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模式、金融风险防范国内外研究现状
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互联网金融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业务相结合,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新型金融业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金融需求的不断增长,互联网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并快速发展。
1.1 互联网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金融市场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国内外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互联网金融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中保持着高速增长,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增长率。
这主要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金融服务的数字化转型。
1.2 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多样化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种类繁多,涵盖了传统金融业务的各个领域。
例如,互联网支付、互联网贷款、互联网理财、互联网保险等。
这些产品和服务的推出,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体验。
1.3 互联网金融创新不断推进互联网金融创新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金融行业的变革,互联网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例如,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运用、大数据分析等。
这些创新技术和模式的引入,为互联网金融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兴起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互联网金融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向。
移动支付、移动理财、移动借贷等移动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逐渐成为用户的首选。
未来,移动互联网金融将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推动金融服务的普惠化。
2.2 金融科技的融合金融科技(FinTech)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金融科技的融合将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度结合,推动金融业务的创新和转型。
例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2.3 金融监管的加强随着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监管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保护投资者权益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将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力度,制定更加完善的法规和政策,提高金融监管的科技水平。
《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探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400字》
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Economides N. C. Himmelberg(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建立在传统金融业务基础上的新兴业务。
以传统业务为切入点有助于顺利提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水平,夯实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基础,促进互联网金融快速步入到良性的发展轨道[5]。
Kirsty Best (2015)的研究表明,2002年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为发展中国家建构网络金融提供了广泛的认知,其建构了覆盖发展中国家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条件和发展形势,这也是本文研究中对于互联网金融类别进行划分的重要依据[6]。
其认为,互联网金融涵盖电子银行、电子支付、电子贸易、网络借贷等不同领域,其总体发展规模是互联网金融的体量。
Andrew Crockett (2017)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概况进行了研究。
其认为,物理网点应将支付结算功能过渡为营销服务,推动业务转型,将用户体验管理和交易成本控制作为提高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措施[7]。
同时,应当优化远程协助业务的发展,提高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硬件建设水平。
Chester Brown(2017)认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下,应当结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征和产业特点,积极引进人才,提高人才的储备水平,重视互联网金融的特征,提高互联网金融各主体对人才的吸纳水平,完善人才的知识结构,推动互联网金融人才具有扎实的业务功底和理论功底,使得人才兼备金融实操经验和互联网意识,提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水平[8]。
Muneer M.Abbad (2016)《约旦网上银行》中认为,农村金融机构应当有效协调传统支付模式与购买模式和当前技术环境和需求环境之间的鸿沟。
推动技术的高速发展,并将信息化的发展经验建构成量化的风险管理模型,提高对于客户信息的管理水平,建立客户潜力管理机制,提高对客户潜力的挖掘水平。
2.国内研究现状第一,农村互联网金融研究方面。
姜颖(2016)针对农村互联网金融工具进行了研究,将农村金融工具划分为投资、储蓄、信贷、结算、证券买卖、商业保险等类别的基础上,诠释了农村金融工具的功能。
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问题分析
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问题分析当前,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走进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投资理念。
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非法融资、网络欺诈、信息泄露等一系列恶性事件频频发生,极大地打击了公众的投资信心。
据20xx年数据统计,在2600多家P2P公司中,问题平台多达1407家。
大量庞氏骗局以P2P的形式被搬到了互联网上,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近期,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了会员的名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行业自律,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促进行业的规范发展。
但是,目前的这些法律政策仍旧不够完善,无法促使整个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试图通过研究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并结合国内的相关领域发展实情,提出针对符合我国国情的互联网金融风险解决对策和防范措施。
希望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成长有所帮助。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当前主要发展模式与现状1.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非银行机构,借助互联网技术,与各大银行签约,在用户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间建立连接的电子支付模式。
网购是第三方支付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近年来,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快速发展。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xx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4.48亿,较20xx年底增加3448万,增长率为8.3%。
