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生态移民小城镇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长春市乐山镇为例
注重原住社区保护的古镇发展与规划研究——以平乐古镇为例的开题报告

注重原住社区保护的古镇发展与规划研究——以平乐古镇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古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代表,富含丰富的文化历史遗产和地方文化特色。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古镇面临着受污染、被拆迁和受到文化挤压等问题。
因此,研究如何保护和发展古镇,让古镇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已成为当前关注的重要问题。
平乐古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平乐县,是桂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汉族古镇之一,在中国古镇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由于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平乐古镇所面临的环境和文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因此,本研究选择平乐古镇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如何保护和发展古镇,让古镇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平乐古镇的发展和规划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如何注重原住社区保护的古镇发展和规划,旨在为中国古镇发展和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具体来讲,本研究将通过以下方面的调查和分析,达到研究目的:1. 研究平乐古镇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发展现状,分析其古镇文化的现状和特色。
2. 调查平乐古镇原住社区居民对古镇保护发展的态度和期望,分析古镇发展对原住社区的影响。
3. 分析平乐古镇的规划现状和问题,考察现有规划对古镇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4. 探讨如何注重原住社区保护的古镇发展和规划,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方法。
通过本研究的探讨和分析,可以为古镇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可以为更加注重原住社区保护的城市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平乐古镇的历史文化背景、现状和规划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
1. 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调查和资料收集,系统搜集有关平乐古镇的历史和发展现状的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
2. 实地调查法:通过实地考察和走访,深入了解平乐古镇的文化历史、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收集实际资料和信息。
3. 问卷调查法:对平乐古镇的原住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古镇保护和发展的意见和期望,反映社区居民在古镇发展中的角色和利益。
朝阳区乐山镇 长春市南部新菜园

朝阳区乐山镇长春市南部新菜园6月4日,随着引导员的引导140多辆私家车开进了朝阳区乐山镇千顷绿色蔬菜生产基地,这里正在举行端午节蔬菜采摘活动,市民采摘热情高涨,菜农心里乐开了花……为贯彻落实吉林省委实施百万亩棚膜蔬菜建设工程、加快发展农村棚膜经济、积极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推进民生改善,朝阳区乐山镇积极实施千顷绿色蔬菜基地工程建设,2010年11月,朝阳区乐山镇千顷绿色蔬菜基百公顷示范基建成,200栋温室200栋大棚全部建成并转为生产使用。
几年来,乐山镇党委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推进实施“南米北菜,南牧(木)北工,镇区商住,旅游多点分布”的镇域发展战略,以千顷绿色蔬菜基地建设和镇村环境卫生整治为重点,重点抓好五个经济区和一个增长带建设,即以兴中村为中心的绿色蔬菜生产加工经济区、以乐山村为中心的商住旅游经济区、以辛屯村为中心的特种种植养殖综合经济区、以长红村为中心的牧业商贸经济区、以莲花村为中心的优质稻米生产加工经济区,在镇区北部长乐公路以西,二级水源保护区以外,着力发展壮大饲料加工、新型建材、汽车零部件、农副产品加工等项目,增加属地税源,增强发展后劲,建设镇北工业增长带。
通过以上区域的协调发展,促进了产业集聚,形成了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经济发展格局。
实现了镇域经济健康运行,民生工作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到2010年末,全镇社会总产值实现12.1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达到3.9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4.2亿元,第三产业产值达到4亿元。
粮食总产量达到49100吨,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215元。
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4000万元,本级财政收入完成830.6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1亿元。
招商引资完成2400万元。
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民生工作逐年改善农业农村工作:1、全力推进蔬菜基地建设,镇政府把蔬菜基地兴中村百公顷示范区建设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了重大项目按计划落位,基本建设顺利进行,实现了当年租地、当年生产、当年见效的工作目标。
长春市可行性研究报告

长春市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长春市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具有丰富的资源和潜力。
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促进长春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报告旨在对长春市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为长春市未来发展的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背景与概况1.长春市地理环境长春市地处中国东北地区,地处吉林省中部。
长春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之一。
2.长春市经济发展概况长春市以汽车、化工、生物医药等行业为主导,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优势资源。
近年来,长春市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国内生产总值持续稳步增长,成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3.长春市社会环境概况长春市拥有较为完善的社会基础设施和优质的人力资源,具备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投资氛围。
三、可行性分析1.长春市发展优势长春市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资源优势,特别是在汽车制造、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
此外,长春市拥有优良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交通网络,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长春市面临的挑战长春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环境污染严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这些问题对长春市的可持续发展构成重要挑战。
3.长春市发展机遇长春市在当前形势下也面临着众多发展机遇,例如国家支持东北振兴战略、长春市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等。
这些机遇为长春市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行动方案建议1.优化产业结构建议长春市在汽车制造、化工、生物医药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加强环境保护长春市应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加大环保治理力度,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3.促进科技创新长春市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积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长春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五、风险分析1. 产业结构调整风险长春市产业结构调整需谨慎推进,避免出现产业结构调整不当,导致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风险。
中国生态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_翟宝辉

