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行政公文中“函”的正确使用
函的涵义和用途
![函的涵义和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114b94343968011ca3009184.png)
函的涵义和用途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函的使用范围极广,使用频率极高,可谓公文中的"轻武器".具体来说,函的用途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平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单位之间的公务联系,往来.2.向无隶属关系的业务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有关事项.3.业务主管部门答复审批无上下级隶属关系的机关请求批准的事项.4.机关单位对个人的事务联系,如复群众来信等.二,函的特点1.使用广泛性.函的使用不受级别高低,单位大小的限制,收发函件的单位均以比较平等的身份进行联系.上至国务院,下至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广泛地使用函.2.行文多向性.函可以上行,下行,但大多数函作平行文.3.用语谦敬性.不论什么类型的函,用语皆得注重谦恭有礼,尊重对方,力求得到对方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函是最注重使用文言词汇的公文.函是公文中最富有文学性的文种.三,函的类型1.商洽函.即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联系有关事宜的函.如人员商调,联系参观学习等.2.询答函.即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询问和答复有关具体问题的函.询答函实际上又可分出"询问函"和"答复函".有些不明确的问题向有关机关和部门询问,用询问函.对机关和部门所询问的问题做出解释答复,用答复函.询答函涉及的多数是问题而不是具体的工作.3.批请函.即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的函.批请函实际上又可以分为"请批函"和"审批函".请批函用于向不相隶属的主管部门请求审批事项,而审批函则用于主管部门答复不相隶属机关单位的请批事项.4.告知函.即告知不相隶属机关有关事项的函.以上是按内容和用途对函所作的分类.若按照文面格式分类,函可以分为公函和便函.若按照行文去向分类,函又可以分为去函和复函.四,函的结构和写法(一)标题函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构成,有时也可以只由事由和文种构成.(二)正文1.开头.写行文的缘由,背景和依据.一般来说,去函的开头或说明根据上级的有关指示精神,或简要叙述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需要,疑惑和困难.复函的开头引用对方来文的标题及发文字号,有的复函还简述来函的主题,这与批复的写法基本相同.继而,有的复函以"现将有关问题复函如下"一类文种承启语引出主体事项,即答复意见.2.主体.写需要商洽,询问,答复,联系,请求批准或答复审批及告知的事项.函,或去函和复函的事项一般都较单一,可与行文缘由合为一段.如果事项比较复杂,则分条列项书写.⒊结语.不同类型的函结语有别.如果行文只是告知对方事项而不必对方回复,则结语常用"特此函告","特此函达".若是要求对方复函的,则用"盼复","望函复","请即复函"等语.请批函多以"请批准","请大力协助为盼","望能同意","望准予是荷"等习惯用语收束.复函的结语常用"特此复函","特此回复","此复"等惯用语.也有的函不写结语.五,注意问题1.注意批请函与请示的区别,向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事项用请示,而向没有隶属关系的业务主管机关请求批准有关事项,则用请批函.主管机关答复请求审批事项,用审批函.2.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无论去函还是复函,都不要转弯抹角,切忌空话,套话和发空泛的议论.3.一文一函,简洁明了.4.语言要规范得体,并体现函的用语特色.发函要使用平和,礼貌,诚恳的语言,对主管机关要尊重,谦敬,对级别低的单位要平和,对平行单位和不相隶属的单位要友善.切忌使用生硬,命令性的语言.复函,则态度要明朗,语言要准确,避免含糊笼统,犹豫不定.关于商洽委托代培涉外秘书人员的函。
“函”使用中的常见错误与改进建议
![“函”使用中的常见错误与改进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c411683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a.png)
SECRETARY ’S COMPANION秘书之友2022年第7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2年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这里的不相隶属机关,既包括平行层级机关,也包括不相隶属的上面层级机关和下面层级机关。
因此,“函”成为党政机关日常公文往来中使用最经常、最广泛的文种之一。
从另一方面看,也成为使用中出现错误较多的文种之一。
一、“函”件误用的常见情形(一)该发“函”而不以函”发文实际工作中,常出现该发“函”而不以“函”行文的情形。
一是文种混用,把“函”与“请示”“报告”等混淆。
如××镇在向县财政局、自然资源局行文时用“××镇关于加快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资金拨付的请示”“××镇关于出具燕府路北侧宗地建设项目红线图的请示”,两个“请示”件均应改为“函”件。
二是在标题和正文中误用“请求”“要求”等“非平行”“非对等”关系的表述。
如××镇在向县民政局行文时用“××镇关于请求支持镇中心养老院服务人员配备的函”,县发改委在向镇政府行文时用“××县发改委关于要求加快推进桃源村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函”。
在使用“函”件时,均不应出现“请求”“要求”“必须”“务必”“不得”等不符合“函”件“平行文”性质的字眼,需要调整为“商请”“需要”“希望”等体现平行关系的用语。
(二)该用“复函”答复而不用“复函”有的上面层级单位在收到下面层级单位商请提供业务意见的来函时,直接以“意见”答复。
如××镇征求县教育局意见的“××镇关于征求提高镇中心小学办学质量若干措施意见的函”,征求县自然资源局意见的“××镇关于商请提供吉水村加油站项目用地核查意见的函”,收文单位均应以“关于××××的复函”答复,而不能以“关于××××的意见”回复。
高校行政公文中由正确使用“函”引发的思考
![高校行政公文中由正确使用“函”引发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84bc675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3.png)
高校行政公文中由正确使用“函”引发的思考在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公文的运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
公文不仅是高校内部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高校与外部单位进行联络协调的重要手段。
其中,“函”作为一种常见的公文文种,其正确使用对于提高高校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函”的性质、特点和使用规范不够了解,导致在使用“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引发了我们对于如何正确使用“函”的深入思考。
