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张晓风之作品语言风格

合集下载

张晓风散文的阅读体会

张晓风散文的阅读体会

张晓风散文的阅读体会作者:张晓雯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31期摘要:张晓风被台湾评论界誉为“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她是一名集戏剧、小说与散文于一体的作家,张晓风以自身独特的女性思维出发,关注人的生存体验与生存状态,在描写上多了一些理性。

张晓风的散文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本文主要针对张晓风散文的创作风格进行分析。

关键词:张晓风;散文;创作风格张晓风是台湾著名的散文作家,早在中学时期就学习了很多她的散文。

在阅读张晓风的散文过程中,字里行间都能体会到她的深邃思想和细腻情感。

通过对张晓风散文的研究,不仅可以探索散文艺术的特征,还能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台湾的当代文学。

笔者本人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深有感触,下面将简要地写几点自己对张晓风散文地阅读体会。

一、风格多变的写作形式在阅读过程中,能明显地感觉到张晓风的写作风格在发生着改变。

其实在台湾,读者就称张晓风为“千面女郎”,甚至连她的丈夫都说张晓风随时都在变,这种变化除了她的写作风格外,还包括做人的态度和对事物的观察等等。

通过对其作品的阅读,可以将张晓风的写作风格分为四种,这四种风格又分别对应着四个时期。

从她的早期作品中看,张晓风凭借着自己特有的敏感心灵去捕捉大自然中的美景,并且还以女性的细腻去品味人生。

在此时期,张晓风的散文富有感情且十分的真率和热烈。

从1966年开始,张晓风的写作风格开始发生变化。

此时期她的写作一方面是以及温柔的语气去描写自己对女儿的爱,另一方面则是用深沉而又简洁的笔墨去描写社会与人性的复杂,以及自己的思乡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晓风的人生阅历逐渐丰富,她的创作领域也在不断地拓展,并且涉及到的层面也越来越广。

所以,张晓风在作品中更多地融入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感悟。

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带有明显的思辨和哲思色彩,其文笔也开始变得老辣。

近年来,张晓风又努力超越自己,将自己的写作风格进行了创新。

此时的作品大多都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感情,并且张晓风经常以自己的口吻和家常话的形式来叙述。

张晓风散文简论 张晓风散文

张晓风散文简论 张晓风散文

《张晓风散文简论张晓风散文》摘要:张晓风是台湾著名的作家,她的散文有一种温暖的情调在其中,弥漫着一种舒适的,沁人心脾的感觉,带给读者温情和快乐,张晓风散文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她散文里所表现的浓郁的思乡之情,发掘生命之美是张晓风散文创作的出发点,对生命的敬重与关注,对生命的充分肯定,是她散文创作的魅力所在张晓风是台湾著名的作家,她的散文有一种温暖的情调在其中,弥漫着一种舒适的,沁人心脾的感觉,带给读者温情和快乐。

张晓风的散文,典雅秀气之中带有对时光流逝、生命短缺的概叹和对世事无常,尘世纷扰的豁达,在她的文字里,有着她对人生的憧憬,信心和执着。

无论世事的变幻,她都以一个淡定的守望者,继续着她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

一、凡俗生活中的乐趣张晓风的散文题材多来源于她对生活的点滴感受和体悟,生活中一件微小的事情她偶尔也会体会出独特的感受。

她以一种平民化的姿态快乐的生活着,也以一种最真实的,最自然的情感表达对世俗的亲近和热爱。

《那夜的烛光》写台风之夜,自己与小女儿的一番平淡的对话,作者不禁想到,孩童的天真与烂漫,是最值得珍惜与回味的。

不管时光与岁月的流逝,那份美好会一直留在母亲的心中。

时光的流逝,有些东西会在不经意间流失,但是,那些曾经的小幸福会一直留在人的心里,反复回味,留恋。

张晓风在享受凡俗生活的同时,也热爱大自然中的天地万物。

她有一种万物平等的广博情怀,崇尚“天人合一”“天地与我并立,万物与我为一”的和谐境界。

她善于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抒发情感,感悟人生。

《行道树》一文中作者写出了行道树的心酸:“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

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这里,张晓风对扎根于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感同身受:行道树离开了森林,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为人类造福,它们是忧愁并快乐着。

所以,只有真正的理解大自然,爱护大自然,才能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张晓风认为,生命的存在是大自然的恩赐。

浅析张晓风散文的诗性美(李雅迪)

浅析张晓风散文的诗性美(李雅迪)

浅析张晓风散文的诗性美内容提要英国的杰出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曾写过这样一句诗:“一粒沙中看世界,一朵野花见天堂”。

台湾女作家张晓风就是这样一位洞察世事的散文家,她突破了以往女作家创作的狭小天地,以敏锐的双眼去发现,以细腻的内心去体察,通过诗性般浪漫而又灵动语言展示出对自然,对人生哲理般的思考。

