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界线不清的表现
人际关系差的表现
人际关系差的表现人际关系已成为人们做事情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际关系差的表现有哪些?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际关系差的表现自负──这种人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目中无人。
高兴时海阔天空,不高兴时则不分场合乱发脾气,全然不考虑别人的情绪。
另外,与别人初识时往往过于亲密,讲一些不该讲的话,反而会使人出于心理防卫与之疏远。
孤僻──这种人孤芳自赏,只是认为别人世俗浅薄。
克服孤僻的关键在于打破自己设置的心理障碍,敞开心扉,用坦荡、真挚的感情去赢得别人的理解和友谊。
多疑──这种人应抛弃成见,多与朋友开诚布公地交流感情,树立正确的认识能力,才能克服交往中的“无端愁绪”。
腼腆──腼腆有三种情况:一是生性内向、沉静;二是由于过于自爱,过于重视自己的言行;三是在生活中曾遭受某种挫折,而变得消极被动。
对第一种情况,要加强性格锻炼;对第二、第三种情况,要改变观念,树立生活的信心,并培养交际技巧。
自卑──自卑的人并不一定表现为能力差,相反是自己期望过高,不切实际,因此必然容易导致失败。
干涉──这种人在与他人交往中,专门爱询问、打听、传播、干涉他人的私事。
这种人并不一定有什么实际目的,只是以刺探别人的隐私而沾沾自喜。
角色固执──人的一生需扮演多种角色,不知道适时变通自己,就会形成社会角色固执。
比如,有人在单位是领导,习惯向下属发号施令,可把这个社会角色用在对待妻子上,妻子就不会买他的账;用它来对待朋友,朋友更会认为他盛气凌人,不值得交往。
人际关系差的改变第一、我们在人际关系交往的时候,出现人际关系的危机,那么就说明你的性格方面有一定的问题,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根据自己的人际关系弱点进行分析,发现自己的得失,尽快做出改变。
第二、我们在交朋友的时候,千万要记住尊重,如果你说话随便,很少考虑自己的朋友们的感受的话,那么你的朋友圈就很难搞好了,所以我们要尊重每一个朋友,不要应人而异,因为你不知道那天会需要谁。
人际界线不清的25种表现(上)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刚出生的婴儿具有人际界线不清和“分裂”(把妈妈分裂为好妈妈和坏妈妈)两个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人际界线渐渐清晰(分离),分裂的妈妈合而为一,这个过程叫“分离-个体化”。
从理论上讲,三周岁的孩子应该基本完成分离-个体化,而事实上许多成年人都没有完成这个过程。
人际界线不清有以下表现:一、拯救人际界线不清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过分热心,过分卷入,过度干涉,过度保护,以拯救者或救世主自居,具有过强的监护人和主人翁精神,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母亲对待婴儿常常就是如此,因为婴儿没有自理能力,确实非常需要母亲的关心和保护。
孩子长大以后,母亲如果还是这样对待孩子,将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但是,许多母亲并没有随着孩子的长大而改变这种行为模式。
她们继续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替他做所有的事,插手他的学习、工作、生活、交友、恋爱、婚姻。
相对来讲,父亲较少扮演拯救者的角色,这是因为男性的人际界线一般比女性清,人际距离较远。
一个家庭,如果以女性居多,人际界线通常都是模糊不清的。
反之,如果以男性居多,人际界线会清楚一些。
需要指出的是,拯救不仅仅是人际界线不清,同时也是黑白分明的表现。
在拯救者的眼里,他人是有缺陷的,如果不去拯救,他们会堕落、失败、痛苦、变态。
拯救者把世界分为黑的和白的,他的神圣使命就是把黑的变成白的。
二、控制客体关系理论用投射性认同来概括客体关系。
常见的投射性认同有四种:控制(也称权力)、依赖、讨好(也称迎合)、情欲。
所谓控制,就是把别人当成自己的身体的一部分或工具,象使用自己的手脚那样使用别人,并且希望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他们目中无“人”,把别人当成物体,不关注别人的内心感受,甚至有意压制别人的内心感受。
一件工具,如果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使用者就无法完全驾驭它。
因此,控制者总是千方百计否定别人的能力,打击对方的自主性,使他丧失自我,乖乖地服从控制。
控制有三种:硬控制、软控制和无形的控制。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的表现有哪些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的表现有哪些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是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来说是很严重的问题。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的表现文章内容。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的表现(一)妒忌、猜疑等不良心理造成的关系紧张在大学里,某些同学由于某方面比较突出,如外貌、能力、成绩等,这类相对突显的同学常常成为学生中的焦点人物,如果他们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就很容易引起同学的妒忌和猜疑,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另一种情况是,在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各种评奖评优以及奖助学金、困难补助等,一些功利心较强或性格较敏感的学生有时也会因为无法分享利益而对别人获得利益耿耿于怀甚至产生妒忌心理,从而影响室友的和谐共处。
(二)贫富差距产生的心理鸿沟和感情隔阂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差异很大,有的学生家庭优越,每月消费都在千元以上,而有些来自偏远农村的学生甚至连基本生活都没有保障。
由于长期生活环境的影响,使得这两类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存在很大的差异,经常会在一些观点上产生摩擦。
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同学往往有一种优越感,有时表现得比较自我,而家庭贫困的同学内心又比较容易自卑敏感,因此宿舍里这两类人很容易形成敌对的战线。
(三)个人不良生活习惯产生的关系不和在集体生活的寝室里,有的同学极不注意个人卫生,随便吸烟,从来不叠被子,床上又脏又乱,东西乱扔,袜子衣服穿完不洗,踢了球一身臭汗也不洗澡,上厕所甚至常常忘了冲马桶,集体卫生从不关心,坐享其成。
这些恶习有时候会引发舍友间的矛盾冲突,还有些同学生活作息时间紊乱,常常深夜点蜡烛看书、聊天、打电脑游戏等,这些在不恰当时间的活动行为侵犯了舍友的权利,有时就成为寝室人际关系不和的导火线。
(四)不合时宜的恋爱导致舍友感情疏远在大学里谈恋爱本来是正常的但若不能很好地协调恋爱、学习与生活的关系,那么谈恋爱也很容易引起舍友关系的紧张,有些不自觉的同学总喜欢将寝室公用电话占为己有或者长时间地三更半夜躲在被窝里煲“ 电话粥”,有些甚至无视他人的感受,把男女朋友带到宿舍留宿,当着大家的面做一些过分亲昵的动作,在这种环境下,寝室人际关系激化在所难免。
社交技巧:人际边界不清的八种表现
