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鼻咽癌同期调强放化疗56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调强放疗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复发性鼻咽癌患者的效果

调强放疗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复发性鼻咽癌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5年 1月至 2017年 1月焦 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性鼻咽癌患者 62例,按 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1例。对照组 男 18例,女 13例;年 龄 21~72岁,平 均 (4654± 1139)岁。观察组男 20例,女 11例;年龄 20~72岁, 平均(4605±116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 异无统计 学 意 义 (P>005),具 有 可 比 性。 本 研 究 经 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病理活检确诊;符合 TNM 分期标准Ⅳ期;Karnofsky功 能 状 态 评 分 ≥70分;预 计 生存期≥3个月;患者及监护人知晓本研究,自愿签署 知晓同意 书。 排 除 标 准:放 化 疗 禁 忌 证 者;出 血 倾 向
PR
CR
总有效率
数据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析,定量资料以(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定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 χ2 检验,P<005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 31 3
10
12

58.06
观察组 31 1

15 11
83.87a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骨髓抑制、口腔黏膜反应及恶
·1822·
河南医学研究 2019年 5月第 28卷第 10期 HENANMEDICALRESEARCH May2019,Vol.28,No.10
度为 0~Ⅳ级。③治疗后 1a随访两组生存率。
表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
组别 例数 PD
SD

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调强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46例晚期鼻咽癌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为调强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化疗组,对照组为单纯调强放疗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实验组临床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放射性皮肤粘膜反应、口干、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放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鼻咽癌疗效优于单纯放疗,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

【关键词】鼻咽癌;调强放疗;多西他赛【中图分类号】R73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0-0051-02鼻咽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由于鼻咽肿瘤生长部位隐蔽及临床症状表现多样化,很多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1]。

放化疗综合治疗可有效降低鼻咽癌远处转移率,提高局控率和生存率[2]。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比较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和单纯调强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46例,男女比例30:16,年龄42~69岁之间,中位年龄56岁,既往均未接受过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病理分型为未分化癌和非角化型癌,按1992年福州分期,其中Ⅲ期30例,IV期16例,均无远处转移,KPS≥70分,血象、肝肾功、心电图正常,不伴有其他严重内科疾病,无其他放化疗禁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分两组各23例,对照组行单纯调强放疗,采用6MV-X线,9野照射,1次/天,5次/周。

按照ICRU 50号和62号报告文件勾画靶区。

95%等剂量曲线包绕PTV,鼻咽原发肿瘤及颈部转移淋巴结处方剂量为70~72Gy/35~36次,高危区及低危区处方剂量分别为60Gy/30次、50Gy/25次,并限制危及器官受量。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51例临床疗效分析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51例临床疗效分析

通讯 作者 :周同 冲 邮箱 :y d l 7 2 iae m g al 0 2 @sn .o 7 1
2 9 92
国际医药卫 生导报 2 1 0 0年 第 1 6卷 第 2 4期
I MHGN,De e e 0 0,V 11 N .4 cmb r2 1 o.6 o2
日.5 / ,G V分 次剂量为 22G ,其处方剂量 为 7 - 48G /2~3 次 周 T . y 04~7 . y3 4次;C V1 次剂量 T 分 为 1 v 处 方剂量为 6 .~6 .G /4 6 .G , 8 1 2 48 y3 ~3 次;C V 分次剂量 为2G , T2 y 处方剂量 为 5 0~5 y 4G /
( 稿 日期 :2 1 — — 3 收 001 0) 0
( 任 校 对 :彭 鹏 旭 ) 责
鼻 咽癌调 强放 射治疗 5 例 临床疗效 分 析 1
杜莉莉 周同冲 石 兴源 刘源 宋先璐 廖 志伟
【 摘要 】 目的
观察 鼻咽癌调强放 射治疗 的急性 毒副反应 和近期疗效 ,并 于三维适形 放
6 v3 4G /0~3 次 。C V 处方剂量 5 5 y2 ~2 次 , 2 T2 0 4G /5 7 有残 留者适当缩野补量 。采用放 化综合 治疗 , 结合患者分期 情况给予顺铂 + 氟腺嘧 啶方 案化疗 ,中位 随访 时间 1 个月 。结果 7 D H分 V
压 、血氧饱 和度监测 ,而且必须 有专职麻醉师协 械 以满 足临床需求 。另外 ,部分 患者检查时会 出 助完 成 ,不 但耗时 ,而且 费用较 大 ,而经鼻 电子 现鼻衄 、鼻痛 ,本组 共出现 9 ,但 经相应处理 例 胃镜 检查 时从 鼻 孔插 入 ,可 不 接触 舌 根就 到达 后 可缓 解 ,并 能 完成 检查 。

