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过氧化氢制氧气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3.2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制氧气教案(新版)粤教版
方法
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过氧化氢产生氧气的原理,和过氧化氢制氧气方法的探究
教学难点
催化剂的概念的理解
五、教法学法
在探究活动③剩余的还能不能二氧化锰再次使用呢?你采用什么方法来证明?(由教师演示实验)
最后教师要补充说明:在这个实验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是没有发生改变的。
通过小组回答,完整有关探究活动中的实验现象,提高同学们的观察能力。
让学生明白过氧化氢是能 够用来制取氧气的。
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并明 确这就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其中一种方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
Hale Waihona Puke 旧知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氧气的性质。
氧气除了能供人呼吸外,你还能说出氧气有哪些用途吗?
既为了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也为下面 的新课知识打下埋伏。
导入
既然氧气有那么重要的用途,那我们怎样才能制取氧气呢?这一节课我们就这个问题来进行学习和探究。
我们先来做一些小实验,并把你所观察到的现象以及讨论所得到的结论记录下来(附表一):
1老师用多种教学方法:多媒体,情景导入, 实验操作,引导法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用演示法来提醒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尽可能让学生去代替教师演示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运用理论知识与 实践相结合,基本实验操作,学生主要是实验探究、认真思考教师的设问,总结归纳,最后通过发言提问的方式得出相关的结论。
二、学情分析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6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氧气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掌握用过氧化铁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
3. 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二、教学重难点:
1. 掌握制取氧气的方法。
2. 理解氧气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试管架、烧杯等。
2. 实验药品:过氧化氢、过氧化铁等。
3. 实验记录表。
4. 录音机、教学PPT等多媒体工具。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氧气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提出问题“氧气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2. 实验:根据实验器材准备好实验所需的物品,并指导学生分组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3. 总结:让学生汇总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出制取氧气的方法。
4. 巩固:运用PPT、课堂讲解等形式对制取氧气的方法进行复习,让学生掌握重点难点知识点。
5. 拓展:让学生自由发挥,探讨其他制取氧气的方法,拓展他们的化学思维。
六、教学反馈:
1.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报告,让他们进行交流,互相学习。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化学领域勇于创新。
七、作业布置:
1. 回家整理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
2. 阅读相关化学知识,扩大学习范围,做好预习工作。
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6篇)
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6篇)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精选6篇)教案是教师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能够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教案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指导工具,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篇1】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2.反应的原理:(1)过氧化氢水+氧气(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导管口要塞一团棉花)(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3.实验装置4.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赶尽)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排水法(刚开始有气泡时,因容器内或导管内还有空气不能马上收集,当气泡连续、均匀逸出时才开始收集;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
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5.操作步骤: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药品部位加热。
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离: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
6.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7.验满方法:(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2)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8.注意事项:(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固体药品加热时),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破裂。
(2)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太长,只需稍微露出橡皮塞既可,便于排出气体。
(3)试管内的药品要平铺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4)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试管口约1/3处)。
(5)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的部位加热;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教案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教案教案: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一、教学目标1.理解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
2.掌握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3.能够解释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原理。
二、教学准备化学实验室用具:试管架、酒精灯、试管、试剂瓶;化学实验器材:二氧化锰酸钠固体、过氧化氢溶液;教学辅助工具:白板、彩色笔。
三、教学过程Step 1:引入问题(10分钟)1.教师向学生提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制取氧气?"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制取氧气呢?有没有听说过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方法?"Step 2:实验演示(15分钟)1.教师进行实验演示,详细介绍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
2.实验过程中,教师解释二氧化锰的作用,并强调其重要性。
3.实验结束后,教师总结实验结果,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分解过氧化氢的反应需要加入二氧化锰?Step 3:学生探究(30分钟)1.教师布置学生小组进行探究任务:研究二氧化锰在分解过氧化氢反应中的作用。
2.学生根据实验演示和相关资料独立设计、进行实验,并记录观察结果。
3.学生小组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结合理论知识解释二氧化锰的作用。
4.学生小组向全班进行实验结果和结论的汇报,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Step 4:整理归纳(2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将实验结果和讨论进行整理和归纳。
2.教师指导学生将二氧化锰在分解过氧化氢反应中的作用进行总结和解释,并记录在黑板上。
3.教师帮助学生进行作用原理的解释和推理。
Step 5:展示交流(15分钟)1.学生代表向全班进行作用总结和解释的展示。
2.全班同学进行讨论并提出问题,学生代表进行回答和解释。
3.教师对学生的总结和解释进行点评和补充,确保全班学生都理解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原理。
四、教学延伸1.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实际应用情境,进一步理解二氧化锰的作用,如在燃烧反应中的催化作用等。
九年级化学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案
教案设计
【主问题2】1、比较上述实验,说明过氧化氢在什么条件下分解放出氧气更容易?
