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芦醇抗氧化作用在神经保护中的研究进展_李燕玲
白藜芦醇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52] 许力军, 段秀梅, 钱东华, 等. 西洋参茎叶皂苷对CPHD患者细胞 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4, (8): 901-903.
收稿日期:2020-11-05 基金项目:哈尔滨商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2010240014) 作者简介:李延姣,研究方向为药理学,E-mail: syeiop@ *通讯作者:王淑静,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重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Tel: 0451-84869572, E-mail: misswsj@
[41] 戴璐. 西洋参茎叶三醇组皂苷的分离,修饰及生物活性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 2010.
[42] Han L, Li Z, Zheng Q, et al. A new triterpenoid compound from stems and leaves of American ginseng [J]. Nat Prod Res, 2015, 29(1): 1-7.
化、抗炎、免疫调节、血管保护、抗菌、保肝等 2(Bcl-2)家族蛋白是一类与肿瘤细胞凋亡基因
药理作用。近年,白藜芦醇广泛应用于医疗、保 相关的蛋白,其中Bcl-2、Bcl-xl等是抗凋亡基因, 健等多种行业。本文对白藜芦醇的主要药理活性 Bax、Bak等是促凋亡基因。Santosh等[6]发现白
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白藜芦醇的进一 藜芦醇与多西紫杉醇(DTX)联合用药,可上调
瘤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此 1.2.2 调节信号通路 研究发现,白藜芦醇通过激
白藜芦醇对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对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周杰;雷鹏;章翔
【期刊名称】《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8(29)5
【摘要】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是一类主要存在于葡萄、藜芦、虎杖等植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1940年首次从毛叶藜芦的根部分得,1963年有学者提出Res是某些草药治疗炎症、脂类代谢和心脏疾病等的有效成分。
近年来,随着对各种植物成分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Res广泛存在于种子植物中,通过药理研究发现它有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抑制花生四烯酸及其代谢物生成和肿瘤的化学预防等作用。
【总页数】3页(P374-376)
【作者】周杰;雷鹏;章翔
【作者单位】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神经外科,甘肃,兰州,730050;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神经外科,甘肃,兰州,730050;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1.05
【相关文献】
1.阿米洛利对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J], 杨飞飞;李光来
2.HSV-1扩增子载体对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J], 张桦;史巧娣
3.白藜芦醇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J], 李雨婷;宁佳怡;李腾云;马娇娇;崔媛
媛
4.白藜芦醇在神经系统疾病及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J], 刘洪凤;霍楠楠;董泽嵩;安子宜;刘鹏;张雨薇;韩智学;关利新;张燕丽
5.多巴胺D1受体激动剂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及其靶点通路研究进展[J], 连燕霞;何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藜芦醇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黎永胜;文军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08(014)003
【摘要】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抗体,是植物在遇到真菌感染、紫外线照射等不利条件时产生的植物防御素.对植物本身起保护作用.白藜芦醇普遍存在干葡萄科、百合科、豆科等70多种植物中.白藜芦醇的抗心血管疾病作用因"法国悖论"而始被学者们认识,进一步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尚具有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抗菌抗病毒、抗衰老及雌激素样活性等多种药理作用.
【总页数】3页(P469-471)
【作者】黎永胜;文军
【作者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广东,汕头,515041;汕头大学医
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广东,汕头,515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
【相关文献】
1.白藜芦醇的药理作用及其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J], 李燕;戴佳锟;祁洋;王永智;尉亚
辉
2.白藜芦醇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孙治刚;李志娜;李敏
3.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抗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吴明珠;郭俊明
4.白藜芦醇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杨海荣;李雪斌;劳贞贤;黄小睿;欧艳芬
5.氧化白藜芦醇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J], 邓宇;周黎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藜芦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氧化活性及线粒体保护作用的研究
