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整理数据》教学设计 马艳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整理和复习》河北省马艳老师-省级公开课教学设计
共1学时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的知识点。
(2)能对1—6的乘法口诀进行综合运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
2学情分析整理和复习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后进行的,学生对于1-6的口诀已掌握,本节课是对1-6口诀的深化和归类,把口诀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3重点难点重点:整理和复习的方法。
难点:独立整理复习。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整理和复习(表内乘法一)4.1.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的知识点。
(2)能对1—6的乘法口诀进行综合运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
4.1.2学时重点掌握整理和复习的方法。
4.1.3学时难点让学生学会独立整理复习的方法。
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1)提出课堂目标。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整理1—6的乘法口诀这一单元的知识。
(2)回顾所学知识。
这一单元你都学习了哪些知识?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活动2【讲授】归纳总结本单元内容1.整理乘法口诀表。
给乘法口诀卡片排序。
汇报小组交流成果。
观察口诀表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整理1~6的乘法口诀表。
(1)出示1~6的乘法口诀表,问:横着看,每一排是什么乘法口诀?比较相邻两句的得数,你发现了什么?竖着看,每一栏分别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斜着看,乘法口诀表有什么规律?(都是相同两个数的乘积)教师小结:我们在整理1—6的乘法口诀时一定要全面整理并有序排列。
(2)反馈练习:任意指一句口诀,说出两个乘法算式3、整理1—6的乘法算式表。
马美霞、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数据的简单处理》
第三课数据的简单处理推荐【课题】第三课数据的简单处理【教材】青岛版《信息技术》第二册(下)【学段】小学五年级(第二学期)【课程纲要依据】1.《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关于信息技术的总目标指出不仅强调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的掌握,也强调信息技术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养成。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重点突出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环节,有组织的放手给学生获取知识。
2.小学阶段侧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工具的掌握和应用,强调对信息技术和信息文化的体验和感悟,在教学中主要是学生利用Excel公式的基本概念,进行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并能做出恰当的评价。
【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二单元《数据的简单处理》的第二课,让学生对工具软件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理解Excel公式的基本概念。
本课的教学是在Excel中用公式进行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过程;了解计算机的输入和输出概念;知道不同的软件可以完成不同的工作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材从通过网络的搜索引擎功能可以帮我们找到很多我们需要的资料,但网络上找到的资料有时是杂乱无章,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使之分类,让学生养成一种分类管理的思想。
第二把找到的资料进行综合处理,形成一张小报,但是,在网上查找资料过程中,往往也是最难控制的时候,总有学生挡不住诱惑去浏览其他信息,最后针对学生的作品以及表现展开评价。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95%的学生学会Excel中用公式进行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
②80%的学生熟练Excel公式的基本概念。
③60%的学生可以对插入的文字利用格式工具进行修饰,如调整文本框位置、大小,设置字体、字号、字体样式、字体颜色等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学生在熟练Excel公式的基本上,进行四则运算有较高的难度,同时操作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②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在任务目标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掌握Excel公式。
加强Excel中用公式进行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
第2课时 不同方法整理数据-人教二下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2课时不同方法整理数据[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统计数据的方法;(2)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进行一些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会统计数据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统计表。
难点: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学设计思路]教材分析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初步积累数据整理和分析的经验,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为继续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描述和分析数据,认识统计表和统计图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开始学习简单的分类整理,初步了解了统计的含义。
本课继续学习统计,以整理随机出现的简单数据为主要内容,并把经过整理的数据填进简单的统计表。
