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第一章

合集下载

土木建筑基础工程课件--第一章基础工程绪论资料

土木建筑基础工程课件--第一章基础工程绪论资料

6/16/2019
基础工程课件
3)地基基础事故累见不鲜,有时甚至酿成重大 损失。而一旦发生了地基事故,弥补和整治是 费钱、费力又费时的事。
工程事故常常由地基事故所引起,例如国际水 利工程的统计表明,自1830年以来,大坝失事 中有25%可归咎于地基事故。而造成基础工程 事故的原因有勘测、设计或施工的失误,环境 气候的变化,乃至使用的不当等,有时这些原 因可以同时存在。某一环节失误或者考虑不周 就可能酿发事故。
基础工程课件
地基土为世界罕见的软弱土,层厚达25m。因此,墨西哥城艺术宫严 重下沉,沉降量竟高达4m。临近的公路下沉2m,公路路面至艺术宫 门前高差达2m。参观者需步下9级台阶,才能从公路进入艺术宫。这 是地基沉降最严重的典型实例。
6/16/2019
基础工程课件
墨西哥博物馆不均匀沉降
6/16/2019
基 础 工 程概 论
主讲教师:徐亚利 合肥学院建工系
第1章 绪论
一、基础工程学的研究对象
基础工程学研究的对象是各类建筑物(房屋建 筑、桥梁建筑、水工建筑、近海工程、地下工 程等)的地基基础和挡土结构物的设计和施工, 以及为满足基础工程要求进行的地基处理方法。
可以认为基础工程是岩土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即用岩土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去解决 地基基础方面的工程问题。由于基础是建筑物 结构的一部分,在基础设计中需要大量的结构 计算,所以基础工程学也与结构计算理论和计 算技术密切相关。
6/16/2019
基础工程课件
广州建筑物坍塌
6/16/2019
基础工程课件
6/16/2019
基础工程课件
6/16/2019
基础工程课件
建筑物墙体开裂

基础工程教案 第一章

基础工程教案 第一章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概述任何建筑物都建造在一定的地层上,建筑物的全部荷载都由它下面的地层来承担。

受建筑物影响的那一部分地层称为地基,建筑物与地基接触的部分称为基础。

桥梁上部结构为桥跨结构,而下部结构包括桥墩、桥台及其基础。

基础工程包括建筑物的地基与基础的设计与施工。

地基与基础在各种荷载作用下将产生附加应力和变形。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与安全,地基与基础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变形也应在允许范围之内。

根据地层变化情况、上部结构的要求、荷载特点和施工技术水平,可采用不同类型的地基和基础。

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与人工地基。

未经人工处理就可以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基称为天然地基。

如果天然地层土质过于软弱或存在不良工程地质问题,需要经过人工加固或处理后才能修筑基础,这种地基称为人工地基。

基础根据埋置深度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

通常将埋置深度较浅(一般在数米以内),且施工简单的基础称为浅基础;若浅层土质不良,需将基础置于较深的良好土层上,且施工较复杂时称为深基础。

基础埋置在土层内深度虽较浅,但在水下部分较深,如深水中桥墩基础,称为深水基础,在设计和施工中有些问题需要作为深基础考虑。

桥梁及各种人工构造物常用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当需设置深基础时常采用桩基础或沉井基础,而我国公路桥梁应用最多的深基础是桩基础。

目前我国公路建筑物基础大多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少部分用钢结构。

在石料丰富的地区,就地取材,也常用石砌基础。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抢修、建临时便桥)采用木结构。

工程实践表明:建筑物地基与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的优劣,对整个建筑物的质量和正常使用起着根本的作用。

基础工程是隐蔽工程,如有缺陷,较难发现,也较难弥补和修复,而这些缺陷往往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物的使用甚至安全。

基础工程的进度,经常控制整个建筑物的施工进度。

基础工程的造价,通常在整个建筑物造价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尤其是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或深水中修建基础更是如此。

