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穿刺失败后的沟通技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穿刺失败后的沟通技巧

静脉穿刺是治疗疾病、抢救生命不可缺少的必须手段,也是儿科最基本、最常见、最重要的一项治疗手段。儿童作为特殊群体,多数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情感,且血管较成人短、细、弯、不易回血,穿刺难度大,依从性差,存在家长对护士的期望值普遍过高等,一旦穿刺失败后家长出现的高情绪反应,直接影响了医患和谐及治疗效果。部分情绪激动者,不但干扰了正常工作秩序,也为护患纠纷埋下了隐患。作为与孩子打交道的护理工作者应熟知儿童是一些特殊的人群,工作中应认真分析原因,加强基本功训练,熟练掌握沟通技巧,避免不良事件发生。穿刺失败原因及应对措施有。

1 外界因素

1.1 房间光源不足尤其是晚夜间易出现反光现象或光线暗淡不足,此时若行静脉穿刺,易出现判断偏差,致使穿刺成功率下降。

1.2 秋冬季室温过低部分患儿保暖措施不到位,末梢循环差,手足凉,致使四肢血管收缩变细充盈不足,进一步增加了穿刺难度。

应对措施:①选择合适的光源,必要时备穿刺灯。②做好保暖;温水浸泡揉搓穿刺肢体(水温<40℃),促进血液循环;运用药物喜辽妥涂抹穿刺处,使血管扩张。

2 患者因素

2.1 特殊人群高热、呕吐、腹泻、休克、肥胖或长期输液等患儿,血管弹性差、萎闭、充盈不足、暴露不明显,加大穿刺难度,易致穿刺失败。如严重脱水循环衰竭的患儿,由于血流灌注较差,血流速度较慢,致血管充盈不明显,穿刺后可能无回血或回血较慢。对于发热患儿,由于高热使患儿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穿刺时易刺破血管。长期输液的患儿,因反复穿刺易导致毛细血管破裂、痉挛和出血,增加了穿刺难度。肥胖的患儿:因为皮下脂肪较厚,血管暴露不明显,血管的深浅度不好把握,易降低穿刺成功率。

2.2 合作依从性差多数患儿的恐惧感,在穿刺时往往躁动不安,家长宠爱孩子,穿刺无法固定或固定不得力。

2.3 家长缺乏相关的医学知识多数家长是非专业人士,对儿科常见的液体外渗缺乏一定的认识,一旦发现液体外渗尤其揪心,担心给孩子留下一些后遗症。

应对措施:①特殊患儿固定专人负责,熟练掌握穿刺技巧。针对不同情况做好穿刺准备。对于严重脱水循环衰竭的患儿,穿刺时应格外小心,通常沿选定的血管走行方向缓慢进针,当针刺入血管不见回血时,应稍等片刻再抽吸,如果仍无回血,但明显感觉有刺入血管的落空感时,此时不用慌忙拔针,可稍观察片刻

或试着注入生理盐水3~5 ml,如果推注液体顺利无阻力、局部皮肤无肿胀,即可判定穿刺成功。对于长期输液的患儿,要注意保护血管,可选择使用静脉留置针,以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与恐惧。一般可将头皮静脉作为首选,因为小儿头皮静脉网丰富,血管浅表清晰易辨,便于固定和家长看护,易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对于肥胖儿童,因为皮下脂肪较厚,血管深浅不一,可在手指探摸下进行穿刺,具体方法为用大拇指指尖沿着血管的凹陷方向进行探摸,顺着血管走行在皮肤表面作一标记,消毒后在顺标记线处行穿刺。也可采取穿刺点上方6 cm 处止血带二次结扎的方法,具体操作:在穿刺点上方6 cm处扎止血带约1~2 min 后,迅速将止血带松开约30 s后,再次在此部位扎上止血带,利用两次止血带结扎之间血管内血流被阻断后又瞬间充盈来提高穿刺成功率,临床上我们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②给予患儿安抚,多说鼓励话或听音乐、玩玩具等分散注意力。并积极与家长做好沟通解释,取得家长的配合,固定好患儿,不让其身体扭动。③加强巡视,穿刺成功且固定后,要勤巡视、勤观察,及时发现胶布松动、针头移位、局部肿胀等情况后,及时采取补救,保证输液的顺利进行。

3 护理人员自身因素

3.1 精神因素过度紧张:是儿科护士操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负面心理,低年资护士表现尤为凸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患者家属对医疗行业的要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随之护理职业的风险也越来越高,面对此种种压力,无形之中就形成了浓郁的紧张气氛,极易导致穿刺失败。倔强:部分护士在静脉穿刺失败后,产生不服输的心理,尤其是高年资护士,因为虚荣心原因,多次穿刺失败后也不替换冲刺部位。焦虑急躁:个别护士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缺乏足够的自信心,遇到血管条件不好的患儿,便表现出底气不足,加上超负荷的工作,常常令她们感到焦虑不安,容易导致穿刺的失败。

