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二首—《念奴娇·赤壁怀古》《雨霖铃》共81页文档
经典宋词一百首
![经典宋词一百首](https://img.taocdn.com/s3/m/45043f1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10.png)
《经典宋词一百首》一、春江花月夜1.《虞美人·听雨》——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2.《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二、夏日绝句3.《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三、秋思之祖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四、冬日抒怀6.《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7.《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经典宋词一百首》五、山水寄情8.《满江红·登黄鹤楼》——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雨霖铃》《赤壁怀古》比较
![《雨霖铃》《赤壁怀古》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406283076edb6f1aff001f60.png)
归纳总结
复习:咏史怀古诗题材特点
•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公认的豪放派代 表作,其“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 一方面表现在对赤壁之景的描写上:“乱 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画面 波澜壮阔,雄奇壮美。 • 另一方面表现在作者抒发的情感上,通过 塑造功成名就的周瑜,表明了自己渴望建 功立业的心态,表达出豪放洒脱之情。
作用:扩大时空,使其内涵丰富,。
指出下列诗歌哪些是“实”,哪些是“虚” 1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虚
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虚 实 3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虚 4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虚 5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实 虚 6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7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 虚 如龙,花月正春风。 《梦游天姥吟留别》 实 8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虚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9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实 虚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10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虚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楚天实景杨柳岸晓风残月虚景大江故垒乱石惊涛实景强虏灰飞烟灭虚景周瑜谈笑帐饮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我一尊还酹江月无绪留恋多情自古伤离别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比较阅读
诗人风格不同
• 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 (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 永)?”对曰:“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 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 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 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 绝倒。 • ——俞文豹《吹剑录》
《雨淋铃》《念奴娇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扬州慢》
![《雨淋铃》《念奴娇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扬州慢》](https://img.taocdn.com/s3/m/4df671b7f121dd36a32d82de.png)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正面描写赤壁的景色: 岩石壁立,怒涛汹涌,浪花千叠。“卷”,壮波涛翻滚,“雪”, 写波涛颜色,真是有声有色。 “江山如画”,这句承上,“一时多少豪杰”,这句启下,由描 写过渡到写人,十分自然 ,且又照应了开头的“千古风流人物” 也为下阕写周瑜作了铺垫。 下榷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遥想当年,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 谈笑处,强虏灰飞烟灭。” 集中写周瑜形象,新婚不久,年轻有为,英气不凡,春风的得意 以戴纶巾摇羽扇的儒将风度,指挥若定,以弱胜强,打败曹军, 具有多么豪迈的气概和非凡的胆略!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从历史回到现实从怀古 回到伤今,
至日: 即冬至日.
维杨: 即扬州.<尚书>中“淮海维扬州”的句子,后来就截 取“维扬”两字来代表扬州. 霁( ji ): 雨 雪停止,天晴. 戍( shu )角: 驻军的号角(声).
因自度此曲: 因,于是. 自度( duo ),自己制作.
<黍离>: <诗经.王风>中的一篇,因为首句是“彼黍离 离”,其诗的内容是悲叹宫室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因此,后来 常用“黍离”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下阕,写别后的痛苦。按时间顺序写古,今,将来。
“多情自古伤离别。” 就是说,自古以来多情的人都会因离 别而感伤,更何况我们正处在 冷落的清秋时节呢?这就更叫人 难忍受啊!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妙在景中有情:“昔我 往矣,杨柳依依 。”(《诗经.采薇》)古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 写到杨柳。另外,古人还有折柳送别的的习俗。“留”又与 “柳”谐音,离别的人一见到杨柳就会想起赠柳惜别的情景, 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秋天的晓风是凉的,“残”字,透 露出凄清冷落之感。这句是柳永的名句,通过“杨柳岸”晓风 残月“写出了万千依依不舍的离愁别绪。这是推想: 扁舟夜发, 酒消人醒,已是晓风轻拂,残月微明,只身异地,不见恋人, 对景伤情, 悲凉难忍。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 说。”你这一去,肯定将长久不能相见,那么,即使有最美好 的良辰美景也只是形同虚设,一旦有万千情语,又对谁人去诉 说?
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优秀课件
![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572f7e7fd5360cbb1adb03.png)
浪淘尽——气势——宏大 时、空、气势都突出了豪放的特点。同时也给我 们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长江景色。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这三句点明了什么?