因此,对基础工程必须做到精心设计、精心施工。

第一章基础工程学绪论与基础知识

第一章基础工程学绪论与基础知识
1272:复工,经6年,至7层,高48m,再 停工
1178:至4层中,高约29m,因倾斜停工 1173:动工
原因:
地基持力层为粉砂,下面为粉土和粘土
层,强度较低,变形较大。
21
比萨斜塔
处理措施
1838-1839:挖环形基坑卸载 1933-1935:基坑防水处理
基础环灌浆加固 1990年1月: 封闭 1992年7月:加固塔身,用压重
1.3 本学科发展概况
作为工程技术,基础工程是一项古老的工艺。如前所述, 只要建造建筑物,注定离不开地基和基础。因此,作为一项 工程技术,基础工程的历史源远流长。但过去人们只能依赖 于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能工巧匠的技艺更新来发展这项技 术,囿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基础工程还未能提炼成为系 统的科学理论。
虎丘塔
24
• 地基土为世界罕见的软弱土,层厚达25m。因此,墨西哥城 艺术宫严重下沉,沉降量竟高达4m。临近的公路下沉2m, 公路路面至艺术宫门前高差达2m。参观者需步下9级台阶, 才能从公路进入艺术宫。这是地基沉降最严重的典型实例。
25
墨西哥博物馆不均匀沉降
26
重 庆 武 隆 滑 坡
27
地基基础的重要性
钢筋混凝土 扩展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 筏板基础 箱形基础
柱下独立基础 墙下条形基础
桩基础 沉井基础 沉箱基础 地下连续墙基础 组合型深基础
10
地基与基础的组合形式: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天然地基上的深基础; 人工地基上的浅基础;人
工地基上的深基础。
11
1.2 基础工程的内容
Hale Waihona Puke 基础工程基础工程的设计 基础施工 监测
参考文献
• 华南理工大学等四校,《地基及基础》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陈希哲编著,《土力学地基基础》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 吴湘兴主编,《建筑地基基础》第一版,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周汉荣主编,《土力学地基与基础》第二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王成华主编,《基础工程学》第一版,天津大学出版社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 《高层建筑箱形和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 6-99 •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基础工程

基础工程

《基础工程》知识要点第一章绪论地基基础的概念,分类:1.基础通常指:建筑物最下端与地基直接接触并经过了特殊处理的结构部件。

(承上启下)2.地基是指:建筑物下方承受建筑物的荷载并维持建筑物稳定的岩土体。

3.地基分类:天然地基:不需处理直接放置基础的天然土层。

人工地基:需要人工加固或处理后才能修建基础的土层。

4.基础分类:浅基础:一般基础埋深<5m,或基础埋深>5m但小于基础宽度.深基础:基础埋深>5m.应采用特殊的结构形式、特殊的施工法。

地基基础设计时荷载取值的规定: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与相应的抗力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作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标准组合。

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2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作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准永久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允许值3 计算挡土墙、地基或滑坡稳定以及基础抗浮稳定时,作用效应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4在确定基础或桩基承台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作用效应和相应的基底反力、挡土墙土压力以及滑坡推力,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作用的标准组合5基础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用,但结构重要性系数(γ0)不应小于1.0。

地基基础设计时荷载取值的规定地基变形的类型及应用按基变形特征分:沉降量:基础中心的沉降量沉降差:相邻两个单独基础沉降量的差倾斜:单独基础在倾斜方向两端点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局部倾斜:砖石承重结构沿纵墙6-10米内两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

第二章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原理基础的类型:按材料分类:砖基础,毛石基础,灰土及三合土基础,砼及毛石砼基础,钢筋砼基础按构造分类:无筋扩展基础,扩展基础按受力性能分类:单独基础(柱下单独基础,墙下单独基础),联合基础(十字交叉,筏板,箱形),条形基础(墙下条形基础,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柱下十字形基础)基础的埋置深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埋置深度是指: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深度。

基础工程-第一章 地基基础的设计原则(2007.3)

基础工程-第一章 地基基础的设计原则(2007.3)

乙级 丙级
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荷载分布均匀的七层及七层以下民 用建筑及一般工业建筑物;次要的轻型建筑物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对短暂情况,可根据需要按正常使用极限状 态设计;对偶然情况,可不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1-1-2 基础工程设计的任务
主要任务:结构效应分析。 1、基础结构作用效应分析:确定由于上部结构荷载、 地基反力作用,在基础结构上的作用效应,即基础结构内 力:弯矩、剪力、轴力等。 2、根据拟定的基础截面进行基础结构抗力及其他性 能的分析,确定基础结构截面的承受能力及其性能。 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根据材料和结构对作用的 反应,可采用线性、非线性、塑性理论计算;按正常使用 极限状态设计时,可采用线性理论计算,必要时采用非线 性理论。计算结果均应小于基础材料的抵抗能力。
1-2-3 地基基础设计基本规定
1、一般规定 根据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及长期荷载作用下地基 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程度,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规 定: 1 . 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计算均应满足承载力计算的有关 规定; 2 . 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均应按地基变形 规定; 3. 表1-8所列范围内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可不作 变形验算,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仍应作变形验算: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 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 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
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时; 相邻建筑距离过近,可能发生倾斜时; 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 成时。 4、对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 挡土墙等,以及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和构筑 物,尚应验算其稳定性; 5、基坑工程应进行稳定验算; 6、当地下水埋藏较浅,建筑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存 在上浮问题时,尚应进行抗浮验算。

