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及质量标准(完整资料).doc
护理服务规范

目录一般病人入院服务规范1一般病人住院流程图2患者入院三分钟服务流程3急、危重病人入院服务流程5危/急重病人住院流程图6病人转床/科服务规范7院内病人转科交接流程图8院内病人转科交接记录单9病人出院服务规范10病人出院流程图11静脉输液及肌肉、皮内、皮下注射服务规范12静脉输液及肌肉、皮内、皮下注射流程图13输液服务规范14输血流程图16口服给药服务规范17口服药给药流程图18围手术期服务规范19围术期护理流程图20病人接受特殊检查服务规范21病人接受特殊检查流程图22一、规范要求:根据病人的需要,提供主动热情的服务及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二、规范程序:1.病人或家属持医生签发的住院证及相关证件,到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2.门诊医生或护士电话通知病房,准备接待新病人;3.门诊护士根据病人病情,必要时联系勤务中心使用轮椅或平车推送病人入院;4.病区值班护士根据病人病情做好接待新病人的准备,并报告主管医生;5.热情接待病人,给病人戴好腕带,并护送到指定的床位,向病人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并舒适地安置病人;6.主动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责任护士和主管医生;7.解释相关的病房管理制度,介绍病人入院须知;8.为病人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等;9.采集护理病史,并做好必要的护理体检,针对病人病情及需要做好相应的健康宣教;10.填写护理病历和有关的护理表格;11.根据医嘱对病人进行各种处理和治疗,并做好相关内容的记录;三、规范标准:1.病人家属对解释和给予的护理表示理解、满意,并积极配合;2.病人得到舒适的安置,并熟悉了病房的周围环境;3.保持及时、准确的护理记录;附:病人入院三分钟服务规范一般病人住院流程图通知医生 询问病史检查病人介绍责任护士、主管医生 询问病史、体检介绍病区环境、制度等 提出诊断测量生命体征及体重 开出医嘱采集病史、护理体检 书写病历执行医嘱处填写病历和护理记录重点交班医生开具入院患者入院三分钟服务规范目的:1、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2、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提升护理队伍及医院的形象;服务规范要求:注意事项:1、注意得体的称呼;在牢记患者姓名的基础上,称呼要既符合患者身份又表现出对患者的尊重,对老年人应用尊称,年龄与自己相仿者,可称呼姓名,称呼儿童患者可模仿家长称呼;2、注意护士礼仪,微笑服务,给患者以亲切、稳重、值得信任的感觉;3、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介绍医院规章制度时,切忌用简单强制性语言如“不准这样……不准那样”4、尊重患者的生活习惯,从细微处着手;5、恰当使用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技巧,注意听话和说话的艺术;一、规范要求:保证急、危重病人能及时、准确地得到治疗和护理;二、规范程序:1.医生确定病人收入住院,签发住院证;2.医生或护士向病人家属告知病情,使病人家属有心理准备;3.通知病区,病人由医生或护士护送到住院病房;4.接到急诊室电话,病房护士立即准备好抢救用物及仪器,同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5.急诊或门诊护士护送病人至病房,协助病房护士将病人安置在重危病房或抢救室,并认真做好交接班,给病人戴好腕带;6.按专科护理要求,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快速、准确地执行医嘱;7.按一般病人入院护理;8.保持及时、准确的护理记录;三、规范标准:1.病人家属对护理、治疗和抢救表示理解、满意,并积极配合;2.病人得到及时、准确的抢救、护理和治疗;3.根据病人需要,提供必要的服务;4.保证各项记录准确、及时;危/急重病人住院流程图接待、安置病人确定医嘱通知病人或家属办理住院手续处理报告医生通知病区准备床位及抢救设备医生或护士护送病人病房护士接诊安装监护仪器,监测生命体征初步检查、评估病人情况执行医嘱按专科护理按一般病人入院护理一、规范要求:保证病人安全转送到指定科室或床位;二、规范程序:1.转出科室处理(1)主管医生告知病人或其家属转床/科,并开医嘱;(2)主班护士接到医嘱后告知责任护士,并电话通知转入科室做好应做的准备工作,明确病人床位、转科时间;结算本科室所需费用;(3)责任护士通知病人或其家属转床/科,并协助整理个人物品;(4)责任护士转运前评估病人并做好记录,检查护理记录是否完整;(5)责任护士根据病人病情准备合适的转运工具,决定护送人员;(6)护送护士携带病人的所有医疗护理记录与勤务中心人员一起护送病人转运, 以确保病人转运途中的安全;(7)护送护士认真与转入科护士交班,如病情、药物、物品、资料等;(8)做好床单位“终末处理”;2.转入科室处理(1)接到电话后安排床位,通知医生,并根据病人病情做好准备工作;(2)妥善安置病人,与护送护士做好交接班,查看病人的腕带,并在腕带上更改科室,检查病人生命体征、神志、意识、皮肤、输液、引流管、用药等情况;(3)检查病人当天的治疗、护理完成情况及带入药物、物品及各种病历资料等;(4)检查转出科护理表格书写情况,若有疑问立即向转出科护士提问;(5)通知主管医生,处理转科后医嘱,并根据专科情况按入院病人处理;三、规范标准:1.病人家属对解释和给予的护理表示理解、满意,并积极配合;2.病人被安全转送到指定科室/床位;3.相关的病人资料、药物和私人物品同时转入接收科室;4.与接受科室护士做好交接工作,保证各项记录准确、及时;院内病人转科交接流程图附:院内病人转科交接记录单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内病人交接记录单一、规范要求:病人经过治疗、护理逐步康复,出院前为病人提供必要的信息,使之理解本人疾病的有关解释和出院指导;二、规范程序:1.主管医生在评估病人健康状况、治疗情况、家庭支持系统及当地卫生资源等的基础上,按照各科的具体要求,决定病人出院、转当地医院或转家庭病房继续治疗,并开出医嘱;2.责任护士接到出院医嘱后,通知病人或家属做好出院准备,根据病人病情协助整理用物,帮助其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3.病情尚不允许出院但病人/家属要求出院,劝阻无效者,主管医生必须在病历中记录并由病人本人或家属签名;4.责任护士根据病人出院后治疗需要及病人/家属的知识水平,以简明易懂的方式,为病人提供适合需求的出院指导,如目前的治疗计划、随访的时间和次数、病人的自我保健及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医疗帮助;5.执行出院医嘱,为病人取回出院时所需携带的药品,并详细说明服药有关事项;6.结清住院期间所有费用,需要时医院员工应协助病人完成交费事宜;7.解答病人有关疑问,征求病人家属意见;8.告知病人复诊时间及保管好出院病历等有关资料,除去腕带;9.做好床单位“终末消毒”工作;10.做好各项书写记录,注销各种治疗卡;三、规范标准:1.病人家属对于出院解释和给予的护理表示理解和满意;2.病人家属了解出院后的护理;3.妥善安排复诊时间及有关事项;4.保证各项记录准确、及时;病人出院流程图确定出院医嘱一般情况疾病知识宣教按医嘱指导用药复诊时间相关资料保管征求病人家属意见填写出院通知单告知病人家属办理出院手续按医嘱给出院带药,除去腕带协助整理用物提供轮椅、平车必要时护送病人文件处理记录一、规范要求:按医嘱正确、安全地给病人进行静脉输液及肌肉、皮内、皮下注射;二、规范程序:1.核对治疗本、输液卡、巡视卡;2.