浓厚的文学底蕴使她的散文散发着浓厚的古典意蕴,而现代文化的浸染又使她的散文处处渗透着现代的睿智与洞察。

她的散文大都不拘于格式,以细微处入手,通过天马行空般的联想与想象,将诗化般的语言与节奏运用于散文创作。

本文试图从其散文主题意蕴,语言特色,与色彩糅合的角度来赏析其散文的诗性美。

序言在台湾地区乃至中国文坛,张晓风都无疑是一位令人瞩目的散文大家。

她的文风灵巧多变,时而柔肠千曲,时而昂扬洒脱。

余光中曾称她为“亦豪亦秀,腕挟风雷的淋漓之笔。

”张晓风的散文的取材新颖独特,突破传统思维的定势,以小见大,以一种发自生命本体的呼唤,常令读者醺然若醉,其所流露的智慧与灵性跨越时空,给人以恒久的震撼。

她不仅仅追求散文的文学美,更是追求散文的艺术美,达到极大的审美情趣,给予读者无穷的想象与思索。

一、大胆联想,诗化主题张晓风的散文往往以自己的生活的细微之处为着笔点,透过一双透视平凡的慧眼,探索一些关于生命的意义,以及真,善,美的主题。

作者淡化叙事背景,以高度诗化地语言文字,如叩问心灵一般,奏响了一曲曲令人感悟的生命之歌。

在《行道树》一文中,作者的视点非常独特。

从生活中日日可见,却总被忽略的行道树入手,引发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全文以行道树的口吻,开篇便引起读者的兴趣与思考。

“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工业城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我们不禁感慨,是啊,它们是大地的孩子,应该在森林中吸着露水,迎接着第一缕阳光的到来。

然而命运却毫不留情的将它们带到乌烟瘴气的工业区,装饰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煤烟,制造的是不被珍惜的清新。

张晓风 描容解析

张晓风 描容解析

张晓风描容解析
《描容》是张晓风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描写一个小女孩为母亲描容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文章的开头通过对小女孩的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出小女孩对母亲的爱和关心。

接着,作者通过对母亲容貌的描写,展现了母亲的美丽和温柔。

在描写过程中,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通过对母亲的感激之情的表达,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同时,作者也通过对小女孩的描容过程的描写,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和敬意。

总的来说,《描容》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通过对母亲容貌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爱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张晓风《母亲的羽衣》艺术特色

张晓风《母亲的羽衣》艺术特色

张晓风《母亲的羽衣》艺术特色
张晓风的散文《母亲的羽衣》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比手法:文章通过对比母亲的两个时代,即母亲的少女时代和母亲成为母亲的时代,来讴歌神圣而伟大的母爱。

这种对比手法使得母亲的形象更加鲜明,同时也突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意象运用:文章通过“羽衣”的意象,以想象与现实的不同方式,展现了母亲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眷恋,同时也反映了母亲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美好。

这种意象的运用,使得文章的主题更加突出,也更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结构特点:文章的结构特点是穿插并对比“母亲”的两个时代,这种结构安排使得文章的层次分明,内容丰富,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综上所述,张晓风的《母亲的羽衣》通过对比、意象运用和结构特点的艺术手法,成功地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神圣,同时也提示天下所有为子女者珍爱母亲深藏在心底的“羽衣”。

张晓风散文艺术特征之我见

张晓风散文艺术特征之我见

现当代文学张晓风散文艺术特征之我见王蕾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摘要:张晓风散文的妙词丽句、幽默通脱、刚柔相济、情理兼备、中西合璧,构成中国当代散文的一大景观,作为台湾第三代散文家的代表者,张晓风的散文在很多方面可以展开研究,本文主要阐释她的散文在文辞、文风、文意、文法上的特点。

关键词:张晓风;散文;特征一、文辞:妙词丽句、异彩纷呈文辞是散文最能给人以直观美感的首要因素,它几乎在先天上决定了一篇散文的趣味甚至境界的高低。

张晓风的散文,以其独特的语体美,为中国散文的发展输送了新鲜的血液。

(一)陌生化“陌生化”是指打破读者知觉的麻木状态和惰性,使读者和熟悉的事物间造成一种间隔,引起读者的震惊和思考。

(1)使动用法:张晓风散文中的形容词动用很新颖别致。

如“典型的台湾乡间的景色,秧针绿在水田里,鹭鸶白在田埂上……”(《中庭兰桂》)“绿”和“白”活用为动词。

(2)动词妙用。

“满山的牵牛藤起伏,紫色的小浪花一直冲击到我的窗前才猛然收势。

”(《秋天·秋天》)其中,“冲击”、“猛然收势”等动词,都能以动写静,造成很强的气势。

(二)双声叠韵叠词的选用起着舒缓节奏的作用,也使文章显得回环往复、回肠荡气。

如“每次站在杜鹃花前,心中亦惨亦烈,想起泣血的故事,但觉得满满一丛树上都是生生死死的牵绊。

”(《杜鹃之笺注》)(三)比喻新奇比喻在张晓风散文中构成了一道道绚丽多姿、奇异亮丽的风景,读之令人留连忘返。

在《杜鹃之笺注》中,她这样写道:“杜鹃这种花竟是愈老愈精神,非常像‘知识’,是一种历久不凋的容颜。

”用“知识”来比喻“杜鹃花的愈老愈精神”,真是玉想琼思,奇崛天外。

除描写自然外,她的比喻也时常传达一种心情。

“我常常觉得自己的浮躁和浅薄就像‘夏日之日’常常使人厌恶、回避。

于是深心之中,总不免暗暗地向往着一个境界—‘冬日之日’。

那是光明的,却毫不刺眼;是暖热的,却不致灼人。

”(《画晴》)二、文风:幽默通脱、刚柔相济(一)幽默通脱晓风在《恋爱盛业式微史》中写道“自从有聪明人发明了空气调节,弄得日子四季如春之后,我们便只有如春而没有春了,正好像如夫人不是夫人,如春也不是春,而且如夫人一来,夫人就跑了,如春一来,春也就跑了。

