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品管圈
【医疗精品】品管圈-降低病理标本管理缺陷发生例数(征雁圈)
![【医疗精品】品管圈-降低病理标本管理缺陷发生例数(征雁圈)](https://img.taocdn.com/s3/m/83f0c586770bf78a64295454.png)
34
护士重视程度 次相关 相关 极相关
30
32 124 3
紧迫性 次紧迫 紧迫 极紧迫
可行性 一年之后说 一周后再说
立即
圈能力 低:0-50% 中:51%-70% 高:71-100%
6
二、主题选定
(二)本期活动主题
降低标本管理缺陷发生率
7
二、主题选定
(三)选题理由
对 活体组织病理诊断是外 患 科的第一诊断 者
总分
采行 负责人
实施日期
实施 地点
改进标本容器
31 19 14 64
√
范
2019年1月
手术室
容器选择不合 理
改进盛装福尔马林溶液容器
21 23 15
59
√
张
2019年1月
手术室
改进标本送检篮
23 20 20 63
√
田
2019年2月
手术室
无专人管理
指定专人管理 定时查对标本
23 20 19 62
√
袁
2019年1月
容器选择不合理
改善前: 容器无盖, 容器过大或过小。 对策内容: 1.计划购买各种规格的病理标本袋,替代 上述盛装容器 2.着手改进标本送检篮,并建议医院购 买10%福尔马林缓冲液。
对策实施: 1.于2019年1月购回各种规格病理标本袋 及送检篮,规范标本适检袋的使用方法。 2.于2019年1月购回10%福尔马林缓冲液 并使用。 3.在原壁柜上门加锁。 负责人:XXX 实施时间:2019年1-2月
标本管理责任心不强
改善前: 手术相关人员 对策内容: 1.加强对护士的教育 2.重组病理查对流程
对策处置: 改进后效果良好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的应用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1d95d6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1c.png)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的应用体会刘瑛;田书梅【摘要】目的运用品管圈手法分析探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整改,完善手术室标本的规范管理.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1日—2017年5月31日收取的2050例手术病理标本送检资料,期间采用品管圈活动进行质量改善,与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3230例手术病理标本送检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我院于2016年10月1日对手术标本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标本无专人管理、标本容器选择不当、标本交接不规范、标本信息填写不全、标本送检不及时、标本漏登记等现象均较品管圈活动前有明显降低,缺陷发生率由改善前的3.01%下降为改善后的0.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运用品管圈手法改善手术标本的送检流程及标本管理制度,显著提高了手术室标本管理质量,大幅降低了标本的缺陷率,规范了手术标本的安全管理.【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9(011)004【总页数】3页(P186-188)【关键词】品管圈;手术室;标本;管理;安全;应用【作者】刘瑛;田书梅【作者单位】湖北省潜江市中心医院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潜江医院手术室,湖北潜江 433199;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手术室,湖北宜昌4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4品管圈(QCC)是指由同一个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类似的基层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质量管理活动而组成的团队[1-3]。
这个团队为了共同的目标,同心协力,集思广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其最早于上世纪90年代被引入医院管理过程中[4],近年来QCC在医疗活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效果明确[5]。
手术标本是指手术中取下的组织、器官或与患者疾病有关的物体、异物等[6]。
其管理一直以来是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科为了加强手术标本的规范管理,将手术标本管理列入手术室2017年度重点质量改进项目之一。
手术室品管圈工作汇报
![手术室品管圈工作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c6d6185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e.png)
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 文化
提升护理人员解决问 题的能力
品管圈工作目标
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 降低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
汇报范围
本报告将全面介绍手术室品管圈的活 动过程、成果、问题与改进措施。
我们将详细讨论品管圈在提升手术室 工作效率和质量方面的具体作用,以 及如何将品管圈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 未来的工作中。
报告将涵盖品管圈的成立、活动计划 的制定与实施、效果评估等方面。
02
品管圈工作概况
品管圈成立背景
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 改进的需求
手术室品管圈工作汇报
汇报人: 2023-12-31
目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引言 • 品管圈工作概况 • 品管圈工作成果 • 品管圈工作问题与改进措施 • 品管圈工作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通过品管圈活动,提升手术室的工作效率与质量,优化手术流程,降低手术风 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背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室作为医疗救治的重要场所,面临着越来越高 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些要求,我们开展了品管圈活动,以期通过团队合 作和持续改进,提升手术室的运营水平。
“品管圈活动”资料汇整
![“品管圈活动”资料汇整](https://img.taocdn.com/s3/m/11bcc70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e3.png)
“品管圈活动”资料汇整目录一、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实施二、品管圈活动在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三、品管圈活动提高脑血管患者压缩雾化吸入的正确率四、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入院患者宣教知晓率方面的效果评价五、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床头抬高依从性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六、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实施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一种质量管理方法,强调以基层员工为主体,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运用多种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
这种质量管理方法在医疗行业中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
本文将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实施方法及其效果评估。
