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早期对西方文化的选择与接受
如何评价鲁迅的翻译及翻译批评
如何评价鲁迅的翻译及翻译批评,并为其在中国翻译史上定位,不单单是一个学术史问题。
因为技术问题既不是鲁迅翻译中最具特色、最有价值的部分,也不是中国近现代翻译史的主导方向。
必须看到,翻译作为两种文化符号的转换活动,与文化交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正是中国文化转型的历史。
文化发展的方向规约着翻译的历史,翻译是文化转型的中介和缩影。
所以不站在文化史的高度就不足以看清翻译的方向,就不足以评价翻译家的历史地位。
鲁迅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文化巨人,指示着中国文化转型时期的翻译的发展方向,是其历史时代翻译主流的代言人。
因此,从探寻近现代翻译史的大致走向及鲁迅翻译和翻译批评的特质入手,对其作出思想史和文化史的评价,是重新走近鲁迅世界、走近历史,把握中国文化转型进程的重要途径。
一、“西学东渐”与救亡图存之路:中国近现代翻译思想发展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被拉进了世界历史发展的链条中,这是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相遇,中国人面对强势的西洋文明节节败退。
这个败退的过程是以军事上的失利为开端的,随着历史的展开,中国的精英们逐渐地承认了自己原有文化——器物、制度、思想观念各个层面的落后,也渐渐承认了西方文化——器物、制度、思想观念各个层面的先进性。
翻译的发展即是与这一认同的演进过程同步的。
中国人每承认一项自己的不足,赞叹西方文化于此项的先进性时,就在这一方面进行大量的翻译引进,中国近现代翻译史乃至中西文化交流史就是以这样一种心态和环节展开的。
因此,功利性追求从一开始就成为中国近现代翻译史的思想起点。
首先兴起的洋务运动,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思想基点的。
洋务派兴办兵工厂、造船厂,希望不改变中国文化的制度和观念层面,仅仅引进西方的坚船利炮即能以后者保卫前者。
基于此,其时的翻译也是为这一思想所规约的。
著名的“江南制造局”不仅引进和制造近代机器,而且成为近代翻译的重要基地。
当然,翻译的重点在兵工、科技类书,著名的翻译家有李善兰、徐寿、华蘅芳、傅兰雅、伟烈亚力、林乐知等。
鲁迅论对外国文化艺术的借鉴
鲁迅论对外国文化艺术的借鉴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他对外国文化艺术的借鉴和吸收对于他的创作和思想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就描写了一个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主人公,他通过对于外国文化的接触和学习,逐渐意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和不足,进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观念。
这种对于外国文化的借鉴和吸收不仅使得鲁迅的文学风格更加多元化和丰富,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和革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鲁迅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主要借鉴了欧洲文化和艺术,例如法国文学、德国哲学、俄国文学等。
他通过对于这些外国文化的学习和吸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学风格和思想体系。
鲁迅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现代派的特点,例如对于形式的追求、对于现实社会的揭露、对于人性的关注等,这些都是他从外国文化中吸收到的精华。
除了文学之外,鲁迅对于艺术也有着广泛的兴趣和研究。
他曾经多次参观过欧洲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对于西方绘画和雕塑也有所了解。
在他的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对于艺术的描写和讨论,例如《一件小事》中的“珍爱生命,莫误良心”的墨宝,就是鲁迅通过对于西方绘画的学习而得到的启发。
总之,鲁迅对于外国文化艺术的借鉴和吸收,使得他的文学作品更加多元化和丰富,同时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革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他的借鉴和吸收也为后来的中国文化艺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影响。
从鲁迅对尼采的接纳与疏离看鲁迅对中西文化的态度
从鲁迅对尼采的接纳与疏离看鲁迅对中西文化的态度口河北师范大学屈连胜摘要:鲁迅之所以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巨人。
伟大的思想家.其中的一大原因是他能够辩证地对待中西文化.他在猛烈抨击中国传统文化糟粕的同时。
还能够认真地整理古籍并发掘和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面对西方文化.他绝不盲从.而是批判地吸收。
鲁迅思想是受过尼采深刻影响的.但是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的鲁迅却并没有被尼采盲目地牵着鼻予走。
而是根据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和自身的特定条件与尼采思想进行了有益的对接.寻求两者之间的最佳契舍点,对之进行了合理接纳。
对于尼采思想消极性的一面也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鲁迅这种自觉地文化选择意识对我们当令这个较为浮躁的快餐社会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鲁迅;尼采;接纳;疏离;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批判;选择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文化是晚清以来尤其是“五四”时代知识分子们共同的追求。
鲁迅早在“五四”运动以前就明确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的主张.并初步阐明了接受外来文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鲁迅一生思考的都是心性层面的问题,主张。
尊个性而张精神”,关注人性的健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的。
而作者笔下的林老板算是一个颇为正宗的小商人。
论才干.很有几分,要资产,也说得过去,他理应经得起较为频繁的一定的打击: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当时那种社会环境中却难以立足。
只有如此构思和描写,作者才能尽可能在一个短篇里更深刻更广泛地反映和揭示当时国民党地方当权者的赖取豪夺流氓无赖本质、日本军阀给别国人民造成灾难的普遍性以及社会上的种种弊端,从而使作品形象的意义和价值更大、更深远。
综观作品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可以看出作者在艺术构思上恰当地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
既遵循内容决定形式的原则,又高度发挥了艺术的相对独立性。
说到《林家铺子》结构上环环相扣、严谨而清晰,这可说是由其跌宕起伏的构思派生出来的.二者实为一体;主要表现在书中每一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结及其意自显上。
1鲁迅概论
2005-11-22 18:24:27【远程教育频道推出新版,华夏大地学习卡9折热卖】