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联合化疗不良反应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

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联合化疗不良反应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

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联合化疗不良反应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联合化疗进行治疗的不良反应,同时总结有效的预防护理对策。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3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110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55例。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调强放疗联合化疗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同时为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干预,观察组患者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

结果通过调查可以得出,患者的不良反映情况较多,涉及到患者全身的诸多器官,主要以上消化道反应、口腔粘膜炎和皮肤损伤为主,观察组患者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其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患者的预后良好,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为患者进行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化疗进行干预的时候容易产生不良反映情况,为患者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且为不良反应发生患者提供较好的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晚期鼻咽癌;强调放疗;化疗中晚期鼻咽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肿瘤疾病,该疾病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且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0岁~50岁的成年阶段,而发病年龄以男性为主。

鼻咽癌的发病因素涉及到较多,一般有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和环境因素等[1]。

分析鼻咽癌的治疗,一般情况下主要以放疗治疗为主,对于中晚期的鼻咽癌患者进行化疗,临床上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

但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容易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会导致患者机体出现相关功能受限,导致患者机体体质下降,甚至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为正常的治疗带来一定的阻力[2]。

本研究主要分析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强调化疗联合化疗治疗的不良反应,同时研究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同时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11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结果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效,现将主要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鼻咽癌局部复发调强放疗的初步疗效观察

鼻咽癌局部复发调强放疗的初步疗效观察

tehpp ayxa deohg s J .A c o rno H a ek h yo hrn n spau [ ] rhOtaygl edN c l
S r u g,1 9 1 5: 3 l一1 5 9 9, 2 1 5 3 4.
[ ] 王天铎 , 田. 颈部重 复癌 [ ] 山东 医科 大学学 报 , 9 , 5 卢永 头 J. 1 4 9
维普资讯
现代肿瘤 医学
20 0 7年 1 2月 第 1 5卷第 1 2期
[0 1]

1 61 ・ 7
生下 咽癌 , 行全喉切 除术 后两 周该 患者发 生 咽瘘 , 经局 部换
药、 压迫包扎后 3月 愈合 , 活至今 。对 于 同时性 重复 癌患 存
e sa s atro scn r r acr[ ] acr e e , r kfc f e odp ma cne J .C e tr a r i o r i y s n L ts
2 0 ,1 1 . 04 : 1
【 参考文献 】
[ ] WarnS G t 1 re , ae O.Mut l pi r ln n tm r.A sre s lpe r ymagat u os uvy i ma i o tele tr adas tta s d [ ] fh tr uen t ii t y J .Am JC cr 9 2 ia a sc u l a e,13 , n
[ ] 肖水芳 , 6 真岛一彦. 下咽癌 和喉癌的多重癌 [ ] 中华耳鼻咽 喉 J. 科杂志 ,9 8 ( 3 :8 19 ,0 ) 11~13 8.
3 ( ) 2 3~ 4 . 2 3 :4 2 6
[ 6 1]
Ho n n N ,Ne s M ,Co r d ma e n tC,e 1 Ov r x r s in o 5 n a ta . e p so fP 3 i e e

调强放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调强放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调强放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对比鼻咽癌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的远期并发症及临床疗效。

方法:将98例鼻咽癌患者分为常规放疗组和调强放疗组,每组49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率。

结果:调强放疗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放疗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1~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强放疗组4~7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放疗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调强放疗治疗鼻咽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放疗,远期生存率高于常规放疗,远期疗效优于常规放疗。

【关键词】鼻咽癌;常规放疗;调强放疗;远期并发症;生存率【中图分类号】R7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6-0076-02鼻咽癌是指发生在鼻咽腔顶部与侧壁恶性肿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因其发病部位比较隐匿且结构复杂,因此在临床诊断上比较困难。

目前,临床上在鼻咽癌的治疗中,主要采取放射治疗,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1]。

但放疗过程中由于对病变部位周围组织产生不可避免的损伤,因此易引发多种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影响预后。

本文对我院实施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远期并发症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7年5—2009年7月期间收治的98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放疗组和调强放疗组,每组个49例,其中常规放疗组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35~75岁,平均(60.97±2.12)岁,调强放疗组中男25例,女24例,年龄38~70岁,平均(59.37±2.18)岁。