四、中国城市发展的理性选择:生态城市
我国城市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应归纳为32字城市发展目标 即:高水平的管理功能、高效益的转换系统、高质量的环 境状况、高素质的人文环境。为了能够实现 32 字城市发展 目标, 特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1 、建立生态城市,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正确的城市发展观念和建设方针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 前提。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 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 A B )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 简而言之, 生态城市就是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人类社会 生活新的空间组织形式,即为一定地域空间内人 - 自然系统
2005 年第 7 期
・31・
上半年建材行业发展报告
表2 我国2001年与1990年城市人口比较 项 目 城市市辖区人口(万人) 城市市辖区非农业人口(万人) 市镇总人口(万人) 市镇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2001年 30400.7 17753.3 48064 37.7 1990年 17939 11688 30195 26.4 城市人口集中、工业集中,在创造更多财富和繁荣的同 时,也加剧了城市环境甚至是周边环境的污染,造成城市环 境恶化的累加循环。 离开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人们的健康难以 保证, 创造多少财富都没有意义。 因此, 使人们开始怀疑繁荣 昌盛目标是否真的可以实现, 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我们可 能失去正确的发展方向。 这些污染突出表现在水、土、气、声四个方面: 上面提到了城市水源污染问题,有统计显示,我国近一 半的城市河段为Ⅴ类和劣Ⅴ类水质, 有些城市的水源地已经 因为污染问题不得不退出水源地的地位,如北京的官厅水 库。与此同时,地下水的污染也在全国大范围存在,地下 水超采与地下水不同程度的污染同时并存, 正威胁着城市的 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国把土地供应作为宏观调控的两大闸门之一, 足见我国土地之稀缺。 城市化步入加速阶段将更加突显用地 与供地之间的矛盾。然而,城市垃圾、工业和城市建筑工 程排出的废渣、污水处理的污泥和其他固废的不断堆积,一 方面占用了城市的大量土地,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另一方 面一些有毒废物又造成大气、水和土壤的循环污染。 截至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的趋势虽有所减缓, 但整体污染水平仍较高。特别是机动化时代的到来,使城市 氮氧化物浓度长期处于较高水平,而总悬浮颗粒物(TSP ) 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 )都还将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 要污染物, 这些污染离开城市周边支撑系统的生态恢复或发 展思路的彻底改变,仅仅靠技术进步是难以解决的。 城市噪声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特征之一。 在 影响城市环境的各种噪声来源中,工业噪声比例占 8~10%; 建筑施工噪声占 5% 左右;交通噪声比例接近 3 0 %;公共活 动噪声影响面最广,已经达到城市范围的 47% 。 增长(%) 69.5 51.9 59.2
产城一体化与新型城镇化模式的调查研究——以长春市合心镇为例

到中小城市和大城市依 次传播和福射出去。城市功 能 由城 市 的 各 种 结 构 性 要 素决 定 的 城 市 机 能 和 能 力, 是 城市在 一 定 区域 范 围内的政 治 、 经济、 文化、 社 会活 动 中所 具有 的能力 和所 起 的作 用 , 是 多 功 能 的 综合体。产业是城市发展 的支柱和动力源泉, 没有 以产业 为 支撑 的城市 , 很容 易 出现“ 空心 化” ; 城市 是
切 实可行 的工 作预案 。合 心镇 民生 工作水 平不 断提 高, 深入 开展 了走基 层 活 动 , 实行“ 三 个结 合 ” , 把 走 基 层活 动落 到实处 。2 0 1 3年共 走 访 多 家 困难 户 、 责 任 田、 企业 , 收集 意见 建议 3 5条 , 现场解 决 2 5 条. 畅 通 民情 民意 收集渠道 , 发 展壮 大 民情信息 员 队伍 ; 在 区委 、 区政府 的支持 下 , 合心镇 对 违章建 筑进行 有效 治理 , 上半 年 , 拆 除违 章 建筑 2 , 0 0 0平方 米 , 阻 止违
作者简介 : 李雪 , 女, 山东德州人 , 吉林 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 研究生 ; 刘畅 , 男, 吉林 吉林 人 , 吉林大学东
北 亚研 究 院 区域 经 济 学 硕 士 研 究 生 。
・ 29 ・
级 动车 组技 术平 台 , 完 成 了两 个平 台高 速 车 的 国 产 化 生产 , 并实 现 了再 创新 。具体 研 发成果 : 高 速转 向 架技术 ; i 0 0 低 地 板 轻 轨 系统 ; 不 锈 钢 高速 动 车 组 薄 板激 光焊 关键 技术 ; C R C牌 轨道 客 车 ” 被评 为“ 中 国名 牌产 品 ; “ 新 型 B型不 锈 钢 系列 城 轨 车辆 ” 被 评 为“ 国家 自主 创 新 产 品 ” 。据 相 关 资 料 , 未来 1 5至 2 O年 , 将 是 我 国铁 路运 输 、 城 际快 客 运输 、 城 市 地 铁
关于小城镇规划建设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

