ,呼吸增快50次/分,
急查血气分析:Pco2 217mmHg,转入ICU治疗
3、治疗经过
时间
7-31~ 8-9 8-15
患者于2小时前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伴言语不 能,无意识丧失,无恶心、呕吐,无口角歪斜及口角流涎,无饮 水呛咳,无四肢抽搐及大小便失禁,被送至我院急诊,急诊行颅 脑CT示:“右侧小脑及放射冠区脑梗死”,于4:02收入院。
2、病例汇报
造影示:基底动脉闭塞 右椎动脉V4段夹层动脉瘤 左颈内动 脉起始段狭窄70% 左颈内动脉破裂孔段狭窄约50% 右颈内动 脉狭窄约50% 右颈内动脉破裂孔段及海绵窦段狭窄约30%, 未留有明显后遗症。
在ICU治疗,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病情稳定后脱机拔管,9 日转回病房
患者突然出现发热,伴腹痛、查体:右上腹压痛、无反跳 痛,白细胞计数19.1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30%, 普外科会诊为“胆囊炎”
8-22
患者转入普外科治疗
8-22 21:00 局麻下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术,置入引流管。
既往高血压20年,规律口服降压药控制可,冠心病、心肌梗死 12年,自服倍他洛克等药物,2019年3月曾因脑梗死在我科住院 治疗。
急症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 陈旧性下壁心梗 完全性右束支传 导阻滞
.
2、病例汇报
辅助检查
急症CT示: 小脑右侧及右侧 放射冠区脑梗塞
.
电解质、肾功、凝 血四项、心肌酶、 肌钙蛋白、D-二聚 体、血常规。
某医院脑卒中病例报告
![某医院脑卒中病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3ac5471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8.png)
某医院脑卒中病例报告报告内容:患者信息:本次报告针对某医院的脑卒中病例进行分析,患者基本信息如下:年龄、性别、入院日期、诊断日期、既往病史等。
主诉:患者主诉XXX,如头痛、眩晕、呕吐、视力模糊、言语困难等。
既往病史:患者既往病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等。
是否有过脑卒中的既往病史也需记录。
体格检查:详细记录患者入院时的体格检查结果,包括生命体征、神经系统检查、心血管系统检查、颅内压检查等。
实验室检查:列举并描述患者进行的各类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指标、凝血功能等。
注意记录异常结果及对诊断的有关性。
影像学检查:患者是否进行了头颅CT、脑血管造影、MRI等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描述,并注明相关病变和分析。
诊断:根据患者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分析,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
诊断应包括脑卒中类型(如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病程分期等。
治疗:记录患者在医院接受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干预(如血栓溶解、动脉瘤夹闭术等)、生物识别技术等。
并发症:若患者出现并发症,需详细描述并注明并发症发生的时间点和处理措施。
转归:记录患者治疗后的病情变化,包括好转、恶化或稳定等情况。
若患者出院,需注明出院日期及出院情况。
随访:介绍患者出院后的随访计划,包括复诊时间、随访内容及控制指标等。
讨论:对该病例的诊断、治疗、转归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以加深对脑卒中的认识,并探讨更好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结论:根据对该病例的分析和讨论,给出相应的结论,包括对治疗效果的评价、对预后的预测等。
参考文献:列举所参考的文献或研究成果,包括相关专家的意见和指南。
心脑血管病事件报告
![心脑血管病事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954514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b.png)
心脑血管病事件报告
12/23
考评形式 (1)
相关资料查阅:
— 相关文件(开展监测依据)
— 相关工作统计
- 有工作计划、规章制度、总结及质量控制统计等。
- 各种原始资料(汇报卡,数据库,报表)、统计资料 分类管理,符合档案管理要求。 - 有定时例会、有与相关机构协调工作统计、培训记 录等。 - 有质量控制统计。
心脑血管病事件报告
2/23
脑卒中、冠心病死亡率比较(1/10万)
国家 美国 英国 俄罗斯 中国
脑卒中 31.7 51.2
131.0 123.2
冠心病 115.0 135.2 203.2 36.2
心脑血管病事件报告
3/23
脑卒中诊疗定义
脑出血(脑实质内)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梗死
血栓形成性梗死 栓塞性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I21.304)
冠心病猝死(I46.101)
脑卒中(I60-I66)( 指:脑出血、脑梗 死、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 出血)
并用ICD-10 进行编码。
心脑血管病事件报告
