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及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及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ff2ea3102de2bd9705881c.png)
七年级语文(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测试题及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鲁迅,原名(),()省()人,伟大的()家、()家、()家。
着作有()、()、()、()等,收在()里,本文选自(),是回忆()的散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确凿()菜畦()斑蝥()倜傥()()敛()脑髓()桑葚()宿儒()()盔甲()拗()秕谷()锡箔()()蝉蜕()鼎沸()攒在一起()人迹罕至()jiàn()赏 mì()食书shú()和ǎi()二、为下列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读音下划横线1、确凿(zuòzáo)2、窜向(cuāncuàn)3、攒成小球(cuánzǎn)? 4、脑髓(suísuǐ)5、塑雪罗汉(sùsuò)6、人迹罕至(hǎnhàn)7、间壁(jiānjiàn)8、宿儒(sùxiù)9、拗过去(niùǎo)10、荡寇志(kòuɡuàn)11、惩罚(chénɡchěnɡ)三、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或词语的含义,填在括号内1、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儿。
2、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
3、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里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4、因为他是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
5、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6、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四、按原文填空,并回答问题不必说()的菜畦,()的石井栏,()的皂荚树,()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的黄蜂()在菜花上,()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的泥墙根一带,就有()趣味。
油蛉在这里(),蟋蟀们在这里()。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还有(),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便会拍的一声,从()喷出一阵烟雾。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2bb576be23482fb5da4c1a.png)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基础训练1.选出下面黑体字注音、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人迹罕至(hǎn稀少)人声鼎沸(fèi水开)B.攒成小球(cuán凑在一起)高枕而卧(ɡāo垫高)C.敛在盒里(lǎn放)拗过去(ǎo用力弯曲)D.无处觅食(mì寻找)总而言之(yán说)2.结合语境解释黑体词语有误的一项是()A.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秘密)B.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
(把枕头垫高睡)C.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正派)D.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后,真是人声鼎沸。
(人声喧闹)3.下面句中加黑词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
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在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4.先选词填空,再说说这些动词的表达效果。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扫开一块雪,_______(A.现 B.晾 C.露)出地面,用一只短棒_______(A.架 B.支 C.撑)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____(A.洒 B.放 C.撒)些秕谷,棒上_______(A.栓 B.系 C.扎)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__(A.牵 B.拉 C.拽)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______(A.收 B.拉 C.抽),便_______(A.捉 B.逮 C.罩)住了。
5.仿照例句,用一组排比句向朋友们简介百草园的快乐生活。
朋友,百草园真是我童年的“乐园”呀!春天,你看那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草长莺飞,二、提高训练阅读下面一段话,并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附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14622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00.png)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附答案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确凿(què záo)菜畦(cài qí)宿儒(sù rú)倜傥(tì tǎng)敛(liǎn)脑髓(nǎo suǐ)桑葚(sāng shèn)斑蟊(bān máo)攒在一起(cuán zài yī qǐ)秕谷(bǐ gǔ)拗(niù)盔甲(kuījiǎ)锡箔(xī bó)人声鼎沸(rén shēng dǐng fèi)2、题: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散文,节选自《背影》。
作者原名___。
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骆驼祥子》。
⑵开一块雪,挖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搅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拉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⑴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拟人)⑵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比喻)⑶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排比)4、全文可以分为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个部分。
5、第1段中的“似乎”“确凿”这两个词语并不矛盾,而是强调了作者对自己的猜测不一定准确。
6、第2段采用了“不必说。
也不必说。
单是。
”的句式,描写了挖雪捕鸟的场景,强调了这个活动的趣味性。
比如:“不必说是一种什么鸟,也不必说它有什么名字,单是它被罩住了,这就够了。
”7、第2段从捕鸟的场景、鸟的特点、人的动作等方面写景,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