基础工程,课件,础第一章,基础工程,绪论

基础工程,课件,础第一章,基础工程,绪论

原因: 地基持力层为粉砂,下面为粉土和粘土 13 层,强度较低,变形较大。
虎丘塔
倾斜 概况:位于苏州市虎丘公园山顶,落成 于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全 塔7层,高47.5m,塔的平面呈八角形。
问题:塔身向东北方向严重倾斜,塔 顶离中心线已达2.31m,底层 塔身发生不少裂缝,成为危险 建筑物而封闭。 原因:坐落于不均匀粉质粘土层上, 产生不均匀沉降。 处理:在塔四周建造一圈桩排式地下 连续墙并对塔周围与塔基进行 钻孔注浆和打设树根桩加固塔 14 身,获得成功。
21
1、生产实践阶段
赵州桥-- 隋炀帝 1400多年
长城 -- 秦、明各代
应县木塔
辽 900多年
22
2、理论基础阶段
工业革命 城市建设、水利工程、桥梁道路 土力学 工程地质学 强度理论、变形固结理论、渗流理论 土压力理论 边坡稳定分析法 施工技术、机具、测试等发展,……
23
3、发展应用阶段-地基方面
地基处理方法发展—各种类型
1. 排水预压法:堆载预压、真空预压 2. 夯实法:重锤夯实法、强夯法 3. 加筋复合地基法:竖向、横向加筋 4. 振密法:水冲、其他人工震动 ………..
24
3、发展应用阶段-基础与施工技术方面
基础设计方面 1. 补偿式基础 2. 桩筏基础 3. 桩箱基础 4. 巨型钢筋混凝土浮运沉井基础 …………… 基坑支护、滑坡治理方面 1. 盾构、顶管 2. 地下连续墙 3. 深层搅拌水泥土挡墙
设计—主观、客观相统一
19
地基基础分类荷载和承载力计算
D
D
20
二、基础工程发展概况
作为工程技术,基础工程是一项古老的工 艺。如前所述,只要建造建筑物,注定离不开 地基和基础,因此,作为一项工程技术,基础 工程的历史源远流长。但人们只能依赖于实践 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能工巧匠的技艺更新来发展 这项技术,囿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基础工 程还未能提炼成为系统的科学理论。

基础工程教案优选全文

基础工程教案优选全文
应组织有关人员全面了解工程的技术要求,详细进行现场调查,搜集和了解该工程的技术资 料,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机具设备材料供应及劳动力等因素,编写出切合实际, 具有较高的预见性和可靠性的施工设计。 1.编写施工设计需要掌握的技术资料 (1)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报告和附图。 (2)钻孔灌注桩设计图,包括桩位平面图、桩身结构设计图、钢筋笼制作图。 (3)施工场地及邻近区域地表和地下电缆、管道和其他工程设施或障碍物的资料。 (4)工程合同书与超过有关规范的工程质量要求的文件。 (5)施工场地供电、供水、排污运渣条件等资料。 (6)国内外同行当前的技术水平,以及新机具、新工艺、新方法和有关经济技术的资料。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反循环回旋钻机成孔的工艺如图所示 。泥浆由钻杆与孔壁间的环状间隙流 入钻孔,然后,由砂石泵在钻杆内形 成真空,使钻下的土渣由钻杆内腔吸 出至地面而流向沉淀池,沉淀后再流 入泥浆池。反循环工艺的泥浆上流的 速度较高,排放基础施工技术 第二节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1 .夯填粘土; 2 .护筒
搭设平台固定护筒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四)泥浆的准备 在粘土中钻孔,可采用自造泥浆护壁;在砂土中钻孔,则应注入制备泥浆。护壁泥浆是由高塑性 粘土或膨润土和水拌合的混合物,还可在其中掺入其他掺合剂,如加重剂、分散剂、增粘剂及堵 漏剂等。 泥浆是由粘土、清水和泥浆化学处理剂按一定的配比拌制而成。 泥浆有稳定孔壁与悬浮和携带钻渣的能力。 泥浆的基本性能指标有:比重、粘度、胶体率、含砂率、稠度和PH值。 护壁泥浆一般可在现场制备,制备泥浆应达到一定的性能指标,膨润土泥浆的性能指标如表所示 。 根据泥浆循环方式的不同,分为正循环和反循环。根据桩型、钻孔深度、土层情况、泥浆排放条 件、允许沉渣厚度等进行选择,但对孔深大于 30 m 的端承型桩,宜采用反循环成孔及清孔。 正循环回旋钻机成孔的工艺如图所示。泥浆由钻杆内部注入,并从钻杆底部喷出,携带钻下的土 渣沿孔壁向上流动,由孔口将土渣带出流入沉淀池,经沉淀的泥浆流入泥浆池再注入钻杆,由此 进行循环。沉淀的土渣用泥浆车运出排放。

基础工程课后题答案

基础工程课后题答案

基础工程课后题答案基础工程课后题答案第一章线性代数1. 如何计算矩阵的秩?矩阵的秩指的是矩阵中线性无关的行或列的个数。

可以通过高斯消元法将矩阵化为行简化阶梯矩阵,然后数出非零行的个数。

2. 什么是特征向量和特征值?在矩阵运算中,存在这样一对向量和数,满足矩阵和向量相乘,得到的结果等于向量与数的乘积。

这里的向量称为特征向量,数称为特征值。

3. 如何求解线性方程组?可以使用高斯消元法或克拉默法则进行求解。

高斯消元法通过矩阵的初等行变换,将系数矩阵化为行最简形式,并求出未知数的解;克拉默法则利用行列式的概念,将系数矩阵和常数向量组成扩展矩阵,通过计算行列式求解未知数的值。

