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孟子

合集下载

(完整版)浅谈《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

(完整版)浅谈《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

浅谈《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孟子,名珂,字子舆,战国鲁国邹人。

孟子一世都致力于游说诸侯,进行政治活动,宣扬自己行王道、施德政的政治思想。

孟子擅长论辩善用譬喻,其文章气壮河山,感情豪放,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尤其突出。

孟子高妙的论辩能力和技巧使他在论辩过程中战无不胜,势不行当。

《孟子》风格雄辩锋利,在言谈中 , 巧用设问谆谆教导 , 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掉进了早先设计好的“圈套”里而词穷理屈, 最后达到他要说理的目的。

在《梁惠王章句上》中, 孟子就是擅长运用启示引诱, 层层追求, 步步进逼的方法来引人就范的。

齐宣王是个雄心勃勃的君王 , 他一心想称霸天下 , 但孟子是儒学派的代表 , 在政治上反对用武力征服天下的“霸道”而主张“王道”。

所以 , 在孟子说说齐桓公、晋文公在春秋时为何能称霸诸侯的事时,他故意奇妙地避而不谈“霸道”, 而用详尽的案例把问题逐渐指引到“王道”上去 , 他推断齐宣王的心理 , 特意把齐宣王以前做过的一件“以羊易牛”的小事说成是“仁术” , 可以作为“保民而王”的大事业的基础 , 并大加一定。

这样牢牢抓住齐宣王的心理 , 使宣王自己兴致勃勃地咨询“王天下”的事 , 走到孟子说理的轨道上来。

接着孟子针对齐宣王用武力征服天下的野心 , 连续启示引诱 , 指出齐宣王这类野心的极端危险性 , 并深刻解析了齐国与天下形势 , 给齐国指出一条通往德政的道路。

最后齐宣王完整被孟子的高论所服气 , 提出让孟子协助他完成大业。

孟子进一步论述了实行“德政”的各项详尽措施 , 从而达到说服齐宣王弃“霸道” 、施“德政”的论辩目的。

类比推理,巧设属类,擅长同类对比,也是《孟子》论辩的艺术特色。

《梁惠王章句上》:“狗彘食人而不知检 , 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 人死 , 则曰 : ‘非我也 , 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曰, ‘非我也, 兵也。

’王无罪岁, 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段话中,以“为荣华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 , 却不加以检查和制止 ; 道路上有饿死的人 , 却不想到开仓贩救。

浅谈孟子的辩论艺术

浅谈孟子的辩论艺术

浅谈孟子的辩论艺术战国中期,游说讲学,互相辩难之风大盛。

孟子是当时有名的雄辩家,以知言善辩而著称。

在辩论中,他旗帜鲜明,感情充沛,锋芒毕露,说得对方无言以对,显示出雄辩的特点。

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对孟子有这样的评价:“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孟子的雄辩才能,犀利的笔锋,由此可见一斑。

(一)孟子的论辩技巧孟子论辩之所以所向披靡,无往不胜,独特论辩技巧是其重要成因之一。

(1)脉络分明,有条不紊。

孟子的论辩多以事实为基础,论辩起来有理有据,而且有的放失,言必有中。

在具体的论辩中,穿插运用演绎法和归纳法,有正有反,有擒有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地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

如《梁惠王下》: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先以两个设问,使齐宣王顺着自己的思路,得出两个不言而喻的结论,而后类推下去,使齐宣王陷入自我否定的结论中而无言以对,只好“顾左右而言他”。

利用对话体论辩文的特点,巧妙设问,缓缓道来,“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赵岐《孟子章句*题辞》)。

(2)抓住要害,突出中心。

在论辩中一下子就能把握问题的关键,运用对比来揭示矛盾,给人以不容辩驳的感染力,深刻地阐明道理,鲜明地表白自己的观点。

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所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公孙丑下》)。

在这里,孟子用对比的方法,阐明了道之多寡对于战争胜负的关系,启发统治者关注人心所向的大问题。

再如: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孟子在设喻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舍生取义的人生追求,既深入浅出,又振聋发聩。

浅谈孟子的语言幽默性

浅谈孟子的语言幽默性

浅谈《孟子》中语言的幽默性---以《梁惠王》为例世人常说孟子“善辩”且“好辩”,这是由于孟子处于一个动荡的时代,邪说肆行,孟子有继承圣人之志的意愿,与邪说争辩,因此不得不好辩。