社交技巧:人际边界不清的八种表现社交技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流并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然而,有些人在社交技巧方面比较欠缺,他们常常会表现出一些不当的行为,这些行为会让人们觉得他们的人际边界不清,下面是八种这样的表现:1. 过度亲密:有些人在与陌生人交往时会表现得过于亲密,例如太过热情、太过主动等。
这种行为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因为它破坏了人际边界。
2. 私密透露:有些人在与陌生人交往时会太过坦率,会透露一些私人信息。
虽然这种行为表现出一种真诚和信任,但也容易让人感到不适。
3. 不顾他人感受:有些人总是考虑自己的感受,而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他们可能会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断打扰他人,这种行为会打破公共秩序和他人的舒适感。
4. 过度关心:有些人太过关心他人,总是问一些过于私人的问题,这种行为会让人感到压力和焦虑。
5. 缺乏说话技巧:有些人在说话时缺乏技巧,他们可能会频繁打断他人、说话太快或太慢,这种行为会破坏交流的效果。
6. 推销自己:有些人总是想要推销自己,自夸自己的能力或成就,这种行为容易让人们觉得他们是自大、不谦虚的人。
7. 依赖性:有些人总是依赖他人的赞扬和认可,这种行为容易让人感到疲惫和拒绝。
8. 无视他人需求:有些人不顾他人的需求,只考虑自己,例如在共同使用的场合中占用他人的空间、时间或者资源。
以上这些表现都是不当的,这些人之所以会表现出这样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内心需要某种反馈或认可,或者缺乏足够的社交技巧。
如果我们想要成功地与他人交往,我们需要避免这些行为,同时加强自己的社交技巧及其它表现方式,例如:1. 养成耐心和倾听的习惯,不要打断他人的发言并尽量做到不被打断。
2. 尊重他人的隐私,不要过度询问他人的私人信息,或者在不恰当的场合透露自己的私人信息。
3. 考虑他人的感受,避免在公共场合过于喧哗或打扰他人。
4. 尝试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关心,不过度干涉他人的私人空间。
心理学家:人际关系差的人,大都有这四个表现,请尽量保持距离!
心理学家:人际关系差的人,大都有这四个表现,请尽量保持距离!小小胖妹的雨天03-18 11:46在这个世界上,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人。
有的人,他们心地纯正,人很好,而有的人,他们则是心术不正,为人很坏。
那些心地纯正的人,他们总是会为你着想,这样的人,你完全可以深交。
而那些心术不正的人,完全自私自利,这样的人,你最好远离。
心理学家:人际关系差的人,大都有这四个表现,请尽量保持距离!一、说一套做一套有那么些人,他们总是嘴上特别甜,不管什么事情,都答应地特别快。
这样的人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毛病,应该也挺招人喜欢的,可事实上,他们只是表面上如此而已。
当着别人的面,他们总是特别好,可是在别人的背后,他们又完全是另外一种样子,而且他们答应的事,基本上也是说完就完了,根本就做不到,他们实际上非常不靠谱。
二、太看重自我感受了有些人在人际关系中,太把自己当一回事了。
以至于在与他人沟通中,一旦别人意见与自己意见不同,就心生不愉快,并且喜欢据理力争。
然而真正人际关系高手每次在听到别人意见与自己不同的时候,他总是满怀感恩的去思考,这个人意见为何和我不一样,是否有些值得我参考与商榷的地方?这样才能让我们与他人建立互通有无,深入的交流关系,也才能帮助彼此真正成长。
三、总是试图改变他人有些人际关系差的人,他们总是满怀着自己是一个正义和平的使者,总认为别人做错了,渴望改变别人以此证明自己的正确性。
在他们身上有一种强烈的控制欲,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控制带给他们一种强烈的安全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总是试图想要改变他人,总认为自己是对的,那么她永远都不会意识到别人身上的美好与他人身上的价值。
四、做事没有原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还有底线。
当一个人做事越是没有原则,随意去做出一些逾越而不知好歹的事情,就容易惹祸上身。
毕竟,人都是有尊严的,你越是轻易的践踏,就是一种没有教养的行为,同时,也会让别人对你怀恨在心。
一个做事有原则的人,在为人处世中往往很真诚,正是他这种特质,别人才会真正的认可他。
“人际关系差,藏不住”:人际关系差的人,往往有三个特征
“人际关系差,藏不住”:人际关系差的人,往往有三个特征人际关系差的人,往往有以下这三个特点;一人,有这三个特点,也是人际不好的表现,有一个,还要提防。
一、打人打脸,一点面子都不给人家留下知道给别人留面子,这是处理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但是在这一点上,许多人往往容易忽略,结果往往是这样得罪人。
「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人」,无论你怎么占便宜,或多正确,都不要表现得太有侵略性,否则,关系就不好。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都太自私,他们最喜欢自我陶醉,一旦抓到了别人的错误,就会死心塌地,而非去看别人的笑话,那是非常错误的。
取而代之的是,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在适当的时候给对方一个台阶下,给对方留些面子,这样,不仅可以赢得他人的好感,还可以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处理好人际关系。
二、待人严厉,心胸狭隘,不懂得宽容别人容忍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因为人没有完人,不可能在各方面都能让你满意,做不到宽容,你就很难与他人和睦相处。
其实,一个小心眼儿,待人苛刻的人,很容易被人孤立,没人愿意与之相处,而与人为善、宽容待人的人,往往能够主动地为别人着想,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像这样的人,必然是受人喜爱的,也容易被人接纳,受到人们的尊重,它有一种无形的魅力,很容易让人亲近。
人类的弱点之一,就是常常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却对他人的缺点十分敏感,这也就是所谓“当局者迷观旁观者清”的道理,但是,看到别人的缺点,并不意味着苛刻的对待,甚至是鸡蛋里挑骨头,否则就是心胸狭窄的表现,就容易犯“人至察则无徒”的错误。
因此,在与人相处的时候,要尽量宽容一些,多看到别人的优点,多包容别人的缺点。
三、太任性,不能自持与自制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好,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太任性,凡事喜欢按自己的性子,结果,往往是不给别人留下空间,自己也没有退路,而且太任性,很容易做出失去理智的事情,会伤己。
因此,做人要懂得自我控制,特别是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
有些人也许会误以为,自持和自制,就会限制自己的自由,是自我封闭、自我囚禁,觉得这样太累、太别扭。
社交技巧:人际边界不清的八种表现
社交技巧:人际边界不清的八种表现社交技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的人际交往与合作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