在统计过程中,让学生学到一些比较容易的统计方法,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启发式、演示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练习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问题: (1)把记录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2)这个月共有多少天?()这个月是夏天还是冬(1)上图中各种图形各有[板书设计]不同方法整理数据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整理数据的方法:写“正”,画“○”,打“√”……。
七年级数学上册《数据的整理》教案、教学设计
2.分步教学,循序渐进:将数据整理过程分解为多个步骤,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每个环节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教授数据收集的方法,如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
-其次,指导学生如何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如制作频数分布表、绘制统计图等。
-最后,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对整理好的数据进行分析,如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数据,如班级成绩、身高、体重等,引发学生对数据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基本概念:介绍数据整理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数据整理的意义和作用。
3.数据收集与整理:指导学生使用图表、统计图、频数分布表等工具整理数据,并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4.数据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分析数据,如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并解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2.教师指导:在每个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
3.小组汇报:各小组汇报自己的数据整理与分析结果,分享学习心得。
(四)课堂练习
1.练习设计: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给出一个班级的数学成绩,让学生制作频数分布表、绘制统计图,并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4.掌握运用计算器或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与他人共同探究、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力。
3.学会运用数学方法分析数据,培养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4.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整理数据 北京版 (2)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整理数据(北京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整理数据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类、排序和归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整理数据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类、排序和归纳。
3. 教学准备:课件、数据卡片、白板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组数据,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数据有什么特点?如何对它们进行整理?2. 探究新知(1)分类教师引导学生将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照大小、按照形状、按照颜色等。
(2)排序教师引导学生将数据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序,如:从大到小、从小到大、从高到矮等。
(3)归纳教师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归纳,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和规律。
3. 实践操作(1)教师发放数据卡片,学生分组进行整理数据的实践操作。
(2)学生将整理好的数据在白板上展示,并进行讲解。
(3)教师引导学生对展示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
4. 总结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整理数据的方法和步骤。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整理数据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整理数据的方法对生活中的数据进行整理。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整理数据的方法和步骤是否正确。
2. 结果评价:检查学生整理数据的结果,评价学生对数据的分类、排序和归纳是否准确。
3. 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发现数据的特点和规律。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展示。
新北京版三下数学 《整理数据》教案
《整理数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调查数据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掌握简单的整理数据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2.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同伴交流中表达自己对数据的理解,感受统计的价值。
3.初步感受到整理数据有助于了解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4.感受统计表直观、简明的特点,同时感受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整理数据,认识单式统计表。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题1.情境引入。
教师:期末快到了,为了重新调整桌椅,所以老师为全班同学测量了身高,我们一起来看看测量的结果。
教师:你能看懂这个身高情况表吗?说说是什么意思?学生:表里是每个人的身高情况。
2.体会整理数据的必要性。
教师:如果老师把这样的一张表给调桌椅的师傅,让师傅按照身高调桌椅方便吗?学生:不方便。
教师:怎样才能方便师傅调桌椅呢?学生:可以把表格中的数据整理一下。