第二章微积分1. 什么是导数和微分?导数是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变化率,是函数曲线在该点处的切线斜率。

微分是函数在某一点处与该点切线的斜率相等的线性函数,是对导数的一种基于微小量的近似表示。

2. 什么是函数的极值?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导数为0,且在该点左右两侧导数符号相反,那么该点就是函数的极值点。

极大值和极小值分别对应函数取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点。

3. 什么是定积分和不定积分?定积分是在给定区间上,对函数进行积分得到一个数值,表示函数在该区间上的面积。

不定积分是在给定函数的情况下,求出所有导数等于该函数的原函数,称为不定积分。

第三章工程力学1. 什么是平衡点?对于一个物体的受力状态,如果所受合外力的合力等于0,其所在的位置就是平衡点。

在平衡点上,物体不会发生运动或旋转。

2. 什么是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是通过对物体受到的各种作用力进行分析,了解物体受力情况的方法。

通常使用自由体图和受力图,分别表示受力物体和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通过平衡方程式求解出物体的受力分布。

3. 什么是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弹性形变是指物体受到小的外力作用后,恢复到初始形状的程度,称为弹性形变。

塑性形变是指物体受到大的外力作用后,无法完全恢复到初始形状,产生永久形变,称为塑性形变。

基础工程设计原理:第一章 地基模型

基础工程设计原理:第一章 地基模型

¾ 所选用的地基模型应便于利用已有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手
段进行分析。
3
二、地基模型的分类
线性弹性 地基模型
文克勒地基模型 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 分层地基模型
非线性弹性 地基模型
邓肯-张双曲线模型 K-G模型 沈珠江模型
弹塑性模型(摩尔-库仑模型、DP模型)、粘弹性 模型、粘弹塑性模型
4
第二节 线性弹性地基模型
]
=
(1

E
)(1


)
⎢ ⎢ ⎢
0
0
0
⎢0 0
0


⎢0 0
0

1 − 2ν 2 0
0
对称
1 − 2ν 2 0










1


⎥ ⎥
2⎦
该模型仅有两个模型
参数:弹性模量E和泊 松比μ
适用范围:建筑物荷载较小,且地基承载力较大时。

5
二、文克勒地基模型
基本假定:地基土任一点的压力强度仅与该点的
式中:E0为地基土变形模量(kPa)
μ为地基土泊松比
Fii为积分后得到的系数
Fii
=
2
a b
⎪⎨⎧ln⎜⎛ ⎪⎩ ⎝
b a
⎟⎞ ⎠
+
b
⎡ ln⎢
a
a ⎢⎣b
+
⎜⎛
a
⎟⎞ 2
⎤ + 1⎥
+
⎡ ln⎢1 +
⎝ b ⎠ ⎥⎦ ⎢⎣
⎜⎛ a ⎟⎞2 + 1⎥⎤⎪⎬⎫ ⎝ b ⎠ ⎥⎦⎪⎭

岩土基础知识

岩土基础知识

沙粒 0.075<d<2mm
粉粒 0.005<d<0.075mm
粘粒 d<0.005mm
同一个粒组内的土,工程性质相近。 一般而言,粗粒土的压缩性低、强 度高、渗透性大。
有棱角的土颗粒形状粗糙,不易滑 动,所组成的土强度比表面圆滑的 土更高。
自然界里的天然土,往往是由多个 粒组混合而成的。用土的粒径级配 (颗粒级配)来描述土中各粒组的 相对含量。
密度计法:适用于d<0.075mm的细颗粒
利用不同大小 的土粒在水中的 沉降速度不同来 确定小于某粒径 的土粒含量
小于某粒径之土质量百分数P(%) 10 5.0 1.0 0.5
0.10 0.05 0.01 0.005 0.001
200g
10
P
5.0 10g %
2.0 16g 95
1.0 18g 87
粒径级配曲线的应用
小于某粒径之土质量百分数(%) 10 5.0 1.0 0.5 0.10 0.05 0.01 0.005 0.001
特征粒径:
粗细程度:平均粒径d50 d60 —限定粒径 d10 —有效粒径 d30 —中值粒径
土颗粒是由大小不等、形状不同的矿物颗粒或岩石碎 屑按照各种不同的排列方式组合在一起,构成土的骨 架,是土中最稳定、变化最小的部分。
粒组的划分
土的颗粒级配
土粒的矿物成分
物理状态 力学特性
漂石、块石(巨粒土) d>200mm
卵石、碎石 60<d<200mm
砾粒 粗砾 20<d<60mm 细砾 2<d<20mm
有棱角的土颗粒形状粗糙,不易滑 动,所组成的土强度比表面圆滑的 土更高。
自然界里的天然土,往往是由多个 粒组混合而成的。用土的粒径级配 (颗粒级配)来描述土中各粒组的 相对含量。

