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钢筋混泥土课程设计
![钢筋混泥土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48aced9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6f.png)
钢筋混泥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钢筋混凝土的基本概念、结构组成、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培养学生运用钢筋混凝土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钢筋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和设计原理;(3)熟悉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钢筋混凝土知识进行简单的结构设计和计算;(2)具备分析和解决钢筋混凝土工程问题的能力;(3)学会使用相关软件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模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钢筋混凝土工程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2)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3)提高学生关注安全生产和环保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钢筋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和设计原理;3.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4.钢筋混凝土工程案例分析;5.相关软件的使用和操作。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钢筋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第二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和设计原理;第三周: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第四周:钢筋混凝土工程案例分析;第五周:相关软件的使用和操作。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用于传授钢筋混凝土的基本知识和设计原理;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实验法: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加深对钢筋混凝土特性的理解;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钢筋混凝土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钢筋混凝土专业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和教学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配备完善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操作。
《钢筋混泥土课程设计》幻灯片电子教案
![《钢筋混泥土课程设计》幻灯片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a3c38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0.png)
《钢筋混泥土课程设计》幻灯片电子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目的:使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设计能力。
2. 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
3. 课时安排:共计32课时。
二、教学内容1. 钢筋混凝土的基本概念钢筋混凝土的定义钢筋混凝土的优缺点2. 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能钢筋混凝土的受力分析3. 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设计原则设计步骤4. 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梁的设计板的设计柱的设计5. 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施工准备施工流程施工注意事项三、教学方法1. 采用幻灯片讲解,结合实物图片、工程案例,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钢筋混凝土的基本概念、设计和施工技术。
2. 利用课后作业和课堂讨论,巩固学生对钢筋混凝土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组织学生参观施工现场,实地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和质量控制。
四、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期末考试:评价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等。
2. 幻灯片:课程相关内容的幻灯片。
3. 案例资料:国内外典型钢筋混凝土工程案例。
4. 施工现场参观:安排学生参观施工现场,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
5.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六、教学活动安排1. 课时分配:钢筋混凝土的基本概念:4课时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4课时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6课时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8课时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4课时2. 教学活动具体安排:每课时45分钟,其中包括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和互动环节。
每讲完一个部分,安排15分钟的时间进行课堂讨论和提问。
每个构件设计结束后,安排一次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互动与学生参与1. 课堂提问:鼓励学生提问,提高课堂互动性。
2.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2014-15-2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2014-15-2](https://img.taocdn.com/s3/m/0a8e8f8eba1aa8114431d9db.png)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适用层次、专业:本科学时: 68 课程类型:考查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先修课程:《房屋建筑构造》、《建筑结构与力学》、《建筑材料》、《建筑测量》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