教师:根据座椅调整的标准,师傅想了解身高分别在根据座椅调整的标准,师傅想了解身高分别在121~125、126~130、136~140、141~145、146~150范围内的同学各有多少名。
我们可以怎么做?学生:可以把同学们的身高按需要进行分段整理。
教师:通过整理数据,我们可以把身高表整理成下面这样,就制成了一张“阳光小学三(1)班学生身高情况统计表”。
教师:同样是整理咱们班同学的身高,根据不同的需要还可以按121~130、131~140、141~150分段整理。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整理数据,认识统计表。
3.认识统计表。
教师:你能看懂这张统计表吗?学生:上面是告诉我们统计的内容,右上角告诉我们这张统计表的身高是以厘米为单位的,表格的第一行告诉我们数据分段的情况,第二行就是每个身高分段所对应的人数。
教师:小组合作填写统计表。
部编一年级数学《六、分类》马艳教案课件教案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北京
课题:《分类与整理》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本课是学生在学会了按一定标准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可变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初步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简单的分类计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并对分的物体进行简单的统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到分类的含义、方法及目的;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教具准备:课件、气球图片、雪花片、多米诺骨牌课时安排:两课时课时备课: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课件出示超市图片提问:你们都去过超市吗?都买了什么?你到超市怎样能找到你想买的东西呢?(超市的物品都是分类摆放的)2、课件出示书架图片师:如果想找一本故事书,你更愿意从哪个书架上找?为什么?(从整理后的书架上找,比较整齐、容易找到)3、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超市分类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的找到商品,房间物品分类可以让房间更整齐,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分类整理”。
板书课题:分类与整二、探究新知1、感知分类出示课件图片:周末几位同学游乐场玩,看看他们都拿的什么?(气球)师:这么多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生:按形状分、按颜色分。
2、操作体会分类(1)师:老师给每位同学准备了和气球一样的图片,请同学们先按照形状分一分,看看每种形状的气球各有几个?自己动手摆一摆、分一分。
(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摆,其他学生自己摆,教师巡视知道)(2)展示分类结果师:我们按形状分成了三类,把心形的放在一起、糖葫芦形的放在一起、圆形的放在一起,我们在看看图中的同学是怎样分的?a、先分一分,再数一数b、边数边画c、表格记录方法师:这三种方法都可以展示我们按形状分类的结果,像刚才这位同学边数边画出的图,我们称为“象形统计图”,通过看这个象形统计图,我们可以很快地看出这三种形状的气球,哪种最多?哪种最少?(3)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分?师:刚才我们是按形状分的,还可以怎样分?请同学们摆一摆、分一分。
西师大版三年下《数据的整理》word教案
数据的整理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89~92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1.能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分析、描述,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2.进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并能完成相应的统计图表,能从统计图表中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体验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4.让学生受到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观看主题图(制成的动画)——环保站的工作人员工作的情景:①环保站工作人员工作的情景——监测空气质量。
②小丽爸爸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对话——昨天和今天的空气质量状况。
(2)教师:看到些什么?二、探索新知。
(一)出示例1下面是张叔叔整理的某地4月份空气质量情况:某地区4月份空气质量状况统计表:空气质量状况(优良、轻度、污染)合计:(1)学生观察统计表。
从表中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2)学习统计图。
①教师:谁来说一说我们过去都学过了哪些统计图?(用作记号等方法来制作统计图)②出示教科书第90页的统计图。
教师:这是条形统计图,谁来说一说你从图上都看到了什么?学生:看到了刻度和数字0,1,……(1个格子表示什么?)1个格子表示1天,一天一天地数。
学生:还看到了条形,空气质量是“优”的有7天,条形画到数字7处;“良”有17天,条形画到17处……③小结:像这样用条形来表示统计表中的数据,我们就叫它条形统计图。
让学生从统计图中找一找天数最多的表示的是什么空气等级,天数最少的表示的是什么空气等级。
让学生明白:在条形统计图中一眼就可以看出谁多谁少。
(二)教学例2(1)学生观察四(1)班男同学身高记录表。
教师:你从表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教师引导:全班男生合在一起统计,人数太多,男同学身高的状态比较混乱,可以分段整理数据。
(2)学生完成统计表。
①将学生分为5个小组,分别按身高段统计一个部分。
人教版二下数学第2课时 不同方法整理数据公开课教案课件
态度。
睨之
3、从神态描写写卖油翁看待陈尧咨射技的句子是
,
但微颔之 ,表现了他对陈尧咨的射技的 轻视(或轻蔑)的态度;从语言上描写卖 油翁看待陈尧咨的射技的句子是 无他 ,
但手熟尔这句话所包含的道理是 熟能生巧
。
4、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虚心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的道理,这让你想起哪些相 关的名言警句?
自学指导(二)
1、作者运用哪几种方法去刻画人物的形象?从文中找出具体句子进 行分析。并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两个人物的。 2、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陈尧咨(善射)
神态
忿然 笑而遣之
语言 动作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尔安敢轻吾射
笑而遣之
性格: 自矜(骄傲)
卖油翁(善酌)
睨之
无他,但手熟尔 以我酌油知之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陈小菲
两位同学中选一位 参赛,选谁好呢? 你有什么好办法?
