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轿车底盘结构特点.

合集下载

宝马BMW新款7系(F01,F02)底盘资料

宝马BMW新款7系(F01,F02)底盘资料

与上一代车型 E65/E66 相比,现在防爆轮胎 安全套件已成为 F01/F02 的标准配置。
此外,为了实现作为 Integral 主动转向系统组 成部件的 HSR 后桥侧偏控制系统)功能,还 需要“分布式”Integral-V 后桥。
2
任务
在表中填写 F01/F02 相关名称。
前桥 前悬架 / 减振系统 前稳定杆 后桥 后悬架 / 减振系统
• BMW 防爆轮胎安全系统(RSC)
行驶动力性和舒适性方面的最高目标也进行了 相应调整并且集成了所需行驶动态管理系统。
Integral V 后桥从根本上实现了机械式底盘的 行驶动态功能,即在所有重要行驶状况下都能 确保车轮导向装置按给定的弹性运动学原理移 动。
但 BMW 对 Integral 主动转向系统(IAL)的 独特创新研发对 Integral-V 后桥的弹性动力 学提出了特殊要求:后桥车轮必须在一定范围 内执行转向运动功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行车制动器采用传统结构,但驻车制动器采用 了电动机械式驻车制动器(EMF)。
转向系统
F01/F02 使用两个型号的转向系统:
• 双横臂前桥改善了直线行驶性能。
•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采用这种双横臂前桥设计方案时,其出色的行 驶动力性、良好的行驶舒适性以及稳定的直线 行驶性能极大地提高了驾驶乐趣和安全性,同 时还使车辆具有出色的日常行驶适用性以及长 途行驶舒适性。
− “F01/F02 底盘” − “F01/F02 行驶动态管理系统” − “F01/F02 纵向动态管理系统” − “F01/F02 横向动态管理系统” − “F01/F02 垂直动态管理系统” • 演示文稿“Fahrwerk_F01_de(en).ppt” • 演示文稿“Fahrdynamik_F01_de(en).ppt”

BMW E60(宝马5系)白车身结构解析

BMW E60(宝马5系)白车身结构解析

图5 : E60 车门外面板
微晶合金钢(例如, H420LA) 构件使用这种钢材制造具有高强度和高防碰撞的能力。唯一的是它的成形能力差。 微晶件的强度的提高是离析硬化造成的,这种由于在钢的成分里面由最精微分布的 硝基碳和极小含量的钛铌钒元素。这些元素在含量为0。01%时就会大大提高它的屈 服限。这种钢材的屈服限是340 - 420 N/mm2 ,最大抗拉强度是620 N/mm2 ,破断 延伸率A80是 20% 。 在使用气体保护焊和电阻焊的焊接设备可以实施良好的焊接。 这种钢使用的范围的实例比如发动机的后支撑架,车身内部侧面框架。
图2 E60 车顶棚外板
IF类钢(例如,H220Y) 对于非常复杂造型的零部件,不但要求深冲也需要拉延,有不同的冲延深度,就要 使用这种IF类的材料。 这种类型的钢的结构是晶格无间隙,是在铁素体的中间晶格内没有了碳和氮的原子, 这就使这种合金钢表现出非常低的碳和氮的含量,表现了非常好的成形能力和可焊 性。这种钢的屈服限是 180 - 260 N/mm2, 最大的抗拉强度是 440 N/mm2 ,破断 拉伸率 A80是 32% 。
――钢
钢料无疑是最为常用的材料。采用各种新型的钢合金使用在各自需要的方位处。在 宝马E60的车身上面使用了9种不同型号的合金,下面分别叙述这些不同的性能和使 用范例。 为了使解析更加方便起见,要先了解下面的三个定义: - Rp -> 屈服极限,单位为 N/mm2 - Rm -> 抗拉强度,单位为 N/mm2 - A80 -> 破断延伸率,单位为 %
现代车身要满足很多的要求。在最可能小的外形尺寸时要有尽可能大的内部空间。 在出现车祸时要给乘驾者最好的防护。这个动力排,也即发动机,变速箱牢固的在 车身上良好工作。另外车身要有非常好的静态和动态刚度,以便使宝马车实施它的 名副其实的行驶性能。 另外,车的承载构件要有很高的疲劳强度,在出现事故之后承受的修理费尽量的低。 为了实施和完成上面的这些要求,宝马公司的战略就是对每一个结构件为达到它的 最优效能要使用最好的材料。

【图】蓝天白云的四门王牌:宝马M5底盘解析

【图】蓝天白云的四门王牌:宝马M5底盘解析

【图】蓝天白云的四门王牌:宝马M5底盘解析
[汽车之家拆解]忠实的宝马粉丝可能至今还对向市场妥协的5系Li不屑一顾,但是宝马告诉我们:没有必要为这件事情耿耿于怀,你们的期待,由M5来回应。