关于小城镇规划建设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发表时间:2019-09-10T11:11:30.767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2卷12期作者:杨力维[导读] 为此,这篇文章分析了小城镇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为其规划建设生态环境提供了相关对策。
桂平市南木镇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广西桂平 537226摘要:由于规模较小,所以在小城镇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所以,这便导致小城镇中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为此,这篇文章分析了小城镇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为其规划建设生态环境提供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建设;生态环境一、小城镇生态环境现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但是在这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也随之出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保设施建设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协调。
开发土地资源的力度过大,人口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缓慢,造成很多空间资源的出现,而且,土地资源备受浪费,没有科学的规划土地资源的利用。
这样一来,不仅会使空间布局杂乱无章,还会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
在面对污染物时,没有合理的处理措施,而且,并没有制定出关于建设生态环境的规划,在这种情况下,生态环境只会不断恶化。
比如说,有一些小城镇生产活动所排放的污水、废物等得不到合理的处理,只会随意的排放出来,最后流入到生活用水区域,这样一来,不仅会污染周边环境,还会严重伤害生态环境。
2.注重基础设施的投入。
当前情况下,依然存在着不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或者是为了发展经济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这种发展方式有悖科学发展观,而且没有践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规模小,基础设施配套落后。
这种问题普遍存在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
有很多小城镇中自来水资源匮乏,甚至不具备排水设施。
在这些问题的影响下,小城镇的发展速度十分缓慢。
4.广大干部和群众生态环境意识差。
在建设小城镇的过程中,很多领导和地方干部缺少保护环境的意识,总是局限于眼前利益,而去牺牲环境,他们一味追求能够带来巨大经济利益但是会损害生态环境的项目,在这种情况下,极大的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养老模式研究——以乐山市沐川县为例

养老模式概述
分 别为 4 0 . 2 1 %、 4 8 . 4 5 %、 1 1 . 3 4 %。 可见, 中龄 组 所 占老 年人 口
经 验研 究
欠发达地 区小城镇养老模式研究
以乐 山市沐川县为例
冉 勇 陈天柱
【 摘要 】 一 直以来, 欠发达地区 小城镇养老问 题是一个难题, 文 章通过对乐山 市沐川 县养老模式的现状调查, 对欠发
达地区小城镇人 口特征、 养老模式的主要 问题进行分析, 提 出建立以家庭养老模式为基础 , 以机 构养老模式为辅助, 并大力发展社 区养老的综合养老模式的对策建议 。
数 比例 超 过 7 %。 根 据 国 际惯 例 , 6 5 岁及 以上 人 口占总 人 数 比例 到8 . 4 8 %, 比第五次人 口普查高 出3 . 7 9 %。 可见 , 近l 0 年来沐 达N7 %就 被 视 为 步入 老龄 化 社会 。 从 数 据 可见 , 我 国 已经 进入 川县 老 年人 口增 长 速 度 较 快 , 呈 现 出基 数 大 、 比重 大 的特 征 。
2 2 8 1 人 民 论 坛
责 编, 韩 露( 实 目)
三, 选 择 机 构 养 老模 式 的原 因 。 通过调查得知, 机构 养老 是 沐 式 , 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模 式才是切实解决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养
川县老 年人选 择的次要养老方式。 选 择机构养老模式 的主要 老 问题 的主要方式。 因素是 : 子女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 ; 机 构养老比较 自在 , 且生 以家庭养老模 式为核心。 从调查 中我们发现, 大部分 老年
长春市城-郊地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及生态效应分析