可以用投票的方 法决定谁参加比 赛。
王明明
陈小菲
探究新知
方法一:用画“√”的 方法记录,即有同学投 一票就画一个“√”。
15票
22票
画“√”
方法二:用画“ ”的 方法记录,即有同学投 一票就画一个“ ”。
15票
22票
画“○”
方法三:用画“ ”的 方法记录,即有同学投 一票就画一个“”。
(
)的人数最少。
(2)最喜欢去植物园的有(
)人。
(3)你最喜欢去(
),喜欢去这里的同学有
( )人。
2.右面是小明记录的一个月的天气情况。 (1)把记录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15 12
4
(2)这个月共有多少天?
15+12+4=31(天) (3)这个月属于哪个季节?
《第9节 整理数据》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信息技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整理数据》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数据整理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掌握Excel表格的基本操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学会整理数据的基本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数据处理认识,增强信息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Excel表格的基本操作,如插入、删除、挪动单元格,输入和复制数据等。
2.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综合整理数据,形成清晰、有条理的表格。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与课件:《整理数据》PPT课件、Excel表格软件。
2. 设备检查:确保教室有计算机设备,可正常运行Excel表格软件。
3. 任务准备:为学生提供一份待整理的数据表格,作为第一课时的实践任务。
四、教学过程:一、课先导入1. 自我介绍和课程介绍2. 提出学习目标和要求3. 简要介绍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二、新课教学1. 数据整理的重要性: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数据统计、数据分析等,说明数据整理的重要性。
2. 数据分类:介绍数据分类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 数据排序:讲解数据排序的原理和操作方法,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排序技巧。
4. 数据筛选:介绍数据筛选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筛选技巧。
5. 数据汇总:讲解数据汇总的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6.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数据整理实践操作,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7. 效果展示: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数据整理效果,分享数据整理的经验和技巧。
8. 教师点评:对每个小组的效果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教室小结1. 回顾本堂课所学内容,强调数据整理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尝试不同的数据整理方法和技巧。
3. 安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份数据整理报告。
四、安置作业1. 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完成数据整理报告,并提交电子版。
2. 思考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数据可视化展示,并尝试制作一个简单的图表。
《不同方法整理数据》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划记法、列表法和象形图等不同方法整理数据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数据整理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5.团队合作: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培养学生分工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划记法、列表法和象形图等不同整理数据的方法。
-学会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整理方法。
-能够运用所学方法整理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举例:在讲解划记法时,重点强调如何使用“√”或“×”对数据进行有效分类;在介绍列表法时,强调数据的排序和分类;在讲述象形图时,突出图形的直观性和数据表示的准确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不同方法整理数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数据整理的基本概念。数据整理是指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排序和展示的过程。它是数据分析的基础,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数据。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划记法、列表法和象形图整理同学们喜欢的运动项目数据,以及这些方法如何帮助我们发现问题。
《第6课 数据整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数据整理》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掌握数据整理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2. 学会应用工具软件进行数据整理。
3. 培养良好的数据整理习惯和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有效地整理大量数据,提高工作效率。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计算机、投影仪、数据表格、工具软件等。
2. 准备教学素材:若干份需要整理的数据表格。
3. 安排教学时间:约90分钟。
4. 设计教学过程:1. 导入:简述数据整理的重要性,以及本次课程的目标和任务。
2. 讲解:介绍数据表格的格式、排版原则、数据筛选方法等基础知识,并举例说明如何进行数据整理。
3. 示范:教师演示如何整理一份数据表格,包括表格格式设置、数据筛选、排版等步骤。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示范,自行整理一份数据表格,教师进行指导。
5. 讨论:学生互相交流数据整理的经验和方法,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6. 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自行整理一份数据表格,下次课展示并讲解。
7. 结束:回顾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提醒学生注意数据安全和隐秘问题。