基础工程第一章

基础工程第一章

基 础 工 程
课程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第三章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桩基础和深基础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八章 第九章
基 础 工 程
复合地基
地基处理 挡土墙 基坑工程 特殊土地基
第 一章
绪论
基 础 工 程
内容提要
地基及基础的概念 本学科发展概况 国内外基础工程事故举例 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求
基 础 工 程
加拿大特朗斯康谷仓的地基事故
建于1914年的加拿大特朗斯康谷仓。该谷仓由65 个圆柱形筒仓构成,高31m,宽23.5m,厚达16m的软粘土层,谷仓建成后初次贮存谷 物达27000t后,发现谷仓明显下沉,结果谷仓西 侧突然陷入土中7.3m,东侧上抬1.5m,仓身倾斜 近27 o 。后查明谷仓基础底面单位面积压力超过 300kPa,而地基中的软粘土层极限承载力才约 250kPa,因此造成地基产生整体破坏并引发谷仓 严重倾斜。该谷仓由于整体刚度极大,因此虽倾 斜极为严重,但谷仓本身却完好无损。后于土仓 基础之下做了七十多个支承于下部基岩上的混凝 土墩,使用了388个50t千斤顶以及支撑系统才把 仓体逐渐扶正,但其位臵比原来降低了近4.0m。 这是地基产生剪切破坏,建筑物丧失其稳定性的 典型事故实例。
基础工程
主讲教师:左熹
课 程 简 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常见的地基基础的设计
理论和计算方法方面的内容,包括地基基础 设计原则、浅基础、桩基础、地基处理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地基基础设计的基 本原理,具有从事一般工程基础设计和施工 管理的能力。
基 础 工 程
教材 参考书 规 范
《基础工程》 王秀丽等 重庆大学出版社 《地基与基础》 顾晓鲁等 建筑工业出版 社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50011-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50009-2001)

基础工程讲义讲稿-换填法

基础工程讲义讲稿-换填法

4. 建筑物建造在软弱地基和特殊土地基时面临 的四个问题:
⑴强度及稳定性:当地基的抗剪强度不足以承受
上部结构的自重及附加荷载时,地基就会发生局部或整 体破坏。
⑵变形:当地基在上部结构的自重及附加荷载作
用下产生过大的变形时,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当 超过建筑物所能容许的不均允沉降时,结构可能产生开 裂;湿陷性黄土遇水湿陷,膨胀土遇水膨胀、失水收缩 也属于这类问题。
fafak b(-b 3 )dm (-d 0.5)
矩形基础 Pz : (l2zlbtg()P(-bPc)2ztg) 条型基P础 z : bb(2P-zPct)g
砂垫层的厚度一般不宜大于3m,太厚则施工困难; 也不宜小于0.5m,太簿则换土垫层的作用不显著。
3.垫层宽度 应根据垫层侧面土的承载力来决定,砂垫层底部宽 度b′可由下式或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三、粉煤灰垫层 1.化学性质
粉煤灰和天然土中的化学成分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具有火山灰的特性,在潮湿条件下具有凝硬性,与二 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等物质进行水化反应,生成水化 产物,使碾压密实的粉煤灰颗粒胶结固化形成块状结 构,可提高粉煤灰的强度,降低压缩变形,增强抗渗 性和水稳定性。
2.物理性质 粉煤灰的压实曲线与粘性土相似,具有相对较宽
二、土的压实系数
1.压实系数λc
c
d d max
室内击实试验:
dmax· 10.p0w· · 1 dsop· ds
ρd—压实系数可参考表1.2-1选用。
2.含水量
施工含水量应尽量接近最优含水量。可按表 2.2-2选用。
3.铺填厚度及压实遍数
基础工程
第一章 概述
1. 地基与基础 地基:任何建筑物都是支承在地层上,受建筑物荷 载影响的那一部分地层称为地基。 基础:建筑物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结构称为基础。

《基础工程》(第四版)王晓谋主编 - 删减版

《基础工程》(第四版)王晓谋主编 - 删减版

《基础工程》(第四版、王晓谋主编)一、名词解释第一章1.地基:承担建筑物荷载的地层。

2.基础:介于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的部分,即建筑物最底下的一部分。

3.天然地基:自然状态下即可满足承担基础全部荷载要求,不需要人工处理的地基4.人工地基:天然地基的承载力不能承受基础传递的全部荷载,需经人工处理后作为地基的土体称为人工地基5.浅基础:基础埋深小于5m,在设计计算中可忽略基础侧面土体的摩阻力和侧向抗力的基础6.深基础:基础埋深大于5m,在设计计算中不能忽略基础侧面土体的摩阻力和侧向抗力的基础7.最不利荷载组合:参与组合起来的荷载,能产生相应的最大力学效能第二章1.刚性基础:不需配置受力钢筋的基础2.柔性基础:用钢筋砼修建的基础3.刚性角;刚性基础的宽度大小应能使所产生的基础截面弯曲,拉应力和剪应力不超过基础材料的强度极值,从而得到墩台边缘处的垂线与基底边缘的连线间的最大夹角。