确认无误后,按无菌操作流程化好药液;3.评估病人一般情况;4.再次核对,并核对病人的腕带,如果对医嘱有疑问,应暂停注射并与医生核实后再执行;5.如果病人有禁忌证,暂停注射并立即通知医生;6.解释静脉输液及肌肉、皮内、皮下注射目的和程序,协助病人做好必要的准备;7.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原则,按“静脉输液、肌肉、皮内、皮下注射”操作规程进行;8.要求病人及时报告不舒适的情况;9.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10.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可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停止用药并保留药物,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2)立即通知医生;(3)安慰病人;(4)严格按医嘱处理;10.记录和报告病人的输液反应、注射反应及给予的护理措施;三、规范标准:1.病人家属对解释和给予的治疗表示理解、满意和配合;2.按医嘱使病人得到正确的静脉输液及肌肉、皮内、皮下注射;3.持续监测病人的输液反应;4.早期识别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5.保持记录准确、完整;静脉输液及肌肉、皮内、皮下注射流程图护士核对治疗本、输液卡、巡视卡 确认无误后,按无菌操作流程化好药液将药液、物品推至病人再次核对治疗向病人作好解释,协助大核对病人姓名、床头卡、手按操作规程进行静脉注意无菌操作注意三查七对注意用药执行医记录、交班一、规范要求:给病人安全、及时、正确地输血,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二、规范程序:1.核对医嘱,询问病人输血史,有无输血并发症,向病人家属解释目的和输血程序,要求病人及时报告不舒适的情况,取得病人的配合;2.确定输血后,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核对病人的腕带;3.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4.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血库取血;5.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6.认真检查血液质量,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2血袋有破损、漏血;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7.输血前再次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8.选择合适的静脉,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开通静脉通路进行输血;9.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并核对病人的腕带,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10.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1.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12.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3通知输血科血库值班人员,返回剩余的血,进一步查找输血反应的原因;4做好病人家属安抚工作;13.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14.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24小时;三、规范标准:1.病人家属对解释和给予的治疗表示理解、满意和配合;2.按医嘱使病人得到正确的输血,符合疾病的需要;3.持续监测病人的输血反应;4.早期识别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5.保持记录准确、完整;输血流程图核对医嘱、输血通并发症记录、交班一、规范要求:按医嘱正确、按时、安全地给病人服用口服药;二、规范程序:1.评估病人一般情况;2.检查有效的医嘱,如有疑问,应暂停给药并请教医生或药剂师后再执行;3.如果病人有禁忌证,暂停给药并立即通知医生;4.向病人家属解释用药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 5.严格按医嘱给药,遵守“三查七对”原则,并核对病人的腕带;6.确保病人将药服下,如病人提出疑问,再次查对确认;7.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8.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可采取以下措施:1暂停给药,保留药物;2立即通知医生;3安慰病人;4严格按医嘱处理;9.记录和报告病人的药物反应及给予的护理措施;三、规范标准:1.病人家属对解释和给予的治疗表示理解和配合;2.按医嘱给病人服用正确的药物;3.持续评估病人的药物反应;4.早期识别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5.保持记录准确、完整;口服药给药流程图一、规范要求:按医嘱对病人进行合理而周密的围手术期服务;二、规范程序:1.核对医嘱,通知责任护士;2.责任护士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全面评估,做好术前健康宣教;3.为病人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工作检查、备皮、皮试、发放手术衣裤;4.通知手术室,及时进行手术病人术前访视;5.书写护病记录,与夜班交班;6.夜班护士再次评估病人,按医嘱给予相应的术前晚准备工作;7.手术当日晨再次评估病人整体情况,测T、P、R、BP等,更换手术衣,按医嘱给术前用药;8.送手术室前检查其贵重物品是否保管好;9.护送病人至手术室,与手术室护士核对病人的腕带,做好术前用药、病历资料等交接工作;10.回病房准备好床单位及病人手术后的准备工作;三、规范标准:1.做好病人及家属健康宣教工作,减轻对手术的恐惧感;2.做好病人各项术前准备工作;3.保持记录准确、完整;围术期护理流程图一、规范要求:安全、有效地护理接受特殊检查的病人;二、规范程序:1.医生开出医嘱后,主班护士处理、核对、登记病人检查单;2.将检查单送勤务中心,由勤务中心负责去相关科室预约检查日期;3.检查日期确定后,勤务中心将预约后的检查单送还科室或直接将检查单交与相关科室;4.主班护士接到预约检查日期的单子后,再次核对医嘱,确认后通知责任护士,并做好登记;5.责任护士接到单子后,通知病人检查日期与注意事项,第二天需勤务中心接送的病人,将检查单子提前送于勤务中心,做好交班;6.夜班护士对第二天需要做特殊检查的病人,再次进行评估,必要时补充做健康宣教,完成检查前晚准备工作;7.检查当日晨再次通知病人,强调有关注意事项,完成检查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8.勤务中心工人按检查单接病人,并核对病人的腕带,送病人到相应的检查科室,病情重者由责任护士或医生护送前往;9.检查完毕,勤务中心工人将送去的病人负责送回病房;10.责任护士接病人后,对病人进行评估,关心其饮食和服药情况;三、规范标准:1.病人家属对检查和给予的护理措施表示理解、满意,并积极配合;2.病人顺利完成各项检查;3.保持记录准确、完整;病人接受特殊检查流程图。
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