而孟子在与百家争鸣、游说诸侯中显示的不仅是他巧妙地论辩技巧,更从中体现其言辞的幽默特点。

《梁惠王》虽为《孟子》七篇中的一篇,但也很能显露孟子辩论中的幽默艺术。

本文便以此篇为例,探究其言辞的幽默性。

《梁惠王》一篇共有十七小章,皆为孟子劝戒国君施行“仁政”,其幽默的语言自有独特之处,与常见的嬉笑的幽默不同,是一种象是讽刺又与讽刺不同的硬幽默。

借用朱光潜的观点来说,可称之为“谐”,即有几分讥讽的意味,但讥讽却并非完全出于恶意,而恰恰是出于一种为国为君的劝谏,这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体现:其一:暗设陷阱,引人入彀在《梁惠王上》中谈论到父母官的职责时,梁惠王问道,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挺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梁惠王向孟子问政,并未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先将以刃杀人和以政杀人相类比,梁惠王说两者“无以异也”,接着孟子才说:“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梁惠王无言以对,虽说被孟子这样颇具讽刺的教导一番,也无法跳起来指责孟子,谁让自己一开始就掉进孟子暗挖的语言陷阱,只得默默接受。

从这里可以看出孟子以语言陷阱,将一番颇有些大逆不道的言辞包装起来,让听者先入为主的接受“忠言”的教导。

当时的梁惠王被伤了面子又不能讨回来的尴尬之态,现在看来也是滑稽。

再比如另一章中,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浅谈孟子的哲学思想

浅谈孟子的哲学思想

摘要:孟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在继承发扬孔子道德学说的基础上,对道德修养的思考更具有理性思辨的色彩。

他以“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性论为理论起点,将“浩然正气”的养成作为道德修养的中心议题,提出高尚的道德修养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三不能”独立人格,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要有“以先知觉后知”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严于律己”的自觉意识。

关键字:孟子;人性;仁政浅谈孟子的哲学思想孟子的人性论基础——“人之初,性本善”。

人性善恶是思想史上争论不休的话题,对人性作出的不同论断建构出不同的道德修养理论。

性善论者认为人具有先验善性,人的道德修养就是要继续发扬这种善性。

性恶论者认为,人不具有先验善性,人们具有总结经验的能力,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改造先验的恶性,培育德性。

孟子从性善论出发来构建理想的道德体系,确立了儒家道德学说的主流传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认为,人性先天就是善的,人性先天含有仁义礼智这些美德的萌芽。

人天生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恭敬之心,但人性是会改变的,人们所具有的本性是“善”的萌芽。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由此可见,“四端”只是善端的萌芽,它还不完备,具有不稳定性,并受到后天教育的影响。

要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就要充分发挥“善端”的内在因素,通过后天努力,积极拓展善性,否则,善端也会丧失,而倾向于“恶”。

浅谈孟子的文学价值

浅谈孟子的文学价值

浅谈孟子的文学价值《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由孟子和其弟子万章等合著。

全书七篇,每篇分上下。

孟子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

曾仕齐为卿,游说滕、鲁,晚年退归邹,授徒讲学,著书立说。

他主张“王道”、“仁政”,反对不义战争和横征暴敛;提倡“民贵君轻”,以民为本。

他又倡言“性善”,重视个人后天的道德修养。

《孟子》的文学价值,首先表现在它再现了孟子作为儒家学者济世救民的形象和他作为普通人刚直而富于情感的个性特点。

他藐视帝王,有时近于狷介;鄙夷奸佞,有时近乎偏狭;争论艺,有时近于偏颇;待人诚恳率直,有时近于天真。

其次,《孟子》文章雄辩,充满论战性质,但又注意论辩技巧,刚柔相济。

或根据不同对象,掌握对方心理,妙设机巧,引人入彀,层层紧逼,步步追问,势不可当。

如“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巧妙避开齐宣王想了解“霸道”的心理,并逐步将话题转到“王道”上来,就近取喻,肯定齐王有“仁心”,可以“王天下”,以引起他对“王道”的兴趣,然后才正面阐述自己的“王道”主张。

或欲擒故纵,诱敌深入,让对方摆出论点,树起批驳的靶子,然后因势利导,层层推进,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如“有为神农之言许行”章(《滕文公上》),批驳许行“贤者与民并耕而食”的主张即是如此。

或用比喻和寓言说理,形象生动,引人入胜。

如“鱼我所欲也”(《告子上》)以“舍鱼而取熊掌”比喻“舍生而取义”的道理。

对此,前人称许备至。

清人吴敏树说“:古文之道由韩子。

韩子推原孟子。

故余于孟子尤尽心焉。

”郭沫若将其列为战国散文“四大台柱”之首。

刘大杰称赞《孟子》在儒家作品中“最有文采”,“对后代很有影响”。

语言上,《孟子》不仅词彩华赡,痛快流利,而且感情强烈,气势磅礴,富于鼓动性。

不语如“明察秋毫”、“水深火热”、“出尔反尔”、“出类拔萃”、“心悦诚服”、“一暴十寒”等等,都成为成语,至今流传。

但回顾历史,《孟子》的文学价值和文学地位的确立却是一波三折。

浅谈孟子的天命思想

浅谈孟子的天命思想

浅谈孟子的天命思想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誉为“东方亚里士多德”。

他的思想体系主要体现在《孟子》一书中,其中有关天命思想是其重要的理论之一。

在孟子看来,天命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是人与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孟子认为天命是人类伦理的基石。

