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重点法律自考本科
劳动法重点法律自考本科
劳动法要点 -- 法律自考本科自学考试《劳动法》复习笔录第一部分1劳动法:狭义的理解是指由国家最高权益机关宣布的对于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亲密联系的其余关系的、全国性的、综合性的法律,即第八次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广义的理解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亲密联系的其余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 我国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亲密联系的其余关系。
⑴劳动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劳动过程中相互之间发生的关系,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指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的社会关系。
⑵与劳动关系有亲密联系的其余关系也是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含:①管理劳动力方面的关系;②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③办理劳动争议所发生的某些关系;④工会组织与单位行政之间的关系;⑤有关国家机关对执行劳动法进行督查检查而发生的关系。
劳动关系的特点为:①劳动关系是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与劳动有着直接的联系;②劳动关系的两方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供给生产资料的用单位;③劳动关系的一方劳动者要成为另一方用人单位的成员,并恪守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
3 我国劳动法的作用表此刻:①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换劳动者踊跃性;②成立和睦、稳固的劳动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③成立和保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
4 劳动法的基根源则:①公民有劳动的权益和义务的原则;②劳动者有享受职业培训的权益和义务的原则;③劳动者享有按劳分派和社会保险的权益的原则;④劳动者享有歇息和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益的原则;⑤劳动者有组织工会和民主参加权益的原则;⑥在劳动方面男女同样、民族同样的原则;⑦劳动者有提请办理劳动争议的权益的原则。
5 为何说劳动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①劳动法拥有独立的调整对象。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亲密联系的其余关系。
②劳动法拥有独到的基根源则,即公民有劳动的权益和义务的原则;劳动者有享受职业培训的权益和义务的原则;劳动者享有按劳分派和社会保险的权益的原则;劳动者享有歇息和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益的原则;劳动者有组织工会和民主参加权益的原则;在劳动方面男女同样、民族同样的原则;提请办理劳动争议的权益的原则。
自考劳动法复习重点
劳动法题型:单选题20*1+多选题10*2+名词解释题4*3+简答题3*5+论述题1*15+案例分析题2*91.劳动法:包括宪法规定的基本劳动制度及劳动主体的权利义务,劳动基本法以及与其实施相配套的一系列子法、行政法规、规章及司法解释等。
(广义)2.劳动:为基于契约上义务在从属的关系所为之职业有偿的劳动。
特征:法律的义务之履行;基于契约关系;有偿;职业的;为在于从属的关系。
3.劳动法的渊源/劳动法的形式,是指劳动法律规范的具体表现形式。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国际劳工公约;规范性劳动法律、法规解释。
其他如特别行政区法律、国际惯例等。
4.劳动法的功能:◆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合理组织社会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规范劳动力市场,完善市场运行的法律保障体系◆维护和发展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安定团结。
◆推进社会进步。
5.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特征:◆劳动关系的主体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必须存在与劳动过程之中;◆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双重性质;◆具有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相互交错的特征;◆以劳动力的给付为主要内容。
6.现代意义劳动法起源:19世纪初期的“工厂立法”,如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学徒健康与道德法》7.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劳动立法的主要内容及特点:◆进一步缩短了劳动时间并扩大了适用范围;◆增加了改善劳动条件的一些规定;◆出现了工资保障法律;◆有了承认工会组织合法地位的法律;◆出现了社会保险法;◆出现了解决劳资纠纷的法律。
8.当代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动法的特点:◆劳资关系相对缓和。
◆劳资关系以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
◆经济全球化对劳动法的发展形成冲击和挑战。
◆信息化造成结构性影响。
9.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法律体系逐步形成时期:◆1994,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07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劳动合同法》◆2007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就业促进法》◆2007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10年,《社会保险法》◆2007年,国务院《残疾人就业条例》◆2007年,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职工带薪年休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的通知》◆201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组织规则》◆201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10.国际劳动立法的产生: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和法国社会活动家大卫.李格兰。
劳动法自考考试重点
劳动法自考考试重点劳动法是一门研究劳动者和雇主之间关系的法律学科,它规定了劳动者的权益和义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平衡和稳定。
劳动法是自考法学专业中的一门核心课程,对于考生来说,掌握劳动法的重点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劳动法自考考试的重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劳动法的核心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原则: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例如劳动合同、工资、休息休假、安全保护等权益的保护原则。
2.平等就业原则:劳动法明确规定,雇主在招聘和录用员工时应当遵循平等就业原则,不得歧视任何人。
3.合同自由原则: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基于自愿原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劳动合同。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与解除劳动合同的订立和解除是劳动法考试中的重点内容。