16/23
内容和方法(规范)
汇报方法和方式:建立脑卒中和心肌 梗死病例登记汇报网络;采取卡片 和/ 或 网络汇报方式。有条件地域从医院 信息管理系统(HIS)抽取相关信息。
一个患者在某时段可发生多起事件 事件时间概念: 28天(MONICA标准)
心脑血管病事件报告
9/23
示范区考评
搜集辖区内全部医疗机构汇报心脑 血管事件
— 包含全部医疗机构 — 建立监测网络 — 搜集心脑血管事件
每年分析监测数据并撰写监测分析 汇报
心脑血管病事件报告
10/23
脑卒中的pbl模版
![脑卒中的pbl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1cdfd779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f7.png)
患者有长期高血压病史,未规律服药控制,无其他明显疾病史,无手术史,无药物过敏史。
四、家族史
患者家族成员中有高血压及脑血管疾病史,无遗传性疾病史。
五、辅助检查
1. 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正常。
2. 头颅CT示: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病灶,脑实质内出血。
3. 脑血管彩超示:右侧中大动脉闭塞。
4. 脑电图:右侧大脑半球弥散性缺血损伤。
脑卒中的pbl模版
脑卒中PBL模板
一、案例描述
患者信息:患者李某,61岁,男性,农民,有高血压病史。
主诉: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
病史:患者突发头痛、恶心、呕吐,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家人怀疑中风。
二、现病史
患者突发头痛、恶心、呕吐,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就诊时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查体:右侧上、下肢肌力Ⅲ级,右侧肢体轻微抽搐。
2. 术后康复矫形训练,预防并发症。
以上为李某脑卒中的PBL模板,供参考。
5. 颅内大血管CTA示:右侧中大脑动脉闭塞。
6. 心电图:正常。
六、诊断
1. 脑卒中,缺血性卒中。
2. 高血压病。
七、治疗方案
1. 控制血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 综合治疗:护理,康复训练。
3. 对症治疗:脑血管扩张药物、神经营养药物。
八、随访观察
1. 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查头颅CT、脑血管彩超。
脑卒中病历报告书写范文
![脑卒中病历报告书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3fc27b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06.png)
脑卒中病历报告书写范文姓名:张某性别:男年龄:60岁诊断:脑卒中住院号:20210511入院日期:2021年5月11日临床表现及初步诊断:患者主诉头痛、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2小时,入院时神志清楚,出现右侧肢体软弱无力,步态不稳,右侧面部肢体感觉减退。
查体时发现患者右侧上下肢肌力Ⅰ级,腱反射减弱,病理征阳性。
神经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左侧大脑半球梗塞,初步诊断为脑卒中。
既往病史:患者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病史超过10年,曾多次出现头痛、头晕、心悸等症状,但未进行规范治疗。
无高热、寒战、嗜睡、畏光、出汗过多等症状,无外伤或感染史。
无糖尿病、冠心病及脑梗死家族史。
个人史:患者吸烟史超过30年,约每天烟量20支,未烟戒。
饮酒史不详。
家庭史:患者二度亲属无类似疾病,家族中无明确遗传疾病。
查体结果:神志清楚,嗜睡,瞳孔对光反射正常。
口唇略发绀,中度呼吸困难,心率漏搏,心音稍弱。
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肺部呼吸音正常。
腹部轻压痛,肝脾顺利。
四肢生长发育正常,关节无红肿畸形,大小关节活动度良好。
双下肢水肿程度轻度。
辅助检查结果: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为12 ×10^9/L,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正常。
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尿常规等指标正常。
颅脑CT检查:显示左侧大脑半球梗塞,未见明显脑出血。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ST段轻度下移,T波改变不明显。
初步诊断:60岁男性,高血压、高血脂病史超过10年,恶习长期吸烟,入院时出现脑卒中症状,经神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左侧大脑半球梗塞。
治疗计划:1.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2. 给予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控制血压、血脂等。
3. 康复治疗:包括语言康复、肢体功能康复和认知康复。
目前病情稳定,经过。
临床脑卒中疾病病例分享、诊治过程及总结分析
![临床脑卒中疾病病例分享、诊治过程及总结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7b2b6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3.png)
