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护系统方案优选评估方法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文献综述-深基坑工程支护体系设计研究

文献综述-深基坑工程支护体系设计研究

研究生学位论文文献综述地铁大厦深基坑工程支护体系设计研究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开题人:年级:导师:XX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二〇XX年五月目录1.课题名称及来源 (3)2.概述 (3)3.国内外研究现状 (3)3.1国外研究现状 (3)3.2 国内研究动态 (4)4.总结 (5)5.参考文献 (6)1.课题名称及来源地铁大厦深基坑工程支护体系设计研究。

本课题来源于地铁大厦工程项目实践。

2.概述深基坑工程具备工程项目复杂、工作量巨大、资金和人力投入多、工程周期较长等一些列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深基坑工程在整个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极大程度的影响了工程进度、工程安全和完成质量。

科学合理的基坑支护设计应该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和实施速度的基础上,尽量节约工程成本,合理进行资源配置,致力于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近些年,出现了大量深基坑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造成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巨大损失,这些现象的发生主要源于我国施工单位对深基坑工程的了解不够深入,拥有一些偏差错误的认识,难以完全掌控施工现场的地质和环境状况,此外就是深基坑工程本身的复杂性等原因。

例如广州海珠城广场为地下室4层,周长为340m,深度为17m。

2005年进行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安全事故,导致8人重伤、3人身亡,金额损失过2亿。

在1999年,正在建设的珠海祖国广场,发生安全事故,此基坑深度为16.85m,长宽分别为90.27和71.92m,出现整个基坑全面坍塌,直接损失金额达1340万元。

分析上述工程事故因由,涵盖客观因素如降水、地质特点、建筑面承压过大,巨大施工震动和极具特征的应力,还有主观因素如支护设计不周全,支护结构不合格、安全措施不够等等。

可见,在进行深基坑工程建设前,首先需要对支护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深入探讨以便获得准确的结构参数,根据安全标准进行支护结构合理选择,同时还需要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施工进行相应的规划,上述问题都是当前深基坑项目中面临的紧急难题。

深基坑支护技术方案的选择及其优化设计

深基坑支护技术方案的选择及其优化设计

深基坑支护技术方案的选择及其优化设计摘要:深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施工以及土方开挖等等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在当前的情况之下,基坑工程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尤其是深基坑支护结构,对整个工程的安全、工期以及费用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本文论述了深基坑支护技术方案的选择以及相关优化设计。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方案;选择;优化设计引言为了提高城市的土地利用率、容积率,满足国家相关规范对基础埋置深度和人防工程的要求,目前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几乎都设计了一层甚至多层地下室。

因而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做好深基坑边坡支护工程尤为重要,其技术理论和施工实践都日趋成熟,已成为高层建筑施工中被广泛运用的方法。

1、工程实例某市商业城,拟建地上10层,地下2层。

本工程±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90m,基坑开挖深度为8.70~9.10m;局部边桩承台坑开挖深度为9.40~11.30m。

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

场地周边为中山市老城区,建筑物密集且紧靠基坑开挖边线,基坑周边有大量管线通过,对支护结构的变形的控制要求高。

在对该工程支护方案进行设计之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2、深基坑支护的类型2.1、钢板桩支护钢板桩被广泛应用于挡土和截水中,主要包括U形、Z形和直腹板型三种截面形式,其由带锁口或钳口的热轧型钢制成,将其互相连接后便形成了钢板桩墙。

由于钢板桩本身具有很大的柔性,因此,如果设置的支撑或锚拉系统不当就会造成过大的变形,因此,当深基坑支护深度超过7m时,不宜采用钢板桩支护。

2.2、深层搅拌支护这种支护主要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采用机械将固化剂和软土剂进行强制拌合,促使固化剂和软土之间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而逐步硬化,从而形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以及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桩墙作为支护结构。

