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与乳母的营养和膳食

合集下载

乳母营养与膳食

乳母营养与膳食

乳母的营养与膳食哺乳期的母亲的营养状况非常重要。

一方面要逐步补偿妊娠和分娩时所损耗的营养素储存,促进器官和各系统功能的恢复;另一方面要分泌乳汁、哺育婴儿。

如果乳母营养不足,将会影响乳母的健康,减少乳汁分泌量、降低乳汁质量,影响婴儿健康成长。

一、乳母的生理及营养特点(一)生理变化特点在正常的情况下,新生儿在出生8h后应该开始得到母乳的喂哺,即进入哺乳期。

因此,一个产妇从孕妇进而变为乳母的过渡时间是短的。

产后一个月特称产褥期(坐月子)。

在哺乳期内生理上的改变主要表现为:1、血中激素水平急剧降低:胎盘生乳素在1天之内,雌激素、孕激素在1周之内降到妊娠之前正常水平。

2、基础代谢率增高:一般基础代谢比未哺乳妇女高20%。

以保证自身机体的恢复和哺乳的顺利完成,为了保证分泌优质的乳汁,母体对能量、优质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的需求均相应增加。

3、母体的子宫及其附件将逐渐恢复孕前状态,而乳房则进一步加强它的活动:喂哺有利于使产后妇女性器官和机体有关部分更快的复原。

在怀孕期间,母体在正常条件下可储备约6kg的体脂,在哺乳过程中可以逐步消耗,故一部分母亲在喂哺一年后可以恢复孕前的体重,一部分母体可因哺乳而使体重比原来减少。

4、泌乳:乳腺分泌乳汁。

分娩后,随着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垂体分泌的催产素却持续升高,而高水平的催产素是乳汁分泌的基础。

此外,婴儿对乳头的吮吸刺激、对乳汁的吸空刺激和婴儿的存在与活动(如哭声)对母亲的刺激等,都能引起母亲的下奶反应(吸吮反射),由于乳汁的分泌,乳母消耗的热能及各种营养素较多,必须及时给予补充。

(二)营养特点哺育期的营养需求远大于妊娠期,因为,乳母不但要分泌乳汁,哺育婴儿,还要恢复自身的健康。

因此,乳母的营养有两个要求:其一是为泌乳提供物质基础和正常泌乳的条件;另一个是满足恢复母体健康的需要。

二、乳母的营养需要乳母的营养对哺乳的影响是非常肯定的,只是由于哺乳过程中乳汁形成的物质来源,可由合成代谢而来,也可由母体组织分解代谢而来,因而不容易表示和发现它的问题。

孕妇、乳母营养与膳食ppt课件

孕妇、乳母营养与膳食ppt课件

矿物质
RNI
维生素
RNI

1200mg/d A
1200 Ug/d

25 mg/d D
400IU/d

16.5 mg/d B1
1.8mg/d
B2
1.7mg/d
C
130mg/d
乳母的膳食(一)---产褥期
• 产褥期(6周):适量、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
如缝合则无渣膳食一周 补造血物质 多食动物性食物、水果、蔬菜
孕期的生理点(三)
• 血浆容积增加 约1.3~1.5L • 孕期生理性贫血 • 血液成分的改变 • 肾功能改变 肾小球滤过率增加,重吸收
未增加。
孕期的生理特点(四)
• 孕期体重增加及其构成 必要性体重增加:6KG 构成:胎儿、胎盘、羊水、血浆容量增加、增大的乳腺和子宫。
孕期适宜增重
• 按孕前BMI 推荐孕期增重
• 脂类:孕期需要3-4Kg脂肪积累 • 磷脂、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矿物质 钙
铁 碘 锌
微量营养素需求
RNI
维生素
RNI

A
1000mg/d
晚 1200mg/d
中25 mg/d D
晚35mg/d
200 Ug/d E
900 Ug/d
10 Ug/d 14 mg/d
16.5 mg/d K
2 Ug/kg
B
B1 1.5mg/d
孕期对能量的需求
• 孕期的能量消耗:包括胎儿、母体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及用于产后泌乳的脂肪储备
• 参考摄入量:中后期开始,每日△200kcal
• 孕中期开始:
孕前BMI 19.8-26 △0.4kg/w <19.8 △0.5kg/w >26.0 △0.3kg/w

