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组合体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机械制图学习点津及巩固训练5-7章
![机械制图学习点津及巩固训练5-7章](https://img.taocdn.com/s3/m/5dcbd881a45177232e60a2cc.png)
第五章组合体视图◆知识结构框架叠加类相贴组合体的组合形式与外表连接关系:1、组合形式切割类 2、外表连接关系相切综合类相交棱柱截交线平面体截交线截交线棱锥截交线圆柱截交线形体外表交线曲面体截交线圆锥截交线圆球截交线 D≠d时的相贯线相贯线两圆柱垂直相交时的相贯线组合体 D=d时的相贯线叠加类组合体的投影画法组合体的投影画法切割类组合体的投影画法尺寸标注的根本要求组合体的尺寸注法尺寸基准与尺寸分类尺寸布置要求形体分析法识读组合体视图: 1、根本方法 2、读图步骤 3、补视图和补缺线线面分析法DOC.◆知识要点1、组合体的概念: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根本几何体构成的物体称为组合体。
2、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叠加型、切割型、综合型;外表连接形式:相贴、相切、相交。
3、截交线:由平面截切几何体所形成的外表交线。
求截交线的实质就是求截平面与立体外表一系列公有点的集合。
4、相贯线:两个几何体互相贯穿所形成的外表交线。
求相贯线的实质就是求两立体外表一系列公有点的集合。
求截交线和相贯线的作图步骤如下:⑴分析形体的外表性质,根据根本形体的投影,求出外表交线的特殊点,以确定外表交线的X围。
⑵选择适当的辅助平面,在特殊点之间的适当位置求出一定数目的一般点。
⑶根据外表交线在根本形体上的位置判断可见性。
⑷根据可见性的判断结果,依次光滑连接各点的同面投影,即得外表交线的投影。
5、组合体视图的画法:首选主视图。
用形体分析法画组合体视图就是将比拟复杂的组合体分解为假设干个简单的根本几何体,按其相互位置画出每个根本几何体的视图,将这些视图组合起来,即可得到整个组合体的视图。
6、形体分析法标注组合体尺寸就是将组合体分解为假设干个根本几何体后,逐个标出其定形尺寸与定位尺寸,然后标出组合体的总体尺寸。
通常容易遗漏的是定位尺寸,因此在标注和检查尺寸时应特别注意〔要求:正确、完整、清晰〕。
7、形体分析法看组合体视图就是通过形体分析法将组合体分解为假设干个根本几何体,分别想象出它们的形状,从而想象出整体形状。
第五章-组合体的投影知识讲解
![第五章-组合体的投影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7212a18eff00bed5b8f31d58.png)
第五章-组合体的投影第5章组合体的投影5.1 组合体投影图的绘制组合体是由若干个基本几何体组合而成的。
常见的基本几何体是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用正投影原理绘制组合体的投影图称为正投影图。
在正投影图中把正投影图称为“投影图”。
在三面投影体系中,V面投影通称正面投影图(或称正立面图),H面投影通称水平投影图(或称平面图),W面投影通称侧面投影图(或称侧立面图),合称“三投影图”。
表达组合体一般情况下是画三投影图。
从投影的角度讲,三投影图已能唯一的确定形体。
当形体比较简单时,只画三投影图中的两个就够了;个别情况与尺寸相配合,仅画一个投影图也能表达形体。
当形体比较复杂或形状特殊时,画投影图难于把形体表达清楚,可选用其他的投影图来表达形体,可见以后章节论述,本章主要是指三投影图,它是表达组合体的基础。
5.1.1 组合体的分类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可以是叠加、相贯、相切、切割等多种形式。
(1)叠加式:把组合体看成由若干个基本形体叠加而成,如图5-1(a)所示。
(2)切割式:组合体是由一个大的基本形体经过若干次切割而成,如图5-1(b)所示。
(3)混合式:把组合体看成既有叠加又有切割所组成,如图5-1(c)所示。
(a)叠加式组合体(b)切割式组合体(c)混合式组合体图5-1 组合方式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关系:所谓连接关系,就是指基本形体组合成组合体时,各基本形体表面间真实的相互关系。
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关系主要有:两表面相互平齐、相切、相交和不平齐,如图5-2所示。
(a)表面平齐(b)表面相切(c)表面相交(d)表面不平齐图5-2 形体表面的几种连接关系组合体是由基本形体组合而成的,所以基本形体之间除表面连接关系以外,还有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5-3所示为叠加式组合体组合过程中的几种位置关系。