临床脑卒中疾病病例分享、诊治过程及总结分析患者王某,女,76岁。
▌主诉:突发胸闷胸痛、左下肢麻木乏力3小时。
▌现病史:患者3小时前在家休息时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随即发现左下肢活动不利及麻木,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4次,无小便障碍。
自服“速效救心丸”后胸痛稍缓解。
就诊于本院急诊。
内科完善心电图提示左心室肥大,ST-T改变,遂转诊于神经内科。
▌既往史: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10余年,有冠心病10余年,2年前行冠脉支架置入术(置入4个支架),术后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体格检查:左侧血压166/104mmHg,右侧血压164/98mmHg,心肺查体无异常。
神经系统查体:左下肢肌力2级,左下肢痛触觉减退,左侧Babinski征阳性,余查体大致正常,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得分4分。
▌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糖、cTnI未见明显异常。
定位、定性诊断■定位诊断:患者老年女性,急性起病,根据病史,患者胸部疼痛伴有左下肢麻木无力,查体左下肢肌力2级,左下肢痛触觉减退,左侧Babinski征阳性,考虑定位于大脑皮层的运动神经元和感觉神经元,不排除锥体束和脊髓丘脑束。
■定性诊断: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综合考虑,考虑为卒中(梗死)类疾病——脑梗死或者脊髓梗死。
患者胸痛原因考虑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或者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诊疗过程患者为脑梗死可能性大,为了不耽误患者治疗,立即静脉溶栓(距发病4小时10分钟),使用阿替普酶0.6mg/kg(总量为30mg)。
溶栓过程中行主动脉全长CTA检查:主动脉多发局限性夹层及壁间血肿,多发附壁血栓形成及穿透性溃疡。
患者主动脉CTA提示局限性夹层,立即停止溶栓。
在患者发病后8小时,患者又出现了尿潴留。
再次查体:左下肢肌力2级,左侧T7-8平面以下痛触觉减退,深感觉正常。
左侧Babinski 征阳性。
修正诊断:脊髓梗死可能性大。
此时影像学检查中颅脑MRI未见异常,MRA提示脑动脉硬化。
脑卒中康复病例汇报 精选版
![脑卒中康复病例汇报 精选版](https://img.taocdn.com/s3/m/0d645a3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22.png)
心理干预与辅导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 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和情绪调
节。
家庭参与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康复治疗过 程,提供情感支持和家庭关怀。
社会资源整合
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利用社 会资源提高生活质量。
04
CHAPTER
康复效果评价及指标分析
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评价
肌力恢复
通过定期肌力测试,患者肌力由入院时的2级提升至4级,显著增 强了肢体运动能力。
中期目标
通过康复训练,逐步恢复 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语 言功能和认知能力,降低 残疾程度。
长期目标
预防脑卒中的复发,提高 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 进全面康复。
治疗方案制定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 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制 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综合治疗
综合运用药物治疗、物理 治疗、康复训练等多种治 疗手段,以达到最佳治疗 效果。
发病时间
2022年5月
症状表现
突发头痛、呕吐、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 清
诊断结果
治疗过程
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
紧急溶栓治疗,随后进行抗血小板聚集、 降脂、降压等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转入 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
康复需求评估
感觉功能
左侧肢体感觉减退,需要进行 感觉刺激训练。
认知功能
记忆力、计算力等认知功能下 降,需要进行认知康复训练。
03
远程康复逐步普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远程康复将成为一种趋势,患者可以在家中接
受专业的康复指导和训练,提高康复的便利性和效果。
对脑卒中康复的建议和展望