乳母营养和膳食要如何调理

乳母营养和膳食要如何调理
少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婴儿常因此而发生维生素 C缺乏症。
(6)乳母的每日膳食构成。根据中国营养学会1988 年的推荐,从事轻体力劳动的乳母其每日营养素的供给量应为能量 12970 千焦耳(3100 千卡),
蛋白质 95 克,钙 1500 毫克,铁 28 毫克,锌 20 毫克,硒 50 微克,碘 200 微克,尼克酸 21 毫克,维生素 c100 毫克,视黄醇当量 1200 微克,维生素D10 微克,维生素 E12 毫克。由此得出乳母的每日膳食构成应为粮谷类 450~500 克、蛋类 l【)0~
乳母营养和膳食要如何调理
(1)增加能量摄入。乳母体内分泌多的乳母每日的能量摄入量应为 11297 千焦耳(2700 千卡)以上。能量摄入的增加由乳母的体重决定,以便使泌乳量能满足婴儿食量;又使乳母体重能逐步恢复到理想水平。
(2)补充优质蛋白质。泌乳过程使机体的氮代
谢加速。体内氮的贮存增高,能刺激乳腺分泌乳汁。全日乳汁分泌以 8501200 毫升计,相应地消耗的母体蛋白质约 10~15 克。从膳食蛋白质到乳汁蛋白质的转化率为 70%~80%,,利用率差的蛋白质其
维持钙平衡。中国营养学会目前推荐的供给量标准为 1500 毫克/日。由于中国膳食中富含钙的食品不多,因此除应尽量选用含钙丰富的食品外,可适当补充钙制剂,如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此外,还应适当多晒太阳使机体合成较多的维生索 D,促
进钙的吸收。
由于铁不能通过乳腺输送至乳汁,人乳中铁的含量极低,不能满足婴儿需要,幸而妊娠期胎儿肝脏:中已有一定量铁的贮备,可供婴儿几个月的消耗。但为了乳母本身的健康,并补充分娩时血液丢
转化率更低,乳汁的分泌量也会因而减少.并影响乳汁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据调查,中国某些城市乳母乳汁中蛋白质的蛋氨酸、胱氨酸、赖氨酸含量就偏低。为此必须供给乳母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中国营养学会 1988 年推荐的蛋白质供给量标准为

孕妇及乳母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求

孕妇及乳母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求

孕妇及乳母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求
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 孕妇膳食脂肪供能百分比为25%30%。其中饱和脂肪酸、单 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百分比为1:1:1。
孕妇及乳母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求
第22页
④矿物质
Ca、Fe、Zn、I 易缺乏: 1.钙 孕期需增加贮存钙约30g,孕中期每日1000mg,孕晚 期为1200mg。 2.铁 妊娠期总铁消耗量预计为1000mg,孕中期每日25mg, 孕后期每日35mg。 3.锌 锌对孕早期胎儿器官形成也极为主要。摄入量由非孕 妇女11.5mg增至孕中、晚期16.5mg。 4.碘 对于大脑正常发育和成熟非常主要。每日增至200µg。
孕妇及乳母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求
第20页
孕期增加的蛋白质
胎儿
血液
乳腺
胎儿
子宫 羊水 胎盘
胎盘 羊水 子宫 乳腺 血液
孕妇及乳母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求
第21页
③脂类
脂类是胎儿神经系统主要组成部分: 1、脑细胞增殖、生长过程中需要一定量必需脂肪酸。 2、脑和视网膜中主要多不饱和脂肪酸是花生四烯酸和二 十二碳六烯酸,其对髓鞘和细胞膜形成过程都有主要作用。 3、能量主要起源 20%30%。 4、泌乳脂肪贮备 34kg。
孕妇及乳母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求
第17页
预防办法
(1)要坚持定时做产前检验;测身高、体重、血压、 验血、尿常规。如发觉易诱发原因应采取对应办法, 定时随访。 (2)控制总能量摄入;降低脂肪摄入量;增加优质蛋 白质;降低盐摄入量;补充分够钙、镁和锌。 (3)怀孕晚期应采取左侧卧位休息,可改进肾脏及子 宫胎盘血流量。 (4)于妊娠中期测平均动脉压,如平均动脉压高于90 毫米汞柱,可服专心痛定,预防妊高症。

