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城老字号的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滁城“老字号”的记忆

金学政

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浪潮呼啸而来,延续几千年的传统农耕社会背影渐行渐远;‚大滁城‛建设日新月异,老滁县之印象即将离我们而去。时光让我们充满期待,也有些许迷离、留恋。2009年秋以来,笔者数次走访了鲜鱼巷口周边数十家滁城居民老户,将掩埋在历史烟尘中的块块碎片拼接出老滁城‚老字号‛的记忆。

饭店“老字号”

解放前老滁城比较有名气、上档次的饭店有‚傅同兴‛、‚高三和‛、‚海同春‛、‚三六九‛、‚新春园‛、‚金聚兴‛、‚朝楼居‛、‚可居园‛几家。现根据走访和查阅资料分述之。

几家老字号中,‚傅同兴‛名头最响,招牌最亮,生意最好。时至今日,‚傅同兴‛还在吗?还在,它就是座落在南谯北路上的五一饭店。‚傅同兴‛,东家姓‚傅‛,老板叫傅秉志,人称‚傅老四‛。‚同兴‛,含‚共同兴旺发达‛的吉祥意。早在三十年代它就兴盛一时,驰誉大江南北。1936年4月,著名的‚新月派‛女诗人、散文家、大学教授方令孺与国画大师徐悲鸿、文学家丁玲等一行五人相携游览琅琊山,回去写了一篇一万多字的《琅琊山游记》。其中记叙:‚滁州城内中心

桥傅同兴酒馆所烧的孟公坝黑尾金鳞的大鲫鱼,其味鲜美无比。还有用酿(譲)泉制出的甜米酒,色香俱佳,味亦醇厚。我们下山以后在此饱餐一顿。‛方令孺,‚桐城派‛创始人方苞后裔,家学渊源深厚,文坛上与林徽因齐名,其记述可作史料看待。

据杨光《话说五一饭店》记载:‚滁城解放后,傅家后人将茶馆(旧时习惯把饭店称作茶馆)捐献给了工会,工会拿出数袋大米作铺底,组织失业工人重新把茶馆开了起来。1950年5月1 曰,傅同兴茶馆改为‘五一’饭店。不久,‘五一’饭店划入消费合作社,商业局成立后,划归商业局管理‛。在过去几十年里,它曾经是滁城最具影响力的品牌酒店,成为老滁州人的骄傲。许多家庭红白喜事大宴宾朋能够在五一饭店摆酒席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国际大酒店。‚傅同兴‛小老板傅秉志一直到七十年代八十多岁才去世。报载,五一饭店正在申报‚中华老字号‛饭店,‚目前已经通过安徽省商务厅审核,报国家商务部审定中‛。

老人们回忆:‚高三和‛酒店紧挨着‚傅同兴‛,就在‚五一饭店‛北面,即今天五金公司门市部那个地方,因为是弟兄三个共同开的,故名‚三和‛。‚海同春‛老板姓刘,店址在鲜鱼巷口食品公司大楼东边一点,两层小楼是‚卞源昌‛,再东一点是‚卞源昌‛的平房租给‚海同春‛用的。‚三六九‛在鲜鱼巷口食品公司大楼北边第三家,馄饨比较出名。其老板

章广胡集人,姓胡,抗日战争前在上海日本人纱厂做过理发匠,日本人来以后,回到滁城,因为会讲一些日本话,官家、商家都请他做翻译,和日本人沟通,很是吃香。后来弟兄几个合开‚三六九‛,以做小吃馄饨为主,早晚生意特别火红热闹。‚新春园‛在四牌楼西南角,解放后改名‚三八酒楼‛。‚金聚兴‛在金刚巷、钟楼巷交叉口西南角坐北朝南,是滁城最大的回民饭店,老板金铎,抗战前开的,解放后公私合营的民族饭店(五一饭店对面)就是在‚金聚兴‛基础上开的。‚朝楼居‛在钟楼巷、钟鸣寺对面有三大开间门面房,后面还有后场厨房什么的,老板姓姚,很气派。‚可居园‛,在南大街,具体情况不详。解放前,战乱频仍,民生凋敝,工商业大量破产,‚海同春‛倒闭最早。‚高三和‛抗日战争前比较兴旺,抗战胜利后,店里失了一场大火,就此衰落,一蹶不振,就再没有开起来了。琅琊区原商务局高兴国局长,就是‚高三和‛酒店掌柜的孙子。‚新春园‛五十年代公私合营,一直经营到六十年代中后期,因城市改造拆除。