然而,很多人在社交场合中会出现一些人际边界不清的行为表现,这些行为常常使得人际交往变得尴尬和棘手。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人际边界不清的八种表现。
这些表现不仅可以触碰到他人的心理底线,而且会影响到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的信誉和形象。
一、对别人的观点和感受缺乏关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果我们在和别人交流时,总是不断地打断别人的话,或者完全忽视别人的观点和感受,那么这样的行为就会让人觉得你对别人不够关心,缺乏尊重。
二、过度分享自己的私人事务对于多数人来说,私人的事情是不可能全部分享给别人的。
而如果一个人总是把自己的私人事务挂在嘴边,让别人感到厌烦和尴尬,那么这样的行为就会在人际交往中起到阻碍作用。
三、在社交媒体上过度发言在现代社交中,社交媒体成了人们最常使用的沟通平台之一。
如果你在社交媒体上过度发言,或者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些不合适的言论和内容,那么你就有可能在人际交往中被认为是不可信的。
四、经常打断别人的说话在和别人交流时,如果你总是打断别人的说话,或者把话题牵引到你感兴趣的领域,那么这样的行为不仅会让别人感到不舒服,还会让别人对你的信心和信任降低。
五、过于关注别人的私人事务现代人际交往中,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但是有些人会试图窥探别人的私人生活并多次追问。
这样的行为会让别人感受到自己的隐私受到侵犯,缺乏安全感。
六、过于直接地提出个人问题如果你在和别人交谈时,总是过于直接地提问个人问题,比如问对方的工资、婚姻状态等,那么这样的行为很容易让别人感到不愉快和不舒服,不仅会使交往关系恶化,还会让交流变得僵硬。
七、太过挑剔别人的生活方式我们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兴趣爱好,如果你总是对别人的生活方式提出抨击和挑剔,那么这样的行为很容易让别人感到不受欢迎,让人们开始回避和疏离自己。
职场上10种界限不清人,进来看看有你吗?
职场上10种界限不清人,进来看看有你吗?人和人之间,还得有一些界限。
小时候曾一度以为,那些不分青红皂白关心我的人是真正对我好的人,长大以后发现,过于热情的人无一例外会让我感到不适。
经过与他们的再三战斗,我总结出几个点:1、远离那些特别热情的人,他们通常不懂界限是何物,或界限感很弱;2、自己要避免滥发善心与爱心;3、你以为占到的便宜或享受到的好处,总有一天要以另一种形式还出去。
那么在职场中,我们千万不要做界限不清的人。
下面分享职场中,10种界限不清的人,他们过得都不太好。
:1、老好人:为了自我安全,或者幻想中的人际融合,中国职场的老好人总是非常多。
他们一切行为态度以不得罪人为准则,落得一个好人缘。
更真实的状态却是,“讨好型人格”让他们不敢拒绝,更害怕发表主张和立场。
所以,他们对上司言听计从,对同事的求助不善推辞,会议上不愿表达反对意见,逐渐在集体中沦为被支配角色,不是替同事“背锅”,就是帮上司“应急”。
老好人是最适应中国式人情社会的一种角色发明。
不争不吵不冲突,源于中国式的典型教育。
他们看似乐于助人,但并非出于自愿。
久而久之,被支配的角色在职场中形成了定式,他们也只好硬着头皮,带着内心焦虑,把老好人的角色一路扮演下去。
仔细观察,老好人却几乎没有真朋友,因为他们很难和任何一个人发生“真实”的关系。
这种真实的关系是指,你可以和一个人去争吵,可以把自己最不堪的一面展现给他看,可以在他面前肆无忌惮的去做自己,表达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而这些,都是老好人内心深层的恐惧。
面对别人给你的指令、求助、委托、期待,老好人需要去感受此时最真实的需要;更需要觉察被放大的自我。
其实,离开了你,项目可以继续运作,朋友可以自己完成工作。
你没有自己想的那么重要,能让所有人开心。
2、情绪黑洞:职场上的情绪黑洞,指那些习惯抱怨的人。
有趣的是,爱抱怨的人通常却是不太擅长直接沟通的人。
在职场上遭遇竞争、冲突或者不公时,他们内心压抑了愤怒和委屈,但又不敢向对方直接表达,便会利用转移的心理防御机制,向其他对象以直接或间接的攻击方式发泄。
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当代社会环境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无论是在家庭、工作还是社交场合中,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都可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困扰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现象、原因以及应对策略。
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现象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亲缘关系的复杂性:家庭内部的亲缘关系常常会出现复杂的矛盾和纠纷。
尤其是在家族企业中,亲戚之间的利益纠葛和权力斗争更加复杂。
2. 同事关系的复杂性:职场中,由于工作的竞争性和利益的冲突,同事之间的关系往往错综复杂。
合作中的心结、竞争中的嫉妒和背后的勾心斗角都构成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3. 社交关系的复杂性:社交场合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并非单纯的友谊或者亲近。
互相间的利用、计算和虚伪等因素造成了社交关系的复杂性。
4. 情感关系的复杂性:恋爱、婚姻、友谊等情感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为复杂的一部分。
恋爱的起伏、夫妻的矛盾和友谊的变故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原因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利益的冲突: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往往会与他人发生冲突。
在争夺有限资源和权力的过程中,人际关系就会变得错综复杂。
2. 人性的弱点:人的本性中具有嫉妒、虚荣、自私等负面情绪。
这些弱点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复杂。
3. 沟通的障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然而,由于沟通能力的差异、信息的不对称等原因,人们往往无法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导致人际关系复杂化。
三、应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策略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应对:1. 保持冷静: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时保持冷静是非常重要的。
遇到困难和纠纷时,冷静的心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问题和作出决策。