“蓝天白云”对驾驭的执着,对“最强大”四门轿车的理解和纠结,全部都集中于此-----这辆湛蓝的宝马M5身上。

当然,以我们平日的观察角度,不可能看出这台M5有多少大刀阔斧的改进,只有置身车底时,你才能见识巴伐利亚工程师们的强大。

不知道各位看官对M5如何理解,在我看来,打造M5这样的车子真的是很纠结的一件事情(至少比M3纠结),因为它首先是一辆四门豪华轿车,其次才是一辆性能车,它没有Z4或6系那样的跑车身板儿,更不是纯粹追求机械效率的超跑。

对于这款车来说,驾驭应当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享受和快感,而不是让人疯狂并丧失理智,所以宽
敞空间、先进和豪华的装备一样不能少。

在这样的条条框框下工程师们还是拿出了这台在纽北超越panamera的M5,值得钦佩。

● 底盘整览:强大散热系统+空气动力学底盘。

汽车底盘构造总结

汽车底盘构造总结

汽车底盘构造一、传动系统功用: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按需要传给驱动车轮,使路面对驱动车轮产生一个牵引力,推动汽车行驶.1、传动系统的组成机械式传动系统主要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组成.其中万向传动装置由万向节和传动轴(、中间支撑)组成,驱动桥由主减速器和差速器、半轴组成。

2、传动系统的功用(1)减速增矩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具有转速高、转矩小的特点,无法满足汽车行驶的基本需要,通过传动系统的主减速器,可以达到减速增矩的目的,即传给驱动轮的动力比发动机输出的动力转速低,转矩大。

(2)变速变矩发动机的最佳工作转速范围很小,但汽车行驶的速度和需要克服的阻力却在很大范围内变化,通过传动系统的变速器,可以在发动机工作范围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满足汽车行驶速度变化大和克服各种行驶阻力的需要.(3)实现倒车发动机不能反转,但汽车除了前进外,还要倒车,在变速器中设置倒档,汽车就可以实现倒车。

(4)中断动力传递起动发动机、换档过程中、行驶途中短时间停车、汽车低速滑行等情况下,都需要中断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利用变速器的空档可以中断动力传递。

(5)差速功能在汽车转向等情况下,需要两驱动轮能以不同转速转动,通过驱动桥中的差速器可以实现差速功能。

3、传动系(发动机)的布置形式(一)离合器1、功用(1)保证汽车平稳起步;(2)保证换档时工作平顺;(3)防止传动系统过载。

2、摩擦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摩擦离合器依靠摩擦原理传递发动机动力.当从动盘与飞轮之间有间隙时,飞轮不能带动从动盘旋转,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当压紧力将从动盘压向飞轮后,飞轮表面对从动盘表面的摩擦力带动从动盘旋转,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

3、离合器的组成:(1)主动部分:飞轮、压盘、离合器盖等;(2)从动部分:从动盘;(3)压紧部分:压紧弹簧;(4)操纵机构:分离杠杆、分离轴承、回位弹簧、分离套筒、分离叉等.4、离合器自由间隙:离合器接合时,分离轴承前端面与分离杠杆端头之间的间隙。

车辆底盘结构与悬挂系统调校技巧

车辆底盘结构与悬挂系统调校技巧

车辆底盘结构与悬挂系统调校技巧车辆底盘结构与悬挂系统的设计和调校是影响车辆性能和操控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车辆底盘结构的基本概念以及悬挂系统的调校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际驾驶中。

一、车辆底盘结构车辆底盘结构是指车辆整体框架以及底盘相关的部件组成。

常见的底盘结构包括前置前驱、前置后驱和前置四驱等。

其中,前置前驱结构将发动机置于前轴前方,通过前轮传动实现动力输出;前置后驱结构将发动机置于前轴后方,通过后轮传动实现动力输出;而前置四驱结构则同时将动力分配给前后轮。

底盘结构的选择与车辆性能和操控性息息相关。

例如,前置前驱结构在重心位置上更接近前轴,造成车辆前后重量分布不均衡,容易导致车辆在高速行驶时出现过多的前轮失抓;而前置后驱结构由于将大部分重量集中在后轴,降低了前轴负载,使得车辆在高速转弯时更容易产生过度转向现象。

因此,设计和选择合适的底盘结构对于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二、悬挂系统的调校技巧悬挂系统是车辆底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驾驶舒适性和操控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悬挂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保证车身与路面的良好接触,并且在路面不平时吸收和缓解冲击力。

1. 弹簧的选择与调校弹簧是悬挂系统中起支撑和缓冲作用的关键组件。

弹簧的硬度和行程对车辆的悬挂特性起着重要影响。

硬度较高的弹簧可以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但会降低驾驶舒适性;相反,硬度较低的弹簧则可提供更好的舒适性,但会牺牲一定的操控性能。

悬挂系统调校时,需要根据车辆的用途和预期性能选择合适的弹簧硬度和行程。

一般来说,运动型车辆通常采用硬度较高的弹簧来提供更好的操控性能,而豪华型车辆则更注重舒适性。

2. 减震器的选择与调校减震器是悬挂系统中用于控制弹簧回弹速度的关键部件。

它的主要作用是减少车身的纵向、横向和上下方向的震动,提高悬挂系统的稳定性和驾驶舒适性。

在悬挂系统调校中,减震器的选择和调校也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减震器类型和调校方式会带来不同的悬挂特性。

