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的总体布局及建筑特色
故宫博物馆建筑总体风格和特色简介
故宫博物馆建筑总体风格和特色简介故宫博物馆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宫,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典范之一。
其建筑总体风格和特色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和文化特点。
故宫博物馆的建筑总体风格可以概括为宏伟、庄严和对称。
整个建筑群由一系列庭院和建筑物组成,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外朝、内廷和后苑。
外朝是宫殿的前厅,包括午门、太和门、三大殿等。
内廷是宫殿的核心区域,包括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等。
后苑是宫殿的后花园,包括乾隆花园、御花园等。
故宫博物馆的建筑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布局精细有序:故宫博物馆的建筑布局严谨有序,以中轴线为主线,分为外朝、内廷和后苑三个部分,整体呈现出对称均衡的美感。
2.严格的建筑规划和设计:故宫博物馆的建筑设计非常精细,注重平衡和比例,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和位置都经过精心的考量和安排。
3.精美的彩绘和装饰:故宫博物馆的建筑外墙以红墙黄瓦为主,外观色彩鲜艳,同时还有大量精美的彩绘和装饰,如琉璃瓦、窗棂、雕花等,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4.富有雕刻和雕塑艺术:故宫博物馆的建筑物上有许多
精美的雕刻和雕塑,表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中对细节的精心雕琢,如石狮、石马、石雕花瓶等,展示了中国传统工艺和技艺的精湛。
5.精心设计的庭院和园林:故宫博物馆内的庭院和园林布局精心,有着丰富的植被和景观,通过景观的设置和绿化的搭配,营造出静谧、优美的环境氛围。
北京故宫简介
民国十四年国庆节(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开幕。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 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南面为午门, 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
这是故宫博物院的平面图,可以大体 了解它的总体布局,故宫的建筑分为 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是太 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 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 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 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还有养心殿、御花园,以及两侧的“东 西六宫”等宫殿组成。
天安门一共有4根华表,每根华表的 顶端横叉着白石云翅,云翅上面是一 柄圆盘,盘上卧着一樽兽,据说叫 “犼”,是龙的九子之一,有守望的习 性。华表上的石面是朝南的,即望着 皇宫外头的,所以,人们叫它“望君 归”。也就是说,这对华表负责注视 皇帝外出时的行为,盼望着皇帝早日 回宫。
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1368-1911)。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以南京故宫为蓝 本,到永乐18年(1420)年建成。古人观天象认为紫微星居中天且位置永恒,故称天帝所居为紫宫。既 然皇帝自认为是天子,那么帝王宫殿为紫宫,且是禁地。所以故宫又叫紫禁城。它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 心,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它是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 皇宫。
北京故宫简介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 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 世界文化遗产。
首先见到的第一道门叫天安门。架在金水河上的有五座玉石桥,分别代表“仁、义、礼、智、信”。 建宫之初,建筑师蒯祥按照朱棣的旨意,设计并建造了一栋雕梁画栋的木结构牌楼,意为“承天 启运,受命于天,命名为“承天门”。后遭遇过雷击,又改为宫殿式,就是现在天安门的样子。
故宫详细介绍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 现辟为“故宫博物院”。这里曾居住过24 个皇帝,是明清两朝(公元1368~1912 年)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
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 筑群。故宫有9999个宫殿因为玉皇大帝有 10000个宫殿为了不超越神所以修了9999 个宫殿。
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 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 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 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故宫文化,是以皇帝、皇宫、皇权为核心的帝王文化、皇 家文化,或者说是宫廷文化,而代表皇权的莫过于宝玺。 明朝二十四国宝,清朝二十五国宝。
清朝25方宝玺分别为“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
之宝”、“大清嗣天子宝”、满文“皇帝之宝”、栴檀香
木“皇帝之宝”、“天子之宝”、“皇帝尊亲之宝”、
“皇帝亲亲之宝”、 “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
子行宝”、“天子信宝”、“敬天勤民之宝”、“制诰之
宝”、“敕命之宝”、“垂训之宝”、“命德之宝”、
“钤文之玺”、“表章经史之宝”、“巡狩天下之宝”、
“讨罪安民之宝”、“制驭六师之宝”、“敕正万邦之
(5) 斗拱檐桁额枋表面刻画不同的图案和花纹,有动 物纹样如龙凤狮虎鸟兽虫鱼,植物纹样如藤蔓葵荷花 草叶纹,自然纹样如山水日月星辰云气,几何纹样如 方形菱形回纹雷纹,文字花纹如福寿喜吉纹,器具花 纹如钱纹、元宝纹等,收美观与防腐双重功用。其它 如悬鱼、窗棂、栏杆、壁画、天文板、藻井、隔断等 装饰纹样多种多样。
午门
紫禁城的正门。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北面门楼,面阔 九间,重檐黄瓦庑殿顶。东西城台上各有庑房十三间,从门楼两侧向南排开, 形如雁翅,也称雁翅楼。在东西雁翅楼南北两端各有重檐攒尖顶阙亭一座。 威严的午门,宛如三峦环抱,五峰突起,气势雄伟,故俗称五凤楼。