8、第2段除了写景,还写了挖雪捕鸟的趣事,比如鸟被罩住后的惊慌失措,以及人们为了抢鸟而打斗的场面。
9、联系文章,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因为作者在这里度过了童年时光,体验了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乐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 附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 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2402d35727a5e9846a6151.png)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之南宫帮珍创作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确凿()菜畦()宿儒()倜傥()()敛()脑髓()桑葚()斑蟊()攒在一起()秕谷()拗()盔甲()锡箔()()人声鼎沸()2、填空题: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节选自(),作者原名()。
他的第一篇口语小说是()。
⑵()开一块雪,()出地面,用一枝短棒()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罩住了。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⑴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⑵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⑶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4、全文可以分为哪两个部分?5、第1段中的“似乎”“确凿”这两个词语是否矛盾?6、第2段采取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一句式强调了哪个内容?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造句。
7、第2段是从哪些方面哪些感觉角度写景?8、第2段除了写景还写了哪些趣事?9、联系文章,为什么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10、“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即可以成仙,我于是经常拔它起来。
”这件事说明了当时的作者怎样的特点?11、第7段的中心是冬天雪后捕鸟的乐趣,却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这是什么写法?12、说说雪地捕鸟动词的作用。
13、详写了冬天在百草园的活动——捕鸟,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写了捕鸟的情况?写这些有什么作用?14、第9段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各怀有什么样的心情?15、文中三个“也许”是什么意思?可以不成以去掉?为什么?阅读(一):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及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170a0877232f60ddcca1dd.png)
七年级语文(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测试题及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鲁迅,原名(),()省()人,伟大的()家、()家、()家。
着作有()、()、()、()等,收在()里,本文选自(),是回忆()的散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确凿()菜畦()斑蝥()倜傥()()敛()脑髓()桑葚()宿儒()()盔甲()拗()秕谷()锡箔()()蝉蜕()鼎沸()攒在一起()人迹罕至()jiàn()赏 mì()食书shú()和ǎi()二、为下列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读音下划横线1、确凿(zuòzáo)2、窜向(cuāncuàn)3、攒成小球(cuánzǎn)? 4、脑髓(suísuǐ)5、塑雪罗汉(sùsuò)6、人迹罕至(hǎnhàn)7、间壁(jiānjiàn)8、宿儒(sùxiù)9、拗过去(niùǎo)10、荡寇志(kòuɡuàn)11、惩罚(chénɡchěnɡ)三、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或词语的含义,填在括号内1、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儿。
2、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
3、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里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4、因为他是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
5、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6、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四、按原文填空,并回答问题不必说()的菜畦,()的石井栏,()的皂荚树,()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的黄蜂()在菜花上,()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的泥墙根一带,就有()趣味。
油蛉在这里(),蟋蟀们在这里()。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还有(),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便会拍的一声,从()喷出一阵烟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及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244508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8.png)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自主学习1.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确凿.2菜畦.3臃肿..4脑髓.5蝉蜕.6倜傥..7觅.食8攒.成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高枕而卧轻捷宿儒B.人声鼎沸锡箔蟋蟀C.人迹罕致秕谷渊搏D.朝花夕拾书塾珊瑚3.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A.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B.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C.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4.请根据课文内容填上恰当的词语..一块雪;地面;用一枝短棒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住了..课文精讲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回答1—4题..