卫生部关于印发《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等三个文件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规范护理行为,落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保证护理质量,我部组织制定了《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doc2.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doc3.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doc二○一○年一月二十二日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一、整理床单位(一)工作目标。
保持床单位清洁,增进患者舒适。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标准预防、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意识、活动和合作能力,有无引流管、伤口,有无大小便失禁等,采用与病情相符的整理床单位的方法。
3.按需要准备用物及环境,保护患者隐私。
4.护士协助活动不便的患者翻身或下床,采用湿扫法清洁并整理床单位。
5.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引流管或导管牵拉,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感受及需求,保证患者安全。
6.操作后对躁动、易发生坠床的患者拉好床栏或者采取其他安全措施,帮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7.按操作规程更换污染的床单位。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床单位整洁,患者卧位舒适、符合病情要求。
3.操作过程规范、准确,患者安全。
二、面部清洁和梳头(一)工作目标。
使患者面部清洁、头发整洁,感觉舒适。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根据患者的病情、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及个人卫生习惯,选择实施面部清洁和梳头的时间。
3.按需要准备用物。
4.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嘱患者若有不适告知护士。
5.操作过程中,与患者沟通,了解其需求,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项目

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项目引言概述: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是指医疗机构为住院患者提供的一系列基础护理服务。
这些服务旨在提供患者的日常生活照料和身体需求,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舒适。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的重要性和内容。
正文内容:1. 患者的个人卫生护理1.1 提供患者的日常洗漱和卫生清洁1.2 协助患者进行个人护理,如换洗衣物和更换床单1.3 确保患者的个人卫生用品充足,并随时提供帮助2. 饮食和营养管理2.1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2.2 提供合理的膳食搭配,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2.3 监测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营养补充3. 床位和环境的管理3.1 维护患者的床位整洁和舒适3.2 定期更换床单和清洁床铺3.3 确保患者的周围环境安静、整洁,并提供必要的隐私保护4. 活动和运动指导4.1 协助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康复训练4.2 提供康复设备和辅助工具,帮助患者进行活动4.3 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及时调整活动计划5. 心理支持和社交交流5.1 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咨询,帮助患者应对住院期间的情绪变化5.2 组织社交活动和康复小组,促进患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5.3 提供家属和患者之间的沟通机会,增强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总结: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在维护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提供个人卫生护理、饮食和营养管理、床位和环境的管理、活动和运动指导以及心理支持和社交交流等服务,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医疗机构应该重视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的实施,以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项目

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项目一、项目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疾病的增多,住院患者的数量也逐年增加。
为了提高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医疗护理水平,本医院决定开展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该项目旨在为住院患者提供全面、专业的基础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和满意度。
二、项目目标1. 提供全面的基础护理服务,包括患者生活照料、个人卫生、营养饮食等方面的关怀和支持。
2. 提高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3. 提升医院的服务品质和声誉,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三、项目内容1. 患者生活照料服务:a. 提供患者日常起床、就餐、洗漱等生活照料服务,确保患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b. 定期检查患者床铺、衣物、个人卫生用品等,保持环境整洁卫生。
c. 提供患者陪护服务,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有家人或护工陪伴。
2. 个人卫生服务:a. 协助患者进行日常洗漱、更换衣物等个人卫生活动,保持患者身体清洁。
b. 定期检查患者皮肤状况,预防和处理皮肤破损、感染等问题。
c. 提供患者床位的定期清洁和消毒,确保住院环境的卫生安全。
3. 营养饮食服务:a.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人口味,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确保患者获得营养均衡的饮食。
b. 定期检查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及时调整饮食方案,确保患者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c. 提供患者饮食的定期监测和评估,预防和处理饮食相关的问题。
四、项目实施步骤1. 项目立项:成立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组,明确项目目标、内容和时间计划。
2. 人员培训:对项目组成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包括基础护理知识、沟通技巧、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培训。
3. 设备采购:根据项目需求,采购相关的护理设备和用品,确保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
4. 服务宣传:通过医院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宣传项目内容和优势,吸引更多患者参与。
5. 项目实施: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医生的指导,提供相应的基础护理服务,并记录相关数据。
6. 项目评估:定期评估项目的实施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优化。
住院病房护理质量标准