北京故宫全面解析
北京故宫全面解析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
作为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全面解析北京故宫的历史沿革、建筑风格和文化价值。
一、历史沿革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宫殿建筑之一,北京故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
明成祖朱棣于1406年开始修建故宫,当时的名称为紫禁城,作为明朝皇帝的居住之地。
明成祖并采用了大量参考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元素,使紫禁城成为了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代表之一。
明朝的紫禁城在建设和规模上并不如后来的清朝那样宏伟。
到了清朝,紫禁城才真正发展壮大。
清朝皇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重修了紫禁城,并将其名称改为故宫。
乾隆皇帝时期,故宫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建,至今的建筑格局基本上是在乾隆皇帝时期形成的。
二、建筑风格北京故宫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宫殿建筑艺术的精华,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故宫的建筑总体呈南北走向,占地面积很大,分为外朝和内廷两个区域。
外朝是明清两代皇帝执政和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包括午门、太和殿、中和殿等建筑。
这些建筑均采用了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如重檐歇山顶、斗拱和彩画等,在建筑结构和装饰造型上都非常精细。
内廷则是皇帝和皇后的居住区域,包括乾清宫、昭慈宫、咸安宫等建筑。
这些建筑多以庭院式布局为主,形成了精致而宁静的宫廷氛围。
内廷的建筑主体多为单檐歇山顶,整体建筑布局非常精密,突显出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对称和平衡的特点。
三、文化价值北京故宫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
首先,故宫展示了中国明清两代皇帝的统治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浓厚的宫廷文化气息。
其次,故宫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其中包括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文物,如清代的乾隆花瓶、明代的紫禁城画像等,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此外,故宫还是传统建筑艺术和园林设计的杰作,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故宫的历史简介和资料
北京故宫的历史简介和资料一、前言故宫,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是中国古代皇宫建筑之精华,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作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故宫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本文将分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全面介绍北京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概况、历史事件等相关资料。
二、历史背景2.1 北京故宫的建立故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1406年至1420年),当时明成祖朱棣决定将国都由南京迁至北京,并下令修建宫殿以作为皇帝的居所。
经过多年的建设,故宫于1420年完工并开宫,成为明成祖朱棣及后世几代明代皇帝的宫殿。
2.2 明代故宫的特点明代故宫的建筑风格延续了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特色,融合了汉、唐、宋等多个朝代的建筑元素。
故宫按照中国古代宇宙观的设计理念,由南向北沿中轴线布局,分为外朝和内廷两个部分。
外朝是皇帝举行重大仪式和接待外宾的场所,内廷则是皇帝和后妃的居住区域。
三、建筑概况3.1 故宫的总体布局故宫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
故宫以太和殿为中心,向两侧延伸出一系列的大殿、殿堂和宫阙,呈现出庄严肃穆的气势。
整个故宫由前门(午门)、正门(东华门)、后门(神武门)和两翼门组成,构成了独特而庄严的宫殿布局。
3.2 故宫的建筑风格故宫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精华,并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宫廷建筑风格。
故宫的主要建筑都采用黄色琉璃瓦作为屋顶材料,红色作为建筑外墙的主体颜色,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
宫殿的主要构造材料是木质结构,整个故宫的建筑都采用斗拱和檐柱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独特的斗栱结构,使建筑更加坚固和稳定。
3.3 故宫的建筑细节故宫的建筑细节非常精细,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度工艺水平。
宫殿的柱子上雕刻着各种吉祥图案,屋顶上装饰着精美的琉璃瓦和铜瓦,尽显尊贵和华美。
每个宫殿的内部都布置着精美的壁画、雕刻和镶嵌工艺,展现了中国古代绘画、雕塑和工艺的独特魅力。
故宫的色彩文化和空间布局分析(20,38)1
问题二: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故宫空间序列分析
二、故宫的空间特征
1.基本情况: 1.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
北京古城是在元大都基础上改造而成,至清形成 外城——内城 内城——皇城 皇城——宫城四套环城 宫城四套环城的格局,中轴线自永定门 外城 内城 皇城 宫城四套环城 至钟鼓楼长达7.5km。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经明后期改建和清重建而成。
自大清门至太和殿先后通过五座门、六个闭合空间(庭、院、广 场),总长约1.7km,形成三处高潮(天安门、午门、太和殿):