他主张人天合一的观念,认为人类与天地万物是共生共存的,在天的安排下,人类具有与天地同步发展的潜能和能力。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故天之生也,五官具,天将以剌其肤,使之血气皆奉,赐之以代谢。

”孟子认为,人的天命是来自于天,是根植于人的本性之中的。

人只有通过艰辛的努力和才能的发展,才能实现自己的命运。

孟子提出了“命运在人”的观点。

他认为,人的命运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为来改变的。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孟子认为,人在实现自己的命运时需要经历各种艰辛和困苦,只有通过积极的努力,才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以孔子为榜样,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自己的天命,成为人类天下的君子。

孟子强调人与天之间的相互关系。

他认为人的个体命运和天的运行规律是相互联系的。

孟子说:“百年之后,游子离乡,飘荡之际,不得过他人之界,就回乡里;道理相通,非同一体者,总归结为一体;君臣正直也。

”孟子认为,人类社会的规则和制度和天的规律一样,都是由人类的自觉和道德决定的。

只有遵循天的规律并致力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人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个体命运和社会的共同命运。

孟子的天命思想强调了人与天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主张人类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为来实现自己的命运。

孟子的天命思想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和实践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浅谈孟子的性善论

浅谈孟子的性善论

浅谈孟子的性善论内容摘要: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成了对人性探讨的高潮。

主要观点有: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无不善论、人性朴素论、性恶论、人性逐利论等观点,而尤以孟子的性善论影响最为深刻。

本文在探讨先秦时代其它人性论观点的基础上,主要论述了孟子性善论的基本内容,并从正反两方面对它做了一些评价。

关键词:性恶论孟子性善论一、先秦时代人性论诸说远古时代,至高无上的天神占据了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

但到了西周末年,随着象征天神主宰人世的的周天子地位的不断下降,人们逐渐失去了往日对天神的虔诚,开始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人身上。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终于形成了人性论问题讨论的高潮。

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们,以各自的政治主张为基点,围绕着人性的本质,人性的形成及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最早用较为抽象和概括的语言解释人性的是孔子,他说:性相近,习相远也。

这个观点反映了人性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对人类认识史的伟大贡献。

但孔子没有对该观点展开讨论,也没有进一步探讨人性的本质问题。

孔子之后,人性问题的讨论则大大的深化了,这时期的人性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总是围绕着善和恶来讨论人性的本质。

这是因为讨论人性并不纯然是为了学术研究,而是为各自的政治学说、道德学说寻找来自人性的理论概括。

思想家们为了推行他们的政治主张,不得不从理论上探讨人性的本质问题,企图通过这种探讨把本阶级、本阶层的道德意识规定为共同的人性,并以之为标准来衡量社会政治和人的活动的是非善恶。

孔孟之外,先秦时代较为重要的人性论观点有一下几种:1、性有善有恶论。

这是周人世硕的观点,王充《论衡-本性》篇说:“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

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

”该观点认为人性中先验地存在着善和恶两种因素,善的因素得到培养,人性就表现为善;恶的因素得到培养,人性就表现为恶。

2、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

告子是与孟子同时的思想家,曾就人性问题与孟子展开激烈争论。

孟子“浩然之气”思想浅谈

孟子“浩然之气”思想浅谈

孟子“浩然之气”思想浅谈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战国时期儒家杰出的代表人物,“浩然之气”是他道德意志和道德目标修养的最高境界。

简要概述了孟子“养浩然之气”思想的形成,对其内容性质、修养方法以及西方文化中的有关现象进行了大致讨论,最终回归中国哲学史,对其意义进行了阐发。

标签:孟子;浩然之气;道德修养孟子作为继孔子之后儒家的杰出代表人物,面对战国时代七雄割据争霸天下的动荡不安和道、墨两家激烈的学术竞争,在继承孔子和稷下黄老学派学说的基础上形成了其独特的伦理道德气论思想——“浩然之气”说。

孟子该观点的提出,既指明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德意识修养之路,也在中华文明史上树立了一个无比崇高的伟大精神目标,供炎黄子孙世代瞻仰效仿。

一、“浩然之气”思想的形成来源中国哲学史中有关于“气”的思想,早在孟子的“浩然之气”说提出之前就已存在,其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

《国语·周语》中记载:“幽王二年,西周山川皆震。

伯阳父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

若过其序,民乱之也。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

’”由此可见,关于“气”的论述最早当归为周代道统。

继周代道统之后,《易传》中的阴阳二气感应说、与古代卜筮活动相关的望气占气说等观点都为孟子“浩然之气”思想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值得强调的是,这些观点中的“气”尚且局限在自然之气的范围内,还未达到精神的层面。