一、“函”的性质与特点“函”是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平等性函的发文机关和受文机关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不存在隶属关系和指挥与被指挥的关系。
这种平等性决定了函在语气和措辞上要体现出尊重和协商的态度。
2、灵活性函的使用范围广泛,内容多样,可以用于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等。
在格式和行文规则上,函也相对灵活,不像一些正式公文那样严格。
3、单一性函的内容通常比较单一,一份函一般只针对一个事项进行沟通和处理,以确保问题能够得到集中、明确的解决。
二、高校行政工作中“函”的常见用途在高校的行政工作中,“函”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
1、与其他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高校之间经常需要在教学、科研、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
例如,邀请其他高校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开展联合科研项目等,都可以通过“函”来进行沟通和协商。
2、与政府部门的联络协调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需要与政府部门进行密切的联络和协调。
如向教育主管部门申请招生计划、教学改革项目审批、科研经费支持等,都可以使用“函”来表达诉求。
3、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沟通为了促进产学研结合,高校需要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通过“函”,可以就实习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事项进行商讨。
三、高校行政公文中使用“函”存在的问题1、文种误用由于对“函”与其他公文文种的区别认识不清,导致在应该使用“函”的情况下使用了“请示”“报告”等文种,或者在不适合使用“函”的情况下滥用“函”。
正确认识函规范使用函
![正确认识函规范使用函](https://img.taocdn.com/s3/m/f73b659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c.png)
正确认识函规范使用函函是一种正式的书信形式,用于传达重要的信息、表达需求、提出请求或者进行商务交流。
正确认识函和规范使用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函是一种正式的文件,必须注意其格式,用词准确、简洁明了,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并呈现出良好的专业形象。
以下是关于正确认识函和规范使用函的一些建议:1.清晰明确的目的:写函前,我们必须明确函的目的,确保能够准确传达我方的意图。
这有助于我们选择恰当的话语,并确保整篇函能够紧密围绕这一目的展开。
2.运用正式的格式:函的格式是固定的,由信头、日期、称谓、正文、落款、签名等元素组成。
在写函时,要注意使用这些元素并确保它们的排列顺序和样式符合规范。
3.使用适当的称谓:根据收信人的身份,我们要使用适当的称谓。
如果是写给个人,称谓可以是“尊敬的先生”、“尊敬的女士”等;如果写给企业或机构,可以使用“贵公司”、“贵组织”等称谓。
4.使用正式的语言:函是一种正式的文体,语言应该保持正式、恰当。
我们应该避免使用口语化的或俚语,避免夸张的修辞,同时尽量使用准确、简练的词语。
5.逻辑清晰、结构合理:函应该以清晰的逻辑进行构建,内容之间要有密切的关联性。
内容可以按照问题、建议、请求等相应的顺序进行组织,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
6.重点突出,重要信息集中:写函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并将重要的信息集中呈现,这样可以使读者更容易获取所需信息,同时也能减少不必要的阅读时间。
7.文字表达简练、准确:写函时,要注意语句的简洁明了。
可以使用短句、简单句的方式表达,避免使用冗长的句子。
同时,要确保用词准确,以免引起误解或歧义。
8.勿过多使用缩写词和术语:除非对方明确表示理解相关缩写词和术语,我们要避免在函中过多使用它们,应尽量使用通用的词语和短语进行表达,以确保信息能够被准确理解。
9.细心审校:在完成函的草稿后,要仔细审查函中的拼写、语法和标点等方面的错误,确保函的形式和内容都没有错误。
10.保持礼貌和尊重:在函中表达意见、建议或请求时,要保持礼貌和尊重,避免使用过于强硬或讽刺的语气,以免给对方造成不良印象。
2023国考申论公文辅导:函的特点及写法
![2023国考申论公文辅导:函的特点及写法](https://img.taocdn.com/s3/m/b505f44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1f.png)
2023国考申论公文辅导:函的特点及写法1500字函是一种在公务文书中常见的文体,它具有正式、明确、礼貌的特点。
在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申论考试涉及到公文写作,函的写作常常是备受关注的一部分。
下面将详细介绍函的特点及写法,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申论考试。
一、函的特点1.正式性:函作为公务文书,要求正式的格式和用语。
函的格式包括抬头、称谓和结尾等,需要准确地按照要求填写。
用语方面,函中使用的词句要求准确、规范,并遵循公文写作的相关规范。
2.明确性:函要求表达内容明确,避免使用模糊、含糊的措辞。
函中所涉及的要求、建议、建议和决定等都要用简练明确的语言表达,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接受。
3.礼貌性:函的写作要求遵循礼貌、尊重的原则。
对于上级或其他公务员的函件要求,需要用敬称和礼貌的语气表达,并遵守相关的礼仪规范。
二、函的写法函的写作主要包括抬头、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
下面将针对每个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1.抬头:函的抬头要求准确、规范,包括发文机关的名称、日期和编号等信息。
发文机关的名称要求书写准确,日期要注明具体日期,编号要按照规范填写。
2.正文:函的正文需要明确表达要求、建议或决定等内容。
正文的写作要求简练明确,避免使用冗长拖沓的措辞,以确保信息传达的准确性。
在正文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分段,每一段落都要提供清晰的论述。
3.结尾:函的结尾要求礼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表示祝愿或感谢的措辞。
结尾部分还包括签名署名的内容,要求签名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使用公章进行认证。
在函的写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格式的规范:函的格式是规范的,要求准确填写抬头信息,并按照要求书写正文和结尾部分。
2.语言的准确性:函中所使用的词语要准确规范,避免使用错别字和口语化表达,以确保公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段落的划分:根据需要,可以在正文中进行段落划分,每段要提供清晰的论述,确保信息的连贯性。
4.语气的把握:在函的写作中,要遵循礼貌、尊重的原则,使用适当的敬称和礼貌语气,以表达对上级或其他公务员的尊重和敬意。