加强早期康复介入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早期康复介入至关重要。建议加强急性期患者的康复评估和治疗, 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和减少残疾。
脑卒中患者临床分析报告
![脑卒中患者临床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35defb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05.png)
脑卒中患者临床分析报告患者信息:性别:男年龄:63岁病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入院时间:2019年5月10日诊断:脑卒中1. 患者病情分析该患者为一名63岁男性患者,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多年。
他在入院时主要症状为突发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和面部表情不对称。
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脑卒中。
2. 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50/90 mmHg神经系统检查: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
左侧面部、舌头及四肢肌力明显减弱,左侧腹壁反射减弱。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血红蛋白水平正常。
生化指标:血糖水平升高,血脂略高。
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头颅CT扫描:显示左侧大脑半球梗死表现。
4. 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该患者为急性脑卒中,可能是由于血管阻塞引起的。
入院后立即开始综合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康复训练等:药物治疗:- 抗凝治疗:肝素静脉滴注,维持血小板在正常范围。
-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阿司匹林,降低血小板粘附性。
- 控制高血压:利血平口服,维持血压在安全范围。
- 控制血脂异常:他汀类药物,降低血脂水平。
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调控:低盐、低脂、低糖饮食。
- 体重管理:控制体重,适度运动。
- 戒烟限酒:减少对血管的损害。
康复训练:- 物理治疗:利用物理手段促进肌肉恢复功能。
- 言语康复:通过言语理解和表达训练来恢复言语能力。
- 日常生活训练: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5. 疗效评估和随访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开始后,患者的左侧肢体肌力逐渐恢复,言语逐渐清晰,面部表情也逐渐对称。
经过2周的综合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头颅CT复查显示梗死区域较前缩小,治疗效果良好。
随访计划:- 每周随访,监测生命体征和药物疗效。
- 定期复查头颅CT,评估梗死区域的恢复情况。
- 联合康复科进行康复训练,评估康复效果。
4_1_替罗非班病例汇报
![4_1_替罗非班病例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c74beb2f25c52cc58bd6be79.png)
严谨 求精 勤奋 奉献
孙澎,何川,孙力泳,张鸿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动脉瘤介入术中使用替罗非班作 为血栓形成后的补救措施或预防手段,安全性和有效性均得到初步肯 定。
2011年《stroke》在线发表了观察替罗非班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安全性[SaTIS试验的试验结果
在48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NIHSS评分4~18)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死 亡率下降,出血率未增加。 国内发表的文章应用多为参照ACS用量 我科2018年至今选择进展性脑卒中,急性脑梗死血管内在治疗后应用 量直接2~4ml/h,多数在2ml/h,患者获益。 本病例效果不好的原因:本病例发病主要机制为低灌注 是否有应用 剂量问题请各位专家指导
患者肌力逐渐好转,现肌力Ⅳ级,拟转康复科治疗
严谨 求精 勤奋 奉献
替罗非班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作用迅速 的非肽类糖蛋白IIb/IIIa血小板受体拮抗剂,半 衰期短。
适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 及急性冠脉成型术后 用法:0.4ug/kg/min 负荷剂量,随后
0.1ug/kg/min维持
严谨 求精 勤奋 奉献 神经系统应用:仍在探索中
严谨 求精 勤奋 奉献
一例进展脑卒中的思考
洛阳新区人民医院脑五科杨亚军
2019.3.28
严谨 求精 勤奋 奉献
60岁男性,既往体健,有长期抽烟史,无高血压,糖尿 病及心脑血管病病史
2019.3.15日上午因突发左侧肢体麻木无力22小时,加重 4小时入院,于3.14日午饭后无明显诱因出现作出肢体麻 木无力,下肢无力明显,第二日晨起床后出现左侧无力 加重,仍可行走,无头痛,呕吐等,我院门诊行头颅CT 提示右侧基底节区急性期脑梗死,故入院
谢谢!!!
