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近代的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第十二章 近现代欧美主要学前教育思想

第十二章  近现代欧美主要学前教育思想
三、对卢梭儿童教育思想的评价
卢梭的自由教育思想对于法国社会的进步,甚至对于美国的独立都起着重大的影响力,可以说他是世界教育 史上划时代的教育思想家,是敲响封建教育丧钟的伟大学者,也是资产阶级自由教育的奠基人。虽然在他之前也 有人提出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学说最完备。可以说,卢梭是新教育最重要的开创者。另外, 卢梭的教育理论的集中体现者——爱弥儿——的形象完全不同于从前的书生式形象,这是一个身体健康、感觉敏 锐、精神自由、有着独立性而且人格完善的自由人。
第一节 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
护人照顾了两年,并学习了文化与几个谋生的技能后,就开始其长期的流浪生涯。卢梭完全是靠自己的长期努力 而不断进步并成长为人类思想大师的。在其28 岁时,也做过一年的家庭教师,虽然效果不佳,但却促使其深入 思考教育问题。37 岁时,卢梭以《科学、艺术的进步与道德提高的关系》为题的论文参加了征文比赛,并获得 头奖,从此声名鹊起。1762 年,卢梭50 岁时出版了其最伟大的两部作品:《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前 者提出了人民主权的思想,从而奠定了国家应该为人民服务的民主社会的思想基础。后者则是一部关于培养新人 的伟大教育著作,一出版就引起轩然大波,一方面有人为其思想的革命性而激动,如德国的康德读到此书就为书 中的思想而振奋,全力阅读以至于改变了自己几十年每天定时散步的习惯。另一方面,当时的法国当局认为这是 对神权的蔑视,于是下令焚书、通缉作者,从此迫使卢梭走上了真正的逃亡之路,卢梭直到58 岁时才得到赦罪 令而重返巴黎。1778 年,66 岁的卢梭结束了作为自由战士的学者生涯。虽然卢梭没有等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 爆发的那天,但他去世16 年后,其灵柩却被隆重地移至巴黎国葬所,其历史地位得到人民的公认。
还建议给孩子洗冷水澡,办法是一开始不用太冷的水,而是逐渐降低水温,直到最后用冷水甚至冰水洗澡。卢梭 认为这种从身体开始培养精神的做法,对于治疗懒惰的学生也是有着独特的效果的,于是曾建议让一个懒惰的孩 子练习跑步以治疗其惰性。

学前教育简史 近代西方学前教育思想

学前教育简史 近代西方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 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
二、 学前教育的内容
母育学校作为夸美纽斯建构的一贯的、统一的学制系统中的首个阶段, 其主要任务是发展儿童的身体、智慧和道德。
体育
智育
德育
第一节 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
三、 学前教育的方法
夸美纽斯认为,父母是儿童的教育者,有责任培育自己的子女成人, 因此父母不仅要有耐心,还要下功夫去研究子女。
身教重于言教,这在幼儿教育中更为重要,因为本时期的儿童思维是 以具体性为特征的。大人们的言行举止——善恶好坏的态度都是儿童直接模 仿的对象。
第一节 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
四、 对夸美纽斯学前教育思想的评价
夸美纽斯在继承发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写出了 历史上第一部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以及与之配套的第一本看图识字 课本《世界图解》,从而奠定了他在教育史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节 欧文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 论人的性格形成
人的性格形成学说是欧文从事社会改革和教育实验 活动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
二、 创办性格形成新学院
欧文深信人的性格自出生后主要是由外力形成的,若一个人自出 生时就处于优良的环境中,并对他实施正确的教育且一直持续到受教育 者形成能够抵抗不良影响的牢固品格。1816年,欧文耗资一万英镑在其 工厂区建立了第一所相当接近现代标准的公共学校——“性格形成新学 院”,面向2—14岁的儿童、少年提供教育,另外还附设有成人教育班。
第三节 欧文的学前教育思想
三、 论幼儿学校
(一) 幼儿学校的目的 幼儿学校希冀改变幼儿成长环境,能把幼儿
培育成具有良好性格的新人。
(二) 幼儿学校的教学内容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
第三节 欧文的学前教育思想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

第7单元斯宾塞的教育思想(近代外国教育思想)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是19世纪后期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在教育史上,他以社会学和哲学为基础来论证教育,提出了新的教育目的论、课程论和科学教育思想,对近代各国实科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一、斯宾塞的生平及思想基础斯宾塞出生于英国的德贝郡一个教师的家庭。

幼年身体多病,主要在家中养护。

斯宾塞童年时代没有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但通过自学获得了广博的知识。

13岁时,他被送到叔父家中学习语文、物理、化学、数学、机械学和土木建筑等实科知识。

17岁,在铁路上做工程技术人员。

1842年,他为一些杂志撰稿。

1848年以后,开始从事学校研究,并担任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编辑,以后几十年,他对英国社会政治、经济和伦理等各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形成了他的哲学、社会学和教育学思想。

