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六年级语文试卷 (真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上海市六年级(上)语文试卷

完整版)上海市六年级(上)语文试卷

完整版)上海市六年级(上)语文试卷家庭贫穷,没有财产。

13、___小时候研究的方式是(2分)A.自学成才,没有老师的指导。

B.通过太夫人的教导和借书阅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

C.在闾里士人家里偷书看。

D.通过抄录他人的作品来研究。

14、___在小时候就表现出了(2分)A.出色的文学才华。

B.对研究的极大热情。

C.勤奋刻苦的精神。

D.以上都正确。

松江区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片考试卷预初语文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试卷上的答案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26分)1.默写(12分)1、《观沧海》中有句“水何澹澹,______。

”2、《望岳》中有句“______,一览众山小。

”3、《十六字令三首(其二)》中有句“奔腾急,______。

”4、《劝学》中有句“三更灯火五更鸡,______。

”5、《夜书所见》中有句“知有儿童挑促织,______。

”6、《山川之美》中有句“______,猿鸟乱鸣。

”2.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饮湖上初晴后雨______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诗中的“西子”指的是(2分)A。

___B。

西湖C。

西瓜D。

西安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句写出了晴日下的西湖湖水波光闪动的迷人景色。

B.第二句中“空蒙”形象地写出了雨天群山烟雨蒙蒙的景象。

C.第三句将西湖比作西子是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D.末句“淡妆浓抹”与前两句的晴雨相呼应,使“西湖”“西子”之比更贴切生动。

3.阅读下文,完成9——11题(5分)初,权谓___:“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___?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___过寻阳,与蒙论议,___:“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___!”___:“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___之晚乎!”___拜蒙母,结友而别。

上海六年级语文试卷

上海六年级语文试卷

上海六年级语文试卷一、听力理解(10分)(1)听写(5分)•听录音,写下听到的词语或成语。

(每个词语1分,共5个)(2)听力选择题(5分)•听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每题1分,共5题)1.文中提到的主要人物是谁?2.主要人物遇到了什么问题?3.主要人物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4.文章中提到的地点是哪里?5.文章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或教训?二、基础知识(30分)(1)字音字形(10分)•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形。

(每题2分,共5题)1.“欣赏”的“赏”字的读音是( ) A. shǎng B. shàng C. shāng D. shǎng2.“繁荣”的“荣”字的正确写法是( ) A. 荣 B. 融 C. 容 D. 荣(2)成语运用(5分)•填空题,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成语。

(每题1分,共5题)1.他做事总是________,让人放心。

2.面对困难,我们不能________,要勇往直前。

3.她在学习上________,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4.他总是________,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

5.经过努力,他终于________,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3)词语解释(5分)•解释给定词语或成语的意思。

(每题1分,共5题)1.画蛇添足2.一举两得3.井底之蛙4.不可思议5.亡羊补牢(4)病句修改(10分)•找出并修改病句。

(每题2分,共5题)1.他因为努力学习,所以取得了好成绩。

2.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故不要再次发生。

3.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经验丰富。

4.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5.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三、阅读理解(30分)(1)古诗词阅读(10分)•默写《静夜思》,并回答相关问题。

(默写5分,问题5分) •默写《静夜思》。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床前明月光”中的“明月”指的是什么?•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短文《小马过河》,回答以下问题。

(共20分)•短文附后。

上海市小学六年级小考语文测试卷

上海市小学六年级小考语文测试卷

上海市小学六年级小考语文测试卷上海市小学六年级小考语文测试卷考生备考小考语文考试时要定期做试卷测试,并随时调整复习计划。

做试卷不仅锻炼自己的能力,还可以积累有用的知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上海市六年级小考语文测试卷,希望大家喜欢!上海市小学六年级小考语文测试卷(一)一、看拼音写字,组成词语。

shà shì yú lán yì cuò( )时 ( )好须( ) 波 ( ) ( ) 扬顿( )hào yù chù lǒu cù fáng( )尽 ( )寒抽 ( ) 竹 ( ) ( )不及( )二、按要求填空。

①学校有"金、倪、王、张、孙、胡、费、曹"几位老师,按音序表中的顺序排列,排在最前的应是______老师,排在最后的是______老师,排在第五位的是_____老师。

