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年级语文上册《飞向月球》优秀教案设计(精品)

合集下载

《飞向月球》教案范文

《飞向月球》教案范文

《飞向月球》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月球的基本特点和构造。

2. 学生能够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3. 学生能够掌握月球表面特征和月球岩石的类型。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月球图片,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激发对天文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2. 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的重要性,培养科技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月球的基本特点和构造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月球的基本特点和构造。

教学重点:月球的基本特点和构造。

教学难点:月球的基本特点和构造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球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月球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月球的基本特点和构造。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月球的基本特点和构造,引导学生理解月球的形态、大小和位置等特点。

4. 练习巩固: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月球基本特点和构造的掌握程度。

第2课时: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教学重点: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教学难点: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图片,引起学生对探索历程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引导学生理解不同阶段的探索活动和成就。

4. 练习巩固: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的掌握程度。

第3课时:月球表面特征和月球岩石的类型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月球表面特征和月球岩石的类型。

教学重点:月球表面特征和月球岩石的类型。

教学难点:月球表面特征和月球岩石的类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球表面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月球表面特征和岩石类型的兴趣。

最新《飞向月球》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最新《飞向月球》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最新《飞向月球》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飞向月球》介绍了1969年阿姆斯特朗等三名宇航员登上月球的详细经过,展现了人类在离开地球后的奇妙变化及月球上的神奇情景.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飞向月球》精品教案范本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四年级语文《飞向月球》精品教案范本一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1、教师引言导入.我们都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在这个神话故事中,月亮里有广寒宫,有桂树,有玉兔,还有漂亮的嫦娥仙子.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上面究竟有些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呢?大家想知道吗?今天这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跟宇航员叔叔飞到月球上去看一看,好吗?(板书课题6飞向月球)2、交流阿姆斯特朗的资料.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广袤嶙峋联络牙膏呈现土壤浆糊把食品捏成糊棕色扶梯百看不厌心驰神往(2)指名逐行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联络:彼此交接,接上关系.耸立:高高地直立.宇航员:本课指乘宇宙飞船在太阳系内空间航行的人员.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百看不厌:长久地看,多次地看,不会产生厌烦情绪.失重:本课指宇宙飞船在高空摆脱了地心引力而失去重量.(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相机指点.三、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默读课文,按要求给课文分段.2、结合提示,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四、作业布置:1、继续熟读课文.2、收集有关月球的资料.五、阅读扩展,升华情感.1、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登上月球已不是神话,那么“月球一定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也一定会实现.想一想,如果人类居住在月球上,那将是怎样的一个家园?(课件10,引导写作)①自由说一说.②写一写.③指名读.【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放飞想像,想像不久的将来,月球成为人类另一个家园的美好情景,从而激发他们对月球的兴趣,树立探索宇宙的远大理想.】2、总结:同学们,无穷无尽的宇宙里藏着数不清的奥秘,希望你们能好好学习,将来去研究它们、开发它们,让更多的天体、更多的资源为人类造福.六、拓展作业:(课件9)1、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办一份以“月球”为主题的手抄报.附板书设计:开始登月:1969年7月19日飞向月球飞往月球:有趣、艰辛实现了夙愿着陆月球:激动、自豪揭秘月球:真实面目、资源丰富小学四年级语文《飞向月球》精品教案范本二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类在离开地球后的奇妙变化及月球上的神奇情景.3、激发学生对月球的好奇心,从而树立探索科学奥秘的远大理想.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增进学生对宇宙知识的了解.2、体会“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这句话的含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1、教师引言导入.2、交流阿姆斯特朗的资料.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2、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字词掌握及课文朗读情况.三、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默读课文,按要求给课文分段.2、结合提示,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四、作业布置:1、继续熟读课文.2、收集有关月球的资料.第二课时一、词语复习,引入新课.1、在上课之前,老师先来考考大家,下面的词语你会读吗?奔赴联络缘故悬着捏成呈现棕色光芒登月耸立终于小心翼翼心驰神往巨石嶙峋2、你能说说《飞向月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吗?尽量用上刚才读过的词语.(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①板书课题及本文的重点内容.②指名说.【设计意图:在复习字词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上面的词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一方面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学以致用,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二、快乐旅行,多味体验.1、刚才,我们一起回顾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面请同学们小声朗读课文的2-4自然段,用“—”线画出在登月过程中,最使你感到新奇、有趣事情的句子来.2、同桌互相读一读刚画出来的句子,并说一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3、指名说.(①读找出来的句子.②谈自己的体会.③说说你从这句话中的哪些词体会出来的?)(课件2,出示句子1):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吃的时候.先要把食品放在塑料袋里,再灌进水,把食品捏成糊,然后像挤牙膏似的把食品挤进嘴里.如果是吃花生米一类的硬颗粒状食品,可以让他们漂浮到空中,然后像鱼儿觅食一样在空中捕捉.①这段话的构段方式是什么?②你能联系生活实际用“先……再……然后……”说一段话吗? (课件3,出示句子2):从宇宙飞船上看月球,随着太阳光线角度的变化,月球的表面呈现出各异的色彩,有时是灰色的,有时是棕色的,有时是_.从宇宙飞船看地球,地球发出耀眼的蓝色和白色的光芒,在茫茫的宇宙中,显得特别美丽.①这段话描写了什么?②我们应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话?(自由读、师引读)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宇航员在飞往月球途中拍下的图片.(课件4,图片)④这么美的景色,你能快速地把这段话背会吗?(师生一起背诵.)4、是啊,在登月的途中,宇航员们的工作、吃饭、休息都跟我们地球上不一样,让人感到有趣,可仅仅是有趣吗,你还能体会到什么?(不便、艰辛)5、同学们都说得特别好,让再我们一起来看看登月途中的实况,好吗?(课件5,视频录像)【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在自读自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宇航员在登月途中实际生活的了解,并感悟出他们生活上的不便和工作的艰辛.】 6、看完了录像,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文中写宇航员在登月途中工作、吃饭、休息时的句子,读出他们登月时的有趣,读出他们工作的艰辛. (多种形式的练读:自由读、指名读、师引读.)