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

合集下载

环境生态学 全套课件

环境生态学 全套课件

1975年美国召开受害生态系统恢复国际 会议,讨论受害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等许多重要的环境生态学问题。1980年 卡林等出版《受害生态系统恢复过程》 一书,探讨受害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的 重要生态学理论与应用等问题。1987年 福尔德曼出版了《环境生态学》教科书, 环境生态学的框架基本形成;1989年在 北京召开生态工程国际研讨会,研讨了 受害生态系统的重建问题,对推动环境 生态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 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 1、 生态学的产生 生态学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对生态学产生
贡献比较大的人以及他们的著作有:
(1)化学家保尔,他在1670年发表了低气
压对动物效应的试验成果,标志着动物生 态学的开端. (2) 马尔萨斯,他1803出版《人口论》,分析 了生物的繁殖与食物生产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分
环境生态学
主要参考书
1.

2.

3.

4.

5.

程胜高,罗泽娇,曾克峰主编. 环境生态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 金岚. 环境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李博主编. 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19 杨京平主编. 环境生态学. 北京: 化学工 业出版社,2019 卢升高, 吕军主编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 社 ,2019
(二)环境生态学的发展
1972年英国经济学家芭芭拉沃德出版了 一本《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 行星的关怀和维护,该书是在58个国家 152位专家组成的顾问委员会协助下编写 而成的,它为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联合 国环境会议提供了背景材料。
该书从整个地球的环境出发,从社会经
济和政治的不同角度出发,评述环境污 染对不同国家产生的影响,指出人类所 面临的环境问题,提醒人们认识人类所 居住的地球的局限性和易变性。呼吁各 国人民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该书 对环境生态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环境生态学专业知识点总结

环境生态学专业知识点总结

环境生态学专业知识点总结一、环境生态学基本概念1. 环境:环境指的是生物或非生物要素和人类社会活动相互作用的空间,包括气候、土壤、水、动植物、微生物等要素。

2.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体与环境的整体之间相互作用和能量流动的功能性单元,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以及它们所存在的地理区域。

3.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和数量的总和,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4. 污染:污染是指环境中出现的对生物体、物体或者生态系统有害的物质、能量、噪声等,对环境和生态造成破坏。

5.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情况下,不会威胁到未来世代的生存和发展的发展方式。

二、环境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1.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研究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在能量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循环过程,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等。

3. 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各种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规律、数量变化、群落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策略。

4. 损害生态环境和生物环境调控:研究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对生物环境的危害,以及相应的环境调控措施。

5. 环境教育与环境保护:开展有关环境教育的研究,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环保意识。

6. 气候变化和环境影响:研究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对环境的影响。

7. 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研究因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态系统破坏和退化,寻找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方法和方式。

三、环境生态学的基本理论1. 生态系统平衡理论:生态系统平衡理论是环境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认为生态系统是一个稳定的平衡状态,并且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

2. 生态位理论:生态位理论是环境生态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它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种群都在特定生态位上占据着特定的生态位。

环境生态学知识点

环境生态学知识点

环境生态学知识点环境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涵盖了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物种多样性、生态过程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将介绍环境生态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重要知识点。

一、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体、环境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

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种类型。

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森林、湿地、草原等;而人工生态系统则包括农田、城市公园等。

生态系统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能流:生态能流是指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从一个组织或个体转移到另一个组织或个体的过程。

能量通过食物链的层层传递,最终转化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和生态系统的运行。

2.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越高,说明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韧性越强。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环境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3. 营养循环:营养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营养元素循环利用的过程。

常见的营养循环包括碳循环、氮循环和磷循环等。

这些元素在生物体内和环境介质之间不断转化,维持着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平衡。

4. 群落结构:群落是指在一个相对小范围内由一群相互作用的生物种类组成的生态系统。

群落的结构包括物种组成、个体数量和空间分布等。

了解群落结构可以揭示群落内种间关系以及环境对群落的影响。

二、生态因子生态因子是指影响生物生活和生态系统运作的各种物理、化学因素。

常见的生态因子包括温度、湿度、氧气浓度、光照强度和土壤pH值等。

这些因子对生物的生长、繁殖和适应能力都有重要影响。

1. 温度:温度是影响生物体代谢和生物活动的重要因素。

不同物种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不同,一定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可以促进或抑制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