虽然第三方支付发展迅速,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一些不法企业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挪用客户资金进行牟利。
针对类似情况,央行正严肃整顿该行业。
据官方数据,中国目前已经对超过239家非法从事支付业务的机构进行处罚,处罚金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
2.P2P网络借贷。
P2P网络借贷又称人人贷,是一种依托于互联网的特殊直接债券融资。
2012年起,P2P网络借贷呈现出业务规模和平台数量爆发式增长。
网贷之家数据显示,国内运营平台数量从2012年之前的50家增长到20xx年年底的4796家;成交规模从2012年之前的累计31亿元增长到20xx年年底的9823.04亿元。
互联网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的政策措施
互联网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的政策措施互联网金融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金融业务的一种新型模式。
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具有交易便捷、服务高效、成本低廉等优势。
但同时,由于监管不足和风险控制缺失,互联网金融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隐患,如资金流转不透明、风险隐患高等,给金融市场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针对互联网金融,必须加强监管,加强风险防范。
本文将从政策方面探讨互联网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的政策措施。
一、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现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监管的难度也逐渐加大。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是信息对称不均,难以通过传统的监管方式来控制风险。
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监管体系还不够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也还不够完备。
这些原因都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政策措施:强化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加强监管是保障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举措。
如何强化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下面将从政策方面,提出几点具体的措施:1、完善监管制度。
建立符合互联网金融需求的监管框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开展专项监管,加强信息披露,建立风险监测预警机制。
2、推进用户真实身份认证。
通过手机短信验证、人脸识别、银行卡联查等方式,实现客户身份的真实认证,杜绝多重注册、虚假信息的情况。
3、严格分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为了防止风险,要分清互联网金融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性质,强化对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的审查和监管。
4、规范合规经营。
互联网金融公司应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来开展业务,遵守法律、道德和商业信用原则,完善自律机制,做到规范和合规经营。
三、政策措施:强化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除了强化监管外,加强风险防范措施也是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举措。
下面是几个具体的措施:1、加强风险评估。
互联网金融公司应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建立透明的评估体系,对投资标的、投资者、投资者账户等进行风险评估,确保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及风险防范研究
大众商务经验交流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概念中非常重要的发展领域。
它是为适应新的业务需求,依托信息技术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金融业务模式。
目前来看,生活中大多涉及金融领域的互联网应用,都属于互联网金融的范畴,比如我们熟悉的手机支付中的支付宝、P2P网络贷款、众筹、网络理财等模式。
不管是互联网企业从事金融业务,还是金融机构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金融,比较之下两者本质上没有区别,互联网金融的底层逻辑仍然是金融。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随着互联网和科学技术提升,互联网金融模式正在逐步发展。
传统金融机构线上运营模式的开展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业务,比如网上银行、互联网保险等。
而互联网企业从事金融业务,是依托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开展的新金融形式,比如支付宝、P2P网络贷款等。
生活中人们也逐渐依赖于这些模式衍生的各种线上产品。
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依然存在很多风险,这些风险不仅针对行业、企业,更是对广大的投资人。
本文将从行业、企业和投资人三个方面来分析各自面临的风险以及防范措施。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一)行业面临的风险互联网金融不受时间空间约束、涉及领域广、交易地域广,这就导致互联网金融风险有着连带效应。
当一家互联网金融企业出现违规行为,连带效应影响下,风险就极有可能传导至整个行业,尤其在与实体经济有着密切联系的前提下,这种风险会波及金融体系。
各行各业本也有自身风险,当多个行业密切相联,必然会使风险叠加放大,严重阻碍行业发展。
(二)企业面临的风险(1)技术风险。
互联网金融是依赖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技术安全是互联网金融安全发展的根基,如果企业技术不过关,会使平台运营过程中存在缺陷,导致技术风险。
比如,在信息存储处理发布等过程中,互联网技术缺失会使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容易遭遇黑客病毒攻击,导致交易双方的信息泄露,由此导致平台信息丢失毁损,造成经济损失。
(2)操作风险。
互联网金融所面临的操作风险多来自于外部事件。
比如由于互联网安全中心的漏洞问题而导致的操作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700字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概况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想法,倾向于将个性和个人利益进行融合。
因为传统银行带来的服务并非完全没有变化的,所以无法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
金融产品比较多的时候会让人感觉杂乱无章,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为客户制定对应的产品策略。
Hsien Tang Tsai,Leo Huang,Qmng Gee Lin(2005)的观点是,每个年龄的群体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推动力在程度上是不同的。
其发展受人们对于计算机的使用熟练度以及对网络银行理解度的制约[1]。
Mark Gertler & Nobuhiro Kiyotaki(2011)的观点是在网络金融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及信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银行也只有跨行也行,网络银行的风险要比之前的金融风险更高,而且并不是受到市场价格波动。
这个单一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网络银行硬件设施,相关技术以及设备安全的综合作用[2]。
Dilip K. Patro & Min Qi & Xian SunS(2012)认为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网络银行的兴起,为金融业与其他行业的混合经营提供了一个较大的发展平台,这对目前的传统银行业经营模式产生了不小冲击,金融业的三驾马车: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之间,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推动下又产生了新的合作方式,而现有的法律法规框架体系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对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下存在的一些问题没有顺手可用的应对措施,这就导致面临各种问题,金融行业的监管难度不断上升[3]。