白藜芦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氧化活性及线粒体保护作用的研究刘永刚;李芳君;谢少玲【期刊名称】《中成药》【年(卷),期】2007(029)009【摘要】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抗氧化及线粒体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栓线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白藜芦醇对大鼠脑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乳酸(LD)、一氧化氮(NO)的影响;检测脑组织线粒体组分中的MDA、GSH含量及SOD、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白藜芦醇对大鼠MCAO 2 h 再灌注24 h后脑组织及其线粒体组分中SOD活性和GSH含量的降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抑制大鼠脑组织和脑组织线粒体组分中MDA的增加,能抑制大鼠脑组织LD、NO含量的增加,并可明显提高脑组织线粒体组分中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结论:白藜芦醇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和保护线粒体的作用有关.【总页数】4页(P1274-1277)【作者】刘永刚;李芳君;谢少玲【作者单位】武警广东总队医院药剂科,广东,广州,510507;武警广东总队医院药剂科,广东,广州,510507;武警广东总队医院药剂科,广东,广州,5105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6【相关文献】1.白藜芦醇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J], 李薇娜;陈莉芬2.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及丹参酮ⅡA的保护作用研究 [J], 支文煜3.白藜芦醇通过促进线粒体自噬减轻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J], 向菲;李明航;徐露;田晓翠;刘海林;刘道航;董志4.白藜芦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保护作用的研究 [J], 陈秀英; 黄文; 程畅5.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线粒体功能障碍及中药制剂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J], 李威; 于海龙; 王亮珠; 杨柳; 王新月; 陈蓓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藜芦醇预处理对神经干细胞氧糖剥夺损伤的保护作用
・
23 ・
文章 编号 : 1 6 7 1— 2 8 9 7 ( 2 0 1 4 ) 1 3— 0 2 3—0 4
・
论著 ・
白藜 芦醇 预处 理 对神 经 干 细胞 氧糖 剥 夺 损 伤 的保 护作用
d e p i r v a t i o n or f 6 h .T h e c e l l s a c t i v i i t e s w e r e me s u r e d b y me t h y l t h i a z o l y l t e t r a z o l i u m nd a t h e l a c t a t e d e h y d r o g e n a s e
R e s v e r a t r d p r e c o n d i i t o n i n g p r o t e c t s n e u r a l s t e m c e l l s f r o m o x y g e n - g l u c o s e d e p iv r a t i o n i l l |
c e l l s a g a i n s t o x y g e n a n d u c 0 s e d e p i r v a t i o n a a m  ̄ ' e . Me t h o d s N e u r a l s t e m c e l l s w e l e ' p mt r e a t e d w i h t r e s v e r a t r o l 1 h b e f o r e b e i g mp n l a e e df r o ml l i g ht ol o w s l l g a r n l  ̄ a / na n dt h e nw e r e c u l t u r e di nt hea no x i a b o xf o r o yg x e na nd u c 0 s e
白藜芦醇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脑卒中是导致全球人口死亡和残疾最常见原因之一,且发病率逐年攀升。
其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损伤造成一系列级联反应,如线粒体能量代谢异常、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血脑屏障破坏等引发的神经功能损伤。
目前,溶栓药物是唯一批准的治疗脑卒中的药物,但由于有限的时间窗口及出血风险,其临床应用也非常受限。
传统中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也是新药开发的有利资源。
而部分中药有效成分能够针对脑卒中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所以从中药中提取开发高效能、低毒性、安全和廉价的活性物质对改善脑卒中症状的治疗替代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多酚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虎杖、决明子、藜芦、花生、葡萄、桑椹等多种植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凋亡、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本文就近10年白藜芦醇抗脑缺血损伤的药理作用机制进行综述,讨论其药动学、药物递送研究及安全性评价,为白藜芦醇的临床应用及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1防治脑缺血损伤作用1.1保护血脑屏障血脑屏障是外周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间的调节基站,可维持组织稳态并调节脑内物质交换,由脑血管内皮细胞(brain endothelial cells,BVECs)、神经胶质细胞、周细胞、基底膜等成分构成,其中BVECs是构成血脑屏障的基本单位,在生理状态下,BVECs与多种紧密连接蛋白如闭合蛋白(occludin)、跨膜连接蛋白和闭锁小带蛋白连接,形成血液和大脑间的界面,因此紧密连接蛋白被认为是血脑屏障功能紊乱的敏感指标。
脑缺血后,在持续缺氧与能量耗尽的情况下,大量坏死细胞激活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促炎因子,导致脑血管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异常升高,使紧密连接蛋白与胞外基质降解,血脑屏障结构破坏,造成大量神经元死亡与一系列继发性损伤。
白芦藜醇研究报告
白芦藜醇研究报告
白芦藜醇是一种天然植物化合物,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
通过研究白芦藜醇,有望开发出更多的药物和保健品,有效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首先,白芦藜醇具有抗氧化作用。
研究表明,白芦藜醇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自由基的过度积累会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心血管疾病、肿瘤等。
因此,白芦藜醇的抗氧化作用为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次,白芦藜醇具有抗炎作用。
研究发现,白芦藜醇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
炎症是许多疾病的共同特点,如关节炎、炎性肠病等。
白芦藜醇的抗炎作用有助于减轻疾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白芦藜醇还具有抗菌作用。
研究发现,白芦藜醇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细菌感染是常见的疾病,如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
白芦藜醇的抗菌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这些感染,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
此外,白芦藜醇还具有降血脂、抗肿瘤、保护肝脏等多种生物活性。
研究表明,白芦藜醇能够降低血脂、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减轻肝脏损伤等。
这些发现为白芦藜醇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总之,白芦藜醇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的天然植