②在"折磨"、"磨平"、"磨盘"这三个词语中,"磨"的读音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裹上"、"嚼着"、"情谊"、"摔跤"、"畜生"、"钳子"这些词语中,带点字读轻声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给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后打"√"。

A.屋脊(jī) 宫阙(què) 吮吸(yǔn) 鏖战(áo 凌晨(línɡ) ( )B.锃亮(zènɡ) 眸子(mǔ) 弹琴(tán)河畔(pán)瞭望(liáo) ( )C.吓煞(shà) 蜷曲(quán) 鸟瞰(kàn) 音乐(yuè)鸟喙(huì) ( )D.惬意(qiè) 衣冠(ɡuān)松散(sàn) 炽热(zhì)憧憬(chōnɡ) ( )(2)给没有错别字的一组句子后打"√"。

上海市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上海市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上海市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积累运用 (共11题;共100分)1. (8分)根据拼写汉字。

dīng zhǔcuī cùjiāng yìng fēi qín zǒu shò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4分)读拼音,写词语。

bà ba gù xiāng chuāng wài yǒng gǎ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ēi xiào yuán lái jìniàn gāo xì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2分)读课文《我是最弱小的吗》,找出文中的成语,并写在横线上。

聚精________ 垂头________4. (6分)读《日记两则—第二则》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①阿英妹妹昨天到我家来了________②里面有两条粉红色的布料连衣裙________两个红书包________两套________少年儿童百科全书________5. (5分)选词填空。

虽然……但…… 不管……都……之所以……是因为……只有……才…… 不仅……而且……①非洲的花________多,________那里的花开花,草开花,灌木开花,许多树也开花。

②________在非洲________大饱眼福。

③其颜色________有赤橙黄绿青蓝紫,________在不断地变幻着,交织着,渗透着,辉映着,令你目不暇接,不住地发出赞叹。

④________男女老少________喜欢穿花衣服。

⑤非洲人的住房,________大都是不甚宽大的白铁顶房屋, ________许多房子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

上海市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六年级语文试卷含答题纸和答案

上海市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六年级语文试卷含答题纸和答案

2016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0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 2017.6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6题,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25分)(一)默写(10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2.,衣冠简朴古风存。

(《游山西村》)3.斜阳流水推篷坐,。

(《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4.不畏浮云遮望眼,。

(《登飞来峰》)5.,香雾空蒙月转廊。

(《海棠》)(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6—7题(3分)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中的“孤蓬”和“”,都因其漂泊无定的特点而被诗人借用。

(1分)7.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点明了告别的地点,描摹出一幅秀丽的图景。

B.颔联点题,以蓬草比喻自己,形容离别后的孤寂。

C.颈联用“浮云、落日”作比,表明依依惜别之情。

D.尾联以“萧萧马鸣”再次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6分)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8.下列句中,与划线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七里之郭B.委而去之C.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D. 寡助之至9.“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这句话运用了手法,论证了“”的重要性。

(2分)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 “天时、地利、人和”都是作战取胜所凭借的条件。

B. 在众因素中,“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

上海市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毕业考试试卷

上海市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毕业考试试卷

上海市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毕业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基础知识(40分) (共10题;共40分)1. (6分)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掏________膊________缕________稀________陶________傅________楼________希________御________絮________蝴________瞎________街________紫________湖________割________2. (3分)比一比,再组词。

陪________ 稿________ 极________培________ 搞________ 及________3. (2分)下列词语中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 舍弃施舍舍己为人B . 应答问答滴滴答答C . 稍微稍息稍纵即逝D . 假期寒假弄假成真4. (2分)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 刺猬郑重凌乱讲究囫囵吞枣B . 拜年潮汛祭器项圈恍然大悟C . 撒网束缚逃窜退缩张冠李戴D . 收租家景伶俐浮动徒然一惊5. (2分) (2019四上·嘉陵期中) “蝉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与划线部分意思相同的词语()A . 随遇而安B . 一丝不苟C . 严肃郑重D . 和蔼可亲6. (2分)下列词语不是同一类的一组是()A . 牛奶饼干巧克力花生B . 圆规钢笔铅笔盒橡皮C . 橘树枣树松树树木D . 帽子衬衫皮靴围巾7. (5.0分)阅读理解雪落有声克鲁姆博士是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的一位教授,他想研究雪落下来有没有声音。