大清门(M1)——千步廊空间 (K1)(狭长逼仄,以冗长的空间形成前 导)——天安门前横向展开广场 (K2)(迎面天安门城楼,对比强 烈)——天安门(M2)(前汉白玉金水桥、华表、石狮等,鲜明衬托 暗红的门楼基座,形成第一高潮)——天安门与端门间较小空间 (K3) (极为收敛)——端门(M3)——端门与午门间呈现一纵深而封的空 间 (K4)——午门(M4)(雄伟的午门与门前空间形成萧条压抑气氛, 构成第二高潮)——午门与太和门间横向广庭(舒展、开旷)(K5)— —太和门(M5)——太和门至太和殿前广场 (K6)(宏伟庄严,太和殿 巍峨崇高,形成第三高潮)。
故宫后寝部分的布局亦仿紫微垣设计,乾 清、坤宁、交泰是后寝的主要宫殿。乾清、坤 宁两宫其名取自《易经》中的两个卦名,“乾 之象为天”“坤之象为地”,以示天地,“交 泰”意“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乾清宫院内的 东门称日精门,西门称月华门,以天地日月作 为后寝的中心。乾、坤二宫的两侧,有东、西 六宫,合为十二宫,象征十二星辰拱卫天地日 月,而十二宫与三宫相合之数,正符合紫微垣 十五星辰之数。
问题二: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故宫空间序列分析
二、故宫的空间特征
建筑成就(空间特征) 3 建筑成就(空间特征)
北京故宫各宫殿讲解
北京故宫各宫殿讲解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
故宫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占地面积超过720,000平方米,相传有9999个殿堂,号称“殿宇之海”,恢弘大气。
无论是平面布置,立体效果,还是造型上的恢弘大气,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件绝世之作。
一条中轴贯穿了故宫,而这条中轴也是北京的中心。
三殿,后三宫,御花园均在此中轴。
而在中央的大殿两侧,则是一座座恢弘的建筑。
它可以分成两个主要的区域,即外殿和内殿。
太和、中和、保和三殿是外朝的核心,文华和武英殿是两个侧翼。
内宫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核心,东西六宫为两翼,结构严密,井然有序。
故宫的四个角上都有精美的尖塔,建筑精美而美丽。
宫城周围环围着高达10公尺、3400公尺、护城河52公尺的宫墙。
故宫的后院叫做“内院”,“乾清门”是“内宫”,“四面”都是“琉璃墙”,“后”是“后三宫”。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核心,东六宫、西六宫位于东西两侧,既是皇上处理政务的场所,也是皇后、皇后们的居所。
后半部分的建筑风格与前面部分有很大的区别。
前半部分的建筑形象庄严、庄严、雄伟,是帝王的象征。
后半部分的内殿充满了生机,大部分的建筑都是独立的庭院,故宫的“内庭”的最后一个花园。
大殿的屋顶,有一座高耸的殿宇。
坤宁宫是明代乾隆皇帝和乾隆皇帝以前的寝宫。
清朝时,这里成了祭祀的地方。
雍正之后,萨满祭拜西暖阁。
其中,东暖阁是皇帝新婚之地,康熙、同治、光绪三位帝王都曾在这里举办过婚礼。
故宫的建筑布局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外朝外朝是皇帝举行朝会、处理政务的地方,主要建筑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等。
太和殿太和殿是故宫三大殿之一,也是外朝的主体建筑,位于故宫中轴线的中心。
太和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殿内高悬“正大光明”匾额。
太和殿是皇帝举行登基、大婚、册封等重大典礼的地方。
中和殿中和殿位于太和殿与保和殿之间,是皇帝举行朝会前的休息场所。
2024版《故宫》ppt课件
社会经济效益平衡
在旅游开发中注重社会经 济效益的平衡,确保故宫 旅游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05
故宫在当代社会影响及意义
对历史文化传承贡献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其建 筑风格和布局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 髓和特点,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
有重要意义。
故宫内收藏的大量珍贵文物和艺术品, 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对于研究中国 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
故宫还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和标志,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 化认同,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04
故宫旅游开发与保护策略
旅游资源开发措施
01
02
03
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通过学术研究、文物展览 等方式,充分展示故宫深 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提升 游客的文化体验。
拓展旅游产品线
故宫内的各种礼仪场所,如太和殿、 乾清宫等,是皇帝举行朝见、册封、 祭祀等大典的场所,彰显了皇家的威 严和权威。
多元文化融合展示
故宫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原传统 文化和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元素, 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
格局。
故宫内收藏了大量珍贵文物和艺 术品,涵盖了陶瓷、书画、玉器、 铜器等多个领域,展示了中华文
02
故宫建筑风格与特点
总体建筑风格
故宫建筑群以中轴线为对称布局,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追求对称美的传统观念。 故宫建筑以木结构为主,采用斗拱、梁架等结构形式,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故宫建筑的色彩以红、黄为主色调,寓意着皇家的尊贵与权威。
屋顶造型与装饰艺术
故宫建筑的屋顶形式多样,包括 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等,彰 显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丰富多样性。
故宫的旅游推广和品牌建设已经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 重要经验之一,对于其他旅游景点的开发和推广具有借 鉴意义。
故宫介绍
故宫(紫禁城)
黄传惕,湖南省 平江县人,1943年生。曾 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 国各地》《历史故事》节 目的编辑。他是当代的作 家。
辨明字音:
磬(qìng ) 攒(cuán) 螯( áo )头
琉璃(liú lí) 藻( zǎo)井 蟠(pán)龙
玉 玺(xǐ)
妃 嫔(Pín) 湛(zhàn) 蓝
御花园:仿佛苏州园林 总结:故宫-------雄伟的建筑群,和谐统一的布局
空间顺序 详略得当 民族自豪感 和创造精神
朗读太和殿部分,探究下列问题: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说明 顺序是怎样的?