4.刚性扩大基础;也叫无筋扩展基础,由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墙下条基或柱下独立基础5.地基容许承载力:指地基稳定有足够安全度的承载能力,它由地基极限承载力除以一个安全系数所得6.持力层:直接支承基础的土层。

其下的土层为下卧层。

7.下卧层:持力层地基承受的荷载是随着土体深度的加深而慢慢减小,到一定深度后土体承受的荷载就可以忽略不计了,这时我们就把这一层往下的土体叫做下卧层8.软弱下下卧层:地基由多层土组成时,持力层以下存在容许承载力小于持力层容许承载力的土层时,这样的土层叫做软弱下卧层9.桩的横向承载力:桩在与桩横轴线垂直方向受力时的承载力。

第三章1.高桩承台基础;承台在地面或冲刷线以上的基础2.低桩承台基础;承台在地面或冲刷线以下的基础3.基桩;就是指群桩基础中的单桩4.灌注桩;在现场地基中钻挖桩孔,然后在孔内放入钢筋骨架,再灌注桩身混凝土而成的桩5.端承桩;桩顶极限荷载绝大部分由桩端阻力承担,桩侧阻力可忽略不计的桩6.摩擦桩;桩顶极限荷载绝大部分都由桩侧阻力承担,桩端阻力可以忽略的桩7.柱桩;也称为端承桩8.单桩承载能力;单桩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土和桩本身的强度和稳定性均能得到保证,变形也在容许范围内,以保证结构物的正常使用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9.深度效应;桩的承载力(主要是桩端承载力)随着入土深度,特别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而变化,这种特性称之为深度效应10.单桩轴向承载能力:指单桩在外荷载作用下,不丧失稳定,不产生过大变形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11.负摩阻力;当桩身穿越软弱土层支承在坚硬土层上,当软弱土层因某种原因发生地面沉降时,桩周围土体相对桩身产生向下位移,这样使桩身承受向下作用的摩擦力12.中性点:在ln深度处桩周土与桩截面沉降相等,两者无相对位移发生,其摩阻力为零,正、负摩阻力交换处为零的点即为中性点。

《基础工程》课后简答与答案

《基础工程》课后简答与答案

第一章建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1、简述建筑场地岩土上工程勘察的目的及任务。

答:目的:以各种勘察手段和方法,调差研究和分析评价建筑场地和地基地址条件,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要的工程地址材料。

任务:按照工程建设的要求,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址作用和地质灾害,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

2、如何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答: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规定,岩土工程的勘察等级根据岩土工程的重要性等级、场地的复杂程度和地基的复杂程度等级综合确定,划分为以下几个等级:甲级——在工程重要性等级、建筑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中,有一项或多项为一级;乙级——除勘察等级为甲级和丙级以外的勘察项目;建筑在岩质地基上的一级工程,当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时,其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也可以定为乙级;丙级——工程重要性等级、建筑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

3、岩土工程勘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勘察阶段的目的和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岩土工程勘察分三个阶段:选址勘察(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

选址勘察目的:为取得几个场址方案的主要工程地质资料,作出工程地质评价和方案比较。

内容:侧重与收集和分析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震、矿产和附近地区的岩土工程资料及当地建筑经验,并在收集和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抓住主要问题,通过踏勘,初步了解场地的地层人来岩性、地质构造、土性震碎了资料、地下水情况及不良地质现象等工程地质条件。

初步勘察目的:对场地稳定性作出全局评价以后,还应配合初步设计,对场地内建筑地段的稳定性作出评价,查明建筑场地不良地质想象的成因、分布范围、危害程度及其发展趋势,以便使场地内主要建筑物的不知避开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地段。

内容:初步查明地层及其构造,岩石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埋藏条件,以及土的冻结深度,为主要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及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方案提供工程地质资料。

详细勘察目的: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和设计参数,即把勘察工作的主要对象缩小到具体建筑物的地基范围内。