真正为孟子“浩然之气”说提供主要理论思想依据的是孔子的“血气三戒”说和稷下黄老学派的“精气说”。

《论语·季氏》中记载:“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有关“血气”的观点并不是孔子学说的主要内容,其性质也应归为自然之气一类。

但孔子针对于此观点阐发的通过人的理性去控制自然本性的思想,无疑为之加上了一层伦理道德的色彩,对孟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稷下黄老学派的“精气说”一向是学界公认的孟子“浩然之气”思想的直接来源。

浅谈《孟子》的论辩艺术技巧

浅谈《孟子》的论辩艺术技巧

摘 要: 孟子是战国时代首屈一指、技压群雄的论辩大师,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天才的雄辩家。

善于论辩是《孟子》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其论辩艺术技巧主要有回避术、转换术,求同求、擒纵术,圈套术、包抄术,比附术、诡辩术,追问术、反诘术,铺陈术、排比术等,可谓集先秦论辩艺术之大成。

关键词 :《孟子》; 论辩艺术; 论辩技巧在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气象万千的文坛上,儒学宗师孟轲以其“好辩”、“善辩”的鲜明特色和卓越辩才称雄一世,并享誉千古。

后世流传的《孟子》一书,主要是对其论辩之辞的记录,它与《论语》中孔子只求“辞达”、反对“用佞”(运用口才)、言简意赅的坐而论道大不相同,也与《墨子》中那些逻辑严密、语言质朴、缺乏文采的正面立论显然有别,而是以逞才使气、锋芒毕露、情辞激越的论战辩驳为特点,在论辩中阐明其思想观点,同时也展示了其思想家、雄辩家的风采才华。

正因此,有人把《孟子》称为“我国古代辩对散文的开元[1]者”和“驳 论文 体的滥觞。

”孟子“好辩”,是时代和现实斗争所使然。

他生当诸侯争雄、众说蜂起、“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的战国中期,为了捍卫儒家道统,推行其政治主张,“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不得不与各种人物进行面对面的论辩。

正如孟子所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孟子·滕文公下》,以下只注篇名)更重要的是孟子“善辩”,他辩无不胜,所向披靡,从来没有失败的记录。

其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十分自信的心理素质,二是蔑视权贵的傲岸风骨,三是绝妙高超的论辩艺术。

关于前两点,孟子已说得较明白,前人的论说也较详赡。

而后一点,孟子未直接说明,前贤虽有不少论述,但多限于论证方法和逻辑思维方面,对其论辩艺术的技巧探讨不够。

因此,本文拟从技巧方面对《孟子》绝妙高超的论辩艺术做一些探索、赏析和评论。

论辩以说服、战胜对方为目的,和打仗一样,是讲究战略战术的。

《孟子》中的论辩正是如此。

而且由于孟子的高超智慧和学者身份,其论辩不论多有锋芒、多么动情甚至多么激烈,总是充满了艺术性,在火药味之外更洋溢着一种艺术趣味,非常讲究论战的艺术技巧。

浅谈《孟子》论辩的不足[权威资料]

浅谈《孟子》论辩的不足[权威资料]

浅谈《孟子》论辩的不足摘要: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子皆以好辩,善辩为时尚,而孟子更以知言善辩著称,《孟子》一书中,孟子在论辩中也永远是个常胜将军。

本文主要以《孟子》一书为例,探讨孟子论辩的不足。

关键词:孟子;论辩;逻辑断点;偷换议题I206 A 1005-5312(2013)21-0008-01《孟子》一书是典型的对话体著作,人物是在对话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而就是在这辩论过程中,孟子论辩的逻辑性在有些地方是十分不严密的,这也直接导致他的论证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是孟子论辩艺术中很大的缺陷。

今人谢楚发、董洪利先生也指出孟子一些文章逻辑不严密的问题,但是都没有作具体的论述,所以笔者想从这个方面对孟子辩论的不足进行详细的探讨,而这对全面了解孟子的论辩艺术也是具有意义的。

孟子在论辩过程中,因势利导,善于用生动的比喻来说理,并巧妙地布设各种问题,环环相扣的阐发自己的观点。

但在这布设问题的过程中,孟子在技巧上有很大问题。

“我们审视孟子论辩时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关联,发现孟子在一些地方存在着隐形的逻辑断点,断点的两端是两个毫无关联的概念和事象。

在这过程中,孟子牢牢把握话语权,将辩者的注意力吸引至自己的话语上,从而使论证中心从前一事象转移到后一事象,而辩者往往忽视了转移环节,被牵着鼻子走”①。

在《孟子》一书中,明显体现这种“断点”现象的就是《�子・上》中孟子与�子在辩论“生之谓性”的问题之时。

在文中,孟子将“生之谓性”和“白之谓白”等同起来,是第一个很大的跳跃点。

�子所说的“生之谓性”意思就是“生而具有的叫做性”,但是这并非就是说“生”就等于“性”,“生”和“性”仍是具有不同意义的。

而孟子在辩论中提出了一个设问“生之谓性,犹白之谓白也”,“白之谓白”意思是白即是白,两个“白”字是同语重复,是想同的意义,所以“生之谓性”是不同于“白之谓”的,然而孟子却将两个不同类型的句子放在一起,提出一个设问,这样的推理似乎是很牵强附会的。

