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放大电路(模拟电路)
模电教学第章负反馈放大电路(一)
![模电教学第章负反馈放大电路(一)](https://img.taocdn.com/s3/m/f9e6e90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e7.png)
模电教学第章负反馈放大电路(一)模电(模拟电路)作为电子技术的重要分支之一,在电子专业的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负反馈放大电路则是模电课程中的重点之一。
负反馈是指在电路中添加一定的反馈,将放大器输出的一部分信号返回到放大器的输入端,以达到改善电路性能的目的。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模电教学第章负反馈放大电路”。
一、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负反馈是通过在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之间添加负载的一种电子反馈技术。
负反馈放大电路是指在放大电路中添加反馈后形成的一种放大电路。
负反馈放大电路需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正确的将输入信号放大;二是稳定电路并抑制非线性失真。
当增益过高时,输出信号会失调甚至产生振荡,添加恰当的反馈可以抑制这种失调。
二、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优点负反馈放大电路不仅可以提高电路的增益,而且可以增加电路的带宽,提高稳定性和线性度。
此外,负反馈放大电路还可以降低输出电阻,提高输出电流能力,改善响应速度等。
三、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种类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种类包括:电压负反馈放大电路,电流负反馈放大电路,电压和电流共用的复合负反馈放大电路等。
其中,电压负反馈放大电路是最常见的一种负反馈放大电路。
电压负反馈放大电路是指从输出节点的信号引出一部分反馈信号,通过电压比例放大器,将反馈信号与放大器的输入信号相减,形成反馈电压,再通过反馈电路与放大器的输入电压进行比较,达到控制电路增益的目的。
这种负反馈电路不但可以抑制非线性失真和欠补偿,还能大幅度改善放大器的带宽。
总之,负反馈放大电路在模电课程中是一个重要的部分,通过理解基本概念以及各种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优点和特点,我们能更好地掌握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应用,在模电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模拟电路电流反馈放大器
![模拟电路电流反馈放大器](https://img.taocdn.com/s3/m/95543103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38.png)
模拟电路电流反馈放大器电流反馈放大器是一种重要的模拟电路,其作用是将输入电流信号放大,并以输出电流的形式进行反馈控制。
本文将介绍电流反馈放大器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应用领域。
一、基本原理电流反馈放大器是通过控制输出电流来实现放大的,与电压反馈放大器相比,具有更高的带宽和更好的线性度。
其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输入电流:电流反馈放大器的输入为电流信号,可以是直流电流或交流电流。
输入电流经过输入端的电流源,并经过输入电阻进入放大电路。
2. 放大电路:放大电路通常由一个或多个晶体管构成,其中晶体管是最常用的放大元件。
输入电流经过放大电路,经过晶体管的放大作用后得到输出电流。
3. 反馈控制:输出电流经过反馈网络,形成反馈回路。
反馈网络可以根据输出电流调节输入电流,以达到对放大倍数、带宽和线性度的控制。
二、特点电流反馈放大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带宽:由于采用电流反馈方式,电流反馈放大器的带宽通常比电压反馈放大器更宽,适用于高频信号的放大。
2. 低失真:电流反馈放大器的线性度较好,能够提供较低的失真度,使得放大后的信号更加准确。
3. 稳定性好:电流反馈放大器具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和频率稳定性,不会因外界因素的变化导致放大性能的下降。
三、应用领域电流反馈放大器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其中一些典型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通信系统:电流反馈放大器常用于通信系统中的信号放大环节,如射频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等。
2. 音频放大器:电流反馈放大器在音频放大器中得到广泛应用,能够提供高保真度的音频放大效果。
3. 传感器信号放大:对于小信号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流进行放大,电流反馈放大器能够提供较高的灵敏度和精度。
4. 仪器仪表:在仪器仪表中,电流反馈放大器可以用于测量小电流信号或进行精确放大。