:40
文章:19229
积分:74636
门派:浙江
注册:2004-6-4
第2楼
第二章鲁迅的生活道路
第一节热忱的爱国主义者
《答有恒先生》(包含着对自己以往的思想、信念,经过无情解剖,发现严重弊端与错误以后的惊讶和自悔)、《惯于长夜过春时》(纪念牺牲的“左联”五烈士)、《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愤怒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的屠伯们杀戮革命作家的罪行,热情讴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在腥风血雨中诞生)、《黑暗中国文艺界的现状》(应史沫莱特之约,将国民党当局的暴行公之于世界舆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一针见血地指出,“左翼”作家其实是很容易成为“右翼”作家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公开表示自己的政治态度,高度赞扬“毛泽东先生们”团结抗日的理论)。
鲁迅所选择的文化革新的主攻方向:鲁迅认为西方强盛之根本在于人自身,在人自身精神文明的高度发达;至于物质文明和民主制度等等,都是在人自身精神文明发达的基础上才得以产生的。鲁迅由此得出结论,中国文化的历史性转换的主攻方向,应该在主体精神文化方面,即应注重人自身的精神文化改革。与主导主体精神文化建设相联系,鲁迅以极大的精力关注并思考了“改革国民性”这一历史命题。
鲁迅超常的“热情和性格”集中体现为韧性的战斗精神和雄伟的人格力量。鲁迅的韧性战斗精神有多种表现形态,但最富有特色的是他那敢于在无路之中寻找出路的信念、勇气和毅力,还体现在他的奋斗中总是包含着坚实而深沉的理性精神。至于鲁迅的雄伟人格,基本可用毛泽东的一句话来概括,即“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鲁迅思维的特点:第一,“鲁迅式思维”的特点首先体现为思维的开放性;第二,“鲁迅式思维”的特点最主要的是体现为思维的反叛性;第三,“鲁迅式思维”的特点还表现为在思维中采用简括、明快的判断方式;第四,在鲁迅的思维过程中,还常常采用一种由果溯因的反向分析方法。
论鲁迅的进化观
安徽大学学 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Anhui U niv ersity ( Philosophy and Sciences)
M arch 2004 Vol. 28 N o. 2
论鲁迅的进化观
王永茂
( 徐州师范大学 敬文图书馆 , 江苏 徐州 摘 221116) 要 : 鲁迅在扬弃严 复进化论的基础上 , 通过 自己的价 值实践 、 价值 矛盾 、 价值选 择并
进化论不仅与鲁迅的人性观密切相关 , 与鲁迅的道德伦理思想也密不可分。马克思主 义认为, 道德是社会意识范畴内的一个子概念 , 而人性则是产生道德的第二土壤, 离开人性 的道德 , 则是无 德 之 道 。鲁迅正是从这一层次上立论的。 人性日益进化, 兽性日益减 缩, 从而致人性于全的。[ 6] ( P128) 人, 天赋之善, 是对人性的维护, 即对道德规范的服从 , 从而 成为鲁迅的价值原点。兽性之恶则是对人性本真的破坏, 是对人性的扭曲蹂躏与践踏。 而鲁迅的道德伦理思想, 就是不断的用以人性的自由为总体特色的人道思想抵制反击 以私欲中心为逻辑原点的兽道思想。 鲁迅的人道主义思想 , 来自生物界的现象 : 一、 要保存这生命, 二、 要延续这生命, 三、 要 发展这生命。( 第三步就是进化 ) 这就是 爱己 的道德原则, 由此出发, 他说: 无论何国何 人, 大都承 认 %爱 己& 是 一件 应当的 事。这 便 是保 存生 命的 要义 , 也 就 是继 续生 命的 根 基。[ 4] ( P1) 这也就是鲁迅由此引发出反对 灭人欲 、 节烈、 坚壁清野主义的原因。他曾说, 要风化好 , 是在解放人性 , 普及教育, 尤其是性教育, 这正是教育者所当为之事。这可谓治 化之本。理想的生活既有物欲、 性 , 也许有精神生活的需求。 倘是不安物质之生活 , 则必有 形上之需求。[ 6] ( P106) 所以鲁迅在其早年写的∀科学史教篇# 中才提出 致人性于全, 不使之 偏倚 。人道主义的人性理想更重视精神生活的满足, 鲁迅在∀破恶声论#中说, 由于人性 恶 喋血 , 恶杀人, 不忍别离, 安于劳作 , 所以健康的人性观应该是 相爱相助 , 平等自由 。 人 是天生平等的, 自由 的, 社会 国家, 又非 单是男子 造成。所 以只好相 信真理 , 说是一 律平 等。[ 7] 在鲁迅的作品中 , 也渗透这种思想。如在∀狂人日记# 中鲁迅就对封建社会兽道的吃 人的道德规则, 把人不当作人的专制主义进行了深入猛烈的鞭挞。 对于 执进化留良之言, 攻小弱以逞欲 的帝国主义分子, 鲁迅则斥为 兽性爱国之士 , 对 两半 社会 ! !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鲁迅批为 二样文明的时代 ! ! ! 暂时做稳了 奴隶的时代与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这都表现了鲁迅深切关注人性进化现状的焦虑意识 与急切心理。 如果说平等自由是鲁迅的人性进化的基本道德原则 , 那么相爱互助应当是最高原则。 中国的社会, 虽说%道德好& , 实际上太缺乏相爱互助的心思。这也就说明鲁迅强调相爱的 重要性。没有相爱作为前提, 便没有真诚的相助。有了的就是 挂了旗子的相助 , 那只不过 是出于私心的工具利用论 , 或者是享受威福子女的放债行为。 真正的平等自由互爱互助原则 , 使鲁迅经过现实生活的种种体验与反思, 得出如下的结 论, 他在∀忽然想到( 五至六) # 中说 : 我们日下的当务之急, 是: 一要生存, 二要温饱 , 三要发 展, 对于阻碍这前途者, 无论是故是今, 是人是鬼 , 是∀ 三坟#∀五典# , 百宋千元 , 天球河图, 金 人玉佛 , 祖传丸散, 秘制膏丹, 全部踏倒他。 不但如此, 鲁迅还崇尚本真的人性, 他曾说 : 世 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 , 就先该敢说 , 敢笑 , 敢哭, 敢怒, 敢骂 , 敢打 , 在这可诅咒的地 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 另一道德原则, 是从发展生命的人性出发 , 鲁迅提出 以幼者为本位 反对以长者本位的 132
鲁迅论对外国文化艺术的借鉴
鲁迅论对外国文化艺术的借鉴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化艺术的先驱者,他对外国文化艺术的借鉴与吸收是不可忽视的话题。
在鲁迅的眼中,外国文化艺术既是一种启示,也是一种挑战,他既批判了西方文化的种种弊端,又积极地借鉴了其中的精华。
鲁迅的观点和实践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外国文化艺术借鉴的意义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启示。
鲁迅认为借鉴外国文化艺术是一种必要的进步。
在《狂人日记》中,鲁迅以疯狂的方式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同时也指出了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和启示。
他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法和思想观念,使得他的作品更加深刻和有力。
鲁迅的借鉴并不是一味的模仿,而是在吸收外国文化艺术的同时,注入了自己的个性和思考。
鲁迅强调借鉴外国文化艺术需要有批判的眼光。
在他的著作中,他对西方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
他认为外国文化艺术的借鉴并不是一味的追求西方的模式和风格,而是要在吸收的同时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和独立性。
鲁迅提倡的借鉴是在批判的基础上进行的,他在吸收外国文化艺术的同时,也坚守着自己的文化身份和价值观念。
第三,鲁迅认为借鉴外国文化艺术需要有自己的立场和主张。
他在《伪自由书》中指出,借鉴外国文化艺术并不意味着盲目模仿,而是要在吸收的基础上进行融合和创新。
他主张借鉴外国文化艺术要有自己的批判和判断能力,要能够辨别其中的好坏和适宜性,要能够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文化语境中。
