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体体育保健学课程标准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体育市场开发方向必修的一门主干课程。
其目的是使体育市场开发方向的学习者能够掌握体育保健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并能将所学的理论与技能运用到大众运动健身指导、休闲体育教学、业余运动训练当中。
二、课程基本要求该课程总计72学时,其中理论占54学时,实践占18学时。
要求理论联系实践,使学习者能够运用体育保健学的原理和方法为大众运动健身指导、休闲体育教学及运动实践提供科学指导和服务。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运动与健康第一节现代健康观第二节影响健康的因素第三节体质与健康第二章体育卫生第一节体育锻炼卫生第二节运动环境卫生第三节运动场地设备卫生第三章营养卫生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人体所需六种营养素的功用、来源和供给量,热能的供给及测定方法,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的合理营养供给,运动营养和营养状况的评定。
学习要求理解并掌握人体六大营养素的营养功用,理解热能的供给与测定、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的营养特点以及营养状况的评定,掌握不同运动项目的营养特点和运动营养的供给方法。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领会:热能的供给与评定、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的营养特点以及营养状况的评定。
2、掌握:人体六大营养素的营养功用。
3、熟练掌握:不同运动项目的营养特点和运动营养的供给方法。
第四章儿童少年、女子体育卫生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体育锻炼对儿童少年、女子身体的影响;儿童少年身体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儿童少年、女子身体的解剖生理特点以及在体育锻炼中应注意的有关体育卫生要求。
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生理解剖特点以及体育锻炼对其影响,掌握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运动时的卫生要求。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领会: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生理解剖特点以及体育锻炼对其影响。
2、掌握:儿童少年身体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女子及中、老年人体育锻炼中应注意的体育卫生要求。
3、熟练掌握:儿童少年在体育锻炼中的体育卫生要求。
《体育保健学》教学大纲(包含思政内容)
《体育保健学》教学大纲(包含思政内容)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1311107B中文名称:体育保健学英文名称:sports healthcare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总学时:48学时总学分:3学分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先修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二、课程简介体育保健学是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与措施的一门综合、应用科学。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影响体育运动参加者身心健康和运动能力的各种内外因素,并能制定相应的体育保健措施。
了解并掌握体育运动参加者的身体发育、健康状况和运动训练水平的评定方法,为合理安排、组织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比赛提供科学依据,并给予医务监督。
掌握常见运动性伤病的病因、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措施。
掌握按摩的基本知识、手法和应用和医疗体育的基本知识、手段和应用。
三、课程目标目标1:具备处理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常见运动损伤和运动伤害事故的能力,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
【毕业要求1-2L:职业道德修养】目标2:关心爱护学生,利用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饮食习惯、锻炼习惯,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价值观、人生观。
【毕业要求2-2M:教育情怀】目标3:掌握体育保健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
【毕业要求3-1H:学科素养】四、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五、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体育运动与健康(2学时)(本章支撑课程目标2、3,第一节支撑课程目标2、3,第二节支撑课程目标3)【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健康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学校健康促进的实施内容和步骤。
熟悉体育运动对健康的影响。
了解健康相关行为及健康体适能。
2.能力目标:根据所学内容,能够判断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不良生活方式,并提出改进措施。
3.素养目标:结合实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作息习惯、锻炼习惯,形成正确的健康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健康的基本概念和含义;学校健康促进的实施内容和步骤。
体育保健学课程标准
体育保健学课程标准
体育保健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体育保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体育保健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学科体系,人体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力学基础知识,体育锻炼对人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影响及评价方法,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消除和监督方法,不同人群的锻炼方法及运动处方,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康复体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体育保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体育保健学科的新理论、新进展、新趋势,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学校体育保健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以及在社会体育领域中开展体育保健服务工作。