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 象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1、文中画横线的语句表现了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2、文中“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这句话中;如果将“一个一个陆续”改成“都”好不好并讲明原因..3、文章中所描写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两种不同生活;你更喜欢哪一种并说说你的理由..4、文段中“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这里所描写的课堂;你认为学生这样做对不对谈谈你的看法..课后检测一.基础整合1.填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___________;作者鲁迅;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和__________家..他的着作很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收在_________________里..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绅.士shēn戒.尺jiè收敛.liǎn鸣蝉.chánB.锡箔.báo后窍.qiòo缠络.luò覆.盆子fùC.白颊.xiá蜈蚣.gōng闰.土rùn宿.儒sùD.拗.过去ào和蔼.ái渊.博yuān腊.梅là3.选出加点词的释义全对的一项A.渊.薄广倜傥..形容畅快质.朴品质..潇洒、不拘束琳漓B.鉴.赏欣赏人迹.单至足迹、脚印秕.谷不饱满方正.正直C.宿.儒老的人声鼎.沸铜铸的锅缠.络缠绕博.学丰富D.菜畦.园地里划分的小区确.凿明确、真实轻捷.快、迅速敛.在盒子里收拢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插叙美女蛇的故事;作用在于:A、说明百草园虽美丽;但也有妖魔鬼怪..B、说明长妈妈的神话故事讲得好..C、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儿童的情趣..D、告诉人们看事物不能只看其美丽的外表;应透过现象看本质..5.少年时代的鲁迅;把百草园看成“我的乐园这是因为:A.他希望在景色优美的百草园中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B.他热爱大自然美景;希望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过无忧无虑的生活..C.他不愿意学习文化知识;把枯燥的学习环境和百草园相比;更觉得百草园是快乐的.. D.百草园中的草木虫鱼写有的色彩鲜明;有的形态有趣;有的叫声动听;这些景象都吸引着他那好奇心..6.判断题..①三味书屋的先生讲课死板;所以“我“在底下描绣像;对先生不太尊重..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不同环境的对比;表现出百草园有趣;好玩;而三味书屋则令人感到无聊..③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都是作者童年生活过的场所;用从……到……的标题;把二者联系起来;带有比照意味..类文赏析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6题..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出去..青年写信;写得太潦草;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字不一定要写得好;但必须得使人看了就认识;青年人现在都太忙了……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功夫;他不管..反正这费的功夫不是他的..这存心是不太好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鲁迅先生吃的是清茶;其余不吃别的饮料..咖啡、可可、牛奶、汽水之类;家里都不预备..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鲁迅先生自己说:“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1.请你概括第一自然段的内容..你认为这段中加点的词“明朗”;还可以用哪些词来替换2.你认为第一自然段刻画了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3.请你概括第二自然段的内容..这段中加点的词“轻捷”还可以用哪些词来替换4.第二自然段突出了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5.第三自然段中加点的“之”字指的是什么鲁迅先生对青年人写信字迹潦草是什么态度6.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写作业字迹潦草的看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答案自主学习1.2.C3.A排比B比喻C拟人4.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课文精讲1、对学生严格要求;但秉性和蔼;思想开明;严而不厉..2、不好;“一个一个陆续”更能表现出学生回去上课的无奈..3、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4、示例:失败的..因为教学的内容晦涩难懂;学习生活枯燥乏味;学生不喜欢;教学效果差——“书没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课后检测1.1朝花夕拾周树人豫才文学思想革命小说杂文散文诗歌鲁迅全集2、A3.D4.C5.B6、①×②×③√类文赏析1.写鲁迅先生的笑;爽朗、坦诚..2.乐观、开朗..3.写鲁迅先生的走路、轻快、敏捷..4.轻捷;有活力..大意对即可5.指青年人写信太潦草;深恶痛绝之;但总是极认真的对待每一封信..6.如:可以从学习习惯说起或其他..。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习题以及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习题以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da9d1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6.png)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以及答案一、课内语段阅读(3)现在是早已并屋子(1)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2)相传叫做百草园。
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4)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5)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1、这段文字作为文章的开头,介绍了百草园的(方位),百草园的(名称),百草园的(变迁),最重要一点概括出百草园是(乐园)。
2、文中的“似乎确凿”怎么理解?(两个词用在一句话中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似乎表示不确定,确凿又表示十分肯定。
不确定是因为“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印象已经淡薄了。
之所以肯定是因为追忆儿童时的生活,又都历历在目。
3分别用一两个词语概括(1)-(4)句所介绍的内容(1)位置(2)名称(3)下落(4)景物。
4.从第(5)句可以看出“我”对园子的感情(热爱)(怀念)5这段的中心句: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二、课内语段阅读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
