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子类《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工程制图教学改革的反思与实践
![工程制图教学改革的反思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dc8e9f9c6bec0975f465e2d3.png)
2 教学 改革实践
21 结合 模型 进行 制 图教 学 .
一
发 展要 求 。
多学时的工程制图课 , 大都 由本部教师任课 , 只 是上课才和同学交流沟通 ,这给学院学生的辅导答 疑, 带来 了诸 多不便 。通过走访大部分学生 , 作者发 现, 很多学生不是不想学 习制 图, 而是因为遇到棘手 问题时 , 没有办法解决。长期下来 , 问题越积越多 , 学
《 装备制造技术> 02 > 1 年第 6 2 期
工程制 图教 学改革的反思与实践
王 力。 吴小 平 , 明秋 , 陈 李俊敏 。 赵建平 , 费叶琦
( 南京理工大学 紫金学院, 江苏 南京 20 4 ) 10 6
摘 要: 通过教 学和 总结 , 阐述 了工程制 图教 学存 在的 4个重要 问题 , 出 了结合 实物模型和加 强实践教 学环 节改革思 提 路。 取得 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关键词 : 工程制 图; 学改革 ; 思 ; 教 反 实践
结合实体模型进行制图教学 。 借助对模型、 实物 的观察 和分析 , 抽象的投影关系为直观的视觉印象 ,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7 2
Eq i me t M a u a t n e h o o y No6, 0 2 u p n n f cr g T c n l g . 2 1 i
感 觉 课 时不 够 充 足 。工 程 制 图课 是 - I理 论 性 和实 ' - J
新课程改革在《工程制图》课中的实践
![新课程改革在《工程制图》课中的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ee29854abe1e650e52ea9933.png)
2 项 教 学 法 在具 体 课 程 中的 应 用
2 通 过 前 面各 阶段 学 习成 果 的 复 习和 理 解 , 次 明确 各 零 件 的 相 ) 再 互 关 系 . 后重 新 组 装 齿 轮减 速 器 然
.- 教学 目的 3 笔 者在 一 所 职 校教 授 《 程 制 图》 程 ,工程 制 图 》 职业 院校 机 2 1 工 课 《 是 1 德 育 目标 ) 通 过学 习齿 轮 变速 器 的测 绘 , 培养 学 生 耐 心 细致 的工 作 作 风 和严 谨 认 真 的 工 作 态度 。学 生 在 自身 的 主体 活 动 ( 拆 、 研 、 论 、 装 探 讨 总结 习兴 趣不 高 。 为 提 高教 学 效果 , 者 对 引起 这 一 现 象 的 原 因进 行 了分 笔 等) , 中 获得 成 功感 , 生 愉 悦感 。 产 析。 主要 存 在 以下 几 个 方 面 的 问题 : 是专 业 课 有 很 强 的综 合 性 , 与 一 它 2 知识 目标 ) 相 关 基 础课 有 密切 联 系 ,传 统 教 学 方 法 比较 注 重 本 课 程 教 学 的 系 统 目的是 让 学生 运 用 在 前 面所 学 的 工程 制 图 的知 识 ,结合 实际 , 将 性, 而忽 视 多 门课 程 知 识 点 间 的 横 向 联 系 ; 是 专 业 课 往 往 既 有 较 强 二 立体 物 体 与 平 面 图形 的 感 受 有机 结 合 。 的理 论 性 , 与 生 产 实 际 紧 密 联 系 , 以 专业 课 教 学 中 如 果 只 偏 重 理 又 所 3 技 能 目标 ) 论教 学 而 脱 离 了 生 产 实 际 . 生 会 感 觉 空 洞 和 枯 燥 乏 味 , 且学 生 的 学 而 该 课 程 通 过 对 减 速器 模 型 的测 绘 .掌 握 测绘 的基 本 过 程 与 方 法. 动手 能 力 得不 到 培 养 ,在 今 后 的 工作 中就 不 能较 快 地 适 应 岗 位 要求 ;
《电子工程制图》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建议
![《电子工程制图》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0f64f2be81c758f5f71f6703.png)
《电子工程制图》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建议作者:张爽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2年第05期【摘要】电子工程制图是高职高专电子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在实际工程中也有十分重要作用。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很好地掌握绘图的基本技能和技巧,本文通过分析在以前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高职高专教学的改革方案。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手工绘图 AutoCAD软件 CAXA软件【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124-02电子工程制图是电子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之一。
课程教学主要着眼于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投影概念,具备一定的空间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形象思维能力。
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正确投影概念与国家标准的前提下,侧重训练与培养学生的读图和利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二维和三维图形的能力,最后在专业大类的层面上,落实与工程实际的衔接。
课程的体系架构将工程制图所基于的投影理论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主要成果,通过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很好地整合在一起,既注重了基础理论的学习,又将先进技术的运用作为一个重要指标落实到了实际的课程教学中。
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即:空间想象能力、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能力和计算机绘图能力。
一、电子工程制图教学存在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思路是基于向学生尽可能多的传授知识,授课的覆盖面基本上是从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基础、点、线、面到装配图、电气图,完全讲授的方式,内容庞杂,学生一味的倾听,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针对电子类学生的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的学生没有较好的掌握绘图和读图的基本方法,只是在教师讲授时了解了这种方法,课后基本上就不记得了。