地点,时间,人物,事件。
写赤壁借他人之口,绕过疑点,勾 起人们对赤壁之战历史的回顾
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
(清)朱日浚
为了突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功绩, 并为下面写周瑜埋下伏笔。
“小乔初嫁了”其深刻含义在于: ①借周瑜娶小乔的事实,说明周瑜指挥赤壁 之战时,才华横溢,年轻有为; ②美人烘托英雄,更加映衬周瑜风流潇洒, 此时的周瑜不仅事业有成,又有美人在侧, 可谓江山与美人,二者兼得之,可谓春风得 意。
三国时代的人物很多,作者为什么单单要选择周瑜?
年龄 生活 外貌
周瑜 34 幸福美满 英俊儒雅 东吴都督 功成名就 奋发得意
将景物写得大气磅礴,情感也 如火山爆发般喷薄而出,尽显
豪放豁达。
艺术技巧 1、用豪壮的情调抒写胸中块垒。
2、烘托和映衬
苏东坡来黄州之前,官场受挫,险遭杀头 之祸。在文化圈里,也倍受非议与妒忌, 他是带着疲惫,满心侥幸而又满心绝望地, 伤痕累累地来到黄州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 小镇。这时的他已47岁,老之将至,却功 业无成。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着一 种出世与入世的精神矛盾,也难怪苏轼发 出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了。他想 到自己年岁已老,却无法如周瑜般建功立 业,可以说是壮志未酬,心中涌动的是一 种惆怅与失意。
探究:有人说,词的最后几句含有消极成
分,与本词的豪壮情调不和,你认为呢?
怀古抒情几多感慨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该如何理解?
翻译:人的一生真如梦幻一般啊,把一盏 浊酒,洒在地上和江上祭奠敬奉江月吧。
比较鉴赏《雨霖铃》与《念奴娇·赤壁怀古》
![比较鉴赏《雨霖铃》与《念奴娇·赤壁怀古》](https://img.taocdn.com/s3/m/229ffb42680203d8cf2f2446.png)
比较鉴赏《雨霖铃》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杨彦科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8年第04期毫无疑问,作为诗的别体——被称为“诗余”的词发展到了宋代,已经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
如果说李白杜甫是唐代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歌发展里程碑的话,那么柳永苏轼就是宋朝婉约和豪放词风发展的珠穆朗玛峰。
本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柳永和苏轼的扛鼎之作《雨霖铃》与《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鉴赏,希冀通过对两词的比较分析,使读者更好地把握两个词派独特的审美意境与艺术风格。
一、婉约派与豪放派的不同风格作为宋代词坛上主要两大流派,其作品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婉约派作品语言委婉、清丽、含蓄,词中抒写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画精细,题材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
其代表词人有柳永、李清照等。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气魄大而毫无拘束,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其代表作家以苏轼、辛弃疾为主。
二、两人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创作风格柳永,生年不详,卒年在1053年左右。
原名三变,后改名永,排行第七,景佑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
柳永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其创作作品以慢词居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婉转,作品中有极强的颓废思想和庸俗情趣。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
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
嘉佑进士,任凤翔府签判,主张改革弊政,后以“谤讪朝廷”罪名被贬到黄州。
他学识渊博,乐观旷达,词风豪迈大气,虽然数次遭贬,但不仅未能使他沉沦颓废,却使他更深刻地理解人生,更深刻地表现内心的情感波澜。
三、两词不同的创作背景当时,柳永仕途失意,心情压抑颓废,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发展。
但作者一想到自己要与爱人分离,失去爱的慰藉,便痛苦万分,离别的伤感之情无以表达,这首词就集中地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
宋词二首
![宋词二首](https://img.taocdn.com/s3/m/dcb991d5b0717fd5360cdcb9.png)
八、品读
(一)下阕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周瑜:雄姿勃发,儒将风流,从容闲雅,指挥若定。
“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的深刻含义在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是借周瑜娶小乔的事实,说明周瑜在指挥赤壁之战时,年纪有为。 二是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能衬托周瑜潇洒的风姿,英雄美人,相得益彰。 三是小乔之姊大乔系孙策之妻,说明周瑜已经取得孙策的绝对信任,这是他 能够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
八、品读
小结:这首词把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豪迈奔放,一泻千里。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和对 周瑜形象的塑造上,都体现了豪壮的情调。用烘托 和映衬的手法,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更可贵的是, 这首词还留给我们无尽的人生启示:每个人的一生 都必然遇到种种挫折和磨难,你将如何应对呢?每 个人的一生也必然面临许多选择和考验,你将如何 处理呢?从苏轼和他的作品中,或许我们每个人都 能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
惆
几经坎坷不幸
怅
被贬黄州(团练副使) 壮志难酬 英雄末路
失
意
八、品读
(一)下阕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又体现了词人特 有的旷达洒脱的情怀。
“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实力民百姓的好朋友, 是散文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佛教 徒,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 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五、品读
(二)下阕:遥想旅途 孤独凄凉
《雨霖铃》和《念奴娇 · 赤壁怀古》比较阅读PowerPoint 演示文稿
![《雨霖铃》和《念奴娇 · 赤壁怀古》比较阅读PowerPoint 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ef8959dc16fc700aba68fc94.png)
下阕
❖ (寒)蝉
伤别离
杨柳岸
❖ 长亭 实景
虚景 (晓)风
❖ 雨 冷清凄哀 孤寂悲凉 (残)月
❖ 兰舟 ❖ 楚天 烟波
依恋、缠绵
“良辰好景”
人生就好似浮萍,. 自己的命运难以把握 7
.