2. 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湿度对于植物的水分供应和蒸腾作用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影响昆虫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3. 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是指光线的强弱程度。

光照强度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也会影响其他生物的行为和生活习性。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1.生物多样性:生物类群层次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

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6.生境:一个生物体或生物体组成的群落所栖居的地方称为生境,包括周围环境中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的因素或条件7.生态环境:它是指生物个体或生物群落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落生存的一切要素的总和。

8.黄化现象:即植物在黑暗中生长时呈现黄色和其他变态特征的现象9.光补偿点:当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其他生态因子都保持恒定时,植物的光和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时所对应的光照强度10.有效积温法则:指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某一特定生物类别各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有效积温:K=N(t-t0),K代表有效积温,是个常数;t是平均温度;t0生长活动所需最低临界温度;N为天数11.贝格曼定律: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12.动植物适应水分的机制:①.植物:陆生植物可通过形态、生理适应来维持根系吸收水和叶蒸腾之间的平衡;水生植物可通过发达的通气组织、退化的机械组织以及带状、线状的叶片来适应水环境②动物:渗透压调节是水生动物维持体内水分平衡的重要途径;陆生动物通过特定的形态结构、躲避及迁徙行为、生理调节等方式来适应旱环境13.生态因子的一般作用规律:①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②主导因子作用③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④阶段性作用⑤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和补偿作用13.种群:在一定空间中生活、相互影响、彼此能交配繁殖的同种个体的集合14.种群的基本特征:数量特征,空间分布特征,遗传特征15.年龄椎体:以不同宽度的横柱从上到下配制而成,横柱的高低位置表示不同年龄组,宽度表示各年龄组的个体数或百分比。

分为增长型(三角形)、稳定型和下降型(桃子形)16.逻辑斯蒂方程:dN/dt =rN(1-N/K)=rN((K-N)K)r表示潜在增值能力,K表示环境容纳量逻辑斯蒂曲线分为:开始期、加速期、转折期、减速期和饱和期17.逻辑斯蒂方程的重要意义:①.它是两个相互作用种群增长模型的基础②.它是渔业捕捞、林业、农业等实践领域中用来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③.模型中的两个参数r、K,已经成为生物进化对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18.种群暴发:可发生在种群数量的不规则或周期性波动内,常见为害虫、害鼠的暴发以及赤潮现象19.生态入侵:某种外来生物进入新分布区成功定居,并得到迅速扩展蔓延的现象20.种内关系:包括集群和种内竞争21.集群效应:同一种动物在一起生活所产生的有利作用。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环境生态学》教学内容•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第三章 生物圈中的生命系统(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第四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第五章 生态系统服务•第六章 退化生态系统及其修复、生态工程(教材中第六、八章合并,课外内容)•第七章 生物毒理与生物富集(教材中第七章部分内容)•第八章 生态管理、生态影响评价、生态规划、生态监测(教材中第九章、第七章部分)•第九章 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教材中第十章、课外内容)掌握内容第一章 绪论1生态学概念及研究对象。

生态学定义: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生物、非环境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对象: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生命支持系统:是指地球上生命系统生存所需要的某些必要的条件,主要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能量。

2.生态圈:生物圈与生命支持系统的统一体,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和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环境的总和,包括生物圈和生命支持系统两大部分。

3.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及演变:人类社会初期阶段的人与环境: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700万年前人科的起源两足行走的猿类物种“适应辐射”250万年前人属的起源和现代人的起源现代人的进化活动可能发生在50万年到3.4万年前之间标志现代文明的文字出现在大约6000年前农业社会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开发现代工业文明对环境的冲击与破坏4.环境生态学的概念 。

定义: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是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