乳母的营养需要与合理膳食-精选文档

乳母的营养需要与合理膳食-精选文档

乳母的营养需要与合理膳食1乳母的营养需要1.1能量乳母较正常妊娠时对能量的需要量增加,以满足泌乳能量消耗和提供乳汁本身能量,正常妊娠时的脂肪储备可为泌乳提供1/3 所需的能量,另2/3 则需要由膳食补充。

因此推荐乳母的每日的膳食能量摄入量应在非孕基础上增加500kcal 。

1.2蛋白质蛋白质是营养中影响乳汁分泌能力最重要的因素。

母乳中蛋白质的平均含量1.2%。

母亲膳食中蛋白质若供给不足,可能对乳汗中蛋白质的含量影响不明显,但会影响乳汁的分泌量,因此,乳母必须要补充蛋白质,推荐摄入量较一般成年妇女增加20g/d. 。

1.3脂肪乳汁中必需脂肪酸对于婴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都有促进作用。

每天脂肪摄入量在80〜100g 为宜,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乳母每天饮食脂肪供给量应占总能量27%〜30%。

1.4矿物质1.4.1钙人乳钙含量较稳定,通常为34mg/100ml,每天从乳汁排出钙约300mg当饮食摄入钙不足时,不会影响乳汁分泌量及乳汁钙含量,但可能消耗母体钙贮存;母体骨骼钙将被动用,以维持乳汁钙含量恒定。

乳母每天泌乳850ml,则通过乳汁分泌损失钙近300mg因此,乳母应增加钙摄入。

日常膳食中除多食用富含钙质食物外,也可用钙剂、骨粉等补充,并且应补充维生素D,鼓励乳母多晒太阳,以利于钙的吸收。

乳母膳食钙的推荐摄入量为1200mg/d。

1.4.2 铁铁的补充也是非常重要的,为防止贫血的发生,乳母日常膳食中应多吃含血红素铁的食物,如猪血豆腐、肝脏等。

推荐乳母膳食铁的摄入量为每天25mg。

1.5维生素1.5.1脂溶性维生素:乳母维生素A 摄入量可影响乳汁维生素A含量,因为维生素A可以少量通过乳腺进入乳汁。

通过饮食补充维生素A 可提高乳中维生素A 含量数倍,但饮食维生素A 转移到乳汁的量有限,超过一定限度则乳汁中含量不按比例增加。

我国推荐乳母饮食的供给量为每天1200卩g视黄醇当量。

维生素E有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尤其是体内处于缺乏状态时,大量补充,可使奶量增加。

第一章 孕妇乳母营养与膳食word

第一章  孕妇乳母营养与膳食word
• 主要分为:呆小病、幼年甲低(甲 减)、成人甲低三种,多见于中年女性。 成人的甲状腺机能减退,不少由于手术切 除、长期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或使用放射性 131碘治疗甲亢导致。
23
(二)消化系统的改变
孕酮 ↓
胃肠道平滑肌松弛,张力↓,蠕动↓ ↓
20
• 碘化酪氨酸通过氧化酶的作用,使MIT和DIT 偶联结合成甲状腺素(T4),MID和DIT偶联 结合成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贮存于胶 质腔内,合成的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 腺原氨酸(T3)分泌至血液循环后,主要与 血浆中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结合, 以利转运和调节血中甲状腺素的浓度。甲状 腺素(T4)在外周组织经脱碘分别形成生物 活性较强的T3和无生物活性的rT3。脱下的 碘可被重新利用。所以,在甲状腺功能亢进 时,血 T4、T3及rT3均增高,而在甲状腺功 能减退时,则三者均低于正常值
21
• 甲状腺机能亢进 • 指甲状腺处于高功能状态即甲亢,其
特征有甲状腺肿大、突眼症、基础代谢增 加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失常。本病多见于女 性,男女之间比例为1:4~6,以20-40岁最 多见,起病缓慢。临床上最常见的甲亢是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22
甲状腺机能低减症
• 甲状腺机能低减症,系甲状腺激素合成与 分泌不足或甲状腺激素生理效应不好,生 理效应不足而致的全身性疾病。
亚健康人
心理失衡 肌肉酸痛 头晕眼花 欲望减弱 。。。
病人
术后病人 消化病人 肾病人 心血管病人 糖尿病人 肝病人
。。。
6
第一章 孕妇乳母的营养与膳食
7
不同生理状况分期
新生儿 ↓ 婴儿期:0~1岁 幼儿期:1~3 学龄前期:4~6 学龄期(童年期,小学生)6(7)~11(12) 青春期(初、高中):女:11(12)~17(18)岁