总结电流反馈放大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模拟电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其通过控制输出电流来实现对输入电流的放大,并具有高带宽、低失真和较好的稳定性等特点。
反馈放大电路设计实验报告模版
![反馈放大电路设计实验报告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6762cf8e6bd97f192379e904.png)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模拟电路实验名称: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信息工程班级:组号:指导教师:田明报告人:学号:实验地点N102 实验时间:实验报告提交时间:教务处制一.实验名称: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二.实验目的:加深对负反馈放大电路原理的理解.学习集成运算反馈放大电路、晶体管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 掌握集成运算反馈放大电路、多级晶体管反馈放大电路的安装调试及测试方法.三.实验仪器:双踪示波器一台/组信号发生器一台/组直流稳压电源一台/组万用表一台/组四.实验容:设计一个多级晶体管负反馈放大电路或集成运算负反馈放大电路,性能要求如下:闭环电压放大倍:30---120输入信号频率围:1KHZ-------10KHZ.电压输出幅度≥1.5V输出电阻≤3KΩ五.实验步骤:1.选择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类型,一般有晶体管负反馈放大电路、集成运算负反馈放大电路.为满足上述放大倍数的要求,晶体管负反馈放大电路最少需要二级放大,其连接形式有直接耦合和阻容耦合,阻容耦合可以消除放大器各级静态工作点之间的影响,本设计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各级放大器,其组态有多种多样,有共发射极,共基极和共集电极。
本设计可以采用共发射极-共基极-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对于负反馈形式,有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
本设计采用电压并联负反馈形式。
2.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下面是电源输入电路,通过并联两个电容的滤波电路形式,以效消除干扰,保证电路稳定工作,否则容易产生自激振荡。
整体原理图如下:从上图可以看出来,整个电路由三级放大和一路负反馈回路构成,第一级电路是NPN管构成的共发射极电路,通过直接耦合的方式输出给第二级的共基极电路,因此两级直接的静态工作点会相互影响。
第二级放大电路通过电容输出给第三级。
第三级放大电路是共集电极电路,射极跟随输出到负载。
整体参数设计:假设输入电压峰峰值为50mv,输出电压峰峰值不小于1.5V,电压放大倍数>30 倍。
模拟电子技术 第七章放大电路的反馈6
![模拟电子技术 第七章放大电路的反馈6](https://img.taocdn.com/s3/m/42443baed1f34693daef3eab.png)
三、串联负反馈和并联负反馈对信号源内阻有不
同要求:
串联负反馈宜采用电压源激励,信号源内阻越小,
反馈效果越好。并联负反馈宜采用电流源激励,信号 源内阻越大,反馈效果越好。
47
RS
US
串联负反馈宜采用电压源激励,信号源内阻越小,
反馈效果越好。
48
并联负反馈宜采用电流源激励,信号源内阻越大,
反馈效果越好。
电路中许多情况为交直流共存。 直流负反馈用于稳定静态工作点。 交流负反馈用于改变电路的动态性能。 研究重点:交流反馈。
10
四、正反馈和负反馈
正反馈:反馈信号加强了原输入信号,使放大电路净
输入量增大的反馈。
负反馈:反馈信号削弱了原输入信号,使放大电路净
输入量减小的反馈。
研究重点:负反馈。 只有正确引入交流负反馈才能改善放大电路的 动态性能。
图7-9
电压并联 负反馈
33
例7-4 电路如图所示,分析其反馈类型。 (-)
该电路又叫集电极-基 极偏置电路。静态时
I B U CE U BE) RF U CE / RF ( /
(+)
当RF 选定后, I B和U CE 成比例。
T(C) I C U CE I B IC
7
二、反馈的类型
根据反馈存在的通路:
直流反馈 交流反馈
根据反馈的极性:
正反馈 负反馈
8
根据反馈在输出端的连接方式(取样方式):
电压反馈
电流反馈 根据反馈在输入端的连接方式:
串联反馈 并联反馈
9
三、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
直流反馈:反馈量只含有直流量(仅在直流通路存在)
交流反馈:反馈量只含有交流量(仅在交流通路存在)
模拟电路 5.1 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模拟电路 5.1 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f122ed2fdaef5ef7bb0d3c88.png)
与A无关。反馈网络多由电阻、电容组成, 不受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2)环路增益 AF
信号沿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一周后所具有的增益
X b X a
A FX a X a
A F
Xa’
基本放大
Xo
电路 A
Xb
反馈网络 F
(3) Af、F 的形式
信号 X 在四种反馈组态中的具体形式
电压串联 电压并联 电流串联 电流并联
2. 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