介绍了太和殿的外观、内景、位置、用途,说明顺序:外——内。
2、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太和殿的外观和内景,说明顺序:外 — 内。
中和殿
亭子型方殿,殿顶把四道 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着 一个大圆鎏金宝顶。
作用:是皇帝出席重大
典礼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 地方,
中和殿,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紫禁城 太和殿、保和殿之间。明清两朝,太和殿举行各 种大典前,皇帝先在中和殿小憩,并接受执事官 员的朝拜。
东华门
西华门
从景山看故宫
故宫博物院简介: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 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 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 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 历史。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 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 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 类文化遗产”。
午门
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 也是外朝宫殿的正门。
太和门狮雕
太和殿
在湛蓝的天空下,屋顶格外辉 煌;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 与台基相互衬映。朱漆方台、 雕龙宝座、雕龙屏梁枋间彩色 绚丽。 作用:皇帝登基、大婚、册封、 命将出征等都要在这里举行盛 大仪式,其时数千人山呼“万 岁”,数百种礼器钟鼓齐鸣, 极尽人间气派。
故宫建筑特色
故宫建筑特色故宫的建筑艺术主要是群体组合的艺术,群体间的联系、过渡、转换,构成了丰富的铺陈展开的空间序列.故宫总体分为南部的前朝和北部的后寝两部分。
南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上朝接受朝贺、接见群臣和举行大型典礼的地方。
三大殿建在高8米多的呈工字形的须弥座式三层平台上,四周环绕着石雕栏杆,气势磅礴,为故宫中最壮观的建筑群,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崇高地位。
其中太和殿是故宫中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也是我国现存的一座最大的古代木结构殿宇.北半部则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殿、皇极殿等,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与后妃、皇子和公主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 由天安门、端门、午门的前序、太和门的过渡、到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高潮、再经过乾清门的过度到乾清宫的高潮,最后以御花园结尾几个部分组成,抑扬顿挫一气贯通。
形体,主要指建筑物的总体轮廓。
故宫的建筑气势恢弘,规模巨大。
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72万多平方米,建筑总面积达16万多平方米,现存房屋8700余间。
四周环绕高约10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
城墙四周各设城门一座,南面午门,是故宫的正门,北面神武门,东面东华门,西面西华门.故宫整个建筑空间变化丰富,体量雄伟,外观壮丽,有主有从,显示出庄严肃穆、唯帝王独尊的宏大气势。
比例,主要是指巧妙处理建筑物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建筑中长宽高的比例,凹与凸的比例、虚与实的比例等,都直接影响到建筑美。
故宫整体建筑的比例和谐令人赞叹。
以中国古代建筑外观上最显著的特征--屋顶形式为例,外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与保和殿)的屋顶就各不相同。
太和殿则是重檐庑殿顶,中和殿为四角攒尖顶,保和殿则是重檐歇山顶。
不同屋顶形式的运用,除了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外,也使这三座紧密相连的宫殿,在建筑形象上通过明显的对比而显得更加鲜明。
故宫的建筑特点范文
故宫的建筑特点范文故宫是中国北京市中心的一个宏伟建筑群,也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被誉为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故宫的建筑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和独特之处。
以下是故宫建筑的主要特点:1.四合院式布局:故宫采用了传统的四合院式布局,宫殿建筑自南向北,依次排列。
整个故宫分为外朝和内廷两个主要部分,外朝是朝廷办公场所,内廷是皇帝和皇后、后妃的居住地。
2.基地的合理规划:故宫的建筑基地规模宏大,总面积达到了72万平方米,基地的规划合理,坡地逐渐上升,高低错落有致,将整个故宫的建筑融入周围的景观之中。
3.严谨的整体布局:故宫的建筑整体布局严谨有序。
宫殿和院落以中轴线为中心,东西对称,南北轴线上则是一些重要建筑和大型广场。
4.巍峨壮观的建筑风格:故宫建筑主要呈现出典型的中国古代宫殿风格。
宏伟的建筑体量、坚固的结构,以及巍峨壮观的外观,体现出中国皇家建筑的威严和尊贵。
5.黄色琉璃顶:故宫大部分建筑的屋顶都采用了黄色琉璃瓦顶,这是明清时期皇家建筑的标志。
黄色象征着皇权的至尊和尊贵,琉璃瓦则具有保护房屋和防止火灾的作用。
6.简约而典雅的装饰:故宫建筑的装饰十分精美,但又不失简约,典雅。
建筑的门窗、栏杆、檐口等处,都雕刻有精美的画案,其中包括吉祥图案和花卉纹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好运和富贵的追求。
7.石基、柱石雕刻:故宫建筑广泛使用大理石和花岗岩等石材,这些石材制作成的石基和柱石,在建筑上起到了支撑和装饰的作用,并且雕刻精细,栩栩如生。
8.围墙护城河:故宫周围有高墙和宽阔的护城河,墙体上有巨大的角楼,形成了一个固若金汤的建筑群。
围墙和护城河体现了故宫建筑的防御性质,以及对皇家安全的重视。
9.凤凰装饰:故宫的很多建筑都有凤凰的装饰,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君主的尊贵和权威,凤凰的雕刻装饰使故宫建筑更加华丽壮观。
总之,故宫的建筑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既是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代表,也是中国古建筑文化的瑰宝。
2024版故宫
乾清宫
内廷后三宫之一,是明清 两代皇帝的寝宫,也是处 理日常政务的地方。
御花园
位于故宫后部,是皇家园 林的代表,园内遍布奇花 异草、假山亭台,环境幽 雅。
9