2.3、排桩支护将钢筋混凝土孔、钻孔灌注桩作为主要的挡土结构间隔布置在柱列式之间的一种支护形式,包括桩与桩之间有一定净距的疏排布置形式和桩与桩相切的密排布置形式。

深基坑支护问题研究与对策分析

深基坑支护问题研究与对策分析

深基坑支护问题研究与对策分析摘要:21世纪开始,随着经济发展,地面以上空间接近饱和,城市建设往地下空间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隧道、基坑、地铁等地下工程最复杂、数量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随着各家深基坑支护在当地深基坑支护平台深基坑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增加,将对已有建筑深基坑支护风险造成进一步的聚集。

基坑支护工程涉及内容较多,在工程项目施工中采用“理论导向、经验判断、定量测量”结合的方法去设计与施工。

如果能对深基坑支护技术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学术讨论,结合案例应用总结不同土质及其他条件下深基坑支护的成功案例,并提出改进和优化措施,为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以及安全、经济地完成建设任务将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方式;风险分析;风险控制前言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地上地下建筑空间资源紧缺,使得基坑开挖深度与难度变大,也促使我国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

基坑支护技术往往涉及结构力学、土力学、基础工程等,还涉及各区域地质条件、地基稳定以及地下水控制等很多因素。

从工程项目的情况看,若采用放坡开挖的施工方式很难把控安全、质量风险,一些不负责任的业主、施工单位经常会忽略基坑支护的重要性,认为基坑支护是施工措施,不属于工程主体施工范围,单纯追求省成本、抢进度,导致安全、质量事故的频发,结果终究是工期延误,经济损失更大。

深基坑支护是通过周边环境的状况进行分析,结合专业设计、施工技术和监测技术的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可以同时保证施工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

1基坑开挖方法1.1无支护开挖无支护户开挖大多是放坡开挖,主要是能够选择合适的边坡坡度,并且在开发之后将土层能够在没有加固和任何支撑的情况下,根据土体自身的强度,保证边坡的稳定性。

其特点是开挖的费用较低,施工工期相对较短,而且技术要求和施工难度都较低。

该方法适用于土质较好、地下水不多、场地开阔周边的工程环境不会受到影响、基坑变形要求不高的场地条件,对场地周边的动静荷载、振动较为敏感,可能发生边坡塌方及坑底突涌等情况。