在教学方法方面,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同时,应注重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验和实践掌握体育保健的基本技能。
此外,本课程还注重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联系和衔接。
例如,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相关课程与体育保健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应注重这些课程之间的衔接和相互渗透。
总之,体育保健学课程标准旨在让学生掌握体育保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体育保健学课程总述
体育保健学课程总述
一、课程目标:
《体育保健学》是体育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它以《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为基础,包括人体保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体育运动的保健措施,以及几种人群的体育保健。
是内容涉及面广、实践性强、应用价值较高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构架表
1、考核方式:根据课程内容及要求,选择合理的考核方式。
(平时作业+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本课程成绩是以百分制计算,为了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相结合,并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考试包括:
①笔试(占70%):考试内容为基本知识,判断与综合分析能力;
②实验课部分(占10%):实验报告10%;
③平时表现(占20%):平时作业,课堂回答问题,考勤等内容。
最后评定出本课程总成绩。
2、考试形式:根据考核方式及考试大纲选择合理的考试形式。
期末考试形式:线上闭卷考
阶段性考试形式:线下项目考
3、组卷规则:
①题型:填空题、单选题、名词解释、问答题、论述题
②分值:总分为100分。
细分则根据试卷的内容合理安排并写明试卷的试题
③线上线下比例:题量比例:线上100%,分值100分
④题量范围:N(题量)=32。
体育保健学大纲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宋体小四号)2、课程名称(中/英文):体育保健学/Physical Health Care3、学时/学分:36/24、开课院系:体育教学部5、开课教研室:(宋体小四号)6、授课对象:运动康复专业本科生7、教材及参考书:教材:体育保健学参考书:(宋体小四号)8、先修课程:(宋体小四号)9、执笔人:(宋体小四号)审订人:(宋体小四号)二、课程简介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对体育保健课的学习,懂得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和影响人体生命活动的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以及学校体育要使学生终身受益的要求,掌握人体保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人体在体育运动中的保健规律和措施,掌握不同性别、不同年阶段人群的体育保健特点和要求,使学生能够具备为体育运动提供保健措施与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运动过程中的伤害事故,增进体育运动参与者的健康等方面的能力。
进而为从事体质与健康教育工作、指导人们从事符合生理规律的运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有关知识与技能。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体育保健学是一门为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和全民健身服务的实用课程,在教学上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少而精,全面中突出重点,讲授与实验并重,加强示教,充分利用图表、标本、模具及电教多媒体手段,组织学生进行现场调查、计量分析、评定资料等课外作业,配合课堂讨论,调动学生积极性,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绪论[目的要求] 掌握:体育保健学的概念及相关知识熟悉:体育保健学的内容了解:体育保健学的意义、发展简史和学习要求[教学时数] 理论1学时[讲授内容] 1、体育保健学的概念2、体育保健学的目的与任务3、体育保健学的内容4、体育保健学的意义5、体育保健学发展简史6、体育保健学的学习要求重点与难点:体育保健学的概念、目的任务及意义第一章体育运动与健康[目的要求] 掌握: 健康的基本概念、运动对不同人群各器官和系统的影响熟悉: 健康的分类与运动对健康的影响了解: 健康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教学时数]理论2学时[讲授内容] 1、健康概述2、运动对健康的影响重点与难点:1、健康的概念及标准2、体育运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与危害第二章体育运动的卫生要求[目的要求] 掌握:儿童少年和女子体育运动中的卫生要求熟悉:个人卫生、运动环境卫生及不同人群的体育卫生要求了解:个人卫生要求及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教学时数] 理论2学时[讲授内容] 1、个人卫生与传染病预防2、运动环境卫生不同人群的体育卫生要求重点与难点:重点: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规律与体育卫生要求和女子的体育卫生要求难点:儿童少年各器官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及运动中的体育卫生要求第三章体育运动的医务监督[目的要求] 掌握: 医务监督的内容和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和指导青少年学生和体育活动参加者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训练和比赛。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体育保健学二、学时、学分及适用专业总学时数: 50, 其中, 讲授学时: 46, 实践(实验)学时: 4。