【设计理念:多读是感悟的基本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与语言直接接触,品尝语言的“原汁原味”,使自己感受宇航员在登月的途中,不仅仅是有趣,更多的是工作的不便和艰辛.】三、再现历史,加深体验.1、经过三天多的飞行,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渐渐接近月球,准备着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第六自然段,用你们的心去默读、去体会,看看这段中哪些地方打动了你,请你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①自由批注②集体交流.(根据回答,出示课件6)引导学生抓住“小心翼翼”、“终于”、“心驰神往”等词谈感受.③换位思考:当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时,假如你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会想些什么或说些什么?④你能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段话吗?【设计理念:抓住重点理解的内容如课文第六自然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从而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认知,升华自己的情感.】2、人类登上了月球,实现了千百年的梦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1969年7月16日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课件7:登月的视频录像.)3、看了这个短片,你最想说什么?四、阅读交流,做客月球.1、当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放眼四周,他们看到了什么?小声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板书:很有开发价值)2、是啊,月球上虽没有人类美丽的传说,但人类最终实现了登月之梦,这正是人类科技进步的见证,正如阿姆斯特朗所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课件8)①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②让我们来齐读这句话,读出阿姆斯特朗的激动与自豪.3、1969年7月19日,人类终于实现了千百年来的梦想.随后,不断有人登陆月球.2003年,我国的杨利伟登上了太空,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下面让我们再来重温中国历史的新篇章,“神舟”五号进入太空.⑴(课件9:视频录像.)⑵看了这个短片,你想说些什么?【视频的播放,使学生能切身了解我国航天科技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也使学生有话可说.】五、阅读扩展,升华情感.1、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登上月球已不是神话,那么“月球一定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也一定会实现.想一想,如果人类居住在月球上,那将是怎样的一个家园?(课件10,引导写作)①自由说一说.②写一写.③指名读.【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放飞想像,想像不久的将来,月球成为人类另一个家园的美好情景,从而激发他们对月球的兴趣,树立探索宇宙的远大理想.】2、总结:同学们,无穷无尽的宇宙里藏着数不清的奥秘,希望你们能好好学习,将来去研究它们、开发它们,让更多的天体、更多的资源为人类造福.六、拓展作业:(课件9)1、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办一份以“月球”为主题的手抄报.附板书设计:开始登月:1969年7月19日飞向月球飞往月球:有趣、艰辛实现了夙愿着陆月球:激动、自豪揭秘月球:真实面目、资源丰富小学四年级语文《飞向月球》精品教案范本三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后提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懂得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重点难点:1、读懂课文,了解航天员飞向月球的经过及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教具准备:小黑板教法学法:导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题质疑.我们都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在这个神话故事中,月亮里有广寒宫,有桂树,有玉兔,还有漂亮的嫦娥仙子.那么,月球上面究竟有没有我们说的这些呢?大家想知道吗?这堂课,我们一起跟宇航员叔叔飞到月球上去看一看,好吗?(板书课题:飞向月球)二、初读感知,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广袤嶙峋联络牙膏呈现土壤浆糊捏棕色扶梯百看不厌心驰神往(2)指名逐行读,要求读准字音.(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联络:彼此交接,联系.耸立:高高地直立.宇航员:本课指乘宇宙飞船在太阳系内空间航行的人员.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百看不厌:长久地看,多次地看,不会产生厌烦情绪.失重:本课指宇宙飞船在高空摆脱了地心引力而失去重量.(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3、默读课文,按课后提示划分段落.第一段(第1~4自然段).第二段(第5~6自然段).第三段(第7自然段).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学习课文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看图思考:读了这一部分,你知道了什么?(2)讨论交流,总结为以下三点(小黑板出示)①在什么时间飞向月球?②谁飞向月球?③怎样飞向月球?指名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语言要通顺连贯.四、作业1、描红,抄写词语.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1、在飞向月球的过程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2、课文中详写了什么现象?二、朗读感悟,体会情感.1、继续学习课文第一段.(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感兴趣.(2)讨论,交流:①“宇航员感到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还不时地和地面指挥中心联络着……”,(“轻飘飘”、“无法……站稳”、“稍-……就……”、“飘来飘去”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工作情况)指导学生朗读.②“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悬着睡.”(“可以……也可以……”、“悬着睡”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休息情况)指导学生朗读.③“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捕捉.”这里写宇航员们失重之后的吃饭情况.作者用了一些表示先后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 (“先……再……然后”表明了宇航员吃饭的先后次序)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做某一件事的次序,想一想,然后说给大家听,当宇航员们吃硬颗粒状食物时也这样吃吗?为了说清楚,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句子来说明?(用“像鱼儿觅食一样”来比喻宇航员吃硬颗粒状食物的样子)(3)这些失重现象很多人都觉得特别好玩.可是,宇航员们携带着工作任务飞向月球的,这种现象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因此,宇航员们的工作非常艰难.(4)工作如此艰难,宇航员们是怎样工作的呢?找出反映他工作认真负责的词语.(“仔细地检查”、“一个个”、“不时地”……)(5)经过三天多时间的飞行,飞船渐渐接近月球,在宇航员与地面指挥中心的合作下,登月舱在月球上停稳了,这个过程容易吗?(6)小结.2、学习课文第二段(第6、7自然段).(1)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写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2)指名读第6自然段,体会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的过程.“心驰神往”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3)自由读第7自然段,思考:宇航员们登上月球看到的是什么?(板书:没有……也没有……只能看到……)指名读课文“最令宇航员百看不厌的……”(4)宇航员们登上月球欣赏了这独特的美景后又开始了工作.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宇航员登上月球有什么收获?(从课文中找句子回答)(5)假如你是宇航员,你登上月球会怎么做?三、深化主题,拓展延伸1、学了这篇课文,你收获了什么?2、同学们想不想通过自己的研究、设计让月球为我们服务?无穷无尽的宇宙里藏着数不清的奥秘,老师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将来去研究它们,开发它们,让更多的天体,更多的资源为人类造福!四、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板书设计:飞向月球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加速前进脱离地球接近月球平稳着陆《飞向月球》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1.小学四年级语文《出塞》教案范文2.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优秀范文大全3.《草原》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范文4.四年级下册语文《永远的白衣战士》优质教学设计5.f关于《月光曲》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6.四年级下册语文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优秀教案7.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迎接绿色》经典教案范文8.小学四年级语文《梅雨潭》精品教案范文9.小学四年级语文《一千根弦》教案范文10.《罗斯福集邮》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飞向月球》语文公开课教案课堂评价方法