(a)1号形体在2号形体的上方中部(b)1号形体在2号形体的左后上方(c)1号形体在2号形体的右后上方图5-3 基本形体的几种位置关系5.1.2 形体分析法形体分析法:对组合体中基本形体的组合方式、表面连接关系及相互位置等进行分析,弄清各部分的形状特征,这种分析过程称为形体分析。
建筑识图项目五建筑模型三面投影图的识读和绘制
![建筑识图项目五建筑模型三面投影图的识读和绘制](https://img.taocdn.com/s3/m/24e037cfaf45b307e9719773.png)
项目五建筑模型三面投影图的识读和绘制知识结构本项目知识结构如图5-1所示。
图5-1 项目五知识结构图任务一绘制基本体模型三面正投影图知识要点一、投影的概念和方法1.投影的概念投影就是一个物体在太阳光线或灯光的照射下,在地面或墙壁面上产生该物体的影子。
2.投影的种类投影法分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两大类。
平行投影法又可分为正投影和斜投影两种。
3.正投影图的投影特点:(1)正投影图能正确反映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空间相互位置关系;(2)正投影图作图方便快捷;(3)正投影图的度量性好,按比例可直接量取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正因为正投影图具有以上优点,因而在工程上应用最广泛。
绘制房屋建筑工程图主要用正投影,今后不作特别说明,“投影”即指“正投影”。
二、三面正投影图的形成1.三面正投影体系的设立在三面正投影体系中:水平放置的投影面,称为水平投影面,用H表示;正对观察者的投影面,称为正立投影面,用V表示;右面侧立的投影面,称为侧立投影面,用W表示。
这三个投影面两两相交,交线称为投影轴,其中H面与V面的交线称为OX轴;H面与W面的交线称为OY轴;V面与W面的交线称为OZ轴,且三条投影轴相互垂直的。
三个投影面或三个投影轴的交点O,称为原点。
OX轴可表示长度方向,OY轴可表示宽度方向,OZ轴可表示高度方向。
2. 三面正投影图的形成将形体安放于于H面的上方,V面的前方,W面的左侧。
自前向后作正投影,形成形体的正立面投影图或称正立投影图,简称V图;自上而下作正投影,可得形体的水平面投影图或称平面图,简称H图;自左向右作正投影,形成侧立面投影图或称侧立面图,简称W 图。
三、三面正投影图的展开1.将V面及正立面图保持不变,将H面及连同平面图绕OX轴90°,将W面及侧立面图绕OZ轴向右旋转90°,使它们和V面及正立面图处在同一个平面上。
三个正投影图展开后,三条投影轴成为十字交叉轴,OX轴、OZ轴位置不变,原OY轴则被一分为二,在H面内的为OY H;另一条在W面内的标为OY W。
机械制图入门基本知识5组合体
![机械制图入门基本知识5组合体](https://img.taocdn.com/s3/m/bc9683b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09.png)
机械制图入门基本知识5-组合体1. 什么是组合体?在机械制图中,组合体指的是由两个或多个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
基本图形可以是点、线、圆、弧等。
组合体的创建可以通过基本图形的组合、修剪或相交而实现。
2. 创建组合体的方法2.1 组合组合是将两个或多个基本图形放置在同一个位置,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在CAD软件中,可以通过选择多个基本图形,然后使用组合命令将它们组合在一起。
2.2 修剪修剪是将两个或多个基本图形相互重叠部分截掉,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在CAD软件中,可以通过选择多个基本图形,然后使用修剪命令将它们修剪成一个组合体。
2.3 相交相交是将两个或多个基本图形的重叠部分保留,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在CAD软件中,可以通过选择多个基本图形,然后使用相交命令将它们相交成一个组合体。
3. 组合体的应用3.1 表示复杂的机械零件组合体可以用来表示复杂的机械零件,特别是那些由多个基本零件组成的部件。
通过将这些基本零件组合在一起,可以更清楚地表示整个零件的形状和结构。
3.2 组装和拆卸指导组合体可以用作组装和拆卸指导。
通过创建组合体,可以清晰地展示零件之间的组装关系,从而帮助工人正确地组装或拆卸机械零件。
3.3 设计评审和修改组合体可以用于设计评审和修改。
通过创建组合体,可以更直观地查看整个机械装置的布局和结构,从而在设计评审中提出修改意见或改进建议。