学分: 4学分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适用专业: 社会体育专业(本科)开设学期: 第4学期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目标: 通过对体育保健课的学习, 使学生懂得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和影响人体生命活动的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 以及学校体育要使学生终身受益的要求, 掌握人体保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人体在体育运动中的保健规律和措施, 掌握不同性别、不同年阶段人群的体育保健特点和要求, 为从事体质与健康教育工作、指导人们从事符合生理规律的运动, 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有关知识与技能。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课程任务:《体育保健学》其主要任务是研究体育运动参加者的身体发育、健康状况与机能水平, 为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及全民健身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比赛的组织和方法是否符合运动参加者的身体特点, 进行医学指导和服务;研究影响体育运动参加者健康和机能的各种因素, 并制定相应的卫生措施;研究和了解各种营养素的种类、功用及来源, 了解不同项目的运动员营养状况的特殊要求, 正确指导运动员饮食, 以确保运动员的健康, 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研究运动性伤病的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和康复措施。
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体育保健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 在教学中, 要特别重视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
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 运用分班教学增加实际操作教学时数, 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学习和掌握实际操作能力;并紧密跟踪学科前沿, 使学生能更及时的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健康概述(共2学时)(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 使学生能对健康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和认识, 能够分析影响健康的基本因素和健康问题, 为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打下理论基础。
体育保健学实验课程标准
《体育保健学实验》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中文):体育保健学课程编号: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课程属性:基础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体育保健学实验教学指导》学时学分:总学时72 ,总学分6,实验学时 20实验所开学期:二年级四学期适用专业: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专业必修课程:是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我校体育保健实验教学实际情况和实验室具有的条件制定本大纲。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主要是通过实验,验证教学中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加强学生体育保健实际工作能力,为今后从事体育教学,指导运动训练,以及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初步基础。
二、课程实验目的要求(100字左右)体育保健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实验课是体育保健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要求是:1、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体育保健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验证课堂教学中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加强学生体育保健实际工作能力。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及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今后从事体育教学、指导运动训练、组织竞赛以及开展科研研究奠定初步基础。
三、适用专业: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专业四、主要仪器设备及实验材料:分析天平,量筒,吸管,烧杯,听诊器,秒表,血压计,心电图机,肺活量计,橡皮吹嘴,消毒棉球,新洁尔灭溶液,绷带,三角巾,剪刀,夹板,棉花,担架,心肺复苏摸拟人,无菌纱布,镊子,诊断床,按摩床等。
五、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1、本课程以基础实验为主,开课时,任课教师需要向学生讲清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平时考核内容、期末考试办法、实验守则及实验室安全制度等。
2、该课程以基础实验为主,兼有综合实验,设计性实验。
实验前学生必须认真预习本次课实验指导内容,了解实验目的、原理、要求、内容、操作和注意事项,并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关理论知识,做到充分理解。
《体育保健学》实验教学方案大纲
《体育保健学》实验教学方案大纲《体育保健学》实验大纲课程名称:体育保健学英文名称:Sports Health Care大纲主笔人:实验指导书名称: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指导书一、学时学分总学时:54总学分:3实验时数:16二、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本实验课的任务是使学生初步了解体育保健学的实验研究方法,掌握其基、机能检查的常用方法及评定,按摩操作、急救技本技能和方法,包括人体测量术、康复方法等,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严格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体育保健学》是体育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主要研究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医学问题。