本课程属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与现行的规范、规程等有关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建筑物各构件的受力特点、结构布置、结构构造、从而积累感性认识。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工程建设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及毕业后从事工程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具有教学内容面广、实践性强的特点。
课程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在校继续学习《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以及毕业后在混凝土结构学科领域继续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建筑结构是工程专业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牵涉的知识面比较多,其前修课程包括建筑识图、建筑构造、建筑测量、建筑材料、建筑结构与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等,这些课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建筑结构的原理和应用技术。
同时,建筑结构也是后续工程造价、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的重要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一) 绪论( 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及特点。
2.了解混凝土结构在国内外土木工程中的发展与应用概况。
3.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知识点】1.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1)分类(2)配筋的作用与要求(3)主要优点、缺点2.各类结构的发展与应用概况(1)发展概况(2)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概况(3)展望3.学习本课程时应注意的问题【本章重点】1.建筑结构基本构件的概念。
2.三类建筑结构的分类方法及各自的应用。
【本章难点】各类建筑结构的适用条件。
【教学方法与手段】(1)课堂讲授:采取多媒体与讲授结合的教学方式,对于容易理解的部分采用多媒体教学,对于重点并难于理解的部分采用黑板讲授的方式。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a9bf861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97.png)
《钢筋混凝⼟结构》课程教学⼤纲《钢筋混凝⼟结构》课程教学⼤纲(201402修订)课程名称:钢筋混凝⼟结构(英⽂)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课程性质:必修课适⽤专业:专升本学时:64 学分:4⼀、课程的作⽤、地位和任务本课程属⼟⽊⼯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是⼀门实践性很强、与现⾏的规范、规程等有关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掌握混凝⼟结构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为以后在混凝⼟结构学科领域继续学习及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课程内容和要求:(⼀)绪论1.了解混凝⼟的⼀般概念2、深刻理解和掌握钢筋和混凝⼟共同⼯作的条件(重点)3、充分认识钢筋与混凝⼟的优缺点(重点)4、了解钢筋混凝⼟结构在⼟⽊⼯程中的应及发展前景5、做好学习本课课程的准备。
(⼆)钢筋混凝⼟材料的主要⼒学性能内容:钢筋和混凝⼟材料的⼒学性能以及混凝⼟与钢筋粘结协同⼯作的特性直接影响结构和构件的受⼒性能,也是混凝⼟结构的计算理论、计算公式建⽴的基础。
要求:1.熟悉建筑⼯程中所⽤钢筋的品种、级别及其性能2、掌握钢筋的强度指标和变形,重点理解钢筋的应⼒应变曲线3、熟悉混凝⼟在各种受⼒状态下的强度与变形性能,掌握混凝⼟各项强度指标、弹性模量以及变形模量等(重点)4、了解钢筋与混凝⼟的粘结(第六章有展开)5、了解混凝⼟的时随变形——收缩和徐变。
(三)梁的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分析内容:通过对典型试验梁的挠度曲线、截⾯应变分布及破坏过程的分析,说明混凝⼟和钢筋的⼒学性能对梁的受⼒阶段、应⼒状态、破坏特征的影响,以及如何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起钢筋混凝⼟的应⼒分析和极限弯矩的计算公式。
要求:1、掌握试验梁、梁的挠度曲线、梁受⼒的三个阶段以及相应的截⾯应⼒分布(重点)2、掌握适筋梁及其破坏特征(重点)3、熟悉混凝⼟梁的受⼒特点4、熟悉配筋率对梁的破坏特征的影响5、掌握梁截⾯应⼒分析的基本假定——平截⾯假定、材料的应⼒-应变物理关系、基本⽅法(重点)6、熟悉《规范》采⽤的极限弯矩计算⽅法,具有实际意义。
《钢筋混凝土结构(道桥专业)》教学大纲
![《钢筋混凝土结构(道桥专业)》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75c38ff7cd184254a353539.png)
《钢筋混凝土结构》(道路桥梁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攀枝花市XXXXX学校建设工程教学部钢筋混凝土结构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公路与桥梁专业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本课程学习现行公路桥涵规范规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其中包括构建的受力性能、承载力和变形。
重点是应用公路桥涵设计规范,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复核截面尺寸和配筋)。
二、课程教学目标在学完本课程后,学生能够:(1)解释结构构件的图纸和技术说明;(2)描述交通部部颁《通用规范》(JTG D60)、《桥规》(JTG D62)的有关规定;(3)按照现行《桥规》(JTG D62)的要求,采用极限状态法计算结构构件的承载力;(4)参与编制构件的技术说明和图纸。
三、学时与学分本课程学时为:90学时;学分为:学分。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1.绪论(1)定义并通过示例说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概念;(2)论述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结构构件类型;(3)论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2.混凝土和钢筋材料性能(1)根据《桥规》(JTG D62)的要求,描述公路桥梁所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筋等级;(2)论述混凝土强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强度标准值和强度设计值)的取值方法;(3)描述《桥规》(JTG D62)对于工程结构的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的要求;(4)论述如何把钢筋用于各种钢筋混凝土构件;(5)解释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及其影响因素。
3.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1)解释极限状态设计法(包括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2)论述极限状态法中所使用的安全系数以及安全系数要考虑的各种不确定因素;(3)定义和说明作用在公路桥梁结构上的作用;(4)解释作用组合的原则。