四年级上册《飞向月球》语文公开课教案课堂评价方法

《飞向月球》语文公开课教案课堂评价方法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飞向月球》,使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引导学生感受科技发展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对太空探索的向往。

2.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的表达顺序和说明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地球和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和月球有什么关系吗?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对生字词进行讲解。

3.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分析课文(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说明方法有哪些?(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表达顺序和说明方法。

5.感悟课文(1)教师提问: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中学到了什么?6.课堂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教师批改练习题,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

四、课堂评价方法1.自评: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2.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指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共同进步。

3.师评: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方面。

五、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张关于人类探索月球的思维导图。

2.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太空探索话题,写一篇短文,介绍你的想法和理由。

六、教学反思2.学生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受,提出意见和建议。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中关于月球探索的历史和科技发展的描述。

对话设计:师:同学们,请大家找出课文中描述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句子,分享一下你们的感受。

生1:我找到了,“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踏上了月球表面,实现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壮举。

《飞向月球》教案

《飞向月球》教案

《飞向月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月球的基本概况,如月球的结构、地貌特征等。

学习月球探测的历史和技术。

掌握相关科学知识,如重力、引力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月球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利用模型、图表等工具,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月球的基本概况:月球的大小、质量、轨道等基本信息。

月球的地貌特征,如撞击坑、山脉、平原等。

2. 月球探测的历史和技术:月球探测的历程,如阿波罗计划、嫦娥工程等。

探测技术的发展,如遥感技术、着陆器、月球车等。

3. 相关科学知识:重力、引力在月球探测中的作用。

月球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月球的基本概况和探测历程。

相关科学知识在月球探测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月球地貌特征的形成原因。

探测技术的原理和操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月球的基本概况、探测历程和相关科学知识。

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讨论和分享。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月球探测模拟实验。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月球图片、视频和模型。

实物模型:展示月球地貌特征和探测设备。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和报道。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本章节共计4课时。

2.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月球的基本概况。

第二课时:月球探测的历史和技术。

第三课时:相关科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对月球基本概况、探测历程和相关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月球探测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探测过程。

《飞向月球》教学设计(4篇)

《飞向月球》教学设计(4篇)

《飞向月球》教学设计(4篇)《飞向月球》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飞向月球》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和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课文,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和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杨利伟的图片1、你认识他吗?谁能给大家来介绍一下。

2、如果杨利伟来到课堂你想问他什么问题?其实,早在1969年7月16日,美国三名宇航员就已成功飞向太空,并在月球上安全着陆,迈出了人类踏上月球的第一步。

现在让我们与航天英雄一起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课件展示火箭升空)二、初读课文1、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要多字漏字。

2、交流初读感受。

三、精读体悟;1、自读课文,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在宇航员飞行过程中的有趣的事,如果你把这些趣事用序号标明会更好。

2、学生交流:(说到哪儿讲到哪儿)第二自然段1、交流后出示:“感到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无法在座舱里站稳,稍一抬脚,就会跳起三四米高。

”2、通过朗读表达你的体会。

3、那么,当你刚抬脚,就跳起三、四米高,你心里害不害怕?能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吗?4、还有哪些宇航员也认为这很有趣的,请你们一起通过朗读来表达你们的体会。

第三自然段1、交流后出示:“因为失重的缘故,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所以,他们可以飘在空中睡,也可以头朝下、脚朝上悬着睡。

”2、在空中睡觉你感觉如何呢?(轻飘飘的,自由自在)请你读出这种感觉来。

3、谁还愿意来轻飘飘一回的?4、指导朗读5、交流出示:“吃的‘饭’是特制的。

吃的时候,先要把食品放在塑料袋里,再灌进水,把食品捏成糊,然后像挤牙膏似的把食物挤进嘴里。

飞向月球教案设计

飞向月球教案设计

飞向月球教案设计第一章:月球的基本概念1.1 教学目标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如大小、距离、轨道等。

掌握月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理解月球对地球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月球的大小和距离:介绍月球与地球的距离、直径、质量等基本参数。

月球的轨道:讲解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特点和周期。

月球的形成和演化:阐述月球的形成过程,以及月球在演化过程中的变化。

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展示月球的图像和数据。

通过互动讨论,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利用模型或图表,帮助学生理解月球的轨道特点。