严谨 求精 勤奋 奉献
中风病例总结报告范文(3篇)
![中风病例总结报告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a195e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0.png)
第1篇一、病例背景患者,男性,60岁,已婚,退休工人。
患者于2021年3月10日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入院治疗。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糖尿病病史10年,吸烟史30年,饮酒史20年。
本次发病前无明显诱因。
二、入院情况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左侧肢体无力,肌力0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
言语不清,呈混合性失语。
头部CT检查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
三、诊断与治疗1. 诊断: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体征及头部CT检查结果,诊断为脑梗死。
2. 治疗:(1)药物治疗:给予患者抗血小板聚集、降血压、降血糖、调脂等治疗。
(2)康复治疗:给予患者语言康复、肢体康复、心理康复等治疗。
(3)饮食调整:指导患者低盐、低脂、低糖饮食,戒烟限酒。
四、治疗过程及疗效1. 治疗过程:(1)入院后,给予患者抗血小板聚集、降血压、降血糖、调脂等药物治疗,患者血压、血糖、血脂均得到有效控制。
(2)康复治疗方面,患者言语功能逐渐恢复,左侧肢体肌力由0级提高至3级。
(3)饮食调整方面,患者戒烟限酒,饮食结构得到改善。
2. 疗效:(1)患者血压、血糖、血脂均得到有效控制,无并发症发生。
(2)言语功能逐渐恢复,左侧肢体肌力由0级提高至3级。
(3)患者心理状态良好,积极配合治疗。
五、出院情况经过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
于2021年4月20日出院。
出院时,患者神志清楚,左侧肢体肌力3级,言语功能基本恢复。
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满意。
六、总结本病例患者为脑梗死,经过积极的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
在治疗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及时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血压、降血糖、调脂等药物治疗,控制患者基础疾病。
2. 加强康复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 调整饮食结构,改善患者生活习惯。
总之,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要注重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及生活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第2篇一、病例概述患者姓名:张先生性别:男年龄:65岁入院时间:2023年4月5日出院时间:2023年4月25日患者主诉:突发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伴有头痛,意识模糊。
急性脑卒中患者病例分享
![急性脑卒中患者病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b76b85c1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11.png)
一、扬急救之帆,为生命护航急性脑卒中患者病例分享汇报时间:2023.04二、主目录:1.病例资料2.急诊室救治过程3.护理问题4.护理措施5.护理体会与讨论三、病例资料张某某,男,65岁。
3月7日中午13:00左右突发言语不清、呕吐,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10分钟后120救护车到达救治现场,怀疑急性脑卒中的可能性较大,立即启动120指挥中心(脑卒中心信息网络微信群),通知到达医院做好相应的准备,120救护车利用GPS开始实施准确定位,随时在脑卒中信息网络微信群发布到达定位,缩短院前救治时间!参考文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导规范院前急救人员、网络医院、其他等准确计时(出现脑卒中系列症状开始时间),明确交接!四、张某某,男,65岁。
13:36患者到达急诊室,急诊卒中护士立即启动“脑卒中救治绿色通道”。
贴好明显的标识,抬放到脑卒中治疗床,利用卒中治疗床记录患者计时的体重,并进行神经内科医生会诊诊疗服务。
启用贝肯系统(平板电脑和佩戴手环),准确上传发病时间、救治时间、处置时间,记录随时的护理内容。
五、张某某,男,65岁。
13:40现病史:患者约3小时前(12:30)突然出现不能言语,问话不答,不能正常发音,双下肢无力,恶心、呕吐,呕吐多次,呕吐物见少许咖啡色胃内容物。
既往史:脑梗死病史约2年;高血压病史约4-5年,长期口服降压药物,具体不详;心肌梗死病史约10余年;否认糖尿病等其他病史。
