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40周年征文精选9篇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0篇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0篇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0篇【篇一】2019年,中国改革开放迈入了第40个年头。

1978年5月,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一版刊发,它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那支撬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短短六千字,激荡四十年,为改革开放迈出了一大步。

1978年年末,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闭幕,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作为90后一代,虽不像我们父辈那样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的全过程,但从父辈们的口中以及从小到大自己的切身体会,都能够实打实的感受到一个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父辈们小时候,挨饿是常事,一颗糖果、一块肉、一件新衣服、一场露天电影都是来之不易的稀罕物,现如今,人们已经有了更高的精神层面的追求;在我小时候,衣服要手洗,夏天靠蒲扇,通信靠写信,出门坐绿皮火车,买东西要去百货公司,到现在,智能家居、智能手机、高铁、电商、无现金支付等新事物已经走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方便快捷、智能化、精神享受已经成了新时代生活的代名词。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们现在的生活又会是怎样的饥贫交加。

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中国腾飞的40年,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高速发展的中国。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也许遇到过困难,遇到过挑战,但中国正用不懈奋斗、与时俱进,用勤劳、勇敢、智慧书写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故事。

【篇二】岁月不惑,春秋正隆。

改革开放40年来,党带领全国人民爬坡过坎、攻坚克难,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凯歌,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改革画卷。

风雨四十年的改革之路,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不断创新党建理论成果,在党建理论创新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不断为党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不忘初心,立足根本。

党建理论创新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支撑,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记党的宗旨和使命。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2篇)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2篇)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2篇)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2篇)篇一)改革开放带来农村生活巨变我国的改革开放让经济飞速发展,普通百姓的生活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回顾历程,我们不禁感慨万千。

在40年前,人们所行走的路大多是羊肠小道,路况艰难,出门办事就得花费一整天的时间。

而现在,随着国家农村路路通工程的实施,道路到处都硬化了,出门就更方便了。

家里的经济作物、特色水果等都可及时快捷送到远方。

而那一条条国道、省道将各个城镇相互联系在一起,有力地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

篇二)车的更替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出门办事主要靠徒步,辛苦可想而知。

那时,有一辆自行车是很多人的梦想。

而现在,随着经济的长足进步,很多农村家庭已经拥有了摩托车,有的还买了农用车跑起了运输,用机械做农活等。

相信再过时日,家家户户包括农村有轿车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了。

篇三)房的变换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的房子多数是土坯房,条件非常简陋。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农村的房子也在不断变化。

现如今,农村的房子已经不是单纯的土坯房,而是采用了新型的材料,有了更加现代化的设计和装修。

这不仅让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提高,也让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我出生在内蒙古**,在草原上成长,因此我对草原有着深厚的感情。

然而,随着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我的心情也随之波动。

XXX位于祖国首都北京的正北方,是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1098公里。

它东邻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西接乌兰察布盟,南与河北省承德、张家口相邻。

总面积为20.3万平方公里,是距离北京最近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这里有着18万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原,自然资源丰富,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草原改革开放的大幕。

自改革开放以来,全盟的生产总值由改革开放初的2.16亿元增加到291.18亿元,增长了22倍。

工业增加值由0.35亿元增加到141亿元,增长了47.3倍。

固定资产投资由6503万元增加到331.3亿元,增长了509倍。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2篇)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精选12篇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2篇)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精选12篇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2篇)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精选12篇(篇一)改革开放带来农村生活巨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飞速发展,普通百姓的生活如芝麻开花,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今天,当我们站在时代前沿,回头看那奋斗历程,不禁感慨万千。

某某年前,人们所行走的道路大多是羊肠小道,好一点的能铺上石子砂石就很不错了,记得小时候,家住某某农村,那是一片山区,人们出行是很不方便的,出门办事或到镇上赶集,都要翻越一座座大山。