2. 理性沟通: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增强沟通能力是应对复杂人际关系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理性的沟通和交流,我们可以尽量减少误解和矛盾。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的表现有哪些_交际礼仪_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的表现有哪些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是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来说是很严重的问题。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的表现文章内容。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的表现(一)妒忌、猜疑等不良心理造成的关系紧张在大学里,某些同学由于某方面比较突出,如外貌、能力、成绩等,这类相对突显的同学常常成为学生中的焦点人物,如果他们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就很容易引起同学的妒忌和猜疑,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另一种情况是,在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各种评奖评优以及奖助学金、困难补助等,一些功利心较强或性格较敏感的学生有时也会因为无法分享利益而对别人获得利益耿耿于怀甚至产生妒忌心理,从而影响室友的和谐共处。
(二)贫富差距产生的心理鸿沟和感情隔阂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差异很大,有的学生家庭优越,每月消费都在千元以上,而有些来自偏远农村的学生甚至连基本生活都没有保障。
由于长期生活环境的影响,使得这两类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存在很大的差异,经常会在一些观点上产生摩擦。
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同学往往有一种优越感,有时表现得比较自我,而家庭贫困的同学内心又比较容易自卑敏感,因此宿舍里这两类人很容易形成敌对的战线。
(三)个人不良生活习惯产生的关系不和在集体生活的寝室里,有的同学极不注意个人卫生,随便吸烟,从来不叠被子,床上又脏又乱,东西乱扔,袜子衣服穿完不洗,踢了球一身臭汗也不洗澡,上厕所甚至常常忘了冲马桶,集体卫生从不关心,坐享其成。
这些恶习有时候会引发舍友间的矛盾冲突,还有些同学生活作息时间紊乱,常常深夜点蜡烛看书、聊天、打电脑游戏等,这些在不恰当时间的活动行为侵犯了舍友的权利,有时就成为寝室人际关系不和的导火线。
(四)不合时宜的恋爱导致舍友感情疏远在大学里谈恋爱本来是正常的但若不能很好地协调恋爱、学习与生活的关系,那么谈恋爱也很容易引起舍友关系的紧张,有些不自觉的同学总喜欢将寝室公用电话占为己有或者长时间地三更半夜躲在被窝里煲“ 电话粥”,有些甚至无视他人的感受,把男女朋友带到宿舍留宿,当着大家的面做一些过分亲昵的动作,在这种环境下,寝室人际关系激化在所难免。
人际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际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人际沟通是个人生活及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事情,一个人的人际沟通是否顺畅与有效不仅关乎他的情感体验,也关系到其人际关系及工作效率。
然而,人际沟通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会阻碍人际关系的发展,影响工作效率,如今,随着社交媒体、智能手机和网络的发展,这些问题变得越来越普遍显现。
接下来是本文详细论述人际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语言表达不清晰很多人在交流的过程中常常把话说得含混不清,这不仅让对方难以理解自己的意思,也容易引起误会。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缺乏表达能力、不自信、紧张等。
2、沟通双方没有耐心有些人的性格比较急躁,一旦对话没有迅速迎合他们的需求或者没有直接得出结论,他们就会失去兴趣或者失去耐心,可能会转移话题或者中断对话。
这种现象导致对话难以顺畅进行,更重要的是,由于缺乏耐心,两个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也很难建立起来。
3、倾听不够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过于关注自己的表达,以至于忽视了对方的想法和意见。
在交流时,如果没有认真倾听对方的想法和反馈,光顾着自己的表达,那么对方对我们的信任和合作意愿也会受到影响。
4、不懂得回避敏感话题人和人之间存在不同的价值观和想法,而有些话题对于某些人来说是敏感的,比如政治、宗教、家庭问题等等。
如果没有足够的尊重,就很容易让对方感到不舒服或者不安,并导致沟通的失败。
5、身体语言不当人的身体语言在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个人的表情、姿势、手势,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无意识的,但会传递出情感和态度。
如果身体语言与语言表达脱离,极易引起对方的不信任和不适。
二、对策1、清晰表达清晰的表达包括语速适中,语气良好,语言简洁明了,并重点强调核心内容。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的表达是否足够清晰,可以要求对方复述一下你所说的话。
2、建立耐心在沟通时建立耐心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包括对方的需要和需求,以及复杂的话题。
这不仅有助于建立对方对你的信任和合作意愿,也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对方和解决问题。
人际边界不清的表现与自我判断
人际边界不清的表现与自我判断
孩子到了青春期,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父母做太多的事情,需要特殊干预的孩子只是少数,也正是由于父母在处理孩子的问题上出现边界不清,从而导致过分干预,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
我们将边界不清的表现列出了三条,请大家自我判断。
表现一:拯救
在人际关系边界不清的最典型表现就是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过分热心过分卷入过分干涉,过分保护,以拯救者或救世主自居。
具有过强的监护人和主人翁精神,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在拯救者眼里,他人是有缺陷的,如果不去拯救,他们会堕落、失败、痛苦、变态。
【自我判断】
你是否认为孩子很多事都做不好,非你不可?所以你无微不至的关心孩子,无视他的成长规律,替他做所有的事,插手他的学习、工作、生活、交友、恋爱?
孩子是否过于好打抱不平,以大英雄自诩,常代朋友拿主意,不分轻重的帮同学朋友解决问题,并认为对方离开自己就干不好事情?
【行为后果】
过度包办、不信任孩子的能力,不给孩子成长和实践的机会,孩
子就会变得不自信,不敢做决定,生活能力与处事处理事情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成长,在某些方面会过度依赖父母,甚至离不开父母。
【自我调整】
遵从孩子的成长规律,给孩子实践和犯错的机会,鼓励他自己动手,自己做决定,自己分析事情和利弊,并且适当的方法贡献自己的经验。
当孩子做砸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苛责发怒,给他改正的机会,让他在能力范围内承担失误的后果,并给他更多的帮助,也就是:“放手——鼓励——帮助”的过程。
十种人际关系界限不清的表现,你占了几条?