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品管圈活动的目标包括提高仪器设备完好率、降低故障率、减少安全隐患和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
通过设定明确的管理目标,为后续工作计划和实施提供方向。
根据品管圈活动的目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包括活动的时间安排、成员分工、仪器设备调查和统计、制定改进措施等。
为保证品管圈活动的有效实施,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应围绕仪器设备的完好率、故障率、安全性能和员工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制定。
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前,需要对员工进行宣传和培训。
宣传活动旨在提高员工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培训则针对仪器设备的管理知识和技能进行传授,确保员工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
根据工作计划,组织品管圈成员对手术室仪器设备进行调查和统计。
针对发现的问题,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措施实施后,对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持续改进。
品管圈活动结束后,对活动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同时,将品管圈活动的成果进行整理和汇总,形成相应的文件资料,以便后续查阅和学习。
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具体表现为仪器设备的完好率提高、故障率降低、安全性能提升等方面。
品管圈活动提高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的效果分析
![品管圈活动提高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的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bdc65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f.png)
品管圈活动提高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的效果分析随着手术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是影响手术质量和病理诊断结果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对离体标本进行及时、准确的固定处理,以确保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目前在临床实践中,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不足或过长的情况依然较为普遍,这对病理诊断结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如何提高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的合格率,成为了品管圈活动关注的重点。
本文将从效果分析的角度,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的提高效果。
一、品管圈活动的介绍品管圈活动是一个质量管理工具,旨在帮助团队成员共同解决问题、改进流程、提高产品质量。
在医疗保健领域,品管圈活动被广泛应用于手术室管理、病房管理、医疗器械管理等方面,并取得了显著的改善效果。
品管圈活动通常包括问题定义、数据收集、问题分析、改进方案制定、方案实施和效果评估等环节。
通过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地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
二、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的影响因素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是指手术中取出的组织标本在固定液中的处理时间。
一般来说,不同类型的组织需要用不同的固定液和时间进行固定处理,以保证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和细胞形态的保持。
影响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医务人员对不同类型组织的固定处理方法和时间要求是否清晰明确,是否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 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手术室是否建立了规范的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对术中离体标本的固定处理是否进行了明确规定和要求。
3. 设备和仪器的维护与检验:离体标本固定处理所需要的设备和仪器是否经过定期的检验与维护,能否保证其正常运行。
4. 协作配合和信息沟通:医务人员之间是否进行良好的协作与配合,及时沟通信息,减少人为失误。
5. 系统管理和监督检查:手术室是否建立了有效的制度管理和监督检查机制,对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的合格率是否进行了定期评估和跟踪。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49387177232f60ddcca144.png)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作者:张新丽来源:《中国卫生产业》2017年第32期[摘要]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方法该院手术是10名护理人员自发组成品管圈小组。
应用品管圈工具,把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数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以便解决手术病理标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结果应用品管圈活动后,手术病理标本安全隐患发生率由31%下降到13%明显降低(P[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安全隐患[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7)11(b)-0133-02手术病理标本是判断疾病预后结果的重要依据,对手术病理标本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可以为医生诊断患者疾病提供有效信息。
病理标本多集中于手术室中,医务人员应该注重对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科学管理,保证手术病理标本的送检质量[1]。
基于此,品管圈活动应运而出,医院中性质互补、相似的工作场所中的护理人员自发习性组成一个活动团队,该团队以合作方式,利用科学的统计工具和物品管理手法,对工作场所和管理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预防和排除。
该文主要研究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研究中,该院的品管圈小组成员主要组成包含:手术室的10名护理人员;该品管圈小组是自发组成,品管圈包含2名副主任护师,5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另外,选择一名专业能力强、领导能力突出的主管护师担任圈长。
1.2 方法1.2.1 选定主题在选定主题之前,圈内成员要注重统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将其进行分类,从事情的急迫性、重要性进行严格分类,然后例举出措施,并以可行性和圈内成员的实际能力,进行项目的评估,进而确定该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
该研究以如何降低手术病理标本安全隐患发生率为主题进行研究讨论。
选择该主题的运营是:病理检查结果以及医生对患者的疾病诊断离不开手术病理标本资料,由于手术病理标本量较大,在其管理中容易出现很多问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医院需要对手术标本安全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5af73f551810a6f424862f.png)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方法该院手术是10名护理人员自发组成品管圈小组。