个人史:吸烟史约20年,已戒约30年;否认饮酒史。
家族史:无遗传病史。
六、张某某,男,65岁。
13:40体格检查:T:36.5℃,P:84次/分,R:18次/分,BP:162∕104mmHg,营养中等,查体欠合作,舌尖少量出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软,心脏听诊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啰音。
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下肢无水肿。
七、张某某,男,65岁。
13:40神经专科查体:神志清醒,混合性失语,双瞳孔等大正圆居中,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感觉查体欠合作,四肢肌肉无萎缩,肌张力正常,上肢肌力(左:5级,右:5级),下肢肌力(左粗测5-级,右粗测5-级),腱反射对称,BabinSki(左-、右-),共济运动:双手指鼻试验稳准,双跟膝胫试验欠合作,脑膜刺激征:颈抵抗(一),Kernig征(-、-)。
后循环缺血病例汇报
![后循环缺血病例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043aa40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5.png)
病史摘要
●患者,男,62岁,因“发作性眩晕、行走不稳1月”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1月前开始出现发作性眩晕、行走不稳, 多于行走、活动时发作,休息后持续10分钟左右可缓解,开始发 作次数较少,入当地卫生院就诊后给予口服药物治疗(阿司匹林 肠溶片0.1 qd+阿托伐他汀钙20mg qn),症状无缓解,逐渐加重, 发作次数增加,现每天发作数次,为求进一步诊治,遂入我院。 入院本次病程中患者发音清晰,言语流利,对答切题,无肢体偏 瘫,无饮水呛咳,无视野缺损,无头痛,无精神行为异常。
诊断
1.后循环缺血 2.左侧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 3.右侧椎动脉纤细级(极高危)
科室讨论
1、患者诊断后循环缺血,责任血管为左侧椎动脉,症状性狭窄约 90%,药物治疗无效,介入指征明确。
2、椎动脉支架的到位和精准定位是椎动脉起始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关 键,释放支架过程中球囊由于充盈不均匀,或者速度过快会导致支 架移位,所以打压过程要尽量缓慢,以利于球囊缓慢增压及支架的 稳定。
辅助检查
●三大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生化常规:总胆固醇:4.67mmol/L,甘油三酯:1.47mmol/L ,高密度胆固醇:1.16mmol/L,低密度胆固醇:2.75mmol/L。 ●HCY:5umol/L; ●免疫四项、凝血功能:正常范围。 ●甲状腺功能全套:正常范围。 ●常规心电图及Holter未见房颤。
2019年《锁骨下/ 颅外椎动脉狭窄的处理中国专家共识》
颅外椎动脉狭窄的血运重建
粥样硬化性 ECVAS 程度≥ 70%,如果给予药物治疗后仍出现缺血事件, 或者有后循环缺血症状的患者,建议血运重建。
而对于无症状患者,是否进行血运重建尚存在较大争议。如 ECVAS 严 重影响优势侧椎动脉/孤立椎动脉血供,或者合并严重的前循环动脉狭 窄闭塞病变,提供给后循环侧支可能失代偿,对这些无症状患者可考 虑进行血运重建治疗。血运重建主要包括外科手术和经皮腔内介入治 疗,目前尚缺乏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两种方法治疗 VAS 的安全性和有效 性。
脑卒中临床案例
![脑卒中临床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efca6c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3.png)
脑卒中临床案例脑卒中是指脑血管发生急性血液循环障碍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下面将列举10个脑卒中的临床案例。
案例一:患者为一名55岁的男性,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面部歪斜等症状,初步诊断为脑卒中。
经过MRI检查,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致脑梗死,随即给予溶栓治疗。
案例二:患者为一名70岁的女性,突然出现右侧肢体麻木、视力模糊、头痛等症状,初步诊断为脑卒中。
经过CT检查,显示左侧颈内动脉狭窄,进一步行血管成像检查,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给予抗凝治疗。
案例三:患者为一名45岁的男性,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丧失等症状,初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型脑卒中。
经过脑CT检查,显示脑室内有血液积聚,紧急行脑室内引流术,术后症状得到缓解。
案例四:患者为一名60岁的女性,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言语困难、忘记简单事物等症状,初步诊断为脑卒中。