十种人际关系界限不清的表现,你占了几条?搜狐媒体平台 08-29 17:53 大点击上方“心灵面包”↑关注我们最实用的心理疗愈心灵成长平台男士香氛秘器!尽在罗曼诺!广告你是一个界限感模糊的人吗?以下十种人际关系界限不清的表现,看看你有没有跨越别人的界限或者被人跨越界限?一拯救拯救是人际界线不清最典型的表现: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过分热心,过分卷入;过度干涉,过度保护;以拯救者或救世主自居;具有过强的监护人和主人翁精神;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母亲对待婴儿常常就是如此,因为婴儿没有自理能力,确实非常需要母亲的关心和保护。
孩子长大以后,母亲如果还是这样对待孩子,将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但是,许多母亲并没有随着孩子的长大而改变这种行为模式。
她们继续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替他做所有的事,插手他的学习、工作、生活、交友、恋爱、婚姻。
相对来讲,父亲较少扮演拯救者的角色,这是因为男性的人际界线一般比女性清,人际距离较远。
一个家庭,如果以女性居多,人际界线通常都是模糊不清的。
反之,如果以男性居多,人际界线会清楚一些。
拯救不仅仅是人际界线不清,也是强迫的表现。
在拯救者的眼里,他人是有缺陷的,如果不去拯救,他们会堕落、失败、痛苦、变态。
拯救者把世界分为黑的和白的,他的神圣使命就是把黑的变成白的。
二控制控制是中国家庭关系中最常见的问题。
在中国的家庭关系、亲密关系中,常见状态有四种:控制、依赖、讨好、情欲。
控制:就是把别人当成自己的身体的一部分或工具,像使用自己的手脚那样使用别人,并且希望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他们目中无“人”,把别人当成物体,不关注别人的内心感受,甚至有意压制别人的内心感受。
一件工具,如果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使用者就无法完全驾驭它。
因此,控制者总是千方百计否定别人的能力,打击对方的自主性,使他丧失自我,乖乖地服从控制。
控制有三种:硬控制、软控制和无形的控制。
硬控制:批评、教育、命令、惩罚、指责、羞辱、跟踪、调查、限制人身自由。
人际关系障碍的症状与解决方法
人际关系障碍的症状与解决方法人际关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带来快乐和满足感。
然而,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人际关系障碍,这可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困扰和不愉快。
本文将探讨人际关系障碍的症状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症状1. 沟通困难:当我们与他人交流时,无法理解对方的意图或意思,或者我们的观点没有被他人理解和接受。
沟通困难常常导致误解和争吵的产生,进而伤害人际关系。
2. 冲突和争吵: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和争吵是常见的问题。
当我们与他人意见不合或存在不同的观点时,冲突就可能发生。
这种冲突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长期的争吵,破坏人际关系。
3. 社交焦虑:有些人在社交场合感到不自在和紧张,他们可能害怕被他人评判或拒绝,从而回避社交活动。
这种社交焦虑会导致与他人建立健康和正常的关系变得困难。
4. 孤立感:人际关系障碍还会导致孤立感的产生,使人感到与他人的联系和亲密度减少。
这种孤立感可能会对个人的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降低生活质量。
二、解决方法1. 提高沟通技巧:通过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来改善人际关系。
倾听对方,理解对方的观点,避免中断或强行打断对话。
同时,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尽可能清晰地传达自己的意图。
2. 培养共情能力:共情是理解他人感受和情感的能力。
通过学习和练习共情,我们能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联系,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们的感受。
3. 解决冲突的技巧:遇到冲突时,应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如以合作和妥协为基础,寻找双赢解决方案。
避免情绪化的回应,冷静地分析问题,并与对方进行开放和诚实的对话。
4.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人际关系问题严重影响到了个人的生活和幸福感,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帮助。
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能够提供个别或夫妇/家庭治疗,帮助人们解决人际关系问题,提升个人的交往技巧。
5.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克服社交焦虑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人际关系障碍的常见症状与心理干预
人际关系障碍的常见症状与心理干预人际关系是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给人带来情感支持、身心健康以及更多的机会。
然而,有时候人际关系并不总是那么容易处理,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障碍,这些障碍可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困扰。
本文将讨论人际关系障碍的常见症状和心理干预方法,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解决人际关系问题。
一、人际关系障碍的常见症状1. 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是一种对社交场合和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过度关注他人评价和担忧的心理状况。
在面对陌生人或大型社交场合时,人们可能会感到紧张、害怕出丑,甚至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如心跳加快、手汗等。
2. 冲突与争吵:在人际关系中,冲突和争吵是常见的问题。
这可能是因为不同的意见、价值观不同或者沟通不畅所导致的。
当冲突得不到妥善处理时,可能会产生愤怒、不满、疑虑等负面情绪,进而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度。
3. 社交孤立感:社交孤立感是指个体感觉自己与他人缺乏紧密联系、无法得到支持和理解的一种情绪状态。
这可能是因为人们的社交圈子较小、缺乏交流的机会,或者由于沟通障碍导致的。
4. 人际依赖:人际依赖是指个体在与他人互动中对他人过分依赖,丧失独立性和自主性的一种倾向。
人们可能害怕独处、害怕失去他人的认可,导致对他人的需求过于强烈,进而影响到自身的幸福感和人际关系的健康。
二、心理干预方法1. 意识自我观念:人际关系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和需要改变的地方。
通过自省和自我观察,确定自身的行为模式、需求和期望,有助于认识自我并寻求改变。
2. 提升自信心:自信心是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关键。
通过积极的自我肯定、培养自己的优势和能力,增强自信心。