4. 组合体的注意事项4.1 命名规范在创建组合体时,为了方便管理和识别,建议给组合体命名。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命名,例如根据组合体的功能、位置或形状等。
4.2 组合体的层级关系在创建组合体时,要注意组合体之间的层级关系。
如果有多个组合体,应按照层次进行创建,确保组合体之间的关联和依赖正确。
4.3 组合体的可编辑性在创建组合体时,可以选择将其设为可编辑或不可编辑。
如果组合体需要频繁修改,建议将其设为可编辑,以便随时进行修改。
5. 组合体的示例下面是一个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组合、修剪和相交创建一个简单的组合体。
机械制图第5章组合体
![机械制图第5章组合体](https://img.taocdn.com/s3/m/cde20474b9f3f90f77c61b86.png)
•资 讯
•2. 视图中线框的含义 •视图中的图框可能由以下三种情况形成:
平面的投影,如图5-18中所示的A线框。 曲面投影,如图5-18中所示的B线框。 复合面的投影,即平面与曲面相切的表面,如图5-18中所示 的C线框。
• 在读图时应根据投影规律结合相应的视图,对视图中图线和线框的具 体意义进行判别。
• 其中凸台与圆筒相交, 产生相贯线。支承板与圆 筒为相切的表面连接关系 ,肋板两侧分别与圆筒表 面相交。
• 图5-7 轴承座
•资 讯
•5.2.2 选择主视图 • 通过视图选择,应使主视图能够反映组合体的形状特征,同时 还要考虑到尽量减少视图中的虚线。比较如图5-7(a)所示的A、B、 C、D四个不同方向,选取A向观察所得视图作为轴承座的主视图。 • 主视图的投射方向确定后,另两个视图也随之确定。
•1. 画叠加类组合体 • 一般是按先画主要形体,后画次要形体的顺序,依次画出组合 体的各个组成部分。
•资
•轴承讯 座三视图的画图步骤如图5-8(a)~(d)所示。
•(a) 定位并 画出主要形体
•(b) 画出圆筒及凸台
•(c) 画出支承板
• (d) 画出肋板并整理图 形
•图5-8 叠加类组合体的画图步骤
d)
•图5-23 压块
•资 讯
•[例5-1] 根据支座的主、俯视图,补画其左视图,如图5-24(a)所示
。 •作图分析:可将支座的主视图分为3个部分,与俯视图相对应便可分析
出线框1为支座的底板。长方体的底板左、右两侧倒有圆角,后部有一矩
形竖槽,底部开有一穿槽。线框2是带有半圆头的长方体,其中间有一通
•图5-1 叠加型组合 体
CAD机械制图(第五章_组合体视图)
![CAD机械制图(第五章_组合体视图)](https://img.taocdn.com/s3/m/5e2b27c2bb4cf7ec4afed01a.png)
二、构形设计的方法 1.准备工作
(1)实物分析 构型设计前应多观察、分析实物或模型,仔细研究其组合形式、 连接方式并能进行物、图相互转化。对一些典型结构要求记住而且 能默画。通过观察分析所获取的素材通过记忆存储起来,以备构型 时灵活运用。
§5-1
§5-2
组合体的构造及形体分析法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5-3
§5-4 §5-5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看组合体三视图 组合体的构形设计
§5-1
组合体的构造及形体分析法
组合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形体组成的物体。 两个简单形体的结合情况为:平齐、相切、相交。 形体分析法——把形状较复杂的立体分析成基本几何体构 成的方法。 分析时要明确组合方式;各基本形体的相对位置和表面 连接关系 。
图5-19 形体分析法读图
⑵投影关系
⑶单个想象
根据视图间投影规律,找出分解后各组成部 分在各视图中的投影。
根据分解后各组成部分的视图想象出各 自的空间形状,如下图所示。
图5-20 各组成部分的投影联系
⑷综合想象
在认清各组成部分形状和位置的基础上,分析它们之间的构成形 式,最后综合想象出该视图所表示的支座的完整形状。
图5-8 简单形体的尺寸标注
二、尺寸基准
尺寸基准是确定尺寸位置的几何元素。定位尺寸标注的起点, 形体在长、宽、高方向都有一个主要尺寸基准,还往往有一或几 个辅助尺寸基准。尺寸基准的确定既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也与 该物体的加工制造要求 、工作位置等有关。
通常选用底平面、 端面、对称面及回 转体的轴线等作为 尺寸基准。
图5-11 错误的尺寸注法
四、尺寸标注的注意点
3.形体上的对称尺寸,应以对称中心线为尺寸基准标注, 如图5-12所示。
5、组合体
![5、组合体](https://img.taocdn.com/s3/m/ccc13a46804d2b160a4ec006.png)
×
三、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1、组合体尺寸基准的概念和选择原则 概念