鲁迅的借鉴是在坚守自己立场的基础上进行的,他的作品不仅吸收了西方文化的精华,也表达了自己对中国社会的关切和批判。
鲁迅论对外国文化艺术的借鉴不仅是一种必要的进步,也是一种批判和反思。
鲁迅的观点和实践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外国文化艺术借鉴的意义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启示。
我们应该在借鉴外国文化艺术的同时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独特性,要有自己的立场和主张。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对外国文化艺术的借鉴和创新的目标,为中国的现代文化艺术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鲁迅思想的主要内容
总结鲁迅思想的主要内容鲁迅(1881年-1936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化、政治和社会的发展。
鲁迅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封建文化和制度的批判鲁迅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他深刻地认识到封建文化和制度的腐朽和落后,毫不掩饰地对之进行强烈的批判。
他以尖锐的笔锋揭示了这个社会的黑暗面,如《狂人日记》中对传统医学的讽刺和《社戏》中对死者尸体被蹂躏的揭露等。
他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的无知、愚昧和奴性的象征,呼吁国人要从旧文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二、对现代化的呼吁和现代文学的倡导面对封建社会的落后和局限,鲁迅高度关注西方现代文化的发展和冲击。
他主张中国应该向现代化迈进,接受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念。
他提倡用现代文学对现实进行批判和反思,通过现代文学的力量唤醒民众的意识,呼吁人们关注社会的不公与不义。
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以及其对新文学运动的支持和推动,都体现了他对现代化的呼吁和对现代文学的倡导。
三、对社会不公和压迫的关注鲁迅是中国社会不公平和压迫的坚定反对者。
他深入观察社会现实,揭示社会的黑暗面并对之进行尖锐的批判。
他的作品中常常描绘了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遭遇,如《孔乙己》中的小人物、《药》中的贫困的医生等。
他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呼吁改变社会的不公和对弱者的压迫,为社会正义与公平奋斗。
四、对国家命运和民族精神的关注鲁迅对中国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精神格外关注。
他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道德体系在现代社会已经失去了生命力,呼吁重振民族精神和运动。
他主张要使中国从被人家侮辱的国家重新崛起,呼吁中国人要有自信和尊严,要奋发向前。
他的作品中常常强调个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和担当,如《在广州》中的呼吁与苦闷,以及《野草》中关于民族精神的思考等。
五、对个体价值和人性解放的思考鲁迅强调个体价值和人性解放。
他认为在封建社会的束缚下,人们的个性受到了压抑和扭曲,呼吁要摆脱传统道德和伦理束缚,追求个体的自由和解放。
《朝花夕拾》知识点总结及训练
《朝花夕拾》知识点总结及训练一、《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1.鲁迅的早期生活和学习经历对于他的思想和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接触到了西方文化和思想,思考了中国的现实问题,并开始对社会进行批判和反思。
二、《朝花夕拾》的内容及特点1.《朝花夕拾》是鲁迅早期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2.作品中的描写生活琐事的小品文淡化了个人感受,更加关注社会环境和人们的命运。
3.作品中的主题多涉及到人性的问题和社会的不公,对于社会盲目崇拜和封建礼教进行了批判。
4.文笔简洁明快,语言精炼,对事物抓住要害,展现了鲁迅独特的叙述风格。
三、《朝花夕拾》中的重要篇章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述了鲁迅自己的童年生活和学习经历,以及他对中国文化的忧虑和反思。
2.《故乡》:以描写家乡的自然风貌和人们的习俗为主线,通过对比国内外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记忆》:通过对于旧时代的回忆和慨叹,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不满。
4.《孔乙己》:通过对孔乙己这个落魄酒保的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贫困及人性的不满。
四、《朝花夕拾》的思想价值1.以现实主义的方式揭示社会现象,关注人类的命运和心灵的深处的苦闷。
2.对封建礼教和等级制度进行了批判,呼吁社会进步和人性的解放。
3.强调个人自由和个性的追求,倡导思想的独立和勇气。
4.通过描写和思考人物的命运,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与不平等。
五、《朝花夕拾》相关的思考题1.鲁迅的散文风格以及写作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他往往选择描写人性的问题?2.《朝花夕拾》中的篇章对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吗?为什么?3.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对于社会的批判和反思有何启示?4.你认为《朝花夕拾》的思想对于我们现在的社会还有何启示?总结:《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生活琐事和对社会环境的反思,展现了鲁迅思想的转变和他对人性和社会的关切。
这本书以其卓越的思想深度和紧凑的文笔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的观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的观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短文,展现了他对当时中国文化的深刻批判,表达了他对于文化自觉和文化创新的呼唤。
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点出了中国文化的种种弊端,并提出了他对于文化创新的期望和希望。
首先,鲁迅在文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毫不留情。
他指出中国人推崇的传统文化只是无数死书精神化的产物,缺乏对现实的思考和联系,没有活力和创造性。
他认为这些书籍被奉为经典,但却与人民的生活实际脱节,没有任何现实的借鉴意义。
他批评其中存在盲目崇拜、僵化保守以及附庸风雅的问题。
他举例说明了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沉迷,认为这种沉迷让人们无法看到和理解现实的真相,病态地渲染着一种虚幻和不负责任的美好。
其次,鲁迅在文中对于西方文化的引进和借鉴提出了期望。
他认为西方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剂良药,是能够拯救中国人的文化。
他赞扬了西方文化的科学性、实用性和进步性。
他对中国文化的未来寄予了希望,认为只有通过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才能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使其具有现代性和进步性。