有一次,他向学校借了一辆车和一些测声设备,连夜出发追雪去了。

到了那个地区,天气预报并不(正确、准确),降雪的区域南移了,于是他又往南疾驰,终于在弗吉尼亚州西部的一个城市找到了雪的踪迹。

上海市黄浦区2022-2022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沪教版五四制

上海市黄浦区2022-2022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沪教版五四制

2022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考试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本次试卷共 25 题,请按要求在答题纸规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阅读(60分)一文言文阅读(25分)(一)默写(10分)1 ,非是藉秋风(《蝉》虞世南)2乱插蓬蒿箭满腰,。

(《牧童词》李涉)3 ,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叶绍翁)4黑发不知勤学早,。

(《劝学》颜真卿)5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郑人买履》韩非子)(二)阅读古诗,完成6——7题。

(4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造化”在诗中意思是(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全诗由远望到近望细望,描写了泰山的巍峨壮丽,表达了诗人的凌云壮志。

B泰山别名“岱”,因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这是对泰山的尊称。

C“阴阳割昏晓”一句是说泰山很高,“割”字体现了泰山险峻崎岖,高与天齐。

D “决眦入归鸟”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示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眼眶好像要裂开一样。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6分)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8上文选自《》(文集名)作者是清代文学家 (人名)(2分)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分)①吾欲之.南海之②人之立志.志10对文中划线句子解释正确..的是〔2分)A你怎么凭借着前往呢? B你凭借什么前往呢?C你为什么凭借着前往呢? D凭借你怎么能够前往呢?(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

沪教版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沪教版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沪教版第二学期六年级期末质量监控语文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本试卷共27题。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28分)(一)默写(10分)1.红泥小火炉,。

(《问刘十九》白居易)2. 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王安石》)3.岭下看山似伏涛,。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杨万里)4. ,故烧高烛照红妆。

(《海棠》苏轼)5. 苇蓬疏薄漏斜阳,。

(《泛吴松江》王禹偁)(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6—7题(4分)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6.这首诗中以动写静的一联是。

(2分)7.对这首诗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A.首联表达了诗人隐居的闲适和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之情。

B.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洌,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

c.尾联写此景美好,是王孙们洁身自好的所在。

D.这首诗表达了对洁净纯朴的山野生活的喜爱和决心远离官场、洁身自好的思想。

(三)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第8—10题(6分)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8.本文选自《》,该书主要记载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子的言行。

(2分)9.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10.下列对晏子使楚成功的原因分析最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晏子本以善于辞令出名,机智善辩,很有外交才干。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含答案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含答案

乡镇(街道)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沪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含答案题 号 知识基础 积累运用 口语交际阅读 习作 总分 得 分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9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请在试卷指定位置作答,在试卷密封线外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基础知识(共5小题,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1、先将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成语填空。

雕梁( ) 脍炙( ) 不同( ) ( )绕梁 美不( ) 笔走( ) 引人( ) ( )窠臼 阳春( ) 独具( ) 古色( ) ( )共赏 巧夺( ) 响遏( ) ( )生花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伯牙的《高山流水》、贝多芬的《月光曲》,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面对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时,我们可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当我们读到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会选词填空。

辽阔 广阔 宽阔 宽敞1、我们坐在( )的教室里愉快地学习。

2、( )的江面上,船只来来往往。

3、( )的天空中,群鸟自由自在地飞翔。

4、骏马在( )的草原上奔驰。

3、下面的词语书写有对有错,对的在括号里打“√”,有错的在错字上打“×”,并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1.凝然( ) 摸仿( ) 遮挽( ) 沽萎( ) 勿忙( ) 2.支体( ) 名义( ) 优稚( ) 堂惶( ) 甜密( ) 3.予备( ) 稀奇( ) 元霄( ) 面俱( ) 枚瑰( ) 4.白瓷碗( )诳天桥( )小园圈( )黑糊糊( )辩是非( ) 4、为迎新春,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

上海市黄浦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黄浦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注意:1.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2. 答题时请不要使用铅笔、红笔以及涂改工具。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4分)一、默写(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山青花欲燃。

《绝句(其二)》2.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________。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3.霜落熊升树,____________________。