科室:检查者:分数:检查日期:项目内容和要求分值扣分仪表及规范15分1.护士仪表规范,衣帽整洁、佩戴发网、挂牌上岗2.微笑服务,语言文明规范,呼叫铃应答符合要求3.操作规范(集中操作车子化,单独操作盘子化)、做到“四轻”4.热情接待各类人员,做到首问负责制5352病区环境30分1.病室整洁、安静、舒适、安全,物品摆放有序2.各工作室物品放置有序(办公室、治疗室、处置室、更衣室)3.病区标识、标牌齐全、完好4.有符合老年护理质控要求的安全标识(护理级别、饮食、药物过敏等)。
5.食品冷藏柜、消毒柜、微波炉等使用管理规范105555药物管理35分1.内服药、外用药分开,口服药与注射药分开,定点放置,消毒剂单独分区存放,标识清晰,近效药有标识2.备用药品定品种数目管理,每日交接有记录3.毒麻、精神、高危药品、酒精管理规范,使用中胰岛素管理符合要求4.医用冰箱管理符合要求,药品放置规范,交接有登记5.患者自备药品有登记,药盒上注明床号、姓名,有出入账6.患者床头柜内无处方药,无混放5510555设施安全20分1.病房设备带定期检查,保证各吸氧端口正常2.呼叫铃及紧急呼叫铃性能良好,应答及时3.病床、护栏、门窗、环境等安全,定期有检查4.灭火器配置符合要求,护理人员知悉放置位置并会熟练使用5555问题反馈日期:签名:原因分析日期:签名:整改措施日期:签名:跟踪科室:检查者:分数:检查日期:项目内容和要求分值扣分基础护理30分1.病房物品摆放整洁,床单位清洁、平整、无污迹,病人衣、裤整洁无污迹,穿着舒适2.头发清洁、整齐,无异味,五官清洁,胡须短,指、趾甲短且无污垢3.口腔清洁无残渣,有与病情相适应的护理方法与次数4.协助做好排便护理,肛周、会阴清洁无污迹5.每日两次擦洗,根据医嘱或皮肤清洁情况为患者洗澡,保持皮肤清洁6.协助患者进食,不能自理者正确喂食或给予鼻饲,鼻饲操作规范555555风险护理25分1.各项风险评估与实际相符,床尾标识齐全2.导管应妥善固定无扭曲,保持通畅、清洁,标识齐全3.压疮风险者按时翻身、体位正确、舒适,翻身卡记录正确44.跌倒/坠床风险者有防护措施,落实55.根据需要实施约束,约束卡记录规范,约束处皮肤完好6.走失、噎食风险有防范措施,并落实到位444445病情观察及治疗用药45分1.一览表及床头卡标记准确、齐全,护理级别及饮食与医嘱相符2.责任护士掌握“九知道”,护理员掌握“五知道”3.按时巡视病房并记录,观察病情,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并处理4.护理记录及时、准确、规范,出入液量计算准确5.遵医嘱正确及时实施治疗、用药和护理措施,输液通畅,安排合理(时间、顺序)滴速符合要求,特殊用药悬挂警示牌,按要求观察巡视,巡视单记录完整,输液无渗出或处理及时得当5.对家属(护理员)做好健康宣教,指导护理员为患者实施正确的生活护理58106156问题反馈日期:签名:原因分析日期:签名:整改措施日期:签名:跟踪抢救药品、物品质量控制标准(病区)科室:检查者:分数:检查日期:项目内容和要求分值扣分急救药品、物品50分1.抢救车有平面示意图,标记清楚,各药品、物品按图放置,保持整洁2.抢救车药品、物品等按医院统一要求配置,抢救车、抢救物品定点放置。
住院病人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住院病人基础护理服务项目1. 项目背景住院病人基础护理服务项目是为了提供全面、规范的护理服务,促进住院患者的康复和健康,改善患者的医疗体验而设立的。
2. 项目目标- 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护理服务,满足住院患者的生活和护理需求;- 提升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增强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加强医护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提升医疗团队的整体效能。
3. 项目内容3.1 基础护理服务- 提供日常生活护理,包括个人卫生、饮食、排泄等;- 定期测量和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等;- 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活动,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 管理和维护住院患者的导尿、胃管、引流管等特殊护理设备;- 进行皮肤护理,预防床疮和其他皮肤问题的发生;- 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应对住院期间的心理压力。
3.2 护理评估和护理计划- 对每位住院患者进行护理评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护理需求;- 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 定期评估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护理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
3.3 护理质量控制- 建立和实施护理质量控制机制,监督和评估护理服务的质量;- 定期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和护理操作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 及时处理护理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和投诉,确保患者的权益得到保障。
4. 项目执行4.1 项目组织- 设立住院病人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项目组成员包括护理部门负责人、护士长、护理专家等。
4.2 项目时间和范围- 项目持续时间为一年,以后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项目覆盖范围为全院所有住院患者。
4.3 项目推广- 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项目推广和宣传,提高住院患者对该项目的知晓度;- 提供培训和教育活动,加强医护人员对项目的理解和参与。
5. 项目效果评估- 定期对项目进行效果评估,包括患者满意度调查、护理质量评估等;-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项目策略,提升项目的效果和质量。
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项目