《基础工程教案》课件

《基础工程教案》课件

《基础工程教案》PPT课件第一章:基础工程概述1.1 课程介绍解释基础工程的概念和重要性概述基础工程的基本原理和目的1.2 基础工程的定义解释基础工程的定义和作用强调基础工程在建筑和工程领域的重要性1.3 基础工程的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的基础工程,如浅基础、深基础、扩展基础等解释每种类型的特点和适用场景1.4 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概述基础工程的设计过程和方法介绍基础工程施工的步骤和技术第二章:浅基础工程2.1 浅基础工程概述解释浅基础工程的定义和特点强调浅基础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2 浅基础工程的类型介绍不同类型的浅基础工程,如扩展基础、浅埋式基础等解释每种类型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2.3 浅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概述浅基础工程的设计过程和方法介绍浅基础工程施工的步骤和技术2.4 浅基础工程的案例分析提供一些浅基础工程的实际案例分析案例中的设计选择和施工方法第三章:深基础工程3.1 深基础工程概述解释深基础工程的定义和特点强调深基础工程在承载力和稳定性方面的优势3.2 深基础工程的类型介绍不同类型的深基础工程,如桩基、地下连续墙等解释每种类型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3.3 深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概述深基础工程的设计过程和方法介绍深基础工程施工的步骤和技术3.4 深基础工程的案例分析提供一些深基础工程的实际案例分析案例中的设计选择和施工方法第四章: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4.1 施工准备介绍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如场地平整、测量定位等强调准备工作的重要性4.2 基础工程的施工方法介绍不同的施工方法,如开挖、浇筑、养护等解释每种方法的适用场景和操作要点4.3 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强调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介绍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指标4.4 施工安全与环保介绍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强调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第五章:基础工程的案例分析5.1 案例一:高层建筑浅基础工程分析高层建筑浅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强调浅基础工程在高层建筑中的作用和重要性5.2 案例二:桥梁深基础工程分析桥梁深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强调深基础工程在桥梁建设中的关键作用5.3 案例三:工业厂房浅基础工程分析工业厂房浅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强调浅基础工程在工业厂房建设中的应用和重要性5.4 案例四:地下工程深基础工程分析地下工程深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强调深基础工程在地下工程中的关键作用5.5 案例五:地震区基础工程分析地震区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强调地震区基础工程的特殊要求和重要性第六章:基础工程的检测与监控6.1 基础工程检测概述解释基础工程检测的概念和重要性概述基础工程检测的方法和目的6.2 基础工程的检测技术介绍不同的基础工程检测技术,如声波检测、振动检测等解释每种技术的适用场景和操作要点6.3 基础工程的监控系统介绍基础工程监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强调监控系统在确保工程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的作用6.4 案例分析:基础工程检测与监控实例提供一些基础工程检测与监控的实际案例分析案例中的检测方法和技术应用第七章:基础工程的维护与修复7.1 基础工程维护概述解释基础工程维护的概念和重要性概述基础工程维护的方法和目的7.2 基础工程的维护技术介绍不同的基础工程维护技术,如补强、加固等解释每种技术的适用场景和操作要点7.3 基础工程的修复工程介绍基础工程修复工程的类型和方法强调修复工程在延长工程寿命和提高安全性方面的作用7.4 案例分析:基础工程维护与修复实例提供一些基础工程维护与修复的实际案例分析案例中的维护和修复方法和技术应用第八章:地基处理技术8.1 地基处理概述解释地基处理的概念和重要性概述地基处理的方法和目的8.2 地基处理技术介绍不同的地基处理技术,如压实、加固、排水等解释每种技术的适用场景和操作要点8.3 地基处理的监测与评估介绍地基处理监测与评估的方法和指标强调监测与评估在确保工程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的作用8.4 案例分析:地基处理技术实例提供一些地基处理技术的实际案例分析案例中的处理方法和技术应用第九章:基础工程的经济性与环境影响9.1 基础工程的经济性解释基础工程经济性的概念和重要性概述基础工程经济性的评估方法和指标9.2 基础工程的经济影响因素介绍影响基础工程经济性的因素,如材料成本、施工周期等强调这些因素对工程经济性的影响9.3 基础工程的环境影响解释基础工程环境影响的概念和重要性概述基础工程环境影响的评估方法和指标9.4 基础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介绍基础工程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和方法第十章:基础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基础工程的技术创新介绍基础工程领域中的新技术和创新强调技术创新对基础工程发展的重要性10.2 基础工程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解释数字化和智能化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强调数字化和智能化对基础工程发展的影响10.3 基础工程的绿色与环保解释绿色和环保在基础工程中的重要性概述基础工程在绿色和环保方面的实践和方法10.4 基础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介绍基础工程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未来趋势和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1. 基础工程的分类:浅基础和深基础的不同类型、适用场景和优缺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举世闻名的建筑物倾斜的典型实例。 意大利比萨斜塔1173年动工修建,当塔修建 至24m高时发生倾斜,一百年后续建该塔至 塔顶,建成后塔高54.5m。塔身呈圆筒形, 1-6层由优质大理石砌成,顶部7-8层采用砖 和轻石料。全塔总重约145MN,基础底面平 均压力约50kPa。地基持力层为粉砂,下面 为粉土和粘土层。目前塔北侧沉降一米多, 南侧沉降近三米,南北两端沉降差1.80m, 塔顶偏离中心线约5.54m(倾斜约5.5°)。 为使斜塔安全留存,后在国际范围内进行了 招标,对斜塔进行了加固处理。