确定构成组合体的各基本体之间间相对位置的基准线和面。
选择原则
由于立体是三维的,因此组合体在长、宽、高三个方向各有一个尺寸基准。 选择顺序:
1、立体在该方向的对称面
2、回转体的轴线 3、重要的底面或端面
组合体尺寸基准选择示例 1
框则是物体凸凹部分
的投影。
二、读图的方法和步骤
1、读图的基本方法
☆ 形体分析法 用“分线框、对投影”的方法分析
主要用于叠加 为主的组合体
出组合体由几部分组成,从特征视图入手,想象出
各部分的形状、相对位置关系及组合方式,最后综 合想象出整体形状。在这种方法中线框被看作为某
个基本立体的投影。
☆ 面形分析法 用“分线框、对投影”的方法分析 物体各表面的形状,从而想象出物体的整体形状。 在这种方法中线框被看作为物体某个表面的投影。
根据形体分析,按各基本形体
的主次及相对位置,用细线逐 个画出组合体三视图,最后加 粗图形。
画图顺序应为: 圆筒、底
板、支撑板、肋板。
具体作图:(A)画底图 ⑴ 布置视图: 画对称中心线、轴线及定位基准线 ⑵ 逐个画各形体的三视图: 从反映形体特征的 视图开始画,三个 视图对照画。
● ● ●
先整体,后局部。 先定位置,后定形 状。
水平方向尺寸基准
步骤
1、选定尺寸基准
2、分别标注每部分的定位尺寸 和定形尺寸 3、检查和协调尺寸
12
30 12 25 6 15
8
30
垂直方向尺寸基准
50
3、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方法和步骤
标注步骤
(1)形体分析
工程制图(第二版) (5)
![工程制图(第二版) (5)](https://img.taocdn.com/s3/m/561c6dd1964bcf84b8d57b1f.png)
表示通孔的投影。 视图上任何相邻的封闭线框,必然是物体上两相交面或两
不同位置平行面的投影。因此,看图时,要认真分析每一个线 框,找出它们所对应的其他投影,以此来确定相邻形体之间上
下、左右、前后的相对位置。如图5-7所示,E、F两线框表示 两水平面有上下关系,其中E面在上、F面在下。
第5章 组合体 图5-7 视图中线条、线框的含义
第5章 组合体 假设是圆柱体,左视图的外形也应是正方形,而给出的是 三角形,显然不对。 假设是圆锥体,主视图的线框应为三角形,而给出的是正 方形,也不对。 假设是四棱柱,俯视图不可能为圆,左视图也不可能是三 角形,更不对了。
第5章 组合体 至此,圆锥、棱柱(还有圆球、棱锥)等都已排除,只有进 一步分析圆柱了:主、俯视图的轮廓分别为正方形和圆,符合 圆柱的投影,只要判断出三角形是怎样得来的,就可以解决问 题。通过思考可以想象出:用两个侧垂面对称地切至圆柱最前、 最后素线与其底圆的交点处,所得的侧面投影则积聚为两条线, 它正是左视图三角形的两条侧边。经过反复分析,确定物体是 一个被切割的圆柱体。但是,主视图上应补画前、后两条截交 线(半椭圆)的重合的投影,俯视图上应补画两个截平面的交线 的投影。最后,想出的物体形状及其三视图,如图5-8(b)、(c) 所示。
第5章 组合体 图5-6 特征视图分析
第5章 组合体 3.弄清视图中线条和线框的含义 读图时,除了分析组合体的形状特征外,还要进一步分析 视图中各种线条、线框所表示的空间含义,这样可以帮助理解 形体的形状和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1) 视图中的粗实线(或虚线)表示表面的积聚性投影,见
《土木工程识图》教学课件 第5章 组合体的投影
![《土木工程识图》教学课件 第5章 组合体的投影](https://img.taocdn.com/s3/m/feff3236aaea998fcc220e32.png)
3.画投影图 画投影图的一般步骤为: 1)先进行图面布置;
2)画底稿线,分别画出各基本形体的三面投影,然 后进行检查、修线、加粗线条。
例5-1 画出图5-5a中叠加型组合体的三面投影图。
图5-5 叠加型组合体
作图步骤如下:
形体分析:图5-5a所示的组合体由一个水平放置 的长方体(即形体1)与右上方直立的一长方体(即形 体2)右面平齐,两形体中间平放一个三棱柱(即形体 3)共同组合而成。
1.形体分析法 形体分析法是绘图、识图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是 以基本形体的投影特点为基础,把一个复杂的形体分解 成若干个基本形体,并分清它们的相对位置和组合方式, 将几个投影图联系起来,综合想象出形体的完整形状。 例5-4 识读图5-8所示组合体的投影图。
分析与识读:从 图5-8中可知,该组合 体是由4个基本形体所 组成的。如图5-9所示, 先把各个形体的投影 图拿出来,想象出来 各个形体的形状。再 把几个投影图联系起 来,根据它们的相对 位置和组合方式,最 终想象出该组合体的 直观图,如图5-10所 示。
图5-6 切割型组合体
图5-6 切割型组合体三面投影图的画法
例5-3 画出图5-7a综合型组合体的三面投影图。
图5-7 综合型组合体
作图步骤如下:
形体分析:图5-7a所示的组合体可以看成是一个 四棱柱(即形体1),在它的上面叠加一个四棱柱(即 形体2)和一个三棱柱(即形体3),而形体1中又挖去 了一个圆柱(即形体4)。
选择投影方向:选择正对着直立的长度方向为投 影方向,如图5-5a箭头所示。
画投影图:图面布置之后,画底稿线,先画形体1 的三面投影,再画直立的形体2的三面投影,最后画形 体3的三面投影。然后检查、修改、擦去多余的线条, 按规定加粗各类图线,如图5-5b所示。
第五章 组合体及其分析方法(5-1)
![第五章 组合体及其分析方法(5-1)](https://img.taocdn.com/s3/m/3ab05f754afe04a1b171de93.png)
济南大学图学中心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五章 组合体及其分析方法
§5.1 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及其 表面连接关系
济南大学图学中心
§5.1 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及其 表面连接关系 一、相交 二、相切 三、平齐
济南大学图学中心
§5.1 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及其表面连接关系 1、平齐:两个基本体表面平齐(即共面),它们之间不存
在分界线。 2、相交:两个基本体表面相交,必须画出交线。
济南大学图学中心
§5.1 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及其表面连接关系
组合体上相邻表面之间的连接关系 _示例2
无线
●
无线
无线
济南大学图学中心
§5.1 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及其表面连接关系
组合体上相邻表面之间的连接关系 _示例3
有线
有线
济南大学图学中心
济南大学图学中心
济南大学图学中心
济南大学图学中心
本章要求
1.掌握组合体的构成与分析方法; 2.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图与读图方法; 3.掌握组合体的构形设计方法;
济南大学图学中心
基本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及其表面 连接方式 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组合体视图的阅读
第五节 综合应用示例分析
济南大学图学中心
§5.1 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及其表面连接关系 3、相切:两个基本体表面相切,相切处不存在轮廓线,在视
图上一般不画分界线。
济南大学图学中心
§5.1 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及其表面连接关系
组合体上相邻表面之间的连接关系 _示例1
无线
虚线
实线
(a) 平齐
(b)前面平齐 后面不平齐
(c) 不平齐
教学进度表模板
![教学进度表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1cb357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8.png)
6
第10周
1、§3—4直线段的三面投影
2、§3—5平面形的三面投影
4.14~4.20
4+2
第11周
1、§3—5平面形的三面投影
2、§3—6基本几何体的三面投影3、小结
4。21~4。27
2+4
第12周
1、§4—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4-2正等轴测图及其画法
4.28~5。4
2+4
备注:五一节放假一天可能会影响课时
第13周
1、§4—3斜二轴测图及其画法
2、§4-4轴测图的选择3、小结
5。5~5。11
4+2
第14周
1、§5-1组合体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2、§5—2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5.12~5.18
2+4
第15周
1、§5-3组合体的表面交线
2、§5-4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5.19~5。25
4+2
第16周
1、§5—4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时间安排
教学内容
计划课时
实际完成情况
第1周
开学、学习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6.