以下是考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1.劳动合同的订立条件:劳动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订立条件,例如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明确约定双方的权益和义务等。
2.劳动合同的解除方式:劳动法规定了劳动合同解除的方式,包括个人解除和雇主解除两种方式。
三、工资与劳动保护工资和劳动保护是劳动法考试中的重要知识点:1.工资的支付:劳动法规定了工资的支付方式和时间,例如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应当按时足额支付等。
2.劳动保护: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等相关规定,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四、劳动争议的解决劳动争议的解决是劳动法的重要内容之一,考生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劳动争议解决途径:劳动法规定了劳动争议解决的途径,包括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2.劳动争议仲裁:劳动法明确规定,对于劳动争议,双方可以选择仲裁解决,仲裁结果具有法律效力。
以上是劳动法自考考试的重点内容,考生需要在备考过程中重点复习这些知识点。
劳动法是自考法学专业中的重要课程,掌握劳动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是推动劳动关系和谐的关键。
自考法律本科重点
劳动法名词解释:1.劳动法:劳动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狭义上的劳动法一般指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制定颁布的全国性、综合性的劳动法,即法典式的劳动法,这样的法律对劳动关系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进行统一调整。
广义上的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劳动关系:是指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使用者)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
3.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指其所调整的劳动关系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4.狭义的国际劳动立法:一般主要指国际劳工组织章程、公约、建议书。
后二者也合称为国际劳工标准。
5.国际劳工组织:是在巴黎和会上由与会各国一致同意建立的由各国政府、雇主、工人代表参加的国际组织,该组织于1919年6月正式宣告成立,1919年10月在华盛顿召开第一届国际劳工大会。
6.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是国际劳动立法的主要形式,是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立法原则及《费城宣言》而制定的。
7.劳动法体系:是指构成劳动法律部门中不可缺少的相互间有内在联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整体。
8.劳动法学体系:是指在劳动法体系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综合分析所形成的体系。
9.劳动法的适用范围:是指我国劳动法适用于什么地域、什么时间和什么人,即我国劳动法的效力范围。
10.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包含在整个劳动法体系之中,集中体现劳动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贯穿于各项劳动法律制度之中,贯穿于劳动法的立法、执法、司法的全过程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则。
它是劳动法的核心和灵魂。
11.劳动权:指的是公民按照法律的规定,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和职业选择权。
12.劳动者的劳动权利:是指任何具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工作的人都有获得有保障的工作的权利。
13.劳动就业权:是指具有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并且有劳动愿望的劳动者依法从事有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劳动的权利。
14.平等就业权:是指劳动者平等地获得就业机会的权利,即在就业机会的获得方面,劳动者不因性别、年龄、种族等人的自然差别而受歧视,就业机会面前一律平等。
自考劳动法考试背诵重点
自考劳动法考试背诵重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根据什么制定的?A、宪法B、刑法C、民法D、行政法2. 劳动者享有哪些权利?A、平等就业B、选择职业C、取得劳动报酬D、休息休假3. 劳动者就业,不因什么不同而受歧视?A、民族B、种族C、性别D、宗教信仰4.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多少岁的人员?A、15B、16C、17D、185.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什么的协议。
A、权利B、责任C、义务D、薪资6.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什么?A、劳务合同B、临时工协议C、劳动合同D、实习协议7. 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什么原则?A、自愿B、平等C、协商一致D、强制施行8. 劳动合同的无效,应由谁来确认?A、劳动者B、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C、用人单位D、人民法院9. 下列哪项是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A、劳动合同期限B、工作内容C、劳动报酬D、劳动纪律10. 劳动合同的期限有几种?A、2B、3C、4D、511. 劳动合同约定的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几个月?A、2B、3C、5D、612. 劳动者在哪些情形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A、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B、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C、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D、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13.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提前多长时间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A、15日B、28日C、30日D、31日14.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提前多长时间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A、15日B、28日C、30日D、31日15.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多长时间的工时制度?A、7小时B、8小时C、10小时D、12小时16.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多长时间的工时制度?A、40小时B、42小时C、44小时D、48小时17.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多长时间?A、12小时B、1日C、1.5日。
全国自考00167劳动法-讲义课件复习资料
劳动法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第二章 劳动法律关系 重点
第三章 就业促进制度
第四章 劳动合同制度 重点
第五章 集体合同制度 难点
第六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 重点第七章 工资基准与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第八章 劳动安全卫生基准制度 难点第九章 社会保险法 重点