两组鼻咽癌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①病理证实鼻咽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初治患者;②KPS评分≥70分,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在正常范围,无放、化疗禁忌证;③放疗前CT检查无明确远处转移病灶;④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均于治疗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清楚,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放疗或放、化疗知情同意书。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120例临床结果分析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120例临床结果分析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120例临床结果分析目的:探讨分析调强放射治疗在鼻咽癌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12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IMRT 治疗,同时选取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CRT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急性反应情况。

结果:放射治疗结束时,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随访三个月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75.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出现口干急性反应的情况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对鼻咽癌患者进行调强放射治疗,可以有效保护鼻咽周围的正常器官和组织,治疗效果好,急性反应小,对于提高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标签: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急性反应鼻咽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一般在我国南方发病率较高。

由于鼻咽癌的解剖结构比较复杂,恶性程度高,容易较早向颈部淋巴结进行转移,因此治疗难度较大[1]。

目前,对于鼻咽癌的治疗主要采取放射治疗。

常规放射治疗(CRT)容易造成不同靶区的剂量分布不均,导致正常组织在治疗时受到高剂量的照射,存在一定缺陷[2]。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IMRT 治疗,同时选取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CRT治疗。

所有患者均进行鼻咽活检病理检查,诊断证实为鼻咽癌患者,既往未进行过放射治疗,且未发生远处转移。

观察组120例患者中,男71例,女49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46.7±4.6)岁;临床分期,Ⅰ期18例,Ⅱ期27例,Ⅲ期32例,Ⅳ期43例。

对照组80例患者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4.9±5.1)岁;临床分期,Ⅰ期8例,Ⅱ期12例,Ⅲ期26例,Ⅳ期34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临床分期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入选病例排除: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肝、肾、心脏功能严重不全者;③已发生远处转移者。

60例初治鼻咽癌调强放疗近期疗效分析

60例初治鼻咽癌调强放疗近期疗效分析

60例初治鼻咽癌调强放疗近期疗效分析李坊铭;陈国健;王羽;程霞;何景扬【摘要】目的:观察调强放射治疗(IMRT)在2008新分期下初治鼻咽癌应用中的近期疗效。

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经病理确诊的初治鼻咽癌患者60例按2008年广州分期标准,Ⅰ期4例,Ⅱ期12例,Ⅲ期25例,Ⅳa期19例,所有患者全程均接受IMRT治疗,部分患者接受放化综合治疗。

根据ICRU52号和60号定义,鼻咽及颈部靶体积定义为鼻咽大体肿瘤体积(GTVnx)、颈部淋巴结大体肿瘤体积(GTVnd)、临床靶体积1(CTV1)、临床靶体积2(CTV2),各靶区处方剂量均以其计划靶体积(PTV)定义给予,即PGTVnx、PGTVnd、PTV1、PTV2,处方剂量分别为68 Gy、64~68 Gy、60 Gy、54 Gy,分次数30~33次,所有患者均统一采用IMRT给予照射。

所有患者均采用热塑面膜固定,行CT模拟定位,数据传至Viran eclipse 10.0调强计划系统进行靶区勾画、计划设计及评估。

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RTOG/EORTC标准评价急性反应及晚期损伤。

结果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

全组患者有2例死亡,1年生存率为96.7%。

60例患者中,3例发生远处转移,转移部位分别为骨、肝、肺,远处转移率为5%,2例分别于治疗后第12个月和第14个月局部复发,且均为鼻咽野内复发,1年局部控制率为96.7%。

大部分患者为1~2级急性反应,有2例患者因发生3度放射性口腔炎,未完成全程放疗,全组未出现4级以上放射性反应者。

PGTVnx、PGTVnd、PTV1、PTV2的平均剂量均数分别为72.3 Gy、69.3 Gy、66.5 Gy、58.3 Gy,PGTVnx、PTVnd、PTV1、PTV2的V95平均剂量覆盖分别为99.8%、99.9%、99.7%、99.5%。

结论2008新分期下初治鼻咽癌获得较好的近期局部控制率,各靶区剂量达到很好的剂量分布,同时周围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和体积下降,从而较好的保护了周围危及器官,但远期结果仍需进一步观察及病例积累。