可以通过参加培训课程、阅读自我成长类书籍等方式来增强自信心。
3. 学习有效沟通:沟通是人际关系中重要的技能之一。
要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习非暴力沟通、积极倾听和表达感受的技巧,可以改善沟通和解决冲突。
4.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个人无法自行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人际关系问题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人际关系问题的症状与治疗方法人际关系是个体与他人之间建立的关系网络,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人际关系问题可能会出现。
本文将讨论人际关系问题的症状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治疗方法。
一、症状1. 冷漠和疏远人际关系问题的一种常见症状是冷漠和疏远。
当一个人感到与他人疏离,无法建立亲密关系或保持联系时,这往往是人际关系问题的表现。
2. 冲突和争吵冲突和争吵是人际关系问题的另一个明显症状。
当人与人之间的观点、价值观或兴趣爱好产生分歧时,很容易导致冲突和争吵,进而破坏人际关系。
3. 社交焦虑和孤独感一些人在社交场合中感到不安和紧张,这可能是人际关系问题的症状之一。
社交焦虑常常使人感到孤独,并限制了他们与他人建立联系的能力。
4. 不信任和背叛感不信任和背叛感是人际关系问题的表现之一。
当个人在关系中感到被背叛或失去信任时,他们可能变得对他人持怀疑态度,进而影响整个人际关系网。
二、治疗方法1. 沟通与倾听沟通是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关键。
通过积极倾听他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促进双方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在沟通时要注意语气和非言语表达,避免冲突和误解的产生。
2. 增强自我意识增强自我意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并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通过学习自我反省和探索自己的情绪,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情绪,有效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3. 接纳和尊重他人差异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着不同的背景、信仰、价值观和兴趣爱好。
接纳和尊重他人的差异可以增加人际关系的和谐性。
要学会包容和理解他人的观点,以建立更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
4.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人际关系问题严重影响到个人的生活和幸福,寻求专业帮助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专业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治疗方法,帮助个人理清问题的根源,并提供解决问题的实用策略。
总结人际关系问题的症状可能表现为冷漠和疏远、冲突和争吵、社交焦虑和孤独感,以及不信任和背叛感。
然而,通过沟通与倾听、增强自我意识、接纳和尊重他人差异,以及寻求专业帮助等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人际关系问题,促进更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
八种常见的界限感模糊的表现
八种常见的界限感模糊的表现,你(被)“越界”了吗?一个人,越是人际关系界限模糊不清,就越难成为自己。
当一个人成为不了自己,就会不停地允许和纵容别人践踏自己的界限,和无意地跨越和践踏别人的界限。
你是一个界限感模糊的人吗?以下八种人际关系界限不清的表现,看看你有没有越界?有没有被侵犯界限?拯救拯救是人际界限不清最典型的表现: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过分热心,过分卷入,过度干涉,过度保护。
以拯救者或救世主自居,具有过强的监护人和主人翁精神,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母亲对待婴儿常常就是如此,因为婴儿没有自理能力,确实非常需要母亲的关心和保护。
孩子长大以后,母亲如果还是这样对待孩子,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但是,许多母亲并没有随着孩子的长大而改变这种行为模式。
她们继续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替他做所有的事,插手他的学习、工作、生活、交友、恋爱、婚姻。
相对来讲,父亲较少扮演拯救者的角色,这是因为男性的人际界限一般比女性清,人际距离较远。
一个家庭如果以女性居多,人际界限通常都是模糊不清的。
反之,如果以男性居多,人际界限会清楚一些。
拯救不仅仅是人际界限不清,也是强迫的表现。
在拯救者的眼里,他人是有缺陷的,如果不去拯救,他们会堕落、失败、痛苦、变态。
拯救者把世界分为黑的和白的,他的神圣使命就是把黑的变成白的。
控制控制是中国家庭关系中最常见的问题。
在中国的家庭关系、亲密关系中,常见状态有四种:控制、依赖、讨好、情欲。
控制就是把别人当成自己的一部分或工具,像使用自己的手脚那样使用别人,并且希望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他们目中无“人”,把别人当成物体,不关注别人的内心感受,甚至有意压制别人的内心感受。
一件工具如果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使用者就无法完全驾驭它。
因此,控制者总是千方百计否定别人的能力,打击对方的自主性,使他丧失自我,乖乖地服从控制。
控制有三种:硬控制、软控制和无形的控制。
硬控制:批评、教育、命令、惩罚、指责、羞辱、跟踪、调查、限制人身自由。
人际交往边界就如同马路线
人际交往边界就如同马路线人际交往边界就如同马路线人际交往不顺畅、受阻、易合、易离、难以建立较好的关系等情况,多与边界不清有关。
我们边界越清晰,即使问题、冲突在多,我们也能保持稳定的人际距离,不影响正常交往。
我们边界越模糊,即使交往机会在多,一样使对方越走越远,矛盾、冲突也越来越多。
用马路线的几种形式来举例说明我们的人际交往边界。
1、实线=井水不犯河水相互之间彼此清楚界线,是否越界、侵犯对方,大家都心知肚明。
要是双方起争吵,谁先过界、谁对谁错不是最重要的,明确站回自己的边界,才是最重要。
如:有些人与同事相处多年,没关心过对方、除了公事没聊过私事或泛泛而谈,但依然相处的较好没有较大冲突,甚至还有相互合作的情况。
有些夫妻,因为各种原因走在了一齐,平常是你有你潇洒,我有我疯狂,互不干扰,但依然夫妻关系一辈子。
这种关系模式虽然缺少了些情感,可只要保持距离、界线,双方都在同一目标、路线上不会有很大冲突。
2、虚实线=霸权主义一方追求地位、控制、霸权、自我保护,从而建立一种不公平的关系模式,另一方追求安静、平稳、安全,从而迁就、忍让对方。
如:我的世界你不能管,不能踩,你的世界我可以随意过。
我的手机你不能看,你的手机我好奇看。
我的钱自己花,你的工资卡我来拿。
我生气,你要哄。
你生气,没权利,自己一边解决去。
该关系多见恋爱情侣、新婚夫妻,就像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双方都在享受着关爱、热恋、亲密的感觉之中,随着时间的变迁,愿打的人还是喜欢这种模式,愿挨的人可就受不了了,就开始用各种方式来打破模式,争取主权,大多换来对方的.一句常话“你变了”“婚前一个样,婚后一个样”。
另一种多见上下级关系“官大一级压死人”,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通讯的先进性,群众监督领导的情况就更加有利,这种霸权主义就慢慢的消失了。