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这段文字描写景物,其中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详写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略写对百草园的总体印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精选习题(解析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精选习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5f01dd784868762caaed5ed.png)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精选练习基础篇一、积累与运用1.下面加点字词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确凿.(záo) 油蛉.(línɡ) 蝉蜕.(tuō)B.秕.谷(bǐ) 觅.食(mì) 宿.儒(sù)C.脊.梁(jí) 倜傥..(tì tǎng) 锡箔.(bó)D.菜畦.(qí) 斑蝥.(máo) 脑髓.(suí)【答案】B【解析】 A项“蜕”应读tuì;C项“脊”应读jǐ;D项“髓”应读su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宿儒销释绅士盔甲B.渊博签赏收敛轻捷C.书塾蜈蚣云宵恭敬D.质朴缠络绣像和蔼【答案】D【解析】A项“销释”应为“消释”;B项“签赏”应为“鉴赏”;C项“云宵”应为“云霄”。
3.选词填空。
①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
A.机密B.机谋C.机关②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
A.欣赏B.鉴别C.鉴赏③叫我名字的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A.陌生B.生疏C.生僻④其中似乎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A.确实B.确凿C.的确【答案】①C ②C ③A ④B【解析】解答此题,应熟读课文,找到相关语段,结合对应词语的含义和具体语句语境,进行准确判断。
同时要注意近义词的辨析。
4.阅读下面句子,选出下列选项中都是名词的一项()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
A.故事时候晚间古庙B.长妈妈院子里读书人纳凉C.先前曾经院子讲给D.听到用功我住【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对词语词性的判断。
名词为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名词同时也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
所给句子中的名词主要有“长妈妈”“曾经”“我”“故事”“先前”“读书人”“古庙”“晚间”等。
百草园练习题及答案
![百草园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07b60d6529647d27285296.png)
写味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段开头的两个“不必说”有什么表达作用?
6、“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运用这 种手法再续写两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乏情趣?你同意什么看法,试从文中找出能证明你观点的句子,略作分析。 2. 如果你认为三味书屋也是充满乐趣的, 那请你说说三味书屋的乐趣与百草园的乐
趣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着,
鸟雀下来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
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选择适当的动词填在横线上
a 扫开; b 打扫; c 暴露; d 露出; e 支; f 架; g 拉; h 牵; j 撒; k 投; i 系; m 捆
2、用原文回答: 捕鸟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
写视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d1feceaa00b52acfc7ca2d.png)
PS:双击获取文档,ctrl+A,ctrl+C,然后粘贴到word即可。 未能直接提供word版本,抱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
【参考答案】 一、周树人 浙江 绍兴 文学 思想 革命 杂文 散文 诗歌 《鲁迅全集》 《朝花夕拾》童年生活 二、1、zá o 2、Cuān 6、hǎn 7、jià n 8、sǔ Ché nɡ 3、Cuá n 9、ǎo 4、suǐ
小说
5、sù
10、kò 11、 u
三、1、凑在一块儿。 2、收拢 3、鉴别欣赏 足迹、脚印 稀少 4、有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意思。 5、人声喧闹的意思。 6、 用力弯曲。 四、1、A 2、D 3、D 五 1、 、 碧绿 光滑 高大 紫红 长吟 肥胖 伏 轻捷 直窜 短短无限 低 唱 弹琴 蜈蚣 斑蝥 脊梁 后窍 缠络 臃肿 刺 覆盆子 珊瑚 攒 2. B C E G K F I(具体、形象、生动) 3. 植物 动物 爱玩 4. 整体→局部 低→高 时间顺序 5. 插叙 给百草园增添神秘感,勾起孩子好奇心理,写出百草园是儿 童的乐园。 6. 动词 形容词 7. 翻开断砖找蜈蚣 按斑蝥 拔何首乌根 摘覆盆子 对百草园 的喜爱之情 8、前两个“不必说”是为了撇开一些东西,是为了突出下面的“单是” 的内容。既然“单是”已经趣味无穷,也就使人感到园中的乐趣到处皆 是了。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反映儿童对乐园优美而有趣的心理。 9. 欲扬先抑 突出孩子爱玩的心理 10(1)总领下文 “捕鸟” 时间 方法 收获 (2)第一层:①②:由冬天百草园比较无味,引出雪地捕鸟 第二层:③~⑤:具体介绍雪地捕鸟的过程 (3)先抑后扬 比较的无味 拍雪人 塑雪罗汉 捕鸟 (4)下雪后在百草园捕鸟充满了乐趣 五、1、⑴ 不矛盾。“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所以印象 较淡薄,用不肯定的语气“似乎”;而追忆儿童时代生活,又历历在目, 所以用“确凿”表示肯定的语气。⑵ 从百草园的景物、美女蛇的传说 和冬天百草园捕鸟的乐趣三方面来写乐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及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176c84a32d7375a41780ec.png)
B综合提升卷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第一部分(1-8)。
第二部分(9-24)。
不必说 菜畦, 石井栏, 皂荚树, 桑椹。
主题。
C用两个“不必说……”写百草园整体,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前一个“不必说”
B综合提升卷
1.一部分(1-8)写百草园是“我”童年的乐园。第二部分(9-24)写在三味书屋的读
知识,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3.①C DAB②B B B4.跨入初中大门半月来,我感到一 切都很新鲜。 不必说宽敞的实验室仪器琳琅满目, 也不必说校史陈列馆的内容丰富多彩, 单
是校门内两侧的宣传走廊,就有无限的情趣:
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 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丘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