4.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1)描述《桥规》(JTG D62)有关受弯构件的构造要求;(2)描述钢筋混凝土适筋梁可能出现的破坏形态;(3)描述受弯构件按承载力极限状态法设计时的基本假定;(4)计算单筋矩形截面或翼缘位于受拉区的截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选择截面尺寸,复核截面);(5)计算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6)计算单筋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大纲
![《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a9d8f64561252d380eb6e87.png)
《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Design of Reinfoced Concrete Floor Structure课程编号:080703024010学时:32 学分:2.0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三年级本科生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A等。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是继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A课程学习完成之后所进行的建筑工程楼盖结构的设计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课程任务:本课程设计主要完成一个典型的钢筋混凝土楼盖——现浇式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使学生初步了解结构设计的程序和方法;掌握结构设计的原理和手段;熟悉和使用结构设计的规范和规程、标准图集和手册,学会编写结构设计计算书、绘制施工图。
二、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课程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设计方法(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理论、按弹性理论方法分析内力的计算理论,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理论、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理论等)运用于具体的设计实践中,提高专业设计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使所学知识能够融会贯通。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了解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熟练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3)通过主梁的计算,熟练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4)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和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课程设计说明书及图纸要求:设计说明书:要求内容完整(包括工程概况、结构方案说明、结构内力分析等内容)、结构方案合理、计算正确。
结构施工图2张:要求图面整洁、内容完整(包括结构设计总说明、结构平面布置图及现浇板的模板图、现浇板的配筋图,次梁的配筋图,主梁的内力包络图、配筋图及钢筋表),绘图内容与计算书一致,符合施工图绘制规范。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225ff4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b5.png)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一.自拟参数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纵向受力钢筋HRB400300mm250mm,~mm 375)31~21(700mmmm,875~mm 50081~141(0取取)====h b l h (1---1)二.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最大弯矩和剪力设计值1.已知7.00.1700mm mm 300mkN 50,m 7c 00==⨯=⨯==i h b q l ψγ,,,2.计算荷载弯矩及剪力(1).可变荷载:(kN)1757502121m)25(kN .30675081810Qk 220Qk =⨯⨯==⋅=⨯⨯==ql V ql M (2---1)(2).永久荷载:18.375kN7m700mm 300mm m kN 25212121m32.156kN m 7700mm 300mm m kN 25818181300Gk2232020Gk =⨯⨯⨯⨯===⋅=⨯⨯⨯⨯===rbhl gl V rbhl gl M3.计算最大弯矩和剪力(1).按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计算查表有 2.1G =γ, 4.1Q =γ)(Q c 2Q Qk Q Gk G 0i i ni i M M M M ψγγγγ∑=++= (2---2)m kN 34.467)m kN 25.3064.1m kN 156.322.1(0.1⋅=⋅⨯+⋅⨯⨯=)(Q 2c Q Qk Q Gk G 0i ni i i V V V V ∑=++=ψγγγγ (2---3)kN 05.267)kN 1754.1kN 375.182.1(0.1=⨯+⨯⨯=(2).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组合计算查表有 35.1G =γ,4.1Q =γ)(Q c 1Q Gk G 0i i ni i M M M ψγγγ∑=+= (2---4)m kN 54.343)m kN 25.3067.04.1m kN 156.3235.1(0.1⋅=⋅⨯⨯+⋅⨯⨯=)(Q 1c Q Gk G 0i ni i i V V V ∑=+=ψγγγ (2--5)kN 31.197)kN 1757.04.1kN 375.1835.1(0.1=⨯⨯+⨯⨯=故最大弯矩设计值为467.34m kN ⋅,最大剪力设计值为267.05kN三.正截面设计: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设计纵向受力钢筋、架立钢筋1.已知混凝土强度等级C30(0.11=α),钢筋HRB400,查表有t f =1.432m m N ,c f =14.32m m N ,y f =3602mm N ,750mm mm 300⨯=⨯h b ,M =470.09m kN ⋅2.假设布置两排钢筋,求0hs 0a h h -==700mm-60mm=640mm (3---1)3.确定s α()266.0640mm 300mm mm 14.3N 1.0mmN 1034.46722620c 1s =⨯⨯⋅⨯⋅⨯==bh f M αα (3---2) 查附有 s γ=0.842 ξ=0.316〈b ξ=0.518 满足要求4.求s A将s γ=0.842代入下式2260y s s 2409mm 640mmmm N 360842.0mmN 1034.467=⨯⨯⋅⨯==h f M A γ (3---3) 5.选筋选用 5 18和 3 22的三级钢(s A =24122mm ),需要的最小宽度m in b =240mm<b =300mm6.检查最小配筋率2s 2min min s 2412mm 450mm 750mm mm 300%2.0=<=⨯⨯==A bh A ρ, (3---4)(最小配筋率取0.2%和17875%.036043.145.045.0y t =⨯=f f 中最大值) ∴所选纵向受力钢筋符合要求7.选架立筋梁的跨度0l 取的7m∴架立筋选用2 根直径为14的三级钢四.斜截面设计: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设计斜截面受剪钢筋(弯起钢筋和箍筋)1.