3、虚线=公平双方相互谦让、公平对待,我需要借你的道过,你需要经我的道走,表面上非常和平,可是产生矛盾、冲突的机率也是最大的,大多交通事故都在虚线之中,双方争论也最多。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的表现有哪些_交际礼仪_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的表现有哪些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是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来说是很严重的问题。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的表现文章内容。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的表现(一)妒忌、猜疑等不良心理造成的关系紧张在大学里,某些同学由于某方面比较突出,如外貌、能力、成绩等,这类相对突显的同学常常成为学生中的焦点人物,如果他们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就很容易引起同学的妒忌和猜疑,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另一种情况是,在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各种评奖评优以及奖助学金、困难补助等,一些功利心较强或性格较敏感的学生有时也会因为无法分享利益而对别人获得利益耿耿于怀甚至产生妒忌心理,从而影响室友的和谐共处。
(二)贫富差距产生的心理鸿沟和感情隔阂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差异很大,有的学生家庭优越,每月消费都在千元以上,而有些来自偏远农村的学生甚至连基本生活都没有保障。
由于长期生活环境的影响,使得这两类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存在很大的差异,经常会在一些观点上产生摩擦。
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同学往往有一种优越感,有时表现得比较自我,而家庭贫困的同学内心又比较容易自卑敏感,因此宿舍里这两类人很容易形成敌对的战线。
(三)个人不良生活习惯产生的关系不和在集体生活的寝室里,有的同学极不注意个人卫生,随便吸烟,从来不叠被子,床上又脏又乱,东西乱扔,袜子衣服穿完不洗,踢了球一身臭汗也不洗澡,上厕所甚至常常忘了冲马桶,集体卫生从不关心,坐享其成。
这些恶习有时候会引发舍友间的矛盾冲突,还有些同学生活作息时间紊乱,常常深夜点蜡烛看书、聊天、打电脑游戏等,这些在不恰当时间的活动行为侵犯了舍友的权利,有时就成为寝室人际关系不和的导火线。
(四)不合时宜的恋爱导致舍友感情疏远在大学里谈恋爱本来是正常的但若不能很好地协调恋爱、学习与生活的关系,那么谈恋爱也很容易引起舍友关系的紧张,有些不自觉的同学总喜欢将寝室公用电话占为己有或者长时间地三更半夜躲在被窝里煲“ 电话粥”,有些甚至无视他人的感受,把男女朋友带到宿舍留宿,当着大家的面做一些过分亲昵的动作,在这种环境下,寝室人际关系激化在所难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际界线不清的表现一、拯救人际界线不清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过分热心,过分卷入,过度干涉,过度保护,以拯救者或救世主自居,具有过强的监护人和主人翁精神,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母亲对待婴儿常常就是如此,因为婴儿没有自理能力,确实非常需要母亲的关心和保护。
孩子长大以后,母亲如果还是这样对待孩子,将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但是,许多母亲并没有随着孩子的长大而改变这种行为模式。
她们继续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替他做所有的事,插手他的学习、工作、生活、交友、恋爱、婚姻。
相对来讲,父亲较少扮演拯救者的角色,这是因为男性的人际界线一般比女性清,人际距离较远。
一个家庭,如果以女性居多,人际界线通常都是模糊不清的。
反之,如果以男性居多,人际界线会清楚一些。
管理心理学把管理者(领导)分为两种类型:任务型和情感型。
任务型的领导比较“冷”,只关心团队的工作效率,不关心成员的情感活动,而情感型的领导侧重于协调人际关系,关心成员的情感活动,擅长于制造气氛,提高团体的凝聚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情感型的领导是人际界线不清的。
他们常常过分热心,过度干涉,爱管闲事,婆婆妈妈。
心理咨询师也常常会以拯救者或救世主自居(英雄情结),跨越人际界线,对咨客过度干涉。
在咨询过程中,打破人际界线有时候是必要的,但是,在多数情况下,打破人际界线是因为咨询师自己人际界线不清。
需要指出的是,拯救不仅仅是人际界线不清,同时也是黑白分明的表现。
在拯救者的眼里,他人是有缺陷的,如果不去拯救,他们会堕落、失败、痛苦、变态。
拯救者把世界分为黑的和白的,他的神圣使命就是把黑的变成白的。
二、控制客体关系理论用投射性认同来概括客体关系。
常见的投射性认同有四种:控制(也称权力)、依赖、讨好(也称迎合)、情欲。
所谓控制,就是把别人当成自己的身体的一部分或工具,象使用自己的手脚那样使用别人,并且希望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他们目中无“人”,把别人当成物体,不关注别人的内心感受,甚至有意压制别人的内心感受。
一件工具,如果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使用者就无法完全驾驭它。
因此,控制者总是千方百计否定别人的能力,打击对方的自主性,使他丧失自我,乖乖地服从控制。
控制有三种:硬控制、软控制和无形的控制。
批评、教育、命令、惩罚、指责、羞辱、跟踪、调查、限制人身自由都属于硬控制,讨好、利诱、撒娇、胡闹、施苦肉计、要挟都属于软控制,信用、承诺、保护、恩赐、以身作则、威望、自信、勇猛属于无形的控制。
无形的控制与拯救有某些相同之处,说明拯救是有可能转变为控制的。
但是,两者毕竟不同。
拯救的目的是让对方过得好,结果如何另当别论,而控制的目的是“为我所用”。
拯救是利他的,控制是利己的。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喜欢控制别人,把别人当作自己的身体或工具来使用,常用的方法是硬控制。
表演型人格障碍也喜欢控制别人,常用的方法是软控制。
边缘型人格障碍常常软硬兼施。
自恋型人格障碍则是硬控制和无形的控制并用。
三、依赖依赖与拯救相对。
一方是拯救者,另一方就是依赖者。
拯救会强化依赖性。
同样,依赖会激发对方的英雄情结。
从某种意义上讲,依赖就是软控制。
他用依赖控制对方,使对方心甘情愿而且自鸣得意地扮演起拯救者来。
在拯救型的母亲身边,一定会有依赖型的孩子。
一个人如果有好几个姐姐,他的依赖性一定会很强。
在女性居多的家庭里,拯救和依赖是每天都在上演的戏。
全家人互相拯救、互相依赖,非常纠缠。
在大家庭里,女性达到一定的数量,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拯救是把别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依赖则是把自己的事推给别人,让别人替自己做。
控制也是让别人替自己做事,但后果还是自己承担的,而依赖把责任也交给了别人,要求别人对自己负责。
因此,一个依赖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穿不暖、吃不饱还怪罪父母,甚至故意不伸手、不张口,叫自己穿不暖、吃不饱,让父母心疼,激发父母的恻隐之心。
依赖型的人小时候依赖父母或哥哥姐姐,结了婚以后则依赖配偶,或者同时继续依赖父母,甚至对方的父母。