另外,鲁迅在文中还提出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他指出,文化教育应该培养人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让人们能够有自己的判断,而不是盲目地崇拜旧书。
他批评了中国的教育体制,认为教育应该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维,而不是只盲从奉行。
最后,鲁迅在文中也提到了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他认为,文化的发展需要创造性的个人,而不是效仿和模仿。
他呼吁人们要有自己的创造精神,不断去创新和探索。
他希望自己能够在这方面起到榜样的作用,呼唤人们要对中国文化进行全面、彻底的革新。
总之,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批判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呼吁引进西方文化,提升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进步性。
他提出了文化教育和文化创新的重要性,并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能够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
这篇文章深入触动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和觉醒,对于中国的文化创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鲁迅比较文学进化论思想
鲁迅比较文学进化论思想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作家与比较文学结缘的,鲁迅是极为重要的一人,受西方哲学、文学的影响,他不但从中外文化比较入手提出了自己的基本思想,而且始终以比较的眼光看待各种文化现象以及自己所从事的各种文化活动如创作、翻译、批评与研究等。
1、西方哲学对鲁迅的影响1902年,鲁迅留学日本,作为“西学东渐”的中转站,日本也是中国有志之士探求救国救民真理,开展进步革命活动的“自由港”。
日本的七年求学生活使鲁迅广泛接触西方的哲学与文学,形成了他以文学救国的思想。
对于西方文化鲁迅奉行的是著名的“拿来主义”原则,在进化论中他接受了历史发展的观点,而摒弃了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从而保持了一个思想家的自主与独立。
更重要的是鲁迅将自己接受的哲学思想转化为实践,在进化论“青年必胜过老年”的观点影响下,几十年如一日的支持青年的进步,真正做到了“俯首甘为孺子牛”。
可以说进化论对鲁迅的影响是任何一种思想学说都无法比拟的,它不仅成为鲁迅世界观的基础,而且为他的中外文化比较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2、西方文学对鲁迅创作的影响鲁迅非常重视文学比较,对世界文学的介绍、摄取与融化,是鲁迅文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形成鲁迅独特的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因素。
《摩罗诗力说》与《文化偏至论》是鲁迅介绍、评价外国文学作家、作品的重要论文,也是中国近代比较系统的评价西方文艺思潮的论著,他认为“国民精神之发扬,与世界识见之广博有所属。
”一个民族能否获得文化上的自觉,关键在于能否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反观自身。
地域的阻隔,农业文明造就的封闭环境使中国人一直以文明古国而自诩,在对西方文明缺乏了解的情况下,盲目自大;在被西方列强的枪炮攻破了国门之后又一味的妄自菲薄。
鲁迅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在总体上是一个普遍进化的过程,也是各种文化竞争、优胜劣汰的过程,近代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失败不仅仅是军事、政治、经济的失败,也是文化竞争的失败。
它表明中国文化本身存在着某些缺陷,不仅仅是器物制度上的,更主要是在人的精神层面,即国民精神。
鲁迅研究复习资料(完整版)
鲁迅研究复习资料(完整版)【名词解释】(鲁迅自考笔记)1“匕首”、“投枪”——这是鲁迅对杂文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他认为杂文应该针砭时弊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具有独特的战斗性。
2.“过客”——这是鲁迅在散文诗《野草》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
他是鲁迅反抗黑暗,反抗绝望的精神象征。
3.“吃人”——这是鲁迅在小说《狂人日记》中对中国历史所作的形象化的总结,其内涵是指封建专制统治对人的精神控制和毒害。
4.真的猛士——这是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所提到的。
一种“敢于正视现实、正视人生”的人生态度,也是鲁迅的理想人格的精神象征。
5.《摩罗诗力说》—。
这是鲁迅早期撰写的一部介绍外国文化、文学的论文,从中反映了鲁迅对外国文化、文学的基本态度,是研究鲁迅的美学思想、比较文学思想的重要文章。
6.“社会相”是对鲁迅杂文的形象概括。
体现出鲁迅杂文是一部活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社会史,更是对社会各种现象洞幽烛微的精辟见解的诠释。
7.精神胜利法“是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最突出的思想性格特点。
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和批判。
8.“超人”哲学是指鲁迅早期曾接受过的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主张。
其理论鼓吹所谓超人是人的生物进化的顶点,一切历史文化都是由他们创造的,而普通群众则是低劣的庸众。
9.“中间物”是鲁迅自己的说法。
他在《坟》的后记中说,在进化的链条中,一切都是中间物。
这是鲁迅对自己身在传统与现代之中的体验,也是他自我否定意识的体现。
10.“油滑”即“古今杂揉”的手法,鲁迅称之为“油滑”的手法,是直接从中国传统戏剧里借用来的既为作品真实地展现的古代人物、环境、生活所吸引,又因现代语言情节、细节不断插入,提醒而冷静思索作品的现实意义,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作品所描写的一切。
从而使小说获得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
11.“媚态的猫”,是鲁迅杂文中社会相的一种。
“媚态的猫”实际上是以物喻人,不仅指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文人,也勾勒了一切反动黑暗势力的共同特征。
鲁迅的作品反映了中国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冲突,代表了中国文学的最高水平和精华。
鲁迅的作品反映了中国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冲突,代表了中国文学的最高水平和精华。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对中国历史和现实中各种矛盾冲突的批判和反思。
他的作品不仅代表了中国文学的最高水平和精华,也是中国现代思想启蒙的杰出代表。
鲁迅的作品中,反映了中国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民族矛盾。
《阿Q正传》中,阿Q是个民间小人物,他在生活中受到了汉族人的歧视和侮辱,引发了他内心的仇恨和不安全感。
鲁迅通过对阿Q的关注,揭示了中国社会中存在的民族矛盾,以及中华民族的弱点和危机。