长春市城-郊地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及生态效应分析随着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将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效应不降低作为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成为当务之急。
传统的土地利用和生态效应的研究多将关注重点放在区域、市域等较大研究范围内,忽略了对城市快速发展区的研究。
因此,本文以快速城市化的长春市城-郊地域为例,基于遥感影像获取了2001、2007、2011、2016年共四个年份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分析了研究区2001-2016年间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
在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的支撑下,测算了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分析了研究区生态风险等级的分布,旨在为快速城市化地区的生态建设及城市规划提供科学参考价值。
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始终以草地和建设用地为主,两者之和占总面积的比重超过3/4,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逐步由以草地为主向以建设用地为主转变,新增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原有建设用地的外围区域,呈扩张式发展;草地、耕地、未利用地面积所占比重持续减少,林地和水体面积所占比重呈现先增后减的特点。
(2)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状态,2007-2011年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最高,变化程度最剧烈;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整体呈现出中部高、四周低的分布特点,城市土地利用模式逐渐由粗放型转变为內填式,圆环状分布特征愈加显著。
(3)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整体呈下降趋势,2001-2016年间ESV总量降幅达33.1%,年均下降率达2.2%,其中草地和水体对ESV总量的贡献率最高,整体表现为增加;研究区各生态系统服务的单项价值均出现下降,其中水文调节和气候调节对ESV总量的贡献率最高;研究区生态系统的调节服务所占比重持续上升,供给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所占比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
(4)研究区生态风险等级由以较低风险区为主转变为高风险区为主,生态等级分布由西北向东南递减,并以原有风险较高的区域为核心逐渐向东、向南扩展,与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方向表现一致。
关于长春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状况的调研与思考

92ECONOMIC & TRADE UPDATE一、基本情况2016年2月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成立长春新区,覆盖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湖经济开发区、长德经济开发区、空港经济开发区。
规划面积约499平方公里,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长春新区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农民的土地被大规模征用,越来越多的农民正在部分或全部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土地,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被征地农民。
目前,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
2014年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长春高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安置工作实施意见》,《意见》主要包括构建和完善大就业工作格局、鼓励和支持用工单位吸纳和安置被征地农民、建立被征地农民培训和鉴定补贴制度,多渠道安置被征地农民就业、建立服务被征地农民就业的长效机制等多方面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
在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下,全面推进《长春高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安置工作实施意见》实施和落实,收到了积极的成效,极大地推动了被征地农民就业安置工作。
尽管长春新区在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上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来讲,就业的方式还是略显单一,就业的渠道还并不是十分通畅,就业培训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所以要解决几万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就业制度,拓关于长春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状况的调研与思考董 重【摘 要】随着长春新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被征地农民就业安置问题已成为长春新区的民生之本,不仅事关被征地农民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而且事关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大局。
为充分了解被征地农民就业状况,健全被征地农民就业安置联动机制,全面加强和推进被征地农民就业安置工作,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安置问题,2017年9月下旬对全区51个行政村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走访调研,探讨被征地农民就业再就业问题,试图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为被征地农民走出生活困境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被征地农民;就业安置;培训宽就业渠道,开辟就业市场。
“一主六双”背景下的吉林省特色小镇发展模式探究

“一主六双”背景下的吉林省特色小镇发展模式探究作者:邓利梅付广敏来源:《中国市场》2021年第04期[摘要]吉林省特色小镇建设才刚刚起步,但特色小镇概念一经提出便受到市场追捧,在“一主六双”背景下,未来吉林省特色小镇发展空间巨大,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尤其是在长春等中心城市房地产趋于饱和情况下,位于城郊或农村的特色小镇因其政策宽松和宜居宜业,将会迎来新的发展高潮,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一主六双”背景下的吉林省特色小镇发展的四种模式。
[关键词]“一主六双”;特色小镇;农业发展型;工业提升型[DOI]10.13939/ki.zgsc.2021.04.0311 吉林省“一主六雙”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的提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化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培育和发展现代都市圈,必须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合作,形成东北协调开放合力。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吉林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区域协调发展空间布局的意见》(吉发〔2018〕31号),提出打造“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实现吉林省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2 吉林省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分析2019年,吉林省首批55个省级特色产业小镇,2020年,经考核评估淘汰4个。
2020年吉林省创建第二批特色产业小(城)镇共计29个。
截至目前,吉林省省级特色产业小镇共计80个,不同类型的具体数量和典型代表见表1。
从空间布局看,吉林省特色小镇总体分布较均衡,同时也有侧重。
从产业布局看,特色小镇主要包括农业发展型、工业发展型、旅游发展型、商贸物流型等。
在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每个特色小镇更加注重产业、旅游、文化和社区的有机结合,注重生产、生态和生活的一体化发展。
3 “一主六双”背景下的吉林省特色小镇发展模式“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为特色小镇的发展带来了契机,特色小镇的发展也会推动吉林省产业空间布局的落地。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研究_以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为例