张晓风散文概括

张晓风散文概括

张晓风散文概括
张晓风是中国台湾著名散文家,其散文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主题和特点:
1. 自然与生命:张晓风的散文常常以自然为背景,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2. 生活与情感:张晓风的散文也关注生活中的琐事和情感,通过对生活的细微观察,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3. 文化与历史:张晓风的散文还涉及文化和历史方面的内容,通过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阐述,表现出对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重视。

4. 语言优美:张晓风的散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和感染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语言表达,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感动。

张晓风、沈石溪、冯骥才写作特色

张晓风、沈石溪、冯骥才写作特色

冯骥才,男,汉族,浙江宁波人,祖籍浙江慈溪, 1942年生于天津,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 民间艺术工作者,著名民间文艺家。曾经任天津市文联 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 《俗世奇人》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创作的同名小说集。全 书由19个短篇小说连缀构成, 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带有“三言两拍”笔意, 作品的风格也接近古典传奇色彩,取话本文学旨趣。书 中所讲之事,又多以清末民初天津市井生活为背景,每 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 津门的民间传说,人物之奇特闻所未闻,故事之精妙叹 为观止。
全书所收作品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散 点论述,探寻文化;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他从史学家和文人 的角度出发,深刻探究社会问题,挖掘文人人格、观察文化走 向、透析社会现象。他凭借着超凡的艺术表现力,寄情于山水 风物,深刻的揭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人生的真谛和文 化灵魂孜孜以求的探索。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 省余姚县桥头镇(今余秋雨属慈溪市),国际著名文化史学者、 文学家、散文家、作家、中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现任中国 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院长、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 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剧协副主席、青歌赛评委。2006 年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其文化散文集,在二十世 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大陆最畅销书籍中占据了非 常重要的地位,在台湾香港等地也有很大影响。海内外读者高 度评价他集“深度研究、亲历考察、有效传播”于一身,以整 整二十年的不懈努力,为守护和解读中国文化作出了先于他人 的杰出贡献。文化散文
二、理达——学者散文的智性挥洒 1、对人生、生命价值的思索 2、对世界外物的独特感悟 3、对古今中外典籍的广泛涉猎与新颖论说
三、语美——仪态万方的诗性语言

张晓风经典散文点评

张晓风经典散文点评

张晓风经典散文点评张晓风经典散文点评张晓风经典散文点评篇1《春之怀古》(一) 意蕴分析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诗性散文。

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对美丽自然的关爱赞赏和对现代文明侵袭践踏自然的痛惜和谴责。

自然界的春是那么的风姿绰约,生机勃勃,充满了诗情画意。

不管是冰消雪融,流泉淙淙,雷响雨落,还是桃花烂漫,柳絮飞扬,百鸟欢唱……,在一个痴爱钟情于大自然、热情讴歌自然之美的女作家心目中,都是极有灵性、有情趣、引人遐思,悦人耳目心神的享受。

春天的音容笑貌,深深烙印在她心灵的诗笺上,以至她执拗地坚信“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

她怀着对自然的那一片深情厚爱,如痴如醉地欣赏着自然之美,讴歌着自然之美。

然而,现代文明那强悍的手脚无情地伸向了大自然,践踏着大自然。

烟囱林立,环境恶化,如诗如画的春天消逝了,那一份动人的美正离我们远去。

作者为此黯然神伤,满怀惆怅。

她不肯相信无情的现实,坚信春天仍在,要“穿过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去走访久违的春天。

那是一种执着的追寻,更是一种委婉的谴责,深切的怀念。

女作家以优美深情的笔触,给我们描画出一尘不染时大自然的娇容丽姿,诗意地揭示:现代文明造成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环境正在不断恶化,许多美景远离人间,一去不返。

爱美的人们只有感伤地追忆凭吊往昔了。

“春之怀古”,流露的是深深的叹惋吧?(二) 艺术点评这是一篇名副其实的“美”文。

美在何处?首先,是丰富奇特的想像。

这是张晓风散文的一大特点。

她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纯真的情感去把握和捕捉大自然的美,在轻风流水、花鸟草虫之间驰骋想像,营造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意境。

伴随着对大自然的赞美,她展开了丰富奇特而又自然贴切的想像,把景物人格化,再不着痕迹地设成譬喻,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如春回大地,冰消雪融,流水淙淙,她想像成白雪忍俊不禁,出声朗笑,一路欢歌;春雷响,春雨落,她想像成鲁莽的男孩无心惹祸,逗哭了柔弱娇气多愁善感的女孩;布谷催春,满城杜鹃花开,红艳似火,她想像是被顽皮的鸟儿斗急了,面红耳赤;清风徐来,柳絮飞扬,她想像是柳树满腹才思,在吟诵无人能懂的诗句;桃红柳绿,春意盎然,她想像是春天率领精锐的部队在冲锋陷阵,攻城略地;更妙的是,春鸟在蓝天上飞翔、啁啾,她想像是数学家在丈量空间、核算数据;蝴蝶穿行花丛,蜜蜂采花酿蜜,又想象它们是在给花儿点数、编册;清风拂过树梢,檐前风铃叮咚作响,则是人的纵宠、记忆、垂询……这些想像奇妙无比,把美丽如画的春天写活了,给读者以强烈的美感享受。