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 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后, 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 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 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时事要闻'‘文苑天地'
数理世界'‘学生风
采’……”。5.A(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
C新颖考题集萃卷
1.①“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②“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
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2•①母亲十分体谅儿子的苦衷。②母亲周到细
心,尽可能不去惊扰儿子。③母亲的心里更难受。
5.①“央求”反映出母亲
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及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01bf3587c24028915fc391.png)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自主学习1.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确凿.()(2)菜畦.()(3)臃肿..()(4)脑髓.()(5)蝉蜕.()(6)倜傥..()(7)觅.食()(8)攒.成()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高枕而卧轻捷宿儒B.人声鼎沸锡箔蟋蟀C.人迹罕致秕谷渊搏D.朝花夕拾书塾珊瑚3.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A.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B.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C.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4.请根据课文内容填上恰当的词语。
()一块雪,()地面,用一枝短棒()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住了。
课文精讲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回答1—4题。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
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
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
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
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
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象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及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c69e3d312b3169a451a476.png)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及答案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自主学习1.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确凿.()(2)菜畦.()(3)臃肿..()(4)脑髓.()(5)蝉蜕.()(6)倜傥..()(7)觅.食()(8)攒.成()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高枕而卧轻捷宿儒B.人声鼎沸锡箔蟋蟀C.人迹罕致秕谷渊搏D.朝花夕拾书塾珊瑚3.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A.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B.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C.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4.请根据课文内容填上恰当的词语。
()一块雪,()地面,用一枝短棒()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住了。
课文精讲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回答1—4题。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
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
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
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及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e3721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e.png)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填空题:不必说菜畦,______石井栏,______皂荚树,______桑椹;也不必说在树叶里,的黄蜂,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
油蛉,蟋蟀们,……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二、选择题:下面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请指出“误”的理由。
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有小说集《呐喊》《彷徨》。
B. “三味书屋”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C.本文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D. 本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
二、阅读理解1.文章第二段写了四件趣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文章第七段详写了冬天在百草园的活动——捕鸟,分别从哪些方面写了捕鸟的情况?3.“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似乎”、“确凿”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起使用是否矛盾?为什么?请简析。
三、拓展题1.文中作者如此有兴致的描写百草园,有什么用意?2.文章第二段说“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可以改成说“肥胖的黄蜂停.在菜花上”吗?为什么?请简析。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碧绿的光滑的高大的紫红的鸣蝉长吟,肥胖伏在菜花上轻捷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无限趣味在这里低唱在这里弹琴二、选择题D三、阅读理解1.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2.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收获、经验3.似乎:不确定,好像;确凿:确实,实在,表示肯定。