2、上述实验步骤四可以重复多次,而且若在实验前准确称出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将二氧化锰回收、干燥、再称量,会发现它的质量没有改变。
根据这个事实,你对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有什么看法?
【总结】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
简称:一变二不变
“一变”: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注意:改变:可以是加快、也可以是减慢)
“二不变”: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
催化剂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主问题3】你是怎样认识催化剂的?
1、没有催化剂反应能否进行呢?
2、有了催化剂是否可以使生成物质量增加呢?
3、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这种说法对吗?
【总结】
过氧化氢氧气 + 水
【拓展】
1、常见的催化剂,阅读汽车尾气处理的催化剂。
2、怎样选择制气装置呢?
3、怎样选择收集装置呢?
二氧化锰。
初中化学制作氧气教案
初中化学制作氧气教案
教学内容:制作氧气
教学目标:
1.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通过加热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的方法。
3. 能够实验操作,安全地制取氧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掌握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2. 注意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措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向学生介绍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引起学生对制取氧气的兴趣。
二、实验操作
1. 准备实验器材:试管、漏斗、活性炭、过氧化氢溶液。
2. 将活性炭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将活性炭与过氧化氢充分混合。
3. 用火柴点燃试管口处,观察试管内的变化。
4. 观察试管内液体的变化,排放出的气体即为氧气。
三、实验总结
1.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过程。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如何制取氧气的方法。
四、实验小结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掌握了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了解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同时,学生也了解了在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措施,提高了安全意识。
五、作业
布置作业:写一份关于氧气的实验报告,包括制取氧气的方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等内容。
【教师注意】
1. 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安全措施,避免发生意外。
2. 学生要听从教师指导,保持实验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初中化学氧气制法教案
初中化学氧气制法教案
主题:氧气制法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氧气的制法原理和实验步骤。
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入
1.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氧气的重要性和用途,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出问题:我们平时呼吸的氧气是怎么来的?氧气是如何制取的?
第二步:理论知识讲解
1. 讲解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制取方法:将过氧化氢分解成氧气和水。
2. 介绍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加热器等。
第三步:实验演示
1. 指导学生进行氧气制法实验。
2. 示范实验步骤:取适量过氧化氢倒入试管中,用加热器加热并观察气泡生成。
第四步:实验讲解与讨论
1. 分析实验现象:生成气泡是氧气的体现。
2. 引导学生思考: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反应式是什么?为什么生成气泡?