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项目一、项目背景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旨在提供全面、专业的护理服务,确保住院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疗质量。
该项目将通过科学的护理计划和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住院体验,促进患者康复。
二、项目目标1. 提供全面的基础护理服务,包括生活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等,满足患者的各项需求。
2. 通过规范化的护理操作和护理记录,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3. 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4. 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保证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三、项目内容1. 生活护理a. 患者入院时,由护士进行入院评估,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偏好、疾病史等信息,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b. 提供日常生活护理,包括患者的个人卫生、饮食安排、体位转换、床上用品更换等。
c. 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如日常活动能力恢复、步行训练等。
2. 健康教育a. 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和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知识、用药指导、饮食建议等。
b. 定期组织健康讲座,向患者和家属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3. 心理支持a.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b. 建立心理支持小组,让患者和家属进行互动交流,分享经验和情感,增强心理抵抗力。
4. 护理操作规范化a. 制定护理操作规范,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和操作流程,确保护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b. 加强护理操作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操作规范意识。
5. 护患沟通a.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意见,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
b. 定期进行护患沟通会议,收集患者的反馈意见,改进护理服务。
6. 护理质量评估a. 设立护理质量评估小组,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b. 建立护理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对护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激励优秀护理人员。
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项目

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项目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一、项目背景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旨在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护理服务,满足住院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护理需求,确保他们在医院期间得到全面照顾和关爱。
该项目将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加强沟通与协作等措施,为住院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二、项目目标1. 提供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需求和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护理和关怀。
2. 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通过培训和指导护理人员,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提升护理质量和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医疗事故和并发症。
3. 加强沟通与协作: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机制,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确保患者的护理需求得到及时满足。
4. 提升患者满意度:通过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提升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增强医院的口碑和竞争力。
三、项目内容1. 护理评估:对每位住院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方面的评估,为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2. 个性化护理计划制定:根据患者的护理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生活护理、健康教育、营养指导等方面的内容,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护理和关怀。
3. 护理执行:根据护理计划,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护理操作,包括饮食管理、卫生护理、药物管理、疼痛管理等,确保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4. 护理质量监控:建立护理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对护理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5. 护理培训与指导:定期组织护理培训和技能提升活动,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确保他们能够胜任各项护理工作。
6. 患者满意度调查: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和需求,及时改进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
四、项目实施1. 项目组织:成立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组,明确项目负责人和相关成员,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和工作安排。
护理工作质量标准及考核细则

(4)处置前做好三查七对。
4分
3、操作时要求:
(1)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按各项技术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3)做好操作中查对。
(4)操作做到:轻、稳、准、快,掌握要领,操作熟练。
3分
4、操作后要求:
(1)做好操作后查对工作。
(2)做好操作后处理,物归原处。
⑷保证安全护理,室内无贵重物品及危险品。
⑸重号室不可空岗,室内清洁。
⑹厕所及水房、物品定位放置,清洁无味,无私人物品
⑺活动室清洁,空气清鲜,娱乐活动丰富有序。
3分
一
处
不
足
扣
0.2
分
2.办公室⑴室内物品放置定位,整齐,室内清洁,无私人物品
⑵不在室内大声喧哗,不吸烟,不准病人逗留。
2分
3.治疗室
⑴严格执行治疗室的规章制度。
(3)鼓励护士自学。
(4)年终有业务培训总结。
3分
3、护理质量控制
(1)有科室质控小组,有质控计划,检查及完整的考核记录。
(2)按院护理质量标准进行质量控制,形成:标准→控制→程序→信息→反馈→落实的质控体系。
3分
4、差错事故
科室有差错事故登记本,及时登记发生的差错事故。
(1)出现差错、事故及时按规定、口头、书面报告。
1分
护理工作质量标准及考核细则
(一)病房部分(100分)
项
目
质量标准及考核细则
标准分
考核扣
分标准
护
理
技
术
操
作
质
量
标
准
15
分
1、环境要求: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一、临床护理质量(一)基础护理质量分值:100分标准值:三级医院90%、二级医院85%评价标准:1、患者头发、指(趾)甲清洁整齐。
2、患者口腔、皮肤清洁,床铺干燥整洁.3、患者无压疮、烫伤、坠床和其它护理并发症.4、卧位正确舒适,各种管道固定良好通畅,符合护理常规要求。
病情观察及时,处理正确。
评价方法:1、头发清洁梳理整齐;指(趾)甲短无污垢;胡须短/清洁、整齐。
督促并协助患者洗头、洗脚、剪指甲、理发(剃须);新入院患者及时处理.2、口腔、皮肤、床铺做到三清洁。
口腔清洁无并发症,口唇及口腔溃疡及时处理.口腔护理每日1-2次.皮肤清洁无污垢、无排泄物污染,定时翻身。
患者床铺每天湿扫1-2次,床单污染后随时更换,一般情况下每周更换一次.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清洁柔软、无碎屑。
床角规范、床上无杂物,无自带被褥及枕头等床单位用物。
3、无压疮、烫伤(灼伤)、坠床及其它护理并发症.4、定时进行晨、晚间护理,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按时巡视病房。
5、做好患者的出入院护理。
热情接待患者,介绍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师、主管护士、病房环境、住院规则及有关制度.患者出院时做好出院指导,及时处理床单位并进行终末消毒。
检查及评分方法见附表以上检控项目,以患者为单位进行检查,各项均达标者记100分。
根据考核办法,抽查10—20名患者,95分为合格,最后计算合格率.计算方法:基础护理合格人数基础护理合格率(%)= ×100%检查人数(二)重危患者护理质量分值:100分标准值:三级医院90%、二级医院85%评价标准:1、患者头发、指(趾)甲清洁整齐。
2、患者口腔、皮肤清洁,床铺干燥平整。
3、患者无压疮、烫(灼)伤、坠床和其它护理并发症.4、卧位正确舒适,各种管道固定良好通畅,符合护理常规要求。
病情观察及时,处理正确。
评价方法:1、同基础护理质量1、2、4、5项。
2、适时为患者洗头、洗脚、剪指(趾)甲,保持患者清洁。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范本模板】