5 不同人群生理特点及营养要求(保健营养)

5 不同人群生理特点及营养要求(保健营养)

《不同人群食品的生理特点及营养要求》一、孕妇营养:妇女从妊娠开始到哺乳终止期间,由于孕育胎儿、分娩及分泌乳汁的需要,母体要经受一系列的生理调整过程,对多种营养素的需要较正常时增加。

孕妇及乳母的营养不仅与本身健康有关,还直接影响到胎儿、婴儿、青少年直至成人体力、智力的全面发展,是与整个社会、民族兴衰有着密切关系的重大问题。

1、母体营养的重要性:1)智力影响:孕妇营养影响婴幼儿智力发育。

神经系统首先在胎体内发育,大脑皮层发育在妊娠后期和出生后一年。

胎龄10-38 周至出生后1 年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最关键是在妊娠后3 个月至出生后半年,是胎儿、婴儿体格生长迅速、大脑发育的关键时刻,出生后12-15 个月脑细胞分化增殖基本停止。

孕妇严重营养不良时可能影响到神经母细胞的形成,新生儿脑细胞的数目可能降低到正常的80%,这种婴儿到学龄期有30%出现智力低下如反应迟钝、记忆力差等。

2)孕妇维生素不足影响胚胎发育:动物实验表明,缺VE、VB1、VPP 能引起鼠先天性异常。

缺VD,婴儿患先天性佝偻症及低钙血症,缺VK 会发生新生儿低钙血症。

缺VB6新生儿出现缺VB6 性抽搐。

3)孕妇营养不良可引起自身及新生儿贫血:妊娠期中孕妇自身血容量增加,常出现生理性贫血。

WHO 认为Hb<10g/100ml 者诊断为贫血(正常成年女>12g%),妊娠贫血具有一定的危害性,轻者引起自身及婴儿抵抗力下降,严重时则出现早产并使新生儿死亡率增加。

根据报道,我国妇女妊娠期贫血者较多。

此外,孕期的营养合理才能适应孕妇因妊娠引起的各器官、系统发生的重大生理变化。

若此期热能摄入不足,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素普遍缺乏,孕妇自身不能适应孕期的重大生理变化,孕妇容易出现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等,严重时可引起妊娠毒血症、子癫症等。

2、孕妇的营养需要:1)妊娠期的营养生理特点:消化功能的改变:早期常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12 周后逐渐消失。

孕妇乳母营养与膳食ppt课件

孕妇乳母营养与膳食ppt课件
❖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乳母膳食脂肪的摄入量以其能 量占总热能的20%~30%为宜。
4.碳水化合物
❖ 建议乳母每日膳食碳水化合物适 宜摄入量为所提供的能量占总能 量的55%-65%。
5.矿物质
❖ (1)钙 ❖ 乳母要注意膳食多样化,增加富含钙的食品: ❖ 豆类及豆制品;(每天摄入100g左右) ❖ 牛奶等;(每天250-500ml) ❖ 多晒太阳; ❖ 服用鱼肝油;
乳母的生理特点
❖ 乳母最主要的生理特征:
❖ 逐步补偿妊娠、分娩时所损耗的 营养素储备,促进各器官、系统 功能的恢复;
❖ 分泌乳汁,哺育婴儿。 ❖ 因此,比一般妇女需要更多营养
素。
乳汁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母体的营养,包括哺乳期 母体通过食物摄入、动用母体的储备或分解母体 组织(如脂肪组织分解)。倘若乳母膳食中营养 素摄入不足,则将动用母体中的营养素储备来维 持乳汁营养成分的恒定,甚至牺牲母体组织来保 证乳汁的质与量。如果母体长期营养不良,乳汁 的分泌量也将减少。所以,母亲在哺乳期的营养 需要大于妊娠期的营养需要,乳母的营养供给量 是保证乳汁质量与数量的物质基础。
二、哺乳期膳食指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
❖ 根据授乳期的生理特点及乳汁分泌的需要,合理 安排膳食,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在一般人群膳 食指南十条基础上。哺乳期妇女膳食指南增加以 下五条内容。
一、增加鱼、禽、蛋、瘦肉及海产品摄入
❖ 动物性食品如鱼、禽、蛋、瘦肉等可提供丰富的优质蛋白 质,乳母每天应增加100-150g,其提供的蛋白质应占 食用大豆类食品以补充优质蛋白质。为预防或纠正缺铁性 贫血,也应多摄入些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等含铁丰富 的食物。 此外,乳母还应多吃些海产品,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有益。
5.矿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孕妇与乳母的营养和膳食一、孕妇营养和膳食(一)孕前营养孕前营养状况好,可为妊娠提供良好条件。