5.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 。

①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基本关系。

②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循环和积累的过程及规律。

③ 环境污染的危害。

④ 环境质量的调查、评价和预测。

⑤ 环境污染的控制与防治。

⑥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使用。

⑦ 环境质量的监测、分析技术和预报。

⑧ 环境规划。

⑨ 环境管理。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1. 物种(种)的概念,其内在因素。

谈谈对环境生态学的认识

谈谈对环境生态学的认识

谈谈对环境生态学的认识一、环境生态学的定义与背景1.1 环境生态学的概念环境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它关注的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过程,以及环境对生物群落、种群和个体的影响。

通过研究环境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环境生态学旨在提供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科学依据。

1.2 环境生态学的背景与重要性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环境和生态问题的严重威胁,如全球变暖、大气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等。

环境生态学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保护和恢复我们的生态环境。

它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评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预测环境变化的趋势,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和管理措施。

二、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2.1 环境影响评价与监测环境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环境影响评价与监测。

通过对人类活动、工业生产、建设项目等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

同时,环境监测则是对环境中各种因子进行长期、系统、定点的观测和测量,以便及时掌握环境的变化趋势和演变规律。

2.2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研究环境生态学还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种群和个体组成,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生态网络。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和转化过程决定了生态系统的功能。

因此,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于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恢复和保护很重要。

2.3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也是环境生态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生物多样性是指物种、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

环境生态学研究如何保护和恢复受威胁物种、生态系统以及生态过程,并制定相应的保护和管理策略,以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

三、环境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3.1 研究方法环境生态学使用多种研究方法来解决环境与生态问题。

其中包括野外观察和实验、模型建立与模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

环境生态学概论

环境生态学概论

工业生产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 废弃物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会对 大气、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全球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引起全 球气候变化,对全球环境产生广泛而深远 的影响。
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化 学品,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也会 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物、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生态系统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栖息地和繁殖场所,这是生态 系统最直接的服务功能。
维持生命物质的循环
生态系统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维持着地球上生命所需物质的循 环和稳定。
调节气候和维持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通过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源、减少自然灾害等作用,维 护地球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生存环境的稳定。
低碳生活与气候变化应对
总结词
低碳生活是一种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特征的生 活方式,通过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等方式来降低碳排 放量。气候变化应对则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缓气 候变化的影响和风险。
详细描述
低碳生活强调在生活中要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 放量,例如使用节能电器、减少浪费、选择公共交通或 骑行等。这些行为不仅可以减少个人的碳排放量,还可 以促进整个社会对低碳生活的认识和推广。气候变化应 对则包括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风险 ,例如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广节能技术、建立气候适应 机制等。这些措施可以降低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的脆弱 性,同时也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价值
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和间接的使用价值,包括提供食物、药物、工业原料、科学 研究和美学欣赏等,同时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保持生态平衡,对人类生 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寄运用生态学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1.在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理和规律2.生态系统受损程度的判断3.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4.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对策环境生态学的根本目的:维护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并使之协调发展环境生态学的主要任务:运用生态学理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城市环境生态学:以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城市人类活动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研究内容:1.以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为基础的城市环境生态学的基本原理2.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保护和调控3.城市人口的结构、密度、变化速率和空间分布,以及与城市环境的相互关系4.城市物流与能留的特征和速率5.城市生态系统与环境质量的关系6.城市环境质量与居民健康的关系、社会环境对居民的影响7.城市生态系统对城市发展的制约条件8.城市的景观和美学环境9.城市生态规划、环境规划,城市各环境质量与标准10.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生态对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人类环境从人类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角度,由近及远,由小到大可分为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和星际环境聚落环境可分为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和城市环境环境要素(环境基质):构成人类生存环境整体和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机泵物质组分。

环江要素的基本属性:1.最小因子限制律2.等值性3.整体性大于各个体之和4.互相联系及互相依存环境的功能:1.空间功能2.营养功能3.调节功能环境的特性:1.环境自身的特性:a.环境平衡b.复杂性导致稳定性c.子系统的协同作用2.环境对于干扰所具有的特性:a.整体性b.有限性c.自净性d.不可逆性e.隐显性f.持续性g.灾害放大性第一环境问题:由于自然力引起的环境问题第二环境问题: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温室效应;存在于大气中的某些痕量物质和存在于对流层中的臭氧具有吸收太阳能在近地表面产生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的作用,称之为温室效应。