而所谓的路,也就是那一条条羊肠小道。

路蜿蜒曲折,盘旋而上,有的地方就靠近岩石边上,不小心就可能滑落,其难度可想而知。

而为了及时办好事就必须得赶时间,人们很早就得起床,趁得月色匆匆而行,再匆忙而回,一般来回都要花费一天时间。

如果是买卖东西,还必须得肩挑背扛才行。

因为不方便和不能远行,记得年幼时只能逢年过节才能和父亲去集市上热闹一回,大多时候只能呆在家里想着外面的天空。

到我上小学和中学时,已是改革开放初期了。

那时对于路,已经有了变化,人们也有了一些认识,知道要发展经济必须先修好路,路通才能发展,路好才能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在不是农忙的时节,村里会有组织地安排劳动力进行修路,将一些小路拓宽,将弯路拉直,有条件地铺上石子砂石等,这样在雨天出行也不用深一脚浅一脚的,出行就方便多了。

而直接的变化就是我们小孩子可以随时和家人去赶集,到集市上看看逛逛,不用掐指盼日到年关。

再后来,有些路慢慢铺上了沥青、三合土等,路也平整了不少。

现如今回到家乡,发现家乡的路有了更大的变化。

随着国家农村路路通工程,道路到处都硬化了,出门就更方便了,家里的经济作物、特色水果等都可及时快捷送到远方。

而那一条条国道、省道将各个城镇相互联系在一起,有力地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

(二)车的更替在以前,人们出门办事主要是靠徒步,跋山涉水,顶风烈日,辛苦可想而知。

记得开放最初几年,有一辆自行车是很多人的梦想。

那时,看到别人买回一辆自行车,都要好奇地看个够,摸个透,真是羡煞不已。

我与改革开放40年征文

我与改革开放40年征文

我与改革开放40年征文我与改革开放40年征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写过征文吧,借助征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那要怎么写好征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与改革开放40年征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与改革开放40年征文篇1当我看到(我与改革开放)征文启示后,我心里有好多话要说。

咱是北京胡同里长大的孩子。

一晃40年,我从小伙子变成了老先生了。

我下过乡,也下过岗,吃过许多苦,始终靠着双手劳动养家糊口。

典型的平民百姓。

改革开放之初,我大哥拉起了个小建筑队,我跟着大哥干了几年,学会了看图纸盖房子当电工。

这对我后来承包工程起了重要的作用。

后来二哥成立了电梯公司,我又跟二哥学安装电梯修理电梯。

我下山岗之后凭这些技能很快找到了工作。

俗话说打仗亲兄弟,那些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大,两个哥哥的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都挣了些钱,我凭力气干活养家也有了点存款。

三哥是搞文艺的是京剧院琴师。

京剧是我们家传宝。

我父亲对京剧酷爱,1960年我三哥考上戏校,我们家就像中了一个状元。

我抽空就和三哥学拉胡琴,现在我也是业余琴票了。

改革开放40年,给每个人创造了生存和发展的机遇和平台。

咱是平民百姓,咱就从凡人小事的衣食住行说起吧。

先说穿衣:过去我从上小学到参加工作始终穿的是我哥哥穿旧了省下的衣服。

现在我们家大衣柜里的衣服和床上用品经常是推陈出新,我的羽绒服就五六件。

裤子毛衣许多衣服根本就穿不过来。

去年我闺女出国旅游花300美元给我买了一条围脖,虽然我们现在生活确实好了,但花那么多钱买个围巾我心痛钱。

闺女说您都64了留着钱干吗用?能享受干吗不去享受。

再说我是孝敬您的,这300美元值!为了体现闺女的孝心,我美滋滋地去公园唱戏时围上这条围脖想显摆一下,老王头穿着一双新布鞋在我眼前晃,一打听,他那双布鞋一千三。

比我有钱并且想得开的老哥们儿多着呢。

现在人们穿衣早以从保暧舒适走向名牌产地时尚了。

说到食:我家餐桌上早就从鸡鸭鱼肉转向吃清淡少吃油肉了。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40周年征文精选9篇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40周年征文精选9篇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40周年征文精选9篇这也许可称得上是一种守护愚昧无知习以为常与求知求新之异类之间的碰撞吧。

