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环境教育发展评述

合集下载

教育均衡发展之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教育均衡发展之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教育均衡发展之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教育均衡发展之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教育均衡发展体现的是一种公平公正的理念,这不仅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而且成为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

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公平正义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教育公平日益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体现,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尤其是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日益成为许多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的基本原则。

各国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和方法不尽相同。

一、国外关于教育公平有代表性的观点:(1)起点均等论,指入学机会均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一战前这一观点在西方占主导地位。

目前,国际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期望,也首先集中在保障学龄儿童入学机会的公平上,而且主要关注贫困地区(家庭)儿童以及女童的入学机会公平问题。

(2)过程均等论,指教育条件的均等,主张让每个儿童有机会享受同样的教育,盛行于20世纪50~60年代的西欧和北欧地区。

而且,至今不少高福利国家仍然沿用这一制度,通过强有力的公共财政支持免费的公共教育事业。

(3)结果均等论。

强调学业成功机会均等,以便向每个学生提供使其天赋得以充分发展的机会,主要是60年代中后期以科尔曼为代表的观点并推行至今。

目前,不少发达国家把教育公平的一部分重点放在学业成功机会上。

如美国通过“学券”(Voucher)和“特许学校”与学校学习,不排斥任何学生,提供与他们个人的学习需求相适应的多样化的教育。

因此,全纳教育要求普通教育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即在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学校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

全纳教育的发展已经向普通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即全纳教育的思想已不再局限于特殊教育,而是要实施普通教育的改革。

———摘自:黄志成《从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到全纳教育———国际教育思潮发展趋势探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2期三、美国的“学校选择计划”———解决贫富分化和教育质量差异从美国的“择校制度”来看,学校选择计划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状况【摘要】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较为复杂,各有特点。

国内职业教育在改革中逐渐提升质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而国外职业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为目标。

未来发展趋势表明,国内外职业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仍面临着课程设置滞后、师资短缺等挑战。

政策比较显示,国内职业教育侧重政府主导,国外则更注重市场机制。

未来建议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职业教育跨国发展,共同助力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的发展意义在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才素质。

合作机会有望为国内外职业教育注入新的动力,促进经济合作和共同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状况、现状、趋势、挑战、政策比较、未来发展建议、发展意义、合作机会。

1. 引言1.1 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状况概述现在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时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愈发突显。

国内外的职业教育正经历着蓬勃的发展,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变革的挑战。

在国内,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社会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职业教育在培养各行业技术人才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国外的职业教育也在不断探索创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就业竞争力。

国内外职业教育在发展中存在共同的趋势,例如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强调行业人才需求导向、倡导跨学科学习和跨界合作等。

职业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教育资源不均衡、学科设置不合理、教师队伍建设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在政策方面,不同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也各有特点,需要在国际合作中进行比较和借鉴。

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

通过国际合作和共享资源,可以促进职业教育的不断进步和提升,为培养更多优秀专业人才做出贡献。

2. 正文2.1 国内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近年来,国内职业教育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

政府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更多学生选择职业教育的道路。

各地的职业学校也在不断加大对教学设施和师资队伍的投入,提高教学质量。

当前国际教育发展主要特点和趋势综述

当前国际教育发展主要特点和趋势综述

当前国际教育发展主要特点和趋势综述自2021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各国的教育也在发生着深刻变革。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各国的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比以往更加紧密。

作为社会的子系统,教育的一切活动都要适应社会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

分析当前世界大国和强国的教育发展战略,主要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和趋势。

一、后金融危机时期各国教育投入稳中有升,发展趋向回暖当前,世界各国经济的内部结构差异显著,各区域发展状况日趋分化,但总体保持Misaki快速增长态势。

美国的经济快速增长平衡,欧盟多国再降中渐趋稳中求进,日本处在低位快速增长,新兴市场国家快速增长小幅回落。

经济的逐步反弹使金融危机时期各国教育经费宽松的状况有所转好,教育发展趋向回升。

据《2021德国教育报告》表明,2021-2021年,德国教育开支减少了46亿欧元,总支出超过2474亿欧元,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9.3%。

2021年,德国联邦政府和各州用作教育的公共财政预算开支下降20%;2021年,德国联邦政府全面分担助学金项目拨出,并将额度提升了7%,同时提升家庭收入额度下限,惠及11万名大中学生。

2021年6月,德??联邦政府又提出了两项新的高校资助计划dd“创新型高校计划”和“青年学者促进计划”,其中“创新型高校计划”项目计划投入5.5亿欧元,在未来10年由德国联邦政府与高校所在的州政府按9:1的比例共同承担,应用技术大学在经费支持和资助数量方面将占总额的50%以上。