在运动实际中运用医学的知识和技能,对体育运动参加者进行医学监督和指导,从而达到防治运动伤病,增强体质,保障健康和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因此,《体育保健学》是体育院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根据《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本实验教学大纲。
根据教学大纲规定,本实验课为16学时,共8个实验。
四、实验方法与基本要求1.掌握实验的方法和仪器的正确操作。
2.学会分析数据并完成实验报告。
3.学会按摩、急救基本技术。
五、考核与报告1.实验技能操作考试(按摩)。
2.完成实验报告。
六、设备与器材配置1.实验一:人体一日需热量测定,骨盆测量计、墨水、方盘。
2.实验二:体质测试与健康检查,血压计、听诊器、秒表。
3.实验三:按摩(基本手法),爽身粉。
4.实验四:按摩(身体各个部位按摩1),爽身粉。
5.实验五:按摩(身体各个部位按摩2),爽身粉。
6.实验六:按摩(穴位按摩、运动前中后按摩),爽身粉。
7.实验七:急救基本技术,绷带、止血带。
8.实验八:常见运动损伤的检查,按摩床。
七、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实验所在序每组实验实验名称内容提要者类实验备注号人数时数别室脊柱形状检查人体一日需热量胸廓形状检查本科体育1 27 2 测定腿的形状检查生保健足弓形状检查27 体育体质测试与健康本科保健 2 一次机能试验 2 检查生推摩、擦摩、揉27 体育法、揉捏、搓法、本科保健 3 按摩(基本手法) 2 按压、叩打、抖生动、运拉。
课程114111《体育保健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14111课程名称:体育保健学(HealthcareinPhysicalEducation)《体育保健学》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开课学期H学分全总学时56理论学时44与其他课程的联系:解剖学、生理学、统计学、生物化学,教育学、心理学、体育社会学等建议教材姚鸿恩主编,《体育保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第四版。
主要参考书[1]姚鸿恩主编,《体育保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三版。
[2]石作砺、于葆主编,《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大辞典》,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与措施的一门综合、应用科学,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它涵盖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等运动人体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体育保健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体育卫生、医务监督、运动性疾病、运动创伤防治以及医疗体育等几个部分。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保健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中学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及健康指导工作服务,从而使体育运动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及运动技术水平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课程章节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课程章节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序号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理论实践合计1 第一章绪言、健康概述2 22 第二章运动与环境 2 23 第三章运动与营养4 44 第四章运动与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2 25 第五章不同人群的体育卫生 2 26 第六章体格检查 1 17 第七章运动性疲劳 1 18 第八章体育教育的医务监督 2 29 第九章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医务监督 2 210 第十章运动性病症、期中教学检查8 811 第十一章运动损伤概述 2 212第十二章第运动损伤的病理和处理 2 213 第十三章运动损伤的急救 2 4 614 第十四章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 2 2 415 第十五章常见运动损伤 6 616 第十六章人体各部位运动损伤 2 217 第十七章按摩 1 6 718 第十八章医疗体育概述 1 1合计44 12 56三、教学章节教学目的、基本内容要求、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绪论、健康概述1、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体育保健学的概念、任务和学习的要求。
体育社会学课程标准
体育社会学课程标准《体育社会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属性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体育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是体育系社会体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运用社会学的理论、观点研究体育运动中的体育与社会、体育与人、体育与文化的关系及它们对社会的影响,促进体育运动健康发展。
2、课程定位体育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社会视角和研究方法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体育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体育内部结构和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的体育的发展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这门社会学的应用学科将促进体育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良性运行。
阐述了体育社会学和其他学科直接的关系以及如何发展中国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本土化问题。
3、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体育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用运体育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解释体育社会的结构、特点以及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体育运动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影响和制约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各种社会因素;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体育的社会问题。