《鲁山山行》4.____________________,满川风雨看潮生。

《淮中晚泊犊头》5.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__________。

《浪淘沙》(其一)二、基础知识(4分)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2分)A. 狂奔.(bēn) 似.(sì) 的B. 嘴唇.(chún) 瞟.(piǎo)着窗外C. 奴.(nú) 仆.(pú) 戛.(gá) 然而止D. 菜畦.(wā) 稻秧.(yāng)7.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2分)A.月光照下来,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B.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C.她的脸部、颈部和双手好像沐浴在阳光里,格外明亮动人。

D.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像一条长龙。

第二部分阅读(46分)一、文言文部分(14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8-9题(4分)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8. 本诗作者是__________代文学__________(人名)。

(2分)9.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千里莺啼绿映红”写出江南大自然的风光,“千里”极言江南地域之广阔。

B.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紧扣题目中的“春”字。

C. 诗歌中“四百八十”是个虚指的数字,强调了庙宇数量之多。

上海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默写1.默写。

(1)旧时茅店社林边,。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3),山青花欲燃。

(杜甫《绝句》)(4)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吕氏春秋》)二、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乙)“多师是我师。

” 非止可师之人而师之也。

村童牧竖①,一言一笑,皆吾之师,善取之皆成佳句。

随园担粪者,十月中,在梅下喜报云:“有一身花矣!”余因有句云:“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

”余二月出门,有野僧送行,曰:“可惜园中梅花盛开,公带不去。

”余因有句云:“只怜香雪梅千树,不得随身带上船。

”——选自(清)袁枚《随园诗话》【注释】①村童牧竖:指山村小儿、牧童。

2.甲文《书戴嵩画牛》作者是宋代著名文学家(人名)。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善.取之皆成佳句②在梅下喜报云.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不是只有自己的老师,才能向他们学习的。

B.只效法自己的老师,向他们学习是不对的。

C.不是只有可以做老师的人,才能把他们当作自己的老师的。

D.只效法可以做老师的人,把他们当作自己的老师是不对的。

6.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写牧童“拊掌大笑”,生动地勾勒出儿童天真无邪的情态。

上海六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部编版)

上海六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部编版)

2021-2022年上海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部编版)考生须知:1.本场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答题纸共2页。

2.作答前,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填写姓名、报名号、座位号。

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3.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

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4.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文言诗文阅读(26分)(⼀)默写(6分)1.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________。

(《宿建德江》)2.___________________,山青花欲燃。

《绝句(其二)》)3.晚泊孤舟古祠下,___________________。

(《淮中晚泊犊头》)4.___________________,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5.如果你想制作一张江南风景明信片,恰好选中了一幅色彩明艳的水乡春光图,可以用杜牧《江南春》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来配这张图片。

(⼆)阅读以下诗文,完成各题。

(4分)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6.本诗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分)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前两句描写了干净、清幽的居家环境,侧面烘托了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后两句运用拟人,一“护”一“送”赋予山水情感,从远到近写活了山水。

C.首句中的“净”是室主人“长扫”的结果,可见主人生活悠闲心境淡泊。

D.这首诗不仅写出湖阴先生隐居山中的思想境界,也表达出作者的志趣追求。

(三)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6分)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上海6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海6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海6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吴承恩C. 施耐庵D. 曹雪芹3. 下列哪个词是表示颜色的词?A. 高兴B. 蓝天C. 大海D. 美丽4.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哪首诗?A. 《登鹳雀楼》B. 《静夜思》C. 《长歌行》D. 《赋得古原草送别》5.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成语?A. 画蛇添足B. 画龙点睛C. 画饼充饥D. 画虎类犬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2.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杜甫的诗句。

()3. “一问三不知”是指知道一点。

()4. “满招损,谦受益”是孔子的名言。

()5.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出自《论语》。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______。

”2. “不积跬步,无以至______。

”3. “______,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______。

”5. “______,天下之结也。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解释“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含义。

2. 请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主要故事情节。

3. 请简要说明“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意思。

4. 请简要描述《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形象。

5. 请简要分析“水滴石穿”的意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根据“一箭双雕”的意思,写一个类似的成语。

2. 请根据“一问三不知”的意思,写一个类似的成语。

3. 请根据“画蛇添足”的意思,写一个类似的成语。

4. 请根据“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意思,写一个类似的成语。

5. 请根据“井底之蛙”的意思,写一个类似的成语。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义。

2. 请分析“温故而知新”的意义。

2023年上海市六年级毕业语文试题(1)附答案

2023年上海市六年级毕业语文试题(1)附答案

2023年上海市六年级毕业语文试题(1)附
答案
本文档为2023年上海市六年级毕业语文试题(1)的附带答案,旨在帮助学生们复和准备毕业考试。

以下是试题的内容和对应的答案。

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短文内容省略)
答案:1. B 2. A 3. C 4. B 5. D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句子的正误。