第五步:实验总结
1. 总结氧气的制法原理和实验步骤。
2.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措施,避免产生危险。
第六步:作业布置
1.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氧气制法的实验报告。
2. 检查学生的实验器材是否清洁完好。
教学总结: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氧气的制法原理和实验步骤,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氧气的制取教案(通用11篇)
氧气的制取教案氧气的制取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氧气的制取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氧气的制取教案篇1教学目的知识:掌握实验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教学方法实验探索法。
教学用具药品:氯酸钾、二氧化锰。
仪器: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试管夹、药匙。
其它:火柴。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问题引入】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板书】一、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问题】这个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答: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答:工业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
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
通过复习空气的组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离空气制氧气。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问】实验室用什么方法获得氧气?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实验】分别用酒精灯同时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片刻后用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现象。
【小结】用酒精灯加热氯酸钾至较高温度时产生氧气。
加热二氧化锰不产生氧气。
观察记录:氯酸钾是白色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
氯酸钾加热至熔化后产生少量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同时加热的二氧化锰不产生气体,带火星木条没有变化。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将试管内的二氧化锰迅速倒入热的氯酸钾中,把带火星木条伸到管口内观察现象。
《制取氧气》教案
课题3 制取氧气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氧来乐”是养鱼伯伯的“救命药”,鱼塘内定期使用可避免鱼儿缺氧死亡。
本品在分解过程中释放出活泼的新生态氧,使用方便,我们进入化学实验室探究过氧化氢是如何分解放出氧气的?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提出问题 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就可放出氧气,通常还放入二氧化锰,这是为什么呢?讨论交流 讨论相关原因。
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探究实验(1)实验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课堂讨论上述实验中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吗?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起什么作用?归纳总结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在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二氧化锰好像永远用不完,可重复使用。
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洗净、干燥、称量,会发现反应后的二氧化锰与反应前的二氧化锰质量相等,且化学性质不变。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知识拓展催化剂的理解及注意事项:①催化剂的特点:“一变两不变”。
“一变”是指“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包括加快和减慢两个方面。
“两不变”是指“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前后不发生改变;是“化学性质”而不是“性质”。
②催化作用的结果只影响反应速率,并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生成物的质量只与反应物的质量有关。
③催化剂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前后不发生改变,但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可能会改变。
催化剂虽然可以参加化学反应过程,但催化剂不是反应物。
④催化剂是针对某反应而言的。
如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过程中,能够起催化作用;但二氧化锰不是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⑤催化剂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唯一的。
对某一反应,可以选择不同的物质作为催化剂。
如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时,既可以选择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也可以选择氧化铁等做催化剂。
探究点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提出问题如何在实验室中通过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讨论交流阅读教材结合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讨论归纳。
《过氧化氢制氧气》教案
《过氧化氢制氧气》教案、学案及反思《过氧化氢制氧气》教案苏州景范中学董敏华教学目标1、学会掌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方法(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验满)。
2、根据实验报告能独立完成实验并规范实验基本操作。
3、探究催化剂的特点。
4、了解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适合制取什么气体。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对比、迁移知识的能力,以及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氧气制取原理探究、装置的选择教学难点催化剂概念教学用品探究实验用品 多媒体投影教学设计问题引入: 氧气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具有广泛的用途,如急救病人、焊接和切割金属、炼钢等都需要较纯净的氧气。
如何制取氧气呢?问题: 前面我们学过通过哪些途径可以得到氧气?回答: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
设问:在实验室还能用其他物质的反应来制氧气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
板书:过氧化氢制氧气实验原理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实验:出示药品并观察。
回答:根据标签所示了解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2 ,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为无色液体,本实验所使用的双氧水浓度为5% 。
二氧化锰化学式为MnO2,是黑色粉末。
问题: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氧气,要用到固体和液体,并且反应速率很快,我们应选择怎样的装置呢?投影:将二氧化锰和双氧水直接装入一支试管内,是否可行?投影:回答:不可行。
固体和液体始终接触,不能控制反应停止。
问题:那怎样才能将固体和液体分开呢?回答:将液体装在漏斗里,固体装在试管中。
投影:问题:这样可行吗?回答:不可行,因为短时间内有大量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接触,反应速率很快,产生大量气体,有可能造成爆炸。
问题:选用怎样的装置才能控制双氧水的量,进而控制反应速率呢?回答:要控制反应速率,就要逐滴滴加双氧水,因此就要在漏斗上加一个活塞――分液漏斗。
投影:问题:下半部分是否一定要用试管呢?可否改用其他装置呢?回答:可以。
初中氧气制取试验教案
初中氧气制取试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掌握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或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方法。
2. 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提高实验安全意识。
3. 引导学生认识氧气的性质,能够运用氧气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二、教学内容1.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或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2. 氧气的性质:助燃性、氧化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性质。