应用品管圈工具,把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数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以便解决手术病理标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结果应用品管圈活动后,手术病理标本安全隐患发生率由31%下降到13%明显降低(P<0.05)。
结论品管圈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手术病理标本的安全隐患,可以为安全管理手术病理标本提供保障。
标签:品管圈活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安全隐患手术病理标本是判断疾病预后结果的重要依据,对手术病理标本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可以为医生诊断患者疾病提供有效信息。
病理标本多集中于手术室中,医务人员应该注重對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科学管理,保证手术病理标本的送检质量[1]。
基于此,品管圈活动应运而出,医院中性质互补、相似的工作场所中的护理人员自发习性组成一个活动团队,该团队以合作方式,利用科学的统计工具和物品管理手法,对工作场所和管理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预防和排除。
该文主要研究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研究中,该院的品管圈小组成员主要组成包含:手术室的10名护理人员;该品管圈小组是自发组成,品管圈包含2名副主任护师,5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另外,选择一名专业能力强、领导能力突出的主管护师担任圈长。
1.2 方法1.2.1 选定主题在选定主题之前,圈内成员要注重统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将其进行分类,从事情的急迫性、重要性进行严格分类,然后例举出措施,并以可行性和圈内成员的实际能力,进行项目的评估,进而确定该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
该研究以如何降低手术病理标本安全隐患发生率为主题进行研究讨论。
选择该主题的运营是:病理检查结果以及医生对患者的疾病诊断离不开手术病理标本资料,由于手术病理标本量较大,在其管理中容易出现很多问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医院需要对手术标本安全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
品管圈降低病理标本管理缺陷发生例数征雁圈
![品管圈降低病理标本管理缺陷发生例数征雁圈](https://img.taocdn.com/s3/m/70a75a5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2.png)
标签书写不规范,信息不完整 ,导致标本难以辨识。
交接不规范
交接流程不规范,导致标本丢 失、混淆。
保存不当
保存温度、湿度不符合标准, 导致标本腐烂、变质。
信息化程度低
手工操作多,信息化程度低, 影响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01
02
03
04
制度不健全
缺乏完善的病理标本管理制度 和操作规程。
设定目标
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具体的、可衡量的目标,如降低病 理标本管理缺陷发生率至一定比例。
制定改进措施
针对病理标本管理流程中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 施,如加强培训、优化流程、完善制度等。
实施改进措施
培训与教育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病理标 本管理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优化流程
对病理标本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如简化操作步骤 、明确责任分工等,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品管圈活动,对病理标本管 理流程进行优化,提高病理标本
的管理水平。
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协作, 确保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
品管圈活动的目的与意义
提高病理标本的管理水平,降低管理缺陷的发生 率。 提升医疗质量,确保患者的诊疗安全。
加强团队协作,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参与度。
02
病理标本管理现状分析
自主性
品管圈成员自动自发地参与品质管理活动,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和积极 性。
集体性
品管圈成员共同参与,通过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目的性
品管圈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旨在提高工作质量、降低不良率、提升 工作效率等。
品管圈在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应用
病理标本的收集、标识、存储和 转运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识
品管圈活动提高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的效果分析
![品管圈活动提高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的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8d154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f.png)
品管圈活动提高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的效果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是在外科手术中常见的一项操作步骤,其目的是保证标本在送至病理科进行病理学检查时,能够保持组织结构完整。
由于手术现场的各种因素影响,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的合格率并不理想,导致病理学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受到影响。
近年来,针对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低的现状,一些医疗机构开始实施品管圈活动,以提高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
品管圈活动通过制定标准操作流程、开展培训和考核等方式,帮助医护人员规范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最终提高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的合格率。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中的具体作用和效果尚未得到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本研究旨在对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中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为手术过程中术中离体标本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改进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的提高效果,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通过对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数据对比,验证其在提高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方面的有效性,并为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此研究旨在通过实证分析,揭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中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完善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研究,旨在找出提高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提升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的影响。