(短文内容省略)
答案:1. 正确 2. 错误 3. 正确 4. 错误 5. 正确
作文
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作文。

提示:描写你最喜欢的一本书,包括书名、作者以及你为什么喜欢它。

答案:我的最爱《小王子》
《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所写的一本童话书。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因为它充满了关于友谊和勇气的故事。

故事中的小王子勇敢地探索不同的星球,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动物。

他们之间的对话和互动让我感到温暖和快乐。

我也喜欢书中带给我的许多寓意,它们给了我深思和启发。

这本书教会我珍惜友谊和珍贵的事物,并勇敢地面对困难。

每次读完《小王子》,我都会从中学到一些宝贵的人生经验。

参考答案
阅读理解:
1. B
2. A
3. C
4. B
5. D
判断正误:
1. 正确
2. 错误
3. 正确
4. 错误
5. 正确
作文话题:我的最爱《小王子》
答案仅供参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写出独立的作文。

上海市六年级语文试卷

上海市六年级语文试卷

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A. 《红楼梦》
B. 《西游记》
C. 《水浒传》
D. 《聊斋志异》(正确答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 李白(正确答案)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下列哪个成语与“刻舟求剑”寓意相近?
A. 亡羊补牢
B. 守株待兔(正确答案)
C. 画蛇添足
D. 井底之蛙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散文集?
A. 《呐喊》
B. 《朝花夕拾》(正确答案)
C. 《彷徨》
D. 《故事新编》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妙在何处?
A. 表现了春天的色彩
B. 以动写静,使画面生动(正确答案)
C. 强调了江南的地理位置
D. 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下列哪个节日与屈原有关?
A. 春节
B. 端午节(正确答案)
C. 中秋节
D. 重阳节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哪部经典?
A. 《论语》(正确答案)
B. 《孟子》
C. 《大学》
D. 《中庸》
下列哪首诗是描写秋天的?
A. 《春晓》
B. 《静夜思》
C. 《山行》
D. 《秋夕》(正确答案)
下列哪个词语不是表示“看”的意思?
A. 凝视
B. 瞻仰
C. 聆听(正确答案)
D. 注视。

上海市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六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0题。

2、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25分)(一)默写(10分)1.南朝四百八十寺,。

2. ,听取蛙声一片。

3.一水护田将绿绕,。

4. ,日暮客愁新。

5. 黑云翻墨未遮山,。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8题(8分)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6.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1)好.书画(2)尾搐入两股.间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8.下列选项不符合本文写作意图的一项是()(2分)A. 教育我们要善于接受批评、勇于改正错误。

B. 本文表达艺术创作离不开对生活的细心观察。

C. 反映观察事物必须要细致入微。

D. 体现艺术家应该向富有实践经验的劳动人民虚心学习。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7分)杨修啖酪人饷①魏武②一杯酪③。

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④“合”字,以示众。

众莫之解。

次⑤至杨修⑥,修便啖,曰:“公教⑦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饷:用食物赠送。

②魏武:指魏武帝曹操。

③酪: 用牛、马、羊、驼等动物的乳汁做成的半凝固食品。

④题: 书写。

⑤次:依次。

⑥杨修:曹操的谋士。

⑦教:让。

9.解释下列加点字。

(2分)魏武啖.少许啖:10. 句子“众莫之解。

”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众人能解释。

B.众人不会解释这个字怎么写。

C.众人能够理解这字。

D.众人没人能理解写这个字的原因。

11.杨修敢吃一口酪的原因是 (3分)二、现代文(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6分)穷人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江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六年级语文(满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 2015.1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5题。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2.请认真做题,做到全卷书写工整、美观,用最漂亮的书写习惯成就自己美好人生。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4分)一、默写(8分)1.南山新长凤凰雏,。

(《赠外孙》)2.,山色空蒙雨亦奇。

(《饮湖上初晴后雨》)3.?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为学》)4.《山川之美》中描写山高水清的句子是:,。

二、根据要求,完成5-7题。

(6分)5.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2分)⑴本学期我积累了不少词语,如意为“众人都在注视监督”的词语是:。