汽车底盘构造知识点

汽车底盘构造知识点

汽车底盘构造知识点一、底盘的定义和作用底盘是指汽车上用于支撑车身、传递动力、转向和制动等功能的结构部件总称。

它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受着车身及其上部负荷,同时又要传递发动机和变速器产生的动力,使其转化为车轮运动能量,并通过悬挂系统保证车辆行驶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二、底盘结构1.前悬挂系统:前悬挂系统主要由弹簧、减震器、转向节、控制臂等组成,用于支撑前轮并使之具有一定的摆动自由度。

2.后悬挂系统:后悬挂系统主要由弹簧、减震器、控制臂等组成,用于支撑后轮并使之具有一定的摆动自由度。

3.转向系统:转向系统主要由转向节、传动杆和转向齿轮等组成,用于实现方向盘操作与前轮转向之间的机械传递。

4.制动系统:制动系统主要由刹车片或刹车鼓、刹车盘、制动缸等组成,用于实现对车辆运动状态的控制,以达到减速、停车和保持车辆静止的目的。

5.传动系统:传动系统主要由发动机、变速器、离合器和驱动轴等组成,用于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使车辆得以运动。

6.悬挂系统:悬挂系统主要由弹簧、减震器、控制臂等组成,用于支撑车身并吸收路面颠簸所带来的冲击力。

三、底盘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底盘设计必须保证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包括加强底盘结构强度和刚度,提高悬挂系统稳定性和制动效果等。

2.舒适性原则:底盘设计必须保证汽车行驶过程中乘客的舒适性,包括提高悬挂系统的缓冲能力和降低噪音水平等。

3.经济性原则:底盘设计必须考虑到生产成本和使用费用问题,包括采用合理的材料和工艺以及优化结构设计等。

4.环保性原则:底盘设计必须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包括减少废气排放和噪音污染等。

四、底盘维护保养1.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底盘各个部位的磨损和松动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或维修。

2.清洗保养:定期清洗底盘,特别是悬挂系统和制动系统等易受污染的部位。

3.润滑保养:定期给底盘各个部位进行润滑,以保证其正常运转并延长使用寿命。

4.注意驾驶习惯:避免急加速、急刹车、超载等不良驾驶习惯,以减少对底盘的损伤。

汽车底盘结构强度分析

汽车底盘结构强度分析

汽车底盘结构强度分析第一章:引言汽车底盘结构的强度分析是汽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底盘结构的强度指的是汽车底盘在各种条件下的载荷下产生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汽车底盘结构在汽车的正常使用过程中承受着各种载荷,如道路颠簸、刹车、变道、加速等,因此理解和分析底盘的结构强度对于汽车设计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汽车底盘结构的强度分析的方法和应用。

第二章:汽车底盘结构汽车底盘是指车身下方的整个结构,分为前、中、后三部分。

前部分是发动机安装的区域,中部分连接前后车轮,后部分连接后轮和车尾。

汽车底盘结构的复杂性是由其连接及传递载荷的形式所决定的,包括支撑系统、弹性元件和防护系统。

底盘的支撑系统是支撑本体重量和所载荷物及其传递载荷的架构,弹性元件由悬挂系统和减震器组成,防护系统则是对车辆进行保护,以尽可能减少意外事故对车辆结构的损坏。

第三章:底盘的强度分析底盘结构的强度分析基于FEM(有限元方法),由于底盘结构较为复杂,强度分析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材料特性、重量、性能等等。

因此,底盘强度分析通常采用三维模型建立,然后根据实际载荷情况进行模拟分析。

在模拟分析中,导入各种载荷,并计算应变和应力分布。

最终,结合设计目标,确定优化方案以及所需的材料和厚度等参数,以确保底盘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达到设计要求。

第四章:底盘强度分析应用案例底盘强度分析应用于许多汽车制造商的产品中,下面介绍三个具体案例。

1. 奔驰AMG GT热度分析奔驰AMG GT是一款高性能跑车,重量分布和发动机重量对底盘结构的强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应用热度分析软件确定了最佳制动系统,并进行了多次热度分析以在赛道测试过程中保持稳定。