浅谈孟子教育教学思想的论文

浅谈孟子教育教学思想的论文

浅谈孟子教育教学思想的论文在孟子的众多教育思想中,孟子教育思想的逻辑起点是克服恶发展人性的善端。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孟子教育思想的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孟子教育思想的论文篇一:《孟子教育思想探微》【内容摘要】孟子认为人性善生而有之,但由于后天的作用,使人舍弃良心本心,从而沦为恶。

克服恶发展人性的善端乃是孟子教育思想的逻辑起点。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贡献力的教育思想,对当时乃是现代都具有借鉴和影响作用。

【关键词】孟子性善扩充善端综观孟子的思想,不难发现孟子的教育学说是以性善论为基础的。

他认为,人生下来就有“良知”、“良能”。

人不待学习便可做到,这是良能;不待思考便会知道,这是良知。

但在实际生活中,孟子又认识到,环境和后天教育的重要作用。

他觉得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别,就是由于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人性的善的缘故。

由于“不能尽其才者也”[1]。

所以,他认为若不重视后天教育,人们就会“放心而不知求“[1]。

也就是说,会丢失善良的本心。

他曾经感慨说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1]丰收年成和灾荒年成,少年子弟的不同表现,孟子认为不是天生的资质不同,而是由于环境使他们的心情变坏了的缘故。

为此,他强调要把人放在环境中锻炼,客服自身的不足。

孟子关于通过环境和教育来发掘人性之善的思想是其教育构想的内在逻辑前提。

所以,要全面理解孟子的教育思想内容,必须先对其人性学说进行探索。

一、解读“人性”孟子所言的“性”,指的不是生而即有的全部内容,仅指的是生而即有的内容的一部分。

而这一部分,乃指的是人的心的作用。

心的概念比较复杂,既包括认知,又包括道德。

孟子把心的概念限定在道德方面,定义这种心为良心,是人本固有的,并以此作为性善论的基础。

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浅谈孟子的天命思想

浅谈孟子的天命思想

浅谈孟子的天命思想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思,鲁国(今山东省)人,是中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他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的思想涉及多个方面,其中天命思想是他的重要观点之一。

天命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它包含着对人的生活、社会、政治等方面的思考和指导,对于理解和把握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角度对孟子的天命思想进行浅谈。

一、天命思想的基本内涵天命思想是孟子思想中的核心,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天命即天意。

在孟子看来,天是宇宙万物运行的根本力量,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天意代表了宇宙的规律和造化的原则,是超越人类个体意志和欲望的普遍规律。

孟子认为,人们应该顺应天命,顺应天意。

2. 天命即道义。

孟子强调人的行为应该符合道义规范,顺应天命就是要以道义为准则,做到知行合一,做到心意合一。

在孟子看来,天道、人事、自然法则,是一致的。

所以,顺应天命就是要遵守自然、社会的规律,做好人、做明君。

3. 天命即赋予。

孟子认为,天命将人赋予不同的才能和品质,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才能和品质去做事,发挥自己的长处,以实现自己的使命。

孟子也认为,君王是得到天命的人,应该按照天命去尊重和维护人民的权益。

二、孟子对天命思想的阐述孟子在其著作《孟子》中多次对天命思想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最为经典的有《告子下》和《尽心》两篇。

1. 《告子下》《告子下》是孟子的名篇之一,其中对天命思想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在《告子下》中,孟子提出,天下之治,必须以仁义来治理,顺应天意,顺应民心。

他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地之道,承载以疏通。

”这说明了人们应该遵循天地的道,使人们相互之间,承载以疏通,承摄之类,以和为贵。

并强调了君上的天命,君王要尽力树立德行,做到以仁义治国。

2. 《尽心》《尽心》是孟子书中的又一经典篇章,其中也有对天命思想的深刻阐述。

孟子在《尽心》中表示,天之道,损有餘而补不足;人不可以生作为天,而可以效天之理——“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工成器,在人成德。

浅谈孟子的天命思想

浅谈孟子的天命思想

浅谈孟子的天命思想孟子,古代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影响深远,对后世儒家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孟子的天命思想是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对人生、社会和政治的一种深刻思考。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孟子的天命思想,探讨其内涵和影响,以期更好地理解孟子思想的精髓。

一、天命概念的来源和内涵在孟子的思想体系中,天命是一个核心概念,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命的概念来源于古代中国人对宇宙、自然和人生的认识和理解,是一种有着神秘、超自然色彩的观念。