水污染水本身具有自净能力,当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质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时,水体会丧失其使用价值,称为水污染。

环境生态学;相互作用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

环境生态学不同于以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为主的经典生态学;也不同于只研究污染物在生态系统的行为规律和危害的污染生态学或以研究社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演化机制以及人的个体和组织与周围自然、社会环境和相互作用的社会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⒈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理和规律⒉生态系统受损程度的判断⒊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⒋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对策环境生态学的发展趋势⒈干扰和受害生态系统特征的判断⒉受害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途径⒊重视生态规划⒋积极参与区域污染治理⒌量化工程成功与否的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生物入侵的危害(1)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2)摧毁生态系统(3)危害生物多样性(4)影响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其可大可小,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生物群落+无机环境=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物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

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态体系。

它注重充分发挥生态系统各种成分的作用,通过对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多级利用,使农业生产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其突出优点是:减少化肥用量,降低农业投入;收获多种产品,增加经济效益;净化环境,降低人和家畜的发病率。

生态工程的意义1.解决人类面临环境恶化的状况,提高现有生产空间的效率;2.避免生态资源的巨大浪费,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技术策略洁净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充分考虑气候因素和场地因素材料的无害化、可降解、可再生、可循环。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环境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通过对生态系统的研究,探讨人类活动对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的影响,为维护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就环境生态学的概念、研究内容、方法手段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环境生态学的概念环境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环境变化规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综合性学科。

它研究的对象包括所有的生物、非生物因素组成的生态系统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环境生态学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包括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地球物理学、环境化学和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

二、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环境生态学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非生物要素相互关联的系统,它的结构、特征和功能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循环性。

环境生态学研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结构和演替等方面的内容。

2.人类活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人类的活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气候变化、能源消耗等方面。

环境生态学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3.生态修复和重建生态修复和重建是指通过调整、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来恢复或提高本地生态系统的质量和功能,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生态学研究生态修复和重建的技术和方法,并应用于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

三、环境生态学的方法手段环境生态学使用多种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包括野外调查、实验、模拟、数值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等。

1.野外调查:野外调查是环境生态学研究的基础,通过野外调查了解生物多样性、物种组成、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环境特征和变化等方面的信息。

2.实验:环境生态学的实验主要包括田间试验和室内试验,通过实验可以研究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规律。

3.模拟:通过模拟实验,可以掌握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其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性,从而研究环境生态系统的演变。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复习题一、术语解释1、环境生态学是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

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即运用生态学的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

2、主导因子作用在各种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主导因子发生变化,会引起其它因子也发生变化或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明显变化。

3、指示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协同进化过程中,各物种都写下了深刻的环境烙印。

因此,可根据生物的表现,指示环境的变化。

用于指示环境状况或环境变化的生物称为指示生物。

4、食物链指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间传递,各种生物按食物关系排列成一环套一环的链状营养顺序。

5、生物种形态相似、能实际地或潜在地彼此杂交的种群的集合构成一个种。

6、生态因子的阶段性作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的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要求不同,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也是有阶段性的。

7、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能量输入输出上的稳定。

8、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间的取食和被食的关系,往往不是单链的,营养级常错综复杂,一种消费者同时取食多种食物,而同一食物又可被多种消费者取食。

食物链间交错纵横,彼此交叉相连,构成一种复杂的网状结构,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9、环境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环境是针对某一特定主体或中心而言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离开这个主体或中心也就无所谓环境。

10、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或相互促进,一个生态因子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其它生态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