市规划 、 建设 、 管理过程中比较 “ 棘手 ” 的问题之一 , 经常因为环境保护与建设发展的矛盾而使之处于两难 的境地。 本文在总结和思辨一般性城市土地利用模式 的基础上 , 借助 GIS 技术对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的土 地利用现状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 结果显示, 因特定 的水域和人工林环境导致净月区总体上生态敏感性较 高 , 按照划分的极高 、 高 、 中 、 低 、 非敏感 5 种生态 敏
LAND-USE MODEL OF URBAN ECOLOGICAL SENSITIVE REGION
— —— A Case Study of Changchun Jingyu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ZHU Guang-ming1, WANG Shi-jun1, JIA Jian-sheng1, WANG Chen-ping1 , HU Hao2
人文地理
文章编号 :1003-2398 (2011 )05-0071-05
2011 年第 5 期 总第 121 期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以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为例 —
朱光明 1, 王士君 1, 贾建生 1, 王陈平 1, 胡 浩 2
(1. 东北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 长春 130024 ;2. 延边大学 地理系 , 延吉 133002 )
但是,近 30 年来,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现代城市甚至是 后现代城市,模式化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很少甚至几乎没有 (专项用地除外) 。事实上,类似以往的那种综合性的城市土 地利用模式也不可能再有。因为城市之间虽有相似,或者所 谓的类型城市,但是在涉及土地利用结构、布局、管理等具 体方面,其差异是显著的,而且是永远的。 土地的生态敏感性是理论上涉及较少但现实中经常遇到 的规划难题。所谓生态敏感性是指生态系统对区域内自然和 人类活动干扰的敏感程度,即生态系统在遇到干扰时相关问 题出现的概率大小和严重程度 。 它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活 力、恢复力,进行生态功能区划的重要指标 。城市用地按
贫困代际传递的城乡对比研究——以长春市为例

政府 制 定 相 关政 策 提供 理 论 借 鉴 ,力 图 实现 高 效 扶 受教 育程 度 与收 入水 平 的相 关性 。
贫 、精 准扶 贫 ,减 少 “贫者 越 贫 ,富者 越 富”的现 象 。
2、就 业 状 况 与 贫 困代 际 传 递
二 、基 本 数 据 分 析 思 路
表 2 就 业状 况 与 收入 水 平 的相 关程 度
子辈年 Phi Correlation Coemcient Pearson C hi—Square 户籍 龄段
Value Approx.Sig Value Asymp.Sig
、
城镇 18-40 0.776
0.000 61.447 0.000
城 镇 4l一60 0.657
O.000 25.892 0.【】(】0
农 村 l8-40 0.483
0.000 30.852 0.000
农 村 41-60 0‘3l6
O.OO1
6.300 0.oo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SPSS通过 相 关性 分 析 ,探 究贫 困 人群 代 际 间受教 育
从 上 表可 知 ,除 了农村 子 辈年 龄 在 41到 60岁的
困 人 口表 现 出一 定 的 稳 定性 ,治 理 贫 困 问题 最 重 要 以摆 脱从 事 农业工 作 命运 ,从 而使 得 贫 困传递 到 下一
的就 是 阻断 贫 困代 际传递 。
代 。第二 ,城 镇 贫困 人群 受教 育 程度 与 收入 水平 的相
在 贫困 范 围 内 ,受 教育 程度 和就 业状 况 对 贫 困代 关性 小 于 农村 贫 困 人 群 受教 育 程 度 与 收 入水 平 的相
精准扶贫与西部贫困地区传统村落的活性保护—— 以乐山市的“中

2019年第5期【摘要】传统村落作为一种“活态遗产”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目前中国对传统村落保护已经取得共识并上升为一种国家行为,这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提供了认识和政治保障。
然而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传统村落相比,西部贫困地区的传统村落却地处偏远的贫困山区,劳动力流失使传统村落的保护雪上加霜。
因此,对于贫困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既要解决这种地域性贫困问题,又要把地域性脱贫与传统村落的保护有效结合起来,而活化利用传统村落的资源,发展传统村落的旅游业是实现传统村落保护和精准脱贫的最佳路径。
【关键词】西部传统村落;精准脱贫;旅游产业;活化利用一、乐山市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的主要困境全国有4157个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国家名录。
乐山市共计六个村落被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
乐山市的中国传统村落是西部地区农耕文明和西部民族文明的文化载体与见证,这些传统村落的民族性和独特性使其极具保护价值。
但这些传统村落的保护现状却并不令人满意,其日渐衰败趋势并没得到有效遏制。
目前对传统村落的保护遭遇着保护意识不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度保障缺失等瓶颈性障碍。
1、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认识不足。
调研发现,不仅当地的村民对传统村落的价值及其保护政策缺乏认识和了解,就连当地基层政府对传统村落相关信息的了解以及保护意识也较为缺乏。
对村民而言,由于受现代化的冲击,很多村民对传统的青石板、小青瓦的原生村落面貌认可度低,更加愿意住上城市现代化楼房。
这种对现代化城市生活的向往也导致村民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不足,甚至还带有强烈的排斥感和嫌弃的心理。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乐山市这六个国家名录中的传统村落除五通桥区竹根镇兴隆里村距离乐山市中区较近以外,其余五个村落基本位于偏远的乡村,距离县城达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部分甚至连客运车都还没有开通,村民主要靠摩托车和步行出行。
交通的可达性和通行能力较差是这六个传统村落面临的共同问题。
除此之外,这六个村落的公共设施和居住环境同样不尽人意,诸如公共照明、消防、街面道路、污水处理、垃圾回收、公共娱乐场所等基础设施缺乏,人畜共处、家禽散养、房屋常年失修等也导致人居环境较差。
大都市近郊生态移民社区治理实践路径研究