基于方案满意度的深基坑支护方案综合评价优选

基于方案满意度的深基坑支护方案综合评价优选

基于方案满意度的深基坑支护方案综合评价优选苏炜;汪菁【摘要】深基坑支护是一个复杂的岩土工程问题,支护方案受多因素的影响.以基于方案满意度的多属性决策方法为基础,结合集值统计法建立了综合评价优选模型,对深基坑支护方案进行多目标综合量化评价,给出了计算实例.%Deep excavation is a complex geotechnical problems, many factors affects the pit supporting scheme.In the paper, the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model is built based on satisfaction of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combined with the set-valued statistics, it can be used multiple objectiv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for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scheme, calculation example is given.【期刊名称】《河南科学》【年(卷),期】2011(029)004【总页数】3页(P447-449)【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方案;满意度;集值统计;综合评价;优选【作者】苏炜;汪菁【作者单位】中州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郑州,450044;中州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郑州,45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12深基坑支护是一种临时性的加固设施,其作用是保证地下结构的顺利施工和周边环境安全.由于高层、超高层建筑数量的急剧增加,给深基坑支护工程带来了不少困难,如开挖深度越来越大、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使深基坑施工的安全隐患不断增加.由于上部结构的需要及基地环境和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对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要求愈来愈高,难度也愈来愈大,在同一个工程中,通常有若干个各有所长的支护方案供选择.如何在对多个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选择深基坑支护方案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深基坑支护方案的制定,不仅要考虑支护结构、降水、检测和开挖方案,还要考虑支护方案对基地环境的影响,以及工程造价和施工工期等诸多问题.对深基坑支护方案的综合评价属多属性决策问题,目前对工程方案的综合评价方法很多,如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分析法、集对分析法等.本文采用基于方案满意度的多属性决策方法,探讨深基坑支护方案的量化评价优选.深基坑支护方案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涉及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环境保护、施工难易程度等方面,一般认为支护工程造价、施工技术的可行性与可靠性、施工难易程度、工期、科学性与创新性和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等,是影响深基坑支护方案综合评价的主要因素,可建立评价指标集U:在实际工程中,通常有若干个各有所长的支护方案,这些方案构成方案集X.深基坑支护方案评价指标中,有些评价指标有具体的数据,如支护工程造价(元)、工期(天)等,属定量指标,其单指标评价值可以按事先的规定,根据其具体数据按十分制确定.对定性指标,由多位行业专家评分确定,专家的评分可按十分制给出一个区间值,再按集值统计法确定其评价值,这样可解决对定性指标评分时直接给出单一评价值的困难.若有K位专家参与评价,第k个专家(k=1,2,…,K)对第i个方案的第j个指标给出的评价区间为,,则第i个方案第j个指标的集值统计评价值rij为3.1 评价方案的综合属性正理想值与综合属性负理想值设ω,Φ分别为指标(属性)的权重向量和已知的部分权重信息所确定的属性可能权重集合.若ω={ω1,ω2,…,ωj,…,ωm}是单目标优化模型的最优解,则方案xi(i∈N)的综合属性正理想值为:若ω={ω1,ω2,…,ωj,…,ωm}是单目标优选模型的最优解,则方案xi(i∈N)的综合属性负理想值为:3.2 待评价方案的满意度与综合属性值根据待评价方案的综合属性正、负理想值计算各方案(xi)的满意度ρi(ω)在方案评价中,满意度ρi(ω)越大,方案越好.且各方案的综合属性值必须来自同一个属性权重向量ω={ω1,ω2,…,ωj,…,ωm},因此可建立下列单目标优化模型:由上述模型可求出权重向量ω的最优解ω+={,,…,,…,},则方案 xi的综合属性值为:按各方案综合属性的大小,对方案进行排序,zi(ω+)值越大,方案越好.某地下车库工程,基坑开挖深度约8.5 m,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经专家初步筛选后,有三组基坑支护方案进入最后的评选.聘请5位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专家对三种方案按要求评分,再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待评价方案的特点,确定支护工程造价(u1);施工技术的可行性与可靠性(u2);施工难易程度(u3);施工工期(u4);科学性、创新性(u5)和对环境的影响(u6)为评价指标(属性),属性权重信息为:4.1 确定各待评价方案的单指标评价值在深基坑支护方案评价指标体系中,支护工程造价和施工工期为定量指标,其余为定性指标.按照事先约定的标准对定量指标按十分制进行分值折算;对定性指标由评价专家按十分制给出分值区间,用公式(1)计算出评价值,详见表1.4.2 计算各方案综合属性正理想值和综合属性负理想值由优化模型(M-1)和(M-2)分别求得方案xi(j=1,2,3)的综合属性正理想值(i=1,2,3)和综合属性负理想值由式(2)求出各方案的满意度,利用(M-3)建立如下单目标优化模型:求解该模型,得到最优解为ω={0.24,0.17,0.15,0.18,0.12,0.14},各方案的综合指标(属性)值分别为:z1(ω)=8.58,z2(ω)=7.92,z3(ω)=9.01,按zi(ω)(i=1,2,3)值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得各方案的排序为:x3>x1>x2.由计算结果排序可知,方案3为最优,其次分别为方案1、方案2.根据评价指标(属性)的部分权重信息及综合属性值越大越优和综合属性值越小越优,分别建立单目标优化模型,计算待评价方案的综合属性正理想值和综合属性负理想值,进而计算各方案的满意度.根据满意度越大越好及各方案的综合属性值应采用同一权重向量的原则,建立单目标优化模型,求解评价指标(属性)的最优权重向量.最后由最优权重向量计算各方案的综合属性值,对各方案进行评价优选.采用集值统计法对定性指标评价,避免了专家评分时给出单一分值的困难.通过工程实例,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Key words:deep foundation;pit supporting scheme;satisfaction;set-valued statistics;evaluation;selection【相关文献】[1]徐泽水.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汪菁,苏炜.基于集对层次理论的深基坑支护方案综合优选[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6(3):142-146.Abstract:Deep excavation is a complex geotechnical problems,many factors affects the pit supporting scheme.In the paper,the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model is built based on satisfaction of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combined with the set-valued statistics,it can be used multiple objectiv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for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scheme,calculation example is given.。