(二)国内研究概况马仲康(2018)的观点是随着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且用户数量的增加,为了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求,很多传统银行纷纷在网上开设自己的网络银行,这给用户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不用到银行也可以办理业务,在我看来比较满意的是跨行转账可以实时到账,并且没有手续费。
而且可以在网上银行进行理财。
虽然网上银行有很多优势,但由于其发展速度过快。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与风险防范措施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与风险防范措施研究问题及背景: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创新手段进行金融活动的形式,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风险。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以及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研究方案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数据分析的方法,综合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以及风险防范的措施。
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梳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特点和趋势,了解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整体状况以及面临的挑战。
其次,收集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总结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风险点和可能的防范措施。
最后,通过对研究结果的讨论,总结结论,提出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建议。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我们发现互联网金融行业在过去几年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金融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金融科技的创新:互联网技术为金融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机会和挑战,金融科技企业不断涌现,通过技术手段推动金融行业的创新和升级。
2. 金融监管的加强: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监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各国领导和监管机构纷纷加大监管力度,制定相关和规定,加强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防范。
根据研究结果,我们进一步分析互联网金融行业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主要包括:1.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互联网金融行业必须注重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保护机制。
2. 内部风险管理:互联网金融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识别和评估,完善风险防范措施,提高自身的风险抵御能力。
3. 外部风险监测和预警:各国领导和监管机构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
结论与讨论:本研究通过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和风险防范措施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策略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300字》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策略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策略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1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1)(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1)(2)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1)(3)商业银行面对冲击的应对策略 (2)(4)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 (2)2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2)参考文献 (4)1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与国外网上银行的研究相比,我国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始于2013年,但作为后来者,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让世界刮目相看,并在该领域掀起了热潮,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相关理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冲击,金融机构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战略以及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等方面。
(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早在2012年初,谢平教授就提出“互联网金融”这个新名词,他解释这是一种以互联网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特别在社交网络、移动支付、搜素引擎和网络计算等领域都会有很大的应用,同时也会猛烈冲击从前传统的金融模式。
到了2014年,谢教授对这个名词给出了更为详细的定义:他指出互联网金融不单是代表某种业务,而是一种多维度多种类的存在,是基于互联网这个平台上的多种金融业务的结合。
在2020年的时候,赵元有了另一种新的解释:他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在传统业务上做出了新的改变,是时代技术飞速发展所产生的一种创新,它使用网络技术和计算大数据,并以此来开展金融业务。
(2)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传统商业银行毋庸置疑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曾经一直以“高姿态”面对客户的银行第一次真真正正感受到威胁。
因此,有许多国内的研究人员从不同方面深入研究了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之间产生的相互影响。
2013年,梁璋、沈凡利用主要成分分析计算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有一种“长期结构性效应”,也就是说互联网金融在短时间内会使银行的系统风险变大,而国内银行的中长期系统性风险所受的影响不大。
相反,它们可以相互促进,实现共同进步。
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互联网金融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将金融服务与互联网相结合,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和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金融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互联网金融行业在过去十年间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1. 互联网金融产品丰富多样化:互联网金融行业涵盖了众多领域,包括在线支付、P2P借贷、股票交易、保险、基金、众筹等。
这些产品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和灵便的金融服务。
2. 互联网金融用户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互联网金融服务。
据统计,全球互联网金融用户规模已经超过10亿,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金融市场。
3. 互联网金融技术不断创新:互联网金融行业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区块链等,以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安全性。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互联网金融行业更加创新和具有竞争力。