2. 福特F-150碰撞测试福特F-150是一款受欢迎的皮卡车,其车架可达到3.5吨载重。

底盘的强度分析和碰撞测试是确保该车在强力碰撞场景下维持稳定性的关键。

F-150的强度分析涉及底盘板,前桥、中桥和后桥的碳钢材料以及悬挂系统。

宝马e90底盘

宝马e90底盘

说明
弹簧压缩 弹簧行程 [mm]
在制动力作用下整个弹簧行程内的 前束变化量
在侧向力作用下整个弹簧行程内的 前束变化量
索引 3 4
说明
弹簧伸长 前束 [min.]
弹簧在非受力状态下压缩和伸长时 的前束变化量
碰撞要求
采用斜摆臂后桥和中心连杆后桥时,纵梁必须 相对弯曲较大。这在尾部碰撞时有不利之处。 相反,HA 5 则允许纵梁以非常有利的方式布 置,因此在碰撞速度较低时有非常大的优势。
摆动支座上拉杆的导向销布置在横摆臂球销对 面上方。这样即可有效补偿制动点头情况。
这种布置方式的另一个优点是,车桥托架上的 这个拉杆支座可以基本上等高布置在摆动支座 上支撑位置的对面且不必降下。这一点对大前 悬角度特别有利。此外还可以降低车桥托架侧 的横摆臂支座,因此可以使侧倾中心较低。
单铰接弹簧支柱前桥只有一种类型的横支撑杆 作为车桥托架。
参加者手册 E90 底盘
BMW 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培训
参加者手册中所包含的信息仅适用于 BMW 售后服务培训班的参加者。
有关技术数据方面的更改 / 补充情况请参见 BMW 售后服务的最新相关信息。
信息状态:2004 年 10 月
conceptinfo@bmw.de
© 2004 BMW 集团 售后服务培训,慕尼黑,德国。未经 BMW 集团(慕尼黑)的书面许可不得翻印本手册的任 何部分。
参加者手册 E90 底盘
前桥 后桥 电动转向锁(ELV)
有关本参加者手册的说明
所用符号 为了便于理解内容并突出重要信息,在本参加者手册中使用了下列符号:
所包含的信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所述系统及其功能。
ƒ 表示某项说明内容结束。
参加者手册的当前状况 由于 BMW 对车辆结构和装备不断进行后续研发,因此本参加者手册中 的内容与培训所用车辆情况可能会不一致。

汽车悬挂详细解析

汽车悬挂详细解析

五种常见悬挂解析麦弗逊式独立悬挂在这个言必谈操控、论必说运动的年代里,几乎所有汽车品牌多在大力的宣传自己产品优秀的操控性能,从欧系的宝马、奥迪、萨伯到日系的讴歌、英菲尼迪等高端品牌无不在极力宣传自己良好的操控性和运动性,就连一向以舒适性能为取向的奔驰、凯迪拉克、雷克萨斯等高端品牌也在新近的设计中加入了更多的运动取向。

从以福克斯为代表的紧凑型轿车到以迈腾为代表的中级车到以宝马5系Li为代表的高档车无不标榜自己的运动性能。

那么他们是否如宣传所说这么优秀,此次汽车探索就为大家解读影响汽车运动性能的汽车底盘的核心——悬挂系统,并分析不同悬挂对汽车操控性及舒适性的影响。

『悬挂在汽车底盘安放位置的示意图』● 悬挂的概念和分类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悬挂:悬挂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悬架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比如支撑力、制动力和驱动力等,并且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振动、保证乘员的舒适性、减小货物和车辆本身的动载荷。

典型的汽车悬挂结构由弹性元件、减震器以及导向机构等组成,这三部分分别起缓冲,减振和力的传递作用。

绝大多数悬挂多具有螺旋弹簧和减振器结构,但不同类型的悬挂的导向机构差异却很大,这也是悬挂性能差异的核心构件。

根据结构不同可分为非独立悬挂和独立悬挂两种。

『奥迪S4前后均采用了独立悬挂』非独立悬挂由于是用一根杆件直接刚性地连接在两侧车轮上,一侧车轮受到的冲击、振动必然要影响另一侧车轮,这样自然不会得到较好的操纵稳定性及舒适性,同时由于左右两侧车轮的互相影响,也容易影响车身的稳定性,在转向的时候较易发生侧翻。

独立悬挂底盘扎实感非常明显。

由于采用独立悬挂汽车的两侧车轮彼此独立地与车身相连,因此从使用过程来看,当一侧车轮受到冲击、振动后可通过弹性元件自身吸收冲击力,这种冲击力不会波及另一侧车轮,使得厂家可在车型的设计之初通过适当的调校使汽车在乘坐舒适性、稳定性、操纵稳定性三方面取得合理的配置。

底盘的较量 奔驰E300L对比宝马528Li

底盘的较量 奔驰E300L对比宝马528Li

底盘的较量奔驰E300L对比宝马528Li2011年07月26日 16:37 来源:Che168类型:原创编辑:任飞比过配置、比过数据,自然不会放过底盘的对比。

这两辆长度超过5米,重量超过1.8吨的准豪华车,在底盘上各自下了多大的功课呢?首先说一点题外话,两车底盘的编号都有些奇特,E300在加长之到E300L之后,底盘编号由W212变为V212,而脱离了E字头底盘命名方式的5系,由短轴版F10编号改成了目前5系长轴版的F18。