函的写作和范文
![函的写作和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764984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e.png)
函的写作和范文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函作为一种常见的应用文体,发挥着重要的沟通和交流作用。
它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等。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函的写作方法,并提供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
一、函的特点1、平等性函主要用于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这就决定了其行文关系上的平等性。
发函和复函的双方都处于平等的地位,要充分尊重对方。
2、广泛性函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无论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社会团体,都可能用到函。
它可以用于各种事务的交流和处理。
3、灵活性函的格式和内容相对灵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在语言表达上,也较为简洁明了。
4、单一性函的主题通常比较单一,一般是一事一函,便于对方清晰明确地了解函件的主旨。
二、函的分类1、商洽函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如商调人员、洽谈业务等。
2、询问函用于向对方询问有关问题,希望对方给予答复。
3、答复函针对询问函进行答复。
4、请批函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
5、批转函用于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
三、函的写作格式1、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组成,如“××市人民政府关于商洽××事宜的函”。
2、主送机关即函的接收单位,要写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3、正文开头:说明发函的缘由,如“因工作需要,现商洽××事宜”。
主体:具体阐述函的事项,要求内容明确、条理清晰。
结尾:通常用“特此函询”“特此函告”“盼复”等惯用语。
4、落款包括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并加盖公章。
四、函的写作要求1、语言得体函的语言要得体、礼貌,尊重对方,避免使用生硬、命令式的语气。
2、内容简洁要抓住重点,简洁明了地表达意思,避免冗长和繁琐。
3、事实准确函中所陈述的事实和数据要准确无误,以免造成误解和不必要的麻烦。
4、格式规范严格按照函的格式要求进行写作,确保格式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行政公文的信函写作技巧处理公文信函时的注意事项
![行政公文的信函写作技巧处理公文信函时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3103f9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c.png)
行政公文的信函写作技巧处理公文信函时的注意事项行政公文是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进行沟通和协调的重要工具。
信函作为一种常见的行政公文形式,其撰写要求准确、规范、简洁。
下面将介绍一些行政公文信函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信函的格式与要素行政公文信函需要符合一定的格式要求,以保障信息的准确传达和工作的高效推进。
一般来说,一个信函包括以下要素:1. 信函头部:写明发信单位的名称、地址、电话、传真等联系方式,以及信函日期。
2. 收信人名称与地址:明确收信人的姓名、职务和单位,并准确填写邮寄地址。
3. 称呼语:使用恰当的称呼,尊重对方的身份。
4. 正文:简明扼要地表达事由、意图和要求等内容。
5. 结尾敬语:礼貌地表达祝愿或其他终结性的语句,如“敬祝工作顺利”、“此致敬礼”。
6. 署名:写明发信人的姓名、职务和单位。
二、信函写作的技巧1. 简明扼要:信函应尽量简短、明了,并将重要信息放在前面。
使用简洁而精确的词句,避免冗长和废话。
例:原句1:“我方经研究,确定了新的工作方案,特来函告知贵单位,请贵单位予以实施。
”修改后1:“我方确定了新的工作方案,请贵单位尽快实施。
”原句2:“针对贵单位反映的问题,我们已经做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并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修改后2:“经调查研究,我们已找到解决贵单位反映问题的办法。
”2. 逻辑清晰:要求信函的内容条理清晰,可根据不同的事项进行分段,确保各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
例:原句:“我们在本次调查中发现了问题,接下来会有专人跟进解决方案,并向各单位通报进展情况。
”修改后:“根据本次调查,我们发现了问题。
随后将会指派专人跟进解决方案,并及时向各单位通报进展情况。
”3. 用词准确:信函中使用的词语应准确无误,不应有歧义。
尽量避免使用难以理解的行话或缩写。
例:原句:“我方在此特郑重向贵单位反馈了解决意见。
”修改后:“我们特此向贵单位提供了解决意见。
”4. 文字规范:信函应使用规范的表达方式,避免使用俚语、口头语言和过于正式的辞藻。
公文写作当中如何认识和运用函
![公文写作当中如何认识和运用函](https://img.taocdn.com/s3/m/fcf7218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f.png)
公文写作当中如何认识和运用函在公文写作中,函是一种常见的文体形式,它具有正式、规范、规范的特点。
函旨在传达信息、表达意见、提出要求等。
为了准确地理解和运用函,本文将介绍函的组成要素、写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函的组成要素函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 信头:信头包括发文机关的名称、地址、邮编、电话、传真等。
这些信息通常放在函的上方左侧,以便与信函的其他部分区分开来。
2. 称谓:称谓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包括职务、姓名和单位等信息。
称谓通常放在信头的下方左侧。
3. 正文:函的正文内容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部分,用于表达发件人的意图、要求或说法。
4. 封注:封注用于表明发信日期、发文机关的名称和文号等信息。
封注通常放在正文的下方、右侧。
二、函的写作要点函的写作应注意以下要点:1. 形式规范:函应符合规范的文书格式,包括信头、称谓、正文和封注等要素。
字体应整洁美观,行距要适中,排版工整。
2. 语言简洁明了:函的语言应简洁明了,用词应准确、规范。
避免使用难懂的词汇和长句,以免给读者带来困惑。
3. 重点突出:在函的正文部分,应将重点内容突出显示,例如使用加粗、下划线或斜体等方式,以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
4. 逻辑清晰:函的写作要求逻辑清晰,内容条理分明。
可以使用分段、标点符号等方式来组织和表示不同的论点或要点。