文理自然态横生——论张晓风散文的辞意美

文理自然态横生——论张晓风散文的辞意美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体谓结构是体词或体词性成分作谓语的主谓结构,也是现代汉语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法结构,我们记作X·NP。

全面研究X·NP对于我们学习,掌握和传授现代汉语语法知识都有重要意义。

但到目前为止,已有的研究成果仍然不够全面和系统。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它进行更为全面的考察。

体谓结构是一种特殊的主谓结构。

一方面,它具备主谓结构的“万能”性;另一方面,它在成句时又受到各种限制。

而这又是由它的句法特征和句法性质所决定的。

传统上认为X·NP只有一种语义搭配类型。

我们从分别考察X和NP的语义类型入手,应用理论计算与实例验证相结合的方法,从而最终得出它所有的语义搭配类型。

此外,我们还对NP的语义特征作了概括。

多数体谓结构属于主位-述位的话语结构。

从表述类型、语气、语体等不同的角度,可以将体谓结构分为不同的语用类别。

它具有指称-陈述功能、信息功能、篇章功能等语用功能。

关键词:体词谓语;句法限制;语义类型;话语结构I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Substantival-predicated structure is a ubiquitous structure in modern Chinese with nominal words or components acting as its predicate, which is formalized as X·NP.Substantival-predicated structure is, in nature, a branch of subject-predicate structure with distinct characterizes. For one thing, it is featured by the universal characters of subject-predicate structure, for another, it is limited in terms of forming a sentence. All of these is determined by the features and nature of its syntax.Traditionally, there is only one semantic allocation type admitted in X·NP. Using the method of theoretical evalu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with illustration, however, this paper inspects respectively the syntactic types of X and NP, and hence all the semantic types.Most of the substantival-predicated structures belong to the pragmatic structure of topic theme-rheme. Substantival-predicated structure can be classified into different pragmatic categories from the aspects of such as expression type, mood and style and is featured by the reference-statement function, information function, text function and so on.Key words:substantival-predicated structure;restrictive conditions;semantic types;discourses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红豆草的现代诗

红豆草的现代诗

红豆草的现代诗摘要:1.红豆草的现代诗概述2.红豆草的现代诗特点3.代表作品及分析4.红豆草现代诗的影响与价值正文:红豆草的现代诗概述红豆草,原名张晓风,是我国当代著名女诗人。

她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脱俗、婉约柔美著称,被誉为“诗坛上的翠鸟”。

红豆草的现代诗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她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独特的审美情趣,还反映了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精神风貌。

红豆草的现代诗特点1.独特的意象表达红豆草的诗歌作品善于运用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作为意象,通过对这些意象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的情感与思想。

例如,《春天的故事》中提到的“绿柳”、“桃花”等,以及《夜幕下的哈尔滨》中的“灯影”、“街角”等,都为她的诗歌赋予了鲜明的形象特征。

2.优美的语言风格红豆草的诗歌语言清新优美,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她的诗句简练、优雅,字里行间充满诗意。

如《再别康桥》中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以及《夜泊牛渚怀古》中的“牛渚西江夜泊船,客行青溪路几千”,都体现了红豆草诗歌语言的美感。

3.深刻的人生哲理红豆草的诗歌作品中,常常融入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导读者进行思考。

如《无题》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以及《夜泊牛渚怀古》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都传达出诗人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代表作品及分析1.《再别康桥》这首诗是红豆草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诗人对康桥美景、青春时光的留恋和依依惜别之情。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成功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

2.《无题》这首诗以“人生若只如初见”开头,揭示了人们在感情生活中的感慨。

诗中通过对比初见时的美好与后来的失望,传达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红豆草现代诗的影响与价值红豆草的现代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她的作品不仅影响了一代人的审美观念,还激发了众多诗人的创作热情。

秀中慧——浅析张晓风散文之“秀”

秀中慧——浅析张晓风散文之“秀”