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标准
整体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危重病人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评价标准
健康教育质量评价标准
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病房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一级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注:此一级护理检查评价标准对象是生活不能自理患者, B代表生活部分自理患者。
二级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注:此二级护理检查评价标准对象是生活部分不能自理患者,生活完全自理患者需做的基础护理项
目为整理床单位(2次∕日)和患者安全管理。
三级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院感质量管理评价标准(护理部分)
一般洗手(卫生洗手)质量评价标准
ICU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血透室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门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急诊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产房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评价标准。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质量评价标准.doc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评价评价标准(1000分)一、科室管理质量评价标准(150分)护士长行政管理质量评价标准(20分)病区管理质量评价标准(20分)抢救室、抢救车管理质量评价标准(20分)输液、注射室管理质量评价标准(20分)电休克治疗室管理质量评价标准(50分)安全用药管理评价标准(20分)二、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标准(300分)危重病人护理质量评价标准(40)特级护理(危重病人)质量评价标准(40分)一级护理质量评价标准(40分)二、三级护理质量评价标准(20分)压疮管理质量评价标准(50分)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标准(30分)门诊部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40分)优质护理服务评价标准(40分)三、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评价标准(400分)患者安全质量评价标准(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噎食、窒息、自杀、暴力攻击、擅自离院等突发、意外事件发生)(250分)夜班护士工作质量评价标准(50分)不良事件管理质量评价标准(50分)节假日前护理安全检查评价标准(50分)四、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考核评分标准(50分)五、患者满意(50分)六、业务学习、三基培训、护理查房(50分)持续改进落实(按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规定处理)科室管理质量评价标准(100分)电休克治疗室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标准(50分)安全用药管理质量评价标准(20)责任制整体护理、分级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标准(300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标准(40分)1.优质护理服务过程(20分)(见:优质护理服务过程质量评价标准)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评价标准(400分)患者安全质量评价标准(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噎食、窒息、自杀、暴力攻击、擅自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评价标准(50分)2015.。
基础护理质量标准

基础护理质量标准基础护理是医疗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情况。
因此,建立和执行基础护理质量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基础护理质量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首先,基础护理质量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需求。
不同病种的患者在基础护理上会有不同的需求,例如,重症患者需要更加细致的护理,而慢性病患者则需要长期的护理支持。
因此,制定基础护理质量标准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护理内容和标准,以保证护理质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其次,基础护理质量标准的实施需要严格执行。
医护人员在执行基础护理时,应当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不能有任何马虎和疏忽。
例如,患者的卧床护理需要定时翻身和按摩,护理人员必须按时按规定进行,不能因为工作繁忙或者其他原因而懈怠。
只有严格执行基础护理质量标准,才能保证护理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此外,基础护理质量标准的评估和监控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护理质量评估体系,对基础护理进行定期的评估和监控。
通过评估和监控,可以及时发现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及时调整和改进护理质量标准,提高护理质量。
最后,基础护理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全员参与。
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当充分认识到基础护理的重要性,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护理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和质量意识。
同时,医疗机构也应当加强对基础护理质量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全员对护理质量标准的认识和理解,使之成为每个医护人员的自觉行动。
总之,基础护理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和促进康复至关重要。
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护理质量标准,并严格执行、定期评估监控,才能真正做到基础护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
希望各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能够高度重视基础护理质量标准,不断完善和提升护理质量,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危重病人入院接诊护理质量标准

9.病情稳定后予以入院评估、入院宣教、健康教育
5
10.准确、客观、及时书写病历
5
11.书面、口头、床边交接班
5
注意事项(10)
1.注意爱伤保护病人隐私,天冷时注意保暖
2
2.保证各种治疗准确无误
5
3.及时准确客观记录病情
3
提问(5)
见附理论知识点
5
总体评价(5)
1.接诊护士动作迅速、操作熟练
3
2.各种处置落实准确及时,体现人文关怀
2
附:理论知识点
1.危重病人的观察要点?
答:(1)生命体征
(2)意识变化。
(3)瞳孔变化。
(4)精神状态。
(5)一般情况:如表情与面容;皮肤与粘膜;姿势与体位;排泄物、呕吐物、饮食、睡眠、治疗后反应等。
5
2.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予以吸痰
5
3.连接监护仪各导联,测量生命体征
5
4.固定各管道并保持通畅
5
5.评估病人的病情及生命体征并记录
5
6.及时准确执行医嘱,抢救时口头医嘱护士复述一遍,抢救结束后督促医生及时补记医嘱
10
7.及时建立病人信息标识:床头卡、腕带、护理级别、饮食卡、药物过敏卡
5
8.根据病情落实高危因素的相关措施(放置安全标识)
危重病人入院接诊护理质量标准
项目
质量标准
分值
扣分及原因
得分
目的(5)
迅速准确接诊,保证危重病人得到及时救治
5
接诊准备
(15)
1.接到入院通知,合理安排床位
5
2能完好,通知医生共同准备迎接病人
10
入院后(60)
1.将病人安全转到床位,根据病情取适宜的卧位,注意保暖及保护隐私
基础护理质量标准

基础护理质量标准基础护理是医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因此,制定和执行基础护理质量标准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基础护理的定义、内容和标准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基础护理是指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护理和生命体征监测的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协助患者进行个人卫生护理、饮食护理、康复训练、疾病预防、康复护理等。
基础护理的内容十分丰富,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其次,基础护理的质量标准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护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护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到熟练、细致、耐心。
其次是护理环境的整洁和舒适。
医院和养老院等医疗机构应当保证护理环境的整洁,保持空气清新,确保患者的身心健康。
再次是护理过程的规范和安全。
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当做到操作规范,防止交叉感染和意外伤害。
最后是护理效果的评估和改进。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护理质量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以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基础护理质量标准,确保患者得到规范、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
同时,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以提升基础护理的整体质量。
总之,基础护理质量标准是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人员和医疗机构应当共同努力,严格执行基础护理质量标准,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有效的护理服务。
各项护理标准