大都市近郊生态移民社区治理实践路径研究作者:郭燕朱晓婉来源:《中国市场》2020年第15期[摘要]万鑫苑是成都市龙泉驿区万兴乡生态移民的安置小区,共安置有三个村的村民,万鑫苑小区呈现三村共治的局面。
万鑫苑小区治理从安全服务、党群建设、社区教育、基础设施、文化活动、自组织培育、民政帮扶七个方面着手,治理效果良好,政府治理工作迈上新征程。
[关键词]移民社区;社区教育;小区治理[DOI]10.13939/ki.zgsc.2020.15.0171 概况万鑫苑小区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西河镇阙家村黄泥堰路351号,万兴乡整乡生态移民下乡安置共7个村涉及4个安置小区,其中的观斗村、止马店村、公平村三个村集中安置在萬鑫苑小区。
2018年2月分房结束后,2018年5月逐渐有移民正式入住,万鑫苑移民共1427户,4686人,目前入住率达83%。
万鑫苑移民安置小区呈现三村共治的局面,为更好地为移民提供服务,便于管理,万兴乡政府于2018年7月在三村基础上成立万鑫苑党委筹备委员会,筹备委员会全面统筹万鑫苑日常工作,三村配合完成。
万鑫苑生态移民小区在治理发展过程中,不断整合社区资源,挖掘社区新生力量,培育社区自组织,摸索出适合生态移民安置小区的有效治理经验,为万兴乡其他安置小区的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生态移民历经由村民到居民的过渡,原有的基于熟人社会的人际关系生活模式已然改变,在乡政府和万鑫苑党委筹备委员会的帮助下,移民主动配合万鑫苑党委筹备委员会的工作,积极转变心态,已基本适应移民安置生活。
万鑫苑党委筹备委员会积极开展治理工作,面对移民日渐多元化的需求,始终把解决移民需求作为首要目标,力求拓宽移民收入渠道,解决移民就业问题,弥补生产方式转变带来的收入漏洞,保障安置小区生活安全,构建和谐幸福的小区环境,开展帮扶慰问民政救助工作和文体活动,发展社区教育,完善小区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移民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万鑫苑小区发展治理的有效路径。
小城镇建设的生态学途径

小城镇建设的生态学途径
牛宝峰
【期刊名称】《品牌与标准化》
【年(卷),期】2009(000)012
【摘要】发展中小城市,是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举措,是避免人口过度向少数中心城市集中,减轻大城市的人口、就业和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
小城镇如何在与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获取市场和人才是小城镇建设成败的关键。
而如何发挥生态学在小城镇建设中的作用,又是建设各具特色和吸引力的关键。
【总页数】1页(P)
【作者】牛宝峰
【作者单位】台安县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321
【相关文献】
1.小城镇建设的生态学途径
2.基于生态学理念的小城镇建设研究
3.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山地小城镇建设规划——以重庆柳荫镇为例
4.搞好小城镇建设是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有效途径之一——对蓟县邦均镇小城镇建设与再就业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5.环境生态学在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乐山镇发展与民生双推进

乐山镇发展与民生双推进
于洋
【期刊名称】《《吉林农业》》
【年(卷),期】2011(000)009
【摘要】长春市朝阳区乐山镇政府带领全镇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打基础、惠民生、争一流”的总体要求,坚持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充分调动、发挥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了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突出重点,经济工作健康发展。
全镇社会总产值实现12.1亿元,年
均递增15%。
其中:农业总产值达到3.9亿元,
【总页数】1页(P5-5)
【作者】于洋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
【相关文献】
1.乾县对北部旱腰带地区果业发展新路子的探索——梁山镇东岭村发展双矮苹果产业的思考 [J], 苏增兵;
2.景区小镇由服务型向自主发展型转变策略研究--以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镇“洋家乐”发展模式为例 [J], 葛丹东;王虹
3.把握发展趋势推进“三个集中”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余姚市临山镇发展纪实 [J], 无
4.牟山镇农家乐发展与耕地保护矛盾研究 [J], 郑起超
5.坚决打赢疫后重振民生保卫战和经济发展战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省政协召开推进疫后重振奋力夺取“双胜利”专题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编 [J], 本刊编辑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065.提升人居环境品质背景下的城市设计实施路径——长春市城市设计实施管控的探索