秀中慧——浅析张晓风散文之“秀”摘要:张晓风是二十世纪台湾散文界不可多得的一位作家,一位很能感受、体味并捕捉生活中点滴灵动的散文大家。

其文章秀雅爽洁而细腻,但玲珑剃透中除了充满诗情画意,也蕴涵着发人深思的睿智,也即它们于“秀”中也常含“慧”。

其温婉秀雅的背后一样充满了思索。

关键词:张晓风;散文;秀;惠早在1963年余光中便发表了倡导“散文革命”的纲领性文献《剪掉散文的辫子》。

其中援“现代诗”之例提出“现代散文”的概念,称这是“讲究弹性、密度、质料的一种革新散文”。

由此出发,他对当时散文界流行的所谓“学者的散文”、“花花公子的散文”、“浣衣妇的散文”等逐一加以分析与抨击,并对其“现代散文”的内涵作了充分阐述。

由于他更主要的是以诗闻名,故其散文始终被置于诗歌的耀眼光环之下。

但事实上,他所身体力行的一系列散文亦是颇为成功的。

而张晓风则恰是其“现代散文”理论的又一实践者。

张晓风是二十世纪台湾散文界不可多得的一位作家。

从《地毯的那一端》到《愁乡石》再到《步下红毯之后》,其间虽无明显的分段,但她散文题材的不断拓宽、容量的不断丰厚以及视野的日益开阔却是十分清晰的。

其文细腻幽雅的阴柔之美几乎贯穿了创作的始终,而那阳刚之美则随着她思想的深入而日益笃厚。

于是,其风格也就不能做简单定性。

但余光中先生对其“亦秀亦豪”之评赞却是十分中肯的。

(1)综观她的创作,基本就是一个从对自然的感恩到对故乡明月的相思再到对生命价值的沉思之“反馈圈”。

(2)随着它的不断扩大,生性纤柔的她也日益“男人味”了起来。

大丈夫最贵能屈能伸,而张晓风的散文则贵在“扬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

(3)且不谈她那指涉尘世的“豪气”之作,单看她作为一个女人味十足的女人时之小文,也是可以从其“秀”中窥见一些与众不同之处的。

这些小文多为她对自然、人情与生命的感喟之作,有些还近似闺秀散文的取材,但与之不同的是,她常能于琐屑平凡中言他人所不能言,并且勇于突破他人狭隘的田地,这是如张秀亚、林海音等囿于闺秀天地者难以企及的。

最新读《张晓风散文》有感500字优秀范文5篇精选

最新读《张晓风散文》有感500字优秀范文5篇精选

读张晓风散文有感范文一飒爽的秋风徐徐吹来,金黄的落叶翩翩起舞,在这如诗如画的秋天,我读了一本同样如诗如画的书,那就是张晓风散文。

张晓风的语言清新隽永,善于从小事中写出深刻的哲理,瑕就是这样一篇发人深思,引人联想的好文章。

文中她回忆自己曾买来一串很廉价但有瑕疵的项链,手中这串项链引发作者的思绪,转而用精炼的文字准确而详尽地道出了对“瑕〞的理解。

生活中,能把自身的瑕疵像这串项链般坦然相呈的人不多,人们往往是不遗余力地精心掩饰自己的缺点和缺乏,而如果我们正视自己的这些瑕疵并坦然接受,这些瑕疵也就不算什么瑕疵了。

因为只有认识到缺点才可能加以改正,你越是去掩盖,它就越明显。

一个人之所以可爱,正是因为他能看到自己的缺点而不遮不掩。

完美是难以冀求的,但在“完美〞和“可爱〞之间,人们更喜欢后者。

完美到极致就丧失了个性,变得千篇一律,而所谓的“瑕疵〞却可以表达出你的特性。

谁能没有一点小瑕疵呢正是这些小瑕疵装点了我们的生活。

朋友之间如果不知道对方小小的缺点并以此打趣,友谊也许会黯淡许多。

豹的皮毛上有大大小小的斑点,谁说它的毛皮不漂亮溪水浸着泥沙、石块,谁说它的水质不纯洁昙花开放转瞬即逝,谁说它的姿态不美丽太阳外表有黑子,谁说它的光辉不耀眼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有瑕疵,既然完美是难以冀求的,那么,就让我们直面瑕疵,直面人生吧!读张晓风散文有感范文二“生命中的好东西往往如此,极廉价又极耐用。

〞“我喜欢相信他的话,我喜欢想象和他一同跨入永恒。

〞“我喜欢活着,生命是如此充满了愉悦。

〞“树在。

山在。

大地在。

岁月在。

我在。

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张晓风说。

我看过许多散文,但晓风的文字却深深震撼着我。

她的感情细腻而纯洁,世间万物在她眼里,永远都是美好的;她的爱是一种执着与坚毅的爱;她的同情是一种无私与绵远的同情;她的力量是一种收敛自如的光辉。

感谢她的纯朴与干净,净化着这混沌的世界及污浊的人心。

有人拥有权力,有人拥有学识,有人拥有钱财,有人拥有快乐。

张晓风散文集读后感

张晓风散文集读后感

张晓风散文集读后感
张晓风是当代中国知名作家,其散文集《风的语言》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深受读者喜爱。

在读完这本散文集后,我深深地被其中的文字所打动,感悟颇深。

首先,张晓风的散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文字流畅优美,行文简洁明快,却又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他善于用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将风的轻盈、风的温柔、风的狂放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他笔下,风不再只是自然界的一种存在,而是一种情感、一种心灵的寄托。

读他的文字,就仿佛置身于一片风的海洋中,感受着风的吹拂,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其次,张晓风的散文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价值。

他在文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感悟,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伟大和世界的奇妙。

他的文字深情而真挚,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最后,张晓风的散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在他的文字中,我看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也看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
对世界的热爱。

他的文字让我明白了生活的真谛,让我懂得了珍惜眼前的一切,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

在读完他的散文后,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自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总之,张晓风的散文集《风的语言》是一本充满了诗意和哲理的作品,它的文字优美而深刻,让人在阅读中得到了心灵的洗礼和启迪。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被其中的文字所打动,感悟颇深。

我相信,这本书将会成为我心灵的指南针,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张晓风写的柳读后感

张晓风写的柳读后感

张晓风写的柳读后感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张晓风的《柳》的主要内容
2.对《柳》的读后感想
3.对张晓风的文学风格的评价
正文
张晓风的《柳》是一篇描绘春天景色的优美散文。

作者通过对柳树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读完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文章中,张晓风将柳树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他写道:“柳树,是春天的使者。