1851年,他出版了《社会静力学》一书。

1852年,他写了《演进假说》等社会学著作。

1854~1859年期间,斯宾塞先后在杂志上发表了《智育》、《德育》、《体育》和《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等教育论文。

1861年,他又将这些论文汇编成册,出版了《教育论》,系统地论述了智育、德育和体育等问题,该书成为他的教育代表作。

从60年代至90年代,斯宾塞写了一系列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和生物学等著作,汇编成长达10卷本的巨著《综合哲学体系》。

1873年,他还写了《社会学研究》,这本书由我国清末学者严复汉译出版,书名《群学肄言》。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实证主义哲学和庸俗进化论的社会学思想为理论基础的。

斯宾塞的哲学与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有密切的联系。

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认为,哲学的任务不在于揭露世界的本质,而只在于描述自然过程与社会过程的表面现象和联系,通过人所感受的经验的实证事实去认识。

因此,它要求哲学应与科学调和起来,借助科学的实证来认识现象范围之内的东西。

西方近代的教育思想[上]

西方近代的教育思想[上]

提倡纪律和勤奋,培养学生的 自律和责任感。
英国国教派的教育思想
强调宗教信仰的权威性和国家对教育 的控制。
提倡绅士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礼仪、 品德和文化素养。
主张教育应培养忠诚于国家和国教的 公民。
04
启蒙运动时期的教育思想
法国启蒙运动教育家的思想
1
强调理性和自然法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法国启蒙运动教育家认为,教育应该基 于理性和自然法则,而不是盲从权威和 传统。他们主张通过科学方法来研究教 育问题,并提倡实验和观察作为获取知 识的手段。
2
倡导自由和平等
这些教育家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享有自 由和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他们反对贵族 和教会对教育的垄断,并主张建立公共 教育系统,以确保所有人都能接受良好 的教育。
3 重视实用性和职业教育
法国启蒙运动教育家强调教育的实用性 和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教育 应该为学生提供实际技能和知识,以便 他们能够在社会中发挥作用并做出贡献 。
03
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思想
路德派的教育思想
强调宗教信仰的自由 和个人对宗教教义的 理解。
提倡普及教育,让每 个人都能阅读和理解 宗教教义。
主张教育应培养具有 独立思考能力和宗教 信仰自由的人。
加尔文派的教育思想
强调预定论和选民观念,认为 教育应培养选民具备的品质。
主张教育应注重实用性和职业 性,为选民在现世生活中的成 功打下基础。
倡导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这些教育家认为,教育是培养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重要途径。他们强调历史、文化和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并鼓励学 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祖国和民族。
重视科学研究和学术自由
德国启蒙运动教育家注重科学研究和学术自由。他们认为,大学应该成为科学研究和学术自由的殿堂, 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学术讨论。同时,他们也强调教育的普及和民主化,以推动社会的进步 和发展。

外国近代教育概述

外国近代教育概述
★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垄断教育→兼顾社会下层 人们的教育
★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化、科学化
第五章 外国近代教育
• 外国近代教育起始:

14世纪(文艺复兴)至19世纪中后期
• 外国近代教育发展的三个时期: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

17~18世纪

19世纪末
14世纪的印刷术
法国大革命
瓦特蒸汽机
• 14-16世纪——新型阶层意识形态的出现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17-18世纪——资本主义的形成时期
• 其他地区——殖民化、封建社会或奴隶社会
概述一:外国近代教育的主要特征
• 第一,近代西方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得以确立;
• 第二,适应社会发展的双轨学制初步形成;
• 第三,国家逐渐成为管理教育的主体(法规);
• 第四,教育思想和实践具有了意识形态的差异

(资产阶级教育和无产阶级教育);
• 第五,教育理论系统化、科学化,传统教育形成。
概述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教育的态势
• 第一,开始从宗教教育向世俗教育方向发展; • 第二,确立教育的作用在于促使人的发展; • 第三,明确近代教育发展的基本内容和方向; • 第四,开启教育近代化。
概述三:17-18世纪外国教育发展的态势
• 第一、教育发展缓慢; • 第二、各国教育发展不平衡; • 第三、教育思想初步摆脱中世纪神学的束缚; • 第四、针对社会下层的教育开始实施; • 第五、实科教育和实科学校出现; • 第六、高等学校开始引入实用学科。
概述四:19世纪外国教育发展的态势
第一,近代学校教育制度逐渐定型(双轨制); 第二,教育思想呈现繁荣局面; 第三,教育权力逐渐收归国家所有 ; 第四,无产阶级开始争取教育权 ; 第五,教育态势的根本转变:

近代外国学前教育思想总结

近代外国学前教育思想总结

近代外国学前教育思想总结近代外国学前教育思想主要包括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弗洛贝尔幼儿园理论和雷滋教育理论。