第十章 劳动保障监察制度
第十一章 劳动法律责任
第十二章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重点
本章重难点分析
关键词: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法基本原则。
一、劳动法的概念
一、劳动法的概念
一、劳动法的概念
一、劳动法的概念
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答案:A】
一、劳动法的起源
二、外国劳动立法概况
二、外国劳动立法概况
二、外国劳动立法概况
三、中国劳动立法概况
三、中国劳动立法概况
三、中国劳动立法概况
三、中国劳动立法概况
讲解归纳与举例
【答案:ABCD】
一、国际劳动立法的产生
二、国际劳工组织
二、国际劳工组织
二、国际劳工组织
二、国际劳工组织
三、国际劳动立法的形式与内容
三、国际劳动立法的形式与内容
【答案:A】
一、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二、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条件
三、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确认依据
四、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答案:AB】
本章重难点分析
关键词: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劳动者基本权利。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分类。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法】知识串讲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法】知识串讲劳动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规范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
对于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朋友们来说,掌握劳动法的知识至关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对劳动法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和讲解。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劳动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以及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
需要注意的是,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劳动者、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不适用劳动法。
劳动合同是劳动法中的重要内容。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且包含必备条款,如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
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劳动报酬也是劳动法关注的重点。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在特殊情况下,如用人单位遇到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以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但延期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30 天。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方面,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 8 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 44 小时。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 1 天。
在法定节假日、年休假、婚丧假、探亲假、产假等期间,劳动者依法享受休假权利。
社会保险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制度。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劳动争议的处理也是劳动法中的重要环节。
自考劳动法重点内容
第一篇劳动法总论第一章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初期劳动法的特点初期劳动法的特点主要有:1.初期的劳动立法,多数是从改善女工和童工的立法开始,因为当时女工和童工劳动条件最差,迫使国家颁布这样的法律,容易得到社会的同情与支持。
2.初期的劳动立法,适用范围很小,有的国家法律只限于适用较大工厂,并未普遍适用。
3.初期的劳动立法,虽然法律规定了对某些劳动条件的改善,但一般缺少监督条款、责任条款。
规定了限制工时等内容,但无明确的监督检查机构,对违法者也缺乏责任的具体规定,因此初期的劳动法,很难真正得到实施。
国际劳工公约国际劳动公约是国际劳动组织的立法形式之一,公约被会员国批准后,会员国即负履行义务。
国际劳工建议书国际劳工建议书是国际劳工组织的立法形式之一,建议书不须批准,只作为制定法律的依据。
第二章劳动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劳动法中劳动的特征劳动是人们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但是劳动法的劳动,并不是指一切劳动,劳动法中所指的劳动,有以下特征:(1)劳动法上的劳动,一般是人们在争取与实现劳动全过程中的劳动。
如劳动就业法律保障是劳动法的重要内容;(2)劳动法上的劳动是有偿性劳动,它区别于无偿的义务性劳动;(3)劳动法上的劳动带有劳雇关系(或劳雇关系的劳动;区别于单个的家务劳动)。
劳动关系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指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使用者)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
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种类劳动法的调整对象除调整劳动关系外,还调整一些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关系。
即这些关系就其本身来讲,不是劳动关系,但这些关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与劳动关系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也应由劳动法调整。
对此,可以有两种理解方法:(一)列举式方法将一些主要的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列出,如:1.国家进行劳动力管理中的关系2.社会保险中的某些关系3.工会组织与企业在执行劳动法、工会法过程中发生的关系4.处理劳动争议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关系5.其他有关管理机构在监督劳动法执行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关系(二)区别式方法哪些社会关系是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而由劳动法调整,可以用三个因素区分。
自考-劳动法-复习重点(绝对齐全的名词解释)
劳动法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狭义的劳动法:指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制定颁布的全国性综合性的劳动法,即法典式的劳动法。
2、广义的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劳动法调整对象:是指其所调整的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4、劳动关系:是指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的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