4. 互联网金融监管加强: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迅猛发展,监管部门也加强了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力度,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各国监管机构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政策和法规,加强了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1. 挪移互联网金融的兴起: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挪移互联网的发展,挪移互联网金融成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份。
挪移支付、挪移理财、挪移借贷等产品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用户的金融服务体验。
2. 金融科技的融合:金融科技(FinTech)是指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创新的商业模式来改进金融服务。
金融科技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创新和发展,如人工智能在风险管理和客户服务中的应用、区块链技术在支付和结算领域的应用等。
3. 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应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云计算可以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为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支持;而大数据分析可以匡助金融机构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防范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防范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金融行业也随之崛起。
各种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也应运而生,例如P2P网贷、众筹、虚拟货币等等。
互联网金融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创新,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讨论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一、互联网金融的风险1.信用风险互联网金融中,消费者和借款人之间的交易无法像传统金融一样通过信用背书进行担保。
这就意味着,如果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投资者将会面临财务风险。
2.流动性风险互联网金融中,我们无法预测何时有投资者会需要提取他们的投资份额。
如果投资者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基金可能无法及时出售其持有的资产以满足其赎回请求,从而导致大量的流动性问题。
3.运营风险运营风险是指由于经营者或其合作方运营失误,导致公司的经营状况恶化或经济衰退。
例如,某些P2P投资平台可能会造假,或者未能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将给投资者带来财务风险。
4.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与投资的风险和收益相关。
由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可能会失去亏损的资本。
二、防范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为了防止在互联网金融中遭受风险,我们可以采取许多不同的防范措施。
1. 选择合适的平台选择合适的平台非常重要,这需要投资者仔细考虑他们的投资风险和投资目标。
在选择互联网金融平台时,我们应该先执行背景调查,研究平台的信用评级、信誉和口碑。
此外,我们还应查看平台的资产负债表。
2. 分散投资分散投资是通过将投资资金分散到不同的资产类别,从而降低整个组合的风险。
在购买互联网金融投资产品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分散投资,从而降低整个组合的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3. 研究投资产品在投资之前,我们需要花时间研究投资产品,包括市场前景、收益概率和风险。
这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参考专家意见或了解公司业绩等途径来实现。
4. 建立合理的风险控制机制投资者应该建立合理的投资风险控制机制,以帮助他们在整个投资过程中进行风险管理。
构建更具体的风险管理策略包括在实现信用风险时分散投资、在实现流动性风险时做好资产与负债的财务平衡、建立多层次决策机制以便监督运营风险等方面。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防范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防范互联网金融服务是网络科技和传统金融服务的结合,给民众带来良好的金融服务,更多的人享用到互联网金融服务带来的便捷。
传统金融服务方式和网络技术结合为企业提供的一种全新金融服务方式,不但可以带来更简单而有效的业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中小企业的经济成长,也使得普惠金融服务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互联网金融服务在对社会资源配置的改善方面,也发挥着不小的作用。
但是互联网金融在短暂的时期里取得了很大成功的同时,也产生了较多问题,其中危害很大。
随着当前的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快速成长,越来越成为了这个时期的热点。
互联网金融生命力强劲,而且成长速度惊人。
一方面,在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社会高度包容的特性助力下,可以很快获得所有参与者的认同,并同时为参与者带来理财选择、消费方式:另一方面,它能够对我国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老大难问题进行有效帮扶,并发挥了闲置资金的利用效率;在当前国家宏观经济趋势并不明朗的状况下,对就业、盘活金融体系和促进宏观经济发展方面,均起到了充分效果。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互联网金融服务指传统银行和网络公司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和电子信息通讯手段进行资金融通、交易、融资等信息中介业务的一种金融服务方式。
网络经济和金融的深度结合已成为必然趋势,将给金融生产、经营、管理和发展等诸方面带来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进一步推动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将有助于提高金融产品质量和效益,推进金融机构改革,推动新金融的健康发展,推进金融内部开放,构建多样化的金融机构。
我们可以把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概念分成狭义和广义两种方面考虑。
从狭义上说,我们从货币的信用化交易的方面来加以界定,认为利用网络进行资金融通的模式都叫做互联网金融服务。
如果从这个视角理解,在资金融通的流程上运用了网络信息技术,无论是直接进行或者间接进行,都能够称为互联网金融服务,在这种角度下,一般的银行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来提高企业效率的做法就能够被看作是互联网金融服务。
互联网金融论文文献综述
互联网金融论文文献综述一、引言互联网金融作为近年来金融领域的热门话题,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互联网金融在改变传统金融服务模式、提高金融效率、降低金融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对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梳理其发展历程、主要模式、风险与监管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90 年代,当时电子商务的兴起促使金融机构开始探索线上金融服务。
21 世纪初,第三方支付的出现标志着互联网金融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后,P2P 网贷、众筹融资、互联网保险、互联网银行等新兴模式不断涌现,互联网金融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三、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一)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非银行机构,通过与各大银行签约,为用户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第三方支付的出现极大地便利了电子商务交易,同时也推动了金融支付领域的创新。
(二)P2P 网贷P2P 网贷是指个人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其他个人借款的一种金融模式。
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金融机构的信贷垄断,为中小投资者和借款人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
(三)众筹融资众筹融资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公众募集资金,用于支持各种创业项目或创意活动。