这些思想在现代学前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儿童身心发展及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是由意大利医生玛利亚·蒙台梭利创立的一种学前教育理念。

蒙台梭利相信孩子在早期是天才,并提倡按照儿童自身的节奏和需求来进行教育。

她提倡为儿童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的环境,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主性、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强调通过实际经验的积累来促进儿童的认知、语言以及感官和运动的发展。

弗洛贝尔幼儿园理论是由德国教育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弗洛贝尔提出的一种儿童教育理念。

弗洛贝尔强调通过在幼儿园中开展各种活动,如游戏、手工、音乐等,来帮助儿童发展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等多方面的素质。

他认为幼儿园应该是一个充满快乐、互动和探索的学习场所,通过自主活动和与他人的合作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雷滋教育理论是由美国教育家伊兹贝拉·雷滋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

雷滋主张培养幼儿的自主性、探索精神和创造力,鼓励幼儿通过身体活动来学习和发展。

她强调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充分参与,并通过自身的实践与环境进行积极互动。

雷滋的理论主张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在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发展他们的想象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些外国学前教育思想的出现和发展,对学前教育的理念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这些理论共同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将儿童视为具有独特需求和潜力的个体,主张根据儿童的兴趣和能力来进行教育。

其次,这些理论都注重儿童的身体发展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可以促进儿童的综合发展。

同时,这些理论也鼓励儿童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认为自主探索和与他人的互动可以促进儿童社交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然而,近代外国学前教育思想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这些理论的创始人往往是在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提出的,其教育理念不完全适应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

现代西方教育理论

现代西方教育理论
辨证地对教学过程的各要素进行综合分析 和研究从而使教学过程最优化。
最优化:
一是教学效果,教养、教育、发展性目标获得 最高水平。
二是时间消耗,不超过规定的时间限额。
四、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1983年出版了《心智 的结构》一书,提出了他的多元智能理论。
90年代以来在美国教育界具有重大影响, 并很快成为许多西方国家当前教育改革重要 指导思想的一种理论。
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1975年代表作《教学与发展》
教学新体系的基本原则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高难度的涵义:克服障碍 学生的努力
理论基础:维果茨基的最近
发展区理论
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 克服重复,以知识的广度求得知识 的深度
理论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35
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理论知识:是相对于那些直接反映在 技能和技巧中的知识而言的。
从现实来看:
荷兰1993—1994年在中学引进新的国家课程 方案。调查结果表明: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没有 向建构主义教学论倡导的教学行为方式转变。
建构主义教学论及其类似的主张为什么难 以走向实践?
理论本身的局限: 建构主义教学忽视了学校教
育实践的制度化特征。 它把教学看成是师生主观 的建构行为,忽视了教学行为的社会制约性。
理论知识是形成技能和技巧的必备条 件。是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基础。
二、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理论
结构主义教育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教育思想流派。 理论基础:皮亚杰的认知主义心理学。
(一)提出的背景
1957年苏联发射地球卫星 1958年美国颁布《国防教育法》
新三艺:数学、自然科学、外语
(二)结构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

第11章外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学前教育史》教案

第11章外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学前教育史》教案

也包含依据人的天性和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的含义。

标志着西方学前教育研究从神学化向人本化的方向转变。

并对儿童身体的养护和体育提出了许多颇有价值的见解。

家、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是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是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教育主张被视为新旧教育的分水岭,
《斯坦斯通信》
概念引入人的生命和教育中的教育家。

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对生活实际的理解使外部的东西内化。

这样不仅能对儿童实施社会的公共教育,
主要帮助幼儿认识世界的基本特征。

洛克的教育思想

洛克的教育思想

第2单元洛克的教育思想(近代外国教育思想)洛克(John Locke,1632 ~1704)是英国近代早期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他的建立在“自然、权利基础上的天赋人权”论和“社会契约”论、他的“白板说”,以及他在教育代表作《教育漫话》中所阐述的绅士教育的主张都对西方近代社会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当然,作为贵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洛克的思想又带有时代的局限性,恩格斯称他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妥协的产儿”。

一、洛克的生平和思想基础洛克出生在一个律师的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15岁时,洛克进入威斯敏斯特公学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

1652年,他进入牛津大学,获得文学士和文学硕士学位。

在大学期间,他还研究过哲学、物理学、化学和医学,并运用培根的感觉论思想和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反对牛津大学的经院主义和狭隘的神学。