复发性鼻咽癌单纯放疗或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分析

复发性鼻咽癌单纯放疗或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分析

复发性鼻咽癌单纯放疗或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分析李素芳;唐爽;吴蘅;林灿洁;钟声学;凌敏【摘要】目的:观察紫杉醇+奈达铂联合调强适形放疗(IMRT)治疗复发性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96例经病理确诊的复发性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紫杉醇+奈达铂联合IMRT.对照组为单纯IMRT.对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远期疗效,所有患者均随访36~72个月.结果:近期疗效:总有效率(CR+PR)观察组为42例(87.50%),对照组为20例(41.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远期疗效:观察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87.50%,70.83%.对照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81.25%,62.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观察组为60.42%,对照组为22.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远处转移率: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为6.25%,3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观察组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和口腔黏膜反应,多为0~2级.予以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无一例患者因化疗毒副反应而中断治疗.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紫杉醇+奈达铂联合IMRT治疗复发性鼻咽癌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31)003【总页数】3页(P472-474)【关键词】紫杉醇;奈达铂;调强适形放疗;复发性鼻咽癌【作者】李素芳;唐爽;吴蘅;林灿洁;钟声学;凌敏【作者单位】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疗科柳州 545006;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疗科柳州 545006;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疗科柳州 545006;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疗科柳州 545006;广西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62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局部复发鼻咽癌再程调强放射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局部复发鼻咽癌再程调强放射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局部复发鼻咽癌再程调强放射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分析张慧慧;张献文;江浩【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8(038)006【摘要】目的·评价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对局部复发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进行相关预后分析.方法·将2012年1月—2016年8月共44例诊断为局部复发鼻咽癌且接受再程IMRT患者纳入研究,男33例,女11例,中位年龄51.5岁(25~76岁).按照《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癌症分期手册》2012版制定的分期标准,将患者划分为4组,其中rT1~rT4的患者分别占25.0%、22.7%、22.7%、29.6%.患者中位复发时间28个月(5~168个月),肿瘤靶区中位处方剂量66 Gy (54~70 Gy).参照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织分级标准评估不良反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预后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再程IMRT结束3个月后完全缓解 8例(18.2%)、部分缓解 21例(47.7%)、稳定12例(27.3%)、进展 3例(6.8%).随访至2017年9月,全组患者3年生存率、3年总无进展生存率、3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56.8%、43.2%、58.9%和11.4%.在单因素分析中,年龄、复发T分期、复发间隔、放射治疗前有/无合并明显并发症及对再程IMRT的反应为总生存率重要预后因素,其中复发T分期亦为无进展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在多因素分析中,复发T分期为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及局部无进展生存率的预后因素(均P<0.05).随访期间死亡21例,5例死于大出血,有12例患者不同部位出现3~4级的不良反应.结论·IMRT为局部复发鼻咽癌有效的补救措施,可有效地提高生存率;但再程IMRT后部分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年龄较小、复发T分期较早及复发间隔较长是IMRT的良好预后因素.%Objective·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treatment outcome, radiation toxicity and the prognostic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recurrent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treated with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IMRT). Methods?·?From January 2012 to August 2016, a total of 44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with locally recurrent NPC and received reirradiation with IMRT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mong all the patients, there were 33 male patients and 11 female patients, the median age of whom was 51.5 years (range25–76 years). According to the 2012 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Stage Classification Cancer Staging Manual, the distribution of disease restaging was 25.0% for stage rT1, 22.7% for stage rT2, 22.7% for stage rT3 and 29.6% for stage rT4. The median recurrence interval was 28 months (range 5–168 months). The median prescribed dose to the target volume was 66 Gy (range 54–70 Gy). The toxicities were evaluated by 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 (RTOG). The survival rate was determined using the Kaplan-Meier method. Prognostic factors were analyzed by Log-rank tests and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 Results?·?Three months after reirradiation therapy, the complete remission rate, the partial remission rate, the stabilization rate and the progressive rate were 18.2% (8/44), 47.7% (21/44), 27.3% (12/44) and 6.8% (3/44), respectively. The 3-year overall survival (OS), 3-year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 3-year local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and distant metastasis rates were 56.8%, 43.2%, 58.9% and 11.4%, respectively. In a univariate analysis, age, recurrent T stage, recurrence interval, adverse reactions and response to re-IMRT weresignificant prognostic factors for OS and recurrent T stage was also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for PFS. In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current T stage remained significant for OS and PFS. During follow-up, 21 patients died. Five patients died of nasopharynx hemorrhea. Grade 3–4 toxicities were reported in 12 patients. Conclusion?·?Re-irradiation with IMRT is available to improve OS and thus is a reasonable choice for patients with locally recurrent NPC. However, the incidence of severe adverse events is still high. Younger ages lower recurrent T stage and longer recurrent interval ar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for OS of recurrent NPC.【总页数】8页(P662-669)【作者】张慧慧;张献文;江浩【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蚌埠 233004;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蚌埠 233004;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蚌埠 233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6【相关文献】1.调强放射治疗对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的治疗效果分析 [J], 邵成泽;鲁号锋2.局部复发老年鼻咽癌再程调强放射治疗的效果 [J], 肖绍文;李运华;蒋静;孙艳;郑宝敏;张珊文3.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局部复发鼻咽癌近期疗效分析 [J], 叶柯;陈奎生4.食管癌放疗后局部复发再程调强放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J], 陈晨;李超;吴翠娥;陈振东5.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局部复发行再程调强放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J], 吴迪;白志军;李尚鑫;李金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的疗效观察鼻咽癌(NP)是我国华南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NP的主要治疗手段其5年局部和区域控制率81.7~855年总生存率59~75但放疗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放疗后亦有复发8年5月~1年1月收治鼻咽癌放化疗后复发患者6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8年5月~1年1月收治鼻咽癌放化疗后复发患者6例女9例男5例年龄~68岁平均9.岁患者均经肿瘤血清学及病理学诊断明确为鼻咽癌均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患者肿瘤临床分期Ⅰ期7例Ⅱ期9例Ⅲ期1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鼻部症状查体共触及肿大淋巴结1枚患者入选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放化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药治疗而对照组单纯给予放化疗。