众筹模式不仅为创业者提供了资金支持,还为其提供了市场推广和用户反馈的机会。
(四)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保险是指保险公司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保险产品、提供保险服务的一种模式。
互联网保险降低了销售成本,提高了服务效率,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五)互联网银行互联网银行是指没有实体网点,完全依靠互联网技术开展业务的银行。
互联网银行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快速审批、便捷服务和个性化产品定制。
四、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一)信用风险由于互联网金融交易的虚拟性和信息不对称性,信用风险成为了互联网金融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借款人的信用状况难以准确评估,容易导致违约风险的增加。
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比较研究
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比较研究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给金融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风险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探索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方式,实施合理、适度的监管,保障用户资金安全,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以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监管为探讨主题,探讨各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不同模式,旨在为国内互联网金融监管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美国监管模式美国在互联网金融监管方面较早建立并实施起相关监管制度。
美国的监管体系分为联邦层面和州层面两个部分。
在联邦层面,主要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联邦储备系统(FED)、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等负责监管互联网金融行业。
在州层面,各州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监管政策,进行自主监管,并且每个州都设立了金融监管机构。
监管政策更具灵活性,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
美国监管模式的重点在于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消费者利益。
二、英国监管模式英国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主要由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FCA)负责。
FCA与监管机构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制定的共同努力,使得监管政策能够更好地适应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和变化。
同时,FCA监管政策十分透明,有利于市场监管的公正、公平。
英国的监管模式除了重视防范风险之外,还更加注重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
英国政府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通过创新金融手段和技术,使得英国互联网金融行业领先于欧洲。
同时,英国政府和FCA还在积极寻求监管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三、中国监管模式国内互联网金融在保障消费者权益和防范金融风险方面,也正在不断探索和实践。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主要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CBIRC)等负责。
国内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监管政策,主要分为三个方向:第一,强化网贷平台的监管。
对于网贷平台的准入、股东背景、公司治理、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严格监管;第二,整治P2P借贷市场。
互联网金融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互联网金融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近年来,新一轮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互联网与传统金融业务快速融合。
其中,移动支付、大数据和社交网络扮演重要角色,信息技术的支撑促进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造成多方面影响。
主要有:1、由于网络理财、信贷的产生,客户的投资与融资需求更容易的到满足,不需要经过传统的渠道——银行就能够完成投、融资,多渠道的投融资模式的出现使得“脱媒”趋势愈加明显。
2、互联网金融为客户提供多样化服务,如转账、缴费、信用卡还款等涵盖日常生活需求的金融服务,这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商业银行提供金融产品的角色,造成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类客户开始流失。
3、互联网金融相对于银行来说融资成本较低,在面对互联网金融多样化和高灵活度的优势下,商业银行相对来说融资成本更高,互联网金融将挤占银行存款业务,对商业银行的盈利形成了挑战。
4、随着经济形势的变换,人们的理财意识开始唤醒,客户对存款利率提出更高要求,银行稳健但是较低的存款利率不能满足客户日益提高的货币时间成本需求。
因此在当前形势下,面对广大客户群体金融消费意识和行为的改变,商业银行不得不直面挑战勇于创新,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方式改革迫在眉睫。
29478金融体系中,主体和客体关系发生了变化,给金融风险出现了新的特点,这种情况的出现给金融行业的治理和监管带来了新的难题。
谢平、尹龙(XX)[1]提出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电子货币在社会经济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
由于货币形态的改变和金融组织结构的不断改变,传统的货币供求理论己经无法解释电子货币的现象,从而导致了货币政策、金融市场等的一系列演进。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业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在07年以来,尤其是XX年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谢平、邹传伟(XX)[2]首次对互联网金融定义,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从传统银行等金融机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中介和市场过渡到无金融中介和市场的组织形式。
论文网源自曹胜(XX)[3]认为“互联网+商业银行”经历三个阶段:一是90年代初,此时网上银行开始兴起。
互联网金融安全问题
互联网金融安全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金融市场的日益繁荣,互联网金融已成为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领域。
然而,与此互联网金融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给用户和市场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金融安全问题的现状、原因和应对策略。
一、互联网金融安全问题的现状1、账户安全问题: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账户安全是互联网金融安全的核心。
然而,由于用户密码泄露、内部人员泄露等原因,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账户安全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2、信息安全问题:互联网金融涉及大量的个人信息和交易数据,如果这些信息泄露或被滥用,将对用户的隐私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3、欺诈问题:互联网金融的便捷性和匿名性为欺诈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
例如,虚假交易、恶意刷单、诈骗等行为时有发生。
4、技术安全问题:互联网金融依赖于复杂的网络技术和信息系统,如果技术环节出现漏洞,可能会对整个系统造成重大威胁。
二、互联网金融安全问题的原因1、技术缺陷: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基础架构存在一定的缺陷,如系统漏洞、软件漏洞等,容易被黑客攻击和入侵。