1.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月球基本概念的理解。

作业:要求学生绘制月球的轨道图,加深对月球轨道的理解。

第二章:月球的表面特征2.1 教学目标了解月球的表面特征,如平原、山脉、陨石坑等。

掌握月球表面的岩石类型和分布。

理解月球表面的形成过程。

2.2 教学内容月球表面的平原和山脉:介绍月球表面的主要地形特征,如月球海、山脉等。

月球表面的岩石类型:讲解月球表面的岩石类型及其分布。

月球表面的形成过程:阐述月球表面特征的形成过程,如撞击事件、火山活动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展示月球表面的图像和地形特征。

通过互动讨论,让学生了解月球表面的形成过程。

利用模型或图表,帮助学生理解月球表面的岩石类型和分布。

2.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月球表面特征的理解。

作业:要求学生绘制月球表面的地形图,加深对月球表面的理解。

第三章:月球的背面3.1 教学目标了解月球背面的特征和差异。

掌握月球背面的地形和岩石类型。

理解月球背面的重要性和探索意义。

3.2 教学内容月球背面的地形:介绍月球背面的主要地形特征,如山脉、陨石坑等。

月球背面的岩石类型:讲解月球背面的岩石类型及其分布。

月球背面的重要性和探索意义:阐述月球背面的重要性和对人类探索月球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展示月球背面的图像和地形特征。

通过互动讨论,让学生了解月球背面的特征和探索意义。

《飞向月球》教学教案设计

《飞向月球》教学教案设计

《飞向月球》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分享交流的能力。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月球的基本知识,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难点:月球的形成和地球与月球的关系。

1.3 教学准备月球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准备月球模型或图片,供学生观察。

1.4 教学过程1.4.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月球的景象,引起学生对月球的好奇心。

提出问题:“你们对月球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知识。

1.4.2 讲解简要介绍月球的基本知识,如月球的形状、大小、表面特征等。

讲解月球的形成和地球与月球的关系,如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等。

1.4.3 观察与思考学生观察月球模型或图片,注意观察月球表面的特征。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月球表面有哪些特征?它们是由什么原因形成的?”1.4.4 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月球知识,加深记忆。

强调月球对地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

第二章:月球的表面特征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月球的表面特征,如月球的环形山、平原、山脉等。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月球的表面特征,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难点:月球表面特征的形成原因。

2.3 教学准备月球表面特征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准备月球模型或图片,供学生观察。

2.4 教学过程2.4.1 复习复习上一节课学到的月球基本知识,加深记忆。

提问:“你们对月球的表面特征有什么了解?”2.4.2 讲解展示月球表面特征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讲解月球表面特征的形成原因,如环形山的形成等。

2.4.3 观察与思考学生观察月球模型或图片,注意观察月球表面的特征。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月球表面有哪些特征?它们是由什么原因形成的?”2.4.4 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月球表面特征知识,加深记忆。

强调月球表面特征对太空探索的重要性。

《飞向月球》教学教案设计3篇

《飞向月球》教学教案设计3篇

《飞向月球》教学教案设计3篇Teaching plan design of flying to the moon《飞向月球》教学教案设计3篇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飞向月球》教学教案设计2、篇章2:《飞向月球》教学教案设计3、篇章3:《飞向月球》教学教案设计篇章1:《飞向月球》教学教案设计1.能够学习多角度改错。

2.体验竞赛的乐趣。

教学重点:复习10以内加减法。

教学难点:多角度改正错题。

篇章2:《飞向月球》教学教案设计【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1.各种颜色的`算式题卡(得数分别是6 7 8 9 10)。

2.错题题卡。

3.10以内加减法题卡每人一张。

篇章3:《飞向月球》教学教案设计【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去旅行-----老师手里有5封信,他们是月球的朋友给我们的邀请函,请小朋友到月球去做客,信封上分别写着 6 7 8 9 10 ,下面请小朋友来当邮递员把信送到5个小组。

2、买票-----每名小朋友都选择你喜欢的颜色的票。

然后看到车票上会有一道算数题,算出它的答案,比如得数是6的选择神舟6号,坐到写有6的信封位置。

3、检票----各位乘客好,飞往月球的神舟号要起飞了,请各位乘客系好安全带,我们要去检票了,没有票或坐错位置的乘客请到售票处来。

一.改错1.帮助坐错位置的乘客把他们送到正确位置。

2.出示错题卡进行多角度改错。

如:1+4=6可以改成 2+4=61+5=61+4=5二.智力大赛1.抢答题----幼儿分成了神舟6号、7号、8号、9号、10号队。

教师出示题卡,幼儿抢答,比一比哪队得分多。

2.必答题----每组选出两名代表,要求幼儿用三种改正的方法。

《飞向月球》教学教案设计

《飞向月球》教学教案设计

《飞向月球》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月球的基本概况,如月球的大小、形态、表面特征等。

引导学生观察月亮的变化,了解月球的运动规律。

1.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工具,生动展示月球的景象。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心得。

第二章:月球的起源与形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月球的起源与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月球的起源与形成理论,如大撞击假说等。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如模拟月球形成的过程。

2.3 教学方法采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工具,生动展示月球的起源与形成过程。

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第三章:月球的探索与研究让学生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如阿波罗计划等。

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查阅,了解月球探测器的功能与任务。

3.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工具,展示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组织学生进行资料查阅,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第四章:月球资源与开发利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月球的资源状况,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

引导学生思考月球资源的开发利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2 教学内容介绍月球的资源状况,如月球土壤、岩石、水冰等。

引导学生思考月球资源的开发利用,如建立月球基地等。

4.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工具,展示月球的资源状况。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思考月球资源的开发利用。

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布置拓展学习任务,如查阅月球探测器的资料、思考月球基地的建设等。