课堂上学习的基本知识来不及消化吸收,对于绘图的基本思想很难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更谈不上图样的绘制与阅读。
也有对知识理解比较透彻的学生,但看到一幅三视图很难想象出来它的实际形状。
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无法与理论完全的联系起来,这都是现在这种纯粹的讲授模式无法避免的弊端。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b97af5db76a20029bc642d00.png)
课 程 建 设
《程 工 哆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簟謦 。实 与 践 露
李秋霞 陈秋丽
f 要】 摘 《工程制 图 》是 所有从 事工程技 术的人 员 ,无论 从事 的是设 计 、建造 ( 工 )还是 管理 工作 ,都 必须 掌握 施
的一种 技 能 。工程 图样 是 工程 界表 达 、 交流技 术 思 想的语 言。本 文 对 于针对 给 水排 水 工程 专 业的 特点 ,对 《工程 制 图》课程的教 学组织 方式、教 学方法、 实践性 教 学环 节的改 革所取得 良好 的教 学效果进行 了总结和 分析。
实的基础 ,所以基础 课的学 习过程也应该 是 了解 专业课学
习内容 的过 程 ,使学 生在学 习中 了解专业 、热爱专业 ,有
一
种急 于学 习专业课 的冲动 。制图课 的授 课老师应 该熟悉
本专业 ,最 好是专业 教师 ,因为专业教师 熟知本专 业制 图
本 文系仲恺农 业工程 学院教 育教学研 究项 目 “ 建筑工程 制图课程 改革方 案探索 ” ( 号 :G 098 )的研究成 果。 编 2803
1 . 互动教 学 。改 变传统 的满堂灌 的课 堂教学 方式 ,采
取 互 动 教 学 手 段 ,课 堂 上 针 对 容 易 出 现 的 错 误 请 学 生 进 行
和动手 能力 ,对 于一名称 职的教师 ,应具备 随时利用手 中
各种物 品为教具 的能力 。
纠正。如在制作课程的多媒体课件时 ,将图的制作留下不
专业课程 之前 必须掌握 的一门技术性 基础课 程 ,工程 图样 是工程技术部 门的一项重 要技术文件 ,它可 以用 二维 图形 表达 ,也可 以用三维 图形表 达 ;可 以用 手工绘制 ,也可 以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c0405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77.png)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一、背景与现状工程制图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工科学生具有扎实的绘图基础和较高的图示能力至关重要。
但是现实中的教学方式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教材陈旧,内容不符合时代发展。
随着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原有的制图理论和计算方法已经过时。
相应的教材也应当及时更新,但是现有教材大多已经陈旧,导致教学难以贴近实际应用。
2.讲授过于简单,实践经验不足。
许多工程制图授课教师只在理论方面着墨较多,而缺乏相关实践经验。
而工程制图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缺乏实践教学会导致学生掌握程度较低。
3.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创新。
很多教师只是以板书和幻灯片为主要教学手段,缺乏多样性。
这种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生厌、失去学习兴趣,难以实现更高的教育目标。
二、改革目标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打造更具有现代化特色的工程制图课程,本次改革方案的目标如下:1.教材内容与时俱进。
对于已经过时的内容及方法,进行剔除和改善,并引入较为实用的新技术和方法,使其能够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2.增加学生实践经验。
引入更多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演示、实验和小组设计等,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实际应用能力,增加学生对工程制图实践的兴趣。
3.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
鼓励教师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如视频教学、互动研讨、模拟实验等,创新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三、具体措施为了达成上述教学目标,本改革方案提出以下具体措施:1. 资源整合及更新1.教材更新:根据国内外最新的图示理论和计算方法,对教材进行更新和整合,使其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
2.网络平台建设:建设具有现代化特色的网络平台,包括预习、课堂互动、实践教学等环节,让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实际应用操作,并提供多种工具和资源。
3.硬件设施配备:购置更多的制图硬件设施,如计算机、宽幅打印机、扫描仪等,以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需要。
2. 实践教学环节加强1.课堂演示:在课堂上进行实用示范,如引导学生撰写工程图纸、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模型、测量等操作,以帮助学生掌握实际应用能力。
“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3ac9941da216147916112803.png)