⑵本学期我阅读了多部小说,如,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林海音的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等。

6.现在,一些广告词乱改成语,像“一网情深”“鸡不可失”……我们来帮它们改改吧。

(2分)正确的书写应该是:7.为了让好朋友小A喜欢阅读,我激励他的一句格言是:。

(2分)第二部分阅读(46分)一、文言文(14分)㈠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6分)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

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廪食以数百人。

10. 本故事就是成语的出处,它的寓意是。

(2分)㈡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8分)农妇与鹜昔皖南有一农妇A,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

熟视之,乃鹜也。

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B。

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

临去,频频颔之,似谢。

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C,且日产蛋甚多。

妇不忍市之D,即孵,得雏成群。

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创鹜之报也。

【注释】①皖(wǎn)南:安徽长江以南地区。

②鹜(wù):野鸭子。

11.与“熟视之”中“之”的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2分)A 妇就之B 妇奉之归C 治之旬日D 盖创鹜之报也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从前安徽南部有一个农妇。

B.(农妇)怀疑它是受伤了。

C.有几十只野鸭子来农妇园里栖息。

D.农妇不忍心到集市上去。

13.直接体现农妇精心救治鹜的句子是“”。

(2分)(用原文语言回答)14.本故事给你的启示是。

(2分)二、现代文(32分)㈠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

(16分)松鼠布丰⑴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⑵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a)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⑶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鸟类似的住在树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

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

在田野里,在平原地区,是找不到松鼠的。

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树丛里,只喜欢大的树林,住在高大的树上。

在晴明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的声音。

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它们也捕捉鸟雀,不是肉食兽类,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

(b)⑷松鼠不敢下水。

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

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

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c)⑸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叉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

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既宽敞又坚实,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d)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上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可以使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窝里。

⑹松鼠通常一胎能生三四个。

它们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

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自己的毛,弄得身上光溜溜的,干干净净的,没有什么坏气味。

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

它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

15.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敏捷”的反义词是“迟钝” B.第⑵段“□”里的标点是“。

”C.第⑶段空格处可填“虽然……却……” D.“蛰”的正确拼音是“zhé”16.全文是按顺序,先介绍了松鼠的,再重点介绍它的生活习性,最后介绍了它的。

(5分)17.第⑷段中“稍微”不能删去的理由是。

(3分)18.第⑹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4分)19.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最恰当的位置是(2分)松鼠在秋天觅得丰富的食物后,就会利用树洞或在地上挖洞,储存果实等食物,同时以泥土或落叶堵住洞口。

A.第⑵段的(a)处 B.第⑶段的(b)处 C.第⑷段的(c)处 D.第⑸段的(d)处(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