直流反馈(a):Xf只有直流成分。 交流反馈(b): Xf只有交流成分。
C1
Rs
+
us
-
+VCC
Rc1
Rc2
C2 +
RF
uo
Re1
Re2
Ce
-
Rb
Rs T1
+
us Re1
-
Rc1 T2
RF CF
Re2
+VCC Rc2
+
uo
-
反馈网络中串接隔直电容——交流反馈。
反馈网络两端并联旁路电容——直流反馈。
输入节点。
串联: Xf和Xi接于不同
输入节点。
X i X f
X i X f
X i X f
X i
X f
3. 交流负反馈组态
(2). 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判断方法
并联: Xf和Xi接于同一
输入节点。
串联: Xf和Xi接于不同
输入节点。
C1
Rs
+
us
-
+VCC
Rc1
Rc2
C2 +
RF
uo
Re1
模电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模电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dd8b81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e2.png)
模电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为了深入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通过实验掌握负反馈参数的计算方法以及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
实验器材:集成电路LM741、电阻、电容、连线板等。
实验原理:在模拟电路中,负反馈放大器是一个重要的电路,在放大器的应用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主要是通过实验学习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参数的计算方法以及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
实验步骤:1. 连接集成电路LM741和电路板上的电阻、电容。
按照连线图连接后注意检查是否正确连接。
2. 确认电压源为±15V,开机。
3. 利用函数发生器向输入端输入一定的正弦波作为输入信号,检测输出波形。
4. 检测输出波形的包络线,进行测量,计算增益。
5. 对电路进行负反馈处理,调整反馈电阻大小,通过计算得到反馈放大器的增益。
6. 比较带负反馈和不带负反馈的放大电路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分析和总结。
实验结果:在本实验中,我们应用了直接放大、电压跟随、电流跟随以及反相等多种负反馈放大电路。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一些基本的结果:1. 利用实验得到的数据计算增益,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增益数值的大小也是不同的。
2. 对比不同的负反馈放大电路可见,带负反馈的电路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同时其输出电阻和输入电阻大大提高,符合实际应用的需求。
3. 在电压跟随式负反馈放大电路中,反馈电阻Rf和输入电阻Rin之比即是增益倍数。
4. 在电流跟随式负反馈放大电路中,反馈电阻Rf可以影响输出电流变化,而输入电阻Rin对于电路操作几乎没有影响。
5. 在反向式负反馈放大电路中,反馈电压为反向反馈,具有削弱输出电压对于输入电压反应的效果。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学习了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了负反馈参数的计算方法以及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我们还了解到不同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优缺点,为今后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模电负反馈放大电路课件
![模电负反馈放大电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5c17a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b3.png)
自激振荡问题
总结词
自激振荡是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个严重问题,主要是由于 电路的相位裕度不足所引起。
详细描述
在负反馈放大电路中,如果相位裕度不足,会导致电路产 生自激振荡。这会严重影响电路的性能,甚至可能损坏电 路元件。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增加电路的相位裕度。可以通过 调整元件参数或增加适当的补偿元件来实现。此外,可以 采用频率补偿方法来抑制自激振荡的发生。
负反馈可以改变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和 输出阻抗,使其更符合系统要求。
0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电压负反馈工作原理
总结词
电压负反馈通过将输出电压的一部分反馈到输入端,从而影响放大电路的增益。
详细描述
电压负反馈是一种常见的负反馈类型,其工作原理是将输出电压的一部分通过电阻或运放等元件反馈到输入端, 与输入信号相减,从而减小放大电路的增益。电压负反馈具有稳定输出电压、减小输出阻抗等优点,常用于电压 跟随器和运算放大器等电路中。