3.2 基本功较差,技术水平不高部分患儿由于自身血管条件差,暴露不明显或血管充盈不足,依从性较差,加大了穿刺难度。个别年轻护士由于缺乏穿刺经验,不能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结构特点与穿刺技巧,如穿刺手法:进针角度偏大。止血带:扎得太紧或太松,不能阻断静脉回流使血管充盈不足,穿刺时易失败。进针过快:还未回血,针头已刺破血管壁,退针时见到回血或穿刺前不慎或潜行过多穿破血管壁,致穿刺失败。准备不足:穿刺前充分准备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重要环节之一,多见于穿刺前未认真检查穿刺针头质量;穿刺者手上有油脂,针头易滑动穿破血管壁;局部毛发未剃,血管暴露不明显;固定不牢等均易穿刺失败。个别护士未完全掌握小儿静脉的解剖位置,血管选择不当。

3.3 服务意识淡漠,缺乏沟通技巧,健康宣教不到位,未能做到规范告知:个别护士责任心不强,缺乏耐心,工作忙碌时心浮气躁,忽视说话方式,规范告知不到位,未提前告知家长进行静脉输液的相关注意事项。

应对措施:①穿刺者应保持稳定的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无论血管穿刺难易,周围压力多大都必须保持冷静,不要被患儿家属的情绪感染,千万不能操

之过急,越急成功率越低,同时积极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消除患儿的恐惧感,既有利于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又有助于减少医患纠纷。②建立长效措施:制定护理岗位练兵计划,苦练穿刺基本功,对入科2年以内护士,交班时每天汇报穿刺中遇到的问题,大家一起帮助解决并给予鼓励,增强其自信心。采取院内进修:固定专人进行小儿静脉穿刺带教培训,对穿刺难度较大的小儿安排技术熟练的护士操作,建立静脉穿刺失败登记本,在周会上加以分析讨论,不定期进行静脉穿刺操作比赛。③针对不同患儿,熟练掌握穿刺技巧:穿刺手法儿科多采用直刺法,因为小儿头皮静脉浅表细小,这样执针减少了手指与头皮间的摩擦,使针头与血管紧贴,操作者可随意掌控针头进入血管的深度,进针角度因人因血管而异,一般针头与皮肤呈10°~15°。止血带松紧适宜,一般以能插入一手指为宜。进针速度宜缓慢,因小儿血管壁薄,针尖易穿透管壁。血管选择:应熟知小儿头皮静脉特点和解剖位置,护士要轻、稳、慢、准,选择自己认为有把握的血管,尽量避开骨隆突处。如额正中静脉粗、直、不易滑动便于固定,同时患儿活动不受影响且便于看护,通常首选;额浅静脉与颞浅静脉浅、直,虽然暴露明显、不滑动,但血管较细,穿刺难度也很大。认真做好穿刺前期的准备工作,如体位准备:患儿仰卧位,一个家长双手绷紧患儿的头皮,双臂轻压患儿的双肩使其相对固定,另外一个家长给患儿膝关节制动。胶布的准备:备一条足够缠绕患儿头部一圈的胶布,为防止粘患儿的头发,胶布两端留余10 cm,将中间大部分对折粘在一起。皮肤的准备:剃掉穿刺点周围毛发,以利于胶布固定。④转变服务意识,加强沟通技巧培训:加强责任心培训,讲解沟通技巧知识,端正工作态度,关注细节服务,学会换位思考,不能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及时调节心态,用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位患者,及时向家长进行一些预见性的交流,如解释小儿静脉特点、穿刺难度及穿刺后的注意事项,取得家长的理解及配合。如果穿刺失败时,不可仅埋怨患儿的血管不好,要主动道歉,认真倾听家长的诉说,及时关心患儿,态度和蔼可亲,无论患儿家长是多么的难沟通,孩子是可爱的,多在家人面前说孩子的好,逗逗她,家人心里就会很舒服。这样为建立护患合作和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多数家长在真诚和友善沟通中能够谅解。

4 其他

4.1 儿科护士经常处于患儿哭闹的嘈杂环境中,除付出较大的体力劳动外,还要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容易造成负面心理负担,超负荷工作状态,嘈杂环境刺激,使护士身心疲惫,工作状态相对减弱,影响了与患儿家长的沟通交流。

4.2 社会因素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静脉穿刺时看到哭闹不止的孩子多数家长心疼不已,个别家长要求护士必须一针见血,有的家长甚至用威胁口气,这样无疑对护士静脉穿刺造成了较大压力,本来能穿刺成功的血管由于过度紧张而失败。

应对措施:①设立专门的静脉穿刺室,减少穿刺者心理因素的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不仅与穿刺者的技术水平有关,也受心理、周围环境影响,因此穿刺者必须具备良好心理素质,保持情绪稳定,多与患儿家长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信任感,才能减少失败率,必要时可请家长避开,为护士营造一个相对安静的工作环境。②适当减压,护士长及时关注护士心态,要适时疏导,缓解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