2021-2021年度,英国大学的总收入就是331亿英镑,较2021-2021年度的307亿英镑有所快速增长,其中财政盈余19亿英镑,相等于总收入的5.6%,较2021-2021年的3.9%与2021-2021年的3.7%存有很大增幅。

英国政府也多次加强教育项目资金投入,2021年4月,教育部正式宣布将耗资2亿英镑投资建设儿童社会福利技术创新项目,以彻底改变全英最弱势的儿童及其家庭,为陷入困境的年轻人提供更多发生改变人生的机会。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一、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研究现状述评跨入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这种竞争最终表现为创新人才的质量与数量的竞争。

谁拥有大量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谁就会主宰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谁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

这便是“科教兴国”之所以成为我们国家基本国策的原因之一。

我国中小学教育面临为未来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的重任。

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或教育理念仍旧带有封建科举教育的印痕。

它不是从多层面、多角度发展性地培养人才;不去激发学生求知兴趣,不去发展学生的特长,抑制了学生的思维个性,学生的任务是死背书本上的知识,以应付考试;以考分这一单一的标准来评估学校、评估学生、评估教师的方法盛行。

这便使得我们的课堂形成不平等、不民主的师生关系,这种带有注入性、强制性、甚至惩罚性的教学手段、方法,单调的课堂师生活动形式,封闭的教学环境,僵化、保守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个性的养成与创造空间的拓展。

由此看来,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方法,大力开展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而中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体现创新性和实践较强性的课程,对于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素质有着独特的优势,如何在教育中抢占制高点,充分利用它的优势,实施创新教育是摆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们设想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实验研究,探索新时期学校办学的新思路,寻找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渠道,培养创造型人才,争取在认识上取得一定的创新教育经验,找到一定的规律,总结出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些途径,同时在实践上取得较显著的成效。

选题意义、价值:1、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自主、快乐地学习,发挥探索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终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通过实验,促使教师更新观念,变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有个性、有风格、有创造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

当前国际教育发展主要特点和趋势综述

当前国际教育发展主要特点和趋势综述

当前国际教育发展主要特点和趋势综述1.全球化教育合作的深入发展: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教育合作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各国之间在教育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学生交流、师资培训、教材共享等方面都得到了拓展。

国际学生交流和留学已成为各国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育资源的全球化流动: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资源的全球化流动成为可能。

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跨国学习和参与全球课程。

同时,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也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3.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各国政府积极推动教育国际化,提高教育质量和国际声誉。

许多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和留学,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能力的人才。

4.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不断扩大。

教育机构使用在线教育平台和应用程序,提供在线课程和学习资源。

同时,智能化教育设备和教学工具也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教育方式的创新和提高。

5.留学生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留学生就业需求正在发生变化。

在全球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留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需要具备更多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视野。

跨国公司对具有国际背景和经验的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

6.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拓展: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不断提升。

许多大学建立了国际交流合作机制,推动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共同开展科研和学术活动。

国际合作学位课程也得到了广泛发展,吸引了许多学生和教师参与。

7.终身学习的重要性: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推广。

由于科技发展的快速和职场要求的不断变化,个人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

终身学习的观念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并得到了政府和教育机构的支持。

综上所述,当前国际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包括全球化合作的深入发展、教育资源的全球化流动和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高。

同时,技术的广泛应用、留学生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拓展以及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也是当前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这些特点和趋势都为国际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

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

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在不同学科领域,国内外对于各种问题进行研究已有较为丰富的现状。

以下将以教育、医学和环境保护为例,阐述国内外在这些领域的研究现状。

在教育领域,国内外都致力于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国内教育研究主要关注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的专业能力,采用定量研究方法进行评估。

国内的教育研究重点包括课程、教学方法创新以及教师培训等方面。

而国外的教育研究则更注重教育体系和政策的,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人发展,重视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的改善。

国外的教育研究还更加注重跨学科和综合教育的发展,推崇自主学习和创造力的培养。

总体而言,国内外的教育研究各有侧重,但都致力于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医学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也有所不同。

国内的医学研究主要关注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临床医学以及药物研发等方面。

国内医学研究注重与实际医疗需求结合,着力解决国内医疗领域存在的问题。

而国外的医学研究则更加细致,注重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试验,专注于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国外医学研究还比较强调跨国合作和国际交流,推进医学科研成果的共享与应用。

虽然国内外的医学研究现状有所不同,但都致力于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和推动医学科技的创新。

在环境保护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也呈现出一些特点。

国内环境保护研究主要关注环境治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等方面。

国内环境保护研究注重政策制定和执行,推动环境保护理念的普及和落实。

而国外的环境保护研究则更加综合和系统,注重生态环境的整体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国外环境保护研究还更加注重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及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