5、劳动法体系:是指构成劳动法律部门中不可缺少的相互之间有内在联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整体。
6、劳动法学体系:是指在劳动法体系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综合分析所形成的体系。
7、劳动法基本原则:是指包含在整个劳动法体系中,集中体现劳动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贯穿于各项劳动法律制度之中,贯穿于劳动法的立法、执法、司法的全过程的总的指导是想和根本准则。
他是劳动法的核心和灵魂。
8、劳动权利:是指任何具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工作的人都有获得保障的工作权利。
9、劳动义务:是指根据劳动法律规范的要求,劳动者在劳动和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
10、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
11、劳动法律关系要素:是指构成各种劳动法律关系不可缺少的主城部分。
12、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是依法享有权利与承担与义务的法律关系的参与者。
13、劳动法律关系内容:是指劳动法律关系双方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14、劳动法律事实:是指劳动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
15、劳动法律关系产生:是指劳动者同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律规范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明确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形成劳动法律关系。
16、劳动法律关系变更:是指劳动者同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律规范,变更原来劳动合同中确定的权利义务的内容。
17、劳动法律关系消灭:是指劳动者同用人单位规矩劳动法律规范,终止其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18、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的劳动年龄内自愿从事有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劳动。
自考本科劳动法
自考本科劳动法劳动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法律规定,它涉及到劳动者的待遇、工时、劳动保护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以1000字左右的篇幅介绍自考本科劳动法的相关内容。
劳动法是国家法定劳动制度的总称,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的出台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首先,自考本科劳动法保障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劳动者有劳动的权利,这就意味着劳动者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劳动岗位和单位,享受平等的就业机会;劳动者还有福利的权利,包括工资待遇、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
此外,劳动者还有参加劳动组织和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借助这些权利他们可以在劳动关系中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其次,自考本科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法规定了最低工资的标准,保证了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劳动法还规定了工时的限制,保障了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劳动法还对劳动条件、劳动保护等问题进行了规定,确保了劳动者的安全生产环境。
此外,劳动法还规定了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权益,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这些规定保障了劳动者在面临风险时能够得到及时救助。
再次,自考本科劳动法规定了劳动关系的建立和解除程序。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劳动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签订程序和内容规定,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法还规定了劳动合同的解除程序,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劳动法还规定了劳动关系争议的解决方式,包括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最后,自考本科劳动法规定了劳动监督和处罚措施。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劳动法规定了劳动监督的职责和方式,包括劳动权益保护机构的设立和劳动监察的实施。
同时,劳动法还规定了违反劳动法规定的行为的处罚措施,对违法用工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以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秩序。
总之,自考本科劳动法的内容涉及到劳动者权益的方方面面,为劳动者提供保障和依据。
自考本科05151劳动和社会保障法重点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重点知识第一章公民的基本权利第一节公民、劳动和社会保障公民对国家的第一需要是基本生活的安全保障,公民应有的最基本权利是劳动权和基本生活保障权。
劳动权和保障权属于社会法范畴。
一、公民与劳动(一)公民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法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二)劳动劳动产生劳动力,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
它具有如下明显特征并引起相应的社会问题:(1)劳动力与劳动者不可分割。
(2)劳动力是生产要素。
具有商品属性;劳动力是特殊商品。
(三)劳动者1.劳动者的定义劳动法意义的劳动者指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公民。
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国家的相应义务,具体内容包括:(1)国家的义务和责任。
国家负有保障公民劳动权的义务和责任,其具体内容包括: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2)公民的劳动义务和责任。
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公民的光荣职责,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
(四)劳动权1.公民劳动权的定义劳动权是公民权利的基石。
公民劳动权即公民劳动义务和劳动权利的统一。
具体内容如下:就业权,即获得职、业培训、工作岗位、劳动报酬和社会福利的权利;结社权,即建立、加入和退出劳动者组织的权利;参与权,即参与企业管理和分享企业利润的权利。
2.公民劳动权的意义劳动权是公民权利的基石。
公民劳动权及公民劳动义务和劳动权利的统一。
具体内容如下:1.就业权2.结社权3.参与权.学习和研究公民劳动权的现实意义在于,将就业问题提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样一个全局性的高度来认识,加强劳动法制建设,净化法制环境,明确国家、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做到在任何时期和任何条件下都能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自考劳动法重点内容
自考劳动法重点内容
1. 自考劳动法里,劳动合同那可是超级重要的呀!就像建房子的根基一样。
你想想看,要是工作都没个靠谱的合同保障,那不是跟在海上没舵的船一样迷茫吗?比如说,你去一家公司上班,总得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吧,这可不能含糊!