在孟子看来,天命是宇宙间的一种规律,它是神灵的旨意,是万物被赋予的本性,也是人类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指导原则。

孟子认为,人与天地万物一样,都受到天命的影响和制约。

他常常引用“天生万物以养人”、“人乘其风,驰其空,而游乎四海之外”的说法,说明天地之间的因果关系。

对孟子来说,人的行为和命运受到天命的支配,尊重天命、顺应天命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准则。

这一概念深刻影响了孟子对人生价值、社会伦理和政治治理的思考。

二、天命与人生价值观在孟子看来,天命决定了人生的起点和终点,也决定了人在世间所扮演的角色和担负的责任。

他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命” ,无论贵贱贫富,都必须遵循自己的天命,不断完善自身,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孟子认为,“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这说明了不同人的天命所在,君子应该顺应自己的天命,做好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孟子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能力和潜能,这是天命给予的。

他常常引用“鱼不能上树,鸟不能入水”的比喻来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在孟子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应该发挥自己的潜能,做出应有的贡献,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也是孟子对天命与人生关系的理解,即人应该尊重天命、顺应天命,并在此基础上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天命与社会伦理孟子的天命思想也深刻影响了他对社会伦理和人际关系的看法。

他认为,“人道”是天命所在,也是人类社会运行的基本准则。

浅谈孟子的天命思想

浅谈孟子的天命思想

浅谈孟子的天命思想孟子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他的思想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在儒家学派中居于重要地位。

孟子的思想中,天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孟子的思想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孟子的天命思想。

1. 天命的含义在孟子看来,天命是人们生命的根本命运,是超越人类意志和努力的存在。

孟子认为,人在天地之间,处于一种有限和相对的位置,而天地的运行和自然规律是无限和绝对的。

在这种状态下,人的努力和决定虽然有一定作用,但仍然受到天命的制约和限制,因此,孟子强调了在尊重天命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作用。

在孟子看来,天命是仁义的基础。

因为天命来源于天地之间的自然规律和运行机制,而仁义则是人与人之间应有的情感和行为,这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孟子认为,只有按照天命中体现的自然规律和理性,去实践仁义的道德准则,才能真正实现人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在孟子看来,天命和仁义是相辅相成的存在。

3. 天命与个人选择在孟子的天命思想中,虽然天命有一定的决定作用,但并不代表个人自主选择完全没有作用。

孟子认为,天命和自我选择是相互依存的存在。

在天命的限制下,个人可以选择他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孟子主张个人在择善而从,遵循仁义之道的同时,也要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因此,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需要个人自我选择和努力。

4. 天命与政治在孟子的思想中,天命也与政治有密切的联系。

孟子认为,政府应当尊重天命,遵循自然规律和人性原则,而不是单纯依赖政治权力和人的意志。

因此,孟子的政治理论强调领导者的仁政和德治,同时也为人民赋予了维护天命的责任和义务。

综上所述,孟子的天命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对于自然规律和人性原则的重视,同时也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道德准则。

在当前社会中,尊重天命,遵循仁义之道,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浅谈孟子的天命思想

浅谈孟子的天命思想

浅谈孟子的天命思想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和道德教育影响深远,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他的天命思想。

孟子认为天命是一个人的使命,是上天赐予的贵人之责,是一个人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

下面就来浅谈一下孟子的天命思想。

一、来自天命的责任感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是有天命的,每个人的天命都不同,但是天命的使命却是一样的,那就是为了造福人民。

我们可以通过读孟子的著作来了解他对于天命的态度。

孟子曾说:“上天赐予人的天赋是有用的,留下来不用是可惜的。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里的“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就是指的天命,并强调了担负天命使命的责任感。

孟子的这种思想深受后人的喜爱,甚至在后来的封建统治下,也成为了一种推崇的道德标准。

二、来自天命的道德准则孟子认为,天命是一种道德准则,是一个人应该遵循的根本规则。

孟子认为人类生活在社会中,生存的根本原则是道德,在面对人生的选择时,我们应该选择符合道德准则的行为。

因此,孟子提倡人们要注重道德修养,积极践行道德行为。

三、天命的实现需要人的努力直到现在,仍有人将天命和天生的先天因素混淆。

孟子却明确认为天命并非先天因素,它是一种后天的人为选择和努力的结果,也就是说,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天命。

孟子曾说:“天下之大,无所不备。

无人可无,无事可无。

那可言‘有天命者’?”盖孟子欲言天命,必欲为之而行之也。

他认为,天命是需要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的,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总之,孟子的天命思想提出了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必须勇于承担使命,积极践行道德的观念,并且加强了人对于上天运行规律的认识。

不仅如此,孟子的天命思想也是后来各种道德教育模式的借鉴对象,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实践中。

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孟子的天命思想,不断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实现人生的使命,让我们的人生因天命而不凡。