提升人居环境品质背景下的城市设计实施路径——长春市城市设计实施管控的探索曹宇,周扬,徐美莹摘要:城市设计是塑造风貌特色,提升人居环境品质的重要工具,但由于其本身不具有法律效力,在城市设计付诸实践时,其管控思想“流失”严重,无法成为“有用的城市设计”。
长春市是住房城乡建设部确定的第一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之一,针对城市设计实施效果欠佳的问题,长春市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的积极探索,即通过对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流程的梳理和剖析,结合本地城市设计编制与管理现状,抓住城市设计实施管控的关键环节,提出解决本地问题的“全流程”城市设计实施管控策略:规划条件环节——基于城市设计要素纳入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优化;方案审查环节——多主体、弹性动态的方案审查制度;竣工验收环节——竣工验收城市设计指标技术审查机制,以保障城市设计成果稳定、精确地落实,在科学的城市设计编制方法、全过程的法定支撑、弹性动态的管控策略、独立有效的组织机构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关键词:城市设计,实施路径,管控流程1引言当下,城市设计在营建高品质城乡人居环境、打造城市特色风貌、促进城市转型发展的作用已成为多方共识,城市设计工作亦受到广泛关注。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
”2017年3月,住建部下发《关于将北京等20个城市列为第一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的通知》,以期在探索城市设计编制技术、实施管控路径等方面有所突破,保证城市设计科学合理、好用、适用,并能有效总结推广经验,全面推动我国新时期城市设计工作的开展与实施。
吉林省长春市是住房城乡建设部确定的第一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之一,针对城市设计实施效果不佳的难题,长春市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即通过诊断与梳理城市设计实施管控流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制约城市设计要求实施落地的关键环节进行剖析,提出各个环节针对性的方案,对城市设计管控体系、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明确的优化策略与方法,以期使得城市设计能在实施管控全过程发挥应有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临生态移民小城镇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长春市乐山镇为例
发表时间:2019-10-21T09:54:19.2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作者:梁岩付阳
[导读]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当中提出“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
”
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当中提出“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
”位于生态敏感区、未实施生态移民的乡镇发展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面临这种情况,生态移民型小城镇的阶段性发展路径的选择成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措施。
本文以长春市乐山镇为例,详细表述了位于水源地保护范围内的乐山镇发展面临的具体困境,提出明确发展目标、发展思路,阶段性发展策略,切实做到从经济发展到土地规划的全面落实。
希望以乐山镇的规划实践项目为案例,为其他城市生态敏感区内小城镇的发展提供参考,提出更多科学合理的实施措施。
关键词:生态移民;多规融合;阶段性发展;资源均衡
引言
生态敏感区乡镇的发展呈现出终极发展目标明确,阶段性的发展路径缺失的问题,这导致乡镇经济发展困难、产业发展受限、生态保护措施难以落实、农民经济收入低、人口流失严重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以长春市乐山镇为案例,以生态环境保护为规划要求、以经济发展为乡镇建设的目标、以“多规合一”为土地利用规划的根本,为乐山镇提出了远期落实生态移民策略、实现乡镇撤并,近期采取“生态坚守、资源重塑”的阶段性发展策略,保证乐山镇未来十年实现生态环境改善、以环保企业代替现有粗放型制造业、经济稳步增长以及公共服务设施质量提升。
1.生态移民
1.1生态移民概念的理解
生态移民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科学家考尔斯提出,他认为生态移民是出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而实施的移民[1]。
任耀武在国内最早提出生态移民的概念,即生态移民是生态农业思想在移民中的应用,又可成为“可持续性移民”或“可承受开发性移民” [2]。
1.2生态移民实施的风险
生态移民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我国诸多生态敏感地区也得到了有效的实践,但生态移民也将面临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3]。
生态移民是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去换取更多人的利益,因此在实施该政策时容易引起一定的社会矛盾冲突;在实施移民后还存在移民贫困的潜在危险,无法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将导致移民的经济收入降低导致贫困的现象;生态移民主要是将生态保护区内的居民迁移到其他的地方居住和生活,但原居住地的文化内涵将无法保留。
2.生态移民型小城镇发展面临的困难
面临生态移民的小镇其发展处于一个尬尴的境地,既要全面的开展经济建设、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又要考虑到未来乡镇移民的结果。