无论国内外的环境保护研究现状如何,都需要加强全球合作和信息共享,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环境挑战。

综上所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在不同领域有所差异,但都在为解决各种问题和推动学科进步做出努力。

这些研究成果的积累和应用将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

国内外教育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教育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教育的研究综述引言本文旨在综述国内外教育领域的研究进展和重点领域。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调研和分析,我们对国内外教育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总结和分析。

国内教育研究国内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重要领域:1. 教育政策与改革:研究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改革对教育系统的影响,关注政策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2. 教育评估与质量:探讨教育评估的方法和指标,以及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3. 教育技术与创新:研究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包括在线教育、智慧教室等。

4. 教育心理与发展:关注学生的研究心理和发展,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研究成果和发展潜力。

国外教育研究国外教育研究在很多方面与国内研究有共同之处。

然而,以下几个方面在国外研究中较为突出:1. 教育体系比较:比较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和制度,研究其异同和效果。

2. 教师专业发展: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探索提升教师素质和教育水平的方法。

3. 跨文化教育:研究跨文化教育的实践和效果,包括跨国教育项目和学生交流项目。

4. 教育领导与管理:研究教育领导者的角色和能力,以及学校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未来发展方向未来的教育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拓展:1. 教育创新和改革:在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背景下,研究如何创育模式和方法,推动教育改革。

2. 教育公平与包容:关注教育公平问题,研究如何实现教育的包容性和公正性。

3. 教育发展与可持续性:研究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关注教育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4. 教育技术与数据分析:利用教育技术和数据分析手段,探索教育教学的效果和优化路径。

结论国内外教育研究在不同的领域和角度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未来,我们应继续加强国内外教育研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遵循合适的引用规范)。

高校教育质量的国内外状况对比

高校教育质量的国内外状况对比

高校教育质量的国内外状况对比随着全球化的进程,高等教育在国内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不仅关乎一个国家的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也是各国竞争力的体现。

然而,不同国家的高校教育质量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无论是在教育方式、教学内容还是办学理念上都呈现出各自特色。

本文将比较国内外高校教育质量的状况,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教育现状,寻找提升我国高校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教学方式和理念在国内,高校教育主要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为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教学内容以课本知识为主,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实践环节的培养相对薄弱。

而在国外,高校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式多样化,除了课堂讲解外还注重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实践实习等环节,更加贴近实际应用。

二、教学内容和专业设置国内高校的教学内容通常较为理论化,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学科专业设置相对固定。

这种偏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实践能力上相对薄弱。

相比之下,国外高校更加注重专业设置的多样性和灵活度,并且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学生在校期间通常会进行实习或社会实践,这有助于他们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

三、师资队伍和研究水平国内高校的师资队伍规模虽然庞大,但在实际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上存在差异。

部分老师在理论研究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对于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的培养比较欠缺。

而在国外,高校师资队伍普遍具备较高的教学素质和研究水平,注重教师培训和进修,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四、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国内高校虽然不乏优秀学生,但整体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相对较低。

部分学生在高考竞争中培养了良好的应试能力,但对于实际问题的处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相对不足。

相比之下,国外高校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教育资源和环境国内高校的教育资源相对集中,一些名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具有优势,但也存在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推进学校教育发展的内外环境分析与评估

推进学校教育发展的内外环境分析与评估

推进学校教育发展的内外环境分析与评估(Introduction)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学校教育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要推进学校教育的发展,我们需要对其内外环境进行分析与评估,以制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发展策略。

本文将从教育政策、教育资源、教师队伍、学生需求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学校教育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Education Policies)教育政策是推动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外环境之一。

通过评估和分析各级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预算的分配情况以及教育改革的进展,我们可以了解到教育政策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关注政策的稳定性和可行性,以确保政策的贯彻执行和长久效力。

(Education Resources)教育资源也是推进学校教育发展的关键环境之一。

通过评估和分析学校的师资力量、教育设施、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情况,可以了解学校教育所拥有的资源是否足够满足教学需求。

同时,还需要关注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避免不合理的资源浪费。

(Teachers)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核心。

通过评估和分析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以及持续教育的机会,可以了解到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和能力水平。

同时,还需要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和福利待遇,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

(Students' Needs)学生需求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引。

通过评估和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特点以及未来发展的需求,可以了解到学校教育是否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

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和身心健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Parental Involvement)家长参与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环境之一。

通过评估和分析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关注程度、参与方式以及参与效果,可以了解到家长参与对学校教育的积极影响。

同时,还需要关注家长参与的平等性和有效性,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保障。

(School Management)学校管理是推动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环境之一。