这种矛盾不仅是社会和经济方面的,还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中,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狂人日记》中,鲁迅更是针对中国文化传统进行了批判和反思,指出了中国文化中的人性扭曲、政治迷信等问题,呼吁民众走出传统思维束缚,追求自由和进步。
此外,鲁迅的作品中还反映了社会阶层、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冲突。
在《故事新编》中,鲁迅用尖锐的语言讽刺了社会上虚伪的市侩和深厚的封建等级制度,探究出现当时中国社会中的深层次矛盾。
这些矛盾冲突其实围绕着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揭示了中国现代社会的种种不合理、不正常、甚至不人道的现象。
在鲁迅笔下,这些矛盾冲突不是单纯的抨击和批判,而是带有深刻的历史思辨和哲学探讨,更能代表中国现代文学的最高水平和精华。
鲁迅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历史和现实中的矛盾冲突,更是赋予了文化的思考和个人的追求。
他的作品批判现实,阐述道义,意味深长,富有启示,值得当代中国读者深入阅读和思考。
背景:随着近代中国的开放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社会出现了巨大的变革。
传统文化的束缚逐渐被削弱,对西方文明的接受和学习也随之增加。
然而,这一过程并不平稳、顺畅,各种思想、文化、社会矛盾不断涌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的作品应运而生,他的小说、散文、杂文等作品,不仅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中存在的各类矛盾冲突,更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新的思想解放和文化表达的方式。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
鲁迅 与西方现代主义
冷 宣 强
( 襄樊广播电视大学,湖北 襄樊 4 12 ) 4 01
[ 内容 提 要 ] 鲁 迅 与 西方 现 代 主 义 的关 系 错 综 复 杂 ,理 清 这 种 关 系对 研 究鲁 迅 的文 学 及 思 想 大 有 益 处 。从 哲 学 思想上说 ,鲁迅受到尼采 、施谛纳等人的影响。从文学 实践上说 ,他与象征主义、表 现主义 、弗洛伊德主义 、 存在主义有着密切 的联系 。鲁迅对现代 西方现代哲学 的吸收的历史基点是 “ 民族 自新 ”和 “ 建立人国 ” 。 [ 键 词 ] 鲁 迅 ;现 代 主 义 ; 复 杂 性 关 [ 中图 分 类 号 ] 11 20 [ 文献 标 识 码 ] A [ 章 编 号 ] 10 —4 7 (0 0 30 8 —2 文 0 87 2 2 1 )0 .0 00 鲁 迅 与 西方 现 代 主 义 是 ~ 个 大 问题 , 前 人 已有大 量论 且 述,但是,大 多集 中在局部研究上,如鲁迅 与象征主义 ,与 表现 主义 ,与意识流等等 , 以我认为有必要 从宏观上去审 所 视他 与西 方 现 代 主 义 的 关系 , 对 全 面理 解 鲁 迅 的思 想 及 文 这 学 实 践是 有 益 的 。本 文 将 此 问题 的基 本 方 面 作 一 梳 理 , 望 希 有益 于 对 鲁 迅 文 学 的进 一步 把 握 。 我拟 从 鲁 迅 的哲 学 思 想 和 文 学 实 践 两 方 面进 行描 述 。 西 方 现代 哲学 对 鲁 迅 哲 学 思 想 的 影 响 当 我 们 从宏 观 上 审 视 鲁 迅 与 西 方 时 ,我 们 发现 ,鲁迅 的 文 学 视 野 几乎 是 和 西 方 思 潮 同步 的 。 的 眼 光 一直 投射 在 世 他 界文化思潮 的最前沿 。 鲁迅 的文化思想形成是在早年留学 日 本时期,他弃 医从文 ,开始著述,并大 量地翻译外 国文学 , 出版 了 《 外 小 说 集 》 其 早 期 的 五 篇 论 文 《 之 历 史 》 科 域 , 人 、《 学史教篇 》 文化偏至论》 摩罗诗力 说》 破恶声论 》是 、《 、《 、《 探 寻他 思 想 轨 迹 的 重 要 资料 。综观 鲁 迅 的思 想 发 展 ,我 们 可 以看 到其与西方现代主义哲学 的复杂联系 : 第 一 ,鲁 迅 的 “ 在 立人 ” “ 首 , 张个 性 而 尊 精 神 ”的 主 体 论 思 想 和 西 方 现 代 主 义 哲 学 家 们 一 样 是 在 审 视 西 方 现 代 文 明发 展 弊 端 的 背 景 下 形成 的 。 1 世 纪 以来 , 西 方 世 界 在笛 8 卡 尔 的 理 性 主义 和 卢 梭 的启 蒙 主 义 的 影 响下 , 赋 人权 观 念 天 深入人心,理性 、科学、公平、正义、自由等价值观深入社 会历史各个领 域。这些观念 是当时 中国知 识分子追寻 的 目 标 ,构 成 康 有 为 、梁 启 超 等 人 的 社 会 哲 学 基础 。鲁 迅 同五 四 代 人 一 样 承 认 资 本 主 义 民主 制 度 和 自由平 等 原 则 取 代 “ 以 意孤 临万 民 ” 驱 民 纳诸 水 火 ” 的专 制 制 度 具 有进 步性 , ,“ 但 鲁 迅 又 以别 人 的 终 点 为起 点 ,看 到 十 九 世 纪 文 明 之 偏至 , 他看到 “ 明无不根 旧迹而演来,亦以矫往 事而 生偏 至。 文 ” “ 唯客观物质世 界是趋 ,而主观 内面精神,乃舍置不一之 人 省。 ”进而鲁迅认为纠偏的途径就 是 “ 张个人 ” 、熏主观 。因 此他极力推 崇以施谛纳、基尔凯廓 尔、尼采、叔本华为代表 的 “ 新神思宗” 。鲁迅抨击 以众虐独,灭人之 自我的共和体 制, 主张人必须独具我见,不和众嚣 ,这深受个人无政府主 义 先 驱施 谛 纳 的 “ 一 者 ”思 想 的 影 响 ;而 “ 我扬 己而 尊 唯 主 天才 ” ,推崇卓越个 人和雄杰 ,将庸众和天才对立则受尼采 和易 卜 生的影响。鲁迅终其 一生坚持对文化精神的看重、坚 持对 国民性的改造, 这是和这种 影响分不开 的。 以说 , 现 可 “ 代哲学先驱极大 地影 响了鲁迅 的思考 问题的方法:把个人 、 主观性、自由本质 、反叛与选择 置于思考 的中心 ,从而鲁迅 在他批 判思想形成之始 , 就成为一位真正属于资产 阶级世纪
鲁迅与西方表现主义美术
鲁迅与西方表现主义美术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文学创作和思想探索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鲁迅的生活和创作也受到了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其中尤以西方表现主义美术为甚。
本文将探讨鲁迅与西方表现主义美术的交集,分析鲁迅在西方表现主义美术影响下的思想探索和文学创作,并阐述其重要性和影响。
鲁迅生活的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和文化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
西方现代文化思潮的涌入,使得中国文学和艺术出现了新的变化。
西方表现主义美术作为当时的一个重要流派,对鲁迅的创作和生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西方表现主义美术强调个性表达和情感宣泄,这使得鲁迅开始对传统的思想和文化进行反思。
他深入剖析了封建礼教对社会个体的束缚,呼吁人们打破传统的束缚,追求个性和自由。
这种思想探索在鲁迅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如《狂人日记》、《呐喊》等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对个性和自由的追求者。
在文学创作上,鲁迅的作品也受到了西方表现主义美术的影响。
他的文学风格独特,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表达力。
在艺术手法上,鲁迅借鉴了西方表现主义美术的某些元素,如扭曲、变形、夸张等,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在《阿Q正传》中,鲁迅通过夸大阿Q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以及采用讽刺和幽默的手法,成功塑造了一个具有深刻社会批判意味的人物形象。