第2周
1、绪论
2、§1—1制图的基本规定
2。17~2.23
2+4
第3周
1、§1—1制图的基本规定
2、§1-2尺寸注法3、小结
2。24~3.2
3+3
第4周
1、§2-1绘图工具及其使用
2、§2—2基本作图方法
3.3~3。9
4+2
第5周
1、§2-2基本作图方法
3.10~3。16
6
第6周
《机械制图》(张雪梅)教学课件 第五章 组合体
![《机械制图》(张雪梅)教学课件 第五章 组合体](https://img.taocdn.com/s3/m/e5dab0345022aaea988f0f57.png)
2.1 叠加式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叠加式组合体常用形体分析法画图,即首先对物体进行形体分析,将物体假想分解为 几个组成部分(基本体),弄清楚各部分的结构形状、相对位置关系、表面连接关系,逐个 画出各部分的投影,最后进行综合整理得到组合体视图。
3.1 尺寸的种类
(a)
图5-11 支座
(b)
3.2 尺寸基准
在明确了视图中应标注哪些尺寸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尺寸基准问题。所谓尺寸基准,是 指标注尺寸的起点。物体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每个方向上必须要有一个主要 基准,有时还有一个或几个辅助基准。通常选择组合体的对称中心平面、底面、重要端面以 及回转体的轴线等作为尺寸基准。
(2)尺寸应标在表达形体特征最明显的视图上,尽量避免标 注在虚线上。
(3)对称结构的尺寸,一般应对称标注(注全长)。
(4)尺寸应尽量注在视图外,且同一方向连续的几个尺寸, 应尽量标注在同一位置线上。在排列尺寸时,应使大尺寸在外、 小尺寸在内,避免尺寸线和其他尺寸的尺寸界线相交,以保持 图面清晰,并且不能出现封闭的尺寸链。
4.1 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要领
如图5-15所示主视图中的三角形,图5-15(a)上为实线,说明从前向后看时该直角三 棱柱的轮廓线均可见,故该三棱柱是叠加在形体上的;图5-15(b)上为虚线,说明从前向 后看时该直角三棱柱的轮廓线均不可见,故该三棱柱是在基础形体上切割而成的。
(a)
(b)
机械制图教案5组合体
![机械制图教案5组合体](https://img.taocdn.com/s3/m/8cccca31e45c3b3566ec8b1b.png)
教案首页课题序号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授课章节名称第五单元组合体§5-1 绘制组合体三视图使用教具多媒体、模型、多媒体课件教学目的1、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熟悉形体表面连接方式的各种画法2、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教学重点运用形体分析法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教学难点运用面形分析法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更新、补充、删节内容无课外作业习题册教学后记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板1第五单元组合体§5-1 绘制组合体三视图一、组合体的构成方式二、组合体上相邻表面之间的连接作图关系(1)表面平齐(2)表面不平齐(3)表面相切(4)表面相交三、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板2课堂教学安排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复习旧课】【引入新题】任何机器零件或日常生活用品,从形体的角度来分析,都可以看成是由一些简单的基本体经过叠加、切割或穿孔等方式组合而成的。
【讲授新课】第五单元组合体§5-1 绘制组合体三视图一、组合体的构成方式组合体按其构成的方式,通常分为叠加型和切割型两种。
叠加型组合体是由若干基本体叠加而成,如图5-1a所示的螺栓(毛坯)是由六棱柱、圆柱和圆台叠加而成。
切割型组合体则可看成由基本体经过切割或穿孔后形成的,如图5-1b所示的压块(模型)是由四棱柱经过若干次切割再穿孔以后形成的。
多数组合体则是既有叠加又有切割的综合型,如图5-1c所示的支座。
二、组合体上相邻表面之间的连接关系(1)表面平齐(2)表面不平齐(3)表面相切(4)表面相交三、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画组合体的视图时,可假想将组合体分解为若干基本形体,判断它们的组合形式和相对位置,分析形体间相邻表面是否处于共面、相切或相交的关系,从而弄清组合体的结构形状。
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
1.叠加型组合体(1)形体分析(2)视图选择课堂教学安排(3)布置视图根据组合体的大小,定比例、选图幅、确定各视图的位置,画出各视图的基线。
PDCA循环、5W1H、QC七大管理方法学习
![PDCA循环、5W1H、QC七大管理方法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5dbc421902020740be1e9bb3.png)
管理工具
3、四个特点
特点之一——周而复始
二、PD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管理循环
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 结束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再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依此类推。
处理 A C 检查 P D
计划
实施
管理工具
特点之二——大环带小环
管理工具
三、QC七大手法