基础护理质量标准实施细则一、执行分级护理1、包干护士与管床医生共同根据病人的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制定病人的护理级别,并根据情况及时、动态调整,做到医嘱、病区和生活自理能力三相符。
2、根据医嘱执行分级护理,按分级护理制度落实各项护理工作,要求护士熟练掌握分级护理制度,经常抽查护士对分级护理制度的掌握情况,以便于护士落实不同护理级别的实施。
3、分级护理含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护理。
责任包干护士负责落实其分管病人的基础及专科护理。
4、合理安排住院病人的床单位,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原则上男、女病人不得安排在同一房间内(除抢救室除外,每病区根据情况允许1-2间病房做为临时调整过度病房)。
5、根据护理级别要求,定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变化,认真落实病人的治疗,随时询问病人的需求。
二、近一步落实责任包干护士负责制1、实施责任护士负责制,每位护士平均分管病人数≤8人。
2、责任护士按职称、工作能力分级,实行组长负责制,责任护士知晓病人“十知道”(床号、姓名、年龄、病情包括诊断和阳性体征及重要的检查结果、治疗、护理、饮食、心理、家庭、经济状况),护士长应经常利用晨会、床边交接班等时间抽查责任护士“十知道”掌握情况,提高护士主动掌握病情的意识,为病人实行全程、连续、无缝隙护理。
3、护理人员分层使用,根据职称及工作能力将护理人员分Ⅰ、Ⅱ、Ⅲ、ⅳ级,Ⅰ级人员分管危重病人、大手术病人及其他情况特殊病人,承担责任组长角色,负责本组护士的技术指导;Ⅱ级人员分管较稳定的重病人和一级护理病人,协助指导低年资护士工作;Ⅲ级人员分管病情较稳定的一级护理病人和二、三级病人。
ⅳ级人员为助理护士,不能单独分管病人,在注册护士的指导下完成低技术性基础护理工作和非技术性护理工作。
4、责任包干护士每天对所分管的病人利用责任包干病人需求评估表对分管病人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全面落实病人的整体护理。
三、病床单元要求1、床头柜:清洁,物品摆放有序,不超过其面积的1/3。
病房护理工作质量标准

病房护理工作质量标准在医院病房中,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康复情况和生命安全。
因此,建立病房护理工作质量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详细介绍病房护理工作质量标准。
一、病房环境1.1 病房清洁卫生病房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确保病人住院期间的环境卫生。
1.2 空气质量病房应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空气污染,确保病人呼吸的空气质量良好。
1.3 照明设施病房应有充足的照明设施,保证病人和护士在夜间工作时有足够的光线。
二、护理人员素质2.1 护理技能护理人员应具备扎实的护理技能,包括基础护理、急救技能等,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突发情况。
2.2 沟通能力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与病人和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意见。
2.3 耐心细心护理人员应具备耐心和细心的品质,对病人的需求和病情变化能够及时观察和处理。
三、护理记录3.1 病人信息记录护理人员应及时准确地记录病人的基本信息、病情变化、用药情况等,确保医疗工作的连续性。
3.2 护理措施记录护理人员应详细记录每一次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包括时间、方法、效果等,为医生提供参考。
3.3 护理评估记录护理人员应定期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并记录评估结果,为医疗团队提供决策依据。
四、药物管理4.1 药品存储护理人员应按规定妥善存放药品,避免药品受潮、受热、受污染等情况发生。
4.2 药品使用护理人员应按照医嘱正确使用药品,避免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4.3 药品记录护理人员应详细记录每次给药的情况,包括药品名称、剂量、给药途径等信息,确保用药安全。
五、病人安全5.1 跌倒风险评估护理人员应对病人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病人跌倒受伤。
5.2 导管护理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病人体内导管的情况,避免导管脱落或感染等情况发生。
5.3 病人监测护理人员应定期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心率、呼吸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标准讲解