11、生物内稳态即生物控制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现有的区划方法有经验法、指标法、类型法、 叠置法、聚类分析法等,根据分区的 原则与 指标,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生态分区,并画出生态分区图。
6、环境生态工程 、
1)环境生态工程定义和原则 2)环境生态工程特点 3)环境生态工程规划与评价
课程目的: 课程目的:
本课程主要有四个目的:1)介绍处理环境问题 所需之基本生态观念念及原则;2)了解当前 全球与中国的重要的环境生态问题;3)熟悉 环境生态学相关文献及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能 力;4)培养同学critical thinking 能力分析环境 生态问题。
2)环境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其内 容和体系尚在不断地发展之中,其研究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B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 C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 D环境污染的监测与评价。 E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
到目前为止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并已被人 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 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 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 . 了解我国现行的环境生态质量评价体系。 2. 调查吉安市农村城镇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危 害。
思考讨论: 思考讨论:
1. 如何进行生态环境工程的系统调控? 2. 我国在西北地区所进行的环境生态工程所 遇到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
人类能承受的污染压力到底有多大?
3、环境污染防治的生态对策 、
1)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2)土壤污染及防治 3)固体废物的处理及资源化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污染
土壤污染
水污染
吉安某造纸厂---污水
4、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1.光照影响 1.) 光照强度 2.) 光照波长 3.) 光照周期的影响 2.温度影响 1.)温度与生长 2.)温度与生物发育 3.)低温对生物的影响 4.)高温对生物的影响 5.)温度与生物的地理分布 6.)变温对生物的影响
3.水的影响
1.)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 2.)水对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3.)水对动植物数量和分布的影响 4.)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5.)动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五. 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重金属
类似于汞。

大气污染对生态的影响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污染物或由它转化成的二次污染物的含量 远远超过正常底含量,对人体和生物体产生不良影响的大气状况。 大气污染物主要有气态污染物(85~90%)和颗粒污染物 (10~15%)。它们占大气的0.001%。

农药的影响
有机氯农药:神经和实质器官毒物,对神经系统和肝脏、肾脏有严重危 害。 有机磷农药:经由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可通过血脑屏障,引起 神经性紊乱中毒。这种农药代谢分解快,没有明显的积蓄作用。 有机氮农药:对哺乳动物毒性为中等或低毒,在土壤中的存留时间不长, 半衰期仅为1~4周左右。


OH+O->H+O2 H+O3->OH+O2 净反应: 2O3->3O2 OH+O3->OH+O2 HO2+O->OH+O2 净反应: 2O3->3O2

正常情况下,上述反应是同步的,臭氧 总量并不减少,总效果是将太阳光中的 短波长的光转化为热能,这也是平流层 逆温形成的重要原意。

美国科学家最近进行的一项大规模调查表明, 死于肺癌的城市居民中,有多达1/5的人是受 空气中的微小污染颗粒所害,而这些微粒主要 来源于汽车废气。 科学家主要研究了空气中直 径2.5微米以下的颗粒污染物对健康的危害。 这些细小的微粒能够深入肺部并沉积下来,导 致疾病。研究表明,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微粒 的含量上升10微克,长期肺癌死亡率就上升 8%,效果与长期被动吸烟相似。颗粒污染物 是我国主要的大气污染形式之一。

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其形成与发展

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其形成与发展
骏)
生态学研究对象
• 传统的生态学要在有机体(Organism) 、种群(Population)、群落(Community )和生态系统(Ecosystem)水平上探索生 命系统的奥秘。因此,生态学是以生物个 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甚至是生物圈 (Biosphere)作为它的研究对象。
生态学的层次
的场所。 它包括岩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 圈的下层。 全球生态学: 研究生命系统和行星系统相互关 系的科学。
生态学的发展史
• 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 • 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 • 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 • 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
生态学的巩固时期
这一时期是生态学理论形成、生物种群和群落由定性向定量 描述、生态学实验方法发展的辉煌时期。形成几个著名的生 态学派(四大学派)。
北欧学派:由瑞典乌普萨拉(Uppsala)大学的R. Sernauder创建。以注重群落分析为特点。
法瑞学派:代表人为J. Braun-Blanquet. 把植物群落生态学 称为“植物社会学”,用特征种和区别种划分群落类型,建 立严密的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常被称为植被区系学派。 1953年后,与北欧学派合流,被称为西欧学派或大陆学派 。
生态学的第四条法则: 没有免费的午餐。
在生态学上,和在经济学上一样,这条法则都主 要警告人们,每一次获得都要付出某些代价。从 一方面来看,这个生态学法则包含着前三条法则。 因为地球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在 这个整体内,是没有东西可以取得或失掉的,它 不受一切改进的措施的支配,任何一种由于人类 的力量而从中抽取的东西,都一定要被放回原处。 要为此付出代价是不能避免的,不过可能被拖欠 下来。现今的环境危机是在警告:我们拖欠的时