QC是质量管理(Quality Contro1)的英文缩写,QC小组又称 品质管理圈、品质圈、品管圈(品质管制圈)等。其定义“是指在 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 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 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 的小组”。 上世纪80年代应用于医院管理体制上。各部门中以护理部实 行品管圈最具绩效。近年来卫生部要求在等级医院管理中推广应 用,取得较好效果。 护理部在不断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基础上,今年5月开始在全 院各科室推行持续质量管理,品管圈竞赛活动,围绕如何提高护 理质量,不断满足病人需求,改进护理工作方法,降低成本,为 病人创造良好、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等方面,收到显著效果。
二、PDCA管理循环
类似行星轮系,一个公司或组织的整体运行的体系与其内部各子体系的关系, 是大环带小环的有机逻辑组合体。
AP CD A C P D
例如:对于公司检修而言,编写方案 在p阶段,p阶段又有自己的pdca
1、现状分析(P) 2、编写方案(D) 3、方案检查 (C) 4、方案完善、定稿 (A)
how使用管理工具?
准确 有效 恰当 真实
该用什么工具用什么工具
机械制图——组合体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机械制图——组合体的概念和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0e43bacdd36a32d737581ec.png)
第五章组合体视图
教学时数:1学时
课题:§5-1 组合体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教学目标:
掌握组合体视图的有关概念和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
组合体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
弄清组合体和基本几何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演示法相结合。
教具:
挂图、模型
教学步骤:
(引入新课)
模型导入。
(讲授新课)
§5-1 组合体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一、组合体的概念
组合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几何体构成的物体。
二、组合体的分析方法
1、形体分析法:
画、看画组合体的视图时,通常按照组合体的结构特点和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把它划分为若干个基本几何体(这些基本几何体可以是完整的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分析基本几何体之间的分界线的特点和画法,然后组合起来画出视图或想象出其形状。
这种分析组合体的方法叫做形体分析法。
形体分析法是画图和读图的基本方法。
2、线面分析法:
线面分析法就是运用线面的投影规律,分析视图中的线条、线框的含意和空间位置,从而把视图看懂的方法。
线面分析法是作业中补图补线最常用的方法。
三、组合体的分析
分析讲解模型(模型)
(巩固练习)
分析下图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课堂小结)
1、组合体的定义;
2、组合体的作图和分析方法。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书P87 图5-1
课后作业:预习下一节的内容教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组合体视图
教学时数:1学时
课题:§5-1 组合体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教学目标:
掌握组合体视图的有关概念和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
组合体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
弄清组合体和基本几何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演示法相结合。
教具:
挂图、模型
教学步骤:
(引入新课)
模型导入。
(讲授新课)
§5-1 组合体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一、组合体的概念
组合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几何体构成的物体。
二、组合体的分析方法
1、形体分析法:
画、看画组合体的视图时,通常按照组合体的结构特点和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把它划分为若干个基本几何体(这些基本几何体可以是完整的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分析基本几何体之间的分界线的特点和画法,然后组合起来画出视图或想象出其形状。
这种分析组合体的方法叫做形体分析法。
形体分析法是画图和读图的基本方法。
2、线面分析法:
线面分析法就是运用线面的投影规律,分析视图中的线条、线框的含意和空间位置,从而把视图看懂的方法。
线面分析法是作业中补图补线最常用的方法。
三、组合体的分析
分析讲解模型(模型)
(巩固练习)
分析下图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课堂小结)
1、组合体的定义;
2、组合体的作图和分析方法。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书P87 图5-1
课后作业:预习下一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