2. 工资报酬这一块,那绝对是大家都关心的焦点呀!这不就是我们辛苦工作最想得到的嘛!难道你就不想清楚知道自己该拿多少工资,有没有被亏待?像那种故意压低工资的行为,咱可不能忍!
3.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也很关键呐!总不能一直像个不停转的陀螺吧!好比你一直上班连个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那多累呀!咱得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呀!要是公司违反了规定,那可不行!
4. 劳动安全卫生就像是给我们的一个保护罩。
要是工作环境不安全、不卫生,那不是拿我们的健康开玩笑嘛!就像你在一个到处是危险的地方工作,你能安心吗?
5.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这多重要呀!他们可是需要特别关照的呢!不能像对待其他人一样对待他们呀,这不是常识嘛!比如说让未成年工干重活,这不是乱来吗!
6. 社会保险和福利,这可是我们的定心丸呀!工作了不就是为了这些保障嘛。
要是没有,那得多没安全感呀!就如同在黑暗中没有灯光指引一样。
7. 劳动争议的处理,这可得弄明白呀!遇到问题咱得知道怎么解决呀!总不能干瞪眼吧。
要是和公司有矛盾了,你知道该找谁、怎么做吗?
8. 法律责任这块可不能小瞧啊!违反劳动法是要承担后果的呀!别以为可以随便乱来哦!就像犯了错总得受罚一样。
我觉得自考劳动法的这些重点内容真的都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好好掌握,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呀!。
2024年上半年自考法律专业本科劳动法考题含解析
2024年上半年自考法律专业本科劳动法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劳动者主张加班费,对加班事实的举证证明责任的主体是______。
A.劳动者B.用人单位C.劳动者行政管理部门D.劳动仲裁机构2、秦某参加安然公司为期2周的入职前培训后,拒绝入职,并向安然公司索要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两倍工资,双方发生争议。
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秦某拒绝入职,双方未成立劳动关系B.双方尚未签订劳动合同,不成立劳动关系C.入职前的培训应当视为安然公司的用工行为,双方成立劳动关系D.安然公司有用工行为,未与秦某签订劳动合同,但应当支付其2倍工资3、关于劳动合同终止,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依法终止B.双方约定劳动合同终止条件成就的,劳动合同终止C.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劳动者怀孕的,劳动合同依法终止D.除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外,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4、用人单位以员工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不用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
仲裁过程中,下列事项不属于用人单位举证负担的是______。
A.用人单位已向劳动者明确告知了录用条件B.劳动者在试用期间存在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事实C.用人单位向员工说明了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及法律依据D.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规定了不符合录用条件予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内容5、某公司有一员工无过错,因为岗位超编需要辞退,公司的正确做法是______。
A.以超编为由终止劳动合同B.与员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C.以超编为由单方解除劳动合同D.对该员工进行岗位调整,以其不服从安排为由解除劳动合同6、赵某与久盛物业公司于2018年4月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双方约定社会保险费随工资发放,赵某放弃缴纳社会保险费。
2019年5月,赵某以久盛物业公司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
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赵某违反诚信原则,不应支持其主张B.参加社会保险不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C.双方关于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约定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应属无效D.双方关于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约定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应属可撤销7、关于劳动法起源,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专升本自学中的法律劳动法概述
专升本自学中的法律劳动法概述法律劳动法是指在劳动关系中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权利与义务的法律法规。
在专升本自学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劳动法的相关知识对于提高自身法律素养以及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专升本自学中的法律劳动法进行概述并强调其重要性。
一、法律劳动法的概念和作用法律劳动法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并颁布的,调整劳动关系的一系列法律法规。
它的作用是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促进公平就业,维护社会稳定。
在专升本自学中,了解法律劳动法可以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法律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法律劳动法具有一些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自由选择原则、合同优先原则、保障性原则、合理性原则等。
这些原则构成了法律劳动法的核心内容,对于平等就业、公平待遇和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与维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法律劳动法中的重要条款法律劳动法中包含了涉及劳动合同、工资福利、劳动保护、劳动争议解决等方面的重要条款。
其中,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最基本的劳动关系约定,具有法律约束力。
了解劳动合同的内容和要求,可以帮助自学者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和应对相关的劳动争议。
四、法律劳动法的实践意义学习法律劳动法对于专升本自学者的实践意义非常重大。
首先,法律劳动法的掌握可以帮助自学者更好地规划自身的职业发展,并提供法律保障。
其次,了解法律劳动法可使自学者清楚了解自身的权益与义务,防范和解决可能遇到的劳动争议。
最后,专升本自学者掌握法律劳动法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与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五、专升本自学中获取法律劳动法知识的途径专升本自学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法律劳动法知识。
首先,专业教材是学习法律劳动法的基础,可以通过学习教材系统地了解相关知识。
其次,互联网平台提供了大量的法律劳动法相关资源,自学者可以通过查找相关网站和应用获取最新的法律劳动法信息。