飞向月球教案设计

飞向月球教案设计

飞向月球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如月球的结构、月球表面的特征等。

2.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欲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月球的基本知识:月球的结构、月球表面的特征等。

2. 月球探测历史:人类探月的重要事件和探测器。

3. 月球探测技术:月球探测的方法和工具。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月球的基本知识、月球探测历史和探测技术。

2. 讨论法:分组讨论月球探测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3. 实践活动:设计月球探测计划,展示团队成果。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月球的基本知识、月球探测历史和探测技术。

2. 教材或相关资料:供学生阅读和参考。

3. 投影仪或白板:展示PPT课件和学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月球的基本知识,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如月球的结构、月球表面的特征等。

3. 讲解月球探测历史,介绍人类探月的重要事件和探测器。

4. 讲解月球探测技术,包括探测方法、工具等。

5. 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月球探测的重要事件和影响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6. 实践活动:分组设计月球探测计划,包括目标、方法、工具等,并进行展示。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和创意展示。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天文馆或科普展览,增强学生对天文知识的实地感受。

2. 邀请宇航员或天文专家进行讲座,分享月球探测的第一手经验。

3. 开展课后天文俱乐部活动,激发学生对天文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改进建议。

2.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九、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月球探测的资料和视频,丰富教学内容。

《飞向月球》教案

《飞向月球》教案

《飞向月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如月球的形状、大小、距离等。

2. 使学生掌握人类探月的历史和我国探月工程的最新进展。

3. 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天文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月球的基本知识。

2. 人类探月的历史和我国探月工程的最新进展。

三、教学难点:1. 月球的基本知识。

2. 人类探月的历史和我国探月工程的最新进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月球的基本知识和人类探月的历史。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介绍我国探月工程的最新进展。

3. 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五、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视频资料。

3. 教学卡片。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月球的特点和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2. 新课导入:介绍月球的基本知识,如形状、大小、距离等。

3. 案例分析:介绍人类探月的历史,重点讲解美国阿波罗计划和我国嫦娥工程。

4.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探月计划,并展示成果。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月球探测的重要性和我国在探月领域的成就。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绘制月球的示意图,标注月球的形状、大小、距离等基本信息。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月球的基本知识和人类探月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展示探月计划,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我国探月工程的最新进展介绍得较为简单,今后可以进一步拓展相关内容。

九、课后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天文馆或科普展览,加深对天文知识的理解。

2. 邀请天文专家进行讲座,分享更多关于月球探测的最新研究成果。

3. 开展月球探测主题的科学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探月的乐趣。

十、课程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互动情况。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准确性、创新性和表达能力。

《飞向月球》教案

《飞向月球》教案

《飞向月球》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飞向月球》这篇课文的内容和主题;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3.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和创新的兴趣。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自己独立阅读和理解课文;3. 学生能够通过听讲、讨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1. 课文《飞向月球》;2. 多媒体设备;3. 学生课本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1.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对太空和月球的常识,并介绍课文的主题:“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关于飞向月球的课文,了解人类征服太空的历史。

”2. 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问:“你们觉得人类怎样才能到达月球?”Step 2: 预习任务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飞向月球》,提前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并将自己的回答记录下来。

Step 3: 听说训练1. 学生跟随录音材料,同时跟读课文,提高自己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想法。

Step 4: 阅读理解1. 教师出示课文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回答这些问题。

2. 学生在课本上划出关键信息,并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

Step 5: 合作探究1.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每组选择一个话题,深入研究与太空探索相关的内容,例如“有没有其他星球上可能存在生命?”或“对太空探索有何影响?”等。

2. 学生通过调查、讨论等方式收集资料,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3.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观点,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交流想法。

Step 6: 写作练习1. 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和观点,撰写一篇有关太空探索的短文。

2. 学生可以借鉴课文的内容,同时加入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表达对太空探索的看法。

Step 7: 总结评价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回顾,要求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学到的知识和体会等。

《飞向月球》教学案例(精选14篇)

《飞向月球》教学案例(精选14篇)

《飞向月球》教学案例(精选14篇)《飞向月球》篇1教材的选择:这堂课是书画版一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灿烂星空第12课的内容,教材本身拥有很广的题材内容可以选择,有瓶罐制作的飞行器、折纸表现的飞船、儿童创作画形式,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选取了以儿童命题创作绘画的形式来表现《飞向月球》。

在美术绘画的课堂教学实施类型中,命题创作画是较难上的一种,命题画没有具体的某一种绘画造型需要教授解决,老师首先要从知识、情感入手给学生准备充分的“感知材料”,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这样才能有助于他们展开想象,最后顺利进入画面构图的阶段,从而完成最终的画面创作。

一年级的学生不容易受绘画对象的约束,随意性大,教师适当的引导往往会创作出奇特的令人惊奇的作品。

所以我把重点放在问题设计“---之最”类航天相关知识点的引用,由此创设情境、展示图片、用影像、故事、讨论的手段来解决画面构图上的难点和合理安排相关内容。

为学生绘画创作做好扎实的知识情感铺垫。

一、以知识、情感为切入口进行创意铺垫课的开始部分我以问题“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什么?”为开场,2100年前中国发明的风筝、比法国热气球早800年的松脂灯等一一闪亮登场让小朋友感受到了古代中国人是多么的了不起。

中国敦煌石窟中的飞天壁画、嫦娥奔月、孙悟空脚踩筋斗云的故事,最早抒发了人类登月的幻想。

课件ppt演示神州“一”号到神州“七”号让小朋友知道了我们中国人通过千百年来的努力已经把飞天的幻想逐一变成了现实,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由此被激发。