编写考核标准的依据
1、以卫生部下发的《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 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为基 础; 2、参照我省《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与考核标准》; 3、参照了卫生部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 能训练护理技术项目考核内容
考核标准的解读
评分方法参照卫生部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 技能训练护理技术考核的评分模板
制定考核标准的意义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等三个文 件是落实基础护理服务内容、提高临床护理水平的具 体要求,是指导护士日常工作的行动指南。 为此应高 度重视加强临床护理工作,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高度,丰富服务内涵 、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满 意的护理服务。
★17项《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
9、压疮预防及护理 10、失禁护理(男、女患者更换尿布 ) 11、床上使用便器(床上使用尿壶、床上使用便盆 ) 12、留置尿管的护理(男、女患者留置尿管护理 ) 13、温水擦浴 14、协助更衣 15、床上洗头 16、指/趾甲护理 17、安全管理
24项《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制定考核标准的背景
《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这是我国首次 将护理教科书中有关基础护理的内容上升到政策的 高度,进一步明确了医院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内 涵和服务项目,细化了护理服务中的基础护理项目, 有助于指导护士的操作,也为护理管理提供了技术 标准”。
制定考核标准的背景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规范护 理行为,落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保证 护理质量;我省依据卫生部制定的《住院患者 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 务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 范》;卫生厅组织编写细化了《基础护理服务 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需要时
协助餐前洗手、擦手,确保按时、按需进食/水
(五)卧位护理
1、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
1次/2小时
卧位正确,患者舒适,有效清除痰液
2、协助床上移动
必要时
患者舒适
3、压疮预防及护理
皮肤完好(六)排泄护理来自1、失禁护理需要时
局部皮肤清洁
2、协助床上使用便器
需要时
满足患者需求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一、特级护理
项目
内涵
频次
质量标准
(一)定时巡视
1次/15-30分钟
满足需求,减少红灯
(二)晨间护理
1、整理床单位
1次/日
床单位平整,无渣屑
2、面部清洁
面部清洁,头发整齐
3、口腔护理
口腔清洁,无异味
(三)晚间护理
1、整理床单位
1次/日
床单位平整,无渣屑
2、面部清洁
面部清洁
3、口腔护理
(二)整理床单位
1次/日
床单位平整,无渣屑
(三)患者安全管理
需要时落实安全评估和护理措施
无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
四、三级护理
项 目
频 次
质量标准
(一)定时巡视
1次/3小时
满足需求,减少红灯
(二)整理床单位
1次/日
床单位平整,无渣屑
(三)患者安全管理
1次/日
无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
项 目
内 涵
频 次
质量标准
(一)定时巡视
1次/2小时
满足需求,减少红灯
(二)晨间护理
1、整理床单位
1次/日
床单位平整,无渣屑
2、协助面部清洁和梳头
面部清洁,头发整齐
(三)晚间护理
1、协助面部清洁
1次/日
面部清洁
2、协助会阴护理
会阴清洁
3、协助足部清洁
足部清洁
(四)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需要时
协助餐前洗手、擦手,确保按时、按需进食/水
无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
二、一级护理 A、患者生活不能自理
项 目
内 涵
频 次
质量标准
(一)定时巡视
1次/1小时
满足需求,减少红灯
(二)晨间护理
1、整理床单位
1次/日
床单位平整,无渣屑
2、面部清洁和梳头
面部清洁,头发整齐
3、口腔护理
口腔清洁,无异味
(三)晚间护理
1、整理床单位
1次/日
床单位平整,无渣屑
2、面部清洁
(五)卧位护理
1、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
1次/2小时
卧位正确,患者舒适,有效清除痰液
2、协助床上移动
必要时
患者舒适
3、压疮预防及护理
皮肤完好
(六)排泄护理
1、失禁护理
需要时
局部皮肤清洁
2、协助床上使用便器
需要时
满足患者需求
3、留置尿管护理
2次/日
会阴部清洁,尿管通畅
(七)协助沐浴或擦浴
1次/2-3日
面部清洁
3、口腔护理
口腔清洁,无异味
4、会阴护理
会阴清洁
5、足部清洁
足部清洁
(四)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需要时
协助餐前洗手、擦手,确保按时、按需进食/水
(五)卧位护理
1、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
1次/2小时
卧位正确,患者舒适,有效清除痰液
2、协助床上移动
必要时
患者舒适
3、压疮预防及护理
皮肤完好
(六)排泄护理
3、留置尿管护理
2次/日
会阴部清洁,尿管通畅
(七)协助温水擦浴
1次/2-3日
皮肤清洁
(八)其他护理
1、协助更衣
需要时
衣服、床单位清洁,无污迹
2、协助洗头
需要时
头发整洁,无异味
3、协助指/趾甲护理
需要时
指/趾甲短,无污垢
(九)患者安全管理
需要时落实安全评估和护理措施
无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
三、二级护理 A、患者生活部分自理
1、失禁护理
需要时
局部皮肤清洁
2、床上使用便器
需要时
满足患者需求
3、留置尿管护理
2次/日
会阴部清洁,尿管通畅
(七)床上温水擦浴
1次/2-3日
皮肤清洁
(八)其他护理
1、协助更衣
需要时
衣服、床单位清洁,无污迹
2、床上洗头
1次/周
头发整洁,无异味
3、指/趾甲护理
需要时
指/趾甲短,无污垢
(九)患者安全管理
需要时落实安全评估和护理措施
口腔清洁,无异味
4、会阴护理
会阴清洁
5、足部清洁
足部清洁
(四)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需要时
协助餐前洗手、擦手,确保按时、按需进食/水
(五)卧位护理
1、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
1次/2小时
卧位正确,患者舒适,有效清除痰液
2、协助床上移动
必要时
患者舒适
3、压疮预防及护理
皮肤完好
(六)排泄护理
1、失禁护理
需要时
局部皮肤清洁
2、床上使用便器
需要时
满足患者需求
3、留置尿管护理
2次/日
会阴部清洁,尿管通畅
(七)床上温水擦浴
1次/2-3日
皮肤清洁
(八)其他护理
1、协助更衣
需要时
衣服、床单位清洁,无污迹
2、床上洗头
1次/周
头发整洁,无异味
3、指/趾甲护理
需要时
指/趾甲短,无污垢
(九)患者安全管理
需要时落实安全评估和护理措施
无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
二、一级护理 B、患者生活部分自理
项 目
内 涵
频 次
质量标准
(一)定时巡视
1次/1小时
满足需求,减少红灯
(二)晨间护理
1、整理床单位
1次/日
床单位平整,无渣屑
2、协助面部清洁和梳头
面部清洁,头发整齐
(三)晚间护理
1、协助面部清洁
1次/日
面部清洁
2、协助会阴护理
会阴清洁
3、协助足部清洁
皮肤清洁
(八)其他护理
1、协助更衣
需要时
衣服、床单位清洁,无污迹
2、协助洗头
需要时
头发整洁,无异味
3、协助指/趾甲护理
需要时
指/趾甲短,无污垢
(九)患者安全管理
需要时落实安全评估和护理措施
无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
三、二级护理 B、患者生活完全自理
项 目
频 次
质量标准
(一)定时巡视
1次/2小时
满足需求,减少红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