已知700mm mm 300⨯=⨯h b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c β=1),钢筋HRB400,查表有t f =1.432m m N ,c f =14.32m m N ,y f =3602mm N ,yv f =2102mm N ,q =50m kN,0l =7m ,V =267.05kN2.复核梁的截面尺寸s 0w a h h h -===700mm-60mm=640mm (4---1)413.2mm300mm6400w <===b h b h (4---2)267.05kN kN 4.686m m 640m m 300m m N 3.14125.025.020c c >=⨯⨯⨯⨯=bh f β(4---3)截面尺寸符合要求3.验算是否需要按计算配置箍筋kN 05.267kN 192.192m m 640m m 300m m N3.147.07.020t <=⨯⨯⨯=bh f (4---4)应按计算配置箍筋4.计算箍筋用量mm mm446.0mm640mm N 21025.1kN192.192kN 05.26725.17.0220y v 0t sv =⨯⨯-=-=h f bh f V s A (4---5) 按构造要求选箍筋直径mm 8=φ(2sv13mm .50,2==A n ),则箍筋间距226m m 446.03m m .502446.02sv1=⨯==nA s (4---6) 取箍筋间距m m 250m m 200max =<=s s ,记做 8@200沿全梁等距布置5.验算箍筋的最小配筋率箍筋最小配筋率163%.021043.124.024.0y t min sv,=⨯==f f ρ (4---7) 实际箍筋配筋率%163.0168%.0200m m300m m 3m m .502min ,sv 2sv1sv =>=⨯⨯==ρρbs nA (4---8) 箍筋的配筋率满足要求五.裂缝宽度验算1.已知700mm mm 300⨯=⨯h b ,mkN 50k =q ,7m 0=l ,mm 6400=h ,1.2cr =α,0.1=i v ,受拉钢筋 5 18+3 22(2s 2412mm =A ,25s mm N100.2⨯=E ),保护层厚度mm 25=c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2tk m m N01.2=f )2.求弯矩标准值(1).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弯矩值为20k 20k k k )(8181l q rbh l q g M +=+=)( (5---1) m kN 41.3387)507.03.025(812⋅=⨯+⨯⨯=(2).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的弯矩值为20k q 20k q k q )(8181l q rbh l q g M ψψ+=+=)( (5---2)m kN 28.1857)505.07.03.025(812⋅=⨯⨯+⨯⨯=3.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筋受拉钢筋配筋率te ρ023.0700mm300mm 5.0mm 24125.02te te s te =⨯⨯===bh A A A ρ (5---3)4.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受拉钢筋应力sk σ2260s k sk mm N 98.251640mm2412mm 0.87mmN 1041.33887.0=⨯⨯⋅⨯==h A M σ (5---4) 5.求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875.0mmN 98.251023.0mm N01.265.01.165.01.122skte tk=⨯⨯-=-=σρψf (5---5) 6.求裂缝宽度最大值max ω20mm 22mm0.1318mm 0.15mm 223mm 185222eq=⨯⨯+⨯⨯⨯+⨯==∑∑)()(iii i i dv n d n d (5---6))teeqsskcr max 08.09.1(ρσψαωd c E += (5---7))0.02320mm 08.025mm 9.1(mm N100.2mm N98.251875.01.2252⨯+⨯⨯⨯⨯==0.27mmm m 3.0m m 27.0lim max =<=ωω 故裂缝宽度满足要求六.挠度验算1.已知700mm mm 300⨯=⨯h b ,m kN 50k =q ,7m 0=l ,受拉钢筋 5 18+3 22(2s 2412mm =A ,25s mm N100.2⨯=E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2tk m mN01.2=f 25c m m N100.2⨯=E ),m41kN .338k ⋅=M ,m 28kN .1585q ⋅=M ,2sk m m N98.251=σ,875.0=ψ2.求短期刚度s B因为矩形截面0f ='γ67.6mm N 100.3mm N100.22525c s E =⨯⨯==E E α (6---1) 受拉钢筋的配筋率26%.1700mm 300mm mm 241220s =⨯==bh A ρ (6---2) 则短期刚度为 f E 20s s s 5.3162.015.1γραψ'+++=h A E B (6---3)5.310126.067.662.0875.015.1mm 640(mm 2412mmN100.22225⨯+⨯⨯++⨯⨯⨯⨯=)214mm N 1015.1⋅⨯=3.求荷载长期作用影响的刚度B2,0=='θρ ,则qk sk )1(M M B M B -+=θ (6---4)mkN 28.185)12(m kN 41.338mm N 10155.1m kN 41.338214⋅⨯-+⋅⋅⨯⨯⋅=213mm N 104636.7⋅⨯=4.计算跨中弯矩f 并验算Bl M f 20k 485⨯= (6---5)2132m mN 104636.7)m 7(m kN 41.338485⋅⨯⨯⋅⨯=mm 23= 28mm 250m 72500lim ===l f (6---6) 即 lim f f < 故挠度满足要求七.材料的抵抗弯矩图该梁配有五根直径为18mm 和三根直径为22mm 的三级钢筋作为纵向受力筋,则其抵抗弯矩值可由下式确定:)2(c 1s y 0s y u bf A f h A f M α-= (7---1)m kN 848.467mm 300mmN3.140.12mm 2412mmN360mm 640mm 2412mmN360222⋅=⨯⨯⨯⨯-⨯⨯=)(m kN 34.467max ⋅=M。
《钢筋混凝土Ⅱ》课程教学大纲
![《钢筋混凝土Ⅱ》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a319d486edb6f1aff001f58.png)
《钢筋混凝土Ⅱ》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 48 学 分:3.0理论学时:48 实验学时:0面向专业:土木工程专业 课程代码:B3200006先开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I 课程性质:必修课执笔人:孙修礼 审定人:杨吉民 李刚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钢筋混凝土Ⅱ课程适用于土木工程专业,四年学制,是学生的必修课,学时数为 48。
本课程 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课。
对培养学生掌握混凝土结 构的基本理论和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对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有较系统的了解。
在掌握基本构件的基础上具 有一般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能力(含上机能力),并为学习后续课程和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一)先修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Ⅰ。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预应力砼基本概念、预应力损失计算、减少预应力损失措施;2、掌握单层厂房的设计方法;3、掌握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法。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1、教学内容(一) 第十章 预应力砼构件1、基本内容本章讲授的主要内容是预应力砼的概念;施加预应力的方法;预应力砼的材料;预应力损失; 张拉控制应力;预应力砼轴心受拉构件各阶段应力状态;预应力砼轴心受拉构件的计算方法;预应 力砼受弯构件各阶段应力状态;预应力砼受弯构件的计算。