装饰艺术与雕刻技艺
彩绘
故宫建筑内外檐部均施以彩绘, 以金龙和玺彩画为主,色彩鲜艳、
构图严谨。
2024/1/28
雕刻
石雕、木雕技艺精湛,如汉白玉栏 杆上的龙凤浮雕、梁枋间的雀替和 斗拱等处的木雕花饰等。
例如,故宫与法国卢浮宫、英国大英博物馆等世界著名博物馆联合举办过大型文物 展览,展示了各自馆藏的珍贵文物。
2024/1/28
此外,故宫还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如参加国际博物馆协会年会等,与世界 各地的博物馆专家和文化人士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合作。
25
提升国际影响力策略探讨
加强与国际博物馆和文化机构的合作, 共同策划和举办更多高水平的文物展 览和学术活动。
2024/1/28
建筑艺术
01
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展现了卓越的建筑艺术和
独特的建筑风格。
文物珍藏
02
故宫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包括书画、陶瓷、玉器、铜器
等,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宫廷文化
03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承载了丰富的宫廷文化和礼仪制
度,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文化的重要窗口。
故宫位于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地区,需要加强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能力,确保文物 和古建筑的安全。
21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1/28
数字化技术应用
未来,故宫将更加注重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包括建立数字化档案、开发虚拟导览等,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 丰富的参观体验。
故宫博物院
二、内廷包括
东西六宫
三、内廷主要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的地方。
乾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乾清宫建筑规模 为内廷之首,作为明代皇帝的寝宫,自永乐皇 帝朱棣至崇祯皇帝朱由检,共有14位皇帝曾在 此居住。清代康熙以前,这里沿袭明制,自雍 正皇帝移住养心殿以后,这里即作为皇帝召见 廷臣、批阅奏章、处理日常政务、接见外藩属 国陪臣和岁时受贺、举行宴筵的重要场所。
预习检查
解释词语
玲珑:精巧细致。 湛蓝:深蓝(多用来形容天空、湖海)
布局:全面安排。
肃穆:严肃而恭敬。
幽雅:幽静而雅致。
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和谐动听。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 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
初读文本
本文说明对象是什么? 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的 特征是什么?
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初读文本 •读课文第一节和最后一句,你能 发现建筑物说明文写作上的一般规 律吗?
我们的发现: 说明顺序——空间顺序 开篇一般要交代:建筑物的地位、 地理位置、建造年代。 为了清楚地展示空间顺序, 最后要总结。 作者一方面恰当选择事物 点明了故宫的特征是:宏伟的建 的立足点,一方面准确地 筑群;和谐统一的布局 运用方位词语,有条理地 采用了总 ---分---总的结构特点。 加以说明。
总
三大殿外观、规模(4段) 太和殿外形 (5段) 太和殿内景 (6段) 太和殿位置 (7段) 太和殿用途 (8段) 中和殿概貌、用途 (9段) 保和殿用途 (10段) “前朝”“内廷”通道(分界地带) (11段)
分
乾清宫用途 (12段) 交泰殿,坤宁宫用途(13段) (与前三殿比较)写后三宫特点(14段) 御花园(园林特色) (15段)
从景山鸟瞰故宫 (16段)
北京故宫建筑有哪些主要特点
??在建筑上使用这些强烈的色彩而又能得到如此完美的艺术效果,?作为建筑物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创造建筑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可以起到为建筑物增辉添彩的作用。故宫的建筑十分注意屋顶的装饰,不但在屋角处做出翘角飞檐,饰以各种雕刻彩绘,还常常在屋脊上增加华丽的走兽装饰。甚至故宫内各种门上九九排列的门钉,作为装饰也具有十分浓郁的民族文化内涵。总之,正是通过空间、形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等多种因素的协调统一,才形成了故宫建筑艺术特有的空间造型美。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故宫的建筑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经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自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后,明、清两代共有24位皇帝在此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建筑(建筑学)在拉丁文中的涵义是巨大的工艺,说明建筑的技术与艺术密不可分。故宫正是一个巨大的建筑艺术瑰宝。建筑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丰富,包括空间、形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等许多因素,正是它们共同构成了建筑艺术的造型美。下面我们就从这些方面来欣赏故宫建筑艺术的造型美。空间,是建筑的基本形式要素,建筑主要通过创造各种内外空间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巧妙地处理空间,可以大大增强建筑艺术的表现力。
故宫详细介绍
(1) 故宫建筑取坐北朝南的方向,施工前, 立华表以确定方位。表是直立的标竿,取长 短相等的两表,观测早晚其日影长度相等的 两点,将其连成一线,即为正东正西方向。 一般建筑立木为表,工匠即依照所指方向开 沟奠基。天安门之前,立雕饰石柱为华表, 指示整座紫禁城的建筑方向,并与主体建筑 风格协调,成为一种装饰。
自明成祖朱棣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于是于 1406年(永乐四年),明成祖下令仿照南京皇宫 营建北京宫殿,动用工匠23万、民夫百万,至明 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依照中国古代星象 学说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 是以皇 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建 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共有殿宇8707间,都是砖 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 彩绘,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 高级建筑群。