当大地还在沉睡时,它就悄悄地发芽了,然后,慢慢地抽出嫩绿的枝条,向人们宣告春天的到来。

”这段文字,生动形象,让人仿佛看到了柳树在春天的阳光下,轻轻摇曳的美景。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深地被张晓风的文字魅力所吸引。

他对柳树的描绘,不仅仅是在描述一种植物,更是在表达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通过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也明白了生活就应该像柳树一样,顽强而不失柔美。

张晓风的文学风格独特,他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并能以诗意的语言描绘出来。

他的文字,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丰富的情感表达。

读他的文章,就像是在欣赏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心旷神怡。

总的来说,张晓风的《柳》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更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

第1页共1页。

张晓风散文语言风格的转变及其影响因素

张晓风散文语言风格的转变及其影响因素

张晓风散文语言风格的转变及其影响因素Lin Jiahai【摘要】张晓风作为当代著名作家,以散文成就瞩目文坛.本文主要对其散文语言进行剖析,运用汉语风格学、修辞学以及文艺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从作品的遣词、造句、设格等角度探析张晓风散文的语言风格及其具体表现,并加以总结.张晓风散文以1966年为界限,主要形成了前后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柔婉繁丰与亦秀亦豪.最后剖析其散文语言风格转变的影响因素.【期刊名称】《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9(013)002【总页数】6页(P35-40)【关键词】语言风格;柔婉繁丰;亦秀亦豪;转变;影响因素【作者】Lin Jiahai【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5张晓风在当代台湾文坛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她在散文、戏剧和小说等文学领域均有涉足,但散文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

1997年台湾文学评论界将她推为“当代十大散文作家之一”,并曾这样称赞她的散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

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

她的散文作品颇为丰富,同时语言风格富于变化。

台湾文学评论界亦将她称为“千面女郎”,她的丈夫林治平也曾这样说过:“她随时都是新的,随时都在变,她写作的风格在变,她做人的态度在变,她对事物的观察在变,她越变越新,越变越成熟。

”[1]可以说,随着张晓风所处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个人生活阅历的增加,她的散文风格也随之发生变化,并走向成熟。

细观她的散文,语言有时古典庄重,有时时尚幽默,有时蕴藉内敛,有时飞扬奔放,但总的来说柔婉繁丰和亦秀亦豪是她前后两个时期的主要风格。

前期,她主要以描写自然和赞美亲情为母题,作品包括《地毯的那一端》《魔季》《到山中去》等。

这一时期她的散文无论在篇章的组织、句式的安排,还是在词语的选配和辞格的运用上都呈现出柔婉繁丰的语言风格。

1966年后作为后期,这一年她在《十月的阳光》一文中写到:“我忽然明白,写《地毯的那一端》的时代远了,我知道我更该写的是什么,闺阁是美丽的,但我有更重的剑要佩,更长的路要走”。

诗意之美与语言之美——读张晓风散文《一个女人的爱情观》1

诗意之美与语言之美——读张晓风散文《一个女人的爱情观》1

诗意之美与语⾔之美——读张晓风散⽂《⼀个⼥⼈的爱情观》1⼀个⼥⼈的爱情观——张晓风 1忽然发现⾃⼰的爱情观很⼟⽓,忍不住笑了起来。

对我⽽⾔,爱⼀个⼈就是满⼼满意要跟他⼀起“过⽇⼦”,天地鸿蒙荒凉,我们不能妄想把⾃⼰扩充为六合⼋⽅的空间,只希望彼此的⽕烬把属于两⼈的⼀世时间填满。

客居岁⽉,暮⾊⾥归来,看见有⼈当街亲热,竟也视若⽆睹,但每看到⼀对⼈⼿牵⼿提着⼀把青菜⼀条鱼从菜场⾛出来,⼀颗⼼就忍不住恻恻地痛了起来,⼀蔬⼀饭⾥的天长地久原是如此味永难⾔啊!相拥的那⼀对也许今晚就分⼿,但⼀⿍⼀镬⾥却有其朝朝暮暮的恩情啊!爱⼀个⼈原来就只是在冰箱⾥为他留⼀只苹果,并且等他归来。

爱⼀个⼈就是在寒冷的夜⾥不断在他杯⼦⾥斟上刚沸的热⽔。

爱⼀个⼈就是喜欢两⼈⼀起收尽桌上的残肴,并且听他在⽔槽⾥刷碗的⾳乐——事后再偷偷地把他不曾洗⼲净的地⽅重洗⼀遍。

爱⼀个⼈就有权利霸道地说:“不要穿那件⾐服,难看死了。

穿这件,这是我新给你买的。

”爱⼀个⼈就是⼀本正经地催他去⼯作,却⼜忍不住躲在他⾝后想捣⼏次⼩⼩的蛋。

爱⼀个⼈就是在拨通电话时忽然不知道要说什么,才知道原来只是想听听那熟悉的声⾳,原来真正想拨通的,只是⾃⼰⼼底的⼀根弦。

爱⼀个⼈就是把他的信藏在⽪包⾥,⼀⽇拿出来看⼏回、哭⼏回、痴想⼏回。

爱⼀个⼈就是在他迟归时想上⼀千种坏可能,在想象中经历万般劫难,发誓等他回来要好好罚他,⼀旦见⾯却⼜什么都忘了。

爱⼀个⼈就是在众⼈暗骂:“讨厌!谁在咳嗽!”你却急道:“唉,唉,他这⼈就是记性坏啊,我该买⼀瓶川贝批杷膏放在他的背包⾥的!”爱⼀个⼈就是上⼀刻钟想把美丽的恋情像冬季的松⿏秘藏坚果⼀般,将之⼀⼀放在最隐秘最安妥的树洞⾥,下⼀刻钟却⼜想告诉全世界这骄傲⾃豪的消息。