生态移民型小城镇发展面临的困难总结为以下四点:第一,政策制定的公平性,生态移民属于区域性移民,在政策的制定上需要考虑到移民群体的经济补偿、生活安置和就业问题,所谓公平性是指被移民群体与生态修复受益群体之间的公平性,利益牺牲方应受到一定倾向性的补偿政策,但该政策制定存在一定难度,实施层面将面临更多的实际困难;第二,时间的不确定性,对于生态移民政策在生态敏感区实施是广泛认可的,但对于不同区域的实施时间根据生态环境修复的迫切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一些小城镇明确生态移民是其发展的最终结果但却不知具体的实施时间,这将导致城镇的发展受到严重的约束;第三,投资建设的时效性,城镇发展建设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将先于其他工程,面临生态移民的小城镇其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拖拉、不连贯、质量低、效果差等问题,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仅能保证有设施无法保证使用的舒适性、便利性等问题;第四,企业发展的不稳定性,在生态移民型小城镇中,由于历史原因仍然存在一部分企业,地理位置、产品类型、产量、污染物排放、运输量等问题都对小城镇的生态环境有着严重的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前景、增产、扩建等问题都将受到生态环保要求的制约,一旦实施生态移民政策,该企业将面临重大的变故风险。
3.乐山镇发展困境解读
乐山镇发展面临的困境主要存在于政府、企业和村民三个方面。
对政府而言,乐山镇地形北部狭长,南部广阔腹地均位于新立成水库二级水源地保护范围内,有意投资的企业可选择用地范围有限,投资意向较少;受到环保要求的严格约束,企业准入标准较高,产业类型受到限制;南部水源地保护范围内禁止新建、扩建建筑,因此居民改善居住环境的需求迟迟得不到满足;政府面临水源地保护得硬性要求,还需要解决招商引资的经济发展要求,同时还要开展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需求。
对于企业而言,乐山镇现有企业均为高污染排放型企业,例如水泥厂、饲料加工厂、药厂等,企业的排污均为达到环保排放要求,甚至有的企业仍然在二级水源保护地范围内,这部分企业面临着转型或者迁移厂址,但乐山镇将面临着税收骤减;而意向投资企业基本为旅游型产业和有机种植企业,如温泉度假酒店、有机蔬菜种植园等,而这部分企业的开发建设又面临着缺少土地指标和建设使用年限的问题。
对于村民而言,一方面村民的增收的方式与环保要求相违背,全镇企业较少,农民收入基本依靠种地;另一方面南部水源地保护范围内村庄多、村民人数相对较多,需要改善居住环境、增加住宅数量的需求更加迫切。
4.乐山镇发展路径与实施策略
4.1乐山镇阶段性发展路径
对于面临生态移民的乐山镇,在目前经济增长与村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双重压力下,提出采用明确发展目标、先行“多规合一”、生态举措实施、公共服务设施集中以及企业“舍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思路。
改变发展思路,确定生态旅游小镇的阶段性发展目标;以“多规合一”作为规划的先决条件,将乐山镇生态保护红线、水源地保护界线、林地、永久基本农田等内容进行划定,确定可利用土地的范围集中在镇区以及镇区以北的三个村民集中点;实施生态移民的具体措施,首先明确企业准入标准、农业种植要求,其次制定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的居民点迁并方案;对乡镇企业的发展采用“舍出去、请进来”的策略,要求不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企业另行选址,将符合生态准入标准的企业引进来;根据调整后的村民集中点调整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尤其是小学、卫生所和养老院,将政府投资集中化,建造高品质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
4.2资源重塑,整合有效土地
将“多规合一”的规划成果作为乐山镇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依据,权威、准确的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水源地保护界线、林地、永久基本
农田等用地,确定可建设用地范围集中在镇区及其周边、镇区北侧三个村民集中点。
考虑到乐山镇面临生态移民的阶段性发展,采取弹性土地供应,将可利用土地指标确定后,建设项目以镇区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将大型投资项目或旅游资源型项目布置在北侧功能组团当中。
4.3生态坚守,保护水源地安全
严格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做好各种垃圾的处理工作,保护森林和水源,使镇域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的保护。
规划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南部居民点集中以及完善监控体系四个方面实施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建立镇域生态安全格局以及城市饮水安全保障体系。
5.结语
在国家乡村振兴的战略引导下,面临生态移民的城镇发展应当将生态修复作为规划的首要依据,深入了解小城镇的资源特色、建设目标、居民诉求,分步骤、分阶段的推进生态移民策略,既有阶段性的发展思路又有长远的实施构想,实现既要经济发展又要生态保护的阶段性发展目标,为全面实现生态移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欢欢,李波,孙特生,侯鹰.《国内生态移民研究综述》管理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 2010.
[2]任耀武,袁国宝,季凤瑚.《试论三峡库生态移民》现代农业化研究 1993.03.
[3]隋燕娜,秦月.《对草原生态移民风险分析即处理对策》内蒙古统计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