故宫四面环有高10米的城墙,城墙南北长 961米,东西宽753米,城外有一条宽52米、 长3800米的护城河环绕,构成完整的防卫 系统。故宫总体布局为中轴对称,布局严谨, 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 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 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 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委员会评价:紫 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 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 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 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现 辟为“故宫博物院”。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 帝,是明清两朝(公元1368~1912年)的 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 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 有9999个宫殿因为玉皇大帝有10000个宫 殿为了不超越神所以修了9999个宫殿。
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故宫博物院》课文详细解析
《故宫博物院》课文详细解析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
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
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历史了。
(①本段的作用是什么?)【段析】第一部分: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
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和古代建筑中的地位。
【品味】“城中之城”,可见故宫的规模之大、地位之非同寻常。
“最大最完整”,突出了故宫在今天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历史意义。
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
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
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②故宫建筑群的整体特点是什么呢?)【段析】介绍故宫的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
【品味】“十米多高”“占地72万平方米”“七十多座”“九千多间”,这些词语体现了紫禁城的宏大壮丽。
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给人具体深刻的印象。
“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是故宫建筑群的整体特征。
从.天安门往里..端门,就到.午门的前面。
午门..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
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
(③此段说明的顺序是什么?)【段析】介绍紫禁城正门。
【品味】“从”“往里”“沿着”“穿过”“到”体现空间方位的转移。
“弯弯的金水河……汉白玉石桥”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活了金水河,河如玉带,临风舞动,生动形象,给人以飘逸之美。
“一对威武……门的两侧”一句,写出了皇宫的威严。
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故宫一处景点介绍200字
故宫一处景点介绍200字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的中轴线上,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
它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木质建筑群之一。
故宫建于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使用了长达14年才建成,后在清朝乾隆年间进行过重修和扩建。
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故宫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精髓。
故宫的建筑总体布局以天安门为中心,分为正、东、西三路,共有9999间房屋。
正门是天安门,是故宫的入口,也是参观游客进入故宫的第一站。
天安门上方有个大型屏风门,门上有一个“天安门”匾额,这是清代皇帝对于天安门重要性的体现。
进入天安门后,接待参观游客的便是午门,这是故宫的中轴线上主要的宫门。
沿着中轴线,游客可以依次参观东六宫、西六宫、三大殿和太和殿。
东六宫和西六宫是明清时期的皇帝妃子、嫔妃和宫女们居住的地方,是宫廷生活的重要场所。
三大殿分别是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是明清时期皇帝居住和进行重要政务活动的地方。
而太和殿是故宫的中央建筑,是皇帝举行重要宴会、庆典和祭祀活动的地方。
除了上述主要景点外,故宫还有一些其他的著名景点。
如乾隆花园,位于故宫的西北角,是乾隆帝为自己修建的私家花园,以园林建筑为主,风格独特。
还有百花园、仪仗司、乾清宫、钟表馆等,这些景点各具特色,值得游客深入了解和欣赏。
故宫所展示的古代建筑、陈列和文化历史,具有非凡的价值和意义。
它完整地保留了明清两代的皇宫建筑风格,展示了多个世纪的皇家生活和艺术风貌。
同时,故宫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习中国历史、艺术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参考内容:1. 故宫官网相关介绍内容;2. 故宫博物院相关资料;3. 故宫相关旅游书籍和旅行攻略;4. 与故宫相关的文化、历史研究论文和书籍;5. 与故宫相关的知名旅游网站上的游客评价和游记;6. 与故宫相关的媒体报道和文章。
故宫博物院
课文总的结构是怎样的? —— 总—分—总 课文中故宫的特点体现在哪里?
神 武 门
神武门是紫禁城的北门,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 明称玄武门。清康熙年重修 时,因避康熙帝玄烨名讳改 称神武门。