浅谈孟子的天命思想

浅谈孟子的天命思想

浅谈孟子的天命思想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思,鲁国鲁人(今山东省曲阜市人),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承伯郑玄传,强调仁政,讲穷民,也讲仁政天下。

孟子提出的天命思想是他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命思想是古代中国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意味着一个人的命运是由上天安排的。

在孟子的天命思想中,天命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天意,即上天对人类的期望和期盼;二是人生的天命,即每个人生来就有一个既定的命运。

在孟子看来,天命是无法改变的,但是人类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顺应天命,从而达到一个和谐统一的状态。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具有良好的品性和潜在的潜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品性和潜质会受到影响。

而正是通过顺应天命,通过努力去发掘自己的潜质和提升自己的品性,人们才能够实现天命,走上成功的道路。

孟子强调了个体与天地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由上天安排的,人们不应该去抗拒自己的天命,而应该去顺应和接受它。

只有顺应天命,才能够在人生道路上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孟子也认为,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发挥自己的潜质,去做出自己的贡献,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自己的命运。

在孟子看来,天命并不是一种无所作为的宿命观念,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奋进,才能够顺利地实现自己的天命。

而那些消极懈怠,自暴自弃的人,则很难顺应天命,也很难实现自己的命运。

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来说,孟子的天命思想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孟子认为,一个国家的命运也是由上天决定的,而一个君主的执政也应该顺应天命,遵纪守法,以人民的利益为先,才能够使国家长治久安。

孟子强调了仁政,主张通过仁爱之政,来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统一。

只有一个具有仁政的君主,才能够顺应天命,也能够使国家和人民达到一个和谐稳定的状态。

孟子的天命思想强调了个人和社会应该去顺应上天的安排,积极向上地面对自己的命运,并通过不断的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质,实现自己的命运。

浅谈孟子的天命思想

浅谈孟子的天命思想

浅谈孟子的天命思想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阳,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尊称为“亚圣”。

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可以与孔子并列,他开创的儒家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的学说以“天命”思想为核心,认为人的命运是受“天命”安排的,这一思想对于儒家思想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孟子的天命思想展开讨论,探究孟子对于天命的理解及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孟子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的这段话是他对于“天命”思想的一种阐释。

孟子认为,人的命运是由天决定的,天会给予人们不同的使命和命运,这种使命和命运是由人们自己的修养和努力来实现的。

孟子提出“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等一系列的措辞,表明了他对于命运的理解,也表现了他对于人生奋斗的态度。

孟子的“天命”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儒家的经典著作《孟子》中,孟子多次谈及“天命”思想,强调了“天命”的重要性,鼓励人们树立正确的命运观和人生观。

孟子认为,“天有正气,设有奉行此者”、“人皆具有为善的本性”,这表明了他对于“天命”思想的一种肯定。

孟子认为,只有遵循“天命”,才能够实现人生的价值,才能够达到自己的命运。

孟子的“天命”思想在儒家思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中,孟子的“天命”思想对于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孟子的时代,社会上的人们普遍认为“天命”是无法改变的,他们对于自己的命运并不抱有太大的期待,而孟子的“天命”思想则给了人们一种力量,让他们明白,只要努力奋斗,就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孟子在《离娄上》中曾经说过,“人欲自神,神不欲自神”。

这句话表现了他对于人们命运的一种认知,也表现了他对于人生的一种态度。

孟子的“天命”思想给了中国古代社会一种新的思想观念,激发了人们对于命运的希望和向往。

孟子的“天命”思想不仅仅对于古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于后世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谈孟子的天命思想

浅谈孟子的天命思想

浅谈孟子的天命思想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孟子提出了天命思想,认为人生的成败和命运都受到天命的制约。

在孟子看来,天命是一种超越个人意志的宿命力量,人应该顺应天命而安于这一思想在中国古代影响深远,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就对孟子的天命思想进行一番浅谈。

孟子认为,天命是一种超越人的意志的力量,是宇宙间的法则,人们不能违背天命的旨意。

在《孟子·滕文公上》中,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然后乃知大略。

”这段话表达了孟子对于接受天命考验的看法。

孟子认为,人在世界上的降生不是凭空而来,而是要承担一定的天命,这个天命是对人的一种考验,只有通过磨砺和辛苦的种种考验,人才能够顺应天命,实现自己的命运。

孟子在《孟子·告子下》中还提到:“独瞑为患啊!”孟子告诫人们不能听任自己的意愿盲目地去行事,必须顺从天命,安于其中。

这种“独瞑之患”就是指不能顺应天命,贸然行事而遭受失败的悲惨的下场。

孟子认为,如果一个人不顺应天命,背离天命而行,那么社会秩序将会受到破坏,人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混乱不堪。