二、用多种手法激发学生画面构图的多样性“谁是宇宙最早的探险者?”问题继续抛出,以下的记录了我如何运用媒体、影像、故事对学生命题创作的画面指导。

屏幕:1969年美国宇航员首次登月的影像片断欣赏。

教师:图象中的宇航员为什么走路是跳跃的?他们在月球上的状态和地球上一样不一样?为什么?学生:月球没有大气层,有失重现象。

黑板:教师手持宇航员范例在黑板上展示摆动演示失重状态(引导学生画面上的宇航员可以表现成倾斜的、倒立的等不同于常态的人物形象,让画面的人物造型更有趣更丰富)教师:失败是成功之母,在美国宇航员成功登上月球之前,人类还有数不清的失败尝试,想不想知道“谁是人类最早的宇宙探险者?”。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飞向月球》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飞向月球》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修辞手法,能够运用到实际的语言表达中。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3.将月亮的相关知识融入到语文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设想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团队意识萌芽的阶段,教师应抓住这一时机,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5.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针对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好奇心,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4.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富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练习内容涵盖课文中的生字词、修辞手法、月亮知识等,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语文素养。
3.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反馈,及时纠正错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4.家长参与作业过程,增进亲子关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5.教师及时对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课文大意,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掌握生字词、修辞手法等语文知识。
2.针对课文中的难点、重点,教师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涵。
3.教师结合课文内容,适时拓展月亮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

小学四年级语文《飞向月球》精品教案范本三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飞向月球》精品教案范本三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飞向月球》精品教案范本三篇《飞向月球》介绍了1969年阿姆斯特朗等三名宇航员登上月球的详细经过,展现了人类在离开地球后的奇妙变化及月球上的神奇情景。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飞向月球》精品教案范本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教师引言导入。

我们都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在这个神话故事中,月亮里有广寒宫,有桂树,有玉兔,还有漂亮的嫦娥仙子。

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上面究竟有些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呢?大家想知道吗?今天这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跟宇航员叔叔飞到月球上去看一看,好吗?(板书课题6 飞向月球)2、交流阿姆斯特朗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广袤嶙峋联络牙膏呈现土壤浆糊把食品捏成糊棕色扶梯百看不厌心驰神往(2)指名逐行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联络:彼此交接,接上关系。

耸立:高高地直立。

宇航员:本课指乘宇宙飞船在太阳系内空间航行的人员。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百看不厌:长久地看,多次地看,不会产生厌烦情绪。

失重:本课指宇宙飞船在高空摆脱了地心引力而失去重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师相机指点。

三、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按要求给课文分段。

2、结合提示,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四、作业布置:1、继续熟读课文。

2、收集有关月球的资料。

五、阅读扩展,升华情感。

1、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登上月球已不是神话,那么“月球一定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也一定会实现。

想一想,如果人类居住在月球上,那将是怎样的一个家园?(课件10,引导写作)①自由说一说。

②写一写。

③指名读。

【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放飞想像,想像不久的将来,月球成为人类另一个家园的美好情景,从而激发他们对月球的兴趣,树立探索宇宙的远大理想。

四年级上《飞向月球》优秀教案(通用6篇)

四年级上《飞向月球》优秀教案(通用6篇)

四年级上《飞向月球》优秀教案四年级上《飞向月球》优秀教案(通用6篇)四年级上《飞向月球》优秀教案篇1教材分析:《飞向月球》完整地记叙了宇航员第一次飞向月球的经过,告诉我们月球很有开发价值,激发人们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文中知识涉及面广、内涵丰富,是一篇很好的科普文章。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了解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

2、能力目标: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培养他们收集相关资料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收集资料的乐趣、能主动地探索问题、研究问题。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阿波罗11号登月视频地球图片教学流程: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1、同学们,每到中秋,人们都喜欢赏月诵月。

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也很多。

谁能列举一二。

(嫦娥奔月、吴刚砍桂树等)2、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你又知道哪些呢?3、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对月球心驰神往,渴望着有一天能够登上月球,而这个梦想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终于实现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当年登月情况的课文《飞向月球》。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学生根据“飞向月球”、“登上月球”、“月球很有开发价值”理清课文脉络。

三、阅读感悟、重温历史1、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飞出地球,飞向月球,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场面。

2、播放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月的视频。

学生交流观后的感受。

3、学生阅读课文第5自然段,引导交流阅读体会。

(抓住“终于”、“深深的脚印”等词)4、引导思考: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时,他们的心情怎样,他们会想到些什么,说些什么呢?5、出示阿姆斯特朗的话:“对于一个人来说,这只是一小步;但对于人类来说却是巨大的一步。

”学生齐读,交流感受。

《飞向月球》教学设计

《飞向月球》教学设计

《飞向月球》教学设计第一篇:《飞向月球》教学设计《飞向月球》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在茫茫宇宙的无数天体中,月球只是一个小天体。

通过让学生搜集有关月球资料,制成“月球卡”,使学生了解月球是地球以外留下人类足迹的第一个天体,也是目前人们最熟悉的天体。

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38万千米,体积相当于地球体积的四十九分之一,质量约是八十一分之一,引力大约只有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

月球上没有水,没有生命存在,月球表面有数量众多的环形山。

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

所以我把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和第三课时进行了整合,在学生知道月球表面有很多的环形山后,通过让学生造环形山,用模拟实验的方式来探究环形山的成因。

用两种方法造环形山,让学生根据实验的情况开展对这两种学说的分析和讨论,有助于学生理解环形山的成因,如何造一个相似的环形山,在“造山”的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悟,能作出有根据的推测。

二、学情分析: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中有很多关于月亮传说流传于世,孩子们从小就对月亮有一种特殊的向往和神秘感,这就奠定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基础。