1666年,洛克结识了代表英国大资产阶级利益的辉格党领袖沙夫茨别利伯爵,并担任其家庭教师和医生,以后又任伯爵的秘书,这对洛克的政治观有很大影响。

在跟随沙夫茨别利期间,洛克还负责教育伯爵15岁的儿子,积累了一定的教育经验。

在以后教育伯爵的孙子时,洛克的教育思想得到了系统化。

在伯爵的影响下,洛克开始从政,成为辉格党的重要的理论家。

1682年,因政治斗争失败,洛克随伯爵逃往荷兰,1688年英国革命结束后回到英国。

1689年,担任英国高等法院委员。

1690年,发表了《政府论》和《人类理解论》。

1693年,他又发表了从1683年以来陆续写作的《教育漫话》。

1696年,洛克担任英国“贸易、殖民委员会’”的委员,在任期间,负责制订了“贫穷儿童劳动学校计划”,反映了他对英国劳动人民和贫穷儿童受教育的敌视态度。

以后,洛克还写了“关于理解的指导”一文作为修订后的《人类理解论》的一章。

1704年,洛克去世。

洛克的教育思想与他的政治观和哲学观是密切联系的。

在政治观上,洛克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君权神授”论,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主张。

当代西方教育流派介绍五(结构主义)

当代西方教育流派介绍五(结构主义)
布鲁纳提出,现代学校的课程设计和教 材编写都必须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中 心 。所谓“学科基本结构”,就是指某门 学科的基本概念、定义、原理和原则,它 包括学科的题材结构和学科结构。
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意义: 1.基本结构是学科的精髓和概要,掌握了
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可以理解和把握整个学科, 且使这种理解易于进行。
2.基本结构是一种简化的知识,有助于学 生记忆。
3.基本结构具有“广泛而又强有力的适应 性”,结构化的知识越是基本,它对新问题的 适应面就越宽广。
4.基本结构“能够缩小学校‘高级’知识 和‘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使各级学校中 的知识保持连贯性。
课程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应由各科领域的学 者、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共同参与完成。
(二)尽早教授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学科的基础知识应尽可能早地教给学生,这是 布鲁纳在“何时教”问题上的重要观点。 “任 何学科都能用在智育上是诚实的方式,有效地 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
为此,在教材的组织上,布鲁纳反对传统的“ 学科中心课程”偏重知识本身逻辑顺序的“直 线式”编排,也不赞成进步教育“儿童中心课 程”注重儿童兴趣的“圆周式”排列,他强调 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之间的转换和沟通,提出 以学科基础知识理论知识为中心的“螺旋式” 的课程编排。
良好的知识结构具有两个重要特点:
一是简约性。即任何良好的知识结构总是 以最经济、最简单、最具有概括性的方式 表述自己的。
二是迁移性或生成性。即经过简约的结构 化的知识具有繁衍的价值,可以概括化的 结构性知识推出或生成新命题,使知识具 有广泛的适应性,增加知识的活力。
三、论课程与教学
(一)掌握“学科基本结构”
2.物理经验和逻辑数学经验。物理经验是主体作用于客体 过程中,通过抽象而发现的客体的性质;逻辑数学经验则 是主体从自身的动作中抽取出的经验。

第七讲 西方近现代的教育思想PPT课件

第七讲 西方近现代的教育思想PPT课件
(5)量力性原则。夸美纽斯曾说:“一切教学科目都应加以排列, 使其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凡是超过了他们理解的东西,就不要让 他们去学习。”
03.12.2020
7
5.论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的突出贡献就是他在其 代表作《大教学论》中第一次从理论的高度详细地论述了班级授 课制。他把学生编成固定的班级,由一位教师在教室里对班级所 有学生讲授同一内容。他认为一位教师可以同时教几百名学生, 这不仅可能,而且有必要,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他还建议每班 学生分成许多小组,每组10人,选一名优秀生为“十人长”,协 助教师管理小组,考查学业。这样,教师教得省力,学生之间可 以互相激励、互相学习。
03.12.2020
5
(2)循序渐进原则。他认为自然万物都是井然有序的,按照一定的顺 序依次发展的,教学就要体现循序渐进,“务使先学的能为后学的 扫清道路”。正如造房建屋一样,要打好基础,才能一步步地修墙、 盖顶。 (3)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原则。夸美纽斯引用昆体良的话说:“知 识的获得在于求知的志愿,这是不能够强迫的。”因此,教育者应 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去激发儿童的求知天性和求知欲望,如待以温 和的态度,授予实际有用的知识,讲究教学的艺术,充分利用直观 教具,创设优雅的学习环境,适当的批评与赞扬等。
03.12.2020
3
(三)教育思想
1.论教育目的与作用。
2.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首先,自然界万物中存在着一种起支配作用的普通的生长法 则、“秩序”或“事物的灵魂”,如日月运行、钟船运行、昆 虫的活动、大炮的发射等都遵循一定的规律。教育工作的组织 同样如此,教育要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即儿童的天性、年龄特 征和能力特点。
03.12.2020
6
(4)巩固性原则。他认为教学的巩固有两层意思:一是知识被理解, 被“彻底地懂”,因为只有理解的知识才能掌握。他把理解性教学 比做钉子、钩子、夹子,能把知识牢牢地钉在、夹在脑子里。二是 能够恰当地应用,把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主张经常地练 习和复习,这样可以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记忆力,巩固所学的知识。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介绍及评价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介绍及评价

对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介绍及评价杨●阿姆司●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之一。