2、基本要求掌握预应力砼基本概念、预应力损失计算、减少预应力损失措施;了解预应力砼轴心受拉构预 应力砼受弯构件件各阶段应力状态;了解预应力砼构件构造要求。
3、重点难点本章重点内容是张拉控制应力及预应力损失计算;减少预应力损失措施;预应力砼轴心受拉构 件各阶段应力状态;预应力砼轴心受拉构件的计算方法;预应力砼受弯构件各阶段应力状态;预应 力砼受弯构件的计算。
(二) 第十一章 单层厂房结构1、基本内容本章讲授的主要内容是单层厂房结构组成及受力特点;主要构件的类型及选用;支撑作用及布 置原则;单层厂房结构布置;计算单元选取;计算模型简化;计算简图;荷载统计;荷载组合;内 力计算;最不利内力组合;单层厂房柱设计;牛腿设计;柱下单独基础设计。
2024版年《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完整版x
![2024版年《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完整版x](https://img.taocdn.com/s3/m/28b28ed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2.png)
首先进行荷载统计和内力分析, 确定梁板截面尺寸和配筋。然 后进行结构整体分析和优化, 确保结构安全性和经济性。最 后进行施工图设计和细节处理。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掌握 梁板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注意事 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二:某商住楼框架结构设计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设计背景
本案例以某商住楼为设 计对象,探讨框架结构 的设计方法。商住楼通 常采用框架结构,以满 足建筑功能和空间灵活 性需求。
2024年《钢筋混 凝土结构课程设 计》完整版x
目录
• 课程设计概述 • 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 • 钢筋混凝土梁板设计 •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设计 • 课程设计案例分析与讨论 • 课程设计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设计概述
目的与意义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钢筋混凝土 结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的能力,解决工程实际 问题的能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包括抗压、抗拉、抗折、弹性模量等 性能指标,以及混凝土在多轴应力状 态下的性能表现。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分析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滑 移等性能,以及影响粘结性能的因素。
钢筋的力学性能
主要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 率、冷弯性能等指标,以及钢筋在反 复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性能。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构件
合。
荷载传递路径
03
荷载通过楼板传递给梁,再通过梁传递给柱,最后传递给基础。
框架结构截面设计与配筋
截面设计
根据内力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截面尺寸和形状,满足承载力和 变形要求。
配筋设计
根据截面设计结果,进行配筋计算,确定钢筋的直径、间距和数 量,满足抗震、抗裂和耐久性要求。
钢筋混凝土教学大纲
![钢筋混凝土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6b560a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1.png)
钢筋混凝土教学大纲这是一份钢筋混凝土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钢筋混凝土课程安排和学习指导。
以下是大纲的内容:第一部分:概述1. 课程背景和目标2. 学习资源和教学方法3. 评估和考核方式第二部分:基础知识1. 钢筋混凝土的定义和组成2. 钢筋混凝土的历史和发展3. 钢筋混凝土的特性和优势4. 钢筋混凝土的应用领域第三部分:材料与设备1. 水泥和混凝土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2. 钢筋的材质、规格和加工工艺3. 混凝土搅拌和浇筑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第四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1. 荷载和力学分析2. 钢筋混凝土的受力状态3. 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4. 设计图纸的编制与解读第五部分:施工与工艺1. 基础施工与检测2. 钢筋安装与交联3.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4. 结构砼拆除和修复第六部分:质量控制与安全1. 混凝土质量控制2. 钢筋质量控制3. 施工安全与监测4. 相关法规与标准第七部分:案例分析和课堂实践1. 典型钢筋混凝土结构案例分析2. 基于实验的课堂教学和练习安排第八部分:学习评估和考核1. 课程作业和实验报告2. 课堂参与和讨论3. 期末考试和综合评估该教学大纲涵盖了钢筋混凝土领域中的基础知识、设计原理、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以及实践案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钢筋混凝土相关知识和技能。
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机会,学生将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相关领域取得成功。
教学大纲还强调了学习评估和考核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我提升能力。
总结:本教学大纲旨在提供一套系统全面的钢筋混凝土课程安排和学习指导,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该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机会,学生将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应用所学知识,并取得成功。
同时,教学大纲还注重学习评估和考核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我提升能力。
钢筋混凝土Ⅰ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钢筋混凝土Ⅰ课程设计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5a71e3703d8ce2f00662366.png)
《钢筋混凝土Ⅰ》课程设计大纲课程类别:实践教学学时:3周课程性质:必修学分:3 分适用专业:土木工程房屋建筑方向开课教研室:结构教研室一、课程设计基本目的与任务了解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主要过程;锻炼和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计算、设计及构造处理、绘制结构施工图的能力;培养同学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的配合意识。