因发生事件与现在相距很远,记忆模糊,不敢确定,所以这里用“似乎”;虽时间相距很远,整体印象模糊,但百草园留在记忆深处,给自己带来欢乐的局部的、个别的景物扎根脑海中,因而用“确凿”来突出中心,并引出下文。
这两个词并列放在一起表达,并不矛盾,反而更准确。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及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3236056c85ec3a87c2c509.png)
七年级语文(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测试题及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鲁迅,原名(),()省()人,伟大的()家、()家、()家。
著作有()、()、()、()等,收在()里,本文选自(),是回忆()的散文。
二、为下列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读音下划横线1、确凿(zuòzáo)2、窜向(cuāncuàn)3、攒成小球(cuánzǎn)4、脑髓(suísuǐ)5、塑雪罗汉(sùsuò)6、人迹罕至(hǎnhàn)7、间壁(jiānjiàn)8、宿儒(sùxiù)9、拗过去(niùǎo)10、荡寇志(kòuɡuàn)11、惩罚(chénɡchěnɡ)三、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或词语的含义,填在括号内1、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儿。
2、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
3、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里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4、因为他是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
5、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6、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四、按原文填空,并回答问题不必说()的菜畦,()的石井栏,()的皂荚树,()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的黄蜂()在菜花上,()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的泥墙根一带,就有()趣味。
油蛉在这里(),蟋蟀们在这里()。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还有(),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便会拍的一声,从()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还可以摘到(),象小()珠()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选出下面黑体字注音、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人迹罕至(hǎn稀少)人声鼎沸(fèi水开)
B.攒成小球(cuán凑在一起)高枕而卧(ɡāo垫高)
C.敛在盒里(lǎn放)拗过去(ǎo用力弯曲)
D.无处觅食(mì寻找)总而言之(yán说)
2.结合语境解释黑体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A.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秘密)
B.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
(把枕头垫高睡)
C.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正派)
D.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后,真是人声鼎沸。
(人声喧闹)
3.下面句中加黑词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
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在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4.先选词填空,再说说这些动词的表达效果。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扫开一块雪,_______(A.现 B.晾 C.露)出地面,用一只短棒_______(A.架 B.支 C.撑)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____(A.洒 B.放 C.撒)些秕谷,棒上_______(A.栓 B.系 C.扎)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__(A.牵 B.拉 C.拽)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______(A.收 B.拉 C.抽),便_______(A.捉 B.逮 C.罩)住了。
5.仿照例句,用一组排比句向朋友们简介百草园的快乐生活。
朋友,百草园真是我童年的“乐园”呀!春天,你看那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草长莺飞,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一段话,并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
6.根据文段内容给文段加一个小标题。
7.文段除描写景物外,还写了四件趣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下面。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段写景很有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9.文段运用了较多的修辞,选你感受深的一种,先摘出例句,指明修辞手法,再说说例句修辞的表达作用。
10.文段中有许多动词用得精练传神,选其中一例作简要赏析。
11.文段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1.C
2.B
3.“似乎”和“确凿”表面上看是矛盾的,实际上并不矛盾。
用“似乎”是因为“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了”,印象模糊,所以用不肯定的语气;用“确凿”是因为“我”对儿时在百草园中的有趣生活至今都记忆犹新,所以用肯定的语气。
4.C B C B A B C
效果:这一系列动词,不仅准确地描绘出了捕鸟的全过程,而且写出了儿童捕鸟时那种兴奋欢乐的心情。
5.示例:夏天,我们来听神奇迷离的美女蛇故事;冬天,我们和小伙伴们一起在雪地上捕鸟去。
6.示例:五彩缤纷的“乐园”
7.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
8.提示:文段写景注意动静结合,色彩的调配,高低错落的掩映,将美丽的景色与儿时趣事相结合,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趣味无穷的画面。
9.示例: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运用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油岭、蟋蟀叫声的悦耳动听,表达了百草园给儿时的我无限的乐趣。
10.如“伏”既写出黄蜂体形的“肥胖”,又写出了它娇憨可爱的形象;“窜”简洁形象地表现了云雀的“轻捷”等。
11.天真活泼,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热爱自然的少年儿童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