2. 教学难点:制氧气的实验操作方法,氧气的助燃性、氧化性的实验现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氧气的制取过程和氧气的性质实验。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原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气体的制取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与演示(1)讲解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或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2)演示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3.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氧气的制取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4. 总结与讲解(1)总结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强调实验操作要点。
(2)讲解氧气的性质:助燃性、氧化性。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书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现象和原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演示和学生分组操作,使学生掌握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认识了氧气的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操作规范性,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同时,通过问题驱动法和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意识,提高课堂效果。
在课后,要及时批改学生作业,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教案-探究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过程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探究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一、提出问题:
探究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二、猜想与假设:
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三、进行实验:
1、取一支试管,将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试管中,用一根的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内,木条不能复燃,说明此时过氧化氢分解速度比较缓慢。
2、将称取好的1g二氧化锰加入该试管中,用一根的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内,产生气泡,木条复燃,说明过氧化氢溶液在加入二氧化锰后的分解速率加快了。
3、待不再产生气泡时,再将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该试管,用一根的带火星木条伸入该试管内,产生气泡,木条复燃,说明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后,过氧化氢又继续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产生了氧气。
4、待试管中有没有现象发生时,再重复步骤3,观察现象。
产生气泡,木条复燃,说明此时的二氧化锰还是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那么二氧化锰可以多次的重复使用,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5、将试管中的剩余物过滤,将滤渣干燥后称重,发现质量还是1g。
说明二氧化锰在反应过程中质量没有发生改变。
四、实验结论:
1、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2、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过程中加快其分解速率。
3、根据前面两点,可以得出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五、实验反思:
1、课堂上做这个实验所耗时间太长,最好能分为几个小组进行实验,然后让几个小组把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这样可以节约时间。
2、本实验现象比较明显,基本能说明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过程中的作用。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对催化剂的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及操作方法。
难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的探究方法。
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法为主,综合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质疑释疑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1.教师的实验准备:二氧化锰、过氧化氢、锥形瓶、分液漏斗、导管、集气瓶、试管架、试管夹、试管、酒精灯、火柴、木条2.学生分组实验:(共十组,每组包括)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试管架、试管夹、试管、铁架台(带铁夹)、带导管的单孔塞、酒精灯、火柴、水槽、集气瓶、玻璃片、木条教学过程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将教学过程设置为以下五个教学环节:引入新课→活动探究→归纳总结→课外拓展→练习巩固一、引入新课播放神州九号飞船升空时的视频,引出运载飞船的火箭的助燃剂是液氧。
在生活中登山,潜水,航空,医疗这些领域都用到了氧气,化学实验过程中也需要纯净的氧气,那么在实验室中怎样制取氧气呢?引出课题“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二、活动探究活动探究一:1、在实验室里制取一种气体时,首先要选择反应物。
(见课本P87活动天地)【分组讨论】你认为下列哪些物质不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依据是什么?水(H2O)二氧化碳(CO2)氯化钠(NaCl)高锰酸钾(KMnO4)双氧水(H2O2)甲烷(CH4)2、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时,还应考虑哪些因素?3、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依据分别是什么?活动探究二:[学生分组探究]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见课本P88活动天地)[引导学生讨论]根据以上实验,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设疑] 在此过程二氧化锰本身发生什么变化了吗?[讨论]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无变化?[设问] 实验2的反应结束后,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反应能否继续进行?如果能进行,会观察到什么现象?活动探究三:[小结]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
《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氧气?2、情景导入:出示氧气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图片,指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纯净的氧气,那如何制得纯净的氧气呢?3、探究新课[实验2—5]:过氧化氢制氧气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现象:结论:过氧化氢氧气+水讨论:1、用过的二氧化锰能否再用?[实验2—6]:在用过的二氧化锰中再次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能否再次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结论:1、这种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一变二不变)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3、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出具有催化作用。
探究: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现象:高锰酸钾是暗紫色的固体,加热后能产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氧气。
同时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加热结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讨论:用加热过氧化氢与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的反应与化合反有什么不同?明确: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一变多第二课时:实验室制氧气1、旧识回顾:实验室用什么药品制氧气?2、探究新课:思考:实验室采用什么装置来制取氧气?出示:图2-17和图2-18讨论:1、在图2-17和图2-18中,使用了哪些仪器?2、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3、如何检查发生装置的气密性?4、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学生陈述:略教师演示:实验室制氧气的过程强调注意事项:1、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方可进行实验。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实验室制取物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2)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过氧化氢制氧气》教案
结论:双氧水浓度越高
反应速率越快
2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观察:二氧化锰的质量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问题:若不加二氧化锰反应能进行吗?