物化合物,其在抗氧化、抗炎、抗菌、降血脂、抗肿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随着对白芦藜醇的进一步研究,相信可以开发出更多的药物和保健品,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白藜芦醇在抗氧化防衰老中的作用及其药理学研究
白藜芦醇在抗氧化防衰老中的作用及其药理学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自由基和氧化物质会不断地累积,这些物质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加速人体的衰老。
因此,研究抗氧化防衰老成为了当前的热点之一。
而白藜芦醇作为一种有着抗氧化性质的物质,在抗氧化防衰老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白藜芦醇,化学名称为3,5,4'-三羟基黄酮,是一种存在于低等植物、花、水果、葡萄酒等食品中的天然多酚类化合物。
近年来,研究表明,在药理学中白藜芦醇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具有抗氧化、抗癌、降低血脂、调节免疫功能、改善神经功能等生物学活性。
白藜芦醇在抗氧化防衰老中的作用主要来自于它的抗氧化能力。
抗氧化能力是白藜芦醇重要的生物学活性之一,它能够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促进人体细胞的再生,有效地抵抗衰老。
自由基是一种可能导致衰老的有害物质,它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白藜芦醇能够通过清除自由基和其他有氧化作用的物质,降低静息代谢水平,从而达到抗氧化防衰老的效果。
白藜芦醇还有其他的功效,比如抗癌。
现代医学的研究发现,白藜芦醇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达到抗癌的效果。
白藜芦醇同时还能够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功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此外,白藜芦醇还能够降低血脂,改善神经功能、增强记忆力等。
血脂水平的升高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白藜芦醇能够有效地降低血脂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外,白藜芦醇还能够增强神经细胞的生命力,降低中风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改善人体的神经功能。
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白藜芦醇在抗氧化防衰老的药理学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而且有量大、毒副作用小等优点。
此外,白藜芦醇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抗氧化防衰老,具有多方面的保健作用,可以帮助人们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衰老进程。
白藜芦醇对大鼠脑缺血性损伤中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
白藜芦醇对大鼠脑缺血性损伤中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郭勇;杨茜;张杰;郭唯;李婧【摘要】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大鼠脑缺血损伤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 leukin 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36只大鼠制作成脑组织缺血模型,分为A组、B组、C组,每组12只,A组为对照组未治疗,B组和C组给予白藜芦醇25 mg/kg和白藜芦醇50 mg/kg,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脑组织匀浆中TNF-α和IL-6水平,检测白藜芦醇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B组和C组大鼠脑组织中TNF-α和IL-6水平明显低于A组,C 组大鼠脑组织中TNF-α和IL-6水平又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通过抑制脑部TNF-α、IL-6表达水平,减轻脑部炎症程度,改善脑缺血,值得临床应用.%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Resveratrol on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 and interleukin 6(IL-6) levels in rats with ischemic injury.Methods Thirty-six rat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group B and group C, with 12 rats in each group.The group A was the control group without treatment, and the group B and the group C were given resveratrol 25 mg/kg and resveratrol 50 mg/kg.The double-antibody sandwich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NF-α and IL-6 levels in the brain tissue homogenate,and to detect the cell proliferation inhibition of resveratrol.Results The TNF-α and IL-6 levels in group B and group C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group A, the TNF-α and IL-6 levels in group C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group B,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Resveratrol inhibits brain inflammation and improves cerebral ischemia by inhibitingthe levels of TNF-α and IL-6 in the brain,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期刊名称】《河北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8)009【总页数】4页(P997-1000)【关键词】脑缺血;白藜芦醇;细胞因子类;大鼠【作者】郭勇;杨茜;张杰;郭唯;李婧【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医务处,河北石家庄 050011;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河北石家庄 050011;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检验科,河北石家庄 050011;河北省深州市医院检验科,河北深州 053800;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河北石家庄 0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1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存在氧化应激引起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1]。
白藜芦醇在抗氧化和抗炎作用中的分子机制
白藜芦醇在抗氧化和抗炎作用中的分子机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保健产品和天然食物中含有的抗氧化物质和抗炎物质。