老滁城‚老字号‛饭店都各显神通,各有各的拿手绝活。象‚傅同兴‛,不仅做门市,还做上门服务生意,谁家有事,在家摆上三两桌酒席,派伙计挑提盒送菜到家。它的招牌菜,除了金丝鲫鱼,大杂烩、狮子头及锅贴、小笼包、馄饨等也很有名。

南北杂货店戏园子

我们今天常见的百货、杂货店,过去,被称为南货店、北货店。南货店主要经营酱油、酱菜,糕点香烛纸张等,北货店又称作京货店,经营大、小百货。解放前,滁城比较有名气的规模比较大的南北杂货店主要有:‚章三益‛、‚卞源昌‛、‚江源泰‛、‚朱源泰‛、‚胡泰生‛、‚骆正泰‛、‚汤华记‛、‚杨源茂‛、‚徐永昌‛、‚金源生‛、‚孙隆昌‛等数十家。

南货店最有代表性的是‚章三益‛。‚章三益‛,石婆婆往北、韩家鼓堆巷口对面,是他家‚茶食房‛(现在叫食品厂),主要做糕点,董糖(酥糖)、京果子、羊角(gé)蜜等,既生产批发,也做门市;巷子往里二十米,是酱园子,就是晒酱、做酱油、醋、酱菜等场所。‚章三益‛规模比较大,比较老,产品质量好,信誉度也高。它生产的董糖,炒面、炒芝麻火功独到,甜度适中,口感好;酱油是晒过的酱里面一点一点撇出来的,不掺一点水,原汁原味。另外,做生意的手法也很灵活,四乡八镇农民没有现钱,可以赊账,货照拿,账房先生记账,午秋二季,账房先生赶着大车上门收账,收购小麦、大米、芝麻等农副产品抵账,农民大都不识字,但是,尽管放心,一点不会差。章三益家出过一个共产党员叫章扬武,‚四〃一二‛政变中曾被国民党逮捕,解放后任滁州中学第一任校长。滁州名人国立复旦大学校长章益,是‚章三益‛一家,具体宗谱如何叙待考,不过,‚章三益‛后人和滁州工商界都认为章益是

滁州工商业孕育的精英,引以为自豪和骄傲。

“卞源昌”,老板姓卞,在鲜鱼巷口东北角食品公司大楼东侧一点,有幢两层小楼就是原址,至今还没有拆除。卞源昌经营南货,同时还是美孚煤油(时称洋油)的代理商,文革说老板是‚洋奴‛‚买办‛,吃了不少苦头。

“江源泰”,是滁县规模最大的瓷器批发、零售商。现琅琊区百货公司用以办公的那幢带有典型欧式风格的白色小楼就是他家,原来共有三进,前两进在南谯路扩路时已拆除。解放初作为县税务局的办公室和宿舍,后给花纱布支公司(百货公司)办公。曾经在楼里住过的同志回忆,小楼里有很多质量很好、很气派的西式家具。江家是传说滁城‚四门四大匠‛之一,原来只是修鞋皮匠,因为修理一双大户人家送来的女式皮靴,里面藏有许多金银细钿,发横财有了资本,改做瓷器,通过水路从景德镇等地运来碗碟盆罐等瓷器批发四乡。‚四门四大匠‛:民间传说,老滁城东门胡木匠、南门马瓦匠、西门江皮匠、北门徐铁匠四家都各有一个因飞来横财而发迹的故事。

“胡泰生”,是滁州最大的木材批发商。原址在东门遵阳街上曹家巷东北口,那幢古色古香、气派的砖木结构的两层小楼,老百姓习惯称之‚胡家大楼‛就是。胡家原来是开棺材店的,也因飞来横财积累原始资本而发迹,后来生意做大了,通过长江、清流河水道,放来江西等地原木漂排,堆在东关外码头,大江大河里来,四乡八镇里去,很有气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