三、函的注意事项在写作函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标题准确明确:函的标题应准确、明确地概括函的主题和内容,以便读者快速了解函的目的和意图。
2. 文体规范:函的写作应遵循规范的文体要求,避免使用口语化表达或过于庄重的措辞,使函具有正式、规范的特点。
3. 真实可靠:函的内容应真实可靠,准确传达发信人的意图和要求。
避免夸大其词、敷衍塞责或使用虚假信息。
4. 尊重礼貌:在函的写作中,应尊重读者,用礼貌的措辞表达意见和要求。
避免使用冷漠、冒犯或批评性的语言。
综上所述,函是一种常见的公文形式,具有正式、规范、规范的特点。
函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函的写作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f570e3b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4f.png)
函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函一般用于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是日常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
函属于平行文,是一种适用性非常广的公文。
不仅可以用于平行机关之间行文,还可以用于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行文,但不能用于上下级机关之间行文。
函具有三方面特点。
一是函起着沟通左右的作用,可以就某个事项与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进行沟通协调;二是函具有单一性,一份函只写一件事项;三是函的行文非常灵活,不仅行文关系灵活,而且行文格式也灵活,除了一些重要的公函需要一些行文格式限制之外,一般函的格式都比较灵活。
一、函的分类根据分类标准的不同,函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函按性质可以分为公函和便函两种。
公函主要用于机关单位正式的公务活动,便函主要用于处理日常性事务。
便函不属于正式公文,没有格式方面的要求,可以不要标题和发文字号,只需在尾部署上单位名称、成文时间,加盖公章即可。
函按照内容和用途可以分为商洽函、答复函、询问函、告知函、请求批准函等。
商洽函多用于联系工作、处理一些业务性、事务性工作、商调人员等。
答复函主要用于答复不相隶属的机关询问有关方针政策等问题。
询问函主要用于征求意见、催办事项、询问某个事项等。
告知函主要用于函请对方参加会议和活动,与通知的作用和内容相类似,但双方没有上下级关系或者业务指导关系。
请求批准函主要用于向有关机关和部门提出申请,请求批准。
函按照发文目的可以分为发函和复函两种。
发函是为了提出某个事项而发出的函,复函是为了回复对方的发函而使用的函。
二、公函的写作要点函的写作具有灵活性,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特别是对于一些规范性公函,更是如此。
规范性公函由标题、主送机关和正文三部分组成。
1.标题。
公函的标题有两种形式。
一种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如“XXX部关于XXX的函”;一种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忽略发文机关,如“关于XXX的函”。
2.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指受文并办理来函事项的机关单位,在文首顶格写明单位全称或者单位的规范性简称,其后使用冒号。
公文函的具体用法带模板范文
![公文函的具体用法带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50f0277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0.png)
公文函的具体用法带模板范文函是指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
公文函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公文函的用法,欢迎阅读公文函的用法1、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询问一般事宜,或上级机关答复或催办下级机关有关事宜。
2、平行机关或不相附属机关之间商洽有关事宜,3、用函来通知一般事项。
如通知开一般性的会议、请求下级机关报送某项材料或统计某些数字等时,也常用公函。
4、向上级机关请示较小事宜也常用函。
公文函的传递方式书写、复印、打印、传真函的结构、内容和写法由于函的类别较多,从制作格式到内容表述均有一定灵活机动性。
主要介绍规范性公函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公文函的组成部分公函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其各部分的格式、内容和写法要求如下:(一)首部。
主要包括标题、主送机关两个项目内容。
1、标题。
公函的标题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
另一种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
2、主送机关。
即受文并办理来函事项的机关单位,于文首顶格写明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其后用冒号。
(二)正文。
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结语等部分组成。
1、开头。
主要说明发函的缘由。
一般要求概括交代发函的目的、根据、原因等内容,然后用"现将有关问题说明如下:"或"现将有关事项函复如下:"等过渡语转入下文。
复函的缘由部分,一般首先引叙来文的标题、发文字号,然后再交代根据,以说明发文的缘由。
2、主体。
这是函的核心内容部分,主要说明致函事项。
函的事项部分内容单一,一函一事,行文要直陈其事。
无论是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复函的格式。
还是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等,都要用简洁得体的语言把需要告诉对方的问题、意见叙写清楚。
如果属于复函,还要注意答复事项的针对性和明确性。
(三)结尾。
一般用礼貌性语言向对方提出希望。
或请对方协助解决某一问题,或请对方及时复函,或请对方提出意见或请主管部门批准等。
公文写作指导函的写作方法
![公文写作指导函的写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70fe40a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09.png)
公文写作指导函的写作方法函件作为一种常见的公文形式,在商务沟通、日常行政管理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要求简洁明了,还需要具备正式、礼貌、得体的特点。
下面是一些函件写作的指导方法,供参考。
1.准备写作在开始写函件之前,首先要明确写作目的以及收信人的身份和背景。
这样可以更好地确定写作的内容和语气。
另外,要对事件或问题进行深入了解,收集相关材料和数据,以便在函件中提供准确、具体的信息。
2.始终保持礼貌、正式的语气函件通常需要以正式、礼貌的语气撰写。
首先,要使用适当的称谓,如“尊敬的先生/女士”,或根据收信人的职务或头衔使用相应的称呼。
其次,要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感谢、询问或邀请等意图,使用委婉、客套的措辞。
最后,使用合适的结束语,如“尊敬的”,“敬祝”,“谢谢”等。