(16分)雨中背影⑴在女孩的记忆中,妈妈从来没有爱过她。

妈妈是个教师,她给予她的关怀少于她的学生。

无论是节假日还是生日,妈妈从来没有单独陪过她,永远在为她的学生们忙碌。

⑵那天,女孩微微感冒了,躺在床上。

妈妈给她吃了点药,就又带着她的学生去参加市里的数学竞赛去了。

娇气的女孩想叫住她,但叫不出。

她哀哀地想,即使自己叫了,妈妈也不会留下。

⑶那一天,女孩哭了。

她哭累了,睡过去,梦见了在远方工作的爸爸,梦见了疼她爱她的陈老师,还梦见了一个她妈妈的学生,那学生脸上洋溢着幸福。

⑷窗外,雨点敲打着窗户的声音惊醒了女孩。

望着空荡荡的家,她猛然觉得自己像一个置身于小舢板上的弃儿。

她决定离开家,离开这个让她伤心的地方。

⑸走出门来,女孩却一片茫然。

去哪里呢?突然,最爱她的陈老师那张慈爱的脸又浮现在她泪水迷蒙的眼前。

鬼使神差的她撑起沉甸甸的脑袋,跌跌撞撞冲进雨中,往陈老师的家走去。

⑹巨大的雨点砸在脸上,女孩感到头重脚轻,一头栽倒在地上。

蓦地,她恨极了妈妈。

她想,她是妈妈唯一的女儿,却不是她唯一的牵挂。

甚至比不上班上的一个孤儿更重要。

她只求她能陪她一次,爱她一次,可妈妈连这点都难。

妈妈啊,究竟什么是“血浓于水”?⑺摸摸索索来到陈老师家,已是傍晚。

开门的陈老师被她狼狈的样子吓了一跳:全身滴着水,衣服丢了,脚上的一只鞋已不知去向。

见到老师,女孩只满足地喊了一声:“老师——”便眼前一黑,什么也不知道了。

⑻醒来已是深夜,雨淅淅沥沥,像首摇篮曲。

女孩发现自己已躺在医院,陈老师就在她的身边。

女孩打了一针,感觉头痛好多了。

女孩已换了一身干爽的衣服,陈老师正为她敷热毛巾,擦脸,测温,像妈妈,不,比妈妈更周到。

⑼“老师,您一夜未睡?”望着老师满眼的血丝,女孩内疚地问。

⑽陈老师点了点头。

⑾突然,陈老师的电话响了。

电话里说:“老陈,兰兰的手术成功了。

”⑿女孩听出,那是陈老师爱人李叔的声音。

兰兰是陈老师的女儿。

⒀“老师,姐姐怎么了?”⒁屋内,突然异常地寂静。

好久,陈老师才哽咽地说:“她,她今晚动手术。

”⒂“老师,我想回家。

”女孩说。

长这么大,她还是第一次如此强烈地想家,想妈妈。

陈老师说:“孩子,我送你。

”⒃老师撑着伞扶她出门。

⒄深夜,寂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心跳。

只有路灯发出淡淡的光,照亮着师生二人回家的路。

远方,一个人影踉踉跄跄地向她们冲.过来。

是妈妈。

⒅妈妈从老师怀里一把搂过女孩,紧紧地抱住。

此时,女孩已懂得妈妈——一个教师妈妈的心。

陈老师的女儿正动着手术,而她却守在学生的病床前。

女孩摸着妈妈冰冷的被刺破的脸,还有摔得满是泥泞的膝盖,深深的自责涌上心头。

⒆“妈妈,我错了。

”⒇陈老师的背影默默地在雨中远去了。

女孩知道,那也是妈妈的背影。

20.本文主要叙述的事件是。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21.第⑻段画线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

(4分)22.第⒄段中“冲”不能改为“走”的理由是。

(2分)23.从全文来看,“女孩”对教师妈妈的心理经历了从:责备→→的变化过程。

(4分)24.对本文主旨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家长要善于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 B.赞颂了教师妈妈的伟大、无私C.孩子要能体谅做老师妈妈的难处 D.母爱是天底下最神圣、崇高的第三部分写作(40分)25. 题目:那段日子里的故事要求:⑴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⑵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⑶不得抄袭试卷内的内容。

预初语文评分标准2015.1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4分)一、默写(8分)1.2分眉目分明画不如 2.2分水光潋滟晴方好 3.2分天下事有难易乎4.2分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二、语言实践(6分)5. 2分⑴众目睽睽 1分⑵《海底两万里》或其他的科幻小说 1分6. 2分一往情深 1分机不可失 1分7. 2分符合要求,意思对即可(有错别字的酌情扣分)第二部分阅读(46分)一、文言文(14分)㈠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6分)⑴ 1分给⑵ 1分同“悦”高兴9. 2分(官府)拿几百人的口粮来供养(他)。

(关键词:食、以)。

10. 1分滥竽充数 1分人要有真才实学(意思对即可)㈡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8分)11. 2分D 12. 2分 D 13. 2分治之旬日(1分有冗余信息,如,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

)14.2分从农妇角度:有付出就有回报;人为善终有善报或从鹜的角度:要知恩图报;要心存感恩。

二、现代文(32分)㈠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

(16分)15. 2分 B 应为“;”16. 1分逻辑 2分外形 2分用途17. 3分是略微的意思,说明松鼠对很轻微的触动都非常敏感,足见其警觉,删去后就不能体现这一点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8. 2分举例子 2分具体地说明了松鼠的用途很广。

19. 2分 B(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

(16分)20.3分一个雨夜,女孩跟妈妈赌气去陈老师家,在陈老师言行的影响下终于理解了妈妈。

21.4分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声的柔美,暗含着女孩感受到了陈老师呵护的温暖。

22. 2分冲不仅有跑得快的意思,更能体现出妈妈的急切心理。

23. 4分(2分)怨恨(2分)理解(或自责)24. 3分B 2分D 1分 C第三部分写作(40分)25. 参考作文评分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