平时营养较差的孕妇,易患妊娠毒血症,胎儿死亡率高,新生儿体重低。

口服固醇类避孕药停药后怀孕者,应注意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维生素B2的补充。

(二)孕期营养和膳食孕妇前3个月营养素需要量增加不大,3个月以后,胎儿的迅速生长和体内一系列变化,对营养素的需要量增大,尤其是最后3个月。

分期:一般1~3月称为早期,4~6月为中期,7~9月称为晚期。

1、热能婴儿的生长和母体相关组织的增长,孕期能量储备的总量约为335MJ,此值对应8.5kg 组织和4kg的脂肪储备,故孕妇体重增加约为12.5kg。

前3个月,热能的增加并不明显,第4个月后,各种营养素和热能的需要增加,我国建议每日应增加0.84MJ热能。

2、蛋白质我国建议,前3个月蛋白质推荐摄入量增加5g,在4~6个月,蛋白质推荐摄入量增加15g,在第7~9月,蛋白质推荐摄入量增加20g。

3、无机盐(1)钙和磷我国建议妊娠中期,钙的适宜摄入量为1000mg,后期为1200mg,同时注意供给充足的维生素D。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00mg。

(2)铁我国建议铁的适宜摄入量为中期25mg,晚期35mg,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60mg。

孕妇应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最好是以血色素铁的形式供给孕妇,动物肝脏、海产品、坚果和豆类都是较好的铁来源,妊娠后期可补充铁剂,以硫酸亚铁用得较多。

(3)碘妊娠期碘的需要量增加,容易发生甲状腺肿,应注意碘的供应,但不宜大剂量服用碘化钾。

我国建议孕妇碘的推荐摄入量为200μg,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1000μg。

最好由蔬菜、海产品供给碘,如海带、紫菜等。

(4)镁在一般条件下,孕妇镁的摄入往往不足,我国建议适宜摄入量在普通人的基础上增加50mg,即孕妇应摄入400mg镁,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700mg。

膳食中的草酸和植酸影响镁的吸收,动物内脏中镁的质量分数丰富。

(5)锌动物实验发现孕鼠缺锌,仔鼠畸形增加,死胎增多。

伊朗乡村病表现为性功能低下。

我国建议孕妇每日锌推荐摄入量为早期11.5mg,中期和晚期为16.5mg,可耐受最高摄入量35mg。

锌最好来自动物肉类。

4、维生素(1)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孕妇对维生素A的推荐摄入量增加200μg,因为胎儿要在肝脏中储备一定的维生素A,但注意不宜过多摄入维生素A,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400μg。

(2)维生素D维生素D对调节母体和胎儿的钙磷代谢有重要作用,妊娠期对维生素D的需要增加,除多晒阳光外,还应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

缺乏维生素D可致婴儿佝偻病和孕妇骨质软化症。

中、晚期推荐摄入量为10μg,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μg。

(3)维生素E维生素E在大鼠缺乏时,可发生死产和流产。

孕妇适宜摄入量与成人一样,均为14μg。

(4)维生素B l和B2由于维生素B l和B2主要与能量代谢有关,孕妇热能的需要量增加,则维生素B l和B2的需要量也增加。

维生素B1还与食欲、肠蠕动和乳汁分泌有关,故应供给足够量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

维生素B1缺乏时,孕妇易发生便秘、呕吐、肌肉无力、分娩困难。

我国建议孕妇维生素B1推荐摄入量为1.5mg,B2为1.7mg,可耐受最高摄入量B1为50mg。

(5)维生素B6由于蛋白质摄入量的增加,孕妇维生素B6的适宜摄入量为 1.9mg,比成年女性多0.7mg。

(6)维生素C胎儿生长需要大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C对母体和胎儿都十分重要。

我国建议孕期的维生素C,中、晚期的摄入量130mg,较平时增加30mg。

孕妇应保证蔬菜和水果的供应。

(7)叶酸和维生素B12由于孕妇体内合成代谢的增加,对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需要量增加,二者缺乏易发生贫血。