其中,白藜芦醇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存在于葡萄皮、花生、野葛根等植物中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和保健领域。
一、白藜芦醇的抗氧化作用氧化反应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但是过多的自由基和活性氧种的产生将会对机体造成严重的损伤。
因此,寻找天然的抗氧化物质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向。
白藜芦醇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其作用机制此前一直存在争议。
近年来,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可以通过以下机制对自由基和活性氧进行清除:1. 直接清除自由基:白藜芦醇具有双取代芳环侧链,通过其共轭双键结构,可以与自由基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从而保护细胞不受氧化损伤。
2. 间接清除自由基:由于白藜芦醇的抗氧化效果是通过活性代谢产物实现的,因此,其能够通过激活某些氧化酶的活性,促进代谢产物的生成,从而清除自由基。
3. 抑制自由基的生成:白藜芦醇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降低自由基的生成。
二、白藜芦醇的抗炎作用白藜芦醇不仅具有抗氧化作用,还可以发挥明显的抗炎作用。
炎症反应是细胞自保机制的一种表现,但是当炎症反应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将会对机体造成严重的损伤。
因此,找到天然的抗炎物质也是一项重要的研究任务。
1. 抑制炎症细胞的释放:通过抑制巨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炎症细胞的炎症因子的释放,白藜芦醇可以减轻炎症的程度。
2. 抑制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白藜芦醇可以通过调节NF-κB等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程度,抑制细胞内炎症因子合成和转录。
3. 改善抗氧化系统:白藜芦醇可以改善细胞内的抗氧化系统,降低细胞发生氧化损伤的机会,从而消除炎症反应。
三、白藜芦醇的分子机制白藜芦醇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是多种机制的综合体现。
白藜芦醇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清除自由基、调节抗氧化酶的活性、抑制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改善细胞内抗氧化系统等多种方式发挥作用。
白藜芦醇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医学院配套基金项目(2017PT28ꎬ2018PT11)
通信作者:崔媛媛ꎬEmail:cuiyy1979@ 163. com
病 [7] 、疼痛 [8 ̄9] 、 脑卒 中 [10] 、 脊 髓 损 伤 [11] 、 癫 痫 [12] 、
病 [15 ̄16] 等ꎮ 在神经保护方面ꎬ白藜芦醇的作用机制
可能包 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活 AMP 活 化 蛋 白 激 酶 ( AMP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ꎬAMPK) 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1( silent
LI Yuting a ꎬNING Jiayi a ꎬLI Tengyun a ꎬMA Jiaojiao a ꎬCUI Yuanyuan b
a.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ꎬb.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ꎬXi′an Medical UniversityꎬXi′an 710021ꎬChina
Key words:Nervous system diseasesꎻ Resveratrolꎻ Neuroprotection
既往文 献 报 道ꎬ适 量 饮 用 红 葡 萄 酒 的 老 年 人
为 3ꎬ5ꎬ4′ ̄三羟基二苯乙烯ꎬ其分子式为 C14 H12 O3 ꎬ
ꎬ
异构体的生物活性更强 [2] ꎮ 自 1939 年 Takaoka [3]
autophagy. In a variety of nervous system diseasesꎬ such as strokeꎬ epilepsyꎬ painꎬ Alzheimer′ s disease and Parkinson′ s
白藜芦醇的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是植物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的一种植物抗毒素,1940年首次从毛叶藜芦根部分离得到。
由于“法国怪圈”现象的发现,白藜芦醇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研究,我国对白藜芦醇生理功能方面的研究是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于1998年开展起来的,现已经成为研究热点[1]。
目前已在虎杖、葡萄、花生等至少72种植物中发现白藜芦醇的存在,并且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市场需求量大。
1白藜芦醇的理化性质与来源1.1理化性质白藜芦醇化学名为3,4,5-三羟基二苯乙烯,分子式为C 14H 12O 3,属于单宁质多酚,纯品为无色针状结晶,熔点256~257℃,升华点261℃,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醚、甲醇、乙酸乙酯、氯仿等),对光不稳定。
遇醋酸镁的甲醇溶液显粉红色,遇氨水等碱性溶液显红色,能和三氯化铁-铁氰化钾反应呈蓝色。
在366nm 的紫外光激发下可产生紫色荧光;在紫外光210nm 处有强吸收,次强吸收峰分别出现在305~330、280~295nm 处[1-4]。
白藜芦醇在自然界中有顺式、反式白藜芦醇和顺式、反式白藜芦醇苷4种存在形式。
植物中白藜芦醇主要以反式构象存在,且反式白藜芦醇苷的含量远高于反式白藜芦醇的含量。
在紫外光照射下,反式构象能转化为顺式构象,其中反式异构体的生理活性大于顺式异构体,白藜芦醇活性大于白藜芦醇苷。
顺式白藜芦醇在避光条件下只有在中性环境下较稳定。
白藜芦醇在光下呈现不稳定性,反式白藜芦醇在完全避光时,可以在乙醇中稳定存在数月,在高pH 值(≥10)环境下稳定性较差[1,5]。
1.2来源白藜芦醇的来源主要有植物中提取、化学合成和生物技术生产。
从自然界的植物中提取白藜芦醇的原材料主要是含白藜芦醇较多的虎杖和葡萄,提取的天然白藜芦醇具有绿色安全的特点,符合人们追求纯天然无污染的要求。
但植物中白藜芦醇含量低,受限于原料来源、季节、生产能力和地区等问题,且提取纯化成本较高,因而人们开始寻求其他获取白藜芦醇的途径,主要有化学合成和利用生物技术生产。
白藜芦醇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研究
白藜芦醇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研究白藜芦醇,又称白藤醇,是一种天然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的多酚化合物。
早在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就已经发现白藜芦醇具有多种保健作用,如降血压、保护心脏、抗肿瘤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白藜芦醇还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本文就从白藜芦醇的来源、作用机制以及相关研究来探讨其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1. 白藜芦醇的来源白藜芦醇最初从白藤的根皮、藤节和葡萄等植物中分离得到。
除了植物,白藜芦醇也存在于某些水果中,如蓝莓、黑莓、覆盆子等。
此外,白藜芦醇还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或发酵法制备得到。
2. 白藜芦醇的作用机制白藜芦醇的作用机制与其拥有的多酚结构密切相关。
其主要作用包括抗氧化、抗炎、抗凋亡和神经元保护。
其中,神经元保护是白藜芦醇的重要保健作用之一。