课前通过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制成“月球卡”,对月球有了初步的认识,课上进行交流、整合、补充,进一步加深了了解。

在学生知道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后,学生会存在好奇的疑问: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所以我安排接下来让学生造“环形山”,在造山的模拟实验中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

三、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能够模拟环形山的形成。

知识与技能: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了解人类探索月球历史以及我国探月进展;了解环形山形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人类登月工程的伟大;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激发探究太空奥秘的决心。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能依据自己的认识推测环形山的成因,并造“环形山”。

难点:能经历推测到制作环形山,设计实验,探究环形山形成的原因。

五、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月球的知识以及我国探索月球取得的成果,制成“月球卡”。

《飞向月球》教案范文

《飞向月球》教案范文

《飞向月球》教案范文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月球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1.2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月球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月球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1.3 教学内容介绍月球的基本信息,如月球的直径、质量、轨道等。

引导学生思考月球对地球的重要性。

第二章:月球的形成与演化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了解月球的演化过程。

2.2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月球形成和演化的图片和视频。

提问学生对月球形成和演化的理解。

2.3 教学内容介绍月球的形成过程,如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月球形成的原因等。

介绍月球的演化过程,如月球表面的变化、月球内部结构的变化等。

第三章:月球的探索与研究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和研究。

让学生了解月球探测器的任务和发现。

3.2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月球探测器的图片和视频。

提问学生对月球探索和研究的理解。

3.3 教学内容介绍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和研究的历史,如阿波罗计划、嫦娥计划等。

介绍月球探测器的任务和发现,如月球表面地形、月球岩石成分等。

第四章:月球资源与利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月球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让学生了解月球对人类的意义和价值。

4.2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月球资源的图片和视频。

提问学生对月球资源利用和开发的理解。

4.3 教学内容介绍月球资源的种类和分布,如月球土壤、月球岩石等。

介绍月球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的方法和前景,如月球基地建设、月球资源开采等。

第五章:课程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知识点。

让学生思考月球的探索和利用对人类的意义和价值。

5.2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月球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总结。

提问学生对月球探索和利用的理解和看法。

5.3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知识点,如月球的基本信息、形成与演化、探索与研究、资源与利用等。

引导学生思考月球的探索和利用对人类的意义和价值,如月球资源的开采、月球基地的建设等。

《飞向月球》教案范文

《飞向月球》教案范文

《飞向月球》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如月球的概况、月球的探索历程等。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天文科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月球的基本知识(1)月球的概况:月球的大小、形状、表面特征等。

(2)月球的探索历程:人类对月球的观测、月球探测器的发射等。

2. 月球的探索技术(1)介绍月球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2)探讨月球探测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月球的基本知识。

(2)月球的探索技术及意义。

2. 教学难点:(1)月球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2)月球探测的技术突破及意义。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1)PPT课件。

(2)月球探测器模型。

(3)月球表面图片。

2. 课前准备:(1)让学生预习月球相关知识。

(2)分组讨论月球探测的意义和价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月球表面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球。

(2)提问:你们对月球有哪些了解?人类是如何探索月球的?2. 讲授新课(1)讲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如月球的概况、探索历程等。

(2)介绍月球探测器的原理及特点,讲解月球探测的技术突破。

3. 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月球探测的意义和价值。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月球探测的重要性。

4. 实践操作(1)让学生参观月球探测器模型,了解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2)分组进行实验,模拟月球探测过程。

5.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月球探测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月球探测的进展。

6. 课后反思(1)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评估。

(2)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飞向月球》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探索未知的勇气与智慧

《飞向月球》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探索未知的勇气与智慧

《飞向月球》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探索未知的勇气与智慧《飞向月球》是一本激励人们勇敢探索未知世界的绘本故事。

这本故事适合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本教案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前导课、阅读课和绘画课。

通过本教案,学生们将会锻炼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勇气,并获得一些知识和技能。

一、前导课1.引入教师可以介绍本教案的主题:探索未知的勇气与智慧。

让学生们想一想,如果你们有机会去探索未知领域,比如说太空,你们会遇到什么问题?需要用到什么知识和技能?需要有什么勇气和智慧?2.知识储备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一些知识储备。

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太空以及月球的一些基本信息,比如说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引力等。

同时,教师可以也让学生了解一些太空探索的常用工具和技术,比如说火箭、卫星、航天服等。

这些知识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3.探索与勇气在这部分,教师将强调探索与勇气的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到在探索过程中,有时候需要面对未知和危险,需要有勇气和决心去克服。

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回忆一下他们过去遇到过的勇敢经历,来激发他们的勇气。

4.智慧与学习在这部分,教师将强调智慧与学习的重要性。

让学生知道学习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知识的积累有利于未来的发展。

在探索未知过程中,知识就像一把利剑,能够帮助我们战胜困难。

二、阅读课1.整体理解在这部分,学生将会阅读整个故事,并进行整体理解。

教师可以提供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比如说:主人公是谁?他为什么想飞向月球?他的旅程遇到了什么问题?遇到问题时,他是怎么做的?2.分段阅读在这部分,学生将会分段阅读故事,并加深对细节的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故事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例如:第一部分,抵达月球前的旅程;第二部分,探索月球的旅途;第三部分,回到地球的历程。

在理解每个部分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和细节,例如:地球和月球之间有多远?半路上的太空垃圾对主人公有什么影响?主人公在月球上发现了什么?3.阅读策略在这部分,教师将介绍一些阅读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上册《飞向月球》优秀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和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

难点:体会登月的伟大意义,激发探索宇宙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师:1969年7月16日,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3名宇航员飞出地球、飞上了月球,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了人类为之梦想了数千年的月球,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这激动人心的大场面。