使学生具备运用体育社会学的理论观察、分析、解决、预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体育的社会结构、特点及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体育社会学的理论、体育社会问题及不同的体育形态等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学1 / 19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辩证分析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社会体育工作及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实施1、课程结构(一律采用表格的形式)说明:这部分主要罗列本门课程的章节内容。
四、教学条件18 / 193、教材与参考资料教材:参考书目:[1]郑杭生编.《社会学概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2]刘德佩编.《体育社会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3]毛秀珠编.《体育社会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4、教学资源精品课程网站,多媒体课件。
5、教学教法建议1).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学生自学和课堂作业、讨论、实践、多媒体、观摩运动训练课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24新版课程教学大纲(体育保健学)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大纲(Physical Healthy Care)一、课程基本情况开课单位:体育系课程代码:044022课程学时:64课程学分: 4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运动生理学、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适用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教材与教学参考书:1.《体育保健学》,赵斌,姚鸿恩,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2.《体育保健学》,姚鸿恩,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3.《体育保健学》,王洪祥,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08.2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体育保健学是社会体育专业选修课程,体育保健学的的主要任务是运用运动人体科学、卫生学、保健学和相关临床医学等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研究体育运动参与者的身体发育、健康状况和运动训练水平,为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竞赛提供科学依据,并给予医务监督和指导;研究影响体育运动参加者身心健康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并制定相应的体育卫生措施;研究常见运动伤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伤病后的训练及常见病的体育康复,制定和实施科学的防治措施和伤病康复的手段和方法,以达到维护和促进体育运动参与者身心健康及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体育保健学的目的是为体育提供保健措施与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运动过程中的伤害事故,增进体育运动参与者的健康。
三、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一)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体育运动与健康(4学时)第一节健康概述(2课时)1、了解健康的特点和影响因素2.了解健康管理的概念及流程第二节体育运动对健康的影响(2课时)1、掌握体育运动对不同人群各器官和系统的影响2、理解运动不足、运动过量对机体的影响第二章体育运动的卫生要求(4学时)第一节个人卫生与传染病预防及运动环境卫生(2课时)1、了解个人卫生要求及常见的传染病的预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了解环境对人体健康和运动能力的危害和影响,培养学生如何克服不利因素来保护人体健康的能力第二节不同人群的体育卫生要求(2课时)1.了解不同人群的体育卫生要求2.掌握儿童少年和女子体育运动中的卫生要求第三章体育运动的医务监督(4学时)第一节健身运动的医务监督(1课时)1、了解健身运动医务监督的意义和要求2、掌握健身运动医务监督的内容和方法第二节学校体育的医务监督(1课时)1、了解体育教育中医务监督的意义和要求2、掌握体育教学中健康分组、课外体验锻炼的医务监督的内容和方法第三节竞技体育的医务监督(1课时)1、了解竞技体育中医务监督的意义和要求2、掌握竞技体育中自我监督、运动负荷的医学监测、过度训练的医务监督的内容和方法。
社体体育保健学课程标准
《体育保健学》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4010061总学时数:54学分:3一、课程性质及任务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与措施的一门应用科学。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保健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体育教学、健康教育和体育训练奠定基础,能运用现代医学保健知识科学地指导教学和健身,以达到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增进身心健康,增强体质,防治运动性伤病的目的。
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绪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体育保健学的概念、研究任务、研究内容、发展简史,熟悉学习体育保健学的方法和要求。
(二)课时安排:1学时(三)主要内容体育保健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任务、发展简史,学习体育保健学的方法和要求。