经过脑MRI检查,显示左侧大脑皮质下梗死,给予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案例五:患者为一名50岁的男性,突然出现右上肢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初步诊断为脑卒中。
经过脑电图检查,显示左侧脑电活动异常,确诊为癫痫性脑卒中,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案例六:患者为一名65岁的女性,突然出现突发性丧失意识、呼吸困难等症状,初步诊断为脑干出血型脑卒中。
经过紧急CT检查,显示脑干内有出血,进行药物治疗和监护治疗。
案例七:患者为一名55岁的男性,突然出现精神状态改变、行为异常等症状,初步诊断为脑卒中。
经过脑磁共振检查,显示大脑额叶有肿瘤压迫致脑梗死,紧急行手术切除肿瘤并给予药物治疗。
案例八:患者为一名70岁的女性,突然出现眩晕、共济失调、恶心呕吐等症状,初步诊断为脑卒中。
经过颅内血流动力学检查,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给予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案例九:患者为一名60岁的男性,突然出现视力减退、眼球突出等症状,初步诊断为脑卒中。
经过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显示眼动脉闭塞,给予血管扩张药物治疗和视力康复训练。
脑卒中病案分析实验报告
![脑卒中病案分析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b93bab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7.png)
脑卒中病案分析实验报告脑卒中,即中风,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疾病,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死亡或造成严重的残疾。
针对脑卒中病案进行分析,旨在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并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本次病案分析报告基于一名51岁的男性患者,他于过去的一周内出现了右侧肢体无力和言语失常的症状。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左侧中大脑动脉梗死性卒中。
首先,进行了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病史显示该患者长期高血压,有吸烟和饮酒史,并伴有高血脂和肥胖。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脸部右侧抽搐,右上肢肌力减弱,右侧口眼歪斜。
这些表现与梗死性卒中的典型特征相吻合。
接下来,进行了一系列的辅助检查。
首先是神经影像学检查,包括脑CT和MRI。
结果显示左侧中大脑动脉分支梗死,与初步诊断相符。
此外,行颅内血管造影,发现左侧大脑中动脉堵塞,进一步证实了疾病的发生机制。
除此之外,还进行了血常规、生化指标、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相关风险因素。
在明确了诊断和病因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首先,采取了急救措施,包括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及维持循环稳定。
然后,给予了溶栓治疗,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促使血栓溶解,恢复血液供应,尽快恢复梗死脑区功能。
此外,还应用了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治疗,防止再次血栓形成。
针对患者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情况,进行了相应的药物干预,以控制血压和血脂水平。
随访观察显示,在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右侧肢体运动功能逐渐恢复,言语能力得到改善。
患者在康复期间接受了物理治疗和语言康复训练,以进一步恢复功能。
通过这次脑卒中病案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结论和启示。
首先,脑卒中的风险与高血压、吸烟、高血脂等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有关。
因此,及时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对于预防脑卒中非常重要。
其次,急救措施和溶栓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尽快恢复梗死脑区的功能。
最后,康复阶段的物理治疗和语言康复训练也是恢复功能的关键,可以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虑机制为动脉-动脉栓塞+栓子清除 障碍的混合机制 可能性大,不排除有低 灌注#
修订诊断
