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语文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出语文味

苏教版语文书的扉页赫然昭示着:“吟哦讽诵而后得之”。的确,语文的精华在字句之中,字句之中有声情,有气韵,有见识,有抱负,而学生要想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语文的这些魅力,增强对于美的感受力,朗读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近些年来,朗读却如秋日黄叶日渐凋落,一堂课几乎没有朗读或是仅仅为读而读、走个过场便罢,语文的课堂听到的多是对于文章过多的分析讲解。对于文章内容的挖掘与思索固然是重要的,但缺失了朗读,普通话的规范美、因人而异的音色美、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节奏美,起伏错落的音乐美,韵律平仄的格律美、优美或壮美的内容美……何处去寻?语文课堂的语文味何处去

寻?

那么,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该怎样加强朗读训练,还课堂鲜活,让语文的味道逐步浓郁起来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以精彩的泛读激活朗读

精彩的泛读可以引领学生走入情景,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更可以让学生感受朗读本身的魅力从而喜欢朗读。

梁实秋先生在《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一文中谈老师上课的情景:“徐先生介绍作品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可很有意思……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丝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

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很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已经理会原文意义的一半了。”朗读的魅力可见一斑。

在一次全国名师课堂观摩活动中,听北师大附中程翔老师上李白的《将进酒》,程翔老师声情并茂,豪迈高亢的泛读,不仅感染在座的每一位学生,整个会场听课的教师一片静谧,也都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听着他的朗读,我忽然有种错觉,仿佛诗仙近在身畔,与友人名士把盏对酒,慷慨豪迈的形象印入脑中,无法忘怀。在这样的朗读中,学生对诗意本身的理解只在自然之中,更主要的是身心愉悦,从而增强对于语文的兴趣。

二、以巧妙的指导成就朗读

巧妙的指导学生,使他们的朗读水平逐步提高,便会在平时的训练中找到成功朗读的成就感,从而更有朗读的激情和兴趣。

我们应该让学生吐字发音,要尽量做到正确、清楚、规范。理解内容的指导,要结合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意图、人物性格等,引领学生找准作品基调、作家风格,从而更好地朗读。

教学《阿里山纪行》一文时,读“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一句,强调学生应抓住两个“这么”重读,学生练读以后把曲径幽路下的青苔的密、厚,绘声绘色地传达给大家时,他自己也有了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喜悦感多次的强化,你慢慢会发现李白的豪放、杜甫的老迈、白居易的沉郁都会在你的课堂表现的淋漓

尽致,朗朗的读书声里定会别有一番意趣。而这样的效果是离不开巧妙的指导的。

三、以适当的评价提升朗读

在朗读过程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可以调动师、生多元参与评价,用欣赏的眼光,及时抓住闪光点。同时,不泛泛而论“读得太好了”之类的话,也不是生硬的批评,而是要有针对性的独到点评,在肯定同时继续提高要求,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

《七颗钻石》一文中写到了生病的母亲和小女孩互让水的感人情节,一位朗读功底比较扎实的学生主动要求起来朗读,可是声音过于高亢,不符合人物当时的身体情况,我就面带笑容当堂评价道:“你的朗读功底很好,让老师怎么听都不觉得你是一位生病口渴,奄奄一息的‘母亲’,你能再读一遍吗?”在同学们一阵善意的笑声过后,她又重读了一遍,赢的了同学们以及听课老师的阵阵掌声。我想类似这样的评价对于学生朗读水平的提升有很大作用的。

“读”终究是一项个性化的活动,是领会、是内化、是探索,是必须由本人亲自完成的操练,要让朗读者自己朗读。没有学生大量的、经常的练读,教师的任何泛读、指导、评价将难以奏效。为了避免单调和枯燥,丰富多变的朗读方法能给学生持久的吸引,我们平时采用朗读形式可能有很多种,如:速读,默读,齐读,小组读,个人读、男女生读、配乐配画读等等;针对不同的内容还可以巧妙出奇的朗读。

1.以诗入文的读法

诗歌具有句式工整,讲求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内容在于概括性地表现诗人在生活中感受最深的思想感情。从这点出发,我们可以将课文改成诗歌的形式,并把自己对文章深刻思想感情的把握融入其中,以达到突现文章主题,便于朗读的效果如我在教《行道树》这一篇赞美“行道树”无私奉献精神的散文时,将其改成诗歌《奉献》:《奉献》合:我们是一列不起眼的行道树。甲:城市需要我来迎接太阳。乙:行人需要我撑起绿阴。丙:居民需要我制造新鲜的空气。合:这个社会需要我们这样一群行道树。甲:为此,我离开了原始森林的同伴,离开了晶莹的晨露,离开了凉凉的云彩。乙:为此,一身的烟尘将我装扮。丙:为此,我成了无人在意的悲凉点缀。合:我们是痛苦的,整日在寂寥的街道旁苦熬。甲:瞧,那是什么?乙:那是彩霞在飘。甲:瞧,那又是什么?丙:那是小孩贪婪的呼吸。合:啊!那就是我们的自豪。我们有忧愁,我们也有快乐。我们为这神圣的事业而快乐!

通过变形,紧紧扣住行道树的事业:“制造新鲜的氧气”、“迎接明天的太阳”、“撑起乘凉的绿荫”,并突出它在事业中享受的快乐——“看飘飞彩霞的美丽”、“体味小孩呼吸的贪婪”与它为事业奉献所承受的痛苦——“离开晶莹的晨露”、“离开森林的同伴”、“忍受烟尘的装扮”、“忍受寂寥的苦熬”这一组对比,造成一种直觉的反差效果,自然地把“行道树在恶劣的环境下仍然坚守自己岗位,无私奉献”这一主题突现在学生眼前,然后组织学生朗诵诗歌,学

生清晰地感受到行道树的这份事业的“神圣”。

2.具有浓厚的方言色彩的文本,尝试用方言读,寻找共鸣

教材中有些篇目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用普通话很难读出其中的韵味,不妨让学生尝试用方言去读。

如教学《端午的鸭蛋》一文,写吃咸鸭蛋“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造型式的语言生动写出了家乡咸鸭蛋的美味可口,让人垂涎欲滴。那种绘声绘色,那种动感、快感,一个“吱”字就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了。这时,我尝试让学生用吴地方言来读江苏高邮的咸鸭蛋的“吱”字,别提有多带劲了!再如《台阶》一文中的“凹凼”“硌”、“唿嗒”等词句,学生用吴地方言朗读,亲切、易懂。又如《吆喝》一文,通篇像“馄饨喂——开锅!”,“硬面——饽饽”,“至今我还记得一个乞丐叫得多么凄厉动人。他几乎全部用颤音。先挑高了嗓子喊‘行好的——老爷——太(哎)太’,过好一会儿,(好像饿得接不上气儿啦。)才接下去用低音喊:‘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等处,用方言把北京街头各种人的叫卖、吆喝一一读来,学生乐此不疲。进而又你一句、我一句,翻找出更多鲜活的生活中的素材:从“磨剪刀来擦薄刀”到最有我们本地特色的“吧啦哒一跤,跌出一个紫得嘞块”,读出了浓厚兴致,学生自然乐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3.情节性强、人物个性鲜明的文章,以剧本的形式进入角色读

在教学《智取生辰纲》一文时,我让学生对文章特别是任务语言部分进行简要修改成类似剧本的形式,给他们充足的时间练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