看来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对两大豪车巨头都产生了影响。

废话少说,进入正题。

底盘对比两车底盘整体工艺水平相当,528Li更多的使用了铝制零件E300L底盘528Li底盘两车底部都非常工整,底盘基本上全被覆盖。

车头下方为发动机护板,E300L的护板分为两段,前方为树脂材质,后方为钢质。

528Li为整体一块铝制护板,相对靠前。

乘员舱下方则为防腐降噪板材。

从面积上看,528Li的覆盖更多一些。

由于E300L使用V6发动机,排气管为左右对称方式,528Li因为L6发动机,排气偏向一边。

E300L后方528Li后方E300L后副车架和差速器壳体均为钢质,悬架下方两个摆臂也为钢质。

528Li后副车架及差速器壳体均使用铝质。

两车的前轮前方均有一个扰流板,用来降低轮胎的风阻和噪声。

E300L相对简单一些,528Li 在扰流板前方有一个楔形导流板。

E300L的轮胎为255/45 R17,而528Li为225/55 R17。

E300L在这个方面明显胜出,但在操控性上并没有将此发挥到极致。

总结:从做工角度来说,两车都有较高水准,大面积的覆盖降低了噪声,且保护了底盘,而对于底盘及悬架部件上铝制零部件的选用,E300L是能不用的就不用了,而528Li则是能用上的都用了。

然而即便是528Li更多的应用了铝质部件,即便装备了号称世界上最轻的6缸发动机,整备质量仍然比E300L重10公斤,实感费解。

底盘的较量奔驰E300L对比宝马528Li2011年07月26日 16:37 来源:Che168类型:原创编辑:任飞悬架对比后天调校,甚至比先天结构更重要,至少在这两辆车上如此。

汽车底盘构造和四大体系详解讲解

汽车底盘构造和四大体系详解讲解

汽车底盘构造和四大体系详解2010年10月22日15:39腾讯汽车综合报道我要评论(2)字号:T|T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

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汽车底盘宝马新X5底盘传动系简介传动系一般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组成。

一.传动系的功用汽车发动机所发出的动力靠传动系传递到驱动车轮。

传动系具有减速、变速、倒车、中断动力、轮间差速和轴间差速等功能,与发动机配合工作,能保证汽车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的正常行驶,并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二.传动系的种类和组成传动系可按能量传递方式的不同,划分为机械传动、液力传动、液压传动、电传动等。

1、机械式传动系一般组成及布置示意图1-离合器 2-变速器 3-万向节 4-驱动桥 5-差速器,图1发动机前置、纵置,后轮驱动的布置示意图图1是传统的发动机纵向安装在汽车前部,后桥驱动的4×2汽车布置示意图。

发动机发出的动力经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传到驱动桥。

在驱动桥处,动力经过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传给驱动车轮图2发动机前置、纵置,前轮驱动的布置示意图发动机前置、纵置,前桥驱动,使得变速器和主减速器连在一起,省掉了它们之间的万向传动装置。

2、典型液力机械传动示意图1-液力变矩器 2-自动器变速器 3-万向传动 4-驱动桥 5-主减速器6-传动轴图3 液力机械传动示意图液力传动(此处单指动液传动)是利用液体介质在主动元件和从动元件之间循环流动过程中动能的变化来传递动力。

液力传动装置串联一个有级式机械变速器,这样的传动称为液力机械传动。

3、静液式传动系示意图1-离合器 2-油泵 3-控制阀 4-液压马达 5-驱动桥 6-油管图4静液式传动系示意图液压传动也叫静液传动,是通过液体传动介质静压力能的变化来传递能量。

主要由发动机驱动的油泵、液压马达和控制装置等组成。

底盘分析报告

底盘分析报告

底盘分析报告1. 引言底盘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称为底部车身结构。

它承载了车辆的重量,支撑着车辆的动力系统、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

底盘的结构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操控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报告将对底盘进行分析,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评估。

2. 底盘结构分析底盘通常由车体、底板、底梁、纵梁、横梁、支撑结构等部分组成。

•车体:车体是底盘的基础,它包括车顶、车底和车侧板。

车体由高强度钢板焊接而成,具有足够的刚性和承载能力。

•底板:底板是底盘的底部结构,它承受着车辆的重量和外部冲击力。

底板通常由厚度较大的钢板制成,以提供强大的抗弯刚度和抗变形能力。

•底梁:底梁是底盘的主要支撑结构,它连接车体和悬挂系统,承担着悬挂系统的重量和动力传递。

底梁通常由高强度钢材制成,以提供足够的刚性和强度。

•纵梁:纵梁是底盘的主要纵向支撑结构,它位于底盘的两侧,并沿着车辆的纵向延伸。

纵梁通常由厚度较大的钢板制成,以提供足够的纵向刚度和强度。

•横梁:横梁是底盘的主要横向支撑结构,它连接纵梁,并支撑着车辆的底部设备和系统。

横梁通常由钢材或铝合金制成,以提供足够的横向刚度和强度。

•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和螺旋弹簧等部分,它们提供了额外的支撑和减震功能。

3. 底盘性能评估底盘的性能对汽车的操控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对底盘的关键性能进行评估。

•刚性:底盘的刚性是指其抗弯刚度和扭转刚度。

较高的刚性可以减少底盘的变形和抖动,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强度:底盘的强度决定了其承载能力和抗冲击能力。