包括工种与工种之间的协调及设计组人员之间的配合,加深对所学理论课程的理解和巩固;培养正确、熟练运用结构设计规范、手册、各种标准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通过实际工程训练,初步建立结构设计、施工、经济全面协调统一的思想;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建立建筑工程师的责任意识。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一)、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设计(1)完成设计计算书一份。
内容包括:1)板、次梁和主梁的截面尺寸拟定;2)板、次梁和主梁的荷载计算、内力计算(板、次梁按塑性方法,主梁按弹性方法),主梁的弯矩包络图和剪力包络图;3)构件截面配筋计算。
(2)绘制楼盖结构施工图(两张2号手绘图纸)。
内容包括:1)粱板结构布置图;2)板的模板图及配筋图;3)次梁模板图及配筋图;4)主梁模板图、配筋图及材料图;5)主梁钢筋表;6)设计说明,如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级别、混凝土保护层厚、钢筋的制作以及构件的抹面粉底等。
(二)、单跨厂房钢筋混凝土排架(柱与基础)设计(1)结构计算(交一份计算书)1)确定计算排架的尺寸和计算简图(横向排架尺寸,作用在排架上的恒荷载、屋面活荷载、雪荷载、风荷载、吊车荷载及其作用位置和方向);2)进行排架内力分析,计算控制截面的内力,绘出各类荷载下的排架内力图;3)对计算的排架柱进行内力组合;4)对柱及基础作截面设计及有关的构造设计;(2)绘施工图(交2#铅笔图2张)。
1)基础、基础梁结构布置图;2)吊车梁,柱及柱间支撑结构布置图;3)屋盖结构布置图。
4)柱、基础模板及配筋图。
(三)、完成形式及时间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设计时间一周,计算书一份,结构施工图数张;单跨厂房钢筋混凝土排架(柱与基础)设计时间一周,计算书一份,结构施工图数张。
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13b14a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6c.png)
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大纲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总体。
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知识结构、能力培养的需要,构建土木工程专业三层次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三个层次如下:基础实践层次: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基本操作技能。
专业实践层次:以技术性实验为主,突出培养学生进行结构分析、设计、优化、组织、评价的能力。
综合生产实践层次: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土木工程学科知识的能力,解决专业领域技术问题的能力。
三、各实践环节教学大纲(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1、目的要求该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中主要的竖向承重构件的楼(屋)盖结构,即梁板构件的设计。
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组合构件设计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的步骤、荷载的计算及计算简图的确定、设计计算方法及适用的范围;掌握荷载最不利布置、内力包络图和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基本概念;掌握楼盖结构设计说明书和施工图表达的基本方法;并通过设计建立起专业课与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相互关系。
2、主要内容1、结构布置1)柱网布置:主梁的高度与跨度的关系;柱线刚度与梁线刚度的关系。
2)次梁布置:主梁高度与次梁的关系;板的厚度与次梁高度的关系;实现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要求。
2、截面尺寸及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等级的确定根据刚度条件和经济配筋率的要求确定主梁、次梁和板、截面尺寸、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及钢筋的强度等级。
3、计算单元的选定和荷载计算1)板的计算单元的选择与荷载的计算;2)次梁的计算单元的选择与荷载的计算;3)主梁的计算单元的选择与荷载的计算及简化。
4、计算方法及计算简图1)单向板:采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弯矩系数的确定;计算跨度的确定;考虑板边约束的弯矩折减;板正截面强度计算表格;2)次梁:采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弯矩及剪力系数的确定;计算跨度的确定;次梁正截面和斜截面强度计算表格;3)主梁:采用弹性计算方法;计算跨度;最不利活荷载布置;弯矩和剪力的内力包络图;主梁正截面和斜截面强度计算表格。
钢筋混凝土课程教案
![钢筋混凝土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ae86c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c.png)
钢筋混凝土课程教案课程名称:钢筋混凝土课程教案课程简介: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房屋、桥梁、道路等工程项目中。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全面介绍钢筋混凝土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培养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目标:1. 掌握钢筋混凝土的基本原理和材料特性;2. 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流程;3. 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设备进行钢筋混凝土的测量、切割和布置;4. 培养学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安全意识。
一、课程大纲1. 钢筋混凝土的概述a. 钢筋混凝土的定义和应用领域b.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势和特点2. 钢筋混凝土的组成与材料a. 水泥、骨料和砂浆的特性和用途b. 钢筋的种类、标准和规格3. 钢筋混凝土的设计原理a. 强度计算和变形控制b. 梁、柱和板的设计原则4.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流程a. 地基处理和基础施工b. 结构组装和模板安装c. 钢筋布置和浇筑混凝土5. 钢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a. 混凝土配合比和强度测试b. 钢筋的质量检验和安装要求6. 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安全a. 安全注意事项和危险源识别b. 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二、教学方法与过程安排1. 理论讲解a. 使用幻灯片展示钢筋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b. 结合实例解析钢筋混凝土设计和施工的关键要点。
2. 实践操作a. 学员分组进行实际测量、切割和布置钢筋;b. 模拟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让学员亲自参与。