谈谈对环境生态学的认识

谈谈对环境生态学的认识

谈谈对环境生态学的认识一、环境生态学的概念环境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主要关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以及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的策略。

它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生态学、地理学、气象学、土壤学等。

二、环境生态学的重要性1. 保护自然资源:环境生态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避免过度开采和污染。

2. 预测和应对环境变化:通过研究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等现象,可以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应对策略。

3. 促进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可持续发展方案。

4. 促进人类健康:良好的自然环境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

三、环境生态学研究内容1. 生物多样性:研究不同物种的生态习性、分布范围和数量变化等。

2. 生态系统:研究不同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

3. 气候变化:研究气候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探索应对策略。

4. 污染与环境质量:研究污染物排放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制定污染防治措施。

5. 可持续发展: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提出可持续发展方案。

四、环境生态学的应用1. 生态保护:通过了解不同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特征,制定保护措施,保护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

2. 环境监测:通过监测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情况,评估环境质量,并制定污染防治措施。

3. 自然资源管理:通过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策略,避免过度开采和污染。

4. 废弃物处理:通过了解废弃物产生量和性质,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可持续发展:通过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平衡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五、总结环境生态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关注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以及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的策略。

它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生态学、地理学、气象学、土壤学等。

在实际应用中,环境生态学可以帮助我们保护自然资源、预测和应对环境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健康等。

生态学中环境的概念

生态学中环境的概念

生态学中环境的概念在生态学中,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指的是一个生物体所处的周围条件,包括物理环境、化学环境和生物环境等。

环境对生物体的发展和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讨论环境在生态学中的概念以及其对生物体的影响。

一、环境的概念环境是指周围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对生物体所构成的总和。

它包括了生物居住的地理区域,以及其中所含的空气、水、土壤以及其他生物个体等。

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两个方面。

1.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指在人类活动之前就存在的环境条件,如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个体等。

这些自然环境与生物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2. 人为环境:人为环境是由人类活动所创造的环境条件。

例如,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环境、工业活动所带来的工业环境等。

人为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对生物体的影响也与自然环境不同。

二、环境对生物体的影响环境对生物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生物体的生存、发展和繁衍等多个层面。

1. 生物体的适应性:环境对生物体的要求不同,生物体需要通过适应性来适应环境的要求。

例如,一些动物有特殊的适应性,可以在极端的环境条件下存活,如企鹅在极寒的南极洲。

2. 生物多样性: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区出现了不同的生物种类,形成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使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并且对人类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

3. 环境污染和破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也逐渐加剧。

例如,工业活动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生物体所处的环境,对生物体的生存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环境对生物体的负面影响。

1. 减少污染:人们需要控制和减少工业活动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的排放,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2. 生态恢复:针对已经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人们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生态修复和恢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环境生态学的研究范畴1 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和规律研究2 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研究3 各类生态系统功能及其保护的措施和技术研究4 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研究二、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1、人为干扰方式及强度的识别2、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判定3、搜索人为干扰下的生态演替规律4、受损生态系统修复和重建技术研究5、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6、生态系统管理7、生态规划8、生态预测三、环境因子的定义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它由许多环境要素构成,这些环境要素称环境因子四、生命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五、生物多样性:1、遗传(基因)多样性2、物种多样性3、生态系统多样性4、景观多样性六、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1、物种生物量2、物种属性3、物种库4、输入环境的总能量5、纬度、栖息地异质性和生产力6、生物地化循环7、系统稳定性七、环境的概念:环境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个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要素的总和。

八、环境的类型按主体分:以人为主体以生物为主体按性质分: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按大小分: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内环境九、温度的三基点: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十、光饱和点的现象:在一定的范围内,光合作用效率和光强成正比,但是达到一定强度后,光合速率不会再增加,倘若继续增加光强,光合效率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下降,此点成为光饱和点。