我国叶酸推荐摄入量较平时增加200μg,即孕妇供给量为600μg,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1000μg,而维生素B12则增加1.2μg,为2.6μg。

(8)尼克酸孕期尼克酸仅轻度增加,每日多供给2mg,为15mg。

5.孕妇膳(1)注意供给动物性食物。

(2)注意供给新鲜水果和蔬菜。

(3)注意供给海产品。

海产品含丰富的碘、钙、锌等无机盐,可满足孕妇对这些无机盐的需要。

(4)注意孕妇的口味特点。

(5)克服偏食习惯。

由于孕妇对食物挑剔,易偏食,应予克服。

(6)有条件时,适当供给坚果类食物,如核桃、花生、芝麻等食物。

(7)尽量减少和避免食用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如含糖精、人工合成色素、香料的食物,这些食品添加剂对胎儿可能有不良影响。

二、乳母营养和膳食(一)授乳期的营养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能满足婴儿的需要并易于消化,应尽量争取用母乳喂养婴儿。

乳汁中的营养素全部来自母体,母体营养不良,乳汁的分泌将发生变化,影响婴儿健康。

1、热能:乳母能量需要较大,我国建议乳母每日应多摄入热量2.09MJ。

2、蛋白质:母乳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为1.2%,膳食蛋白质转变为乳汁蛋白质的转化效率为70%,全日乳中含蛋白质为10~15g,考虑到其转化效率则需蛋白质16g左右,再考虑到膳食蛋白质的利用率,加上30%的安全系数,再考虑到个体差异,我国建议每日乳母应增加20g蛋白质。

3、无机盐:我国建议钙的推荐摄入量为1200mg,可耐受最高摄入量2000mg。

我国膳食中钙的质量不高,吸收率较低,应适当补充钙。

此外,应注意供给维生素D。

乳汁中铁和铜的浓度较低,但胎儿在肝脏中有铁储蓄,可供婴儿6个月使用。

乳母应供给富含铁的食物。

锌的推荐摄入量为21.5mg,较成人增加10mg。

4、维生素:授乳期各种维生素需要都增加,脂溶性维生素不易通过乳腺,故乳汁中脂溶性维生素受膳食中脂溶性维生素的影响较小,值得注意的是,乳汁中维生素D很少,故婴儿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或晒太阳。

我国建议乳母维生素A的推荐摄入量为1200视黄醇当量(μg)。

水溶性维生素易通过乳腺,乳汁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尼克酸都与膳食中这些维生素密切相关。

其膳食推荐摄入量硫胺素和核黄素为1.8mg和 1.7mg,尼克酸为18mg,维生素C为130mg。

5、水分:泌乳需要大量的水分,水分不足,会影响乳汁分泌量。

除喝饮料外,在每天的食物中,应增加肉汤、骨头汤和粥等含水较多的食物以供给水分。

(二)授乳期的膳食乳母对营养素的需要量增加,为从食物获得足够的营养素,达到合理膳食的要求,应注意以下几点:1、保证蛋白质和钙的供应。

选用动物性食物和大豆制品作为蛋白质来源,有利泌乳,适当选用骨粉或奶类食物供给足够的钙。

2、注意供给新鲜水果和蔬菜,并且要有足够的数量,保证维生素、无机盐及部分水分供应。

3、注意供给肉、骨头汤、鸡鸭汤、鲫鱼汤。

这些汤滋味鲜美,可供给足够的水分;炖汤时,可在汤中加两滴醋,有利钙溶出。

4、我国传统医学和民间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可增进泌乳,值得重视。

如产后吃鸡蛋、红糖和鸡鸭汤等都是经济实惠的方法,又如花生米炖猪蹄汤可催乳。

还有很多的偏方,如炒川芎,当归、童木通、王不留行各9g用猪蹄汤煎药服;又如通草2g与猪蹄炖汤;再如王不留行6g与猪蹄炖汤食用。

总之,孕妇和乳母营养对下一代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应用科学的方法来指导配膳。

第二节儿童营养与膳食一、婴幼儿营养与膳食一般1岁以内称婴儿,1月以内称为新生儿,1~4岁称为幼儿。

(一)婴幼儿的营养需要1、热能膳食热能供给不足,其它营养素就不能在体内被很好地利用,影响生长发育;热能供给过多又会引起肥胖症。

我国建议1岁以内的婴儿每日热能适宜摄入量为0.4MJ/kg。

2、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作用是供给能量,而脂肪内的不饱和脂肪酸对婴儿有重要作用,以母乳或牛奶喂养基本能满足需要。