1、急性脑梗死(左额、顶、颞、岛叶) CISS分型: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动脉-动脉栓塞+ 栓子清除障碍 2、高脂血症 3、失语
进一步检查
1、头颈 MRA 或 CTA 2、灌注成像检查 3、超声心动 4、发泡试验、TCD微栓子监测
结合无符合心源性栓塞的病史及发病特点(应进行 UCG检查,排除房颤、卵圆孔未闭)
#考虑病因分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
15
发病机制
需完善灌注检查明确有无低灌注 MRA或CTA检查明确有无大动脉狭窄或闭塞 TCD 微栓子监测或发泡试验明确有无微栓子存在 综合影像学特点:皮层分水岭梗死+急性多发梗死灶+ 多个皮层散在梗死+区域性梗死
基于病因分型和发病机制的相对特异性治疗
19
治疗调整
2016-02-24 阿司匹林 恩必普 必存 润坦 100mg 0.2g 30mg 30mg Qd Tid Qd Qd po po Ivg Ivg
2016-02-25
可定 叶酸片 克林澳
10mg Qn po 5mg Qd po 240mg Qd Ivg
LDL-C 目标量:低于 2.06mmol/L
20
后续评估和宣教
康复治疗:评定功能障碍,制定康复计划,尽早启动
抑郁量表评估:卒中后情绪障碍发生率为69.39%,其 中抑郁占52.04%;进行心理量表评估,改善情绪治疗 二级预防宣教:危险因素告知;遵医嘱服药(抗血小 板药物)
出院及预后
住院期间未出现新发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治疗13天,病人言语不利较入院时好转,可听懂部分 话语并进行简单对答 Essen 评分为低危,卒中复发风险较低;但TCD提示 左侧大脑中动脉流速增快,应尽快完善相关血管影像 检查 出院指导:休息;用药;饮食、营养;锻炼;定期随 诊
病例汇报
病史摘要
董某 ,男,57岁,主因“言语不利1小时”于 2016-02-24入院。 患者于外出后回到家中被家人发现言语不利, 表现为言语内容比较混乱,说话缺乏逻辑性, 家人问答“似懂非懂”;伴有右侧肢体力量减退。 急诊头CT“未见出血及占位”,遂收入我科。
既往、个人史
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 疾病病史。 否认长期吸烟饮酒史。
心电图:未见异常。 血、尿便常规、凝血:未见异常。 电解质、肝肾功:未见异常 空腹血糖:4.53mmol/L,随机:8.51mmol/L. 血脂:总胆固醇:5.06 mmol/l, 甘油三酯:1.27 mmol/l, LDL -C:3.74 mmol/l, HDL-C:0.94 mmol/l. HCY:30.7 umol/l. HbA1c:5.2 %. 血压监测:130-140/80-90mmHg(住院期间)
定性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 临床诊断:脑梗死
鉴别诊断
脑出血:
支持点:急性起病,常合并有神经功能缺损表现 不支持点:多合并明显高血压,临床表现多有头痛、意 识改变,头CT 显示高密度出血灶可鉴别。
精神障碍疾病:
支持点:可表现为突发的言语凌乱、思维不连贯; 不支持点:有明确的病史或诱因,精神状态异常,较 少合并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头CT、MRI多无异常。
谢
谢!
筛查危险因素:高血脂、高血糖、高HCY、睡眠呼吸暂停
辅助检查及化验(2016.2.25)
颈部血管彩超:双侧颈内动脉内膜增厚 伴不光滑伴斑块形成(混合回声)。 TCD:左侧大脑中动脉流速增快。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亚型-CISS
14
病因分型
目前的危险因素:性别、高脂血症、高HCY;
超声提示颈内动脉不稳定斑块;
初步治疗
患者家属商议后拒绝行溶栓治疗
2016-02-24 阿司匹林 100mg Qd po 恩必普 0.2g Tid po 必存 30mg Qd Ivg 润坦 30mg Qd Ivg
9
(2016.2.25) 完善头核磁
(2016.2.25) 完善头核磁
辅助检查及化验(2016.2.25)
体格检查
血压:139/98mmHg 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 神经系统查体:神情,不全混合性失语,皮层高 级神经功能欠配合。双瞳孔等大、对光反射正常 ,视力、视野粗测正常。右肢肌力4+级。肌张力 正常,共济、深浅感觉检查欠合作。未见不自主 运动。 脑膜刺激征(-)、右侧巴氏征(+)
入院时辅助检查
头CT(2016-02-24):未见占位及出血
神经系统相关临床评分
吞咽功能评估:正常 语言评价:自发性言语、命名、听力理解、复述、阅读、书写
NIHSS:4分
Essen卒中危险评分(ESRS):0分(低危)
初步诊断
定位诊断:
言语表达混乱、听理解障碍—优势半球Broca区、Wernicke区 右肢肌力减退—左侧皮质脊髓束 右巴宾斯基征(+)—左锥体中约占全部卒中类型的60-80%,处理 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
卒中病人管理需要临床、护理、心理、康复的综合管 理,要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方案 出院后的健康管理建议遵循ABCDE 策略
A 抗血小板 B 血压管理 C 吸烟控制 D 血糖管理 E 饮食、教育、锻炼、定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