夸美纽斯的的教育思想对当时西方甚至对后来整个世界的教育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积极的影响。

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教育事业,一生著作丰硕,主要著作有《母育教育》、《大教学论》、《泛智学校》以及《世界图解》等。

其教育专著中,《大教学论》成就最高,是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我想大家对此也并不陌生,作为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就是始于大教学论。

《世界图解》是世界上第一本幼儿教材,在150多年中都是用以进行启蒙教育的最好的教科书。

下面向大家分享一下夸美纽斯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在教育思想上,夸美纽斯提出:一.泛智教育思想:“泛智”思想是夸美纽斯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他从事教育实践和研究教育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所谓“泛智”,就是使所有的人通过教育而获得广泛、全面的认识,并使智慧得到普遍的发展。

它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内容泛智化:夸美纽斯提出了他的“周全的教育”,包括“博学”"德行”和“虔信”三个方面,即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

他希望通过一系列教育使儿童成长为一个心性聪明、行为谨慎、精神虔诚的人。

二是教育对象普及化:夸美纽斯指责当时盛行的一种教育对象不平等现象。

因此他要求学校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不管阶级、性别,富贵贫贱,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进学校,所有男女最基本要完成幼儿和普及的初等教育。

这完全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对于受教育权的普遍要求,也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对于普及初等教育的思想,在当今教育中仍有不可动摇的地位,试想一下,如果孩子没有从小接受教育,那谁来维系我们的民族,谁来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和继承我们的世界文明史。

因此,我认为教育要从小抓起,这样才能在很小的时候,培养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人生观。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代一代有更顽强的生命力和进发力,才能更好的促进人类的发展。

西方科学主义教育思想总结

西方科学主义教育思想总结

西方科学主义教育思想总结西方科学主义教育思想是指源于欧洲近代启蒙时代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方法论,其核心观点是以科学为基础的理性思维和实证研究,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为目标。

下面是对西方科学主义教育思想的总结:首先,西方科学主义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主义教育强调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认为科学是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法。

因此,科学主义教育强调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发现和论证问题。

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主义教育希望学生能够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的应用和科学的社会意义,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西方科学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批判思维是指对事物进行深入思考、质疑和分析的能力。

科学主义教育认为,通过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科学主义教育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收集证据、进行逻辑推理和做出判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使学生具备辨别真伪、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再次,西方科学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实证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科学主义教育认为,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可以得到可靠、准确的知识和结论。

科学主义教育将实证研究方法作为教学和学习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实验、观察、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手段,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科学主义教育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和探索,使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培养实证精神和科学态度。

最后,西方科学主义教育思想倡导教育的普及和公平。

科学主义教育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接受教育,获得科学知识和方法的启蒙。

科学主义教育强调教育的普及是促进社会进步和公平的重要途径,教育应该为每个人提供发展的机会和资源。

科学主义教育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职业需求。

综上所述,西方科学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注重科学素养、批判思维能力和实证研究方法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论。

西方近代的教育思想

西方近代的教育思想

西方近代的教育思想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拉特克是西方教育史上教育学理论的第一个倡导者。

致力于探究“数授之术”开拓教学理论,他的教学合重点在于探讨如何使所有的人最容易、最有效地获得知识和教养,是以教学的方法、技术问题为中心的。

1612年向法兰克福诸侯呈交的学校改革的奏书《改革学校和社会的建议书》中,自称“教学论者”,称自己的新的教学技术为“教学论”。

拉特克关于教学的方法与技术要尊重学科知识的性质,这一观点具有独创性和生命力。

他的自然教学法直接影响了夸美纽斯,并对整个近代教学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拉特克所倡导的教学论,是以教学的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

它并非完全不谈教什么(教学内容),但重心是如何教。

夸美纽斯(1592-1670),捷克着名的民主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

他是公共教育最早的拥护者,其理念在他所着作的《大教学论》中提出。

代表作有《大教学论》(1632)《母育学校》《泛智学校》《世界图解》。

《大教学论》是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始。

被誉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近代教育之父、系统的教育学之父。

他尖锐地抨击中世纪的学校教育并号召“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的门类和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得知识。

夸美纽斯受到人文主义的深刻影响,对人具有的智慧和创造力充满信心,主张通过教育使人获得和谐发展,希望通过教育改良社会,实现教派和民族的平等。

泛智论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所谓“泛智”,就是使所有的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全面的知识,从而使智慧得到全面的发展。

他主张学习广泛的知识,掌握学科知识的精粹;强调所学内容要对实际生活有用;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各种语言的学习;注重学生行动能力的训练等。

夸美纽斯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在教育史上他最早从理论上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相关的学年制、学日制、考查、考试制度。

2020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中外幼儿教育思想

2020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中外幼儿教育思想

2020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中外幼儿教育思想一、西方近代幼儿教育思想★★★★★(一)洛克的幼儿教育思想洛克认为,绅士要既有贵族的风度,能活跃于上流社会和政治舞台,又要有事业家的进取精神,是发展资产阶级经济的实干人才;绅士应受体育、德育和智育等方面的教育。