文章是怎样把故宫给我们解说清 楚的?
• 首先,抓住事物的特点,比如文章抓住了故 宫的总体特点,还抓住了局部建筑的特点,如 对太和殿的说明。 • 其次,要明确说明的顺序,有序则不乱。介 绍建筑的时候沿故宫的中轴线按空间顺序。 • 第三、要准确使用方位词。介绍太和殿内景 的时候,就运用了正中、上面、背后、两旁、 殿顶、中央、周围等方位词。
引人注目的三大殿
• 这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 殿和保和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 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第一座大殿 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 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 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围 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2 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 有精雕细刻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 庄严绚丽。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 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 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读准字音:
• • • • n 湛蓝 zhà o 金銮殿 luá n 矗立 chù 鳌头 á n 琉璃 liú lí 额枋fāng 藻井 zǎo 蟠龙 pá ng 檀香 tá n 鎏金 liú 击磬 qì 攒在一起 cuá n 迥然不同 jiǒng
解释下列词语:
• 肃穆: 严肃而恭敬 • 迥然不同: 很不相同。迥然,显然,清清楚楚。 形容整齐的样子 • 井然有序:
这样写龙的原因有两条:
• 一是说明对象有特征决定的。故宫建筑 突出龙,对故宫的说明也应突出龙。 • 二是龙的象征意义决定的。历朝历代皇 帝把自己神化为受命于天的“真命天 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也是作 为皇权的化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易·系辞》又曰:“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霍,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古人认为,宇宙中日来月往,月来日往,日月相推,才产生白天和夜晚,光明和黑暗。正是日月的运行,才产生寒冬和夏暑,寒往暑来,暑往寒来,寒暑相推才产生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的岁月变化,才产生一年又一年。古人认为,日月是岁月形成离不开的天象,因而就产生了祭祖日月的习俗。
天坛的占地面积273公顷,地坛占地面积37公顷,天坛比地坛大8倍,也就是说天坛面积大,地坛面积小,《周易·泰卦》卦辞:“小往大来,吉、亨”,否卦卦辞:“大往小来”。周易认为,泰卦上卦为坤,下卦为乾,否卦上卦为乾,下卦为坤。乾为阳为天为大,坤为阴为地为小。所以天坛的面积比地坛大。
二 古都北京的内城、皇城、皇宫是按《周易》原理设计和修建的
那么,古都北京是按什么原理规划和设计的呢? 那些设计格局具有什么象征意义,其含意是什么,其作用和用途又是什么? 笔者经过对古都北京进行多年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发现古都北京是按照中国古代最高传统文化――《周易》原理进行规划和设计的,是按“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建造的,古都北京的每一处古老的建筑,都蕴含着《周易》古哲的不朽光辉。
2.天坛、地坛、日坛、月坛、是按《周易》先天八卦方位建造起来的
古代的帝王为什么将天坛建在北京内城的正南方、将地坛建在正北方、日坛建在正东方、月坛建在正西方?其理论根据就是《周易》先天八卦图。
《周易·说卦》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乾,阳物也,坤,阴物也。”古人依据这一段话,提出先天八卦论,按照先天八卦方位,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艮西北、震东北、巽西南。
5.按《周易》“元、亨、利、贞”命名坛门
天坛内主要建筑圆丘周围围墙有4个门,东门曰泰元门,南门曰昭亨门,西门日广利门,北门曰成贞门,这4个门名称的第二个字组成元、亨、利、贞四个字。元亨利贞是《周易》中乾卦之四德,《周易·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天坛祭坛圜丘周围4个门用“元亨利贞”四字命名,更加说明天坛是按《周易》原理设计和建造的。
1.按《周易》“天地人三才”设计都城
《周易·系辞》曰:“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意思是说《周易》这部书,广大而全备,有天道,有人道,有地道,兼备天地人三材而两两与之相对应,故一卦含有六画。六画不是别的,就是“天地人三材”之道。根据这段话,古人认为,宇宙有“天地人三才”,天在上,地在下,人是天地交合之产物故在天地之间,具体到中国神州大地,则天在南,地在北,人在南北之间。
《周易》是中国历史上上古时期的一大奇书,其寓意博大精深,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之渊源,是中国乃至世界公认的古代最高水平的哲学著作和最具权威的历史文化典籍。《周易》在中国历史上被尊称为“众经之首,大道之源”,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和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只有沿着《周易》这条脉络去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和文明,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周易·说卦》曰:“乾为天为君为父……坤为地为母”“离为火为日……坎为水为月……”这就是说乾为天在正南,坤为地在正北,离为日在正东方,坎为月在正西方。古人认为,先天八卦方位才是天地日月的本来方位。古人为了将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与先天八卦方位对应起来,于是就按照先天八卦方位将天坛建在北京古内城的南方,将地坛建在北方,将日坛建在东方,将月坛建在西方。而四坛中间就是皇帝的都城,由此可见,天、地、日、月坛所代表的卦位,与故都北京内城构成了先天八卦城。
北京故宫的总体布局及建筑特色
