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行为训练指导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行为训练指导手册

第一篇

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代,高节奏、高风险、高竞争、高压力,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教育突出强调人格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思维、理解、创造能力等心理品质等认知目标的达成,而且注重学生的情感、兴趣、态度、需要、信念等情感目标的实现,还对学生的意志品质、挫折承受能力及自我调控能力,性格特征都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中职学生从初中步入中职学校,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和复杂的社会竞争环境,往往在心理上会产生如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更多的心理困惑或问题,这就迫切需要在中职学校开展心理教育。通过运用心理学原理、技术和团体动力理论对学生进行心理行为训练是促进学生全面提升心理素质的主要方法,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必然要求。

心理行为训练是一种通过行为的训练来提高参与者心理素质的训练方式。心理行为训练与其他训练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所有的训练内容都蕴含着心理教育的原理和提高个体各种心理品质、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目标。因此,通过心理行为训练,可以达到优化个体心理品质,进而达到促进个体整体素质提高的目的。

一.心理行为训练的概念

心理行为训练是以心理素质模型为基础,应用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借助行为训练作为媒介手段,对参与者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培养,从而提高个体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社会适应和个人发展。

二.心理行为训练核心理念

(一)体验激发情绪:根据要培养的心理素质设置一定的情境和训练内容,让参与者在特定的情境训练中去感知情绪、行为等心理上的变化。包括:

1. 创设体验情境

2. 注重自我体验

3. 做好情绪引导

(二)行为改变认知:训练过程中,领导者对参与者进行相应认知调适,并在结束时作总结性点评,使行为训练上升到认知改变的层面。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在项目设置上,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二是在组织训练中,要适时进行行为调控。

三是在讨论和分享过程中,要引领参与者把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

(三)习惯积淀品质:通过反复训练、持续强化和巩固训练效果,使参与者养成良好的行为认知模式和应对模式,最终积淀成参与者必需的基础心理品质,包括独立思考、善于沟通、善于协作、克服困难/主动行动等。

其过程:体验激发情绪→行为改变认知→习惯积淀品质

三.心理行为训练的机制依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通过反复体验、积累,建立新的动力结构,达到适宜的心理行为状态。

四.心理行为训练的目标

1.激发发掘心理素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掌握开发心理素质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改变不合理认知

4.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5.塑造良好的个性品质

6.提高环境适应能力

7.维护心理健康

8.促进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整合

五.心理行为训练基本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心理素质的提高是在实践中实现的。没有实践行为活动就不可能暴露个体的心理弱点和不足,也不可能产生某一方面的主观体验和现实感受,更不可能有应对某些困难的经验积累。

(二)自觉性原则:在心理行为训练中,尽管使用一些手段和设置近似实际的情景,但总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参与者树立自觉参与的意识,即自觉知觉物理环境,充分体验心理场效应,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认同自己的地位和角色,才能有真正的现实感受和主观体验,达到训练目的。

(三)主动性原则:人对客观环境的认识,以及决定自己行为的是以需要和动机的参与来选择、取舍的。人没有主动性,就可能会以消极防御的反应方式来应对外来的困难。因而,也就与激活、调动潜在能量应对困难的目的背道而驰,所以,也就不会有心理潜能训练效应的存在。

(四)整合性原则:心理素质开发和个人的体魄、思想、品德、技能、文化、遗传等素质密切相联。没有其他素质的支撑和发展,心理潜能的发掘和发展是不可能的。另外,个人发展需要依托于社会群体的基础,因而,在心理行为训练中,要特别注意参与者个体素质发展的整合性和群体发展的共生性。

(五)差异性原则:心理潜能的差异是个体性的反映,差异是永远存在的。个体的潜能优势点不同,其潜在能量的水平也不同。因此,心理行为训练要区别对待,因人而异。

六.心理行为训练内容本着“立足当下、着眼未来”设计训练项目,主要包括:发展优势、管理情绪、耐受挫折、人际关系、快乐成长五个部分。

和谐你我他、实现多元价值,成就幸福训练五大内容。

七.心理行为训练领导者应具备的的素质

心理行为训练领导者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专业素养,能够顺利组织开展心理行为训练活动,帮助参与者提高心理素质。包括:

(一)强烈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二)正确的角色意识

(三)扎实的专业知识

(四)良好的教练能力

(五)敏锐的教练机智

八.心理行为训练的意义

(一)熟悉心理素质有关的相关知识

(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第二篇心理行为训练理论基础

一.行为心理学

行为心理学也叫行为主义,为当代科学心理学的主流之一。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于1913年所创立。其主要内容为强调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因此在方法上重实验、观察;在研究题材上只重视可观察记录的外显行为;解释构成行为的基础是个体表现于外的反应,因而重点在探索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重视环境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在教育上强调外在控制的训练价值。主要包括:

(一)学习理论:主要有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社会学习理论。

(二)学习的影响因素:认知评价、心理期望、归因方式、态度。二.认知心理学

对认知过程的科学研究,集中探讨人的感知、理解、记忆、思维、决策、判断等过程,用信息加工解释行为。

认知心理学中与心理行为训练关系密切的内容主要有:认知和记忆的规律,思维的特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人类决策和判断的认知模型,等等。

三.社会心理学

研究人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思想和情感,包括个体社会心理现象和群体心理。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人际行为——人际交往与人际吸引、竞争与合作、从众、亲社会行为等,社会知觉——印象与归因,社会态度——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等等。

群体心理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冲突与决策、群体领导、群体沟通等。

四.咨询心理学

研究人类精神并给以心理咨询的一门学科。心理咨询是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利用心理学专业理论和技能,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过程,其目的是促进个人心理成长和社会适应。

(一)咨询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咨询心理学主要介绍成为心理咨询师的条件和培养;心理咨询的设置;咨询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会谈技能;移情和反移情的处理;心理咨询的主要理论和方法:精神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