2、监管缺失:目前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制度还不够完善,存在监管漏洞和盲区,导致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3、用户教育不足:很多用户对互联网金融的安全风险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和技能,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攻击目标。
4、内控管理不到位:一些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内控管理不到位,存在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容易引发安全问题。
三、互联网金融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1、加强技术研发和升级:互联网金融机构应加大技术研发和升级的投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技术漏洞和隐患。
2、完善监管制度: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加快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制度,强化监管力度,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合规性和安全性评估。
3、加强用户教育和宣传:政府、互联网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对用户的金融安全教育和宣传,提高用户的防范意识和技能,减少不法分子的可乘之机。
4、加强内控管理:互联网金融机构应加强内控管理,完善内部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对员工的风险教育和培训,防止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
互联网金融对金融风险的影响与防范
互联网金融对金融风险的影响与防范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给金融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引发了对金融风险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金融对金融风险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互联网金融对金融风险的影响1.1 技术创新对金融风险带来的冲击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使得金融行业的技术创新得以推进。
例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得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进行风险评估、反欺诈以及投资决策等。
然而,这些新技术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风险,如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给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了威胁。
1.2 创新金融产品对金融风险带来的挑战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催生了各种创新金融产品,如P2P借贷、虚拟货币等。
这些新型金融产品的出现使得传统的金融监管模式面临了挑战。
由于互联网金融行为的特殊性,监管部门面临着难以有效监管的问题,从而加剧了金融风险的存在和扩散。
1.3 信息不对称对金融风险的影响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但也造成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尤其是在P2P借贷平台等业务中,借款方和投资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可能会使得金融风险的发生和传播更加频繁和严重。
信息不对称使得监管部门难以准确评估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从而加剧了金融风险的隐患。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2.1 制定完善的监管政策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和风险,国家应加强监管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监管部门应与互联网金融机构紧密合作,加强对其业务的监管和指导,确保其合规运营。
同时,需要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金融风险。
2.2 强化技术安全保障互联网金融机构应注重技术安全保障,加强信息系统的防御能力。
加强对客户信息的保护措施,采取多层次的防护措施,确保客户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灾备机制,以应对突发事件对系统操作和客户资金的影响。
2.3 健全风险评估和风险承受能力管理互联网金融机构应加强对自身风险评估和风险承受能力的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
互联网金融发展与风险防范研究
Finance金融视线 2017年5月025互联网金融发展与风险防范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谭利摘 要:本文首先从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互联网银行三方面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最后提出防范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对策,主要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征信体系和健全监管体制。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监管 风险防范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5(a)-025-03近年来,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金融+互联网”这种新型金融模式,即互联网金融得到快速发展,已经渗透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实体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互联网金融有利于盘活民间资金。
通过引入民间资本,使P2P 网络借贷以及众筹等新型融资方式,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特别是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案。
其次,互联网金融有利于实现“普惠金融”。
通过在资金需求方与供给方之间架起直接沟通的桥梁,能够缩短资金借贷的程序,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而且互联网金融的受益对象多集中于中小微企业、社区居民以及个体户,能够真正实现普惠金融的效果。
最后,互联网金融有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互联网金融有别于传统金融的一个方面就是借助了互联网技术,而互联网技术在挖掘和积累客户信用数据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对客户的信用状况的充分了解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减少信用风险和加快资金融通的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业态却也存在着诸多风险,而且这些风险不仅有传统金融行业所面临的风险,更有一些新的风险特征。
因此,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我国要在鼓励和支持的基础上,加大对其风险的监管与防范,避免给金融系统造成不稳定因素,进而对金融行业的整体发展和经济运行产生的不良后果。
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现状及监管策略
金融天地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现状及监管策略戴 岩 东北财经大学摘要: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互联网电子商业的产生,同时带动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涵盖面越来越广,其包含的内容涉及资金的存储、贷款以及支付等业务。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金融市场化的创新步伐。
我国于2014年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互联网金融的范畴进行了明确。
互联网全球化的发展,给互联网金融行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本文笔者通过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和风险的探究,提出了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相关风险的监管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金融;金融风险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1-000295-01前言我国于1999年开始,国内就出现了交易性的支付网模式,标志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兴起。