所以,只有顺应天命,才能顺利渡过一生的风雨考验。

孟子的天命思想也反映在他的仁政思想中。

孟子强调天命的宏大,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的命运。

在《孟子·尽心上》中,孟子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然后知大略。

”孟子认为,一个君子在治理国家的时候,也需要顺应天命,遵循天命,以仁义来治理百姓,这样才能够使国家百姓得到安定和幸福。

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天命的庇佑,国家才会长治久安。

孟子还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了天命与个人命运的关系。

孟子认为,人作为宇宙间的一部分,其生死成败都受到天命的支配。

浅谈孟子的天命思想

浅谈孟子的天命思想

浅谈孟子的天命思想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是儒家学派继孔子之后的重要思想家。

孟子的思想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天命思想,即认为人的命运是由上天决定的。

孟子认为,上天给予了每个人不同的才能和天赋,这就是所谓的天命。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和责任,而这些使命和责任是与生俱来的,无法改变。

孟子认为,天命使人有所区别,而且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天命去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行动,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根据孟子的天命思想,人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活着,更重要的是要追求道德和善的境界。

孟子认为,人的天命是要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要追求仁爱、正直、诚信等美德,并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和改变社会。

他强调了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孟子的天命思想与西方的命运观有所不同。

西方的命运观认为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可以通过努力和选择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孟子的天命思想认为人的命运是由上天决定的,无法改变。

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个人的力量和主动性,使得个人更多地依赖于上天的安排和决定。

孟子的天命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思想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为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

个人的成功与快乐不仅仅取决于自身的努力,更取决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个人应该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

孟子的天命思想也存在一些问题。

孟子认为人的命运是无法改变的,这可能会导致人们对自己的命运产生消极的态度,认为一切都是注定的,无法改变。

天命思想强调了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但并未给出具体的行动指导,使得人们很难具体地理解和实践这一思想。

孟子的天命思想需要在实践中加以丰富和发展。

孟子的天命思想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为个人的命运是由上天决定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天命和使命,应该根据自己的天命去追求道德和善的境界,并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孟子》
七年级(1)班孙小凯
最近,笔者通读了我国古代的儒家经典《孟子》一书,颇有些感想。

《孟子》一书的内容,总起来看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两个字“仁政”。

大多数的篇章就是讲什么是“仁政”,如何才能实现“仁政”。

同时还兼顾有还有关于修身、学问和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十分的伟大,启迪人生。

往事跨越千年,永恒的,是智慧;不变的,是思想。

作为一代亚圣——孟子,这位儒家宗师,一生推崇其人生主张,游说各国,后来隐退著书立说,为后世留下这包含了永不褪色的儒家文化的《孟子》。

程颐曾说过:“孟子有功于圣门,不可胜言。

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

仲尼只说一个志,孟子便说许多养气出来,只此二字,其功甚多。

”寥寥数语,却将《孟子》精要概述无疑。

可见,孟子的思想之于孔子,既是继承,更是升华。

孟子也强调仁义,仁是人心的本质,义是人所必由的大道,倡导“性善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仁政学说和修养学说。

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谓之本心,且与仁义礼智分别相对应。

孟子对梁惠王说“仁者无敌”以强调“仁”的作用;对齐宣王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来推广仁爱之心;孟子还说“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可见“仁义”在孟子学说中的重要地位。

而“性善论”则是说人性本善,通过自觉努力,完善道德,人人都能成为圣人。

孟子经常用一些完整的小故事、寓言来表达自己地观点和看法。

而这些小故事和寓言就慢慢变成了今天我们常用地成语,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再作冯妇”等等,可见孟子思想对我们地影响对我们来说不可不谓深厚。

除了像“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这样家喻户晓的故事外,说到孟子,我们还会想起“孔孟之道”,他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使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

孟子提倡“仁、义、礼、智”,并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

仁,就是宽厚,指同情、关心和爱护的心态,即“仁爱之心”。

义,就是正直,指正当、正直和道义的性格,即“正义之气”。

礼,就是谦让,指礼仪、礼貌和礼节的规矩,即“礼仪之规”。

智,就是才能,指明辨是非、善恶分明和明理睿智的能力,即“智谋之力”。

信,就是诚实,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的品行,即“诚信之品”。

他的这些思想和观点在由他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的言论汇编《孟子》中有所体现,尤其是在那些被誉为孟子经典名言的语录中更是得到了充分展示。

《孟子·公孙丑》中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

关于这一点,告诉我们做事情的出发点要正确,才能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承认,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否则,即是你通过一些手段使自己占据了有利形式,但最后还是会失败。

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所以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最终的胜利,就是因为我们的行为是正义的,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赞成和支持。

孟子思想中迸发出的智慧火花及其语言中放射出的艺术魅力是无法让人忽略的,在历史积淀下一直熠熠生辉,愈发珍贵。

尽管当时孟子无法将他的理想实现——改变诸侯割据局面,一统中国,养名教民,可后人能从《孟子》中汲取更多精华,在儒家文化中感悟大道,努力提升自我道德,将孟子学说沿用到当今社会建设及立身处世之道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