但若以配方食物喂养时,要加一定的植物油以获得不饱和脂肪酸。

碳水化合物可供给能量,但不宜过多,原因是碳水化合物在婴儿肠内发酵,产生大量低级脂肪酸,刺激肠的蠕动而引起腹泻。

不宜让婴幼儿养成吃糖或甜食的习惯,否则会促进龋齿的发生。

4、水婴幼儿发育尚未成熟,调节功能和代偿功能差,易出现脱水等水代谢障碍,应注意婴幼儿水的补充。

5、无机盐(1)钙和磷:婴幼儿骨骼生长和牙齿钙化都需要大量的钙和磷。

除乳汁可提供钙磷以外,还可以补偿一定的钙剂。

我国每日膳食适宜摄入量为6个月400mg,1~3岁为600mg,并注意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

可耐受最高摄入2000mg。

(2)铁:乳中铁质量分数较低,胎儿在肝脏内储留了大量的铁,可供出生后6个月使用,在4个月后就应该添加含铁的食物,否则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

给婴儿每日喂一点蛋黄、肝膏汤,可补充铁。

我国每日膳食中半岁以上婴儿铁的推荐摄入量为10mg。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30mg。

6、维生素(1)维生素A和D:维生素D可调节钙磷代谢,缺乏时可发生佝偻病。

维生素A和D摄入过多可引起中毒,我国建议维生素A婴幼儿适量摄入量为400µg,维生素D则为10µg。

(2)B族维生素: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都随能量需要量而变化,可从乳中获得;硫胺素和核黄素1岁以上为0.6mg,尼克酸则为硫胺素的10倍。

(3)抗坏血酸:乳中抗坏血酸受母乳的影响,人工喂养则需要补充,婴儿出生后两周便可开始补充。

可采用菜汤、橘子水、番茄汁和其它水果、蔬菜等。

我国建议每日膳食推荐摄入量1岁以下婴儿50mg,l岁以上为60mg。

(二)婴儿喂养方法1、母乳喂养(1)母乳的特点人乳有以下优点:①人乳含乳蛋白多,遇胃酸生成小凝块,易消化。

②人乳的脂肪球小,易消化吸收,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也高。

③母乳内乳糖的质量分数高,对婴儿脑的发育有利,能使进肠道乳酸杆菌的生成,抑制大肠杆菌的繁殖,减少腹泻的发生。

④人乳中无机盐的质量分数较牛乳少,新生儿肾功能不健全,人乳喂养婴儿不致肾负荷过度。

⑤人乳内有双叉乳杆菌,可抑制肠道致病细菌的生长。

⑥人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和非特异性免疫物质(吞噬细胞、乳铁蛋白、溶菌酶、乳过氧化氢酶、补体因子C3),可抑制病毒,杀灭细菌,对婴儿有保护作用。

⑦母乳喂养有利于建立母子感情。

母乳喂养易出现维生素K的缺乏而出现凝血改变。

同时,母乳维生素D较少,可能发生佝偻病,应注意补充这2种维生素。

(2)方法和时间产后12小时开始哺乳,12小时前可喂少量5%葡萄糖。

最初3天内喂奶时间要短,第1天每侧喂2分钟即可;第2天4分钟;第4天以后1次可喂15~20分钟,每隔3~4小时哺喂1次。

哺乳要定时和有规律,如3小时哺喂1次,可以像如下安排:6时、9时、12时、15时、18时、21时、0时,然后再到早晨6时哺乳,新生儿夜间3时要增哺1次。

婴儿稍大后可以4小时喂1次,5个月以内的婴儿可以每隔4小时喂1次。

哺乳时,母亲将婴儿斜抱起,让他躺在怀里吃奶。

哺乳后将婴儿直立抱起,让头靠在母亲肩上,用手轻轻地拍其背部,使咽到胃里的空气溢出,以免吐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