3.结构清晰,内容简明函件需要遵循简洁明了的原则,内容要点要清晰明了,以便读者一目了然。
首先,在开头明确写明自己的身份以及写作目的。
然后,按照逻辑顺序陈述事实和观点,并提供必要的解释和证明。
最后,在结尾处用简洁明了的语句总结全文,并再次表达感谢或期望。
4.使用正确的格式和标点函件的格式要求一般都是固定的,包括标题、日期、称呼、正文、结束语和署名等。
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写作目的,日期应放在左上角,称呼应写在标题下方,正文应在称呼之后另起一行,并使用段落分明、标点符号正确的句子。
结束语应放在正文之后,署名应放在结束语之下。
根据写作目的和收信人的身份、背景等具体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写作方式。
比如,如果是感谢函,可以先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再解释具体的事由和原因。
如果是邀请函,可以先表达邀请之意,再说明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和安排等。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写作方式,能够更好地达到写作目的。
公文函的用法
![公文函的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b0d7b6d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98.png)
公文函的用法公文函的用途和定义公文函是指书面的公文文件,用于政府、企事业单位之间、部门内部或其他组织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和协调的工具。
它包括各种公函、公告、通知、函件、请示、报告等形式和类型。
1. 公文函的分类•公函(通函):用于各级政府、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之间的沟通,常用于公告、通知等方面。
•函件:政府、企事业单位之间进行沟通、联络、交流和协调的文书。
•请示:下级向上级请示事项的函件。
•报告:向上级汇报工作、请求指示的函件。
•备忘录:用于内部交流、备忘或下达任务的文书。
2. 公文函的结构和要素•标题(题头):包括行政区划、机关名称、文号等,用于标识和分类公文函。
•日期和编号:表明公文函的发文日期和编号信息,方便查询和归档。
•称呼:根据收信方的身份和地位进行称谓,如亲启、复,以示敬意。
•正文:阐述公文函的具体内容,要清晰、简练、准确,按照逻辑顺序组织。
•落款:写明发文机关名称、章或印章、签署人姓名和职务。
•附件:如有需要,可以在公文函中附带相关的附件资料。
3. 公文函的撰写要点•准确性:公文函要求语句准确、内容真实可靠,避免模棱两可和含糊其辞。
•规范性:遵循公文函的固定格式和规范用语,使用正式的文体,不得随意涂改或划线。
•简明扼要:追求简练和清晰表达,不过多废话,避免出现冗长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礼貌规范:尊重收信人的身份和地位,使用得体的称呼和措辞,言辞客观、客气。
•逻辑性:文章结构清晰,按照时间、空间或事件顺序进行组织,使读者易于理解。
•风格统一:公文函要遵循统一的用词、标点和格式,保持文风稳定一致。
4. 公文函的常见例句•亲启的例句:亲启的范例,请阁下查照。
•通知的例句:根据有关规定,特通知你单位。
•请示的例句:特请示批复,望速将意见告知。
•报告的例句:谨呈上级报告,请审阅批示。
•备忘录的例句:特此备忘,待参考使用。
5. 公文函的编写注意事项•严格遵守上级要求的格式、用语和规范,不得随意变动。
公文写作中的公函与函件的写作技巧
![公文写作中的公函与函件的写作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6eda051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85.png)
公文写作中的公函与函件的写作技巧公文作为一种正式的文书形式,具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
其中,公函和函件是公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写作技巧对于提高公文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公函与函件的写作技巧,以期为公文写作提供实用指导。
一、公函的写作技巧公函是指机关、组织之间或机关与个人之间,对于公事进行交流沟通的文书形式。
在写作公函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技巧。
1. 函头格式规范函头是公函的开篇部分,其格式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
通常包括机关名称、机关地址、发函日期等内容。
函头的规范格式能够给人一种正式、严肃的印象,使信函更具权威性和可信度。
2. 用语简洁明了公函写作需要讲究简约明了。
在表达时,应使用简洁明了的词语和句子结构,避免使用复杂的辞藻和长句,以免使读者产生困扰。
清晰简洁的语言可以提高信函的可读性和效果。
3. 语气要礼貌得体写作公函时,要注意语气的礼貌与得体。
应使用委婉、客气的措辞,尊重对方的身份和权威,给人以良好的印象。
尽量避免使用过于直接或带有偏见的表达方式,以免引起误解或不良反应。
4. 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公函需要将要点和信息进行清晰合理的组织和呈现。
在写作时,可以采用分段、分条、标注等方式,使得文档结构清晰,重点突出,方便读者阅读理解。
同时,要注意层次分明,将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表达清楚。
二、函件的写作技巧函件是指个人或单位用信纸写给其他个人或单位的信件。
函件与公函相比,具有更多的自由度和表达方式。
以下是函件写作时的一些技巧。
1. 信头和称呼函件的信头需要包含发信人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
在选择称呼时,要根据对方的身份和关系进行合理的称呼,显示出尊重和礼貌。
2. 表达信函目的函件需要明确表达信函的目的和意图。
在开篇陈述时,要将信函的目的直接、明确地阐述清楚,避免对方产生猜测或误解,从而达到函件的沟通效果。
3. 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函件在结构安排上要合理有序,内容安排要逻辑清晰。
可以采用分段、分条的方式,将信息的层次关系表达清楚。
行政公文的信函处理技巧
![行政公文的信函处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353f6d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d.png)
行政公文的信函处理技巧行政公文是政府机关、组织或机构发布的一种公文,具有法律效力和约束力。
处理行政公文信函是公务员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掌握一定的处理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行政公文信函处理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了解公文的种类和格式十分重要。
不同种类的公文有不同的格式和写作要求,包括请示报告、决议公告、通知公告等。
在处理行政公文时,务必准确地了解公文种类,遵守相应的格式和规范,确保公文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其次,明确信函的目的和主题是信函处理的关键。