8
.
9
.
10
.
11
赤壁之战中的英雄人物很多,如孙权、诸葛亮、刘 备等等,作者为什么只写到周瑜,而不写其他人呢
《雨霖铃》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比较阅读
.
1
❖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 府、乐章、琴趣、歌曲、长短句。最初的词都可以配合音乐 来唱。
词,萌发于隋唐之际,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
《全宋词》收词将近两万首,许多词已经与音乐无关,而成 了诗的别体,人称“诗余”。
按照字数的多少,词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至 90字以内)、长调(91字以上)的区分。 词有词牌, 词牌是词谱的名称。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 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 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 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 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 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 名? ”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 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之后柳永流落 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 曲。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 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 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5屯 田、柳郎中。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
宋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PPT课件
![宋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01d0ae4693daef5ff73d0d.png)
.
18
•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江山依旧,物是人非。赤壁是周瑜建功立业 的战场,却是苏轼被贬谪后流放的去处。面 对着这样的周瑜,苏轼心里自是有个比较, 且看二人的对比资料 。
夸张 比喻 拟人
视觉 听觉
雄伟壮丽、气势恢宏
江山如画
.
15
• 石乱山高,两岸的悬崖峭壁高傲地 耸入云霄,夕阳的大半已沉入水中,在 乱石高山后投下了鬼魅般的黑影。惊涛 骇浪汹涌澎湃,不停地击向江岸,似乎 想将其冲毁撕裂。浪花就这样翻滚腾跃 着,仿佛扬卷起了千堆的白雪。
.
16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19
苏轼内心解读
建功年龄 职务 际遇
外貌 人生
周瑜 34岁 东吴都督
功成名就 英俊儒雅 幸福美满
苏轼 47岁 团练副使(虚职)
功业未成 早生华发 屡遭不幸
怀古. 伤今
20
几多情感(移人入景)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 风流人物。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
•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整体感知
• 上阕:描写赤壁之景
下阕:抒发怀古之情
.
10
四读注释—了解作品内容
• 两位男人 • 三处景色 • 几多情感
.
11
两位男人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高二语文雨霖铃和念奴娇比较阅读课件
![高二语文雨霖铃和念奴娇比较阅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49f79b960590c69ec3768f.png)
之中,汹涌之波震撼了岳阳城。写出了洞庭湖 的开阔和气势。)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 流到海不复回。
咏史用典: 赤壁之战中的英雄很多, 如孙权、诸葛亮、刘备等等, 作者为什么只写到周瑜,而不 写其他人呢?周瑜的形象有何 特点? 风流儒雅,少年得志
人物形象
项目 周瑜 苏轼 年龄 34 岁 47 岁 生活 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外貌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职位 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 际遇 功成名就 功业未就 基调 感奋 感伤 周瑜,字公谨,24岁拜将,34岁指 挥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赤壁战 役,36岁英年早逝。
寒 蝉 凄 切 , 对 长 亭 晚 , 骤雨 初 歇 。
•
故以 物我 皆观 着物 我, 之 色 王彩 国。
维
——
长亭更短亭,何处是归程? ——李白《菩萨蛮》
都 门 帐 饮 无 绪 , 留 恋 处 , 兰 舟 催 发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 去 去 , 千 里 烟 波 , 暮 霭 沉 沉 楚 天 阔
小结: 本文是怎样将写景—咏史— 抒怀三者完美统一的?