模电负反馈放大电路 课件
• 负反馈放大电路概述 •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应用 •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调试与优化 •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常见问题与解
决方案 •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发展趋势与展
望
目录
01
负反馈放大电路概述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定义
01
负反馈放大电路是一种通过引入 负反馈来改善放大器性能的电子 电路。
负反馈放大电路与其他技术的结合
负反馈放大电路与数字技 术的结合
数字技术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易于实现 等优点,将数字技术与负反馈放大电路结合 ,可以实现更精确的控制和调节。
负反馈放大电路与微电子 技术的结合
微电子技术具有集成度高、体积小、功耗低 等优点,将微电子技术与负反馈放大电路结 合,可以实现更小型化的设计和更高效的性
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教案:第六章--放大电路的反馈
![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教案:第六章--放大电路的反馈](https://img.taocdn.com/s3/m/11e97c18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44.png)
第六章 放大电路的反应〖主要内容〗1、根本概念反应、正反应和负反应、电压反应和电流反应、并联反应和串联反应等根本概念;2、反应类型判断:有无反应?是直流反应、还是交流反应?是正反应、还是负反应?3、交流负反应的四种组态及判断方法;4、交流负反应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5、放大电路中引入不同组态的负反应后,对电路性能的影响;6、深度负反应的概念,在深度负反应条件下,放大倍数的估算;〖本章学时分配〗本章分为3讲,每讲2学时。
第十九讲 反应的根本概念和判断方法及负反应放大电路的方框图一、 主要内容1、反应的根本概念 1〕什么是反应反应:将放大器输出信号的一局部或全部经反应网络送回输入端。
反应的示意图见以下图所示。
反应信号的传输是反向传输。
开环:放大电路无反应,信号的传输只能正向从输入端到输出端。
闭环:放大电路有反应,将输出信号送回到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与原输入信号相加或相减后再作用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图示中i X 是输入信号,f X是反应信号,i X '称为净输入信号。
所以有 f i i X X X -='2) 负反应和正反应负反应:参加反应后,净输入信号iX ' <iX ,输出幅度下降。
应用:负反应能稳定与反应量成正比的输出量,因而在控制系统中稳压、稳流。
正反应:参加反应后,净输入信号iX ' >iX ,输出幅度增加。
应用:正反应提高了增益,常用于波形发生器。
3) 交流反应和直流反应直流反应:反应信号只有直流成分;交流反应:反应信号只有交流成分;交直流反应:反应信号既有交流成分又有直流成分。
直流负反应作用:稳定静态工作点;交流负反应作用:从不同方面改善动态技术指标,对Au、Ri、Ro有影响。
2、反应的判断1〕有无反应的判断〔1〕是否存在除前向放大通路外,另有输出至输入的通路——即反应通路;〔2〕反应至输入端不能接地,否那么不是反应。
2〕正、负反应极性的判断之一—瞬时极性法〔1〕在输入端,先假定输入信号的瞬时极性;可用“+〞、“-〞或“↑〞、“↓〞表示;〔2〕根据放大电路各级的组态,决定输出量与反应量的瞬时极性;〔3〕最后观察引回到输入端反应信号的瞬时极性,假设使净输入信号增强,为正反应,否那么为负反应。
模拟电子线路 课件第七章第1-2节——反馈的概念、类型与判别、反馈的基本方程
![模拟电子线路 课件第七章第1-2节——反馈的概念、类型与判别、反馈的基本方程](https://img.taocdn.com/s3/m/0df384e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76.png)
模拟电子线路课件第七章第1-2节——反馈的概念、类型与判别、反馈的基本方程主题:课件第七章第1-2节——反馈的概念、类型与判别、反馈的基本方程学习时间:2016年5月30日-6月5日内容:我们这周主要学习课件第七章反馈放大电路第1-2节反馈的概念、类型与判别以及反馈的基本方程的相关内容。
请同学带着以下问题学习:什么是反馈?反馈有哪些类型?如何判别?一、学习要求了解反馈的概念、类型与判别,理解并掌握反馈的基本方程。
重点:反馈的概念、类型与判别;反馈的基本方程难点:反馈的类型与判别二、主要内容1.反馈的概念、类型与判别所谓反馈——将放大电路输出量(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反馈网络,以一定的方式回送到输入回路,并影响输入量(电压或电流)和输出量,这种电压或电流的回送称为反馈。
引入反馈的放大电路称为反馈放大电路。
判断电路有无反馈的方法是:考察放大电路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之间有无起联系作用的反馈网络。
(1)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直流反馈——若电路将直流量反馈到输入回路,则称直流反馈。