在处理行政公文信函时,应清楚地表达信函的目的和主题,确保信函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避免在信函中出现冗长、拖沓的内容,让读者能够快速理解信函的要点。
第三,注意语言的规范和得体是信函处理的基本要求。
在写作行政公文信函时,应注意语言的规范和得体,严格把握语气和措辞,避免使用不恰当或含糊不清的词语,确保信函表达准确、清晰。
同时,注意信函的文字排版和格式规范,使信函整体形象更加专业化。
另外,及时回复信函是信函处理的重要环节。
在收到行政公文信函后,应尽快做出回复,避免拖延或不予回复的情况发生。
及时回复信函不仅是对发件人的尊重,也是维护组织和机构形象的重要举措。
在回复信函时,应明确回复内容,表达诚恳态度,确保回复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此外,注重信函的保密性和机密性是信函处理的重点之一。
在处理行政公文信函时,应注意信函内容的保密性和机密性,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保密制度,确保信函内容不被泄露或外传。
保护信函内容的机密性是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最后,加强信函处理的管理和监督是提高行政效能的重要保障。
建立健全的信函处理制度和规范,加强信函处理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信函处理的规范性和高效性。
同时,加强对信函处理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升他们的信函处理技能和水平,为优化行政公文信函处理提供有力支持。
总的来说,行政公文的信函处理技巧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了解公文种类和格式、明确信函的目的和主题、注意语言规范和得体、及时回复信函、注重保密性和机密性、加强管理和监督等。
高校行政公文中由正确使用函引发的思考
![高校行政公文中由正确使用函引发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8399db4e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d.png)
高校行政公文中由正确使用函引发的思考在高校行政工作中,行政公文的撰写是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函作为一种常见的公文形式,在行政公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函的使用不仅仅局限于形式,更应注重函的正确使用和合理引发的思考。
本文将就高校行政公文中函的正确使用所引发的思考进行探讨。
一、函的定义和作用函作为一种行政公文的形式,是高校行政工作中常见的一种文书形式。
函的主要特点是使用日常的书信形式,表达行政部门之间或之间的联络、传递信息和交流合作。
函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联络沟通:函可以作为行政部门之间联络沟通的工具,通过书信形式传达信息、沟通合作,更加方便和快捷。
2.传递信息:函可以传递重要的行政信息,包括通知、公告、决定等,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记录。
3.记录备案:函作为一种公文形式,具有记录和备案的功能,便于后续查询和管理。
二、函的正确使用在高校行政工作中,函的正确使用非常重要,直接影响行政公文的质量和效果。
以下是几点正确使用函的建议:1.函的格式规范:函的格式要符合行政文书的规范,包括标题、署名、日期、称呼、正文、落款等部分。
同时,字迹要工整、清晰,排版要整齐美观。
2.抓住重点,言简意赅:函的内容要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不要过于啰嗦。
在正文中,可以通过段落划分和标点符号等方式来使内容更加清晰明确。
3.准确表达意图:函的内容要表达清晰,逻辑严密,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避免使用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措辞,以免误导和引起误解。
4.合理使用称呼和称谓:根据函的具体对象,合理使用称呼和称谓,以示尊重和礼貌。
同时,要注意遵守行文规范,避免使用不当的称谓,造成误导或冒犯。
5.注重文书保密性:函的内容可能涉及敏感信息,因此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保密性,避免信息泄露。
对于涉密内容的函件,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保密处理。
三、从函的使用中引发的思考函的正确使用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体现了高校行政工作中的机制和文化。
正确使用函可以引发以下几方面的思考:1.沟通与合作:函的使用是行政部门之间沟通和合作的基础。
如何认识和去运用函
![如何认识和去运用函](https://img.taocdn.com/s3/m/555128f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f.png)
如何认识和去运用函如何认识和去运用函函是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部门请求批准等的公文。
具有轻捷简便,灵活自由的特点,属于商洽性和知照性的公文。
办公室秘书要在实际工作当中熟练运用函这种实用性文体,首先必须对函的种类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当前对函的分类,可以有不同的角度。
从现有的一些有关写作教材和书籍来看,对函的分类,还存在着不大科学和概念不大明确的现象。
如1985年4月档案出版社出版的《机关应用文》(闵庚尧编著)中说:“函又有公函和便函之分,公函用来商洽,询问和答复一般工作事项;便函是用来商洽,询问,介绍,联系和答复某些事务性的事项。
公函属于正式公文;便函不属于正式公文。
”又如获至1992年12月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公文写作实用技巧》中说:“函有公函,便函,来函,复函之分。
各有不同的含义。
......来函,是指主动提出问题或公务事项的函件。
复函,是指回答来函所提出的问题或公务事项的函件。
”这里对函的划分,显然是将公函与便函,来函与复函作为两组相对的概念。
但这样的划分却是概念不明确,分类的标准不统一的,因而分类也是不科学的。
先说公函与便函的划分。
前述公函处理的是“一般工作事项”,因而“属于正式公文”;便函处理的是“某些事务性事项”,因而就“不属于正式公文。
这种划分的方法,起码会引起读者的误解。
似乎“一般工作事项”才是“公务”事项,“某些事务性事项”不是“公务”事项,但实际上这两类事务都是公务,而不属于“私务”。
从逻辑上和事实上来说,便函既然同属于处理“公务”事项,也就同属于“公函”,没有充分理由说便函处理的是“某些事项性事务”,不是“公务”事项而断定它不属于正式公文。
因此,把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函划分成“公函”和“便函”的相对概念,不但会造成误解,使读者以为“便函”不属于正式公文,而且也是概念不明确的,给秘书的实际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
因此,国务院办公厅于1981年2月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以及于1993年11月修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都取消了公函与便函的分类和名称。
函的使用问题探赜
![函的使用问题探赜](https://img.taocdn.com/s3/m/df00b801ba1aa8114431d9e6.png)
函 的使用问题
!