两组年龄、性别、鼻咽癌严重程度及淋巴结肿大数目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①放疗方案:两组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放疗勾划靶区定位后采用6o闵湎叻帕疲1次/日5次/周Gy/次放射剂量6~Gy总剂量7~78Gy。

②化疗方案:两组均采用PA方案化疗顺氯氨铂mg、5-氟尿嘧啶5mg静滴5天;阿霉素mg疗程第1天静脉注射。

~周后重复1次1天1周期。

个周期1个疗程。

放疗前进行1周期的增敏化疗放疗后进行常规化疗。

③中药外敷治疗:中药局部外敷用自拟方剂。

主要药物:乳香15g没药15g制马前子1g大黄1g冰片8g二甲基亚枫g。

天换药1次。

④中药辨证内服:中医辨证分型参考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疗标准》及相关文献制定辨证分型分为气阴两虚型、气血凝结型、火毒困结型型用自拟方剂。

主要药物鳖甲g穿山甲8g昆布g牡蛎g玄参g 茯苓g白术15g半枝莲15g白花蛇舌草g。

气阴两虚型者加用党参g当归g熟地g阿胶15g鸡血藤等补中益气、固本扶正药物气血凝结型加用半夏15g陈皮15g 竹茹1g等疏肝理气药物火毒困结型加用山豆根15g青黛1g柴胡15g等清热解毒药物加水5ml文火煎至ml去渣后口服日1剂7天1个疗程共计个疗程。

恩度联合调强放疗(IMRT)治疗复发鼻咽癌研究报告

恩度联合调强放疗(IMRT)治疗复发鼻咽癌研究报告

恩度联合调强放疗(IMRT)治疗复发鼻咽癌研究报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 rh2endostatin /Endostar, YH216)是一种新型抗血管生成药物。

临床研究显示,恩度单独使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可以改善多种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1] ,尤其是与长春瑞滨、顺铂方案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2] ,能够显著提高客观疗效,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

但恩度与放疗联合的疗效及安全性如何少见报道。

我们应用恩度联合放疗治疗复发鼻咽癌患者,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

现报告如下。

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44岁因“鼻咽癌放疗后19月,鼻塞涕血半年”入院,半年前开始鼻塞涕血,病理诊断为鼻咽癌复发(广州金域M1128857),入院体查:KPS70,入院后MRI等检查示”鼻咽癌放疗后”复发伴右侧咽后和上颈部淋巴结转移,向上侵犯右侧颅底(蝶骨翼突、破裂孔和枕骨斜坡),与之前MR片比较肿瘤明显增大,侵犯范围扩大。

治疗予调强放疗(IMRT)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治疗,过程顺利,出院时复查MRI “鼻咽癌复发放疗后”好转与2010年3月23日MR比较,鼻咽肿瘤较前明显缩小,中央坏死明显;周围侵犯范围较前减轻;右侧咽旁和颈部肿大的淋巴结较前缩小。