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是影响组织病理学诊断准确性和及时性的重要因素。
如果固定时间不合格,会导致标本质量下降,可能影响医生的诊断判断,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方案。
提高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分析实施品管圈活动提高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的效果,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具指导性的建议。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193935d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52.png)
2、柏拉图:用于找出关键问题,并确定改善的重点和优先级。
3、流程图:用于描述工作流程, 发现流程中的瓶颈和问题。
4、检查表:用于记录和跟踪问题的解决情况,确保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品管圈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 中的应用
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品管圈活动具有以下应用步骤和方法:
1、组建品管圈:由手术室、病理科等相关科室的工作人员组成品管圈,共 同参与手术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
品管圈活动简介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同一工作场所的人员,通过 团队协作、集思广益和持续改进等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一种质量管理方 法。品管圈活动具有自主性、持续性、改进性、全员参与性和数据导向性等特点, 其在医疗质量改进中的应用已逐渐受到重视。
应用举例
总之,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 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未来医疗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参考内容
引言
在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和医院建设日益加强的背景下,品管圈活动在检验科标 本分析前质量控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标本分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质量控制对于保障医 疗质量和病人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品管圈活动则为提高检验工作质量和 效率、增强团队的合作意识及工作积极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1、提高标本处理效率: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和减少人为错误,品管圈活动可 以提高手术病理标本的处理效率,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2、降低成本:品管圈活动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成本,例如减少标本损 坏、降低检测成本等。
3、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提高手术病理标本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品管圈活 动可以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增强医院的竞争力。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231e7e3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9.png)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摘要:手术病理标本是临床疾病诊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安全的管理对于病人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具有系统性和条理性的管理方法,其可以很好的应用于手术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中,以保证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止手术病理标本的误处理、误交、误报等问题的发生。
本论文从品管圈活动的基本理论出发,深入分析了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品管圈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法,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
论文内容丰富,涵盖了手术病理标本的采集、运输、处理等环节,提供了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支持,旨在为医护人员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误处理;误交;误报Abstract:Surgical pathology specimens are an essential part of clinical disea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their safe management is crucial for the safety of patients and medical staff. Quality circle activities are a systematic and orderly management method that can be well applied in the safe management of surgical pathology specimen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and medical staff, and to prevent problems such as misprocessing, misdelivery, and misreporting of surgical pathology specimens.Starting from the basic theory of quality circleactivity,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surgical pathology specimens,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methods of quality circle activities. The content of this paper is rich, covering th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processing and other links of surgical pathology specimens, providing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anagement methods and technical support, aimingto provide helpful reference for medical staff in the safe management of surgical pathology specimens.Keywords: quality circle activity; surgical pathology specimens; safety management; misprocessing; misdelivery; misreporting引言:手术病理标本是临床疾病诊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治疗效果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品管圈活动提高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的效果分析