函是法定公文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 我国 现行的党政公文法规中, 都将函列为主要的公文 文种, 并且规定其适用于平行机关或者不相隶属 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 询问和答复问题、 请求 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由于函具有向有关主管部 门请求批准的功能, 故在公文处理实践中往往被 人们与请示文种混淆使用, 这给公文处理工作造 成了麻烦, 也给公文理论研究带来了混乱。 因此, 必须重视并正确使用函这一文种。 从适用范围上看,函的使用频率应当是很 高的。然而,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据某地区对 !" 个机关和 !# 家公司、大型厂矿收发文情况的统 计, 在 !$$% 年 度 内 收 进 、 发 出 的 &’## 份 文 件 中 , 函只有 ( 件; 笔者查阅某市委办公厅 "### 年的收 事实足以证明, 函这一文种 发文件, 函只有"件。 在实践中尚未得到应有的注意和重视,多数被 “通知” 、 “ 请示” 等文种所取代, 使之成了 “被 遗 忘的角落” 。可以肯定地讲, 这是一种不正常的 现象。 函之所以受到不公正 “待 遇 ” , 甚至被 “遗 忘” , 究其原因大致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公文撰拟者认识上的原因。由于平时 不注意认真、细致地学习和领会公文法规的有 关规定, 对函缺乏明确的认识, 不了解其含义和 用途,因而当需要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 宜而行文时, 便认为既然有求于对方就要 “低人 一等” , 遂以请示文种代函, 导致了文种的误用。 二是发文机关领导者的原因。在很多情况 下, 公文撰拟者用函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 这 无疑是正确的,却不能 过本机关主管领导这 一 关。如某市一所中专学校 (县团级) 欲举办汽车驾 驶员培训班, 向市车辆管理所 (正科级) 行文请求
公文中的“函”如何写好
![公文中的“函”如何写好](https://img.taocdn.com/s3/m/e8a2cf8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3c.png)
公文中的“函”如何写好公文中的“函”如何写好函是应用写作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文体。
函作为公文中惟一的一种平行文种,其适用的范围相当广泛。
那么如何写好公文中的“函”?下文yjbys店铺为大家整理公文中的“函”写作方法,仅供参考!一、函的适用范围和特点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函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行文方向上,函以平行为主,即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其中包括平行机关。
有时也可用于上行或下行文。
其二,作为公务信件的函,任何一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均可使用。
其三,函的内容可以写大问题,也可以写小问题,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二、函的类别根据内容和作用,可分为商洽函、询问答复函和求批审批函。
1.商洽函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谈人事调动、联系参观学习、邀请讲学或指导业务等事宜。
2.询问答复函用于对处理公务中不明确的问题提出咨询和给予答复,没有固定的行文方向,有无隶属关系均可使用。
3.求批审批函用于向无隶属关系的主管部门提出请求批准的事项或者主管部门答复审批事项。
从当前公文实践看,还有一些函是用来答复请示的,这主要指收到请示的.上级机关授权办公部门,以复函的形式答复报送请示的机关。
例如国务院授权国务院办公厅函复一些省市或部委的请示。
三、函的写作要求和格式函头通常使用只标识发文机关名称而不标“文件”二字的信函式格式,写明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其中文种要注明是函还是复函。
正文一般由函请(复)缘由、函请(复)事项和尾语三部分组成。
发函的开头简述原因和目的,复函则以引述来函的日期、文号或标题为起首语。
事项部分,发函是写告知、询问、商洽或请求的内容,事项要明确具体,语气要委婉恳切,提出要求应给对方留有余地,不要强人所难,有时可写出自己的看法、打算,以供对方选择参考;复函则针对来函提出的问题明确作答,切忌模棱两可,答非所问。
结尾部分,发函一般用“盼复”、“即请函复”、“请研究函复为盼”等作结;复函多用“特此函复”等结语,也可以不写尾语。
公文函的用法
![公文函的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9c394ab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6.png)
公文函的用法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公文函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工具,在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公文函是以正式、规范的格式和语言表达特定意图的一种书面文件,具有约束力和指导意义。
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公文函的用法,以期能对大家的工作、学习,乃至未来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首先,公文函的内容应该生动有趣,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作为发起函件的人,我们应该注重语言的精确性和表达的流畅性。
同时,还要注意使用简练明了、大众易懂的词汇和句式,避免过于专业化的术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函件的可读性,更能够让读者对我们的观点和需求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达到沟通的目的。
其次,公文函的全面性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在函件中尽可能全面地描述事件、问题或建议的各个方面,确保读者能够完全理解我们的意图。
在撰写函件时,我们可以运用因果关系、逻辑推理等方法,将问题的来龙去脉清晰地展现出来,让读者对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此外,可以适当运用图表、数据统计等辅助材料,以增强函件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最后,公文函应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除了表达需求、阐明观点外,我们还可以在函件中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建议或行动计划。
这些方案或建议应该基于合理的思考、深入的调研和客观的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可行的行动方向。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写作的客观性和中立性,尽量避免主观情绪的干扰,让读者能够从中获取到全面、客观的信息,进而做出明智的决策。
总之,公文函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作和交流工具,其用法对于我们每个人都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注重函件内容的生动性、全面性和指导意义,以期能够更好地实现信息传递、沟通交流的目标。