第一章健康概述(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健康的概念、健康的标准、及影响健康的诸因素,熟悉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三)课时安排:1学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现代健康观(0.5)课时1、健康的概念2、健康的分类3、影响健康的因素第二节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0.5)课时1、适量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2、缺乏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第二章运动与环境(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了解环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以及运动建筑设备的卫生要求。
(三)课时安排:1学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0.5)课时1、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2、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第二节环境对人体及运动能力的影响(0.5)课时1、热环境2、冷环境3、高原环境3、运动建筑设备卫生第三章运动与营养(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熟悉人体所需七类营养素的营养功用、供给量和来源,掌握运动员的合理营养、比赛期间的营养及各类运动项目的营养特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运动员的合理营养、比赛期间的营养难点: 平衡膳食的概念(三)课时安排:4学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基础营养(2.5)课时1、宏量营养素2、微量营养素3、其他膳食成分第二节健康膳食指导(0.5)课时3、第三节运动员营养(1)课时1、运动宏量营养素2、运动与微量营养素第四章运动与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自学)第五章不同人群的体育卫生(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儿童少年、女子、中老年人的身心生长、发育、成熟和衰老变化规律,掌握儿童少年、女子、中老年人的体育卫生要求(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儿童少年、女子及中老年人的一般体育卫生要求难点:儿童少年、女子及中老年人的身体各器官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三)课时安排:5学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儿童少年的体育卫生(2)课时1、体育锻炼对儿童少年的影响2、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3、儿童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4、儿童少年的体育卫生要求第二节女子的体育卫生(1)课时1、女子的解剖生理特点2、女子的一般体育卫生要求3、女子月经期的育卫生第三节中年人的体育卫生(1)课时1、体育锻炼对中年人的影响2、中年人的解剖生理特点3、中年人的一般体育卫生要求第四节老年人的体育卫生(1)课时1、体育锻炼对中年人的影响2、老年人的解剖生理特点3、老年人的一般体育卫生要求第六章体格检查(自学)第七章运动性疲劳的消除(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并熟悉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判断、机理,掌握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保健课课程标准
保健课课程标准保健课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适用专业:所有专业授课系(部):体育部学分学时:1个学分 24学时编写执笔人:牛广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审核日期:系主任审定签字:审定日期:1.课程性质保健课是针对肢体残疾及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处于恢复期的学生所开设的体育课程,其宗旨是辅助和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使这些学生在身心两方面尽快恢复健康,以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圆满地完成在校期间的学习任务。
2.课程目标2.1使学生了解保健知识,掌握几种有益于身心健康并能加速身体康复的体育技能和方法。
2.2帮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体育项目(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和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的锻炼方法,并进行适当身体练习,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受益奠定基础。
2.3通过身体练习,培养学生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体育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与稳定的情绪,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3.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3.1理论教学部分3.1.1理论内容(1)基础理论:大学体育概论;体育运动对人体的影响;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体育锻炼的医务监督与卫生常识。
(2)专项理论:太极拳和太极剑的健身作用及要领;体育保健与营养;医疗体育概述;医疗体育的原则与手段。
3.1.2课时分配3.1.3考核方式和要求(1)理论部分考核采用课程论文或开卷考试形式,每学年末由各专项教师集体拟定各专项课程论文题目范围或考题,学生按照统一的格式规范与要求进行写作或答题。
(2)理论部分占总分数的20%。
3.2技能教学部分3.2.1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1)基本内容:太极拳、太极推手、保健按摩。
(2)选用内容:体育游戏、软式排球、羽毛球、使用运动处方、有关健身与保健锻炼的方法。
3.2.3.1考试内容与方法(1)技术考试、新学套路、功法按百分制评。
(2)素质,以“达标”成绩为准。
(3)态度,表现和出勤情况。
3.2.3.2考试标准(1)套路熟练,连贯流畅,较好体现风格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保健学》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4010061总学时数:54学分:3一、课程性质及任务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与措施的一门应用科学。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保健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体育教学、健康教育和体育训练奠定基础,能运用现代医学保健知识科学地指导教学和健身,以达到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增进身心健康,增强体质,防治运动性伤病的目的。