这种创作手法上的借鉴,使得鲁迅的作品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效果和社会意义。
鲁迅与西方表现主义美术的交集,不仅体现在他对西方现代文化的接受和借鉴上,更体现在他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上。
鲁迅的思想探索和文学创作,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研究中国现代文化和西方表现主义美术的重要课题。
鲁迅在西方表现主义美术影响下所进行的思想探索和文学创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和研究中国现代文化的宝贵视角。
他的作品所蕴含的深刻社会批判意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当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鲁迅已经离世多年,但他的作品和精神仍然在激励着我们不断反思和进取。
从鲁迅对尼采的接纳与疏离看鲁迅对中西文化的态度
从鲁迅对尼采的接纳与疏离看鲁迅对中西文化的态度口河北师范大学屈连胜摘要:鲁迅之所以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巨人。
伟大的思想家.其中的一大原因是他能够辩证地对待中西文化.他在猛烈抨击中国传统文化糟粕的同时。
还能够认真地整理古籍并发掘和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面对西方文化.他绝不盲从.而是批判地吸收。
鲁迅思想是受过尼采深刻影响的.但是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的鲁迅却并没有被尼采盲目地牵着鼻予走。
而是根据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和自身的特定条件与尼采思想进行了有益的对接.寻求两者之间的最佳契舍点,对之进行了合理接纳。
对于尼采思想消极性的一面也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鲁迅这种自觉地文化选择意识对我们当令这个较为浮躁的快餐社会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鲁迅;尼采;接纳;疏离;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批判;选择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文化是晚清以来尤其是“五四”时代知识分子们共同的追求。
鲁迅早在“五四”运动以前就明确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的主张.并初步阐明了接受外来文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鲁迅一生思考的都是心性层面的问题,主张。
尊个性而张精神”,关注人性的健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的。
而作者笔下的林老板算是一个颇为正宗的小商人。
论才干.很有几分,要资产,也说得过去,他理应经得起较为频繁的一定的打击: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当时那种社会环境中却难以立足。
只有如此构思和描写,作者才能尽可能在一个短篇里更深刻更广泛地反映和揭示当时国民党地方当权者的赖取豪夺流氓无赖本质、日本军阀给别国人民造成灾难的普遍性以及社会上的种种弊端,从而使作品形象的意义和价值更大、更深远。
综观作品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可以看出作者在艺术构思上恰当地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
既遵循内容决定形式的原则,又高度发挥了艺术的相对独立性。
说到《林家铺子》结构上环环相扣、严谨而清晰,这可说是由其跌宕起伏的构思派生出来的.二者实为一体;主要表现在书中每一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结及其意自显上。
鲁迅早期文学救国思想形成
鲁迅早期文学救国思想形成鲁迅和周作人兄弟二人,在中国现代文化研究中已经被大家反复论及,这里我们想要研究的是他们早期救国思想的形成以及这一思想呈现的面貌和意义。
因为“救国”这样一个关键词,无论对于他们二人,还是对于现代中国,都是百说不厌的论题,也是有着重要意义的论题。
一人生道路的选择鲁迅与周作人作为同胞兄弟,早期的人生经历是基本一致的,他们出生在同样的家庭,有着基本相同的求学经历,同样在日本接受了西方文学的熏陶,归国后不久从事新文化运动。
二人早年人生道路的选择与中华民族的命运是紧密相关的,这正是他们不断被人们关注,而且不断得到人们称赞的重要原因。
特别是鲁迅,他之所以成为伟大的作家,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视角。
周氏兄弟离开故乡绍兴,“走异路,逃异地”,他们不仅仅是为了“寻求别样的人们”,也是为了寻求“别样的知识”和“别样的人生”。
鲁迅说过,他看惯了故乡人们的脸,决定走出绍兴,即使寻找到了“野兽和魔鬼”,也并不想回头。
因为他已经感觉到,旧式读书人的人生道路是走不通了。
人生的道路上知道应该放弃什么,也就从而知道了应该选择什么。
作为一个破落家庭的后代,他没有选择经商,也没有幻想做“幕友”,放弃了挣钱发财、光宗耀祖的臆想,这不仅是选择了崇高,同时也是选择了明智。
二周走出绍兴,南京时期是追求的开始,他们共同走过了从科学救国到文学救国的过程,特别是鲁迅,还走过了从相信科学救国、军事救国,到相信医学救国,最终执著于文学救国的一个变化过程。
我们说鲁迅是伟人,最重要的证据表现为:他将自己的人生追求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联系为一个整体,也就是爱默生所说的“,谁生活在一个更高的思想境界,我们就把谁看作伟人。
”然而,二周在接受东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上呈现出不同的趋向:鲁迅主要接受了积极入世的儒家文化,并自觉吸纳了西方文化的现实性和批判性;而周作人显然接受了淡然处世的道家文化,并深入到西方文化的内在,感受了风俗人情等文化因子,因此两人后来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鲁迅的教育经历
鲁迅的教育经历
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富裕家庭,早期受私塾教育,后来在私立“慈善学校”和官立“仁和书院”接受了正式的教育。
1902年,鲁迅考入了南洋公学,学习了西方文化和社会科学并开始对社会主义思想产生兴趣。
1904年,鲁迅因反对学校办学管
理不善,退出南洋公学,回到中国继续参加革命活动。
他历经多次转学和退学,最终在日本东京的“第一高等学校”学习医学,于1909年毕业。
鲁迅在此期间广泛接触了中国现代文学和新
文化运动,成为后来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教育经历与思想活动密不可分,为其后来成为一位伟大的作家和社会改革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取今复古别立新宗鲁迅文化偏至论的方法论意义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取今复古,别立新宗———鲁迅《文化偏至论》的方法论意义!程致中(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关键词:文化选择;原则和方法;世界思潮;“复古”倾向摘要:《文化偏至论》非常卓越地提出了一条具有开创性和指导性的文化选择原则,它在研究西方文化发展时,运用了颇为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如历史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审时度势的方法等。
鲁迅对#%世纪工业文明通弊的批评,确实做到了“外之不后于世界之思潮”,他那“非物质,重个人”的文化主张,带有浪漫性和主观片面性。