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法8篇

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法8篇

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法8篇第1篇示例: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法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深基坑工程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深基坑工程是指地下结构物深度超过一定范围,需要对周边土体进行支护和加固的工程。

在深基坑工程中,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优化是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和确保工程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法。

在深基坑工程中,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 根据地质条件确定支护结构类型:在进行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时,首先要根据地质勘察结果确定地下结构的地质条件,包括土层性质、地下水位等信息,以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类型。

2. 合理确定基坑支护结构的深度:基坑支护结构的深度应根据周边土体的承载能力和基坑深度等因素综合考虑,避免过度挖掘导致地基沉降或支护结构失稳。

3. 选择合适的支护材料和施工工艺: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材料和施工工艺,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 地下水位控制:地下水位是影响基坑支护结构稳定的重要因素,过高的地下水位容易导致基坑支护结构失稳。

在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需要采取有效的地下水位控制措施,如井点降水、深井抽水等。

3. 优化支护结构类型:在进行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时,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基坑深度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类型,如横向支撑结构、嵌岩支护结构等,避免因支护结构类型选择不当导致工程事故。

4. 采用新型支护材料: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支护材料的不断推出,如钢筋混凝土、高分子材料等,这些新型支护材料具有更好的抗压强度和耐用性,可以提高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结构优化设计:在进行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时,可以采用计算机模拟分析等方法,对支护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减少施工成本和工程周期。

三、总结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优化是保障工程安全和提高施工效率的关键。

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及稳定性分析方法探讨

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及稳定性分析方法探讨

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及稳定性分析方法探讨深基坑是指在地下开挖的深度超过一定标准的基坑,由于地下水位高、土质松软、周边建筑物密集等原因,深基坑的开挖和支护工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确保基坑的安全稳定,需要对深基坑的支护结构进行设计和稳定性分析。

深基坑的支护结构设计主要包括支撑墙、地锚、土钉、嵌固板等。

支撑墙是支撑基坑土体的主要结构,可以采用混凝土预制板、钢板桩、混凝土挂篮梁等形式。

地锚和土钉是为了增加支撑墙的抗倾倒能力和抗滑移能力而设置的,地锚一般埋设在地下深处,土钉则通过埋设在土体内的螺纹钢筋来传递荷载。

嵌固板是为了降低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产生的变形和渗流所引起的问题。

支撑结构设计的目标是确保基坑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首先需要进行基坑土体的力学参数测试和现场地质勘察,以获取准确的土体参数信息。

然后根据土体参数和基坑的设计要求,采用合适的数值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对不同的支护结构进行模拟计算。

在有限元分析中,我们可以考虑不同的土体模型、材料模型和边界条件,以获得基坑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应力、变形和渗流等情况。

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弹性分析和弹塑性分析。

在弹性分析中,我们假设土体为弹性材料,通过计算不同支撑结构的应力和变形等指标来评估基坑的稳定性。

而在弹塑性分析中,我们考虑土体的弹性和塑性两个阶段,通过增加相对位移和考虑塑性应变来分析基坑的稳定性。

弹塑性分析相对于弹性分析更加接近实际情况,但计算复杂度更高。

除了数值分析,我们还可以进行模型试验来验证支护结构的设计和稳定性。

通过搭建小比例的基坑模型,在模型试验中对不同的支护结构进行加载,观测模型的变形和破坏情况,以验证数值模型的准确性。

模型试验不仅可以为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还可以获取支撑结构的荷载-变形特性。

总结来说,深基坑的支护结构设计和稳定性分析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

除了准确的土体参数和设计要求,还需要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如有限元分析和模型试验,来评估基坑的稳定性。