北京,是我国历史上辽、金、元、明、清王朝古都,他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也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从公元938年作为辽代的都城起,历以辽、金、元、明、清各朝代,至今已具有1000多年的建都历史。在作为都城的漫长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帝王及其谋臣们为了维护帝王统治,使帝王江山永固、国运长久,对古都北京进行了精心规划和设计,建设了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城市建筑,力图通过完善的都城建设,达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的目的。特别在明清两代,古都北京的城市建设更加完善,更加威严,同时也更加具有神秘色彩,使古都北京具有强烈的首都特点。如今,历史上那些朝代已经过去了,但却给后人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文物建筑和古迹,为后人研究古人的都城规划设计思想,提供了实物依据。
祭祀天、地、日、月是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代,祭祖天、地、日、月已经成为一种制度,战国时期秦始皇曾在威山(山东荣城成山角)祭日,在莱山(山东掖县)祭月。西汉成帝年间在当时的都城长安城南郊曾修建“天地之祖”以祭天地,修建“东君祀”以祭日。魏晋南北朝时有春分东郊朝日,祭祖天地神,至今遗名尚存。明朝两代皇帝修建大型专用建筑祭祖天、地、日、月。至今我国有些地方的民间仍保留在春节祭祖“天地之神”的习俗,可见我国祭祖天地日月的习俗渊远流长。祭祖天地日月是我国古代国家的盛大典礼之一,是帝王统治生涯中的一件大事,历代皇帝都极为重视。
4.天坛、地坛内涵的“数”符合周易原理
《周易·系辞》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王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按照这一论述,一、三、五、七、九为奇数为阳数,二、四、六、八、十为偶数为阴数,阳数中最大的数为9,阴数中最大的数为10其次为8。天坛为天为阳,故其内涵的数为阳数单数,比如,祭天之坛圈丘建为三层,最上一层圈丘直径9丈,第二层直径15丈,第三层直径21丈,最上层坛面为圆形其中心为一圆形石头称太极石,太极石周围第一圈有9块扇形圆形石头相包围,第二圈为18块,第三圈为27块,按fn=9n的数学规律排列。圈丘最上层为9圈,第二层为9圈,第三层亦为9圈,三层圜丘之间的台阶均为9级。祈年殿的底座为三层,祈年殿顶又为三层,祈年殿从基座到顶部共9层,寓意9重天,祈年殿内地面为圆形,其中心为一圆形石头称中心石,其周围第一圈按八卦方位由8块石头组成,第二圈16块,按fn=8n的数学规律排列,共9圈。皇穹宇殿内地面亦为圆形,其中心为一圆形石头,其周围第一圈按大势方位排列着8块扇形石头,向外依次按fn=8n的数学规律排列共9圈。地坛为地为阴,地坛建筑的数为偶数阴数。如:地坛中心建筑祭坛拜台为正方形二层,上层坛面尺寸为6x6丈,下层为l0x10丈,两层之间的台阶为偶数8阶。地坛祭坛坛面由方形石组成,上层坛面中心为6x6=36块大方石,其外接八卦方位排列为(8x8)x8=512块较小型方石,下层为(8x8)x16=1024块小方石,地坛祭台外围墙2重。日坛内的建筑的数为奇数阳数,如,一层祭台尺寸5x5丈,高5尺9寸,9级台阶,外面一层圆形围墙。月坛内的建筑的数多为偶数阴数,如,祭坛坛面尺寸4x4丈,高4尺6寸,台阶为6级。由上面可以看出,天、地、日、月坛建筑中运用的“数”符合周易原理。
天坛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一座古代皇家祭天建筑,它位于北京内城之外的南方,公元1420年明朝永乐18年由朱棣皇帝下令修建,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于每年“冬至”祭天、“孟春”祈谷、“夏至”祭雨的地方。地坛是公元1530年明朝嘉靖皇帝9年所建,位于北京内城之外的北方。因祭坛拜台周围设计有方形泽渠,故原名方泽坛,明朝嘉靖13年改名为地坛。地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祖“皇地祗神”即地神的地方,是我国现今保存最完整的祭地建筑。日坛、月坛均为公元1530年明朝嘉靖皇帝9年所建。日坛位于北京内城之外的东方,又叫朝日坛,是明清两朝皇帝在每年“春分”之日祭祖“太阳神”的地方。月坛又叫夕月坛,位于北京内城之外的西方,是明清两朝皇帝于每年“秋分”之日祭祖“夜明之神”即“月神”和天上诸星宿神的地方。
地坛内祭坛拜台为二层方形建筑,其坛面石头为方形,舞台周围的泽渠的形状亦为方形,拜台周围的两层围墙亦为方形。可见方形是地坛建筑形状的突出特点。
《周易·说卦》曰:“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离为火为日……为乾卦……”。按照后天八卦方位,离卦为南,坎卦为北,分别与先天八卦的乾坤二卦位相重,因此,日坛与天坛一样建成圆形,月坛与地坛一样建成方形,现在日坛月坛的形状已不是原来的形象,据现存的明朝初年设计的明中京(安徽凤阳)的设计方案,日坛的祭坛是方形的,但紧紧围绕祭坛的围墙是圆形的,月坛的祭坛是方形的,围墙也是方形的,明朝修建天地日月坛时就是参照明初南京和明初中京的设计方案建造的。
1.古代皇帝和臣民崇拜天地日月的观念是从周易而来
《周易·说卦》曰:“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意思是说,八卦中的乾卦代表天,被尊称为父亲。坤卦代表地,大地被尊称为母亲。周易《系辞》曰:“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这就是说“天地间阴阳二气交融,万物才能变化而完美,阴阳雌雄两性交合,万物才能产生变化”。《周易·序卦》曰:“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这就是说,天地间阴阳二气交合才能化生万物,有万物才能产生男女、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礼仪,万物离开天地就无法生存,天地是产生万物的根源,所以古人非常尊崇天地,敬重礼拜天地,形成了按节气定期祭祖天地的礼仪制度。
3.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的建筑形象特点也是根据周易而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天坛的建筑形象特点为圆形,地坛的建筑形象特点为方形,日坛的建筑形象特点亦以圆形为主,月坛的建筑形象特点为方形,为什么天坛建成圆形,地坛建成方形,日坛亦建成圆形,月坛亦建成方形?原来这也是根据周易而来。
《周易·说卦》曰:“乾为天为圆……坤为地……《周易·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这就是说,乾卦代表天象征圆形,坤卦代表地象征方形。据此古市人认为天是圆形的,大地是方形的,天看起来像一口大锅一样扣在大地之上,这就是古人“天圆地方”说的由来。按照周易这一原理,古代帝王为了更好的与天地感应,获取天地之神的佑护,于是就将天坛建成圆形,将地坛建成方形。天坛内的主要建筑祭天用的祭坛圜丘是三层圆形平台,台面中心为一圆形太极石,太极石外面为9块扇圆形石头圈圈相围,圜丘下面的围墙亦为圆形。存放皇天上帝牌位和皇帝祖宗牌位的皇穹宇也是圆形的,皇穹宇殿内地面亦为圆形,其中心为圆形石面,其外第一圈按八卦方位围列着火块扇圆形石头地面,皇弯宇外面的围墙为圆形,这就是有名的回音壁。皇帝祈谷用的大殿祈年殿顶部为三层圆形建筑,祈年殿内的地面亦为圆形地面,中心为一圆形石块,其周围按八卦方位的规律排列扇形石头;祈年殿的基座也是三层圆形平台,祈年殿外面的围墙也是圆形,天坛整个外围围墙北部亦为圆形。因此圆形是天坛建筑的突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