他对清末一部分新派人物因西方文化渗入而产生的民族虚无主义情绪深为不满,早期文化思想带些“复古”倾向。
所谓“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是对民族文化精神复苏的关注,而不是盲目复古,死抱国粹。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0123$45!"#$%&’(&#)$(*%#-./01234*53678(!"#$%&’()$"*%,+,-,./0/,+10/)!"#$$$,20)13)6(/7)8-5:."10/34)3150)6/1;9:;<:=>;?@;@9<467;A=4794A;@>7BC@<36B;<3@D6=;B<=@7B6E<36:83<;<@7F B@79G6E“=@<:=7478<6<3@>794@7<”9:5+8’&+:."10/34)3150)6/1A:<?E6=D>=B=@C>=H>I;G>79=@><4J@>7B47?<=:9<4J@A=4794A;@6E9:;<:=>;?@;@9F <467’K34;@?<:B G478<3@B@J@;6A C@7<6E<3@D@?<@=79:;<:=@,4<>B6A<?>7>B J>7@BC@<36B6E?94@7<4E49=@?@>=93,:93>?<3@C@<36B6E34?<6=G,6E96C A>=4?67,>7B6E>A A=6A=4><@;G L:B8478<3@?4<:><467,@<9’M NO:7P?9=4<494?C 6E<3@96C C@7E>:;<?6E<3@#%<39@7<:=G47B:?<=4>;94J4;45><4674?=6C>7<49,?:I L@9<4J@>7B67@*?4B@B’.@D>?B4?967<@7<@BD4<3<3@7434;4?C6E<3@7><4679>:?@B I G?6C@A@6A;@P?47<=6B:9<4676E D@?<@=79:;<:=@><<3@@7B6E <3@7)18Q G7>?<G’R3@@>=;G9:;<:=>;<36:83<?3>B<3@<@7B@79G6E=@<:=7478<6<3@>794@7<,<3><4?,A=@?@=J478 <3@?A4=4<6E-347@?@9:;<:=@47<3@@??@79@,A>G4789;6?@><<@7<467<6<3@=@?:=8@79@6E<3@?A4=4<6E<3@7><467I:< 76<6I@G478<3@B69<=47@6E=@<:=7478<6<3@>794@7<I;478B;G’#%$S年,月,鲁迅在《河南》月刊上发表的重要文化批判论文《文化偏至论》,对西方#%世纪工业文明进行了批判性的审视,张扬了以尼采为宗主的个性主义文化思潮,提出了“立人”—“立国”的文化建设纲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早期对西方文化的选择与接受原创:小白-cabbage00内容摘要:鲁迅对西方文化的选择和接受,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
由于生活在近代中国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他目击了中国人民深受民族压迫与封建压迫的痛苦,加上幼年遭受家庭变故,之后奔赴日本学习,看到中国人民的麻木,历经冷暖的鲁迅,开始冷眼看待世界,并积极寻找到以文化来救亡的道路。
在其自身文化选择意识推动下,鲁迅吸纳接收西方文化,并根据自身特点对其加以改造,而不是生搬硬造,创造成为自己的思想,其中包括进化论、立人思想,非物质重精神等。
这些思想继承了一些西方文化,但又异化于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也赋予了它们新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鲁迅;早期思想;选择意识;接受表现一、影响鲁迅早期思想的时代背景中国自1840年被西方列强用船坚炮利打开国门之后,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军事交锋无一胜绩,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被推入了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境地中,许多仁人志士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救亡主张,总括起来则主要有林则徐、魏源首先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以及洋务派提出的“富国强兵”和维新派提出的“君主立宪”以及革命派提出的推翻满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主张。
甲午战争的失败让洋务派的主张彻底破产,中国不但没有走向富强的道路,反而惨败于自己曾经弱小的近邻。
维新派在甲午战争之后乘势崛起,但戊戌变法的失败不但让人看清了中国残酷的现实,也让人们认识到要依靠满清政府来实行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的不切实际。
革命派看到了问题的关键,满清政府由于与广大的汉族人民存在着激烈的民族矛盾,他们不惜通过对帝国主义国家屈膝求和出卖中华民族利益的方式维持自己的腐朽统治,因此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进而促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就必须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但革命派过于注重政治和军事的斗争,对于文化启蒙缺少应有的重视,主要依靠华侨,会党和新军的力量,没有取得下层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支持,这也就为日后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所窃取埋下了祸根。
清末中国的知识分子提出了各式各样的主张,但却并未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中国甚至益加的沉沦衰落。
鲁迅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进行思考的,他认识到,中国不可能通过从器物上学习西方实现救亡,也不可能通过制度上的改变现状,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中国人看到西方国家强大的时候,有没有思考到西方国家为什么会如此的进步,拥有这么强大的军事实力的根源是什么。
西方能够如此强盛,根本的原因不在器物上,而是在观念上,在思想上。
在思想上拥有创造力,才会有创造器物的动力,才能主动的创造财富。
鲁迅认为中国落后就落后在国家的闭关锁国,自诩为天朝上国,没有上进心,观念迂腐陈旧,清政府的腐败只是一个表面的现象,实质的是笼罩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要改变中国的现状,就必须从思想上、从文化上入手为此,中国的出路就要冲破传统,另辟蹊径,向西方学习科学和物质文明,同时也应该注意吸取西方的教训,不能以为“科学万能”,还应警惕从西方传来的“新疫”。
为此,他不断的学习西方文化,并在学习与接受中加以选择、创造,希望通过改变国人的观念来改变中国的现状,从而实现救亡图存。
二、导致鲁迅文化选择的主观因素鲁迅早期对西方文化的选择有时代背景上的原因,也有个人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观因素方面主要有两个部分,一个是童年经历对他的影响,另一个是在外留学经历对他的影响。
(一)童年经历对鲁迅的影响鲁迅出生时,绍兴周家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曾经显赫一时的封建士大夫家庭,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讲究读书。
鲁迅幼年就生长在这样一个家教虽严却不失温和的封建士大夫家庭里。
十三岁时, 祖父因科场案发下狱, 鲁迅兄弟避难下乡, 父亲久病不愈, 随之是长辈的怨恨, 亲友的辱骂, 同族的倾轧, 世人的冷眼。
作为破落户的周家长房长孙, 鲁迅过早过多地承受了世态炎凉的煎熬、摧折和人世变幻莫测。