具有高强度的底盘可以承受更大的载荷和外部冲击力,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减震性能:底盘的减震性能直接影响着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稳定性。

较好的减震性能可以降低底盘的振动和不稳定性,提高车辆的行驶平稳性。

•绝缘性能:底盘的绝缘性能是指其隔音和隔热能力。

较好的绝缘性能可以降低外界噪音和热量的传递,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舒适性:底盘的舒适性是指对乘坐者的震动和噪音的影响程度。

汽车底盘系统的结构设计及优化

汽车底盘系统的结构设计及优化

汽车底盘系统的结构设计及优化汽车底盘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支撑和传递汽车整车的重要载荷。

汽车底盘系统还负责调节汽车悬挂系统、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等的运行状况,保证行驶安全和舒适性。

本文将就汽车底盘系统的结构设计和优化进行论述。

1.汽车底盘系统结构的组成汽车底盘系统主要由车架、悬挂系统、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等组成。

其中,车架是汽车底盘系统的基础部件,也是汽车整车的骨架。

车架一般由横梁、纵梁和横撑等部件构成,具有承受和传递汽车重要载荷的重要作用。

悬挂系统主要由弹簧、减震器、悬挂臂、轮毂和轮胎等部件构成,可以支撑汽车车身并吸收路面不平的冲击力。

制动系统一般由制动盘、制动鼓、制动片、制动液、刹车片等部件构成,主要作用是减速和停车。

转向系统主要由转向机构、前悬挂等组成,通过转向机构将驾驶员的方向盘运动传递到前车轮的操纵机构上,从而实现转向和转弯。

汽车底盘系统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各部件的相互影响和协调。

如果一个部件的设计不合理,就会导致汽车底盘系统的性能下降或出现故障,从而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和舒适性。

2.汽车底盘系统的优化汽车底盘系统的优化是指在原有的结构和功能基础上,通过改进和升级的方式提升整个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汽车底盘系统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车架的优化车架是汽车底盘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优化可以提升整个系统的性能和耐久度。

车架的优化主要包括材料的选择、结构的优化和制造工艺的改进等方面。

可以采用高强度的轻质材料,比如铝合金、碳纤维等来制造车架,从而降低汽车整车的重量。

此外,车架的优化还可以通过模拟分析和试车验证等方法来实现。

(2)悬挂系统的优化悬挂系统是汽车底盘系统的重要部分,其优化可以提高汽车的行驶舒适性和稳定性。

悬挂系统的优化包括弹簧和减震器的调整、悬挂臂的结构优化和轮胎的选择等方面。

可以采用可调节的悬挂系统,根据驾驶需求来调整弹簧和减震器的硬度和软度。

此外,采用适合路面条件的轮胎也可以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

汽车底盘系统知识点

汽车底盘系统知识点

汽车底盘系统知识点汽车底盘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车身和其他系统的重量,并负责悬挂、传动、制动等功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汽车底盘系统的各个知识点,包括底盘结构、悬挂系统、转向系统、传动系统和制动系统。

一、底盘结构汽车底盘结构包括车身、底板、横梁和纵梁等组成部分。

车身是汽车的外壳,底板连接车身和悬挂系统,横梁和纵梁则增强了底盘的刚性和承载能力。

底盘结构的设计对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具有重要影响。

二、悬挂系统悬挂系统是连接车轮和车身的重要部件,主要功能是缓冲和减少来自不平路面的震动,并使车身保持稳定。

常见的悬挂系统包括独立悬挂和非独立悬挂。

独立悬挂能够使车轮独立运动,提高了车身悬挂的稳定性和舒适性;非独立悬挂适用于经济型汽车,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三、转向系统转向系统负责控制汽车的转向,使驾驶员能够准确操纵车辆。

转向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转向装置、转向机构和转向器。

转向装置接受驾驶员的转向指令,转向机构将转向力传递给车轮,转向器则控制车轮的转向角度。

转向系统的设计对汽车的操控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四、传动系统传动系统是汽车驱动力传递的关键部分,包括发动机、变速器和驱动轴。

发动机通过变速器将动力传递给驱动轴,从而驱动车轮运动。

传动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汽车的加速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在传动系统中,不同类型的变速器(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和驱动方式(前驱、后驱、四驱)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五、制动系统制动系统是保证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系统,负责控制和调节车辆的速度。

常见的制动系统包括液压制动系统和电子制动系统。

液压制动系统通过压力传递来实现制动,包括制动踏板、制动盘和制动片等组成部分;电子制动系统则通过电子控制单元实现制动力的分配和控制。

制动系统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汽车的行驶安全性和驾驶者的驾驶体验。

总结:汽车底盘系统是汽车的基础组成部分,涉及底盘结构、悬挂系统、转向系统、传动系统和制动系统等多个知识点。

汽车底盘的种类和特点

汽车底盘的种类和特点

汽车底盘是指汽车上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的组合,其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承受发动机动力,保证正常行驶。