直到2013年,阿里巴巴运营了余额宝,促使国内互联网金融快速的增长。
互联网金融的各类产品的研发,严重冲击了我国的传统金融行业。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促使了大量客户将资金的投资方向发生了转变。
客户为获得高于银行、债券等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利益回报率,将大量资金投入在互联网金融的相关产品。
由此带来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状况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建设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运行体制,需要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状况和监管策略进行研究和讨论。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运行模式和风险现状(一)第三方支付和支付宝的相关基金的运行模式和风险互联网金融中的第三方支付是指网络公司与银行签订协约后,运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建立的一种支付系统。
第三方支付的金融活动是由非金融机构进行的资金支付的服务活动。
主要包括资金的收支的中介式转账服务。
这一类的金融产品主要是针对网络电子商务进行的,例如支付宝、财付通等。
支付宝是淘宝为了更好解决客户和商户之间的信用问题,在付款与收获之间进行第三方的信用支持。
第三方采取先收取客户资金,客户对购买商品满意后,将客户购买产品的资金支付给卖方。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互联网消费金融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通过线上渠道提供给消费者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它借助互联网的普及和便利性,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也促进了金融机构的创新和数字化转型。
在过去的几年中,互联网消费金融经历了快速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隐患。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趋势。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现状1. 市场规模迅速增长: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底,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已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20%。
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普及,改善了广大消费者的生活水平,也促进了消费市场的繁荣。
2. 技术创新带来便捷体验:互联网消费金融借助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加便捷、快捷的金融服务。
通过移动支付、在线贷款等方式,消费者可以在家中或者手机上便捷地完成贷款申请、还款等操作,无需亲临银行或金融机构。
3. 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互联网消费金融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除了传统的消费信贷产品,还有支付宝花呗、蚂蚁借呗等短期信贷产品,以及在线投资、理财等服务。
这些产品和服务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丰富了金融市场的选择。
4. 金融科技公司崛起: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一批金融科技公司的崛起。
以支付宝、蚂蚁金服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巨头,通过技术创新和大数据分析,快速发展起来。
这些公司不仅提供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还通过打通线上线下的金融生态链,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业务版图。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趋势1. 科技创新驱动行业进步:未来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风控能力和用户体验。
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金融机构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提供更合适的贷款产品。
2. 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金融模式、金融风险防范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研究现状1.1互联网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特点、业态的研究,对互联网金融本质、内涵的研究,对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比较研究,对互联网金融影响的研究、对互联网金融理论基础的研究等。
在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上,谢平、邹传伟首次提出了互联网金融概念,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是“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互联网金融的三大支柱分别是支付、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技术基础则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
罗明雄、唐颖、刘勇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兴金融服务模式。
在互联网金融的业态分类上,谢平、邹传伟、刘海二根据支付、信息处理、资源配置三大支柱上的差异将互联网金融划分为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货币、基于大数据的征信和网络贷款、基于大数据的保险、P2P网络贷款、众筹融资、大数据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等主要类型。
罗明雄、唐颖、刘勇将互联网金融分为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等六种模式。
李博、董亮从服务的形式将互联网金融分为传统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延伸、金融的互联网居间服务和互联网金融服务等三种模式。
孙浩从商业化角度出发将我国互联金融业态分为通用支付平台、在线(移动)P2P支付、互联网人人贷、在线个人理财、社交网络投资平台、互联网金融服务和金融大数据等七类。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认为互联网金融业态主要包括互联网支付、P2P 网络借贷、网络小额贷款、众筹股权融资、金融机构创新型互联网平台、基于互联网的基金销售等六类。
吴晓灵认为,互联网金融应包括与电商相结合的结算业务、基于销售信息的小微贷款业务、基于支付账户的标准化金融产品销售、借贷双方的信息平台等四个方面。
王曙光、张春霞从业务功能视角将我国互联金融业态分为支付平台型、融资平台型、理财平台型和服务平台型等四类。
高汉从所发挥功能的角度将互联网金融分为支付结算类、融资类和投资理财保险类等三类。
在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内涵上,邱冬阳、肖瑶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实质是金融,技术只是实现、衍生、完善了传统金融体系功能的一种手段,并将互联网企业从事的金融业务归纳为支付模式、融资模式、理财模式等三种基本模式。
吴晓求认为,金融与互联网在功能(基因)上具有藕合性,互联网金融可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提升金融的支付清算功能效率、完善财富管理(风险配置)功能。
李洪梅从金融功能观的角度分析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金融功能,指出互联网金融更方便快捷地实现了支付清算的基础功能,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地实现了资源配置的核心功能,还具有风险管理与风险分散的扩展功能、以及信息提供、激励、引导消费等衍生功能。
在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比较上,谭天文、陆楠从参与者、操作平台、征信体系、信息处理、信贷产品、信贷风险、运行成本等方面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和传统金融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