基础工程
加拿大特朗斯康谷仓的地基事故
建于1914年的加拿大特朗斯康谷仓。该谷仓由65 个圆柱形筒仓构成,高31m,宽23.5m,其下为钢 筋混凝土筏板基础,由于事前不了解基础下埋藏 有厚达16m的软粘土层,谷仓建成后初次贮存谷 物达27000t后,发现谷仓明显下沉,结果谷仓西 侧突然陷入土中7.3m,东侧上抬1.5m,仓身倾斜 近27o。后查明谷仓基础底面单位面积压力超过 300kPa,而地基中的软粘土层极限承载力才约 250kPa,因此造成地基产生整体破坏并引发谷仓 严重倾斜。该谷仓由于整体刚度极大,因此虽倾 斜极为严重,但谷仓本身却完好无损。后于土仓 基础之下做了七十多个支承于下部基岩上的混凝 土墩,使用了388个50t千斤顶以及支撑系统才把 仓体逐渐扶正,但其位置比原来降低了近4.0m。 这是地基产生剪切破坏,建筑物丧失其稳定性的
基础工程
基础工程
第 一章 绪论
内容提要
地基及基础的概念 本学科发展概况 国内外基础工程事故举例 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求
基础工程
1-1 地基及基础的概念
上部结构
建筑物 基 础
基础
地基
地基
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均由其下的地层来承担。 受建筑物影响的那一部分地层称为地基;建筑物 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结构称为基础。
基础工程
1922年瑞典学者W.费兰纽斯(Fellenius)提出了一 种土坡稳定的分析方法。这一时期的理论研究为土力 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奠定了基础。
在土建、水利、桥隧、道路、港口等有关工程中, 以岩土体的利用、改造与整治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科技 领域,因其区别于结构工程的特殊性和各专业岩土问 题的共同性,已发展融合成为一个自成体系的专业— —“岩土工程”。它的研究方法是由三种基本手段(数 学模拟、物理模拟和原位观测)综合而成。
典型事故实例。
基础工程
上海展览中心馆
地基为高压缩性淤泥质软土。展览馆于 1954年5月开工,当年底实测地基平均沉降 量为60cm。1957年6月,中央大厅四周的沉 降量最大达146.55cm,最小为122.8cm。到 1979年,累计平均沉降量为160cm,从1957 年至1979年共22年的沉降量仅20cm左右,不 及1954年下半年沉降量的一半,说明沉降已 趋向稳定。40多年来,由于长期使用和地层 不均匀沉降,主体建筑下沉最多之处约1.9 米,地面高低落差40多厘米。由于地基严重 下沉,不仅房屋结构变形、裂缝随处可见, 而且使散水倒坡,建筑物内外连接的水、暖、 电管道断裂,都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基础工程
※ 地基基础设计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
建筑物的建造使地基中原有的应力状态 发生变化,所以地基基础的设计必须满足:
a.作用于地基的荷载不超过地基的承载 能力(地基土的强度问题);
b.控制基础沉降使之不超过允许值(地 基土的变形问题)。
基础工程
1-2 本学科发展概况
作为工程技术,基础工程是一项古老的工艺。 公元前2世纪修建的万里长城;隋朝的赵州安济桥; 我国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战国时期李冰领导 修建的都江堰;举世闻名的古埃及金字塔等,都是 由于修建在牢固的地基基础之上才能逾千百年而留 存于今。人类在建筑工程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基础 工程设计、施工经验和知识,但是由于受到当时的 生产实践规模和知识水平限制,在相当长的的历史 时期内,地基基础仅作为一项建筑工程技术而停留 在经验积累和感性认识阶段。
基础工程
基础工程
上部结构
基础 地基
建筑物三部分示意图
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三部分, 功能不同,研究方法各异,但它们又是建筑 物的有机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彼此联系、 相互制约。所以,科学的、理想的方法是将 三部分统一起来进行设计计算。
依目前的理论水平,还很难做到这一点。 尽管如此,我们在处理地基基础问题时,头 脑里一定要有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相互作用 的整体概念,尽可能全面地加以考虑。
所谓岩土工程,即为土力学、工程地质学、水文
地质学和岩体力学的结合。
基础工程
1-3 国内外基础工程事故举例
综合国内外土木工程事故分析可以得到, 与地基基础有关的土木工程事故可主要概括为 以下类型:地基产生整体剪切破坏、地基发生 不均匀沉降、地基产生过量沉降以及地基土液 化失效,基础工程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十八世纪欧洲产业革命以后,水利、道路以及城市建 设工程中大型建筑物的兴建,提出了大量与土的力学 性态有关的问题,并要求在大量实践基础上建立起一 定的理论来指导以后的工程实践。库仑 (Coulomb,C.A.1773)提出著名的抗剪强度公式和土 压力理论。1857年英国人W.J.M朗肯(Rankine)又从 不同途径提出了挡土墙的土压力理论。1885年法国学 者J.布辛奈斯克(Boussinesq)求得了弹性半空间体 在竖向集中力作用下的应力和位移解。1852年法国的H. 达西(Darcy)创立了砂性土的渗流理论“达西定律”。
建筑工业出版 社
规 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50011-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50009-2001)
基础工程
课程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第三章 桩基础和深基础 第四章 复合地基 第五章 地基处理 第六章 挡土墙 第八章 基坑工程 第九章 特殊土地基
基础工程
主讲教师:左熹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常见的地基基础的设计 理论和计算方法方面的内容,包括地基基础 设计原则、浅基础、桩基础、地基处理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地基基础设计的基 本原理,具有从事一般工程基础设计和施工 管理的能力。
基础工程
教材
《基础工程》 王秀丽等 重庆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地基与基础》 顾晓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