地铁基坑支护方案的优选研究

地铁基坑支护方案的优选研究

地铁基坑支护方案的优选研究摘要:深基坑工程在基坑施工工程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对其支护系统方案的优选愈加受到重视。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已有的深基坑支护系统方案优选评估方法,评价和总结了目前优选评估方法的类型、特点和存在问题,以期为进一步开展深基坑支护系统方案优选评估方法的课题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引言:目前,中国城市化建设正稳步推进,高层建筑大量兴建,城市用地紧张,城市建筑呈现出向高空和地下空间发展的趋势。

建筑物地下室的层数越来越多,开挖的基坑将越挖越深,深基坑投入的费用将越来越大,这给工程界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如何总结和利用已有的工程经验,发展新理论,探索新工艺,以解决不断变化的工程问题,是目前岩土工程界的重要课题。

基坑开挖及基础工程的费用,尤其是深基坑,占整个工程成本的比例很大,因此科学合理地选择支护方案,协调好相关因素(如安全、经济、环境影响、工期等)的关系,是岩土工程界节约生产资源、工程效益最大化的关键。

深基坑支护工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其支护方案的选择已不能用单一指标确定,而是受众多因素影响,有确定性因素(如工程总造价、工期等)的影响,也有模糊性因素(如方案的科学性、安全性等)的影响,如何科学地确定评价指标、量化评价指标以及最终确定最优方案是目前优选决策的迫切需求。

下面就各类评估模型的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量化和评估过程进行评述。

1.优选评估指标概述优选的评估指标可分为确定性指标和模糊性(不确定性)指标,确定性指标系指工程总造价、工程工期等,是可以直接量化的用于评估优劣性的指标;模糊指标系指诸如方案的科学性、安全性、环境影响程度等人为评定的指标,用模糊指标评定方案优劣带有人为主观性和片面性;再者不同的工程项目其侧重点不一样,不同工程在工程安全性、控制工程总造价、环境保护和工程工期等各有侧重,因而不同工程各指标的权重(影响程度)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方案优选评估指标的选取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经验性评估阶段和模型评估阶段。

深基坑支护智能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深基坑支护智能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深基坑支护智能优化设计方法研究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基坑支护的设计内容,其次分析了基坑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原则与方法,同时对支护结构挡墙的选型、支撑体系的选型和支护结构的围护墙计算这三个方面对深基坑支护进行结优化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结构优化设计探讨1. 前言高层建筑上部结构传到地基上的荷载很大,为此多建造补偿性基础。

为了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有的设计有多层地下室,所以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较深,施工时基坑开挖深度较大,许多城市的高层建筑施工都需开挖深度较大的基坑,给施工带来很多困难,尤其在软土地区或城市建筑物密集地区。

施工场地邻近的已有建筑物、道路、纵横交错的地下管线等对沉降和位移很敏感,不允许采用较经济的放坡开挖,而需在人工支护条件下进行基坑开挖。

支护结构如何选型、进行合理的布置和设计计算,这些会直接影响如何组织施工,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支护结构监测和环境保护等问题。

2. 基坑支护的优化设计内容基坑支护的设计内容一般包括:支护体系的方案比较和选型(挡墙和支撑体系);支护结构的强度和变形验算。

进行设计时应考虑的荷载有:土压力、水压力、地面超载、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产生的侧向荷载、施工荷载及邻近基础工程施工的影响。

3.基坑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原则与方法基坑支护结构优化设计的原则为: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便于施工。

根据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基坑支护结构应采用分项系数表示的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基坑支护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两类。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应于支护结构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土体失稳、过大变形,导致支护结构或基坑周围环境破坏;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支护结构的变形已经妨碍地下结构施工或影响基坑周边环境的正常使用功能。