洛克认为英国当时的一般学校成分复杂,学生教养恶劣,不利于绅士的培养。

他主张严格、慎重地挑选德行、能力好,并且娴于礼仪、精通人情世故的导师,从幼年起就对未来的绅士进行家庭教育。

洛克的《教育漫话》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并作了详细论述。

它强调环境与教育的巨大作用,强调在体魄与德行方面进行刻苦锻炼。

这些思想对西方近代教育家,特别是对l8世纪的法国教育家影响很深。

洛克的教育思想还包括“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二)卢梭的幼儿教育思想1.强调幼儿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针对传统的封建旧教育残害人性和违反自然的弊病,卢梭明确提出了教育要“归于自然”。

教育必须遵循自然,如果我们改变了这个自然法则,结果就是毁了孩子。

因此,教育要尊重、适应并促进儿童身心的自然发展。

2.强调根据幼儿的特点进行教育卢梭强烈批评封建旧教育不顾儿童天性的发展,抹杀了儿童与成人的区别,强调应当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教育。

他提出儿童期是“理性睡眠时期”。

因此,儿童期要以感觉教育为主,在对儿童进行智力教育之前要先发展他们的感觉能力和充实他们的感觉经验。

3.强调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针对封建旧教育让儿童通过“念书本”学习,卢梭强调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让儿童完全自由地进行活动,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儿童感官的发展,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并作为理性活动的基础。

4.提出“自然后果法”以自然教育理论为依据,卢梭反对体罚,提出了“自然后果法”。

例如,当一个性情暴烈的儿童打坏了他所使用的家具时,不要忙着给他另外的家具,而要让他感觉到没有家具的不方便。

西方近代教育思想总结

西方近代教育思想总结

西方近代教育思想总结西方近代教育思想是指18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在教育领域中涌现的一系列理论与观念。

这些思想的出现标志着西方教育由传统的宗教教育向为全民普及的国家教育体系的转变。

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和哲学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启蒙运动、工业革命以及社会进步的需求等。

以下将对西方近代教育思想进行总结。

1. 教育的普及和平等:18世纪的启蒙运动倡导教育的普及和平等。

启蒙思想家如洛克认为每个人都有天赋的理性和平等的权利,并主张以教育来培养人的智慧和品德。

因此,教育不再仅限于贵族和富人阶层,而应为所有人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

2. 社会效益:洛克、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个体的发展,更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他们强调教育应培养公民的理性、自治和批判思维能力,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3. 个性发展:德国哲学家康德对教育的关注主要是个性发展。

他主张教育应该培养人的智力、道德和审美能力,使其成为自由和独立的个体。

4. 实用主义:19世纪后期的实用主义者们强调教育应该与实际生活和工作相关。

他们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实用技能和有用知识,以满足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5. 学生中心:乔瓦尼·金贝诺和约翰·杜威等教育家强调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能力。

他们主张教育应该是个体化的、体验式的,并提倡学生的参与和主动学习。

6. 社会工程:在20世纪初,教育成为塑造社会的工具之一。

教育家如爱德华·李·思克曼认为,通过改革教育体系可以改变社会的结构与价值观,从而实现社会变革和进步。

7. 多元文化主义:20世纪后期,随着移民和全球化的加剧,教育的多元文化主义受到更多关注。

这一思想强调教育应该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宗教和价值观,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尊重。

总结起来,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从教育的普及和平等,到个性发展、实用主义、学生中心,再到教育成为社会工程和多元文化主义的转变。

西方近代教育家思想总结

西方近代教育家思想总结

西方近代教育家思想总结在西方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教育家对教育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些教育家的思想不仅影响了他们所处的时代,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几位西方近代教育家的思想进行总结,其中包括约翰·洛克、让-雅克·卢梭和约翰·杜威。

约翰·洛克(1632-1704)是17世纪英国教育家和哲学家,他的著作《论人类理解的限度》和《关于教育》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洛克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天性和潜力,让他们成为理性自主的个体。

他主张从婴儿时期开始教育,在他看来,人类是一个“白板”,教育是在上面书写的过程。

他强调儿童教育的前提是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通过观察、实验和亲身经验来获得知识。

洛克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教育是一项整体任务”,意思是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还包括社会和家庭的教育。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个体发展的全过程,不仅仅涉及学术知识的传授,还应关注品德、社交和道德的发展。

此外,洛克还提出了个体的自由和平等原则,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利接受教育,并强调教育是一个对人类自由和幸福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让-雅克·卢梭(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的教育家和哲学家,他的著作《爱弥儿》和《爱弥儿教育论》对教育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卢梭的教育观点与洛克有些不同,他认为教育应该根据儿童的天性和需要来设计,而不是强加给他们。