汽车底盘的种类有很多,按照承载形式可以分为承载式和非承载式两种。

承载式底盘没有车架,将发动机、变速器、悬架等部件直接安装在车身上,这种底盘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重量轻、重心低、行驶稳定性好,但承载能力相对较弱。

非承载式底盘有独立的车架,发动机、变速器、悬架等部件都安装在车架上,这种底盘的优点是承载能力强,有较好的通过性和越野性能,但重量大、重心高、行驶稳定性相对较差。

按照驱动形式可以分为前驱、后驱和四驱三种。

前驱底盘的优点是结构紧凑、重量轻、制造成本低,但在高速过弯时容易出现转向不足的情况。

后驱底盘的优点是操控性好、高速过弯时不易出现转向不足的情况,但在湿滑路面上容易出现转向过度的情况。

四驱底盘的优点是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和越野性能,但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按照动力来源可以分为燃油车底盘和新能源车底盘两种。

燃油车底盘的动力来源是内燃机,新能源车底盘的动力来源是电动机。

不同类型的汽车底盘具有不同的特点,在选择汽车底盘时,要根据车辆的用途、行驶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紧驻车制动器,驻车制动器拉线把扩张锁止器(5)拉开。制动蹄 (2)把制动摩擦片(1)紧贴在集成的制动鼓内侧,产生制动力。
如驻车制动器松开,拉线自动松开,回位弹簧(3)将制动蹄与摩擦 片从制动鼓上松开。调整螺钉(4)用于补偿摩擦片磨损。
Steering & Brake & Suspension System 转向系、制动系、悬架概述
转向器 转向器把转向轴旋转转化为转向拉杆的运动。
齿条齿轮式转向机构
循环滚珠式转向机构
5 转向轴 4 转向螺母
3 滚珠循环
1齿扇
2 转向蜗杆
Steering & Brake & Suspension System 转向系结构
齿条齿轮式转向机构 由小齿轮圈数 (方向盘的转动圈数) 和齿条行程之比形成传动比。 通常把齿条加长件构造成活塞杆而将液压转向助力机构集成到转向器
Steering & Brake & Suspension System 主制动缸
作用: Ø把脚踏力转换成液压压力 Ø在制动过程结束时迅速降低液压压力 Ø从储液罐中补充由于摩擦片磨损所需要的制动液 Ø把制动液无气泡地输送到车轮制动器 Ø在温度变化时确保制动液的补偿能力 Ø即使在一个制动回路失灵时也能制动
壳内。助力转向为驾驶员提供大部分的液压转向助力,然而当转向助力失 效时,由于机械连接允许用更高的力对车辆进行转向。
1 液压管路 2 转阀 3 转向轴 4 齿条 5 活塞 6 小齿轮 7 至储油罐 8 来自泵
Steering & Brake & Suspension System 前桥
单铰接弹簧支柱前桥
Steering & Brake & Suspension System 制动液
制动液的性能: Ø高沸点,避免在过热的车轮制动器 中形成气泡 Ø即使在低温下也易流动 (­40 °C) Ø不侵蚀金属、塑料和橡胶,相反侵 蚀油漆和皮肤 (要立即用水清洗) Ø有毒
沸点温度/。C
注意:根据SIA更换制动液,最迟 两年
活塞杆 活塞杆密封圈
弹簧座 活塞 轮架上螺栓连接
Steering & Brake & Suspension System 转向系结构
转向轴 转向轴 (转向柱) 把方向盘扭矩传递到转向器。 正面碰撞时转向轴容易造成驾驶员受重伤。转向轴内的两个十字
万向节在发生相应的碰撞时能进行 Z 形纵向弯曲并因此保护驾驶员。
Steering & Brake & Suspension System 转向系结构
湿气%(质量)
实验参照标准
要求/日期 干沸点(min)。C 湿沸点(min)。C
FMVSS 116 (联邦汽车安全标准)
DOT 3 DOT 4 DOT 5
205
230
260
140
155
180
SAE J1703 (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
1983.11 205 140
Steering & Brake & Suspension System 盘式制动器
1推杆活塞 2补偿孔 3浮子 4接触片 5储液罐 6初级涨圈 7制动缸外壳 8活塞弹簧 9中心阀 0阀杆 11定位杆 12活塞中的纵向缝 13分隔涨圈A脱开位置 14中间活塞 15次级涨圈 16塑料套筒 17活塞弹簧
Steering & Brake & Suspension System 主制动缸
宝马轿车底盘结构特点
Introduction to BMW Technology 转向系、制动系、悬架
Steering & Brake & Suspension System 转向系、制动系、悬架概述
Ø 转向系 Ø 制动系 Ø 悬架
Steering & Brake & Suspension System 转向系
Ø 转向系 Ø 制动系 Ø 悬架
Steering & Brake & Suspension System 悬架