“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摘要:本文主要研究院校相关专业《工程制图与CAD》课程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且针对其提出一些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措施,主要目的是为更好的完成《工程制图与CAD》课程的教学,从而实现培养符合生产一线所需的高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工程制图与CAD;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引言在工程制图及CAD 课程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熟练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外,更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并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分析能力,为其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这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较高层次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的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目前院校中通行的课程教学方法过于机械,教学内容也不足以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且过于重理论而轻实践。
为了解决当今工程制图及CAD 课程教学中暴露出的上述问题,笔者做出了严肃而细心的思考,在工程制图及CAD 课程教育实验内容和方法改革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意见。
一、工程制图与CAD 课程简介工程制图及CAD 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正投影的基本知识,组合体、基本形体、标准件和常用件、工程图样表达方法,制图的基本知识,零件图以及装配图等。
《上程制图与CAD》教学既小同于本科,也小同于中专,为了与技能型人刁一的培养要求相适应,院校应该形成自己的课程教学模式,而小能继续采用重理论、轻技能的传统教学模式。
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以能力为本位,以上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为卞体,以产品为载体,积极邀请行业专家对现代行业所涵盖的职业岗位进行上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上作任务和课程内容。
同时,要按照职业岗位要求,以项目驱动设计教学训练模式,形成上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上作过程的学习机会,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等上作岗位的相关技能和要求,从而达到以点带面,触类旁通的效果,最终实现培养符合生产一线所需的高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二、CAD教学的现状(一)CAD 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目前,各院校CAD 教学主要着眼于教材讲授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
基于“互联网+”《工程制图》的教学改革与研究
![基于“互联网+”《工程制图》的教学改革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21127f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3.png)
基于“互联网+”《工程制图》的教学改革与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互联网+教育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推崇,不断推动教育的改革与研究。
在工程制图教学中,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的理念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互联网+教育模式可以为《工程制图》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依赖于教学教材和讲座,学生只能通过听课和翻阅教材进行学习。
而通过互联网+教学模式,可以将大量的学习资源上传到网络上,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自主学习。
互联网可以提供更多的实例和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制图知识。
互联网还提供了大量的学习工具和辅助软件,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制图练习和作业完成。
互联网+教育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工程制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学生往往会面临到底怎么学、怎么练的问题。
而互联网+教育模式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等形式展示制图知识,生动有趣地向学生呈现。
互联网还为学生提供了多种交互式的学习方式,如在线答题、讨论等,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互联网+教育模式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
而互联网+教育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
教师可以充当引导者和辅导者的角色,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互联网+教育模式还可以为《工程制图》的教学研究提供更多的数据和支持。
通过互联网+教学模式,可以收集和分析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数据,如学习行为、知识掌握程度、学习困难等,为教学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实施也可以进行相关的教学实验和评估研究,比较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
三维建模融入《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三维建模融入《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8f8642c7050876323112123f.png)
《 程 制 图 》 理 工 科 的 一 门实 践 性 非 常 强 的技 术 基 础 课 。 工 是 随 着 计 算 机 技 术 的 飞 速 发 展 以 及 C D C M 技 术 的 应 用 和 普 A /A
标 、 程 体 系 、 学 内 容 以及 教 学 手 段 都 应 不 断 调 整 以适 应 时 课 教 代 发 展 对 该 课 程 的 要 求