高等教育质量的国内外比较

高等教育质量的国内外比较

高等教育质量的国内外比较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成为国内外各个国家重视的焦点。

本文将对国内外高等教育质量进行比较,并分析两者的异同点。

一、国内高等教育质量国内高等教育质量在过去几十年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

与过去注重数量的教育相比,如今的高等教育更加注重质量,不断提升教育水平。

国内高等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还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国内高等教育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教学手段等方面都有所提升。

学校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引进了一批优秀的国内外教师,提升了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国外高等教育质量相比之下,国外高等教育也有其独特的优势。

在国外,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国外高校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课程设置更加灵活多样,并提供较多的选修课程和跨学科学习机会。

国外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鼓励学生进行实地实习和实践项目,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和社会适应能力。

许多国外高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

此外,国外高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学生提供海外交流和留学机会。

三、国内外高等教育质量的比较国内外高等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力量和学生培养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与优势。

国内高等教育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国外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师资力量方面,国内高等教育拥有丰富的国内教师资源,而国外高校则引进了一批优秀的国内外教师,提高了教学水平。

此外,国外高等教育在国际化教育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与全球多个高校的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平台。

然而,国内外高等教育也存在一些共同的挑战。

《幼儿园环保实践教育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200字

《幼儿园环保实践教育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200字

幼儿园环保实践教育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深入,幼儿环境教育已经成为学前幼儿家庭和学校关注的话题之一。

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环境意识培养等方面。

本文在中国知网中对中文期刊资料和硕博论文进行了检索,以“幼儿环保实践活动”为主题词,选取了以此主题相关的内容,最终为35篇的研究进行综述。

本文根据获得的文献进行总结归纳,将从“概念”“必要性”“研究现状”“教育策略”以及“研究空间”五个方面综述。

(一)关于幼儿环保实践活动的概念研究不同研究者对“什么是幼儿环保实践活动”这一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总体来说,关于幼儿环保意识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幼儿环保实践活动即幼儿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例如杨淑丽于2011年在《3-6岁幼儿环境保护意识的研究》中提出:“热爱自然、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及环保行为习惯的养成。

”第二类:幼儿环保实践活动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定,例如赵瑞桃于2014年在《幼儿园环保教育研究》中将幼儿环保实践活动定义为:“幼儿了解环境保护知识,形成环保意识后产生的行为。

”综上,幼儿环保实践活动是幼儿形成环保意识后对环境的认识以及保护环境所采取的行为措施,它的构成部分是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其中,环保意识是环保行为产生的基础。

1(二)关于培养大班幼儿环保意识的必要性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世界各国发展的普遍问题,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能力,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要把中国打造成为美丽中国。

习总书记还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只有尊重和适应自然,从多个方面对自然环境进行全面保护,才能构建一个美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1范天森、陈昌春、赵巧华.大学生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8:152,可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国内外教育体系研究综述

国内外教育体系研究综述

国内外教育体系研究综述教育体系是各个国家为了培养人才而建立起来的组织机构和制度的总称。

国内外的教育体系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本文将综述国内外教育体系的研究情况。

国内教育体系研究国内对教育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政策研究:国内学者对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他们关注政策对教育资源分配、课程设置、学生选拔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政策背后的动机和目标。

2. 教育质量评估: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国内研究者对教育体系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评估,包括教师培训、教学方法、学生研究成果等。

这些评估结果对政府和学校决策具有指导意义。

3. 教育改革实践:中国的教育改革一直在进行中,研究者们积极参与到改革的实践中,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和研究。

他们关注改革对学生研究兴趣、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国外教育体系研究国外对教育体系的研究同样活跃,研究内容涵盖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体系。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研究方向:1. 教育制度比较研究:研究者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制度进行比较,探索其异同和优势不足。

这些比较研究有助于各国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的教育经验,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

2. 教育政策效果评估:国外学者注重对教育政策进行效果评估,通过实证研究来评估政策对学生学业成绩、就业前景等方面的影响。

这些研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力的决策依据。

3. 高等教育研究:对于国外许多发达国家来说,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研究者们关注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和管理,以及其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

结论国内外教育体系的研究都涉及到教育政策、教育质量和教育改革等重要方面。

通过比较和研究,可以发现各国教育体系的优势和改进空间,为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关注教育体系的动态变化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国内外幼儿园环境对比研究 幼儿园环境创设

国内外幼儿园环境对比研究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环境创设随着现代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创设也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差异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对国内外幼儿园环境进行对比研究,分别从空间环境、教学设施、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关注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空间环境1. 国内幼儿园国内幼儿园的空间环境通常较为狭小,受制于城市建设和用地成本等因素,很多幼儿园的教学场所都比较拥挤。

室内活动空间有限,大多数幼儿园的操场面积较小,导致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时间受限。