神经元受到损伤后,细胞会处于氧化应激状态,导致自由基产生,进而引发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一系列反应。
白藜芦醇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保护神经元的功能,如:(1) 抑制氧化应激反应。
白藜芦醇可以清除细胞内的自由基,并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减轻氧化应激反应的程度。
(2) 抗炎作用。
白藜芦醇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降低炎症反应的程度,减轻神经元的损伤。
(3) 抗凋亡作用。
白藜芦醇可以通过调节凋亡相关的蛋白表达,阻止神经元的凋亡,从而保护神经元的生存。
3. 白藜芦醇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白藜芦醇在很多神经系统疾病中都被证明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1) 脑缺血性损伤。
脑缺血性损伤是脑卒中的一种主要表现。
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可以通过减轻缺血性损伤的程度,维护神经元的生存和功能。
(2) 阿尔茨海默症。
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主要症状是记忆力减退和认知障碍。
白藜芦醇可以通过抑制淀粉样蛋白的产生,减少神经元的损伤和死亡。
(3)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症状是肌肉僵硬和震颤。
白藜芦醇可以通过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减轻神经元的氧化应激反应,维护神经元的功能。
白藜芦醇的抗老化作用研究
白藜芦醇的抗老化作用研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长寿和延缓衰老的要求越来越高。
每年都有许多研究表明,某些天然物质能够阻止或者延缓人类衰老进程。
而白藜芦醇作为一种多酚类化合物,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众所周知,它是红酒的重要成分之一,但实际上它还被发现在植物中普遍存在,如花生、松子、葡萄等。
1. 白藜芦醇的基本介绍白藜芦醇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与黄酮类化合物和花青素等一起,是植物中的天然活性成分之一。
它与花青素很相似,都属于同样的多酚类化合物家族,但白藜芦醇的分子量比花青素小,因此更容易穿过细胞膜。
白藜芦醇分为两种异构体,即葡萄糖结合型和葡萄糖苷结合型。
葡萄糖结合型的白藜芦醇在人体内的利用率更高,因为它比葡萄糖苷型白藜芦醇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内部发挥保健作用。
2. 白藜芦醇的抗氧化作用白藜芦醇是一种自然的抗氧化剂,在体内能够中和自由基,使其稳定,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
许多研究表明,自由基引起的DNA氧化损伤与细胞衰老密切相关,而白藜芦醇能够通过抗氧化作用帮助细胞保持稳定状态。
此外,白藜芦醇还能够促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使它们更好地发挥监控自由基作用。
GPx作为细胞膜的主要氧化恢复酶,能够消除细胞内和细胞外的自由基,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防止细胞肿瘤的发生。
3. 白藜芦醇的抗炎作用白藜芦醇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组织和器官的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是机体对于感染、损伤和化学物质引起的一种保护反应,但如果炎症反应过度,就会损害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
炎症反应会增加氧化应激和自由基形成,引起细胞膜的破坏和细胞内环境的紊乱。
而白藜芦醇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促进细胞内环境的平衡,抑制炎症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此外,白藜芦醇还能够减少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炎症反应过程中的信号通路,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对于人体的影响。
4. 白藜芦醇的抗癌作用癌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白藜芦醇作为一种天然化合物,被认为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白藜芦醇抗氧化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白藜芦醇抗氧化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一种天然存在于葡萄、花生、柿子椒等食物中的多酚类物质。
近年来,白藜芦醇因其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白藜芦醇的分子结构与作用原理白藜芦醇的化学结构与另一种保健物质—黄酮类相似,有两个苯环和一个稠环的骨架,因此也有着很强的天然抗氧化作用。
同时,白藜芦醇也被证明对血脂、血糖、血压等有着调节作用,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病。
此外,白藜芦醇还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对于预防肿瘤等慢性疾病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白藜芦醇具有天然的“免疫力”,主要来自于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多个自由基吸收性很强的亲电苯环,这些环的存在使白藜芦醇成为一种优秀的抗氧化物质。
抗氧化作用是保护人体免受氧化应激所带来的伤害的一种自然防御方式。
在抗氧化方面,白藜芦醇的效果被证明是近年来为数不多的完全来源于天然植物的抗氧化剂之一。
白藜芦醇的抗氧化作用是通过多种机制实现的。
首先,白藜芦醇可以直接清除自由基,从而保护细胞和DNA,减轻氧化应激带来的损伤。
其次,白藜芦醇可以通过促进抗氧化酶的生成来加强身体的保护力,这些酶可以有效清除自由基,让机体处于更加健康的状态。
此外,白藜芦醇还可以增强身体对抗氧化物质的吸收能力,帮助人体更好地吸收维生素C和其他抗氧化物质,从而达到更好的保护效果。
白藜芦醇的主要作用机制还表现在抑制氧化应激对细胞的影响。
氧化应激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多种疾病中的生理现象,特别是在免疫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
氧化应激可以刺激免疫细胞分泌一系列炎症介质,从而对人体造成损害。
白藜芦醇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抑制氧化应激的过程,从而减轻氧化应激对人体的损害,同时也降低了炎症反应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不同于一些其他廉价的抗氧化剂,白藜芦醇被证明具有很好的脂溶性和水溶性,且可以穿透细胞线粒体。
这使得它可以更为深入地保护人体的细胞和器官。
因此,白藜芦醇在多个领域的应用都具有广泛的前景。
结论白藜芦醇在抗氧化和抗炎方面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验证,但是,其作用与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白藜芦醇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神经 系统功能 机制 进展
曹 向辉① 李海波
河北 唐山 0 6 3 0 0 0 ; ① 冀 中能源峰峰集 团邯郸医院骨二科 ) 化氮合酶( i N O S ) 的产生 ,白藜 芦醇部 分 是通 过调 节 N F—K B ,
7 9 8
D i e t a n d S t r e p t o z o t o c i n [ J ] . P h y t o t h e r R e s , 2 0 1 0 , 2 4 ( 2) : 2 1 9