其次,年轻人走出去看世界的冲动与习惯于面朝黄土背朝天且墨守陈规中老年人之间的思想冲突。

上世纪80、90年代,每每回家乡省亲,常听说一些年轻人又到城市甚至外地找工作,而在家长期务农的长辈们,往往要大加斥责:不好好种地,就知道往外跑,简直就是不务正业,简直就是败家子!但无论斥责多么激烈,这些被冠以不务正业的年轻人还是走出去了,逐渐长辈们也就见怪不怪了。

这就是不同的思想火花在那时的激烈碰撞,这就是生活、生产以及就业方式开始被一步步扭转的现实。

这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流动人口大军的雏形。

第三,无论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变化,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更是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实际这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可以说是俯拾即是。

上面主要提到的是个人和同龄乡邻在精神层面的变化,不再赘述。

下面着重讲一讲物质方面的变化。

日常吃穿用行变化有目共睹,我们不必多说。

但是,这毕业当初的几个没想到,是不是我们都有同感。

一没想到,由原来住集体宿舍、职工家属院、进城租住别人房子,到90年代后期住上了楼房;二没想到,由原来近20年时间几经更换,都离不开的骑自行车代步,到21世纪初期开上了私家车;三没想到,20世纪末和21世纪最初几年,我们才刚刚起步,陆续电脑打字、写文章、极其简单的文字传输,不久就用上了互联网,诸如网上浏览新闻、各种资料和QQ、微信等网上交流工具这些没想到的巨变,似乎都是我们平民百姓最基本的。

大到国家各行各业大型工程的惊艳登场,更是像天上的繁星一般,能数说得过来吗?恐怕很难!我们这些知天命的人们,可以说是最幸运的一批,因为赶上了黄金年龄能与改革开放共成长,能与国家日益繁荣富强共成长岂不乐哉!【三】农民是最淳朴、最善良、最富情感的群体,身上积淀着深厚的传统美德,你对他们付出一份真情,他们就会以加倍的信赖和拥戴来报答你。

农民的质朴感动了我,让我选择信合事业,能成为一名信合员工,是我最初的信合梦。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10篇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10篇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10篇【篇一】改革开放四十年,要问我的感受是什么?可能就是我奶奶经常叮嘱的:‚你们要经常回来看我哈,现在有班车,路又好,回来方便,不像以前哒‛。

是的,改革开放初期,在我的家乡,出行基本靠走,而且大多是泥泞道路,有车,但很少,到县城也没有固定班次,坐车颠簸如坐过山车。

如今,一条条干净、标准的硬化公路连着村与村,乡与城,而且交通工具多样。

改革开放四十年,如今的交通条件与以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可能是我妈妈嘴中的碎碎念:‚你们要努力读书,现在条件好啦,不存在读不起和没有地方读书,我们那个时候想读书都没有那个条件,不是要放羊,就是要砍柴,就只上了一年的学‛。

是的,在我的家乡,奶奶那一辈很多都是文盲,父母辈也很少有念过中学的。

我读小学的时候,一间瓦屋就是一个学校,一个老师教所有年级和所有课程,当然,全部课程也就只有语文和数学。

依旧记得,我们的教室只有一块黑板,黑的不是很明显,还有许多小坑,教室的左边是一年级,中间是二三年级,右边是四五六年级,每一天我们可以把所有年级的课听一遍。

如今,我的家乡,不光有标准的初中、小学教学楼,而且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环境良好,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一应俱全。