《 三 国 演 义 》 片 头 曲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楮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比较阅读
《雨霖铃》与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 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 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 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 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 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 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俞文豹《吹剑录》
南乡子 送述古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 行。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词两首-PPT标准课件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词两首-PPT标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40ae30f8c75fbfc67db23e.png)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 还酹江月。
感知初读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 还酹江月。
• 背诵这首词,仔细品读词作雄浑壮阔的 意境。
• 预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课文结构
•
咏赤壁
念奴娇 怀周瑜 赤壁怀古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感人生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写景 抒怀
江山如画 人生如梦
•
1.针 锋 相 对 , 比喻 双方在 策略、 论点及 行动方 式等方 面尖锐 对立。 势不两 立:指 敌对的 双方不 能同时 存在, 比喻矛 盾不可 调和。 语境是 “学好汉 语就得 弱化英 语”, 这不是 敌对的 双方, 也不是 “不能同 时存在 ”,而 是人们 对这两 者的学 习方面 存在严 重分歧 ,故选 “针锋相 对”较 好。
•
11.课文小结所以说我们认识和评价一 个人应 该一分 为二, 华歆不 专心读 书,追 求富贵 ,但也 有可取 之处, 就像我 们今天 所学文 中他救 人救到 底的态 度十分 令人敬 佩。
•
12.而我们的同学们在学校的学习也应 该是一 分为二 的,纪 要学习 文化知 识,也 要学习 做人的 道理。 希望同 学们做 到重诺 守信, 言行必 果!
题目解读
• “念奴娇”为词牌名,念奴是唐代一个很著 名的歌伎,调因此而得名。前片四十九字; 后片五十一字,共一百字。此调宜于抒写 豪迈感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雨霖铃》比较鉴赏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雨霖铃》比较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4d3eede1cfc789eb162dc80f.png)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雨霖铃》比较鉴赏作者:陈丽娟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年第01期【摘要】《念奴娇·赤壁怀古》与《雨霖铃》在题材、主题、表现方法和语言等方面各具特色,对于读者都具有认识价值、审美价值和艺术借鉴的意义。
【关键词】婉约;豪放;题材;主题;表现方法;语言在宋代词坛上,先有婉约派,后有豪放派。
明人张綖首先明确地用婉约、豪放来概括词中这两种不同的创作倾向,他说:“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
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
苏东坡的词和柳永的词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他们的词的风格明显不同,分属两派。
下面就拿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柳永的《雨霖铃》做一比较鉴赏,看看他们词的不同。
先看《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词,是一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
作者苏轼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诗人。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在湖州任上因所做诗文被人诬陷有毁谤朝廷之意,被捕入狱半年。
次年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游览,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主要描写赤壁的景色,同时兼怀古人,仿佛是由远景、近景、特写等一组不同的镜头组成的画面组合。
首三句,仿佛是远景扫描,长江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亘古不变的滔天波浪如大浪淘沙,送走一代风流人物。
次三句,铺陈其事,是近景的定格,目光投向赤壁古战场。
“人道是”三字,表明作者也不知道此处是不是真正的赤壁古战场,只是借“赤壁”之名咏写古事,抒发感叹。
上片最后两句,是整个上片景物描写的总结,引起了下片对周瑜的追怀。
下片怀古,词人抓住周瑜年轻有为这个主要的特征,塑造了他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
想当年,年轻的周瑜手执羽扇,头戴纶巾,他是那样的英俊潇洒、倜傥风流;他又是那样的富有谋略,谈笑之间,曹军便被打得落花流水。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词两首-高中语文必修四PPT课件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词两首-高中语文必修四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9656cef78a6529657d5337.png)
• 又有人认为是作者和全词一脉相承, 进一步抒 发追求“积极向上的梦境”的雄心。
• 旷达是一种处世哲学, 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 态度。 人生在世, 不可能一帆风顺, 种 种失败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坚强地处理。 当挫折、失败来临时, 不是一味地埋怨生活, 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 而是对生活满怀 感恩, 跌倒了再爬起来。 学会旷达, 我 们不再因生活中几句逆耳的言语而耿耿于怀; 学会旷达, 我们不再因生活中些许所谓的烦 恼而忧心忡忡; 学会旷达, 我们站在人生 另一个高度上去看待和审视周围的人和事。