此外,参加相关培训课程、研讨会等活动也是获取法律劳动法知识的有效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考试《劳动法》复习笔记第一部分1 劳动法:狭义的理解是指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颁布的关于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全国性的、综合性的法律,即第八次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国劳动法》。
广义的理解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的总和。
2 我国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
⑴劳动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彼此之间发生的关系,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指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的社会关系。
⑵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也是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①管理劳动力方面的关系;②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③处理劳动争议所发生的某些关系;④工会组织与单位行政之间的关系;⑤有关国家机关对执行劳动法进行监督检查而发生的关系。
劳动关系的特征为:①劳动关系是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与劳动有着直接的联系;②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提供生产资料的用单位;③劳动关系的一方劳动者要成为另一方用人单位的成员,并遵守单位的部劳动规则。
3 我国劳动法的作用表现在:①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积极性;②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③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
4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①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的原则;②劳动者有享受职业培训的权利和义务的原则;③劳动者享有按劳分配和社会保险的权利的原则;④劳动者享有休息和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的原则;⑤劳动者有组织工会和参与权利的原则;⑥在劳动方面男女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⑦劳动者有提请处理劳动争议的权利的原则。
5 为什么说劳动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①劳动法具有独立的调整对象。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
②劳动法具有独特的基本原则,即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的原则;劳动者有享受职业培训的权利和义务的原则;劳动者享有按劳分配和社会保险的权利的原则;劳动者享有休息和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的原则;劳动者有组织工会和参与权利的原则;在劳动方面男女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提请处理劳动争议的权利的原则。
③劳动法具有独特的任务和作用,即保护劳动者;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主义劳动制度。
④劳动法具有独特的完整体系。
包括促进就业制度;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职业培训制度;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劳动争议制度;监督检查制度;法律责任。
6 我国劳动法对人的适用围:《劳动法》规定:在中国境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劳动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依照劳动法执行。
7 工厂立法:是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巩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颁布的一系列有关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
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工厂立法的开端,也被认为是现代劳动法的开端。
8 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劳动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
最早出现的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是“劳工法规”,18世纪初,“工厂立法”改善了劳动者的工作条件。
20世纪初,涉及劳动关系各个方面的劳动法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9 中华人民国成立后,劳动立法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我国劳动法的建立和形成时期。
在这一阶段,经历了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前四年,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劳动法已经建立和形成,其对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第二阶段是1957年至1976年我国劳动立法复到低谷时期。
这一阶段由于受“左”倾错误和“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和破坏,我国的劳动立法工作短暂复进入低谷时期。
第三阶段是1976年到现在我国劳动立法的恢复和大发展时期。
在这一时期,国家进行了大量劳动立法,在1994年7月5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国劳动法》,这一法律的颁布标志我国劳动立法进入了新的阶段。
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劳动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0 《中华人民国劳动法》的颁布的意义:①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②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为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制度创造有利条件;③有利于劳动争议的及时解决,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④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11 国际劳工组织:是在巴黎和会上由各国一致同意建立的由各国政府、雇主、工人代表参加的国际组织。
该组织于1919年6月正式宣告成立,1919年10月在华盛顿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劳工大会。
中国是该组织的创始会员国。
其特点:是组织上的三方原则。
即在国际劳工各种组织和会议上,各国代表团必须由政府、雇主、工人三方代表组成,参加讨论,进行表决。
其主要机构:设三个主要机构:①国际劳工大会。
是国际劳工组织的最高权利机关,每年召开一次大会,主要是通过各项劳动问题的国际公约和建议书,并审查以往通过的公约和建议书在各会员国执行的情况;②理事会。
是国际劳工组织的执行机关,在大会闭会期间决定该组织的各项重要问题,每年召开三次;③国际劳工局。