改革开放四十年,家乡的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

还可能是我爸爸嘴中的感叹:‚你们现在享福,现在住的是楼房,我们小时候一家八个人住三间草屋‛。

是的,奶奶那一辈很多家庭都是挤住在土坯墙或石墙的茅草房,一遇到下雨,外面大下,里面小下,锅碗瓢盆齐上阵还不够用;到了父母这一辈,条件有所改善,换成了瓦房或少数的平房,但瓦房顶要经常清理、打扫。

如今,旧貌换新颜,农村大多数住的都是平房,房内电器应有尽有,房前屋后也种上了花草,说不尽的称心如意。

改革开放四十年,家乡的居住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

妈妈的童年,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妈妈说她小的时候没买过衣服,都是老二穿老大的旧衣服,老三穿老二的旧衣服,衣服坏了缝缝补补再穿三年。

现如今,我们年年添新衣。

改革开放40年征文10篇

改革开放40年征文10篇

改革开放40年征文10篇【篇一】从小我就怕黑,黑暗总会令我心生莫名恐惧,所以,我对灯有着一种独特的记忆。

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年,我也走过了人生40个春秋,正式进入不惑之年。

光阴荏苒,蓦然回首,过去40年间关于灯的记忆,如同幻灯片似的,在眼前一一掠过。

我出生在陕南一个比较偏远的小山村里,在我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们村还没有通电,煤油灯是山里人最重要的照明工具。

煤油灯的灯身是用废弃的墨水瓶做的,在瓶里倒入煤油,瓶口垫上一个小铁盖,铁盖中间打个小洞,穿上一根用薄铁皮卷的空心铁管,空心铁管里穿上棉线做成的捻子,一个简单实用的照明工具就制成了。

捻子头是灯芯,灯芯可调节大小。

点燃捻子后灯芯就冒出火苗,灯捻滋滋地吸着煤油。

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至少有一盏这种自制的煤油灯。

灯虽然简单易做,可煤油却是很贵的。

那时候家里穷,我们兄妹五个,哥哥、姐姐在镇上读书,弟弟、妹妹年幼,父亲常年在外,很少归家。

家里所有的活都落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身上。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母亲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白天干地里的活,晚上又要做各种家务直到深夜。

我胆子很小,特别怕黑,不敢一个人先去睡觉,就跟着母亲熬夜。

家里只有一盏煤油灯,为了省油,母亲总是把灯芯捻到最小,把煤油灯放在高一点的桌子上,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微弱的油灯之光照在空旷的房间里,整个房间都是寂静幽暗的。

我坐在桌子旁,看着那盏小小的煤油灯,看那红色的灯花在灯芯上聚集、跌落……有风吹过,那光就不停地跳跃闪烁着,似乎随时都有被吹灭的危险,我急忙伸手去拢住那灯。

我的一双小手,在挡住风的同时也把光给遮住了……在寂静的夜晚,那小小的煤油灯,那忽明忽暗的灯光,勾勒着母亲的辛劳和我的童年梦想。

时间过去了许多年,那一簇跳跃闪烁的煤油灯的灯光,总是不时闪现在我的脑海。

记忆中煤油灯的灯光,承载着回不去的时光。

80年代末,我们村通上了电,我家也安了电灯。

因为离集镇太远,电压严重不足,照明用电高峰(夜幕降临至晚上十点左右),几十瓦的白炽灯炮,只有中间那么一圈钨丝红着,母亲把它戏称为“挂在墙上的南瓜花”。

我与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_初二作文

我与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_初二作文

我与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篇一:我与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洪梓轶“改革开放”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但又无时无刻不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我们可以通过长辈的亲身经历来体会改革开放的给我们全中国人民带来的幸福的结果。

最令我所印象深刻的还是外婆家发生的事,外婆家在农村,放眼望去四周群山环绕。

在外婆家就仿佛被这些小山切断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如果你身处其中不禁会想:“这种地方根本就不会有人搬到这儿来住吧,以后这里想必也一定是荒无人烟的。