由于建筑设施和装修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幼儿园的室内环境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2. 国外幼儿园相比之下,国外幼儿园的空间环境一般更为宽敞和开放。

很多国外幼儿园都拥有独立的教学楼和大规模的户外活动场所,室内设施和装修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安排,给孩子们提供了更为优质的学习、游戏和成长空间。

二、教学设施1. 国内幼儿园国内幼儿园的教学设施相对简陋,很多幼儿园的学习资源和教学用具都比较匮乏。

而且,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引入了电子设备和多媒体设备,但由于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限制,这些设施并未得到良好的应用和推广。

2. 国外幼儿园相比之下,国外幼儿园的教学设施相对更加齐全和先进。

很多幼儿园都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多媒体工具,以及丰富多彩的玩具和教具,为孩子们的学习和游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资源。

三、师资队伍1. 国内幼儿园国内幼儿园的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由于幼儿园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很多幼儿园存在教师流动性大、教育水平不高等问题。

2. 国外幼儿园国外幼儿园的师资队伍一般更加专业和稳定。

很多国外幼儿园都有一支经过专业培训和持续教育的专业教师团队,他们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理念,能够更好地为孩子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关爱。

总结通过对国内外幼儿园环境的对比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内幼儿园在空间环境、教学设施和师资队伍等方面与国外幼儿园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教育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教育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教育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分析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过程,受到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对于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改革的实施以及教育系统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探讨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技术、政策和国际因素等。

经济环境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环境息息相关。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繁荣程度直接影响教育资金的投入及其资源的分配。

经济增长通常伴随着教育经费的增加,这不仅可以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还可以提高教师的薪酬水平,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行业。

高质量的教育又反过来促进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国的教育系统也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

一些国家通过引进外资、与国际教育机构合作,推动教育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因此,教育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到经济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教育投入和配置,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社会环境教育不仅是个体发展的基石,还是社会结构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社会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都对教育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单亲家庭的增加,可能导致孩子在情感和学习上的问题,这需要教育系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支持。

此外,社会的不平等现象、种族和性别歧视等问题,也对教育公平提出了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教育政策的制定应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为其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文化环境文化是教育的土壤。

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体系都受其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

文化环境包括社会普遍信仰、教育观念、价值取向等,直接影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比如,重视集体主义的文化倾向,往往会在教育中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感,而强调个人主义的文化背景则可能更加注重个体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愈加频繁。

这种文化的交融为教育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但也可能引发文化冲突。

在教育中如何有效融合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以及文化认同感,是现代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国内外科学教育及研究动态述评

国内外科学教育及研究动态述评
关 键 词 : 内 外科 学教 育 ; 育 理 论 ; 评 国 教 述

中图分 类号 : 0 文献标 志 码 : G4 A
文 章 编 号 :6 3 9 9 ( 0 1 0 - 0 1 0 1 7 — 0 4 2 1 )8 0 2 - 3
随 着科 技 的发展 , 学 及 科 学教 育 越来 越 受 科 到 各 国 的 重 视 。但 是 。 国 对 科 学 教 育 的 研 究 水 各
轮 的课 程 改 革 也 意识 到过 分 强调 知识 结 构 掌 握 忽 视 人 文 教 育 带 来 的 不 足 。实 践 证 明 科 学 工 作 者
人 文 素养 的缺 乏 和人 文社 会 学 者科 学 知 识 的 贫 乏 都 不 利 于 社 会 的 发 展 和 进 步 。 教 育 部 2 01年 0
着 社会 的加 速 发展 , 一 的科学 教 育 和人 文 教 育 单 在 培 养 人 才 方 面 的 弊 端 日益 明 显 。 近 年 来 内 国 外 关 于 科 学 教 育 和 人 文 教 育 融 合 的 呼 声 越 来 越
:0Biblioteka 科 学教 育 成果 的译 介 。 当前 , 中外 科学 教 育 研究