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绪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体育保健学的概念、研究任务、研究内容、发展简史,熟悉学习体育保健学的方法和要求。
(二)课时安排:1学时(三)主要内容体育保健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任务、发展简史,学习体育保健学的方法和要求。
第一章健康概述(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健康的概念、健康的标准、及影响健康的诸因素,熟悉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三)课时安排:1学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现代健康观(0.5)课时1、健康的概念2、健康的分类3、影响健康的因素第二节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0.5)课时1、适量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2、缺乏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第二章运动与环境(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了解环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以及运动建筑设备的卫生要求。
(三)课时安排:1学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0.5)课时1、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2、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第二节环境对人体及运动能力的影响(0.5)课时1、热环境2、冷环境3、高原环境3、运动建筑设备卫生第三章运动与营养(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熟悉人体所需七类营养素的营养功用、供给量和来源,掌握运动员的合理营养、比赛期间的营养及各类运动项目的营养特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运动员的合理营养、比赛期间的营养难点: 平衡膳食的概念(三)课时安排:4学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基础营养(2.5)课时1、宏量营养素2、微量营养素3、其他膳食成分第二节健康膳食指导(0.5)课时3、第三节运动员营养(1)课时1、运动宏量营养素2、运动与微量营养素第四章运动与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自学)第五章不同人群的体育卫生(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儿童少年、女子、中老年人的身心生长、发育、成熟和衰老变化规律,掌握儿童少年、女子、中老年人的体育卫生要求(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儿童少年、女子及中老年人的一般体育卫生要求难点:儿童少年、女子及中老年人的身体各器官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三)课时安排:5学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儿童少年的体育卫生(2)课时1、体育锻炼对儿童少年的影响2、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3、儿童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4、儿童少年的体育卫生要求第二节女子的体育卫生(1)课时1、女子的解剖生理特点2、女子的一般体育卫生要求3、女子月经期的育卫生第三节中年人的体育卫生(1)课时1、体育锻炼对中年人的影响2、中年人的解剖生理特点3、中年人的一般体育卫生要求第四节老年人的体育卫生(1)课时1、体育锻炼对中年人的影响2、老年人的解剖生理特点3、老年人的一般体育卫生要求第六章体格检查(自学)第七章运动性疲劳的消除(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并熟悉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判断、机理,掌握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运动性疲劳的消除难点:运动性疲劳的机理(三)课时安排:1学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运动性疲劳概述(0.25)课时1、运动性疲劳的概念2、运动性疲劳的机制第二节判断疲劳的简易方法(0.25)课时1、主观感觉2、客观指标第三节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0.5)课时1、劳逸结合2、物理措施3、营养补充第八章体育教育的医务监督(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体育课、早锻炼、课间操和下午课外体育活动医务监督的内容和要求。
(二)课时安排:1学时(三)主要内容第一节体育课的医务监督(0.5)课时1、健康分组2、体育课的医学观察3、体育课生理负荷量的评定第二节早锻炼和课间操、课外活动的医务监督(0.5)课时第九章运动训练和比赛期的医务监督(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熟悉自我监督的内容、运动训练医务监督的常用指标,了解比赛期的特殊医学问题(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自我监督的内容和运动训练医务监督常用指标难点:运动训练医务监督常用指标(三)课时安排:4学时(实验2学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自我监督(0.3)课时1、主观感觉2、客观检查第二节运动训练医务监督的要求(0.3)课时第三节运动训练医务监督的常用指标(2.3)课时1、心率2、血压3、蛋白尿、血红蛋白4、心电图5、吸氧量、肺活量第四节比赛期的医务监督(0.1)课时第五节比赛期的特殊医学问题(1)课时1、兴奋剂2、控制体重3、人工月经周期第十章运动性病症(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并熟悉各种运动性疾病的发病原因、机理、症状与体征,掌握其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各种运动性疾病处理及预防难点:各种运动性疾病的发病机理(三)课时安排:5学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过度训练(0.5)课时1、原因、发病机理、症状与体征2、处理3、预防第二节运动应激综合症(0.5)课时1、原因、发病机理、症状与体征2、处理3、预防第三节晕厥(0.5)课时1、原因、发病机理、症状与体征2、处理3、预防第四节运动性贫血(0.5)课时1、原因、发病机理、症状与体征2、处理3、预防第五节运动性腹痛(0.5)课时1、原因、发病机理、症状与体征2、处理3、预防第六节肌肉痉挛(0.5)课时1、原因、发病机理、症状与体征2、处理3、预防第七节中暑(0.7)课时1、原因、发病机理、症状与体征2、处理3、预防第八节运动性脱水(0.5)课时1、原因、发病机理、症状与体征2、处理3、预防第八节运动性猝死(0.8)课时1、原因、发病机理、症状与体征2、处理3、预防第十一章运动损伤的概述(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并熟悉运动损伤的概念与分类,掌握运动创伤的原因、发病规律、预防原则。