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情绪管理课》读书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肯锡情绪管理课》读书笔记

简介:

既然导致情绪和行为的,不是状况本身,而是我们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那么,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能增强心理韧性呢?日本实战心理学家高山尚孝先生,结合丰富的学科知识和心理咨询实践,向我们展现了一种“思维方式的技术”。

关键词:

压力、情绪管理、思维方式

内容亮点:

1.为什么要改变思维方式?

2.如何规避错误的思维方式?

3.如何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工作生活中,有没有一些事情,让你无所适从、疲于应付?相信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尤其当我们面对无法预知的新变化,身处紧张的工作中,压力往往不请自来。

有权威情绪报告显示,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曾受压力困扰。面对压力,你是否也曾焦虑不堪,又是如何疏导不良情绪呢?

今天,我们要解读的这本书——《麦肯锡情绪管理课:学会正向思考,告别职场焦虑》,就是为当下职场年轻人写的情绪管理指南。

当今社会,职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公司大力倡导成果至上、业绩第一的文化。年轻人长期处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有的丧失斗志,佛系对待工作,有的失眠焦虑,甚至患上了强迫症、抑郁症。

为此,本书作者高杉尚孝先生大声疾呼:职场年轻人的当务之急是提升心理韧性,远离身心耗竭。

本书作者高杉尚孝先生,曾任职麦肯锡等世界一流企业,在常年的高压工作状态下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作为心理韧性提升理论的倡导者,他长期活跃在日本商界,著有多部畅销书。

工作生活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身处同样糟糕的境地,我们的情绪反应却不尽相同。同样是创业失败,有的人痛定思痛、东山再起,而有的人却悲观绝望、一蹶不振。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样不同的结果?我们怎么做,才能提高抗打击能力,积极面对挫折?

高杉先生主张情绪是可以控制和管理的。要控制情绪,就要从转变思维方式入手,提高抗打击能力,积极管理情绪。这是本书的基本观点,也是提高心理韧性方法的理论基础。

高杉先生总结的这套提高心理韧性的方法分为环环相扣的四个步骤,简明实用,已帮助万千人告别职场焦虑,提升正面情绪,远离低效工作。今天我们来解读这套方法,希望对你也同样有效。

第一部分本书的基本理论:思维方式决定情绪

一旦有巨大压力来袭,每个人都会感到焦虑不安,情绪低落,罪恶感十足。

比如,领导当着其他同事的面对你大声呵斥,你可能会觉得颜面尽失,甚至怒火中烧。或者,作为营销经理的你,费尽周折,还是没能拿下客户的销售订单,你也许会内疚自责。

面对纷至沓来的压力,我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

也许,你从未想过给这些负面情绪分类,但实际上,负面情绪也有好坏之分。分类的标准很简单,“好的负面情绪”带来正面积极的行动结果,“坏的负面情绪”导致消极的行为后果。

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就职于一家大型精密机械制造企业的中村,这天被领导很不耐烦地大声呵斥:“中村,知不知道你写的这份报告有简单的计算错误,而且还有两处。因为这,我在领导面前丢尽了脸。今天必须把错误给我改好!开什么玩笑,你又不是新人。”中村深受打击,一脸郁闷,他边看报告边自言自语:我怎么会犯这么低

级的错误。好歹我也是专业人员,犯这种不该犯的错误,我真是又蠢又笨。他越想越生气,终于忍不住迁怒领导,“领导也真是的,至于在大家面前把我批得那么狠吗?称职的领导才不会这样。”

在这个事例中,中村在被领导批评后,不仅对自己所犯的低级错误过度苛责,而且对领导当众不留情面的批评心怀怨恨,最后还给自己贴上了“又蠢又笨”的标签。

可能你会说,被领导训斥了生气不是很正常吗?犯了低级错误,谁又能高兴起来呢?

确实,谁犯了错误,被上司痛批,都高兴不起来,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像中村这样,心怀怨恨,郁郁寡欢,直至失去理智。

可以说,中村的“愤怒怨恨”就是一种坏的负面情绪,不会给他带来积极正面的行动结果。

相比之下,有的人可能也就当场郁闷一小会儿,自我鞭挞一番,接着就专心修改报告里的错误了。这种短暂的“不高兴”就是一种好的负面情绪,它让我们快速摆脱情绪阴霾,积极弥补过错。

显然,面对压力,我们都需要“好的负面情绪”。

在书中,高杉先生告诉我们,情绪和思维、行动一样,都是可以管理和控制的。

支撑这个结论的就是著名的情绪ABC理论。在ABC理论中,A代表外部的事件和状况,C代表事件A引发的情绪和行为。ABC理论的核心是,作为情绪和行为的C并非由事件A直接导致,而是经过了中间环节B,B就是关键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评价。也就是说,决定我们的情绪和行动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这件事的理解。

由此,在遇到压力挫折时,要获得“好的负面情绪”就要有恰当的思维方式支撑。

明确了这样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基础,接下来我们就能更好地去实践强化心理韧性的四个步骤。

第二部分强化心理韧性

强化心理韧性的第一步——定位错误的思维方式

抽象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评价隐藏在我们的情绪和行为背后,虽然并不容易被察觉,但我们一直在接收它的指令,承受它带来的情绪和行动。

高杉先生认为,提高心理韧性的首要步骤就是要准确定位错误的思维方式。在造成心理压力的错误思维方式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必须做成某事”的思维方式。比如,“我必须时刻做到完美”“我绝不能在竞争中失败”“我绝不可以犯错误”“别人一定要按我的想法做”等等类似的想法。

这些“必须怎样”“不能怎样”“不应该怎样”的想法要求人们必须、绝对完成某件事。这些信念和心理预设,就是“必须型”思维方式。

因为是绝对要求,所以如果进展不顺利或者实现不了,就等于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做了不能做的事,必然会陷入无法解决的矛盾、难以承受的困境。如果将这种思维方式比作开车,无异于同时踩下油门和刹车,自我毁灭。

书中有这样一个事例,铃木女士最近正全力备战职级考试,“不管怎样,一定要通过,绝不能落榜。”铃木抱着这样的死命令,努力到了最后,结果却名落孙山。在铃木看来,“通过考试”这件必须达成的事情没有发生,“考试失败”这件不该发生的事却发生了,她接受不了这样的结果,因此陷入纠结矛盾,变得非常消沉。

细究起来,正因为她抱定了“一定要成功”、“绝不能失败”的绝对要求,才把自己逼入了无法宽恕的情感绝境。

而且,抱着只许成功的想法备考,一定是焦虑不安的。焦虑不仅消耗大量的精力,而且还会导致思维僵化、效率低下,大大降低成功的可能。

松井的故事更能证实这一点。松井的工作是向医生推售公司开发的新药。为实现目标销售量,他每天加班加点,还是不见业务数据上涨。这天,他自顾自地叹息:“哎,不行啊,这样下去,半年业绩不可能达标。可是,我都已经当着同事领导的面承诺一定会达标了。”“同事们好像都完成了自己的业绩,要是我无法达标,那可就惨了。弄不好会被辞退的。”想到这里,他浑身紧张起来,接着胃也疼起来。

松井在明知可能实现不了目标的情况下,还是抱着必须实现目标的军令状,焦虑不安消耗了精力,还损害了身体健康,更别提提高业绩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