作者简介: 林成国, 苏省 市潘黄实 校( 盐城, 4o) : 学高 江 盐城 验学 江苏 2 oo ̄ , 2 中 级教师, 要研究 主 方向为 理课程 学。 物 与教
2 2
江 瓠 写 己 畸
竺 差穹 兰 现 我 公 科一质科 教 及 究 ; : 状 、国 学 。 戳 仪 九 三 “ 素 、学 育 的 民 承 、 同研 刚 。 千
江系 衩 亏 它
2 1
国内外科学教育及研究动态述评
‘ 林 成 国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VS
政策环境的借鉴
在政策环境方面,可以借鉴国外市场机制 和多元化办学的经验,同时加强政府对学 前教育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学前教育公益 性和普惠性。
教育资源配置的比较与借鉴
教育资源配置的比较
国内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存在差异,例如, 国内学前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和经济发 达地区,而国外则更注重城乡均衡发展。
不同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和 发达城市的教育资源相对更为丰富,而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 地区的学前教育资源相对较少。
教师队伍状况
教师数量不足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教师数量相 对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学 前教育需求。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虽然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教师的 素质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参差 不齐的情况,需要加强教师培训 和专业化发展。
教育资源配置的借鉴
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可以借鉴国外城乡均 衡发展的经验,加强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学 前教育资源投入,提高学前教育覆盖率和质 量。
教师队伍建设的比较与借鉴
教师队伍建设的比较
国内外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存在差异,例 如,国内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而国外则更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和培训。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目录 Contents
• 国内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 国外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 学前教育发展趋势 •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比较与借鉴
01
国内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政策环境
政支持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如《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 障。
的提高。
学前教育立法
一些国家已经制定了专门的学前教 育法,规范学前教育的管理和办学 行为,确保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国内外教育改革措施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教育改革措施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教育改革措施研究现状综述简介本文将综述国内外教育改革措施的研究现状。

教育改革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竞争力,也影响到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措施和研究进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前的教育形势和趋势,为我国未来的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国内教育改革措施研究现状在国内,教育改革已成为政府的重要议题,同时也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目前,国内教育改革的措施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制度改革:包括改革课程设置、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行素质教育等。

2. 教育评价改革:致力于从应试教育向综合评价转变,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3. 教师培养与发展:注重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理论水平。

4. 教育科技应用: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推进“互联网+教育”模式。

5. 教育公平与质量:加大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力度,提高教育公平性和质量。

国外教育改革措施研究现状国外各个国家也面临着教育改革的挑战,他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来应对教育问题。

以下是一些国外教育改革措施的研究现状:1. 芬兰:教育改革以提高教师质量为核心,重视教师培训和发展,追求个性化的教育理念。

2. 新加坡:注重教育评价制度创新,推崇全人发展理念,通过综合评价来反映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3. 美国:教育改革主要包括提高教学质量、多元化教育机会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

4. 日本: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推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5. 德国:注重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发展,鼓励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国内外教育改革措施研究比较国内外教育改革措施的研究比较表明,国内教育改革措施在某些方面与国外存在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不同之处。

例如,国内外教育改革都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但在具体的培训方式和内容上存在差异。

此外,国外教育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而国内教育改革则更注重在教育公平与质量方面的提升。

学校教育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深刻变化

学校教育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深刻变化

学校教育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当下,学校教育成为了全社会的热点话题,家长、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质疑越来越多。

学校、教师也是无所适从,苦不堪言。

究其原因,中国学校教育进入新时代,内外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一、学校教育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变化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与之相适应的党的教育方针的变化;2、长期以来的一孩政策,导致全社会对教育的超度关注,对学校、教师行为的放大效应,让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改革更加保守;3、激烈竞争的生存环境下对教育的超高预期,让学校、教师成为无限责任的承担者;4、人口大流动背景下,对优质均衡的强烈苛求的冲动,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5、国民素质的提升,特别是家长学历水平的提升,带来家长对教育的质疑越来越多,渴望参与教育管理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对现行的学习管理体制,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压力;6、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与教育个性化需求矛盾加剧;7、教育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巨大冲击;8、信息化快速发展,5G时代的到来的背景下,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冲击;9、改革开放和国际合作背景下,国外教育理念、模式对国内教育的冲击。

二、学校教育内部环境的变化:1、教育理论、教育观念的争论不休,带来的巨大伤害;2、层出不穷的教学方法、教育模式的创新,给老师带来的无所适从,迷茫困惑;3、教师学历水平的提高,非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加入教师队伍等因素,使得教师队伍构成发生变化,对教育的正反影响;4、青年教师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对学校管理的挑战;5、学生获得知识渠道的多元化,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冲击;6、社会义利观反应到学校内部,给德育工作带来的无力感。

学校、校长、教师必须勇敢面对,与时俱进,适应这些新变化,改革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

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现状评析

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现状评析

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现状评析全球化在当今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各个领域的发展,尤其是教育。

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石,其现状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复杂而多样化的特征。

教育全球化的首要表现是知识和信息的流通速度加快。

教育资源的共享性大大增强,在线学习平台、开放课程和远程教育等模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

这种潮流使得以往只在经济发达国家获得的信息,如今可以通过互联网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无论是偏远地区的小学,还是城市中的高等学府,学生都能通过网络接触到丰富的知识资源。

MOOCs(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这样的形式,吸引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习者,这种学习不再受地理和文化的限制,极大地促进了跨国界的学习交流。

在国际化视野下,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机构开始吸引国际学生。

留学生的流动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与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许多大学设立了英语授课的项目,以吸引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