[ 2 4 ]J i a n g b o Z , X u y i n g W, Y u p i n g z, e t a 1 . E f e c t o f a s t r a g a l o s i d e I V o n t h e
碍, 称 为脑缺血/ 再灌 注 (c e r e b r a l i s e h e m i a/ r e p e r f u s i o n , C I R)损 伤 的大 鼠皮层神经元有剂 量依赖性 的神经保 护作 用 , 其 机制 部 阿尔茨海默病 ( A l z i h e i m e r ’ 伤 。其机制较为复杂 , 主要与 自由基过度形成 、 兴奋 性氨基酸毒 分是通过下调 C a s p a s e 一 3 、 上调 B e l 一 2蛋 白的表达实现 。 性作用 、 细胞 内钙 超 载 、 炎 性 反 应 等 多 种 机制 有 关。A g r a w a l 1 . 2 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 的发生 等 通过检测氧化应激指标 、 炎症标志物、 肿瘤坏死 因子 的测定 得 出结论 : 反式 白藜芦醇显著降低活性氧生成 、 细胞 内钙水平 和 缺氧相关 的转录因子 , 同时也增 加抗氧 化防御 酶 的水平 。白藜
白藜芦醇的研究进展
1a 反式白藜芦醇 1b 顺式白藜芦醇
图1 白藜芦醇的结构图
2 白藜芦醇的生物学活性
2.1 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
白藜芦醇可通过多种方式发挥抗氧化作用。
Kimura等人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可抑制大鼠肝中脂质过氧化物的沉积,并可抑制大鼠肝脏微粒体中由ADP 和NADPH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3]。
Hung等证实白藜芦醇可清除羟基自由基使DNA免受损伤,还可抑制二硫化谷胱甘肽的形成,使谷胱甘肽处于还原状态,从而抑制羟基自由基的形成[4]。
2.2 抗癌、抗肿瘤活性
白藜芦醇可通过调解基因表达、激活或抑制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周期延迟、细胞凋亡等方式作用于癌细胞,发挥抗癌抗肿瘤活性[5]。
Sabry等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可以减少小鼠体内和生殖细胞中顺铂诱导的细胞毒性和细胞凋亡,对于已治愈的因暴露于顺铂的癌症患者,白藜芦醇可作为一种有益补充剂来避免二次恶性肿瘤和变态生殖的产生[6]。
2.3 改善心脑血管系统
近年来,白藜芦醇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成为研究的热点,大量研究也表明白藜芦醇是一种可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物质。
Nicholson等发现白藜芦醇可显著增加血管舒张分子NO合酶的表达,同时降低血管收缩剂内皮素的表达,进而使血管舒张,降低血压和
40-46.方向为微生物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
每一食,便念稼墙之艰难;
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
白藜芦醇抗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广东化工2021年第5期· 66 · 第48卷总第439期白藜芦醇抗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胡春莲1,李丽2,3*,聂磊3,赵冬梅3,刘云祥3(1.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佳木斯154007;2.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广东深圳518107;3.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2)[摘要]随着食品与药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越来越注重食源性食品及药品的安全问题。
白藜芦醇(3,4',5-三羟基二苯; C14H12O3)是在如浆果、葡萄酒中发现的多酚类植物抗毒素。
白藜芦醇已被视为抗氧化剂,消炎药,抗凋亡药和抗癌药。
白藜芦醇具有众多药理作用,在心脑血管、神经、抗肿瘤、抗炎、防糖尿病、抗肥胖、抗纤维化等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还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等方面的作用。
在白藜芦醇抗纤维化方面的研究中,通过世界各地的大量的动物实验,发现白藜芦醇在抗纤维化方面可以通过多种细胞因子和数条细胞信号通路等共同参与、相互作用,但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并且在各脏器中抗纤维化机制是否存在差别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关键词]白藜芦醇;肝纤维化;肺纤维化;肾纤维化;心肌纤维化[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21)05-0066-03Research Progress of Resveratrol on Anti-fibrosisHu Chunlian1, Li Li2,3*, Nie Lei3, Zhao Dongmei3, Liu Yunxiang3(1. Jiamusi University, Jiamusi 154007;2. Shenzhen Hospital,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zhen 518107;3. Jiamusi Universit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Jiamusi 154002, China)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strengthening of food and drug safety awareness,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safety of food-borne food and drugs. Resveratrol (3,4',5-trihydroxydiphenyl); C14H12O3) is a polyphenolic plant toxin found in berries and wines. Resveratrol has been regarded as antioxidant, anti-inflammatory, anti-apoptotic and anti-cancer drugs. Resveratrol has many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It plays a certain role in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nerves, anti-tumor, anti-inflammatory, anti-diabetic, anti-obesity and anti-fibrosis. It also has antioxidant and anti-aging effects. In the study of resveratrol on anti-fibrosis,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animal experiments around the world, it is found that resveratrol can participate in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in anti-fibrosis through a variety of cytokines and several cell signaling pathways, but the specific mechanism remains to be further studied, and whether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anti-fibrosis mechanisms in various organs still needs further discussion.Keywords: resveratrol;liver fibrosis;pulmonary fibrosis;renal fibrosis;Myocardial fibrosis白藜芦醇可存在与花生、浆果和葡萄中且具有一定的食用及药用价值而广受关注,是一种天然的多酚类物质。