爱⼀个⼈就是在他的头衔、地位、学历、经历、善⾏、劣迹之外,看出真正的他不过是个孩⼦——好孩⼦或坏孩⼦——所以疼了他。

也因,爱⼀个⼈就是喜欢听他⼉时的故事,喜欢听他有⼏次⼤难不死,听他如何淘⽓惹厌,怎样善于玩弹珠或打“⽔漂漂”,爱⼀个⼈就是忍不住替他记住了许多往事。

论张晓风散文语言的古典特色

论张晓风散文语言的古典特色

论张晓风散文语言的古典特色张晓风是台湾女作家,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

有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

”我喜欢活着,生命是如此地充满了愉悦。

我讨厌冬天的阳光,在迷茫的晨雾中进行。

我讨厌那份宁静淡远,我讨厌那没嬉笑的光和热,而当中午,八十操场贫坐着晒太阳的人,那种完整而淳朴的意象总深深地敬佩着我的心。

我喜欢在春风中踏过窄窄的山径,草毒像精致的红灯笼,一路殷勤的张结着。

我喜欢抬头看树梢尖尖的小芽儿,极嫩的黄绿色中透着一派天真的粉红——它好像准备着要奉献什么,要展示什么。

那柔弱而又生意盎然的风度,常在无言中教导我一些最美丽的真理。

我讨厌看看一块平平整整、油油亮亮的秧田。

那细小的禾苗科多地排在一起,似的一张多绒的毯子,就是集许多翠禽的羽毛编织的,它总是唤起我想要在上面蹲一蹲的性欲。

我喜欢夏日的永昼,我喜欢在多风的黄昏独坐在傍山的阳台上。

小山谷里的稻浪推涌,美好的稻香翻腾着。

慢慢地,绚丽的云霞被浣净了,柔和的晚星遂一一就位。

我喜欢观赏这样的布景,我喜欢坐在那舒服的包厢里。

我讨厌看看满山芦苇,在秋风里凄然地白着。

在山坡上,在水边上,美得那样悲凉。

那次,刘说我他在梦里得了一句诗:“雾树芦花连江黑。

”意境就是美极了,平仄却很拗口。

想要组合成一首绝句,却又不忍心改为它。

想要正威古风,又痛再也吟不出相当的句子。

至今那还只是一句诗,一种美而边缘化的意境。

我也喜欢梦,喜欢梦里奇异的享受。

我总是梦见自己能飞,能跃过山丘和小河。

我总是梦见奇异的色彩和悦人的形象。

我梦见棕色的骏马,发亮的鬣毛在风中飞扬。

我梦见成群的野雁,在河滩的丛草中歇宿。

我梦见荷花海,完全没有边际,远远在炫耀着模糊的香红-一这些,都是我平日不曾见过的。

最不能忘记那次梦见在一座紫色的山峦前看日出——它原来必定不是紫色的,只是翠岚映着初升的红日,遂在梦中幻出那样奇特的山景。

我当然同样在现实生活里讨厌山,我办公室的长窗就是面山而上开的。

张晓风经典散文十篇

张晓风经典散文十篇

张晓风经典散文十篇范文一:大家好,我是一名学生。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张晓风的十篇经典散文的理解和感受。

首先,张晓风的散文风格深受我喜爱。

他通常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的从别的角度切入社会实际问题,并用他的生活经验来表达。

例如,我很喜欢他的《高尔夫球课》这篇文章。

他通过众多生活细节,讲述了自己作为一个职业人士需要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应对压力,让我们深刻理解到态度决定一切的道理。

其次,张晓风的文章大多数以自身经历、人情味的题材为主。

这给了我们一个亲近他的机会,并且帮助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他的文章给我们展现出了人生的不同阶段,孕育着众多的人生智慧。

例如,《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和《初夜》这两篇文章。

他从父亲和年轻时期的他的角度,让我们窥见到了他的人生轨迹,并引导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方向。

最后,我认为张晓风的文章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

他作为一位资深记者,他对社会、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有自己的看法,并能发现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城与市:中国城市的治理之道》和《童话:一种治愈生命的方式》这两篇文章,就是他对城市治理和儿童文化状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总之,张晓风的十篇经典散文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让我们在学生时代就拥有了更宽广的视野和人生观。

我们可以从他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并更好地理解和面对我们的人生。

范文二:大家好,我是一名学生。

今天我要分享我对张晓风十篇经典散文的一些感受。

在我看来,张晓风的文字清新简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人性与情感,以小见大。

首先,他的文章非常具有感染力。

例如,我非常喜欢他的《一个乡镇的诗与远望》这篇文章。

他用生动、详细的描绘,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教师的真正生活和使命。

他的自我牺牲、尽职尽责、孜孜不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乡镇教师的艰辛和伟大。

其次,他的文章很有思想性和深度。

无论是对外的社会现实,还是对内的人性探讨,他都能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例如,《脱贫之路的回望与展望》和《亲情的延续》这两篇文章都涵盖了对贫困地区和家庭问题的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张晓风之作品语言风格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专业:08对外汉语1班学生:赵子钰
关键词:张晓风散文语言古典现代诗意
摘要: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散文之所以能保持长久的魅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她兼备精深的古典文学造诣和广博的西方艺术素养。