交流反馈——若电路将交流量反馈到输入回路,则称交流反馈。
(2)正反馈与负反馈判定方法——“瞬时极性法”负反馈——输入量不变时,引入反馈后使净输入量减小,放大倍数减小。
正反馈——输入量不变时,引入反馈后使净输入量增加,放大倍数增加。
对于串联反馈:输入量与反馈量作用在不同的两点上,若输入量与反馈量的瞬时极性相同为负反馈,瞬时极性相反为正反馈。
对于并联反馈:输入量与反馈量作用在同一点上,若反馈元件两端瞬时极性相反为负反馈,瞬时极性相同为正反馈。
(3)本级反馈与级间反馈本级反馈——反馈只存在于某一级放大器中。
级间反馈——反馈存在于两级以上的放大器中。
图1 本级反馈与级间反馈(4)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电压反馈:反馈信号的大小与输出电压成比例。
电流反馈:反馈信号的大小与输出电流成比例。
判断方法——输出短路法: 假设输出端交流短路(R L=0),即u o=0,若反馈信号消失了,则为电压反馈;若反馈信号仍然存在,则为电流反馈。
5-反馈和负反馈放大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汇总全
![5-反馈和负反馈放大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汇总全](https://img.taocdn.com/s3/m/0793827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10.png)
R1
+
•
方
Ui –
•
Ii
•
Iid
放大电路
•
Xo
框 图
•
If
反馈网络
特点
反馈网络并联于输入回路 反馈信号为电流
上页 下页 返回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3.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基本类型 a. 电压串联负反馈 方框图
+
•
+
•
A
U_i
•
U_id
+
•
U_f
•
F
+
•
U_o
RL
上页 下页 返回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b. 电压并联负反馈
中频时
1 Af= 1+AF
即 电路的闭环放大倍数是开环放大倍数的1/(1+AF)倍。 D=1+AF 称为反馈深度
上页 下页 返回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a. 放大倍数下降的原因
由于
X·id=X·i–X·f
X·f=F·X·o= F·A·X·id
故
X·id=
X·i 1+A·F·
即引入负反馈之后,电路的净输入信号降为原输 入信号的1/(1+AF) 。
R1
+
+
稳定输出电流
uI
_
_
_
iO
A
+
+
u_O
R2 R3
稳定输出电流的机理
Io
If
Iid
Io
上页 下页
返回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5.1.4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
.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课件)8.反馈放大电路02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课件)8.反馈放大电路02](https://img.taocdn.com/s3/m/b6ae8dd1b52acfc788ebc93f.png)
光电隔离器
线
线
解: 已知LED的光强度—性—流过LED的电流io1 —性—电压信号vs
驱动电路需要将电压vs转换为电流io1 选用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
例题 设计一个驱动光电隔离器的放大电路。设vs的变化范围为 0~5V,内阻Rs=500Ω。要求LED的io1=10-3vs(A)。已知运放的 Avo=104,Ri=5kΩ,Ro=100Ω。设计后仿真检验发光二极管的电 流。
3. 适当选择反馈网络中的电阻阻值
尽量减小反馈网络对基本放大电路的负载效应
4. 通过仿真分析,检验设计是否满足要求
8.5.2 设计举例
例题 设计一个带负反馈的光电隔离器的驱动电路。设vs的变化范围为0~ 5V,内阻Rs=500Ω。要求LED的io1=10-3vs(A)。已知运放的Avo=104, Ri=5kΩ,Ro=100Ω。设计后仿真检验发光二极管的电流。
8.4 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近似计算
3. 举例
设电路满足深度负反馈条件,试写 出该电路的闭环电压增益表达式。 vi 解:电压串联负反馈
v
+
i
d
+
A
-
-
vf
根据虚短、虚断
反பைடு நூலகம்系数
Fv
vf vo
R1 R1 Rf
Rf R1
闭环增益 (就是闭环电压增益)
Avf
vo vi
1 Fv
1
Rf R1
vo RL
实际上该电路就是第2章介绍的同相比例放大电路,此处 结果与第2章所得结果相同
ii
iid
n
–
R1
p+
if
+
io RL vo
模拟电路分析:6.第7章-负反馈放大电路
![模拟电路分析:6.第7章-负反馈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6718be32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17.png)
1、判断反馈的类型
UCC
Rf _ Rc
If
Idi
UiIi +
Uo
(1)找反馈网络:
存在反向传输渠道(Rf)。 (2) 电压与电流反馈:
反馈支路与输出端直接相连,故为 电压反馈。
(3) 串联与并联反馈: 反馈信号接到输入端点故为并联反馈。
(4) 反馈极性:用瞬时极性法判断 Idi= (Ii-If)减小,故为负反馈.