”妈妈小的时候过年到亲戚家拜年,开的路全都是用小石头铺成的,一条小路一直延伸至两山之间,直至看不见。

家里就更别一提了,在我还没有出生之前,家里只有一层楼。

当时外公有四个女儿,可想而知,当时的生活一定十分艰苦。

从我记事起,外公家是两层楼了,虽然我们没有看到房子被建起了的过程。

但能从外公外婆的话语之间感受到一种自豪又幸福的感觉。

每逢过年,家人欢聚一堂,聊一聊曾经的事是多么幸福的时刻啊!也从中能体会到外婆家的变化之大了。

当年四个女儿全都嫁了出去,平常的日子就变得更加冷清了,每年除夕过后。

外婆家就会变热闹了。

早些年,因为大家都没有车,所以只能坐大巴到外婆家因为当时的路还没有铺到家门口,所以下车之后又要走一段路程。

等我小学的时候,在外婆家可以听见车在路上行驶按喇叭的声音了。

外婆家的小村庄也开始变得热闹起来,以前往外婆家远眺,只能看见稀稀疏疏的房子孤独的坐落在那儿。

现在呢?一排排的房子紧挨着,还都有着美丽的颜色。

在这一段时间里,一条路打通了外婆家村子里的命脉。

现在,外婆家又要开始从新建造更高的房子了。

一家人为了这件事忙的不亦乐乎,都为房子沁入自己的心血。

放眼观望时间长河,改革开放一直都在我们身边,改变着身边的一切。

在改革开放中我们人人都能体会到随之而来的幸福感。

【篇二:我与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黄城珂在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因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建议,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走上了强国之路。

我心中的改革开放40年征文12篇_征文范文

我心中的改革开放40年征文12篇_征文范文

我心中的改革开放40年征文12篇_征文范文我心中的改革开放40年征文篇一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

40年前的1978年12月,中央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打开了尘封几十年的国门,做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4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40年;是波澜壮阔、激情澎湃、创意万千、日新月异的40年;是给中国带来历史性巨变、令世界为之惊叹的40年;是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民族复兴光明前景的40年。

改革是有目标和方向的。

符合中国实际的,能够解决中国发展问题,能保障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就是我们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判定的基本标准就是邓小平同志讲的“三个有利于”,一切都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一句话,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就能保障中国长期发展、长期稳定。

中国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

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市场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积极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打破单一公有制经济格局,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利用外资成效显著;科技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锁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的公文写作平台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40周年征文精选9篇
改革开放40周年,祖国在成长,我们也在慢慢成长。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40周年征文精选9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一】
魅力四射的金融业前景广阔,似魔术般创造着经济奇迹,为金融战线员工提供了精彩舞台。

人民银行沭阳县支行办公室副主任李力同志,就是一位默默奉献金融事业,扎根基层央行工作,爱岗敬业、忠诚使命,有着一颗拳拳赤子之心,挺起基层央行脊梁的人。

他入行 24年,先后多次获得省、市、县支行“优秀行员”、“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一种追求:做最好的司机。

1992 年8月,他退伍后被分配到人行沭阳县支行做一名运钞车驾驶员,工作虽然单调乏味,他却忠于职守,乐于奉献。

始终保持“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将在部队时学到的驾驶维修技术及行车注意事项,写成了一本厚厚的2万字的笔记,用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日常每次出车前,他时刻牢记安全驾驶的重要性,都要对车辆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在车辆行驶中谨慎行车,安全第一,不开带病车,不开赌气车,不开抢道车。

他还定期每月对车辆进行一次维护保养,使车辆处于最佳状态。

他坚持每天对车辆进行一小擦,每周一大擦,他开的车子干净的可以照出人影,车内整洁卫生。

因此,支行职工都喜欢做他驾驶的车辆。

当司机6年,他确保了行车x万公里安全无事故的记录,领导和同事们都夸他是一名好司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