他认为,儿童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自由来学习,尊重他们的天性和独特个性。

卢梭提倡“对话式教育”,主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让学生参与到教育过程中。

他强调培养学生的直觉和感官经验,相信教育应该注重生活技能和实践经验的培养。

此外,卢梭主张从小将儿童与自然相联系,接触大自然的美和真实,将其作为他们教育的一部分。

约翰·杜威(1859-1952)是20世纪美国的教育家和哲学家,他的著作《民主与教育》和《专门问题性与统一综合性》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代西方九大教育家教育思想

近代西方九大教育家教育思想
近代西方九大教育家教育思想
近代教育家教育思想
教育 目的
教育 方法
教学 内容
教学 原则
思想 基础
斯宾塞
第斯 多惠
主张发展和顺应自然,要适应儿童的兴趣和愿望
社会职能也如生物机体一样,通过适当分工表现出来;
卢梭:主观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一 教育目的 三、论教师的培养:自我教育——优秀教师的必由之路
经过比较,科学最有价值。
发展多方面兴趣,使人各种能力得到和谐发展,养成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正的观念
主社张会发 职展能教和也育顺如应生家自物然机,体要一适样应,儿通童过的适兴当趣分和工愿表望现出来;
教育目的
马社克会思 也夸:像掌物美握种纽科那斯学样技,术由知简识单和向劳复为动杂技进现能化实。的人生服务,培养具有“学问、德行和虔信”的人,为永生做准备
凡实科现学 人所的不解卢能放梭深和入自认由识全的面领发域展,,即培事养物具的有本创质新,能只力能的诉多诸方培宗面养教发。展“的自人然才 人”,培养忠诚的爱国者
教教师师必 应裴须坚斯拥持泰有培崇养洛高全齐的面教和育谐信发仰展和的有教人学组热织情地帮助和激发儿童的天赋能力,使各种内在的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
实证主义哲学思想
1.哲学是以“实证的”和“确实的” 事实为认识依据,要求在认识方面具有“确实的 ”知识和实验的研究方法,反对主观臆断和空想。 2.不可知论,人类的理性只能认识相对的东西,事物的本质、绝对真理是不能被认识的 。凡科学所不能深入认识的领域,即事物的本质,只能诉诸宗教。
科学主义教育思想
1.知识价值标准确定:为生活做准备的知识价值最高,教育的任务就在于教导每 个人怎样生活”; 2.证明科学知识最有价值:比较的尺度是知识与生活、生产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 系。经过比较,科学最有价值。 所以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科学知识; 3.科学教育的课程体系; 4.教学原则和方法:自然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快乐教育原则 、自我教育 原则、实物教学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特克是西方教育史上教育学理论的第一个倡导者。

致力于探究“数授之术”开拓教学理论,他的教学合重点在于探讨如何使所有的人最容易、最有效地获得知识和教养,是以教学的方法、技术问题为中心的。

1612年向法兰克福诸侯呈交的学校改革的奏书《改革学校和社会的建议书》中,自称“教学论者”,称自己的新的教学技术为“教学论”。

拉特克关于教学的方法与技术要尊重学科知识的性质,这一观点具有独创性和生命力。

他的自然教学法直接影响了夸美纽斯,并对整个近代教学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拉特克所倡导的教学论,是以教学的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

它并非完全不谈教什么(教学内容),但重心是如何教。

夸美纽斯(1592-1670),捷克著名的民主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

他是公
(1632)共教育最早的拥护者,其理念在他所著作的《大教学论》中提出。

代表作有《大教学论》
《母育学校》《泛智学校》《世界图解》。

《大教学论》是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始。

被誉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近代教育之父、系统的教育学之父。

他尖锐地抨击中世纪的学校教育并号召“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的门类和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得知识。

夸美纽斯受到人文主义的深刻影响,对人具有的智慧和创造力充满信心,主张通过教育使人获得和谐发展,希望通过教育改良社会,实现教派和民族的平等。

泛智论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所谓“泛智”,就是使所有的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全面的知识,从而使智慧得到全面的发展。

他主张学习广泛的知识,掌握学科知识的精粹;强调所学内容要对实际生活有用;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各种语言的学习;注重学生行动能力的训练等。

夸美纽斯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在教育史上他最早从理论上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相关的学年制、学日制、考查、考试制度。

虽然早在欧洲宗教改革时期,在耶稣会派和路德派等教派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出现了分班、分级教学制度,并且按年、月、周规定教学进度。

但是,夸美纽斯是对班级授课制等作系统理论阐述的第一人。

夸美纽斯以他在教育理论上的卓越贡献,奠定了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普及义务教育,“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实际上是对所有儿童授以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只有那些有志于从事脑力劳动的男女才能享受,高等教育则更是少数“智者”的权利。

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夸美纽斯打破了封建主义的禁锢,主张人人有权利接受教育的主张,适合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裴斯泰洛齐(1746--1827)是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