基坑支护结构均应进行承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计算内容包括:①根据基坑支护形式及其受理特点进行土体稳定性计算;②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压、受弯、受剪承载力计算;③当有锚杆和支撑时,应对其进行承载力计算和稳定性验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基坑支护系统方案优选评估方法研究综述
摘要:深基坑工程在基坑施工工程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对其支护系统方案的优选愈加受到重视。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已有的深基坑支护系统方案优选评估方法,评价和总结了目前优选评估方法的类型、特点和存在问题,以期为进一步开展深基坑支护系统方案优选评估方法的课题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
中图分类号:tv55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目前,中国城市化建设正稳步推进,高层建筑大量兴建,城市用地紧张,城市建筑呈现出向高空和地下空间发展的趋势。

建筑物地下室的层数越来越多,开挖的基坑将越挖越深,深基坑投入的费用将越来越大,这给工程界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如何总结和利用已有的工程经验,发展新理论,探索新工艺,以解决不断变化的工程问题,是目前岩土工程界的重要课题。

基坑开挖及基础工程的费用,尤其是深基坑,占整个工程成本的比例很大,因此科学合理地选择支护方案,协调好相关因素(如安全、经济、环境影响、工期等)的关系,是岩土工程界节约生产资源、工程效益最大化的关键。

深基坑支护工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其支护方案的选择已不能用单一指标确定,而是受众多因素影响,有确定性因素(如工程总造价、工期等)的影响,也有模糊性因素(如方案的科学性、安全性
等)的影响,如何科学地确定评价指标、量化评价指标以及最终确定最优方案是目前优选决策的迫切需求。

下面就各类评估模型的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量化和评估过程进行评述。

1.优选评估指标概述
优选的评估指标可分为确定性指标和模糊性(不确定性)指标,确定性指标系指工程总造价、工程工期等,是可以直接量化的用于评估优劣性的指标;模糊指标系指诸如方案的科学性、安全性、环境影响程度等人为评定的指标,用模糊指标评定方案优劣带有人为主观性和片面性;再者不同的工程项目其侧重点不一样,不同工程在工程安全性、控制工程总造价、环境保护和工程工期等各有侧重,因而不同工程各指标的权重(影响程度)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方案优选评估指标的选取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经验性评估阶段和模型评估阶段。

经验性评估阶段方案优选评估指标是基于专家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确定的,是一种定性评估的指标。

例如,龚晓南建议将安全、经济、方便施工和因地制宜等定性指标作为评估指标;刘建杭和侯学渊推荐以开挖深度和地区为评估指标;赵志缙和应惠清主张根据基坑场地条件和支护形式适用条件两个指标
确定最优方案;《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则指出可根据周边环境、开挖深度、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施工作业设备和施工季节等指标进行支护方案的选定。

经验性评估阶段主观性和片面性特点较强,限制着评估方法的科学化和普及化。

模型评估阶段是经验性评估阶段科学化、数值化的飞跃,将评估
内容系统化,以系统论、数学理论和工程经验相结合为基础,抽取评估指标,构造评估模型。

模型评估阶段评估指标具有多目标性,是定性评估指标和定量评估指标的相结合,并利用多目标进行方案决策优选。

目前已有的优选评估模型包括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模型、层次分析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熵理论模型等,众多模型优选评估的准则可以概括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环境保护、施工便捷和风险可控,而不同准则又有相应的直接影响指标,根据对指标的评定优选出最佳方案。

2.优选评估方法概述
对支护方案的优选评估的具体操作,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定性评估方法,通过专家系统来优选方案;一种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来进行方案优选,是目前较为流行的评估手段。

目前已建立多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多目标评估模型,下面针对主要的模型进行评述。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是目前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的热门方法。