![品管圈活动提高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的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fe85b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d4.png)
品管圈活动提高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的效果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的影响。
通过对样本的选择与分组,实施不同的实验方法并进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的效果显著。
结果展示显示,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明显提高。
讨论部分我们分析了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展望。
结论部分总结了品管圈活动对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的积极影响,为提高手术质量和病理诊断提供了理论支持。
本研究为进一步发掘品管圈活动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 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 合格率, 效果分析, 样本选择, 实验方法, 数据分析, 结果展示, 讨论, 影响分析, 研究展望, 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是影响病理学诊断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手术过程中,标本的固定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导致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病理学检查结果。
而影响固定时间的因素很多,包括手术时的标本获取方式、运送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等。
提高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的合格率对于提高病理学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品管圈活动对于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病理学检测准确性和及时性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系统的数据分析和结果展示,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方面的效果,为未来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是影响临床病理诊断准确性和效率的重要因素。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病理诊断需求的增加,对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存在着固定时间不合格率较高的情况,导致了病理诊断结果的不确定性和延误。
通过品管圈活动来提高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提高固定时间合格率可以有效减少错误率,提高诊断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0dba89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74.png)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王爱爱;李慧玲【摘要】目的:观察品管圈应用于手术室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效果。
方法研究由9人组成品管圈,观察手术室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出现的原因,同时针对问题采取对应的手术方法。
结果品管圈活动之前2015年1—6月110个手术病理标本的总缺陷为2.73%。
品管圈活动之后的2012年7月—2015年12月的115个手术病理标本的总缺陷率仅为0.87%,品管圈活动前后病理标本缺陷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活动之后优于活动之前,P<0.05。
结论品管圈应用于手术室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升全科工作者的团队协作能力,不断发挥护理工作者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operative pathological specimens. Methods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was made up of 9 persons, the issues and causes in the safety management course of pathological specimens in the operation room were observ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operative methods were adopt-ed according to the issues. Results Before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he total deficiency rate of 110 cases of operative pathological specimens reached 2.73% 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5, and after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he total defi-ciency rate of 110 cases of operative pathological specimens reached 0.87%from July 2012 to December 2015,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pathological specimens in the operating room is obvious,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eamcooperation a-bility of all staff, constantly give play to the initiative, enthusiasm and creativity of nursing worker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working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of nursing staff, which is of clinical promotion value.【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年(卷),期】2016(013)030【总页数】3页(P135-137)【关键词】品管圈;病理标本;管理【作者】王爱爱;李慧玲【作者单位】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蒙古包头 014010;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蒙古包头 014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品管圈活动(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最早出现在日本[1]。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f254d2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5.png)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4-15T06:23:28.115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2期作者:张超影[导读] 目的:分析品质管理权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数名护士组成品管圈活动小组,将我院应用品质管理圈前后的数据资料收集并统计,对比分析应用前后对提高我院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