实验:
回答:关闭活塞
双手紧捂锥形瓶
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则气密性良好
学生实验:分组实验
每组用两种收集方法制取两瓶氧气
讨论: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问题:如何验满?
回答并实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若能复燃
则已收集满
讨论:总结注意事项
拓展问题:1双氧水浓度对实验的影响
对比实验:
《过氧化氢制氧气》教学反思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探究式教学是化学课的主题
本节课的重点是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我希望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启发下
层层深入
自己来设计实验装置
并自己动手制取氧气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
并进行交流
4、了解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适合制取什么气体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培养学生分析、对比、迁移知识的能力
以及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氧气制取原理探究、装置的选择
教学难点
催化剂概念
教学用品
探究实验用品 多媒体投影
投影:
问题:反应的发生装置已经确定
收集装置又是怎样的呢?氧气应用什么方法收集?
回答: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可用排水法收集
投影:
小结: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整套装置
化学初中制作氧气教案
化学初中制作氧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银分解制取氧气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实验观察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过氧化氢、过氧化银、试管、漏斗、燃烧棒等。
2. 实验过程中需注意安全,学生操作时要佩戴护目镜和手套。
三、教学过程
1. 介绍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引导学生思考氧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提供实验器材和化学品,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3. 实验操作:
a. 实验1: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
1)取一定量过氧化氢倒入试管中。
2)将试管倒立在水盆里,漏斗的口朝下浸入水中。
3)用燃烧棒点燃水下的氢气,观察氢气燃烧产生的现象。
b. 实验2:过氧化银分解产生氧气
1)取一定量过氧化银粉末倒入试管中。
2)用一根玻璃棒将试管中的过氧化银粉末搅拌均匀。
3)观察试管内氧气的生成情况。
四、教学总结
1. 总结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结果。
2. 引导学生思考氧气在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 提醒学生实验结束后注意安全,正确处理残余化学品。
五、作业
根据实验结果,撰写一份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过程、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六、教学反思
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设计教案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设计彩虹学校高峰 2016-041、教学目标1.理解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方法(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2.认识催化剂的特征和催化作用。
3.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让学生初步学习实验探究方法和运用比较学习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
难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实验装置的改进思路。
3、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分组实验探究法4、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复习巩固奠定基础复习回顾氧气的性质,氧气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呢?知识回顾:氧气可供给呼吸,氧气可支持燃烧,氧气能使物品腐烂,氧气能发射火箭…通过复习之前所学知识初步感知相关知识,并提出学习疑问,为新课教学奠定基础环节二: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设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大量氧气的获取可以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那实验室需要少量的氧气如何获取呢?除了高锰酸钾制氧气还有别的方法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研究。
【过渡】我们来看一下以下几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并讨论以下方法是否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投影展示】1.给水通电可以得到氧气2.从空气中分离氧气3.植物光合作用4.将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后会产生氧气[学生交流]预习过的相关知识[讨论]:以上方法能否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激发了学生获取氧气的兴趣,使教学顺利进入下一环节。
通过学生的讨论可以知道,并非能生成氧气的反应都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实验室制取气体要考虑反应条件、反应速率、成本等多方面的问题。
并以此培【讲解】最终我们发现最后一个原理,我们在实验室中有可能实现,我们一起来试试到底可不可以呢?思考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环节三:合作探究,认识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讲解】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思考】这个实验需要两种药品这两种是不是都是反应物呢?【探究实验1】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探究实验,思考二氧化锰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过氧化氢制氧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过氧化氢的颜色状态,知道过氧化氢常温下是无色的液体;
2.知道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3.能组装简单的实验装置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习比较,学会探究学习方法;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对比、迁移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知道化学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2.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内容是氧气的制取,在氧气的制取中学生都明白氧气制取的原理,反应式的书写,气体的收集装置等部分,掌握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和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方法,明确气体制取的装置,知道固体和液体在不加热的情况下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
2.学生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氧气的密度及水溶性的相关内容,以这个知识储备为基础,对氧气的制取及收集进行一些讨论。
(四)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