3. 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a. 提供真实场景下的问题,让学员分组进行讨论和解决方案的提出;b. 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员理解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4. 总结与评估a.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实践操作经验;b. 以小组形式进行课堂互评和个人反思。
三、教学资源与评估方式1. 教学资源a. 幻灯片和投影仪b. 钢筋切割工具和测量仪器c. 钢筋、水泥和砂浆等实验材料d. 实例案例和典型问题分析2. 评估方式a. 学员的实践操作成果和团队合作表现;b. 学员课堂参与度和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考察;c. 课后作业和小组讨论报告的评估。
《钢筋混凝土结构》实践实训教学大纲.doc
![《钢筋混凝土结构》实践实训教学大纲.doc](https://img.taocdn.com/s3/m/e8395628ce2f0066f433222e.png)
《钢筋混凝土结构》实践实训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的性质与任务《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是继“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理论教学之后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的舞台。
建筑结构相关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学生学习理解较困难。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内容,促使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并能按标准要求绘制结构施工图,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满足高职教育的特色要求。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2)掌握结构设计时荷载取值与基本组合的计算规定及方法;3)熟悉肋梁楼盖和板式楼梯结构布置要点;4)熟悉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的设计理论方法,正确建立计算简图;5)掌握连续梁、板的设计方法和计算规定;6)熟悉弯矩包络图及抵抗弯矩图的绘制方法;7)掌握梁、板的构造要求;8)熟悉相关制图标准。
2、能力目标1)能根据工程需要收集和查阅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能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结构设计的概念;3)能根据建筑方案和结构特点进行恰当的结构布置,使学生寻求和发现结构设计的多样性与相对合理性;4)能正确应用相关理论和规范进行结构构件设计计算,提高学生运用现行规范的能力;5)能按相关制图标准把计算成果转化成实际的结构施工图,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好学上进、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认真严谨、踏实努力的工作作风, 爱岗敬业、求新务实的职业风范和“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责任意识。
三、实训内容与基本要求1、实训内容1)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给定条件确定结构布置方案及构件截面尺寸;2)计算结构及构件所受荷载及内力;3)计算结构构件配筋面积,并选配钢筋;4)绘制结构施工图。
2、基本要求1)完成结构设计计算书一份。
要求书写清晰,字迹工整,计算结果尽量表格化,并装订成册。
钢筋混凝土结构教学大纲
![钢筋混凝土结构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982026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c5.png)
钢筋混凝土结构教学大纲钢筋混凝土结构教学大纲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其应用广泛,具有良好的承载力和耐久性。
在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学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本文将探讨钢筋混凝土结构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内容安排。
一、教学目标钢筋混凝土结构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 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2. 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和工程管理;3. 能够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计算和设计;4. 具备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钢筋混凝土结构概述本部分主要介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应用范围,让学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钢筋混凝土材料本部分重点介绍钢筋混凝土结构所使用的材料,包括水泥、砂、石、钢筋等。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材料的性质、特点和使用要求。
3.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本部分主要讲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原理和力学性能。
学生需要理解混凝土的受力特点和钢筋的加固作用,以及它们在结构中的相互作用。
4.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本部分重点介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原理。
学生需要学习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设计规范和计算公式,能够进行简单的结构设计和计算。
5.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本部分主要介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和工程管理。
学生需要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和技术要求,以及如何进行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6.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实践案例本部分通过实际工程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问题解决方法。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中的结构问题。
三、教学方法钢筋混凝土结构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实验演示、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