结尾:数据整理是数据分析的基础,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这项技能,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杂乱无章的数据表格,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整理这些数据使之更有条理。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数据整理。
2. 讲解:教师详细介绍数据整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包括表格的结构、数据的排序、筛选、分类等。
同时,通过实例操作,让学生了解这些方法的具体应用。
3. 实践: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表格数据,进行实际操作,体验数据整理的过程。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错误操作。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实践经验,讨论在数据整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教师对各组的讨论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并鼓励学生继续探索数据整理的更多方法和技巧。
用不同的方法整理数据
二年级数学下册《用不同方法整理数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能正确填写统计表。
2.在具体的统计过程中,体会记录数据方法的多样性,优化记录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与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能正确填写统计表。
难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具:课件二、教学过程: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二年级下册数学用不同的方法整理数据。
〔1〕从图片中你们知道了什么信息?〔2〕两位同学中选哪谁去更好呢?有什么好的选举方法吗?是的,可以投票选举。
〔3〕投完票后,我们怎样记录投票结果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班同学记录的方法。
第一个同学用的记录方法是画“△〞记录,第二个同学用的记录方法是画“√〞,第三个同学用的记录方法是画“○〞,第四个同学用的记录方法是写“正〞字记录,第五个同学用的记录方法是画“小棒〞记录,第六个同学学用的记录方法是画“□〞和“×〞记录。
〔4〕哪一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呢?用“正〞字方法记录。
因为一个“正〞字正好是5笔,最后数据容易计算,比其他记录方法更要简便,而且容易数对。
〔5〕根据统计结果,我们应该选谁参加比赛呢?〔陈小菲选票最多,应该选他参加比赛〕〔6〕如果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会怎样?这时候我们要把投票可能出现的结果一一列出来。
1、假设这两人都投票给王明明,15票+2票就是17票,陈小菲还是22票,还是陈小菲多,选陈小菲去参加比赛。
2、假设这两人都投票给陈小菲,22票+2票就是24票,王明明还是15票,还是陈小菲多,选陈小菲去参加比赛。
3、假设一个同学投陈小菲一票,22票+1票就是23票,另一个同学投王明明一票,15票+1票就是16票,还是陈小菲多,选陈小菲去参加比赛。
无论这两个同学的票投给谁,结果都不会改变,还是选陈小菲去参加比赛。
三、稳固练习1、下面让我们一起运用“正〞字法解决问题(1)一起来数一数太阳有多少天?多云的天数,下雪天数。
《不同方法整理数据》教学设计--马艳
《不同方法整理数据》教学设计--马艳《讲故事大赛》——数据的收集整理例2教学设计责任学校:浦贝乡中心小学责任教师:马艳【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页例2及相应练习的内容。
【教材分析】《数据收集整理——讲故事大赛》是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中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数、计算以及把一些物体简单分类整理的基础上学习的,让学生经历一些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打好基础。
教材中的主题图是让学生感性体会统计的价值,分为两个层次进行编排,例l是以生活中常见的“定做校服”的实例和活动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统计的价值;例2是对调查结果进行记录,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单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会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数据,并体会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
并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2、技能目标: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感受数据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体会统计在决策、预测中的作用,感受统计的价值,初步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3、情感目标:通过经历统计的过程,积累基本的统计经验,同时体会到严谨、科学、求实的态度以及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统计表。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突破重难点设想:尽管学生已经有了例1的知识基础,但是在教学中还应尽可能的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和操作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调查、数据整理、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操作、探究、体验、经历,感悟统计,理解统计,应用统计,为认识、分析统计表积累丰富的知识。
【教学准备】三、启思导疑——理解统计数据的方法1、想一想,统计数据的方法有哪些?2、统计数据时,应该注意些什么?3、知识拓展: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也可以用统计的知识来解决?思考汇报 交流想法 课后延伸 理解统计数据的方法。
二年级数学教案 用不同方法整理数据-优秀奖
2.问题探究(1)收集数据师:请同学们在小纸条上写出你支持的同学的名字。
师:下面把你的票放入这个盒子里。
师:接下来我们要对大家投票的情况进行统计,谁来读票谁来监督师:下面同学认真倾听,想好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记录,然后进行记录好吗学生唱票、记录结果师:这是我从同学们的结果记录中选取的三位同学的情况。
(课件出示同学们的投票结果)师:我们一起看看这三位同学记录的方法,谁看懂了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记录数据的方法。
学生介绍师:他们3人分别用“正”字法、画对号、和画○来代表票数。
师:请大家数一数他们统计的结果各是多少。
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师:看来大家记录的方法虽然不同,但统计的结果却一样的。
你选用的是什么记录法结果是多呢同桌互相交流交流。
师:观察这三位同学的记录方法,还有你同桌的和你自己的记录方法,你最喜欢哪种记录数据的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生说明各自的理由。