患者男性38岁因“鼻咽癌放疗二程后6月,双颈淋巴结肿大1月”,因鼻咽癌根治放疗后3年鼻咽部复发再程放疗后,双颈部淋巴结复发,再次入院治疗,予颈部调强(IMRT)和电子线照射,再同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治疗,恩度剂量为7.5mg/m2 , 为15mg/次,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3~4小时,第1~14天连续给药,间歇7天重复。

经治疗后双颈肿大淋巴结明显消退,由3cm×2cm缩小至1cm×1cm。

2讨论研究表明,恩度通过特异性地作用于新生血管的内皮细胞并抑制其迁移、诱导其凋亡,从而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3];另外,还通过调节肿瘤细胞表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多靶点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间接导致肿瘤休眠或退缩。

局部晚期鼻咽癌调强放疗远期疗效分析

局部晚期鼻咽癌调强放疗远期疗效分析

局部晚期鼻咽癌调强放疗远期疗效分析张典刚;黄莉;耿晓涛;王若峥【摘要】目的:评价调强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远期疗效。

方法对2008年1—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放射治疗并完成根治剂量、疗前及疗中无远处转移证据且临床分期为Ⅲ期及Ⅳa期的56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采用同步推量调强放射治疗技术治疗,观察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随访率为94.6%,5年总生存率、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5年疾病特异生存率分别为68.0%、67.3%、72.1%。

多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和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无远处转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采用调强放疗技术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可提高远期疗效,远处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N分期和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是生存率的影响因素。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5 years results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patients treated by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IMRT).Methods From January,2008 to December,2008,a total of 5 6 cases in-patients on primary NPC with stages III and IVa were treated with radical radiotherapy at our cancer center.All of which had no evidence of distant metastasis before and during the treatment.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with 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long-term effect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Results The follow up rate was 94.6%,The 5-year overall survival rate,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 rate,disease specific survival rate were 68.0%,67.3% and 72.1%.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N stage and Bilateral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were th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for the 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Conclusion NPC treated withIMRT could get good long-term survival.Distant metastasis was the main cause of treatment failure.N stage and Bilat-eral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were prognostic factors for the 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5页(P17-20,25)【关键词】鼻咽肿瘤/放射疗法;放射疗法,调强;生存;预后【作者】张典刚;黄莉;耿晓涛;王若峥【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中心;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中心;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中心;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中心; 新疆医科大学新疆肿瘤学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63treated by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ZHANG Diangang1, HUANG Li1, GENG Xiaotao1,WANG Ruozheng1,2(2DepartmentofRadiationOncology,AffiliatedTumorHospital,2KeyLaboratoryofOncology,XinjiangMedicalUniversity,Urumqi 830011,China)Key words: nasopharyngeal neoplasms/radiotherapy; radiotherapy, intens ity-modulated; survive; prognosis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主要手段,随着CT、MRI、PET/CT等影像学手段的广泛应用,鼻咽癌的临床分期不断细化,能更精确地指导放射治疗靶体积的勾画。

中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中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临床分析

中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中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临床分析

中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中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中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临床疗效、生存率及毒副反应病人的耐受性。

方法回顾分析46 例首诊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中常规放射治疗30例,IMRT调强放射治疗16例。

结果 IMRT调强放射治疗组的近期疗效及生存率及毒副反应病人的耐受性优于常规放疗组。

两者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常规放射治疗 IMRT放射治疗鼻咽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

在世界上多数国家发病率为0-1/10 万。

但在我国发生率大约10-30/10 万,其中以南方地区为甚。

鼻咽解剖部位深在,解剖结构复杂,加之病理形态以低分化癌为最多见,其恶性程度高,易有邻近结构侵犯及区域淋巴结转移。

鼻咽癌对放射治疗敏感,故鼻咽癌首选的治疗手段为放射治疗;早期一般采用单纯放射治疗,中晚期采用同步放化疗;对我院2005 年1 月~ 2008 年10 月间56 例初治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6 例首程治疗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

30 例常规放疗男25 例,女5 例,年龄26 ~ 64 岁,平均年龄50 岁。

病理证实为未分化癌27 例,占90%,低分化3 例,占10%。

16 例IMRT 放疗男13 例,女3 例,年龄25 ~ 67 岁,平均年龄48 岁。

病理证实为未分化癌15 例,占94%,低分化1 例,占6%。

中晚期鼻咽癌是按1992 年福州分期进行分期分组,均属Ⅲ期、Ⅳ期的病例。

Ⅲ期28 例,占61%,Ⅳ期18 例,占39%。

1.2 观察方法及判定标准所有入组病例KPS 评分≥ 80分,治疗中每周1 次血常规,3 周1 次间接鼻咽镜或鼻咽内镜检查,观察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咽粘膜反应及皮肤反应情况,疗后复查血常规、B超、心电图、肝肾功。