通过理论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通过实验演示,学生能够了解材料性能和结构受力特点;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学习实际工程中的问题解决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提高设计和施工能力。
《钢筋混凝土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钢筋混凝土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fd7b321a58da0116d1749f6.png)
555
满分 30 分
30%
554
性与合理性
用性强
4
图纸绘制质量 图纸绘制质量好
满分 30 分
30%
2.考核办法 实习成绩由设计指导教师与答辩组成员共同考核,以设计指导教师考核为主。考核内容: 按照学生所提交的计算书、施工图及答辩情况,由指导教师进行评分。 3.成绩评定方法 优秀评定标准:计算书工整,条理性好,计算结果准确无误;施工图符合制图标准要求, 正确反映设计结果,布图合理,图面整洁;答辩正确,出勤率好。 良好评定标准:计算书工整,条理性好,计算结果大部分准确无误;施工图符合制图标 准要求,布图较合理,图面较整洁;答辩基本正确,出勤率好。 中等评定标准:计算书较工整,计算结果基本正确;施工图基本符合制图标准要求,布 图较合理,图面较整洁;答辩基本正确,出勤率较好。 及格评定标准:计算书内容基本完整,计算结果无原则性错误;施工图基本符合制图标 准要求,图面还算整洁;在老师的提示下答辩基本正确,出勤率一般。 不及格评定标准:下列情况之一均属不及格:没有完成设计任务;计算书错误较多;图 纸不符合制图标准要求;不能正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出勤率差,有抄袭现象。
552
3.素质目标 ⑴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组织纪律观念; ⑵培养学审爱岗敬业的职业品质,提高其综合职业能力,做好上岗的零过渡准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养成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意识,具备处理工作中突发问题和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 三、主要岗位及任务 1.主要岗位 设计院、施工现场等建筑工程相关岗位。 2.主要任务
实习项目 名称
实习内容
基本要求
实习模 实习 式 场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砼结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设计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305086231
开课专业:建筑工程技术(高职)
总学时数:二周;学分:2学分
关联课程: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力学,建筑施工技术等
教学形式:实例讲解 + 查阅资料 + 设计指导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建筑施工技术专业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为:
(1)了解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主要过程;
(2)锻炼和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计算、设计及构造处理、绘制结构施工图的能力;
(3)培养同学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的配合意识,包括工种与工种之间的协调及设计组人员之间的配合,加深对所学理论课程的理解和巩固;
(4)初步培养正确、熟练的运用结构设计规范、手册、各种标准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
(5)通过实际工程训练,初步建立结构设计、施工、经济全面协调统一的思想;
(6)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建立建筑工程师的责任意识。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Ⅰ.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设计
(1)完成设计计算书一份。
内容包括:
①板、次梁和主梁的截面尺寸拟定;
②板、次梁和主梁的荷载计算、内力计算(板、次梁按塑性方法,主梁按弹性方法),主梁的弯矩包络图和剪力包络图;
③构件截面配筋计算。
(2)绘制楼盖结构施工图(两张2号图纸)。
内容包括:
①粱板结构布置图;②板的模板图及配筋图;
③次梁模板图及配筋图;④主梁模板图、配筋图及材料图;⑤主梁钢筋表;
⑥设计说明,如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级别、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
Ⅱ.单跨厂房钢筋混凝土排架(柱与基础)设计
(1)结构计算(交一份计算书)
①确定计算排架的尺寸和计算简图(横向排架尺寸,作用在排架上的恒荷载、屋面活荷载、雪荷载、风荷载、吊车荷载及其作用位置和方向);
②进行排架内力分析,计算控制截面的内力,绘出各类荷载下的排架内力图;
③对计算的排架柱进行内力组合;
④对柱及基础作截面设计及有关的构造设计;
(2)绘施工图(交1#铅笔图2张)。
①基础、基础梁结构布置图;②吊车梁,柱及柱间支撑结构布置图;
③屋盖结构布置图。
④柱、基础模板及配筋图。
四、课程设计进度与时间安排
时间一周,在此期间应当完成计算书一份,结构施工图数张。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五、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
(一)成绩评定
评定课程设计成绩的内容包括平时表现、设计说明书的完整性和合理性、选用计算方法合适和计算结果正确、设计图纸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课程设计成果质量按五级记分评定方法评定。
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凡成绩不及格者必须重修。
具体要求如下:
1.优秀
①能按进度要求独立完成;
②设计说明书编写符合规范要求,方案合理,结构完整;
③选用的计算方法合适,计算结果正确;
④设计图纸符合规范要求,表达清晰,布局合理。
2.良好
①能按进度要求独立完成;
②设计说明书编写符合规范要求,方案比较合理,结构较完整;
③选用的计算方法合适,计算结果比较正确;
④设计图纸符合规范要求,表达较清晰,布局较合理。
3.中等
①基本上能按进度要求独立完成;
②设计说明书编写基本符合规范要求,方案一般;
③选用的计算方法合适,计算结果一般;
④设计图纸符合基本规范要求,表达不够清晰,布局较合理。
4.及格
①能完成设计成果,工作态度较好;
②设计说明书完成质量一般,基本能达到设计要求;
③计算基本完整;
④设计图纸齐全,基本符合要求。
5.不及格
①表现较差,工作不努力;
②设计说明书未能达到基本要求,有原则性错误;
③计算书不完整;
④设计图纸不齐全,不符合规范要求。
(二)考核标准
注意问题:
1.加强自觉性和独立性。
自觉性建立在对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及各项环节的必要性的充分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自觉性主要表现在要主动、积极,要遵守各项纪律。
独立性要求同学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不依赖教师,不依赖教材。
2.应切实注意结构设计的正确、熟练、规范,正确是基础,熟练出效率,规范才能保证正确、熟练。
3.学会使用规范、手册及各种参考图集,尽可能少依赖教材。
4.同组同学之间要注意协作配合。
5.指导教师应加强辅导,每天指导时间应在 2~3小时以上。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时间:2009-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