改 革 后 的 工 程 制 图 课 程 体 系
及 , 生 除 了 要 学 习 传 统 工 程 制 图 技 能 。 要 学 习计 算 机 绘 图 、 学 还 三 维 建 模 等 新 知 识 。如 何 解 决 学 时 少 、 内容 多 的 矛盾 , 理 好 二 处 维 图 形 与 三 维 模 型 的关 系 . 好 地 培 养 学 生 的 空 间 思 维 能 力 就 更 成 为 了 工程 制 图 教学 改革 的方 向 传 统 {r 制 图》 程 体 系 -程 课 传 统 《 程 制 图 》 程 教 学 内容 由三 大 部 分 组 成 : 是 画 法 工 课 一 几 何 , 核 心 内 容 是 学 习 投 影 理 论 。 括 点 、 、 和 基 本 立 体 其 包 线 面 的 投 影 特 性 及 作 图 方 法 、 测 投 影 和 换 面 法 . 养 学 生 图 解 简 轴 培 单 空 间 几 何 问 题 的能 力 和 空 间 想 象 力 、 间分 析 能 力 。二 是 制 空 图基 础 , 核 心 内 容 是 学 习 技 术 制 图标 准 、 合 体 与 机 件 常 用 其 组 的 基 本 表 示 法 . 养 学 生 绘 制 和 阅 读 投 影 图 的 基 本 能 力 . 握 培 掌 标 注尺 寸 的 基 本 方 法 。三 是 机 械 图 。 核 心 内 容 是 学 习零 件 图 其 和 装 配 图 的有 关 知识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d24c1922b4daa58da0114a79.png)
零件 图 、 装配图、 立 体 表 面 展 开 图及 焊 接 图 ; 经过 专
收稿 日期 : 2 0 1 2 0 - 9 - 2 7 作者 简介 : 唐储建 ( 1 9 5 6一) , 副教授 , 研 究方 向为工程 图学 。
( 2 ) 制 图基础。包含国家标准有关制 图规定 和 正确 的制图方法 ; 几何形体的画图、 读 图和尺寸标注 以及形体表达方法 。 ( 3 ) 专业制 图。主要研究 电力行业各专业工程 对象 的表 达 、 绘 制 和 阅读 方 法 以及 电力 工程 系统 图 、
《 工程制图》 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一门技术基 础课 , 旨在培养 学生具有一定 的绘制 和识读 工 程 图样 的能力 、 空 间分 析 能力 和 空 间想象 能 力 , 是 大 学 工科 学生 的必修课 程 。当前 , 国内大多数 院校对 这 门课程 的教 学改革都 是 在原 有基 础 上进 行教 学 内容 的增 加 和删 减 , 致使该课 程的 内容 和体系滞 后 于社 会对 高素 质人 才 的要 求 。因此 , 拓宽 学生 的专业 知 识 面 、 提 高 学 生 的综 合 素 质 、 培养 学 生 的 空 间思 维 与 创造 能 力、 训 练学生 的设计 基 础 和空 间表 达 能力 , 使 该课 程 与后 续专业课 的课程设计 和毕业设 计融 为一体 , 具有 相 当 的现 实 意义 。近 年来 , 我们对《 工程 制 图》 课 程 进 行 了教学 改革 的尝试 , 取得 了较好 的效果 。
《 工程制 图》 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唐储 建
( 重 庆 电力 高 等专科 学 校 , 重庆 4 0 0 0 5 3 )
【 摘 要】通过对行业专业人才需求的分析, 修改《 工程制图》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突破了传统点、 线、 面、 体的教
工程制图课程实践教学建设
![工程制图课程实践教学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e498988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1.png)
工程制图课程实践教学建设一、前言工程制图是工程技术和设计的重要基础课程,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为了提高工程制图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需要进行教学建设和改革,以适应工程行业的发展需求。
本文将从课程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探讨工程制图课程实践教学建设的相关内容。
二、课程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工程制图的基本技能。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绘制平面图、立体图、剖视图等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工程制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熟悉使用CAD软件进行绘图,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进行制图工作。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团队中进行合作,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适应团队工作的意识。
5.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参与实际工程项目,锻炼他们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CAD软件的操作训练。
包括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技巧的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CAD软件进行绘图。
4. 创新设计项目的开展。
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设计项目,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工程设计中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1. 任务驱动的实践教学方法。
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实践项目,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2. 项目导向的实践教学方法。
通过项目导向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设计项目和团队合作项目,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实践案例的分析教学方法。
通过实践案例的分析教学,引导学生对实际工程项目的制图工作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1. 综合实践能力的评价。
通过实践项目的完成情况和实际工程项目的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2. 创新设计能力的评价。