白藜芦醇抗纤维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一种存在不同植物物种(葡萄、浆果和花生等)中的 能是其防治肺纤维化的机制之一。研究表明,氧化
多酚类化合物,又称为芪三酚。白藜芦醇具有多种 应激和NO 均参与了高氧诱导肺损伤的发病过程。
药理作用,包括抗癌、保护心脏、保护神经、抗炎、抗 白藜芦醇可通过其抗炎和抗氧化作用预防并减轻高
糖尿病、抗肥胖、抗氧化作用和抗纤维化作用等。近 氧诱导的肺损伤[3];NLRP3 / IL1β 分泌轴可通过扩
肺纤转 维化化生 相长关因因子子,β能1 (促TG进F肺β1成)纤被维认细为胞是向主肌要成的纤致
纤维化间质性肺病,其病理学特征是成纤维细胞病 灶的形成,其发病机制与炎症、氧化应激以及上皮-
维路细、磷胞脂转酰分肌化醇,其3 主激要酶通(P过I3KT)G/F蛋β白1 /激Sm酶ad3B信(A号KT通)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T1(SIRT1)是一种表达于肝 脏、肾脏和皮肤的具有抗炎和抗纤维化活性的脱乙 酰酶。SIRT1 激活或外源性过度表达可抑制体外胶 原号产传导生而,还抑可制通肺过纤失维活化。TG白F藜β1芦/ S醇ma是d3天和然植mT物OR多酚信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基本科研业务费基础研究项目(2016 )。 KYYWF0606 通信作者:邹艳红( : ) Email zyh19784120@ 163. com
山东医药2018 年第58 卷第40 期
白藜芦醇抗纤维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刘洁薇1,聂磊1,赵塔娜1,邵作乔2,邹艳红1 (1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2;2 佳木斯大学)
摘要:白藜芦醇是一种可在不同植物物种中发现的多酚类化合物,又称为芪三酚。白藜芦醇具有多种药理作
用,包括抗癌、保护心脏、保护神经、抗炎、抗糖尿病、抗肥胖、抗氧化作用和抗纤维化作用。白藜芦醇可通过不同途
白藜芦醇抗氧化作用在神经保护中的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抗氧化作用在神经保护中的研究进展
李燕玲;王文敏
【期刊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年(卷),期】2010()2
【摘要】白藜芦醇是一种含有菧类结构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具有抗肿瘤、保护心血管、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对神经系统也有多种保护机制,其中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深入研究白藜芦醇抗氧化作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就其抗氧化作用在神经保护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总页数】4页(P154-157)
【关键词】白藜芦醇;抗氧化;神经保护
【作者】李燕玲;王文敏
【作者单位】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5
【相关文献】
1.白藜芦醇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J], 张艳茹;贺永贵;伊红丽;曹向辉;李海波;
2.白藜芦醇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J], 李薇娜;陈莉芬
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保护作用在视网膜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J], 林琳;徐国
兴
4.白藜芦醇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J], 张艳茹;贺永贵;伊红丽;曹向辉;李海波
5.小胶质细胞非促炎作用在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神经保护功能中的研究进展 [J], 杜科均;树海峰;余思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Raidoo DM ,Sa want S,Mahabeer R ,et al.Kinin recep t orsare exp ressed in human astr ocytic tumour cells.I m munop 2har macol ogy,1999,43(223):2552263.[17]B lack K L ,Cl oughesy T,Huang SC ,et al.I ntracar otid infu 2si on of RMP 27,a bradykinin anal og,and trans port of galli 2um 268ethylenedia m ine tetraacetic acid int o human gli omas.J Neur osurg,1997,86(4):6032609.[18]刘云会,薛一雪,王荣耀,等.脑肿瘤细胞的B 2受体表达水平决定缓激肽诱发之血脑屏障开放的程度.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3,1:25228.[19]A rganaraz G A ,Silva JA J r,Per osa SR ,et al.The synthesisand distributi on of the kinin B 1and B 2recep t ors are modified in the hi ppoca mpus of rats subm itted t o p il ocar p ine model of ep ilep sy.B rain Res,2004,1006(1):1142125.[20]Ongali B ,Ca mpos MM ,B regola G ,et al.Aut oradi ographicanalysis of rat brain kinin B 1and B 2recep t ors:nor mal dis 2tributi on and alterati ons induced by ep ilep sy.J Comp Neur ol,2003,461(4):5062519.[21]Per osa SR ,A rganaraz G A ,Got o E M ,et al.Kinin B 1andB 2recep t ors are overexp ressed in the hi ppoca mpus of humans with te mporal l obe ep ilep sy.H i ppoca mpus,2007,17(1):26233.[22]Adolfo A rganaraz G ,Regina Per osa S,Cristina Lenci oni E ,et al.Role of kinin B 1and B 2recep t ors in the devel opment of p il ocar p ine model of ep ilep sy.B rain Res,2004,1013(1):30239.[23]B regola G ,Varani K ,Gessi S,et al.Changes in hi ppoca m 2pal and cortical B 1bradykinin recep t or bi ol ogical activity in t w o experi m ental models of ep ilep sy.Neur oscience ,1999,92(3):104321049.[24]王琳,伍国锋,薛红,等.氯化锂毛果芸香碱癫痫鼠模型B 1与B 2激肽受体表达研究.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9(9):6342636.[25]鲍娟,杨期东.热休克蛋白70在阿尔茨海默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8,35(3):2642267.[26]Menendez 2Gonzalez M ,Castr o 2Sant os P ,Suarez A ,et al.Value of measuring p las matic levels of neur osin in the diagno 2sis of A lzhei m er ’s disease.J A lzhei m ers D is,2008,14(1):59267.