贾甫、冯科从整合方式、支撑基础和内核等方面对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进行了比较区别,认为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都具有金融属性,金融互联网是传统金融的技术升级,而互联网金融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金融相关“短板”的帕累托改进。
在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上,于宏凯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现有金融体系的影响,认为互联网金融会影响货币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给金融稳定带来隐患,促使金融监管模式从机构监管向行为监管、金融消费者保护转变。
在互联网金融的理论基础上,乔海曙等认为KMRW声誉模型、互联网经济学理论、梅特卡夫定律和长尾理论是互联网金融的四个理论渊源,这些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了互联网金融兴起的主要原因。
其他方面,刘源认为余额宝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具有“两化三性”,即“碎片化”经营和“实时化”操作,以及流动性、收益性和安全性。
张雪梅对中美互联网金融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导致两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有:经济结构不同导致发展空间差异显著、利率水平差别大引起金融产品需求侧重点不同、社会保障制度不同造成居民理财习惯不同、金融市场投资渠道多样性差异大导致金融服务质量不同、个人隐私保护和法规监管程度差距大造成市场准入不同。
1.2互联网金融风险在互联网金融整体风险研究上,李博、指出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外部监管及法律规范缺失、行业自律不完善、信用信息交换较困难、违约成本低、平台技术存在潜在安全风险等突出问题。
闰真宇认为,互联网金融风险是基于上述互联网金融业务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以及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具有传播性强、瞬时性快、虚拟性高等特点;目前互联网金融风险主要包括法律政策风险、业务管理风险、网络技术风险、货币政策风险和洗钱犯罪风险等风险类型;并就如何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提出了完善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促进互联网金融监管合作、建立完善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消费权益保护机制、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自律管理等对策建议。
何虹认为,互联网金融在监管、法律、资金、信息等四个方面存在安全风险,具体表现为监管覆盖难以全面,存在监管灰色地带;法律体系不尽完善,立法过程极其艰难;资金安全监管空白,各种风险不容忽视;个人信息易遭泄露,保护机制函待建立。
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要构建有效的横向合作监管体系,逐步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加强门槛准入和资金管理,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
杨群华认为,互联网金融面临传统金融中存在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等,也面临互联网金融特有的一些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既有互联网信息技术引起的技术风险,如系统安全风险、技术选择风险、技术支持风险等;也有虚拟金融服务引起的业务风险,如操作风险、市场选择风险、信誉风险等;还有法律法规滞后引起的法律风险。
防范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的关键是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的安全体系、风险管理体系、法制体系和监管体系。
刘士余认为互联网金融主要存在三大风险,分别是机构法律定位不明,可能越界触碰法律底线;资金的第三方存管制度缺失,存在安全隐患;内控制度不健全,可能引发经营风险。
谢平等认为互联网金融风险相对于传统金融风险的特殊性:一是信息科技风险,因为互联网对金融渗透,信息科技风险在互联网金融中非常突出,这是传统金融监管不是太重视的领域;二是“长尾”风险,互联网金融因为拓展了交易可能性边界,服务了大量不被传统金融所覆盖的人群(即所谓“长尾”特征),使得互联网金融具有明显不同于传统金融的风险特征。
宏皓认为,规避互联网金融风险需要政府、互联网金融行业和投资者三方共同努力,即:政府要变革传统金融监管模式,建立跨部门监管机制;互联网金融行业建立对损害投资者利益、导致行业恶性竞争行为的自律惩戒机制;投资者需要提高风险意识和投资管理水平。
周良慧、杨环认为,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问题主要有木马病毒危机引发的金融信息盗取风险,网站泄密事件导致的海量金融信息储存风险,钓鱼网站疫情诱发的操作与交易中金融信息遗失风险,社会化媒体风行导致的虚假不良金融信息传播及诈骗风险;并提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信息风险的对策建议,即通过身份认证和授权确定交易双方双方身份,通过加密技术和访问权限控制减少数据被故意处理、修改、泄漏的可能性,通过服务器的安全技术保障减少大量数据被黑客攻击或窃取的可能。
中国人民银行开封市中心支行课题组认为,互联网金融存在征信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信誉风险、操作风险、技术风险、收益风险、纵向竞争风险、法律风险、破产关停风险等十个核心风险;要根据互联网金融的运营风险差异,对不同主体实行分类监管、包容性监管、联合监管、综合监管。
龚明华认为,互联网金融存在客户资金安全、客户信息安全和信息系统安全等安全性问题,未经许可超范围经营金融业务以及套现洗钱风险等合规性问题,而且因为串联着社会风险抵御能力相对较差的巨大社会群体,容易对经济社会稳定造成更大的冲击。
童文俊认为,互联网金融潜伏着基础层次的洗钱风险和延伸层次的风险,其中,基础层次的洗钱风险包括在线资金流转所产生的洗钱风险、非面对面交易所产生的洗钱风险和远距离交易便捷性所产生的洗钱风险;延伸层次的洗钱风险包括进入门槛低与借贷资金来源用途不明所引发的洗钱风险、身份认证措施宽松与非面对面交易所引发的洗钱风险、债权清偿风险引发的非法集资、诈骗等洗钱上游犯罪。
防范互联网金融洗钱风险要制定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客户身份识别制度、明确互联网金融所涉及机构的反洗钱义务、建立以“合理怀疑”为基础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郑晓晓认为,互联网金融风险包括规则风险、业务风险和技术风险,其中,规则风险主要表现在法律法规的缺位,以及由其所引发的诸如监管模糊、标准不明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问题;业务风险主要表现在操作运营方面,资金流动性风险及资金的高杠杆率,信用风险及信用信息的交换难,利用互联网金融进行犯罪;技术风险主要表现在技术陈旧、更新不及时,现有的密匙及加密技术落后,TCP/IP协议的安全性差,病毒容易扩散。
洪娟认为,互联网金融风险主要有技术性风险、虚拟性风险、操作性风险、法律法规性风险和监管覆盖风险等,其风险产生的主要来源有对信息技术装备的依赖、互联网的“虚拟性”特点、金融的跨界经营、安全系统欠缺或失误以及法律监管与缺失等。
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与监管要针对互联网的“虚拟性”特点,直面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殊性,从互联网技术层面构筑互联网金融运行安全体系,从金融属性层面规范互联网金融操作流程、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和内控体系,从法律法规层面加大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立法力度,从监管层面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体系,从行业自律层面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潜在风险隐患的防范。
周宇阳认为,互联网金融存在技术风险、法律风险、业务风险、政策风险等风险类型。
金馄、宋良荣通过对互联网金融主体与其他博弈主体的分析,得出信贷类互联网金融风险面临最大的风险就是个人征信体系不健全及监管不足。
曹玲燕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网络安全风险中最突出的是网络钓鱼风险,操作风险中最突出的有支付方式创新带来的风险、消费者操作风险和行业间关联风险,信用风险中最突出的是外部欺诈风险,金融业务风险中最突出的有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利率风险,法律与声誉风险中最突出的是主体资格风险。
关于互联网金融具体业态风险研究包括下列下列五个方面。
(1)第三方支付风险防范与监管,王欢认为,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非金融机构性质使其客户面临更多的风险,如系统安全风险、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风险、信用担保风险、货币创造的顺周期风险、资金管理风险、市场退出风险等。
防范第三方支付风险要建立以人民银行为监管主体的第三方监管体系和安全可靠的客户结算资金管理机制,实行准入制度,严格信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