通过创新设计项目的完成情况和创新设计成果的质量,评价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4. 实际操作能力的评价。
通过CAD软件操作的考核和实际制图项目的质量评价,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关于电子类《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关于电子类《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41bd366cda38376bae1fae7b.png)
(一)内容多、学时少、兴趣不浓 《工程制图》包括工程制图基本图样表达,三视图形成,简单、复杂立体 的识读,机件的表达方法,零件图、装配图,标准件、常用件等内容。在内容 如此多的情况下, 本校电子类专业的工程制图学时只有 54 学时, 甚至更 少。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必然导致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读图、绘图等能力 的不足。此外,对于专业性、实践性极强的《工程制图》这门课程,刚上大一 的学生之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空间想象能力训练, 久而久之会导致不少 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进而缺乏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单一教学 多媒体教学在高校中的普遍运用,给教学带来了便利。但若是仅靠多 媒体的单一教学,会让老师照本宣科,虽可让教学进度快,但学生学习效果 不好。《工程制图》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 分析能力,因此,老师利用多本体单一的照本宣科,填鸭式的讲授理论和知 识,会很乏味。这也使得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积极性。 (三)专业联系不紧密 其一,学生主观认为此门课与专业联系不紧密。不少非机类专业学生 在学习本课程时,容易产生一定的偏差,认为这不是他们的专业课,没有必 要学好。其二,授课老师上课知识与专业联系不紧密。不少老师在授课时, 是以机械制图授课的方式,以机械零件、机械图等为切入点来上课。但是, 电子类学生平时并非像机械类学生能接触到机械零件, 因此这样的授课 内容会让学生感觉陌生。
《工程制图》属于理工类专业的基础课,是高校为工科学生在大一阶 段设置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的能 力。同时,也培养了电子类专业的学生在之后绘制电路图、电气图等专业 图纸时按照国家标准正确绘图。因此《, 工程制图》为电子类专业学生以后 的专业课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工程制图》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
![《工程制图》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d1d0df00242a8956bece43f.png)
《 程制 图》课 程教 学 中 的实 践 环节 工 主 要 是 测 绘 .有 机 械 制 图 中的 零 部 件测
业 和 课 程 的 理 解 .用 上 了 平 常 学 到 的 知 识 。” 只要 我 们 有 目标 有 梦 想 . 功 就 离 “ 成
我们 不 远 ”
顾 呢 ? 为此 . 者 做 了一 些 尝 试 。 望 与 笔 期
同行 交 流 。
看 到 学 生 制 作 的精 美 模 型 .看 着 他 们 从 内 , 出的 感 悟 .作 为 教 师 也 觉 得 1发 5 有 成 就 感 。教 学 实 践 环 节 不 仅 仅 使 学 生
实 践 环 节 . 不 会 占用 太 多 课 时 . 者 兼 又 两
重 视 每 一 条 图线 、 一 个 符 号 . 不 仅 使 每 这
学 生 重 视 该 课 程 的学 习 .而 且 培 养 严 谨 细 致 、一 丝 不 苟 等 工 程 技 术 人 员 所 具 备 的 素 质 。此外 . 由于 是 四五 名 学 生 一 起 分
意 识 的 高 素 质 工 程 技 术 人 员 的 重 要 环 节 。 工 程 制 图》 程 既 有理 论 又重 实 践 , 《 课
重 要性 这 时 就 突 现 了 出来 .不 仅 使 学 生
学 生 的感 悟 :我 们 可 能 不 是 做 得 最 “ 好 的 一组 . 在 我 看 来 . 们 却 是 最 棒 的 但 我 组 。”在 制 作 过 程 中 . “ 我们 学 会 了 团 队 协 作 。 ” 这 次 活 动 让 我 们 加 深 了对 于 专 “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实践论文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实践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769baabb0717fd5360cdca7.png)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探讨与实践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和卓越计划的实施对于高校办学思路和培养体系更加明确。
高校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定位,结合专业特点制定学生职业技能训练方法。
主要介绍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重要性,工程制图课程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制图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工程制图;课程体系;职业技能;cad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153-01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类型、知识结构、素质与能力等各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卓越计划实施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战略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新的科学技术不断出现各学科交叉综合发展的趋势增强,科学技术发展引起技术变革的周期更短[1]。
目前人才流动性较大且从事行业也随之变化,高等学校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这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拓展知识结构。
作为工科院校相关专业在进行职业技能训练时,工程设计能力是重点训练的环节,而工程制图是重要培训环节,是工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2]。