结果:据统计分析发现,应用后手术病理标本安全隐患发生率要远低于应用前(P<0.05);应用后标本管理目标达成率要显著高于应用前(P<0.05)。
张超影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云南普洱 665000摘要:目的:分析品质管理权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数名护士组成品管圈活动小组,将我院应用品质管理圈前后的数据资料收集并统计,对比分析应用前后对提高我院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
结果:据统计分析发现,应用后手术病理标本安全隐患发生率要远低于应用前(P<0.05);应用后标本管理目标达成率要显著高于应用前(P<0.05)。
结论: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工作中设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可以有效降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提高病理标本安全管理的工作质量。
关键词:品管圈;病理标本;安全管理品质管理圈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日本石川博士所提出,是指在一个工作环境内由负责该区域的工作人员自发性组织的小组,小组成立目的是通过找出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并在自我工作总结和启发下利用各式统计手法对工作内容进行有效分析,从而起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作用[1]。
本文就品管圈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讨论,希望能够为日后的病理标本管理工作提供有效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由我院手术室12名护理工作人员自发组成品质管理圈小组,小组内含有4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5名护士。
除此之外通过组内人员投票选出一名在我院具有多年工作经验和富有较强工作能力的主管护士作为品质管理圈小组的组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36.23%
80%
15 57.97%
80%
12 75.36%
80%
7 85.50%
80%
5 92.75%
80%
3 97.10%
80%
1 98.55%
80%
1 100% 80%
例数
累积百分比
主要问题线
海南省人民医院手术室
明确重点
经过数据收集,并于2007年12月进行统计:
缺乏管理要因
容器选择不合理 无专人管理 标本管理责任心不强 病理单填写不全 无医生核对签名 标本防腐不当 标本存放混乱 甲醛配置流程不合理
圈员统计
缺陷例数
25 15 12 7 5 3 1 1
百分比(%)
36.23 21.74 17.39 10.14 7.25 4.35 1.45 1.45
累计百分比(%)
[2]杜泓,谷秀红,聂翠娟.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方法的改进及效果[J].护理管理杂 志,2006,6(6):42-43.
[3]许晨耘,符林秋.服务流程重组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64-65.
[4]徐艳娥.洁净手术部病理标本的管理[J].护理研究,2007,21(8):2236. ……
甲醛配置流程不合理 (1,-1)
容器选择不合理 (2,-2)
无医生核对签名 (3,0)
海南省人民医院手术室
冰山图
如何降低病理标本送检缺陷率
标本存放混乱 无医生核对签名
治标问题
标本防腐不当 病理单填写不全 甲醛配置流程不合理
无专人管理 容器选择不合理 标本管理责任心不强
过渡问题 治本问题
海南省人民医院手术室
征· 雁 杨雪梅
马秀苗
成立时间:2007.12.01 活动次数:15次
陈茹妹
蔡秋 李霞
许晨耘
柯雅娟
黄怡
朱宏颖
俞诗娃
海南省人民医院手术室
姓名
许晨耘
柯雅娟 蔡秋 马秀苗 陈茹妹 李霞 朱宏颖 俞诗娃 杨雪梅 黄怡
职称
主任护师
主管护师 主管护师 主管护师 主管护师 主管护师 主管护师 主管护师
护师 护士
57.97% 15 15
60.00% 50.00%
10
36.23%
12 7
40.00% 30.00%
5
5 3
20.00%
1
1
10.00%
0
容器选择 不合理
无专人管 理
标本管理 责任心不
强
填写病理 单信息不
完善
无医生核 对签名
标本防腐 处理不当
标本存放 混乱
甲醛配置 流程不完
善
0.00%
例数 累积百分比 主要问题线
9表示关系最强、3表示关系普通、1表示关系很少.五个主题分别依护士重视
程度、可行性、迫切性、圈员能力予以评分
海南省人民医院手术室
主题选定理由
活体组织病理诊断是外科的第一诊断。
病理标本的管理——“零宽容”制度
分析在病理标本管理中已经发生和可能存在
的风险,采用“零缺陷”管理,做到标本管 理“零风险”。
人员分工
学历
本科
本科 专科 本科 专科 专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年 龄(岁)
43
34 38 34 37 35 32 34 25 24
小组分工
分配成员任务
监督管理活动 组织成员活动 组织成员活动 数据收集统计 数据收集统计
采集相片 采集相片 幻灯片制作 幻灯片制作 海南省人民医院手术室
主题选定
问题点
容器选 择不合 理
容器过大 或过小
病理标 签使用 不规范
病理送检 登记本不
标本管理 责任心不 强
手术相关
管理者思 想不重视
新进人员 专业知识 培训不够
无医生核
规范
人员 病理单填
标本防腐
对签名
甲醛溶液
写全
不当
表格设计不完善
浓度过高
手术医生不重视
病 理 标 本 管 理 缺 陷 发 生率 高
标本存放混乱 空间狭小
分析
护士 急迫 可
重视 性 行
程度
性
圈员 能力
总分
顺 序
选定
术前探视
37 41 35 35 148 3
降低标本管理缺陷发生率 58 49 43 55 205 1
仪器管理
31 37 41 33 142 5
新护士带教 手术间管理质量
选定4:9降低41标本4管1 理4缺1 陷1发72生2率
41 35 37 31 143 4
组织实施
﹉
蔡秋
效果检查
﹉
柯雅娟
巩固措施 总结资料
﹉ ﹉
李霞 杨雪梅
成果发表
﹉ 蔡秋
海南省人民医院手术室
现况调查
对象:2007年1月-11月
5479例
时间:2007年12月03日-15日
方法:资料查阅、数据收集
缺陷例数
69例
资料查阅
2007年1-11月 病理标本总数 5548例
[1]张金凤,宋烽.手术标本管理失误原因及护理[J].现代护理,2005,11(9):724-725.
海南省人民医院手术室
小组活动计划表
项目
月别
07年 12月
02日
12月03 -15日
12月 16- 19日
确立课题 ﹉
12月 22日
12月25 08年1-27日 2月
3月
4-12 月
09年 1月1 日- 15日
09年 1月 22号
责任人
许晨耘
现状调查
﹉
陈茹妹
原因分析
﹉
许晨耘
设定目标
﹉
蔡秋
制定对策
﹉
马秀苗
海南省人民医院手术室
2007年1-11月病理标本缺陷例数 分布情况
1
1
标本防
3
腐不当
无医生 核对签
名
5
甲醛配置 流程不合
理
标本管理 责任心不
强
病理单填 写不全
无专人管 理
12
15 25
7 单位:例
海南省人民医院手术室
回顾
送检容器
固定液盛装容器
标本送检篮
环境
海南省人民医院手术室
要因分析
物
人
容器无盖
海南省人民医院手术室
病理标本管理 QCC成果发布
“征·雁”
圈长:许晨耘
海南海南省省人人民民医医院院手手术术室室
征·雁
一个集体仿似雁群 ,而员工就是大雁。 雁的迁徙,好比集体目标一致、群策群力,步步迈向 成功。
“征·雁”就是征服困难并不断进入下一个“征途” 的群体。
海南海南省省人人民民医医院院手手术术室室
36.23 57.97 75.36 85.50 92.75 97.10 98.55 100
2007年1-11月送检标本5548份,统计缺陷例数69次
海南省人民医院手术室
柏拉图
30 25
25 20
75.36%
85.50%
92.75%
97.10%
98.55%
100% 100.00% 90.00% 80.00% 70.00%
存放处不设门
环
甲醛原液 不加盖 甲醛挥发
容器无法 密闭
环节琐碎
管理措施
甲醛配置流
不合理
程不合理
管理混乱
病理送检 流程不合 理
法
无专人管 理
海南省人民医院手术室
标本管理缺陷发生率高的
因果关联分析图
病理单填写不全 (2,-1)
标本防腐不当 (2,0)
标本存放混乱
(3,0)
无专人管理 (0,-5)
标本管理责任心不强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