该类型评估模型表现的基本方法相同,但在具体的模糊评价指标、评价模型级数、模型算子选取、处理权重值以及模糊评价矩阵表现各异。

模糊综合评估模型总的特点是模型较为简单、容易掌握,对多因素、多层次复杂问题评判有一定效果。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a. l. saaty 教授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是多指标综合评价的一种简单而又实用的多准则评价和决策定量方法,它能把定性因素定量化,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和减少主观影
响,使评价更趋科学化。

层次分析法的特点适用于多因素影响的深基坑支护方案的优选,该方法可称为层次分析模型。

该类模型的核心是将评估指标层次化,通过底层指标的计算确定顶层指标值,以评估值大小选出最优方案。

层次分析模型的特点在于评估指标层次分明、结构性和逻辑性均较强。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可在不完全的信息中,对所要分析研究的各因素,通过一定的数据处理,在随机的因素序列间,找出各因素间的主要关系和影响目标值的重要因素,掌握事物的主要特征,从而做出决策。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的特点是理论严密、物理含义明确和计算简单。

方案的优选由多因素决定,现实中难以准确确定评估指标而保证评估指标间不重叠,定性指标定量化并非都是线性变换,而bp网络模型具有非线性映射功能可以解决深基坑复杂的非线性大变形问题,从而优选出最佳方案。

bp网络模型的特点在于可通过学习训练和仿真提高优选准确性。

距离判别分析模型以马氏距离判别分析理论为基础,距离判别分析模型优选的准确度取决于训练样本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工程实证性较强。

以上是较为典型的评估模型,其它的模型还包括各种评估方法的交叉配合组成的评估模型,包括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模糊bp神经网络模型、信息熵与fahp耦合模型、熵理论模型等,这些模型的建立是对优选评判模型的有益尝试。

3.存在问题
目前评估模型是定性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评估指标体系,指标的确定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片面性,考虑的评估指标或较少,或指标间存在重叠交叉,或定性指标量化标准不合适,或评估矩阵较复杂而难以运用于工程实践,或不同区域工程的差异性而不具普遍性。

定性指标的量化均进行线性化处理,而定性指标的优劣程度并不都是线性变化,均以线性化处理有失偏颇。

量化后的定性指标评分均为专家评定,而专家的选择往往因其长期从事研究性质的不同而带有偏见性,并且未必全面掌握各指标的影响程度,增加实际工程负责人的指标评分可更准确地进行优选评价。

深基坑支护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其支护系统方案的优选应涉及基坑开挖、支护、止水方案、监测方案、环保方案和风险评估等内容,而不仅仅局限于支护形式的选择。

另外,不同工程的侧重点具有差异性,针对侧重点的不同应对相应关联指标进行修正,以确保优选方法对实际需求的切实反映。

4.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深基坑支护系统方案优选方法的探究具有以下趋势:
(1)深基坑支护系统方案优选评估指标的选择需进一步研究,指标与目标的影响性、指标间的关联性以及隐性指标的影响性等内容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2)定性指标的量化标准内容仍旧缺乏,需加强量化标准的研
究;
(3)针对多目标决策的数据冗余以及数据内容的保存,模型应用的程序化和评价数据的数据库化是目前的发展趋势,计算机的快速处理将提高评估效率;
(4)为减少专家组的主观因素影响,应充分考虑专家的代表性和知识结构,根据不同专家理论水平和研究方向的不同进行相应修正,增加工程实践人员的评价可提高评估的全面性,进而得到最佳评估结果。

参考文献:
[1] 龚晓南,高有潮. 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 刘建杭,侯学渊. 基坑工程手册[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3]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 刘金松,傅鹤林.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优选深基坑支护方案[j]. 采矿技术,2005,02:65-67.
[5] 王永祥,陈进,黄滢. 层次分析法在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中的应用[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02:31-34+40.
[6] 阮永芬,叶燎原. 用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确定深基坑支护方案[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07:1203-1206.
[7] 金志仁,何继善. 基于距离判别分析方法的深基坑支护方案
优选研究[j]. 岩土力学,2009,08:2423-24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