为此,本文结合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介绍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训练方法的改革的必要性和措施,对于提升学生工程设计和应用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二、工程制图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工程制图课程是研究解决空间几何问题及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和方法。
它包括画法几何、制图基础、机械图和计算机绘图四个部分。
“画法儿何”学习用投影法表达空间几何形体和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制图基础培养用仪器和徒手绘图的能力以及绘制和阅读投影图的能力;机械图培养绘制和阅读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能力;“计算机绘图”培养用计算机绘图这种现代化手段和方法绘制程图样的能力。
工程制图在大多数学校都是首先开出的一门机械基础课程,对于工科专业学生来讲,工程制图课程如同数学、外语一样属于工具类课程,电气类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气控制技术,这需要掌握机械结构及传动过程,才能设计合理电气控制装置。
关于电子类《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关于电子类《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5dc3d12d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7c.png)
关于电子类《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电子类《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通常包括基本制图知识、AutoCAD绘图技能、3D建模技术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程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的教学内容已无法满足现代工程实践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实践。
1. 引入电子化制图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化制图技术已成为现代工程设计的重要手段。
在《工程制图》课程中,可以适当引入相关的电子化制图技术,如CAD、SolidWorks等软件的应用。
通过开展相关的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电子化制图能力,使他们熟练掌握电子化制图技术,并能够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运用这些技术。
2. 加强三维建模教学在传统的《工程制图》课程中,通常只涉及到二维图形的绘制,对于三维建模技术的教学较少。
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三维建模技术已成为一种必备的技能。
在课程教学中可以加强对三维建模技术的教学,包括基本的三维建模原理、技术和方法等。
通过相关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三维建模能力,使其能够熟练掌握三维建模技术,为以后的工程设计做好准备。
除了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外,电子类《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实践。
传统的课堂讲授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 实施项目驱动教学项目驱动教学是一种将项目作为学习的驱动力,通过项目来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
在电子类《工程制图》课程中可以引入相关的项目驱动教学,例如布置一些实际的工程设计项目,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制图知识和技能。
通过项目驱动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2. 倡导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来促进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电子类《工程制图》课程中,可以倡导和实施合作学习,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学习,相互协助解决问题等。
“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设计
![“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a76cd28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f.png)
258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国设备工程 2024.02 (上)1 前言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影响力的扩大、智慧教育的快速发展,使线上与线下混合方式的教学模式逐渐走入高校课堂,成为教育中重要的教学手段。
其中,雨课堂、MOOC、超星等多个平台提供了非常方便的线上教学方式,丰富了课堂中的教学资源,并为开展混合教学提供了结合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指示把对立德树人的认识提升到新的层面。
因此,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手段和德育元素结合,实现全方位、立体式的教学育人目标,已成为高校教育的研究热点。
本文以辽宁大学信息学院电子类专业“工程制图与CAD”为例,在剖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深入挖掘课程内容中涉及的德育元素,并结合在线平台手段与学生共享,实现线上与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手段向学生传递知识,从课前-课中-课后3个角度的全方位育人,培养具有社基金项目:辽宁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21KCSZ019)。
通讯作者:苏东悦。