这种人“家族观念”很强,视结婚为找“归宿”,要托付终身,所以挑三拣四,百里挑一,不但个人条件要好,家庭背景也要好,好象不是两个人结婚,而是两个家族结婚。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点就是依赖。
当然,病人不是依赖所有的人,而是关系亲密的人,对陌生人通常是比较排斥的。
回避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回避人际交往,不过,他们所回避的是陌生人,而不是亲人,相反,他们对亲人还是比较依赖的。
这说明,依赖型人格障碍和回避型人格障碍兼有黑白分明,他们把人分为亲和疏、可靠和不可靠,依赖“白”(亲和可靠),回避“黑”(疏和不可靠)。
依赖和回避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依赖型人格障碍侧重于依赖,回避型人格障碍侧重于回避。
四、讨好讨好既是客体关系理论所说的一种投射性认同,又是自体心理学所说的一种自体客体移情(反映性移情),主要表现为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赞扬和尊重,为此而揣摩别人的心思、了解别人的兴趣,迎合别人的心理,做一些能够让对方开心的事。
讨好别人、迎合别人,其实是对自己的背叛,这是“假自体”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小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照顾,让自己活得舒服一些,讨好父母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存能力的提高,没有必要继续讨好别人。
或者说,如果是生活所迫,讨好一下某个重要人物,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把讨好变成一种风格,到处讨好,奴颜婢膝,那就有问题了。
说讨好是人际界线不清的表现,是因为,如果不给别人带来实际的好处,譬如请客送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而仅仅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投其所好、自我完善,那是没有作用的。
以为这样做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可、赞扬和尊重,其实是一个错觉。
再说,别人的认可、赞扬和尊重有那么重要吗?除了满足一下虚荣心,并没有实际的好处,除非得到奖金,或者提拔。
表演型人格障碍很在乎这些虚名,为了追逐虚名而脱离实际,其实是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自编自演,自娱自乐。
五、猜心讨好必须先了解对方的心思,不然的话,马屁拍错了,反而被踢一脚。
以为自己能够猜透别人的心思,这本身就是人际界线不清的表现。
俗话说,人心隔肚皮。
别人的心思是永远猜不透的。
于是,有的人去研究心理学,希望通过心理学去了解别人的心思。
猜心也是拯救和控制的一种手段。
有的人喜欢猜别人,但害怕别人猜自己,担心自己的心思被别人知道。
这种人通常兼有黑白分明,而且认为自己是“黑”的,自我评价是负面的。
所以,他们回避与人接触。
表面上与人划清界线,其实是人际界线不清。
别人根本不可能知道你的心里在想什么,“心灵感应”是不存在的。
当这种担心达到一定强度时,可能会出现被洞悉感,觉得自己被跟踪、被监控。
偏执型和分裂型人格障碍偶尔会有这种症状,如果非常明显,那就是精神分裂症了。
有的人喜欢被别人猜,故意不把话说清楚。
如果猜对了,就很高兴,觉得对方是自己的知音;如果猜错了,就不高兴,觉得对方不理解自己,对自己不够用心。
猜心就是投射,不是猜出对方的心思,而是把自己的猜测强加到对方的头上。
六、敏感猜心和敏感哪个是因哪个是果,很难说清楚。
知道了别人的心思,自己的情绪就会发生变化,这就叫敏感;因为敏感,所以很容易感受到别人的心情变化,这就叫猜心。
敏感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共情,或者共鸣。
双方的情绪相同。
对方是什么情绪,我也是什么情绪。
人喜亦喜,人悲亦悲。
这种情况也叫“感染”。
有的人情绪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感染,看肥皂剧都会哭得稀里哗啦。
这种人心软,耳根也软,没有主见,容易受暗示。
第二种表现是对抗性的,双方的情绪不同,但有联系,是对应的,例如,别人想打我(愤怒),我感到害怕(恐惧),或者别人在哭(悲伤),我觉得烦(愤怒)。
别人表扬我,我感到高兴,别人批语我,我感到难过,别人对我好,我很开心,别人对我不好,我很生气。
这些也是对抗性的。
一般认为,共情是以对方为中心的,“对抗”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是“自恋”的表现。
自恋型、反社会型、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都是非常敏感的,他们的敏感主要表现在“对抗”。
换句话说,他们的情绪不容易被感染,但容易受影响。
其实,强迫型、回避型、依赖型人格障碍也是对抗性的,情绪也很容易受影响。
七、另一个自我了解和理解是不一样的。
很多人害怕被人了解,但又渴望被人理解。
了解可以为控制服务,理解却与控制无关。
了解有利有弊,理解有利无弊。
喜欢被人了解的目的是希望被人理解。
了解有可能是对抗性的,而理解就是共情。
如果不被人理解,那是非常孤单的。
所以,人人渴望被人理解。
但是,人心隔肚皮,理解几乎是不可能的。
渴望被人理解是很不现实的,是人际界线不清的表现。
另一个自我(简称“另我”),是一种自体客体移情,表现为渴望得到理解、以为有人能够理解自己、因为被人理解而兴高采烈、不停地寻找知音、幻想自己有一个孪生兄弟或姐妹、与某个人处于“共生状态”。
八、分离焦虑当一个人与别人处于共生状态时,分离是一件可怕的事,所以非常害怕分离,分离会给人带来巨大的精神痛苦。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害怕分离,说明他的人际界线是不清的。
害怕跟谁分离,说明他跟谁人际界线不清。
为了避免分离,当事人会采取硬控制或软控制、讨好或依赖等措施,目的是继续保持共生状态,朝夕相处,相依为命。
这种人很黏、很纠缠,象跟屁虫似的,吃饭、睡觉都要别人陪,稍微离开一会儿就会不断打电话、发信息。
依赖型和边缘型人格障碍都有强烈的分离焦虑,他们害怕分离,对想象的分离都会有强烈的反应,常常反复要求对方保证不会抛弃他。
九、重感情行为主义只看互动,不讲感情。
感情是一个虚幻的东西,别人看不透,自己也搞不明白。
但是,人际界线不清的人偏偏非常重感情。
对他们来说,事实是什么样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心里是怎么想的,是不是爱我。
两个人在一起磕磕碰碰、吵吵闹闹、打打杀杀,一点儿也不开心,但是,因为“我爱你”,就舍不得分开。
现实地讲,这样的“爱”已经没有意义,它给人带来的只是伤害。
但是,他们宁愿承受现实的痛苦和伤害,也不愿意放下虚幻的爱。
有人说: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其实,在战场、官场、情场和日常生活中,这句话也是适用的。
但是,人际界线不清的人就会把爱恨情仇想象成永恒的东西。
他们不只是人际界线不清,连时间界线也不清,过去、现在、将来不分。
他们希望时间不变、天人合一。
究其原因,还是害怕分离,不愿与心爱的人分开。
他们用虚幻的感情麻醉自己,在精神上模糊人际界线。
十、强调意义人生本来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人总是倾向于寻求现象背后的意义。
现象瞬息万变,意义不变。
对人来讲,做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为什么这样做,他的动机是什么,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你想我吗?想,但想不起来。
君子之交淡如水。
礼轻义重。
只要有爱,怎么伤害都没关系。
这是无视事实的表现,是歪曲事实,是客体关系向外投射的结果。
十一、“过程阐释”现实的人际关系是靠效果来维系的,与动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