佩服张晓风,不仅为她的才思所折服,更为她金戈铁马似的豪爽所倾倒。

佩服她对人和自然的高贵平等的认同。

张晓风笔下的阳光是一片和谐温柔的笑意,她笔下的清风是一阵灵性的飘动,她笔下的流水是一脉灵动的智慧,她笔下的青山是一种雅而不涩的哲思.............一切都是那样的浑然天成,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淡而有分量!
散文,有时真的只要有一份心情,一舒卷,就成文。

但,现在文坛上的作家,大多数是在小说或诗歌上有了一定的成就之后,才去写散文。

读散文,像是在跟着作者过日子,日子的色彩就是作者的悲喜。

一个作家,一生几乎就写散文,那她肯定成“精”。

我在此岸,泅渡散文的彼岸。

途中,我不断退缩,或藏在尘世的背面,或在别的文体里高歌。

只是,在心平气和,平淡的日子里,还是选择散文。

她-----张晓风,在那座结满乡愁的岛上,用文字,将“散文”打扮地漂漂亮亮。

她说:“散文是一种透明如水晶的文体,你自己无所遁形,至今仍不知如何面对把我读得清清楚楚的读者。


一、诗的联想与感应。

作为一个至情至性的作家,她说过,她不是书写分行押韵那种职业意义上的诗人,而是以诗为事业,以追求和创造诗意为人生终极目的意义上的诗人。

她的散文洋溢着浓郁的诗情和诗意。

她的许多作品实际上是一首具有鲜明的意象、浓烈的感情和动人的旋律的散文诗。

张晓风常常采用诗歌那种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情感,她的散文也因此通篇涌动着强烈的感情激流,从她的散文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诗一般的情怀和语言所带来的审美愉悦。

张晓风将诗的想象逻辑和诗的情感结构运用于散文创作。

她挥动着诗笔写了大量的诗性散文。

她的许多散文,有明显的诗化倾向,淡化对日常生活过程的记述,代之以阐释自然,解读社会人生的奇思玄想和瀑布流泻般的感情抒发。

有些散文则注重通过对自然景物,作者心理感受的描写以形成作品的诗意情调。

如《地篇》,全文描写了各种各样与地有关的东西和事情,他们都有着可爱的名字和有趣的故事。

我们从文章中感受到大自然生命的勃勃生机和大自然的美好。

她在《玉想》里,她把陪葬的玉琀蝉想象成一只来过世间的蝉。

在秋日死去,在夏日复活,希望那些死去的人能够有重生的机会
诗的构思离不开想象和联想。

张晓风基于对生活的独特感受,驾起感情的马车,张开想象的翅膀,在散文王国里纵横驰骋。

她的散文想象大胆而新奇别致,天上地下万事万物都可信手拈来,在清风明月、山松野草之间驰骋想象,营造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意境,令人耳目一新。

不着痕迹的比喻在散文中俯拾即是。

张晓风在散文中还借鉴诗歌的表现形式。

她的许多散文是用诗一样的结构组合而成的。

如《一个女人的爱情观》全文几乎都是由一种句式写成,反复吟诵爱一个人就是怎样怎样。

这种跳动的节奏,一咏三叹的旋律,分明就是诗。

二、诗的语言与节奏。

丰富的历史知识,精深的古典文学造诣,以及广博的西方艺术素养,使张晓风的散文艺术殿堂建筑在坚实的中西文化交融的基础上。

她的散文自由活泼,挥洒自如,文字意象繁复,节奏感强,语言复沓跳跃,具有音乐美和意境美。

她极力注重语言的加工提炼,善于将文言、现代人的口语和欧化语熔为一炉,精心铸造,巧妙地加以剪裁衔接,另创新意,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我愿我的朋友也在生命中最美好的片刻想起我来。

在一切天清地廓之时,在叶嫩花初之际,在霜之始凝,夜之始静,果之初熟,菜之方馨,在船之启碇,鸟之迥翼,在婴儿第一次微笑的刹那,想及我。

(《初心》)
这段文字速度快,笔力强健,气势充沛,一气呵成,运用现代诗的节奏和律动,有现代诗那样苍苍莽莽的感性。

她的语言有着如江南女子般的婉约的同时还有着如北方大汉的豪放,其字里行间自有一股勃然不磨的英伟之气、侠士之气,而又不乏女子雅致、凄婉的纤细柔情。

她深知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与缺点,将西方文学的优点带入自己的文章,追求一种在浓墨重彩尽情挥洒中凸现强劲生命力的美学风格。

她的文字,远看有气势,近看有细节,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
余光中也曾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将之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

又有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

”皆评价甚高。

参考文献:
[1]楼肇明:《星约·情冢·诗课》,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再生缘》重庆出版社2004年9月版
[3]郑明娳:《当代台湾文学评论·散文批评》,台湾正中书局出版社,1998年3月版。

[4]张百栋:《台湾散文名篇欣赏》,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