“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设计杨宏鑫,刘婷婷,杜岳峰,刘砚秋,苏东悦(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6)摘要: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结合辽宁大学信息学院电子类专业“工程制图与CAD”教学过程中的理论枯燥、教学手段单一、德育元素融入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将德育元素融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新模式。
依照“工程制图与CAD”课程特点,探索和设计每一章节的德育元素结合点,然后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实现从课前、课中以及课后3方面的全方位育人,培养学生绘制和识读工程图样的能力与技巧,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爱国主义情怀,帮助学生端正人生态度、实现人生价值。
关键词:工程制图与CAD;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德育元素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711(2024)02(上)-0258-03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工程师。
《电子工程制图》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尝试
![《电子工程制图》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尝试](https://img.taocdn.com/s3/m/dcd54847767f5acfa1c7cdc8.png)
— 一 ・+ + -
”+
‘+ ‘
0+
0+
・ — 一n—+ -- + 一_ +
+
”+
0+
・+ 0
-+ ・Biblioteka 一+” ++
+
一+
一+
・+ ・
义现代化建设 的征程上 , 对教师提 出了新的要求 。 英语 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 、 更新 教学模 式 , 有意 识有 计划 有 目的地培养学生 的好奇心 、求知欲 ,让学 生 自主学 习、 独立思考 , 培养学生 的创新 意识 、 创新思 维 , 同时也 要做到不忽视语言知识教学 。力争在教授过 程中处理
【 改创新 】 教
《 电子工程制图》 一体化课程改革 的尝试
石 红 梅
(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北京
10 7 ) 0 00
摘要 : 一体 化 课 程 , 将 静 态的 学科 体 系转 变为 动 态的行 动体 系 。构建 一 个 以就 业 为 导 向 , 职 业 为本 位 的 符 是 以
程 目标 确定后 , 课程综合项 目的构建就显得尤 为主要 。 我们选 择了“ 软件绘 图” 作为贯 穿整个课程 的大型综合 项 目, 在设计 思路上遵循 以职业 岗位要求 为导向 , 各专
门化方 向应共 同具备 的岗位职业能力 和职业 资格考证 的要求 为依据 。在进行课程 内容设计 时 , 我们按照职业 岗位的特点将课程整体 划分 为两个项 目共2 个工作任 1 务。课程通过任务引领项 目活动来组织 教学 , 学生在完 成任务 、项 目的 同时掌握本 课程的基本技能 和相关理 论 知识 ,并能初步应用本课 程的基本职业 能力完成相
先要确 定本课 程的整体 目标 , 特别是 课程 的能力 目标 。 课程 的能力 目标不是来 自书本 ,而是 以职业 岗位需 求 为准 。用具体 可检验的语言准 确描述本课程 的能力 目
《工程制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探索
![《工程制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84305f6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5.png)
《工程制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探索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探索,针对《工程制图》的实践教
学改革正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
近年三峡大学对《工程制图》课程思政教学进行了可观的改革。
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一个创新的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案。
首先,原有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升级,加大新
技术与新思想的融入,以促进学生思想观念的改变。
在课堂实践中,提供一个新的学习、交流与实践的实践环境,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同时,加强学生的能力建设,把工程制图事业和思想教育贯穿每一节课,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学习。
其次,重视课堂教学实践环节,提出课堂任务及学习能
力与技能实践,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充分体会工程制图的实践意义,加强学生工程制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此外,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的统一,教师及时安排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实践过程中,加强教学管理,弱化学生的学习,控制课堂的授课负担,维持学生的学习的兴奋性,及时发现学习中的困难,给予科学的对策。
最后,坚持建设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促进专业技能的开
发与提高,加大投入,购买新教学设备,打造数字化学习环境。
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评价学习与实践效果方面,以及客观测量学生能力与技能水平,有效降低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三峡大学为《工程制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带来了许多的改善,是一种值得学术学习的成功实践。
希望以后这一课程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促进教师思想的发展,使这一课程更贴近社会实际,使学生受益终生。
关于电子类《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关于电子类《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dcf3d2d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b8.png)