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和发病规律难点:运动损伤的发病规律(三)课时安排: 1学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运动损伤的概念与分类(0.25)课时1、运动损伤的概念2、运动损伤的分类第二节运动损伤的发病规律和潜在原因(0.25)课时1、发病规律2、潜在原因第三节运动损伤的直接原因(0.25)课时第四节运动损伤的预防(0.25)课时1、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2、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第十二章运动损伤的病理和处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一般处理方法,掌握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处理原则与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开放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难点:开放性运动损伤的处理(三)课时安排:2学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0.5)课时1、擦伤2、撕裂伤3、刺伤第二节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与处理(1.5)课时1、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2、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第十三章运动损伤的急救(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出血的分类,熟悉骨折、关节脱位的分类、原因、症状,熟悉并掌握运动损伤的止血、包扎,骨折和关节脱位的临时固定,搬运伤员、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挤压等急救方法,以及抗休克的急救措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指压止血法、心肺复苏术难点:心肺复苏术(三)课时安排: 8 学时(实验4学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出血的急救(1.3)课时1、出血的分类2、止血的方法第二节急救包扎的方法(1)课时1、绷带包扎法2、三角巾包扎法第三节骨折的急救(1.3)课时1、骨折的原因2、骨折的分类3、骨折的症状4、骨折的急救原则5、骨折的固定方法第四节关节脱位的急救(1)课时1、肩关节前脱位2、肘关节后脱位第五节心肺复苏(2.3)课时1、人工呼吸2、胸外心脏挤压第六节搬运伤员的方法(0.7)课时第七节抗休克(0.4)课时第十四章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运动损伤的针灸、拔罐等常用治疗方法。
熟悉伤科的中草药常用方剂、物理及固定疗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伤科的中草药常用方剂、物理疗法、固定疗法难点:各种疗法的操作(三)课时安排:1学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中草药疗法(0.3)课时1、中草药治疗损伤原则2、伤科常用中草药3、治疗损伤的常用方剂第二节针灸疗法(0.2)课时1、方法2、取穴原则第三节拔罐疗法(0.1)课时第四节物理疗法(0.2)课时1、冷冻疗法2、热疗法第五节固定疗法(0.2)课时第十五章常见运动损伤(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熟悉肌肉拉伤等常见运动损伤的损伤机制、症状、诊断,掌握其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常见运动损伤的发病机制、处理方法难点:常见运动损伤的发病机制(三)课时安排:2学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软组织挫伤(0.3)课时1、损伤机制2、症状与体征3、处理4.预防第二节肌肉拉伤(0.3)课时1、损伤机制2、症状与体征3、处理4.预防第三节滑囊炎(0.5)课时1、损伤机制2、症状与体征3、处理4.预防第四节疲劳性骨膜炎(0.3)课时1、损伤机制2、症状与体征3、处理4.预防第五节骨骺损伤(0.5)课时1、损伤机制2、症状与体征3、处理4.预防第十六章人体各部位运动损伤(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并熟悉人体各部位常见运动损伤的受伤原因、损伤机制、症状、体征、处理及预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人体各部位运动损伤的损伤机制、处理难点:人体各部位运动损伤的损伤机制(三)课时安排: 4学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肩部损伤(0.8)课时1、解剖概要2、肩部运动损伤的检查方法3、肩袖损伤第二节肘部损伤(0.5)课时1、解剖概要2、运动损伤的检查方法3、肘关节内侧损伤第三节腕及手部损伤(0.7)课时1、解剖概要2、运动损伤的检查方法3、腕舟骨骨折第五节膝部损伤(0.5)课时1、解剖概要2、运动损伤的检查方法3、膝关节损伤第六节踝及足部损伤(0.7)课时1、解剖概要2、运动损伤的检查方法3、踝关节扭伤第七节头及躯干部损伤(0.8)课时1、脑震荡2、腰扭伤第十七章按摩(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按摩的概念、作用、注意事项,熟悉运动按摩、伤科按摩及按摩常用穴位,掌握按摩的基本手法。
了解足部反射区按摩保健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按摩基本手法难点:按摩手法操作技术、按摩取穴方法(三)课时安排:8学时(实验4学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0.5)课时1、按摩机制2、按摩注意事项第二节常用按摩手法(3.5)课时第三节按摩的应用(4)课时1、运动按摩2、治疗按摩第十八章医疗体育概述(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医疗体育概念、生理作用、手段和方法、适应症和禁忌症(二)课时安排:1学时(三)主要内容第一节医疗体育的概念和特点(0.25)课时第二节医疗体育的方法和手段(0.25)课时第三节运动器官的功能评定(0.25)课时第四节医疗体育的应用(0.25)课时第十九章常见慢性伤病的医疗体育(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熟悉并掌握常见慢性运动系统损伤的医疗体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