十一、光合作用补偿点:光合作用(实线)和呼吸作用(虚线)两条线的交叉点,在此处的光照强度是植物开始生长和进行净生产所需要的最小光强度。

十二、光质(波长的组成状况)的变化规律随纬度增加,短波长减少,随海拔升高,短波光增加。

十三、有效积温法则K=N(t-t零)K代表生物所需的有效积温,是个常数。

T 为当地该时期的平均温度(℃)to为该生物生长活动所需最低临界温度(生物学零度,℃)N为天数,d。

十四、水因子的生态作用1、溶剂2、生物新陈代谢的直接参与3、生命现象的基础4、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使生物保持一定的状态十五、水因子的生态作用十五、土壤:土壤不仅能为陆生生物提供生活所必须的基质、矿物质元素和水分,它自身也是一个有生命的子系统。

1、盐土对植物的影响:引起生物的生理干旱伤害植物组织引起细胞中毒影响植物的正常营养2、碱土对植物的影响毒害植物根系影响种子萌发和植株的正常生长3、植物对盐碱土的适应:1.聚盐性植物是通过积累盐分,提高细胞内的渗透压,来维持体内的水平衡的。

2.泌盐性植物通过茎叶表面的盐腺来排除体内的过多盐分。

3.透盐性植物通过体内高浓度的可溶性有机物而提高渗透压的。

16、生态因子:生态因子是指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比较:环境因子具有综合性和可调剂性,包括生物有机体以外的所有环境因素。

而生态因子更侧重于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部分。

17、环境因子的生态特征:综合性、非等价性、阶段性、不可替代性、互补性、限制性18、限制因子: 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必有一种或少数几种因子是限制其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19、最小因子定律: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只能用于稳定状态的系统,必须考虑各种因子之间的互相作用。

20、耐受性定律: 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限和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环境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

广适应性生物属于广生态幅物种,狭适性生物属于狭生态辐物种。

21、驯化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体内决定代谢速率的酶系统的适应性改变过程。

22、种群的概念:一定时空范围内,同种个体的结合称之为种群,种群的动态研究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基本特征:数量特征(密度或大小)空间分布特征遗传特征群体特征:1、种群密度2、初级种群参数(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率)3、次级种群参数(性别比例、年龄分布、种群增长率)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内分布格局:种群内部的个体是聚群分布、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地理分布格局:种群分布在什么地理范围内。

/23、生物群落的结构:1. 生活型和生态型生长型2. 垂直结构水平结构时间结构3. 群落交错带与边缘效应24、生物群落的定义: 指在特定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地域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一个生态系统中具生命的部分即为生物群落,它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特征并具有特定的功能,是群落间有机联系的集合体,是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

25、群落的基本特征1、具有一定的物种组成2、具有一定的外貌及内部结构3、形成群落环境4、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5、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6、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7、群落的边界特征第四章生态系统生态学一、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根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跟地位,可将其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三大功能类群。

二、名词解释意味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作用会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关键种:对群落结构和功能有重要影响的物种称为关键种,他们若从群落中消失会使群落结构发生严重改变,甚至能导致其他物种的灭绝,和群落的剧烈变化。

冗余种:这些物种的去除不会引起生态系统内其他物种的丢失,同时对整个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三、关键种的类型(划分依据不同作用方式)1、关键捕食者2、关键被捕食者3、关键草食动物4、关键竞争者5、关键互惠共生种6、关键病原体、寄生物7、关键改造者四、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食物链:是指由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组成的能量转运序列,是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的体现,即生物因捕食而形成的链状顺序关系,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的基本载体。

2、食物网:不同食物链之间常常是相互交叉而形成复杂的网络式结构。

食物网形象地反映了生态系统内各类生物间的营养位置和相互关系。

五、生态效率的计算同化量(总初级生产量):动物:是消化后吸收的能量分解者:对细胞外吸收能量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所固定的能量,就是总初级生产量。