悬架防止有弹性的质量 (1 车身和加载) 与“无弹性的”质量 (2 车轮) 接触,使有弹性和无弹性的质量在不同的频率范围内振 动。并且能减少震动,由于地面升高引起的震动 (蓝色曲线:未 减震) 被减震器平复 (红色曲线:已减震)。
Steering & Brake & Suspension System 弹簧
弹簧承担车辆的重量,将路面碰撞转换为“柔软、缓慢”的震 动并负责车轮良好的路面附着。 在底盘范围内有螺旋弹簧、稳定杆和扭杆是扭簧 (扭曲弹簧),钢 板弹簧是弯曲弹簧。
Steering & Brake & Suspension System 稳定杆
对 2 级制动摩擦片磨损传感器的分析工作集成在 DSC 控 制单元内。
制动盘 制动摩擦片传感器
470 Ω
2 (4mm) 1 (6mm)
制动摩擦片的厚度必须要大于3mm, 一个车桥左侧和右侧制 动钳的制动摩擦片必须同时更新,同时更新制动摩擦片传感器。
Steering & Brake & Suspension System 驻车制动器
盘式制动器优点有:
Ø对温度不敏感 Ø衰减危险较低 Ø在制动盘的两个旋转方向上具有相 同的制动作用 Ø节省空间的制造方式 Ø良好的自动清洁功能
Steering & Brake & Suspension System 盘式制动器
制动盘固定在轮毂上,随车轮一起旋转。浮式制动钳放置
在与车轮悬架装置牢固连接的支架中,不随车轮旋转,可相对于
双铰接弹簧支柱前桥
Steering & Brake & Suspension System E60前桥
1 稳定杆的支撑杆 2 液压支座 3 前桥架梁 4 稳定杆
5 拉杆 6 摆动轴承 7 推力缓冲板(加强板) 8 横向摆臂
Steering & Brake & Suspension System E90前桥
由于泄漏引起一个制动回路失灵时,未损坏的制动回路的制 动器在略微延长踏板行程时保持功能。
制动回路 1 损坏
制动回路 2损坏
Steering & Brake & Suspension System 真空助力器
脱开位置
全制动
Steering & Brake & Suspension System 车桥负载分配
α β转向角 Δ转向偏差角 Δ= β­ α
转向中心 O
Steering & Brake & Suspension System 转向系、制动系、悬架概述
Ø 转向系 Ø 制动系 Ø 悬架
Steering & Brake & Suspension SysBteMmW 技术导入培训 双路制动系统
1 制动踏板 2 制动助力器 3 串联式制动主缸 4 储液罐 5 制动力调节器 6 盘式制动器 7 鼓式制动器
稳定杆防止一个车桥的两侧车轮交替跳动,并因此抵消例如 转向时车辆的过度内倾。稳定杆不影响一个车桥的两侧车轮均匀 跳动。
1 减震支柱 2 车桥架梁 3 扭杆稳定杆 4 横向摆臂
Steering & Brake & Suspension System 减震器
减震器可防止车身的晃动或过长的过渡振荡。它们以与运动 速度有关有关的阻力抵消运动。因此它们适合于,将具有较大振 幅的运动变为具有较小振幅的运动。
1 前桥托架 2 轮毂 3 摆动支撑杆 4 横摆臂 5 齿轮齿条转向系统 6拉杆 7 稳定杆 8 摆动支座 9 液压支座 10 弹簧支柱 11 加强型支撑杆 (E87 上不使用)
Steering & Brake & Suspension System 转向系
Steering & Brake & Suspension System 转向角
制动盘横向移动。
2壳体
1制动盘
3外摩擦片
6活塞
4内摩擦片 5支架
Steering & Brake & Suspension System 制动盘
车型
制动盘位置
制动盘最小厚度 (制动盘固定鼓上)
前部
325i
后部
22.4mm 18.4mm
前部
530i
后部
28.4mm 18.4mm
Steering & Brake & Suspension System 制动摩擦片
压缩阶段
拉伸阶段
保护管 活塞杆 工作室 外筒 内筒 储油室 叶片阀
活塞 底阀
橡胶支座
活塞杆 储油室
活塞 工作室 底阀
Steering & Brake & Suspension System 减振支柱
除了减震器的功能外,它还必须完成其它任务: Ø与横向摆臂配合进行车轮导向 Ø通过一个弹簧座吸收螺旋弹簧的弹力 Ø支撑制动力矩 Ø吸收或传递车轮的转向运动 Ø吸收稳定杆力
转向系中力的传导通常从方向盘经转向轴 (转向柱) 到转向 器,然后从那里经转向拉杆到转向车轮。
Steering & Brake & Suspension System 摩擦圆
车轮是车辆与道路之间的连接纽带。动力和驱动力矩都通过车 轮传递到路面上。
转弯行驶时同样必须通过车轮吸收所有侧向力。
Fv车轮支承力 Fu驱动力 Fs侧向力 Fre合力 K最大合力
FA1 F1
v FG
FA2 F2
v 行驶速度 FG 车辆重量 F1 前部车轮支承力 F2 后部车轮支承力 FA1 前部驱动力 FA2 后部驱动力
Steering & Brake & Suspension System 车桥负载分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