(4) 反馈极性:(瞬时极性法)
Udi= (Ui-Uf)减小,故为负反馈
(5)交、直流反馈:
反馈支路中只有电阻,故为交、直流反馈
结论:此电路为电流串联负反馈。
一、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EC
2. 方框图
如何获得方框图? 由交流通路得到。
Udi
Ui
Uf
Io
Uo
Ui
Udi Uf
+
Ui
Uo
-
+
Rb U-di
Uo 反馈信号未接到输入端点,故为
RE2
串联反馈。
-(4) 反馈极性:(用瞬时极性法) Udi=(Ui-Uf)减小,故为负反馈。
(5)交、直流反馈: 反馈支路中只有电阻,故为交、直流反馈。
结论:此电路为电压串联负反馈。
二、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称为极间反馈
1. 判断反馈的类型
• Rf和RE1组成两极放大 电路的交直流电压串联负
直流反馈
二、反馈的分类
正反馈:反馈信号使放大器的净输入信号增强 反馈信号的极性
负反馈:反馈信号使放大器的净输入信号减小
反馈信号的属性 反馈的取样信号
直流反馈 交流反馈 混合反馈
电压反馈 电流反馈
反馈在输入端的引入方式 串联反馈
模拟电子实验RC阻容耦合负反馈放大电路
![模拟电子实验RC阻容耦合负反馈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6ea5053aa32d7375a4178094.png)
fH :上限频率 BW = fH − fL
10:40:50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冯涛编写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由于存在级 间耦合电容、发射极旁路电容 及三极管的结电容等,它们的 容抗随频率变化,故当信号频 率不同时,放大电路的输出电 压相对于输入电压的幅值和相 位都将发生变化。 频率特性 在中频段可认为电容不影响交 幅频特性:电压放大倍数的模 流信号的传送,放大电路的放 |Au|与频率f的关系。 大倍数与信号频率无关,相位 相频特性:输出电压相对于输入 大约为负180度而低频或高频 电压的相位移φ与频率f的关系 。 区信号的幅值减小,相位产生 超前或滞后。
前级 后级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冯涛编写
10:40:49
多级放大电路
阻容耦合方式的特点是: 由于电容的隔直作用,各级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相互独立,分别估算。这样就避免了由于工作点 不稳定而引起的温漂信号的逐级放大和传送。 阻容耦合使得放大电路的设计和计算较为简单, 但这种方式对于直流信号或变化缓慢的信号的传 送是不适合的。 大容量电容在集成电路中难于制造,因而在集成 电路中这种耦合方式无法采用。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冯涛编写
1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50
负反馈放大器
反馈分类 (1)从反馈信号的极性来分: 反馈信号与原输入信号同相位时,即反馈信号加强了原输入信号--正反馈; 反馈信号与原输入信号反相位时,即反馈信号消弱了原输入信号--负反馈。 (2)从输出回路中所取的信号类型来分: 从输出回路中取电压作为反馈信号则为电压反馈; 从输出回路中取电流作为反馈信号则为电流反馈。 (3)反馈信号与输入回路的连接方式来分: 所取的反馈信号与原输入信号在输入回路中是串联的,则为串联反馈; 所取的反馈信号与原输入信号在输入回路中是并联的,则为并联反馈。 (4)所取的反馈是直流量则为直流反馈,所取的反馈是交流量则为交流反馈。 直流反馈用于电路中稳定某一直流量,常见的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交流反 馈用于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反馈电路往往既有直 流反馈的作用又起到交流反馈的作用,因此在分析反馈电路时要多加注意。
模拟电子技术简明教程第三版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模拟电子技术简明教程第三版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https://img.taocdn.com/s3/m/fd8fc09e1a37f111f0855b0e.png)
Io Aii I i
反馈系数: Fii I f R3 Io R3 RF
21
第二节
负反馈的四种组态和反馈的一般表达式
四种反馈类型的比较
输出信号 反馈信号 电压 串联式 电压 并联式 电流 串联式 电流 并联式 放大倍数 反馈系数
o U
f U
Auu
Uo U i
Uf Fuu Uo
负反馈的四种组态和反馈的一般表达式
Rb + C1
Rc1
Re2
Rc3
+VCC C2
U be U i U f
电流串联负反馈