治疗结束时,结束后6 个月各检查1 次鼻咽及颈部C T,放疗后半年做出评价。

鼻咽癌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临床疗效观察

鼻咽癌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临床疗效观察

2021年2月第3期影像学及诊断检验鼻咽癌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临床疗效观察黄妙玲贺州市人民医院,广西 贺州 542899【摘要】目的:讨论鼻咽癌实施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76例鼻咽癌患纳入本次实验,按回顾分析法将其中38例纳进对照组(实施常规放疗),剩余38例纳进实验组(实施调强放疗),比较2组放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是13.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鼻咽癌实施调强放疗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不良症状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及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鼻咽癌;常规放疗;调强放疗;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39.63; R73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3-0147-02鼻咽癌属于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头颈部肿瘤,该疾病早期症状尚不明显,且发病部位较为隐蔽,导致众多患者癌症发现时已在严重时期。

现阶段临床以放疗为首选治疗方案,但临床研究发现,常规放疗模式已无法达到最佳效果,缺乏针对性,易导致患者病灶周期器官及组织产生一定损害,从而降低患者治疗效率,无法达到最佳放疗效果。

因此为该类患者提供科学性、针对性以及安全性的放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1]。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不断完善,最新研究表明,调强放疗可有效弥补常规放疗的缺陷,不仅有效保护病灶周围器官及组织,还有效消除癌细胞,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将不良现象降至最 低[2]。

鉴于此,本文选取76例鼻咽癌患者实施上述放疗方案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将76例鼻咽癌患纳入本次实验,按回顾分析法将其中38例纳进(实施常规放疗),剩余38例纳进实验组(实施调强放疗)。

局部复发鼻咽癌调强放疗的临床结果和预后因素分析

局部复发鼻咽癌调强放疗的临床结果和预后因素分析

局部复发鼻咽癌调强放疗的临床结果和预后因素分析马涛;刘斌;刘丽霞;王萍;杨阳;苏雷;田会平【摘要】目的:探讨局部复发鼻咽癌调强放疗的临床结果和预后因素。

方法接受放疗的鼻咽癌局部复发患者72例,再程放疗pGTV总剂量50~75创.5 Gy(中位剂量为65 Gy),每次分割剂量1.85~2.4 Gy(中位2.1 Gy)。

其中52例患者同时给予化疗。

结果截止到随访结束,2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36.11%。

影响因素COX回归分析,其中首程放疗方式、再程放疗总剂量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因素( P <0.05)。

首程放疗方式、再程放疗总剂量影响患者预后的系数方面分别为0.626(95%CI0.372~0.863, P =0.008)与0.539(95%CI0.463~0.774, P =0.002)。

结论 IMRT可有效治疗局部复发性鼻咽癌,能够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值得临床推广。

【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6(038)014【总页数】3页(P2185-2187)【关键词】局部复发;鼻咽癌;放疗;临床结果;预后因素【作者】马涛;刘斌;刘丽霞;王萍;杨阳;苏雷;田会平【作者单位】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肿瘤外科;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功能科;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质管科教科;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6·论著·鼻咽癌是我国耳鼻喉科最为多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治疗方式是放射治疗或放射治疗为主,结合化疗。

研究显示,鼻咽癌患者即使给予早期根治性放疗或放化疗结合治疗,仍然有部分患者局部复发[1]。

国外研究显示[2,3],鼻咽癌患者给予根治性放疗或放化疗结合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75%,但仍然存在20%~30%的患者发生局部病灶复发,其中约80%的患者局部病灶复发发生在放疗结束后的3年之内。

适型调强放射治疗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的效果观察

适型调强放射治疗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的效果观察

适型调强放射治疗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的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4-08-25T11:06:56.8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0期供稿作者:邵盈1 朱淑平2 朱飞滨[导读] 本次随访24个月,至放疗结束,对患者进行鼻咽MR扫描评估,肿瘤完全缓解34例,部分缓解9例,好转5例,稳定5例,进展3例。

邵盈1 朱淑平2 朱飞滨1(1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516000)(2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516211)【摘要】目的对适型调强放射治疗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临床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实施治疗的56例局部复发性鼻咽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适型调强放射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 56例患者中经过1年随访,其中患者2年生存率为60.71%,2年无瘤生存率则为55.36%。