这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能够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还可以促进多文化的交融与理解。

通过这样的交流,各国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文化背景,从而为未来合作打下基础。

尽管教育全球化带来了众多积极的影响,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全球化虽然使得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但也加剧了对于教育公平性的关注。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优质教育资源仍然集中在少数几所学校和特定地区,导致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日益显著。

许多偏远地区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这使得学生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学生相同的教育质量。

这种不平等状态,使得全球化列车上的很多人只能在门外观望,难以分享发展的红利。

与此同时,由于全球化导致经济一体化,各国在教育上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各国政府纷纷投入巨资发展教育,以培养能够适应全球市场需求的人才。

这种极端竞争让许多学校和学生在考试和成绩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可能导致应试教育现象的加剧。

过度追求成绩,有时会使得学生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发展被局限在了标准化考试的范畴内。

语言障碍也是教育全球化中的一项重要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环境教育发展评述摘要: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人类的活动极大地影响了它赖以生存的环境,环境问题也日益加重。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本文通过介绍国外几个国家环境教育的特点,引出对我国环境教育的思考,探讨解决目前我国环境教育问题的对策,使之朝深远发展。

关键词:环境教育现状借鉴工业革命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

但同时人们对发展的深刻内涵却缺乏正确的认识,对自然资源不加控制的开发利用,大大加深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程度,在环境、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出现了一系列尖锐的矛盾,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于是环境教育的重要作用便凸现出来。

一、国外环境教育的历程1.北美的环境教育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环境教育的国家,并于1970年率先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环境教育法》,开始在全国推行环境教育。

从此,美国就把环境教育作为预防控制环境污染的一项重要举措推广和实施。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的环境教育已经形成一个基本成熟和完善的教育体系。

在美国的环境教育中,社会各个阶层都发挥了各自不同的作用。

首先,政府作为环境教育的倡导者和推行者,积极制定和修改关于环境教育的法律法规,使之更加成熟和完善。

同时,政府从不干涉环境教育的发展,只是对其发展进行监督和服务。

美国的经济很发达,因此政府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环境教育,不仅直接用于教育投资,还设置一些关于环境教育方面的奖项,用来表彰在环境教育事业中有突出贡献的人。

其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始向着“绿色消费”的方向发展,企业的生产要适应消费的变化,所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也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在另一侧面支持了环境教育的实施和发展。

最后,美国的环境教育是一个全民参与的教育体系。

环境保护本来就不是少数人或者少数几个组织就能做成的事情,它需要每一个人都投入进来。

美国环境教育在学生处于不同阶段时,所使用的教学方式和侧重的方面也都不尽相同。

美国中小学阶段通常采纳多学科课程(渗透课程模式)和跨学科课程两种方式进行环境教育。

这两种模式的结合使用,既可以使学生轻松地在掌握其他知识的同时学到环境保护的知识,又可以着重了解环境保护方面的要点。

美国高等教育中的环境教育部分不像中小学那样主要以学生亲自置身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来深刻理解环境教育,这时的环境教育更像是一门必修课,并且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

2.欧洲的环境教育作为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英国很早就认识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因此英国也成为世界上环境教育开展较早的国家之一。

由于英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资金长期大量地投入,环境教育得到迅速发展。

早在1988年,英国议会就通过了《1988年教育改革法》,宣布实施国家课程,以法律的形式将环境教育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必修课纳入了正规的国家课程体系,使环境教育在国家课程中占有一席之地。

随后1990年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出版了《环境教育》课程指南。

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及《21世纪议程》的制定,则进一步将英国环境教育在内容充实方面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英国环境教育发展至今也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体系。

英国的环境教育遵循卢卡斯模式[1],分别从它的三个主题(环境教育是关于环境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出发,提出和实施具体措施。

关于环境的教育,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环境的相关知识。

这一过程英国学校也采用单独学科教育和渗透学科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为了环境的教育,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人们科学的环境意识,从而约束和规范人类自身的行为,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这一点正是突出了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使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在环境中的教育,这一点就是突出实践,英国在环境教育中也做得很好——1990年的《环境教育》(课程指南,第七册)就强调:“环境教育的重心应放在学生自己的调查上,包括直接体验”,[2]很重视教室外的环境教育,让学生走进实践的课堂中,参加实践活动,比如关于环保的学生社团,参观植物园,通过自己动手得到的和亲身看到的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德国也是一个经济强国,同欧洲的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德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很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且政府也深知环境教育在环保中的主要作用,因此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投入力度、普及实践都很大。

环境教育除了在课堂上被说教和强调之外,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中也能体现出人们的环保意识。