他热爱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对教育革新的执着追求,在教育理论上许多独创的论述,不仅为世界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为一切教育工作者树立了一个令人十分崇敬的形象。

裴斯泰洛齐受18世纪启蒙思潮的影响,认为教育是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他看来,社会的腐败和道德的堕落,是由于不合理和不平等的教育制度造成的;劳苦大众的贫困和悲惨的生活境遇,同样也是因为他们缺乏教育和文化知识的结果。

因此,他要求彻底改变这种不合理和不平等的教育制度,主张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教育制度,使社会各阶级的儿童,包括贫民的儿童都能受到一种合理的、符合他们实际生活所需要的教育。

希望通过提高劳动者及其子女的文化知识水平,改变他们实际上生活所需要的教育;希望通过提高劳动者及其子女的文化知识水平,改变他们悲惨的生活境况。

裴斯泰洛齐还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一些自然所赋予的潜在能力,并且这些能力都具有渴望发展的倾向。

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潜在能力。

教育者必须深入研究和认识儿童的自然发展,并努力使教育
与其自然发展相一致,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因此,与夸美纽斯、卢梭一样,裴斯泰洛齐将教育适应自然作为最基本的教育原则。

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化的思想。

他在1800年发表的《方法》一文中说:“我试图将人类的教学过程心理化。

”在他看来,只有使教学过程与儿童心理的自然发展相一致,才能使儿童的天性和能力得到和谐地发展。

反之,如果不和儿童自己对事物的亲身经验有机联系起来,一切教学活动都是没有价值的。

因此,他反对机械灌输的旧式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及其与之相适应的正确的教学方法。

裴斯泰洛齐关于教学心理化的思想和实践探索,开启了19世纪欧洲教育心理化运动,揭示了教学过程科学化的发展方向。

裴斯泰洛齐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另一重要贡献是他的要素教育思想。

裴斯泰洛齐认为,在一切知识中都存在着一些最简单的“要素”,它们是儿童自然能力最简单的萌芽。

教育过程应该从这写最简单的、能为儿童所理解和接受的要素开始,逐步过渡到较为复杂的要素,以促进儿童各种潜能的和谐发展。

裴斯泰洛齐将教育分为德育、体育和智育。

据此,他指出德育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因此道德的要素教育就应该从培养亲子之爱出发,逐步发展为爱兄弟、爱邻人、爱全人类和爱上帝;体育的要素是儿童身体各关节的活动,因而体育应该从锻炼关节活动开始,逐步扩展为站、行、跑、跳、掷、摇、角力等各种活动能力;儿童智力的最初萌芽是对事物的感觉与观察能力,这种能力又与儿童眼前事物的最基本、最简单的外部特征,即数目、形状和名称相统一。

儿童认识这三个要素的相应能力是计算、测量和表达,培养这三种能力的是算术、几何和语文三门学科。

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思想,是他长期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的结果。

在此基础上创立的初等教育的各科教学法,为初等教育的发展与普及作出了很大贡献。

总之,裴斯泰洛齐为近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得教育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福禄贝尔、第斯多惠等,也都受到深刻影响。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在清末开始传入我国,对我国初等教育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赫尔巴特(1776-1841)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在近代教育史上,没有任何一位教育家可与之比肩。

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则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是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

教育著述有:《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心理学教科书》。

赫尔巴特是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先驱,是“教育性教学”的首创者和教学形式阶段的发明者,在西方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赫尔巴特明确提出教育学的科学性问题。

在他看来:“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

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

”他在哲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教学理论,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了道德教育理论,从而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赫尔巴特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思想。

在赫尔巴特之前,教育学家们通常把道德教育和教学分开进行研究和阐述,教育和教学通常被赋予不同目的和任务。

赫尔巴特的开创性贡献在于阐明了教育教学之间的联系。

他明确指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德育问题是不能同整个教育分离开来的,而是同其他教育问题必然地、广泛深远地联系在一起的”。

从而使道德教育落实在学科教学的坚实基础上,也使学科教学具有了道德教育的任务,成为教育的基本原则,推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

赫尔巴特还根据“统觉”学说,强调教学应该是一个统一完成的过程,提出形式教学阶
段理论。

他将教学过程分为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

其中“清楚”是指清楚、明确地感知新教材;“联想”是指学生通过一定形式的练习与作业,把系统化了得知识运用于实际,检查是否正确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的新知识。

后来,赫然巴特的学生齐勒尔和赖因又发展为五阶段,即准备、提示、联想、概括和运用,为广大第一线的教师提供了一个更为容易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教学模式。

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又将其演变为五步法,即复习、引入、讲解、总结和练习。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中小学曾广泛采用这一教学模式。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德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还对世界其他许多国家的教育也有较大影响。

20世纪初,它曾借道日本传入中国,对当时中国教育观念的变革和教育实践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第一次世界发展后,随着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等地兴起,赫尔巴特教育思潮及赫尔巴特学派的影响逐渐衰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