是国际劳工组织的常设工作机构,也是大会、理事会及其他会议的秘书处。
12 国际劳动立法的形式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来源于国际劳工组织的国际劳动立法,包括:①国际劳工组织章程;②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
二是来源于非国际劳工组织的国际劳动立法。
国际劳动立法的主要容包括:①基本权利方面;②就业政策方面;③工作条件方面;④社会保障方面;⑤女工、童工、未成年工、老年工人以及特殊工人的劳动保护、劳动福利等公约和建议书;⑥劳动关系方面;⑦劳动管理方面。
13 我国政府已批准了哪些国际劳工公约?新中国成立以前,国民党政府从1930年起先后批准了14个国际劳工公约。
1984年我国政府决定予以承认。
另外我国政府又批准了3个国际劳工公约,它们是:①1987年批准的《残疾人职业康复与就业公约》;②1990年批准的《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约》;③1990年批准的《三方协商促进贯彻国际劳工标准公约》。
14 劳动法律事实:是劳动法律规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
劳动法律事实主要包括行为和事件两种。
产生劳动法律关系的劳动法律事实,只能是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合法行为。
劳动法律行为:是指劳动者、用人单位作出的具有法律后果的行为。
15 劳动行为能力:是指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的能力。
劳动权利能力:是指依法享有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资格和能力。
在我国,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特征:①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②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必须有劳动者本人实现;③某些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
16 劳动权利能力的平等性:在我国,公民的劳动权利能力在总体上是平等的,表现在:凡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其劳动权利不因种族、民族、信仰、性别、文化、财产等因素的不同而受限制或剥夺。
但我国目前公民的劳动权利能力还处在相对平等阶段,这突出表现在劳动权利能力要受到法规和政策的某些因素的制约。
因此我国公民的劳动权利能力在总体上应当是平等的,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造成事实上的不平等。
17 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律规,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它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是劳动关系为劳动法律规调整的结果。
其特征为:①它的主体双方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②它具有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的特征;③它具有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和实现的特征。
18 劳动法律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区别:①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属于经济基础畴;劳动法律关系则是意志关系,属于上层建筑畴。
②劳动关系的形成是以劳动为前提的,发生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劳动法律关系的形成则是以劳动法律规的存在为前提,发生在劳动法律规调整劳动关系的围。
③劳动关系的容是劳动,劳动者提供劳动力,用人单位使用劳动力,双方形成劳动力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容则是法定的权利义务,双方当事人必须依法享受权利并承担义务。
19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依照劳动法律规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劳动法律关系的容:是劳动法律关系的核心和实质,即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20 我国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权利有:⑴同用人单位依法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权利;⑵职工推举代表或工会代表职工同企业签订集体合同的权利;⑶按照自己劳动的数量和质量领取劳动报酬的权利;⑷休息、休假的权利;⑸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获得特殊劳动保护的权利;⑺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⑻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⑼组织工会和参加企业管理的权利;⑽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⑾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劳动者应承担的义务:⑴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或工作任务;⑵提高职业技能水平;⑶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⑷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⑸爱护和保卫公共财产;⑹保守国家和单位业务等。
21 按劳动者职业划分,劳动法律关系可分为:工人劳动法律关系、技术人员劳动法律关系、管理人员劳动法律关系、学徒工劳动法律关系、帮手劳动法律关系。
按照劳动者人数划分,可分为个人劳动法律关系和集体劳动法律关系。
22 平等就业:是指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和就业机会。
即:一是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二是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
国家促进就业:是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创造条件和扩大就业机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一项主要指标。
23 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依法从事某种有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职业。
其特点为:①劳动者必须是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②劳动者必须从事法律允许的有意于国家和社会的某种社会职业;③劳动者所从事的社会职业必须是有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能够用以维持劳动者本人及其赡养一定的家庭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
目前我国解决劳动就业的途径:①发展生产,节制生育;②广开就业门路,拓宽就业渠道;③办好劳动就业服务企业,扩大就业安置;④发展职业培训事业,提高后备劳动力就业素质;⑤采取多种办法,分流企业富余人员;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24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是指承担安置城镇失业人员任务,由国家和社会扶持,进行生产经营自救的股份合作制、集体所有制经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