[27]Svenungss on E ,Jensen 2U rstad K ,Hei m burger M ,et al.R isk fact ors for cardi ovascular disease in system ic lupus erythe 2mat osus.Circulati on ,2001,104(16):188721893.[28]Dellalibera 2Joviliano R ,Dos Reis ML ,Cunha Fde Q ,et al.Kinins and cyt okines in p las ma and cerebr os p inal fluid of pa 2tients with neur op sychiatric lupus.J Rheumat ol,2003,30(3):4852492.[29]Shcherbakova I,Neshkova E ,Dotsenko V ,et al.The possi 2ble r ole of p las ma kallikrein 2kinin syste m and leukocyte elas 2tase in pathogenesis of schiz ophrenia.I m munophar macol ogy,1999,43(223):2732279.收稿日期:2009-11-24;修回日期:2010-01-04作者简介:李燕玲(1979-),女,硕士在读。
白藜芦醇抗氧化作用在神经保护中的研究进展李燕玲 综述 王文敏 审校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昆明市 650032摘 要:白藜芦醇是一种含有菧类结构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具有抗肿瘤、保护心血管、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对神经系统也有多种保护机制,其中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深入研究白藜芦醇抗氧化作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就其抗氧化作用在神经保护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白藜芦醇;抗氧化;神经保护 白藜芦醇(resveratr ol,RES ),是一类主要存在于虎仗、葡萄皮中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化学名为菧三酚,分子式3,4,52三羟基21,22二苯乙烯(C12H 14O 3),分子量228.25,呈白色针状结晶,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1940年首次从毛叶藜芦(veratrum grandifl orum )的根部获得RES [1],天然的白藜芦醇有顺、反式2种结构,这2种结构可各自与葡萄糖结合,形成顺式或反式白藜芦醇苷,在肠道糖苷酶的作用下可释放出白藜芦醇。
白藜芦醇的反式结构较稳定且活性较高,单体活性大于糖苷。
目前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2],如抗肿瘤、保护心血管、免疫调节、抗菌、抗病毒、神经保护、雌激素样用、抗氧化、抗炎等,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其抗氧化作用在神经保护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氧化损伤及其机制正常状态下机体可产生少量氧自由基参与正常代谢,如调节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刺激吞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杀菌功能以及免疫功能,同时体内存在抗氧化系统可以清除氧自由基。
当躯体受到各种内、外源性因素损害使氧自由基产生过量,或机体抗氧化和修复机制受损时,氧自由基的生成与清除就会失去平衡,产生氧化应激损伤,累积的氧自由基导致宿主细胞广泛损伤,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
简言之,生物体内氧化应激的产生就是体内自由基产生增多和(或)抗氧化防御功能损害,不能有效清除过量氧自由基,而防止脂质过氧化反应引起的系列病变。
机体内存在一系列抑制和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酶和非酶系统,主要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 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2PX)、谷胱甘肽转移酶(GST)、过氧化氢酶(CAT)等。
其中S OD 和GSH2PX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
S OD可与自由基发生歧化反应,对机体的氧化、抗氧化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保护组织细胞免受损伤。
GSH2PX是机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重要的催化过氧化氢分解酶,能特异催化还原型谷胱甘肽(re2 duced glutathione hor mone,GSH)对过氧化氢的还原反应,起到保护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完整的作用。
上述酶活力的高低间接反应了机体清除氧自由基能力大小。
氧自由基能攻击生物膜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形成脂质过氧化物,主要是丙二醛(MDA),其含量的高低可以反映机体内脂质过氧化的程度,进而反映出细胞损伤程度。
因此,S OD、GSH2PX与MDA常同时被用来评价抗氧自由基的价值。
2 白藜芦醇的抗氧化作用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多酚类物质大都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白藜芦醇与多酚类其他化合物一样,也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能力。
体内、外研究都证实白藜芦醇具有较强的清除氧自由基和保护细胞作用[3]。
内毒素诱导的肾损伤具有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失调和活性氧累积的特征,它能导致DNA,蛋白质和膜脂受损。
脂多糖(LPS)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可以诱导产生肾损伤。
Sebai[4]在研究中发现白藜芦醇能抵消LPS所导致的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可减少脂质过氧化物以及当S OD、CAT耗竭时抗氧化物酶活力的下降。
白藜芦醇能减少血浆和尿中一氧化氮水平,以上都表明白藜芦醇显著的抗氧化特性能抑制LPS所致肾损伤。
Ozkan等[5]在白藜芦醇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研究中发现,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鼠的MDA,一氧化氮和髓过氧化物酶的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同时S OD水平下降,肝、脾、肠系膜淋巴结也有相同的改变。
模型组大鼠经白藜芦醇预处理,能够显著提高S OD活力,说明白藜芦醇的抗氧化作用能有效地保护肠道组织抵御缺血再灌注损伤。
Bujanda等[6]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中发现,白藜芦醇治疗组大鼠的脂肪沉积低于脂肪变性组,MDA降低的同时伴有S OD、GPX、CAT的显著增加,以及一氧化氮合酶的显著减少,白藜芦醇通过其抗氧化活性能缓解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严重性。
在V itaglione[7]采用注射四氯化碳制作大鼠肝损伤模型的研究中,把MDA作为衡量氧化应激的指标,经过白藜芦醇治疗24h和1周,肝脏MDA的水平分别下降38%和63%,表明其具有抗氧化损伤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