师总结:看来,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用“正”字法来记录数据,因为每一个“正”字是5笔,5笔写完表示有5票,便于最后计算。
(2)分析数据师:现在根据大家的统计结果,应该选谁来参加比赛师:解决了这个问题,你们有什么感受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决很多问题。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1)用你喜欢的方式统计各种图形的数量。
(2)完成下表。
(3)○的个数用“正”字法记录,是()个“正”字。
比□的个数少()个。
【答案】(1)略。
(2)10个,12个,8个,5个(3)2个“正”字,少2个。
【解析】考查目标1。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数据,既考察了学生统计的细心,又考察了记录数据的方法,关于“正”字法的使用,在题目中也有考察。
2.少先队评选优秀少先队员(每人只能投一票),投票结果如下表。
候选人得票情况李平正正一王月正正正张红正正正正一(1)请你根据上面的每位同学的得票数填在下表中。
候选人李平王月张红得票数。
《数据收集与整理》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数据收集与整理》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二年级《数据收集与整理》在学习了分类与整理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数据分析的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本课收获如下: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教材从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创设了开学初订校服选颜色的情景,引出“选哪种颜色合适?”的问题。
教材中一个小女孩做出判断:应该选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颜色。
然后出示: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这一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引入新知的学习。
在上述教学片断中,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又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规感现代心理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学生本人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加以“建构”。
学生对于新知识必须有一个“理解”、“消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把新知识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之中学生对此作出主动的反应,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原有的认知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使新知识获得意义,同时原有的功知结构内容更加丰富。
2、体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应紧紧围绕着学生的‘学’来展开”。
教材中首先出现了两个孩子正在针对“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这个问题进行研讨,情境图中学生的对话揭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调查(统计)。
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进入情境,真正参与进来,首先通过小组研讨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通过全班交流制定好调查计划,接着再让学生严格按照计划进行统计。
最后把统计的数据用统计表呈现出来。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了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良好环境的创设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故事大赛》——数据的收集整理例2教学设计责任学校:浦贝乡中心小学责任教师:马艳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页例2及相应练习的内容。
【教材分析】
《数据收集整理——讲故事大赛》是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中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数、计算以及把一些物体简单分类整理的基础上学习的,让学生经历一些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打好基础。
教材中的主题图是让学生感性体会统计的价值,分为两个层次进行编排,例l是以生活中常见的“定做校服”的实例和活动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统计的价值;例2是对调查结果进行记录,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单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会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数据,并体会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
并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2、技能目标: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感受数据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体会统计在决策、预测中的作用,感受统计的价值,初步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3、情感目标:通过经历统计的过程,积累基本的统计经验,同时体会到严谨、科学、求实的态度以及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统计表。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突破重难点设想:尽管学生已经有了例1的知识基础,但是在教学中还应尽可能的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和操作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调查、数据整理、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操作、探究、体验、经历,感悟统计,理解统计,应用统计,为认识、分析统计表积累丰富的知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纸条
【教学过程】
2、胜利小学要举行阳光少年评选。
二年三班要从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评选,下面是同学们投票的情况。
李小红张鹏李小红张鹏李小红张鹏
正正正正正正
正
T √√√√√
√√√√√
√√√√
√√√√
√√√√
√√√
√√√
√√√
√√√
√√√
○○○○○
○○○○○
○○○
○○○
○○○
○○
○○
○○
○○
○○
(1)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