结论三维适型放射治疗局部复发性鼻咽癌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适型调强放疗鼻咽癌临床治疗【中图分类号】R7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0-0221-02 引言鼻咽癌是我国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中放射治疗一直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放射治疗失败后会出现拒不复发性鼻咽癌,如果不及时治疗,控制肿瘤侵犯范围,将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恶劣影响,所以加强对复发性鼻咽癌的临床放化疗研究是控制患者病情进展、提升生存质量的关键。

本研究主要针对适型调强放射治疗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的效果进行临床分析,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局部鼻咽癌患者56例,临床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局部鼻咽癌患者56例,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33~65岁,平均(42.1±4.3)岁。

按照临床鼻咽癌分期的标准进行分类,T1期16例,T2期19例,T3期12例,T4期9例。

入选患者放疗结束后至复发出现的时间间隔至少≥半年,未伴有颈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原发灶复发的调强放射治疗同步化疗的预后分析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原发灶复发的调强放射治疗同步化疗的预后分析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原发灶复发的调强放射治疗同步化疗的预后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评估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原发灶复发患者行调强放射治疗与同步化疗的临床疗效和病情预后情况。

方法:将2011年7月~2013年间收治的18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原发灶复发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入组对象均实施过根治性放射治疗,复发时间最短11个月,最长5年,结合复发后MRI、B超、X线胸片、全身骨扫描以及临床查体结果实施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同步化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和3年复发率。

结果: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后,18例鼻咽癌放疗后原发灶复发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8.9%(16/18);18例患者治疗后1年、2年、3年复发率分别为5.6%(1/18)、27.8%(5/18)、27.8%(5/18)。

≥60G照射剂量组1年、2年、3年复发率分别为9.1%、36.4%、36.4%,明显高于<60Gy照射剂量组(P<0.05)。

结论:对于鼻咽癌放疗后原发灶复发病例,采用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同步化疗可取得满意效果,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鼻咽癌;调强放疗;化疗;生存率鼻咽癌是病灶分布于鼻咽黏膜上的一种恶性肿瘤,大部分鼻咽癌属于鳞癌,因而临床普遍采用放射治疗方案治疗此类患者,因为鳞癌病灶对放射线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照射野可完全覆盖原发灶以及颈部淋巴引流区,但放射治疗后原发灶复发是临床关注的一个难题。

调强放射治疗可根据靶区的不同采取相应的照射剂量,有效改善了常规放射治疗方案的缺陷。

临床研究[1]表明,调强放射治疗可提高靶区照射剂量,控制正常组织受量,有效提高肿瘤病灶局部控制率,在保证放射疗效的同时尽量减少正常组织损伤。

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评估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原发灶复发患者行调强放射治疗与同步化疗的临床疗效和病情预后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纳入2011年7月~2013年间收治的18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原发灶复发患者,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48~69岁,平均年龄(55.4±1.7)岁;10例为低分化鳞癌,5例为中分化鳞癌,3例为高分化鳞癌。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化疗的初步临床分析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化疗的初步临床分析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化疗的初步临床分析舒禹先;敖帆;吴志瑛;汤轶强【摘要】Objective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reliminary efficacy and prognostic factors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 NPC treated by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 IMRT ) and concurrent platin-based chemotherapy .Methods 99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prescription doses of nasopharynx ( PGTVnx) was 68~76 Gy/30-33 F,the neck lymph node metastasis tumor target area ( PGTVnd) was 66~70Gy/30-33 F,high-risk clinical target volume ( PCTV1 ) was 60 Gy/30 F,and low-risk clinical target volume (PCTV2)was 50~54 Gy/25-27 F.58 stagesⅢ-Ⅳpatients received platin-based chemoradiothera-py.Results The median follow up time was 36(8~77) months.The follow up rate was 97.9%.The 3-year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rate ( PFSR) ,overall survival rate( OSR) ,recurrence free survival rate ( RFSR) ,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 rate ( DMS-FR) and local control rate (LCR)were 83.5%、89.0%、86.8%、90.6%and 92.8%.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stage N or T,TNM stage,the prescribed dose and chemotherapy were not associated with PFSR ,RFSR and DMSFR.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was independent factor affecting OS (P<0.05).CCRT did not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overall and disease-free survival rates of advanced NPC patients .Conclusion IMRT with or without chemotherapy can improve the survival of NPC pa-tients.Distant metastasis and recurrence are major causes of failure .%目的:探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 IMRT)联合化疗的初步疗效及预后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