Re3 If Io RF Re3 Re1
-
+
Ui
-
U be + U f Re1 减 小
+
VT1 +
VT2 +
Io If
VT3 +
+
Rc2
RF
Uo
-
Re3
断开VT1发射极 不计IE对Uf的贡献
反馈回路F
X X 放大: Ao o' 反馈: F f X X i o 'X X 叠加: X i i f
5
第一节
反馈的基本概念
二、反馈的分类
1. 正反馈和负反馈
正反馈:使放大电路净输入量增大的反馈。 负反馈:使放大电路净输入量减小的反馈。 判断方法:瞬时极性法。
二、减小非线性失真和抑制干扰
A
无反馈 大 小
小
大 大
A
大
小
小
F
引入负反馈
负反馈减小了波形失真 同样道理,负反馈可抑制放大电路内部噪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馈放大电路
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1)反馈基本概念,反馈放大电路类型和极性判断;
(2)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3)深度负反馈下的闭环增益。
∙正确理解:Af=A/(1+AF)公式的含义
难点重点
1.放大电路中反馈类型的判别方法和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判别一个电路是否存在反馈,只要分析放大电路的输出回路和输入回路之间是否存在相互联系的电路元件。
2.深度负反馈下闭环增益的计算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特点:在深度负反馈的情况下,反馈信号Xf和外加输入信号近似Xi相等,净输入信号Xid≈0。
对串联负反馈,取输入电压和反馈电压近似相等,Vi≈Vf,Vid≈0,称虚短;
对并联负反馈,取输入电流和反馈电流近似相等,Ii≈If,Iid≈0,称虚断;
实际上,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电路输入端虚短和虚断是同时存在的。
思路: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Af=1/F;-----通过判断反馈类型得到:Xi、Xf,Xi、Xf应为电压量或电流量;-----确定出F的量纲,求值;-----确定出Af;如要求Avf,再进一步分析电路,找出Io和Uo关系或Ii和Ui关系。
3.“反馈放大电路的反馈极性在线路接成后就固定不变”,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
反馈放大电路的接线是在假定信号处于中频段时接成的负反馈。
在信号处于低频段或高频段时,各级放大电路中由于电路存在电抗器件,出现附加相移,若级数较多时,附加相移大于或等于180度,就会使原来的负反馈转化为正反馈。
7.1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反馈在电子电路系统中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通过引入反馈,可以改善放大电路的许多性能。
一、什么是反馈
所谓反馈就是把放大电路输出信号(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电路形式(反馈网络)回送到它的输入回路,从而对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进行自动调节的过程。
1.反馈的框图
2.闭环放大电路与开环放大电路。
3.如何判断一个电路是否存在反馈?(方法)
二、正反馈和负反馈
根据反馈极性的不同,可将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如何判别电路的反馈极性---瞬时极性法
常见放大器件的瞬时极性关系:
BJT由基极输入信号,则各极相位关系(a)图,BJT由发射极输入信号,则各极相位关系(b)图,
运放各极相位关系(c)图。
三、直流反馈、交流反馈与交直流反馈
方法:电容观察法:若反馈通路有隔直电容则为交流反馈;若反馈通路有旁路电容则为直流反馈;若反馈通路
无电容,则为交直流反馈。
四、根据反馈信号所联系的放大电路级数有本级反馈和级间反馈。
五、四种基本反馈类型
(1)根据反馈对输出量取样对象的不同,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方法:将Uo=0(或负载Rl短接),若Xf=0,则为电压反馈;反之则为电流反馈。
(2)根据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输入端叠加方式的不同,分为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方法:将反馈点接地,若Xi仍能输入至放大电路则为串联反馈;反之则为并联反馈。
(3)综合上述两点,反馈分为电压串联、电流串联、电压并联、电流并联四种类型。
7.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及增益的一般表达式