净生产量:同化量-呼吸量公式: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同化效率=同化量/摄入量生长效率(生产效率)=生产量/同化量六、生态系统的时间和空间结构垂直结构:根据光强不同,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地形不同时间结构:一般采用三个时间段来量度生态系统的时间结构↗1、以生态系统进化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大尺度2、以群落演替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中尺度3、以昼夜、季节和年级的周期性变化为研究重点的小尺度七、初级生产量的计算:公式:总初级生产量(GP)=净初级生产量(NP)+呼吸所消耗的能量(R)九、次级生产量的计算:次级生产量:在被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用来生长和繁殖的部分。

公式:次级生产量=同化量-热能散失的能量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特点1、能量流是变化的2、能量流是单向的3、能量在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过程是不断递减的过程4、能量在流动中质量逐渐提高(二)物质循环的模式两个基本概念:库和流通率库:由存在于生态系统某些生物或非生物成分中一定数量的某种物质所构成的流通率:指物质或能量在单位时间、面积、体积内的转移量(三)转率计算周转率=流通率/库中营养物质总量周转时间=库中营养物质总量/流通率(四)物质循环的类型:水循环.气体循环.沉积型循环水循环:是物质循环的核心,是生态系统中物质运动的介质气体循环:具有明显的全球性,循环性能最为完善沉积型循环:速度比较慢,循环性能也不如气体型循环完善十一、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它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动态的稳定状况,包括结构上、功能上的稳定和能量输入、输出上的稳定。

十二、世界主要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分布(一)城市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能力很脆弱,受社会经济制约非常明显,是人为改变了结构,改造了物质循环和部分改变了能量转化过程,以人类活动为主导的一类开放型人工生态系统。

(二)森林生态系统特征:1、物种繁多,结构复杂2、生态系统类型多样3、系统稳定性高4、生产力高、现存量大,对环境影响大作用:1、为人类社会提供重要的生存资源2、在防风沙、保持水土,抗御水旱、风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3、对CO2的大量吸收,在维持生物圈的C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绝大多数陆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三)草地生态系统草地可分为草原和草甸两大类。

草原由耐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草甸由喜湿润的中生草本植物组成,出现在河漫滩等低湿地和林间洼地,或为森林破坏后的此次生类型,可出现在不同生物气候地带。

根据地理分布又可以划分为温带草原和热带草原两类。

温带草原主要分布在南北两半球的中纬度地带。

热带草原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

(四)河流生态系统基本特征:1、水的流动性是河流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2、河流与周围的陆地有联系,而且河流溪涧等形成了一个较为开放的生态系统,成为联系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纽带。

3、由于水处于流动状态,增加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致使河流水体中含有较丰富的O2,因而河流生物对O2的需求也较高。

(五)湖泊生态系统1、最显著的特征,其水体具有半封闭性2、水量变化较大3、存在湖水的分层现象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和北极地区。

第五章生态系统服务一、服务类型1、提供食品、医药及其他生产生活原料2、创造与维持了地球生命支持系统,形成了人类生存所必须的环境条件二、主要内容1、有机质的生产与生态系统产品2、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维护3、调节气候4、减缓灾害5、维持土壤功能6、传粉播种7、控制有害生物8、净化环境9、感官、心理和精神调节10、美学和文化创作的源泉三、态系统服务的功能价值及其评估1、环境经济学与资源价值1经济评价的途径1直接从受影响的物品的相关市场信息中获得,称为直接市场评价法2从其它事物中蕴含的有关信息中获得,称为揭示偏好3通过调查等方式,让消费者直接表述出他们对环境物品或服务的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愿或对其价值进行判断,称为陈述偏好法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特征(1)整体有用性(2)空间固定性(3)用途多样性(4)持续有用性、共享性(5)负效益性3、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分类(1)分类系统(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类型及其内涵直接价值、间接、选择、遗产、存在价值4、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方法(1)市场定价与替代花费法(2)环境偏好显示法(3)条件价值评估(4)绿色国民经济账户第六章景观生态学理论与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利用一、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景观的结构、功能、动态、管理二、三要素景观结构、景观功能、景观动态三、名词解释斑块:在性质或外貌上不同于周围单元的块状区域廊道:与其两侧相邻区域有差异的相对呈狭长型的一种特殊景观类型基质:在景观中的本底覆盖类型,通常具有高覆盖率和高连接度,并不是所有景观中都可以划分出确定的基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