同时,我们也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的提升,努力成为一名擅长撰写生动、全面、有指导意义公文函的人。
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校行政公文中“函”的正确使用
1 “函”的界定
“行政公文是高校行驶管理和监督职能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是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横向沟通的一个基本手段,是师生员工办事的最终依据和凭证。
”[5]
新《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规定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有13类13种。
在高校行政公文中,常用的有“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11种。
在这11种公文文种中,“函”是唯一的平行文。
《办法》中对“函”的使用范围有这样的表述;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2 “函”的正确使用
在日常的行文中,从内容上看“函”包括“申请函、商洽函、询问函、答复函、告知函”等;从行文方向上看“函”有来函、复函两种。
具体来说,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审批事项要用“申请函”,上级与下级相互询问事项要用“询问函”,上级答复下级的询问要用“答复函”,所有平级或不相隶属单位之间行文一定要用“函”,所以,“函”的使用应该是比较广泛的。
但在高校行政公文中,“函”使用得并不多,很多该用“函”发文的,却用了“请示、批复”。
2.1 “请示”与“函”
根据《办法》的规定:“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时使用“请示”,而“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请求批准”用“函”。
二者在请求批准这一功能上相似,因此常出现混淆。
比如;某校要向上级机关报批“关于新专业招生的请示”显然应该用“请示”,但却用了“函”;而往往过分尊重有关主管部门为顺利完成某项业务,该用“申请函”这一类型的“函”时却递交了“请示”。
申请函,是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的函。
行文对象为“有关主管部门”,这一职能部门可以是上级,也可以是平级,但一定是无隶属关系。
在办理某项业务时,需要通过“函”征得此项业务主管部门的同意。
“请示”一定是上行文,行文对象为“上级机关”,所谓“上级机关”,是行政上隶属的领导机关和业务指导机关。
因此,搞清楚隶属关系是确定行文方向和选择文种的重要依据。
2.2 “批复”与“函”
某企业通过“函”来与某高校商洽租用教室开设语言培训班事宜,该校应用“函”回复,却用了“批复”行文。
批复,是用来“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是在行政公文中与“请示”相互对应的文种。
批复与被批复对象之间具有行政隶属关系。
而“函”在《办法》中明确规定,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因此,在“答复不相隶属机关有关审批事项”的时候要用“答复函”(“复函”)。
“答复函”,是上级答复下级询问、平级相互答复询问事宜及审批答复申请函时使用的函。
因此,有“请示”才有“批复”,有“来函”才有“复函”。
认识到对应关系,避免该用“函”的地方用了“批复”。
在选择使用“函”时,要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把握行文关系。
“函”是唯一的平行文,所谓平行文,是平级机关、组织、单位或没有隶属关系的机关、组织、单位之间,为协商或通知有关事项而制法的公文。
因此,在平行机关中或者没有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文种选择要想到“函”;二是把握“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概念。
既然不相隶属,必然存在向上级不相隶属机关行文,也存在向下级不相隶属机关行文,可以说“函”具有多向性的特点。
因此,在行文中要打破潜意识的情感因素,不能为尊重、迎合不相隶属的上级机关方便办事而摒弃使用“函”的观念。
3 思考
行政公文具有高度的严肃性,学校行政公文处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不仅能提高高校管理水平,也能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
因此,不光是“函”这一文种的正确使用,在公文处理中收发、审核、用印、归档和销毁等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处于规范化管理,只有使公文处于规范化的运作中,才能更好地处理日常工作,发挥公文的有效作用。
为此,高校在公文在处理上,要抓好几个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第一,强化公文处理规范化的思想认识。
“我们必须具有强烈的公文规范化意识,充分认识到公文规范化的重要性,在工作中自觉养成公文规范化的良好习惯。
避免出现办文程序不规范、文种不规范、格式不规范等问题。
”[2]在公文处理中,牢记《办法》的規定;“行政机关的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全力推进公文规范化运作。
第二,加强行政公文的监管力度。
《办法》中第六条明确规定“各级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模范遵守本办法并加强本机关公文处理工
作的领导和检查”。
行政公文要严格制作程序,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校的公文管理规定,健全公文处理的有关制度。
高校相关部门的领导要严格把关,重点审核“是否需行文,行文方式是否妥当,是否符合行文规则和拟制公文的有关要求,公文格式是否符合办法的规定”等,确保公文的规范化。
第三,提高文秘人员的业务能力。
文秘人员在草拟公文时,要严格按照《办法》中的要求,做到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情况确实,观点明确,表述准确,结构严谨,条例清楚,直述不曲,自此规范,标点正确,篇幅力求简短;明确文种、紧急程度;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准确;结构层次序数清晰;计量单位、数字、简称等规范。
为此,高校要重视公文写作和处理方面的业务培训与交流,要组织公文办理人员深入学习《办法》等公文法规,加强思想理论、业务知识和写作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各部门文秘人员要相互学习、加强交流,提高公文的写作质量,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浩.最新公文处理规范与实务[M].蓝天出版,2005.
[2] 高邑.办公室常用文书[M].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
[3] 郑立新.当前高校行政公文写作的规范化问题探析[J].莆田学院学报,2010,17(4):48-52.
[4] 张保忠.“函”的特征、例析与写作要领[J].秘书工作,2002(11):19-21.
[5] 阮慧,程艳旗.高校行政公文制定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J].中国高教研究,2002(8):30-31.
[6] 姜芬奇.高校公文规范化探讨[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