(课件演示登月实况)
2、师:看了这个短片,你最想说什么?可以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

(人类终于实现了登月的梦想,跨出了飞向太空的第一步)
(二)继续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第二部分,找出你最感兴趣的语句,画起来,读一读,并跟同桌说一说你的感想。

2、学生自主学习
3、讨论,交流。

脱离地球引力,产生失重现象。

●读一读课文中描写失重的句子
“宇航员感到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无法在座舱里站稳,稍一抬脚,就会跳起来三四米高。


“他们在座舱里飘来飘去……”
抓住“轻飘飘、无法站稳、稍……就、飘来飘去” 这些词,让学生体会失重的感觉,指导朗读。

●怎样睡觉:
“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所以他们可以飘在空中睡,也可以头朝上脚朝下悬着睡。


●怎样吃东西。

“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

吃的时候,先要把食品放进塑料袋里,再灌进水,把食品捏成糊,然后像挤牙膏似的把食品挤进嘴里。

如果是吃花生米一类的硬颗粒状食物,就要让它们飘浮在空中,然后像鱼儿觅食一样在空中捕捉。


这里写宇航员们失重之后的吃饭情况。

作者用了一些表示先后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
(“先……再……然后”表明了宇航员吃饭的先后次序)
为了说清楚宇航员们怎样吃硬颗粒状食物,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句子来说明?
(用“像鱼儿觅食一样”来比喻宇航员吃硬颗粒状食物的样子) 体会感觉,指导朗读。

●在飞船中看宇宙的景象:
月球:随着光线角度变化,呈现奇异的色彩。

(灰色、棕色、黄色……)
地球:蓝色和白色的光芒
(三)学习第三部分:
1、过渡:经过三天多时间的飞行,人类离梦想中的月球越来越近了。

宇航员登月的过程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吗?
学生自读第三部分,找一找从哪些词语说明这个过程不容易。

齐读
2、师:这时正是1969年7月20日美国时间22点56分20秒,经过长时间准备,阿姆斯特朗沿着扶梯缓慢下来。

老师从资料上得知,这悬梯有9级,可是,阿姆斯特朗却花了整整三分钟的时间,一步三停地走到了月面。

这时——(人类终于登上了千百年来心驰神往的月球。

)
3、师: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个伟大的时刻,记住这个伟大的时刻。

(课件演示:1969年7月20日22时56分20秒,月面上终于踏出人类第一个脚印)
师:面对沉睡已久的月球,你觉得此时此刻宇航员最想说什么呢?
(千百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我们终于登上了心驰神往的月球)
师:阿姆斯特朗登月后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


(课件演示: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阿姆斯特朗)
师:自己读读这句话,想想阿姆斯特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由读
师:多么意味深长的一句话啊!你能读懂它的意思吗?
(对于一个人来说从悬梯到月球是一小步,但对科学来说~~)
(这一登月计划凝聚着多少人的心血,许多科学家为此奉献了多少个日夜~~)
(这一小步跨过了五千年的时光)
师: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
师:“一小步”、“一大步”多么大的反差啊!谁能再来读一读?指名读
齐读
4、阿姆斯特朗是人类登上月球的.第一人,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样?(除了高兴,还有激动、自豪)请你再自豪地读一读这句话。

(人类终于登上了千百年来心驰神往的月球。

)
(四)学习第7自然段
过渡:那么月球上真实的情况又是如何的呢?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1.齐读第7自然段。

2、完成填空
根据这段话,同学们来试着来完成下面这个填空题,只要你会填,就说明你已经理解了。

月球上既没有,也没有,只有。

科学家分析研究从月球上采集的,得出结论。

(指名填空,齐读)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补充板书):这次飞向月球的旅行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在今天终于(实现)了,这是借助什么力量实现的?(科学)
2、阿姆斯特朗是人类登上月球的第一人,而我们中国目前还没有人登上月球。

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也只是坐着“神舟”五号飞上太空,绕地球14圈,成为中国飞上太空第一人。

随着“神六”、“神七”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目前我国已有六位航天员飞上了太空。

3、同学们,月球在那里,它永远不会阻止我们探索的脚步,你们想不想通过自己的研究、设计让月球为我们服务呢?无穷无尽的宇宙中藏着数不清的奥秘,老师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将来去研究他们,开发他们,让更多的资源为人类造福。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课外搜集资料,以“神奇的宇宙”为题,写一份板报稿。

课文中知识涉及面广、内涵丰富。

通过这些知识的综合,使学生了解人类离开地球后的奇妙变化及月球上的神奇情景,激发学生对月球的好奇心,帮助学生树立探索科学奥秘,向宇宙进军的远大理想。

并且在充分讨论阿姆斯特朗等月之后所说的话中,体会科学技术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课文以“飞向月球”为重点,将其作为重点展开了描写,首先交代宇航员离开地球的时间和方法,接着写了宇宙飞船脱离地球引力产生“失重”现象后宇航员们工作、吃饭和休息时的情形,最后写飞船接近月球,两名宇航员乘登月舱在月球上着陆。

写得十分具体,读后会觉得十分真切。

虽然学生对于科学知识很感兴趣,但是了解得还比较少,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非常重要。

针对这一情况,开课前,我指导学生查阅了大量有关知识和相关材料,通过了解航天员进入太空的情景,使学生对月球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课上,我鼓励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交流登月过程中使自己感兴趣的事。

当讲到失重现象时,我随即出示宇航员们在太空中失重的图片,图文结合,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

在讨论宇航员吃饭的情景时,我要求学生模仿做一下鱼儿觅食的动作,其中有一位男同学做的鱼儿觅食的样子,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我抓住这个时机,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比喻句,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宇航员工作的艰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