关于电子类《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工程制图》作为电子类控制技术专业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电子设备工作原理、理论与技能的重要课程。
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诸多不足,如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师难以及时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等。
因此,必须对《工程制图》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使其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
一、《工程制图》课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角色被动,从而导致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难以及时了解。
此外,电子类《工程制图》课程涉及知识面广泛,需要学生掌握复杂的理论和技能,但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往往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在课堂形式的限制下往往无法理解难点和掌握实际应用能力。
因此,传统教学方式不再满足新时代对于电子类《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要求。
二、与传统教学相比,改进和创新的措施1、充分使用数字化教学平台数字化教学平台可以有效地提供课程资源,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此外,数字化教学平台还可以支持教学过程的录制和回放,篇直观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可以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电子类《工程制图》课程的实际应用能力。
项目化教学方法主要包括:项目确定、项目组建、项目开展、项目总结等流程,营造出能够创新、开展实践探究和团队合作的学习环境。
项目化教学既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又能帮助学生全面提高电子类《工程制图》课程的实践技能。
3、加强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对电子类《工程制图》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通识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宽广、深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些能力对于电子类《工程制图》课程学习尤为重要。
通过加强通识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提高电子类《工程制图》课程的学习能力和技能水平。
4、建立在线学习社区在线学习社区可以让学生在互动中互相学习,相互探讨问题,并共同学习电子类《工程制图》课程,建立起一个相互善意观察和提供反馈的自学环境,相互促进和鼓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电子类《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子类《工程制图》课程是电子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培养电子工程师必修的课程之一。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电子制图技术也日益精进和广泛应用,新兴的科技领域对学生的电子制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一、原有课程的不足
传统的《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是以“板书+教材”为主要教学方式,主要依靠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笔记学习。
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学生学习的效率低下,缺乏主动性,难以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
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我们进行了改革在课程教学和实践方面。
1.教学方法改革
通过将传统的“板书+教材”教学法转变成“多媒体+案例分析授课、师生互动”的授课方式,使课程更加生动且更有学习兴趣,更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需要。
采用多媒体技术,插入各种形式的动画、视频、图像等教育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轻松,更加直观的理解和吸收相关知识点。
同时,老师将案例分析融入课堂中,通过对实际工程项目的剖析和解析,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深入了解相关知识。
2.实践环节改革
针对传统教学中的“理论脱节”和“缺乏动手能力”的问题,我们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性实验,如绘制电路板,处理工程图纸、设计3D制图等实践性的任务,让学生掌握制图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教学效果评估
在实施改革后,我们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
通过调查问卷、课上测试、学生反馈等方式,我们发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得到了明显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学生对制图知识点的掌握也更加深入。
四、总结
教育教学是一个不断更新和拓展的过程,要适合时代和学生的需求,注重实践性教学和创新性教学,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电子工程师。
电子类《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不断深入推进,不断优化完善,不断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学习兴趣,为电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