就垃圾分类这一点,不论首都柏林的市中心还是到一个教室的小环境中,都有不同的几个垃圾箱,用来装不同种类的垃圾。

“fifty——fifty项目”[4]也是这一思想的体现,这个项目是由汉堡市教育部门提出并得以很好的实施,后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起来。

这项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身边的资源,比如水、电等,为了促进项目的实施,教育行政部门将学校全体人员因减少浪费而为教育行政部门节省的费用的一半奖励给学校,学校可以自由支配所得经费。

3.日本的环境教育当今日本的经济高度发达,人民生活水平很高,环境教育也得到很好的普及与发展。

像一些发达国家一样,日本的环境教育也是开始于著名的“八大公害”,而且其中的四件(四日市哮喘事件、米糠油事件、水俣病事件、疼痛病事件)都发生在日本,这使得日本开始高度重视起对环境的保护。

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开始了最初的环境教育。

到了70年代,环境教育得到快速发展,日本创立了全国中小学环境对策研究会,并且以大学为中心,成立了环境教育研究会。

教育界也开始设立研究所,对环境教育进行研究。

80年代以后,日本继续大力发展环境教育,成立日本环境教育学会,制定环境基本法等。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日本的环境教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其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日本是宗教大国,在人们的思想中认为人与自然应该是共生的,这种思想也正是环境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因此,环境教育在日本能很好地被人们接受,并主动投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之中。

学校的环境教育在中小学阶段主要也是采用渗透式教学,而大学的环境教育就是每个大学根据自身的优势来进行,政府没有统一的规划。

二、我国环境教育的发展1.发展历程我国环境教育的开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

1973年8月,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制定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决定(试行)》,其中指出:“有关大专院校要设置环境保护的专业和课程,培养技术人才”,这一决定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环境教育正式开始。

1980年,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与有关部门又共同制定了《环境教育发展规划(草案)》,将环境教育纳入国家教育计划之中。

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会议宣布将环境保护列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强调环境教育是发展环境保护事业的一项基础工程,是贯彻落实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战略措施,从此我国的环境教育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1994年3月25日,为了响应世界环发大会的精神,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其中指出“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现思想的灌输,在小学《自然》课程,中学《地理》等课程中纳入资源、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内容;在高等学校普遍开设《发展与环境》课程,设立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研究生专业,如生态学、环境学等,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初等到高等的整个教育过程体系中。

”这样,就以文件的形式明确了环境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1996年,国家环保局、国家教委、中宣部联合颁布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年——2010年)》,提出:“要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并指出“到2010年,全国环境教育体系趋于完善,环境教育制度达到规范化和法制化。

”2.现状分析我国的环境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不过由于国家的关注程度逐渐增加,在近几年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由于我国的现实国情——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水平差别很大,人们的环境意识淡薄等,导致我国的环境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够。

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各地开放程度以及地区优势的不同导致不同地方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大部分地区还处于欠发达状态,由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制约以及地方政府业绩的评比,因此各地对经济建设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甚至有些地方政府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地方经济。

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对环境教育投入的精力和资金的多少是可想而知的。

然而环境教育需要的是投入,并且投入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它的发展程度和发展状况。

没有资金的投入,就没有很好的师资,没有合适的教材,没有充足的实践活动,这就导致很多地方的环境教育只是成了一个口号。

其次,各地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高低不同。

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了人们的意识现状,正如环境保护一样,人们无法在温饱还未解决的情况下去考虑自己所做的事是否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经济发展程度与公众环保意识的淡薄密切相关。

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有很大差别。

东部地区由于交通便利,开放较早,其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人民生活也处于较高水平,因此人们更加重视自己生活的环境质量,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随之升高,促进了环境教育的发展。

然而在中西部地区,由于开放较晚,缺乏地理优势,经济发展起步晚而且缓慢,导致环境教育处于较低水平。

第三,环境教育体系各部分发展不均衡。

我国环境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一套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我国的环境教育体系总的来说包括两大类: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又可分为中小学、幼儿园环境教育和专业环境教育,非学校教育可分为社会环境教育和在职干部环境教育[4]。

虽然有一套完整的环境教育体系,可是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不均衡发展现象。

我国重视学校教育,相对忽视非学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又重视专业教育,而轻视非专业教育。

如目前高校非环境专业学生,很少有关于环境教育的课程。

三、借鉴国外经验促进我国环境教育针对我国环境教育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环境教育的发展,我国环境教育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加大政府投入一方面是增加对环境教育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则是加大政府在环境教育上的关注程度。

资金的投入无疑是环境教育能够顺利实施并向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

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尽量用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投入环境教育,而对于欠发达地区,应加大中央财政的投入力度,并且对于环境教育的资金应做到有专人负责,专款专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