一、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
1、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
2、反馈网络的反馈系数F
二、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
1、一般表达式
反馈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比,称为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或称为闭环放大倍数,即
Af=A/(1+AF)
2、反馈深度(1+AF)
7.3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改善
一、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后,在输入信号(Vi或Ii)为定值时,电压负反馈能稳定输出电压,电流负反馈能稳定输出电流。
也就是说,负反馈能使放大倍数(指广义的放大倍数)稳定。
二、扩展频带
三、减小非线性失真
四、抑制噪声和干扰
五、改变输入和输出电阻
输入电阻: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增加,并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减小
输出电阻: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减小,电流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增大
7.4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分析负反馈放大电路,常用的方法有小信号模型分析法、近似计算法和方框图法三种。
在此,只讨论近似计算法。
一、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特点
在深度负反馈的情况下,反馈信号Xf和外加输入信号近似Xi相等,净输入信号Xid≈0。
二、常用方法
公式法、虚短和虚断概念(参阅难点和重点)
三、计算举例(参阅例题解析)
7.5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问题
负反馈可以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但是负反馈引入不当,会引起放大电路自激。
一、产生自激振荡的原因与条件
当信号频率大大低于或高于中频范围时,因电路中耦合电容、旁路电容、管子的结电容、布线电容等影响,
使AF的附加相移达到-π,原来中频段的反馈变为正反馈。
且当幅值|AF|≥1时,就产生自激。
只有在三级或三级以上的反馈电路中才有可能产生自激,且反馈深度愈大,愈易产生自激。
二、稳定性判剧
1 要使电路稳定工作,必须破坏产生自激的条件。
即:
当20lg|AF|=0 dB时?φ<π;
当?φ=π时20lg|AF|<0dB 。
2 稳定裕度
反馈放大电路不仅应该稳定,而且应该有一定的稳定裕量。
相位稳定裕量:φm=1800—|?φ|
f0
≥450
幅值稳定裕量:Gm=20lg|AF|
fc
≤-10dB
其中|?φ|
f0为20lg|AF|=0dB 时,对应的?φ;20lg|AF|
fc
为|?φ|=1800时,对
应的20lg|AF|值。
三、消除自激振荡的方法
1 负反馈尽可能包围单级或两级放大电路
2 限制多级放大电路的反馈深度。
3 频率补偿法或校正法。
例1:判断如图电路的反馈类型
解:(1)利用瞬时极性法判断反馈极性
设T1管基极有一瞬时增量
Vi(Vb1)⊕→Vc1(-)→Vc2⊕→Ve1⊕
因为,T1管Vb1⊕,Ve1⊕ 所以,T1管的净输入电压UBE减小,所以,为负反馈.
(2)从采样端,利用输出短接法。
将输出端Vo短接,则无反馈量影响输入信号,所以为电压负反馈。
(3)从比较端,由于反馈信号是以电压形式影响输入信号,所以为串联负反馈。
结论:电压串联负反馈。
例2:判断如图电路的反馈类型
解:(1)判断反馈极性
设输入信号Vi即T1基极有一个瞬时增量
Vb1⊕→Vc1(-)→Ve2(-)
使流过反馈电阻的电流If增加,消减了T1的基极电流,所以为负反馈。
(2)从采样端,Vo端接,由于T2发射极电流存在,所以仍有反馈量影响输入信号,所以为电流负反馈。
(3)从比较端,由于反馈信号是以电流并联形式影响输入信号,所以为并联负反馈。
结论:电流并联负反馈。
例3:图如例1,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估算电压放大倍数AVf=Vo/ Vi。
解:在深度负反馈条件:
由于已判别是串联负反馈,所以Vi=Vf AVf=Vo/Vi=1/(FV)
反馈网络:
忽略Cf的影响所以,Fv=Vf/Vo=Re1/(Re1+Rf)
所以,Avf=(Re1+Rf)/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