从那时起鲁迅已经不再有少年人任性的权利, 也不允许他像其他孩子一样随意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的内心世界因家庭的变故而发生根本的改变。
这使他拥有比常人更敏感,更容易捕捉到生活中的细节。
这些家庭变故带来的缺失、不幸、坎坷, 使他很早在饱尝世态炎凉中认识了社会和人性的丑陋和卑劣, 从小便用阴郁、怀疑、憎恶的眼神来看待眼前这个社会的黑暗面, 并形成一种趋于实际的人生态度和明显内向、孤僻又略带偏执的性格, 滋生出愤世之情, 并奠定了鲁迅以揭露为指归, 以警世为追求, “为人生”,“改良这人生”的感情基础和文化选择倾向。
(二)在日本留学期间的经历对鲁迅的影响家族没落,漂泊流连于外地,经历着世间人暖,鲁迅开始冷眼对待这个世界。
后来在21 岁时,即1902 年,拿到清朝政府的奖学金来到日本,之后奔赴在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
在日本学习期间,鲁迅发现日本人都瞧不起中国人。
那时中国人、都留着长辫,日本人经常把中国人的长辫戏称为“猪尾巴”,这刺激了鲁迅的自尊心,但还没有达到愤怒的地步,对他刺激最大的是这两件事情,一是匿名信事件,二是幻灯片事件。
鲁迅在异国感受到了中国被鄙视的处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验证中华民族并不是劣等名族。
在藤野先生的帮助下,鲁迅努力的学习医学,学年试验完毕之后,同学一百余人之中,他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
可是在日本人看来,“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于是他们便对鲁迅的讲义翻检了一通。
当他们发现藤野先生用红笔批改过的那些讲义后,便断定鲁迅“得到先生漏泄的题目”,于是借通告内容隐剌他,写匿名信诬陷他。
这件事使鲁迅深感弱国弱民倍受歧视的悲哀,激发了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斗争精神。
而另一事件,幻灯片事件,又从反面坐实了这种轻蔑。
有一天上课的时候,鲁迅与同学看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的片子,那个中国人被手持钢到的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虽然和日本人一样身强体壮,却个个无动于衷,神情麻木。
看到这种情景,鲁迅被深深刺痛了:拥有西方文明的日本人看不起中国人,在内心深处鲁迅一直对这种蔑视进行着默默地抵抗,但幻灯片上麻木的中国人却坐实了这种轻蔑,他深深地感到作为中国人的悲哀。
他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
他深感中国民众的愚昧、麻木,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的苦痛,很难根治心里的“疾病”,学医只是治标不治本,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根本是要救治人的精神,改变国人观念,唤醒民众觉悟。
正是由于经历了这许多的人情冷暖,面对遭受外国侵略与封建压迫的现实环境,鲁迅展开了他对于救亡图存的思考,加上他自己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质,包括兴趣爱好等,一定程度也影响着他对西方文化的选择和接受。
据许寿裳讲,在弘文学院学习时,鲁迅的书籍中就有拜伦的诗,尼采的传,这正是他幼小兴趣的延伸,以至后来喜欢东欧被压迫民族的小说,专门写文章介绍拜伦、雪莱等摩罗诗人。
留学期间,他学习、掌握了日文、德文等外语,这更有利于他直接接触第一手外文资料,接受外国文化思潮。
这种求知欲,使得鲁迅能冷静对待中西方文化,并对西方文化进行取舍,做出相应的选择与接受。
在这样一些主观因素的推动下,鲁迅早期主要是希望通过文化思想上的变革,思想上的觉悟,来转变国人观念,唤起沉睡的中国人的觉醒。
三、鲁迅的文化选择意识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对着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的知识分子都进行了不同的选择与接受。
如何处理异质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重建民族新文化必须解决的历史课题。
鲁迅认识到,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知识分子有两种错误的心态。
一种是“抱残守闷”的国粹主义者。
他们以中国传统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文化习俗为“至美”之物,竭诚固守,以致“耳新声而疾走”,表现为一种“欧化恐惧”的顽症。
一种是“蔑古尊新”的欧化主义者。
他们“言非同西方之理弗道,事非同西方之术弗行,掊击旧物,唯恐不力”,表现为一种“全盘西化”的痴想。
鲁迅的特异之处在于他以现代人的价位尺度,“审己度人”,“慎施去取”,在理性的批判中进行比较和选择。
他对异邦“新声”的选择比起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表现出更加鲜明的开放意识。
早在《文化偏至论》中, 鲁迅就曾表达了他关于文化比较方法的思想“首在审己,亦必知人,比较既周,爱生自觉”,既要反对“近不知中国之情”,又需反对“远复不察欧美之实”,这样,才能确立新文化的范型“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怎么审己,怎么知人,中西文化的差别在哪?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说道:“平和为物,不见于人间……西方哲士,作此念者不知几何人。
虽自古迄今,绝无此平和之朕,而延颈方来,神驰所慕之仪的,日逐而不舍,要亦人间进化之一因子欤?”与西方不同的是“吾中国爱智之士,独不与西方同,心神所注,辽远在于唐虞,或迳入古初,游于人兽杂居之世;谓其时万祸不作,人安其天,……思永保其故态。
”中国人易安于现状,喜欢追思怀古,缺乏自我的创造精神“上下求索,几无有矣。
第此亦不能为彼徒罪也,人人之心,无不泐二大字曰实利,不获则劳,既获便睡”,鲁迅认为中国缺乏一种积极上进的氛围。
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是以维护封建统治者利益的:“中国之治,理想在不撄,而意异于前说。
有人撄人,或有人得撄者,为帝大禁,其意在保位,使子孙王千万世,无有底止,故性解(Genius)(33)之出,必竭全力死之;有人撄我,或有能撄人者,为民大禁,其意在安生,宁蜷伏堕落而恶进取,故性解之出,亦必竭全力死之。
”这便指出了所有中国人都出现的一个问题: “不争之民,其遭遇战事,常较好争之民多,而畏死之民,其苓落殇亡,亦视强项敢死之民众。
”在鲁迅看来, “唯无校仇故,则宴安日久,琴落以胎,迫锣不来,上征亦辍,使人茶,使人屯,其极为见善而不思式”。
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其特征之一就是压抑人的个性,扼杀人的精神。
在封建权威的压迫下,人们开始变得思维迟钝呆板,麻木而缺乏自由创造精神。
而西方则高度张扬人的个性和精神在实现自我和改造社会中的价值 ,把人视为自由的主宰。
鲁迅对西方先进的理解是“然欧美之强,莫不以是炫天下者,则根柢在人,而此特现象之末,本原深而难见,荣华昭而易识也。
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张个性而张精神。
假不如是,槁丧且不俟夫一世”。
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 , 鲁迅希望中国人正视现实 , 不能“安弱守雌 , 笃于旧习”, 要以西方文化的优长弥补中国文化的缺陷 , 只有不自满的民族 , 才能“争存于天下”。
为此,他在《文化偏至论》中表明了他的文化选择意识:“明哲之士必洞达世界之大势,权衡较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之国中,翕合无间。
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 , 内之仍不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 ,由是转为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