山崖的险怪 山峰的高耸 巨浪的汹涌 怒涛的力度 波涛的强劲有力
夸张 比喻 拟人
视觉 听觉
雄伟壮丽、气势恢宏 江山如画
• 石乱山高, 两岸的悬崖峭壁高傲 地耸入云霄, 夕阳的大半已沉入水中, 在乱石高山后投下了鬼魅般的黑影。 惊涛骇浪汹涌澎湃, 不停地击向江岸, 似乎想将其冲毁撕裂。 浪花就这样翻 滚腾跃着, 仿佛扬卷起了千堆的白雪。
西边,
.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 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尊 还酹江月。
感知初读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
教学目标
• 了解宋词豪放派的风格特点, 提高古 诗词的阅读鉴赏能力
• 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和壮志未 酬的情怀
• 感受苏轼的旷达洒脱、积极乐观地面对 人生的态度
知识积累
• 生平: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 书画家。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北宋 文学家、画家,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一生宦海沉浮,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散文与欧阳修 并称“欧苏”,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 襄并称“宋四家”。 与其父苏洵 、其弟苏 辙并称“三苏”。 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 许多人认为苏轼堪称“中国古代第一全才”。
宋词二首—《念奴娇·赤壁怀古》《雨霖铃》
![宋词二首—《念奴娇·赤壁怀古》《雨霖铃》](https://img.taocdn.com/s3/m/935a4235844769eae009edc6.png)
•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他的诗清新豪健,词开豪放一派,均对当时和后世有 深远的影响。
• 书画多佳作,与黄庭坚、米芾fú、蔡京并称“书法四 大家”。
• 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洵、苏轼、 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赏析 诗词
字音
初嫁了liǎo 羽扇纶guān巾 一尊还huán 酹lèi
小乔初嫁 _______ 年轻得意
雄姿英发 _______ 英俊潇洒
风流人物
羽扇纶巾 _______ 从容闲雅
谈 笑 间 _______指挥若定
强弩灰飞烟灭 _______ 足智多谋
词人眼中的周瑜是一个雄姿英发风流 俊雅的英雄形象。“小乔初嫁了”以美人 烘托英雄,写尽周瑜的俊伟风姿,“羽扇 纶巾”描写他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谈 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既写了谈笑自若的 指挥神态,又概括了战争的胜利场景—— 一个卓异不凡、建功立业的英雄形象跃然 而出。
妻。 • 9. 英发:英俊勃发。 • 10.纶巾:以青丝做成的头巾。 • 羽扇纶巾: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这
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从
• 11.谈笑间:谈笑之间,形容指挥若 定。
• 12. 强虏:指强大的敌人。又作“狂 虏”。 有的版本写作“樯橹”,代 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 13.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 战场。
课堂
小结
词人将写景、咏史和抒情熔于一炉,全 词境界宏大,风格豪放,却也衬以谐婉之句, 英俊将军与妙龄美人相映生辉,昂奋豪情与 感慨超旷的思绪迭相递转,做到了庄中含谐, 直中有曲。特别是它在词的创作中第一次以 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 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 酬的感慨,为用词体表达重大的社会题材, 开拓了新的道路,在词的创作上产生了重大 影响。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词两首PPT下载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词两首PPT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dafcaf8214791711cd791787.png)
②“一尊还酹江月”字面上是祭奠江月,实 际上是祭奠逝去的英雄们,更是在祭奠自己 的官场生涯,表现出他对官场的否定。
2.这种祭奠行为还有其他什么意味和目 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
词牌名
说明这首词
是怀古诗
这首词是苏轼在游览赤壁时怀古有感而作。
整体感知
1.初步感知,诵读全文 (1)字词正音
小乔初嫁了(liǎo) 纶巾(guān) 樯(qiáng)橹(lǔ) 华发(huā) 还酹江月(huán)(lèi)
(2)词义辨析 穿空:耸入天空。 纶巾:佩有青丝带的头巾。 樯橹:船的桅杆和桨,代指曹操水军。 华发:花白的头发。 尊:同“樽”,酒杯。 酹: 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吟啸:吟咏长啸。啸,打唿哨。 芒鞋:用植物的叶或杆编织的草鞋。 料峭:形容微微寒冷,多指刚入春时的寒冷。 萧瑟:风吹雨落的声音。
先写江岸,再写江水。高耸入云的乱 石,怒涛澎湃,雪浪千迭。既正面描 写赤壁江山胜景,又勾勒古战场景象, 真可谓是有声有色。
三、思考“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在上下片中起什么作用?
过渡。“江山如画”承上,“一时多少 豪杰”启下,由壮景过渡到述人,十分 自然。“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 应了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片 写周瑜作了铺垫。
课时作业
1.解释下列红色的词语。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_冲__刷_____杰__出__的 (2)卷起千堆雪_比__喻__浪__花_____ (3)樯橹灰飞烟灭_劲__敌__,__指__曹__军_ (4)早生华发_花__白__的__头__发___ (5)羽扇纶巾_古__代__佩__有__青__丝_ 带的头巾 (6)故国神游_忘__形__的__神__魂__之_ 游 (7)一尊还酹江月_酒__器__,__通__“__樽_ ”(古人祭酒)把酒洒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